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财政工作的考察报告(精选8篇)
对区财政工作的考察报告 篇1
月日—日,市财政局专题学习考察组一行人赴北京市宣武区、西安市雁塔区财政局就加强财政管理,建立预算执行预警机制等问题进行了学习考察,两区的生动实践为做好我市财政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基本情况
北京宣武和西安雁塔两区主要基础数据情况如下:
×区名
×行政
×级别
×××年亿元
×××年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
×对财政收入贡献率
×财政供养人员情况
×人均财政收入万元
×三条保障线人
×财政局机关情况
×总人数人
×其中
×内设科室
×在职人员
×教育人
×政法干警人
宣武区
地师级
雁塔区
副地师级
常德市
地师级
从表中可以看出,常德与宣武区在一般预算收入总量和增长幅度上大体接近。与两区的主要差距在于,一是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常德不足两区的五分之二,反映了常德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工业经济发展不足。二是财政供养人口的人均财政收入水平,常德不足宣武区的十分之
一、雁塔区的八分之一,反映了常德仍然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财政自我保障能力严重不足。
二、主要做法
(一)宣武区突出完善了三项管理机制,其主要做法是:
⒈完善收入稳定增长机制。一是市、区两级实行了彻底的分税制。严格分事、分权、分税,按照区域属地原则,将房产税、印花税、车船使用和牌照税列为区级固定收入。××年,区级固定收入为亿元,约占一般预算收入的。将项主要税种列为市、区两级共享税种,除所属区域内城市建设维护税市里集中之后,市与区五五分成外,其余所属区域内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项收入,市区一律五五分成。××年,实现共享税收亿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此外,区级征收管理行政性收费、国资经营收益、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仅亿元,约占一般预算收入的。二是扶植重点骨干税源。从年起建立了部门领导与驻区单位联系制度,优化驻区内的中国福利彩票中心、中国安全印务公司、北京供电公司等家重点单位的周边环境,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吸引和留住本地重点税源。三是促进收入平衡增长。在保护重点税源的同时,平等对待其他驻区企业,鼓励公平竞争,市政府统一取消了税收返还政策,每年根据增长水平,确定左右的均衡增长比例,防止收入在市、区之间调剂和陡增陡降。对于超均衡增长比例部分,市里拿走超收的,年终结算时直接扣除。
⒉完善资金统筹机制。积极探索全口径预算管理方式。从年起就将行政性收费纳入预算管理,将事业性收费纳入专户管理。从年起实行综合预算、收支统编,并取消了收支挂钩,以上年收入完成数作为确定当年收入任务的基础,对于收支脱钩后完不成收入任务的单位,政府责成单位主要负责人说明原因,并扣减单位预算拨款。从年起实行严格意义上的部门预算,各单位的公共设备设施配备和公用经费严格执行定额标准,财政基本维持上年水平后给单位一个控制数,部门只准报送一次。由此造成的项目资金不能到位,完全由单位负责。到今年八月底止,财政预备费没有对各预算单位办理一次追加,对于年底超收的安排主要用于确保法定支出的增长和加大政府公益性项目的投入。从今年月日起,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统一了单位的津补贴和奖金发放标准。
⒊完善风险监督机制。清理出各种直接或显性债务亿元。从××年起,每年主要从土地出让金、地价收入部分中筹集预算偿债资金万元。今年对土地取消了协议转让,及时提请政府不搞政绩工程,并结合本级财政收支情况,正在抓紧测算、寻找财政资金风险临界点后,向政府进谏,出台控制债务办法。
(二)雁塔区初步建立了预算执行预警机制,其主要做法是:
⒈设置预算控制备查薄。财政总会计每月拨付预算单位经费的同时,向会计核算中心下达预算执行指标(调整预算时随时追加追减预算指标),会计核算中心按照下达的预算执行指标,结合拨款单,建立预算单位预算经费执行情况表。内容包括各预算单位年初预算数,截至当月累计指标数以及执行数。预算单位支出一旦接近累计指标,核算中心就及时预告预算单位。超过累计指标,则无论该单位账面是否有余额,一律停止报账,从根本上保证了支出严格按预算执行。
⒉严格控制借款。原则上对单位一律不预借资金,对于有特别规定,需要特事特办的项目,督促单位限期偿还或履行报批程序后列支,往来一律不结转下年。
⒊增强政府调控能力。对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其他预算外收入先按提取政府调控资金,然后再综合预算,同时对收入实行动态监控,化解支出风险。
三、主要体会
本次学习考察总体上感觉收获颇丰。两区不仅在专门课题上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而且在其他方面进一步拓展了我们的视野。两区特别是宣武区的很多工作走了在我们的前面,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⒈部门预算编制水平比较高。宣武区在部门预算的编制上确实做了大量工作,主要表现在:一是单位底子摸得清。通过《单位基本数字表》,可以对人员编制、车辆编制、办公自动化、办公取暖面积、租用面积及办公桌椅等情况一目了然。如预算单位电脑,细化到了台式机和笔记本,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到机型,打印机细化到了针式、喷墨、激光打印三种类型,所有设备均有购置时间。每一个单位的基本数字都非常明确,由此可见,他们的基础工作是非常扎实的;二是表格设置比较完善。每个预算单位填列张表,即部门预算汇总表、人员支出预算明细表、公用支出预算明细表、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明细表、一次性专项支出预算明细表、单位基本数据表。这些表格的设置与我市基本相同;三是定额标准严格明确。该区制定了四大类标准,即:人员经费定额标准、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按法律、法规要求必须安排的经费标准和公共设备设施配备标准。有的标准定得非常严格,如对计算机的添置,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每人一台,每台计算机最高限价元,窗口部门服务大厅可配备液晶显示器,最高限价元。因特殊需要配备笔记本标准为:人以下的单位原则上不配,至人单位配备台,至人单位配备台,人以上单位配备台,且每台笔记本电脑最高限价元。计算机仅满足一般办公配置要求,不配语音录入、音箱、耳机、移动硬盘、调制解调器等配件,使用年后方可申请报废更新。对复印机的添置,一般行政单位配备台,公检法最多不超过台,数码复印机最高限价万元,特殊单位最高限价万元,使用年限达年或印数达万张方可申请报废更新。再如办公用房的粉刷标准为建筑面积每平方米最高限价元,再次粉刷年限不少于年,装修标准为新的办公用房建筑面积每平方米最高限价元,旧的装修每平方米最高限价元,再次装修年限不少于年等等。一个的区级部门预算编成多页的本书,重达公斤。
⒉收入稳步增长机制比较活。北京市、区两级严格执行分税制并停止返税后,市、区两级的招商引资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的一味减免税费招商转为统一税费政策,优化办事环境,诚心留商。
⒊支出管理比较规范。宣武区的人员经费比较透明,干部除正常工资外,福利、津贴和奖金实行了统一。公用经费标准普遍比我们要紧,额度比我们要低,有的只有我们的。如对车辆严格按编给钱,且档次较低(每台排气量以下,单价含牌照费、附加费、第一次保费万元以下),用于车辆的经费每年每台万元包干,包括燃料、修理、养路、过桥、停车等费用,保险费平均每台每年元,另由财政统一安排。对车辆的购置,每年由财政部门按使用年后更新原则,提请书记、区长研究一次,同步实施政府采购。会议费除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外,一般不安排会议费。电话费按内设机构及领导职责核定电话部数,每部电话每年控制元,且暂不安排上网经费。单位办公用房严格按标准在区政府审批同意的基础上核实面积后予以安排,不足面积可通过租赁解决,房租按标准审核后安排。对专项支出管理特别规范,区政府不直接接收单位申请资金的报告,一律转财政局受理,除极为特殊情况以外,一律年底视超收情况集中研究处理。
⒋防范财政风险准备比较充分。宣武区的各种建设性负债有近亿元。从去年起,每年从有关专项资金中拿出万元以上筹集偿债基金,到目前为止已筹集亿元。雁塔区对行政性收费和预算外资金按筹集调控资金,两年约筹集万元。
四、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统一抓好财政工作的认识。首先是财政系统全体干部统一认识,坚定抓好财政工作的信心,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克服压头和厌倦情绪,自加压力,扎实工作。系统内部之间应加强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形成管理合力。其次是积极宣传。多宣传常德与外地在财政基本状况上的差距,争取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包括预算单位对财政工作的进一步重视和支持,形成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氛围,坚持少搞或者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压缩高档消费性支出,形成财政与领导之间、财政与单位之间既和谐相处共谋发展又千斤重担千人挑的局面。
(二)进一步加强部门预算。一是参照宣武区做法严格制定统一的比较科学的支出定额标准和公用设备配备标准,能从紧的坚决从紧,能量化的尽量量化。二是做好细化预算的各项工作。在已确定报送人大送审个单位基础上,对适应国库集中支付要求细化预算的单位由个增加到个,对各单位的基本情况要搞准,底子要澄清,信息要共享,并做好四本台账(人员基本情况台帐、公用设备情况台帐、专项项目情况台帐、预算外收入情况台帐)等基础性工作,督促各预算单位按轻重缓急排列细化后的专项,在考虑财力可能的情况下,突出工作重点;三是严格控制或减少年中追加,维护和保证部门预算的严肃性。除天灾人祸、抗洪救灾等支出外,一律不搞年中追加。
(三)进一步理顺区、县(市)财政体制。建议从××年起,对区、县(市)财政体制实行适当调整:一是取消市驻区、县(市)企业流转税超基数分成办法,全部留归区、县(市);二是取消市驻区、县(市)企业城建税集中的政策;三是取消对区、县(市)屠宰税收入集中的办法;四是市驻区、县(市)企业所得税部分全部下放区、县(市),但中央、省驻区、县企业所得税政策不变。
(四)进一步健全支出管理制度。一是建立规范的设备购置、更新、调剂、报废等制度;二是建立统一的津补贴制度;三是建立严格的预算指标控支制度,硬化预算约束。正常情况下,所有预算支出都应与时间进度挂钩,发现超支苗头,会计核算中心(国库集中支付局)应提前预告单位,采取相应控支措施。
(五)进一步加大财源培植力度。建议市委、市政府象抓招商引资一样,加强与现有骨干财源的联系,建立市领导挂帅、各工作部门包点联系制度,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尽快做大做强。
(六)进一步防范和化解财政的潜在风险。建议市委、市政府从××年起,开辟筹集偿债资金来源渠道,一是预算每年安排万元;二是从城建税收收入中每年安排万元;三是从市本级教育费附加收入中每年安排万元;四是从国土出让收入中每年安排万元。四项合计每年可筹集万元的偿债资金,为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做好必要的准备。
对区财政工作的考察报告 篇2
一、基本情况
在福建期间, 考察组与福建省农业厅农机化管理部门进行了座谈交流, 考察了顺昌县聚发农机专业合作社 (金祥粮食农民专业合作社) 、工厂化育秧中心, 建瓯县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工基地, 沙县农业金融服务中心;实地调研了泉州市、厦门市现代农业示范园, 泉州市惠安县金农农机超市。在调研考察中分别与当地农机管理部门, 就推进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等方面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探讨。福建省农业厅对广东省考察组一行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厅农机化管理局杨斌副局长等全程陪同了调研考察活动。
近几年, 福建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着力点, 立足特色农业, 发展特色农机, 农机化工作取得了较快发展, 初步探索出了山区特色农机化发展道路。至2013年底, 福建省农机总动力达1336万千瓦,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7.3%, 其中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7%, 特色产业茶叶生产机械化和初加工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70%和100%。通过几天调研考察, 大家普遍认为, 福建省自然条件和农业资源结构与广东省相似, 近年来农机化工作发展很快, 主要体现在:领导重视、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创新带动、成效显著。
二、福建省加快农机化发展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近年来, 福建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机化发展政策, 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策保障。2012年, 福建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 明确提出加大对农机化工作的财政支持力度, “十二五”期间省级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5 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省级农机购置累加补贴和农机示范推广等, 开展了农机库房建设补贴、工厂化育秧设施补贴等试点示范工作。2013年福建省农业厅、省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农业机械化的指导意见》, 在全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中推行农机专项贷款配套服务, 重点解决购置大型农机的贷款问题。
2. 推进农机购置补贴产品市场化改革
福建省作为2014年农业部批准的全国唯一的农机购置补贴产品市场化改革试点省份,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要求, 充分简政放权, 努力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本着“惠民、便企、高效、廉洁”的原则, 通过改革, 把农机购置补贴由事前审批转到事中事后监管, 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切实解决职能错位越位问题。明确补贴农机产品的生产、市场销售和监管各自责任, 即在福建省2014年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内, 除被明确取消补贴资格的农机产品外, 取消补贴产品推广鉴定、进入支持推广目录 (部、省) 等两项前置审批环节, 放宽享受购机补贴的农机产品市场准入条件, 实行补贴农机产品生产企业登记制度, 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有序竞争的现代市场体系。
3. 规范项目实施加快农机化发展
几年来, 福建省从多方面加强对农机化工作, 通过政策支持、项目扶持, 推动农机化加快发展, 注重定向设计、制定标准, 发布项目指南, 采取先建后补的做法, 有效加强了项目规范管理,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扶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发展。福建省把推进水稻种植机械化作为农机化的重要任务, 加快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整体推进步伐。2013年投入建设15个水稻工厂化育秧中心, 2014年再投入建设100个。省级农机管理部门要求每个育秧中心建设300 m2温室大棚和育秧配套设施, 供秧面积达到200 hm2 (3 000亩) 以上, 采取先建后补的原则, 经验收合格后每个补助60万元。其中54万元用于育秧中心硬件建设, 6万元用于开展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和培训宣传等。
二是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建设。一方面, 采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的措施, 对农机合作社购置的主要农机产品实行省级财政累加补贴, 如插秧机、谷物烘干机等机械, 可以实行二次累加, 最高累加到65%。另一方面, 省财政安排2 000万元, 用于支持农机合作社机库棚建设:一类机库标准为800 m2以上, 含机具间、配件间、维修间和粮食烘干房;二类机库标准为500~800 m2, 含机具间、配件间、维修间;三类标准为300~500 m2。按照先建后补的原则, 经验收合格后一类每个补助25万元, 二类每个补助20万元, 三类每个补助15万元。
三是扶持畜禽无害化处理设备发展。从农机化发展专项中划出3 000万元资金用于扶持发展畜禽无害化处理机械。福建省规定存栏5 000头以上猪场必须配套无害化处理设备。扶持的标准是2 m3的处理设备享受中央购置补贴资金补助5万元, 另外, 省财政通过项目再补助10万元;2 m3以下的设备享受中央购置补贴资金补助2.5万元, 省财政通过项目再补助5万元。
4. 结合园区建设凸显农机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作用
近年来, 福建省各地结合自身优势, 特别是“一区两园”的建设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福建农民创业园) , 加强农机与农艺密切结合, 形成了园区化、规模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和有地方特色的农机化技术发展新路子, 全省农机化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农机化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地位日益凸显。
三、启示建议
通过调研考察, 我们认为, 福建省近年来发展农机化的做法和经验, 有很多独到之处, 特别是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创新、因地制宜选择发展路径和方式、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力度方面, 对广东省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机化工作, 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作用。
1. 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福建省在农机购置补贴产品市场化改革方面的探索, 对广东省今后这项工作的调整完善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的要求, 广东省在今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调整中, 要认真借鉴福建省的做法。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目前由农业部制定的, 广东省应积极向农业部争取相关政策, 放宽补贴准入门槛, 适应本省特色农业机械发展需求。建议将畜禽无害化处理设备列入补贴范围, 提高烘干设备单机补贴比例。充分体现简政放权, 简化审批环节和程序, 切实做好事中和事后监管。
2. 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 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 生产成本提高, 客观需要我们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福建省省级财政对农机合作社建设机库实行专项补贴和农机购置累加补贴的做法, 很值得广东省学习和借鉴。一是建议广东省设立农机专业合作社扶持专项资金, 重点把国家级、省级农机专业示范社做强做大, 扶持完善其服务功能, 扩大服务规模, 使其成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二是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机具库棚和维修点建设列入今后几年的农机化扶持项目的范围, 促进农机合作社农机库棚和维修网点建设。三是制定省级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标准, 作为省财政项目扶持建设的依据。
3. 抢抓机遇争取政策支持
对区财政工作的考察报告 篇3
关键词:铁岭市;乡镇财政;监管
一、资金监管工作开展情况
(一)工作机构配置合理。开展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以来,各级财政部门按资金监管工作的要求相应的成立了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的资金监管工作机构,全面地推进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但是,随着国家陆续出台的强农惠农政策规定,对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监管项目也发生了增减变化。并且,乡镇领导和财政所人员也在发生着变化,资金监管工作变化和人员调整,使原有的工作机构和人员分工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各级财政部门根据新形式要求,对资金监管工作机构和人员分工及实地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保证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有序进行。
(二)强化资金监管平台建设。2007年全市实行的以“业务上划、国库代管、集中核算、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采购统办、票据统管”为主要内容的“乡财县管乡用”的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工作,规范了预算管理、收入管理、账户统设、专项资金管理等财政管理工作;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向乡镇延伸,充分发挥了乡镇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作用,推进了惠民补助资金“一卡通”发放工作的顺利进行;西丰县、清河区乡镇预算编制改革试点工作,提高了预算执行力,强化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为推进全市乡镇预算编制改革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逐步推进农村“三资“纳入乡镇财政管理,划分了乡镇财政和经管的职能,使“村财乡代理”工作由乡镇财政间接管理变为直接管理,规范了村级资金管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平台的建设,加大了惠农政策的落实和使用全过程的监管力度,监督检查融入到资金筹集分配、拨付、使用、管理的全过程。
(三)实行资金监管工作的考核评价。2013年出台《铁岭市乡镇财政规范化建设工作考核评价暂行办法》(铁市财发[2013]243号),将考核评价结果与以奖代补资金挂钩,有效地推进了县乡资金监管考核评价工作。各县将资金监管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目标,制定了考核评分标准,打分排名,并把考核结果作为政风行风建设评议的一项重要内容,使乡镇资金监管工作水平有了一定提升。通过2015年7月开展的全市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检查可以看出,资金监管工作有所提升,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西丰县工作更加扎实,清河区提升加快,涌现出像金星乡、陶然镇、房木镇、金钩子镇、兴开街道、老城街道、新台子镇、横道河子镇、大明镇、张相镇等一批工作扎实的乡镇,也涌现出了像钓鱼镇、柏榆镇、明德乡、中固镇、庆云镇、阿吉镇、白旗寨乡、调兵山街道、红旗街道、向阳街道等一批进步较快的乡镇。
(四)制度建设得到了加强。各乡镇结合当地工作实际,制定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方案,方案内容基本上做到了监管组织健全、范围内容全面,措施办法具体,目标任务明确,权限责任清晰;根据方案要求制定了公开公示、抽查巡查办法及工作流程;完善了预算管理、收入管理、账户管理、专项资金管理、村财乡代理等业务操作规程和业务管理制度;实现了资金监管工作步调统一、规范、完善。
(五)监管台账逐步完善。通过近几年来乡镇财政干部培训,以及各级财政部门的督促检查,乡镇财政人员不仅加强了认识,而且清楚台账的设置和处理,补助性和项目性资金台账设置趋于完善,记录内容基本全面,登记时间及时。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信息通达不全面。信息通达到乡镇财政所的只有相关政策及部分指标文,在主管部门管理的其他补助性资金的基本信息和资金还没有到财政所。因此,要按照“指标到乡、决算到乡”的原则,将各级财政、部门安排和分配用于乡镇及以下的各种财政资金,全部纳入乡镇财政预算指标管理范围,建立和完善预算指标管理台账。
(二)监管工作底稿不健全。在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过程中,由乡镇财政管理的工作底稿比较全,由其他各站办所管理的大部分工作底稿乡镇财政没收集。因此,乡镇财政在监管工作中要积极与各部门沟通,及时收集各项监管材料,并积极向乡镇领导汇报,以利于工作协调;通过“一卡通”工作的开展,彻底理顺信息通达、公开公示、抽查巡查等方面工作程序,以利于监管工作的开展。
(三)监管信息反馈工作滞后。部分乡镇财政没有这方面工作认识,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对此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也存在工作指导不力的问题。因此,要把此项工作列入对县、乡财政工作考核的内容之中,加强工作指导,提高反馈信息的质量。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强化资金监管制度建设。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必须以制度为依据,在制度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资金监管职责,通过乡镇财政职能的合理定位,明确收入、支出、管理、监督等各项职责,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惠农补贴资金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以及内部管理制度等,明确财政所在每个监管环节的监管职责,达到“职责明确、制度健全、操作规范、运转高效”的目的,使财政所在加强资金监管时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从制度上强化资金监管工作。
(二)确保财政信息传递告知制度更加通畅。县(市)区财政局要做到专人负责,确保将上级财政或主管部门下发的资金文件、制度办法、监管重点和具体要求等及时下发给乡镇财政,使其掌握开展监管工作所必需的信息;县财政要加强与财政所信息的沟通工作,保持上下信息资料统一口径。
(三)完善抽查巡查考核工作制度。各县(市)区主管部门每年至少要组织3次以上到乡镇抽查资金监管工作,以现场抽查为主,检查财政所各项监管制度是否健全,监管措施是否到位,提供的基础数据是否真实可靠,数据库资料是否齐全,岗位责任制是否落实,监管是否有效。
对区财政工作的考察报告 篇4
对区六届政协四次会议
第2号委员提案的答复__委员:您提出的关于如何建设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与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中央取消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政策以来,农民种地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做好农业工作,“三农”问题是核心,围绕“三农”问题,__区做了以下工作:
一、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工作,努力解决“三农”问题,深入贯彻中央及省委有关“三农”的各项方针政策:
(一)执政为民重“三农”。努力提高各级干部的执政水平和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解决“三农”问题的本领,自觉地把重中之重落实到中央制定的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领导决策、战略谋划、工作布置上。克服过去工作中存在的重视工业轻视农业的现象,站在执政为民的高度情系“三农”、谋划“三农”、服务“三农”。形成支持农业,关爱农民,服务农村的最大合力和良好氛围。
(二)以人为本谋“三农”。首先明确“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的收入和农民的利益如何得到保证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民素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自主发展能力。
(三)统筹规划新“三农”。这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方略,就是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着重探索如何建立市场导向机制,强化政府补贴机制,完善投入增长机制,形成产业延伸机制,构建农民利益保障机制等。一是要在结构调整上下功夫。重点是重视一、二、三产业的比重调整好,要把农业调优,工业调强,服务业调快。农业要本着“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往精品农业上调;工业要围绕市场,往龙头企业上调;服务业要发挥比较优势,往特色上调。二是要在整体规划上下功夫,利用全市整体规划调整的时机,抓好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养殖园区的规划审批工作,搞好土地的开发和利用。三是在加强基础设施上下功夫,抓好今年1号文件提出的“六小工程”,村级公路建设,荒沟、荒山治理工作。
(四)求真务实抓“三农”。这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始终坚持的科学精神和工作作风,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真心实意地为农民群众谋利益。
二、积极争取各方资金,加大公共事业投入,逐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区委区政府及所属相关部门本着落实“五跑”的精神,努力抓好政策资金和特殊专项资金的争取工作。近年来,通过积极争取国家资金的投入,在__和__两个乡镇、十几个村已经建设和正在施工人畜饮水井13眼,广大农民喝上了放心水,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引用水短缺以及水源污染村镇的人畜饮水安全问题。过去的两年,我区合理有效利用国债资金做好农村水泥路建设工作,20__年全区完成投资2488万元,建设水泥路70.5公里,20__年完成投资1791万元,建设水泥路58.8公里。预计经过今年的最后努力,我区将彻底完成农村水泥路“村村通”目标。为方便人们出行,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和发展农村经济,提供更有利的物质保障。20__年,我区先后申报了梨树河治理以及建新拦河闸岁修工程等农村水利项目。除此之外,__区农村户用沼气建设项目正在运作和建设当中,该项目建成后,将在__镇和__乡两个乡镇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700个,每年可节约取暖煤350吨,节约薪柴854万公斤,每年积造沼气肥2.8万吨,减少化肥用量170吨,新增净效益145万元。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农村环境将焕然一新,同时也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大量生产无公害及绿色有机农产品,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
三、加大力度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多方位增加农民收入:
1、在提高农民素质上下功夫。利用现有的政策加大培训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培养各方面的人才,
一是抓好实用技术的培训。
二是抓好科学技术的培训。
三是根据市场的预测和需求,抓好劳务输出工种的培训。四是特种行业需求工种的培训。
2、在农民增收上下功夫,
一是落实政策促增收,做好“一免三补”工作,让中央的富民政策得到不折不扣地落实。
二是优化结构促增收,坚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充分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和地域优势。
三是创新组织促增收,多建立能够发挥实质性作用的专业协会和农民组织,真正能够整合农业资源,组织好松散的生产状态,解决小生产,小流通,小资本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真正起到组织农民,面对农民,服务农民,致富农民的作用。四是依靠科技促增收,增强农民科技致富意识,加大对农业科技扶持力度。五是依托市场促增收,紧盯市场,根据市场需要调节生产。
3、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上下功夫,要本着“引导不参与”多协调、多指导和多服务的原则,搞好全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通过发展二、三产业来吸纳农民,靠兴办私营经济、发展服务业、畜牧业、特产业,把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去。通过拓展国际劳务输出渠道,促进劳动力向境外转移。
四、为进一步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建立和完善人才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人才服务“三农”工作力度,做大做强我区优势农业产业,及时解决农民的生产技术和生活难题,促进人才科技更好地为农村发展服务,区政府决定,在全区开展“人才服务110”活动。
(一)首先成立组织机构、组建服务队伍,建立健全三级人才快速服务网络:
1、设立区人才快速服务指挥中心。
2、乡镇设立人才快速服务指挥中心和人才快速服务网点。
3、村设人才服务站。
(二)“人才服务110”活动,是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一种有效措施。
活动的深入开展,将为农民提供更加快捷、全面、丰富的服务。1、解答农民政策咨询和法律咨询,做到有问必答。同时要认真做好对农民的政策宣传、法律宣传咨询和引导工作,使农民群众及时了解政策,全面掌握政策,充分利用政策,发挥政策优势。
2、组织技术服务人员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针对农民所提出问题采用课堂讲座、田头地边式地讲解等方式开展技术培训,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解答农民在生产中所遇到问题,使农民尽快掌握一至两门实用技术,解决农民生产中的技术问题。结合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提供水稻、果蔬、绿色有机品种、高产栽培技术以及各种肥料、农药使用和技术指导。
4、提供禽畜、水产养殖技术以及无公害药物使用和技术指导。
5、强化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积极发挥中介组织在组织农民、对接市场、拉动销售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发展订单农业,不断拓宽农产品出境渠道,增加本土农产品在市场所占份额。努力协调银信部门帮助群众解决发展生产所需资金难题。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营造良好的生产资料供应环境,确保数量充足、质优价廉。
对区财政工作的考察报告 篇5
一、基本情况
我区现有12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约43万。其中城市人口约21万,农村人口约22万。全区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81家,其中区属中医医疗机构1家(区中医院),中心卫生院4家(姚千镇区二院、陈相镇区三院、林盛镇区四院、八一镇区红十字医院),乡镇卫生院9家(十里河、佟沟、白清、永乐、沙河、红菱、王刚、大沟、城郊)。民营医疗机构40家。厂企医疗机构28家,村卫生室190家。目前,乡镇卫生院中设有中医科室的6家,占乡镇卫生院的46%,有中医药人员25人。全区共有中医药人员200人,占医药人员的15.3%。村卫生室有能中会西的乡医29人。
区政府为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2002年决定申报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2003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创建单位”。近年来,在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工作中,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领导,健全组织,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加强培训,开展科研,强化管理,完善制度,定期检查,严格考核,增大投入,扎实工作,加快了创建步伐,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主要工作是: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管理严格,为创建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区政府为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建立了各层组织机构,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全面落实创建工作任务。一是注重领导,健全组织。区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区长任组长,卫生局、财政局、人事局、发展计划局局长任副组长的区振兴中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卫生局中医管理科。卫生局组建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中医工作的副局长为副组长的中医工作领导小组,卫生局专门成立了中医指导科,由熟悉中医药政策、中医管理知识和熟悉中医工作情况的同志负责中医药工作。各乡镇依照区政府的要求分别成立了创建农村中医工作领导小组。为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定期检查考核。区政府多次召开领导会议和专题会议,提高创建认识,明确创建任务。区政府和各乡镇将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工作纳入了区、乡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主管区长与各乡镇长签定责任状,明确创建工作责任,对乡镇的中医药工作进行专题考核,并把考核结果列入全年目标考核责任制中。卫生局制定了全区农村中医工作岗位目标责任制管理及检查、考核标准和办法。对区属医疗机构每半年检查一次,年终进行全面考核评比。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对策,并提出改进意见,由卫生局中医指导科负责督办落实。三是完善制度,严格管理。在创建过程中,建立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并随时进行监督检查。对各医疗机构的中医药工作实行质量监督,突出中医病志、处方书写质量管理和中医药疗效、技术操作规程以及中医护理等的管理和监督。严格了民营医疗机构的业务管理和质量考核,开展质量千分考核活动,奖优罚劣,提高了乡村医生和个体医生的业务水平,净化了中医医疗市场,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推动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重点突出,网络完善,加快了创建工作的步伐
区政府在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工作中,突出了工作重点,优化中医资源,强化了网络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以区中医院为龙头,加快了中医药中心网络的建设。目前,区中医院的的中医药资源雄厚,现有业务用房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床位300张,床位使用率2004年为136.8%。全院有中医药人员98人,占全院医药人员的65.58%,中医药人员职称结构合理,有心脑血管疾病定位诊断、治疗DSA成像系统等大型医疗设备,固定资产达到8000多万元。中医门诊有一级临床科室13个,二级科室15个,其血栓病科在全区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有先进的中药制剂室,生产中成药达24个品种,并全部达到国家药检标准,基本满足了全院临床及其广大患者的需要。2001年以来,年均为乡镇医院、村卫生室培训中医药人员20名,深入基层指导工作9次,培训人员300余人次,在创建工作中起到了龙头作用。二是以 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为重点,注重了中联网络中医药工作的开展和建设。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现有中医药人员25 人,做到了定期有计划地组织这些人员到区中医院和上级中医院学习、进修和培训。同时利用每月乡医例会传授中医理论及防病治病知识,并定期深入到村卫生室指导乡医开展中医药工作,发挥了中联络网的作用。三是以村卫生室为重点,注重了基层网络的建设。全区农村现有卫生室190个,有乡村医生220名,其中中医卫生技术人员29人。乡村医生均能用中西医两法防治疾病。现在全区中医工作基本上形成了”上建中心,中联网络。下打基础“的格局,加快了创建工作的步伐。
(三)加强培训,注重科研,推动了创建工作的进展
区政府特别重视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中医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特别注重中医药科研、学术活动的开展。一是加强培训,提高整体素质。近年来,区中医院共有40余名中医药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大多数成为血栓病科等重点科室的中坚力量。与辽宁中医学院联合承办研究生课程班,招收15名硕士生。各乡镇卫生院有计划地强化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区卫生局组织编写了《农村常见病中医治疗手册》、《针灸基础知识培训教材》、《中草药基本知识》等书籍,每年举办一次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培训班,累计培训乡村医生近600人次,覆盖率达98%。为规范医疗文件书写,举办了《乡村医生中医、西医门诊病历、处方及消毒隔离、预防感染培训班》,提高了乡村医生医疗文件书写水平及对消毒隔离、预防感染的认识程度。二是积极开展中医药科研学术活动。区中医院积极开展以“三贴近”和“出人才、出论文、出专利”为原则的科技兴院活动,2004年完成了国家“十五”重点攻关课题《中风病急性期综合治疗方案研究》60例临床观察;与辽宁中医学院合作,参与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彭氏眼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研究》已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课题验收。2004年又申报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级课题2项,分别是《化痰解毒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急诊期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活血止血、泻火解毒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此外还申报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2项。申请专利2项,《眼痒立止水》、《复方股兰丹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及实用型国家发展专利1项。为了进一步完善医学、护理继续教育体系,先后举办医疗、护理中医药科研学术活动15次。2004年在区中医院学术报告厅召开了区中医学术交流会,共收到中医论文30余篇,通过专家评审,有16篇论文获奖。促进了我区中医科研与学术交流。
(四)投入增大,政策优惠,工作扎实,确保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区政府在创建工作中,逐年增加资金投入,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向中医倾斜的优惠政策,确保了创建工作的开展。一是加大投入,搞好基础建设。在房屋建设上,区中医院完成了6936平方米的病房楼扩建及3133平方米急诊绿色通道的建设任务,新建热水房、车库、总务仓库316平方米,并投入使用,使医疗用房总面积达到了2.2万平方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区三院)3300平方米的门诊大楼也投入了使用,院容院貌有了明显改善。在医疗设备购置上,医疗机构采取多渠道筹资的办法,中医院引进了心脑血管疾病定位诊断、治疗DSA成像系统等大型医疗设备。现有医疗设备总值4361万元,万元以上设备165台,使用率为85.2%。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投入近300万元购进大型设备16台件,使诊疗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医疗设施的改善,扩大了医疗服务功能,提高了科学诊治水平,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同时也促进了卫生系统经济收入的稳步增长,2004年各医疗卫生单位业务总收入(不含财政拨款)1亿8千万元。比上年增加3千多万元,增加21.2%。固定资产总值近2亿元,新增1千多万元,增长9.2%。二是坚持卫生优先的原则,制定扶持政策。区政府除了在资金投入上重点倾斜外,还制定了相关政策扶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开展城区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农村卫生院工作,本着“重点突出、合理配对、定点帮扶、注重实效”的原则,将五所农村卫生院作为重点帮扶对象,确定城区医院进行定点帮扶。目的是加强农村中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农村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农村卫生院解决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和急诊急救能力。另外在医疗定点医院设立,干诊医药费报销等方面,给予中医院与综合医院同等待遇,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二、存在问题
区政府在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加大了领导力度,健全了组织机构,加强了管理,开展了培训和学术活动,增加了资金投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加强和改进的问题,主要是:
(一)农村中医服务网络建设不健全、不完善。农村中心卫生院四家,乡镇卫生院九家,只有六家设有中医科,其余七家没有中医科,不符合创建标准和要求。
(二)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人才缺乏。一是医院经济效益不好留不住人才。二是医院缺少资金无力引进人才。
(三)中医药培训工作有差距,部分医院中医“西医化”。部分中医技术人员学习培训不够,理论素养不高,技术不精,不能很好地运用中医辨证诊治的方法为患者服务,常常依赖“西医”诊疗,导致中医不中。
(四)创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的资金明显不足。部分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室建设缺乏资金;医院硬件建设和人才引进缺乏资金;致使部分农村中医药服务空白。
三、几点建议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我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意愿和要求,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促进我区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此,我们建议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网络建设。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大领导力度,加大宣传力度,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搞好区中医院中心网络的建设,充分发挥中医院中医医疗、预防、保健、业务指导的龙头作用,以带动全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搞好城乡对口支援工作,加快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加快中医专病(专科)建设,开展好纵向的中医药技术合作,以发挥中医药网络枢纽作用,达到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的标准和要求;搞好村卫生室的建设,以满足农民群众求医治病的要求。
(二)进一步搞好中医药人才培训和科研活动,加快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要从践行“三个代表”的高度来认识培养中医药人才的重要性,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加快中医药人才队伍的教育和培养,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搞好梯队建设。要加大培训的数量,提高培训的质量,特别是要搞好乡村医生的培训,切实提高乡村医生运用中医药技术水平,加快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真正让简、便、效、廉的中医药技术扎根农村,满足人民群众防病治病的需要。进一步搞好中医药科研活动,搞好学术交流,提高中医诊治水平;搞好中草药研制,扩大应用范围,提高医治效能,以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
考察人员的学习工作报告总结 篇6
一、昆山市的经验做法
(一)城市建设气魄之大令人赞叹。昆山之行,我们深深地为其城市建设的大手笔、宽视野、科学性、前瞻性所吸引,为其建筑包罗万象、风格迥异、彰显特色、相互匹配所折服,为其坚持规划优先、高点定位、多措并举推进城市建设所震撼,与其说昆山是一座现代化都市,不如说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张名片。比如,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昆山市敢于跳出昆山做规划,置身于长三角、全国乃至世界范围来定位,围绕“大城市、现代化、可持续”的总体要求,透过聘请国内知名设计公司甚至美国易道等国际大公司,对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划、各片区详细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统盘思考,一次成型,严格实施,确保了规划的先进性、指导性与严肃性。同时,按照“年年出精品、处处有亮点”的要求,每年都实施一批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项目,以及体育场馆、文化广场、艺术中心等功能性项目,逐步建成了集健身、休、文化、展览、商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市民文化广场,占地1.2万平米、全国县级市最先进的公共图书馆之一的昆山图书馆,占地1.6万平米、集中展示昆山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昆山科博馆,总面积50平方公里、现已位居中国10大最佳服务外包园区之一的花桥国际商务城特色建筑群等诸多城市亮点,目前全市城市化率已到达74%。在城市管理
经营方面,昆山市坚持以“民生城管”的昆山城管品牌为抓手,把所有镇作为一级执行部门纳入数字城管范围,实行定点、定路段、定职责的分片包干职责制,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一级指挥全覆盖。昆山市城管局每周都会确定一个重点整治的城市环境问题,集中力量予以解决,有力地保障了城市环境面貌整洁美化。同时,坚持把能推向市场的城市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全部推向市场,透过出售道路、桥梁、路灯等设施的冠名权、广告位、使用权等方式,到达以城养城、以设施养设施的目的。比如,正在推行的公共自行车服务项目,即由企业投资管理运营,政府花钱买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短途出行;即将建设的投资120亿元的市内高架桥项目,政府采用BT模式,由企业投资建设,政府根据回购协议分期支付建设资金,到期后投资人将高架桥移交政府。
(二)镇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高令人钦佩。近年来,昆山市结合各镇发展实际,透过统筹规划镇域产业布局,大力实施富民优先的发展战略,构成了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资源集约的镇域经济发展格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达34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到达0元。在产业发展规划上,昆山市坚持制造业立市、服务业强市,突出全域规划的理念,把931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科学确定各镇的产业定位,规划建设了10个服务业聚集区、10个特色产业基地、10条主导产业链,构成了清晰合理、互为补充的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比如,在周市镇规划建设了6.5平方公里的昆山商贸城,将商贸城定位于打造联动太仓,辐射常熟,集居住娱乐、家居装饰、商业金融、汽车商贸、现代物流于一体,区域交流型的商贸服务实体。在拓展镇域发展空间上,坚持高起点规划,大规模集中。比如,规划建设的千灯镇炎武社区,将22个村整体搬迁,集中安置,建设居民楼228栋5576套,安置居民1.6万人。在此基础上,高标准规划建设了73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配套设施、服务管理全部一次性到位,不仅仅有力地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也为经济发展腾挪了空间。在强农富民政策上,实施了产业富民、创业富民、就业富民、物业富民、投资富民、保障富
民、财政转移支付富民、帮扶经济薄弱村带动富民“八项举措”,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1.75:1。同时,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作为强村富民的重要举措,全市土地流转率到达了90.8%。目前,除周庄外,全市所有镇(街道)一般预算收入全部过5亿元,50%的镇(街道)在10亿元以上,行政村年可支配收入全部过100万元。
(三)园区承载潜力之强令人瞩目。近年来,昆山市的GDP、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翻番,经济社会能够得到快速跨越式发展,都得益于开发区的强力支撑。自1985年自费创办开发区以来,昆山已拥有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综合保税区、1个国家级高新区和2个省级开发区,目前全市60%以上的财政收入、80%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90%以上的注册外资和工业产值、98%以上的进出口总额都来自于开发区。昆山的园区目标定位准确,“昆山就是开发区,开发区就是昆山”,这是历届领导班子持之以恒的战略。个性是在应对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昆山都能敏锐地捕捉机遇,及时调整战略思维和目标定位,成功实现了“低转高”、“大转强”的转变。比如,中国昆山航空产业园,是一个以航空产业为主题的高科技开发区。园区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大飞机项目、中国航空工业战略性调整和全球航空产业布局调整的契机,由昆山淀山湖航空工业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联手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公司、中航直升机有限公司、香港飞机技术支援集团有限公司、美国艾尔克森空中起重机联合公司,引进目前全球最先进的“云计算”中心和ERICSONS-64飞机的零部件制造、总装、售后运营服务,开展航空维修、飞机零部件制造、航材物
流、航空教育培训及工业旅游等业务,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园区的产业特色鲜明,坚持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透过功能突破、资源整合和政策共享,打造最优的载体,抢最好的“牌”。比如,昆山开发区是以TFT-LCD等核心项目为主导的光电产业园,花桥国际商务城是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开发区,昆山高新区是以小核酸、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开发区。目前,这些园区已全部构成规模,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龙头。园区的建设方式独特,比如在模式选取上,采取“依托老城、开发新城”;在开发方针上,坚持“富规划、穷开发”;在开发步骤上,做到“滚动发展、逐步到位”;在开发目标上,以经济开发带动技术开发。不同层次配套、产品门类齐全、形式多样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动了昆山的城市化进程和产业化升级,促进了特色化区域经济的发展。园区的招商路子灵活,在吸引外资过程中,开发区坚持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在各个时期采取“撒网招商”、“以商招商”、“主题招商”、“招才引商”、“包装引资”等不同形式招揽客商,实现了从“以内引外”到“以外引外”,从“来者不拒”到“择优落户”,从“筑巢引凤”到“引凤筑巢”的战略转变。个性是近年来,昆山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把一部手提电脑
“化整为零”,对应着每一个零部件进行专题招商,引进了门类齐全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构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20,昆山的笔记本电脑组装数量占全球总量的比重到达50%以上,奠定了昆山在全球光电产业战略布局中的地位。
(四)自主创新步伐之快令人深省。昆山市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关键环节,坚持走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之路,着力构建科技创新、产业集聚、人才支撑和可持续发展“四大平台”,更大范围地集聚创新核心要素,努力打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创新型创业城市。在国家科技部、社科院组织的城市创新潜力综合测评中,昆山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县级市第一,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目前,全市拥有省级外资研发机构56家,高新技术企业298家,三年来共承担国家“863”、“973”计划项目19个。在创新服务平台方面,加快了阳澄湖科技园建设,并整合工业技术研究院、清华科技园、科教园区、软件园等创新载体,设立平面显示、机器人、小核酸等研究所,构建起了以“1院3区10基地”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成功与美国杜克大学合作办学,先后与中科院、清华、北大等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引导每个区镇至少与国内1所著名院校成功合作。目前,共设立各类产学研联合体494家,研发机构570家,博士后工作站15个和21个分站。在人才引进方面,大力实施“人才生根”战略和“三新”人才计划,引进和培育建设新城市的现代人、引领新产业的核心人、服务新人才的专业人,每年按不低于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
36%的标准,设立人才和科技专项资金,建设国家“___”人才(昆山)创新创业基地,实施百万平方米人才公寓建设、百万科技项目启动扶持、百万人才安置资助、百万技术标准和发明专利奖励、百万重点实验室建设资助、百万科技成果产业化扶持等“六个百万”工程。目前已有25名国家“___”、25名省高层次“双创”人才在昆山创业、1人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二、赴昆山学习考察的几点收获
(一)始终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根本前提。昆山的成功实践证明:没有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提升、思路的大转变,就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昆山发展的历程,是超常规发展的历程,更是解放思想的发展历程。昆山标杆定得高,瞄准的是国际发达国家水平,思考的是在全国占多大比重,争夺的是全国第一、第二,见贤思齐、见快思超、见强思争。从上世纪80年代末“学、赶、超”口号的提出,到“十一五”时期“整体发展学新加坡、产业升级学韩国、自主创新学台湾”目标定位,再到目前“提振精气神、决胜现代化”战略的实施,昆山经验告诉我们务必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敢学、敢想、敢干、会干”作为解放思想的突破点,向解放思想要出路、要办法、要干劲、要发展。只有大思路才会有大作为、大气魄才会有大开放,大开放才会有大发展。
(二)始终坚持把真抓实干作为重要举措。昆山的发展,固然有其地域优势和国家政策优势,但更重要的却是昆山人吃苦耐劳、头脑灵活、善于学习的人为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广大干部群众敢于突破旧的思维模式,善于抓住每一次发展机遇,在发展中真抓实干、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的有力证明。二十多年来,昆山人历届党政领导按照“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十二字方针,践行“5+2”、“白+黑”的工作方法,沉下身子,深入一线,扎实工作,分秒必争地去“抢”,有胆有识地去“闯”,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地去“干”,最后实现了“农转工、内转外、散转聚”的历史性跨越。昆山人敢于担当,对每项工作、每项任务,都落实到单位、到个人,明确职责抓落实,不推诿扯皮,不争名夺利,踏踏实实,努力推进工作大干、快干、干好。
(三)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关键环节。昆山在发展经济的实践中,敢于打破常规,突破条条框框,能快则快、能超则超、能突破的就突破,敢为天下先。从兴办出口加工区,到实行网上报关;从“招商引资”、“招商选资”,到提升自主创新潜力;从取消农民动迁宅基地置换,到集约用地、集中开发;从创办农村富民合作组织,到建立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并轨,等等,许多举措都是昆山的原创,也是全国的首创。全国第一个自费创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国第一个封关运作出口加工区、江苏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第一例有偿出让土地等诸多“第一”均出自昆山。昆山的创新已不限于某一方面,而是涉及观念、政策、体制、科技等全方位的创新,其中每一种创新都蕴涵着昆山人的勇气和胆识。正是凭着这种“敢于争第一、永于创唯一”的开拓精神,他们不断冲破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始终走在了发展的前列。
(四)始终坚持把优化环境作为重要保障。“昆山环境”名不虚传!从提出“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都是形象大使”到打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品牌,昆山各方面的环境优势已经凸显:昆山在全市干部中牢固树立了“权力就是职责、工作就是服务、公务员就是服务员”的理念,对外商投资从来不说“不”,不说不能办,只说怎样办,大力打造零障碍发展环境。同时,注重转变服务方式,努力做到“三勤”,即勤学习、勤用脑、勤动腿,“三全”,即全人员、全方法、全覆盖,一切围绕企业转,一切服务于企业发展。个性是昆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为提高行政服务效能,整合35个部门442项审批一站式办公,自运行至今已对审批服务8次大规模提速,实现了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正是由于这种优良的发展环境,吸引了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创办了约5000个项目,投资总额超过300亿美元,昆山已经成为国际资本投入的高密度地区、外商投资产出的高回报区和经济发展的高增长区。
三、下一步的对策推荐
“他山之石,能够攻玉”,透过考察学习,考察团成员深受触动、很受启发,大家一致认为,当前全区正处在赶超跨越的关键时期,务必把昆山精神转化为内在动力,紧密结合钢城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强化措施,努力推动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一)在解放思想上狠下功夫。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与昆山相比,我们没有其区位特点、经济基础、产业优势,自然条件、文化底蕴,但更为重要的却是在思想认识、发展境界、工作方法、目标行动上与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们务必坚持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在首位。个性是当前全市上下正处在“大招商、大发展、大跨越”的关键时期,解放思想务必着力在观念上破旧立新,破除盲目乐观、不思进取的思想,工作漂浮、敷衍了事的陋习,消极畏难、怕苦厌战的情绪,视野狭隘、目光短浅的思想,努力跳出钢城看钢城,站在全市甚至全省的角度来定目标、出思路、谋发展。解放思想务必坚持用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难题,敢于打破旧的条条框框、困难束缚,在业务工作上求创新,围绕中心工作求突破,努力改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勇于迎接困难和挑战。解放思想务必不断强化学习意识,坚持“走出去”、“请进来”,让广大干部广泛走出去学先进经验和开放的思维方式,邀请发达地区的干部来谈工作经验和管理措施,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出思路、搞创新、抓发展,真正把全区上下的思想观念统一到“聚精会神抓项目、一心一意谋发展”上来。
(二)在精品城市建设上狠下功夫。城市建设水平体现着城市的形象和品位。因此,务必按照“突出精品、打造亮点”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着力在提高规划档次、建设标准、经营管理理念上下功夫。一是加快编制完善各项规划,力求规划设计经典化。坚持因地制宜,统盘思考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合理确定城市的性质、发展目标和总体框架,尽快编制完成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确保规划一次性到位、分步骤实施,不落后。在建筑设计上坚持彰显地方特色,注重与城市整体的协调,注重道路、公园、广场等城市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和城市景观小品建设。规划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更改,严厉打击各类违法建设行为,努力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二是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力求城市建设精品化。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加快城建重点工程建设,分期分批建设一批标志性建筑、精品工程,彰显绿色钢城特色。全面铺开城中村、厂中村改造,做好新城镇、新社区的统筹规划建设工作,打造一批亮点工程、民生工程。着力抓好城乡道路、供电、绿化、亮化、净化等配套设施建设,在南湖公园水面扩建改造的基础上,加快艾山公园、双山公园、生态绿地、住宅小区绿化等园林项目的改造步伐,努力打造
群众满意的宜居生态的魅力钢城。三是加大城市管理经营力度,力求城市管理经营精细化、市场化。进一步理顺机制体制,强化相关职责单位的主观能动性,把城市管理由城管部门一家“独唱”变成“一家领唱、大家合唱”,实现真正好处上的“大城管”管理格局。充分发挥数字化城管系统的作用,进一步扩大监督覆盖面,逐步实现城乡重点区域全覆盖,确保城市管理精细化。全面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对所有镇、村的垃圾集中收集、清运处理,进一步提高农村的环境保洁水平。坚持创新城市经营思路,利用好冠名权、广告位出让等市场化运作手段,大力推广BOT、BT等政府融资搞建设的模式,缓解政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资压力。
(三)在镇域经济发展上狠下功夫。镇域经济是推动钢城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事关全区发展大局。一是坚持特色产业“立”镇。围绕区位、产业、资源等优势,因地制宜确定镇域、园区的主导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必须规模和影响力的特色产业板块,构成各具特色的镇域经济发展路子,推动镇域之间相互“补位”、“错位”发展。依城靠钢城的镇(街道),主动理解莱钢和城区的辐射带动,实施工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走工业立镇、三产强镇的发展路子。靠近开发区的镇,用心服务、融入开发区,走好区镇融合的路子;农业资源丰富的镇,坚持以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突出发展林果、畜牧养殖以及特色旅游业,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路子。二是坚持专业园区“强”镇。园区是特色产业发展的最佳载体。因此,在确定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加快相关项目的引进,不断延长拉伸产业链条,个性是注重发挥镇级园区的平台作用,用心引导各类企业向园区集中,不断提高园区发展水平。对不适宜本镇发展的项目,坚持“不求所在、但求所有”,大力发展“飞地经济”,透过探索实施财税分成来享受项目建设成果,增强镇域经济发展的实力。同时,鼓励在既有园区的基础上建设“园中园”,进一步优化资源培植,加速产业融合。三是坚持资源集约“
活”镇。土地和农民是镇域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要素资源。因此,务必充分借助上级大力支持农村发展的政策优势,鼓励各村立足实际,大力发展村级经济合作组织,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宅基地所有权入股,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路子,最大限度的提高土地收益。同时,引导各镇充分利用好增减挂钩政策,加快土地复垦,着力解决建设用地不足的问题,为项目发展腾出空间。在此基础上,把农民从土地中彻底摆脱出来,大力实施“新型农民培育”和劳动力转移工程,使农民逐步成长为产业工人,真正做到“一举两得”。四是坚持“两新”工程“亮”镇。良好的环境是镇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务必高标准抓好城镇规划布局,加快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建设步伐,配套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提升社区建设形象。坚持走市场化的路子,多措并举抓好路、水、电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搞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提升农村绿化亮化水平。
(四)在开发区建设上狠下功夫。钢城经济开发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是承接招商引资项目、配套服务莱钢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一是毫不放松地提升园区的承载潜力。当前,开发区个性是钢铁深加工产业园的发展已经相对滞后,务必集中一切要素资源,实施重点突破,以最大的力度、最快的速度、高质量推进设施建设,实现园区承载潜力的新提升。个性是立足现有基础,加快水、电、路、气、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和园区的绿化、美化、亮化,推进供电、河道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使园区尽快具备承载潜力。同时,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学习昆山“经营园区”的理念,将园区拥有的土地、设施、环境及其他各种资源要素资本化,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经营园区资产,吸引有实力、有潜力的开发投资公司承接开发建设,用市场的钱来建设一流园区。二是坚持不懈地抓好项目引建。坚持把莱芜钢铁深加工产业园作为最大的承载基地,充分发挥好莱钢的招商载体作用,依托莱钢的品牌优势和营销网点,立足长三角、珠三角、港台等资金技术集聚区域,与莱钢联合组织专题招商活动,确保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尽快签约落地,不断壮大提升钢铁深加工产业优势。同时,按照“谋划项目抓落地,签约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投产,投产项
目抓达效”要求,盯住意向项目,盯紧签约项目,盯牢在建项目,一事一议,合力推进,透过狠抓项目推进,使落户项目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工作推动力和辐射带动力。三是倾情尽力地优化发展环境。项目是候鸟,哪里的环境好就向哪里迁移。当前,招商引资、企业发展等经济工作拼得不再是政策,而是环境。因此,结合全市开展的“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保增长、促发展”活动,突出大项目、大品牌,把目光、精力、资源聚集到大项目、大企业上来,对一批年内有望立项、到帐、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用心引导各级各部门立足职能,强化服务,一切围绕着企业转,认真为企业排忧解难,全力服务支持企业发展。
(五)在推动产业链招商上狠下功夫。产业链招商是最直接、最有效、最有针对性的招商方式,也是昆山之行的最大收获。昆山抓住笔记本电脑这一产业链,将笔记本电脑的世界占有量提高到全球50%以上。在令人赞叹的同时,更发人深思。钢城作为以钢铁为主导的工业区,每年钢产量到达1200多万吨,而深加工潜力却不足30%。下一步,100吨电炉投产后,仅优特钢年产量就到达280万吨,能够满足所有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需求。因此,务必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围绕以粉末冶金制件、轴承钢制件为主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以风力发电机主轴、磁悬浮轨排为主的大型设备制造产业,以带钢、H型钢为主的焊管加工产业,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个性是加强与莱钢规划发展部、机动处、原料处、供应处等重点处室的联系沟通,大力实施“双50”工程,深入莱钢产品的主要销售区域、主要加工企业,大力推进产业招商,吸引大型钢铁配套企业到钢城投资办厂,实现就地加工。
(六)在加快自主创新步伐上狠下功夫。“十二五”期间,莱钢的产能将压缩到600万吨,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做优做强、提高产品附加值上。因此,作为钢城区,不能再单纯的以“产量”换“效益”,务必以企业自主创新为突破口,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实施“人才兴区”战略,着力加快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潜力,尽快构成以科技创新为前进动力和发展潜力的集约型增长方式。一是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潜力。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攻关,组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靠大联强,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技术创新联合体,构建产学研合作关系。探索实施派员到高校挂职和工业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全面抓好企业上市工作。二是加快科研开发平台建设。把平台作为自主创新的支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体系,在现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企业技术开发中心的基础上,组织企业用心申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国家火炬计划,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同时,鼓励镇(街道)、开发区、高新园与省内外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高校企业的成果转化带给平台。三是健全完善人才引进机制。
对区财政工作的考察报告 篇7
关键词:区域生态建设,现状与问题,理论基础,财政,调控思路,财政调控对策
一、生态建设的区域考察:甘肃的特点与问题
(一) 甘肃生态环境概况
甘肃地处中国西北内陆, 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处, 东接陕西, 南邻四川, 西连青海、新疆, 北靠内蒙古、宁夏并与蒙古国接壤, 处于我国蒙、维、藏、回四大少数民族地区结合部, 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地缘安全战略地位, 而且是一个具有特殊生态功能, 生态地位极为重要而又十分脆弱的区域。甘肃地形平面呈北西—南东方向延伸的狭长带状型, 东西长1655公里, 南北宽530公里, 全省平均海拔在1000—3000米之间, 大部分位于我国地势二级阶梯上。甘肃地貌复杂多样, 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类型齐全, 大体是“三山三草二沙一林一分田”, 土地总面积为42.58万平方公里, 但其中难利用土地面积超过40%。气候从东南到西北, 由亚热带湿润气候过渡到温带干旱气候, 年平均气温0-15℃;降雨量由800毫米过渡到30毫米, 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 多年平均降水不足300毫米, 而蒸发量高达2000多毫米。从流域来看, 甘肃横跨内陆河、黄河和长江三大流域, 分属11个水系, 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286.2亿立方米,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077立方米, 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 居全国第20位;耕地亩均水资源量404立方米, 为全国平均值的1/4。而且, 甘肃的水资源空间分布极不均衡。甘南和陇南两个市 (州) 水资源十分丰富, 合计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57%。而占全省面积60%以上的内陆河流域则极端干旱, 自产地表水资源量57亿立方米, 仅占全省总量的20%, 尽管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经非常高, 达到了98.6%, 但仍缺水3亿立方米左右。石羊河流域缺水最为严重, 耗水量已经大幅度超过了可利用量,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172%, 已经引发了严重的生态问题 (如民勤绿洲的退化) 。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也已达93.7%, 而且经济发展挤占了生态用水, 上中下游之间用水矛盾十分尖锐。与此同时, 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荒漠化、草场退化等也十分严重。例如, 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5%。黄土塬区每年流失土壤总量5亿吨, 陇南山地几乎每年都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 河西地区土地荒漠化发展迅速。从人居环境来看, 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承载力比较低, 不适合高强度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 陇中素有“苦甲天下”之称, 河西戈壁、荒漠均属不毛之地, 甘南、陇南一些地区是典型的穷山恶水, 因此居住环境恶劣, 民众生计脆弱。
(二) 甘肃主要生态项目建设情况
1.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项目。
甘南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 境内有黄河、洮河、大夏河、白龙江等120多条干支流纵横分布, 黄河在甘南境内流经433公里, 径流量增加108.1亿立方米, 占黄河源区总径流量的58.7%, 占黄河年均径流量的18.6%, 另外, 每年还向白龙江注水40亿立方米。高寒沼泽湿地对黄河水源具有特殊的涵养作用, 大片湿地像海绵一样, 在丰水期大量存蓄黄河及支流的河水与降雨等, 在枯水期随着河面的下降逐渐将蓄水补充给黄河, 从而确保黄河水量不减少, 被称为黄河“蓄水池”和“中华水塔”, 具有不可替代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但由于过度放牧、草场沙化等原因生态恶化严重:一是湿地面积锐减, 水源涵养和补给能力减弱。二是草地退化、沙化严重。三是水土流失严重, 生物多样性锐减。甘南的生态恶化引起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和人大代表及新闻媒体的关注, 通过多方呼吁, 2007年12月4日, 国家发改委批复了《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 规划建设期15年 (2006-2020年) , 主要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农牧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生态保护支撑体系3大类23个子项目, 总投资44.51亿元, 其中国家投资29.17亿元, 占66%, 地方配套及自筹15.36亿元, 占34%。目前, 游牧民定居工程已启动, 计划利用3年时间, 解决14524户7.37万人的定居问题, 该工程国家投资4.21亿元 (其中整合现有渠道资金0.51亿元, 新安排中央投资3.7亿元) , 地方配套和群众自筹8.89亿元。
2. 黑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 是仅次于塔里木河的全国第二大内陆河, 发源于青海北部的祁连山八一冰川, 流经青海、甘肃和内蒙古3省区, 干流全长821公里, 径流总量为69.3亿立方米, 流域面积14.29万平方公里。黑河被誉为河西走廊的“母亲河”和额济纳的“命根子”。黑河流域生态问题恶化非常严重, 主要表现在:上游森林带下限退缩和天然林草退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比建国初期森林面积减少16.5%, 森林下限高程由1900米退缩至2300米;中游地区水资源紧缺, 旱灾频繁, 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下游地区河道断流加剧, 断流时间由50年代的仅100天延长至现在的200天, 东、西居延海干涸和沼泽地先后消失, 天然林面积大幅度减少, 草地严重退化, 土地沙漠化和沙尘暴危害加剧。针对日益恶化的黑河流域生态系统和突出的水事矛盾, 2000年1月26日黑河流域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 直属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制定了《黑河干流省际用水水事协调规约》, 成立了水事协调小组。2001年8月, 国务院批复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 将黑河流域治理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工程, 2001~2003年间, 先后给张掖地区投入14.7亿元, 实施灌区节水改造与配套水资源统一管理与调控, 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 生态建设和水源保护等工程建设。经过合理分水、灌溉节水、全线闭口集中下泄等措施, 至2003年8月, 位于内蒙古阿拉善高原的东居延海再次迎来了久别的弱水, 随着源源不断的水量补给, 绿洲开始复苏。
3. 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
石羊河是甘肃三大内陆河之一, 位于河西走廊东端, 流域总面积4.16万平方公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上游人口增加和严重的开荒以及农田灌溉面积、农业用水的增加, 导致进入民勤的地表水量由五十年代的5.9亿立方米减少到2005年的不足1.0亿立方米。同时由于民勤自身需水规模的不断扩大, 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已达5.2亿立方米, 超采近3亿立方米, 随着石羊河流域人水矛盾的不断加剧, 水资源开发利用严重过度, 民勤县的生态环境愈加恶化, 植被大量枯死, 荒漠化日趋严重, 荒漠化面积已占土地面积的94%, 并以每年3—4米的速度向绿洲推进, 民勤不仅已成为全国最干旱、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而且也成为了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四大发源地之一。石羊河流域极度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温家宝总理多次批示, 要求“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这不仅是个决心, 而是一定要实现的目标。这也不仅是一个地区的问题, 而是关系国家发展和民族生存的长远大计。”为加强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和重点治理工作, 甘肃成立了石羊河流域管理委员会, 并在水利厅下设石羊河流域管理局。2003年启动实施了民勤湖区综合治理工程, 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2005年6月17日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作为水利建设“一号工程”获国家正式批准, 2006~2007年, 国家安排专项资金3亿元, 先期启动了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应急项目, 项目包括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程、水工程、水资源保护工程、生态移民安置工程、水文测站建设、水资源监测和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基础研究及前期工作7大项15个工程。项目实施以来所取得的生态成效显著:一是2006~2007年度通过政府引导、教育移民、投亲靠友、劳务移民等多种方式完成生态移民1.69万人;二是2006~2007年完成工程压沙6.5万亩, 新增人工造林面积14.44万亩, 封沙育林 (草) 35万亩, 其中2007年完成13万亩, 累计营造农田防护林29.5万亩, 防风固沙林139.13万亩, 封沙育林 (草) 290万亩, 建成防护林带342公里, 有效治理风沙口191个, 荒漠化蔓延逐年加剧的势头有所遏制, 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10.68%提高到2007底的10.86%。
4. 退耕还林工程。
1999年按照国务院“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建设方针, 甘肃率先在全国开展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工作。截至2008年底, 甘肃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2618.3万亩, 其中退耕地还林1003.3万亩, 荒山荒地造林1485万亩, 封山育林130万亩。已累计兑现国家退耕还林工程补助资金116.6亿元, 其中种苗造林补助费13.4亿元、生活补助费12.3亿元、粮食补助资金90.9亿元。工程的实施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增加农民人均收入和促进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 甘肃生态的突出特点
1. 生态地位突出。
甘肃位居黄河、长江上游, 是一个具有特殊生态功能、生态地位极为重要的区域。其生态安全不但影响着甘肃的可持续发展, 也影响着全国的生态安全。例如, 甘南地区是黄河的重要水源补给区, 占黄河源区总径流量的58.7%, 占黄河年均径流量的18.6%, 如果其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遭到破坏, 黄河将会断流。而河西内陆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严重影响着我国北方地区的大气质量。特别是, 祁连山水源涵养功能不断降低, 使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供给出现减少趋势, 绿洲溯源转移、沙漠南侵、沙尘源地扩大增加, 已经不是个别问题, 成为北方部分地区沙尘天气频次和规模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 民勤绿洲的退化已经到了非常惊人和危险的程度。一旦民勤绿洲消失, 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合拢, 将产生巨大的生态后果。
2. 生态环境脆弱。
主要表现在:一是水资源严重不足,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077立方米, 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 而且分布极不均衡, 大部分地区极度干旱;二是森林覆盖率仅6.6%, 居全国27位;三是陇中陇东黄土的水土保持能力差, 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全省土壤侵蚀面积38.6万平方公里, 每年输入黄河、长江的泥沙高达5.5亿吨, 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四是土地的荒漠化、沙化、盐碱化严重;五是自然灾害多发, 灾害种类多, 区域性和季节性强, 旱灾、暴洪、霜冻、冰雹、大风、沙尘暴、干热风等自然灾害频发, 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
3. 生计非常脆弱。
主要表现在:一是生态环境恶劣导致生产、生活基础脆弱。全省地形以高原、丘壑、戈壁、荒漠为主, 难利用土地面积超过40%, 干旱少雨, 自然灾害频发, 农业生产条件恶劣, 很多地方“靠天吃饭”。二是地方财政长期困难, 各项投入较少、欠账大, 导致经济社会基础薄弱落后。2007年甘肃财政的自给率只有28.27%, 而生态建设重点地区甘南州的自给率只有7.47%, 地方财政的这种低供给能力既是发展滞后缺乏造血功能造成的, 也有管辖行政区地域广阔行政运行成本较高等原因, 这种低的财政保障能力造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 公用基础设施环境很差。三是农民生计能力整体不强, 自我发展能力弱。普遍处于生计方式单一 (主要有5种形式, 即:传统种植业、外出打工、本地务工、家庭手工业和其他辅助性生计活动) , 靠天吃饭, 收入不稳定等生计弱势状态。2008年甘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723.8元, 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7%;人均消费性支出2480元, 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7.7%。
(四) 甘肃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主体功能区规划方面的问题。
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层面方案已基本定型, 甘肃被列入禁止开发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13个, 世界文化自然遗址1个,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 国家森林公园11个, 国家地质公园4个;甘肃被列入限制开发区的地区仅有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 范围包括玛曲、碌曲、夏河、卓尼、临潭和合作5县1市。另外甘肃的庆城县、环县、华池县、镇原县被列入国家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防治区。甘肃的康县、两当县被列入秦巴生物多样性功能区。这一规划对甘肃的生态整体建设而言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没有将临夏州南部的康乐、和政和甘南的迭部、舟曲, 以及陇南的宕昌纳入范围, 这些地区不仅是黄河中上游的重要水源补给区, 而且与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连片, 与国家级限制开发区——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是“唇亡齿寒”的重要关系, 一旦这些地区的生态恶化, 必然会快速殃及补给区。另外, 甘南的迭部、舟曲和陇南的宕昌不仅是长江上游主要支流嘉陵江的源头, 而且西南于国家级限制开发区——四川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功能区毗邻, 该区域的生态恶化也会殃及长江。二是尽管陇南市的文县、武都区 (除市区) 被纳入了甘肃的白龙江流域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范围, 但是没有纳入国家级限制开发区范围。而从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生态功能特点来看, 甘肃的文县、武都区与康县、两当成片, 且是国家级保护区——秦巴生物多样性功能区西延的一个不可分割部分, 区内野生生物品种繁多, 是秦巴生物多样性功能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区, 一方面在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方面非常重要, 另一方面, 该地区西面又与四川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功能区接壤, 还是嘉陵江的重要水源补给区之一, 因此无论从长江水源的供给、泥沙的防治, 还是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角度来看, 该地区都应列入国家级限制开发区建设。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本来与国家的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四川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功能区、秦巴生物多样性功能区“手足关系”的以上地区, 在国家的规划里却成了名副其实的“生态孤岛”。三是陇中素有“苦甲天下”之称, 从地貌来看, 也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 水土流失历来非常严重, 但是国家限制开发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防治区未列入与甘肃的庆阳市和宁夏的彭阳县毗邻的静宁、会宁、定西和通渭四县。四是黑河流域断流, 下游居延河成死河的根本原因不仅在于上中游过量用水, 合理分水制度的缺失,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长期忽视对张掖湿地的有效保护, 而张掖湿地的生态保护不仅意义重大, 而且受益者主要是内蒙古的额济纳旗, 以及我国的整个西北和华北、乃至华东和中原地区, 因此应列入国家级限制开发区建设队列。
2. 生态项目建设与补偿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甘肃区域生态建设的实际进展情况来看, 目前, 在生态项目建设与补偿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要生态”与“要生存”的矛盾仍在白热化交织。如, 在甘南的玛曲, 由于过度放牧、对原始森林的过度砍伐, 玛曲境内黄河沿岸的沙化线在不断地向纵深扩展, 形成了220公里的沙化带。而在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舟曲, 由于境内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 水土流失严重, 特别是受“5.12”地震影响, 山体、耕地、林地和草地在地震中大量塌陷、裂缝, 大部分水土保持设施遭到了破坏, 据调查, 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2100多平方公里, 占土地总面积的70%, 全县共有灾害性滑坡点57处, 灾害性泥石流点86处, 其中泄流坡滑坡被专家称为亚洲最大滑坡, 严重危及3.84万人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这些生态问题已经引发了“生态贫民”和“生态难民”问题。但是, 截至目前, 由于这些地区财源贫乏, 积贫积弱, 财政自给能力太差, 所以依靠破坏环境式的资源开发发展地方经济的冲动仍然很强烈。二是生态项目的推进举步维艰, 隐患较多。如,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 2007年1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 总投资44.51亿元, 但由于资金到位时间缓慢, 且地方配套比例高达34%, 只补助项目区牧户的住房 (户均1.6万元) , 无生活补助等原因, 使项目从2006年开始建设以来, 至今进展缓慢。三是生态补助项目归口多, 处于群龙治水状态, 不利于资金的综合利用。如, 在临夏州就存在国家重点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天然林自然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甘肃黄河三峡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工程等多项生态补偿项目, 这些生态补偿项目有的归口农业部门管理, 有的归口林业部门管理, 还有的归口水利部门管理, 一方面项目资金条块分割, 各管一方, 无法整合发挥综合效益, 另一方面单个项目资金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 如临夏州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1998年试点, 2000年开始实施, 项目期为2000-2010年, 该项目从实施情况来看, 存在两个突出问题:首先天然林保护是一项具有长期性, 而非阶段性的工作, 目前通过项目实施, 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是如果到期不再支持, 很可能半途而废。其次目前每年每亩补贴0.37元, 杯水车薪, 严重影响了项目的实施。四是目前的各种生态补偿中普遍存在物资资金补偿多, 产业扶持、生产方式改善少的情况。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生态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人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造成的, 因此, 要彻底解决生态问题, 必须本着“解铃还须系铃人”的原则, 以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为出发点、落脚点。以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为例, 生态破坏主要是过度放牧、过度砍伐林木、开挖矿产资源等行为造成的, 即由牧区政府、企业和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的, 如果在生态修复、维护过程中, 不重视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仍然会陷入“边治理边破坏”的恶性循环。因此, 生态资金投入不仅要“以民为本”, 解决牧民的生活问题, 更要本着“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 加大牧区生态产业的扶持, 加大牧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投入, 创造条件, 使牧民生活由游牧变成定居, 饲养方式由游牧变成圈养, 身份由牧民变成产业工人或生态维护者。五是生态补偿资金问题。这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补偿资金太少, 无法满足生态建设进度和项目的需求。具体表现在:首先是生态补偿资金考虑生态修复和维护方面多, 对生态移民定居及其社会基础设施配套费考虑太少, 而这是生态建设过程中维护社会稳定、事关生态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其次是生态建设对项目本身和居民补偿考虑的多, 对地方财力补贴考虑的少。在生态项目建设过程中, 地方不仅在短期内财力增长乏力, 而且由于生态维护使地方财政负担加重, 如果不考虑通过一般性或者专项转移支付等方式对地方财力予以补贴, 必然使地方政府对推进生态项目建设持消极态度或处于抵制情绪, 最终会由于“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而使国家投入的资金打水漂。第三是要求地方配套太多, 如《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总投资44.51亿元, 地方配套比例就高达34%。由于甘肃和甘南地方财政本来就比较困难, 这么大的配套额, 必然会导致项目质量降低, 甚至无果而终。第四是生态补偿机制尚不完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生态补偿资金来源渠道太少, 目前主要是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六是存在激励不相容问题。如, 退耕还林是以退耕农作物为前提条件, 农户面临“是种树, 还是种粮”决策问题。从2000年开始, 我国粮食逐年减产, 2003年只有43067万吨, 市场粮价也从2003年开始回升, 2004年大幅上涨。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全国居民粮食消费价格指数 (CPI) 比2003年上涨26.4。与此同时, 国家在此时改变了退耕还林补偿政策, 采用现金补贴代替原先的粮食补贴, 补偿标准不变, 仍为每公斤粮食折合现金1.4元, 这实际上是一种将市场粮价风险转移给退耕农户的违约行为。这只会损害退耕还林政策的连续性, 减少农户退耕还林的积极性, 使补偿政策的激励作用弱化。严重的后果是农户会利用信息不对称选择毁林复垦或林间套种, 从而使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目标难以实现。七是法律法规不健全, 难以支持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对各种利益相关者权利义务责任的界定, 对补偿内容、方式和标准的规定不明确;立法落后于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发展, 对新的生态问题和生态保护方式缺乏应有的法律关注和有效的法律支持;一些重要法规对生态保护和补偿的规范不到位;对法规的刚性规定缺乏一些因地制宜的柔性政策进行补充。
3. 生计环境和生计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生计环境方面的问题集中表现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与全国相比偏低。以公共基础设施为例, 虽然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 甘肃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很大改观, 但截至目前基础设施综合水平仍较低, 不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且在西北五省区中也最低。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 (东西狭长) , 甘肃的交通基础设施需求量比相同发展水平的地区要高。就铁路和公路的区域密度而言, 甘肃都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别为全国平均值的80%和50%。从长途电话、本地电话、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的万人拥有量以及互连网普及率来综合衡量, 甘肃的通信条件仅为全国水平的60%左右, 只略好于西藏和贵州。从农田水利来看, 甘肃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只占全部耕地的29.5%, 而全国这一指标是41.89%, 说明甘肃省70%的耕地还是“靠天吃饭”。从生计能力来看。由于受生计资本单一贫乏, 生计能力培育落后、生计环境恶劣等所限, 甘肃生态区居民的生计能力都非常脆弱, 具有明显的不可持续性, 在生态移民等外部冲力的冲击下, 生计将会进一步恶化。
二、区域生态建设理论探讨:理论基础与财政调控思路
(一) 扶持生态修复与补偿的财政政策理论来源
从财政和经济视角考察, 一些经济理论为生态修复与补偿的财政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的切入点。这里不赘述理论本身, 只阐述对生态修复与补偿政策的启示。
1. 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理论告诉我们, 在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修复、保护等问题时, 由于生态产品存在外部性问题, 我们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来有效地解决, 因此, 政府必须义不容辞地介入, 有所作为, 但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此, 而在于政府如何介入?政府介入的方式很多, 可以通过征税、也可以通过收费, 还可以通过补贴, 但是不同的手段, 对于外部性的内部化程度是不同的, 激励的相容性是不同的, 对微观主体产生的激励效果是不一样的, 所以最终达到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因此, 在区域生态建设过程中, 我们的任务是依据外部性理论, 根据不同生态区域的特点, 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程度、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生态区管辖政府的财政能力、居民的生计能力进行科学分析, 为生态区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外部性内在化的调节手段, 使政府投入的财政资金能够用到刀刃上, 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2. 公共品理论。
一般而言, 生态产品都至少具有非排他性或非竞争性两特性中的一特性, 所以大多属于公共品、准公共品或公共资源的范畴。首先, 在生态产品的供给过程中, 尽管整个社会的福利在增进, 但是一些生态建设涉及的个体的福利水平在下降, 也就是说, 在没有补偿或者补偿不到位的情况下, 社会总福利的增加是以牺牲一些个体的利益为代价的, 这违背了帕累托效率准则, 因此政府要按照卡尔多效率准则对受损者进行补偿, 标准应当不低于机会成本。其次, 在生态产品的供给和需求过程中, 要使投入的资金和设计的制度, 既要有利于减少“公地悲剧”事件的发生, 有利于减少“搭便车”行为, 更要有利于调动生态区各级政府和居民的生态保护积极性, 使他们主动地为生态建设出人力、出资金、出技术。最后, 政府在生态产品的供给和需求过程中始终要发挥主导作用, 不论是从健全法律、制度层面来讲, 还是从资金的筹集、投入和保证方面来看, 都应始终如一地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
3. 生态资本理论。
生态资本理论至少告诉我们三点:一是“庇古税”、污染许可证和生态补偿等相关的制度, 尽管是解决生态修复与保护问题的利刃, 但是由于缺乏市场机制的完全运作, 所以还是无法彻底解决生态修复与保护问题, 只有将生态资源通过市场货币化, 使其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才能有效地解决生态问题。基于此, 在生态修复和保护过程中, 要尽量将具备资本化的生态资源资本化, 然后以对生态产品生产环节的扶持和消费环节的补贴等方式设计财政扶持政策。二是既然生态也是资本, 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生态问题, 防止由于生态资源的过度破坏, 导致生态限制性经济零增长或者负增长。三是生态是有价值的, 而且是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资源或产品。因此, 生态产品或资源再不能是免费的午餐, 必须有偿提供, 有偿使用, 以最终达到生态区居民依靠生态产品的发展、供给实现致富的目标。
4. 产权理论。
产权理论除了为外部性内在化提供了一种思路之外, 也为解决“公地的悲剧”提供了一种思路, 按照产权理论, 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可以分离的,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将公共生态资源委托私人经营的方式来解决监管不到位而导致的过度使用问题。对于已经可以商品化的生态资源, 政府可以分成;对于收益太低无法商品化的生态资源, 可以采取与授权经营户签订生态责任合同的方式给予财政补贴。
5. 可持续发展理论。
这一理论告诉我们,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与环境二元化的经济模式, 建立一种把二者内在统一起来的生态经济模式。这种生态经济模式要求实现生产过程的生态化、经济运行模式的生态化和消费方式的生态化。生产过程的生态化就是要在生产过程中, 通过财税机制形成一种无废料、少废料的封闭循环的技术系统, 鼓励在对生物资源的开发中“养鸡生蛋”而不是“杀鸡取蛋”;经济运行模式的生态化要求我们应当运用财税机制刺激和鼓励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 把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因素作为经济过程的一个内在因素包含在经济机制之中;消费方式的生态化要求我们运用财税政策刺激对绿色生态产品的消费需求, 扶持生态区特色农产品原产地认证, 对生态区原产地特色农产品给与消费环节补贴。
(二) 扶持生态修复与补偿的财政政策指导思想
为什么要进行生态修复与补偿呢?直接的原因是生态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并且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 使人类的生存质量在GDP的增长过程中至少在一些方面反而出现了下降。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粗放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对资源的粗放耗竭式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 要科学、合理、有效地解决生态问题,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认真践行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1. 必须以发展为第一要务。
生态修复与补偿过程中的发展至少包含三层内容:一是发展是一种着眼于长远的发展, 是一种着眼于全局的发展, 是一种着眼于可持续性的发展。因此, 不能由于对当前的发展有负面影响而放弃, 不能由于对局部利益的负面影响而放弃。而是要咬定全局、长远发展不放松, 以可持续的发展为目标, 根据区域功能, 国土承载能力等充分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二是发展的途径变宽了, 生态资源和产品逐渐资本化, 一些主要的生态区域可以依靠生态资源或生态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实现发展。三是GDP的增长贡献更多地来源于管理理念、手段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这样的发展要求我们的财政政策必须更多地向欠发达区域、生态产品和技术创新倾斜, 因为欠发达地区在发展中处于劣势, 生态产品市场尚未完全形成且在产品竞争中处于劣势, 技术创新的风险很大。
2. 必须以人为本。
生态修复与补偿视野下的以人为本, 要求财政的阳光更多地向生态区居民倾斜, 要求财政资金在倾斜的过程中, 更加追求生态区居民的可持续生计能力培养, 以对生态区居民的生计能力伤害最小和生计能力培育最大化为原则。这需要财政资金扶持向三个方面倾斜:一是向生态区居民所提供的生态产品倾斜, 给生态产品予以补贴支持;二是大力扶持生态区生态产业发展, 为生态区居民造饭碗, 改变其破坏生态式的生计方式和生活方式;三是向生态区居民的生计能力培育倾斜, 以增加其生计资本, 增强其生计能力, 拓宽其生计手段, 最终达到提升其可持续生计能力的目的。
3.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性。
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财政在扶持生态修复与补偿的过程中更好地在以下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对生态区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因发展生态而减少的收入要予以补偿, 而且补偿要长期化, 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二是要通过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 限制资源的粗放耗竭式利用, 减少碳化物排放, 鼓励生态资源和产品保护等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 扶持生态修复与补偿的财政政策思路
生态文明的形成最终需要一个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 只有建立了有利于生态修复与保护的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问题才可以得到有力、有效、有序的解决。所谓生态补偿机制就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 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 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 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财政政策不仅是生态补偿机制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而且财政资金也是生态补偿机制得以顺利运行的润滑剂, 犹如人体的血液一般。那么, 财政如何作用, 或者说财政政策如何安排才能保证生态补偿机制更加有利于生态目标的实现呢?基于甘肃区域生态实践的经验, 以及生态财政的经济理论基础, 我们认为应当建立生态财政体系。所谓生态财政, 又称绿色财政, 就是一种“无污染”、有后劲、可持续的财政。这种财政, 在时间上, 既考虑当前的发展又考虑未来的持续发展, 既满足现在的需求又不对未来需求的满足形成伤害;在空间上, 既考虑上级财政的发展又不对下级财政需求的满足形成损害, 既考虑上级财政的总体运行能力, 又兼顾下级财政的保障能力;在需求上, 既满足物质文明建设的需求, 又能满足公众对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等广泛的精神需求。从政策实施的着力点来看, 生态财政由以生态税为主体的生态收入体系和以绿色转移支付和补贴为主体的生态支出体系部分组成, 通过一收一支透绿、显绿、增绿;从政策实施的目标来看, 生态财政以构建生计可持续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从政策的实施途径来看, 生态财政政策主要由有利于生态修复和保护、生态产业发展、生计能力可持续发展三个财政政策来保证其目标的实现。总之, 需要构建三维一体的财政政策, 一体指生态财政, 三维指有利于生态修复和保护的财政政策、有利于生态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有利于生计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如果加上财政政策的五个经济理论来源, 正好形成图1所示的导弹模型。我们将其称为财政政策作用下的生态修复与保护的导弹模型。
三、区域生态建设的政策着力点:三维财政政策体系构建
生态建设问题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 它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的效率与潜力, 而且关系到经济发展的质量与产业模式;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生态建设自身的复杂性与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决定了其建设内容应该是多样性和系统性的, 只着力于解决生态自身的保护与修复难以起到理想效果, 而应将生态保护与修复融合到经济社会发展中, 融合到生态产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和生态地区政府与居民生计的可持续发展中。与此相对应, 生态建设的政策也应包涵这些内容。财政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工具, 在生态建设中发挥着直接而广泛的政策保障作用, 它涉及到生态建设的各个方面, 归纳起来主要包括生态修复与保护、生态产业发展和居民生计可持续发展这三类政策, 并且这三类政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构成一个统一有机的财政政策体系。
(一) 实行有利于生态修复和保护的财政政策
1. 建立健全生态修复与保护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
资金投入保障机制的核心是资金来源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筹措生态修复与保护资金必须坚持行政手段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原则, 多渠道筹措资金。
(1) 建立财政投入的长效机制。目前, 我国生态建设的财政投入形式主要以支持生态项目为主, 资金随项目下达, 投入的规模和结构并不确定, 不利于生态的长期性和系统性建设。因此, 有必要建立相对固定的生态建设的财政资金来源。一是进一步划分政府间生态建设的事权, 并辅之以相应的财权。生态修复与保护可以划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同时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如: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和洪水调蓄区等生态功能区, 其生态服务功能和地位是保障和维系国家及区域的生态安全, 属于典型的纯公共产品, 这种生态服务应该是全体受益者购买, 或者是其代表-政府购买;准公共产品是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物品, 对于这类生态补偿, 公共购买和市场交易途径同等重要。因此, 财政投入的重点是不能向私人部门转嫁的生态环境建设部分, 而这一部分也应在各级政府间相对明确地划分。比较现实的划分依据是结合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和国家主体功能区划进行划分 (根据国家环保部近年开展的生态功能区划的结果, 全国分为3个生态大区, 50个生态区, 206个生态亚区;在此基础上, 根据生态敏感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及其重要性, 划分出1458个重要生态功能区, 包括水源涵养区、土壤保持区、防风固沙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和洪水调蓄区。而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划,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禁止开发区域;其他重要生态功能区属于限制开发区。) , 中央政府承担具有危及国家生态安全的生态功能区的修复与保护的责任, 相应承担这些生态功能区以及跨省区际需要进行全局性、普遍性的生态建设事权和支出责任, 并在预算中列支。省及省以下各级政府承担辖区内生态功能区的修复与保护的责任以及部分支出责任 (中央政府应视其生态功能的重要程度给予适当补偿或补助) , 承担各自水源地保护等内部生态建设责任, 并在预算中列支。跨区域或流域的生态建设属于跨区域性公共产品, 由相关流域范围内的平级政府承担本级财政支出 (中央政府补助后的部分) , 上游地区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并承担本级职责范围内的财政支出并在本级预算中明确列支, 同时下游地区政府负责对上游地区政府进行属于本级财政范围的补偿支出, 并在本级预算列支。二是加大中央政府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财政转移支付是生态建设最直接的手段, 也是最容易实施的手段。目前, 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 还没有考虑生态建设而导致的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程度和造成的经济发展机会成本。因此, 建议一方面在财政转移支付中增加现有生态环境影响因子权重, 增加对生态脆弱和生态保护重点地区的支持力度, 按照平等的公共服务原则, 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 对重要的生态区域 (如自然保护区) 或生态要素 (国家生态公益林) 实施国家购买等, 建立生态建设重点地区经济发展、农牧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投入机制。另一方面, 在财政转移支付中增加新的生态环境影响因子, 如:增加生态功能区划因子、生态功能区国土面积因子、生态功能区贫困化指数因子、生态功能区社会保障因子等。从而扩大生态转移支付的规模和调整完善其结构。三是加大对重大生态项目的支持力度。目前, 用于生态项目建设的专项资金仍然是财政生态转移支付的基本形式。因此, 发挥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相关各部门的积极性, 加快对重大生态项目的论证、立项和实施进度, 对扩大财政对生态建设的投入意义重大。要做好重大生态项目的评审、筛选等前期工作, 建立项目储备库;要加大项目的宣传力度, 提高社会各界的认识程度, 争取项目早日实施。另一方面, 在项目实施中要充分考虑项目区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 确定适当的配套资金比例和额度, 使项目资金落到实处。
(2) 拓展市场和社会投入渠道。财政投入仍然是我国目前生态建设的主要渠道, 同时应积极探索使用市场手段拓展生态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一是培育和发展生态资本市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 资本市场的筹资功能越来越强,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是支持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点。首先, 利用债券市场发行生态环保债券, 债券可由财政部统一发行然后转贷给相关省市和部门, 也可探索由省市地方政府自已发行。其次, 引进国际信贷, 国际信贷对于环保项目的利率相对比较优惠, 由生态项目所在地政府指定相关部门或组建环保投资公司, 既可作为法人吸引外资, 也可作为中介人、担保人协助企业吸引外资。二是利用BOT融资方式。通过政府或所属机构为投资者提供特许协议, 准许投资方开发建设某一生态项目, 项目建成后在一定期限内独立经营获得利润, 协议期满后将项目无偿转交给政府或所属机构。这种由政府承担投资风险、企业直接出资的方式是西部生态建设摆脱资金短缺困境的可行方式。三是设立公益基金。基金的来源主要是接受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单位、个人和国内单位、个人的捐赠或援助。生态效益具有公共性, 各国的生态环境对世界的生态环境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获得一些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单位的捐款或援助是可能的;目前已经有一些国际组织对我国保护森林资源提供了资金援助, 如世界环境基金、世界自然基金会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民收入及生活水平将不断提高, 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将提高, 一些高收入单位和个人对生态建设捐款也将会增加。四是发行生态环境建设彩票。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的成功发行和运作是拓展补偿公共产品供给筹资机制的良好模式, 可以借鉴这一模式加大对生态建设和保护投入, 通过发行生态彩票, 不仅拓展财政筹资机制, 同时可以宣传和普及生态知识, 提高人们对生态建设的认识, 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国家责任和公民社会责任的一体化进程, 形成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良性循环。五是建立生态资源的交易市场。生态资源的市场交易是实现生态补偿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应合理利用市场机制, 本着先易后难、分步推进的原则, 逐步建立生态资源的市场交易机制, 以扩大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 提高生态补偿的效率。首先, 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权限额交易机制。根据各地区面积、人口、工业化强度和空气污染控制标准, 确定当地排放限额, 并由地方政府进行具体分配。分配时可采用招标、拍卖或其他市场化方式将排放限额出让给具体企业, 所得收入由当地政府统筹使用。由中央政府建立全国统一的交易平台, 并对交易进行监管。建立全国统一的排放监控系统, 对超标排放的企业或地区进行严厉处罚, 以维护市场交易的正常进行。条件成熟时可逐步将其他废气、污水、固体废物也纳入这一机制。其次, 建立水权的交易机制。水权的交易对象包括水量和水质, 水量可根据国家规定的当地取用量 (限额) 进行交易, 水质可根据出入界水质状况确定补偿标准。政府应根据流域的影响范围实施分类管理。对于我国的“七大流域”应由中央政府制定统一标准、提供交易平台和监督管理;对于跨区域的流域由地方政府协商确定补偿标准;对于城市水源地的补偿适宜直接一对一谈判解决。
2. 完善有利于生态修复与保护的税费体系。
税费既是内化外部成本和激励主体改变行为的经济手段, 又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 税费改革非常敏感而影响广泛, 因此, 改革难度较大, 需要总体规划、分步推进。
近期有条件推进的改革有:
(1) 加快资源税改革。一是要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现行资源税制只对列举7个税目征收, 资源税的征收范围显得狭窄。应该在归并对资源的各种收费基础上, 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 对所有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草原资源、森林资源、滩涂资源、地热资源和沙石资源征税。二是改革计税依据和计税方式。针对目前计税依据单一、征收范围窄的局面, 实行差别税率, 适当提高税率, 对不能替代的稀缺资源课以重税。以原油、天然气、煤炭等重要资源产品进行试点, 由现行的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 建立资源税收入随资源收益变动的调节机制。同时, 在资源税收入中切块 (5—10%) 专项用于生态建设。
(2) 推进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我国从2006年开始实施了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 取得了良好成效。当前, 要抓住有利时机全面推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国有大中型矿山企业矿业权有偿处置工作。二是加快完善矿产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税费制度。加快《矿产资源法》修订工作, 加强探矿权、采矿权出让和转让管理, 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矿山环境治理法制建设, 研究制定矿山环境保护条例, 以法律法规形式明确企业承担的矿山环境治理恢复责任, 进一步完善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同时, 在资源有偿使用收入中切块 (10%) 专项用于生态建设。
(3) 恢复开征环境补偿费。环境补偿费开征于90年代初, 于2002年停征。它是针对对生态环境造成直接影响的组织和个人征收, 征收范围包括矿产开发、土地开发、旅游开发、自然资源开发、药用植物开发和电力开发等。在征收方式上, 根据实际, 有按投资总额、产品销售总额收费方式、按单位产品收费、使用者付费和抵押金收费等多种方式。该项收费对促使自然资源环境的使用者、开发者和消费者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 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 约束损害生态环境的经济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开征生态环境税难度较大的情况下, 恢复开征环境补偿费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同时, 要根据目前生态建设的形势和重点, 调整相关的征收对象、征收方式、征收费率, 使之更切合生态建设的需要。
(4) 实行绿色保证金制度。2006年, 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的指导意见, 建立了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 规定矿山企业要按照矿产品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分年预提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 并列入成本, 从而初步建立起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这一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 建议将这一制度进一步扩大适用范围, 规定环境污染重点行业中的企业按照其可能造成的污染程度在年初或某项目建设之前缴纳一定的环境污染保证金, 如果到年末或项目运行过程中造成的环境危害超过了一定标准, 这笔保证金就自动地被充公并入生态建设资金中去。
长期改革目标是开征生态环境税。在当前社会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 加快开征生态环境税是一种必然趋势, 它对提高整体经济效率和实现生态环境目标具有双重的作用。生态环境税涉及的税基、征收方式比较复杂, 需要一个长期完善的过程。目前, 我国生态环境税课征对象可暂定为排放各种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行为。这一是由于上述行为对我国环境的污染最为严重;二是由于对此类行为课税, 我国既有征收排污费的经验作为基础, 也有大量的国外经验可资借鉴, 可以降低税制设计和运行的难度。具体而言, 按其课征对象不同可分为以下税目:
(1) 空气污染税。主要是针对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的排放征税。这些污染物主要来自燃煤废气、汽车尾气、化工生产等, 要以排放这些有害气体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在计税方法上, 将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为依据, 根据排放有害气体浓度 (空气质量级别) 设计累进税率, 以量课征。
(2) 水污染税。以排放废水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对企业和个人应分别采取不同的征收办法。对企业排放的污水, 可以实际排放量为计税依据, 实行以量定额课征。对于城镇居民排放的生活废水, 可以居民用水量为计税依据, 采用无差别的定额税率。
(3) 垃圾税。该税以排放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体经营者为纳税人。以垃圾排放量为计税依据, 实行以量课税。对种类不同、污染物含量不同、处理方式不同的垃圾应采用不同的征税方法。分别设置税目、规定有差别的定额税率。
3. 整合现有生态补偿政策。
整合现有生态补偿政策, 首先, 要改变我国生态管理中存在的部门化、碎片化的状态, 明确各部门的事权, 尽量减少职能交叉, 增强协调性。从目前来看, 应梳理各部门生态管理的权责, 整合有关生态管理工作的内容, 各项生态管理工作要确定牵头部门归口管理;对于跨部门和跨行政地区的事项, 上级部门要给予协调和指导, 明确权责。从长远来看, 应组建全国性的协调管理机构, 负责国家生态工作的协调管理, 行使生态补偿工作的协调、监督、仲裁、奖惩等相关职责。其次, 要整合资金, 发挥资金的规模效应。财政部门可以根据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制定出财政支持生态建设的计划, 将分散于各部门的生态保护与建设资金 (如现有水土保持、防沙治沙、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专项资金等) 整合使用。生态建设需要的资金数量巨大, 但目前能够用于生态建设的财政资金是有限的, 为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 应对财政支持的项目或工程予以排序, 突出重点, 集中财力保障重点建设支出, 不撒胡椒面。
(二) 实行有利于生态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1. 完善对生态和环保产业的税收优惠和财政支持政策。
整合分散于各项税收中的环保优惠措施, 制定环保产业、生态产业的优惠政策、如环保企业可享受一定的所得税减免的优惠、对环保设备采用低税率、对环保设备实行加速折旧, 实行投资退税, 以鼓励社会资金投资于环保产业和生态产业。制定环保技术标准, 对高新环保技术的研究、开发、转让、引进和使用给予税收鼓励和财政补贴, 如对技术转让给予税收减免, 技术转让费允许税前扣除, 对引进环保技术给予税收优惠和奖励等。
2. 加强对生态功能区特色产业的财政支持政策。
生态功能区发展生态特色产业前景广阔, 潜力巨大。一是要充分认识发展生态特色产业在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中的重要作用, 把生态特色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育。二是依托当地资源, 大力发展生态种植业、生态畜牧业、生态旅游业和民族传统加工业, 重点是支持其产业化发展, 做大做强, 创出品牌, 提高核心竞争力。三是重点支持生态治理与当地特色产业开发复合型项目。比如:鄂尔多斯市种植沙棘项目不仅治理了水土流失, 而且惠及千家万户, 当地农民不仅获得水利部门的种植补助, 同时通过采果采叶, 增加了家庭收入。这类项目使生态治理与当地经济发展结合紧密, 能够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容易取得成功。四是吸引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新型生态特色产业发展。比如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由于其投资大、技术要求高、短期收益少, 需要政府在设备购置、土地出让、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 甚至给予财政贴息等直接资金支持。
3. 鼓励企业节能减排的财政支持政策。
企业节能减排的过程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 因此, 鼓励企业节能减排实质上也是进行生态建设。一是要推行激励性的财政补贴政策。各级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 保护本地区生态环境, 采用补助、奖励等方式, 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和产品、推广节能新机制、加强监管体系建设等, 并进一步加大财政基本建设投资向节能环保项目的倾斜力度。二是要采取激励性的节能减排资金筹资政策。各级政府除安排必要的启动资金以外, 还应运用财政担保和财政贴息等方式引导企业投入。三是实施激励性的税收政策。如, 实行税收减免, 对节能产业和产品减税或免税, 以鼓励企业购买使用节能产品和设备, 扶持节能产业的发展。五是采取惩罚性的税收政策。如, 提高消费税税率, 促进节约能源和减少高能耗产品的消费。
4. 鼓励生态和环保企业的资本化运作。
资本市场是现代企业发展不可或缺工具, 利用好这一工具可以有力促进生态和环保企业的发展。在股票市场上支持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生态环保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将效益好的企业推荐上市。在上市公司的审批上, 国家应给予优惠政策, 鼓励和支持生态环保企业上市发行股票。在债券市场上支持这类企业发行债券。通过社会融资实现企业资本的筹集和扩张, 增强企业的环保投资能力。
5. 推广政府绿色采购和生态产品认证制度。
政府绿色采购就是在政府采购中善意选择那些符合国家绿色认证标准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制定相应的法规制度, 促使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组织进行采购时, 在技术、服务等指标同等条件下, 优先采购环境标志产品, 逐步淘汰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危害的产品, 并引导企业加强清洁生产、资源再利用和自主创新。而生态产品认证的实质是消费者通过选购被授予生态标签的生态产品, 为厂商达到生态产品标准而增加的成本提供一定补偿。这一模式在发达国家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目前, 我国所使用的环保标签, 主要是基于产品本身对人体的影响, 而不是基于产品生命周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是一种较低层次的环保标签。随着我国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 推广生态产品认证的条件已经具备, 政府应当积极支持与引导, 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这不仅符合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 有利于我国企业调整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而且符合社会和消费者的长远利益, 有利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形成和消费者的消费安全。
(三) 实行有利于居民生计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
1. 支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功能区绝大部分是农村地区, 解决好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一是支持农村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与使用, 减轻环境压力。重点推进农村沼气工程、生物质能科技支撑工程、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工程、能源作物品种选育和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工程等。二是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针对农村基础设施欠账过多的实际情况, 较大幅度地提高财政支持的总量。同时, 更为重要的是要调整支出结构, 加大农民直接受惠面, 重点支持小流域治理、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等各种中小型设施建设。三是支持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控制农村生产性污染。首先是支持规模化养殖, 根据区域环境承载能力确立畜禽养殖规模, 鼓励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 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等综合利用方式, 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其次是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指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鼓励使用农家肥和新型有机肥, 推行秸秆还田, 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四是支持农村生活设施建设。重点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建设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财政支持的政策, 除传统的财政补贴方式 (如配套资金、财政贴息、税费减免等) 外, 要提倡以工代赈、以奖代补、政府投资参股等形式, 扩大农民参与度和受益面。
2. 支持建立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
农民能否脱贫致富, 对生态建设至关重要。因此, 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 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 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使农民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发展其特色产业, 增加收入。一是进一步完善财政投入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 大幅度增加农民可以直接受益的资金投入比重。健全国家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与保护体系, 努力增加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 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 改进政府农业投资管理体制, 提高政府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对现有农业项目与资金进行整合。对于目前由不同渠道管理的农业投入, 尤其是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 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统一安排, 防止项目重复投资或投资过于分散, 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三是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采取有效措施, 加强对涉及农民负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的审核、监督, 加强农村服务经营性收费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监管;完善对农产品的直接补贴政策, 积极推进乡镇机构改革, 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运行机制, 妥善化解乡村债务, 继续做好扶贫工作, 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同时, 认真落实支持农业生产的各项政策, 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培训、农业科技推广等的支持力度, 提高农业自我发展的能力, 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3. 支持生态移民。
生态功能区大都存在生态移民的问题, 但囿于政府现有实力, 目前只能重点解决重大生态项目的问题。移民的方式主要有二种:一是将部分当地居民直接转变成生态功能区的管护人员, 以解决其生计问题并对生态区提供更好的保护;二是将当地居民迁离生态功能区, 在省域内移民有困难的, 应由中央政府出面协调,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安置。前一种方式成本低、效果好, 但能安置的人数有限;后一种方式解决问题较彻底, 但移民成本很高, 地方政府很难承担, 需要中央财政给予大力支持。
4.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生态功能区大都属于欠发达地区, 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缺失的问题突出, 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生存与发展能力, 同时也对生态建设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因此, 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实现城乡、区域、群体、个人之间的均衡发展至关重要, 也是生态建设的基本政策保障。一是完善基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一方面, 要制定基本公共服务范围与标准, 确定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水平及其支出标准, 以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标准因素为核心, 修订现行转移支付制度中的标准支出项目, 才能将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目标落到实处。这对于生态功能区居民的可持续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另一方面, 要将生态因素纳入转移支付, 为生态功能区提供基本保障。二是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生态建设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 因为只有保障了生态功能区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 才能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和生态区人口迁移的基础, 因此, 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时, 应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放到重要位置, 而且目前整个社会氛围和政策环境对推进这项制度建设非常有利。当前的重点工作, 一方面是进一步推行和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另一方面是加快探索和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点已不是财力问题, 而是各级医疗机构如何创新, 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 (县医院、乡镇卫生院) 如何适应合作医疗制度, 提供适当、便捷的医疗服务;此外, 合作医疗收费、报销等具体管理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使之更科学、合理, 贴近农民的实际情况。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方面要拓宽低保覆盖面, 提高低保标准;另一方面要完善管理制度, 体现公开、公平、公正, 要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针对性, 实现分类施保, 提高保障效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重点是要解决缴费来源问题, 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普遍衰落或转型, 政府应当对农民提供直接的资金支持, 以帮助、促进其建立养老计划。农民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比较复杂, 关键是要做好与城保和农保之间的衔接转换, 不能让其变成孤立的制度, 游离于城保和农保之外。此外, 应将农村社会保障作为重要的转移支付因素列入财政支付制度中, 使各级政府在推进这一制度时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三是建立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层最低财力保障机制。基层财政困难, 不能保障基本公共支出需要是欠发达地区的普遍现象。为此, 省级财政要在中央财政不断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的基础上, 通过调整支出结构筹措一部分资金, 综合考虑各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支出需要, 建立最低财力水平的保障制度。具体可考虑通过对县级基本财力需求的分析和测算, 科学核定标准财政收入和标准财政支出规模, 在因素的选择和权重的设定上, 应充分考虑财政困难县的实际问题, 对财力存在缺口的县实行基本财力保障。结合“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 省级转移支付可直接测算到县, 对于财政供养人员人均财力达不到最低需要的, 且所属市没有能力继续扶持的县, 其不足部分由省级财政给予转移支付。
参考文献
〔1〕王立群, 尚新明.半干旱地区受害生态系统修复技术探讨—以甘肃定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为例〔J〕.甘肃科技, 2008 (23) .
〔2〕张德明, 尚新明, 赵金华.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修复模式初探〔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8 (16) .
〔3〕张锋, 李世泉, 王宝桐.关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几点看法〔J〕.水土保持, 2008 (22) .
〔4〕付意成, 阮本清, 等.河流生态补偿研究进展〔J〕.前沿, 2009 (3) .
〔5〕马洪波.建立和完善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9 (1) .
〔6〕卢祖国, 陈雪梅.经济学视角下的流域生态补偿机理〔J〕.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6) .
〔7〕彭春凝.论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转移支付〔J〕.江汉论坛, 2009 (3) .
〔8〕陈祖海, 汪陈友.民族地区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 (2) .
赴韩国培训考察报告 篇8
关键词:岭南理工大学 考察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b)-0011-01
为了学习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提升我院教师的教学水平。2011年8月25日至9月3日我院派出教师代表赴韩国进行了培训考察,这是我院与岭南理工大学正式建立合作关系后首次较大规模的派出教师进行考察培训。学习期间,我们与韩国岭南理工大学的相关专业负责人进行了全面的交流,针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1 岭南理工大学概况
岭南理工大学位于韩国大邱广域市,1968年由韩国前总统朴正熙亲自缔造,被誉为韩国的“皇家大学”。岭南理工大学自从1994年以来被韩国政府连续认定为四所重点资助的综合性大学之一,是大邱庆北地区唯一的高新科技术主管大学,具有产业、学术、研究、管理一体化的协力体制。目前,岭南理工大学已发展成为韩国大学中最高水准,最大规模的私立名门学府。
学校在校生25000余名,教授、讲师、员工1600余名,其中拥有100余名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客座教授与讲师,是韩国拥有外籍教授最多的大学。岭南理工大学建设有数千平方米的广阔校园,是韩国仅次于首尔大学的第二大规模校园。
2 岭南理工大学考察实况
2.1 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
岭南理工大学把课程改革与开发相结合,为企业发展和地域开发培养了一批中坚骨干人才,受到企业与社区的欢迎。学生的专业科目的教学到中期以后便到生产实践中去进行,需要完成四周的校外实训,在教学中就能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校外实训单位可以学校负责安排,也可以由学生自己联系。对于学生自己联系的实习单位,学校会组织教师到实地考察是否能满足学生的实训要求,同时,在学生校外实训期间,会有专门的教师定期到实训单位对学生进行指导。最后,由学校和企业通过综合考评,共同给出实习成绩。通过4周的企业学习,大概有30%~40%的学生可以被企业所接受,毕业后直接就业。同时,规定高职教育学校的有关教师每月要到企业公司里对员工上一次课,在课堂上企业公司的人员所提出的问题,成为改进课程的根据。
岭南理工大学采用的是学分制管理。两年内,学生按要求完成所规定的学分,即可顺利毕业。具体设置什么课程,则由企业选派相关人员到学校,与学校共同决定。同时,专职教师不参与教材编写,由企业和学校选派人员成立编写教材委员会,共同编写教材。教授每年需提交一份教学效果改善报告书,在教学方法上加大力度,以求达到最好教学效果。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学校在假期会组织“专业特讲”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培训。
2.2 校企合作
在校企合作方面,岭南理工大学已经与1400多个企业签订了协作协议,采取“分等级管理”制度,即针对企业产值不同进行相应的划分。同时,专门委派一名教授负责与企业的合作,及时将学校和企业的信息进行交流,以达到为企业培养输送更多实用性人才的目的。该校汽车专业与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合作,承担了企业的部分科研项目,同时校企双方共同出资建立实验室,为企业和学生提供实验条件,已经成立了“汽车技术中心”等颇具规模的实体企业。为了解决专业教师知识更新问题,该校设置了“教授研修年”,即由专职教师提交一个研究学习报告,学校批准后到企业研修,在研修年内,专职教师可以停止一切教学活动,将全部精力放到企业进行生产研究,以此达到更新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目的。
2.3 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方面,每学期结束后,由学生对老师进行评价。同时,学校也有相应的评价体系,主要从教学奉献、社会企业兼职的完成程度、教学研究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学校为教授们提供了条件先进的研究室,教授们开展的学术研究、教材资料编写、科研项目和工业服务项目被视为教师的个体行为,但学校为其提供了一个优越的平台和环境、提供了一个共同的面向产业界的窗口。
2.4 校园文化及环境
学校各种设施和使用的各种文具、器具、工具、宣传品、纪念品等均印有校名和校徽。校园建筑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体现了和谐的人文自然景观和自然宽松的学术环境。在教学楼里,每一层都设有学生休息室,设施齐备全面,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3 借鉴经验,促进我院更好发展
通过此次出国交流访问,不仅进一步推动了我院今后在师资培训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的开展,同时使我院教师们对韩国高职教育环境、教学条件、教学管理制度和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有了更多的了解,开阔了眼界,并加深了对高职教育教学的认识。中国和韩国有着相同的东方文化背景,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韩国岭南理工大学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许多做法、经验可供我们借鉴。
通过交流学习,对于许多像我一样的年轻教师提升很大,使我对韩国高职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由于缺少生产实践经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在我院国家骨干院校建设方案中,也增强了青年教师这一方面的锻炼,通过顶岗指导学生实践教学,定期参加实践锻炼等方法,培养青年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能力。这与岭南理工大学的“教授研修年”达到了异曲同工的效果。
结合测量专业的特点,为了把学习成果更快地应用到今后的学科建设中,我系已着手准备实验室开放相关制度的制定,面向全校开设工程测量课程专业的学生们进行开放。对于测量专业精密实验室,将对工程测量专业学生开放,同时配备相应专业教师进行指导。为了便于学生顺利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学校可以借鉴岭南理工大学经验,从企业和学校聘请持有相应资格证书的专家和老師在假期进行“专业特讲”,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考前培训。
【对区财政工作的考察报告】推荐阅读:
对区财政工作的考察12-05
现行财政体制对区经济的影响09-22
财政工作报告06-21
乡镇财政 工作报告06-10
财政工作年终总结报告09-23
市财政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10-05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总结报告08-26
财政局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报告格式10-21
乡财政所的工作总结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