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推动职教与城市互动协调发展

2024-11-24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推动职教与城市互动协调发展(共1篇)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推动职教与城市互动协调发展 篇1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努力推动职教与城市互动协调发展

永川市人民政府

(2006年1月18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明确指出,各地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决策行为的重要内容。过去的一年,在教育部、重庆市等领导的关怀下,在重庆市教委等市级部门及社会各届的大力支持下,重庆职业教育基地的建设得以迅速推进,职业教育与城市建设形成了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有效地促进了永川大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2005年11月,重庆市教委、中共永川市委、永川市人民政府分别被教育部等七部门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我们推进职业教育与城市建设互动发展的主要做法是:

一、把握方向,科学定位,把职业教育作为承载城市发展的轮子

永川市幅员面积1576平方公里,总人口107万人。2002年5月,中共永川市委、永川市人民政府提出了建设“川渝经济带上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格局的调 1

整,永川在成渝经济带的地位和作用日显独特和重要。

面对历史机遇,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我们提出要在三个方面首先实现突破:一是突破经济总量百亿大关,努力加快渝西经济中心建设;二是突破文化竞争力发展制约,倾力打造渝西文化中心;三是突破基础设施瓶颈,全力推进现代大城市建设。我们把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城市建设捆在一起来抓,让永川社会发展的和谐水平更高些。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来看,把上述三大建设“捆”在一起的链条是什么呢?中共永川市委、市政府论证了几十个项目,最终认定“发展职业教育”是“承载和推动城市发展的一个轮子”,并确立了“城市以职教为特色,职教以城市为依托,校区建设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的“城校互动”发展思路,得到了社会各界大力支持。2004年9月,中共重庆市委、市人民政府作出了在永川建设重庆职教基地的重要决策。2005年8月,国家教育部周济部长视察重庆职教基地时,充分肯定了“城校互动”的职教发展模式。

二、城校互动,多元发展,积极搭建综合服务平台

城校互动,努力实现资源共享。我们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学校发展也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城市把职业教育发展作为自身发展的内涵,并为职教提供建设发展、资源整合、优质服务、文化交流等平台;职教为城市提供人才智力支持、社区发展内涵、文化繁荣空间、群体消费市场和招商引资环境。目前,职业教育学生占城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城市人口结构不断优化,有效提高了人口素质,提

升了城市形象,推动了城市建设。同时,我们正在加速整合劳动力市场、职业资格鉴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劳务输出、三峡移民培训、职教基地建设等资源,启动全国第一个职教主题公园的筹建工作。

面向市场,大力促进多元发展。重庆职教基地中公办职业院校和民办职业院校各13所。办学主体,有国家办,有个人办,也有企业联办,还有股份合作制。同时,我们大胆探索“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的办学路子。基地建有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70多个。职业院校共开设了91个专业,涵盖300多个技术工种。依托职业院校,建立了15个农民工培训基地。

搭建平台,积极做好统筹服务。在职教基地建设中,我们搭建了基础设施、行政服务、师资队伍建设、对外宣传、合作交流、投融资、招生就业等7个公共服务平台。统筹专业设置,创新课程设计,实施学分制、选修制、多证制。成立职教基地职业教育研究所等跨校组织,增强院校间的联系,推进产学研工作。建立了专门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为职教学生提供技术资格鉴定。

三、发展为民,以文化城,永川职教初见成效

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发展。目前,重庆职业教育基地职业院校建成区面积达4.5平方公里,占永川市城区面积的16%,建设总投入达到5.5亿元。基地共职业院校26所,教师近6000人,每万人口的职教学生数约为全国平均数的8倍。职业院校学生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85%以上的学生来自永川市外,其中外省市学生超过了60%,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2%。

职业院校与东部地区及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的60多所学校采取“1+2”、“2+1”、“1+1+1”等模式开展联合办学。并采取“六个一点”(中央财政资助一点、重庆财政补助一点、地方财政配套一点、贫困地区扶贫资金支持一点、职业院校减免一点、用人企业赞助一点)措施,联合实施“西部职教助学工程”。2005年共资助家庭贫困学生2870人,资助总金额达到23万元。

促进了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2005年,培训农民工1.2万人次。近几年,职业院校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5万余人,其中80%以上的人到沿海或发达地区实现就业。据统计,职业院校75%的学生来自于农村贫困地区,三年后可以帮助5万贫困地区的农民子女实现就业脱贫。

拉动了永川经济快速增长。通过职教基地建设,扩大了永川城市人口增量,改善了城市人口素质和结构,有效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据2004年的调查显示,职业教育拉动永川市GDP增长3.5亿元,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约3亿元,拉动消费4亿元,直接或间接提供就业岗位1.6万多个,增加城市人口1万余人。另外,还拉动了商贸、建筑、交通、旅游、信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促进职教与城市互动协调发展 为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加快重庆职业教育基地建设步伐,我们将全面实施重庆职教基地建设的“两个规划”,坚持“城校互动”发展理念,按照“一年起步,三年成型,六年见效”的工作步骤,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1.切实推进城校融合。要使校园成为城市最好的地方,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按照长期建设要求来统盘考虑和整体规划;持之以恒地以建设城市的特色和亮点来规划和发展,坚持走社会化道路;城市的服务体系要完善,不但硬件设施共享,软件资源也要共享。

2.着力实施八大工程。围绕建设中国西部职业教育示范基地这一目标,我们将加快实施“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系统工程”、“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示范专业打造工程”、“城市职教文化培育工程”、“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工程”、“职教科技产业发展工程”和“西部职教助学扶贫工程”。

3.继续深化六项改革。为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我们将继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合作办学机制改革。

4.全力打造职教品牌。我们将继续坚持“城校互动”的理念,打造“学技能来永川,选人才来永川,办职教来永川”的职教品牌和“永川技工”人才品牌。到2010年,职教基地面积将发展到10平方公里,职业院校发展到30所,在校学生达到10万人以上,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层次多样,灵活开放,资源共享,特色鲜明,效益显著,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西部职业教育示范基地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

上一篇:七年级话题作文“家”下一篇:建筑物平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