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党员审查报告

2024-10-15

发展党员审查报告(共8篇)

发展党员审查报告 篇1

Xx,男,汉族,Xx人,生于19Xx年Xx月Xx日,家庭出身贫农,学历大专,Xx年Xx月参加工作,现任Xx。

一、Xx同志简历

Xx年9月至Xx年6月,在Xx市Xx小学读书;

Xx年9月至Xx年6月,在Xx市Xx中学读书;

Xx年9月至Xx年6月,在Xx市Xx学院读书;

Xx年Xx月至今,在Xx公司工作。期间,曾先后从事Xx等岗位的工作。

二、其家庭主要成员情况

父亲:Xx,Xx岁,政治面貌是中共党员,Xx公司干部,政历清楚;

母亲:Xx,Xx岁,政治面貌无,Xx退休职工,政历清楚。

三、其主要社会关系情况

姐姐:Xx,Xx岁,政治面貌是共青团员,Xx工作,政历清楚。

经与该同志谈话了解和必要的函调审查,我们认为:该同志本人、家庭及主要社会关系成员,政治历史清楚,拥护党的领导,无违法乱纪行为。

四、Xx同志政治历史情况

该同志思想觉悟高,政治立场坚定,政治素质过硬,拥护党的领导,听从党的指挥。在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稳定等重大原则问题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思想一致、行动一致。在一些重大政治事件上,勇于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的决议、决定。其中,在针对“Xx”的问题上,始终认为“Xx”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邪教组织,不参与、不听信、不传播,并旗帜鲜明的与之进行坚决斗争。

五、关于Xx同志申请入党和接受党组织培养、考察情况

该同志Xx年1月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以后,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努力,思想进步很快。Xx年11月19日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并指定Xx、Xx作为他的培养联系人,吸收他参加党的活动,参加不同形式的培训,坚持每季度向党支部汇报思想表现,较系统的学习了党的基本知识。组织上还有意给其交任务、压担子,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和考验他。经过党组织,该同志进一步明确了党的性质任务,表示坚决履行党的根本宗旨,端正了入党动机,能在工作中注意经常以共产党员的标准对照自己,工作成绩比较突出,思想觉悟提高很快,为早日加入党组织创造条件。Xx年11月21日,经Xx厂支委会研究确定该同志为发展对象,并让他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培训期间,他认真听讲,按时保质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交办的事项,团结同学,热心助人,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

六、Xx同志现实表现情况

该同志十分注重知识学习,努力追求思想进步。在参加工作初期,就通过刻苦的学习,在短时间内掌握所分管工作的相关业务知识。此外,积极进行政治思想方面的学习,先后参加了由所在单位组织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活动期间,认真学习相关,使政治理论修养和思想认知水平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该同志有较强地工作能力和事业心,在任何一个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先后被授予“先进工作者”、“优秀团员”、“工会优秀积极分子”、“青年岗位能手”、“十佳青年”等荣誉称号。

该同志时刻都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中,有全局观念,坚持早来晚走,并经常牺牲个人休息时间进行工作;在生活中,勤俭朴实,作风正派,情趣高尚;在与与同事的相处中,平易近人,真诚相助,实事求是,有求必应,从无怨言。

不足之处:工作有时缺乏计划性,并有时会有急躁情绪。

根据他的申请和一贯表现,在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过支部委员会酝酿和认真讨论,一致认为Xx同志基本具备党员条件,决定提交支部大会讨论是否被接收为预备党员。

发展党员审查报告 篇2

一、准则出台的意义

(一)加强对基金行业人员的监督管理,正确评价和使用基金从业人员

基金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基金从业人员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同时对从业人员的考察与评价提出了挑战。过去的考察与评价方法主要是自我评价、上级领导评价、同事评价等,但对从业人员任职期间的履职及廉政情况不能进行全面反映,不能从深层次的经济活动中了解从业人员的真实情况,以致于一些人员在任职期间表面上表现很好,但离开岗位后问题就逐渐暴露出来,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实施基金行业人员离任审计,倡导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联系从业人员任期目标,通过相关经济指标分析,对任期经济业绩作出评价,能够达到客观公正地确认其经济业绩,全面考评从业人员,为正确评价和使用员工提供了依据,有利于从业人员更好的履行职责,防止短期行为的发生。

(二)有利于规范从业人员行为,促进廉政建设

离任审计着眼于防范,健全了监督制约机制,有利于发现财务收支审计不易发现的问题,及时发现企业财务管理的漏洞,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使从业人员加强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增强法律观念,促进廉政建设。

(三)明确了投资者保护这一根本宗旨和核心

从国外较为发达的基金市场发展历史中,我们看到,保护基金投资者是基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该准则第一条指出准则颁布的目的即:为了规范基金行业人员离任审计及审查报告内容。第二条:基金管理公司、基金托管银行、基金销售机构应当建立相关人员离任审计或者离任审查制度。这些条款有助于加强对基金从业人员的持续跟踪与监管,进一步保护基金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二、内容框架

该准则共19条,从准则的内容来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规定了离任审计和离任审查的人员范围

准则规定,基金管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基金经理、投资经理及基金托管银行基金托管部门高级管理人员、独立基金销售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或者执行事务合伙人、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负责基金销售业务的高级管理人员、其他基金销售机构负责基金销售业务的高级管理人员离任的,应当接受离任审计或离任审查,在离任审计或审查期间不得到其他基金管理公司、基金托管银行基金托管部门或者基金销售机构任职。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第三方机构的高管人员(独立基金销售机构高管或执行事务合伙人、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负责基金销售业务的高管、其他基金销售机构负责基金销售业务的部门负责人)也纳入到范围中。

(二)规定了离任审计及离任审查报告的具体要求

准则从第四条到第十条分别规定了不同基金从业人员离任审计及审查报告的具体要求。准则第五条规定,基金管理公司、独立基金销售机构董事长、总经理离任或者执行事务合伙人退伙的离任审计报告应当至少包括其任职期间的以下内容:(1)审计工作实施情况,包括审计时间、范围、内容、审计方法等;(2)审计对象的基本情况、基本职责以及实际履行职责的情况;(3)企业内部对审计对象的年度考核情况;(4)企业的经营状况,包括资产管理规模或者基金销售规模的变化情况、业务拓展情况、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情况及原因;(5)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和风险管理情况,包括企业制度、管理模式等方面的调整情况及效果;(6)企业发生违法违规行为,受到刑事处罚、行政处罚、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等,审计对象应当承担责任的情况;(7)审计对象受到刑事处罚、行政处罚、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受到行业自律组织纪律处分的情况及违反企业制度受到企业处分的情况;(8)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9)审计结论。

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督察长的离任审计报告除了应参照准则第五条第一项至第三项、第六项至第九项有关内容外,副总经理还应当包括其任期内分管业务的经营状况、内控建设及风险管理情况,督察长还应当包括其任期内基金管理公司合法合规、风险控制及监察稽核工作情况等。

基金经理、投资经理的离任审计报告除应参照准则第五条第一项、第六项至第九项外,还应包括:所管理基金或者投资组合的基本情况;所管理基金或者投资组合与业绩比较基准的对比情况;所管理基金或者投资组合的投资合规情况,是否发现有利益输送、利用非公开信息牟利及违反公平交易原则等情况;遵守投资管理人员行为规范的情况。

基金托管银行基金托管部门的总经理、副总经理的离任审计报告除应当包括准则第五条第一项至第三项、第六项至第九项的内容外,还应当包括其任期内主管或分管业务经营状况、内控建设和风险管理情况等。

独立基金销售机构的其他高级管理人员、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负责基金销售业务的高级管理人员、其他基金销售机构负责基金销售业务的部门负责人的离任审计报告,除应当包括准则第五条第一项至第三项、第六项至第九项的内容外,还应当包括其任期内分管业务的经营状况、内控建设及风险管理情况等。

上述人员的离任审计报告应当自离任之日起30个工作内日报送中国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及企业经营所在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同时存档备查,基金经理、投资经理的离任审计报告还应当同时报送行业协会。

(三)明确了客观、公正等方面要求及违反准则的法律责任和惩处措施

准则第十一条至第十五条对离任审计、审查工作提出了全面、客观、公正等方面的要求。基金管理公司、独立基金销售机构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地提供相关资料,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客观、公正地出具离任审计报告,审计、审查对象应当积极配合等。

第十六条至第十八条明确了违反准则的法律责任和惩处措施。(1)会计师事务所未按准则规定进行必要的核查、验证,出具的离任审计报告不符合准则要求或出具虚假、有重大遗漏报告的,证监会可以对相关负责人或直接负责人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并要求重新出具离任审计报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规章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2)基金管理公司、基金托管银行、基金销售机构未按规定建立离任审计、审查制度,出具有虚假记载、重大遗漏的离任审计报告的,证监会及派出机构可以对负有主要责任的高级管理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并要求重新出具离任审计报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规章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3)离任审计。审查对象无正当理由不配合的,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以对其采取相应的行政监管措施。

三、结论

公诉案件审查报告的制作 篇3

关键词:公诉案件审查报告 法律文书 证据审查 补证

2011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印发了《公诉案件审查报告普通版(及简化版)样本》。这无疑是根据近年来,刑事案件上升、公诉任务繁重、原样本格式不能适应司法实践需要等工作形势上的变化,而对公诉人文书制作的有效规范。

尽管严格遵循清晰、明确的公诉案件审查报告样本,要想制作一份非常好的审查报告也是相当困难的。由于案件的千差万别,完全模板化的报告会丧失个案本身独具的特性和生命力,只有在样本的共性框架内表现出个案特征,体现出公诉人缜密的思维、细致的工作态度,这样的报告才能称之为一篇好报告。当然,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与公诉人的学识经历、工作阅历、文字功底、思维能力等密切相关的。一篇优秀的审查报告应当具备以下特征:

一、基础扎实、准确定义

在我们制作审查报告中,法言法语表述不准确可以说是时常会出现的问题。承办人虽然按照格式样本要求的模式来书写报告,但对于细致处的文字表述却不够准确、规范,例如将“被害人近亲属”表述为“被害人家属”;将未成年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表述为“诉讼代理人”;将有关犯罪嫌疑人年龄的书证的证实内容表述为“证实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起诉书中对被羁押的被告人表述为住某市某县某处(事实上其已住看守所,应表述为捕前住…)。在审查认定的事实部分也时常出现常识性生活概念不准确、不清晰的情况,如情杀案件中对于住在一起的未婚男女青年表述为“与××有不正当两性关系的××”(不妥当可称同居女友)。在文书制作中也有不注意使用书面用语的情况,如合谋杀死(杀害)被害人;嫌疑人案发后逃跑、逃逸(逃匿);朝鲜当兵的(军人)。还有在同一篇文书中关于时间、数额等内容出现时制、大、小写不一致等等情况。这些看似无所谓的小瑕疵,实际都体现着文书制作者的水平,影响着文书的整体质量。在法律文书的制作中,使用法言法语,表达严谨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显然在格式样本中,并没有示范到如此细致的程度,承办人的忽视或者说疏忽导致使用语言不当,根本原因还是法律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对法律概念不熟练、常识性概念不清晰等原因造成的,长此以往,形成语言惯势,对诉讼后期的出庭公诉也是非常不利的。

谈到写作基础扎实、定义准确,离不开深厚的文学理论功底,而在众多文学体裁中,“新闻”类文稿与公诉案件审查报告的制作在很多方面都有异曲同工之处,都要求准确、符合事实、逻辑严密、简洁洗练。在此,笔者特查找到一篇新华社原副社长李普于1949年10月1日采写的《开国大典》。原文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今日在新中国首都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当毛泽东主席在主席台上出现时,全场沸腾着欢呼和掌声。下午三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委员就位,乐队奏义勇军进行曲,毛泽东主席宣布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毛主席亲自开动了有电线通往广场中央国旗旗杆的电钮,使第一面新国旗在新中国首都徐徐上升……”

这样一篇名记采写的新闻精品,多少年来承载着无数盛誉。但是,它真的一点瑕疵都没有吗?语法修辞专家黄鸿森曾指出,虽然该文将一个时代庄严盛大的庆典描绘的层次井然、气氛热烈,但因写作时间仓促,使这篇文稿至少留下4处遗憾:第一,关于毛泽东的职务,新闻开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是不准确的,当时他的职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第二,毛泽东主席在会上出现时,不宜放在状语位置。“当毛泽东主席在主席台上出现时,全场沸腾着欢呼和掌声”似可改为:“毛泽东主席登上主席台,全场沸腾着欢呼和掌声。”如果能写明他登上主席台的时间更好。第三,各委员的“各”字,省去为好。第四,有两个词语值得商榷。文中“毛主席亲自开动有电线通往广场中央国旗旗杆的电钮,使第一面新国旗在新中国首都徐徐上升。”这句话有两个问题:一是动宾搭配不妥帖,“开动”一般用于需要较强功率驱动的对象,至于“电钮”,“按下”就可以了。二是没有必要加个“使”字。

上述四处遗憾,可以说也直观而生动地体现了我们在制作公诉案件报告时所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客观、准确、突出重点、语言简练、符合语法逻辑等。对于黄鸿森指出的上述问题,李普86岁高龄接受记者采访谈到时,表示心悦诚服。可见,如李普这样的名记者在文稿撰写中也会有失误和遗憾,我们在报告制作中有一些缺憾也不足为奇,关键在于我们是否不断力求改善。我们可以不完美,但是不能不追求完美,这是我们制作审查报告的态度。

二、分清宗旨、目的明确

在报告制作中,有的承办人列举了证据,但对该证据证明的问题没有说明,容易主观扩大证明内容。例如,将在犯罪嫌疑人家院中查获拖拉机或三轮车等物的现场勘查笔录及照片的证明内容表述为“证实其用拖拉机进行走私(仅凭此证据不能证实其走私犯罪)”。还有的承办人将显示出嫌疑人归案不自然、不符合客观逻辑,不知侦查机关如何锁定嫌疑人的书证列举在报告中,将证明的问题表述为“证实案发及嫌疑人归案情况”,事实上,此类书证根本无法证实此内容。如此表述的原因在于,很多承办人不清楚案件来源和归案经过要证实的是什么问题。实质上其证明目的无非有三,而且呈递进关系:一是立、破案过程每一步的推进有理有据,案发及嫌疑人归案情况自然、符合客观逻辑;二是侧面证明侦查行为合法,从而促使检察官、法官建立内心确信;三是确定或排除立功、自首、坦白等法定或酌定的量刑情节。承办人只有清楚其证明方向和目的,才会审查出侦查机关出具的书证与我们要证明的问题是否风马牛不相及,进而才会有针对地指导侦查机关补证、取证。

在一起移送审查起诉的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中,案件来源和嫌疑人归案经过描述为“嫌疑人逃匿后系经侦查机关技侦手段摸排出其居住地址后,在其居住房屋门前将其抓获归案”。公诉人经审查后认为,此归案经过不能排除嫌疑人自首的可能性,询问侦查人员其是否有自首情节,侦查人员很排斥公诉人的“猜测”,虽说不清楚理由,但坚决否认该嫌疑人有自首行为。后公诉人多次与侦查人员详细沟通嫌疑人的归案情况并向侦查人员解释相关法律规定,说明凭此归案经过,如果嫌疑人在庭审中翻供称其在家门前是要前去投案,则会导致侦控立场不利的局面。公诉人与侦查机关人员详细沟通了解到此案系嫌疑人逃匿后经侦查机关技侦手段摸排出其居住地址后,在其居住房屋门前的路上经过搏斗将其抓获归案的情况,公安机关针对证明目的重新出具了符合客观归案经过的材料,及时避免了庭审中可能出现的不利局面。

在另一案件中,第二嫌疑人涉嫌包庇一故意杀人的案犯。案件移送审查起诉的归案经过中只描述了杀人嫌犯的归案经过,对包庇嫌犯的归案未提及,而从包庇嫌犯的第一份供述笔录上就已体现了其供述杀人嫌犯的犯罪事实,公诉人的疑问是,包庇嫌犯何来包庇行为?经与公安机关沟通,原来是包庇嫌犯到案后拒不供述其所了解的杀人嫌犯的犯罪事实且拒绝提供杀人嫌犯的去向,但未及时固定笔录,其卷内的首次供述是在杀人嫌犯已被抓获后所作的供述,其包庇行为确实无疑。面对此情况,公诉人向公安机关调取了包庇嫌犯被传讯到案的记录及签名、杀人嫌犯被抓获时间的客观性证据、对比包庇嫌犯首次供述笔录的时间与其到案时间的间隔,同时要求公安机关重新出具了包庇犯罪嫌疑人归案经过,得以使案件顺利起诉。

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如果公诉人不具有对证据甄别、审查判断及引导侦查员补证的能力,而仅仅套搬侦查人员提供的归案经过等证据,是无法写出高质量的审查报告的。只有从审查起诉之初即对全案证据统合把握、及时补充完善,把审查起诉过程中的每一步都作为撰写一篇优秀报告的基础和铺垫,才能使报告中的每一份证据都具有明确的证明目的,每一句、每一段内容都具有针对性,进而有效地为指控犯罪所用。

三、思维敏锐、逻辑缜密

由于办案人员常规性办理中国公民犯罪案件,受到一定思维惯势的影响,在办理外国人案件中,丧失了应有的敏锐,如在外国人盗窃案件文书制作中,表述“盗窃现金××元”显然不适当,应表述为“盗窃人民币××元”。又如对于涉罪外国人身份、住址未经有效证实,侦查机关按其自己所报的国籍、身份、住址来认定其自然情况,我们在报告中对这些情况表述应注意写明“系其自述”。

有的承办人虽然报告格式、标题等都按照样本规范书写,甚至按照现行要求先客观、后主观的顺序列举证据,但是,多份客观证据、主观证据应先列举哪份,因为并无规定,承办人没有标准了,就随意排列,不注意证据之间内在的联系和逻辑顺序。例如,有的案件是通过现场勘查提取的血迹、衣物、凶器进行鉴定所得出的依据定案的,但承办人按照侦查机关移送过来的证据卷宗顺序,在客观证据的列举中随意地将鉴定意见列举在前,现场勘查提取物证笔录列在后,这有悖于人们认识的客观逻辑,使阅者在看到物证的鉴定时,因未见到物证的有效提取证明而对物证来源的合法性产生合理质疑。再如,如侦查机关扣押了涉案物品,我们承办人就应在列举扣押物品清单后,按顺序列举返还被害人物品清单,因为此两份书证密切相关,具有时间和逻辑上的承接性,也便于阅者得出侦查机关是否依法扣押、返还涉案物品、侦查行为是否合法的确定性结论。但是,有些办案人并不注意这些,列举扣押物品清单之后间隔多份证据才又列举返还物品情况的证据。甚至有的案件除嫌犯供述再无其他证据直接证明其犯罪事实,突然出现一份对定案有直接证明作用的血迹鉴定,鉴定内容体现该血迹系送检的犯罪嫌疑人衣物上的血迹经鉴定与被害人血迹DNA分析一致,但现场勘查笔录及照片中无此衣物记载也无提取记录,更加无法体现衣物上的血迹情况,也无血迹照片细目佐证此份证据的来源。如果把这份无来源、无提取、无持有人签名、无物证照片在卷的血迹鉴定直接写入报告中,相信任何人都不会认为这会成为一篇好的报告,同时法官也无法对此证据产生内心确信。因此,需要靠缜密的逻辑思维敏锐地发现证据的问题,及时查明、依法补救,并依据补救情况得出结论撰写入报告中,堵塞不该有的缺口和漏洞。例如,在一起案件中,侦查人员通过被害人被抢手机监控抓获嫌疑人,一份书证(扣押物品清单)证明在两名嫌疑人处分别扣押了手机和皮包,这是除嫌疑人供述以外的另一份能够认定嫌疑人犯罪事实的间接证据,但这份扣押物品清单中直接表述“扣押被害人的手机、皮包……”的情况,在卷宗内还未出现任何证据有效证实此手机、皮包的权属,公安机关直接将该两份物证认定为被害人的物品无依据可循,这样的证据写入报告无疑是无凭据的主观臆断。对此,只有引导侦查机关及时补充相关物证辨认笔录,才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有效证实犯罪。

四、客观推敲、笃定不疑、论证严密、说理透彻

几年前,司法界曾掀起过一段“零口供”定案的风潮,这和近二十年来,全国多起因刑讯导致的冤错案件的曝光关联,但不长时间,即告偃旗息鼓。口供主义的历史影响,侦查机关追求高破案率等原因不必一一细述。但作为国家公诉人——公诉案件的审查把关者、刑事诉讼的匡正纠错者的检察官,应当破除绝对依靠嫌疑人口供定案的桎梏,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到客观证据上。办理任何案件都要清楚该案除了口供是否还有足以认定嫌疑人有罪的其他证据。当然这需要从审查起诉之初即对案件进行客观审视、推敲,及时引导侦查机关完善、补充证据,最终对案件形成内心确信并且笃定不疑。在审查报告的制作中,对客观证据在案件事实认定中的作用进行充分阐述。

格式样本的第五部分是审查认定的事实、证据及分析。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分析,也就是我们常称的分析论证。应当采取一事一证一分析的原则,也就是摘录每份证据的具体内容后,要对其所证明的事项进行必要的说明,并对证据本身及证据与证据之间是否存在问题以及存在的问题是否影响对案件事实的认定等进行必要的分析。对于分组举证的,要对该组证据所证明的事项进行小结和说明。全案证据摘录后,要对全案所有证据的合法性、客观性、证据与待证事实的关联性以及证据之间能否相互印证、证据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及是否能够排除、各证据的证明力大小、全案证据能否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根据证据是否能够得出唯一的排他性的结论等问题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和说明。

五、全面审视、拾遗补缺

(一)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篇趋于完美的公诉案件审查报告,在即将完成的时候,公诉人还需要全面回顾、审视在办案过程中所进行的思考。有过哪些疑问、顾虑?产生的疑问、顾虑是如何解决的?解决后目前的结果是怎样的?还有哪些尚未解决又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否影响本案定罪量刑?如果影响定罪量刑还可以采取什么对策等等。这些都可以阐述在“需要说明的问题”中,一方面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所办案件中涉及的问题所进行的原始、客观记录,真正使自己所办案件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二)诉讼过程等应当视情况添加的项目

一般情况下,案件报告按照样本的格式制作就可以,但由于样本格式也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不断进行改善的,也会有不尽完美的地方,这时需要一双擅于发现的眼睛和一个智慧的头脑,办案人在此方面就有过不少独到的做法。例如,有些陈年积案,在按格式样本叙写被害人基本情况时,应写明被害人年龄(系未成年人的注明出生年月日),但被害人系成年人的情况下,是该写承办人制作报告时其年龄情况,还是案发时其年龄情况?一些办案人采取更完善的表达方法,叙明被害人出生年月日并在括号内注明其殁时年龄,使得报告内容更全面、明了,更加突显证明目的。由于其对样本进行小小的改动或者添加使报告内容更为完整,证明的关联性和指向性更明确,这些独到做法非常令人赞赏。

另外,有些案件经过撤案、变更事实、追加事实、重新起诉、一审、二审、发回重审、再审等等复杂的诉讼过程,制作这类案件的报告就应当单独加列一项“本案的诉讼过程”以便加强阐明案件诉讼经过的完整性力度,更加体现层次和条理性。还有的案件也可以视特殊情况添加有利于阐明案件的其他项目,如曾经向市委、市政法委、上级院等等部门做过专门请示或者汇报的情况,或者曾召开过公、检、法三家会议专门进行过研究等等情况,不一而足,但宗旨只有一个,即客观真实地记录历史,任何时刻都能通过卷宗这个载体使全案事实及办案过程得到真实再现。

(三)目录使报告更加完整、容易查找和对照

只要读过报告的人就会发现,除了样本要求后附的退补提纲、起诉书、相关法律法规能顺利查阅,报告中的其他内容都很难快速找到。笔者曾经在报告前页制作目录,将报告中各个部分的内容、页码、相关人等逐一标记、注明,虽然有一定的工作量,但比起给自己查找、领导查阅带来的简明、方便比起来,这点工作量是微不足道的。建议对于涉案人员众多、多罪名、多事实、证据复杂多变的案件报告制作目录,便于查找和对照。

(四)表格、图例示证方法可使报告增加条理性

有的案件由于多人、多起、连续犯,证据中又多涉及数额、重量、不同人员参与的情况,在制作报告时会感觉难以表述清楚、明确,而且仅用文字表述容易混淆、遗忘。这时,不妨试试表格示证的方法,在认定犯罪事实的尾部,采取综述的方法将全部犯罪事实概括列举在一份表格内,清楚而一目了然,也便于出庭公诉时发言准确、条理清晰。

还有的案件,如共同犯罪、集团犯罪,各行为人在犯罪中组织、参与的犯罪事实均不相同,有共同参与的、有独自实行的,各人分工、作用也不相同,还有行为、作用交叉的。对此,可在证据列举完毕后,对各行为人参与的犯罪事实和所起作用等采用图例方式示明,直观、形象,便于理解。

党员转正综合测评审查报告 篇4

XXX同学,女,汉族,X年X月X 日出生于X省X市,本人成分学生,大学本科文化X年X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X年X月考入XXX大学,现就读于XXX级XXX专业X班,该生于X年X月申请入党,现就其审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培养教育情况

XXX同学在X年入学初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积极参加院系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平时学习中,积极向当组织靠拢,虚心向党员同志学习,根据XXX同学的一贯表现,支部与X年X月把其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并委派XXX、XXX两位同志做其培养人。在培养期间XXX同学严格要求自己,热爱集体关心同学,刻苦学习,了解时事政治,主动找党组织谈心,汇报自己的思想,找差距补不足,通过组织培养和教育,XXX同学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学习上也有很大进步,在XXX-XXX上半年荣获X等奖学金,她端正入党动机,对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政治理论水平有了更大的提高。在大是大非面前表现出了一名党员应有的坚定政治立场,XXX同学在思想上逐渐走向成熟。

(二)X同学政审情况:

根据党组织审查和本人陈述,该同学政治历史纯洁,家庭主要社会关系清楚。

(三)关于现实表现

XXX同学自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以来,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重大政治事件中始终能够坚持立场和党中央在思想上保持一致。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学习毛泽东思想,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理论。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她及时汇报自己的思想,请培养人帮助起克服缺点和不足,使自己的思想不断成熟。在学习上,她能够合理安排时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广大同学做榜样,学习成绩在班级始终名列前茅,为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做出榜样。在工作上,„„在平时的工作中总是任劳任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根据XXX同学的申请和一贯表现,在广泛的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过支部全体同志的充分讨论,一致认为XXXX同学已经具备了党员条件,同意她加入中国共产党,请党委给予审查。

XXX学院学生党支部

党支部书记:XXX(签名)

发展党员审查报告 篇5

*****委员会:

根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党支部委员会对接收**为预备党员一事征集党员、群众意见,进行支委会审查,并召开支委会讨论。

***,男,汉族,硕士研究生学历,***人,**年*月*日出生,**年**月参加工作,现任****公司***职务。该同志于***年***月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年***月**日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支委会审查结果具体如下:

一、意见征集

支委会就接收**同志为预备党员一事征集了*名党员、*名群众的意见。一致同意接收***同志为预备党员。具体如下:

党员意见

***:***同志工作上认真负责,能够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实际问题,统筹管理****的工作,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同意转为预备党员。

**:该同志工作认真、卓有成效,态度认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参与组织活动,推行多项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同意转为预备党员。

**:**同志具有一定的思想觉悟,入党动机端正,能够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工作认真负责,思路清晰,条理性强,业绩突出。同意转为预备党员。***:**同志政治态度端正,原则性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工作能力强,评议进人,善于与人沟通。建议更进一步深入广大员工,了解员工思想和工作状态,有利于公司人员稳定和人才培养。同意转为预备党员。

**:该同志思想觉悟较高,日常生活、工作过程中,能够以合格房源要求规范自身行为,在公司中,能够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影响公司各级人员,传播正能量。同意转为预备党员。

群众意见

**:**同志思路清晰,职责到人,部署到位,驾驭全局能力强;个人素质高,理性思考和工作能力相匹配,为大家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为人随和,团结同事,关心同志,能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在***的带领下,大家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充分发挥了合力,体现了较强的战斗力;需要领导处理的事情较多,全年都在加班。同意转为预备党员。

***:**同志能够以身作则,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业务知识,用先进的理论知识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并用理论指导实践,在职工群众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同意转为预备党员。

***:**同志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人员,思想路线端正,严谨干练,对于部门管理工作思路清晰,对部门人员勤于指导,勇于带头,管理成效显著。同意转为预备党员。

二、支委会审查

支委会审查结果如下:

三、支委会意见

支委开会讨论,一致认为***同志一直以来,态度端正,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积极参与党组织活动,努力向党组织靠拢,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工作思路清晰,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开拓创新,在公司的各方面资源协调、人力资源管理上业绩突出。推荐组织接收其为预备党员。

现将支委会审查情况上报,请组织考虑将**同志接收为预备党员。

伦理审查申请报告 篇6

一、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项目分类:

□ 药物 □ 医疗器械 □ 课题 □ 其他

三、项目性质:(可多选)

□ 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 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 □ 国内临床试验 □ 研究者发起

□ 牵头 □ 参加

四、项目分期:

□ⅰ期 □ⅱ期 □ ⅲ期 □ ⅳ期 □ 其他

五、研究设计

□ 病例对照研究 □ 队列研究 □ 横断面研究

□ 非随机对照研究 □ 随机对照研究 □ 应用盲法

□ 其它

六、研究背景和目的概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申办方: ___________________ sfda批件号: ____________

八、项目负责人:___________ 项目负责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九、十、项目相关材料:(院内基金及课题只需准备研究方案及知情同意

书)

1.□ 递交信及sfda批件

2.□ 有cro公司的需递交申办者委托书 3.□(药物/医疗器械/试剂盒)检验合格报告 4.□ 临床试验方案(注明版本号及日期)5.□ 知情同意书(注明版本号及日期)6.□ 研究者手册 7.□ 病例报告表

8.□ 研究者简历(研究者签名)9.□ 多中心临床试验需提供所有参加单位的名单及负责人 篇二:伦理审查申请报告

伦理审查申请人关于

伦理审查申请报告模板

尊敬的伦理委员会主任,各位委员:

现就有关××药×期临床试验方案的伦理问题报告如下,请伦理委员会审查。

一、研究人员资格与经验,试验机构条件与设备 1.各中心主要研究者履历:专业,学历与学位,技术职称,gcp培训 2.本院主要研究者的简历(包括临床药理培训)、发表与试验专业相关的论文、同时承担的其他新药临床试验、科研课题、医疗教学工作、行政管理等工作,以说明其是否具备与本项临床试验相关的专业经验、是否有充分的时间承担本项临床试验任务。3.本院研究者、研究协助人员、研究护士名单,及其职称、专业、研究分工 4.试验主要指标的仪器设备条件,以及相关检验人员的资格和经验,不良事件处理抢救设备与条件。

二、研究总体设计的伦理问题 1.研究依据

试验药物药效、毒理实验的结果,包括量效、毒效关系。

处方组成(药物、剂量、每日服用量相当于生药量),及组成药物中已知的不良反应。研究目的是否符合公认的科学原理并有充分的相关科学文献作为依据。2.研究对象

受试者的纳入与排除标准与试验干预措施的效应相符。3.样本量

样本量计算和用最少的受试者人数获得可靠结论的可能性。4.随机

随机分配可能使受试者被剥夺已知的有效疗法而受到损害,特别是随机化对照试验中的试验干预措施是用于防止或推迟致命的、或残疾的后果。参见“风险最小化设计”制订相应的对策。

5.对照的选择

通常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中选择当前最好的方法。

安慰剂对照是基于:①目前缺乏有效的替代治疗措施;②安慰剂治疗仅伴随较小的风险,仅在生理测量上产生一个小的差别,如血清胆固醇轻度增加;或延迟治疗或不治疗仅导致暂时的不适,并没有严重不良后果。③当阳性对照不能产生可靠结果时,使用安慰剂不会增加受试者任何严重的、或不可逆损害的风险。6.中止试验

在试验过程中如果发现风险超过潜在的益处,或者获得阳性有益结果的确凿证据,应中止试验。

三、受益与风险 1.预期的受益

受试者在研究期间将获得医生特别的监护和免费的医疗。

将提前获得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将来可能被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正式批准上市的新药治疗,特别是试验药物具有已上市药品不具备的某些治疗特点。

ⅰ期、ⅱ期临床试验,一般认为试验药物没有把握给受试者提供直接受益的前景。2.可能的风险

①治疗风险与试验风险。

②试验药物已知或未知的不良反应。

③安慰剂对照伴随的风险。

④随机对照试验的受试者被分配至接受已被证明疗效较差的治疗。3.不便

参加试验所花费的时间,交通,饮食控制与活动受限等。4.风险最小化设计 ①建立不良事件的监测系统:指定专人或成立独立的数据和安全监查委员会,负责监控研究数据,保护受试者避免以往未知的不良反应,避免不必要地长时间接受疗效较差的治疗。

②针对可能的风险制订医疗对策,如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案与程序,允许在无法忍受的症状发生时改用阳性治疗,研究者有权根据自己的判断中止该病例的临床试验等措施。

③当研究性治疗的作用机理与标准治疗不同时,可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上试验治疗和安慰剂。这类研究的特定场合是:已知标准治疗可以减少死亡率或不可逆损害的发病率,停止一个公认有效的治疗可能导致进行性的残疾,难以忍受的不适,或两者皆有,但试验采用标准治疗作阳性对照则难以实施,或难以做出解释时。

四、招募受试者

1.受试者的人群特征

选择受试者人群应遵循负担和利益公平分配的准则。

邀请弱势个体(老人,儿童,妊娠期妇女,智力或行为障碍,以及等级群体中处于下级或从属地位的成员等)作为受试者的特殊理由,以及保护他们权力和健康的措施。2.招募受试者的方式与程序

招募受试者可通过广告,或布告的方式发布有关信息→有意向者报名→阅读“研究简介”→志愿者体检筛选→合格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入选受试者随机分组→临床试验。

“招募受试者布告”和“研究简介”见附件,并提交伦理委员会审查。

五、受试者的医疗和保护

1.受试者可获得的医疗服务的说明

研究者负责受试者的医疗服务,作出与临床试验相关医疗决定的措施。是否有保证受试者能够随时找到研究者的措施(研究者留手机给受试者,保证受试者能够在需要时随时找到研究者)。ⅰ期临床试验期间受试者必须住在ⅰ期病房,由临床药理室医师、ⅰ期病房医师和护士负责受试者的医疗护理。

受试者参加临床试验可得到免费医疗的安排(如试验药物、理化检查,门诊挂号,额外或延长的住院,不良事件的医疗等)。ⅰ期临床试验将免费提供全部住院医疗护理费用和每天××元标准的伙食补助。

研究结束后若继续为受试者免费提供研究性治疗的方式与时间。如果试验治疗无效,将免费获得的标准治疗。受试者自愿退出时,可供选择的治疗措施。

严重不良事件应急处理预案。2.补偿

向受试者提供的因参与研究而给予的任何补偿的说明,如因参加临床试验的交通费、检验营养费、误工费的补偿,以及医疗保健,必要的科普读物或教育等。ⅰ期、ⅱa期等探索性临床试验将给予受试者的酬劳费。

受试者因与研究有关的原因,如研究药品不能接受的副作用,或因健康原因退出研究,应作为完成全部研究而获报酬或补偿。受试者因其他理由退出研究,应按参加工作量的比例而付给报酬。因受试者故意不依从而必须从研究中淘汰,研究者有权扣除其部分或全部报酬。3.保险与赔偿

与研究有关的伤害、致残或死亡的赔偿的安排,研究者和临床试验机构负责提供医疗,申办者负责承担治疗的费用及赔偿。

申办者应对参加临床试验的受试者提供保险,应向研究者提供法律上与经济上的担保(由医疗事故所致者除外)的安排。

六、受试者隐私的保护 1.只有参与临床试验的研究人员和监查员才可能接触到受试者的个人医疗记录,他们将签署研究者声明或保密承诺中包括保密内容。伦理委员会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权视查临床试验记录。2.数据处理时将采用数据匿名的方式,省略可识别受试者个体身份的信息。若参加临床试验(如艾滋病、阳痿等)可能使受试者受到社会歧视,医疗记录应采取安全编码等措施,保守可识别病人身份的信息。3.负责保存受试者试验记录的临床试验机构与申办者的资料档案室应建立严格的安全保密措施。

七、知情同意

1.知情同意的过程 研究者应采用受试者或其合法代表能理解的语言和文字,说明有关临床试验的详细情况,包括试验目的、试验程序、可能的受益和风险、受试者的权利和义务等,使受试者充分理解并有充分的时间考虑、所提问题均得到满意答复后表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每一例病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时医生要将自己的联系电话留给病人,以便病人在出现病情变化时能够随时找到医生。签署知情同意书的责任人是研究者。

“知情同意书”见附件,并提交伦理委员会审查。2.重新获取知情同意

研究的条件或程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或得到了可能影响受试者继续参加研究意愿的新信息,应重新获取受试者的知情同意。长期研究项目,即使该研究的设计或目标没有变化,也要按事先确定的时间间隔重新获取知情同意。

3.避免胁迫和不正当影响

患者担心拒绝参加研究可能损害医患关系,医生/研究者必须保证不论他们决定参加研究与否,都不会影响医患关系,必要时应由一个中立的第三方来获取知情同意。4.知情同意的例外情况

因急诊情况无法取得本人及其合法代表知情同意书,如缺乏已被证实有效的治疗方法,而试验干预措施有望挽救生命,恢复健康,或减轻病痛,应在试验方案中确定符合研究条件疾病的人群,说明接受这些对象的方法,并事先取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八、伦理审查 1.多中心研究可通过各中心间达成的协议,各中心均接受组长单位伦理委员会的审查结论开始试验。2.对研究方案或知情同意书的任何修改,可能影响受试者的权益或研究的实施,需再次报请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3.临床试验中发生任何严重不良事件,各中心伦理委员会应及时审查,提出书面修改意见,包括有充分的权力中止试验,并通报组长单位和申办者,供其考虑和做出相应的行动,以确保所有其他受试者都能得到保护,各中心的研究都将有效。

九、研究结果的报告 1.合同规定谁拥有发表研究结果的权力,并强制规定报告研究结果的文稿要与主要研究者一起准备、并服从主要研究者的意见。2.在阴性结果的情况下,通过公开发表或向药品注册当局报告的途径,以保证可以得到这类结果。3.可能被认为不适合发表研究发现的情况,如流行病学、社会学或遗传学研究的发现可能对社会、或人群、或以种族或民族定义的群体的利益带来风险。4.每位受试者将被告知与他们自身健康状态有关的任何发现。研究完成后,受试者将被告知研究发现的方式。篇三: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申请表

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申请表

申请者签字:

日期:篇四: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申请书(初审)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申请书(初审)

试验药名称(inn): 药理学分类:

试验药类别: □中药、天然药物 类

□化药 类

□生物制品 类

□进口注册

□上市药

临床试验所在专业: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填写说明

一、此表适用于药物临床研究方案初次在我院申请伦理评审。

二、请用电脑打印此表,字迹要清楚、工整、不得涂改。

三、请按要求在相应的□栏内划√。

四、第1页,试验目的栏:1=i期耐受性试验;2=i期药代动力学试验;3=ii期临床试验;

4=iii期临床试验;5= iv期临床试验; 6=生物利用度试验;7=上市药临床试验

五、表中如某些栏目内容不能完整填写时,请用a4纸附页。

六、初次报送伦理委员会时需报送以下文件: 1.递交信(含所递交文件清单,注明所有递交文件的版本号或日期);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件或注册批件(适合上市药物临床研究); 3.伦理审查申请书; 4.临床试验药品及对照药品合格检验报告(某些特殊药品需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组织实施的合格质检报告);

5.申办者资质证明及临床试验药品生产的gmp证书复印件; 6.研究方案(含版本号、研究方案提纲); 7.知情同意书(含版本号); 8.研究者手册(含版本号)或药品说明书; 9.研究病例和病例报告表(含版本号); 10.主要研究者简历及gcp培训证书复印件; 11.其他单位对该临床试验的伦理审查批件; 12.上市药临床试验须提交申办者的委托函及赠药证明; 13.申办者对cro的委托函(如有cro); 14.临床研究的申办者与临床试验批件的申办者不一致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15.其他资料(如受试者须知、受试者日记、招募广告、保险声明等)。

一、项目名称:

方案编号: 版本号:

二、试验目的:1 □ 2 □ 3 □ 4 □ 5 □ 6 □ 7 □

三、申办者: 申办者联系人: 联系电话:

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件号:

五、临床试验机构专业名称: 是□ 否□ 批准专业

六、主要研究者: 职称: 有□ 无□ gcp证书

科室: 联系电话:

项目负责人: 职称: 有□ 无□ gcp证书

科室: 联系电话:

主要参加者

职称

分工

有□ 无□ 证书 职称 分工 有□ 无□ 证书 职称 分工 有□ 无□ 证书 职称 分工 有□ 无□ 证书

七、项目参加单位: 1 是□ 否□ 批准的专业 负责人

职务

职称

有□ 无□ gcp证书 2 是□ 否□ 批准的专业

负责人

职务

职称

有□ 无□ gcp证书 3 是□ 否□ 批准的专业

负责人 职务 职称 有□ 无□ gcp证书

八、该研究方案是否被其他伦理委员会拒绝或否决过? 是□ 否□

九、该研究方案是否曾被暂停或者终止过? 是□ 否□

十、科室是否有同类药物临床试验项目?是□ 否□

十一、科室目前在研药物临床试验项目: 项,其中与本试验药物的目标适

应症患者相同的在研药物临床试验项目: 项。

十二、试验药品:

1、受试药品:

名称 剂型及规格

批号 有效期

合格药检报告:有□ 无□ gmp证书:有□ 无□

剂量: 疗程: 本中心受试者数/本研究受试者总数: / 剂量: 疗程: 本中心受试者数/本研究受试者总数: / 剂量:疗程:本中心受试者数/本研究受试者总数:剂量: 疗程: 本中心受试者数/本研究受试者总数: /

2、对照药品: 无 □ 有 □

名称 剂型及规格

批号 有效期

合格药检报告:有□ 无□ gmp证书:有□ 无□

剂量: 疗程: 本中心受试者数/本研究受试者总数: / 剂量: 疗程: 本中心受试者数/本研究受试者总数: / 剂量: 疗程:

本中心受试者数/本研究受试者总数: /

十三、试验方法

随机双盲□ 随机单盲□ 随机开放□ 其他□,描述:

十四、研究对象:

正常人□ 病人□,请描述: 受试者年龄范围: 受试者性别:

受试者是□否□ 有弱势群体:精神疾病、病入膏肓者、孕妇、文盲、穷人/ 无医保者、未成年人、认知损伤者、pi或研究人员的下属、研究单

发展党员审查报告 篇7

本刊讯11月8日, 新时期四川通信业发展与管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在成都召开工作会议, 审查《新时期四川通信业发展与管理课题研究 (送审稿) 》。

领导小组听取了课题编制单位研究成果汇报, 各成员发表了意见和建议, 原则通过课题送审稿, 并要求课题工作组组织编制单位进一步修订完善, 尽快形成研究成果上报省政府和工信部。

据悉, 该课题已纳入2012年省政府政研室课题大纲。深入开展行业发展与管理课题研究, 将有助于科学研判行业发展形势, 梳理重点发展方向和管理举措, 以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 更好地支撑四川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发展党员审查报告 篇8

一、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的主要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四条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在公开政府信息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审查。”这就是说,拟定公开的政府信息,在发布前要先过“保密审查”关,审查无误后,才能向社会公布。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哪些政府信息可以公开,哪些不能公开、甚至禁止公开,这对于各个负有政府信息公开责任和义务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单位来说,是一个新的实践难题。我们在贯彻实施《条例》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

(一)建立健全保密审查机制,为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证。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充分体现“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公开和保密是一对矛盾,要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就必须正确处理好公开和保密的关系。行政机关无论是制作的,还是获取的政府信息,只要适用《条例》的规定,就必须进行保密审查。如何开展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呢?结合我们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实践,首先是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

为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前的保密审查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办法(以下简称《保密法》及其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我们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暂行规定,明确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的程序和责任。各级行政机关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在公开前,应对其内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公开后是否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进行审查,并就是否公开作出审查结论或者提出处理意见。我们制定的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暂行规定,明确了保密审查工作实行行政机关主管领导下的职能机构负责制,由各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形成部门、分管领导、行政机关主管领导逐级负责,指定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协调、督促。保密工作部门对同级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保密审查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对同级行政机关不能确定是否属于国家秘密政府信息进行确定。

(二)严格规范政府信息保密审查程序,把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在实际工作操作上,我们的政府信息保密审查工作程序实行三步走:

第一步:初审。由制作、获取政府信息的各行政机关具体工作人员进行初次保密审查。即由承办人员及相关科室对拟公开的信息进行保密审查,然后将初步审查意见及理由提交相关科室的行政机关分管领导进行复审。这些部门或者科室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获取的政府信息同其工作内容密切相关,业务上具有明显优势。由这些部门或者科室首先进行审查是符合“谁制作,谁审查;谁获取,谁审查”的总体要求。在进行保密审查时主要着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是否涉及国家秘密。确定拟公开的信息是否涉及国家秘密,主要依据是国家保密局会同中央和国家机关制定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通常称为“保密范围”。这些保密范围是我们确定国家秘密及其密级最直接的法律依据,也是保密审查必须遵循的具体标准和依据。

2、是否涉及商业秘密。商业秘密属于无形资产,具有秘密性。它包括政府所掌握的企事业单位或者私人的经营、技术等方面的秘密,或者其向政府提供的商业或金融信息。

3、是否涉及个人隐私。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是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方面,世界各国基本上都将个人隐私列为政府信息公开的豁免范围。但如同对于涉及商业秘密的政府信息,并不是绝对的不公开一样,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也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同样是可以公开的。当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信息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应予以公开,并将决定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和理由书面通知第三方。

4、是否涉及其他敏感信息。行政机关在管理国家事务活动中会产生大量工作秘密,一般也不适宜公开。工作秘密一旦泄露,可能造成行政机关工作被动,影响决策过程或者引起公众混乱,妨碍行政机关正常履行职责。因而,对于这类信息的公开,行政机关必須认真对待,权衡利弊,审慎把握,掌握好此类信息公开的时间和方式。

第二步,复审。由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及行政机关分管领导对上报的初步审查意见及政府信息能否公开进行专题复审,并作出书面审查结论,说明理由,将审查结论报送主管领导审核。

对于一些较特殊情况的政府信息公开,我们采取不同的处理:一是在保密审查过程中,我们对含有涉及国家秘密的不应公开内容的政府信息,认为能够作区分处理的,作区分处理,删除不应公开的内容,区分处理结果报送同级国家保密工作部门审核确认再及时公开,接受保密工作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二是对于保密期限届满的国家秘密信息,认为需要公开的,我们仍然按照保密审查程序进行审查,确定是否可以公开,从而确保“公开信息不涉密,涉密信息不公开”。

第三步:审核批准。行政机关主管领导根据上述初审、复审意见,审核批准确定该政府信息是否公开,行政机关主管领导对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的最终结果负领导责任。整个保密审查的过程和结论有完整、真实的文字记载,保密审查文字记载自产生之日起,应当保存三年以上备查。

(三)明确责任追究,加强监督检查,务求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产生实效。

我们明确区政府办公室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区政府信息公开办(设在区政府办)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各行政机关的办公室是本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和同级监察机关履行监督检查职责,负责对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定期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考核、评议,不定期组织力量进行检查和抽查,检查中发现问题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予以通报批评,及时纠正违反《条例》规定的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检查中发现严重问题的,以及考核、评议不合格的,依法追究《条例》规定的承担法律责任的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的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二、政府门户网站安全保密的主要做法

(一)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安全保密:

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公开政府信息的平台作用,使区一级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各行政机关的网站都开设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并建立通畅链接。根据实际情况,我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保障安全、务求实效”的原则进行管理,区政府办公室总体负责政府门户网站的规划、建设、监督和管理等,为各行政机关提供统一标准规范的信息平台,并按照“谁上网公开、谁管理负责”的原则对公开的信息进行保密审核发布。

(二)政府门户网站网络安全保密:

区级网络平台建设统一出口管理、统一用户管理。根据网络安全保密要求,对办公资源网和政务外网严格实施了物理隔离,进一步规范了网络接入审批制度,并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对政府中心机房重新规划,内外网两套网络设备完全独立,各信息点按单双号分配为内、外网信息点,并重新调整配线架,将内外网信息点配线分开。内、外网服务器通过网闸进行数据交换。

1、内、外网应用规划:区政府网络办公系统及各种文件服务器和数据库系统建设在内网平台。区政府信息门户、区政府外部邮件系统、网上申报、数据直报等对外服务系统建设在外网平台。

2、内、外网接入管理与监控:各单位现有计算机首先保证内网需求,全部接入内网作为网络办公系统终端。接入内网计算机全部登记造册,并通过保密局监控系统监控非法外联行为。工作性质需求须接入外网的计算机,应按规定程序报批,先由单位自己核准,再报区保密局审批,并登记造册存档。符合物理隔离条件的计算机可接入外网,终端电脑采取隔离卡方案。外网平台进行地址绑定和行为监控,控制非法接入,规范上网行为。

三、保密审查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突出的问题是“公开的群众不关心,群众关心的不公开”。由于对有的政府信息是否可以公开把握不准,特别是对敏感信息审查把握不准,导致一些行政机关以保密为借口,宁可不公开或少公开政府信息,认为政府信息“保密保得越多越保险”,反映出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过于谨慎的观念。

二是保密知识比较缺乏。有的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机关对国家秘密界定不清,对本行业的保密范围掌握不准,程序不够熟悉,不能及时确定政府信息属性,定密随意性大,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政府信息的及时公开。

三是审查制度不够完善。一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机关制定或修订的保密审查制度的内容过于简单,有的可操作性不强,不利于规范和指导政府信息保密审查工作。

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政府信息公开的保密审查,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各级行政机关要加强领导,充分认识做好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保密意识。政府信息公开与否,要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通过权衡利弊得失来作出选择。在保密审查过程中,要善于通过对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进行分析权衡,决定公开的内容和时机。

(二)加强学习,保放适度。

定密是基础性工作。定密不准、不当,不论是对保密工作,还是信息公开工作,都有全局性影响。该定密的信息没有定密,会导致国家秘密信息不当公开,造成泄密;不该定的信息定密或者不该继续保密的信息不及时解密,会加大保密审查工作难度。各单位、各部门要严格执行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制度,认真做好信息公开中的保密审查工作,真正做到保放有度。同时,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提高保密知识和技能水平,促进政府信息公开的健康发展。

(三)积极探索,完善制度。

目前的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尤其缺乏具体的实施办法和细则。在当前和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从公开和保密两个角度来细化信息公开目录和保密范围,明确审查内容,规范审查程序,强化审查责任。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同保密部门沟通联系,不断完善和提高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的质量和效率。我们要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维,务实的态度,大胆探索积累和完善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的办法和经验,善于总结和推广好做法好经验,在巩固已有成效的基础上,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工作健康稳定发展。

上一篇:岁月的初中作文下一篇:吃零食的危害性班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