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分类意见(通用9篇)
事业单位分类意见 篇1
关于事业单位分类的意见
合理划分事业单位类别,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精神,现就事业单位分类提出如下意见:
一、原则要求
坚持政事分开、事企分开,以社会功能为依据,合理划分现有事业单位类别;坚持根据职责和特点,细分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坚持实事求是,严格掌握标准,不以机构名称、经费来源、人员管理方式等作为分类依据;坚持分类指导,对不同类别事业单位实施不同的改革和管理办法。
二、类别划分
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
(一)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即承担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职能的事业单位。认定行政职能的主要依据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有关政策规定。这类单位逐步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今后,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即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可以由市场配置资源、不承担公益服务职责的事业单位。这类单位要逐步转为企业或撤销。今后,不再批准设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三)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即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和为机关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改革后,只有这类单位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细分为两类。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即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这类单位不得从事经营活动,其宗旨、业务范围和服务规范由国家确定。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即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这类单位按照国家确定的公益目标和相关标准开展活动,在确保公益目标的前提下,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提供与主业相关的服务,收益的使用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在划分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类型时,对完全符合某一类型条件的,直接确定其类型;对基本符合某一类型条件的,经过相应调整后确定其类型;对兼有不同类型特征的事业单位,可按主要职责任务和发展方向确定其类型。
三、工作程序
(一)清理规范现有事业单位。分类前,要对现有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实有人数、经费来源等情况全面调查摸底。对未按规定设立或原承担特定任务已完成的事业单位,予以撤销;对布局结构不合理、设置过于分散、工作任务严重不足或职责相同相近的事业单位,予以整合,并相应核减编制。
(二)制定分类方案。各省(区、市)机构编制部门在听取行业管理部门和市(地)、县(市、区)党委、政府意见的基础上,商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制等部门,结合实际研究细化分类标准,拟订分类目录,制定分类方案,并征求中央机构编制部门意见后,报省级党委政府批准。
(三)组织实施分类。各省(区、市)直属事业单位的分类,由直属事业单位提出初步意见,省级机构编制部门商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提出审核意见,按规定程序报批;省(区、市)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分类,由相关主管部门提出初步意见,机构编制部门商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提出审核意见,按规定程序报批。各省(区、市)要将确定为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的名单报中央机构编制部门备案。省级以下直属和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分类工作,由省级机构编制部门组织协调,分级实施。
中央各部门要按照本意见要求,研究提出所属事业单位分类的意见,经中央机构编制部门商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出审核意见后,按规定程序报批。
事业单位分类意见 篇2
会议认为,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中央确定山西省为试点省份以来, 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 切实加强领导, 紧紧抓住清理规范、模拟分类、体制机制创新等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 精心组织, 扎实推进, 各项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进一步推进下一阶段事业单位改革, 有必要制定出台《山西省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 使山西省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既符合中央总体部署和政策要求, 又符合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 圆满完成好中央交给山西省的改革试点任务。
会议强调, 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对于增强事业单位活力、促进公益事业发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 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 及时总结经验, 巩固改革成果, 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和要求, 积极稳妥地把这项改革推向深入。要准确把握全省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时限要求和目标任务, 抓紧制定出台分类改革配套文件, 按规定时限完成分类工作, 确保后续改革任务顺利进行。要落实各级各部门的责任, 精心组织, 科学实施, 特别是要加强对市县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严格控制机构编制, 严格执行政策规定, 正确引导舆论, 营造良好氛围, 确保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健康有序推进。
事业单位分类意见 篇3
《指导意见》分为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推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推进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改革,构建公益服务新格局,完善支持公益事业发展的财政政策,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等9部分。
《指导意见》指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务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监督管理薄弱。这些问题影响了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以解决。
《指导意见》还明确了改革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
今后5年,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的改革基本完成,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税政策和机构编制等方面改革取得明显进展,管办分离、完善治理结构等改革取得较大突破,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制度环境进一步优化,为实现改革的总体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意见 篇4
实 施 意 见
根据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京发【2009】14号)的精神和朝阳区政府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区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经街道工委研究同意,制定劲松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长期、逐渐实现的工作。按照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逐渐实现劲松地区“全民参与分类的氛围”,最终实现劲松街道生活垃圾分类逐渐细化和投放、收集、运输到处理的全程规范管理的总体目标。
前期目标:
1、楼房居民垃圾分类,以分出厨余垃圾为重点,居民家庭的厨余垃圾正确分类率达到30%以上,厨余垃圾量占垃圾总量的10%以上;
2、党政机关垃圾分类达标率要达到90%以上;
3、其他社会单位垃圾分类达标率达到70%以上。
为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将成立劲松街道生活垃圾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和分工见附件)
二、实施步骤
(一)工作准备阶段(2010年3月-2010年5月)
1、调查摸底,建立台帐。(1)劲松地区各垃圾楼垃圾投放的涵盖范围进行摸底调查;(2)各社区内的居住小区、常住户数、常住人口数、流动人口数进行摸底调查;(3)各类社会单位的基本情况、垃圾产生量、垃圾流向进行摸底调查。
2、配合区市政市容委对劲松地区垃圾楼改造。
3、根据区垃圾分类办公室的要求和居民的实际需求重新设立分类垃圾投放桶站。
4、根据桶站数量招募垃圾分类指导员、二次分拣员队伍和志愿者队伍,明确三支队伍的职责,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监督机制,并组织业务培训,保障垃圾分类工作稳步推进。
(二)实施阶段(2010年6月-2010年12月)
1、宣传动员阶段
分别召开地区居民代表、物业公司、社会单位动员大会,调动居民和社会单位垃圾分类积极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使垃圾分类目的和具体分类方法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1)向地区居民和社会单位发放“致居民和社会单位的一封信”,宣传垃圾不分类的危害和垃圾分类的意义,倡导居民和社会单位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自觉做到垃圾分类。
(2)向居民和社会单位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介绍垃圾分类方法,让居民和社会单位垃圾分类更加准确。
(3)充分利用街道网站、社区宣传橱窗和楼宇文化等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
(4)在地区餐厅等公共场所张贴垃圾分类宣传小标识,提醒居民时刻不忘分类,自觉养成分类习惯。
(5)在垃圾投放点安放宣传板,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公布定点分类指导员姓名及责任区等。
2、垃圾分类投放实施阶段
根据现有终端垃圾处理设施现状,北京市统一的垃圾分类方法,现 阶段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和餐厨垃圾、其它垃圾及可回收物三种,其中将厨余和餐厨垃圾分类到位作为工作重点。
按照区域单位性质具体分类:
楼房区:厨余垃圾、其它垃圾和可回收物;平房区:其它垃圾(灰土)、厨余垃圾、可回收物; 社会单位--餐饮区:餐厨垃圾、其它垃圾;
其他区域:可回收物、其它垃圾。
三、实施方法
在配套基础设施、人员配备、设备建设及运行状况全部到位的情况下,地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开展。
(一)垃圾投放:
1、居民小区:居民按照厨余垃圾、其他垃圾两类,每日在6:30—9:00,12:00—14:00,18:00—20:00三个时间段,将分好的分类垃圾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桶内。每个桶站设1名分类指导员,两名分拣员。
2、社会单位:餐饮单位和设有职工食堂单位按餐厨垃圾、其它垃圾两种进行分类,其他单位按其他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两种进行分类。社会单位负责按照统一标准配备分类收集容器,并安排专人负责指导做好垃圾分类投放工作。
3、装修垃圾:居民装修房屋前应到居委会或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申报,经同意并交纳押金后,方可进行装修:社会单位进行装修的要到街道办事处城管科进行申报,经批准备案后方可进行装修。装修的垃圾要装入编织袋内,堆放到指定位置,装修完工后将垃圾清运干净,由社区居委会或物业公司核实后退还押金。
4、大件垃圾:由环卫集团定时定点到居住小区、单位进行收运,并充分发挥现有设施作用,做好处理工作。
(二)创新工作运行机制
社区、社会单位指定专人负责,建立联系人制度;实行处级领导包片责任、机关科室、社区、城管队等部门协同运作的工作机制。
1、建立垃圾分类指导员、垃圾分类二次分拣员、志愿者宣传队伍。垃圾分类指导员:每个桶站设1名指导员负责指导、监督居民正确垃圾分类投放;负责安排、指导、督促二次分拣员工作,并收集垃圾分类数据。
二次分拣员:居民垃圾分类不正确或未分类的帮助居民现场进行二次分拣。
志愿者:负责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提高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正确投放率;负责对个别不配合垃圾分类的居民、社会单位进行跟踪上门宣传教育工作。
2、采取照相取证、入户宣传、现场帮助分拣等手段,用诚心感化、道德约束的方式,让居民做到自觉分类垃圾。
3、制定鼓励机制。
通过激励与奖励相结合的办法,调动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1)通过社区宣传栏、社区网站公示分类积极认真到位的居民户或发放荣誉证书,建立起激励机制。
(2)通过赠送垃圾分类袋或等值日用生活品的实物奖励,建立奖励机制。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工作任务的要求,各责任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的落实;要针对各自承担的任务安排工作计划,计划 日上报城建科。
(二)建立工作台帐
居民和社会单位的各项基础数据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基础,各社区要建立基础数据台帐和工作实施过程中的台帐,并做好管理工作。
(三)建立例会制度
每周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小结前一周工作,部署下部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难点。
(四)加强信息报送
各责任单位要设专人负责信息报送工作,定期向街道领导小组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及相关信息。
附件1:劲松街道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2:劲松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劲松街道办事处城建科
事业单位分类意见 篇5
改革的实施意见
各单位: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和省、市局的部署,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改革是在继企业分类登记管理改革的基础上,促进和实现登记与监管、服务职能到位的一项重大改革和创新,也是推进“小局大所”改革,实现工作重心下移,落实属地监管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突出监管重点,科学配置监管力量,提高监管效率和科学化、规范化,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为确保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改革的顺利开展,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宗旨,以推进“小局大所”改革、工作重心下移为目标,以信息化网络为依托,以登记资料数据库为基础,以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制为前提,充分利用市、县局和工商所三级联网的优势,通过联网互动和认领分流,以建立个体工商户数据库与基层所经济户口管理及企业信用分类、风险度分级和预警警示相结合,并通过日常登记监管不断积累和征集、交换辖区个体工商户和各类企业的市场准入、经营行为、市场退出、奖惩资信等信息,依据统一标准,进行内部网上综合评价,逐步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风险度分级和信用分类评价体系,并按不同评价分类,划分不同的监管类别和巡查周期,从而全面推进分层分类登记管理改革的健康、有序进行。
二、主要任务和内容
(一)加强培训指导。认真遵照国家工商总局和省、市局关于开展分层分类登记管理改革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结合“小局大所”改革和注册官制度改革及“岗位大练兵”活动的实施,加大对企业注册人员、信息中心人员和有关执法人员进行资料征集、整档扫录和分类管理等业务知识的辅导培训;同时,积极提供软件技术和数据库、网络、设备等维护和服务,保证工作正常开展。
(二)集中扫描录入,建立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数据库。首先,要加强个体工商户原有登记档案的整理工作。由于历史等原因,全县个体工商户原有登记档案普遍存有登记资料不全、登记质量不高、个别资料缺失等问题;就连登记纸张也是规格大小不一,必须逐页粘贴到统一规格的A4型纸上方能扫录。各单位要以这次个体档案集中扫描录入为契机,以“二次登记”的精神严格把关,并想方设法做好缺失档案的补档、补录工作,既不能让有严重问题的登记档案录入数据库,又要保持保量按期完成任务。
其次,要切实做好个体档案的集中扫描录入工作。本着“谁登记,谁录入”的原则,县局全面负责辖区(包括工商所)个体档案的整档、扫录工作,对原有个体档案要采取集中整档、集中扫录和边整档、边录入的方法;明确分工,各负其责,由工商所负责本辖区个体档案的整档工作,注册局负责审查把关,信息中心负责集中扫描录入。
(三)及时录入动态信息,不断充实分层分类登记管理数据库。这次对历史积存档案集中整档、扫录完成并纳入正常管理后,县局和各基层工商所要安排专人负责,共同担负起各自的日常登记、监管等动态信息资料的整档、扫录工作。要按照省、市局提出的“谁首办,谁录入;谁登记,谁录入;谁检查,谁录入;谁处罚,谁录入”的原则,注册登记、市场合同、商广、消保和各办案单位等,要密切配合,分工负责,及时、准确、完整地整理和扫录登记、监管等动态信息及奖惩资信信息,以确保分层分类登记管理数据库常用常新,发挥效能。
(四)创新分层分类登记监管模式。首先,要重心下移,简政放权,实施“分层”登记改革。一是把没有前置审批的一般类个体工商户的登记管理权限,直接下放给基层工商所全权登记审批;二是对有前置许可,专项审批的个体工商户,也实行“两头在所,中间在局”的办法,即由县局委托辖区工商所先行受理、初审,然后通过网上报县局注册局审查批准后,再通过网上发回辖区工商所,代发执照。三是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无论哪级局审批的各类企业或经营实体,都必须通过综合业务系统的经济户口软件分发到各辖区工商所,并委托辖区工商所负责日常监管;从而让辖区工商所及时、全面掌握辖区所有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基本登记情况,确保属地监管责任制落到实处。
其次,要通过整合个体工商户信用度、风险等级、警示信息和重点监管区四类指标,在工商所逐步建立和完善“四位一体”的分类监管机制。
1、实施信用度分类管理改革。就是依据统一的标准尺度和具有法律效力的登记、奖惩、资信等文书资料,由专人输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登记资料数据库后,并由专用软件程序自动生成的科学分类评价系统。按其信用度分类具体为A、B、C、D四类,并在网页标识上区分为绿、蓝、黄、黑四种颜色,分别对应划分为:A、(绿牌)守信业户:即①近两年内无任何违法违章现象;②及时认真处理消费者投诉;B、警示业户:即①近两年内有轻微违反法律法规和工商部门规章的行为,被警告一次或受处以500元以下罚款的;②两年内有两次以下对消费者投诉不及时认真处理的;③两年内未缴纳个体管理费,被预警提醒两次的。C(黄牌)一般失信业户:即①近两年内有两次以上违反法律法规和工商部门规章行为,被警告两次以上,或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的;②两年内有三次以上对消费者投诉不及时认真处理的;③验照未予通过的。D(黑牌)严重失信业户:即①两年内被罚款总额在5000元以上的;②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的;③责令停业整顿或有交部门吊销许可证并提请吊销营业执照的;④其他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的。
2、实施分类周期巡查监管制度。①如对应A类守信业户,除举报、投诉和专项整治外,一般免于日常检查;②对应B类警示业户,可每半年检查一次;③对应C类一般失信业户,可每季度检查一次;④对应D类严重失信业户,可每月检查一次,并列入“黑名单”,从严检查管理。
3、实施动态分类监管制度。就是通过对B、C、D三类业户责成认真整改自纠后,若两年内无新的违法经营行为的,可升级为A类;对出现新的违法违章行为较轻微的,可由D类升级为C级;C类升级为B类;对于新开业的业户可行在分类上划归为A类,并在日常巡查监管周期上参照B 类执行,以帮助新开办业户在初始阶段顺利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4、实施风险度分级监管制度。业户风险度分级,主要依据业户从事的行业分为甲、乙、丙三级。①甲级:为有前置许可,经营涉及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容易给社会及消费者带来严重危害的,而工商部门又负有主要责任的(详见分类目录)。②乙级:为有前置许可,工商部门主要职责是查验许可文件是否到期、失效,负责查处取缔这类行业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等(详见分类目录)。③丙级:除甲级、乙级以外的行业。④按照风险度分级,在日常巡查监管周期的掌握上,大体分为:甲级业户每月巡查一次;乙级业户每季度巡查一次;对丙级业户,除举报、投诉和专项整治外,一般可免于日常检查。⑤关于划分重点监管区的问题,主要是参照风险度分级,并对摊贩及流动消费者相对集中的学校、党政机关周边、旅游景点、各类市场、城乡结合部和商业繁华区及小煤窑密集地区等,实行重点巡查和重点监管;并通过电子地图予以重点标示,并划片包干,落实包干责任人和监管责任制。
5、实施预警警示分类监管制度。依据数据库登记资料建立网上预警警示系统,可以结合警示业户的分类监管内容,把涉及业户的前置许可有效期限、营业执照期限、限期整改期限、户外广告登记期限,以及查无下落业户、被立案查处业户、法院通知协助执行事项等7项作为预警信息提示内容;工商所可根据网上预警提示信号,事前及时向业户下发《工商信息提示通知书》,促其限期补办、限期改正或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和防止业户延误期限,被动挨罚,从而促其依法、健康经营。对被警示业户涉及证照有效期限的,可提前一至二个月发出警示提醒信息,有的则随整改、立案、通知等及时向业户发出警示或提示信息,以利于业户及时自查自纠。
三、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2006年5月30日——6月20日)。要在认真传达上级会议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层层召开有关会议,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对这项改革重要性和紧近性的认识,确实做到认清形势,明确职责,统一思想,高度重视。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6年6月20日——9月20日)。按照分层分类登记管理改革实施意见的部署,围绕各项重点工作,逐项展开。工作中要按照时间服从质量的原则,压茬开展分层分类登记管理改革的指导、档案整理及扫描录入;要在保质保量近期完成原有个体档案整档、扫录的同时,在今后日常登记信息以及有关奖惩资信等动态信息,不断充实和完善分层分类登记管理数据库,从而为在全县系统全面推进分层分类登记管理奠定基础。县局有关单位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指导、督查和调度,确保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改革顺利开展。
(三)总结验收阶段(2006年9月20日——30日)。对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改革进行检查验收,在全面总结交流情况的同时,进行表彰奖励。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县工商系统各单位要认真按照国家总局和省、市、县局的有关文件精神,认真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建立和落实责任制,精心组织实施。县局要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注册局长任副组长,市场合同、商广、消保及办案等有关科室负责同志参加 的领导小组,抓好这项改革。要从大处着眼,舍得投入,在人、财、物力等各方面为开展好这项改革创造条件。
(二)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县局将**、**两个工商所作为试点单位,注册局和信息中心各一名同志靠上,实行重点帮扶,从人员、财力、物力等方面进行倾斜,做到周密组织,尽快启动,试点的**、**两个工商所力争6月底全面完成任务,在试点基础上,其它18个工商所7月份全面推开这项工作。要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原则,防止和克服工作简单化,表面化,一阵风等倾向。要加强调查研究和和具体指导,及时总结推广分层分类登记管理工作中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县局将每周书面调度一次各所工作进展情况,每月召开一次情况通报调度会,定期或不定期派出检查组,进行检查督导;以努力推动工作的深入开展。
总之,分层分类登记管理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工作量大。既需要系统内的各科室分工负责,相互配合,还需要县局、和各基层工商所群策群力,齐抓共管。全县工商系统各单位必须把这项改革放在一定的战略高度,建立和完善必要的组织机制、责任机制、考核机制,下大气力,加大投入,确保这次改革取得圆满成功。
***
工
商
局
事业单位分类意见 篇6
各社区工作站,机关各部门、街属事业单位、驻街单位:
为了防范和消除出租屋各类隐患,落实出租屋综合管理责任,规范房屋租赁行为,提高出租屋综合管理水平,根据《深圳市出租屋管理若干规定》和《关于龙岗区实行出租屋分类管理的意见》(深龙委办〔2008〕29号),坂田街道决定对全街道出租屋实行分类管理,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出租屋管理职责,建立适合街道实际需要的出租屋管理长效机制,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分类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建设平安和谐龙岗的总体目标,把出租屋管理作为源头性、基础性、关键性工作来抓。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精神,科学划分出租屋类别,明晰职能部门职责,突出管理重点,理顺管理关系,改进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率,完善管理机制,力争在源头上及时发现处理出租屋各类隐患问题,促进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为和谐坂田建设提供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二、分类管理类别的设定及责任主体
按照房屋出租的使用用途,将全街道出租屋划分为五大类,分别是住宅、工厂、仓储、办公和商业类。全街道所有出租屋的管理主体为出租屋综合管理部门,同时根据出租屋存在主要隐患的类别,按照行业管理职责,明确各部门在履行法定职责的同时,负责开展与本部门管理工作联系密切的行业范围内的出租屋分类管理工作。
(一)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综合管理所负责住宅类和办公类出租屋分类管理工作;
(二)安监办负责工厂类出租屋分类管理工作;
(三)坂田防火分队负责仓储类出租屋分类管理工作;
(四)商业类出租屋的分类管理工作按照行业管理职责划分为:
1、辖区各派出所负责娱乐场所、旅业类(歌舞厅、录像厅、游戏厅、旅店等)、特种行业类(典当行等)出租屋分类管理工作;
2、坂田工商所负责餐厅、商场(店)类出租屋分类管理工作;
3、交管所负责机动车维修业类出租屋分类管理工作;
4、卫生监督所负责诊所、药店类出租屋分类管理工作;
5、文教办负责民间办学类出租屋分类管理工作;
6、文体服务中心负责网吧类出租屋分类管理工作;
7、城建办负责燃气经营类出租屋分类管理工作;
8、贸易工业部门负责废品收购业类出租屋分类管理工作;
9、执法队负责无证无照经营性类出租屋分类管理工作。
三、分类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
(一)住宅类出租屋的分类标准及管理措施。
全街道按照住宅出租屋的硬件条件、业主守法纳管意识、租住人员的行为表现和实际管理情况,将住宅类出租屋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即分别为放心类、关注类、严管类和禁止类。
1、甲类(放心类):将硬件设施完善、环境整洁、无消防安全和治安隐患,业主自觉纳管、依法经营,没有发生过治安或刑事案件的列为放心类出租屋。以提供服务为主,由出租屋业主负责人口和综合信息申报工作。
2、乙类(关注类):将硬件设施较好、无明显消防安全和治安隐患、符合经营条件未及时办理证照、近期未发生过治安或刑事案件的列为关注类出租屋。明确专人登记管理,防止出现漏管现象。
3、丙类(严管类):将硬件设施不完善,存在治安、消防安全隐患,租住人员身份复杂,从事无证照经营的黑诊所、黑网吧、黑旅店、小作坊、食品加工厂、地下加工厂以及分隔“房中房”的,业主规避管理,近期发生过治安或刑事案件的列为严管类出租屋。作为管理重点对象,加强跟踪管理。
4、丁类(禁止类):将有关主管部门确定为危险房屋、已公布房屋拆迁公告的、被有关主管部门确定为有重大消防、安全隐患的房屋列为禁止类。设立警示标志,加强巡查,严格禁止出租和居住。
(二)工厂、仓储、商业(含办公)三类出租屋的分类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各相关责任主体按照行业管理职责,对所负责的行业类出租屋作出详细具体的分类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
四、分类管理措施的实施
(一)出租屋分类管理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及出租屋信息采集、通报出租屋隐患、房屋租赁执法、出租屋“旅业式”等五种管理模式的推行由出租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
(二)出租屋的房屋质量安全鉴定由办城建负责;
(三)出租屋为经营场所企业的注册登记由坂田工商所负责;
(四)出租屋治安隐患及惩处和打击出租屋中的违法犯罪活动由派出所负责;
(五)出租屋安全隐患(“房中房”、“六小场所”)的整改、查处由安监办负责;
(六)出租屋消防隐患(“房中房”、“六小场所”)的整改、查处由坂田防火分队负责;
(七)出租屋计生隐患的查处由计生办负责;
(八)出租屋无证无照非法经营行为的查处由执法队、坂田工商所和相应的行政许可部门负责,清理、拆除住宅出租屋的“房中房”由执法队负责;
(九)违规租赁出租屋业主的查处和处罚由派出所、出租屋管理所、执法队(工商所)负责;
(十)查处党员、干部、职工私人违规出租行为及对出租屋管理进行效能监督由纪工委、监察室、组织部、人事部、综治办五部门负责;
(十一)对违法租赁和有非法经营行为的出租屋采取停水、停电、停气等相应措施,经相关部门提请,由坂雪岗供水公司、供电所、供气、通讯部门负责;
(十二)各社区、居民小组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本辖区出租屋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指挥协调、监督检查及禁止出租类“老屋村”的围合和监管;
(十三)房屋出租单位、物业管理公司(管理处)、房屋租赁中介机构应当配合各职能部门做好出租屋管理工作;
(十四)其他各相关部门对出租屋综合管理部门通报的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应当组织查处。
五、分类管理的保障机制
(一)建立准入制度。出租屋综合管理所要严格执行房屋出租及租住人员的条件和标准。所有出租屋必须在有关部门房屋质量安全鉴定合格后,才能出租,同时依托居住证制度的实施,对没有办理居住证的流动人口不予长期租住房屋。
(二)信息登记制度。出租屋管理所对各类出租屋按照住宅、工厂、仓储和商业(含办公)四类进行分类登记,采集暂住人员信息,同时通过签订《出租屋
业主承诺书》和增加格式化租赁合同附加条款等方式,明确出租屋业主和承租人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三)信息公示制度。出租屋管理所对出租屋分类情况建立档案,实施类别转化动态管理。对严管类和禁止类出租屋进行公告,同时对发生重大案件或事故出租屋及业主在媒体上予以曝光,引导群众租住放心类出租屋,引导业主创建放心类出租屋。
(四)通报反馈制度。出租屋管理所要及时向各职能部门通报各类隐患信息,各职能部门要积极受理通报反馈信息,处理和反馈率要达到100%。
(五)集中招租制度。在有条件的区域,试行将出租屋以固定的价格全权承包给出租承包公司统一出租和管理,统一对外发布招租信息,统一租金价格,统一后续管理,统一代缴税费,实行“一站式”服务。
(六)分析预警制度。出租屋管理所要依托“大综管”工作平台,定期召集相关部门研究出租屋管理工作的问题,通报情况,明确任务,确定重点,形成出租屋管理合力。
(七)监督评价制度。依托大综管信息平台,将出租屋综合管理部门通报给各部门的隐患信息处置情况纳入大综管工作评价体系,由综治办采用加权综合评分法,对相关职能部门出租屋管理工作效能,进行科学监督评价。
六、分类管理的责任追究
(一)严格职能部门责任追究。一是对出租屋发生的各类重大案件或重大事故,由街道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综治五部门启动责任倒查程序,视情况给予相关职能部门通报批评、黄牌警告或“一票否决”处理。二是对出租屋管理工作重视不够,领导不力,影响出租屋整体工作进展的责任领导,由组织人事部门依据领导干部岗位目标考核责任制的要求,做出相应的处理。三是对失职渎职的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根据有关规定,由纪检、监察部门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踏入“深水区” 篇7
目前, 改革时间表已经最终敲定, 这标志着涉及包括离退休人员在内的4000万“事业人”的改革, 已经正式拉开序幕。
五个“先行者”
2008年“两会”之后, 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 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省 (市) 先期开展试点, 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配套推进。截至目前, 《方案》出台已过去3年, 5个试点省 (市) 无一公布具体改革方案, 其中的难度与敏感可想而知。
之所以选择这5个省 (市) , 主要还是在事业单位改革的探索中, 他们已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有效的做法。
广东省2006年被中央确定为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省。事实上, 早在2003年, 深圳市成为全国最早酝酿事业单位改革计划的城市, “试水”取消干部身份在全国引起关注。作为广东省的试点城市, 深圳市在2007年一次性公布了5个深圳事业单位改革方案, 内容涉及取消现有事业单位行政级别, 推行职员制, 公共财政供给不再按人头定费, 而是“以事定费”。更为大胆的是, 提出将在现有事业单位中推行法定机构试点, 按照董事会的模式进行运作。深圳事业单位改革为广东省在全省各地全面铺开改革打好了前站。2010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意见》。
浙江省早在2001年就下发了《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 事业单位改革正式启动, 当时在全国尚属第一位。浙江事业单位改革最初是以相关配套改革为主, 主要是分配制度改革, 人事制度改革。真正引起全国关注, 是本世纪初, 浙江将改革推向了敏感与核心地带──产权改革。2003年, 浙江省省级事业单位开始酝酿改革, 2004年秋, 提出对省属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改革。浙江的“分类改革法”被认为是对全国事业单位改革最有借鉴意义的举措, 其中, 中介服务类和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原则上要转制成企业, 同时吸引社会资本介入改制。产权界定清楚, 可操作性强是浙江事业单位改革对全国改革的一个贡献。
重庆市从1999年开始全面启动事业单位改革工作, 作为1997年才设立的中央直辖市, 事业单位改革一直有亮点。重庆事业单位改革推进的做法有借鉴意义:一是注重在“领导”层面做文章。事业单位改革中的老大难问题及一些重要政策的出台, “事改”办都是通过市委、市政府这个层面解决, 威力大, 效果明显。二是注重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造势作用。三是注重“事改”绩效及责任追究。建立了“事改”进度定期报告和通报制度, 对改革力度大, 成效显著的给予记功;对领导不重视, 推进步伐迟缓的作不合格处理, 单位不得评优, 领导个人不得评为合格以上等次。四是注重妥善处理改革中的争议。重庆市在全国率先出台了《人事争议仲裁条例》, 为改革保驾护航。
上海的事业单位改革同样可圈可点。2003年, 上海市政府以四号和五号文颁发了《上海市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办法》和《上海市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争议处理办法》, 拉开了事业单位“搬掉铁交椅”的序幕。上海在事业单位探索中, “管办分离”为全国贡献了智慧。“政府管、机构办”是上海的一个创新, 按行业组建公共事业举办机构, 将有关公益类事业单位与原政府主管部门切断隶属关系后, 改由另外组建的有关机构负责举办。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是市政府设立的正厅级国有非营利性的事业法人, 是市级公立医疗机构国有资产投资、管理、运营的责任主体和政府办医的责任主体, 外界称为“医疗国资委”。“管办分离”是事业单位改革的一个原则, 怎么分离目前仍没有解决, 但这是一个趋势。
山西省事业单位改革于2004年启动, 其中山西社科院、农科院等单位就是当时的试点。2006年,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首次将山西确定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省。2008年, 山西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公开招聘实施工作动员会召开, 在经过近3年的前期筹备后终于拉开大幕。太原市是山西省试点的城市, 太原市大刀阔斧进行改革, 无“事业”一律撤。《山西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于2009年6月公布, 转换事业单位用人机制, 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总结5个改革“先行者”的经验, 我们发现, 事业单位改革在摸着石头过河。除了5个试点省创新, 全国很多地方也在摸索, 但是改革的成果能否经得起考验, 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
分类改革有何亮点
本次改革的目标是让事业单位更好更快的发展, 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发展社会事业。这一目标的定位, 让“事业人”有一个好的职业前景预期。这一目标是积极的, 一改以往事业单位改革减人员、简机构、减轻财政负担这种“甩包袱”的消极表述。
《意见》中将改革的目标定为到2020年, 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公益服务新格局, 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这一目标给事业单位描绘了一个蓝图, 作为向全社会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载体和平台, 作为公共服务的主要承担者, 涉及2962万在职人数的全国125.6万个事业单位将大有作为。
早在1992年, 事业单位改革就已破题。改革开放以来, 政府机构改革进行了六次, 涉及事业单位的就有四次。事业单位改革的“三驾马车”分别是:以组织部门和人事部门为主的人事制度改革, 1995年原人事部、中编办就启动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事业单位本身的经营性和公益性改革, 如科技部、文化部、教育部在部内进行的改革, 以市场化、产业化为改革方向等;最后一类是体制改革, 这种改革伴随着行政体制改革,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放权搞活。由此可知, 事业单位的改革并不是才启动, 其实与国企、政府改革是同步的, 形象地说只是“醒得早, 起得晚”。
事业单位改革为何给人滞后的印象?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一个整体推进的方案, 而此次改革整体方案制定出来了, 并且将时间表都明确列出。最为可贵的是事业单位改革明确到了分类改革。分类是改革的过程也是改革的前奏, 科学分类是事业单位改革成功的关键, 此次改革找到了要害。
《意见》中, 事业单位改革被划分三类, “参照公务员类”即承担政府职能的事业单位划入政府序列;“自收自支”类即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将被推向市场, 而一部分“财政补贴”类即公益性事业单位, 将从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税政策和机构编制等方面推进, 采取“管办分离”等办法完善治理结构。中编办还出台了分类目录, 不粗也不细, 基本上是承担行政职能的, 划定一个范围, 如食品监督、卫生监管, 既宏观也具体, 在操作上解决了地方事业单位的界定。
与以往不同, 本次事业单位改革有“1+10”文件, 针对总体文件有10个配套文件进行解释和规定操作办法。《意见》还明确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推进。对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方向, 确定为要逐步建立起独立于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险体系。
绕不开的“深水区”
五省市实施方案“难产”, 最大原因就是事业单位改革牵涉面广, 涉及行业多, 涉及单位每个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各试点省市谨小慎微很有必要, 避免引起“震动”导致被动, 都在等待、观望中择机推出。
改革的动力影响着改革推进的程度。我们发现, 事业单位改革两头热, 中间冷。领导层热, 因为要巩固机构改革的成果要进行事业单位改革。一般的群众也热, 看病难, 上学难, 看到这些公共服务的问题, 认为改革事业单位就能解决, 所以拥护改革。但恰恰事业单位自身没有这个热情。事业单位改革, “事业人”既得利益要失去, 社会和政治地位会改变, 事业单位自身怎样才能支持, 如何能够顺利推进?这是改革的“深水区”。
达奇·李奥那多的“三圈理论”告诉我们, 一个公共政策能够有效, 需要价值、能力和支持三方面达到平衡。事业单位改革体现了公共价值, 但是政策方案的实施与执行中的约束条件仍是一大难题, 以养老保险为例, 方案提到要建立职业年金, 以提高事业单位人员改革后的养老待遇。但由于方案并未给出任何具体措施, 学者称职业年金“是没影的事”。这其实就是改革的财力并没有保障。再次, 必须认真考虑所涉及的利益关系者的态度与意见, 即支持问题, 自上而下的“被改革”容易引起反弹。例如取消了行政级别, “事业人”没有体现社会政治地位的替代制度, 每个人都奋斗了十几年或几十年, 如何能够平衡?
尽管从单位性质上看, 要进行分类划分并不困难, 但由于所有事业单位都与政府行政机关有着密切的关系, 为平衡和照顾各方利益, 要进行公平有效的划分争议极大。有些事业单位没有界定是做什么。例如:中编办同意成立一个事业单位, 批文涉及名称、核定编制、领导职数、级别, 却恰恰没有界定职能。现在事业单位都担心分到不利的类别, 纷纷打报告要参照公务员管理, 提出自己具有公共管理职能, 要求全额拨款, 回归行政部门。中编办去核实, 被核实的事业单位说有公共职能, 能道出一万个理由;但中编办得出核实结论为没有公共职能, 却找不到依据。5个试点省, 方案“难产”说到底还是最后的分类不敢公布。所以, 在划分时要将行政性事业单位回归政府, 但是在回归过程也要防止不应该回归的也搭政策便车。
事业单位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不取决于事业单位本身, 而取决于政府。政府如果仍然把事业单位看成下属机构, 改革肯定受阻, 目前主管部门与事业单位的利益纽带没有切割。例如:中央部委实行“阳光工资”, 原则是限高、稳中、托低。这说明各部委在财政预算拨款下还有其他收入来源, 这些来源就是事业单位。管办分离是改革“深水区”的一个难题。
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是事业单位要迈的门槛。法人治理结构与党管干部要统一起来, 党管干部就是内部控制, 而法人治理结构就是外部控制。避免法人治理结构流于形式, 同时也要让党管干部得到体现, 是改革“深水区”要面对的问题。
分类改革促事业 篇8
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意义重大。这既有利于社会进步、民生改善,也是保持经济和社会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201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500美元,已经进入到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从国际经验看,进入到这一阶段后,对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要求会更高。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目的 各项社会事业能否健康发展,影响因素很多。其中最关键的是能否构建一个目标明确、发展稳定、运行高效的服务体系。在我国,承担各种社会事业服务职能的主要是事业单位。目前,全国各级各类事业单位机构总数有120多万家,从业人员总数超过3000万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及广大职工功不可没。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国家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一方面,不断增加投入,强化服务能力建设,同时,也对社会事业发展的诸多体制及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内容涉及事业单位组织管理方式以及行政管理体制的很多方面。有关改革探索的成效很突出,主要表现为社会事业领域整体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各级各类机构以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全面提高。 但也必须看到,受多方面体制因素以及一些迫于特定时期特定问题的政策选择影响,我国社会事业发展尤其是事业单位管理和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非常突出的问题。比如,在社会事业领域,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还没有理顺,既有部分领域政府“管”得过多问题,也有部分领域过度利用市场机制问题;受财政体制及行政管理体制影响,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很多社会事业发展还很不均衡;在政府和事业单位关系方面,既有部分领域行政干预过多问题,也有放权过度和约束不足问题;在激励机制选择方面,部分领域鼓励“创收”并允许创收收入与职工薪酬和福利挂钩,导致一些机构行为目标出现偏差,公益性弱化。这些问题的存在,既不利于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社会矛盾。 鉴于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事业单位的重要功能以及当前社会事业领域特别是事业单位运行中的不足,必须在充分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化改革。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促进社会事业更加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建设,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好的服务。同时,也要让事业单位的数千万职工受到激励和鼓舞,充分调动积极性。 分类是改革的基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特别强调了对事业单位的分类,这是顺利推进改革、完善管理、促进相关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之所以强调分类,一方面是因为社会事业以及事业单位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企业等经济组织。我国目前的事业单位包括了教育、科研、文化、卫生以及农林水技术服务、广播影视出版等很多行业,不同行业的内在规律和发展特点差别很大。另外,即使在同一行业内部,也都有不同类型机构,比如教育领域有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机构,卫生领域有公共卫生机构和不同类型医疗服务机构,科技领域有基础科学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以及技术推广机构等。即使同一领域内的不同机构,内在运行规律也都有很大差异,不可能用统一的模式进行管理。所以,必须分类组织,分类管理。这也是国际上的普遍做法。 另一方面,还与我国目前事业单位的实际构成有关。受传统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目前事业单位中,除提供教科文卫等公益性服务的机构外,还有一些与政府公共服务目标无关或应通过其他方式进行组织管理的机构。比如,有一些主要承担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职能的机构,还有一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具公益性、完全可以以企业方式按照市场原则运作的机构。这些机构和人员虽然数量不多,但由于定位不清,带来了不少矛盾,必须通过改革加以解决。承担行政职能的要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且不具有公益性的要转制为企业。这样,既有利于更好地理顺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也有利于集中财力、突出重点,更好促进公益性社会事业发展。 在分类问题上,还有两点需要强调:一是必须进一步明确分类标准。《指导意见》明确,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细分为公益一类、公益二类。在这方面,过去改革试点中有不少经验教训需要认真总结。另外,目前不少机构往往兼有不同属性的社会功能,对此,也必须在充分考虑不同社会功能属性的基础上予以区分并采取不同处理方式。二是在分类后的管理方式选择也必须进一步细化。比如,义务教育、基础科研、公共卫生等机构都已经明确为公益一类,但这些机构的运行规律有很大不同,不可能按照完全一样的组织管理方式,必须根据各自特点,实施更有针对性的管理。其他不同类型机构也一样。 事业单位改革重点 事业单位改革,核心是要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未来一个时期,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理顺政府和事业单位的关系。政府是社会事业发展的责任主体,事业单位则是具体服务职能的承担者。因此,首先要明确政府与事业单位各自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对政府来讲,基本责任主要包括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通过财政投入或其他筹资策略确保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同时,要对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服务质量和价格以及财务收支、资产等实施监管;对事业单位来讲,在获得政府必要经济以及其他政策支持、员工权益得到保障的同时,基本责任是必须完成政府确定的公益服务目标。 鉴于相当长时期以来,在对事业单位的管理问题上,既存在一些领域管的过多、也存在一些领域放权过度、约束不足等诸多问题。《指导意见》提出的基本思路是推进“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推进政事分开,就是要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关系,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快职能转变,创新管理方式,减少对事业单位的微观管理和直接管理,强化制定政策法规、行业规划、标准规范和监督指导等职责,进一步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管办分离”的目标是进一步完善管理,不是简单的部门间管理权调整,更多强调的是依法、合规监管,更加突出目标和结果监管。同时,完善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形成权责对等的管理机制。 第二,根据不同类型单位特点,改革并逐步完善事业单位治理方式。为确保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健康运行,必须在分类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治理方式。一是要根据不同机构特点,明确活动目标、行为边界以及活动方式,并以严格有效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赋予事业单位一定自主权,但赋予什么自主权要充分考虑国家和社会目标以及机构特点差异,并且要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二是要完善决策机制。相当多事业单位直接服务于社会公众,需要逐步建立以理事会、董事会等为主且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集体决策和监督机制,同时强化公开、透明和问责。特殊类型事业单位可采取特殊管理方式。三是要完善管理方式。事业单位需要突出国家和社会目标,政府按社会目标规范机构,机构按既定目标规范内部活动方式和员工行为,不宜过分强调“对内负责”。职工权益保护属另外范畴。 第三,完善评价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如何评价事业单位绩效是直接关系社会事业发展目标和事业单位行为方式的重要问题。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事业单位承担的是公益服务职能,主要目标是创造非物质财富、提升社会资本、促进社会公平等。所有这些与企业目标都有很大差异。因此,对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绝对不能像对企业那样以经济和财务指标为主,而是要看既定投入水平下相关社会事业发展和国民福利的改善状况。 事业单位及广大职工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执行者,其自身也有利益诉求,需要受到合理保护。因此,建立并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从国际经验看,需要根据不同类型机构特点,建立合理的薪酬和福利制度、人事制度以及考核、问责、奖惩制度等。由于事业单位差异性大,激励机制的设计很难有统一模式。但有一点需要强调,对事业单位的激励和约束,需要更多突出相关事业的目标完成情况、成本和费用控制状况、公众福利改善状况以及公众满意度等,绝不能把服务提供者的利益简单与服务收入等挂钩,以避免利益目标冲突。在这方面,过去有不少教训需要总结。 注重综合配套,稳妥推进改革 顺利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并实现社会事业大发展、人民群众得实惠、广大职工受鼓舞的目标,改革的方式方法选择也很关键。 第一,要在增加政府投入的同时,同步推进运行机制的改革和调整。近年来,国家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大幅度增加,未来,还会进一步增加。在增加投入的同时,必须着力扭转过去一段时期因投入不足等因素所导致的一些运行目标和方式扭曲问题。重点是明确服务属性,规范财务收支和资产管理,建立更加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以充分调动事业单位和广大职工提供优质服务的积极性。 第二,要处理好宏观指导和地方探索的关系。事业单位改革涉及面大,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尤其是要鼓励地方积极探索和试点。但必须强调的是,各种社会事业发展都有其内在规律,同时,地方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之间也并非永远一致和统一,因此,强化顶层设计和对地方改革探索的指导,建立“试错”和“纠错”机制意义重大。 第三,要平衡好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事业单位改革涉及机构和人员众多,有关改革也是整个国家经济和社会体制改革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改革过程中必须注重利益关系的平衡。比如在薪酬制度、人事制度以及社会保障改革方面,既要平衡好事业单位与其他公共部门之间的关系,也要平衡好不同领域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另外,还有一部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机构要逐步转制为企业,虽然总量并不大,但也必须处理好社会保险关系衔接等大家关注的利益问题。对此,《指导意见》都提出了明确的思路和要求,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操作性政策。 除了上述几个问题外,推进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还需要其他相关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比如要进一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尤其是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社会事业均衡发展。还要进一步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以强化宏观规划,实现不同社会事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同一领域不同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研究员)
nlc202309031529
事业单位分类意见 篇9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农资经营行为,维护农资市场秩序,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营造和谐社会,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工商总局、自治区工商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博州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第二条农资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精神、中央(2005)1号和(2006)1号文件为指导,以服务“三农”、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营造农资市场诚信经营环境、营造和谐社会为目标,通过建立农资经营信用分类监管体系,实现对各类农资经营主体的准入行为、经营行为和退出行为的全过程监管,全面推进我州农资市场诚信建设,营造诚信守法、公平竟争的良好经营环境和放心消费环境。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信用分类监管,是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职能和农资市场各类经营主体信用等级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达到有效监管目的的管理制度。
第四条企业信用等级的评价认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以建立经济户口为依托,结合对经营主体经营行为的动态监管,对在履行执法监管职能过程中掌握的与其信用相关的信息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确定各类经营主体信用等级的系列活动。
第五条企业信用等级认定管理应立足于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坚持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坚持统一标准。
第六条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所登记的各类农资经营主体的信用认定工作,按照统一的认定标准,公布信用等级整体情况。
第七条纳入信用分类监管的对象是:全州所有从事化肥、种子、农药、农机具等农资经营的企业法人、营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等。经营方式包括农资生产、批发、零售、代销等。
第二章建立经济户口
第八条经济户口资料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市场主体实施有效监管的重要载体,全市农资市场各类经营主体都要逐户建立经济户口(包括书式和电子)。
第九条经济户口的内容:
(一)、书式经济户口包括:企业概貌,生产经营的产品、商品及服务项目,注册登记概况,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签字备案书,检查记录,回访检查记录,许可证登记记录,许可证检验记录,12315投诉、受理、处理结果记录,企业违法违规整改记录,注册商标记录,合同监管记录,产品质量认证记录,不良行为查处记录,荣誉表彰记录、广告监管记录,其他专项监管记录等方面内容。
(二)、电子经济户口包括:信息提示模块(包括企业年检企业期限、许可证期限、营业期限、限期整改期限等情况),信息查询模块(包括“公开查询”和“审批查询”),企业概貌,企业生产经营产品,商品及服务项目,注册登记概况,检查记录,回访检查记录,许可证登记及检验记录,12315投诉、受理、处理结果记录,企业违法违规整改记录,注册商标记录,合同监管记录,荣誉表彰记录,不良行为查处记录,产品质量认证记录,广告监管记录,许可证情况记录和其他专项监管记录等方面内容。
第十条经济户口的录入以工商分局(所)为主,机关职能科室为辅。录入内容要及时、准确、真实,重点突出与信用相关方面的内容。
第三章信用等级内容及认定方法
第十一条企业信用监管等级是依据企业信誉分数和失信分数按照一定比例或分值将企业评定为A、B、C、D四等和AA、A、B、C、D五级。AA为优良守信企业,A为守信企业,B为警示企业,C为失信企业,D为严重失信企业。
第十二条企业信用起始基准从零分起计。
第十三条企业信誉分值的设定如下:
(一)、主体资格:最高得分为10分。具备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和必需的前置审批手续,得10分。
(二)、经营行为:最高得分为20分。企业按规定建立台帐得2分;实行索证索票制度得4分;亮证照经营得2分;明码标价得2分;签订责任状得2分;有承诺书和信誉卡得2分;农资商品按要求抽样留存得6分。
(三)、遵纪守法情况:最高得分为20分。企业连续三年、两年和一年没有因违法违章行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处罚的,分别得20分、10分、5分。
(四)、商标注册认定:最高得分为10分。其注册商标被认定为驰名商标、省级著名商标、市级知名商标的信誉分值分别为10分、8分、6分。
(五)、广告行为:最高得分为10分。三年、两年或一年内未因虚假广告宣传而受查处分别得10分、8分、6分。
(六)、合同管理:最高得分为10分。企业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重合同守信用”荣誉称号的分别得10分、8分、6分。
(七)、质量认定:最高得分为10分。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管理体系获得具有法定效力的质量认证的得10分。
(八)、受表彰奖励情况:最高得分为10分。
1、获得国家、省、市、县的党委、政府荣誉表彰的信誉分值分别为10分、8分、6分、4分。
2、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获得国家、省、市、县级党委、政府荣誉表彰或荣誉称号的信誉分值分别为6分、5分、4分、3分。
第十四条同一个企业获同一类荣誉称号的信誉分值按最高分值计算,不同类荣誉称号的信誉分值累计计算,各类个人荣誉的信誉分值按最高分值计算,不重复累计。
第十五条各类荣誉的有效期为两年,注明期限的除外。
第十六条每个企业评定得分乘以规模系数,即为该户信誉分值的实际得分。规模系数设置为: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下为1;500—5000万元为1.1—1.3;5000万元以上为1.5。
第十七条企业失信分值的设定如下:
(一)、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以及提交虚假证明文件、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或采取其它欺诈手段骗取营业执照的;
(二)违反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使用名称造成侵权的;
(三)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营业执照的;
(四)超范围经营需办理前置审批项目的;
(五)利用合同进行欺诈活动的;
(六)提供虚假文(证)件,弄虚作假骗取动产抵押物登记的;
(七)经销国家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商品的;
(八)进行广告虚假宣传的;
(九)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
(十)其他违法情节较严重的行为;
(十一)企业严重商业失信或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被行政机关责令停业整顿,因违反专项规定被有关部门吊销相关行政许可、取消资质但没有被责令关停或被吊销营业执照的。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失信分值为2分:
(一)、违反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法律法规,擅自变更住所(经营场所)、经营范围(不含前置审批的项目)等登记事项及擅自改变企业名称尚未造成侵权的;
(二)、股份有限公司不在规定的限期内发布公告或发布的公告内容与公司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内容不一致的;
(三)、未按规定期限缴付认缴注册资本的;
(四)、持有其它企业的股权被司法机关冻结且尚未解除的;
(五)、未悬照经营,明码标价的;
(六)、未按规定要求建立台帐、实行索证索票制度 的;
(七)、未签订承诺书、责任状和实行信誉卡制度的;
(八)、农资商品未作抽样留存的;
(九)、应当申请法定备案而未办理备案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失信分值为1—10分:
(一)、除不可抗力、对方当事人违约、依法变更、解除的合同外,合同履约率虽未达100%,但无欺诈行为的,1分;
(二)、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以警告、1万元以下罚款、1—3万元罚款、3—10万元罚款、10万元以上罚款的,失信分值分别为1分、2分、3分、9分、10分;
(三)、企业经销的商品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抽检不合格的一次1分,累计计分。
第十八条同一企业因同一违法违章行为受到并处的只计最高分,因不同违法违章行为被查处的,应累计计分。
企业有第十七条中所列的违法违章行为,根据其对应的失信分值计分,其它违法违章行为按行政处罚计分。
第十九条企业信用等级认定标准及有关事项:
&n
bsp;
(一)、A级企业指其及其所设立的分支机构在生产经营或提供服务过程中能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恪守信用,具有良好商业信用的企业,其中AA级企业必须有信誉得分且在两年内无失信分值(含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数量由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照信用分值由高到低确定。
(二)、B级企业指有一定失信行为,违法行为情节较轻,失信分数在10 分以下(不含10分)的企业。
(三)、C级企业是指信用差,违法行为情节较严重,失信分数在10分以上的企业。
(四)、D级企业是指有严重违法行为,被责令关闭或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
(五)、同一个企业在同一会计内所获得的企业信誉分值与失信分值不得冲减;企业有失信分值的,不计荣誉分值;没有失信分值的,计荣誉分值;D级企业不计分值,根据对违法行为的处罚结果认定。
(六)、AA级企业依据守信分值由高到低确定,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
第二十条评价体系与管理
为保证农资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的顺利实施,成立“农资经营企业信用管理领导组”,组成人员由工商、农业、农技、质监等部门负责同志和辖区地方政府、涉农单位负责人,以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企业、个私、商广、合同、市管、经济检查、12315申诉举报中心等职能科室和各工商分局(所)的负责人,具体负责企业信用监管等级的组织、实施、认定和管理。
第二十一条企业信用等级认定实行评审制度,基层工商分局(所)负责对辖区企业的信用进行初步认定,企业信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管辖企业的信用监管等级进行审查、确认。对拟定的AA级企业,可证求农业、质监、辖区地方政府等部门意见。
第二十二条企业信用认定每年进行一次,新设企业未满一个会计的不参加认定。
第二十三条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在每年年底前完成本企业信用认定工作,并将AA级企业及本级企业信用整体状况报上博州工商局经检大队备案。
第二十四条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将认定的企业信用监管等级纳入企业经济户口信息,企业信用认定报告归入企业监管档案。
第二十五条企业信用认定实行动态管理制度。下列情形,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及时调整企业信用监管等级:
(一)企业有未记录的违法行为或者失信行为的;
(二)企业有未申报的荣誉信息的;
(三)企业申报不实信用信息或者申报过程中弄虚作假,伪造信用等级证明的。
第二十六条企业连续三年信用监管等级被认定为B级的,第三年应确定为C级。
第二十七条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企业信用监管等级,对辖区企业实施信用分类监管。
第二十八条AA级企业的荣誉记录和D级企业的违法事实可依法予以公开。
第二十九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与司法机关、政府有关部门相互交换企业信用信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不承担单位和个人因使用企业信用监管等级而产生的任何不良后果。
第四章分类监管
第三十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原则是:加大对A级企业(包括AA、A两个等级企业)扶持力度,适度管理B级企业,强化C级企业的监管力度,严管D级企业。
第三十一条对A级企业建立激励机制,予以扶持:
(一)在申请企业年检时,符合年检免审条件的,只要材料齐全,免于实质审查即可通过年检。AA级守信企业实行两年免审,A级守信企业实行当年免审(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实行联合年检的和涉及安全生产的行业除外);
(二)对AA级企业除专项检查、专项整顿或被举报涉嫌违法经营活动外,免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其日常检查;
(三)企业名称权、注册商标及其相关权益可受工商部门的重点保护;
(四)办理分支机构登记和变更登记等简易登记事项时,可当场做出准予登记的决定,予以优先办理;
(五)在参与驰名、著名、知名商标认定和“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评比活动中予以优先推荐申报参评;
(六)在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等社团组织开展的评优活动中予以优先推荐;
(七)通过红盾信息网公开良好信用记录;
(八)享受工商部门其它的优惠政策和优先服务;
(九)积极协助其争取当地政府给予企业的优惠政策。
&
nbsp;第三十二条对B级企业建立预警机制,并采取以下监管措施:
(一)日常监督检查每三个月不少于一次;
(二)采取案后三个月内回查,检查企业整改情况以及有无新的违法行为,做好回查记录;
(三)办理登记注册时要对所提交的材料进行核实;
(四)企业年检时,重点审查,并进行实地检查;
(五)原则上一年内不予推荐参评各种荣誉称号;
(六)通过红盾信息网公开违法记录。
第三十三条对C级企业建立惩戒机制,并采取以下强制性监管措施:
(一)日常监督检查每两个月不少于一次;也可随时检查;
(二)实施案后跟踪管理,采取案后两个月内回查,重点检查企业整改情况以及有无新的违法违规行为,做好回查记录;
(三)办理登记注册时对所提交的材料进行重点审查核实;
(四)企业年检时,重点审查,并进行实地检查;
(五)年检时列为B级企业;
(六)依照法律法规规定限制其相关登记申请和许可申请;
(七)不得参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各类荣誉评比,已获得的荣誉建议评(认)定部门予以取消;
(八)及时向金融、税务等有关部门通报违法行为记录;
(九)通过红盾信息网公开违法记录。
第三十四条对D级企业建立淘汰机制,加强对其退出市场行为的后延监管。属于责令关闭的,依法督促其办理注销登记;属于吊销营业执照的,发布吊销公告,依法公告,依法督促其办理注销登记,并实施以下后延监管措施:
(一)采取案后一个月内回查,做好回查记录,重点检查其是否已停止经营活动并进行清算。回查中发现未停止经营活动的,按照无照经营依法予以查处;回查中发现未进行清算的,应向清算责任人发出《债权债务清算告知书》,限期清算,并在登记注册管理系统中注明未清算和有清算义务的责任人,待清算完结后,再消除未经清算的提示;
(二)对被吊销营业执照企业设立的分支机构,责令其停止经营活动并依法限期办理注销登记,对其投资的相关企业责令限期办理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否则依法予以查处;
(三)对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负有清算义务的投资人在未履行清算义务的情况下,限制其对外投资;
(四)对被吊销营业执照负有个人责任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以及法律、法规规定进行限制的原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有关人员依法进行限制;
(五)及时向金融、税务等部门以及涉及前置审批行政许可项目的相关部门通报;
(六)通过红盾信息网公开违法记录并选择典型在新闻媒体上予以公示。
第五章信用信息的应用
第三十五条企业登记事项是企业最基本的信息,属于社会公共信息,经依法核准登记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向社会公开。
第三十六条企业信用信息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企业实施分类监管的基础信息,属内部应用信息,未经许可不得向社会公开和接待查询。
第三十七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企业进行处罚后,按照行政处罚结果公开的原则,在行政处罚决定生效后一个月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红盾信息网予以公示。
第三十八条对不予通过年检或逾期未年检的企业,由登记机关按照《企业检验办法》及有关规定,在报刊上依法发布吊销公告,并在红盾信息网上予以公示。
第三十九条对违法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反响强烈的典型案件,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具体情况随时通过新闻媒体、红盾信息网进行曝光。
第四十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涉及企业信用违法行为信息进行披露,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属于个人隐私、涉及商业秘密以及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确规定不得公开的内容,应当采取保密措施,不得公开和披露。
第六章建章立制,强化监管
第四十一条全面加强对农资市场经营主体的监督管理,大力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实行农资经营企业分类监管,严把农资经营主体市场准入关,实施以“五制两查一打击”为重点内容的监管机制,实现监管关口前移。
实行农资市场准入制。充分发挥工商部门登记注册职能作用,结合企业(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年检换照(验照贴花)和建立经济户口等工作,加强对农资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资格的检查把关,严格农资生产、经营审批程序和开业条件。同时结合建立经济户口和监管关
口前移工作,对所有农资经营者的相关文证件进行提存备案,建立全州专项的农资市场诚信分类监管档案(包括电子、书式两种),明确其前置审批事项和经营种类、经营期限等相关信息,对不具备农资经营资格的农资经营户坚决予以取缔,以保证所有农资经营者主体资格合法有效,切实把好农资经营主体的市场准入关。
第四十二条实行农资商品进货、销售、库存登记备案制。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要严格按照要求建立两本帐(即:进货、销货台帐)及库存明细表,详细记录商品名称、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产品规格指标、商标标识、购进数量;记录商品销售流向及数量;记录商品库存数量等,并要求两帐一表统一相符。
第四十三条实行索票、索证备查制。经营单位对进入市场的农资类商品要实行索票、索证制度。索票即:索取正规发票(为维护经营者自身的商业秘密,工商部门可只要求其备案发票的号码、供货单位名称及时间等);索证即:索取供货生产厂家(销售单位)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商标注册证复印件、该批次商品的质量检验证明以及其前置审批文证件的复印件(如生产经营许可证、合格证、委托代销证等),所有证件都应加盖单位公章,以便工商部门查验。对证件不全或不能确认真伪的农资商品要拒绝进货或移交工商部门进行处理。所有索票、索证资料都要登记、保存并报辖区工商分局、所备案。
第四十四条实行销售商品留样备查制。经营单位和个人应将其每个批次、每个品牌的农资商品保存样品及其原包装和商标标识,留样商品应分别保存在经营单位和工商部门,出现问题便于相关监管部门进行认定。
第四十五条实行销售承诺及信誉卡制。经营单位要向社会进行公开文明诚信经营承诺,并向工商部门做出书面承诺,与辖区工商部门签订农资市场经营责任状,明确其责任和义务。在销售商品过程中,经营单位要主动向消费者出具正规发票和农资商品质量信誉卡。
第四十六条实行农资商品质量抽检、公示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工商总局《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办法》,对进入流通领域的农资类商品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检,定期抽检即对经营单位每一批次的进货商品进行抽检(对同一进货渠道、同一品牌农资商品只抽检进货源头);不定期抽检即对举报或嫌疑农资商品进行突出抽检(对种子类商品的抽检只定位于自治区政府及农委确定的粮补推广品种),并及时通过各种媒体(电视、电台、报纸及乡村政务公示栏等)对抽检结果进行公示,警示广大消费者进行合理消费。同时,对农民群众投诉的制假售假、坑农害农的案件,必须做到认真调查,快速处理,及时反馈。
第四十七条相关监管备案制。对经营单位的广告、商标、合同(无书式合同的,电报、传真及电话记录等也纳入合同管理)等行为的相关情况也应该进行监管备案,同时通过12315投诉网络和工商部门的市场监管部门及经检队等部门对经营单位的相关情况及时登记备案。
第四十八条实行嫌疑农资商品不合格报告制。农资经营者对其农资商品质量有怀疑的,应立即采取封存措施,及时向工商部门报告,到质量部门申请质检,不得擅自对外销售。
第四十九条实行使用效果回访制。由工商部门牵头,结合开展市场巡查督查,组织农业主管部门、农业科技人员、质监、消协和经营单位等部门定期深入农户走访,征求意见,实地查看,了解和掌握农资的使用效果。
第五十条实行先期赔付制。遇有涉嫌伪劣农资给农民造成损失的,工商部门要及时会同农技专家、经营单位、消协等部门对涉嫌假劣农资进行初步认定,对可能因农资质量存在的问题,要协调经销单位先行赔付,让农民及时采取补种等措施,尽量减少其损失。
第五十一条实行毗邻地区协作办案制。加强与周边毗邻地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互通信息,定期走访,了解农资市场情况,遇有跨区域经济案件(特别是假劣农资坑农),与友邻单位相互之间密切配合,全力支持,严厉打击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
第七章保障措施
第五十二条建立农资市场监管网络体系。以12315、经检队、市管科为重点设立投诉举报中心,各工商分局、所设立投诉站,乡镇、村设立投诉点,各投诉站点统一制作悬挂牌匾,形成遍布全州城乡的投诉网络,便于广大农民群众及时投诉。
第五十三条实行联络员制度。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聘请乡镇分管领导或农技站负责人、村主任等为农资市场监管联络员,制定联络员工作职责,定期召开会议,反馈市场信息,全面掌握农资市场动态。
【事业单位分类意见】推荐阅读:
事业单位岗位分类08-31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08-28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分类07-14
义桥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绩效工资暂行意见07-02
关于体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