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复试科目指导

2025-01-17|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复试科目指导(精选7篇)

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复试科目指导 篇1

汽车工程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大纲 适用学科:车辆工程

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所学过的技术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能灵活运用,具有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试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

笔试满200分,主要考察考生对本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综合知识的综合掌握情况,主要由以下4门课组成:

(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2)自动控制理论

(3)汽车构造

(4)发动机原理

各门课程的考试内容都为基础知识,学科不指定教材或参考书。

面试为口试,满分为80分,主要考核考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外语水平。主要内容包括:

(1)从事科研工作的基础与能力;

(2)综合分析与语言表达能力;

(3)外语听力及口语;

(4)大学学习情况及学习成绩;

(5)专业课以外其他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6)特长与兴趣;

(7)身心健康状况。

考生可提供能够反映自身能力与水平的相关证明材料(各类获奖证书及证明等)。

录取:对复试的笔试、面试和总成绩都单独设定合格线,低于合格线的考生将失去被录取的资格。合格线以上的考生最后按初试4门科目成绩+复试成绩的排序进行录取,推免生的初试成绩按本学科统考生初试成绩的最高分计算。

参加复试的名单另行通知

复试时间: 2011年3月19日上午8:30笔试地点:H525

2010年3月19日下午14:00面试地点:科学研究院南228室

联系方式: 李黎 老师;电话0631-5687025

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复试科目指导 篇2

【关键词】工程硕士 专业学位研究生 复试 指标体系

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日新月异,职业分化越来越细,职业的技术含量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大批量、多规格、高层次的特点。世界各国高等教育都主动适应这种变化,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调整,大力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竞争力。自2009年,我国开始招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逐年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步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

面对日趋强烈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需求,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该如何进一步推进改革,提高质量,尤其是如何把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复试关使工科学科根据自身条件构建复试指标体系,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与特点有效表现出来,已经成为一个现实问题。

一、复试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首先明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即选拔优秀的工程类应用型人才,广泛收集资料,寻找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指标构建的依据,主要包括政策依据(即教育部关于复试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方面的政策)、学理依据(学者们对复试考核内容与研究生具备素质方面的研究)、实证依据(对学院研究生导师的访谈)和学科依据(工程学科特点);其次明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具体包括整体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可测性原则、通俗性原则和特殊性原则;最后形成由三级指标构成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指标体系。

二、复试指标的选取

1.一级指标的选取

构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指标体系时,既要从整体上把握国家教育政策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以及研究生复试的一般规定,体现国家对研究生质量规格的要求,又要突出重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使构建的指标体系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量身定做。因此,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复试:专业性指标、能力性指标、综合性指标。

2.二级指标的选取

(1)专业性指标的二级指标。根据教育政策依据可以看出,本专业理论知识是复试明确的考核要素之一。此外,通过对学理依据的分析发现,外语知识被学者们统一认定为复试必备知识。结合工程硕士专业研究生的应用型培养目标中计算机知识的要求,专业性指标可以分解为:专业知识、外语知识和计算机知识。

(2)能力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选取能力性指标时,要从一般能力性指标从发,再结合工程硕士的特殊性,从而得到体现工程硕士特色能力性指标。鉴于此,将能力性指标下分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综合性指标的二级指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要借鉴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多角度体现与素质教育相关的重要内容,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因此综合性指标选取了以下四项二级指标:人文素质、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3.三级指标的选取

(1)专业知识指标下的三级指标。硕士研究生应该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背景与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鉴于此,在专业知识二级指标下设专业背景、专业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宽广度三个三级指标。

(2)外语知识指标下的三级指标。在研究生学习阶段,需要阅读大量外文文献,充分吸收与借鉴外国先进理论。因此,在外语知识二级指标下设专业听力、专业口语、专业阅读三个三级指标。

(3)计算机知识指标下的三级指标。在今天的信息时代,行业信息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能够应用计算机知识结合自身从事的专业岗位解决实际问题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一项基本要求。因此,在计算机知识指标下设计算机理论知识和计算机应用水平两个三级指标。

(4)实践能力指标下的三级指标。实践能力指标下的三级指标分为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

(5)创新能力指标下的三级指标。在创新素质中作用比较突出的创新能力类型主要有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等。因此,在创新能力指标下设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

(6)人文素质指标下的三级指标。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一方面分工越来越细,另一方面则相互渗透和融合也日益深入。自然科学人才应具有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因此,人文素质指标下设人文学科知识、语言表达和写作三个三级指标。

(7)政治素质指标下的三级指标。我国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不仅要品学兼优、德才兼备,还要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因此在政治素质指标下设政治态度和政治理论水平两个三级指标。

(8)心理素质指标下的三级指标。心理素质测评在目前复试中被广泛采用,心理素质指标下设气质性格特征和心理健康水平。

(9)身体素质指标下的三级指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其工作主要面向工程实际,因此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更高。在身体素质指标下设身体健康状况和体育爱好及特长两个三级指标。

综上所述,一共设置一级指标(A)3个,二级指标(B)9个,三级指标(C)22个,详见表1。

三、复试指标的权重构成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立普遍常用的方法有专家会议法、专家咨询法、专家排序法、层次分析法、两两比较法、对数加权法。本文通过几所兄弟院校的走访调研,进行专家咨询,同时在网络上搜集大量资料,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考核指标体系的权重做如下分配,详见表1。

表1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指标体系

四、结论

近年来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凸显出了招生复试、培养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在数量增加的情况下如何选拔优秀硕士研究生成为了学术界和社会关心的问题。选拔优秀硕士研究生最有力的措施就是构建硕士研究生复试指标体系,以保证研究生招生工作科学合理。目前,我国针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复试考核指标体系研究还属于空白,本文所构建的复试指标体系仅仅是初步成果,对于完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考核指标体系还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郭昱.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3(3):84-88

[2]张济生等.“面向 21 世纪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方案及有关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成果研究报告、论文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 年

[3]阎国华. 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作者简介:郭磊(1982-),男,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力机组过渡过程和和高等教育研究。

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复试科目指导 篇3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

(一)复试科目

1.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知识

2.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知识

3.英语

(二)复试专业课参考用书

1.教育部统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教育部统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3.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4.郑永廷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二. 中国史一级学科

(一)各专业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复试科目: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英语

专业参考书目:龚书铎《近代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育出版社

三、政治学一级学科

一、复试科目: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共党史英语

专业参考书目:

李景治等:《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大学出版社

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复试科目指导 篇4

教学〔2006〕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有关研究生招生单位:

复试工作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生源质量的基础环节。为推动高等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加快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完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选拔机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复试工作原则

1.坚持科学选拔。积极探索并遵循高层次专业人才选拔规律,采用多样化的考察方式方法,确保生源质量。

2.坚持公平公正。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监督机制健全,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

3.坚持全面考查,突出重点。在对考生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考察基础上,突出对专业素质、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考核。

4.坚持客观评价。业务课考核成绩应量化,综合素质考核也应有较明确的等次结果。

5.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二、复试组织管理

1.招生单位成立由主管领导任组长的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本单位复试工作的领导和统筹管理,制订本单位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办法,组织开展本单位复试各项工作,协调落实复试工作所需的人员、场地、设备、经费保障等。

2.招生单位可根据需要成立院(系)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小组,负责制订院(系)复试工作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指导复试小组进行相应考核工作。

3.招生单位按学科(专业)成立复试小组,在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或招生复试工作小组指导下具体实施面试和实践能力等考核。

4.复试小组负责确定考生面试和实践能力考核的具体内容、评分标准、程序,并具体组织实施。

5.复试小组成员须现场独立评分,在评分前可以召开复试小组会议,研究对考生的考察评价意见。

6.招生单位应统一制订复试小组工作基本规范。

三、复试准备工作

1.制订并公布复试工作办法

招生单位应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复试工作办法。复试工作办法应包括复试程序、方式、复试成绩计算方法和使用以及其他注意事项等内容。复试工作办法确定后,应至迟在复试前一周在本单位网站和教育部指定网站上公布。

2.遴选培训工作人员

招生单位要制订复试工作人员的遴选、培训办法和行为规范。要选派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公道正派的人员参与复试工作;要对所有人员进行政策、业务、纪律等方面的培训,使其明确工作纪律和工作程序、评判规则和评判标准;要明确招生导师在复试工作中的权利、责任和纪律,规范其工作行为。

3.命制复试试题

招生单位要参照初试自命题工作管理规定,制订复试命题管理办法。复试试题包括笔试、面试和实践能力考核试题。提倡招生单位建立复试试题库。复试试题及其答案在启用前均系国家机密材料。

4.确定参加复试资格条件与考生名单

招生单位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资格条件和参加复试考生名单或考号,并通知考生。

5.进一步确认考生资格

严格核对考生的报考信息、准考证、学历证书、证明和有效身份证件等。

四、复试主要方式和内容

(一)主要方式

1.笔试

主要为专业课测试。对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至少两门不同于初试科目的本科主干课程。

2.实践(实验)能力考核

条件许可的单位应单独组织进行。主要测试实验和操作技能,或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3.面试

具体要求:

(1)每生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

(2)每个复试小组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

(3)每个复试小组还应对每位考生的作答情况进行现场记录,并妥存备查;

(4)同一学科(专业)各复试小组的面试方式、时间、试题难度和成绩评定标准原则上应统一。

4.其他

(二)主要内容

为提高复试的有效性,各招生单位可以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及办学特色决定复试内容。一般应包含以下基本方面:

1.专业素质和能力

(1)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

(2)全面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

(3)外语听说能力;

(4)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综合素质和能力

(1)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等(人事档案审查或政审必须在发放录

取通知书之前完成);

(2)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

(3)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

(4)人文素养;

(5)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3.体检

由招生单位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自行安排。

五、复试成绩的使用

1.复试成绩为复试各方式考核成绩之和。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按权重相加,得出入学考试总成绩。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一般在30-50%的范围内,由招生单位自定。

3.对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者,以及在科研或相关实践中表现突出者,经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可适当加分,计入复试成绩,并由复试小组会议提交说明材料备查。

4.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及体检不作量化计入总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5.同等学力考生加试课程的成绩可不计入复试成绩,但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六、复试的监督和复议

1.实行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招生单位的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对复试过程的公平、公正和复试结果全面负责。要完善对复试工作过程的监督,严肃处理违纪违规事件。

2.实行监督制度和巡视制度。招生单位的纪检、监察部门要对复试工作进行全面、有效监督。要选派专门人员到复试现场巡视,对有些考场还可派出监察员进行现场监察。

3.实行信息公布制度。复试基本分数线、复试工作办法、复试结果等信息应及时公布。

4.实行复议制度。要保证投诉、申诉和监督渠道的畅通。受理投诉和申诉应规定时限。对投诉和申诉问题经调查属实的,由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责成复试工作小组或复试小组进行复议。

七、其他

1.招生单位的复试工作办法,并报省级主管研究生招生部门备案。

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复试科目指导 篇5

复试录取工作的指导意见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2014〕3号)的要求,结合我校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的实际情况,现制定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的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复试工作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证生源质量的主要环节。在复试录取工作中,采用综合性、多样化的考察方式;依据考生初试和复试的综合成绩,并结合考生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宁缺毋滥的原则,确保生源质量。

二、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

为加强管理,使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更加规范、科学,我校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在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按二级硕士点进行组织实施。

1.学校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领导、协调、指导和监督。

2.各二级硕士点导师组长具体负责该点的复试工作,组织并实施好笔试科目的命题、阅卷等工作。各点可根据具体情况成立面试小组,面试小组至少由3名本点导师组成;设面试小组组长1人,原则上由导师组组长或教授担任;面试小组设秘书1人(可由面试小组成员兼任),负责复试阶段的文秘工作。

三、复试时间

各二级硕士点可根据考生(含调剂)生源情况,在国家规定的复试时间内,确定复试时间。

四、复试条件

考生(含调剂)需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须符合招生简章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

4.考试初试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

5.报考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学术)、机械工程(学术)、化学工程领域(专业学位)及相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与技术管理、生态、环境工程等专业。

五、复试的内容、形式及成绩评判

1.复试内容包括笔试(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综合面试两部分。

2.复试成绩总分为100分,其中笔试部分占30分,面试占70分。面试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实验技能或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外语口语,具体分值见《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评分表》。笔试和面试成绩之和为复试成绩。

3.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期间除必须参加上述复试内容外,还须参加2门本科阶段该专业主干课程的加试(笔试),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和复试考试科目相同,加试每科时间为2小时、总分100分,加试课程成绩不计入综合成绩。

六、拟录取条件

拟录取考生须同时满足下述要求:

1.复试成绩≧60分(复试成绩低于60分,取消录取资格);

2.总成绩≧60分(总成绩=初试成绩/5*50%+复试成绩*50%);

3.需通过政审和教育部批准后才能被正式录取,政审不合格者将取消录取资格。另外对于同等学历考生,任何一门加试科目成绩不得低于60分。

七、注意事项

1.凡属考生直系亲属者,不得参与该考生的复试工作。

2.体检不合格者将取消入学资格。

3.经复试和体检合格的拟录取调剂考生,须在中国研究生信息网上待录取库中确认。

4.面试小组的秘书要对每位考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记录,面试结束后,面试材料由面试小组秘书整理后交研究生部备案。提交材料包括复试试卷和《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面试记录》、《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评分表》(至少3份)、《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评分汇总表》(纸质材料)。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复试科目指导 篇6

一、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李小刚

成员:范蓉,李正新,李宏顺,于文兵,戴祖旭

秘书:周红英

面试小组:

李小刚,吴晗平,李宏顺,王英,邓佩刚,戴祖旭,于文兵

二、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的资格要求

参加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的考生必须达到所报考第一志愿专业武汉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符合硕士研究生复试基本要求。

调剂的考生应同时符合原报考专业和拟调入专业所属学科门类的复试基本要求。

三、复试分组

第1小组:光学工程学术型学位研究生

第2小组:热能与动力工程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动力工程专业型学位研究生

四、复试方式及复试内容

1、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一志愿考生以我校研招办网站公布的一志愿复试名单为准,调剂考生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发出的复试通知为准)均需进行资格审查,资审不合格考生不予复试;

2、复试内容

(1)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在专业面试中进行考核)。

(2)英语听力和口语测试。

(3)专业笔试(含专业必须的实验操作、上机操作或专业技法等)。

(4)综合面试。

(5)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须加试两门专业课。1

五、复试时间安排

1、资格审查时间:2014年4月8日(周二)10:00-17:00

地点:流芳校区理学院二楼会议室

参加复试的学生报到,资格审查。请带准考证、身份证、学历证书原件。应届毕业生必需交验学生证(加盖有效注册章),入学时交验学历证书原件,交纳复试费100元。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不予复试。(具体要求请参考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处文件《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方案》)。

2、专业课笔试时间:2014年4月9日(周三)上午8:30-10:30地点:流芳校区二实验楼理学院24013、英语口语测试时间:2014年4月9日(周三)上午10:50-11:30

地点:流芳校区二实验楼理学院二楼会议室

4、综合面试时间:2014年4月9日(周三)下午14:00-15:00

地点:流芳校区二实验楼理学院二楼会议室

5、体检时间:2014年4月10日(周四)上午 8:00-12:00

4月10号 8:00开始,准备一寸近期免冠照片1张,到武昌校区校医院体检,体检费 35 元,由考生自理。

6、英语听力测试时间:2014年4月10日(周四)下午15:00-16:00

地点:武昌校区,具体地点另行通知

7、同等学力加试时间:2014年4月11日(周五)上午8:00-12:00

地点:流芳校区二实验楼理学院2401

六、注意事项

1、请各位考生务必按规定时间准时参加复试。

2、专业笔试科目、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请参考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处网页。(http://yjs.wit.edu.cn/)

(1)2014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和考试大纲。

(2)2014年招生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武汉工程大学理学院

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复试科目指导 篇7

科目名称指定参考书目、作者213 翻译硕士日语《日汉翻译教程》高宁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 年 6 月《新编汉日翻译教程》高宁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年 7 月《新编汉日日汉同声传译教程:从即席翻译到同声传译第 2 版》宋协毅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年 7 月331 社会工作原理《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社会学》波普诺著《社会研究方法》仇立平《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范明林《社会工作实务》朱眉华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年《传播学通论》戴元光 金冠军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年《新闻传媒业的他律与自律》张咏华 黄挽澜 魏永征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年注:上述论著如果重印,可以用新版。337 工业设计基础理论《工业设计导论》张宪荣 张萱 化学工业出版社《设计美学》 张宪荣 张萱 化学工业出版社《工业设计理念与方法》 张宪荣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产品塑造学》关阳 刘宏伟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年354 汉语基础(文学院)《现代汉语》钱乃荣 江苏教育出版社《古代汉语》王力 中华书局《语言学纲要》叶蜚声 徐通锵 北京大学出版社354 汉语基础(国际交流学院)《现代汉语》(第 4 版)黄伯荣 廖序东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年《古代汉语基础》(第 1 版)施向东 冉启斌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年《语言学纲要》叶蜚声 徐通锵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年357 英语翻译基础《实用翻译教程》(第 3 版)冯庆华编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 年 2 月《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1-3 册) 张培基译注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年 11 月《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李长栓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年 6 月359 日语翻译基础《日汉翻译教程》高宁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 年 6 月《新编汉日翻译教程》高宁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年 7 月《新编汉日日汉同声传译教程:从即席翻译到同声传译第 2 版》宋协毅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年 7 月431 金融学综合《货币银行学》李敏 复旦大学出版社 年 5 月《西方经济学》(第 4 版)(宏观部分)高鸿业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年《国际金融学》陈信华 殷凤编著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年434 国际商务专业基础《国际商务》(第 7 版)【美】希尔著 周健临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 8 月437 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社会学》波普诺著《社会研究方法》仇立平《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范明林《社会工作实务》朱眉华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全能记者必备》【美】凯利・莱特尔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年《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吴信训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年《媒介融合概论》宫承波等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 年注:上述论著如果重印,可以用新版。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文学院)《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国际交流学院)《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年《中国文化要略》(第 2 版 ) 程裕祯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年《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第 1 版)胡文仲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年448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英语笔译:《文学语言学》李荣启 人民出版社 2005 年日语笔译:《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刘军平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2 年 7 月713 油画修复基础(专)《油画修复基础》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修复中心编著 上海大学出版社 年《 Conservation of Easel Paintings 》 Joyce, H.S. & Rebecca, R. USA: Routledge. (2012). 1st ed715 专业设计理论基础(专)(15方向)

建筑艺术设计研究方向

《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年 10月《城市意象》【美】凯文林奇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 11月《建筑:形式、空间与秩序》程大锦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月715 专业设计理论基础(专)(16方向)

城乡规划与设计方向

《城市规划原理》(第4版),吴志强、李德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月《城市设计》(第三版),王建国著,东南大学出版社,1月716 影视制作基础(专)《当代电影艺术导论》【中】尹鸿 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影艺术词典》【中】中国电影出版社717 专业理论及设计基础(专)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研究方向

《设计学概论》(修订本)尹定邦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年《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李四达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年《交互设计概论》李四达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电子出版技术》谢新舟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717 专业理论及设计基础(专)

建筑与景观艺术设计研究方向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工业水污染的现状改善与中国传统德育下一篇:介绍水果橘子作文600字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