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观后感(共11篇)
音乐课观后感 篇1
《音乐之声》观后感
在看过的所有音乐剧和关于音乐的电影里,《音乐之声》让我印象最为深刻,首先这个故事是根据真实的历史故事改编的,这让人有一种对历史的认同感,还有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男主人公的爱国情怀让人敬仰,当然剧中音乐也是成功的一部分。故事的大背景是不得不说的主要内容,故事发生于德国与奥地利合并(确切的说是纳粹吞并奥地利)的背景下,但是整个剧目却没有压抑的感觉,故事的主旋律却生动活泼,甚至有些场景看过还会让人隐隐发笑,但是也不缺反让人感动的场景。先说说故事的发展,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被德国吞并了的奥地利,讲述的是年轻的见习修女玛利亚到退役的海军上校特拉普家中做家庭教师,玛利亚用智慧和爱心逐渐温暖了上校的七个孩子,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教会了孩子们许多歌曲。给孩子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一份久违的情愫在不苟言笑的上校和身份悬殊的家庭教师中萌生,上校被玛利亚美妙、动人的歌声和她带给整个家庭的快乐所融化,它讲述的故事是快乐地生活,在生活中发现快乐的重要方法是乐观坚强的人生态度,还有借助音乐来创造快乐的重要方法。
剧中很多成功的角色都让人难忘,但是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冯·特拉普上校,他的爱国情怀正是我所看中的,故事的最后讲述的是上校和玛利亚勇敢、智慧地带领七个孩子在修女们的帮助下突出重围,不屈服德国纳势力逃离家园,跋山涉水找寻心灵的宁静和精神的自由的情景,紧张的逃离让人凿实为他们捏了把汗,也为上校作为一名故国将士、一位丈夫、一位父亲所表现出的沉着担当、不屈不挠之精神喝彩,而此时他善解人意的妻子
一直勇敢站在他身边,尽心保护着孩子,默契地配合着最终获得胜利。
高潮出现在上校一家人被迫去合唱时,上校为解救全家不得不参加比赛,最后拿着吉他在台上独唱《雪绒花》,唱道“Bless my homeland forever”时,想起自己的祖国沦陷自己要被迫离开时哽咽着唱不下去,一个大丈夫平时埋藏在心的情感通过吉他声和噙着的眼泪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一切被玛利亚敏感地捕捉到,她迅速用歌声接上,随后孩子们加入,最后全场奥地利观众加入,影片达到一个高潮。
冯·特拉普一家为了自己的尊严,不惜抛下自己所有的财产和地位以及冒着生命危险逃出奥地利的行动让我非常的感动。“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人,活着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民族,为了祖国,为了国家的尊严。爱国是中华几千年以来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我们不能因为被压迫而放弃自己的祖国,放弃这流传了几千年的美德。正所谓“威武不能屈”,我们绝不能因为威胁而投靠侵略自己祖国的人。看了这部电影,我明白了要忠于祖国、热爱祖国的道理,这个道理绝对能使我受益一生。
剧中的音乐贯穿着整个故事,很多地方由歌声代替叙述,每首歌都恰如其分地安排在剧情中,每句歌词都弥足珍贵地向人们讲述着人生路上要不断坚信的道理。
音乐课观后感 篇2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开端可以说是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 其中的《古乐篇》记载了远古至周代先民的音乐活动。西汉时, 司马迁《史记·乐书》建立了官修史书的“乐志”体例, 不仅记载了本朝的音乐, 也记载了前朝的音乐。到了唐代, 杜佑的《通典·乐》开创了通史性质的音乐史学著作。同时, 私家音乐史学著作不断出现, 如南朝陈代释智匠的《古今乐录》, 北宋陈旸的《乐书》, 北宋朱长文的《琴史》, 清代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等。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全面记述中国古代音乐历史的著作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 至今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重要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著作有:叶伯和的《中国音乐史》 (1922) , 郑瑾文《中国音乐史》 (1929) , 王光祈《中国音乐史》 (1931) , 田边尚雄《中国音乐史》 (1937) , 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 (1952) , 李纯一《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第一分册) (1956) , 廖辅叔《中国古代音乐史》 (1964) , 杨荫浏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上、下册) (1981) , 吴钊、刘东升《中国音乐史略》 (1983) , 夏野《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 (1989) , 刘再生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 (1989) , 金文达《中国古代音乐史》 (1994) , 李纯一《先秦音乐史》 (1994) 等。
以上是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取得的成果。在以往有关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学习中所用的教材大多采用通史的体例, 这本书也不例外。此书作者为郑祖襄, 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8年5月出版。
郑祖襄,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教学与研究, 出版专著《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 (1998) 《华夏旧乐新证——郑祖襄音乐文集》 (2005) 《华夏旧乐新探——郑祖襄音乐文论集》 (2008) 等。此外共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主要有《姜白石歌曲研究》《“徽”字与徽位》《一部仍具学术价值的“旧著”——谈杨荫浏先生的<中国音乐史纲>》《“开皇乐议”中的是是非非及其他》《伶州鸠答周景王“问律”之疑和信》《试述中国音乐起源的多民族、多地域现象》《唐宋“雅、清、燕”三乐辨析》《<古今乐录>相和歌文字的标点及释义》《嗟嗟涂上士, 何用自保持?——阮籍<乐论>评析》《“南九宫”之疑——兼述与南曲谱相关的诸问题》等, 并兼任《音乐研究》编委, 中国音乐史学会副会长。
这部著作在秉承了音乐史学通史体例的同时, 又具有一些独特新颖的特点。
一、秉承传统体例, 按朝代分章编写
这部著作按历史时期分八章介绍了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发展:远古、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在远古时期一章中, 主要介绍了远古时期的音乐考古资料、历史传说中的远古时期音乐、中国音乐的起源, 在引用翔实考古史料的同时, 在某些问题上又提出了新的看法, 如关于音乐起源的问题。在剩下的七章中, 内容上存在着相似的地方, 那就是分别介绍各个时期的代表性的音乐形式、民间音乐、音乐机构、乐器的发展、乐律学、音乐表演艺术、音乐思想。
二、引用详实的史料, 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来源
引用详实的史料是这本书的突出特点。在以往的音乐史教材中, 更多呈现的是作者的叙述性文字, 引用的史料较少, 在这部书中, 作者以丰富的史料来论证有关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每一个观点, 论据充足, 论证有力, 有助于学习者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 达到对知识点更好的把握。作者不仅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而且还引用了大量的音乐考古的图像资料以及乐谱资料, 有助于学习者获得更丰富的知识。
三、突破传统、勇于创新
在此书中, 作者并没有墨守陈规, 而是通过大量的史料来验证音乐史的每一个问题, 大胆的对以往的音乐史观点提出质疑, 并呈现了自己的观点。如在第一章远古时期中, 关于中国音乐起源的问题, 在以往的研究者把音乐起源归结为异性求爱说、劳动起源说、语言抑扬说、模仿自然说、信号说、巫术起源说六种, 而作者认为新的研究应该把艺术的起源与人的起源结合起来, 需要把音乐的起源放在人类进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来观察, 并提出了新的观点:中国音乐在新石器时代初期已经萌芽, 萌芽时期的中国音乐反映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萌芽时期的中国音乐具有多民族的特点。这是根据已发现的中国远古时期的考古音乐资料及可参考的历史音乐传说对中国音乐起源问题做出的探讨性的看法, 更具有说服力, 更接近中国音乐起源的现实。在如关于商汤时著名的乐舞《大濩》, 在传统的教材中, 一般认为这部乐舞是歌颂商汤率领命中推翻夏桀功绩的乐舞, 但是作者根据甲骨文中的资料以及商族起源的历史传说, 认为《大濩》并非如《吕氏春秋·古乐》所说, 是一部歌颂商汤的乐舞, 而是一部关于商族起源的史诗性乐舞。
四、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作者对于问题的探讨本着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态度。对于每一个问题的研究, 作者首先列举有关该问题的不同的观点, 然后通过史料给予论证, 并不是主观臆断, 而是有详实的史料依据, 使读者感受到理论来源地科学性与真实性。对于一些结果并不明确的问题, 作者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并在文章中指出该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五、与时俱进、视野开阔
作者在以往音乐史教材内容的基础上, 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 并吸收了一些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如在乐律学方面, 曾侯乙钟铭中的乐律学理论、古琴纯律问题、宋代燕乐调的变迁, 元曲六宫十一调、明代的九宫等, 对以往的乐律学理论进行了补充。另外, 书中涉及到了音乐史料、乐律学、古谱、音乐考古等方面, 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六、勤奋严谨、认真严肃的治学精神
书中丰富的史料的引用以及对问题的探讨, 不仅彰显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扎实的专业基础, 而且也折射了作者从事研究的勤奋严谨、认真严肃的工作精神, 为音乐史学工作者树立了榜样。因此可以看出, 作为一名音乐史学工作者, 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开拓自己的视野, 掌握与专业有关的各个方面的知识, 而且要有严谨、严肃的治学态度。对于问题的把握, 不仅要肯定前人的研究成果, 而且要善于提出问题, 而问题的提出并不是盲目的, 而是有理论依据, 论据必须要充分, 并且有说服力。对于问题的探讨, 要本着“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的态度, 并做到对问题的深度把握, 把握问题的来龙去脉, 只有这样才能尽到一个音乐史学工作者的职责, 为中国音乐史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书除了以上一些特点以外, 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在形式上分为两部分, 主教材和光盘“拓展资源”部分, 主教材是中国古代音乐史课程的基本内容, 光盘“拓展资源”中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相关内容, 包括图像、谱例、音响、文献史料、释文等, 大大延伸、丰富了主教材。除此之外, 在每一章节之后设有思考题和参考文献, 思考题的设置有助于学习者自测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参考文献分著作和论文两大部分, 引用的都是近二十
试论本雅明“光晕”特征
申琳琳 (西藏民族学院文学院陕西咸阳712082)
摘要:关于本雅明的“光晕”理论, 很多人都认为作为传统艺术必不可少的特征, 是与现代艺术的“震惊”直接相对的。本文认为“光晕”的特征分为客体固有的部分和客体见之于主体的部分。客体固有的部分特征是光晕不依赖于欣赏主体而存在的特征, 它不随着欣赏主体的变化而变化;客体见之于主体的特征是光晕在欣赏主体心中的反映, 随着欣赏主体的不同, 光晕对人产生的反映也不同。
关键词:光晕;客体;主体
光晕是本雅明对传统艺术的美学定义之一。在本雅明这里, 光晕是传统艺术最为根本的审美特征。他甚至将艺术有没有光晕作为区分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 (最初的人像摄影除外) 的标志。当前学术界对“光晕”的讨论多集中在光晕的内涵上, 对于光晕特征的概括也大都是从这一视角出发。本文认为, 光晕的特征可以从这两大类上来看:一类是客体本身的特征;另一类是客体见之于主体的特征——这是光晕特征的主要部分。
一、客体本身的特征
所谓客体本身的特征是相对于传统艺术的创作手段本身来说的, 是指光晕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征, 与欣赏者的感受和态度无关, 离开主体的欣赏依然存在。它表现为艺术品的“本真性”, 又叫“独一无二性”和“此地此刻性”。传统艺术受技术手段的限制, 作品的复制机会很小, 这就使得“本真性”得以形成。作品从它被创造出来的那一刻起, 就带着历史和创作者的手迹, 即便千年后, 我们用机械复制将复制品做得再精益求精, 也无法动摇原作的“权威性”。另外, 光晕所体现的独一无二的“本真性”又使得传统艺术受到一定空间的制约, 在没有机械复制品的传统时代, 欣赏者想要欣赏到艺术品, 必须将自己的时间、空间与艺术品的时间、空间重叠。
原作的“此地此刻性”使作品连同它的历史, 一同呈现在欣赏主体面前。欣赏主体同时欣赏到的不仅是作品本身, 还有作品的历史。例如维纳斯雕像, 除了艺术美外, 人们欣赏它时很容易联想到在崇尚自由的古希腊对它的“顶礼膜拜”、无限向往, 而黑暗压抑的中世纪却视它如“淫乱邪神”。 (2)
二、客体见之于主体的特征
客体见之于主体的特征, 是艺术品在欣赏主体眼中的“独特烟霭”;只有主体的欣赏, 这种特征才会存在, 它依附于主体的感知能力和知识结构, 与艺术的起源密不可分。同时也是主客体之间的互动, 是人神交流的途径。反应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体现出万物平等。人在对艺术品“凝神观照”时, 光晕能够唤起主体与客体、观赏者与创作者、现在与历史, 最终是人与宇宙大自然之间的沟通与对话。
首先是神圣性。它源自于艺术品最初的使用价值——膜拜
年来的重要的文章及著作, 有助于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进一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这部著作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不足, 由于书中作者引用的古文献史料较多, 因此对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习者要有较高的文学功底, 以达到对音乐史料内核的精确把握。另外, 书中对于一些问题的叙述过于简单, 不利于学习者更好地把握它的具体内容, 作为音乐史学的教材, 不仅要有详实的史料, 而且要有精确的释义, 这样能够适应大多数学生, 有利于学生了解基本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知识, 达到音乐素质教育的目的。这部著作更适合于从事音乐研究人员的学习, 不适合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的音乐教材。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 他们学习的目的首先是掌品。舞蹈最初是原始人类借此与天神通灵的仪式;绘画一开始是期望狩猎获得更好的收获;神像雕塑是原始人类祭拜神灵的工具……古埃及人的雕刻和绘画大都藏在黑暗的墓穴之中;他们廊柱上的精巧浮雕却是用来给“王室的财富和神性作出永恒的记录”。 (3) 发展到后来这种神圣成了后人对艺术顶礼膜拜的集体无意识。
其次是距离感。在《摄影小史》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 本雅明提到光晕时, 都强调了光晕给人的距离感:“无论多么接近都会有的距离外观。”“光晕是一种源于时间和空间的独特烟霭, 它可以离得很近, 却是一定距离外的无与伦比的意境。” (4) 这里是指客体与主体的心理距离, 传统艺术永远属于它被创造出来的那个瞬间, 并受之制约。
正由于有了这种距离感, 对光晕的感知和接受需要主体的“凝神观照”, 主体与客体在这里达成交流, 两者是互动的。主体细细品味客体所传达的精神, 享受着这种膜拜的体验, 做出天马行空的联想。同时在主体眼里, 客体也不是被动而僵硬的道具, 客体应和着主体的欣赏, 对主体的感悟做出反应, 从而将两者的互动推向更高级的境界。最明显的体现的莫过于传统戏剧, 观众观看戏剧表演时, 不自觉地沉浸在戏剧情节中, 随着故事的推进, 观众的心情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幽咽婉转……同时观众还享受着戏剧舞台的整体布局、音响效果、演员的身段和眼神等等所带来的艺术美。与此同时, 舞台上的演员, 根据台下观众的反应, 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表演节奏, 以更好地适应观众的情绪, 就是本雅明所说的:“一边演出一边使自己的成就适应观众”。 (5)
客体见之于主体的特征在现代艺术中的对立面是现代艺术带给人的震惊。由上文可见, 在光晕中, 主体与客体是平等的、互动的。而震惊中, 主客体是不平等的, 主体只是被动地接受客体所带来的刺激, 最终导致了机械复制时代的创作主体, 利用文化工业生产出的艺术作品, 传达文化侵略, 达到对欣赏主体的细想控制。
注释
(2) (4) (5)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张旭东王斑译 (3) 《西方美学简史》比厄斯利
作者简介
申琳琳 (1978-) 女河南省安阳市人, 现在西藏民族学院文学院就读文艺学硕士研究生。
握中国音乐史的基础知识, 掌握音乐发展的大体脉络, 并达到识记的效果, 而这本书史料占了很大的比重, 作者的叙述性语言较少, 不利于学习者对问题的把握与理解。音乐研究人员是在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对问题的进一步探讨, 需要掌握详实丰富的史料, 把握问题的本源与实质, 因此对他们而言是一本不错的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郑祖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8.
[2]郑祖襄.中国古代音乐史[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9.
《音乐之声》观后感 篇3
女主角玛利亚是位年轻的修女,大自然的熏陶和简单的生活背景,造就了她乐观、单纯的性格,前一刻还在担心无法胜任家庭教师一职,下一刻就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她天生的乐天派性格,不得不让修道院的修女们担心她的未来。
初见时上校时,上校也觉得她是个爱惹麻烦的家伙,而正是她这样的乐天派性格,让生活时时充满了正能量。
玛利亚并没有和上校一样用严厉的家 教去管束孩子,而是选择用自己开朗的人生观去影响孩子。当孩子们情绪低落时,玛利亚引导他们多想想开心的事物,并用歌唱的方式表达出来,她用最简单的心理 疏导方式,教会了孩子们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很快,孩子们就在她的带领下,找回了童心,获得了童年应有的快乐生活,他们去郊游、去划船、去爬树,并一路高 声吟唱,在柔和的画面中,他们宛若置身天堂,七个孩子如同天使一样跳跃欢唱,草地上、树林间、小河边、市场里处处留下了她们的莺歌笑语,彻底摆脱了母亲过 世后,上校军事化教育造成的沉闷的家庭生活,玛利亚的热情开朗给这个家带来了一缕阳光,给了孩子们温暖和活力,也渐也感染了上校,同时也让他冰冷的心开始融化了。
上校与孩子们齐唱《雪绒花》的片段,旋律优美动人,代表着这个家庭的转折点,上校重新感受到了温暖,走出了心中的阴影,开始重新拥抱爱情、拥抱生活。
在最后时分影片的主题升华,面对德国法西斯的强权威胁,特拉普一家毫不妥协,坚决拒绝为纳粹服务,最终在众人的帮助下,翻山越岭,奔向自由,这是一种追求和平、美好的正能量。
影片从始至终,都以爱与自由为主线,让人们感受到了发自内心的快乐和爱带给人们的力量与支持,爱的伟大与珍贵,并告诉人们,爱要从内心流淌,它可以感染身边的人,从自己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和一个个亲人爱起,最后便会演绎成为一种大爱,一种对国家的爱,一种对整个世界的爱,或许这就是这部影片历经几十年而不衰的秘诀,不论是平凡的生活正能量还是整个世界正能量,在社会之中都永不会过时。
《音乐之声》观后感 篇4
系别:艺术系12环艺1班姓名:祝光和学号:121420011
5《音乐之声》这部影片,让我深受感动。它是作曲家查理德.罗杰斯与作家奥斯长.哈默斯塔第二于1959年完成的,而后1965年改编成为同名影片。全篇文章中有音乐连贯而成,讲述了一个热爱音乐的修女追求自己幸福的过程,内容活泼生动,不少场景,都会让我捧腹大笑,但一些场景却又让我感动流泪。
一位名叫玛丽亚的修女在修道院表现国语反常而受到其他修女在的一些双重评价,后来她呗院长拍到一位名叫特拉斯的海军舰队长家做一名家庭教师。特拉普有七位孩子,刚开始她们都不喜欢她,孩子们用尽办法捉弄这位新来老师,可是玛丽亚却没有生气,她带孩子们做游戏,并教会了她们很多很多歌曲,可是后来孩子们的父亲带来了一个女子,也就是她们的新妈妈,玛丽亚被逼回到了修道院。孩子们很不喜欢这位男爵夫人,可是舰长已经和她订婚了,但不久后,舰长对她又不满意了,她们解除了婚约。而玛丽亚和舰长又渐渐发生了感情,他们就结婚了。当两人在度蜜月时,受到了德国纳的任命,但舰长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人。最后为了捍卫自己急停,他们在音乐会上逃走了。在这平凡中又演译着不平凡的执著,玛丽亚对自己生活的执著,对感情的执著。不禁让我想起在现实的生活中,人们遇到许多的困难时总是逃避,而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我们应该向玛丽亚一样,勇往直前,追寻自己所想要的东西,即使是失败也无怨无悔,因为人生没有永远不败。
这部电影有很多角色都令人难忘。最令我难忘的是冯·特拉普上校上,他的爱国之情令我难忘。当他唱完”Bless my home land forever.”时看到期望祖国美好的希望破灭,不禁哽咽得无法继续唱下去,这让我们看到了上校高尚的爱国情怀。冯·特拉普一家为了自己的尊严,不惜抛下自己所有的财产和地位以及冒着生命危险逃出奥地利的行动让我非常的感动。在现实中也有许多爱国的例子,如:钱学森在美国度过了20年,在航空科学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1949年,他得知新中国成立了,非常兴奋,毅然决定抛开在美国的优越条件回国参加建设。虽然美方百般阻挠,但这并没有让钱学森放弃。当他回到祖国,他兴奋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来,现在终于回来了!”这件事让我深深的佩服钱学森爷爷的爱国之情。“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人,活着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民族,为了祖国,为了国家的尊严。爱国是中华几千年以来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我们不能因为被压迫而放弃自己的祖国,放弃这流传了几千年的美德。正所谓“威武不能屈”,我们绝不能因为威胁而投靠侵略自己祖国的人。看了这部电影,我明白了要忠于祖国、热爱祖国的道理,这个道理绝对能使我受益一生。
一个退役的上校,家里连续换了14个家庭教师,你要是第15个,你敢去吗?可是一个修女去了,不但去了,而且成功了——————第一:修女找到了爱情,成为上校的太太。可是,上校的前女友,一个有地位的、有金钱、美丽、高贵的女人,在用尽心思,却没有得到孩子们和上校的心之后,只好伤心而退。而修女,之前只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修女而已,一生的命运从这样的选择开始发生了转变。第二:那7个孩子和上校都爱她;第三:她可以永远不再做修女。你敢想吗?她成功不是用心机,而是用的真诚的爱心:当她第一次到来的时候,面对孩子们的种种恶作剧,她真诚的与她们沟通:“当一个人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要和完全不认识的人在一起生活的时候,会怎样呢?可能很多人都会感到害怕,紧张,可是,我没有感觉到,相反,对你们热情的招待,我真是太感动了。。”孩子感动的哭了,当她得知孩子们的妈妈去世后,爸爸就再不许家里有歌声和笑声后,知道孩子为什么要恶作剧后,她开始教孩子们唱歌,做游戏,她甚至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用窗帘给孩子们自己做衣服,因为她说:她们漂亮的紧身衣不方便运动,她也害怕孩子们怕把衣服弄坏爸爸生气,而
玩的不开心。她带孩子们一起到户外郊游,上树、划船。。同时,她随时随地的教孩子们知识,打雷下下雨的晚上,她教会孩子们战胜恐惧,和孩子一起快乐生活学习,正是由于,她出于一片真心,真正为了家里带来歌声和笑声,她甚至不同意上校用哨子喊孩子们,她说孩子有自己的名子,这样不尊重人。。。面对上校那张死板的脸,生硬的做法,她敢于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并在上校反对的时候,她也敢于讲清自己的想法,并说服上校。相比之下,他的前女友,看上的是他的钱、地位还有大房子,虽然也喜欢他,可是,她不喜欢孩子,想要把孩子们送到寄宿学校去,和孩子在一起也是应付,强忍着。。。和开朗、自然、大方、有爱心、爱唱、爱孩子的修女比起来,上校最后和前女友说:你走吧,我们不合适,不要互相欺骗了,这样对你不公平。。
当你听到你将是第15个被折磨的人的时候,你害怕吗?你还会面对吗?你有信心走到那样的一个新环境吗?她选择了,她成功了,人生就是这样,往往只看到失败,却看不到失败后面的成功,每一个人的成功,实际上是建立在他人失败的基础之上的。那么,面对你目前的失败,你会怎样呢?当你拥有的时候,你感到幸福吗?当你失去的时候,你感到痛苦吗?在得与失之间你更多的想到了的是什么呢?一个人是要算计着活着,还是要真诚的象修女这样的生活呢?你有过助人的经历和被助的幸福吗?
人字的结构是相互支撑的,助人是快乐之本,受助是幸福之源。孩子们的天性便是追求自由,影片里的孩子们各自有自己不同的性格,爱好和理想。他们不愿意过这种严加管束的生活,总设法捉弄历届的家庭教师,使他们呆不下去。对玛丽亚自然也不例外:一会儿出其不意把蛤蟆放在她的口袋里;一会儿趁她不备将松球放在她的座位上。但玛丽亚自己就具有孩子般的性格,她能理解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所作所为。她引导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很快就成了他们的知心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用窗帘布给孩子们做了游戏服,带他们去野餐、郊游、爬树和划船;教他们唱歌,从“多,来,米”学起,直到排练歌曲。于是这个家庭平添了笑语、欢乐和生气,充满了音乐之声。音乐感动的不仅是孩子,上校,一个对自己和对别人都有着严格要求,又有些沉醉于以往的男人,听到音乐后,激起了内心深处埋藏已久的情感,无法掩饰的忘我,轻轻的哼着。音乐不仅改变了孩子,也改变了上校,从此变得更有人情味。
自由与专制的斗争、爱与邪恶的较量,永远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壮烈的场景。一曲音乐之声,就是一声自由战胜专制,爱征服邪恶的颂歌。自由与爱,源自于自然,源自于心灵,是人类最久远、也是最永恒的追求。但专制与邪恶,总不愿意见到人类沐浴在自由与爱的光明中,不愿让人们自由地爱,恐惧人们热爱自由,总要千方百计将自由窒息,将爱毁灭!但自由与爱的伟大,正在于他们不惧任何压迫,不惧任何威胁,不惧任何邪恶。因为爱与自由源自心灵,源自自然,源自上帝赐与人类的无穷的力量,因此,爱与自由终将战胜专制、战胜邪恶、同时也战胜自己达到新的辉煌。
有史以来,每一次专制对自由的压迫,每一次邪恶对爱的污辱,换来的都是自由的更高的境界,是爱的更美的表现。但是我们必须敢于面对专制与邪恶,必须敢于与专制与邪恶说不!自由地爱,热爱自由,我们将无往而不胜。
有趣的故事,悦耳的歌曲、温馨的人情、天真无邪的笑料,是《音乐之声》最吸引人的地方。它也是一部长青的家庭电影,也是电影史上传颂最广的一部活泼、温馨的音乐电影。相信看过它的人一定不会轻易的忘掉,我想自己已经被这部电影感动了。它的音乐,它的主题,它经过精雕细琢的台词,充满艺术的美感,音乐的内涵,更重要的是爱的主题,真正打动每个人内心的纯真的爱。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知真、向善、求美的故事。
女主角玛莉娅生性活泼率真,走出修道院投身世俗生活,大胆追求真爱,以童心,爱心去照料七个过早失去母亲的孩子,尽显生活之真;故事中人际的宽容与亲情的和谐,冯·特里普上校一家不畏纳粹爪牙高压的正气,宁可流亡不做亡国奴的爱国情愫,无不昭示了人类向善的意愿;故事场景阿尔卑斯山麓的湖光山色,音乐之乡萨尔茨堡(莫扎特的故乡)的艺术氛围,尤其是贯穿整部电影的妙曼歌曲(出自音乐大师理查德·罗杰斯之手),经过近半个世纪,仍传唱不衰,让人充分体验到艺术和自然之美。
在影片的开始,天真烂漫的玛莉娅老是不遵守院里的作息,偷偷跑到山头外嬉戏、歌唱,我们很轻易的感觉到“美”,有自然之美,有歌声之美,还有玛莉娅那种积极向上的美,而不是感到不安或尴尬。每个人都有自己快乐的位子,只有能够让自己内心自由的释放才是真的快乐,在这影片开始,已经埋下向观众表达知真的伏笔。
玛莉娅也会在迷茫时问自己“我的未来将会怎样?”,更会唱着好听的歌告诉自己“我会让别人看之俨然,触之温暖,我会让别人改变对我的看法,我对自己有信心.”;她用快乐的善良的心感染别人,改变别人,甚至七个个性怪异从小失去母亲的孩子和他们那个严肃的上校爸爸...这样的人你会不喜欢?这样的人你会不为之感动?以简单的心态,积极向上的面对生活又何尝不是艺术!
上校的性格,表现的很自然。作为一个监长国恨当然不能忘,独自带着七个孩子,以他的身份,对孩子的爱表达的不细腻也很正常。最后是音乐让他变成一个慈祥的父亲。看来音乐的力量是巨大的,这也符合了音乐之声的主题。当然也向观众暗示正确的家庭教育也是一种艺术。
在舞会中两人的感情得到了升华,在最后的音乐会中歌声使上校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在那饱含真情的歌声里,玛利亚发现了一个男人丰富、博大、敏锐的内心世界。这种内在的美通过歌声表达了出来。还有孩子的歌声,蓝蓝的天空,嫩嫩的草原,清澈的湖水……
你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都是美,这就是成功影片的根据!
音乐会观后感 篇5
音乐会共有二十个节目,包括合唱、独唱、舞蹈、器乐合奏等多种表演形式,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钢琴四手联弹《拉德斯基进行曲》。这是一首世界名曲,由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为纪念拉德斯基元帅而作。那两位演员弹得时而铿锵有力,时而轻松优美,四只手在黑白琴键上跳跃
着,非常默契。“绳采飞扬”花样跳绳表演也非常出色,花样跳绳社团的演员在彩色跳绳之间穿梭着,表演各种高难度动作,看得我眼花缭乱,心中暗暗佩服。
这场音乐会非常精彩,真是让我从中陶醉!
六(七)
《音乐之声》观后感 篇6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叙述了玛利亚与上校一家人的相处过程以及在这之间所遇到的事情来体现人与人之间无私的爱,更表达了音乐的美感,以及我们应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来追求自己的幸福。
关键词:音乐之声;积极;幸福
The feedback of the sound of music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through samaria with the captain described the family of this process and in all things to demonstrate with love and express the music of beauty, and we should be positive mental attitude to pursue happiness Keywords: the sound of music;positive;happiness 前言
影片以高昂的音乐为首,给观看者一种激情,一种想要把电影看下去的欲望,看它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引人入胜。让我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欣赏到了美丽的风景,伴着优美旋律我们走进了这部电影,走进了音乐。我们很轻易的感觉到“美”,有自然之美,有歌声之美,还有玛利亚那种积极向上的美,而不是感到不安或尴尬。每个人都有自己快乐的位置,只有能够让自己内心自由的释放才是真的快乐,以及我们要主动去追求属于我们自己的幸福,幸福要靠我们自己去争取而不是别人的馈赠,要有追求自由解放的思想以及动力。
1剧情分析及对其内容的感悟
影片开始以高昂的音乐为首,给观看者一种激情,一种想要把电影看下去的欲望,看它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引人入胜。音乐带着我们掠过奥地利的山脉,河流,民居和草原,最后来到那片壮丽的阿尔卑斯山脉上,幽幽绿草地,修女玛丽亚远远地奔来,展开双臂唱出那首《THE SOUND OF MUSIC》,“我的心像小鸟一样,从湖边向森林中展翅飞翔,我像小雀日日夜夜在高声歌唱,当寂寞时候我就来到山岗~”,让我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欣赏到了美丽的风景,伴着优美旋律我们走进了这部电影,走进了音乐。影片开始时,以玛利亚老是不遵守院里的作息入场,偷偷跑到山头外嬉戏、歌唱,还总是忘了时间,沉醉于大自然之中,我们很轻易的感觉到“美”,有自然之美,有歌声之美,还有玛利亚那种积极向上的美,而不是感到不安或尴尬。每个人都有自己快乐的位置,只有能够让自己内心自由的释放才是真的快乐,在这影片开始,已经向观众埋下了伏笔。
修道院是修身养性的地方,有点雷同于中国的道观和寺庙,但它实质上是对人性的一种束缚,规矩甚多。玛利亚显然不属于那种地方,她热爱自由,喜欢奔跑于广阔的草地上,喜欢像小鸟一样地唱歌。她的这种行为是不被修道院里众人理解的,所以她感到迷茫,觉得自己做错了事,应该向上帝忏悔,幸好院长是个通情达理的人,是个值得尊敬的人,我们看到她也唱歌,很动听。如果没有这位开明的院长,玛利亚很可能会像其他修女一样在修道院里过着平淡乏味而单调的日子,然后随着岁月的流逝,慢慢地忘记任何开口唱歌。修女院里的女院长觉得她这样的活泼的性格不适合过与世隔绝的修道生活。于是,当她接到冯·特拉普上校家寻求家庭教师的请求,她决定让玛丽亚去,也借此让她探索出真正的生活目的。
玛利亚也会在迷茫时问自己“我的未来将会怎样?”,更会唱着好听的歌告诉自己:我会让别人看之俨然,触之温暖,我会让别人改变对我的看法,我对自己有信心。玛利亚爱唱歌、爱跳舞,还十分喜爱大自然。她去萨尔茨堡当上冯·特拉普上校家7个孩子的家庭教师。
冯·特拉普妻子早逝。上校管理孩子的方法简单而粗暴。按水兵操练的要求管理孩子。每个孩子竟然还有编号,粗鲁的教育方法。可想孩子有多么的反叛,对于七个性格怪异的一群孩子她又是如何做到让他们心服口服呢?她用快乐的、善良的心感染七个个性怪异从小失去母亲的孩子,降低姿态走进他们,了解什么是他们需要的,怎么帮助他们,以及在那个风雨雷电交加的晚上她和孩子们打成了一片,这时她不再是孩子的老师而是他们的朋友,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帮助他们。帮他们制作衣服,一块自由自在地在山野玩乐,爬树更进一步地亲近自然,享受一般孩子应该有的快乐,当然这快乐是他们以前不曾体会过的。还在这过程中学到了一些人生哲理,学会了音乐的音符。在这期间,玛利亚和孩子们排练歌曲、做游戏、去大自然中游玩,整个家庭充满了音乐之声。他们那个严肃的上校爸爸,这样的人你会不喜欢?这样的人你会不为之感动? 上校的性格,表现的很自然。作为一个单亲父亲并且长期从事军队工作,独自带着七个孩子,以他的身份,对孩子的爱表达的不细腻也很正常。最后是音乐让他变成一个慈祥的父亲。看来音乐的力量是巨大的,这也符合了音乐之声的主题。当然也向观众暗示正确的家庭教育也是一种艺术。以简单的心态,积极向上的面对生活又何尝不是艺术!
当上校带着准备与他结婚的男爵夫人回来时,发现他的“水兵们”已被训练成一支很有素养的家庭合唱队,在玛利亚与上校的对话中充满了喜剧性,这个家庭又充满了音乐的声音,并且在相处的时间中玛利亚逐渐的爱上了上校。
上校沉醉在对故土、对祖国的一片深情之中,忘我地唱着。玛利亚的镜头数次切入,她站在门口凝视着上校。歌声使他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在那饱含真情的歌声里,玛利亚发现了一个男人丰富、博大、敏锐的内心世界。音乐悄悄地把两颗高尚的心灵连结了起来,爱情的火花开始燃烧。当两人在家庭晚会上和谐地共舞之后,掩饰内心已经变得非常困难了。在舞会中两人的感情得到了升华,在最后的音乐会中歌声使上校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在那饱含真情的歌声里,玛利亚发现了一个男人丰富、博大、敏锐的内心世界。这种内在的美通过歌声表达了出来。还有孩子的歌声,蓝蓝的天空,嫩嫩的草原,清澈的湖水„„
男爵夫人的到来,玛利亚知道她将成为孩子们的新妈妈,于是她留下了一封信回到了修道院。她也逃避过,然而院长的指导她想通了决定追求自己的幸福,由于男爵夫人太过于利益化,心中没有那份与孩子们玩的信念,孩子们不能和她融洽相处。同时玛利亚激起了上校对生活的热爱,唤起了他对玛利亚的爱情。于是上校拒绝了男爵夫人,到修道院找玛利亚,他们终于结成了美满的伴侣。
2音乐方面的感悟
《音乐之声》来自生活,高于生活,它以乐抒情,以乐动人,到处充满阳光气息与温馨浪漫,它把抽象的音符、大自然的和谐美景和人文景观完美结合,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相互依托的关系,鼓励人们乐观向上,追求纯洁美好,争取自由和享受生活,消除杂念,达到真善美的理想境界。优美的音乐可以说是音乐剧的灵魂,在音乐剧中流传最广的几首经典音乐有:表达玛利亚对大自然热爱的主题曲《音乐之声》;轻松愉快的《孤独的牧羊人》;比托普演唱的深情无限的著名《雪绒花》;欢乐大方的《哆来咪》;以及可爱的孩子们在比赛和客厅里演唱的《晚安,再见!》等,都成为了最值得珍惜和细细回味的艺术佳作。
有趣的故事,悦耳的歌曲、温馨的人情、天真无邪的笑料,童真的表演,是《音乐之声》最吸引人的地方。它也是一部长青的家庭电影,也是电影史上传颂最广的一部活泼、温馨的音乐电影。相信看过它的人一定不会轻易的忘掉,我想自己已经被这部电影感动了。它的音乐,它的主题,它经过精雕细琢的台词,充满艺术的美感,音乐的内涵,更重要的是爱的主题,真正打动每个人内心的纯真的爱。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知真、向善、求美的故事。
女主角玛利亚生性活泼率真,走出修道院投身世俗生活,大胆追求真爱,以童心,爱心去照料七个过早失去母亲的孩子,没有一点的抱怨,面对孩子的霸道,她依然耐心教导,尽显生活之真;故事中人际的宽容与亲情的和谐,冯·特里普上校一家不受金钱的诱惑,不受高薪高职以及武力的威胁,宁可流亡不做亡国奴的爱国情怀,以及修道院里院长对他们离开的帮助,都表明了人们内心善良的一面,也表明了大家追求自由、独立的心声;让人充分体验到心灵之美。
电影中的音乐给观看者一种激情,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我们可能会随着玛利亚的歌声和她的激情逐渐融入其中与她一起同欢乐同悲伤,但是在这其中我们对于生活的态度可能会受感染,让我们越来越热爱生活,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享受自然,享受生活,对于每一件“小事”,我们都会以新的眼光来看待。
回归音乐本身让音乐课更有音乐味 篇7
一、教学目标要关注音乐性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对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评价、调控的作用,是教育系统的杆件组成部分,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可见教学目标的制定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在音乐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中,体现音乐的本身,才能在紧扣教学内容重心的同时,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抵达音乐教学的本质。
如,我在制定《草原放牧》教学目标时,起初定为:
(1)走进大草原,欣赏草原风光,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2)聆听《草原赞歌》,能为歌曲配上简单的筷子舞。
(3)能准确地的听辨两个主题并体验其不同的音乐情绪和场景。
在实际的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目标3由于时间的关系并没有达成预期的效果。虽然这节课里,孩子们观赏了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学跳了蒙古族的筷子舞,感受了蒙古族音乐的鲜明特点,看上去很丰富,也完整。但是对于《草原放牧》这首乐曲的聆听和理解是却是很肤浅的。经过思考,我改为:
(1)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知道蒙古族音乐长、短调。
(2)分别聆听两个主题,对比其不同音乐的特点和音乐情绪。
(3)能哼唱第一个主题的旋律,并为其配上简单的筷子舞。
修改后的教学目标,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对比聆听音乐与哼唱两个主题旋律上。孩子们在对比聆听中会更关注音乐,感受到两个主题音乐在节奏、节拍、速度、力度、旋律等音乐元素上的区别。其实第1个目标的制定,为后面两个主题的学习埋下了伏笔,因为两个主题分别是短、长调。第3个目标的制定是在熟悉了音乐后去记忆主题,并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去表现音乐,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第2个教学目标的教学落实中,我还制作了一张表格,引导孩子们从音乐的本身特点出发,去学会如何有效地聆听音乐和表达音乐。
二、教学内容要凸显音乐性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追求精简的课堂教学内容,并凸显它的音乐性。过多与音乐无关的教学内容只会让我们课堂变得臃肿,缺乏音乐味。
如,曾听过这样一节音乐课,内容是欣赏歌剧《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课件做的丰富而多彩,老师详细的介绍了歌剧,从起源说到发展,从国外谈到国内。然后又介绍歌剧的故事情节和创作的来源。教师洋洋洒洒地讲述着,孩子们的聆听都是被动式的,最后只剩下很少的时间让孩子们匆匆聆听完歌曲就下课了。这样的课能说是具有音乐性吗?音乐的内容并没有被挖掘,教学内容中过多的知识性介绍,过多的画面的冲击,使学生的注意力都被音乐以外的东西所吸引去了,冲淡了学生对音乐本身的感受。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音乐课堂没有了教师悠扬的钢琴声,也没有了教师优美的歌声。我在上这一课时,是这样安排教学内容的:
(1)聆听江苏《茉莉花》旋律走进教室。
(2)聆听《东边升起月亮》找出旋律特点,再点出《茉莉花》在世界音乐史中的地位。
(3)引出歌剧《图兰朵特》说故事情节,再简单介绍有关歌剧的一些概念。
(4)哼唱《东边升起月亮》的旋律,再与《茉莉花》旋律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
三、教学环节要挖掘音乐性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学环节应该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他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自主学习,感知音乐和理解音乐。如果教学环节的设置过于的花哨,忽视了音乐的本质,那么这些环节设置的目标性也是值得思考的。我们教学环节的设置应该挖掘音乐的本身特点,符合学生音乐学习的规律,让他们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中,更好的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这样我们的音乐课堂才会至始至终蕴含着音乐味。如:《哦,苏珊娜》一课中,为了解决弱起这个知识点,我起初设置了这一些环节。
(1)师生合作读创编的歌词,熟悉歌曲的节奏。
(2)把前面的语气词去掉再读歌词,让孩子们感受弱起的特点。
(3)男女生角色互换合作,再读歌词,掌握弱起的节奏。
在实施这些教学环节的过程中,孩子们还是很感兴趣的,也愿意参与。但是,最后出来的效果并没有理想中的那么好,弱起节奏还是有一部分孩子没读准确。
在朗读中还产生了新的问题,影响了后面的歌曲学唱教学。可见这些环节的设置,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不但重难点得不到解决,反而增加了难度。反思后,重新设置了教学环节,我加大了对歌曲聆听的力度,并且在聆听中强化重拍给孩子们带来的深刻印象,自然弱起的特点就通过明显的对比显露出来的。其实这种方式,挖掘了音乐本身就具有的特点,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了音乐知识,更符合音乐学习的规律,很自然地解决了难点,从而证实了音乐课堂回归音乐的本身的重要性和正确性。
(1)初听歌曲,跟老师一起击掌打节奏。
(2)再听歌曲,找重拍,感受并讲解弱起。
(3)跟琴哼唱旋律,唱出重拍效果,掌握弱起。
四、教学方法要体现音乐性
海涅说过:“话语停止的地方就是音乐的开始。”由此可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最擅长的讲授法,其地位也应该相应地减弱些了。用音乐的语言去描述音乐,分析音乐,感受音乐,才能让音乐课堂更具有音乐味。往往在课堂中,音乐教师自己说得太多,孩子们听得太少,让学生并非得到的更多,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让我们用一句精简的语言、一段悠扬的琴声、一曲动听的范唱和一个自然的指挥手势,去传递给学生你想诠释的音乐信息。音乐课堂,因为有了想象,才更有“音乐味”。
综上所述,可见回归了音乐本身的音乐课堂,没有了形式上的热闹气氛,但显现出一种真实;没有了丰富多彩的课件,但内容却是那么充实;没有了教师的刻意“作秀”,但透露出了一股平实。就是这样的音乐课堂,关注学生、关注音乐、抓住了音乐的本身,让音乐课堂教学落到了实处,更为扎实了!
摘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也是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核心。音乐教师应将音乐性融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诸方面。
音乐课观后感 篇8
安娜·涅特里布科生了孩子之后,体形变胖,而声音大了,音域宽了,嗓音厚了,半声好了,从抒情女高音发展成为抒情-花腔女高音——其实,她唱什么都可以,声音和气质非常超群,在声乐的表现也堪称一绝——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全能型女高音。
音乐会曲目选择的多是经典意大利歌剧的咏叹调,正是安娜·涅特里布科所擅长的,她那美妙的声音所塑造的角色形象异常生动多彩,可谓神形兼备,足以令人一醉。安娜·涅特里布科是唱抒情角色起家的,她热情地唱出的阿德里安娜·莱科芙露尔咏叹调“我只是卑微的女仆”(奇莱亚《阿德里安娜·莱科芙露尔》第一幕),用情大方、谦虚、抒情,用声优美、连贯、平和,明星味(剧中女主角是当红明星)十足。在普契尼《贾尼·斯基基》的“啊!我亲爱的爸爸”中,流畅起伏的旋律柔美动人,温柔的歌声中带点娇艳,唱出了劳蕾塔一颗真诚的少女之心。
安娜·涅特里布科采用抒情性及戏剧性相结合的Spinto(戏剧抒情)女高音唱出的巧巧桑咏叹调“晴朗的一天”(普契尼《蝴蝶夫人》第二幕),神情到位,语气多情,声音色调变化丰富,生动地唱出了巧巧桑痴心缠绵的情感。而她的抒情一花腔女高音曲目更是一绝。她音色甜美、行腔连贯、运转灵便,花腔味道十足,带有浪漫气息。薇奥莱塔(威尔第《茶花女》)是歌剧中少有的集抒情、戏剧、花腔于一体的全能女高音角色,安娜·涅特里布科的音质兼有抒情女高音的柔美、戏剧女高音的激情及花腔女高音的华丽,简直就是薇奥莱塔的化身。返场曲目中唱出的“饮酒歌”借酒抒发对真诚爱情的渴望和赞美,充分发挥出抒情一花腔女高音的力与美。
安娜·涅特里布科唱戏剧性角色曲目,加强了胸声,气息有力,用声结实,音色较暗。所唱出的莱奥诺拉咏叹调“一个宁静的夜晚”(威尔第《游吟诗人》第一幕)颇有戏剧性的声势,有热力、有活力、有冲力,且善于变化声音色调。一些唱段中的高音半声唱法,一下子就顺上去了,自然柔美,控制一流,跳音(Staccato)唱法轻松、轻巧、轻盈。
安娜·涅特里布科的第二任丈夫,男高音尤西夫·伊瓦佐夫(Yusif Eyvazov)出生于阿尔及尔,在意大利师从男高音科莱里(F.Corelli)及女高音迪米特洛娃(G Dimitrova),学有所成。他所唱出的费德里克咏叹调“寻常的故事”(奇莱亚《阿莱城的姑娘》第二幕)、曼里科咏叹调“啊,亲爱的恋人”“看,那可怕的烈焰”(威尔第《游吟诗人》第三幕)、维特咏叹调“春风啊,为何唤醒我”(马斯内《维特》第三幕)、卡瓦拉多西咏叹调“星光灿烂”(普契尼《托斯卡》第三幕)等,声音铿锵、音色宏伟、声如洪钟,在戏剧性高潮处的用声,有着Spinto(戏剧抒情)男高音的特质。但遗憾的是他似乎每首咏叹调都习惯性加上哭腔,有点滥用,大可不必。
夫妻俩的音质、音色、音量、唱法都较近似,二重唱十分协调,相辅相成,融为一体。威尔第《奥赛罗》第一幕中的苔丝德蒙娜、奥赛罗爱情二重唱“夜已深沉”,普契尼《波希米亚人》第一幕中咪咪、鲁道夫的爱情二重唱“啊,可爱的姑娘”,情话交织、心心相印、夫唱妇随,可谓最佳拍挡。
安娜·涅特里布科虽已45岁,但仍有年轻的热力,声音造型仍然具有角色的性格及神态,且唱得那么深情、柔情、多情,给人一种非常温馨、人情味很浓的感觉。全场由比尼亚米尼(J.Bignamini)背谱执棒香港管弦乐团演奏,他记忆力惊人,能跟善带,中听又中看,让观众处处体味音乐、享受音乐,效果颇佳。
《音乐之声》观后感 篇9
刚刚落下帷幕的第xx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晚会上,一向搞怪的LadyGaga以罕见地清新装扮,深情演绎了《音乐之声》中的插曲,不但让人惊艳于她扎实的演唱功底,更勾起众人对这部经典影片的无限怀念,正如随后出场的朱莉·安德鲁斯说的那样,很难相信,一眨眼就过去了这么多年!《音乐之声》已经上映xx周年了,但其感染力依旧强烈如昔,好似金色童年般,虽已从手中滑过,但仍忍不住频频回首沉浸。
看完颁奖晚会的当晚,我便乘热重温了这部经典影片,坦白说,许多情节如今看来略显陈旧,比如玛利亚非传统淑女的汉子格调,特拉普典型白马王子的高富帅模式,像极了近年东亚地区流行的偶像剧套路,而玛利亚作为家庭教师,遭遇特拉普家那群难以驯服、古灵精怪的孩子们,也可见到近年校园剧的影子,但这些都没有影响它的魅力,重温过程中,发自内心的快乐油然而生,我始终带着愉悦的笑容,就同当年第一次观看它一样。为什么?因为影片散发的无穷正能量。
女主角玛利亚是名年轻的见习修女,宗教的熏陶和简单的生活背景,造就了她乐观、单纯的性格,前一刻还在担心无法胜任家庭教师一职,下一刻就YY一切都会好起来,并越想越开心,奔赴特拉普家的路上,甚至手舞足蹈跳起来,其夸张的乐天派性格,在很多人看来有点神经兮兮,为此修道院的修女们担心她的未来何去何从,初见时的特拉普上校更是觉得她是个惹麻烦的家伙,而正是她这种有些夸张的乐天派性格,让生活时时充满了正能量。
玛利亚选取用自己开朗的人生观去影响孩子,而非用死板的说教去管束孩子,如当孩子们情绪低落时,玛利亚引导他们多想想开心的事物,并用歌唱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用最简单的心理疏导方式,教育孩子们学会自我管理情绪,很快孩子们就在她的带领下,得到了童年应有的快乐、简单,他们去郊游、去划船、去爬树,并一路高声吟唱,彻底摆脱了母亲过世后,特拉普上校军事化教育造成的沉闷家庭生活,孩子们的变化和玛利亚的生活热情,渐渐也感染了特拉普上校,让他最终走出了丧妻阴影,重新拥抱感情、拥抱生活。这完全是一个传递正能量的故事,因而感情、搞笑的部分即便略显过时也无大碍,这本就不是影片的主旨。
影片在最后时分主题升华,应对德国法西斯的强权威胁,特拉普一家毫不妥协,坚决拒绝为纳粹服务,最终在众人的帮忙下,翻山越岭奔向自由,一种追求和平、完美的正能量闪耀剧终。
音乐之声观后感 篇10
自由,是这部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之一,我认为。
修道院是修身养性的地方,有点雷同于中国的道观和寺庙,但它实质上是对人性的一种束缚,规矩甚多。玛利亚显然不属于那种地方,她热爱自由,喜欢奔跑于广阔的草地上,喜欢象小鸟一样地唱歌。她的这种行为是不被修道院里众人理解的,所以她感到迷茫,觉得自己做错了事,应该向上帝忏悔,幸好院长是个通情达理的人,是个值得尊敬的人,我们看到她也唱歌,很动听。如果没有这位开明的院长,玛利亚很可能会象其他修女一样在修道院里过着平淡乏味而单调的日子,然后随着岁月的流逝,慢慢地忘记任何开口唱歌。
院长很可能在玛利亚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所以希望她不重蹈覆辙。
从传统的意义上说,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对于女人来说更是如此,所以纯真、热情、美丽的玛利亚后来成为了船长的妻子。影片为了表现玛利亚和船长之间的爱情,安排了伯爵夫人这一角色。当然这位伯爵夫人也美丽,善解人意,而且还很富有,看起来是船长妻子的最佳人选,但船长最终还是选择玛利亚。
让音乐课找回“音乐味” 篇11
一、从聆听体验入手,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音乐是声响的艺术。聆听是接受音乐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途径。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当坚持让学生长期、反复、正确、充分地去聆听音乐,在聆听的过程中,让学生去感知、体验和学习音乐,理解音乐艺术的真谛。
例如,在突破《咏鹅》两个结束句音不同的难点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师:同学们,请仔细地聆听,歌曲的两个结束句有什么不一样。
2.学生静静地、自由地多次聆听。
3.师:同学们,拿出我们的小手,让它变成一只小鹅。有的小鹅喜欢放声高歌(老师示范把鹅头向上),有的小鹅喜欢钻入水底捉鱼(老师示范把鹅头向下)。
4.反复多次的聆听感受,学生不用言语而是继续用辅助动作表达自己聆听到的不同。
5.师生接唱两个结束句。前面的部分老师唱,最后一个字由学生辅助手势唱。用演唱的方式表达自己聆听到的不同。
6.再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乐谱的不同。
7.教学并练唱这两个音符。
8.引导学生根据不同发挥想象。在教学中有的学生说:第一乐句白鹅们在游泳比赛,力争上游,所以越游越起劲;第二乐句白鹅们已经游到家休息了,等等。
9.引导学生带着情境练唱。
听觉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听觉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先听觉——再视觉——后思考,是我教学中突破难点的基本步骤。只有这样做才能突出“聆听”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才能体现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的本质。也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聆听感受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音乐奠定基础。
二、以音乐作品为载体,水乳交融地进行音乐知识的传授
音乐知识与技能是学习音乐的基石,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音乐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知识的传授以及音乐技能的培养应以生动的音乐作品为载体,枯燥、生硬地进行讲解和训练是违背音乐特性的,要在学生建立了充分的感性认知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自然的传授,才能让我们的音乐课保持浓浓的“音乐味”。
我在教学三年级《捉迷藏》一课时,发现歌曲中有许多的附点节奏——X.X,很多学生在学唱时忽略了,唱成了XX。面对学生的错误演唱,我没有急着让学生看谱,而是对学生说:“同学们,周老师听到春、夏、秋、冬四个娃娃在捉迷藏时唱了两首歌,你们来听听哪一首才是我们课本上的呢?”接着,我分别演唱了没有附点节奏的唱法和有附点节奏的唱法。学生们通过对比聆听一下子就发现了,高举的小手像雨后的春笋。在学生获得了初步感知后,我又问:“这两首歌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我再次放慢速度演唱第一句的两种唱法,学生们边听边跟着老师的演唱点头;我第三次演唱的时候,学生们边听边跟着轻声唱。通过教师的三次对比演唱,学生们感受到了,而且能准确地表现了。这时,我再引导他们对比观察两种乐谱的不同,才发现多了一个小点“.”,这时我就告诉他们这是附点节奏,并且最后和他们一致给“X.X”这个富有特色的节奏命名为“调皮节奏”,而这个富有童趣的“昵称”能让他们记得更牢。
三、用音乐的语言,不着痕迹地检测音乐教学目标的达成
每一堂音乐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每一个教学环节也有具体的目标,各个目标的达成情况、孩子们音乐素养的形成和外显,都应该通过音乐元素和音乐语言来表达,这样才能保持“音乐味”。
比如,某教师在教学了“▼”符号后,为了巩固新知,他问道:“同学们,这个叫什么符号呀?”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顿音记号。”教师又问:“我们看到这个符号应该怎样唱?”学生们纷纷举手答道:“要唱得短促、跳跃。”这位教师检测学生音乐知识的学习情况运用的方式是问答。而另一位教师在同样的环节是这样设计的:出示两条旋律相同的音乐短句,一句没有“▼”,一句有“▼”,请两组的学生分别视唱,再请第三组的学生聆听并用肢体表现不同。很显然第二位教师的做法更能体现音乐课的特性。
音乐课也具有德育的重要功能。一位老师在教学《保卫黄河》课的小结环节说:“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演唱《保卫黄河》。”学生们振奋人心的歌声已经让我们感受到这首歌曲对他们精神上的触动和洗礼。可见,在音乐教学中适时渗透德育是必要的,但如果把渗透德育变成剥离音乐作品的简单说教就会远离“音乐味”。
当然,音乐课回归“音乐味”不仅仅要做到以上三个方面,让我们更加细致地理解音乐的特性,更加准确地把握音乐教学的科学方法,让音乐课找回应有的“音乐味”!◆(作者单位:江西省德兴市银山小学)
【音乐课观后感】推荐阅读:
音乐之声音乐赏析观后心得体会11-04
音乐昆曲观后感07-03
音乐之声观后感心得05-20
高中生音乐观后感05-24
《音乐之声》观后感心得感触05-20
听音乐后的观后感06-16
音乐剧猫中学生观后感09-14
音乐剧猫大学生的观后感06-11
令人百看不厌的电影《音乐之声》优秀观后感07-20
爱上音乐课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