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法讲义(共5篇)
水法讲义 篇1
一、水法规宣传教育--将水资源意识植根于人民群众心中
十一五期间,我队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法制日”等宣传活动为载体,以《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水法规、取水许可办理程序、水资源费征收为主要内容,累计设立水法规咨询站10余次、制作展板100多块、出动宣传车20余辆,发动宣传单10万多张,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陆续颁布了新《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水土保持法》等水法规,我队水法规宣传教育也紧随时代步伐,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坚持广泛宣传、动静结合,坚持在宣传中执法,在执法中宣传,大范围宣传,使节水、惜水深入人心,大大提高了全社会的水资源意识,也为水资源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水资源管理—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为规范水资源开发利用秩序,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十一五以来,我队水资源管理全面推行“思想制度”(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用水定额管理制度、建议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坚持以宣传提高依法缴纳水资源费意识,以服务增强依法缴纳水资源费动力,逐步形成了一户一表一档案的管理模式,以取水户采取定期与不定期巡查的方法加强对取水户的管理,现共有取水许可证4套,在审批过程中加强对排污企业排污的监督与管理,严格控制排污企业排污量,对取水设施运行,用水计划执行,计量设施准确度进行实地检查,简历用水户档案。
实施严格管理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就主要建立水资源三条红线:开发利用红线、用水效率红线、限制纳污红线。一是以总量控制为核心,建立取水许可管理控制指标体系;二是搭理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三是强化饮用水水资源地保护和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完善水污染事件,迅速反映机制。
三、湖泊的管理与保护
汉南区境内河港、沟渠交织,湖泊棋布,根据《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我区保护湖泊6个,其中有湾湖、杀牛海湖、鬼神潭湖、坛子湖、前栏湖、桂子湖,湖泊水域面积总计4.41平方公里。我们根据《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对我区6个湖泊进行了勘界立桩,共埋设界碑200多块、界碑600多个,同时划定湖泊保护三线,即:水域保护线(简称蓝线)、绿化用地控制线(简称绿线)、外围控制线(简称灰线),我们每年与辖区内每个湖泊的责任单位签订湖泊保护责任状,定期不定期对湖泊进行巡查,每年出动湖泊巡查车辆72台次,巡查人员144人次,将违法填湖等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明确执法职责,加强执法监督力度,涉及湖泊的建设项目,严格遵守有关法规,履行许可审批手续,坚决保护和管理好我区的湖泊。
四、加大执法力度,营造良好水事秩序
为了及时发现并制止水事违法案件的发生,我们非常重视执法巡查工作,制定了巡查办法,坚持每季度进行一次巡查,对在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积极开展联合执法,我们每年开展汛前清障执法大检查活动,联合堤防总段、公安对河滩外临时建筑物、河道垃圾进行清除,对不清除的进行强拆,确保安全度汛。2005年为保障行洪安全,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们认真执行区委区政府的决定,坚决依法对违法种植在捞子湖村外滩的芦苇进行了清除,此举得到了当地村民的强烈拥护,当地村民放鞭庆祝大快人心。我们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水的理念,不断加大水行政执法的力度,及时查办各类水事案件,坚决严厉打击一切水事违法活动,努力维护和营造良好的水事秩序。
2013年水法宣传总结 篇2
宣传工作总结
2013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一届“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二十六届“中国水周”。按照上级指示精神要求,紧紧围绕今年“世界水日”“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是是“水合作(WaterCooperation)”、“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我们于3月22-28日期间认真开展了以宣传贯彻《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水法规和政策为核心宣传活动。现将宣传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狠抓落实
为了搞好今年纪念 “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宣传活动,我局成立由姚沅新为组长,张国庆为副组长,姚志伟、刘海燕、钱 红、张泽波为成员,水政监察大队及其他股室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宣传活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宣传纪念活动。今年我县水法宣传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中发[2011]1号、湘发[2011]1号文件和2011年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大力宣传省情水情,大力宣传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政策法规,为加快推进水利改革发展营造
浓厚的社会氛围和良好的法制环境。着力做好民生水利工作,增强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和水法治观念。提高全县人民保护母亲河、珍爱水环境的意识,为全力打造新晃古夜郎青山绿水的形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方案具体,注重实效
我们围绕今年“中国水周”的主题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宣传活动方案,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以及走上街头、深入基层等多种形式开展面向社会的宣传活动。力求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深入宣传各项法律法规,宣传中央新时期的水利发展思路,进一步提高水利系统干部职工的水行政管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群众的水法律法规意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对可持续发展水利的关注、理解和支持,为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组织力量深入乡镇,广泛宣传。
三、目的明确,形式多样
宣传周期间,我们在电视台播放为期一周的《人、水、法》水法宣传片,群发宣传短信20000条,同时向县城及23个乡镇群众发放宣传资料40000余份,其中中央一号文件宣传资料10000份、水利普查宣传资料10000份、新水土保持法宣传资料6000份、防汛抗旱宣传资料6000份、水法宣传资料8000份。书写悬挂标语100余幅,出动水法宣传车20余台/次,刷写大型固定标语2块,还联合县教育局组织3000
余名中学生在舞水河沿线开展了“保护母亲河、珍爱水环境”清洁河道活动。为我县依法治水、管水,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增强了全民水患意识。
四、突出重点,效果明显
1.水周期间,首先我们重点宣传了《水法》及其配套法规,宣传了全面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征收水资源费的重要性,增强了各取水单位依法取水,按时缴纳水资源费的自觉性;其次,在水法宣传周期间,出动宣传车1辆,播放《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宣传磁带,深入到乡镇、重点取水单位、采砂现场、水电站施工现场等检查有关情况。特别是一些对水法律法规认识浅,不缴纳水行政规费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重点宣传。
2.今年的宣传活动中在周边乡镇设立了水法律法规宣传咨询台,广泛宣传和认真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我们通过宣传教育,群众自觉保护河道的热情高涨,为有效遏制向河道乱倒乱弃渣土、侵占河道乱建的违法现象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3.通过对法律法规文件精神广泛宣传,为“十二五”水利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舆论先导的重要作用。
宣传水法及配套法规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水法宣传为契机,加快水利发展建设,共同建设和谐社会,继续合理利用水资源,努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
展,建立良好的水事环境,为全力打造新晃古夜郎绿水青山宜居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
新晃侗族自治县水务局
《水法》贯彻落实调研情况汇报 篇3
按照xxx区人大常委会2009年工作计划的安排,近期我们就区贯彻落实《水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于2002年10月1日颁布并实施。历时近七年,区政府始终将做好水事务管理,实现水资源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作为重要职责,摆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依法行政、依法节水保泉取得了显著成绩,他们不断探索创新出一条利国、利民、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协调发展的新路子。通过调研我们特别感受到,区政府不惟虚,只惟实,抓队伍,强素质,建章立制,营造依法用水、管水,维护水资源在经济建设中的特殊地位作了大量有效的工作。
一、主要工作特点:
一是把学法与提高执法队伍素质摆在首位,抓住不放。区水务局是2001年新成立的职能部门,现设水政监察大队3个执法中队。《水法》贯彻实施对他们是全新事务,法律法规和执行程序不甚了解,业务不熟,以至于执法越位和不到位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尽快提升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努力打造一只作风正、业务精、能力强的执法队伍,他们着重从以下三个环节开展工作。
一、加强对《水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做到知法懂法;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培养队伍良好情操和树立执法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三、举办有针对性的业务知识培训,建立信息网络,利用社区、办镇和社会多方资源,扩大《水法》知晓率。通过以上三个环节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依法水事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增强了辖区单位和个人依法节水、用水和自觉接受水事管理的自觉性。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节水意识,工作环环相扣。
一、将《水法》等有关水法规作为部门全体同志自觉学习的主要内 1 容;
二、请省市及大中专院校专家授课,系统学习和深刻领会《水法》内容,提高执行《水法》的责任意识和工作主动性;
三、印制接水保泉宣传材料发放社区、办镇,提倡节水社区建设,提高群众对水资源管理的参与意识;
四、利用“
3、22”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大型活动,在泉城广场、xxx广场以及各办镇进行集中宣传,提高市民学法、护法、用法自觉性;
五、举办用水大户负责人座谈会,交流《水法》学习体会,深刻理解《水法》条文,并就建设项目水事务的审核、审批的范围、程序及哪些属于违法建设项目等内容进行剖析讲解,重点强化贯彻执行《水法〉对遏制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全面提高市民的节水保泉意识和观念,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是建章立制,规范依法履职行为有章可循。主要建立了落实涉企检查、水费签批和备案制度;实行执法公示制度;执法人员行为制度以及首问责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政务公开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一次告知制等一系列整套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真正使政府水务部门做到有法必依、有章必循、秉公办事、文明执法,树立起了良好的水务执法队伍形象。
四是加大执法力度,切实维护《水法》的严肃性、显成效。
一、加强地下水开采的监督检查,履行职责,依法行政。近年来,政府水政监察大队共查处各类水务案件200起,取缔非法用水80处,与市自来水稽查大队联合稽查27个单位,立案查处5家企业和个人。
二、严格涉水工程管理,维护《水法》严肃性。进入2008年,国家、省、市诸多重点工程相继在我区落地开工建设,多处工程属于跨河、临河区域地段;如京沪高铁正式施工,跨越了小清河、腊山分洪道、南太平河,北太平河、曹圈虹吸干河五条主要排水河 2 道。其中三条河道桥墩正设臵在河道中心,该工程系国家重点,一方面要积极支援,创造条件促进建设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水法》赋予了严格执行涉水工程建设行为,二者既统一,又矛盾。鉴于此,在服从国家大局的前提下,区政府先后与省市水政部门及时汇报,经过多次协调沟通,向工程建设单位讲明《水法》义务要求,最终使问题依法整改,地方与建设部门达成了共识。再如河道管理依法规范逐步正轨。2009年3月,段店镇由李村村民李XX擅自将2000余株树苗栽植在新建的玉符河堤岸上,明显违规违法,案发后区水政部门多次规劝,下达整改进行制止,后经执法人员讲明政策法规,耐心细致地宣传法律责任,最终其主动承担错误,积极配合清理所载的树木,恢复了河道状况,通过这一案例,区水政执法工作人员宣传了法律,教育了群众,维护了法律的尊严。
二、存在的问题
《水法》实施以来,区政府和水资源管理工作虽然从起步到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调研中我们也看到了这项工作与中央、省、市的要求还存在差距,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提高。
(一)、水法法律法规宣传还不够、不到位。往往只重视定期宣传、而忽视了法律的普及;
(二)、依法行政,加强水务管理手段相对滞后,水资源流失和水资源费漏征现象也还存在;
(三)、个别重点工程,企业用水大户的税法宣传不够,违法施工现象还时有发生。
三、建议
1、要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和改进《水法》宣传的方法、途径,提高人民群众的节水保泉意识,逐步形成全社会关注水资源的保护 3 和自然生态的培植,树立爱济南、保水源、共建更适合人类居住的大自然的氛围。
2、要依法行政、科学执法,变事后处罚为事前送法、讲法,要立足现有条件、创新思路,改进管理手段,确保《水法》执法水平再上新台阶。
水法讲义 篇4
(2006年7月21日,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水资源规划和开发利用
第三章 水资源、水域和水工程的保护
第四章 水资源配置和节约用水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水资源,防治水害,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合理配置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
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依法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工作,加强珍惜、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教育,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并将其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有关工作。
第六条 在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者个人,由人民政府或者水行政等主管部门给予奖励。
第二章 水资源规划和开发利用
第七条 省人民政府制定全省水资源战略规划。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按照流域、区域统一制定规划。区域规划应当服从流域规划,专业规划应当服从综合规划。
水资源规划编制应当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防止过度开发,体现科学性、合理性。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水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监督和协调。
第八条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有关市(州)人民政府依照国家流域综合规划和全省水资源战略规划,编制本省区域综合规划和省人民政府确认的重要江河、湖泊、水库以及跨市、州的流域综合规划、区域综合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前款规定以外的流域综合规划、区域综合规划,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九条
防洪、抗旱、治涝、灌溉、航运、供水、水力发电、竹木流放、渔业、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水环境、节约用水等专业规划,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编制,征求同级相关部门的意见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条 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和防治水害活动必须严格遵守经批准的规划。规划需要修改时,必须按照规划编制程序报原批准机关批准。水工程建设涉及防洪的,依照《防洪法》的有关规定执行;涉及其他地区和行业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征求有关地区和部门的意见。
第十一条 对于直接从地下或者江河、湖泊及水工程拦蓄江河、湖泊的水域内取用水资源并需申请取水许可证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业主单位应当委托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的单位,进行水资源论证,编制论证报告书。
少量取水建设项目不需要进行水资源论证,具体范围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十二条 开采地下水应当遵循总量控制、优化配置的原则,并符合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和开采计划中确定的可采总量、井点总体布局、取水层位的要求,防止水源枯竭以及地质灾害的发生。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确定地下水可开采量、井点总体布局和取水层位,并对地下水水位、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建立档案,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并规划和开发替代水源,采取科学措施,增加地下水的有效补给。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地下水分布状况及开采情况,划定地下水超采地区;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地区,划定地下水限制开采区或者禁止开采区,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告。
在地下水禁止开采区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取用地下水的建设项目。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禁止从事抽取地下水等容易诱发地质灾害发生的活动。
第十四条 水能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必须服从水资源规划,实行有偿开发使用;鼓励各类投资者开发、利用水能资源,依法保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水能资源开发利用,采用招标、拍卖、挂牌交易等公平竞争的方式确定开发权人,由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水行政等相关部门实施。水能资源开发具体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兴建的各类水工程,其防洪调度和大坝安全应当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管理和监督。出现严重旱涝灾情,必须服从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调度。
第三章 水资源、水域和水工程的保护
第十五条 本省境内长江干流、汉江干流及其重要支流和重要湖泊、水库等的水功能区划,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拟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向社会公告,同时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其他江河、湖泊、水库的水功能区划,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拟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向社会公告,同时报上一级水行政主
管部门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水功能区划的编制和拟定应当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体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对重要的水域以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水功能区划的编制,应当通过各种形式,公开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文、水资源信息系统、水资源监测站网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规定对水资源状况进行监测,定期或者不定期发布水资源信息。
水、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农业、卫生、建设等有关主管部门的水资源监测数据、资料实行共享。
第十七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规定,逐步建立和完善保护水资源、恢复生态环境的经济补偿机制。
任何生活、生产活动及建设项目必须防止造成水土流失、水污染和水资源浪费。
第十八条 本省境内跨流域、跨市州的江河、湖泊、水库以及重要水域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由省人民政府划定,并向社会公布。其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由省人民政府规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当设置明显标志。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兴建与水资源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餐饮、旅游、体育、娱乐、放养畜禽、投肥(药)养殖和其他可能污染饮用
水水体的活动。本办法施行前已设置的排污口和不符合要求的设施,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责令其限期拆除。
第十九条 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外的其他水域确需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的,须经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进行审批。
禁止向江河、湖泊、水库等水体排放不达标的工业污水,倾倒有毒有害物质和垃圾。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小水库、塘堰等水资源的保护,改善农村饮用水环境;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或者其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对其管理或者使用的水域、水工程设施进行保护,建立健全蓄水、用水和保护水资源、水工程安全的管理制度。
第二十一条 利用江河、湖泊、水库及人工水道从事种植、养殖、旅游、体育等活动的,应当符合水功能区划的要求,并不得污染水体和影响行洪安全及水工程运行安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水产养殖业的监督和管理,规范并从严控制投肥(药)养殖等行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湖泊、水库养殖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因投肥(药)养殖污染水体的,应当及时依法予以查处。
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共同研究拟订防止投肥(药)养殖污染水体的具体措施及控制指标,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二条 禁止向废水井、废矿井、废坑、裂隙和溶洞排放有毒有害物质,防止地下水污染。废水井、废矿井应当由原使用者及时封闭。
第二十三条 禁止在江河、湖泊、水库、渠道、涵闸、泵站枢纽内,弃置或者堆放阻碍行洪、排涝、航运和妨碍水工程正常运行的物体;禁止在水库设计洪水位线以下和渠道围垦、种植作物和搭建构筑物;除护堤护岸的林木外,在水工程管理范围内不得种植有碍行洪、排涝、航运、水文测报的林木和高秆作物。 第二十四条 禁止围湖造地。已经围垦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拟订退地还湖的具体方案,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计划地组织实施。
禁止围垦河道。确需围垦的,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并经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按规定需报国务院批准的,应报国务院批准。
禁止在水库、湖泊从事筑坝、拦汊等分割水面的活动。
第二十五条 国家所有的水工程的管理和保护范围,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确定。
前款规定以外的水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由有管辖权的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参照国家所有的水工程标准划定,并制定相应保护措施。
第二十六条 在水工程保护范围内,禁止从事影响水工程运行和危害水工程安全的爆破、打井、采石、取土等活动。
在河道、水库等水工程管理范围内确需进行下列活动的,应当经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或者审核同意;涉及其他主管部门的,依法办理有关手续:
(一)采砂、取土、爆破、钻探、淘取金属或者矿产物;
(二)挖筑鱼塘、存放物料、修建厂房或者其他建构筑设施;
(三)填堵、占用或者拆毁江河故道、旧堤等原有工程设施;
(四)其他依法需要审批或者审核的活动。
第二十七条 河道采砂实行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第四章 水资源配置和节约用水
第二十八条 省人民政府发展改革主管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水资源的宏观调配。
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据上一级的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经本级发展改革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执行。跨行政区域的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由其共同的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订,经同级发展改革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执行。
第二十九条 江河、湖泊、水库水量分配方案和旱情紧急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流域规划和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编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跨市(州)、县(市、区)的江河、湖泊、水库水量分配方案和旱情紧急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由其共同的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商有关人民政府编制,报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三十条 对直接从地下或者江河、湖泊及水工程拦蓄江河、湖泊的水域内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规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门申领取水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取得取水权。法律法规规定不需要申领取水许可证的除外。
第三十一条 用水应当计量,并按照批准的用水计划用水。实行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第三十二条 使用水工程供应的水,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向供水单位缴纳水利工程水费。
第三十三条 严格执行节约用水和用水定额管理的有关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开发、推广节水先进实用技术和设施,加强节水管理,修建、改造节水工程设施,加强取用水计量设施建设,严格控制高耗水产业的发展。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农业生产及自然条件,重点扶持推广喷灌、滴灌等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用水单位应当采取循环用水、一水多用等节水措施。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节约用水的工作,编制节约用水规划,制定有关标准和措施,并监督实施。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水政监督检查制度,加强水政监督检查队伍建设,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本办法的行为实施监督检查并依法进行查处。
依照法律规定对水资源保护负有监督检查职责的其他部门,应当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
第三十六条 水政监督检查人员在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出示行政执法证件;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给予配合,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数据、资料,不得拒绝、拖延或者谎报,不得阻碍水政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
第三十七条 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发现下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违法或者失职行为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或者直接查处。
第三十八条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协助水行政主管部门调处水事纠纷、查处水事违法案件,维护水事秩序。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的行为,法律、行政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以及水工程管理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部门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予以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执行水资源规划的;
(二)违反规划兴建水工程的;
(三)不执行水量分配方案、水量调度预案和调度命令的;
(四)对法定规费擅自减免或者违反规定征收、征缴以及挪用的;
(五)违法实施行政许可的;
(六)其他不依法履行管理职责的行为。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可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违反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实施投肥(药)养殖的,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可处5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水体污染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处1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拆除障碍,可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拆除的,强行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干扰、阻碍水政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责令改正;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水法讲义 篇5
贯彻实施《水法》,全面推进传统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
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为指导,进一步论证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提出切实抓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节约和保护等各项管理工作,以全面推进传统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
作 者:王伟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北京,100053 刊 名:水利经济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ECONOMICS OF WATER RESOURCES 年,卷(期): 21(6) 分类号:F4 关键词:传统水利 资源水利 可持续发展
【水法讲义】推荐阅读:
《水法》11-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09-07
湖南水法法律考试题库08-12
关于《水法概论》课程考核的要求09-09
主谓一致讲义讲义06-04
安全讲义08-30
国际货代讲义10-20
定价策略讲义06-09
培训讲课讲义07-17
黄金心态讲义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