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学用渠道 建设英语环境(共2篇)
拓展学用渠道 建设英语环境 篇1
拓展学用渠道 建设英语环境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传统的教育过于依赖教科书的作用,对于教科书的理解也十分狭隘。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更加广泛的课程资源。英语学习不仅要求学生大量接触真实地道的英语,而且要求学生具有使用英语的机会和条件,因此,开发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渠道,是英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英语学习中经常有这样一个比喻:学习语言如同学习游泳。一个会游泳的人他绝对不是在澡盆里学会的。教师课堂上的教和书本里的那些知识就好比是一个小小的澡盆,如果试图通过一个教师和一本教科书便想实现兴趣和语感的培养是不现实的。所以,需要我们创设一个更大的环境,开发利用各种资源,拓展形式多样的渠道,让学生在自由学习的空间,吸取更多的英语养分,激发进一步学习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一、建立丰富多彩的校园英语视听系统
“注意是一道门,凡是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经过它”。因此要利用学生的注意,加以大量的情绪刺激和外围知觉,以激起兴趣和动机,创造高度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同时,让学生接触足够量的语言和听力材料,保证了外在输入量,使“习得”和“学得”结合,逐步培养学生初步的语感。
1、学校的墙也长了嘴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也调节到最佳状态,为学习英语奠定心理基础。学生多数时间在校园度过,把学校雪白的墙壁变成色彩缤纷的英语墙,使学生每一时刻都能接受到英语信息的输入,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丰富自身的英语储备。为了刺激学生的注意力,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我们在学校显眼处有“Welcome to our school!”楼道的转角处用上一句:“This way,please!”在比较开阔,学生活动的场所贴上:“Let’s play together!”、“Have a nice day!”老师的办公楼前写上:“ No smoking!”此外,根据各个年级组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掌握英语词汇量的不同,分设出6个不同的知识模块。比如:一年级小朋友的教室门口是:“ABC乐园”,26个英语卡通字母手拉手唱歌跳舞;二年级小朋友的教室门口是一座“彩虹桥”,各种颜色搭成一座桥,在颜色旁边注上英语单词,图文并茂;三年级小朋友那是“水果篮”;四年级是“动物园地”;五年级是“西餐厅”;六年级是一棵“Famliy Tree”。校园各处都张贴上生动活泼的卡通形象的英语单词和句子,不仅能巩固所学,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在学生目光能到的地方,让有趣味的英语时刻伴随着他们。用学生都喜欢的形式来表现死板无趣的英语词汇,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有利于学生学习记忆。
2、小音响,大世界
许多英语学习者都有这样一种深刻的体会:学英语必须要有尽可能多的有声和文字的英语输入量;必须要有题材和内容广泛,来源和表现形式多样化的英语输入量。听——学外语的目的之一,也是作为外语学习手段的必由之路。进入英语状态的最佳方式是进入英语环境,这样有助于学生更直接地接受英语信息。
我们利用校园音箱设备,给学生创设一个发音纯正,难易适中的“听源”。早上和中午的空闲时间播放英语儿歌,英语歌曲。有研究表明,当人处于放松状态时,人的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都更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有意无意地接受也是另一种学习方式,学生置身于这种环境中,让他们不自觉地吸收一点,熏陶一点,收获一点。这种环境的创设是没有压力,不被动的,英语儿歌,英语歌曲的放送,营造的恰是一种轻松愉快的英语学习氛围。
鼓励学生在家多听英语儿歌,多看英语碟片,在视听相结合的基础上刺激他们的英语神经,培养学生的语感。有人说过这样一段话:“语感不是‘东西’,也不是知识、观念、教条,因而不能给予,不能灌输,不能强加,不能移植,也不能‘粘贴’,只能慢慢训练,培养。”的确,语感并不是能在课堂上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种熏陶的过程。因此,小音响作用并不小。
二、创设第二课堂,发现生活中的英语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应掌握词汇300个。我们知道言语技能的发展也离不开语言的基石——词汇。其实学生就生活在言语的海洋里,而且英语也越来越多地涉足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语言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英语学习脱离不了生活环境,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入手,寻找积累生活中的词源,做一个学习英语的有心人。
1、要求学生学会观察,体验生活,细心留意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英语。比如说:街上大大小小的商业招牌、琳琅满目的服装品牌;家里各种电器的商标、自己的玩具;礼品包装盒上的标签。再或者生日贺卡、新年贺卡上优美的词句,还有很多谚语、口语、俗语等等。动员并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这一大资料库中的英语,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响应,并给他们找到的知识归了类:家里有TV,CD,VCD;公共场所有WC,TAXI,AM,PM;电视网络中有E-MAIL,QQ,MTV,VS;书本里有UFO,WTO,SOS。要学生多发现,多积累,多交流。看看你收集了多少,我掌握了多少,我们加起来又有多少。这不仅仅是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发现生活,去学会生活。
同样的一部电影《哈里 波特》,从有些学生嘴里讲出来还是字正腔圆的哈里 波特,但是善于收集的学生讲得却是洋味十足:HarryPotter,就像《蜘蛛侠》相对于《SPIDERMAN》一样。只要留心去发现,哪怕是网络游戏中的CS,聊天系统OICQ,从学生口中说出来,对他们而言都是一笔财富。
有这样一个理念说得很好“英语生活化”和“生活英语化”,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英语再进行投放,促进学生养成发现英语、积累词汇的良好习惯。
2、“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根本目标,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英语知识,并把学到的知识再运用到生活中去,是巩固和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因此,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以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来促进课内教学,达到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双重效果。
在课堂教学外,组织一些文化色彩比较浓厚的英语课外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兴趣,使他们产生了解外国文化的愿望。组织擅长于电脑的学生成立一个“英语特搜小组”,到国际互联网上去发现,收集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新人教版PEP教材中,有许多介绍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模块,比如“EASTER”(复活节),“HALLOWMAS”(万圣节),“THANKSGIVING”(感恩节)等西式节日,如果试图让学生知道得更多,了解得更全面,惟有通过网络这一条捷径。鼓励学生搜索网络,再组织出一期介绍西方文化的英语小报,则各种西方国家各方面的习俗,风土人情尽收眼底。这样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体验较为直观的文化知识,了解中西存在的差异,甚至把整个地球缩小至“村”的概念,增强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三、搭建展示学生才能的平台
小学生学习英语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与否。小学英语教学应采取一切可用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强烈愿望,使他们喜欢学,愿意学。而学习兴趣的培养和保持取决于学习的效果,取决于他们能否获得成就感。在此基础上,我们搭建了各种能够展示显示英语才能的平台,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丰收的快乐。
1、英语小报编写英语小报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增长见识。在另一种意义上,英语小报更是美术与书法的融合,在色彩和构图、排版和构思中体现出来的效果,远远超出了单纯的英语的范围。有一位各门功课都一般的五
年级女生,平时对英语课的学习也反映平淡。一次,她编排的英语小报在全校性的评比中,获得了二等奖。出乎意料的是,从此以后她对英语课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就她本人的话说从一年级起,她从来没有获得过如此荣誉,是英语给了她自信和力量,她要好好学习,争取更多的成绩。
2、英语之星擂台赛英语之星擂台赛是学生尽显个人才华的舞台。我们把生活中经常接触的《财富大考场》、《开心辞典》、《幸运52》来了一个大整合,模仿这些成功的娱乐性节目,也来了一个全校性的英语之星擂台赛,寄比赛于娱乐中。从班级里选拔出一名擂手,参加年级组的打擂,成为一期擂主后,再接受另一期攻擂手的挑战,直至成为总擂主。在这一步步的足迹中,学生体验到的不仅仅是竞争的紧张刺激,更有成为擂主后的成功感觉。
3、小小竞赛显身手。字母设计,书写高手,单词擂台,朗读能手,作业全优,这些简单的比赛,对学生而言可不简单,小小的比赛,小小的成功,足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欲望,去获取英语学习上更多的成就,比赛虽小,但每一个取得的小成就都是一个进步的足迹。在学生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的同时,教师附以适当的激励,无疑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奖品激励、荣誉激励、信任激励和情感激励,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实践,师生关系平等融洽,学生在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提高了认知、感知、实践、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创建一种开放的,和谐的,无意识的语言活动环境和词汇认知氛围,努力产生一种“润物无声”的浸润性的效果,也就是说让学生在愉悦的英语环境中自然地,不自觉地吸取。学生的增强和提高,是我们教师的目标和方向。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建设英语环境,我们一直在努力。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拓展学用渠道 篇2
一、创设生活情境,提高表達能力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表达应用能力的提高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而且对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中,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进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Stay healthy中的“Whats wrong with Danny?”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使用英语,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借助本节课的重点句型编织交流对话,并与同桌进行对话交流。比如:
A:Whats wrong with Danny?
B:I have got a pain here.
A:Im sorry to hear that.
...
这样的对话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对高效课堂的实现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自主对话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二、借多媒体技术,拓展学习渠道
长久以来,英语课堂的知识来源仅局限于教材、辅导书等,这在某种程度上严重不利于教材价值的实现,也不利于学生知识视野的拓展。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从外国的电影和歌曲中,或者是从一些说明书上学习英语知识,进而使学生获得更广阔的学习渠道。
例如: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外国的励志歌曲来锻炼学生的听力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比如:I Believe I Can Fly;Be what you wanna be;Shining friends等等,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找到学习英语的乐趣,进而使学生在阅读歌词的过程中学习一些句型或者是一些语法的应用等等,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丰富教学资源,要不断拓展学生学习和应用的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参考文献:
董艳梅.提高英语学习兴趣的学用渠道拓展教学实践[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1(2).
【拓展学用渠道 建设英语环境】推荐阅读:
英语学用11-02
电信渠道拓展方案-电信拓展方案07-13
渠道拓展12-21
渠道拓展的新锐09-06
拓展渠道的思路06-14
“五大高招”拓展社会渠道07-04
营销渠道拓展计划05-22
经销商拓展渠道11-24
联系生活 学用数学09-01
学用政策活动总结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