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乐后的观后感

2024-06-16

听音乐后的观后感(精选6篇)

听音乐后的观后感 篇1

2010~2011年第一学期

《洪恩幼儿奥尔夫音乐》听后感

2010年12月4日星期六有幸参加“洪恩幼儿奥尔夫音乐”的讲座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收获甚多。

本次讲座由北京“洪恩幼儿奥尔夫音乐”研究赵乐老师为我们带来。赵老师以幽默有趣的形式让我初步了解了“洪恩幼儿奥尔夫音乐”,“洪恩幼儿奥尔夫音乐”就是以音乐教育人,让幼儿在音乐中看到希望,拥有力量。

“洪恩幼儿奥尔夫音乐” 有一个最基本的教学法——mi la sol教学法。Mi指的是教学流程,la是教学重点,sol就是技能技巧,其中,最吸引我的是sol这一块,因为一个好教学活动,除了让幼儿接受知识之外,过程的精彩很重要。比如,让幼儿学习音阶,怎样才能活起来?赵老师讲授的方法非常好,让幼儿在唱的同时“演”(既是动作记忆),有趣好玩,让气氛活起来的同时掌握知识。

“洪恩幼儿奥尔夫音乐”让幼儿的音乐活动不再枯燥无味,这归功于音乐的节奏,更重要也在于教师的引导。赵老师就是一个很好的指导老师,现场的我们都有被赵老师的活力感染。这也是我此次在讲座中学到的,不管是什么教学活动,一个好的引导着,会让活动的成功事半功倍。

感谢幼儿园给了我学习的机会,也希望自己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中教学实践中,让幼儿在快乐学习中成长。

听音乐后的观后感 篇2

一、写音乐听后感,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它所表达的内容不是抽象的, 而是具有表情性的, 人们必须依靠联想和想象才能感受和理解音乐。中学生思想极其活跃, 感情丰富, 对生活与学习充满无限幻想。优美的音乐能引发他们无尽的想象。我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 首先让大家知道, 由于每个人的经历、文化素质的不同, 对音乐的理解也会不尽相同。一首乐曲带给人们的想象不会是单一的, 而应该是多样的。然后, 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敞开心扉, 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世界中去, 用自己的心, 独立地去感受音乐, 进而唤起他们的无尽遐想。

例如, 我在讲授著名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 在听完全曲、讲解曲式结构之后, 进行了简短的启发:“轻盈、优美的长笛声, 像是在告诉大家春天到了, 我仿佛见到了碧绿的小苗慢慢地破土而出, 青山碧水作幕, 芦林茅屋为景, 一切美好的情缘都融入到这优美浪漫的旋律中。请同学们发挥丰富的想象, 写出对乐曲的感想。”学生们仅仅用了几分钟就用文字描述了许多精彩的画面:“柳树在轻轻地摇曳, 好像美丽的女孩在梳理她漂亮的长发, 清澈的河水慢慢地流淌着, 白云下一对恋人坐在河边......”“在碧蓝的天空中, 有一对天鹅把一切哀伤都抛在了蓝天中, 朝着它们的理想飞翔。”有个学生干脆画了一幅彩色的图画。还有的学生描写成蓝天白云下牧人在放牧, 青山绿水间男耕女织, 一幅桃花源般的景色。学生们在美妙的乐曲声中, 编织着绚丽的梦想, 心灵得到了陶冶, 智慧得到了启迪。

二、写音乐听后感,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中学生正处在成熟时期, 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 思想活跃, 但有时缺乏正确的审美判断力, 如不加以指导, 很容易成为各种“新潮”音乐的盲目“追星族”。

在教学中, 我选择一些旋律优美又有思想性的作品, 让学生写听后感, 使他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再得到理性上的提高。例如在教授欣赏曲目《长征组歌》时, 我在介绍作品的有关背景之后, 放了《长征组歌》中一段《突破封锁线》合唱的录像, 让学生从乐曲中深切地感受红军长征路途的艰难和他们大无畏的精神。那富有震撼力的旋律、深切的情感、号角般的歌声, 一次次地冲击着学生的心灵。当欣赏到由我国男高音歌唱家刘斌领唱《过雪山草地》的录像时, 他们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 满含激情地跟着唱了起来。临下课时, 我布置了音乐听后感的作业, 并强调说:“苦不苦, 想想长征二万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我想同学们深有体会, 红军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 我们在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中要发扬他们顽强拼搏的精神。这节课, 因为每一个人都是怀着对红军的崇高敬意和深厚的爱国情感来聆听的。也许这种感觉是伴随着音乐存在的, 但精神是永恒的, 让我们把瞬间的感受化作永远的记忆, 用文字抒发自己的感情。”在写听后感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不受约束地发表意见, 驰骋自己的思维和想象, 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 认识自己, 用优美的辞藻、夸张的艺术、丰富的想象对乐曲进行再创造。这是音乐情感的升华, 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三、写音乐听后感,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欣赏课的传统模式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 教师教学生跟着学唱。由于学生总是处在被动地位, 所以出现了喜欢音乐但不爱上音乐课的怪现象。采取写听后感的方法, 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热情。

记得第一次让高一学生写《国歌》的听后感时, 学生无精打采地说:这有什么好写的, 都唱烂了。结果他们没有按时交作业上来, 而且每班都有近二分之一的学生抄歌词, 效果不好。后来, 我对部分学生的听后感精挑细选, 每班选出两三篇进行讲评, 并在班上宣读、鼓励、表扬, 这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特别是当读到一个性格非常内向的学生的作品时, 大家都惊呆了, 纷纷为他的认真态度和丰富的想象而鼓掌。当时就有几个学生都要求重写。有一个学生在五分钟里写了一首听过《梁祝》之后的小诗:“草儿青青, 花儿摇摇, 水儿叮咚, 蝶儿飘飘, 叶儿纷飞, 风儿吹吹。亲密爱人, 相伴依依, 沐浴爱河, 化蝶儿去。”其他学生听到后都纷纷效仿, 争先恐后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音乐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

听报告后的体会发言 篇3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党组织的代表,我认为徐书记做的报告,让我有四点感受:一是主题明确,立意高远;二是实事求是;三是形势分析透彻,找准了位置;四是今后的工作思路清晰,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体现了新区党工委的凝聚力。我尤其认同报告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提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很重要,是新时期建设新型社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很期待上级党组织多开展基层党员干部培训活动,增强社区一级党组织的调控能力,增强社区党员的凝聚力,全力推动社区各项工作的蓬勃发展。近年来,我们社区在街道的支持下,在惠及民生与服务居民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建立智障残疾人日间照料站、灵活就业基地、高血压自我管理服务站、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等。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我也深深地体会到,群众不仅期盼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更希望政策落实后能为他们带来的实惠。这些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都得到了居民的大力支持。今天听了徐书记的报告后,我们信心倍增,更加感觉到作为社区工作者,有责任做好党和政府与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增强为民服务的质量,把群众的呼声及时反映给党和政府。找出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定发展目标和方向,争取把社区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实实在在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

听张强老师演讲后的感想 篇4

李红

今天上午我们北房小学全体师生及各位同学的家长共同倾听了北京来的张强老师讲的“考行天下,大爱黄河”的演讲报告,我深受教育。

张强老师讲了四个内容:

1、爱祖国。

2、爱老师。

3、爱家长。

4、爱自己。都是讲感恩的,告诉我们要从小学会感恩。

爱家长我最感动,因为妈妈小时候的手和我们一样是雪白的,可是现在妈妈的手上起了一些茧子,我不知道什么是茧子,可是我摸着妈妈的手是那样的粗糙。因为她在冷水里洗衣服时,妈妈的手冻的红红的,妈妈也不说一声辛苦。我想到我生病的时候妈妈是第一个不放心的人。晚上睡觉我把被子蹬开时,是妈妈半夜把被子盖在我身上。妈妈是我们家能打工的人,爸爸和奶奶都是腰间盘突出,我们家的工资都是妈妈打工来的,一天只有55元钱。非常辛苦,可是妈妈一句辛苦的话也没有说。妈妈每天都是早早的起来为我做饭,做完饭,妈妈吃上三四口就去打工了。

听《圆明园的毁灭》后的启示 篇5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窦桂梅老师带着她的“圆明园”,在两节课的时间里,让我们有了一次深刻的心灵对话。在她身上,我看到了课程新理念绽放异彩。我禁不住从心底里呼唤:语文课,就该这样上!

一、在主题性阅读中整体建构

过去,我们的语文往往着力于一篇篇课文独立的教学,学生的学习经历着初读感知,精读理解,复读升华的过程,老师意在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提供的信息准确、深刻、全面地加以领会,将文章的全部精华加以解读、运用。虽然新课程实施以来,师生均关注信息的整合,但往往是一些相关知识的拓展。抿心自问: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片断”的知识不是被学生遗忘就是孤立地存在,学生除了掌握一些字词之外,似乎什么都没有了。今天听了窦桂梅老师的课,我不禁豁然开朗。窦老师的课最惊人之处,是她在课中实施了主题教学,即以“圆明园”为主题进行建构,用《圆明园的毁灭》带动多篇,有文章(雨果的《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有李大钊的诗,有文章的主要片断。通过这些内容的有机整合,促使学生在围绕主题的不断的阅读对话中获得整体的阅读经验和情感体验,从不同的侧面解读了“圆明园”这一主题。

教学中,窦老师紧紧围绕“圆明园”这一主题,以“走近圆明园———走进圆明园———走出圆明园”的教学思路引领全文。她先从“圆明园”入手,在学生通读《圆明园的毁灭》和《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后,引导学生结合其中的任意一篇交流自己对“圆明园”的认识,从而让学生走近圆明园。然后以一首小诗:

“……荒野的风/呜咽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的柱/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把学生带进圆明园,通过图片展示、更换词语、数字计算等方式,重点讲述了“圆明园的价值是中国文化历史上不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让骄傲、自豪之情溢于学生心中,继而拓展到雨果的文章,学习雨果写圆明园的精彩之处:“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有一座语言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从中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圆明园的辉煌。接着,窦老师用沉重而高昂的两个“然而,然而”把学生带进圆明园被毁灭的情景,当中结合李大钊写圆明园的诗:“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发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和雨果的评价:“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作为补充资料,使学生的情感由自豪升华到痛恨,使学生的认识由走近圆明园到走进圆明园。最后,窦老师还原历史,出示一些写圆明园文章的片段,其中有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后,许多当地的中国老百姓又进入园内抢劫;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是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儿子带的路……并让学生讨论:“这时再看圆明园,它是什么?”此时此刻,圆明园的毁灭留给学生的已是一种耻辱,一种思考。这样,窦老师把多篇文章、多种信息多角度地组合在一起,学生对“圆明园”的内涵与外延的认识得以一次次提升, “圆明园”所体现的真挚情感一次次激荡学生的心灵。

这样的主题建构教学区别于以往一篇带多篇无主题的大量阅读,而是使多篇文章汇聚于一个焦点,着眼于语文学科的内涵,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学习的过程正是学生知识积累、情感熏陶、心灵震撼的过程。

二、在个性化阅读中主动感悟

阅读的过程是“物我的回响交流的过程”。阅读教学更是如此,假若欠缺学生个体对文本的作用,文本无异于普通纸张上的有序的铅字排列。窦老师的这两节课就是师生“在人家的情感世界里走一趟,从而发现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的过程,是学生积极主动感悟的过程。

窦老师出色的个性化教学充分体现在朗读指导上。

师:读了英法联军任意毁坏圆明园这段文字,你的心情怎样?

生:愤怒

师:请你用这种心情读读这句话。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资料(出示抢的镜头,毁的镜头),有感受吗?请通过你的声音,把感受送到课文里去。

生读出各自的.感受。

师:把你们读书的感受表述出来。

生:心疼。

师:任意的毁掉,你心疼呀,请你读。

师:实在运不动的就用火烧,那是在抢你的心,揪你的心呀,你再读。

师:还有哪些不同的滋味?

生:悲哀。

师:请你悲哀地读。

师:你有什么滋味?

生:悲愤。

师:请你读出心头的悲愤。

可以看出,窦老师的朗读指导完全摒弃了技术化的痕迹,而是着眼于开掘人物的内在心理,引导学生在跟人物形象作跨越时空的对话后,进行恰当的个性化的朗读外化。学生似乎觉察自己幻化成了心中的人物,文本的语言成了自己内心的发抒。

三、在自省延伸中孕育人格

在课后结束的讲座中,窦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件发人深省的事:有一次,她到日本作学术交流,她应邀到一个体育场馆观看中国对日本的足球比赛。当中国队大比分落后时,场下的中国球迷怒气冲冲,摩拳擦掌,厉声责骂中国足球队员是笨蛋是乌龟,更甚者竟报以震耳欲聋般的“喝倒彩”。旁边的日本球迷见此情景便不动声色地说:“中国人最让人瞧不起的就是素质太差,虽然他们的国家日益强大,但是人的思想觉悟依然是最落后的。”一句话深深地刺痛了窦老师的心,她为中国球迷的行径感到痛心,更觉肩负的担子是如此的重,因为她认为小学阶段对一个人品格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她的课堂,她时时刻刻没有忘记让学生自省,就是通过文本把思考留给学生,让学生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把别人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走上知识积累和精神成长的跑道,并最终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丰满而充满活力的生命世界。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窦老师就引用了罗曼?罗兰的话:“在读书时,我们应该边读边思,从中检查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获得情感上的收获。”并提出了三个让学生探究的问题:“圆明园毁灭了,被毁灭的是什么?不应该毁灭的是什么?永远毁灭不了的又是什么?”这样,在课始就让学生把情感沉淀成思考。课中紧紧围绕“圆明园”这一主题,重点讲述了“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和被毁灭的情景,使学生的情感从自豪上升到憎恨,但窦老师并不仅仅让学生的情感停留在一个 “恨”字上,而是引导学生从“恨”当中去思考问题,去酝酿情感,去寻找力量,且看她巧妙的指引:

师:我们这一代要理智地走出圆明园,难过之中要坚强地走出来,没有对错,重回历史,假设可以回到144年前,你是皇帝,大臣,或者你是士兵、百姓,你会怎么做?

生1:我是士兵,连圆明园都保护不好,我这个士兵怎样当啊!

生2:我是百姓,气死我啦,当今的皇帝太腐败了,我们老百姓会组织义和团,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生3:我是皇帝,圆明园的毁灭葬送了两代人的心血,是中国巨大的损失,也是世界的损失,我这个皇帝真的要好好检讨一下呀!

生4:我是大臣,昏君腐败,他撒手不管,我就用身体挡住英法联军,不让他们进去圆明园。

师:问问亲爱的同学们,回头看看课题,面对圆明园,你的愤怒,你的恨仅仅停留在毁灭上吗?“圆明园”这三个字仅仅停留在课前的三个画面吗?在你脑子里,圆明园成了什么?

生1:成了落后。

生2:成了耻辱。

生3:成了中国人前进的动力。

生4:成了压在我们心上的石头。

生5:成了我心中的偶像,我心中的一个向往。

师:我们再次回到圆明园,光停留在一个口号上,光停留在一个情感上,还不够。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怎样自信地活着,我们还要好好思考这三个问题:“圆明园毁灭了,被毁灭的是什么?不应该毁灭的是什么?永远毁灭不了的又是什么?”

师:课结束了,老师送你们三句话:“只要活得好,只要人活得好,只要人活得有尊严。”

下课后,有两个学生不约而同地向窦老师表述自己的见解:圆明园不能重建,因为它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只有记住这个“痛”,才能使国人警醒,落后就要被挨打。可见,学生已自省了,已把对圆明园的那份“痛恨”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开掘自己的智慧。关于“圆明园是耻辱”的感悟,关于如何从这“耻辱”中吸取教训乃至关于诸多人生的思考,都将伴随着他们一道慢慢走远。———这就是自省的力量!

听音乐后的观后感 篇6

在历史的潮流中,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 在人类还没有创造复杂工具能力的时候, 音乐是通过人的身体去表现的 (人声歌唱) ;后来, 人们为了表达更为丰富的情感需求, 制造了乐器 (器乐交响) ;这两种形式构成了千百年来传统音乐的基本格局。进入信息时代以后,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同时, 加上电脑的“入侵”, 又一次给我们的音乐思维带来了新的突破。其中最具有革新意义的要属电子音乐。

电子音乐同其他艺术一样, 有着自身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特点;不同的是作为音乐艺术中的一个品种, 它更直接地同听众的欣赏心理发生作用, 这也许是它使人觉得抽象、难以理解的原因之一。本文试图揭开这层心理帷幕, 把电子音乐中艺术美的境界展现出来。

二 电子音乐的审美

从审美规律来看, 人们本来就有着寻求新颖、向多元化发展的审美倾向。在音乐领域, 各种音乐体裁形式的不断翻新也诱使着听众的欣赏需求不断提高, 同时作曲技法也随之达到了极致。人们逐渐认识到“音乐”这个词正在慢慢地被“声音”所代替, 新的声音, 要有新的听法。电子音乐创造出来的新声音, 它对人的音乐审美也是有所影响的。如何深刻地去欣赏这个“新声音”——电子音乐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 对标题、创作背景、作品文化内涵的初步认识

由于音乐中的表情内涵常常可以在音乐以外的因素中找到理解得根据, 那么欣赏者除了通过对音乐本身的反复倾听, 凭借直感更准确、更细致地去体验作品的感情表现以外, 也要从更广阔的方面, 特别是从作品产生的社会环境、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创作意图、艺术风格等各个方面去进行研究和了解, 以求得对作品感情内涵的真正把握。因此, 努力去理解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内容, 便成为音乐欣赏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1) 标题

标题和作品的主题思想有着密切联系。作曲家常常借助标题提出主题, 帮助听者认识和理解作品的内容。好的标题可以引起听者对该作品的兴趣, 听完以后, 给人以启发, 还可以从标题获得一个概括的认识, 加强对作品的印象, 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 创作背景

深入了解作曲家的作品创作背景能够更加深入的进入到作品的灵魂。例如中央音乐学院现代电子音乐中心张小夫教授所创作的《诺日朗》, 作品中所描述的“诺日朗”是传说中的藏族男神, 雄伟, 壮丽的诺日朗雪山和诺日朗瀑布均座落于四川西北部阿坝藏族自治州的九寨沟境内, 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而令人神往的地方。1983年, 作曲家第一次踏上这片散发着金属般光芒、原始而神秘的土地, 就被这里极具特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所感动。如何通过藏民族生动、鲜活的外部生活直接“切入”来深入表现“嘛呢”堆旁和“转经”声中人与神的对话;在通往“天界”的旅程中生命与自然的对话;以及内心深处渴望生命“轮回”的终极意义。作曲家在持续了近十二年 (期间包括在法国留学深造的五年) 的工作后, 于1995年冬以组合打击乐和现代电子音乐相结合的新音乐形式结构了这一作品。通过对作品的创作背景的了解, 让我们知道了作曲家所描述的“诺日朗”这一形象, 这对后面我们倾听作品时就不会感觉盲目, 听众会带着“诺日朗”这一形象去跟随音乐的律动去感受。

可以说作品的创作背景对音乐形象的理解有很大的引导性。

(3) 作品文化内涵

深刻理解电子音乐作品的内容必须和作品的历史时代联系起来, 和作品的体裁、类型联系起来, 和作曲者的世界观、风格及有关创作方法、创作特征等联系起来。这对欣赏电子音乐有着重要的引导性作用。

2 曲式结构的宏观把握

分析电子音乐作品的标题、创作背景、作品文化内涵后, 就可以对音乐作品进行初步欣赏了, 在欣赏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作曲家对作品的曲式构建。那么如何对曲式结构进行宏观把握呢?

(1)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曲式与内容的辨证关系

曲式结构是由内容决定的, 但, 强调内容对形式的决定意义, 并不抹杀形式对内容的积极作用。这不仅因为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基本关系是内容必须通过形式来表达, 内容如果离开形式同样也不能存在, 而且形式对内容的影响还具有更为广泛的含义。

(2) 曲式的构建

曲式结构, 是思维表达的一种逻辑。结构力则可以称为“内在逻辑”或者“内在组织力”, 结构力决定了一首作品的方方面面。缺乏结构力的艺术作品是难以存在的, 一部好的作品必须要有严密的逻辑来组织, 有完美的表现形式来体现, 结构的力量更是作品打动人、感染人的最深层次的因素。电子音乐的曲式构建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缺乏结构力的电子音乐是难以存在的。

从电子音乐整体曲式结构上看, 这种既无乐谱、又属非乐音体系的电子音乐, 其结构形式自然不能简单套用传统曲式中的模式范型;换言之, 全曲的整体性质或内部细节, 都不能用习惯的眼光而见诸一瞥之下。因为这种音乐的“结构因素”, 常常处于潜在的隐蔽状态;其可能提供的“结构线索”, 也就具有了“隐含的意味”。我们必须透过其变化繁复的音响表层、追踪其匠心独具的音响过程, 则能从两个层面上揭示其隐含着的两种结构性质。

通过对曲式结构的分析不仅能够从宏观上把握, 也能从曲式的各段落中了解作曲家思想的一步步的深入。

(3) 主题性

由主题的概念的“历史沿革”可以看出:主题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概念。“主题”的形态逐渐从音高转化为音响, 由“具象”转化为“抽象”, 主题结构力――即主题性, 逐渐由对传统音高组织的控制转化为对音乐表现要素的逻辑控制:如音色、力度、密度等。

对于电子音乐的“主题”与“主题性”, 我们仍然可以参照“传统”进行追踪。与传统音乐不同的是, 其主题的构成不是通过音高、节拍等要素体现出来。电子音乐的主题也有着不同的织体形态:如“点状” (如颗粒状) 、“线状” (持续音状) 、“面状” (多‘声部’、多‘线条’的持续音状) 或者“块状” (比如类似瀑布声的音响等) ;从材料组织上可能会以“主调”为主或者以“复调”为主;“主题”还会有不同的“音色”呈现等等。电子音乐的主题虽然是以音响的形式给予呈现, 这些音响材料一旦成为“主题”, 就必须发展和延续, 或作为支点反复出现, 体现主题的结构作用与“主题性”。

3 电子音乐具体表现手段

(1) 具体表现手段与内容的关系

在具体的某一段音乐中, 各种综合构成完整音乐形式的基本表现手段又不是均等的, 往往会有某种手段在其中起主导作用。但完全不顾一般原则, 脱离内容或根本无视内容, 在音乐中盲目地发展某一种或几种表现手段, 必须要破坏各种表现手段综合时所必须要有的、合理的平衡关系, 这就一定导致形式的破坏、内容的被歪曲和被破坏, 或是造成内容的贫乏。

(2) 电子音乐的技术手段

电子音乐的一般技术手段有以下几种:

A音色包络: (包括上升时间Attack;衰落时间Decay;持续时间Sustain;释放时间Release) 各参数进行调整可以使声音发声特点发声改变;

B逆行:将声音的播放顺序逆转, 也就是倒着播放声音。这是电子音乐中常见的制作和发展手段;

C放大与缩小:我们可以对平常听不到的声音放大, 来夸张个别运动环节的效果;

D反向:这一手段可以丰富立体声声源的方向性;

E拉伸、缩短:可以改变声音张力, 甚至彻底改变声音音质特征;

F调频与调幅:调整声音的振动频率与振动幅度, 频率影响声音的高低, 振幅影响声音的响度, 这两个参数混合处理, 也将改变声音的张力;

G LOOP循环技术:L00P是电子音乐最基本的制作手段之一, 作为电子音乐最基本的技术手段和语言方式, 伴随着电子音乐的开始一直到现在;

H均衡:它与调频有些相似, 不同的是均衡不改变声音的发音频率高低, 而是突出或减弱某一频点 (段) 的频率特征。它对声音的特质与个性会有较大影响。它可以让电子音乐作曲家非常直观并详细的对声音频率进行调节。

另外, 我们可以根据电子音乐的情景情绪需要而制造各种空间环境, 使电子音乐避免干涩和增添人性。

那么这些技术手段是如何为表现作品内容服务的呢?下面的例子就是利用LOOP技术手段来表现作品内容:

在《诺日朗》中, 作曲家仅仅使用的是L00P的基本原则, 更重要的是利用L00P这种循环的技术理念和“圆了与“循环”的藏文化理念融为一体, 这种技术和文化理念的结合在其它电子音乐作品中是不多见的。

(3) 音色

我们知道音色与音色之间的关系是丰富的, 如“动态”音色与“静态”音色、“显性”音色与“隐性”音色、“高频”音色与“低频”音色、“乐音”音色与“噪音”音色等等。音色作为具体表现手段之一, 同样必须以表现作品内容为目的的。因此在音色的制作过程中, 我们一定要注重音色与音乐表达高度的统一性。

(4) 音量关系

音量关系是指具体音乐作品中任意瞬间的不同音色间的一种平衡关系。音响要平衡则要求声部间的音量是平衡的。在电子音乐创作中, 音响平衡与否也离不开人们传统美学观点的影响。这种“平衡”往往在音乐合成的后期阶段都通过人为的调制达到。

(5) 空间关系

空间关系是指音乐中各声部在一个四维空间 (长、宽、高和时间) 内动态或静态的空间布局。在电子音乐创作中, 由于电子设备的设计中考虑了声象这一因素, 这使得电子音乐制作过程中, 各种声象的变化都能成为现实。因此, 音乐的空间分布成为电子音乐配器中所被强调的一大要素。

例如在电子音乐《诺日朗》中, 作曲家在处理这种静态音响分布上就更加复杂, 首先在作品演出前, 作曲家和有关技术人员就必须先对将要演出的场地进行严格的考察, 安排分布在演出场地的每组扬声器。如下图:

如上图空间的安排, 《诺日朗》安排了各种空间的对话, 不仅在乐曲中讲究空间与层次, 达到人与神之间的“对话”;在演出中, 由作曲家控制的部分打击乐与舞台上打击乐也形成着空间“对话”;另外兰色和红色的灯光分别把舞台上的打击乐表演区域划分为两个不同的色彩区, 象征着“天上”和“人间”形成舞台上两个区域之间的“对话”;电子音响通过不同组的扬声器之间又进行着“对话”等等, 都为这首作品增添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特殊的表现力。

由此可见, 在电子音乐中, 空间关系有时成了艺术追求的目的与手段。

三 结论

电子音乐在音乐理念的层面彻底突破了人们固有的定式传统思维模式。这种突破从音乐的内容到音乐的形式, 从音乐的创作形态到音乐的传播方法, 从音乐的组织原则到音乐的发展逻辑。电子音乐在深刻的层次中冲击我们的审美取向, 它的欣赏推翻了一切既定的约定俗成的框架, 对音乐的欣赏、对音乐的评价观念在电子音乐的发展大潮中呈现出了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趋向。在未来的音乐发展中, 不仅电子音乐的作用会越来越充分地发挥出来, 而且电子音乐本身自身也还会有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黄枕宇《电子音乐与计算机音乐基础理论》华文出版社

[2]卢小旭《电脑音乐技术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

[3]许玺宝《寄希望于中国现代电子音乐学派的崛起》音乐研究2007年第2期

[4]王次昭《音乐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5]渡边护 (日) 《音乐美的构成》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6

上一篇:育人为本论述文范文下一篇:大九湖游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