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会计要素定义的几点思考

2024-10-10

对我国会计要素定义的几点思考(精选8篇)

对我国会计要素定义的几点思考 篇1

对我国会计要素定义的几点思考

吴祥云

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会计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石,更是会计准则建设的核心。会计要素定义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会计实践质量的高低。1993年我们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的基础上,结合当时我国的实际情况,在《企业会计准则》中提出了六大会计要素的定义,这对我国基本准则的构建乃至会计实务的指导起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新的经济业务形式的不断出现和我国具体准则的陆续出台,基本准则中对会计要素的定义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不利于具体准则的建设和对会计实务的指导,对会计要素定义的修订已是大势所趋。本文试图对此作一探讨。

一、会计要素定义的原则

财务报表要素的定义必须是为确认与计量提供依据,特别是为确认提供理论依据。作为一个基本的会计概念,要素的定义必须置身于整个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之中,必须符合财务报告的目标和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要受会计假设、会计对象等的制约。各概念之间必须前后一致,富有严密的逻辑。如果离开了整个概念框架来研究定义,容易顾此失彼、我们认为,会计要素的.定义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科学性,即会计要素的定义必须体现其本质特征;(2)一致性,即各会计要素的定义要在逻辑上保持一致;(3)通俗性,会计要素的定义要

做到文字通顺,语义流畅,符合汉语的习惯,容易为我国广大会计人员所接受。

二、我国的会计要素体系

会计要素个数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多了,就容易与会计帐户相混淆;少了,就难以覆盖现行会计报表内的所有内容,不具有完整性。我国目前的会计要素体系是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6个会计要素组成。国际会计准则的会计要素体系则是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得、费用和损失等7个会计要素组成,而美国FASB所定义的会计要素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净资产)、收入、费用、业主投资、业主派得、全面收益、利得和损失10个。不管会计要素有几个,只要其体系严谨、逻辑一致,能满足会计确认与计量的要求,就是一个合理的会计要素体系。从我国的会计要素体系看,按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企业具体会计准则――收入》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收入和费用的定义均是狭义的,排除了利得和损失。这样将导致利润与收入和费用的差额不等,会计要素之间本应存在的勾稽关系受到了破坏,更为严重的是,该会计要素体系无法为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和一些广义费用的确认与计量提供应有的理论依据。解决这一矛盾有两种方案,一是采纳国际会计准则和澳大利亚等国对收入与费用类似的广义定义,让它们涵盖利得和损失的内容;二是增设“利得”和“损失”两个会计要素,删去“利润”这一会计要素。我们认为,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适合采用第一方案。对比基本准则中的“收入”定义和《企业会计具体准则――收入》中的“收入”定义,可以看出,收入准则虽然未包括营业外收入,但已大大地扩展了基本准则的收入外延,如果能对收入准则的收人定义进行修订,则相比于“利得”和“损失”概念,比较容易为我国广大的会计人员所接受。

至于这些会计要素的主语,国际会计准则是采用“企业”,而美国是采用“特定主体”。我们认为,既然是会计基本概念,立足点就应更高,不应只是企业,而应该包括所有类型的企业、非盈利组织,而且会计要素的主语应与会

[1][2][3][4]

对我国会计要素定义的几点思考 篇2

关键词:会计要素,资产,负债

1 会计要素定义的原则

财务报表要素的定义必须是为确认与计量提供依据, 特别是为确认提供理论依据。作为一个基本的会计概念, 要素的定义必须置身于整个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之中, 必须符合财务报告的目标和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要受会计假设、会计对象等的制约。各概念之间必须前后一致, 富有严密的逻辑。如果离开了整个概念框架来研究定义, 容易顾此失彼、我们认为, 会计要素的定义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科学性, 即会计要素的定义必须体现其本质特征; (2) 一致性, 即各会计要素的定义要在逻辑上保持一致; (3) 通俗性, 会计要素的定义要做到文字通顺, 语义流畅, 符合汉语的习惯, 容易为我国广大会计人员所接受。

2 如何构建我国的会计要素

2.1 资产。

会计要素定义中最重要的是资产的定义。会计学上的“资产”在经济学上是“经济资源”的概念, 正因为有了这些资源, 才会有对资源的主权问题, 才会有这些资源的流入与流出的问题, 才会有所有者权益、负债、收入、费用等问题。同时, 资产的定义是所有会计要素内在有机联系的核心, 比如,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将资产的内涵界定为“未来的经济利益”, 这“未来经济利益”成为所有会计要素的共同基础:收入是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费用是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负债是现在承担的未来经济利益牺牲的义务等。因此, 科学地定义资产是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要素体系的关键。

2.2 负债。

负债的定义应与资产的定义相呼应。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认为负债有三个特征: (1) 它表明了某实体当前对其他实体的义务或责任, 该责任将会在未来特定日期通过资产的转让或使用来清偿; (2) 这种义务或责任使企业无法避免未来的利益牺牲, 或选择的余地很小; (3) 导致企业承担义务或责任的交易或事项已经发生。

我国基本准则将负债定义为:“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 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将负债定义为债务, 在形式逻辑上犯了重复定义的错误, 也未能揭示出负债的本质特征, “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并不能概括负债的各种解除或了结方式。比如, 企业可通过“债转股”方式把负债转化成股本, 此时并不“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负债, 但最终也会导致资产的减少。因此, 未来经济利益流出的表现形式应是最终资源的减少, 而不是“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

2.3 所有者权益。

美国把所有者权益称之为“权益”, 认为“权益是实体在资产减去负债后享有的剩余权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对权益的定义与美国完全相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所有者权益定义为:“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包括企业投资人对企业投入资本以及形成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这一定义有两点不足:一是主体定位不合理, 会计要素应以主体假设为基础进行定义, 并保持首尾一贯;二是未揭示它与资产、负债要素的联系。我们认为, 所有者权益应当反映两个特征, 一是所有者在企业中享有的权益;二是所有者权益是通过资产减负债后的余额计量的。但应注意的是, 企业资产减去企业负债后的剩余余额只是所有者权益的表现形式, 这个恒等式只能是说明所有者权益在计量上的意义, 而不是权益的内涵, 我们不能说所有者权益就是资产减负债, 因为, 资产减负债后还是资产性质, 所有者权益既不是资产本身, 也不是资产减负债的差额, 而是对这个差额所拥有的权益, 即剩余利益。因此, 我们建议将所有者权益定义为:所有者权益是某一特定主体的所有资产减去负债后的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利益。

2.4 收入。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收入》将收入定义为:“收入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与基本准则相比, 该定义抓住了经济利益的流入这一本质, 但其中的“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与要素定义的主语不符, 犯了文义逻辑错误。通过比较可以看出, 美国的收入概念是狭义的,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采用的是广义的收入定义, 而我国现行的收入定义是狭义概念, 即派生收入的经营活动具有经常性、重复性和可预见性, 它不包括非惯常性的利得或营业外收入。在上文已论述过, 由于我国目前的会计要素没有利得和损失, 会计要素的定义难以为所有的经济业务提供确认依据, 根据中国目前的实务现状, 需要修订狭义的收入概念为广义的收入概念。

2.5 费用。

美国将费用定义为:“费用是由于生产或销售商品, 提供劳务或从事构成企业其他的持续的主要的或中心的业务而发生的资产的流出、耗用或者负债的承担 (或兼而有之) ”。这个定义是和狭义的收入定义相匹配的。国际会计准则将费用定义为:“费用是经济利益的减少, 表现为资产的流出或耗用, 或者负债的发生, 从而导致分给所有者以外的权益的减少”。这个定义包括了“损失”内容, 是和广义的收入定义相对应的。两者都抓住了费用的“经济利益的流出”的本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费用定义为:“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该定义将费用定义为耗费, 犯了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也未能揭示费用的本质。我们认为, 和收入要素相对应, 我国的费用要素也应采用广义的定义, 并抓住费用会最终导致企业资源的减少或牺牲 (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的特点来定义, 因此, 建议将费用定义为:费用是某一特定主体在一定会计期间由于日常活动而导致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6 利润。

国际会计准则中没有利润这一会计要素, 这可能是因为收益和费用都是广义概念, 利润是收益与费用的差额, 不把利润作为一个要素也不影响确认。美国FASB也未给利润定义, 但利润作为会计要素在数量上是收入与费用配比的结果, 按广义收入和广义费用配比出的利润, 是美国FASB所倡导的全面收益的概念, 美国FASB将综合收益定义为:“全面收益是权益在报告期内, 除业主以外的交易, 从其他事项和情况中产生的权益变化。它包括报告期内除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外, 一切权益上的变化。”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利润定义为:“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这个定义中的利润并不包括前期损益调整, 体现了总括利润观与本期营业观的折中态度, 是上述收入和费用配比后的差额, 其口径大小与广义收入和广义费用要素是一致的。但这个定义强调的是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 与资产、负债等要素中强调的经济利益内涵没有挂起钩来, 如果继续沿用老的定义, 将会与新定义的资产、负债等其他要素相脱节, 不能体现利润的“经济利益的净增加额”这一本质。况且“经营成果”的含义较模糊, 除财务指标 (利润、销售收入等) 外, 一些非财务指标, 比如, 销售渠道、市场份额、客户群体等也不能不说是一种“经营成果”。因此, 我们建议将利润定义为:利润是某一特定主体在一定会计期间从事日常活动而产生的、除资本投入或分派以外的经济利益的净增加额。

以上会计要素定义的基本特点是:以某一特定主体为主语, 以经济利益为主线, 既揭示各要素的本质特征, 又阐明各要素的内在联系, 共同组成一个科学合理的会计要素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海巍, 张林.社会责任会计要素界定的探讨[J].商业经济.2009-12-10.

[2]沈俊.中外会计要素体系比较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6-07-10.

对我国反倾销会计的几点思考 篇3

摘要:中国加入WTO以来,随着中国外贸出口的迅猛发展,欧美一些国家加大了对我国反倾销的力度,反倾销已成为这些国家的主要贸易保护手段。反倾销会计是指特定主体运用会计知识、反倾销知识和国际贸易知识,对反倾销的贸易问题提供会计支持,进行会计规避、举证、调查、鉴定的活动。如何应对反倾销,特别是反倾销中的会计问题,已成为我国企业界和会计界不可回避的问题。

关键词:反倾销会计问题对策

0引言

倾销和反倾销是国际贸易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国际经济纠纷。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商品出口国与进口国之间发生所谓“倾销”与“反倾销”诉讼已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当企业在遭遇国外企业的反倾销诉讼时,要想取得反倾销应诉胜利的关键是能否向法庭提供详细的、符合国际会计准则要求的相关会计资料。从国际反倾销的具体运作分析,反倾销会计能提供权威的“诉讼支持”。西方国家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相比之下,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及会计核算方法在应对反倾销方面存在诸多缺陷。

1我国遭受反倾销的现状

中国已经连续十几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中国企业因为国外的反倾销调查而伤痕累累,损失惨重。中国遭受到国外反倾销的产品不仅种类繁多、涉及面广,从小到蜡烛、光盘大到钢材都是被外国进行反倾销的对象,而且还遭到国外多个国家的反倾销起诉,例如美国、欧盟、印度尼西亚都对中国的钢铁材料提起了反倾销诉讼:另外中国产品遭受的反倾销税是比较高的,都显著高于WTO成员国的平均水平。如2007年12月25日印度尼西亚热轧板卷反倾销案于2008年3月做出最终判决,此次最高获判税率为56.51%,中国在3.86%-42.58%之间。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威尔·马丁曾说:“中国内地有70%的出口产品贸易容易受到反倾销措施的攻击,未来10到15年内,将面临更加严重的反倾销。”从目前中国的产品结构和产业增长发展趋势看。中国将迎来国际对华反倾销的一个高峰,出口企业将面临欧美国家反倾销的严重威胁,仅在2006年,欧盟对华反倾销案件就超过130起。中国出口商品遭受反倾销的主要原因是商品价格相对于其他西方国家的低廉(这主要是因为国内的生产资料价格和劳动力低廉造成的)。企业在应诉反倾销的工作中需要提供详细的出口产品的成本计算方面的资料,这就需要会计人员的积极参与。在遵守游戏规则的框架下,切实做好防范和应诉举证工作,充分利用会计成本资料有理有节有据地进行反“反倾销”。

2现阶段我国反倾销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会计制度不符合国际会计标准。由于我国的会计制度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会计要素的计量标准还带有较多的计划经济的痕迹。迄今为止,尽管财政部于已出台的具体会计准则体现了中国会计的国际化,但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仍存在着与市场经济发展、国际资本市场一体化不相适应的方面。比如,在会计准则的运用功能上,企业财务报告应该只是让投资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但我国还赋予了会计准则一些规范企业行为的功能;在会计目标的定位上,我国会计准则更多地强调了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在成本费用的构成、确认和计量方法上也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异。

2.2会计信息受非市场因素的影响。我国出口产品的企业有很大部份是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由于这些企业产权大部分归国家所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大多由政府任命,企业的会计信息难免不同程度受非市场因素的影响。如我国现在不少企业的土地、厂房很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划拨的,只是按很低的划拨价格进行折旧评估,而国际会计准则规定是按现有市场价格进行评估折价。

2.3现行会计信息系统难以应付反倾销调查。应诉国际反倾销关键是填答调查问卷,其主要内容是企业的总体情况和财务数据及成本信息。由于我国很多企业会计档案保管制度不健全,既没有会计档案管理机构,又没有指派专人管理,加上企业不熟悉国际贸易和反倾销的相关会计法规,对国际竞争对手的财务会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也缺乏了解,在企业遇到反倾销诉讼时,不能及时提供反倾销调查所需要的会计及相关方面的信息资料。

2.4成本核算体系不够细化,成本核算范围与国际惯例不一致。我国企业目前在计量生产成本时,采用的是制造成本法,不考虑期间费用的分摊。而国际反倾销法中所认可的产品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销售、管理和一般费用”两部分。也就是说,国际惯例摊入成本的费用除了生产成本外,还加入了每个产品所含的包装费、研发费、保险费和广告费等,成本核算相当详细,另外国际成本核算中还考虑容易被我国企业忽视的信用成本,知识成本,环境成本等,这些都造成了我国企业产品成本与国际反倾销法所认可的产品成本不一致。

3我国反倾销会计的几点对策

3.1加快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加入VVTO意味着企业在体制、管理、财务等方面都要向国际标准看齐,按国际规则行事,要尽快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准则,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对经济全球化会计共性的问题,我们要力求接受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会计准则,对特殊问题,也应在国际会计准则的指导下进行协调。

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其内容基本体现了会计标准的国际化,其核心准则所规定会计政策、会计确认、计量标准与国际标准基本一致,主要是要加快推广和执行。在反倾销调查中,最重要的是出口商品的正常价值的确定问题,而正常价值的确定依据的就是被调查产品的真实的生产成本,成本和费用的核算资料是反倾销应诉中重要的举证材料,直接关系到反倾销应诉的胜败。要逐步实现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反倾销法有关会计成本核算方面的衔接与协调,提高企业成本资料的通用性。

3.2构建反倾销会计信息支持系统。应诉反倾销需要的是一个全新的信息平台,在内容上除了需要提供相关的会计资料、还包括反倾销的法规、国际市场动态等。所以,迎战反倾销必须构建一个完善的会计信息支持系统。

首先,出口企业应加强对生产、经营、管理等内部会计档案资料的管理,结合反倾销调查内容做好有关资料的收集,规范自己的财务并详细记录产品的成本核算资料,并应有生产成本的构成和财务收支的详细情况。其次,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行业协会在搜集国内外市场信息时具有较大的优势,行业协会应定期提供行业产品的国际国内基本价格标准和本行业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分布资料。另外会计中介机构在反倾销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会计师事务所反倾销会计信息系统应主要提供反倾销法规、应诉反倾销举证、产业损害评估等方面的资料。

3.3建立反倾销会计预警机制。在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之前,制定实施一系列反倾销会计的规避战略。以避免引发反倾销调查。首先,企业本身要做好出口产品的产、销、存分析,掌握市场特点,做好市场分析,预测发展趋势,形成分析报告。其次,要了解和掌握目前主要市场上的反倾销法规和有关成本认定的国际基本规则,在出口定价上进行会计控制,原则是出口产品的价格不能低于其在国内市场的销售价格。

3.4转变营销策略,树立全面质量观。企业在产品营销方面要着眼干以服务、质量占领市场、避免低成本、低价格策略。从对廉价要素的依赖转向对技术要素的追求,自主开发知识产权,树立创新观念,提高产品附加值。企业协调自己的生产、销售与供应,通过国际市场会计信息来确定并及时调整出口价格。贯彻循序渐进的战略,会计及时计量出口产品进入一国市场的速度和数量,避免出口产品在进口国市场的迅速增长而引发反倾销调查。注重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以降低市场过分集中所带来的风险,也能达到避免反倾销的效果。

对我国会计要素定义的几点思考 篇4

对目前我国高等会计教育的几点反思和探索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市场需求的深化,会计教育一方面呈现出大众化浪潮的`趋势,另一方面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校会计教育现状和市场需求的分析,反思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的意见和措施.

作 者:安然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刊 名:中国商界 英文刊名:CHINA COMMERCE 年,卷(期):2009 “”(4) 分类号:G64 关键词:高等会计教育现状分析   弊病反思   措施探索  

对我国农业政策调整的几点思考 篇5

“>对我国农业政策调整的几点思考2007-02-10 16:49:08

对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业政策演变而言,××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年份。这一年,不仅粮食大幅度增产、农民收入增速明显提升,更重要的是,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对农业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支持农业的政策措施,市场化和国际化背景下的我国农业政策框架的轮廓初步形成。对这一轮的农业政策调整进行深入分析,对下一步的农业政策走向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一、农业政策调整的基本背景

××年农业形势好是相对前几年粮食减产和农民增收缓慢来讲的;××年农业政策针对性强是针对前几年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来讲的。对××年的

农业政策调整要有深入的理解,必须先对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所处的宏观环境有所了解。

(一)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差距扩大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这几年,虽然农产品供给充裕,但农民增收非常困难。由于农产品供大于求、农产品价格连年下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年的年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年增长速度为%,只相当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的一半左右。虽然国家“九五”和“十五”规划目标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均为%,但这年中没有年达到规划目标。从收入增长的绝对数来看,××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元,比年的元增加了元,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从元增加到元,增加了元。城乡居民收入比值年为:,××年扩大为.:。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差距扩大是农业政策调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二)粮食产量下降,供求关系趋紧××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亿亩,是历史上最少的年份;总产量亿公斤,减至世纪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人均粮食产量公斤,降到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从—年,我国粮食连续年丰收,从—××年,粮食连续年减产,后年平均产量与前年相比,粮食产量下降亿公斤以上。同时,粮食消费量逐年增加,粮食产需平衡的缺口逐年扩大。弥补粮食产需缺口主要靠挖库存。在粮食总量关系趋紧的同时,品种结构矛盾逐步暴露,特别是大米短缺的问题较为严重。粮食供求关系由供大于求向供求趋紧转变,主要标志是××年月份和××年月份粮食价格出现两次较大幅度上涨。××年月中旬后,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上涨引发国内粮食价格上升,主要是大豆、小麦及面粉价格明显上涨,涨幅达%左右。××年月下旬到月份,南方部分地区大米价格大幅上涨引发全国大米价格上升,带动粮食价格上涨。××年月中旬,与上年同期相比,种主要粮

食品种平均价格上涨%左右,其中大米价格上涨%~%,小麦上涨%以上,玉米上涨%以上。粮食价格由长期持续低迷到连续出现上涨是粮食供求关系出现新变化的重要信号。

(三)生产要素流失,资源约束增强近几年我国农业和农村生产要素大量流失,给农业发展带来严重的“硬伤”。生产要素流失突出表现在耕地和资金两个方面。从—××年,由于退耕还林、农业结构调整和非农建设占用等多种原因,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亿亩,平均每年减少多万亩。耕地减少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造成实质性的、不可逆的损害,使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更加突出。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偏离“三农”的倾向十分严重,农村资金大量通过金融机构流入城市。农村资金短缺、农民贷款难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四)农民权益受损,社会矛盾突出低价征用农民土地导致农民利益大量

流失,而且征地补偿款拖欠严重。以土地换取发展资金,随意以低地价甚至“零地价”招商引资,严重侵害农民利益,引发诸多经济和社会矛盾。拖欠农民工工资极为普遍,仅建筑领域××年底以前的拖欠工资就高达几百亿元。农民工的要求并不高,回家过年能够足额领到微薄的工资就心满意足。农民因征地问题的上访增多,农民工以极端方式讨要工资的事例增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五)投资规模膨胀,通胀压力较大××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为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汽车、纺织投资增长过快,投资规模过大,导致运力紧张,能源和部分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年国内生产资料市场销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其中钢材价格上涨.%。在整个经济已经绷得很紧的情况下,农业特别是粮食供给和价格又发生大的问

题,与煤电油运紧张、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交织在一起,出现“两碰头”,加剧了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矛盾,甚至影响稳定的大局。出于对这种局面的担心,政府加大了对农业政策的调整力度。

二、农业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推进,对我国工业化发展已进入中期阶段认识的统一,政府已经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对农业政策逐步进行了调整。××年中央发出号文件和其他多个文件,农业政策调整的步伐明显加快,集中出台了一批新的带方向性的政策措施。

(一)“多予”政策()增加粮食生产投入。全国共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亿元对部分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在前两年对部分地区的大豆和小麦实行良种补贴的基础上,把良种补贴试点范围扩大到部分地区的水稻和玉米,中央财政安排粮食主产区的良种补贴资金亿元。对部分地区农民购置大型农机具给

予适当补贴,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共安排这方面的专项补贴资金.亿元。()增加农业基本建设投入。中央农业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达到亿元,农村“六小工程”的投入超过亿元,农村扶贫开发投入达到亿元,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达到亿元。正式启动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选择一部分有基础、有潜力的粮食大县和国有农场,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国家优质专用粮食基地。第一次明确了将土地出让金的部分纯收益用于农业土地开发,规定市、县将不低于土地出让平均纯收益的%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增加农村社会事业投入。坚持新增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启动西部地区农村教育“两基”攻坚计划,重点支持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和远程教育示范工程,对农村部分家庭困难的学生免费发放教科书。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支持部分地区乡镇卫生院建设,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建设。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特

别是民族地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支持。

(二)“少取”政策()少收农民的税。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农业税税率降低个百分点、年内在全国取消农业税。后来鉴于粮食生产形势的严峻,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国家决定加大减免农业税力度。在黑龙江、吉林两省进行全部免征农业税试点,在河北等个粮食主产省(区)降低农业税税率个百分点,其他地区降低个百分点。一些沿海省份及其他地区有条件的县也自费进行了免征农业税的改革试点。全国减征免征农业税亿元,取消农业特产税亿元,农民由此减轻负担共计亿元。中央财政新增转移支付.亿元,加上以前基数,用于农村税费改革的资金达到多亿元。()少征农民的地。严格保护耕地,全面清理整顿开发区,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案件,暂停半年审批农

用地转非农建设用地,在全国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大检查。对征用农村集体土地的补偿安置情况进行清理检查,特别是突破现行土地管理法的规定,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使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依照现行法律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被征地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不足以支付因征地而导致无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的,省级政府应当批准增加安置补助费;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达到法定上限,尚不足以使被征地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当地人民政府可以用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予以补贴。

(三)“放活”政策()放活粮食流通。在前几年放开主销区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开了主产区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实行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粮食期货市场进一步发育,玉米和黄大豆号期货品种正式上市。()放活农村金融。扩大农村信用

社改革试点范围,减轻历史包袱,完善产权结构,健全内控机制,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着力增强农村信用社活力。鼓励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鼓励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放活农民就业。消除不利于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障碍,继续清理针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歧视性政策和各项乱收费。重点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活动。研究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上学问题,一些城市已出台了具体的办法。为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增强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开展对外出务工农民技能培训的“阳光工程”。

从××年的实践来看,我国农业政策调整表现出个基本特点:()对市场取向的改革更加坚定。面对××年月和××年月两轮粮价上涨,人们担心粮食流通市

场化的进程会中断。但政府毅然出台酝酿已久的市场取向的新一轮粮食改革政策,在粮食流通市场化道路上迈出了最后一步。()对市场经济的驾驭能力明显提高。理性对待粮食回升,既没有过早平抑、扭曲市场信号,也没有向管制体制复归。这与年第四季度国内粮食市场出现波动以后当时政府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形成明显反差。()对经济手段的运用更加娴熟。利用市场粮价的回升刺激农民增加生产投入。充分运用补贴等经济手段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特别是对水稻加大良种补贴力度。对重点粮食品种在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政府先后公布了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和粳稻的最低收购价格,提前发出价格信号,引导农民发展水稻生产。

三、农业政策调整的走向

××年虽然在农业政策调整上迈出了一大步,并且实际效果很好,但这并不表明农业政策调整已经完全到位。下一步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总的走向是

稳定、完善、强化。下一步农业政策调整应当注意以下几点:()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政府要与市场合理分工,市场解决起来更有效率的就由市场去解决,政府解决起来更有效率的就应当由政府来解决。比如××年对化肥价格的管制效率就很差,是典型的政府越位。由于化肥的上游产品煤、电、油、运、气价格全面上涨,以及国际市场化肥价格上涨,控制国内化肥价格造成企业开工不足、化肥出口增加和进口减少,结果加剧了国内化肥供求失衡的矛盾。()既不能只讲成本,又不能不讲成本。任何政策工具都是有成本的,对政策工具的选择必须进行成本效率分析,并且要完善政策成本的分担机制。有人认为××年出台的补贴政策成本太高。实际上,据对一些县的典型调查,粮食直补的行政成本约为补贴总额的%~%。与国外农业补贴项目相比,我国的粮食直补项目是非常有效率的。问题在于,粮食直补项目中没有列支行政成本,而是完全由

地方政府自行承担,这样地方政府就会感到成本很高。()既不能照搬国外做法,又不能不理睬规则。政策要符合我国国情,要与国际惯例接轨。××年出台的政策中,既有与粮食生产挂钩、直接影响粮食生产和贸易的干预政策,又有不与即期生产挂钩、对生产和贸易没有直接影响的补贴政策,还有旨在促进结构调整的支持政策。对这些政策要进行准确定性,要注意.%的黄箱支持上限。()既不能不保持连续性,又不能过分路径依赖。农业政策一经采行,无疑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但也要注意克服路径依赖,跳出现有思路,出台新的政策措施。目前各方面对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呼声很高。我国农业政策正处于十字路口,是步日本、韩国之后尘走向高补贴、高保护的不归之路,还是选择比较优势战略、建立高效率的农业产业体系,亟待作出理智抉择。

按照以上考虑,笔者的政策主张是:“多予”方面应当更多地重视公共产

品的供给,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少取”方面应当加快取消农业税的步伐,并更加重视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流失,彻底放弃靠剥夺农民利益积累城市建设资金的做法;“放活”方面应当进一步消除束缚农村发展的各种体制障碍,赋予农民全面发展的权利。建议近期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大以下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长期以来中央只对大型水利工程投资,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主要靠农民劳动积累和地方政府的少量补贴。鉴于目前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和基层对劳动力资源的行政动员能力降低,以及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地方正是财政最困难的地方,中央财政应该逐步承担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职责。()加强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扩散,一定程度上可以依靠市场的力量,但相当多的农业技术如果由市场进行推广则效率很低,必须由政府推广。对具有公

对我国会计要素定义的几点思考 篇6

一、**核电建设和发展状况

**的核电发展起步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到1970年,在**原子能委员会主持下,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石墨气冷反应堆技术,并建成6台机组,总装机容量237万千瓦,占**总发电量的7%。然而,这种技术存在先天不足,容量上不去,没有规模效应,与同类规模的美国压水堆机组相比,电力成本高了许多,市场竞争力差。基于此,**放弃自己的“成熟技术”,从美国西屋公司购买压水堆技术专利,在**本土生产压水堆设备,并授权**电力公司全面承担6台cp0系列压水堆的建设任务。1974年又开始建设26台单机容量为百万千瓦的cp1系列压水堆。此后不久,12台cp2系列压水堆核电机组也开工建设。**电力作为政府授权的惟一核电运营商,成功地将运营中的经验反馈给设计部门,不断优化设计,使**核电机组从cp0、cp1、cp2,到自行设计开发4环路的130万千瓦级的新机组p4,并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着手建造国际上最先进的主控室基于计算机辅助运行概念的145万千瓦系列反应堆n4,该机组采用最先进的机械制造和信息产业技术。这样,**在20年内建成运行了58台核电机组,而且使核电站体系实现了技术标准化。**在放弃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冷堆之后,又重新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压水堆技术。在短短几十年内,**从引进许可证开始起步,实现了设计、建设、运行和设备制造全方位的核电自主化。随着这些核电机组的投运,1995年以后,**核电占到了全国总发电量的80%,能源自主率由1973年23.9%,提高到现在的51%以上。

**现有19座核电站,58台核电机组在运行,2007年发电量418twh,占**年发电量的87.6%,为世界第二核电大国。核电布局合理是**核电的一大特点。**核电不仅分布在西部沿海,大量的核电机组还建在内陆濒河地区,基本*近负荷中心。在55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依次布点建设了19座核电站。核电站所发电量直接输送各大用户,减少了电能的损耗,也避免了长距离、大功率输送的弊端,为地区经济发展及居民生活用电提供了有效的能源保障。同时,全国形成相互连接的大电网,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与安全。

到2011年,**50%的核电机组寿命将达到30年,为了解决核电站老化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末,法德两国就开始联合开发了面向21世纪的新一代核电站(即第三代核电站)——欧洲压水堆(epr),用来承担核电站更新换代这一重要的战略任务,目前,epr的研发工作已基本完成,最大输出电功率可达165万千瓦,是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机组,用于替代即将退役的核电机组。与在运行的核电站相比,epr的安全性将提高十倍,造价降低10%,产生的废物将减少15%—30%。除了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开发,**还积极参与了第四代核电技术(g4)和可控热核聚变能(iter)的研究,并已成为世界首座聚变堆的两个候选厂址之一。**政府计划在2012年建成第三代(epr)反应堆的首台机组,2015至2020年具备批量建设第三代反应堆的能力,2035年完成第四代反应堆的开发。

二、**核安全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核电工业及相关产业较为发达,规模宏大,遍布各地,核安全管理任务也相当繁重。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政府就成立了核管理局,主要职责除了制定核安全原则,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监督核设施运行安全,充当核电“警察”。自始即把核电运营单位与核安全监督机构的职能完全分开。随着核电工业的发展,放射性废料增多。1991年,**根据法令组建了放射性废弃物管理局,完全独立于废物生产单位,负责对**的放射性废物进行长期管理。2002年,又根据法令重组了**核安全与辐射防护总局,负责政府在核安全方面政策法规的制定与相关工作的具体实施。这样,**逐步建立了完备和有效的核安全管理体制。**核安全管理机构具有五大基本职能:即制定法规、审批执照、监督执行、应急组织和信息发布。为确保核安全监督的有效性,2006年通过修订法律,独立设置了**国家核能安全局(asn),该局直接对**议会负责,由总统和议会独立任命的5人委员会领导,每个委员任期6年,不能连任。国家核安全机构颁发的执照或许可证,根据不同内容,由工业部和环保部两个部长联合签发,或直接由国家总理签发。**国家核能安全局(asn)在全**有11个派出机构,分11个区对核安全实施监督,每个核电厂都派有监督员。国家核安全的财政经费,由国家预算拨给。**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研究院(irsn)是**国家核能安全局(asn)的技术支持单位,担任技术顾问,包括对核事故分析评估,核安全评价等。

**的原子能法规比较健全,在核工业实践中形成了大量的法律性规定和文件,构成了行之有效的原子能法规体系。覆盖范围广泛而全面,涉及放射性防护、核设施监督、放射性材料管理、放射性医疗、核辐照加工、核贸易出口、第三方核责任、核废物管理、核矿资源开采、核事故应急等各方面。这些法规,既满足了**庞大核工业体系管理的需要,又与国际惯例和跨国经营接轨。

三、**核应急系统的运行与管理经验**核应急管理体制概括起来说就是“二条主线、二级管理、二个决策中心”。二条主线分别是政府行政当局和核电营运者单位;二级管理是指政府行政当局线上的国家核应急协调机构、国家核能安全局、民防总局构成的国家级机构和以省长为主的地方级机构,在营运者单位线上有**电力公司总部为主的国家级机构(业主总公司)和以核电站为主的地方级机构;二个决策中心分别是省长为保护公众、保护环境而采取行动的行政中心011和核电企业为控制机组状态、保护电站工作人员、保证信息畅通的技术中心。

**核应急管理主要机构包括:**核安全部际委员会,主要负责协调各方面行动,保证安全,保护公众和环境,制定严重事故救援计划和事故后处置计划;国家核能安全局(asn)。负责组织、协调和管理**的核应急工作,事故状态下向有关部门和公众、媒体通报信息,负责派技术专家到各级应急指挥中心;内务部民防总局(ddsc)。民防总局负责核应急准备、计划编制、组织演习和救援指挥、协调应急资源等工作。该局设有一个跨部门应急指挥中心(cogic),是全**核事故应急救援的最高决策指挥机构,各种信息都集中到该中心的控制室,军队、航空、铁路、气象等各有关部门都有明确职责,事故状态下都须进入中心,负责指挥和沟通;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研究院(irsn)。主要从事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的技术工作,包括辐射监测(现场测量、取样测评、分析处理)、信息数据管理、评估决策系统等。该院是**辐射防护和核安全的技术支持单位;地方应急组织(pcf)。设在地方政府,负责应急救援决策和指挥协调。平时作为政府日常工作机构,负责应急准备,应急响应时全体人员到位进入中心,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协调工作;核电企业的核应急机构(pcl)。核电企业在业主(地方公司)和电厂都建有核应急机构。**电力公司(edf)有健全的应急体制,包括辐射防护研究和监测机构、应急指挥中心等,各项应急准备工作都十分到位。各核电厂也都有应急机构,负责应急预警、预案制定、场内应急救援等工作。**消防部队在发生核事故时,主要任务是交流、评估、计划和行动是**核应急工作的4个主要环节。简单说,**核应急工作顺利开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完备的法律制度,健全的组织体系,较高的核应急关注度,充足的人、财、物投入以及积极兼容方针等。以核应急演练为例,各类演习是核应急准备的主要工作内容,**规定每个核电站每3年应参与1次国家级核应急演习,平均每年要组织8次全国核事故应急演习,其中6-7次为模拟核电站核事故,1-2次为其它核设施事故。地方政府核应急管理部门、核电厂以及有关单位都制定核应急计划,为应急响应提供了可*依据。此外,**把辐射监测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形成监测网络数据库和信息系统,成为核应急的一项基础性业务工作。

四、**核故障处理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1)国家:设核安全部级委员会。由总理直接领导,有关部部长组成。部级委员会下设秘书处由12—13人组成,从各部委抽调,秘书长相当省长一级,主要职责:发生重大核事故时进行协调指挥,主要部门的职责如下:

外交部:报告国际原子能委员会,通知欧共体及邻近的国家。

环境保护部:报告国际原子能委员会。负责水源、空气等测试;协助事故所在地的省长处理核事故对环境的影响。

运输部:指挥全国交通,停止向核事故地区的火车、飞机、船舶的运行。省长有权指挥辖区的交通。

国防部:需要时,派遗国家宪兵、防化部队进行干预。

内政部:搜集信息,协调、指挥消防部队和警察处理事故。

工业部(又称工业与外贸部):核安全主管部门,设指挥中心。发生核事故后,对省长和有关部门提出救援意见和信息。

核安全防护研究所:①有关专家根据区域和分工不同,发生核事故后,接到通知,立即赶赴有关安全委员会和指挥中心,参与指挥、调度。②提出核事故信息,建议核事故处理措施。③负责核事故原因的调查协调工作,一星期后,提出事故的后果及进一步应采取的措施意见。

(2)省长:省长是遇到事故,命令执行特别干预计划的唯一的人。职责:①通知市长及市民;②有必要时下命令采取特别干预计划。

(3)核电站:每个核电站都设有救援与消防指挥中心,直接受站长的指挥,该中心也是一个多功能机构,负责电站的所有安全技术问题,核电站站长是发生核事故后,下命令采取内部干预的唯一的人。

五、**核电站的火灾预防

由于职业特点,我特别关注了**核电站火灾预防工作。**核电站注重从源头防控火灾隐患,制定了严格的消防技术规范,并严格落实到位。**核电站的技术规范是由核防护研究所制订,核安全局审核,工业与外贸部审批颁发并与核安全局负责日常的监督实施。核电站火灾预防的主要途径:(1)稳定的结构。核反应堆采用混凝土封闭,其厂房耐火等级为一、二级,以防止核泄漏和火灾的发生;(2)防火分隔。划分防火区,防火门的耐火的极限1.5小时以上,控制火势的蔓延;(3)封堵严密。各种管廊、管沟、风道、夹层及其他部位采取合理有效的封堵措施,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4)使用不燃或难燃材料,采用阻火电缆,尽可能少地使用易引进火灾危害的设备,减少可燃物;(5)防排烟。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排烟措施,把发生火灾时产生的烟雾及时排出去;(6)火灾探测。进行火灾自动探测,迅速及时探知火灾的发生及发生点;(7)可*的自动灭火系统。设置水、气体等自动灭火系统。为提高系统安全,对部位的电流、电缆、灭火系统均采用了“双保险”,一旦一处发生故障,另一回路将会自动切换运行。

六、**核电应急体系对我国消防部队参与核应急的启示

一要健全完善统一的核应急组织体系。从目前情况看,建立健全国家核应急体系和专业应急机构是极为必要的。我国已建立了核应急办公室,并有公安、消防、环保、卫生等部门作为应急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有行政首长作为负责人。这种机制对加强统一管理调度、提高政府效能和减少资源浪费等都起到了良好作用。但如何将分散的职能部门统一到应急工作中来,进而形成最大工作合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整合。随着核应急工作的深入开展,核应急组织的职业化是提高和保持应急能力的重要措施,尽快将兼职、半专业和分散的应急力量转变为专业应急力量,有利于应急经验的积累,提高并保持应急组织的活力与能力。此外,核应急工作在实战中需要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鼓励其参与应急工作,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使其成为核应急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要从核事故应急工作的实战性出发,建立完善应急志愿者组织体系,通过制度建设和应急演练,充分发挥其作用,提升核应急整体能力。

二要保证核电安全信息共享。核电信息主导核应急响应工作,这一点应成为核电站与地方政府领导的共识。核电站涉及核运行、核安全、核应急的重大信息理应与地方政府、消防部队共享,以利消防部队积极有效的处置核事故。借鉴**等发达国家经验,核电企业应自觉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提高其安全运行情况透明度,与驻地消防部队、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加大核电安全公益宣传力度。此外,要特别重视核事故情况下快速准确的信息收集和发布,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这对稳定社会秩序将起到十分重要作用。相反封锁消息,往往会导致组织无序,措施乏力,群众猜疑,谣言四起,秩序混乱,这一点在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中已得到验证。

三要加强核应急实战性演练。要适时组织消防部队和核电站同步的场内、外联合演习,解决应急响应中的接口和行动协作,以及前沿指挥体制和动作机制等问题,进一步检验场内场外应急计划和实施程序的有效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通过核电站和消防部队在核应急工作方面的密切有机配合,使核应急响应工作更具前瞻性、实效性。在应急演练工作中,要将计划与随机导调相结合,将核事故中可能发生的情形尽可能在演习中反映出来,以切实增强现场处置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检验核事故应急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应急响应能力,不断改进应急准备工作,使核应急的实际响应能力达到或接近实战水平。为提高自身的演习水平和应急技能,建议组织相关人员对国外先进核电技术国家定期举行的核应急演习进行观摩学习,充分借鉴好的经验,在应急预案中进行补充和完善。

四要建立核应急教育培训体制。在核应急工作中,人是起主导作用的、具有决定性因素的资源,这其中包括对应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工作作风磨练。目前,江苏省消防部队还没有具体的核应急培训大纲,官兵对核应急处置的对策了解有限。因此,应建立多层次的教育训练体制,编制统一的培训教材,切实提高消防官兵综合素质。可以将辐射防护和应急知识培训纳入执勤岗位练兵中,进行专门教育并形成制度化。还可以利用各种形式的载体,开展经常化的科普宣传,让官兵对辐射防护、应急知识有关科学的、理性的认识,这对做好核应急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要进一步加强对消防部队的培训,重点是通过有组织的合成演练,使其在应急状态下能有序度熟练地进行指挥,并有效的进行事中、事后的处理工作。

五要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宣传。长期以来,大众对核电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感,对核电应急方面的知识更是知之甚少。这一方面是由于对核电常识原理不了解,另一方面是对紧急情况下如何应急保护不知所指。在这些方面**有着很好的经验,那就是加强宣传,宣传应急处置方案,提高信息公开透明度,增强公众应急响应能力和参与水平。作为有核电城市,除连云港市政府要承担核电常识宣传外,消防部队也要加强对核电安全常识的宣传,要在加强部队官兵层面宣传同时,特别加强对中心城区公众宣传,拓展宣传范围和对象,使公众都能系统了解、正确认识核电,消除认识误区,营造支持核电发展和参与核应急工作的社会氛围。

对我国会计要素定义的几点思考 篇7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会计工作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我们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现代企业固有的性质和要求,按照世界通行的国际惯例和标准,来塑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

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我国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它是使企业成为面向国内外市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一种企业机制。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是多元化、多角化、集团化经营,并且日益呈现大规模、跨国化、跨行业的经营趋势。现代企业的上述特点,对我国企业现行的会计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这些要求主要是:为企业、国家、个人等提供信息,合理组织资金运动,提高经济效益,维护投资者、债权人和本单位的利益。

二、我国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工作的特征

要建立起既与国际惯例接轨,又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会计管理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不断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会计工作发展变化很迅速,呈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主要为:

1.会计工作的内涵发生变化

由于会计的地位、作用增强和对会计的要求日益提高,从而使会计的具体任务和工作重点发生了三个明显的转变,即由原来主要对外编送报表、报告财务状况转向对内加强管理;由原来主要是事后核算转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同时进行;由原来的主要是反映情况、提供信息,转向综合提供并运用信息,干预生产、推动经营和参与决策。

2.会计工作的服务对象发生变化

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工作的服务对象已不是过去那种计划经济时期的状况了,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经营方式多样化,投资者又遍及全社会各阶层,除国家授权投资的国有资产经营代表,还有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投资人(资产所有者)以及国家政府部门投资者、证券交易机构及新闻媒介等,都要及时、规范地提供财务信息,为之服务。因此,现代企业制度下扩大了企业会计工作的服务范围。企业会计在新时期肩负着非常重要的历史责任,即切实做好企业为社会利益服务。

3.会计工作的方法有了新发展

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工作在成本核算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核算方法,如:标准成本、变动成本、弹性预算等。同时,为了满足分析、预测、决策等方面的需要,会计方法中还增加充分运用高等数学、运筹学等数学工具和分析方法,进行预测决策工作。此外,由于会计任务、方法、工作组织发生了变化,对会计数据处理工作量成倍增加;其次,在数据提供的及时性、数据运算的精确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程序也更加复杂化。因此,电子计算机一问世,就很快被应用于会计数据处理工作中,出现了会计电算化,并在进一步完善。

三、我国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与其所处环境息息相关。它不仅受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科技等外生环境的制约,同时也受会计思想、会计理论、会计组织等内生环境的影响。就当前我国会计工作与其所处环境而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现行会计制度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

现行会计制度是围繞企业常规会计事项由国家统一制定,在构成上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现代会计分支未纳入会计规范体系,近年来的人力资源会计、质量成本会计、物价变动会计、金融工具会计等为人们熟悉,但尚未制定这些会计分支的制度或准则规范。许多企业缺乏健全、完善的内部核算制度,只执行统一层次的会计规范,而无完善的内部核算制度与办法,这既损害了会计制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又导致企业成本不实、帐目不清、数据不真。

2.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国际化步伐较慢

市场经济竞争激烈,市场瞬息万变,企业决策在企业经营中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会计工作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随着我国现代企业会计制度的建立,会计行业的国际化进程也迫在眉睫。然而我国大多数人还是趋于保守、传统,不易接受新事物,创造精神有待进一步发扬。这一社会文化大环境几千年来已根深蒂固,短时间内很难改过。国家加入WTO几年,有些会计规范调整为执行国际会计准则,但在许多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尚未协调,甚至差异较大。由于差异的存在,使我国的会计信息缺乏国际可比性,不能充分发挥其“国际性商业语言”的功能,使我国涉外企业会计信息成本上升,影响参与国际性竞争,制约我国市场经济的国际化发展和企业经营的国际化拓展。

3.现行会计规范的协调性差

在我国,新近出台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则规定企业须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利润分配表以及分部营业利润和资产表等。由于相关法律规定不一致,就可能导致企业会计人员在实务操作中无所适从,比如一个从事产品制造的股份有限公司,是应执行《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还是按《公司法》规定处理,是无从明确的,结果可能导致同一类型企业按照不同的规定进行处理,损害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总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会计工作不断改进和创新,紧跟时代步伐和经济发展进程,从而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邵 波:《企业会计制度》,中国经济出版,2002年.

[2]李玉环:《会计运行机制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

对我国会计要素定义的几点思考 篇8

● 姚建龙*

内容摘要 从根本上说,少年法庭向少年法院的发展过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目前,我国创设少年法院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第一个少年法院在中国的出现已经为时不远。关键词 少年法庭 少年法院 少年司法制度

第一个少年法庭的诞生

美国伊利洛斯州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该州在1899年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少年法庭法》,同时在芝加哥市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少年法庭,开创了世界少年司法制度的先河。《少年法庭法》集少年刑事诉讼、违法少年的教育改造和特殊保护于一身,它以独特的视角、针对性的做法和良好的实践效果引起司法界的重视、社会公众的认可和欢迎,因此很快在美国本土推广并进一步波及欧亚大陆、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在我国的数千家基层法院中也许还没有哪一家会象上海长宁区法院那样在国内外广为人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该法院在1984年率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专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少年法庭(当时只是“少年刑事案件合议庭”,1988年才开始独立建制)。少年法庭建立后很快在未成年人保护和治理青少年犯罪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效果,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关注和指导下,长宁区的成功经验很被广泛推广,很多省、市、自治区的法院纷纷响应,仅仅两年,少年法庭就发展到100多个。到1990年底,全国的少年法庭已经达到2400余个。截止1998年底,全国共有3694个少年法庭。有必要指出的一点是,我国目前的少年法庭还只是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庭,其受案范围仅仅限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这是与国外的少年法庭、少年法院有重大区别的。不过,无论是芝加哥少年法庭还是长宁区少年法庭,都是以青少年犯罪的增多和危害日益严重为背景的。

从1984年至今,我国的少年法庭已经走过了17年的历程,它在未成年人保护和治理青少年犯罪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但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正如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田幸所言:“少年司法机构就象一个总也长不大的孩子,法律上没有地位,职能上难以健全,甚至其存在都受到了威胁,十多年来少年法庭走过的道路,经历了一个由热到冷、由蓬勃发展到徘徊观望的过程。”①今后,少年法庭向何处去?我国的少年司法制度应该怎样发展?这是专家、学者和实际部门的同志所共同思索的问题。

创设少年法院的必要性

一、少年司法制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一般认为,我国的少年司法制度是从1984年上海市长宁区法院建立第一个少年法庭开始形成的,迄今已有17年的历史。如果说在少年法庭草创之初的主要争议是要不要少年司法制度的话,那么今天的主要争议则是一个建设什么样的少年司法制度的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的少年司法制度一般都有几十年、上百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都具有下列共同特征:其一,设置具有特别性的少年法院,审理有关未成年人的案件;其二,设立专门的少年法官,负责少年案件的审理;其三,少年法院的管辖范围相当广泛,尤其是英美法系国家,它不仅以犯罪少年为管辖对象,而且凡属“需要监督的少年”、“需要照管保护的少年”均属于少年法院管辖的对象。设置综合性的少年法院是世界各国少年司法制度中所采用的普遍形式。例如,美国在1899年设立第一个少年法庭后,到1925年除了两个洲外所有各洲都成立了少年法院。今天,美国的50个洲和哥伦比亚特区都颁布了少年法院组织法。在德国,1908年在科隆建立了第一个少年法院,接着法兰克福也建立了少年法院。日本在1948年公布的少年法规定设立家庭裁判所,将其作为下级法院的一种。家庭裁判所是同地方法院平行的、独立的第一审法院,不服家庭裁判所的裁判可以向高等裁判所上诉。

少年法庭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与之配套的法律和少年侦察、少年检察、少年矫治、少年法律援

助等机构,除少数地方外,从总体上说,这些都还是缺乏的。创设少年法院可以促使这些法律和机构的出台和设立,形成公、检、法、司配套的工作机制,理顺人民法院与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组织之间的关系,完善矫治、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社会帮教综合治理网络,是少年司法制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少年法庭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对以少年法庭为主体的少年司法制度进行改革。中国青少年犯罪学会第二会长、著名青少年犯罪专家徐建教授这样评价少年法院的创设:它是我国少年司法制度走向健全法制化的关键一步,是一种对新的法律框架的追求和对成人司法模式的突破,是在原由框架基础上的重要飞跃,是少年司法制度发展中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建立少年法院在实践上能为科学解决目前少年司法实践中产生的矛盾创造根本条件,提供情况、数据、经验,也是从立法上、理论上有效加快少年司法制度的法制化、科学化的重要时间步骤。②

二、仍然十分严重的少年犯罪是建立少年法院的内在驱动力

少年犯罪是少年司法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内在驱动力。③世界各国少年司法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无不与少年犯罪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无不以严重的少年犯罪为背景,当然我国也不例外。建国初期,少年犯罪并不严重,因此当时并无建立少年司法体制的必要。文革结束后,新一轮犯罪高峰肆虐我国,其中尤以少年犯罪的激增最为突出。在20世纪50、60年代,青少年犯罪仅占整个犯罪总数的20%至30%左右,而据1985年统计资料已经超过60%,一些大中城市更达到70%。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少年法庭建立为标志的少年司法制度应运而生。十七年的实践证明:少年法庭在治理青少年犯罪中的贡献是巨大而不可抹杀的。但是,我国当前少年犯罪还相当严重。据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编辑的《司法统计历史资料汇编》提供的数据,连续20年来少年犯罪在刑事案件总数中的比例一直在10%左右徘徊。目前的少年犯罪还出现了暴力化、成人化、低龄化、智能化、团伙化等特征,社会危害性十分严重。

少年犯罪在发展变化,少年司法制度也应随之发展变化。仍然十分严重的少年犯罪对少年司法制度的专业性、科学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少年法庭发展到少年法院势在必行。

三、少年法庭已经不能适应对未成年人全面保护的需要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统儒家文化大力提倡“幼吾幼以其人之幼”。可以说保护未成年人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都息息相关。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21世纪将是独生子女的世纪,这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范围、力度、水平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今天,一个未成年人出了问题,可能就意味着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的灾难。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是一个社会各界所密切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于一体的未成年人综合保护网络。这一综合保护网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司法保护乏力,而司法保护又是综合保护网络中的最后保障线,其他保护方式有赖于司法保护为后盾。这不仅体现为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立法的滞后、缺乏强制执行力度上,也突出的体现在少年司法制度的不健全、少年法庭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上。

目前的少年法庭仅限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大量涉及未成年人人身和财产权益的民事案件未纳入少年审判机构进行审理,明显不能全面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少年法庭也不能介入涉及未成年人的行政案件。譬如,劳动教养和工读学校是目前矫治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审批决定全在行政部门,法院不能介入,其结果是这些未成年人的权益遭受侵犯难以避免也难以得到司法保护与救济。在国际社会普遍提倡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进行全面保护、注重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我国独生子女比重日益提高的背景下,仅以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为审理对象的少年法庭制度,已不相适宜。归根结底,少年法庭建立和存在的目的是保护未成年人(治理少年犯罪也是一种保护),当少年法庭已经不能适应这一基本目的的实现时,理应寻求一种新的实现方式。

少年法院有无创设的必要是由社会各种因素决定的,而在各种主客观因素中居主导地位的是社会需要。正如著名青少年犯罪研究专家、中国青少年犯罪学会副会长肖建国教授所言:“现

阶段社会强烈要求建立少年法院,„„目前有的领导对建立少年法院有浓厚的兴趣,法学界、司法界有不少同志在不断呼吁建立少年法院,无非是看到了社会需要对少年法院的呼唤,看到了少年司法制度发展的客观规律。尽管领导个人的因素和社会舆论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不能够也不可能随意左右少年法院的设置,因为归根结底社会需要才是决定少年法院建立与否的关键。” ④

创设少年法院的可行性

一、创设少年法院具备充分的法律依据

20世纪80年代初,一批有社会责任感、热心青少年工作的专家学者和实践工作者在筹建中国第一个少年法庭时,所面临的最大障碍是寻找法律依据。找来找去只找到一条——198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的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合议制。”“合议庭由院长或庭长指定审判员一人担任审判长”。以此为依据,在解放思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指导下,走出了创建“审理少年刑事案件合议庭”的重要一步。1988年建立独立建制的少年刑事案件审判庭时,同样面临一个法律依据问题,当时人们认为《法院组织法》虽然没有规定设立少年刑事案件审判庭,但也并没有规定不允许设立少年庭。确切的说,这些法律依据多少还是有点勉强的。

目前设立少年法院的法律依据相对当年创设少年法庭来说要有力而且充分得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12月4日)第12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1979年7月1日通过1983年9月2日修正)第2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审判权由以下人民法院行使:

(一)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

(三)最高人民法院。”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年9月4日)第40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应当照顾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并可根据需要设立专门机构指定专人办理。”

4、《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即“北京规则”,我国于1985年11月29日批准加入)第2.3条规定:“应努力在每个国家司法管辖权范围内制定一套专门适用于少年犯的法律、规则和规定,并建立授权实施少年司法的机构和机关。”

2001年3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机构改革意见》中指出:“因特殊需要设置人民法院,由高级人民法院商有关部门同意后,报最高人民法院批准”,这实际上又明确了创设少年法院的审批程序。

二、少年司法制度十几年的发展为少年法院的创设积累了必要的经验和人才

少年法庭十七年少年刑事审判实践的探索,为少年法院的创设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总结这些有益经验的成果是制定了适应未成年人特点的“寓教于审、惩教结合”的审判程序法律规定和实体法律规定,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办理少年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等等。有些地方的少年法庭,如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法院在1991年8月曾经试着建立审理审理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综合性少年案件审判庭,此举大大拓展了少年法庭的工作领域,把少年司法制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虽然这种模式当时并没有得到肯定,但却为综合性少年法庭的创设积累了有益经验。许多地方为了解决少年法庭案源不足等矛盾和强化少年刑事审判的专业化,突破传统的按行政区划划分少年案件管辖的做法,采取少年案件指定管辖的做法。此举有利于确保司法公正,有利于对失足少年的教育、感化和挽救,有利于检察机关对少年案件审判的法律监督,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当然,它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同一地区法院之间工作负担的不均,影响公、检、法之间的工作格局等。上海长宁区法院与有关部门合作试验推行的“一卡制”,即用《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剖析及对策跟踪表》把进入少年刑事司法审判次序的未成年人从教育、感化、挽救出发,把他(她)的个人情况,罪前表现、犯罪原因和条件,审教的历程和措施,审判后的处置,以及重新回归社会的帮困解难等等,列入一卡(表),进行历史地、客观地、科学地记录的制度。还有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提出的“三段两议制”,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的“三个工作重点”、“四个教育环节”、“四种类型座谈会”等等。这些都是创设少年法院的有益经验。

少年法庭十七年的发展为少年法院的创设提供了必要的专业性人才。一大批热心少年司法工作,具有较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的和成年人案件审理经验的专业性人才已经形成。譬如如果把目前上海市分散在各少年法庭中从事少年案件审理工作的专门人员集中起来,则正好相当于一个基层法院工作人员的人数。

三、创设少年法院必要的经济基础、社会舆论背景等条件已经具备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少年法院的创设离不开必要的经济基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说决定了少年法院能否创设。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发展迅速,国家综合实力显著提高,一些地方已经提前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如果还有人怀疑少年法院在全国范围内普遍设立的现实性,那么一些经济条件较好、且少年司法制度发展较先进的地方完全可以先行设立少年法院,待时机成熟,在予推广。先试点后推广也是我国推行改革的传统做法和成功经验。

在现代社会,社会舆论是不容忽视的力量,少年法院的创设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独生子女逐渐成为我国未成年人的主体。以提高对未成年人保护力度、广度和水平为目的而创设少年法院,得到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可谓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如果说前些年创设少年法院还只是少数专家学者、实际部门工作者的呼吁的话,那么到今天,创设少年法院则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心愿。

由于我国特殊的文化背景,一项新制度的诞生,上层领导的态度显得非常重要,在许多情况下甚至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少年法院的创设离不开有关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创设少年法院的工作中,这一条件已经基本具备。2001年6月5日和6日,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支持,并委派一名少年法庭指导小组副组长参加,在上海市召开的有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河南五省的高级人民法院和部分中级人民法院的有关领导、法官,上海市有关部门领导、部分理论工作者参加的“五省市少年审判工作研讨会”专门研讨少年法院的创设,颇能说明一些问题。

未来少年法院的模式定位

少年法院的模式定位也就是建立什么样的少年法院的问题,这也是目前关于少年法院争议的核心和尚需加强研究的问题。综合专家、学者们对未来少年法院模式的主要构想,以下是笔者对未来少年法院的粗略素描:

第一个少年法院首先在少年司法制度发展基础较好而且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地区首先出现,而后再向全国推广。第一个少年法庭诞生地的上海,被大多数人认为是首选城市。

少年法院的级别属于基层人民法院,它设置于设区的市,全市的涉少一审案件均到该少年法院审判,少年案件的终审权则归属该市的中级人民法院。对于中央直辖市内少年法院的设置,因为目前的直辖市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中级人民法院,为此,可在中级法院辖区内设置一个基层人民法院级别的少年法院,终审权属该中级法院。为了解决可能会给群众带来的诉讼不便,一种多元的少年司法体制将可能会被采用,即在县、县级市基层人民法院建立综合性的少年庭,负责本辖区内少年刑事和少年保护等案件的审理。最高人民法院和各高级人民法院设置少年审判庭,它是一种名副其实的能指导少年审判工作的审判庭。也有专家学者主张少年法院的级别是中级人民法院,少年案件的终审权在高级人民法院,如此更会加重群众诉讼不便,也不合诉讼经济性原则,因而不为笔者所认同。

少年法院的收案范围是“宽幅型”的,即包括所有少年刑事案件和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民事、行政案件。传统的仅受理少年刑事案件的“窄幅型”做法将不再会被采用。

少年法院在案件审理中,将尽量采用符合未成年人心理特点的庭审方式,庭审人员尽量采取缓和的语气、对话式的庭审方式,“寓教于审”。任何可能加重未成年人心理负担、对未成年人造成伤害的做法都应尽量避免。

少年法院将更广泛地与社区教育以及工青团妇等具有维权职能的机构和组织联系,努力建成社区范围的未成年人教育保护网络。在这个未成年人维权网络中,少年法院将处于重要的位置。

每一项立法、每一新制度的创设也可以说是一个利益均衡的过程,在少年法院的创设过程中有可能损害一些部门的利益。这不仅需要作好协调工作,更需要那些部门利益可能受损的部门以国家、人民利益为重,以祖国下一代的利益为重,做出一定的牺牲,理解、扶持少年法院这一新生事物的诞生。有学者主张在少年法庭“成年”之际(2002年秋天少年法庭成立18周年)建立中国第一个少年法院,因为这样不仅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而且也意味着少年法院建立的时机已经成熟。这种愿望是美好的,但是创设少年法院还有许多路要走,首先是得到人大的批准,在明年秋天成立少年法院似乎还有一定难度。笔者预测在少年法庭成立20周年之际也就是2004年,中国将迎来第一个少年法院的诞生。

[本文原载《中国青年研究》2001年第6期]

(姚建龙(1977.1—),男,原重庆市劳教戒毒所干警,现为华东政法学院刑法学(青少年犯罪方向)专业法学研究生。主要著作有《上海青年志》(总撰及主要撰写人员)、《女性性犯罪与性受害》(与肖建国教授合著),在《法学》、《中国司法》、《中国青年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等上发表论文20余篇。联系方式:华东政法学院青少年犯罪研究所;邮编:200042;电话:(021)52551219;电子信箱:yaojianlong@sohu.com 或yaojian7244_cn@sina.com 注释:

①田幸:《建立少年法院的几点设想》,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1年第4期,第12页。②徐建:《论我过建设少年法院的条件和必要性》,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1年第4期。③参见肖建国主编:《发展中的少年司法制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4~6页。

上一篇:煤矿班组长培训制度下一篇:学校校长就职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