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学复习试题(共5篇)
领导学复习试题 篇1
MPA领导学试题
请根据以下材料,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实际,(1)谈谈自我修养对于领导者的重要性,并阐述一名现代领导者如何提高自我修养?
(2)也可选择其他如领导用人、领导权力以及激励等问题进行论述。
(3)根据以上要求,撰写一篇论文,并注意严格按照下面的具体要求完成论文,格式不对,以零分计。
一、具体要求
1、要求有表头,参见示例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命题专用纸
请将此表头贴到论文的上面!
2、格式要求
①统一A4的打印版; ②不少于4000字; ③要有个人观点。④具体格式,参见示例
空间失配:保障性住房建设区位布局探究
吴宾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摘要:“空间失配”问题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学者JohnKain在1968年提出来的。当前住房保障的空间失配主要表现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集中兴建且多分布在城市边缘或郊区。空间失配导致了住房保障的福利损失,降低了保障性住房的效用。通过把保障性住房建设纳入到政府绩效评价、合理选址、在普通商品房小区内配建保障性住房、发放购房券等措施,可以有效缓解住房保障的空间失配问题。
关键词:住房保障;空间失配;区位布局
住房保障制度不仅是市场化住房分配机制的必要补充,更是解决重大民生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房价宏观调控是今后我国住房政策的主要目标。但是,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保障性住房区位布局的“空间失配”,往往是造成无效供给的主要原因,大大降低了保障性住房效用,出现了诸如“保障了住房,降低了生活水平,传递了贫穷”的不利局面。因此,合理规划保障性住房建设布局,减少保障性住房的郊区化分布和集中建设,对于提高住房保障对象生活质量,促进住房保障政策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作用。
一、我国住房保障的空间失配
“空间失配”问题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学者JohnKain在1968年提出来的[1]。根据JohnKain的观点,“空间失配”是指由于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黑人与白人在就业机会上存在空间的区隔现象。简单来说,就是指黑人居住区城比白人居住区域拥有更少的工作机会。那么,黑人寻找工作的困难就会增大,或者工资较低,或者要花费比白人更多的通勤时间,从而造成失业率的增高。在住房保障中借用“空间失配”假设,强调的是在一些大中城市中,由于城市的集聚程度较高,各种就业机会和社会性公共设施一般都集中在中心城区,因而在郊区开发尚不成熟的前提下,中心城区便成为了广大市民择居的首选位置。但是大中城市中心城区土地稀缺房价高昂,政府往往难以担负在此新建保障性住房的动迁费用和机会成本,因而实际落成的新建保障住房大都位于郊区且易于集中进行开发建设。由于郊区产业不发达、公共设施缺乏、与中心城区的公共交通联系不便等因素制约,住房保障对象的就业机会减少、就业成本提高、社会支持网络薄弱、形成新的“贫民窟”的现象。即为住房保障的“空间失配”。
三、解决住房保障空间失配的对策
住房保障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2008年年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了“9000亿住房保障计划”举世瞩目,地方政府应积极落实这一政策,使保障性住房建设能更好的满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者的需要。在保障性住房的地域分布方面做到选址更合理,有利于居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结论
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制度是我国城镇住房新体制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建立城镇住房新体制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今后我国人口城镇化的顺利推进也具有重要意义。保障性住房的使用者多数在城市中心区工作,所以保障性住房的选址要符合交通出行方便要求,降低通勤的费用。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性住房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如保障性住房周边应当有完整的义务阶段教育学校,应当在建设规划上考虑学校建设。同时在保障性住房地区设立社区医疗点。建设与衣食住行有关的商业服务等生活配套机构,方便群众生活。周边
要有大型就业单位,促进就业。
总的来看,只有有效的保障住房供给才能满足居民需求,引起住房市场供需关系变化及降低市场价格,否则即属于无效供给。而保障住房供给的“空间失配”往往是造成无效供给的主要原因。在当前我国各地商品房房价高企、保障性住房大力兴建的进程中,通过加强城市建设的宏观规划,合理选址,强化政府保障性住房的绩效评估,在普通商品房小区内配建保障性住房以及发放购房券等措施将大大减少保障性住房空间失配所带来的福利损失,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住房保障政策的垂直公平,提高公共住房政策的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 John F.Kain.The Spatial Mismatch Hypothesis: Three Decades Later.Housing Policy Debate,1992,No.2.[2]石晓冬、廖正昕:对北京市保障性住房用地规划布局的思考[J].住房保障,2007(6).[3]奚旭初、晓宇(摘):不能把廉租房边缘化[N].经济研究参考,2008(24).[4]徐益民:保障性住房发展需利于和谐城市住区建设[J].住房保障,2008(1).[5]董振国、晓宇(摘):经济适用房要真正适应市民需要[N].经济研究参考,2008(18).[6]陈琛:新型廉租房制度对规避城市贫困代际传递风险的研究[J].实证分析,2008(2).[7]晏群.重庆市保障性住房发展研究[J].城市,2009(2).[8]钟茂:初解救进退维谷的保障性住房[J].西部论丛,2009(12).[9]张力:科学合理促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J].建设科技,2009(5).
领导学复习试题 篇2
关键词:中考试题;学生;高效课堂;复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5-0044-03
题海无边,教师如何从纷繁复杂的内容中选准切入点,使复习的重点突出、节奏合理、效果理想?学生已完成新知学习,做题无数、似会非会、身心疲惫,如何催生复习热情、明确复习方向?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调整复习策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中考成绩,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我们只有多研究河北中考化学试题、多研究学生,打造高效课堂,才能给复习以正能量。
一、研究河北中考化学试题
近几年河北中考化学试题“稳中求变、变中求新”,表现在仍是以“知识、能力、思想和方法”交融为主旋律,但年年都有新思路。既使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需要再学习、再研究,真正成为指导复习的明白人。
(一)深入研究《化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是河北版的《化学课程标准》,是河北中考化学命题的直接依据,每年都有所调整,研究《考试说明》首先要弄清《考试说明》的变化,对新增、删除和改动的内容要了如指掌,据此确定复习范围;其次吃透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
调研中发现,一部分教师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了拓展和延伸,拔高了教学要求,但在中考复习时,一定要将有关内容及要求回归课程标准,引领学生把宝贵的时间和有限的精力用在对“双基”深层次的理解和更广泛的应用上,用在对化学学科思想和方法的感悟上。
(二)潜心研究河北中考试题
河北中考化学试题是《考试说明》的细化,也是检验我们初中化学教学效果的最终裁判。通过对中考试题的再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不同知识点的不同要求。
一是研究分值比例。这一比例与《考试说明》中的规定是相似的,据此可以确定复习过程中对每个知识点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分清主次轻重。
二是研究重点和热点。比较近五年来的河北中考化学试题不难发现,重点和热点是年年考查且常考常新。对于这些重点和热点应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训练,实现重点的突破和热点的攻克。
三是研究训练的科学性、针对性。中考复习的目标是引领学生将教材中各部分的知识点按相互间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普遍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点系统化,对热点深入研究,总结处理,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同时将学生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指导的实验、设计的作业、进行的检测应当与河北中考对路,并切合学生实际,难度适宜,旨在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研究学生
中考化学复习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因此,要提高复习效率,就必须加大对学生的研究力度。面对新问题、新情境,大量的训练已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多研究学生、指导学生,引领学生做复习的主人是每一位教师的必修课。
(一)研究化学思维
首先,培养化学思维应当从学会质疑探究开始,教师应以多种方式引发学生主动质疑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
其次,培养化学思维的关键是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诸如观察、分析、综合、比较、分类、归纳和概括等,教给学生一些处理问题的策略和战术,能收到化难为易、化疑为无的效果。根据河北中考化学试题的特点,可开设一些专题讨论,如“如何解答开放性试题”、“近五年实验探究题的思维解剖”等等。
再次,培养化学思维在拓展学生思维的过程中最终实现。教师可通过部分典型习题的评析,引领学生暴露自己思维的全过程,以总结和反思其合理性、严谨性、准确性,以及所蕴涵的化学学科思想和方法。
(二)研究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1)勤于积累、善于梳理、及时总结。化学概念、原理较多,可指导学生在比较中全面理解概念,在变化中掌握和灵活运用原理,引导学生在新情境中反复思考和比较,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2)书写认真、工整、规范。包括书写化学方程式有序流畅,化学用语及元素符号规范无误。(3)认真审题、快捷解题、解答反思。
2.学法指导落实到每一节课,指导到每一个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联系、学会选择、学会综合、学会变化、学会反思、学会创新、学会自评,去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提高能力。
(三)研究学生心理
进入中考复习阶段,学生升学压力大,一部分学生对化学学习丧失信心。所以,只有懂得研究和疏导学生心理,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效率,达到迎考练兵的目的。
1.营造一个和谐的复习气氛,在民主、平等、信任的基础上进行情感交流。
2.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多关爱,热情鼓励,帮助学生消除顾虑,以积极的精神状态投入复习迎考,以自然的心态进入考试角色。
3.分析学生的学习障碍,做到准确把握复习的难度,酌情降低考试难度,适当降低复习的综合性,以增强学生复习的成就感和学习的自信心。
4.鼓励学生参与提问、反驳、补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获取知识的主体,成为复习的“主角”。
三、打造高效课堂
中考复习,不但要落实知识点,还要找准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通过回忆、思考、阅读、讨论、回答、板演、实验等一系列活动不断练就出来的,绝非教师讲出来的,这就决定了中考复习的课堂要以练为主,以讲为辅,精选习题,精讲例题,且要注重实效。
(一)精选习题
精选习题是复习备课的重头戏,多积累河北各地中考模拟试题,还有各省市中考试题(往往难度偏大),根据实际需要精心选择和改编。
一轮复习多结合化学核心知识和学生前段学习中的典型错题,而不是简单的知识再现;二轮复习多关注近五年河北中考出现过的。不管一轮复习还是二轮复习,最好是一些思维价值高或者涵盖所学知识点的中档题,使课堂教学具有实战意义,实现中考复习中思维方式的转变。
一方面,可选用一些近五年的河北中考化学试题作例题;另一方面,还要紧扣考试说明,以教材为素材编制题目或加工改造、翻新旧题,借以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能力的提高。例如,针对第九单元的选题一是挑选2010年至2014年的中考有关题对学生的相关知识作一检测;二是根据学生的测试结果回归课本,以教材上的典型例题为模型自编一系列例题进行教学;三是结合教材中例题、习题和中考将部分试题设置学习情境,要求学生通过尝试、探索、猜想,寻求变化问题的某些规律来达到解题的目的。这样选题和操作对考查和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起到良好的作用。
(二)精讲例题
中考复习中的例题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梳理化学知识、形成网络,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削枝强干,删减、弱化课时教学“无关”内容,实现解题方法和化学学科思想的强化教学,让例题教学在“核心主线”上前行。
精讲就是讲重点、难点和疑点。切实抓好学生的信息反馈,把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难点、疑点以及薄弱环节讲精、讲透,切忌面面俱到。根据目标和学生完成情况,引领学生进行知识的回顾,规律小结和方法的再应用,指点迷津。点拨知识的关键点、迷误点、窍门点,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整个初中化学知识的有序回顾和有效重组,还有利于学习过程的合理再现和方法的融会贯通,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应用和价值的充分展示。
精讲要讲活,善于转变思维角度,通过变换题目类型(主观题与客观题的互换等)、变换题目条件、改变题目叙述方式等手段来活化思维,逐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精讲重在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引导学生多思,排除思维障碍。精讲也可由教师讲变为学生说,一是说出自己的想法,享受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愉悦,二是把错误的解答过程展示出来,把整个思维过程暴露给其他学生,以增强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注重实效
例题教学可与知识的回顾、规律小结和方法的再应用交叉进行,针对不同的知识点选择例题。在例题教学中应重视解题方法的引导和解题思路的拓展,加强“举一反三”和“反三归一”意识的培养,并在例题的后面一对一地复制适当的习题进行训练。
行政领导学 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篇3
1、行政领导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主要研究方法等。[了解]
答:从一般意义上说,行政领导学的研究对象是行政领导活动特有的矛盾、特点与规律。其主要内容包括 :
一是行政领导活动的主体,也就是指各级各类行政领导者。
二是行政领导活动的结构,包括行政领导活动赖以展开的体制与组织形式,行政领导环境与文化,行政领导关系。
三是行政领导活动的过程,行政领导决策,行政领导选才用人,行政领导权力,行政领导方法与艺术。
四是行政领导未来发展的趋势性研究,包括行政领导效能与发展,行政领导与电子政务。
研究行政领导学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系统研究方法,生理研究方法,心理研究方法,行为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等。
2、行政领导权力的作用。[掌握]
答:从行政领导权力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巩固政治统治
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始终是统治阶级实行政治统治的工具,因此,政府的任何行政领导权力都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的。二是政府的任何行政领导权力都是从统治阶级或全体人民的“政治意志”转换而来的。
(二)调节政府职能的平衡
政府不仅是阶级统治的产物,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社会职能分工的体现。政府的行政领导权力除了具有政治统治的作用外,还具有管理社会、服务社会和平衡社会职能的作用。而调节政府职能平衡,始终是政府行政权力其他作用赖以存在的基础。
(三)优化行政领导权力本身结构
也就是政府运用行政领导权力对其自身的权力结构进行优先配置。
(四)解决治理社会问题和推动社会的发展
政府解决和治理社会问题,是基于它管理社会的职能,而这一职能的实现,是通过行政权力的行使来保证的,它为稳定社会的需要所决定。在当代社会中,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人的素质发展,在上述每一方面的发展过程中,政府行政权力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
3、领导权力的制约。[掌握]
答:行政领导权力制约,从一般意义上讲,就是对行政领导权力的限制与约束。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首先,权力制约关系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权力才能形成,单独的权力无法形成制约。其次,权力制约关系是横向的,各种权力的地位是平等的或同层次的,而不存在隶属关系。最后,权力制约的关系是双向的,各种权力之间的限制与约束是双向的。行政领导权力制约的本质要求主要体现在:权力制约主体活动的独立性;权力制约对象活动的公开性;权力制约关系的对等性;权力制约手段的强制性;权力制约机构的协调性。领导权力制约的基本功能是对权力正常运行的肯定和保护,是对权力偏离轨道的防范与矫正,是对权力的补充与完善。它具体体现为权力制约的导向功能、保障功能、防范功能、矫正功能、惩戒功能、调整功能。要对行政领导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就必须建立完善合理的制约机制,主要体现为三种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权力制约机制,以权力制约权力;道德制约机制,以道德制约权力;权利制约机制,以权利制约权力。
4、行政领导文化的功能。[掌握]
答:行政领导文化的功能:①内化功能,a、为个体行为提供理性支持,提供判断和选择行为方式的内在依据;b、决定个体行政活动的动机和热情。②维持功能,有助于建立和保持稳定、有序的领导环境,对于保证领导活动的健康运转和行政组织顺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③调适功能:a、在领导活动中调节个体行为;b、在领导活动中催发个体行为;c、在领导活动中帮助个体克服挫折。
5、行政领导体制的类型。[熟悉]
答: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1)集权制与分权制,根据行政领导系统中各层级领导机关与领导者职责权限的集中与分散程度,可以将行政领导体制划分为集权制与分权制。(2)一长制与委员会制,根据行政领导机关中最高决策者人数的不同,可以将行政领导体制划分为一长制和委员会制。(3)完整制与分离制,根据上级行政领导机关对下级行政领导机关的指挥、控制方式与程度的不同,可以将行政领导体制划分为完整制与分离制。(4)层级制与职能制,根据行政组织系统内部各机构的职责权限的性质与范围的不同,可以将行政领导体制划分为层级制与职能制。
6、中国领导体制的改革与完善。(结合现实情况论述中国领导
体制的改革与完善。)[掌握]答:我国行政领导体制的主要弊端:(1)权力过分集中。(2)组织结构的设置不科学。(3)行政领导法规的缺失。我国行政领导体制改革的原则:(1)行政领导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原则。(2)政企分开、两权分离的原则。(3)效能与效率原则。(4)统一原则。(5)精简原则。(6)权责相称原则。我国行政领导体制改革的内容:(1)按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原则转变政府管理模式,理清政府职能。(2)按照统一、精简的原则构建政府的组织结构,精简机构。(3)按照权责相称原则确定职权体系,理顺职权关系。(4)按照政企分开、两权分离原则建立新型的政企关系,实行政企分开。我国行政领导体制改革的建议:(1)实现行政领导权力划分的科学化。(2)建立合理的政府组织机构,实现行政领导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法制化及其运行活动的程序化。(3)建立高素质专业化的政府公务员队伍。(4)实现行政领导行为方式、方法及手段的现代化。(5)努力树立良好的政府领导形象。(34-36页)
7、行政领导关系中领导者角色的特征。[熟悉]
答:领导角色的特征:
1、导向性,领导角色的主要特征是率领和引导下属朝着一定目标前进,即发挥导向性作用;
2、服务性,领导角色的服务性特征,不仅要求领导者全心全意为本群体成员服务,而且要求领导者通过为下属完成任务创造有利条件来实施领导;
3、感染性,领导者的领导效力,不仅取决于权力的运用、才智的发挥,而且领导者的一些习惯、嗜好也会在群众中产生很大影响。领导角色的感染特征,一方面要求领导者必须敏于行、镇于行、善于行;另一方面也要求领导者时时努力提高自己的索质,借以形成自己的人格凝聚力、渗透力、组合力和向心力。
4、非我性,领导者要想胜任领导角色,必须首先完成自我的超越。领导角色要求他在才能、气质、作风等方面,都必须超过以往的“自我”,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提高,对领导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做出科学的反应。
5、多重性,领导角色的本身,是一个“角色丛”:当他与下属成员发生联系时,他的角色是“领导”;当他与其他社会成员发生联系时,他的角色是“公民”;当他与上级发生联系时,他又成为“被领导者”。每种角色对领导者都有着为社会心理所接受的独特的规范要求。
10、行政领导关系与行政领导体制的关系。
8、行政领导关系与行政领导体制的关系[掌握]
答:行政领导关系与行政领导体系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行政领导关系不受行政领导体制的影响而在各种体制下普遍存在并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行政领导关系又常常在成熟的行政领导体制下受到基本的框定,反过来,行政领导体制也受到行政领导关系的影响。但从根本上说,行政领导关系是行政领导体制的源头行政领导体制是行政领导关系的权威表现形式。行政领导关系是解决很多领导问题的根本所在。
9、行政领导个体素质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熟悉]
答:行政领导个体素质的主要内容:
一、政治素质。主要体现在:
1、政治理论;
2、政治知识;
3、政治观念和政治意识;
4、政治理想与政治信念;
5、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
6、政治作风;
7、法律修养;
8、政治阅历和政治经验;
9、政治技能与艺术。
二、道德素质。主要包括:
1、事业心和使命感;
2、进取心;
3、胸怀宽阔;
4、公正;
5、自身廉洁。
三、能力素质。主要包括:
1、政治能力;
2、科学决策能力;
3、选才用人能力。;
4、计划规划能力;
5、组织协调能力;
6、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
7、控制与自控能力。;
8、应变与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
9、开拓与创新能力;
10、学习能力。
四、知识素质。主要包括:
1、宽广的知识面;
2、熟悉现代管理知识;
3、一般的科学知识;
4、本职专业知识;
5、丰富的社会实践知识。
五、健康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
1、乐观的情绪;
2、坚强的意志;
3、广泛的兴趣;
4、开朗的性格。
行政领导个体素质的作用:
1、行政领导素质是一种重要的竞争力。二十一世纪竞争空前激烈,而各种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更是领导人才的竞争,领导人才的素质高低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以及我国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
2、行政领导素质是一种重要的领导力。领导力是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影响被领导者所产生的作用和结果的叠加。而要达成既定目标,优化并提高领导力,就要求领导者必须具备优秀的领导素质,如树立先进正确的价值观,具备渊博的学识,以及娴熟的领导艺术等。
3、行政领导素质是形成优化高效领导班子的基础。集体领导是现代领导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和基本规律,任何领导集体都是由若干领导者个人组成的,只有个体的领导素质达到良好状态并在个体之间形成优化组合,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领导集体的整体优化高效。
10、行政领导群体结构的内容。[掌握]
答:行政领导群体结构的内容:
1、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与智能结构。(1)年龄结构,是指一个行政领导群体中不同年龄成员的比例构成及相互关系。(2)知识结构,是指在一个行政领导群体中,不同知识积累和背景的成员之间的搭配组合状态。(3)智能结构,是指一个行政领导群体中,不同智能优势的人才个体的构成比例及其相互关系。
2、心理素质结构,主要是指一个行政领导群体中,不同气氛、性格的成员的构成比例及相互关系。(1)气质,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也是人在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的进程中表现出来的某些关于速度、强度、稳定性等方面的心理综合特征。(2)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也就是一个人表现在态度和行为上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行政领导群体的心理素质结构应当是成员在气质和性格上能够互补的合理结构群体。
11、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熟悉]
答:这是美国俄亥俄州大学提出的一种领导方式理论,又称俄亥俄模式。他们从两个维度即“关心人”(关怀维度)和“关心组织”(结构维度)研究领导行为。
1、“关心人”的领导方式,是指领导者注重与下属建立互相信任的人际关系,尊重下属的意见,鼓励和支持下属的工作,关心下属的生活等等。
2、“抓组织”的领导方式,就是以工作为中心,指领导者注重工作的组织和计划,明确规定员工的工作职责,建立明确的组织形态、信息沟通渠道、工作目标以及工作程序方法等等。
关心人和关心组织虽然是互相独立的两种领导行为维度,但领导功能的两个维度并不互相排斥,它们可以任意搭配。
12、理性决策模型、有限理性决策模型、渐进理性决策模型。[掌握]87-89页
答:理性决策模型受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经济人”的假设的影响,认为决策者应该具备绝对的理性,拥有完备的知识和掌握充分的决策信息,能够设计所以的备选方案并预测所有的决策后果从而求得最优方案。它的基本内容是:
1、决策者面临一个既定的问题;
2、引导决策者做出决定的各种目的,价值或目标是明确的,并且按重要性排序;
3、决策者能,寻找到所有的决策方案;决策者能准确预测每个方案的后果并按优劣排序;
4、决策者能正确地选择最优方案,从理想的角度来看,理性决策模型的确很科学,但是,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由于受各种现实条件的限制,理性决策模型并不能确保以纯理性的方式来进行决策,但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限制决策的主要障碍,帮助决策者更为清晰地回应决策环境的限制。
有限理性决策模型:是美国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在对传统的理性决策模型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比较符合实际的模型。西蒙认为,现实生活中决策者的理性是界于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他们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是多元性的,由于每一项决策的制定,都要受到决策者主观条件和特定的客观条件的影响与限制,因此经常处于变动状态而且表现出冲突特征。西蒙认为,决策不可能达到一种理想化的模式,而只能在现实中追求有限理性,他提出用满意原则代替最佳原则,并认为决策研究不仅应注重结果,更应往重过程,并提出决策过程可分为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审查活动四个阶段。
渐进决策模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林德布洛姆针对传统理性决策模型的缺陷,建立了一套有特色的渐进决策模型,其特点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渐进主义,积小变为大变,稳中求变。推行渐进决策的原因是:现实政治是渐进的,很难有大的变革;技术上的困难及现行政策的巨额成本决定决策是渐进的。林德布洛姆认为政府决策目标是逐渐明确的,是在现有的政策基础上根据以往的经验在决策过程中,把现有的方案同以往的政策进行比较,然后不断地对决策进行补充和修改。渐进决策的过程实际是不断地摸索和实验、不断地学习和反馈、不断地协调和调节的一个稳健的连续决策过程。渐进模型要求政府在制订政策的时候不要好大喜功,在决策目标尚未明确之前,先制定和实施与现实政策能够连续的大致方案,然后在摸索前进的实施过程中逐渐明确目标。这一模型一方面具有灵活性和现实可行性,但同时又失之于保守性,不适应剧烈变革的社会。
13、现代行政领导决策的程序及主要方法。[掌握] 答:现代行政领导决策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发现问题。(2)确立目标。(3)拟定方案。(4)分析、评估与优选。(5)决策的实施与反馈。现代行政领导决策的主要方法有:
1、头脑风暴法:在会上可以自由畅想随心所欲地发言,不受限制;无批评原则,对他人的任何发言、见解和意见不做反驳和否定的判断;欢迎与会者杨所欲言,多提意见或建议,多多益善;充分发挥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广开言路,以便集思广益;与会人员地位相同不分尊卑,有同等的发言权;禁止会上私下交谈,以防止受他人的意见相左,破坏个人独立性。
2、德尔斐法:有如下特点,(1)意见具有独立性。(2)匿名性。(3)多轮反馈沟通。(4)预测结果的量化特征。
3、鱼缸法:鱼缸法是一种通过领导者宏观智能结构效应的发挥来进行决策的方法。运用这个方法时,所有决策人员围成一个圆圈,通过某个中心人物同其他成员之间的互动来进行决策。因其形似鱼缸,故得名“鱼缸法”。
4、模拟决策法:模拟决策法是人们为取得对某种客观事物的准确认识,通过建立一个与所番要研究和领导的关系系统的结构、功能相似的模型,即同态模型,然后运行该模型,并对各种不同条件下的模拟运行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和优选,从而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5、决策树法:“决策树”法就是把决策过程用树状图来表示。树状图一般由决策点(常用方块表示)、方案枝(常用细线表示,一个方案枝代表一个方案)、状态结点(常用圆点表示)、概率枝(常用细线表示,每条概率枝代表丫~种自然状态)、结果点(收益值或损失值)几个关键部分组成。决策树分析步骤为:(1)绘制决策树图;(2)计算收益期待值;(3)修枝。
14、领导用人的心理误区。[掌握]
答:
1、晕轮效应、投射效应:(1)晕轮效应也叫感认上的印象概推,指人们在判断别人时,容易产生一种倾向,首先把人分成“好的”和“不好的”两部分。(2)投射效应是指人们往往有一个强烈的倾向:当他不知道别人的情况时,就常常认为别人具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
2、相互回报心理、嫉妒心理:(1)想回回报心理,是指社会上的人往往有一种倾向:即喜欢那些他自认为喜欢他的人,讨厌那些自认为讨厌他的人。(2)嫉妒心理是人们在相互类比中产生出的一种消极有害的心理,即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超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
3、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偏见效应:
(1)首因效应,指对人的看法过多地依赖第一印象,因此往往形成错误的心理定势。(2)近因效应,指过多地依赖最近的表现对人做出评价,而不考虑他的全部历史和一贯表现的一种现象。(3)偏见效应,指从某种错误的观念和偏见出发,纯主观的做出对人的判断的一种现象。
4、马太效应、戴维现象:(1)马太效应,是指对己有相当知名度的人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尚未出名的人则往往忽视他们的成绩,或不承认或贬低其价值这样一种常见的不合理现象。(2)戴维现象,是伯乐由识别和培养千里马,转而处处限制和妨碍千里马奔驰,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15、现代行政领导的行为方式。[掌握]
答:按照权力的控制程度来分:
1、集权式。显著特点是:一切权力集中干领导集体或个体手中,下属没有任何权力。按照这种领导的行为方式,领导者必然事无大小,事必躬亲。必然使下属的工作陷于请示汇报之中,同时下属的积极性、创造性、责任感无法发挥。
2、分权式。其特点是:按照各个部门和岗位职责,把行政权力下放给各个部门和岗位,领导者只决定重大事情。按照这种领导的行为方式,领导者有精力考虑一些全局性、战略性的}司题,各个工作部门和人员由于做到了权责一致,易于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
3、均权式。其特点是:领导者掌握一些重大的权力,把一些处理事务的权力分权于下属,领导者与其下属都有明确的职责权限的划分。这种领导的行为方式,下属能够独立负责地处理一些事务性的工作,而涉及到一些重大间题的处理,则必须集中于领导层口这种行为方式,既可以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又使重大问题的处理权得到有效控制。
按照领导者所管理的重点来分:
1、重事式:其特点是:以事为中心进行领导,领导者关心的是组织的目标,工作的任务和工作效率及质量。这种理论的间题在于,把人看成是天生懒惰,认为经济利益的需求才是人工作的唯一动力显然是片面的。
2、重人式:其特点是:以人为中心进行领导活动,领导者关心的是如何建立和发展人际间的关系,如何给人们建立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持这种领导方式的领导者强调奖励手段,不主张轻易惩罚,这种领导方式的优点是,能够给人创造有利的工作环境,使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和谐协调。
3、人事并重式。其特点是:既要重视人,也要重视工作,两者不可偏废。人事并重式领导行为方式是应该提倡的,只有关心人,才能激发人的内在动力,同时也只有关心工作,才可能使每个人有明确的责任和工作目标。
按照领导者的领导作风来分:
1、专断式。这种领导方式强调指挥与服从,完全个人说了算,主要依靠其个人的能力、经验和判断来指挥组织的活动,领导者将诀策权高度集中,独自做出诀策,部属只奉命执行。这种专断独行的领导作风,只会导致下属,唯命是从、唯唯诺诺,逐渐失去了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严重制约了整体力量的发挥和利用,不适合现代组织的管理和领导。
2、民主式。这种领导方式注重下属的参与,强调民主作风,领导者在诀策过程中吸收被领导者参加,诀策的执行采取分权的方式进行。对执行过程和执行者的监督,主要依靠享有一定自主权的不同部门互相制约和执行者之间的工作竟赛来实现。这种组织以平等和相互尊重为基础,表现出较强的团体合作气氛,能够极大地调动组织成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成员的“主人翁”精神,是为现代组织所推崇的一种领导方式。3,放任式。这种领导方式注重无为而治,即领导者不把持诀策权,对诀策的执行过程及对工作人员的检查和监督,也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领导者只是执行例行公务。只有当下级部门或工作人员之间发生矛盾,或者出现重大问题时才出面协调解决。这种组织缺芝团队凝聚力,成员的行动松散缺乏统一的步伐,但形成了比较轻松的工作气氛。这种领导方式一
般只适合一些性质比较特殊的团体,如科研单位、文艺团体等。
16、行政领导用人中的激励理论和方法。(4个比如公平理论。)[掌握] 答:所谓激励,就是组织的领导者采取有计划的措施,设置一定的外部环境,对组织成员施以正强化或负强化的信息反馈,引起其内部的心理和思想的变化,使之产生领导者所预期的行为反应,以期正确、高效、持续地达到组织预定的目标。激励理论包括:
1、内容型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理论基本内容:假设每个人内在地存在着5种层次的需要,从低到高一次表现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理论;
2、行为改造型理论:挫折论、归因论;
3、过程中激励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理论主要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其实质是探讨个体投入劳动与所收获报酬的比值概念,即个人所作的投入贡献与他取得的报酬之间的平衡关系。)、强化理论(理论认为可以通过对人们工作环境的专门设计,并对他们的业绩加以赞扬,而对成绩差的加以惩罚,来产生相反的结果,使人们受到激励)、目标激励理论(把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结合起来,能激励起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发现自身的价值,从工作中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同时组织的目标也因得以实现)激励方法:
1、总体的激励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外在的激励方法,包括:福利、晋升、授衔、表扬、嘉奖、认可等;二是内在的激励方法,包括:学习新知识的新技能、责任感、光荣感、胜任感、成就感等。
2、目标激励法、荣誉激励法(主要方法是表扬、奖励、经验介绍等)、自我价值实现激励法;
3、尊重激励法、情感激励法、公平激励法、宣泄激励法;
4、危机激励法、领导行为激励法,正强化激励法、全方位激励法。
17、现代行政领导决策的程序及主要方法。答:现代行政领导决策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发现问题。(2)确立目标。(3)拟定方案。(4)分析、评估与优选。(5)决策的实施与反馈。现代行政领导决策的主要方法有:
1、头脑风暴法:在会上可以自由畅想随心所欲地发言,不受限制;无批评原则,对他人的任何发言、见解和意见不做反驳和否定的判断;欢迎与会者杨所欲言,多提意见或建议,多多益善;充分发挥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广开言路,以便集思广益;与会人员地位相同不分尊卑,有同等的发言权;禁止会上私下交谈,以防止受他人的意见相左,破坏个人独立性。
2、德尔斐法:有如下特点,(1)意见具有独立性。(2)匿名性。(3)多轮反馈沟通。(4)预测结果的量化特征。
3、鱼缸法:鱼缸法是一种通过领导者宏观智能结构效应的发挥来进行决策的方法。运用这个方法时,所有决策人员围成一个圆圈,通过某个中心人物同其他成员之间的互动来进行决策。因其形似鱼缸,故得名“鱼缸法”。
4、模拟决策法:模拟决策法是人们为取得对某种客观事物的准确认识,通过建立一个与所番要研究和领导的关系系统的结构、功能相似的模型,即同态模型,然后运行该模型,并对各种不同条件下的模拟运行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和优选,从而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领导学复习试题 篇4
一
1、言语交际的基本功能:传递信息
2、角色冲突的主要表现:交际角色与潜隐性社会角色之间的冲突,是一种角色间冲突
3、话语衔接的主要方法:语法衔接、词汇衔接
4、社会功能角度对语言的定义: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
5、交际主体的角色分类:先赋性角色与获得性角色、活跃性角色与潜隐性角色、经常性角色与依赖性角色
6、幽默的作用:增添情趣、化解矛盾
7、幽默的表现形式:超常类比、出人意料、违反逻辑
8、言语交际中安全原则的主要表现:话题安全准则、对象安全准则、地点安全准则、方式安全准则
9、言语行为理论:英国哲学家奥斯汀的《如何用语词做事》发表,奠定了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人们每说一句话,同时在施行三种行为:言内行为(交际主体说话或写字的行为,它传达话语的语言意义)、言外行为(主体通过说话或写字来显示自己的交际意图的行为,它传达话语的语用意义)、言后行为(主体通过显示自己的交际意图促使交际对象实施相应行为,它体现了言语交际的效果)。言外行为分为阐述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宣告类。
10、合作原则的提出者: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
11、言语交际过程中的三要素:交际主体、语境、话语
12、索绪尔的语言理论:语言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符号”,概念和音响就是符号的“所指”和“所能”,因而一种语言也就是一个符号系统,语言学归属于符号学。语言就是语言活动减去言语。言语包括话语和言语行为。
13、普通话的定义:即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14、社会文化语境的内涵与分类:是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分为文化习俗和社会规范。
15、话语连贯的主要体现:话题集中和语义贯通
16、话语语言意义的特性:概括性和模糊性
17、利奇的“礼貌原则”包含的六项准则:策略准则、宽宏准则、赞扬准则、谦虚准则、赞同准则、同情准则
18、“含蓄”的两种表现形式:“言有尽而意无穷”、“言未尽意亦未尽”
19、话语的意义:语言意义、语境意义、语用意义 20、主体规则包含的四种原则:诚信原则、角色原则、合作原则、礼貌原则
21、话语规范准则的具体体现:连贯、简明
22、话语中文字特有的表现手段:排列、变形
23、话语中句子与句子之间形成均衡关系的主要呈现形式:比例均衡、结构均衡。
二、辨析题:
1.当面对自己的子女时,“父亲”是先赋性角色、活跃性角色、依赖性角色。(√)
2.两个人之间说话的行为,可以称作“个人言语行为”。(×,两个人之间说话的行为改为纯属个人的言语行为)3.排球比赛中,裁判员想要暂停比赛,会用两手做一个T形手势,这是一个编码的过程。(√)
4.一个话题能不能谈论,完全是由文化习俗决定的,比如年龄、收入,在西方文化中是非自由话题,但在东方文化中就是自由话题。(×,一个话题能不能谈论,不只受制于文化习俗,也受制于情景语境。)
5.语境意义是依附于语境而产生的,语用意义则是依附于交际主体而产生的。(√)
6.个体扮演的角色过多,无法满足相应的角色期望,从而造成的角色冲突叫“角色间冲突”。(√)7.制约言语交际的社会规范,既有政府明文规定的,也有不是明文规定的。(√)
8.传统家庭伦理观念所谓“疏不间亲”,是指不可以谈论对方家庭不光彩的事情。(×,疏不间亲改为家丑不可外扬)
9.所谓“言外行为”,即交际主体说话或写字的行为,它传送话语的语言意义。(×,言外行为改为言内行为)10.根据质量准则,要求说话人不故意撒谎或信口开河,并不强求他所说的一定是真理。(√)
11.当交际双方存在客观的尊卑关系时,一般位卑者更少受到这种(尊卑)关系的影响,说话比较自由。(×,位卑者改为位尊者)
12.所有的话语都需要依赖语境才能够获得明确而具体的意义。(×,并不是所有的话语都需要依赖语境才能够获得明确而具体的解释,有些话语在任何语境中其意义都是明确而具体的。)
13.话语的歧义和苟简,都可能造成同一话语存在着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解释。(√)
14.言语交际中的“安全原则”关键在于“少说话,少惹祸”。(×,言语交际的安全原则”,关键还不在于少说话,更应当考虑的是“说什么?”“跟谁说?”“在什么地方说?”“用什么方式说?”)
15.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际,最有可能影响安全的就是不负责任地议论他人是非。(√)
16.幽默不同于讽刺,但与“滑稽”其实是一回事儿。(×,幽默不像滑稽那样“低级”,幽默必能令人愉悦)
三、简答题:
1.简述社会角色的涵义及其对言语交际的影响。(《言语交际学》P66-68)
2.简述言语交际学的研究对象。(《言语交际学》P32)3.举例说明文化习俗对言语交际的制约作用。(《言语交际学》P114-115)
4.简述交际能力的主要内容。(《言语交际学》P53-57)5.简述“角色丛”的概念。(《言语交际学》P60)6.简述话语规范准则的内容。(《言语交际学》P234-243)7.简述话语语意的三种层次类型。(《言语交际学》P130-137)
8.简述话语语用意义的特性。(《言语交际学》P144)9.简述质量准则与诚实准则的区别。(《言语交际学》P187)
10.简述礼貌原则的各项准则。(《言语交际学》P193)11.简述语境的定义及其构成内容。(《言语交际学》P84-85)
12.简述言语交际中话语均衡的作用。(《言语交际学》P258)
13.简要说明遵守方式准则的要求。(《言语交际学》P190-191)
14.简述言语交际中含蓄的作用及其适用范围。(《言语交际学》P247-248)
15.举例说明语言歧视及其危害。(《言语交际学》P202-204)
16.简述幽默的三种形式。(《言语交际学》P251-253)17.举例说明话语语法衔接的各种方法。(《言语交际学》P161-168)
四、分析题:请用言语交际的相关理论分析下面的材料: 1.一个单位里,有位普通职员负责筹办一个会议,有一天他在单位领导的桌子上留了张纸条,上写:“请某某来做报告,定在某日上午九时,限你九点以前到场。”结果受到了批评。(《言语交际学》P178)
2.1980年5月21日,越南外长阮基石访问泰国期间,在曼谷的记者招待会上,谈到他与泰国外长西提的关系时说:“我和西提外长就好似夫妻一般,虽然我们有时意见分歧,但作为夫妻,总是要同床睡觉的。”(《言语交际学》P72)
3.1954年国庆前夕,某机关的游行筹备组开会,筹备小组里的一位女同志宣布:“今年游行,女同志一律不准穿裤子。”(吕叔湘《歧义类例》)(《言语交际学》P239)4.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著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鲁迅《孔乙己》)(《言语交际学》P68)
5.凤姐儿低了半日头,说道:“这个就没办法了。你也该将一应的后事给她料理料理——冲一冲也好。”尤氏道:“我也暗暗的叫人预备了,就是那件东西不得好木头,且得慢慢的办着呢。”(曹雪芹《红楼梦》)(《言语交际学》P115)
6.有一篇新闻报道,说某商场实行承包制、租赁制以后,女营业员服务态度好转,对顾客笑脸相迎,再也不是过去的那种“寡妇脸”了。(《言语交际学》P204)7.有一对年轻男女,由相识到相恋,关系已基本确定,年纪也老大不小,该是谈婚论嫁的时候了。然而有一天,女方因为工作上出了纰漏而受到领导的批评,正当气不打一处来的时候,男方却突然来找女方,见面就说:“我们结婚吧,我父母都催着我们快点办呢。”女方听后,气得扭头就走。(《言语交际学》P88)
8.表(刘表)长子琦(刘琦),亦深器亮(器重诸葛亮)。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刘琮),不悦于琦。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总是)拒塞(拒绝、搪塞),未与处画(谋划)。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未?”(《言语交际学》P222)刘琦的做法符合言语交际语境规则中安全原则中的地点安全准则,有意回避潜在听话人。刘琦为了解除诸葛亮的顾虑,对交际地点作了周密安排,选择了“后园”、“高楼”且“去梯”。这样做,犹如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空中楼阁中自由交谈,除了说话人和听话人外,没有第三者可以知道双方谈话的内容,充分保证了交际的安全性。
五、实践题部分:根据要求设计对话,要求:①有切合身份、语境、符合言语交际规则的情况介绍,②有可能出现的问话和应该回答的话。③字数不少于200字。④层次清楚,言语得体
电大《言语交际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20分)
1.语言是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体系,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交际主体的能力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语言能力,二是交际能力。
3.话语除了字面意义外,还有其它三种意义,即语言意义、语境意义和语用意义。
4.角色从不同的标准可以区分为先赋形角色和获得性角色,活跃性角色和潜隐性角色,经常性角色和依赖性角色。5.角色扮演者对角色期望的同化和顺应又称作角色期望的内化。
6.情景语境包括:时间、地点,话题,方式,交际对象和潜在受话人。
7.一般把上下文语境分为语音上下文,语义上下文,语法上下文。
二、辨析对错并说明理由(20分)
1.在交际主体扮演的角色中,与语言风格相关的主要是主体的经常性角色。(√)
2.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若违背方式准则,势必达不到良好的交际效果。(×,有时出于修辞的需要,交际主体也会有意违背方式准则,以隐晦的话语达到含蓄的效果。)3.话语违反逻辑,造成语义矛盾或混乱,既不符合规范要求,更谈不上幽默。(×,违反逻辑也是创造幽默的常用手法,通过逻辑上的矛盾、乖谬,使人在心理上有一个大的跨越和落差,一样可以创造幽默感。)
4.话语含蓄其实就是一种间接言语行为,二者只是说法不同。(×,含蓄与间接言语行为有一定的关系,但含蓄话语的语言意义和语用意义之间的距离大于一般的间接言语行为,相互之间的关系更为间接一些。)
三、简答题(20分)
1.简述诚实准则和信用准则的要求和二者的区别。(参见《言语交际学》P172)
2.简述方式准则的要求并举例说明。(参见《言语交际学》P190)
3.简述话语意义的不同层次类型。(参见《言语交际学》P129)
4.简述“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参见《言语交际学》P141)
四、分析题(20分)
1.利用你学到的言语交际的有关知识,对下面材料进行分析:间接言语行为,具体参见《言语交际学》P143 公共汽车上,一个小孩鼻涕流了很长也不动手擦一下,旁边的年轻女士看不下去了,就问他说:“小朋友,你没有手帕吗?”小朋友一翻眼睛说:“有也不借给你。” 2.阅读材料,结合学过的言语交际相关理论进行分析:角色冲突,具体参见《言语交际学》P71
据说美国前总统卡特在任时曾访问法国。在结束访问回国之前,接受记者采访。有记者问他此次访问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他在回答中提到法国参与接待的某官员的名字,认为他的工作卓有成效。结果此话遭到当地媒体的批评,认为卡特作为美国总统企图干涉法国内政。
五、实践题(20分)
为某楼盘推销员设计一段在某楼盘展销会上的讲话稿以及可能出现的提问回答话语。
要求:①有切合身份、语境、符合言语交际规则的情况介绍,②有可能出现的问话和应该回答的话。③字数不少于200字。④层次清楚,言语得体。电大《言语交际》模拟试题二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语言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符号”,概念和音响分别就是符号所指和所能,因此语言也是一种符号系统。2.言语交际的基本功能是传递信息。
3.现代汉语修辞学以1932年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的出版为标志。
4.在专门研究表达时,可以把表达者称作为交际主体,把接受者称作“交际对象”。
5.海姆斯认为,交际能力主要包括四项内容,即能够判断一个句子是否合乎语法的,是否别扭,是否得体,是否常用。
6.角色扮演者对角色期望的“同化”和“顺应”又称作角色期望内化。7.语境包括特定话语的上下文、交际活动进行时的现实情境、交际双方、社会文化背景等与言语行为相关的几乎所有的主客观因素。8.社会文化语境包括社会规范和文化习俗。
9.语言意义的特征主要有两点:一是概括性,二是 模糊性。
10.话语衔接是指话语形式上的连接,主要使用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
11.角色风格指的是一般所谓的“语言风格”。12.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提出的交际各方应该共同遵守的原则被称为是“合作原则”。
二、辨析对错,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20分)1.所谓间接言语行为,实际上是指对交际意图或曰语用意义的间接表达。(√)
2.在书面语交际的公文往来中,上行文是由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的行文。(×,上行文是由隶属关系的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的行文。)
3.话语词项的减少体现了表述简洁的要求,如“广播电视大学 ”简称为“电大”。(√)
4.人类言语交际的产生,其最初的目的和动机是为了寻觅食物和求偶。(×,人类言语交际的产生,是为了更好的传递信息,而传递信息的最初动机又是为了加强合作,合作的需要是言语交际产生的根本动因)
三、材料分析题(共20分,每题5分)
1、分析下面的一段话,说明话语主体是怎样消除角色冲突的。(参见《言语交际学》P74)
在位近60年的维多利亚女王曾把大英帝国的繁盛推向巅峰,但在家庭关系上也难免有些磕磕碰碰。1840年2月,女王和阿尔巴特结婚。
一天,两人为一件小事而拌嘴,阿尔巴特一气之下跑进私室,紧闭门户,于是,女王前去扣门。“谁?”阿尔巴特在房间里问道。
屋内寂静无声,房门紧闭如故。接着,女王又轻轻地在门上扣了几下。“谁?”
“是你的妻子,阿尔巴特。”
女王的丈夫这才把门打开。
2、分析下面一段文中话语衔接的手段。(参见《言语交际学》P162)
他绱鞋的时候,常有人歪着头看。绱鞋,本来没有看头,但是麻皮匠绱鞋就能吸引人。大概什么事情做得很精熟,就很美了。因为手快,麻皮匠一天能比别的皮匠多绱好几双鞋。不但快,绱得也好。针脚细密,楦得也到家,穿在脚上,不易走样。因此,他生意很好。也因此,落下“麻皮匠”这样一个称号。
3、分析下面一段话的衔接手段。(参见《言语交际学》P168)
有个农村叫张家庄。张家庄有个张木匠。张木匠有个好老婆,外号叫“小飞蛾”。小飞蛾生个女儿叫“艾艾”,算到一九五○年阴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虚岁二十,周岁十九。
4、用话语规范准则分析下面一段话语,看看有什么问题。(参见《言语交际学》P239)
1954年国庆前夕,某机关的游行筹备组开会,由于去年游行时,该机关的女同志服装不够整齐,有的穿裙子,有的穿长裤,这一次想把服装统一一下。该筹备小组的一位领导宣布“今年游行,女同志一律不准穿裤子。”全场哄堂大笑。
四、简答题(共20分,每题5分)
1.就幽默的三种形式各举一例,并加以说明。(参见《言语交际学》P251-253)
2.简述“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参见《言语交际学》P141)
3.举例说明话语衔接中语法衔接的主要手段。(参见《言语交际学》P161-163)
4.说明话题对言语交际的制约作用。(参见《言语交际学》P104-105)
五、实践题(20分)
为某房地产公司设计一段在某楼盘推介会上的讲话稿以及顾客可能出现的提问回答话语。
要求:①有切合身份、语境、符合言语交际规则的情况介绍,②有可能出现的问话和应该回答的话。③字数不少于200字。④层次清楚,言语得体。
电大《言语交际》试题及答案2010年7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从社会功能角度看,语言又是人类最重要的 思维工具、交际工具 和 文化载体。
2、交际主体的角色有两种:一种是相对固定的 经常性角色,一种是临时性的 依赖性角色。
3、话语除了字面意义外,还有其他两种意义,即 语境意义 和 语用意义。
4、主体规则主要包含四种原则,分别是诚信原则、角色原则、合作原则 和礼貌原则。
5、幽默的三种表现形式为超常类比、出人意料、违反逻辑。
6、话语规范准则的具体体现为连贯、简明。
7、话语中文字特有的表现手段是排列和变形。
8、话语中句子与句子之间形成均衡关系,主要呈现两种形式,一是比例均衡,二是结构均衡。
二、辨析对错,并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20分)
1、当面对自己的子女时,“父亲”是先赋性角色、活跃性角色、依赖性角色。(√)
2、语境意义是依附于语境而产生的,语用意义则是依附于交际主体而产生的。(√)
3、根据质量准则,要求说话人不故意撒谎或信口开河,并不强求他所说的一定是真理。(√)
4、话语的歧义和苟简,都可能造成同一话语存在着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解释。(√)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举例说明文化习俗对言语交际的制约作用。文化习俗是指在一个社会群体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和集体习惯。文化习俗对言语交际的影响几乎无所不在,而且会深入到一些生活细节之中去。例如有人打了个喷嚏,旁边的人有时会说些什么。打喷嚏的如果是孩子,中国人会说“百岁”,是大人则通常开玩笑地说“有人想你了”、“有人说起你了”或“有人骂你了”;英国人和美国人则会说“上帝保佑你”。跨文化的言语交际,经常会因为这种差异而受到影响。
文化习俗还会制约说话的语气。例如,美国人常用的“喝可口可乐!”这种祈使语气的广告,在日本人那里就会引起反感,认为是对消费者的不尊重。
文化习俗对言语交际的制约作用,不只体现在这种跨文化交际上。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言语交际中当然更应该遵守彼此共同的文化习俗。例如对“死”就有“老了”、“圆寂”、“走了”等多种替代说法。
2、简述质量准则与诚实准则的区别。
质量准则只要求说话人不故意撒谎或信口开河,并不强求他所说的一定是真理。而诚实准则要求话语尽可能地符合事实,可以说是要达到一种客观真实;而质量准则要求话语符合说话人的思想,要达到的是一种主观真实。
3、简述均衡的作用。
均衡本身就是形式美的一项重要法则。均衡的话语,无论是在口语表达还是书面语表达中,都能以其整齐、对称的形式创造美感;对于听读者来说,均衡的话语不仅能让人感到和谐、优美,而且可以减少话语形式分析中的困难,让听读者更好地理解话语的意义。
4、举例说明话语语法衔接的各种方法。
语法衔接:虚词连接法、句子成分连接法和句型连接法。
词汇衔接:代词连接法、数词连接法、时间词语连接法、方位词语连接法、方位词语连接法、同义词连接法、反义词连接法、类义词连接法、词语复现连接法。(举例略)
四、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请用言语交际的相关理论分析下面的材料:有一对年轻男女,由相识到相恋,关系已基本确定,年纪也老大不小,该是谈婚论嫁的时候了。然而有一天,女方因为工作上出了纰漏而受到领导的批评,正当气不打一处来的时候,男方却突然来找女方,见面就说:“我们结婚吧,我父母都催着我们快点办呢。”女方听后,气得扭头就走。
在言语交际中要考虑情景语境中的时间因素,且理解为时机更恰当些。即要考虑说话的时机。例子中的男方说这些话,是从彼此关系发展的角度看的,在他看来求婚的时机是成熟了。但从女方看,正是触了霉头、心烦意乱的时候,哪还有心思谈结婚呢,男方刚好就撞在这枪口上了。
2、分析《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刘表长子刘琦与诸葛亮的对话。
表(刘表)长子琦(刘琦),亦深器亮(器重诸葛亮)。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刘琮),不悦于琦。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总是)拒塞(拒绝、搪塞),未与处画(谋划)。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未?”
刘琦的做法符合言语交际语境规则中安全原则中的地点安全准则,有意回避潜在听话人。刘琦为了解除诸葛亮的顾虑,对交际地点作了周密安排,选择了“后园”、“高楼”且“去梯”。这样做,犹如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空中楼阁中自由交谈,除了说话人和听话人外,没有第三者可以知道双方谈话的内容,充分保证了交际的安全性。
五、实践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为某位辅导教师设计一段与染上网瘾的学生的对话。要求:①有切合身份、语境、符合言语交际规则的情况介绍,②有可能出现的问话和应该回答的话。③字数不少于200字。④层次清楚,言语得体。略。
电大《言语交际》试题2007年1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一书中,索绪尔专门讨论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即究竟什么是“语言”的问题。
2、按照现代信息论的说法,说话人把“概念”转化为“音响形象”称为“”,听话人把“音响形象”转化为“概念”称为“”,“代码”是指用以传递信息的符号或符号组合。
3、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主要包括有关自己母语的语音、、语法的知识,以及方面的知识。
4、索绪尔认为言语活动包含着两个部分即和。
5、交际主体的角色冲突最主要的是其角色和社会角色之间的冲突。
6、社会文化语境包括和。
7、语言意义的特征主要有两点:一是,二是。
8、语言规范准则,具体体现为规范、规范、规范和规范。
9、通过实施一种言外行为的方式去实施另一种言外行为的现象,一般称之为“行为”。
10、语言交际中的均衡的形式主要有均衡和均衡。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中国传统语文学被称作: A交际学;B语文学;C语言学;D小学
2、以下每项都属于言语交际学研究对象的是: A语调、语速、停顿;B语调、语速、手势;C语调、语速、图表;D语调、语速、表情
3、下列角色中属于经常性角色的是: A朋友;B学生;C妻子;D客人
4、根据语义的上下文语境,在“打电话”中,“打”的意思是:
A撞击;B发出;C舀取;D从事
5、在有尊卑的交际双方之间,称呼对方父亲的应是: A令萱;B令堂;C令尊;D家父
6、在有尊卑的交际双方之间,“府上”是的称呼: A对方住处;B自己住处;C对方父母;D自己父母
7、下列言外行为属于承诺类的是:
A许诺、保证、发誓;B建议、请求、邀请;C陈述、说明、报道;D祝贺、道歉、感谢
8、常使用语气词“吗”的疑问句是: A特指问;B选择问;C是非问;D反复问
9、指出词语“鲜血”中“血”的规范读音是: A xiēB xiěC xuéD xuè
10、、下列词语中有不规范汉字的一组是: A部署、贡献;B羸弱、输赢;C冶炼、火炕;D松弛、园猾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索绪尔是如何区分语言和言语的。
2、简述言语交际有哪些功能。
五、材料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李大婶和王大姐是住在同一个小区的邻居。一天早晨两人在菜场相遇。
李大婶:“哟,王大姐,买菜那?”
王大姐:“是啊,你瞧——都是儿子喜欢吃的。” 李大婶:“你儿子真聪明,学习成绩特别好!” 王大姐:“别提了,淘气死了。”
(1)以上王大姐的话语违背了主体规则中的哪两条准则?
(2)以上王大姐的后一句话语又符合主体规则中的哪一条准则?
(3)请说明以上王大姐的话语既违背主体规则又符合主体规则的原因。
2、分析中篇小说《人到中年》中高官夫人秦波在医院里和丈夫的的主治医师陆文婷的对话。
“你还很年轻哟!”秦波又鼓励地说,“听说你还没有入党,是不是啊?要努力争取嘛,我的同志哟!”“我家庭出身不好。”陆文婷老实地答道。“唉——这个问题不能这么看嘛!家庭不能选择,道路可以选择。”秦波热情地滔滔不绝地说起来,“我们党的政策历来是有成分论,不唯成分论,重在表现。只要你真正同家庭划清界限,靠拢组织,对人民做出贡献,党的大门是永远对你开着的。”
分析秦波的话语主体角色有什么问题?
电大《言语交际》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7年1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普通语言学教程
2、编码解码
3、语义文字
4、语言言语
5、交际潜隐性
6、社会规范文化习俗
7、概括性模糊性
8、语音词语语法书写
9、间接言语
10、比例结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D2、A3、B4、B5、C6、A7、A8、C9、D10、D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情景语境:指交际主体从事言语交际活动当时得具体情境。包括时间、地点、话题、方式、交际对象和潜在得说话人等。
2、语境意义:是指话语在特定语境中体现出来得所指意义。
3、交际能力:是指交际主体恰当地应用语言开展交际活动的能力。
4、角色:在社会心理学中,角色体现为一个人由其在社会关系中位置决定的,拥有相应权利和义务的地位、身份等。
5、安全原则:言语交际中的安全原则,是要求交际主体不因为从事言语交际活动,而给自己、他人或社会带来以外的损失或威胁。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答:索绪尔把人类和语言相关的活动通称为“言语活动”。他认为对言语活动的研究包含着两个部分:①一部分是主要的,它以实质上是社会的、不依赖于个人的语言为研究对象;②另一部分是次要的,它以言语活动中的个人部分即言语为研究对象。并指出:“语言就是言语活动减去言语”。
2、答:言语交际的功能:①认知功能,即言语交际被用来传授某种知识或观点的功能;②行为功能,即言语交际被用来实施一种行为的功能;③人际功能,即言语交际被用来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的功能;④调剂功能,即用言语来调剂身心的功能。
五、材料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答:(1)违背了数量准则和质量准则。(4分)(2)符合礼貌原则中的少贬人扬己准则。(2分)(3)在现实言语交际中,一部分违背合作原则的行为是出于礼貌的原因,王大姐想炫耀自己的儿子,又不好意思直说,故而违背了数量准则和质量准则。当面对表扬时,又能够谦虚对待,遵守了礼貌原则中的少贬人扬己准则。(4分)
领导学复习试题 篇5
2011 ——2012学年第 二 学期
课程名称:领导学 任课教师:朱广忠 学生姓名:XXXXXX 班 级:XXXXXX 学 号:XXXXXXXXXX
论文题目:优秀的领导者要素
内容摘要:一个成功的领导需要具备很多的要素,才能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和吸引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从领导哲学的角度,探索如何培养卓越领导者。
关 键 词:领导者;优秀;品德;能力
在一个组织中,领导者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尔伯特〃菲尔赫姆认为:领导者是员工发展的推动者,是激发组织潜力的战略远景的制定者,是文化价值的创造者和变革的倡导者,是与下属进行密切合作的协商者,是下属的教育者是领导绩效和员工自我发展的双重推动者。
一个组织是需要领导的。一个优秀的高机动性、高目标完成率的精英团队更是需要一个卓越的领导。然而,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帅才更是少之又少。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领导的作用日益凸显。令人失望的是,社会的期待并没有带来充足的卓越的领导者。事实上这正是今天我们的卓越组织(企业)如此凤毛麟角的原因所在,优秀的管理者不等于是卓越的领导者。那我们到底需要怎样卓越的领导者呢?这样的领导者怎么样养成呢?
从开放性定义上看,领导是能让人创造理想和有能力把想变成现实并使之持续下去的过程。所以,领导主要表现为一种影响力。我们姑且称之为“领导力”。由此可知,要培养卓越的领导主要是培养卓越的领导力。领导力并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它是那些有志成为领导者的人认识自己和管理自己的能力,往往是通过后天实践逐渐习得的一种能力。领导力并不代表某种特殊的地位或战略,它只是领导者真实生活方式的一种反映。卓越领导者应有的品质和特点大多数人认为,卓越领导者一般都具有以下品质:注意时刻在下属面前树立良好形象;不时为自己打造威信的光环;充分发挥作为管理者的影响力;善于运用情感技巧说服下属;把正确的理念融人细微的管理中;做到既充分授权又不失控制;学会“恩威并用”的批评策略;在妥善处理难题中展示魅力;注意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养等等。如何培养卓越的领导能力,笔者谨从领导哲学的角度出发,从以下五个方进行分析。
首先,领导者应有优秀的品德。
从领导哲学上看,领导是展示崇高品德的行为。优秀的品德是做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和立业的根本,能使人产生一种敬重感,吸引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习模仿,从而产生巨大的驾驭激励力量。所以,作为领导者首先应该注重自身的行为修养。儒家认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方能“治天下”。孔子主张德治,认为德治的根本在于居于统治地位的人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又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又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而哲学家老子由观察天地无所偏爱,春天万物复苏,夏天万物茂盛,秋天万物萧瑟,冬天万物归藏这个规律,总结出领导学的精髓:领导者要拥有天地般的修养和美德。所以,毛泽东的大气磅礴和深谋远虑即使只是星星之火,却足够燎原,周恩来的虚怀若谷和平易近人至今让人高山仰止,邓小平的大智若愚和举重若轻带领人民热火朝天的改革开放。而自私自利的陈水扁只会众叛亲离,而空有领导力没有崇高品德只会成为暴君—希特勒。
那么如何培养光风霁月的美德,从而造就其伟大的人格影响力呢? 要克己。领导者须强化自身修养,则必须从克己做起。孔子讲“克己复礼”,要求克制自己的私欲使之合乎礼的规范;孟子讲“寡欲”,认为“养心莫善于寡欲”。一个有威信、有人格影响力的领导者必定是具有高度道德自律意识和能力的人。《老子》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代官箴也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畏吾能而畏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要有服务精神。服务是领导价值的最重要的体现,是领导的基本属性。领导哲学上说,领导以如何构建富有关怀与正义的社会为目标。领导者的精力主要投向组织的发展和组织内部人员关系协调及组织成员的自我满足。领导应为追随者设臵目标,并让他们创造理想,为追随者拓宽思路,拓宽空间,激发追随者积极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组织目标。
要尊重他人。每一位领导者应谨记正视人性,满足合理的人性需求这个道理。领导者应认识到“人”应该是目的,而非手段。每一位卓越的领导者都会尊重下属,理解下属,相信下属,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下属,对人宽厚,关系下属的生活、利益和愿望,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同时不把责任推给下属,不迁怒于他人,做到“己欲达而达人,己欲利而利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次,领导者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从领导哲学的角度看,领导是富于挑战的,穿越时空和组织边界的,引发变革的提供希望的行为。所以,对组织而言,领导者要扮演好两大类即四种不同的角色:一是变革型角色,包括宣传鼓动家与谋略家;二是务实型角色,包括分析家与实干家。作为宣传鼓动家,领导者要关注人们的奉献精神,强调组织的价值,以新的目标和抱负激励员工,创造振奋人心的氛围;作为谋略家,领导者要关注未来,了解最新的发展趋势,强调目的与方向,描绘组织发展的远景及蓝图等等;作为分析家,领导者应关注组织的运作效率,评估进行中的项目与计划,协调相互抵触的看法与需求;作为实干家,领导者应关注业绩,强调结果,解决问题,做出影响下级的决策等等。
于是,在具有崇高的品德之后,领导这就要有强烈的使命感,成为组织的思想者和改革者,且要敢于承担风险,敢于超越自己。他们应该是政治家、技术专家和诗人三种原始类型的综合体。他们的远见卓识能在变换无穷的环境中做出战略选择的决策,为组织前进指导方向。他们的职业素养、专业能力、人际沟通和事物分析四个方面的综合能力被追随者深深膜拜,他们的热情和乐观向上的情绪,能够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
再者,领导者要不断学习
从领导哲学上看,领导是包含智慧和价值的创造性活动。在这样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领导者只有通过不同的形式,加强理论知识、文化科学知识、管理知识学习,不断探索进取,那么在作决策时,就能站得高、看得远,考虑周全,思维活跃,有研究、有创新、为下属所折服,从而增强自己的人格力量。否则,就跟不上知识经济时代对领导者的要求。
然后,领导者要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从领导哲学上看,领导具有坚强、灵活、责任三大特征。首先,领导要有强烈的使命感。领导者的核心任务是要看清组织存在的意义以及未来发展前景,并以这种使命感激发自身以及与员工的潜力,使命不应空洞,而应具有实际意义。
接着还要有良好的意志品质。要有“得意时坦然,失意时淡然”的心态,要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行为准则。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镇定自若,不灰心丧气,处变不惊,防止由于自己的消极情绪对下属带来不良的影响。邓小平同志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曾大起大落三次,但他仍不屈不挠地为自己的政治事业奋斗。
最后,领导者要培养自己的领导风格
从领导哲学上看,领导是一种个性化的活动,所以,领导活动不能程序化、制度化、常规化。领导可以借鉴,但绝对不能照搬照抄。
第一,领导者应结合自身的生活、工作实际,发挥气质中优势的一面,养成刚毅果断、有胆有识;乐观开朗、宽厚待人;沉着冷静、实事求是;热情活泼、勇于开拓等方面的良好的性格特征。
第二,领导者要具备一定的语言素养。领导者应掌握谈活的技巧、真诚的赞美、批评的方式、幽默风趣的表达、谈话的生动形象、表达的得体等都展示着自己的风采,展现着自己的才能,使之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影响力。
总之,领导力的培养,即卓越的领导者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没有终点的过程。虽然目前对领导的定义有各种各样的诊释,但领导的领导主要体现在领导力,而领导力是影响力、凝聚力,是自信和权威等理念已逐渐被大家所接受。领导力会随着时事的变化而改变其内容和重点,新的领导力对领导者的抱负与方向、战略思维、变革管理等会提出更高的要求。领导者必须随时准备好去调整或重新塑造组织发展所需要的领导力,从而才可以成为与时俱进的卓越的领导者。
参考文献:
《领导学》,斯亚平,2008年11月
《领导者的最高境界》,爱新觉罗〃启翊,70中国医院院长〃半月刊领导者的最高境界专栏COLUMN 《儒家的道德人格论与领导者的人格影响力》,郑晓华,理论学刊,第四期,2006年4月
【领导学复习试题】推荐阅读:
行政领导学复习材料08-30
领导学试题10-04
领导科学复习思考题07-20
训诂学复习试题及答案06-13
行政领导学期末复习指导09-25
作物栽培学复习测试题11-05
2010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复习资料06-13
领导学06-04
领导学管理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