菌物分类学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改革

2024-06-11

菌物分类学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改革(通用5篇)

菌物分类学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改革 篇1

菌物分类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改革

马荣 朱银飞 王晓炜 齐曼·尤努斯(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

摘要: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本研究组通过总结4年的菌物分类学课程实践教学经验,对实践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从标本采集、图片收集、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突出了实践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关键词:课程 实践教学 改革

菌物分类学作为现代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菌物形态、分类、生理、生态、遗传变异以及应用等规律的科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农林院校课程设置中,菌物分类学课程作为植物保护、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自然保护区、农学、林学、园林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植物病害诊断、森林有害生物控制和森林保护学综合实习等课程的基础。

菌物分类学课程是我院林学专业(林果病虫害防治方向)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目的是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菌物学分类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原理,了解菌物分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术,初步掌握各类菌物的形态特征和分类系统,帮助学生独立地识别各类菌物并了解其研究与应用价值,使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农林生产中的病害问题。

菌物分类学课程在2008年自治区林学(林果病害防治方向)紧缺专业全面招生之初便开始实施,自2009年至2012年已开设理论、实践教学各4次。培养学生共计338名,帮助学生掌握了菌物学的基础知识,达到了本门课程开设的目的,效果明显,但从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为更好的满足教学需求,提高教学效果,对菌物分类学实践教学环节中实验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条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革。

一、正确认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林学专业(林果病虫害防治方向)为自治区紧缺人才专业,专业目标是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级复合型专业技术人员,为自治区林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菌物分类学课程是该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共计40学时,其中实验课20学时,占总学时的50%,实验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

项目:新疆农业大学教改项目 编号:2013BBCJ02 作者简介:马荣,女,讲师,主要从事林木病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朱银飞,男,讲师,主要从事林木昆虫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王晓炜,女,实验师,主要从事林木病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齐曼·尤努斯,女,教授,林学与园艺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果树生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及教学管理工作

[1]

(一)实验材料不适

林学专业(林果病虫害防治方向)成立初期,由于缺少专业的沉淀和经济林栽植圃,菌物分类学课程的实验材料多以农作物病害为主,虽然林果病害和农作物病害在实验方法上的差异不大,但实验材料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林果病害的理解和认识,更不能充分体现新疆林果病害的发病特点,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二)标本材料残缺

评价真菌分类的实验课的教学效果,标本材料是极其重要的衡量标准。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尽量多的认识菌物的属和种,首先要储备充足的标本材料。在自治区、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实验室购置了一批本科教学急需的仪器设备,实验室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前辈们采集的实验材料老化破损较重,损耗远大于更新,标本种类、数量出现亏缺,严重影响菌物分类学课程的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实验室购置的玻片标本也存在一定的损耗,且很多菌物的典型特征未能完全的表达,地区间寄主种类的差异,部分菌物的发病特征也存在一定差异,影响了学生对新疆病害微观特征的认知。

(三)教学方法单一

菌物分类学课程中很多分类特征都是微观的,仅靠老师言语的表达难以让学生完全掌握。菌物分类学实验课程主用是学生通过对玻片、材料的观察、描述各属的特征差异,通常以板书、课本中的插图及老师口头讲解为主,个别菌物如:马勃、冬虫夏草、肉苁蓉、竹荪等学生没有感性认识,无法激起学习的兴趣深入学习。

二、改革的内容及方法

林学专业(林果病虫害防治方向)的菌物分类学实验课程占总课程的一半。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未来林果病害防控实践的专业技能水平,本研究小组从实践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菌物分类学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探索。

(一)实验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实验标本的采集应以新疆的主要林木树种为对象,采集新疆发生比较普遍、具有典型特征的林木病害标本,按照规范制作成盒装标本,同时拍摄图片。按照教学内容的需求于每年的7-10月带领学生在校园、市区及周边地区进行标本的采集。采集方法严格按照《植病研究方法》中的操作规范完成,详细记录采集地点、采集时间、寄主种类、病害名称、发病部位等信息,以便后期盒装标本的制作。

通过多种途径努力收集菌物标本。每年7-8月组织相关教师分赴全疆各处采集病害标本;教研室内每个教师开展各自课题所涉及的病害标本,及时制作一些永久或半永久玻片;外单位送来鉴定的标本,鉴定后将标本保存起来以备实验时使用。

全面地开展标本的采集以保证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能人手一份实验材料,独立完成实验操作,便于学生了解、认识新疆林木病害的发病特征及病原菌的分类依据,为进一步进行病害的诊断和鉴定工作奠定基础。

(二)显微玻片的制备

菌物分类学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观察、比较病原菌的微观形态特征,明确不同病原菌的分类地位,玻片标本能更加清晰地观察到孢子、菌丝等微观形态特征,为进一步明确病原菌的分类地位提供依据。对实验室采集的标本,选取典型病症,带领学生制作永久/半永久玻片保存。制作的显微标本,形象直观,能更加清晰的认识菌物的微观特征,比较记忆各类菌物的分类依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提高了教学效果。

另外,标本制作厂家推销的玻片标本,经选择符合教学需求且玻片质量较好的标本,则酌情购买一部分。

(三)图库的建设

菌物分类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到本地无法采集到的或者极其罕见的实物标本,如有的同学只听说过冬虫夏草、茯苓、竹荪等菌物的名字,缺乏感性认识,通过实物彩色照片、显微照片或者电镜照片,使学生容易接受原来没有概念的,用肉眼看不到的菌物形态、显微和超微结构,感受丰富多彩的菌物世界,认识更多的菌物种类。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还能促进、提高理论教学效果。

在标本的采集过程中,及时拍摄菌物的形态图,要求拍摄过程中要多角度、全方位、不同距离的拍摄,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图片结合标本能更加直观的描述病害特征。在林木病理实验室内将制作出的效果较好的显微玻片置于显微成像系统(CX51)下拍摄显微照片,便于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识别微观特征。对一些难以采集的或者本地没有的菌物标本,通过网络搜索、兄弟院校沟通等方式收集图片资料,进一步完善菌物信息。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精心制作了菌物分类学实验课多媒体教学课件,使实验课也实现了多媒体教学。根据理论教学的内容更新多媒体教学课件,增加了很多菌物实物彩色照片、显微照片及电镜照片等内容,使学生能直观地了解到原来用肉眼看不到的菌物显微和超微结构,充分感受到真菌孢子结构等显微形态的菌物世界,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菌物分类系统和接受菌物分类学的知识,认识更多的菌物种类。

三、展望

为更好地提高菌物分类学实践教学的效果,建议在未来的开展中改善以下几方面的条件。

(一)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高质量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优良的实践教学环境。建议学校、学院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支持,努力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1、不断补充实践教学的实物、玻片标本

建议学校、学院每年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帮助教师、实验老师在全疆范围内全面采集病害标本,挑取具有典型发病特征的标本整理制作成盒装标本,便于学生的学习、同行间的参观、交流。订购本地无法采集到的的真菌玻片标本,对原有的教学玻片标本进行重新整理和补充。

2、进一步改善实践教学的物质环境

结合农工楼的建设对林木病理实验室进行整体建设,加大投入,补充实践教学的仪器和设备,形成通用性、综合性、开放性的实验教学中心,为开展菌物分类学实验教学提供基本保证。

3、发挥我院实习林场的优势,建设综合稳定可持续的实践教学实习基地

南山林场有着丰富的林地资源,若能建立林学专业(林果病虫害防治方向)的实践教学基地,不仅有利于菌物分类学的实践教学,同时有利于昆虫分类学、林木病理学等多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积极推行老教师传帮带青年教师的助课工程

专业成立之初,我系的菌物分类学课程是由东北林业大学专门从事菌物分类的援疆干部刘雪峰教授担任主讲老师。课程组的青年教师具有菌物分类学、林木病理学、微生物学和生物学等不同学科的背景,跟随刘教授认真学习,做好助教工作,辅助完成实践教学部分,经过2年的帮带,青年教师现已能独立的完成实践教学部分的教学内容。

2、培养能力全面的实验教师

培养能力全面的实验教师是保证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菌物分类学的实验教师一方面要有足够的菌物分类学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全面的实践技能,要能熟练地制作菌物玻片标本和实物标本,熟练地运用各种实验教学仪器和设备。参加指导教学实习的实验教师还要具备野外实习的经验,广博的菌物分类知识和鉴定能力。学院可以通过采取实验教师听主讲教师上课,参与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更新,参加教学实习等措施对实验教师进行能力培养。

菌物分类学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改革 篇2

高职院校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兴趣不浓,课堂自我约束力不高,并且普遍不喜欢理论教学,对实践操作则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学习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针对这些特点,在开展鱼类学教学时,我们应注重因材施教,结合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探索新的考核评价体系,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的培养贯穿于鱼类学课程的整个学习过程之中,而尤以第一堂课最为重要。在第一堂课,通过图片展示一些鱼形动物或名字中带鱼的动物,如,章鱼、鱿鱼、鲸等,让学生判断是不是鱼类,引发学生对于鱼类基本特征的思考。通过参观鱼类标本馆,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形形色色的鱼类标本,对鱼类的形态及分类有一个初步认识。然后,带领学生走进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店———水族馆,了解奇妙的观赏鱼,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饲养观赏鱼,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鱼类学的学习兴趣。在平时的鱼类学教学过程中,多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入手,例如,生活在不同水域的同种鱼类其体色为什么会存在差异?黄鳝离开水体后为什么仍然可以存活很长时间?鱼类的眼睛为什么无法闭合?从而引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优化教学内容

鱼类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鱼类形态学、鱼类生态学及鱼类分类学三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当前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知识不断更新,在进行鱼类学教学时,我们要根据高职院校教学要求和水产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结构,使其与渔业生产实际相衔接。例如,在进行鱼类形态学教学中,注重分析鱼类形态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在进行鱼类分类教学时,注重鱼类系统分类方法和检索表使用与编制方法的掌握,在讲述分类结果时对于常见养殖鱼类和主要经济鱼类进行侧重介绍。

根据高职学生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在保证学生掌握鱼类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在检验和强化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在鱼类学的教学过程中,适当进行相关知识的拓展,例如,在鱼类性逆转的讲解中补充鱼类性别决定以及如何鉴定鱼类性别的知识,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对生产实际有一定的帮助。三、改革教学方法

鱼类学课程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尤其在形态学与分类学部分,涉及很多专业名词,仅通过课堂讲授非常难懂,我们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将课堂讲授与实验有效进行结合,避免了单纯理论教学或实验教学的空洞与晦涩,使学生由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提高了教学效率。采用比较教学法,在进行鱼类分类教学时,将不同类型的鱼类放在一起,进行形态特征的直观对比,以便学生准确判断分类特征的差异程度,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运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倡赏识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逐步重建学生对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创新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将多媒体课件与传统的黑板教学有效进行结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图片、教学模具、动画、视频等展示不同鱼类的形态构造、实验操作过程和方法等,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合理利用微课资源,学生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效率。

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带领学生走进水产品市场,了解当地鱼类资源与市场行情。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到家乡有偿采集鱼类标本,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检验课堂所学知识的同时,也丰富了学院现有鱼类标本的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组建鱼类学兴趣小组,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提高综合能力。

五、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在鱼类学课程的考核中,改变单纯以期末试卷定成绩的传统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技能提高。考核由三个部分构成,其中期末考试占40%、技能考核占30%、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主要考核课堂基本理论知识,检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技能考核主要考查学生鱼类形态解剖操作技能和分类鉴定能力;平时成绩则由考勤、课堂表现、回答问题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构成。这种考核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参与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峥,伦峰,杨东辉.水产养殖类专业《鱼类学》课程实验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水产,2015(6).

[2]方惠玲.赏识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后进生”教育转化体系的构建研究[J].教书育人,2016(27).

菌物分类学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改革 篇3

【关键词】分类招生 高等数学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教研项目《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等数学教学体系改革》,项目编号:2015YJJY06。淮南师范学院校级教研项目《应用型本科高校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研究—以大学数学为例》,项目编号:2013hsjyxm30。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4-0047-01

1.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学时少,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教育部要求职业院校要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加强校企合作,于是大部分院系加强专业课程的学习,开设专业实践课程,因此类似高等数学的基础课程学时就被院系大大压缩,甚至有的专业干脆不开设高等数学课程。高等数学课程本身概念比较抽象,个别知识点讲解比较费时难懂,再加上学时的缩减,难以保证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

1.2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难以结合

高等数学的内容环环相扣,理论严谨,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希望面面俱到,能够把知识点都灌输给学生。但是我们高等数学学时少,老师把有限的学时都用在了基础理论内容的灌输上,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教给学生如何把高数知识应用到专业学习中去。这种忽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做法实不可取。

1.3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传统

由于高等数学课时少而内容多,老师在上课时基本都采取“满堂灌”的方式,鲜有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更没有学生在上课期间上黑板做题的时间,学生只有被动接受知识,难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就与我们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初衷相悖。现阶段的大部分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还是采取黑板加粉笔的方式,没有结合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方式较单一。

1.4 考核形式单一

现在大部分院校还在实行着“应试教育”体系下的考试成绩为主的考核形式,虽然高等院校也把平时成绩作为一部分加入到考核中来,但是所占比例都不高,基本上还是以最终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它会导致学生只重视最后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平时上课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5 分类招生与现行教学模式冲突

前教育部长周济在2005年亚洲教育北京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我国将继续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到2020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的目标,而这个比例在1991年仅为3.5%。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提高,意味着我们已经从精英教育转为普通教育。高职院校现阶段所走的分类招生路线,就更加意味着我们之前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我们现在的分类招生学生。

2.分类招生下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措施

2.1 结合专业特点,将数学建模融入高等数学课程教学

高等数学理论性较强,大部分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时觉得枯燥乏味,毫无吸引力。如果老师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将能引起学生兴趣和探索欲的数学建模融入到教学中来,则能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针对不同专业,可以将双层玻璃保温功效、公交车等待时间等模型应用到理工类专业中,将商品的销售预测、房屋贷款模型、分期购模型、利润最大模型等应用到财经类专业中,这样就可以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习高等数学知识的实实在在的作用,这样不仅增强了我们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性,还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因此,将数学建模融入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来就显得非常有意义。

2.2 分专业制定教学大纲,选取与专业衔接紧密的数学教材

大部分院校都是对于专业大类制定高等数学教学大纲,比如只分成财经类和理工类两个教学大纲,但是实际上不同的专业可能对数学的要求也是差距很大的,这样制定教学大纲缺乏专业针对性。因此,高等数学老师应该与各专业教师进行沟通,可以通过座谈会的方式了解不同专业对高等数学知识的需求,由此来制定针对不同专业需求的高等数学教学大纲,再根据教学大纲来选取与专业衔接紧密的高等数学教材,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高等数学知识的需要。

2.3 尝试翻转课堂,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的满堂灌教学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改变之前老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的这种局面,我们有很多种方式。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加入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可以把枯燥乏味的几何图形做成有动漫效果的小视频,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方式上,我们也可以采取模块教学方式,把有关联的数学知识点做成一个模块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理清思路,提高学习效率。我们还可以采取案例驱动法教学,在上课时,不是直接讲定义,学知识点,而是通过一个与专业紧密相关的案例引出我们要学习的知识点,这样学生就可以知道我们这个数学知识点可以应用在哪个方面,从而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

现在比较受推崇的翻转课堂更是可以彻底颠覆我们的传统教学。翻转课堂是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在课堂上主要是进行师生交流、答疑解惑、知识的拓展等。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美国广受推崇,甚至被认为是大势所趋的课堂革命,它的好处在于可以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用来答疑解惑、讲解知识的应用与知识点的延伸。

2.4 采取多种考核方式,注重过程化考核

过去的唯分数论的考核方式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不能很好的反应学生的真实能力。在现阶段,我们应该确立 “以能力考核为核心,以过程化考核为主要手段,以就业导向为目标”的高等教育考核评价体系。

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通过出勤、作业、课堂提问等作为我们的平时成绩,建议占比40%;将数学实践(比如数学知识运用中的数学建模环节)的实践报告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建议占比30%;期末考试成绩只作为我们最终成绩的一小部分,占比30%。这种重视过程化考核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了唯分数论所导致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后果。

3.结语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使高等数学的学习能够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我们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探索,适应教育所需而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实时修订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发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实践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孝理. 论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7,6(1):117-119.

[2]郝春蕾,郝海燕,王英新.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设计[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17(2):62-66.

作者简介:

吕宁宁(1985-),女,安徽界首人,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

占善节(1981-),男,安徽怀宁人,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讲师。

菌物分类学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改革 篇4

我院是三本民办高校, 学生物理基础普遍不高,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为了照顾大部分同学, 教学内容的选取没有太深入, 只注重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定律的理解和掌握, 对于知识的拓展和应用讲得较少。这样就导致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抱怨教学内容太浅, 教学进度慢, 考试简单;而另一部分学生又说上课听天书, 讲得太快, 考试太难。针对这一现象, 在我院大学物理课程中采用分类分层教学模式, 根据不同学生特点进行差别教学, 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使得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最优发展。

分类分层教学是依据“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 承认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 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 控制教学进度, 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多元考核标准进行有差别教学, 促使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最终达到整体优化的一种教育或教学模式。

一、分类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1.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理论。该理论运用现代系统论的原则和方法, 对教学理论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探索。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标准有两个:第一个准则是“每一个学生在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都达到他在该时期内实际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第二个准则是“学生和教师都遵守有关课堂教学和家庭作业的时数规定。”分类分层教学正是针对学生的差异性, 根据每一个培养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任务, 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以便用最少的精力和时间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2.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提供了一种与传统的客观主义不同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内容十分丰富, 其核心内容为:学习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 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鼓励学习者进行批判性思维, 也因此更易于提供个体的学习风格。分类分层教学就是按照学生特点, 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将学生进行分类, 找到适合每一类学生的教学和学习方法, 旨在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学生引入主体地位。

3. 因材施教原理。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背景、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 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发挥学生的长处, 弥补学生的不足,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分层次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或教育模式, 就是承认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 确定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别教学, 包括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考核方式等, 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得到最优的发展。

4. 进行案例教学。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从知识的传授、解题的思维等, 都要加强联想思维的培养。在教学中, 我们应该进行案例教学,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及猜想力。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时, 可引导学生从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提出猜想:物体获得的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是什么关系?然后再进行实验定量研究来得出结论。

二、大学物理分类分层教学的实施

1.将学生合理分类。

在实际操作中, 我们将本院理工科学生分成A、B两类:其中A类为提高班, 结合我院专业特点, 从相近专业中抽出80人分为提高班, 总共4个提高班;余下为B类, B类为普及班。分类依据学生物理基础、高等数学基础、个人意愿三个原则进行。

2. 每类学生的特点及要求。

A类学生具有较好的物理和数学基础, 学习兴趣浓厚, 对物理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较好的悟性, 并且能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要求上, 要求学生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教学任务并有所拓展, 能满足后续专业课和继续深造的需要。B类学生占据学生总数的一大半, 基础一般, 与A类相比基础相对薄弱, 对物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及其应用能大致掌握, 经过努力能基本达到大学物理课程所规定的要求。对于此类学生, 要求学生基本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教学任务。

3.具体实施过程及措施。

(1) 学时、学分:A类学生每学期62学时, 4.0学分;B类学生每学期56学时, 3.5学分。

(2) 教学内容:对于A类学生适当加大难度, 教学内容相对较多, 知识系统全面。除了基本知识外, 还需要拓展讲一些应用, 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对于B类学生教学内容的选取注重知识的趣味性, 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内容不要求深入, 要着重注意学生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掌握。

(3) 教学过程:A类学生每一章的知识采取精讲, 教学进度相对较快, 将多出来的课时专门安排三次讲座和三次讨论课。讲座主要请资深教授给学生介绍物理在当前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些重要引用,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讨论课分为习题讨论和问题讨论, 主要由学生站上讲台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讲解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实现翻转课堂。而B类学生教学进度慢, 主要以讲授式为主, 课堂小讨论为辅。

(4) 课后作业:将物理习题册的习题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题, 一类是拔高题。拔高题用星号标出, 与实际应用联系紧密。其中A类学生要求全部完成, B类学生基础题必做, 拔高题选做。同时注意加大B类学生课后辅导力度, 针对学生作业情况进行实时答疑指导。

(5) 考核制度:A类学生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均占50%, B类学生则依据传统平时成绩占30%, 期末70%。期末考试试卷难度A类相对较难, 除了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外, 还需要注意对知识应用的考核;而B类学生则以课后作业为主体, 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定律的掌握。

三、大学物理分类分层教学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效果

我院传统的大学物理课堂采取的是统一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 采取分类分层教学后改变了这种“一刀切”的模式, 针对学生特点采取差别教学, 提高了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思维能力, 让每类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起点和方法。同时, 提高了考试的及格率, 消除了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 解决了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每一类学生都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收到了实效,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 存在的问题

当然,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 分类分层教学给教学管理带来不便。

分类分层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以专业为课堂的授课形式, 这无疑给管理工作带来了麻烦, 如教务处排课及课表的制定、不同层次学生的横向比较、学生奖学金的评定等, 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解决。

2. 分类分层教学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

A层次学生心理存在优越感, 而B层次部分学生会觉得自己技不如人, 会产生自卑感。针对此现象教师应该注意适当引导, 告诉学生这不是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 而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

3. 分类分层教学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由于将学生进行分类教学和管理, 教师需要在教学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如制定两份教学大纲、教案和两套考核制度等, 这使得教师力不从心, 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

四、结语

在物理教学中只有正确认知到物理活动的内涵, 把握大学物理的活动特点, 灵活运用正确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质量肯定会有很大的提升。分类分层教学承认人在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性原则, 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大学物理课程中实施分类分层教学, 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师的教学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这是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摘要:本文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物理基础参差不齐的现象,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提出分类分层教学模式。详细分析了分类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并以大学物理为例介绍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分类教学、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等。

关键词:大学物理,分类分层,以学生为中心

参考文献

[1]陈飞明, 黄熙, 郭健勇.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的典型模式及对比分析[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10.

[2]赵达, 王乐新, 张欣艳, 王畅.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高师理科学刊, 2008.

[3]程士富, 毛志勇, 王志刚.对本科各专业《统计学》课程分类教学问题的思考——以经、管、法、文、理、工专业门类为例[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11, (06) .

[4]王世来, 宋桂莲, 邓一兵, 韩平.大学物理课程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课程体系、教材内容和考试方法现代化[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03) .

鱼类学课程教学体验与改革初探 篇5

鱼类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则无法使学生真正理解鱼类相关知识,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差。 如何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形式等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教师应该进行思考的问题[2]。

1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要让学生由被动接收变为主动学习,有趣的课程导入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进行鱼类形态时可以引用最近媒体出现的热门事件如“四川彭州水田惊现半鱼半虾生物专家称为恐龙时期生物”、“泰州靖江现怪鱼,长3对侧鳍嘴巴扁平像鸭子”等例子进行讨论。通过翻阅课本来回顾概念,通过对照图片进行小组讨论确定这些怪异生物是否属于鱼类,并利用分类学知识判别属于哪种鱼类,同时在鱼类分类学中可以引入一些视频资料,如大家感兴趣的电影中的“怪鱼”和学院鱼类学中哪一种外形最相似,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既回顾了理论知识,又增加了课堂趣味性。

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学院将鱼类学课程移至理实一体化实训室进行教学,采用边讲授、边演示、边实验的教学方法进行课程教学。例如在讲解鱼类鳃部的构造,首先让学生翻阅课本来总结鳃的结构特征,学生对知识点产生一个初步的印象,之后学生动手操作取出鱼鳃进行实物观察,对于鳃结构的印象更加直观和具体化,然后再由教师讲解呼吸原理,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这样就将课堂讲授与实验操作紧密联系,避免了理论讲解的单调和学生实验的脱节,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动手操作能力。在课后布置一些相关思考题,让学生尽可能地搜集最新资料,找到问题的答案。如“鳗鲡的人工繁殖”一直是水产行业存在的难题,教师以“可能影响鳗鲡繁殖的因子”为题目,让学生广泛搜集资料, 集体讨论。对鱼类生物学基础进行复习的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一体化实训室除了是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地点, 同时也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辅导的一个互动活动平台。为改变教师长时间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在鱼类分类学部分实施以学生作为主体,以不同鱼类作为主题,让学生去查找资料进行整理后并以讲解幻灯片的形式展示给其他同学,以这种方式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除了让学生去查阅相关信息主动把知识学进去外,更是要求学生制作课件并在全班学生面前将信息传递出去,这对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计算机应用能力是个训练的过程,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演讲能力,为以后学生答辩及就业面试提供一个锻炼的平台。目前通过此种形式学院已搜集整理形成了上百种鱼类的电子资源库,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优质的教学材料。

学院曾经尝试到上海海洋水族馆、上海自然博物馆等场地进行现场授课,通过学生参观总结鱼类特征知识,教师组织讲解,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带领学生到附近鱼市场和观赏鱼市场去实地开展教学,学生在看到鱼类实物的同时也学到了鱼类的俗名等知识,通过这个平台了解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养殖鱼类和观赏鱼品种,对于后续养殖课程的开设以及学生的创业提供了知识上的积累。 利用课堂以及课下时间带领学生制作多种鱼类浸制标本,学生在总结该种鱼类特征后,通过查阅检索表确定该鱼类的分类地位,同时制作该鱼的标签,概括其名称、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信息,最终制作人可以留下自己的班级、姓名等信息,这样学生在掌握标本制作方法的同时也学习了很多种鱼类的特征,制作出的标本除了作为下届学生学习的一个教具更是对大学生活很好的一个留念,依靠鱼类学的课程学习逐渐把学校的标本资源丰富起来。另外,组建了鱼趣社学生社团,开展了如鱼类解剖大赛,鱼类识别比赛以及钓鱼比赛等多项趣味活动,使学生在课余生活中去了解鱼类结构、形态与习性,更加热爱鱼类,热爱本专业。

2丰富教学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手段包括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教师讲解示教与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通过幻灯片、黑板、多媒体课件、网络和教学标本等多种手段达到全方位、立体化、多手段教学, 力争让学生在 有限的条 件下尽可 能地加强 感性认识[3,4]。

现代教学手段的特点是可以形象地显示鱼类的构造细节与动作特征,适合于鱼类形态学的展示和分类学的直观对比,可以使生硬的知识点变得形象、具体和有趣,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弥补了学校鱼类标本数量不足的问题。但完全用多媒体也容易让学生形成视觉疲劳,从而精神不集中。如以传统教学板书为辅, 把课堂的重点、难点和强调的地方书写或绘出来,有助于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与学生形成互动[5]。

鱼类学课程课件等资料目前已通过校园网络上传至网络课程平台,教师在网上课程平台建立与该课程网站相关的资料库,便于随时取用备课,通过平台上的论坛与作业来辅助教学,与学生进行互动,便于学习的跟踪,教师还在网络平台上上传了相应的题库,可以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来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便于把握重点和难点,同时该平台可以邀请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其他教师进行共建,拓展资料来源。这样学生随时都可以在图书馆或寝室的计算机上挑阅自己所需要的章节内容进行复习,加强了课后的教学拓展与延续。

3改革考核方式,适应学科发展要求

目前,学生期末考核考试内容主要来自于书本。 理论知识的考察主要依靠期末一次性考试的办法,并且在试卷上能体现学生发散思维的主观题所占的比例很少,不能有效地体现出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较为依赖教师划定的所谓“重点”,常出现在考前突击记忆。一旦考试结束,脑子中短时记忆的知识迅速遗忘,导致学生无法为后续课程提供强大的理论技能支持,更加无法利用已学知识去创造性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要去改变死记硬背的考试模式,将现行的期末集中试卷考试分解为平时课堂测试、学生幻灯片讲解、实验实习计分与理论考试相结合的分散计分制度,也就是将本课程的总成绩分散到各个章节内容以及对学生各种能力训练的测定计分上。利用学生每章节学习结束后的10 min开展测验,用于及时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学生幻灯片的讲解情况对学生现场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作出综合评价,实验实习计分是对学生平时实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写作总结能力的评价,以上考核方式的改革解决了“一场定终身”的考核模式, 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从考试题型上,书面考试题型中除常规的题型外,增大了主观论述题的比例,多方面的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发散情况, 将学习过程与考核过程完全分离的考试方式显然已不适于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4结语

通过对鱼类学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程更加生动形象。一方面学生掌握了鱼类相关知识,为后续水产养殖技术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另一方面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以及实验操作的能力,从而提高了本课程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肖文渊,董艳珍.《鱼类学》教学初探[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02):144-146.

[2]于建华.提高《鱼类学》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3):182-184.

[3]水柏年,俞存根,韩志强,等.鱼类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9):96-98.

[4]夏玉国,李勇,杨大川,等.多媒体技术在《鱼类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产,2013(02):30-31.

上一篇:磁体磁场教学反思下一篇:中畈中学校级优秀教师评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