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发展年

2024-07-23

医院发展年(精选8篇)

医院发展年 篇1

xxxx医院2015年发展计划

2015年医院工作要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为指导,以创建“三乙”医院和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总目标,以医院发展为第一要务,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主动适应卫生改革和市场需求,努力实现医院又好又快发展。2015年医院主要业务指标和经济指标为门诊数xx万人次,住院人数xx万人次,病床使用率xx%以上,业务总收入xx亿元,为确保以上任务和指标的实现,必须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医院行政管理,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医院管理机制

(一)完善院领导、职能科室挂钩临床科室、效能督查组深入科室制度 一是组织院领导经常深入科室,调查研究,重点抓医疗、护理、教学、科研、后勤保证以及服务质量、病人生活等工作。听取病患和医务人员的意见,表扬好人好事,改进工作,直接帮助临床、医技科室解决困难问题。二是各职能科室挂钩临床、医技科室,要求每周至少下所挂钩的科室两次,深入科室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是院效能督查组每周深入各科室进行效能督查,严格监督检查员工工作纪律,工作作风,工作效率等,并监督检查医技科室收费情况,杜绝人情检查,发现问题,按规律制度进行处理。

(二)完善党委办公室管理制度

一是在院党委的领导下,负责全院性的秘书、党务管理工作。二是及时传达院党委会的决定,了解全院各项党务工作情况,随时进行综合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准确地向院党委反映。并注意收集职工对执行院党委决定的反应情况。三是负责同上级党委和院外有关方面的工作联系,做好医院党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反馈工作。四是协调院党委领导安排各种党务会议,负责召集院党委会议等,并做好会议记录,督促检查会议、决议的执行情况。

(三)完善院办工作制度

一是安排各种行政会议,负责会议记录以及文件、报告、计划、总结等文字材料的起草,负责会议纪要、决议的印发,并督促检查执行,及时向院长汇报情况,协助院长处理日常行政事务工作,经常与职能科室沟通协调,确保院部各项决策、决议落到实处。二是做好来访、参观等内外宾接待工作,做到安排周密、妥当、热 情。三是做好行政类文件的收发、登记、编号、传阅、收回及保管工作,针对文件内容,提出拟办意见,对上级机关和有关单位的通知及时汇报有关领导,并请示办理意见。四是做好全院文书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存档工作,适时安排医院总值班工作。五是及时处理信访,做到有登记,有结果,不积压,不拖延,重大问题及时向领导报告,领导交办的临时性工作要尽快完成并随时汇报。

(四)完善院务公开工作制度

推行院务公开是加强医院民主管理、促进医院健康发展、增强职工的责任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推动医院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是贯彻全心全意依靠 广大职工办好医院的有效途径,是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公开的内容包括医院重 大决策和改革方案,包括发展规划、计划、经济目标等。医院经营情况,包括业 务收入、成本变动、经济效益和资产负债和职工关心的其它有关问题等情况。

(五)完善院内通报制度

本院职工必须自觉遵守医院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有违犯者视情节予以院 内通报批评,并扣取一定的奖金。凡涉及劳动纪律、安全生产、文明服务、规范 操作、质量控制、能源管理、卫生秩序以及佩证上岗、仪容仪表等方面不符合院 部规定的,院行政查岗及各分管职能督查中发现者均可按制度通报处理。

(六)完善医务公开制度

一是入院病员都必须进行入院宣教,让病员知晓医疗相关程序和医疗消费 自主权等。二是医院对病员的医疗消费实行日清单制,所用药品、器材、卫生材 料等有明码标价,便于病员查询。三是医院在门诊、住院等处设立医疗流程、收 费等查询电脑,方便病员了解相关情况。四是本院对病员设置导诊、导医咨询,投诉等窗口,有电话随访、社会监督等机构,及时处理并整改投诉问题,不断提 高患者满意度。

(七)完善会议制度

一是每周周一的院周会和院行政职能周会,由行政带班领导主持。院长、副院长、各科室负责人参加。每周一次,传达上级指示,研究和安排工作。二是护士长例会:由护理部正、副主任或正、副总护士长主持,各科室、病区护士长参加。每周一次,总结上周护理工作,布置本周护理工作。三是科务会:由科室正、副主任主持,全科人员参加。每月一次,检查各项制度和工作人员职责的执行情况,总结 2 和布置工作。四是晨会:由病房负责医师或护士长主持,全病房医护人员参加。每天早晨上班十五分钟内召开,进行交接班,听取值班人员汇报,解决医疗、护理以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布置当日工作。

(八)完善卫生工作制度

一是把爱国卫生运动列入医院工作的议事日程,要认真搞好室内环境和个人卫生,认真执行隔离消毒制度,搞好污水、污物、垃圾处理,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二是认真抓好卫生检查、评比、定期公布检查结果。三是计划地植草、种树,美化环境。四是认真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按国家规定,对“三废”(废水、废气、废渣)进行无害化处理。

(九)完善工休座谈会制度

工休座谈作为医患交流的方式之一,在医院病区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坚持每个季度召开工休座谈会一次,要有针对性,气氛和谐,达到医患充分交流的目的;医务人员与患者座谈时,要实事求是、诚恳地讨论病区管理工作,共同探讨防病治病的方法和卫生保健措施,取得患者的合作与支持,特别是对待提出的批评意见一定要尊重事实,有错必纠,对医院所做的承诺要及时履行,以此提高科室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

二、做好医院等级评审前期工作,争创三乙医院

我院目前是二级甲等医院,前期已为争创三乙医院做了很多准备性的工作,2015年计划在院部的领导下,由院领导分工下的管理组、医疗组、医技组、护理组与三乙评审办加强协作,加强日常管理。以持续质量改进和PDCA为指导思想,根据新的评审方法五种基本手段/方式:文档查阅、调查访谈、实地访视、抽查考核、案例追踪(个案追踪、系统追踪)等进行模拟,多维度验证准备工作质量和效果。

三、改善医院经营管理,建立高效、低耗的医院经营管理机制

(一)改善门急诊运营管理

一是实行科室、诊室直接挂号、缴费,缩短患者等候时间。二是实行弹性工作制,在门诊部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根据门诊流量调配医疗资源,保障门诊重点区域和高峰时段的门诊秩序和连贯性。三是建立门诊与医技科室之间的协调机制,按规定时间出具检查报告及时让患者和家属拿到检查报告单。四是严格实行急、危重患者首诊负责制,对急、危重患者优先处置,做到“三先三后”,即先救治后检查、3 先抢救后分科、先抢救后收费。五是建立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协作协调机制,落实急会诊制度,开通“绿色生命通道”,保障急、危重症患者优先住院。六是制定与市120急救中心、基层医疗机构急诊患者转接流程,在白沙镇卫生院和梧塘镇卫生院设立急救分站,保障患者得到连贯的抢救治疗。七是制定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预案和大规模抢救工作流程,并认真组织实施。此外,我院还配备了5名“120”协救员,经系统培训后,替代原来的担架工,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安全、平稳地搬运病人,提高了院前急救服务水平。

(二)优化住院运营管理

一是全面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模式,扎实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全院所有的护理单元全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增加五官科、门诊、急诊及手术室四个护理单元),按照“优质护理评价实施细则”要求开展各项护理工作,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落实包床到护,优化护患关系,提升服务满意率。二是改善住院环境,特别是医院的卫生环境及基本的医疗设施如:卫生间的安全设施;广华楼的壁柜重新修善;个别病区病人的被服破旧;走廓加床设备进一步完善;住院病人隐私保护等。

(三)优化医技运营管理

一是推出“一站式”优质服务模式,二是窗口前移推进优质服务实行“弹性工作制”,收费处、导诊台、影像、超声、检验、理疗、门诊妇产科、心电图等科室提前半个小时上班,门诊药房推迟半个小时下班。双休日、节假日时,专家门诊及影像、超声、检验、理疗、体检中心等科室均正常开诊,极大缓解群众“看病难”现象。三是检验科信息系统(LIS系统)的开通,即方便了门诊患者领取检验单,又方便临床医护人员实时通过电脑联网自动查找检验结果。

(四)优化手术运营管理

一是由医务科和护理部落实手术室统筹调配和管理制度,解决择期手术病人手术等待时间过长的老大难问题;按规范要求落实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保证杜绝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及手术病人错误;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包台到护包括“术前访视、术中全程陪护、术后随访”密切护患关系,提升手术病人对手术室的满意率。

(五)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

医院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网络通信及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医院工作流程,实现医院信息的全电子化管理,建立远程医 4 疗系统,全面建设数字化医院,计划完成信息化建设(包括区域病理系统,区域市级防统方的建设等),优化现有信息系统之间流程架构,理顺业务流与信息流之间的差异。对机房进行进一步升级,重点在机房UPS改建。为配套信息系统设备耗材库的建设需要增加2个左右的置物架。在原有区域PACS系统,区域心电信息系统,居民健康档案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区域体检信息系统,区域检验信息系统,干部保健管理信息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自助服务设备,电子认证,区域卫生信息监管平台,微信公众账号,全市预约诊疗服务平台,120急救调度指挥系统,血液信息管理系统,基层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新规划建设防统方系统,区域病历系统,无线应用系统等应用。2015年计划投入信息建设的预算为xxx万元。

(六)做好医院市场和品牌的宣传推广

虽然xxxx区有固定人口和流动人口共计xx多万,但是我院紧邻xxx国道,市区有三所三甲医院,xxxxxx附属医院、xxxx市第一医院、xxx医院,xxxx区又有其它两所二级医院(xx医院和xx医院),由于交通便利,去市区三所三甲医院就诊也很方便(班车很多,路程就半个小时),市区的三所综合医院实力较雄厚无论是在技术力量、内部管理及硬件设施上都比我们占优势,另外是乡镇卫生院的掘起,个体办医的增加以及社区服务站的建立和完善,医疗市场的行政垄断等,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这无形中使我院流失很多xxxx区本地的病人。今年我院将继续做好对外品牌营销宣传和院内宣传。

1、院外营销

一是继续坚持编辑出版每两个月一期院报,目前已印发到xx期,院报编写的都是近两个月各科室疑难复杂病例,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和健康养生等内容,每期印刷xxx份分发寄送,在xxxx卫生报、xx日报、市电视台等媒体上都会刊登医院相关信息,其中每周三都会在xx日报的卫生周刊刊登一篇我院的医院相关信息。继续利用xxxx市电视台“卫生与生活”栏目、xxxx电视台“健康与生活”栏目等,大力宣传医院各项工作尤其是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树立和推广医院品牌形象。2014年我们也对报送信息多、信息质量高的科室进行了奖励,要求各科室有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的要及时报送到院办公室,一些要通过电视台报道的,要提前一天以上通知办公室,由办公室及时联系电视台过来拍摄。二是利用公益活动进行宣传:比如定时举行义诊活动,免费体检,对经济因难的减免免费用等,目的是吸引媒体,做新 5 闻报道宣传,同时可在开展这些公益活动中,发放医院的宣传小册子或就医导报等。三是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比如在院内定期举行某某病防治讲座,到工厂或学校、乡村举办健康讲座等。在举行这些活动时,可以进行专病的普查或优惠,发放相关的宣传手册或就医导报等。讲座可以采取讲故事的形式进行,吸引患者选择我们医院就医,这样的活动,宣传费用投入少,如果举办成功,有影响力的话,自然会有单位主动邀请我们去办讲座,不仅可以拉近我们与单位公司的联系,也会有源源不断的市场等着我们去开发,其成效比电视广告要大的多。四是借“事”营销,制造市场亮点,以最快的反应速度,扩大品牌的影响,可根据医院业务发展的需求及抓住各种节假日等等,适时开展各种各样的“优惠活动”或“便民活动”比如在“糖尿病日”前后,推出做糖化血糖检查送一次血糖检查或免挂号等促销活动。

2、院内宣传

很多医院,都只注重院外营销,而忽视了院内宣传,经常出现已经到院的患者又流失的现象,其实院内宣传做好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一是院内环境:利用院内的所有宣传栏宣传医院的特色专科、专家和服务,做到更新及时,内容丰富,新颖,规格统一,规范。二是服务理念的培训,进一步加强员工服务理念的培训,特别是要加强社交礼仪,行为仪表,礼节性语言的使用等方面的培训,要通过培训,使科室主任、护士长树立市场、技术、品牌和宣传的意识,使员工树立主人翁、大局、危机和竞争的意识,使每位员工都变成医院的宣传点,真正做到优质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三是抓好重点专科的建设。四是完善xx和xx急救站的建设,与乡医、乡镇卫生院完善建立转诊制度,使医院的服务范围得到扩大和巩固。

(七)做好2015各科室预算,完善全成本核算机制

认真落实和执行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定,并紧紧围绕医院的工作部署,抓好财务运作和管理,确保资金的正常运转,及时分析财务信息,为本院晋升“三乙”作出努力。一是注意对医院重大经济活动的研究和分析,合理安排使用资金,切实保障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经济性。二是做好内部财务预算,医院开展的新项目、新技术、设备增加带来的效益等,进行预测、分析,尽量把各项收入算准、算细。三是加强绩效考核管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四是做好2015年资金还贷转贷工作。五是严格票证审查和报销的关口,对大笔的开支坚持按合同执行。及时清理各种债权债务。必须定期或不定期的核对各类账目,及时 6 与仓库对账、盘点防止漏洞。业务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账账、账实相符。做好资金管理,最大限量的盘活有限资金,促使医疗事业的发展。

(八)完善人事管理制度

现代医院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医院最核心的竞争力。有了人才,才可能有优秀的技术,只有医疗技术水平上去了,医院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既注重整体队伍素质提高,又突出重点人才的培养,坚持全面提升与重点培养相结合,本院培养与外来引进相结合,为医院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2015年计划招收医生xx名(其中硕士12名,本科生24名),护理xx名,医技科室xx名,行政后勤人员xx名。拟派出短期进修医护人员xx名,长期进修医护人员xx名。督促各临床医技科室有计划做好外出进修安排,注意技术人员梯队的培养。外出进修学习、培训的人员回院后须及时汇报学习成果及介绍上级医院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等。

(九)做好医院人员绩效考核管理计划

加强绩效考核管理,是反映全体医护人员的实际劳动差别,特别是对全体人员在工作中提高质量,节约成本、革新技术等方面所作的贡献、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院将根据有关奖励制度做好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并按规定合理提取奖励金,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考核工作,把绩效考核管理认真落到实处,使得绩效考核管理成为激励全体员工发挥积极主动的工作动力,成为培养员工尽职尽责、爱岗敬业的精神土壤。

四、提高医院服务管理水平

一是持续推进预约诊疗服务。推行电话预约、现场预约、网络预约诊疗;门诊病人复诊预约,影像、超声、胃镜、肠镜等检查预约,门诊口腔科、产前检查预约,出院病人需要复查的,可与医生现场预约时间;门诊实行分时段预约诊疗服务,尽可能准确安排患者就诊时间,减少等候时间。二是与基层医疗机构合作开展预约转诊服务。三是制定出诊医师管理措施,保证医务人员按既定的时间出诊,变动出诊时间提前公告并及时通知预约患者。四是加强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落实首诊负责制,与120建立联动协调制度,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建立急诊、急救转诊服务制度。五是完善患者转院、转科工作制度,完善入院、出院服务管理制度和标准,改善入院、出院服务流程,方便患者。六是加强出 7 院患者健康教育和重要患者随访预约管理,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对出院后医疗、护理及康复措施的知晓度。七是改革医疗收费服务管理与医保结算服务管理。八是规范临床护理服务,实施整体护理模式。九是落实患者安全目标,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十是加强投诉管理,积极推进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五、完善后勤保障管理

现在医院占地比较少,医院发展受限制,2015年将推动新院址的动土开工建设。同时还要继续完善后勤保障工作。一是加强对总务水电班组、配电房、电梯等一线班组的管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同时加强水、电、气、物资的保障管理,做好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二是总务科老员工面临退休问题,计划培养一些重点岗位人才进行交接班。三是做好对污水处理等流程和设备的管理,巧用高峰低谷电制,研究最佳运行优化方案。四是续签医疗垃圾处置合同,继续加强与污物处理公司的联动,做好全院医疗废弃物的分类、收集、转运工作,同时配合院感科开展的医疗废物管理专业培训和职业安全防护,并不定时地会同院感科对全院各病区的医疗垃圾收集处理进行监督检查。五是加强车辆管理,切实落实车辆维修审批制度,要求所有车辆必须按规范、按程序定期进行保养、维修,加强对公车的管理。六是加强医院物资管理,严格采购制度。七是加强电梯、锅炉等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定期维保年检,发现隐患及时排除,贯彻落实特种设备法规制度,切实保证特种设备运行安全。八是全面加强医院卫生管理工作,加大环境绿化美化的力度及公共设施的维护修缮工作,促进医院环境卫生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广泛开展医院卫生宣传教育活动,致力提高职工卫生意识和健康素质,尽力打造美化病区环境,着手对外科楼的原有树木花草进行修剪、除草、施肥、补苗。九是加强医院的日常保洁工作,完善各科室的工友队伍,计划再招收xx名工友,并加强培训工作,对较差的工友进行辞退,做好各科室的保洁工作。十是加强对医院宿舍的管理,以及宿舍的物业及水电管理。十一是做好全院医疗设备、耗材、维修等采购计划,2015年医疗设备全年采购计划约xx万元。(普通耗材(含放射耗材)全年采购计划约xxx万元,化验试剂耗材全年采购计划约xxx万元,高值耗材全年采购计划约xxx万元,维修费用全年采购计划约xxx万元,氧气全年采购计划约xx万元。做好医疗设备的效益分析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努力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充分发挥设备的效益。十二是做好医院基础建设方面的投入,今年各类零星维修修缮、后勤保障物资及固定资产计 8 划投资总额为xxxx万元。

六、拓展医疗业务、提高医疗收入水平

(一)加强重点学科的发展

重点培育市级重点专科,加强对重点专科的建设力度,继续开展培育其他的重点专科,提升核心竞争力。下一步,要做大做强传统优势学科,做精做细特色专科,接下来将在建设三乙的基础上开展一些新项目,重点发展一些重点学科,培养一些重点学科,通过引进学科带头人,发展起来心血管介入和外科腹腔镜、胸腔镜技术的重点学科项目,要提高急危重症和疑难病例的救治水平。在2015年里,要求各科室要进一步发挥多科协作的优势,更加紧密地合作,实现急诊、会诊迅速到位,提高急危重病人的救治水平,把重病人留在医院,在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也增加医院的收入。

(二)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巩固和提高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水平,努力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技术服务体系。一是骨科计划开展关节镜及椎间孔镜新项目,并继续开展骨盆骨折手术、关节置换、脊柱外科手术及骨、关节恶性肿瘤的治疗等项目。二是神经外科计划开展应用显微镜进行脑出血清除,胶质瘤、脑膜瘤、听神经瘤切除等新技术,多收一些疑难较复杂的病例以及危急重病人。三是泌尿外科准备开展膀胱镜下前列腺电切等手术。四是呼吸内科计划继续开展支气管镜,呼吸机的临床应用,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肺功能检查,开展肺癌化疗、多导睡眠图检查、内科胸腔镜检查等项目。五是心血管内科计划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开展单腔及双腔人工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若条件允许)、开展经食道心脏调搏术,计划在日后的新病房完成时设立CCU病房,购进运动平板机开展运动平板试验的新技术。六是消化内科计划添置十二指肠镜、超声内镜,拟开展ERCP、早期恶性肿瘤内镜下粘膜剥切治疗等项目。七是神经内科计划开展动态脑电图、肌电图检查项目。八是内分泌科申请开展糖尿病眼底成像检查,提高糖尿病眼底病变的早期诊断。九是妇产科:进一步开展导乐和无痛分娩,创建爱婴医院,改善服务环境和服务流程,2015年分娩数达xxxx人;继续开展宫腹腔镜手术,开展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门诊:继续开展各种无痛手术,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的综合治疗,创办孕妇学校,扩大社会影响面,增收病人。十是儿科计划积极扩展儿科PICU,9 儿科保健等专科的建设。十一是手术室计划未来手术全面开展腔镜微创手术,购置关节镜,开展关节手术。十二是麻醉科计划开展新技术“脑电监测、麻醉深度监测,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十三是口腔科继续开展种植牙,热牙胶充填技术等增加业务收入。十四是康复科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热敏灸治疗面瘫、过敏性鼻炎,针刀治疗颈椎病及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龙氏治脊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神经根型颈椎病、骨盆旋移症,拉伸治疗肌肉损伤。十五是五官科计划开展变态反应原测定,眼底照相等项目。十六是中医科继续发挥中医肿瘤特色专科作用,计划开展肿瘤化学药物治疗。十七是影像科计划开展磁共振弥散成像(DWI)技术为急性脑缺血患者提供早期清晰的影像诊断、进行全身肿瘤筛查;开展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不需打造影剂、无创伤、无需插管、穿刺即可清楚地显示血管病变;开展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十八是内镜室计划开展超声内镜检查,窄带内镜检查术,早期消化道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十九是检验科计划开展微量元素,过敏原,结核杆菌抗体检测。二十是病理科开展远程会诊增加收入,进一步扩展冰冻切片诊断,不断增加液基涂片量。二十一是体检中心计划增加VIP贵宾室,检查室,开展动脉硬化测定仪,人体成分分析仪等体检新项目。二十二是感染科购买肝脏红外线照射仪,开展肝脏红外线照射治疗,配合药物口服治疗,提高疗效。二十三是皮肤美容科计划购买紫外线治疗仪、红光光动力治疗仪、伍德灯,计划开展斑贴试验、点刺试验。

(三)强化医疗质量控制,防范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迎接“三乙”评审。一是重点抓病案质量(包括现住院病案、归档病案)、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患医疗差错和事故等,组织医疗质量督察小组讨论制定检查评比细则及奖惩制度。继续做好病案质量、合理使用抗生素、对重点疾病的监控,做好双十排名,实习生带教等工作。二是积极推进各科室重点疾病的监控,建立重点疾病监控小组,防患医疗差错、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三是积极推进慢性病一体化工作,加强对慢性病的规范诊疗,提高诊治能力和诊治水平。四是重点要强化核心制度的落实与工作质量的改进,加强过程质量的监管,在临床路径开发和监管、单病种质量控制管理、抗菌药物使用、病历文书质量、院感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规范完善,实现持续改进。五是继续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推行“品管圈”,继续实行护理质量三级管理体系,认真执行检查、考评、反馈制度,重点监督护理核心制 10 度的执行情况,定期对护理缺陷、护理投诉进行原因分析,从中吸取教训,提高防范和改进措施,确保各项护理质量达到标准要求,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七、加强医院工会管理、提升医院文化

医院工会工作要紧紧围绕医院的工作中心,服务医院大局,履行工会职能,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切实做好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工作,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稳定有序的良好局面,团结带领全院职工为医院的改革、建设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一是抓好主题教育,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引导职工树立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自觉抵制红包、回扣等不正之风,促进医院的行风建设。二是围绕医院管理年工作要求,组织职工开展业务技术练兵。结合岗位实际,开展各类竞赛活动,强化技能培训,全面提高职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以良好的服务态度,精湛业务技术为病人解除痛苦恢复健康。三是加强民主管理,促进医院和谐发展。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以多种形式,积极征集职工对医院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引导职工代表参政议政,为医院的建设献计献策。四是帮助职工排忧解难,保持职工队伍稳定。扎扎实实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特别是要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办好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聚人心的实事。五是在维护医院整体利益的同时,努力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利益,切实发挥好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六是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促进医院文化建设。七是认真执行上级规定,严格财务制度,主动接受监督,管好、用活工会经费,充分发挥有限资金的作用。

医院发展年 篇2

1 经济转型前中国的医疗服务体系曾是国际上公平性最好、效率最高的医疗服务体系

解放前,我国医疗卫生状况是“绿水青山枉自多,华陀无奈小虫何!”1949年全国解放,在一个4.5亿人口的中国,医疗卫生机构只有3670个,其中县以上的医院2600所。床位8.46万张,其中县以上医院8.0万张,千人口床位只有0.1 5张。卫生人员总数54.12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0.50万人,千人口只有0.67名医生,0.06名护士。[1]

根据我国医疗资源贫乏,人民贫病交加的国情,中国共产党在1950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卫生行政会议上提出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两年后即1952年,毛泽东主席为第二届全国卫生行政会议题词:“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会议根据周恩来同志指示,把“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作为四大卫生工作方针之一。毛泽东同志主持起草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把“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写进了宪法。

“四大卫生工作方针”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方的力量,宪法为我国人民战胜疾病提供了保障。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用了28年的时间彻底消灭了天花、鼠疫、霍乱及血吸虫病、丝虫病等烈性传染病和地方病,期望寿命从解放前的35.0岁提高到1981年的67.9岁,千人口床位数(张)1.74(1975年),卫生人员总数(万人)259.35(1975年)[1]。尽管在这期间经历过十年动乱,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未变,宪法未变。中国的卫生保健事业受到世界各国广泛赞誉,是低投入高效益的典范。世界卫生组织1978年通过初级卫生保健战略来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阿拉木图宣言》深受中国模式影响,并认为“中国的卫生保健制度已经成熟”。至今国外还有不少国家沿用中国创造的卫生保健模式。

在这一时期,我国政府对医院的管制和医院实际运行有以下特点:(1)医疗事业的社会属性为福利性事业。医院属于事业单位,政府严格按事业单位特征进行管制,对医院的生存与发展承担责任和义务。(2)对医院实行差额补助的补偿机制。政府对医疗行业免征国税,并通过直接向政府举办医院的投入控制医疗服务价格,向公民提供低廉、优质、公平的医疗服务。(3)对医院实行按岗位职务等级固定工资的分配制度,医务人员的工资水平略高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社会医疗机构包括厂矿企业、事业单位的医疗机构实行属地管理,免征国税,集体(联合)医疗机构实行死分活值的分配机制。(5)实行覆盖全民的医疗保健制度。当时农民骄傲地说:“国家干部有公费医疗,工人有劳保,我们农民有合作医疗”。对社会特困人群凭民政部门介绍信在医院看病医疗费用减免,事后由民政部门向医院支付。(6)构建了以县级医院为枢纽的两个三级医疗网的医疗服务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县级医院为村(队)、区(社)、县三级初级医疗保健网的顶层,又是省、地(市)、县三级医疗网的最底层。县级医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医疗系统建设的重点。在城市所有在属地的国家医院、省级医院都必须接受所在地卫生主管机关的管理,由国家、省、市级医院,区级医院,街道医院和私立诊所构建了城市三级医疗保建网,实行分片包干开展预防保健工作。(7)按系统层次实行划区医疗逐级转诊制,实行固定的医疗机构向固定的社会人群提供医疗保障。所有社会人群患病必须先到就近的最基层的医疗单位就医,如需转诊必须由基层医疗单位同意方能向该基层医疗单位的上层医疗机构转诊。(8)国家、省、地(市)医院按区划分工指导下层医院并实行双向转诊。(9)在医院内实行技术职务负责制,按技术职务高低逐级指导,不仅确保了医疗质量,同时也使公民最大限度享受了医疗公平。(10)医疗职业风险由政府承担,最大限度调动了医院和医护人员履行神圣职业责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1)医疗专业队伍培养采用以师带徒、中专、大专、本科4个层次进行,确保医疗专业队伍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在基层从事医疗预防工作的医护人员的主体是中专以下的士级人员,基层医疗单位用得上、用得起、留得住。(12)医患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合作伙伴关系。医生在处理危重病情时处主动地位,在病情转归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时作出百分之百的努力。(13)医院用药向当地医药站采购,实行全国零售一个价,医院按15%的批零差价进药。

2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医院自身发展最快、科技进步最快的时代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在这30年的改革大潮中,医院管理者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走出国门学习国外新的管理理念,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从医院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在国家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的环境下,使一个13亿人口的新中国的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到3 4 9 6 0 3 3个,其中医院2506402所,床位3511779张;其中县以上医院2560402万张,千人口床位2.54张。卫生人员总数561951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624140人,千人口医生1.55人,千人口护士1.11人。[2]人均期望寿命73.0岁(2005年)。

在医学科学技术上,我国先进医疗仪器设备和先进技术的临床应用,信息化、数字化的应用,大脏器移植等各个医学领域同样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30年的医院改革,从医院自身发展角度判断应该是成功的。中国医院的发展,无论是从数量或是水准,都是历史最快最好的时期。但从我国宪法赋予医疗卫生的使命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判断,医院在前进的道路上,背离了宪法赋予的“事业单位”的社会属性,沿着产业化、市场化道路走的很远。对大多数人民来说,失去了医疗的公平性和可及性。2000年WHO报告中,在财务公平性一项,中国在191个国家中倒数第4,名列188位。

在这一时期,我国政府对医院的管制和医院实际运行有以下特点:(1)医疗事业的社会属性为带有一定福利性的公益性事业,医院属于第三产业,政府给政策不给钱,医院的生存与发展靠医院创收。(2)对医院实行象征性补助。政府对医疗行业免征国税,严格控制不能补偿劳务价值的劳务医疗服务价格,向公民提供优质、优价的医疗服务。(3)对医院实行按岗位职务加奖金的分配制度。其奖金部分高于固定工资部分。奖金水平根据医院创收多少决定,允许院间有差异。(4)社会医疗机构包括厂矿企业、事业单位的医疗机构可以跨区设置相互竞争,工商管理征收管理费,机构内部拉开档次各自分配。(5)医疗保健覆盖面窄、水准低,农民看病自己出钱,特困人群住院医疗费用要求医院部份消化。(6)鼓励社会办医,国家、社会、个人一齐上,大医院搞集团,小医院搞专科,以竞争求生存,以品牌求发展。政府以市场理念控制医疗资源配置,区域规划已成空谈。经济转型前以县级医院为枢纽的两个三级医疗网的医疗服务体系己被彻底摧毁。(7)强调病人就医选择权,积极推行“一卡通”,病人可以任意选择就医医院。政府期望建立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的理想目标,由于没有切实可行的举措成为空谈。多数医院已不再参与社区预防保健工作。(8)医院视病人为衣食父母,没有病人就没有饭吃,医院使尽混身解数争夺病人,双向转诊转进容易转出难。分级指导成为大医院医生创收的渠道。(9)积极推行专家门诊制和首诊负责制,高级医生门庭若市,初级医师门可罗雀,技术职务负责制链被切断,按技术职务高低逐级指导难以落实,不仅医疗质量难以确保,而且公民难以享受医疗公平。(10)医疗职业风险由医院和个人承担,医院和医护人员履行神圣职业责任时首先考虑职业风险,处处“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在诊疗过程中失去了主动性和创造性。(1 1)医疗专业队伍培养实行高学历制度,将以师带徒、中专、大专、本科4个培养层次改变为大专、本科两个层次进行,取消了中专以下培养途径。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下乡(镇、社区)基层从事医疗预防工作养不起、留不住。(12)医患关系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利益关系,医生在处理危重病情时处被动地位,在病情转归危急时,对一个靠“刨收”生存的实体而言,医疗费用由谁埋单不能不做考虑。(13)医院用药面向全国自由采购,实行讨价还价,除按单订价外还有各种回扣和“优惠”。

3 经济转型后政府对医院管制和医院运行模式的分析

经济转型前30年和经济转型后30年,政府对医院采取了两种不同的管制方式,医院运行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运行模式。从医院自身而言,两种不同的运行模式都有飞快发展,经济转型后30年比经济转型前更快。从人民感受来看,经济转型后的30年,医疗失去了公平性和可及性,医患关系出现了危机。

现对经济转型后的30年,我国政府对医院的管制和医院的运行模式进行如下分析。

3.1 从政府层面上分析

改革开放30年,政府对医院按计划经济模式运作还是按市场化运作举旗不定,直到今天还在摸着石头过河。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国际上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对医疗事业的管制存在两种不同的管制模式,一种是政府对国民健康承担完全责任,对医院采用计划管制模式;另一种是政府只对老人、贫困人群和儿童的健康承担责任,对医院推行市场化运作。对一个有13亿人口而且经济并不发达的国家来说,用国际上现有的管制模式显然是行不通的。仍旧保持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管制模式,由于整个社会已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人们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计划经济时代的管制模式难以维持。在这种背景下,政府高层决策者希望找到一个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管制模式来解决国民医疗保健问题。

经济转型前,我国医疗事业属福利性事业,国民患病得到医疗保障是国民应当享受的权利,向国民提供医疗保障是政府的责任。经济转型后,政府对医疗事业的社会属性重新定位在“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性质的公益事业”,实际上否认了公民按宪法规定应当享受的权利,模糊了政府的责任。在实际运作中不断减少对医院投入的同时,把政府应承担的责任转嫁给医院,诸如,指令医院开设绿色通道、惠民医院、平价医院及规定社保就医人群诊疗费用超出部分医院消化等。

政府严格控制了体现医护人员劳务成本的诊疗项目价格,口头上唱的是“总量控制、结构调整”,采用小步快走的措施把体现医护人员劳务成本的诊疗项目价格到位,实际上是一步不走。至今一门诊人次的挂号费加检查费只有3块钱,住一天医院的住院费只有20元,从这点讲,出0.5美元能看一次病,用3~4美元能往一天医院,中国是世界上看病最便宜的国家。从诊疗次均总费用来看,看一次门诊128.7元,住一次医院4668.9元,其中药品费用占65.0%,[3]而且大部分(约7 0%~8 0%)由国民个人支付,根据我国人均收入看,又是国民看病个人负担较重的国家。在这种局面下,政府大力推行切断药品收益与医院利益关系链的举措,甚至提出零差价。如果医院完全按政府管制政策办,笔者断言,用不了一年所有医院都将关门。

3.2 从卫生主管层面上分析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既管不了钱也管不了人,更管不了看病应该收多少钱才合理,才能养活自己。在这种困境下,向下级医疗机构提出只给政策不给钱。这些“政策”包括以副补医、以药补医、推行品牌战略、开展“新项目”、引进新设备,因为新项目可以新价格,进口设备可以“进口价”,鼓励医院相互竞争,搞“创收”争饭吃。

在医院管理的理念上提出了“政府主导、市场调节”,由于“主导”和“调节”界线模糊,实际上主张推行市场化运作。在这种背景下,医疗事业变成了产业,医生变成了商人,病人变成了客户。病人到医院看病就象去商店购物,挑三拣四、讨价还价,医患的合作伙伴关系变成了以金饯为核心的利益关系。

3.3 从基层医院管理者层面上分析

由于医疗这个特殊的行业,医疗本身是一个模糊过程,医生每一诊疗行为都是一个创造,用什么方法诊断,用什么方法治疗由医生根据不同人、不同病情临时设计,这是医生职业赋予的权利,任何国家的政府都无能力对诊疗过程实施全程控制。因此,只要对患者有益无害,多作一些检查,多用一些药,或者选择一些价格高、效果“好”的诊疗措施,既不违法、也不违纪。医生这样做,社会人群中的一部分人很欢迎,而对大多数人来说不堪重负。从医学职业道德上说,应该既看好病,又减少病人承担经济压力的痛苦,而医生为了活命采用过度医疗“创收”吃饱肚子去治病救人也是无奈。这才是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原因。

4 讨论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从我国国情出发,明确提出医疗卫生属公益性事业。公益性事业有别于福利性事业,在我国现阶段无力实行全民免费医疗的情况下,国民看病的医疗费用只能由国家、社会、个人分担,国家承担部分责任。

4.1 政府的责任

作为人民的政府,解决国民看病难、看病贵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政府投入多少钱不是关键,关键是如何把占卫生总费用约80%的医疗费用有效公平利用,把医院管好,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向国民提供优质低价的诊疗服务。

在政府对医院管制政策中,关键是价格政策,控制医疗服务价格是法律赋予政府物价主管机关的权利和责任。30年来,医疗服务价格和医生劳务价值背离,医生靠诊疗劳动挣钱必然饿死。政府物价部门如同骑在医院背上的绅士,只管马儿跑的快,不让马儿吃得饱,当马儿吃了一口路边草充饥时,马上就受鞭策,马儿为活命不得不在绅士鞭长未及的地方找草吃。这个局面不改变国民看病难、看病贵永远解决不了。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关键是让国民公平享受医疗照顾。首先政府应真正按科学发展观办事,根据当前我国医疗机构多元化的国情,实事求是地核算出每一诊疗项目的成本价格,然后政府通过向公立医院投入冲减成本,控制社会医疗服务价格水平,向所有国民提供低价格、高质量、公平的诊疗服务。另一方面政府根据财政的能力为国民部分埋单,向国民提供医疗费用照顾。只有这样,国民的健康权才有保障,医疗事业才能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

医与药都是国民健康保障的要素,只治医不治药永远解决不了看病贵问题。解决药品贵比解决看病难容易,只要能通过控制药品出厂价和药品零售价两个环节,目标即可达到。控制药品出厂价,使药品生产企业有生存发展余地,又不要其获取暴利。控制药品零售价使药品流通的中间环节无暴利可图,使药品的生产和流通建立在一个良性运行的环境中,不仅利国又可利民。这个责任还是落在国家物价工作者身上。

不管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运用价格杠杆调整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遗憾的是,医院改革30年物价部门还在计划经济时代打坐念佛。

对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来说,政府高层决策者责任到位。物价部门能按中共中央的科学发展观办事,多年来一直不放弃的医疗区域规划方能落实,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的医疗服务体系的理想目标方能实现。在这个前提下,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不再为医疗机构吃饭问题发愁,一心一意沿着十七大指引的方向狠抓管理,把住行业准入门槛,规范从业人员行为,大力推行技术职务岗位负责制和按技术职务岗位分配制,取消专家门诊制,还给公民公平享受医疗的权利,还给医护人员的尊严。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医疗服务体系,重振我国卫生战线雄风。

4.2 基层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愿望

作为基层医院管理者和广大医护人员,搞“创收”不是出于自已心愿。如果政府责任到位,医护人员不再为人受过,不再为钱发愁,和病人结成伙伴关系,在诊疗过程中选择疗效相同价格低的药物和检查方法,医护人员的人格受到尊重,这才是党、人民和医护人员期望的,如果能这样做,看病难、看病贵一定会从根本上解决。

4.3 医院运行机制问题

医院运行机制是政府主导还是市场化运作,争论了30年,笔者认为,回到经济转型前的政府主导机制是不可能的,采用市场化运作更行不通。鉴于目前我国医疗机构多元化的局面,采用自然垄断产业(如水、电、交通企业)的政府管制手段不妨可以尝试,即政府按区域医疗发展规划控制医疗资源水准,严格控制大型诊疗设备的准入,按医院运行成本制订收费标准,保持医院收入呈弱增加水平,为医院运行创造良好环境,为医护人员行使职业权利创造良好环境。

摘要:经济转型前后30年,我国医疗事业都有飞速发展。经济转型前30年,我国的医疗服务体系是国际上效率最好、医疗最公平的国家。经济转型后30年,我国医疗失去了公平,效率降低,医患关系危急,关键是医生劳务价值和医疗劳务收费项目价格背离。

关键词:经济转型,医院改革

参考文献

[1]《中国卫生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卫生年鉴(1995)[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26.

[2]《中国卫生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卫生年鉴(2007)[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64-567.

近十年我国中医医院发展情况分析 篇3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鼓励中医药发展的同时也加大力度控制公立医院的规模和建设。本文主要以中医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2004至2013年这十年间我国中医院发展的情况,总结分析我国中医院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适宜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中医院;现状;增长趋势

【中图分类号】R197.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5-0185-0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government are encourag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as well as controlling the size and construction of public hospital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s in 2004—2013,Founding the problems and exploring the appropriate developing model.

Keywords: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s;current situation;rising trend

中医是我国卫生事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纷纷出台相应措施促进中医药的发展。2003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正式施行。2009年我国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加强中医药工作,开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局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中医院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契机。而在2015年3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明确提出要控制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和建设标准。那么,我国控制公立医院规模的相关政策是否会影响到中医院的发展?本文主要对我国中医医院十年来的机构数、床位数等指标的增长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中医院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关对策建议。

1 数据来源及说明

本文所用数据均来源于2004~2013年的《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卫生及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所选取数据为我国2004~2013年中医医院的机构数、诊疗人次、床位数、卫生人员数等。

2 我国中医医院的发展现状分析

2.1 我国中医医院发展整体态势良好 2004年至2013年,我国中医医院的卫生人员数从406528人增长到713816人,平均增长率为12.1%,床位数从274999张增长到713816张,平均增长率为7.6%;机构数从2610家增长到3015家,平均增长率为1.6%;诊疗人次从20259.5人次增长到43726.3人次,平均增长率为11.6%。图1、图2可看出,我国中医医院的卫生人员数,床位数,机构数,诊疗人次数大体上每年都有所增长,尤其在2009年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之后,增长趋势更加明显。因此,在这十年时间中,我国中医医院的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形势较好。

2.2 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后,三级中医院的增长速度加快 医院定位是中医院努力的方向,三级甲等中医院应该是承担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于一体的区域性中医医疗中心[1],因此,建立高水平中医院应是发展中医的必要措施。下表是自2009年深化医改以来,我国中医类医疗机构以及三级中医医院的增长速度情况表,见图3。2010至2013年,我国中医类医疗机构数平稳增长,而三级中医医院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其他等级中医医疗机构。2009年是我国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第一年,各省市均处在探索阶段,因此增长速度不明显,在2012年和2013年各省市已纷纷出台响应措施,增长速度达到了22.3%和20.1%,说明我国支持中医事业发展有所成效。

2.3 在我国中医医院中,主要是公立医院为主,社会办中医院的发展依然处于劣势 表1是2013年我国公立中医院和中医医院的床位数、机构数诊疗人次以及在这些指标中,公立中医院所占中医医院的百分比。见表1,在床位数,机构数和诊疗人次中,公立中医院占中医院的百分比依次为93.46%、77.51%、96.06%。这说明我国的中医医院依然以公立中医院为主,社会办中医院还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尽管国家层面已经将社会办医作为此次深化医改的重要措施,但关于社会办医的功能定位及其在整个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方面,各地在认识上尚未达成一致,这必然会影响到其对待社会办医的政策观念,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2]。因此,在目前的发展中,我国的中医医院依然以公立医院为主。

3 我国中医医院发展模式探析

以上分析可知,当前我国中医医院以及三级中医医院主要以公立医院为主。那么,在我国控制公立医院规模的政策影响下,我国中医医院的发展应向哪个方向发展?本文将针对我国中医医院的发展现状,对其发展模式给出以下建议。

3.1 中医医院的发展应形成公立医院和社会办医院公平竞争,相互补充的格局 目前,我国社会办中医院的发展规模总体偏小,服务水平较低,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当前形势下,我国政府应该为社会办中医院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办中医院的发展,以补充公立中医院的不足。尤其在医保和税收方面,政府应当放宽社会办中医院的准入条件,现存的医保准入障碍主要在于手握审批权的地方政府对医保准入全面放开后的入不敷出以及对诈取医保增收等违法行为难以监管的隐忧[3],使得民营医院的医保受到诸多限制,难以同公立医院同等待遇。在税收方面,目前我国政府优惠措施还远远不足以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适当的减轻税负有利于社会办中医院的发展。同时,我国应正确引导社会资本举办有中医特色的专科医院,以形成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相互补充、多元发展的格局。

[LL]

3.2 提高中医医院管理人员的水平,探索先进的管理模式 医院聘用人员具有种类多,成分复杂等特点。近年来我国中医医院卫生人员数持续增加,必然加大管理水平。因此,只有提高医院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探索先进的管理模式,才能使医院有条不紊地运作。魏万宏(2011年)通过对国内外医院管理队伍职业化比较后发现,我国医院存在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不高,缺乏相应的管理职称体系等问题[4]。医院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关系着整个医院运作效率和水平,由于目前我国医院管理人员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大多是临床专业出身,因此大多数偏向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创新意识不高,中医医院也是如此。因此,我国中医医院除了要在总体上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之外,还需要引进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在探索医院新型管理模式中,已有不少学者提出自己的看法。例如李先锋等(2012年)就提出通过应用HRP系统来使医院全面提升运营管理水平[5]。吴问汉等(2012年)则通过对塘沽天津第五中心医院管理模式的改革分析后得出结论:理事会领导下院长负责的医院管办分离模式,是公立医院管理改革的有益创新[6]。笔者认为,中医医院首先要敢于打破封闭的传统管理模式,不同中医院可以根据自身的人员结构选择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使医院能够高效率、低成本运作。

3.3 加强专科建设,发展品牌特色 坚持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以及疑难杂症中的作用优势是中医医院,尤其是大多数中小型中医医院的发展方向。张好平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影响到中医院发展结果的各种发展因素进行系统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得出只要中医院有足够的硬件设施、技术、服务,特别是有能够延伸服务半径的特色科室或重点专科,中医院就会获得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效果[7]。因此,加强专科建设,以点带面对于中医医院发展至关重要。一个医院发展2~3个重点专科,可以推动医院整体工作以及相关科室的发展,大大提升医院知名度和影响力[8]。中医院应根据所处地理位置,分析当地生活环境特点以及患者群常见病、多发病来发展重点专科,围绕重点专科发展专科人才队伍以及配套设施。只有如此,才能提高中医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胡立强,虞坚.省会三级甲等中医院发展战略思考[J].中国医院,2010,14(4):24-27.

[2]金春林,王贤吉,何达,等.我国社会办医政策回顾与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7(4):1-7.

[3]危凤卿,俞 晔,曹剑涛,等.积极政策信号下社会办医之路的再探寻[J].中国卫生经济,2014,33(5):5-8.

[4]魏万宏.国内外医院管理队伍职业化比较与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117-134.

[5]李先锋,徐柯,李素云,等. 基于HRP的医院现代化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医院,2012,16(2):1-4.

[6]吴问汉,安红波,李鹰,等. 改革公立医院管理模式,促进学科发展,提升服务效益——浅谈塘沽天津第五中心医院合作共建管理机制和成效[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17):105-108.

[7]张好平.运用统计方法对某地区中医院发展因素分析与运用[J].医学信息,2011,24(6):3224-3226.

[8]张世宏,汤质如. 浅析县级中医院服务能力建设[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33(1):29-30.

医院五年发展规划纲要 篇4

(2016-2020年)

2016年-2020年是医院发展史上十分关键的五年。这五年,我院面临的形势是:国家医药卫生体制的巨大变革;公立医院竞争日趋激烈;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朝着建设具有鲜明专科特色的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医院目标不断努力。

一、医院总体发展思路

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是:始终坚持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始终坚持科技创新、服务大众、引领未来的发展方向,医务人员尽己所能为患者提供诊断与治疗,高度重视先进性、有效性、安全性、服务性;行政后勤管理人员应力尽全能提供内部最优服务,追求品质,体现效率,注重细节。

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将通过“用精湛演绎技术,用关爱体现服务”得以体现。“用精湛演绎技术”包涵学科强势和各个岗位上的技能都应具有优秀的品质;“用关爱体现服务”是指在为患者及服务对象服务时,要充满同情心,体现关爱之情,使服务变得主动,有生气和到位。

医院提倡直率文化和团结、奉献、和谐、创新的员工品质,努力形成激情向上的团队氛围。

医院将始终坚持医疗、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与人文建设发展双管齐下,有机结合,同步发展;医院将适时逐步改革、转变行政、人事、医疗、绩效体制和机制,以有利于医院的快速发展,增强医院医疗、管理、研究、设备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实力,提升医院现代化水平;提倡环境意识,环境、服务、流程和医疗技术及学科发展并重,逐步实现省内一流的最终目标。

医院将整合学科优势,打造省内一流的强势专科,以学科群等多种形式培育医院发展新的增长点;医院将拓展国内交流,不拘一格广揽人才,在努力引进高端人才的同时,完善人才的合理布局,加强全员素质的培养;医院将全面实行绩效管理,强调管理出效益,降低成本,消除浪费,开源节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到医院发展的关键部位,努力实现医院业务总收入的稳步增长。

二、医院总体发展目标

到2020年,我院争取达到总床位数1000张,年门急诊量50万人次,出院病人4万人次,手术(包括门诊手术)1万台次;科研取得重大突破,论文年发表量逐年增长至30篇以上,质量明显提高,2-3个学科进入省级先进水平;不断加强国内交流与合作,和一家国内著名大学建立长期稳固的全方位合作关系;通过不断深入挖潜增效,总收入逐年递增,2020年达到6亿元。根据医院建设目标,至2018年完成三甲医院评审工作。

三、关于体制变革规划

1.人事体制改革

逐步推行全员聘用制,各级员工在公平、公正、双向自愿的原则下与医院签订聘用合同。按照院科两级管理的原则,医院充分尊重科室的合理建议和意见,科室严格实行科务会议制度。

行政管理人员逐步实行服务对象考评制,末位或末数位待岗,直至解聘;逐步增设各类为主流人员服务的辅助岗位,如医生助理、护士助理、技师助理、主任秘书、楼层秘书等;加强对用工的管理,严格控制人员增长,防止人浮于事的现象发生,在临聘人员中形成竞争机制,每年有1-2%表现最优秀的临聘人员转为院聘岗位,晋级加薪。

2.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行政考核体系和手段,从执行力、工作效率、服务意识等若干方面对中层干部进行定期考核,实行中层干部问责制。

建立健全委员会管理体系。委员会工作要形成常态化,形成委员会决议——院务会议审议批准——职能部门执行的工作运转模式。

行政后勤职能部门实行服务项目限时完成制,即内部服务每个项目都应明确承诺完成或回复的期限,该制度的执行情况将纳入考核。

3.绩效管理体制改革

坚持向临床一线倾斜,综合体现成本效益、工作量、医疗质量、技术劳务价值和风险程度、对医院整体发展的贡献度等因素。实行医生、护士、医技、行政后勤管理岗位分级分类考核,适当拉开档次。探讨实施医、护奖金分开管理,是绩效改革的核心要素,护士绩效考核要有利于加快床位周转和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医疗质量。医生考核单位逐步实现以病区、甚至以诊疗小组为绩效考核单位。

4.医疗管理体制改革

逐步实行科主任行政领导下的主诊医师业务负责制,设定医生权限,打破职称界限,精心、规范选拔主诊医师。

探讨建立床位协调处置中心,在主诊医师的基础上,医院的住院床位在相对固定、保证医疗安全的情况下实行全院通盘调度。

医院组织专门小组制定强有力政策,努力提高临床工作效率,降低平均住院日。

5.后勤管理体制改革

逐步实行竞争招标常态化,提高对物业外包公司的管理要求,部分项目自行管理,既降低成本,又与外包形成对比和竞争;完善基本建设工作,实行基建和装修科学化、标准化、节约化。

四、关于人才建设规划

医院每年投入100万元实施人才引进“十人计划”,提倡每位院领导五年内帮助医院引进2位人才,每位医院中层干部五年内帮助医院引进

1位人才。

同时医院制定相应配套政策与标准,全方位实现人才卓越计划。充分利用省和市推出的一系列人才引进计划与政策,结合医院学科布局、团队发展目标,制定医院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保证优秀学科带头人或团队引进;设立医院潜力学者,主要针对后备学科带头人的引进与培育计划,通过对富有学术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的引进、培养,使之成为学科的中坚力量,成为“省优”、“国贴”专家的强力竞争者。同时积极推进智力引进计划,招聘国内外知名学者成为医院兼职医师。

实行全员培训制度,常抓不懈,开办医生培训、护理培训、医技培训,实施全员素质培育计划,实现重要培训系统化、规范化,经过系统的培训,全面提升全员的服务意识与服务技能。

五、关于医疗发展规划

争取在五年内完成二期住院大楼,设置700张床位,医院总床位达到1000张左右,其中2/3的床位倾向优势学科。探讨医院成立床位协调处置中心,对病床的使用进行一定范围内的通盘调度。综合相关专业建立大康复的概念,整合高压氧成立康复中心。

改善门诊就诊环境和有关流程,建立一站式服务流程,使就诊者感觉方便、有序、舒适。各科加强门诊力量,改进服务态度和质量,充分发挥特色专科优势,发挥专家、名医的优势;协调门诊与病房工作的配合,使需要住院者能顺利收入院,进一步挖掘科室门诊潜力;加强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协作,建立完善的双向转诊机制,推动住院业务量的提升。

提升医疗工作绩效和医疗质量是发展医疗的切入点。在全院逐步推行疾病的标准化、规范化治疗,建立和完善各科临床路径,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力争五年内建立100个临床路径,100个单病种质量管理;探讨建立住院预约调配中心,解决医疗流程中的瓶颈制约因素,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预计到2020年降至6天左右;提高手术室的资源利用率,解决手术室瓶颈制约,“用时间换取空间”,提升医疗工作绩效。

通过建设重点专科体现医院“鲜明专科特色”,重点投入技术有先进性、研究有系统性、思维有创新性的学科。力争建设2-3个全省重点专科。医院重点建设若干专科或实体中心是医改的政策背景下加速发展的正确途径。可尝试实体中心建设,以有病人基础的品牌科室作为基本点,建设具有公共平台性质的中心,如介入中心、腔镜中心等。五年内逐步推出眼科、骨科、危急重症(儿科和妇产科)、心血管内科等中心,使得专业分工更明确,职责更分明,管理更高效,技术更尖端。

加强医务人员临床技能培训和医疗安全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医疗质量水平;加强对医务人员技术资质准入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医疗流程,逐步、逐一解决医疗安全隐患自查发现的医疗安全隐患,保障医疗安全。

探索改进病房管理模式,逐步推行通用病区,消除科室发展的床位制约因素,在推行通用病区的情况下,建立主诊医师负责制,明确职责和绩效考核机制,激励名医、专家充分发挥优势,吸引更多的住院病人。

创新护士在职教育和培训机制,分级分类组织护理人员出省/国(境)培训,护士出省短期培训每年平均10人次,包括护士长和专科护士,其中2020年前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护士长到国内轮训。同时经常组织护理骨干到国内标杆医院参观学习。

2017年完成设立楼层护理秘书岗位,将护士从非护理工作中解脱出来,降低护理人力资本。2018年至2020年,落实分层使用护理人员,将护理人员分为护士助理、护士、专科护士。进一步按不同的工作能力将护士分成若干等级,建立相适应的薪资报酬和培训体系。

逐步实现全科护士向专科化模式的转变,在护士队伍总量控制的同时,增大专科护士比例,实现糖尿病教育、伤口/造口、静脉输液专科化管理,并设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逐步推广护理单元品管圈活动,将提升病人满意度的服务细节作为品管圈活动的重点,逐项改进护理服务流程。

建立护士绩效独立管理体制,以有利于医生工作和医疗发展为原则进行科学分配。

六、关于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结合国家需求和规划,整合优势,构建以重点学科、基地(平台)、人才为核心的完整临床学科体系,逐步建立起龙头学科与支撑学科及其学科群,组建优秀团队,培育优秀学科带头人。

保持论文篇数每年10%的增长;争取获得省部级奖。

进一步加强医学教学工作;规范住院/专科医师培训与考核,多部门合作实现全体医务人员分阶段、分层次、多种形式的定期培训与考核如心肺复苏等,充分利用“模拟人”教育培训平台开展高层次培训。

利用现有的远程医疗系统,开展远程医学与继续教育。

七、关于人文建设发展规划

开展较为系统的人文教育和培训,全面落实“用精湛演绎技术,用关爱体现服务”的医院服务理念,经过认同接受、积极参与、自觉行动、习惯养成四个阶段,逐步形成严谨务实的管理氛围、热情周到的服务氛围、钻研奋发的学习氛围、和谐愉悦的人际氛围、视野开阔的创新氛围,以及建立科学、规范的可量化、可操作的衡量标准。

对医院员工进行系统全面的素质培训,包括:职业素养培训,医学道德培训,医患沟通培训,廉洁行医培训,职业礼仪培训,法律知识培训。

继续加强控烟力度,逐渐消除室内吸烟现象。

通过院史教育、评优评先、组织学习考察、开展文娱体育活动等多种形式,营造员工积极向上的激情。

八、关于设备发展规划

医院将把加大医疗设备的投入,包括设备的更新、国际先进医疗设备技术的引进作为发展战略重点之一。

除数字化医院建设外,医院将不断加强医技检查、诊断等公共平台的建设和专科特色的新技术、新设备引进。

医院五年规划大型医疗设备目标数量是:CT机1台,MR扫描仪1台;DSA

1台,直线加速器1台,大孔径CT

1台,神经影像导航系统1套,立体定位系统1套,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护仪1台,微创内镜设备4套,眼科准分子激光系统1套。

设备更新投入逐年提高至2020年的1500万元;设备维护投入提高至2020年的500万元。

九、关于数字化建设发展规划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医院管理的一场深刻革命,信息化是促进医院快速发展的三要素“技术、管理、服务”的助推剂,医院信息化程度体现着医院的整体水平。在国家医改政策区域医疗共享的大前提下,通过信息化的科学运作,再造医院流程使信息化管理成为提高医院管理、医疗效率、病人安全的重要手段,充分体现医疗区域化、信息共享化的大目标。同时,统一的门诊及住院信息共享、全院的影像共享平台、无线移动的网络环境搭建、病案信息的一体化数字管理模式。

同时我们不仅要发挥信息系统在医疗领域的作用,也要成为行政工作辅助工具、更要使之成为医院多项流程合理、规范、高效、节约的必要基础,最终达成医院多部门运行集成化、业务流程合理化、绩效监控动态化、管理改善持续化的科学管理目标。到2016年开始病房逐步实现移动信息管理,2020年达到全院的移动信息管理目标。

医院计划从2016年起,连续2年年均投入1000万元,以后每年不少于200万元,力争建设成高标准、省内一流的信息化数字医院,并成为**医院信息化的示范医院。

十、关于对外交流和国际化规划

医院将选择一家国内知名高校与我院建立固定化的联合诊疗中心。

医院还将推出有力举措,抓紧组织英语学习,争取每年有不同层次、部门、专业的员工出国培训。

十一、关于因应医改的规划

在医院内部更为有力地推行成本控制、经济核算,降低消耗,同时从根本上转变以利润为中心的医院运营机制。

加大医院收入的技术含量,在医改方案引导医疗资源进行调整的同时,我院也将适时进行调整,将更多的资源用于高端医疗的临床,在收入构成上逐步实现医疗收入所占比例提升。

积极参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公立医院公益性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兼容,充分发挥远程可视会诊系统的作用,拓展和深化与省内外协作医院的合作,加强对乡医院的辐射,建立新型省市乡多级医院的合作模式;进一步探索与社区服务技术指导中心的合作,实现“双向转诊”。

医院也将积极参与政府服务社会的服务工作体系,多方寻求与企业、区域政府等合作,发展或提升区域社会服务能力与影响力。

十二、关于后勤发展规划

落实二期项目建设,力争感染楼和教学培训楼的开工建设,开展职工食堂改造;在降低原有成本的前提下,引进国内先进物业和保洁公司;建立保安、后勤人员完善的联动巡查制度,院内安全监控实行一体化管理。

十三、关于医院文化建设规划

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立起适应我院医疗卫生发展要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符合医院发展战略、反映医院特色的文化体系。在核心理念的引导下,通过宣传、教育、贯彻,将医院精神融会于各项工作中,渗透于职工言行中,植根于职工头脑中。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增强凝聚力,提高竞争力,实现医院文化与医院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医院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统一,医院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和谐统一,为医院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医院十年发展规划[小编推荐] 篇5

一、战略目标

把握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机遇,顺应时代要求,凝聚全院意志,进一步完善与加强医院管理、人性化医疗流程、高水平科技创新、低成本高效经营,进一步增强医院的品牌、声誉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竞争优势和综合实力,使我院的医教研、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文化建设和管理水平等各个方面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发展为区域性医疗中心。

二、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与提高

(一)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深入开展医院等级复评审工作。2007年1月我院经卫生局评审,成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这一荣誉,成为鞭策我们不断进取的重要推动力,对医院发展影响巨大。2011-2020年期间我们将会迎来两次三甲医院的复审工作,这将成为未来十年我院管理工作的重心,为此我们要切实加强医院管理,深入开展“三甲”评审准备工作,持续改进,提高医疗质量,对照复审标准,逐条落实,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全面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力争在2011年医院等级评审中以最优异的成绩通过三甲复审,进一步提高医院办院层次。

(二)持续改进和提高医疗质量,全面保障医疗安全。

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加强医疗及护理质量控制,尤其是对医疗核

心制度的开展情况进行督察,加强病案质量和处方管理及常规医院感染监测及疫情管理工作,做好医疗投诉案例的剖析制度,加强医患沟通教育及制度落实,树立医疗安全意识,防范医疗纠纷,加强对外医疗协作,提高医院影响力,推动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应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加强医院应急能力建设,开展应急演练工作,提升医院参与和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三)医院建设发展规划意见

1、建立和完善科室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考评办法,有计划地安排医疗管理重点工作并使其常态化,使医院的各项关键指标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2、建立医疗纠纷的早期干预机制,对医疗纠纷做出预应性反应,逐步建立医院安全文化,将医疗纠纷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在5年后床位增加的情况下,医疗赔偿不会大幅度上升。

3、建立和完善公正、公平的科主任医疗考核体系,督导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工作,提高环节质量;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的监控和管理;指导科室细分和合并,对病人多、高级职称人员多、有发展潜力且适合细分的科室,走专科化发展的道路,进一步做细做精。对力量相对较弱,专科特点不明确的科室进行整合,集中力量做强做大,使科室发展适应医院发展的需求。

4、扩展医院床位,力争10年内达到1500张,建立妇儿医疗中心,成立“院中院”,5年内妇产科、儿科总床位数达到300张,鉴于目前各科医护人员,尤其是年轻医师过早步入专科,对于个人成长发展并非是件益事,建议采取“大科系模式”,设立科系主任,专科间的低年资医师进行轮转,全面提升各级医师的诊疗水平。

5、我们应该意识到康复专业的发展优势,医院应该加大康复专业的投入,力争5年内申报国家级临床康复基地并通过评审。提前做好医院等级复评审前的准备工作,待人员培训完毕后,立即进入申报阶段。

6、随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健康体检将成为增加医院收入的又一重要来源,医院应扩建高水平的体检中心,培养高素质的体检人员,购置高精尖的体检设备,改造服务流程。

7、加强传染病管理,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工作。规范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的管理,做好感染科建设工作,越是相对薄弱的科室医院越应该加以关注,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医院整体同步发展,必要时可以由院外引进人才。

8、加强预防保健的建设与投入,尤其是妇女儿童保健、心脑血管疾病保健及预防等。充分发挥预防保健科的职能,建立体检--保健--防病--治病的整体医疗体系。

9、建立医疗信息共享系统,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搭建信息平台,使医疗中的错误和成功均能在全院共享,避免类似的错误重复发生,同时也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建立非惩罚性医疗差错和医疗安全隐患自愿报告体系。从差错和隐患中寻找质量问题,逐步建立全员医疗安全文化。

10、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对临床工作的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对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在晋升职称前要求外出进修,将个人职业生涯与医疗质量融为一体,建立专业人员技术档案库。

11、建立服务对象满意的评价体系:在医院内部实行内部顾客管理方式,逐步建立服务对象满意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三、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一)学科建设的现状分析

1、现状分析(1)重点学科 目前我院尚无省市级重点学科

5个院内重点学科为麻醉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骨科。(2)重点实验室 无

2、主要问题

学科定位不清晰,建设分散,缺乏中长期建设规划和建设目标;学科建设重点不突出,缺乏在国内、市内有影响力的的学科带头人和学科群;部分临床科室重医疗,忽视学科建设,人才梯队不合理,人力资源不足,有影响力的新技术、新项目开展较少;部分学科带头人对本学科定位不准确(临床、教学、科研、管理),工作重点不突出。

(二)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与主要任务

1、建设目标

深入贯彻“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医院管理理念,切实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努力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使部分学科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1)提高基础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各学科医疗技术水平大幅提高,重点扶持优、特专业,树立学科建设标杆作用,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我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保障医疗安全。着力各科室临床路径建设、各种核心制度落实、人才队伍建设在内的综合性系统工程。(2)鼓励科学研究,提高医院影响力。注重项目申报,通过科研获奖和高等级杂志发表文章等方式来扩大我院的影响力,力争10年内发展5个市级重点学科,2个以上学科在市内处于领先,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科”发展战略,提升我院的影响力,力争1个学科在国内进入先进行列。通过科研营造一个学习型的医院文化氛围,支持更多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

(3)临床教学是我院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教学与医疗相长也是我院发展的特色之一,通过开展临床教学工作,系统的培养我院医师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夯实我院医技人员的基本功。力争10年内成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三所以上211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医院。(4)医院管理在医院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学科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2、主要任务

(1)学科调整和结构优化

围绕我院建设目标,紧密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按四个层次分级进行学科建设。

第一层次为重点学科,包括2个市级重点学科、3个市级重点专科和10个医院重点学科。第二层次为重点培养学科,由于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发展不平衡,未能入选医院重点的学科,如皮肤病学、病理学;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学科,包括眼科学、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等学科。

第三层次为成熟学科,医疗技术比较成熟,业务开展和收入比较稳定,但与市内和周边医院比较没有特色和明显优势的学科,如消化内科、内分泌科、耳鼻喉科等,第四层次为跟随学科,这类学科人才相对不足,学科定位不准确,临床和科研任务较轻,特色不鲜明,如中医科等。

学科调整要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慎重区别和对待现有的传统学科、基础学科、特色学科、优势学科,解决学科建设中低水平重复和小而全等问题,实现学科优化升级,形成学科间资源共享、相互关联以及特色与优势明显的学科群。(2)人才梯队培养

①加强以“爱岗敬业、求实奉献”为核心的人才队伍建设,特别要加强中青年业务人员的医德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人才队伍。

②根据我院学科结构和体系,针对各学科的特点和发展水平,结合我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按四个层次分级建设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学科梯队。③加强对内人才培训,通过学科建设培养一批学术骨干,储备一批未来的学科带头人,以保障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外人才的引进力度,采取适当政策,对一些发展前景好的学科,有针对性引进高层次人才。(3)形成一批有特色的学术研究方向,取得一批重大成果

重点学科至少应有3个以上明确、稳定、特色明显的研究方向,其中市级重点学科至少应有1个研究方向处于本学科国内先进水平;市级重点专科和院级重点学科至少应有1个研究方向在京津地区处于先进水平。重点培育学科至少应有2个以上明确、稳定、特色明显的研究方向,其中至少有1个研究方向通过3-5年建设在市内处于先进水平。成熟学科至少应有2个以上明确、稳定的研究方向。

(4)加强学位点建设,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学位点建设不仅体现着我院的办学层次,而且体现着我院的办学水平和

实力。通过10年建设,力争10年内发展二级学科硕士点7个,博士点2个,硕士生导师50名,博士生导师10名。(5)提高本科教育的质量

①瞄准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改革培养模式。在“加强基础、提高素质、保证核心、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原则指导下,实施新的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工作。

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和设计性实验;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有益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活动,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③大力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改变和改进原有“专业教育”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成果展评活动,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④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培养和引进一大批高水平人才,形成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并通过科研拓宽学科建设经费投入渠道,改善工作条件,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培养高水平人才。

⑤学科建设与实验室建设紧密结合,在强化双基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建成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重点实验室,为学科建设服务。

⑥鼓励开展教学研究和撰写教学论文。

(三)学科建设的政策与保障措施

1、深化医院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和促进学科建设

(1)加强具有学科优势的研究所或研究室的建设,并注意整合全院的研

究力量,形成合力进行重大课题和项目的可持续攻关研究。研究所或研究室的研究人员只配备少数研究骨干和管理、服务人员,多数兼职;以研究项目为纽带,实行开放性、灵活性的运行机制;招聘和吸收院内外的研究力量,集中精力攻关,占领学术制高点。

(2)完善与学科建设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与模式。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尽快建立起以责、权、利相结合为原则,以目标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调控机制,建立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为准则的运行机制,使学科建设走上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轨道。(3)改革院内科研管理体制,促使教学与科研、研究生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医院在学科建设、跨学科研究、专业结构调整、资源共享等方面的组织与管理作用,从而促进学科间的融合与交叉,拉动学科的发展,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2、积极开展国际国内的合作与交流

(1)进一步加大学术合作与交流的力度,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充分发挥学术交流在人才培养、信息交流、扩大知名度、提高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作用。

(2)重点学科每年至少请2名国内外本学科著名专家来我院讲学或进行学术合作,每年至少派5名以上学术骨干赴国内外参加本学科全国性以上的学术会议,每5年至少举办1~2次全国或全省性学术会议。重点培养学科每年至少请1名国内或国外本学科著名专家来我院讲学,每年至少派3~5名学术骨干赴国内或国外参加本学科全国性的学术会议,5年内至少举办1次全国性学术会议;其他学科依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应适时参加和举办各类学术会议。8 究力量,形成合力进行重大课题和项目的可持续攻关研究。研究所或研究室的研究人员只配备少数研究骨干和管理、服务人员,多数兼职;以研究项目为纽带,实行开放性、灵活性的运行机制;招聘和吸收院内外的研究力量,集中精力攻关,占领学术制高点。

(2)完善与学科建设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与模式。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尽快建立起以责、权、利相结合为原则,以目标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调控机制,建立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为准则的运行机制,使学科建设走上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轨道。(3)改革院内科研管理体制,促使教学与科研、研究生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医院在学科建设、跨学科研究、专业结构调整、资源共享等方面的组织与管理作用,从而促进学科间的融合与交叉,拉动学科的发展,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2、积极开展国际国内的合作与交流

(1)进一步加大学术合作与交流的力度,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充分发挥学术交流在人才培养、信息交流、扩大知名度、提高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作用。

(2)重点学科每年至少请2名国内外本学科著名专家来我院讲学或进行学术合作,每年至少派5名以上学术骨干赴国内外参加本学科全国性以上的学术会议,每5年至少举办1~2次全国或全省性学术会议。重点培养学科每年至少请1名国内或国外本学科著名专家来我院讲学,每年至少派3~5名学术骨干赴国内或国外参加本学科全国性的学术会议,5年内至少举办1次全国性学术会议;其他学科依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应适时参加和举办各类学术会议。9(3)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和支持合作研究和开展科技开发等工作。重视人才引进,充分发挥已引进的人才的作用,如科研项目指导、合作,拟投SCI论文修改和指导等。

3、抓好学科建设,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1)学科建设实行院、处、科三级管理。学科建设是医院各项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涉及教学、财务、组织、人事、后勤保障等多个方面。为加强管理和协调,成立以院长为组长、主管副院长为副组长的学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实施、协调该项工作。各处级职能部门要深入调研、协助和指导各科室制定发展规划,督导实施方案的落实,以保障学科建设的稳步推进。

(2)各学科应成立由主管领导负责,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人员等参加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学科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和检查落实。(3)逐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保障学科建设有序、规范的开展。建立学科建设考评办法,量化考评指标,制定《医院重点学科选拔与管理办法》,严格学科建设管理和考核。建立奖惩和激励机制,促使学科建设工作良性的、循序渐进的发展。

四、教学与科学研究发展规划

(一)教学工作

1、教学管理

(1)为适应新世纪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医学模式转变对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一定要深化教育改革,围绕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的发展,与医大教务处共同完善教学计划。

(2)重视并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培养及建设,努力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 10 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健全和完善临床各科室建制,明确各科教研室老师、兼职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建立监督机制。

(3)继续完善各级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年终考核评优及奖惩制度。

2、师资队伍建设(1)加强临床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富有活力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力争五年内使硕士、博士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50%。

(2)完善教师工作制度的改革和建设,制定教师资格认定、聘任、培养、考核、奖惩一系列相关措施。

(3)分期分批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力争使青年教师培训率达到70%以上。

(4)加强辅导员和兼职班主任管理,按国家规定的比例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力争与学生配备比例达到1:150。

(4)继续建立健全辅导员和兼职班主任培训制度,通过培训不断提高辅导员和兼职班主任自身素质、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3、质量控制

(1)健全和完善教学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规范教学过程和考试、实验教学、教学督导等教学管理制度,临床部成立由老专家、青年专家及教研室主任组成的教学督导小组,课堂督导率从现在的44.24%提高到60%。

(2)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任务书、教学日历、授课教师、课表及备课、实习、辅导与答疑、考试、临床实习与毕业考试等教学过程的各个主要环节进行规范管理和督查。制定相关的考评办法和奖惩措施。

(3)督促各教研室对各学科考试的试卷及成绩进行综合评价并留档,各 11 科平均成绩应逐年提高。

(4)每年末对各教研室负责人、教学秘书进行系统培训,并进行综合考评,每年终评选优秀教师进行表彰。

4、课程建设

在10年内,构建国家、市、院级精品课程体系。对学院承担的所有课程采取教研室自评,合格后组织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评估。力争建立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3门市级精品课程,5-8门院级精品课程。

5、教学改革(1)结合学科特点,在临床各学科全面采用多媒体教学。

(2)建立富有特色的面向学生的各学科教学网站,积极开展系列网站教学活动,争取与教学办及教研室联网。

(3)建立一套学生课外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创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4)逐步争取在重点学科进行双语教学,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

(二)完善科研机构建设

科教处目前仅设置有教学办,争取10年内成立科研科、继续教育科、研究生科、综合科四个部门,增加人员编制,完善机构建设,各部门人员进行工作轮转,相互熟悉各部门工作性质,确保阶段性工作顺利完成。

(三)加强科研申报组织工作

1、强化科研规划的引导力度,加大对高规格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项目的按期验收率。

2、着力推进创伤治疗、心脑血管病防治、恶性肿瘤防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12

3、进一步完善科学、规范、易于操作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4、协调相关部门稳定持续地推进医院学科建设,促进我院人才建设及学科建设的发展,使科研更好地为医疗和教学服务,力争在10年内创建1-2个在国内知名的学科品牌,提升医院在市内外的影响力。

5、加强科研的产业化发展。科研产业化在我院目前仍是空白,以往我院科研工作主要体现在课题、成果、论文等形式方面,对于科研的产业化方面重视不够。

6、加强重大专项研究课题组合申报工作。虽然我院目前科研课题、经费、成果、论文的数量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尚无重大项目,大多科研项目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我们在重大专项的申报还远远不够,应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我院的科研水平、如何使科研推动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仍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力争五年内获批市或国家重大科研专项1项。

(四)加大对继续教育的投入及管理力度

1、通过鼓励、引导我院高级职称人员积极申报省级和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力争5年内获批项目数逐年上涨。

2、积极与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联系,外请专家到我院讲学,不断提高我院科研人员的研究水平,同时有利于我院有能力的专家进入国家级学术团队,提高我院知名度。

医院十年总体发展规划文化建设 篇6

一、医院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继承和发扬医院优秀传统,强化员工职业修养,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医院又好又快发展为核心,以大力培育医院精神,营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医院文化氛围为重点,以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推进医院文化创新,增强医院发展活力,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二、医院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医院文化建设的全局,树立“珍爱生命,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坚持“病人的生命、健康和满意高于一切”的医院宗旨,强化员工职业素养,同时确保医院的一切行为,都要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为出发点。

2、坚持“突出特色”的原则。医院文化建设与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相衔接,做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的有机统一。按照总体要求,从医院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建设工作充分体现医院个性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紧紧围绕医院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以医院文化建设促进学科建设、技术服务、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管理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3、坚持“重在建设”的原则,注重文化落地,结合医院核心工作,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

三、医院文化建设的历史积淀

医院在近百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曾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以全国铁路职工为主要服务对象。在归铁路系统领导的时代里,形成了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在为铁路职工及家属医疗卫生服务的长期实践中,医院职工形成了“心系基层,服务一线;服从大局,令行禁止;尊重科学、扎实苦干;热爱医院,能打硬仗”的良好作风。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医院的定位及服务对象有所变化,在继承医院光荣文化传统的同时,在医院文化建设方面增添了新的特点,丰富了医院文化的内容。

医院在1990年中后期开始,加强文化建设。医院文化是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人道主义和毫不利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及敬业爱岗,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精神为内涵,以医院精神、道德文化、思维文化、物质文化、科技文化、环境文化等为外延的文化。

医院在进入新世纪后,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文化符号,包括院徽、院歌、文化理念等。

四、医院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

1、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医疗卫生发展要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符合医院发展战略、反映医院优势特色的文化体系。

2、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自身医院文化特色,使人民群众从就医环境、诊疗方式、服务态度上能够切实感受到贴心满意的医疗服务。

3、通过医院文化的创新和建设,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增强凝聚力,提高竞争力,实现医院文化与医院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医院发展与职工发展的和谐统一,医院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和谐统一,为医院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五、医院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1、加强理念与价值观层面文化建设

(1)加强医院理念和医院愿景宣传教育。教育引导职工牢记医院“病人的生命、健康和满意高于一切”的宗旨,保持公立医院本色,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贡献;用“以肿瘤为特色,大专科、强综合的学院型医院”的愿景凝聚职工思想、鼓舞士气、振奋精神,把职工自我发展和医院发展目标实现结合起来,激励广大职工为“立足北京,面向全国,建设以肿瘤为特色的大专科、强综合,各学科共同发展、医教研一体化的,现代化、特色型、学院型品牌医院”的实现而努力工作、不懈奋斗。(2)实践医院宗旨,树立和巩固医院价值观。引导职工深刻理解和掌握“病人的生命、健康和满意高于一切”医院宗旨内涵和实质,在工作中自觉坚持和实践医院宗旨。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素质与觉悟,把自我价值追求与医院价值观统一起来,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健康服务。

(3)弘扬医院精神,升华医院文化理念。在医院内和社会上打响“诚信 和谐 奉献 创新”医院精神,使医院精神成为职工思想、行为主旋律,细化、深化医院精神宣传和教育,使医院精神深入人心,在实现医院战略目标中发挥激励和导向作用。深入探讨,不断提炼医院质量理念、管理理念、服务理念、人才理念,并使其在打造医院品牌的过程中得到全面体现和深入贯彻落实。

2、加强制度与行为层面文化建设

(1)建立和实施现代医疗管理制度。着眼于医院服务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以保证患者健康为核心,按照现代医院管理要求,优化服务流程,保障医疗质量,建立健全医院规范科学的医疗业务管理制度,推动医院科学决策,增强管理效能,提高服务意识。不断完善科学管理指标控制体系,加强医院目标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推动医院事业不断迈上更高台阶。

(2)健全和完善干部职工评价激励机制、量化考核机制和教育培养机制,提高人才资源管理水平,搭建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平台。加强后备干部、后备人才培养,优化人才资源结构,不断提高人才资源对医院发展支撑。通过有力政策措施增强医院对人才吸引力,不拘一格地吸收和重用医院发展所需要各类人才。把医院文化认同纳入人力资源管理。

(3)加强员工素质培养,充公发挥员工民主管理作用。创造职工勤于学习和善于钻研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一支学习创新型高素质职工队伍。坚持依靠职工办医院,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自我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推行党务、院务公开,完善书记、院长民主接待日、职工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等制度,拓宽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渠道,营造医院和谐民主氛围。(4)积极开展医疗质量、服务专题活动,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大力导入医院核心价值理念,提高思想道德建设和行为素质建设水平,要求职工必须全面认知和掌握思想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各项要求,并在工作中自觉遵守,使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医院人文环境更加文明、和谐,使文明礼仪素养和规范服务水平均达到较高水平。

3、加强外显文化建设

(1)做好视觉识别系统推广应用。对医院视觉识别系统包含基础要素、医疗事务、办公事务、公关事务、环境识别、车辆识别、对外宣传等各个子系统,制定推广应用医院视觉识别系统,按照规范要求制作相关硬件,树立个性鲜明、文化独特的医院形象,用有效手段表现医院良好风貌,得到公众瞩目及社会认同从而展示自己竞争实力赢得医院更广阔发展空间。

(2)加强医院环境建设,不断进行工作现场综合治理,美化工作环境、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为职工提供良好工作氛围,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文化设施,丰富文化活动,营造文化氛围,增强职工对医院认同感和自豪感。

(3)积极推进医院总体规划和新楼建设,加大设备装备,不断夯实硬件条件,提高医疗技术、设备现代化与文明程度。不断加强科技投入,加强信息化和智能化医院建设,以信息化推动医疗现代化和管理现代化,提高医院安全生产和技术水平,提高医院效益和医院核心竞争力。

六、医院文化建设推进计划

医院文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分两个个阶段实施:即深化推进阶段、创新提升阶段。

第一阶段:深化推进阶段(2015 年—2020 年)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医院文化建设总体要求,奋力推进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建设,以文化力提升竞争力,形成文化管理医院的运行机制。此阶段要达到员工风貌大改观,优质服务大提升,制度建设见成效。

第二阶段:创新提升阶段(2015 年)

这个阶段完成医院文化十年规划的基本目标任务,形成具有世纪坛医院特色的文化模式,固化成果,创新提升,对十年来在医院文化建设推进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进行总结,全力打造医院竞争新优势,实现医院发展新跨越。此阶段工作重点包括:总结新经验,形成医院文化建设评估报告,制定未来新的文化建设规划;完成医院特色文化系统的改版升级。

七、医院文化建设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建立和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领导,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全院各科室要在医院党委、行政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规划要求,对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各部门形成医院文化建设的合力。通过构建协调有力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机关文化建设水准。

2、制定配套制度,认真组织实施。各科室要围绕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提出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分阶段、分步骤认真组织实施。按照规划的任务要求,认真制订工作计划,作为规划的细化和延伸,分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与时俱进,建立规范的中期评估和修订机制,及时总结分析规划进展情况,随着环境变化,及时对医院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项目进行适度修订、充实完善,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促进医院文化建设成果的巩固与发展。

医院发展年 篇7

五年来,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为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卫生部、政府纠风办、有关合法收费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 以德为先、病人至上, 诚信关爱”的办院精神, 注重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的监督与管理, 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特别注意以民主评议行风和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 促进医疗服务收费行为的规范化, 2006年被评为河南省百姓最满意的“收费合理”和河南省百姓最“医疗安全放心”十佳医院, 2007年被河南省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评为“价格管理先进单位”, 2007年荣获“郑州市职业道德十佳单位” (由郑州市1万多家单位评出) 和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 2008年获“最受河南人民喜爱的十佳医院”, 2009年被河南省政府纠风办评为“医院行风建设先进单位”。

一、医院主要领导高度重视

2005年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 纪委书记与一名副院长为副组长, 医务科、护理部、计财科、纪委、医德医风办、门诊办公室与物价办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医院物价领导小组, 同时, 设立了物价管理办公室, 抽调药学、护理、财务3名同志做物价专职管理人员。

二、明确责任

医院以红头文件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物价管理的通知》, 规定:按照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的原则, 实行医院和科室两级管理, 医院物价办公室作为计财科的二级机构, 是主管物价的职能部门;各科室的主任 (护士长) 为本科室物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对本科室的物价工作全面负责, 各科室设兼职物价员, 配合医院物价管理工作的开展实施。并规定:医院物价办在院长领导和计财科统一管理下协同医务科、护理部、医德医风办等相关部门共同推动、贯彻、落实医院物价管理工作;并对业务科室物价收费进行业务指导、监督、检查。同时, 还规定了领导小组职责、物价管理人员职责及兼职物价员职责。

三、健全制度

根据国家发改委、卫生部和省发改委、卫生厅关于规范医疗服务收费的相关规定, 以及国家卫生部和省卫生厅关于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及省纠风办的有关要求, 相继建立健全了《物价监督、检查制度》、《费用审查制度》、《处罚制度》、《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制度》、《医疗服务价格投诉、查实处理办法》等, 并在执行中逐步完善。

四、学习文件, 掌握政策

物价办专职人员, 分别来自不同的专业岗位, 面对政策性极强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全新工作, 他们从学习文件入手, 并坚持“以人为本,

●杨怀玉冯国旗

患者至上”, 力求做到既维护医院利益, 又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价格主管部门颁发的药品及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标准, 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文件执行前的备案与特殊材料收费的备案及新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申报, 以及住院患者费用“一日清单”制度与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公示制度, 在医院门诊大厅安装了电子滚动屏, 在门诊大厅和住院部大楼分别配置了电子触摸屏, 在门诊、医技科室的候诊区及各住院病区分别安装了“常用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公示牌”, 设立“物价举报箱”并公布了举报电话。使患者明明白白消费, 自觉接受社会和患者的监督。特别是医院物价办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 协调滚动屏经销商、医院网络系统开发公司和医院信息科的工程师共同研究、开发系统软件, 将原来单机运行的电子滚动屏与医院计算机系统连在一起 (据悉, 我国医疗机构滚动屏基本上都是单机运行) 彻底改变了滚动屏单机运行时靠人工改价, 远远跟不上价格变动, 致使其公示价格与触摸屏及计算机系统价格不符的现象, 避免了上述情况的价格投诉。

五、强化监督检查

医院特别成立了计财、物价、医德医风、医务、护理等多部门组成的监督、督导小组, 对院内各科室医疗收费情况采取多种形式检查, 如自查、抽查、普查及明查暗访, 每月坚持抽查住院患者一日清单同患者住院病历进行对照, 并随时接受物价部门的专项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作相应处理。目前, 他们一改由原来的抽查出院患者病历、清单的被动检查方式为计算机在线随时检查当日住院患者的一日清单的主动检查方式, 将收费问题堵截在发生之前, 从而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收费问题发生, 同时也使患者的价格投诉减至最少。

六、借医院管理年活动与民主评议行风的开展促进医疗服务收费的

规范化建设, 以加强医疗服务收费的管理促进医院管理年活动和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的开展

注重三者的相互结合与互相促进, 医院下功夫抓好医疗服务价格的监督与收费的管理, 特别是加大了处罚力度, 旨在树立全院规范收费意识, 规范收费行为。

七、注重信息收集、整理与运用

一是建立“医疗服务价格信息收集记录”;二是积极加入省价格协会, 并运用省价格信息网提前获取有关信息;三是时刻关注新闻媒体有关医疗机构收费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的报道;四是创办了《医疗服务价格通讯》, 宣传收费政策、文件及有关收费的正反典型, 通报本院医疗服务收费中存在的问题等, 每月编发一期 (截至目前已编发58期) , 特殊情况随时加发, 发至全院各科室;五是注意同上级价格主管部门与兄弟医院的沟通与联系, 做到互通信息, 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八、认真负责地接待来访、举报调查及有关问题的解答工作

认真负责地接待来访、举报调查及有关问题的解答工作, 特别是对前来投诉或反映情况和问题的患者或其家属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 (因多数为认识上的误解, 并非收费问题) , 并就收费问题进行认真的查处, 达到绝大多数患者或其家属满意。注重化解矛盾, 减少或杜绝因医疗服务收费造成的不良反应, 随时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做好点滴工作。

九、聘请价格主管部门负责同志来院举办专题讲座

聘请价格主管部门负责同志来院举办专题讲座, 并就日常工作中的相关问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 学习与探讨;医院物价办工作人员深入临床科室, 同科主任、护士长及兼职物价员作医疗服务收费的具体指导和问题解答以及相关情况的座谈与讨论, 以明晰对政策规定的理解和准确执行文件要求,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收费失误。

综上所述, 尽管我们在医疗服务收费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偿试, 但其管理方面的工作任重道远, 特别是离价格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及纠风部门的要求, 乃至广大患者与其家属的期望仍有较大差距。我们将继续努力, 深入学习有关政策规定, 充分发挥基层物价管理与监督的作用, 认真履行监督、指导职能, 切实做到合法收费, 规范收费, 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收费的满意度。

摘要:文章以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为例, 对开展以民主评议行风和医院管理年活动, 促规范医疗服务收费行为的工作进行了分析、评价。

医院管理年护理管理与体会 篇8

【关键词】 护理管理;医院管理年;发展趋势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59-01

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使之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有效保证。管理的核心目的是使管理对象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优良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反应了一个团队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进而影响到整个团队的核心竞争力。长期以来,护理工作被看作是一项专业化和规范化较强的工作,并且由于位于医疗体系内,对人民的生命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对其进行的管理工作应该更为严格。护理工作涉及面较广,工作较为繁琐,并且多数的护理工作牵涉到直接面对生理和心理遭受伤害的群体,其服务水平和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长远期发展。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知识的普及以及患者法律意识的健全,由于制度和管理上的问题,社会上的医患矛盾逐渐凸现出来,成为影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极大障碍。针对这一情况,为了更好服务人民,实现医疗卫生体系的深度改革,我国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于2005年开展了医院管理年活动,该活动的主题为“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服务质量”,把严抓医疗卫生单位的服务质量提升到了战略的高度予以重视,使医院管理的目标和方式更加明确,也为护理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契机。本文结合我院在医院管理年进行的护理管理工作,探讨了护理管理应该注意的问题。

1 医院管理年护理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

为了响应国家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的积极号召,我院进行了大规模的服务质量改善活动,在护理工作方面,具体有以下内容。

1.1 建立护士长手册管理制度 护士长的带头作用和管理作用能够极大地影响护士团队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因此要加强护士长的管理职能,重视护士长手册的管理工作。

1.1.1 手册的保管 护士长手册关系到对护士的整体评价,因此必须由本人保管,不能随意转借和存放。每月应该严格按照管理标准对护士的工作情况做出客观的考核,并将考核成绩备案处理。如果出现患者投诉、表扬等情况也应记录在案。

1.1.2 手册的客观性 护士长手册的管理也是对护士长职业道德的管理,护士长每月要按照28个具体项目对护士进行评价,也就要求护士长要能做到对每一个护士的关心和关注,并且在进行评价时以护士工作能力和患者满意度作为指标,不能掺杂个人主观情绪和其他不良因素。

1.1.3 手册的内容 护士长手册的内容要具备科学性和综合性,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内容:服务质量10%、整体护理10%、消毒隔离10%、病房管理10%、基础护理20%、一级护理20%、文字书写20%。

1.2 护士培训管理工作 加强业务培训和职业素养教育是保证护士服务质量的前提,要充分调动资源为护士的学习培训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1.2.1 外出学习 争取外出学习机会,并将外出学习作为激励机制的一项内容,选择有较高业务能力的护理部管理人员、护士长和护理骨干参加省市级以上的培训学习,并尽力到高级别的医院进修学习。学习之后要通过专题讲座等方式将心得体会和先进技术等传达到护理部人员中,为护理部整体服务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1.2.2 理论知识培训 理论知识是进行实际护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能够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工作规范意识等。具体内容有护理工作及医院工作法律法规、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十四项核心制度等。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要不断巩固,循序渐渐,在形式上要深入浅出,在内容上要丰富多样,在方法上要科学有效。

1.2.3 护理操作技能培训 护理基础操作技能培训是护理工作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护理部每季度至少要进行一次基本技能培训,包括无菌操作技能、心肺复苏技能、十八项操作技能等等。此外还要组织反复的演练以及考评,争取做到人人过关。

1.3 考核制度 考核制度的建立和管理不仅是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总结,也是调整护理管理措施的重要依据。

1.3.1 考试测评 护理部每季度进行一次考试测评,从两个方面设置考试内容,即实务考试和理论考试,两项考试均采用百分制。具体内容涵盖以下几点:基础操作、护管知识、“三基”培训内容、法律法规等。测评合格标准是实务考试要在90分以上,理论知识考试要在85分以上。

1.3.2 科内测评 科内测评内容主要包含基础知识和专科知识,科内护士长每月组织一次理论考试。此外依據不同科室具体情况,护士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三基培训和考试,并且能够回复示教,对于科内技能测评根据护士工作状况随时抽查。

2 医院管理年护理管理体会

通过为期三年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我国的医疗管理水平得到了整体的提升,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服务质量都有质的转变,为我国的医疗改革注入了活力。

2.1 转化管理理念 传统的管理理念过分注重于目标的完成,忽视了对于人的关注和过程的实施。医疗护理管理说到底还是对于人的管理。管理的主体是护理部管理人员和护士长,客体是进行实际操作的护士,管理所要服务的直接对象是患者,无论哪一个要素都涉及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因此,在护理管理中要强化服务意识,建立和完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2.2 规范管理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管理队伍的建设是进行有效管理的组织保障,在对护理人员的管理上要建立起严格的准入制度和考核制度,严把质量关,对进入护理前线的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和筛选,保证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和稳定性。在落实相关制度的前提下,要大力引进高层次和具有较高综合素养的人才,尽量避免护理人员的缺口。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要根据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防止统一标准管理造成的人员流失。

2.3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护理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对患者的服务水平,获得较高的满意度,因此在进行护理管理工作时,要将构建医患关系作为总原则和落脚点,在态度和技能上赢得患者的信赖。医患关系是近些年来我国医疗体系中的棘手问题,应对该类事件的反应和处理结果能够直接反应医院的管理水平和风险意识。在具体环节,要注重从源头上杜绝该类事情的发生,做好护理工作和临床治疗之间的配合和衔接,不但在医护技术上取得突破,更应该发挥护士心理安慰的作用,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3 结 论

为了保证护理工作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服务,要切实加强护理管理工作。通过明确护理部工作人员的职责,落实护理工作实施规范,不断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和护理技能的培训学习,可以在整体上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为医疗体系的良性运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曹何琼,郑春霞,吴丽英,魏燕旋.SWOT分析法在特需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13).

[2] 周异明,王梅英,李柳英.绩效考核在门诊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02).

[3] 杨亚娟,于冬梅,卢根娣.护理临床教学中加强安全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08).

上一篇:党委综合自检自查报告下一篇:数学教学提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