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问题研究教学大纲(共8篇)
中国社会问题研究教学大纲 篇1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研究
Social Problems in Contemporary China 课程编号: 课内总学时: 撰写人: 开课学期: 教学要求及目的
本课程为政治学、社会学等专业的限选课程之一,是一门很强的应用性课程,旨在以当代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较系统地讲授社会问题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使学生掌握社会问题的研究对象、基本发展历程、社会功能、基本概念、主要范畴,主要理论观点及涉及的各领域的相关知识,以促使学生对社会问题及其治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课程主要内容
一、社会问题概述
①社会问题的内涵及特征;②社会问题的界定及类型;③社会问题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二、社会问题产生背景与成因
①如何看待社会问题;②社会问题产生的背景及其表现;③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
三、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
①什么是社会问题理论;②社会问题理论分析;③社会问题理论评价。
四、社会问题研究方法
①社会问题研究的特征;②社会问题的经验研究;③社会问题的研究方法;④社会问题研究的模式、功能。
五、自杀问题
①自杀社会问题的内涵;②自杀社会问题的原因;③自杀问题的控制及其对策。
六、青少年问题
①青少年犯罪问题;②不良青少年问题;③青少年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七、失业问题
①社会失业问题概述;②社会失业问题的表现及原因;③失业社会问题的解决对策。
八、贫困问题
①贫困问题概述;②贫困问题的现状及原因;③贫困问题分析;④贫困问题的治理措施。
九、腐败问题
①腐败问题概述;②腐败问题的现状及原因;③腐败问题的治理对策。
十、农民工问题
①农民工问题概述;②农民工问题的现状及原因;③农民工问题与社会发展。
方纲 Ⅱ
开课单位: 教学方式: 考核方式: 学分数:
政治学院
研讨、讲授、自学、调研 论文 3 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美]帕里罗 等著.当代社会问题(第4版).周兵 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 2 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 [美]J.M.卡龙.社会问题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 张向东.当代社会问题.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5 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 孙立平.断裂:20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7 何雪松.社会问题导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8 朱 力.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9 樊新民.当代中国社会问题.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10 尚重生.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第2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11 向德平.社会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预修课程 使用专业、范围
社会学原理
政治学、社会学、公共管理
中国社会问题研究教学大纲 篇2
研究性教学在中国大学的兴起源于对传统的灌输教育、接受性教学的反思。在中国, 传统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大多是“满堂灌”, “教师讲, 学生听”, 学生极少拥有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其结果, 只能使学生盲目地接受和被动地记忆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 成为一个装载知识的“容器”。特别是1999年以来, 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课堂教学普遍采用大班教学的方式进行, 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愈加突出而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诟病。
研究性教学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教学活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是现代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研究性教学以其特有的过程性、主体性、实践性、问题性、体验性等特点受到众多高校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学者们开始探讨研究性学习对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 一致认为研究性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改善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甚至还有学者认为, 由于研究性教学始终坚持将学生置于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和重心, 因而它能够从微观层面为我国高等教育提供自下而上的改革途径和思路, 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突破口[1]。
2000年以来, 我国教育部在若干个政府文件中同时提出要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 为中国大学的教学改革指出了新的方向。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5]1号) 中明确提出, 大学“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2007年, 教育部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教高[2007]1号) 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7]2号) 两个文件中进一步明确提出,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以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 要“创造条件, 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 参与科学研究, 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 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些文件从政策层面指出了研究性教学对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此后, 研究性教学很快引起中国高等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成为大学教学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
二、中国大学对研究性教学的探索经验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一些重点大学提出“研究性教学”概念至今, 已有一批学者与一线教师踊跃参与或置身于研究性教学改革之中。在十余年的探索中, 无论是理论研究和实践改革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 理论研究
在理论上, 中国学者们对研究性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性教学概念的界定与解释
学者们对研究性教学的界定纷繁多样, 理解不尽相同。有人认为它是一种教学方法, 有人认为它是一种教学模式, 有人认为它还是一种教学理念[2]。虽然提法的侧重点不同, 但研究者对研究性教学核心理念的认识是比较一致的:即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 以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为手段,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创新意识为宗旨, 在激发学生潜能、启迪学生思维的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技能, 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协调发展[1]。
2.研究性教学的特征与优势
中国大学界已充分认识到研究性教学的优越性和特征, 并在理论上大多赞同在大学中应广泛实施这一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研究者指出, 研究性教学具有重视教学理念的“研究”导向、重视教学内容的开放性、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以及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综合性等特征, 与传统的封闭性、传承性、灌输性、授受性、压抑性的教学模式存在本质区别[3], 是对传统教学模式弊端的大胆改革和创新。研究性教学在大学中的开展与实施, 是深化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有助于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树立现代教学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4];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科学涵养, 培养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增强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
3.研究性教学的实施与评价
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是当代高等教育改革的伟大尝试。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运用好这一教学理念?中国研究者指出, 研究性教学主要有三种基本的实施模式——问题探讨学习模式、课题 (项目) 研究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5], 应围绕六个主要环节进行实践探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科学的讲授艺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科学研究进展的引领作用、教材建设[6], 应把握四个重点——科学设计课程教学流程、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注重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注重多元考试形式的采用[7], 应找准一个关键——教师是研究性学习实施与成败的关键:教师必须切实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中的传统角色、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层次、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培养其创新精神[8]。当然, 在研究性教学中, 学生也应转变角色, 从“单纯的学习者”转变为“反思型学习者”, 培养研究兴趣, 掌握研究基本功, 培养科研毅力、科研态度及科研合作意识[9]。还有研究者指出, 开展研究性教学离不开政策支持, 政策支持的重点应该是教学团队建设、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以及教学评估体系改革[10]。最后, 如何评价一项研究性教学是否成功?只有一个标准——主要是看从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否获得了较多的良性体验, 即看课程教学是否培养了学生必要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力[1]。
(二) 实践改革
近年来, 中国不同类型的大学中都有教师在不同层次上尝试研究性教学, 涉及工学、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等学科门类。其中开展较为成功与较具特色、在全国产较大影响的要数南京大学的卢德馨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的李元杰教授, 他们分别在各自大学的基础物理与工科物理课程教学中探索了研究性学习的模式[11]。除此之外, 南京大学的梁林梅、刘永贵、桑新民, 北京交通大学的阮秋琦, 中山大学的王金发, 武汉理工大学的刘智运, 长沙大学的沈云林, 西南大学的袁惠红, 华中师大的胡田庚, 广西师院的李荣新, 南开大学的顾沛, 华中农业大学的李胜清、康勤书、陈浩, 黑龙江大兴安岭职业学院的姜广勇、惠学勇, 东华理工学院的王红玲, 天津农学院的赵淑杰等一批学者与教师, 以及宁波大学在全校范围内都尝试探索了研究性教学。研究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研究性教学的应用模式包括:案例教学模式、小组讨论模式、演讲辩论模式、社会调研模式, 成功开发出研究性教学的基本范式包括: (1) 调整课程体系, 改革培养模式; (2) 规范课程教学要素, 改革课程教学环节; (3) 开展论文研究; (4) 实施基于问题的学习; (5) 采取案例研究; (6) 推进项目训练[12]。学生普遍反映, 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 优化了学习过程, 激发了他们学习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的兴趣, 在学习中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开拓了他们的创新意识[13]。
虽然研究性教学目前正在较大程度上受到
中国高教界的关注, 并被正式引入到中国大学课堂教学实践中, 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但总的来看, 改革还只局限在比较小的范围内, 处于边改革、边研究、在改革中积累经验探索理论的起步阶段[14], 有关研究性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有待进一步深入。
三、研究性教学在中国大学中的遭遇与困境
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 并不能自然而然的转化为教育现实, 它的实施受制于主体认知、传统习惯、环境和条件等因素。研究者指出, 囿于认识与理解的不足、传统的知识本位价值取向的束缚, 目标取向评价标准等的影响等原因, 研究性教学在大学的践行依然困难重重,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研究性教学功能的发挥和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15]。例如, 研究性教学意味着对教师习惯的、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一系列改革和创新, 包括教学内涵的转变、师生角色的转变、课堂教学的转变、学习模式的转变、教学评价的转变等等[16], 这些突如其来的变革经常使教师角色便处于一种前所未有的困境, 这种困境表现在多个方面, 如教师发现案例和问题难于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难于掌控、在教学互动中可能处于被动、在课题研究时难以指导等[17], 这些困境对教师而言意味着研究性教学开展的艰辛, 使得绝大多数教师对研究性教学缺少动力。
根据周振微、屈林岩、钟文周对5所本科院校实行研究性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 发现90%的教师愿意经常进行研究性教学, 但是有1/3左右的教师对研究性教学能力的信心不够明显。而从反映研究性教学深入开展状况的师生对话来看, 25%的教师认为学生主动提问的比较多, 75%的教师则表示“不多”“很少”和“几乎没有”。这说明学生没问题可问, 或者即使有问题, 却不向教师请求帮助和指导, 师生互动环节薄弱,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研究性教学较多的流于形式而缺乏深入[18]。姚利民、康雯运用问卷调查法对中南某省6所大学教师和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开展研究性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54.5%的教师和42.7%的学生觉得开展情况很一般, 28.5%的教师和36.0%的学生表示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情况差, 还有2.6%的教师和5.8%的学生认为自己或自己的老师根本没有开展研究性教学。而导致研究性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的主要原因是:管理者认识偏差、重视不够, 教师认识错位和积极性低、传统心理定势和行为习惯制约、素质滞后、工作时间和精力限制, 学生思想观念问题、学业负担重、依赖授受式教学、缺乏科学研究素养、实践中的畏难心理, 学校教学管理不完善、评价机制不合理、教师培训不到位、课程与教材体系僵化[19]。
诸多的因素的制约和困难的存在使得研究性学习主要在部分高师院校和少数重点大学实施, 并且研究和实验仅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进行。还有的教师存在一些认识的误区, 如认为研究性教学是针对重点高校和研究型大学而言的, 认为研究性教学是少数教师的事情, 或者认为研究性教学仅仅适用于部分课程等[20], 这进一步限制了研究性教学的实践范围。赵艳林对大学的课堂教学行为的调查发现:“现今的大学课堂基本上还是‘讲授+粉笔’的现状”, “课堂教学过于沉闷, 课堂行为过于单一”[21]。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是密切联系的, 据山西农业大学一课题组先后对该校连续3届13个专业28个班 (次) 800多名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课前调查看[22], 半数左右学生处于盲目学习状态, 75%的学生缺乏主动质疑, 自主探索精神和行为, 90%学生对学习方法缺乏了解。可见, 研究性教学要成为我国大学的基本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还有一定困难。
四、在中国大学中推进研究性教学的建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江泽民, 1998) 。近年来, 在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改革都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自己的目标, 中国也不例外。中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调:“高等学校要跟踪国际学术发展前沿, 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基地。”研究性教学是一种旨在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以发展其主体性的教学观,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代表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虽然它在实践中面临着诸多困境与难点, 一直处于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 但是在中国大学教学改革的领域中仍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虽然中国大学在推进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我们也应看到, 研究性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尚待进一步改进, 具体如下:
一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美国教育学心理学家巴斯指出:“在半个世纪以前, 人们从大学毕业后, 大约有70%的所学知识一直可以在其退休前运用。而在当今时代, 这个数字缩减为2%。”[23]我们今天的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工业化思维的产物。为了节约教育资源, 提高教育效率, 我们把学校改造成了大批量生产和流水线作业的学生加工厂, 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人——教师严格按照工作程序 (如各种教学计划) 把“知识”灌输给学生, 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然而我们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更新的频率越来越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与其把陈旧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不如培养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使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如果学生习惯了“等”“靠”“要”, 不能及时转变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 那么即使强行推动研究性学习, 也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二是要创建民主平等的校园文化。我国传统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典型的权威型文化, 教师作为知识的权威, 其一言一行学生只能被动地遵从。学生只需接受, 不用进行反思与交流, 这种校园文化不利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推广。对于研究性学习而言, 最重要的就是要敢于挑战权威, 敢于质疑, 并且还要善于合作与沟通交流。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 教师“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 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 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24]如果没有民主平等的校园文化, 师生之间将很难发生上述角色的转换。
三是要建设一支能够开展研究性教学的高素质师资队伍。要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有爱心、讲奉献的教师队伍, 这将成为展开研究性教学的成败的关键[25]。这些教师能汲取丰富的经验, 深入研究大学生的学习心理, 能进行高质量的教学设计, 不仅能把研究性元素融入教学内容之中, 而且能循序渐进地设计研究性教学环节, 并逐步提高。
关于中国高校教学改革问题的研究 篇3
【关键词】高校教学 改革 慕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26-02
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为了实现对自身教育水平的发展与改革,进而促使素质教育模式的完善。因此,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客观发展要求。这些要求的提出进一步地促使了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的实际发展水平以及自身的发展情况不足,受到这些因素影响,使得整个教育改革活动的开展尚未达到预期的期望。针对这样的现象存在,我国高校想要实现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在对自身问题进行明确的同时,结合可能造成高校教育活动开展的阻碍因素进而找出其解决方法,注重创新,最终,实现对于教育改革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对于我国高校改革现状的分析
结合我国高校教育活动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我国在对高校改革活动开展过程中,所注重的发展点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以下改革发展方式:
1.通过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实现对教学水平的提高。通过对已有的教学模式进行积极创新,使得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推动整个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我国高校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教学手段与方法的重要性,应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把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内化为为学生的智能、情感、品德,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2.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对教学观念的科学性进行提高
提高高校教育活动开展与设置的科学性,是使得高校教育改革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就大学生本身来说,通过高校教育,其所获得的不应仅仅是专业学科知识,同时,还应是对自身学习技能的培养,使得自己的学习素质能够得以展现。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当意识到知识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系统体系,其内容是在不断地改革与发展的,因此,对于其的学习,应当充分意识到这一特点,进而实现对其的更好学习。我们当前的高校教学就是过于重视那些确定性的理论,而忽视了对学生不确定性知识获取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知识领域收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高校应当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内容,及时提升自身的课程建设水平,在当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理念下,积极开展课程结构的优化与建设。
二、“慕课”对于高校教育活动开展的启示
1.教学方法改革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对课堂的趣味性进行提高,因此,教师需要对课堂内容的设置进行明确与设计。整个过程可以是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充分利用,进而使得课堂活动的开展形式能够实现丰富多样化,即:通过对视频、音乐、图片等不同形式的信息进行传递,来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可以通过提问亦或者小游戏的形式来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再者,对于课件的分享工作应当切实到位,使得学生的课后复习与自主学习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其具体形式可以是利用邮件、QQ聊天群等不同的形式来进行,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够更加方便与自由。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生学习自主性与课堂参与性。最终,使得学生能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其学习能力与学习技巧都能实现充分发展。
2.教学观念的转变
通过这样的教学创新能够使得教师的紧迫感加强,进而推动自身进行不断地学习,使得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以及相关学科的讲解技能够实现进一步提高与发展,进而更好地推动教学活动的更好开展。教学上需做出改变,否则就如浙江农林大学教务处处长邵千钧所说,“如果还是把陈旧的教学内容放在PPT 上,教学效果不佳,课程缺乏吸引力,老师就容易被学生抛弃。”,必须认识到慕课带来的是一种教学观念的改变,探索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相长的课堂。
3.创新考核模式
在对学生进行考核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是局限于对文化成绩这一基础之上,还需加强学生之间的互评,同时,结合教师的评价,进而实现对学生的综合评价。
与为人处事能力;教师评价,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业成绩,包括平时讨论、小测试、其中考试以及课程末考试。此外,为了监督学生的自制力,网上学习时,学生登录次数、在线时间、资源下载与浏览情况、发帖、回帖等,都可作为对学生的考核,应占一定的分值比例。
4. 创新教学手段
对于教学活动开展除了简单的板书,还需要加强对现代化技术的使用,进而使得整个教学活动的效率与趣味性得以充分保障。其中,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从实际效果看,也可增加知识的趣味性,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采用网络教学,是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的学习,可实施“因材施教”,学生学习时自主、自由性较强,可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三、结语
总的来说,对于高校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需要在其实际的需求下进行,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于学生需求进行满足,进而使得整个教学改革活动的开展得以顺利进行。其中,针对于改革内容来说,不能仅仅局限于课程的改革,同时,还要加强对高校自身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进而更好地实现改革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王伟廉.高校课程管理:中国高校教学改革亟待开发的研究领域[J].江苏高教,2001,(2):55-58.
中国社会问题研究教学大纲 篇4
摘要:电影是某种社会意识的表达,用正确的思想给予社会一级级影响和有力推动,把电影与意识联系起来,研究中国的电影社会是许多艺术家孜孜追求的理想。本文从中国电影社会的文化意境对电影社会认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国电影;认知;意境;文化
在伴随电影诞生而出现的电影文字中,有关电影理论的着述和言论,因其本身所具有的美学内涵和文化意蕴,理所当然地受到人们的格外重视。人们对电影理论的解释与界定,历来众说纷纭。有的提出电影理论是研究电影功能与潜力的科学,有的认为它是涉及电影总体思考的话语;有的依据一定的哲学命题对电影尽心干涉问并验证;有的通过详尽的特质分析来确立电影的艺术地位;有的潜心于论证,思辨充满理性光芒;有的致力于经验,总结具有感性特征。人们在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以不同语言探讨和研究电影,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的表述和理论形态。
一、中国电影的意境认知
意境被视为中国古代文艺的至高境界和评论作品的最高准则。从中国的电影发展来看,意境说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地发展和形成的。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在其诗论中作了一个相当精彩的概括。他把意境的这种意义的创构和拓展构成描绘为:有行发未形,无形君有形。在这个概括中,包含着三个层次:有形、未形、无形。这样一来,意境说与中国传统的叙事观念的联系就更明显了。意境也就可以理解为虚与实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瞬间与永恒的统一。
1.中国电影的画面意境
人物画和山水画都可以达到“气韵生动”,但前者主要是表现画中人物的精神境界,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作者的精神;而后者,则主要是传达画家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二者虽然在“气韵生动”的旗帜下达到了统一,但是它们各自侧重不同,这是显而易见的。
这一点,在中国电影中也基本如此。例如,我们在情节性强的,或者外部动作性强的影片中,关注的焦点往往是人物关系和人物的命运,而作者的思想感情多半是“贴”到上面,或者塞进去的,而人物较少说话的镜头,观众则能从中得到更多的作者思想和感情,如影片《黄土地》《裸岛》等等。
从“意境”说的角度来审视电影《黄土地》,我们认为它的作者首先是对生养自己的这方土地怀有深深的感情,它不是一般意义上说的爱国主义,也不仅像鲁迅先生那样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是含着血和泪的倾诉。
2.中国电影的声音意境
电影作品的音乐有两种,一种是有源音乐,一种是无声源音乐。但是,无论是有源音乐还是无声源音乐,在电影作品意境的创造过程中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总之,在特定叙事进程中出现的音乐,与特定画面配合的音乐,在创造影片意境中的作用是及其微妙的,比如说,音乐也是一种声音,在特定的情况下,没有任何声音(包括音乐)的画面是有意境的。但是,在另外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声音,特别是没有音乐,那么,影片所展示出来的效果就是死寂的。
例如:在影片《黄土地》中,正在灶台边上拉风箱的翠巧听到顾青讲述的黄河南边的女子可以自己找对象的话时,翠巧一声不吭,但是,手拉风箱的声音却变得越来越快了,这种声音节奏的变化,恰到好处地表现了顾青的话在翠巧心中引起的一阵激荡。另外,在《推手》中,声音在营造意境、表现中国父亲与美国儿媳妇之间的关系方面,起着相当微妙的作用。声音由于儿媳妇是一个作家而成为一个非常敏感的表意因素。
二、中国电影的文化认知
电影是一种国际性特别强的现代文艺表现形式,任何国家民族电影的发展,都需要不断从国外其它民族的电影文化中汲取营养,以此来丰富和完善自身,并使之有更快的发展和更大的创新,中国电影当然也不例外。但是,中国电影毕竟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发展起来的,它所反映的必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现状、生活与斗争,而观众对象也主要是中国的普通民众,所以它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也必然要汲取中国文化的营养,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创作特色和民族风格。中国电影的发展和创新之路,始终是同追求民族化和现代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首先,从电影创作的取材来看,中国传统戏曲、古典文学作品等,均成为早期电影创作重要的题材来源。且不说第一部影片《定军山》的拍摄就和中国传统京剧相联姻,仅从古代文学名着的改编来看,就持续不断。从代始,就相继把我国一些古典文学名着搬上银幕。其次,从电影创作的方法、技巧等方面来看,不少电影创作者或有意识地借鉴了中国传统戏剧、小说的艺术技巧,或因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和适应观众的审美需求,总是在影片拍摄中不同程度地显示出一定的民族特色。
中国电影发展历程证明,对于电影这一极具国际性品格的文艺样式来说,一方面要不断拓宽其对外交流的渠道,注重多方借鉴,为我所用,这样才能与时俱进,跟上世界电影的发展潮流。另一方面则要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吸吮乳汁,注重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的探求,这样才能不断创新,更快地发展,从而使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并在国际影坛上独树一帜,创立自己独特的风格。
电影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产物。电影文化还包括电影史、电影批评、电影创作生产以及相关的其它社会文化。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不断受到欧风美雨的影响,是受欧美文化影响最深的文艺样式。同时,它又不断汲取中国文化的营养,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特色和民族风格。
三、结束语
电影的秘诀之一,就是电影艺术家如何别出心裁地把玩时间和空间;也可以说,正是时间、空间的千变万化,使得电影多姿多彩,把人生的绚丽印到自己的胶片上,吸引着世界上亿万不同肤色、不同年龄的观众。
我们常说,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那是因为音乐如同流水一般在我们的心际流淌过去,不留痕迹;我们说绘画是空间的艺术,那是因为它停留在那里,可以让我们细细端详。其实,所谓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都不过是相对而言,绘画在时间的流程中使我们得以欣赏;音乐的曲调和旋律作为一块看不见的空间整体存留在听者的心中。电影,同样是时间的艺术,也是空间的艺术。
参考文献:
[1]耿大乐,杨君顺,朱虹.贺岁电影中的现代意识与传统意识的融合与剖析[J].电影评价 ,(5)
郦苏元.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9
中国社会生活史教学大纲 篇5
一、课程名称:中国社会生活史
二、课程学科类别:模块课
三、学时与学分:51学时3学分
四、先修课程
五、课程教学目标:社会生活史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文科学生的基本必修课之一,讲述的是广大民众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人际关系在内的日常生活和活动。该课是中国历史文化和民众民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过去的历史研究,往往忽略对历史细部的描述,使历史成为枯燥乏味的数字与事件的罗列,即使对历史规律的表述,也因缺少社会生活的实证而削弱了论据的支撑。通过本课程所展示的社会生活的具体层面来再现历史上民众生活的多彩画面,使学生对历史的认识除了政权更替、制度消长外还有更加丰富、生动的社会生活,使他们对历史的关注除了精英人物之外,还有更广大的民众及其生活。对社会生活史的重视将必定使历史更加鲜活,更加趋近于历史的本真。通过学习,不仅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使他们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及中国国情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六、适用学科专业:历史学本科专业
七、教学手段与方法: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组织2次左右的课堂讨论,占4个课时,小论文不少于2篇,平时成绩以30%计入总分。
八、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庄华峰《中国社会生活史》合肥工大出版社,2003年版。参考书: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2、秦永洲《中国社会风俗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苑利、顾军〈中国民俗学教程〉,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年。
4、张亮采〈中国风俗史〉,三联出版社,2001年。
5、陈来生〈风俗流变——传统与风俗〉,长春出版社,2004年。
6、《中国古代史常识》专题部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
7、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10、朱大渭《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1、李斌城、李锦绣等《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2、朱瑞熙、张邦炜《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3、史卫民《元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14、林永匡《清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7、仲富兰《民俗风情》,文科十万个为什么系列。
18、陈廷湘、谢放《中国文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年。
19、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20、陶立璠《民俗学概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
23、曲金良《中国民俗文化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5年
25、仲富兰《民俗与文化杂谈》,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
27、李玉川《中国风土趣话》,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
九、考核方式:两次课堂讨论作业加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30%,其末闭卷考试占70%。绪言(2学时)
一、社会生活史的研究现状
二、学习和研究社会生活史的历史文献
三、学习社会生活史的目的与意义
1、社会生活史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文科学生的基本必修课之一。
2、社会生活史是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3、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
4、认识中国国情的重要途径。
第一讲 中国古代饮食生活(4学时)
一、中华民族远古进食历史
二、主食:
三、肉食
四、酒和茶
五、中国古代饮食器具
六、中国古代饮食惯制与饮食方式
七、中西饮食之差异 本章复习思考题
1、熟悉中国古代饮食结构中的“五谷”和“六畜”。
2、先秦时期庶人和贵族的饮食结构特点。
3、概述古代中国面食的发展历程。
4、豆腐的发明及其意义。
5、概述中国人的饮茶历史。
6、陆羽及其《茶经》。
10、概述中国古代酿酒的历史。
11、试析中国古代由分餐转为共餐的原因。
12、熟悉古代中国的炊具和饮食器具的功用。
13、讨论中国饮食与中国文化 本章主要参考书
1、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林乃《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商务印书馆,1997年。
3、向春阶《食文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
4、鲁克才《中华民族饮食风俗大观》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第二讲 中国古代服饰生活(4学时)
一、服饰的产生
一、头衣
二、体衣
三、足衣
四、佩饰
三、历代的服饰流变
1、原始人的服饰
2、三代时期的服饰
3、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的创新
4、秦汉冠服制的确立
5、魏晋时期服饰的进一步融合
6、隋唐服饰的新变化
7、五代宋元明时期的服饰
8、清代的服饰变革
9、近代剪辫易服风潮
四、服饰习俗所体现的社会观念 本章复习思考题
1、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服饰的构成
2、熟悉中国古代的冠服制度及其文化意蕴。
3、概述古代中国“巾”和“帽子”的演变历程。
4、深衣和胡服
5、古代中国庶人为什么被称为“苍头”或“黔首”?
6、隋唐品色服的概况。
7、唐代女装的特点
8、试述緾足陋俗的出现及其长期存在的原因。
9、熟悉龙袍、蟒袍和补服
10、清代的官服制度
11、中国服饰风俗体现出的社会观念有哪些? 本章参考书
1、陈丕西《服饰文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
2、戴争《中国古代服饰简史》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8年。
3、上海戏曲学校《 中国历代服饰》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
4、周汛《中国古代服饰大观》重庆出版社,1995年。
第三讲 建筑与居住生活(4学时)
一、早期居住形式的产生及演变
二、中国古代住宅的发展
三、中国传统民居的基本结构
1、堂和室;
2、门户、门楼、门匾、石狮;
3、墙和影壁
四、中国传统室内家具的变化
五、古代的起居习惯
六、中国人文精神与中国居住习俗
1、四合院与中国传统观念
2、中国的风水术
七、中西建筑文化之差异。本章复习思考题
1、构木为巢和穴居野处与人类居住习俗产生之关系
2、中国居室进入文明阶段的标志。
3、熟悉中国历代住宅建筑之演变概况
4、中国传统民居的堂、室之分。
5、古代中国人在大门置石狮的原因
6、了解古代中国室内家具的发展历程
7、中国传统四合院体现了什么样的文化价值观?
8、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文化的区别
9、你怎样看待中国的风水 本章参考书
1、刘致平《中国居住建筑简史: 城市、住宅、园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
2、尹国均《居家文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
3、荆其敏《中国传统民居百题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
4、马立斯《中国古建筑文化之旅: 甘肃•宁夏•青海》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
5、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
6、陆建初《智巧与美的形观: 中西建筑文化比较 》,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
7、宋兆麟《中国风水文化》,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第四讲 交通行旅风俗(2学时)
一、道路设施
二、行旅方式
三、行旅风俗 本章复习思考题:
1、概述古代中国陆路交通发展情况
2、概述古代舟楫的演变
3、泛舟之役
4、中国古代桥梁的种类及其代表
5、举例说明中国古代交通的等级性表现
6、古代行旅的信仰习俗有哪些? 本章参考书
王崇焕《中国古代交通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第五讲
生老礼俗(6学时)
一、求子习俗
1、求子习俗起源
2、婚礼中的求子习俗
3、向神灵祈子
4、由旁人送子
5、性器崇拜与性行为模仿巫术
二、古代的胎教
三、诞生礼俗
1、悬弧设帨与弄璋弄瓦
2、生命降生仪式:洗三
3、进入人群仪式:满月
4、古代的命名礼
5、百日礼
6、预卜前程的仪式:周岁
四、成年礼俗
1、古代的成年仪礼――冠、笄之礼
2、古人的姓、氏、名、字、号
3、多种形式的成年礼
五、尊老养***俗 本章复习思考题
1.中国古代的感生感应故事能反映出哪些民俗内容? 2.求子仪式的种类有哪些?
3.孕期习俗有哪些?你是如何看待中国古代的“胎教”的?庆贺生子习俗有哪些? 4.古代悬弧设帨与弄璋弄瓦反映出什么样的社会观念? 5.“洗三”始于何时,为什么有此俗? 6.古代男子的三加冠意蕴何指。
7.什么是笄礼?成年仪礼可分哪几种类型? 8.中国古代姓和氏的关系如何?
9.古人命名依据的原则是什么?古人的号有哪些?
10、评中国人的尊老敬老观 本章主要参考书
〈中国民间文化•人生礼俗研究•1992•3(总第七集)〉,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六讲 婚姻生活(4学时)
一、婚姻的起源与进化
(一)杂婚阶段
(二)血缘婚
(三)伙婚
(四)对偶婚
(五)专偶婚
二、特殊的婚姻形态
1、掠夺婚、2、买卖婚;
3、表亲婚;
4、指腹婚与童养婚
5、招婿或入赘婚
6、冥婚、7、收继婚或转房婚;
8、私奔婚
三、婚姻仪礼程式
1、婚姻的概念;
2、古代的媒人
3、古代的六礼 4先秦时期的婚礼――合巹、拜舅姑、庙见
5、秦汉以后的婚礼——催妆、铺房、送嫁妆、拜堂、撒帐、听夜、盖头巾、闹房、归宁
四、古代的婚姻禁忌
1同姓不婚;
2、士庶不婚;
3、良贱不婚;
4、仇雠不婚;
5、居尊亲丧不婚
五、婚后夫妻双方的地位
1、夫为主人,妻为财产;
2、夫可多妻,也可出妻
3、妻要讲究三从四德;
4、贞节和改嫁 本章复习思考题
1、人类婚姻发展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
2、从中国各民族兄妹成婚的传说中能反映出什么样的进步观念?
3、试析古代婚姻中的“七出”
4、何谓六礼?古代媒人为什么被称为月老?其暗含的意蕴是什么?
5、古人婚礼为什么常以雁做礼品?
6、浅析同姓不婚与古人的认识水平
7、合卺礼的象征意蕴是什么?
8、中国婚礼何时由简变繁?
9、结婚为什么被称为小登科?
10、闹房是什么遗俗?
11、过去为什么盛行表亲婚?
12、试析中国的贞节观 本章主要参考书
1、吴存浩《中国婚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
2、叶涛、吴存浩《抢婚》,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
3、尚会鹏《闹洞房》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
4、潘晓梅,严育新《婚俗简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5、覃桂清《婚俗的奥秘》,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年。
6、陈顾远《中国婚姻史 》,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 第七讲
丧葬仪礼(4学时)
一、葬――灵魂不灭的幻想
二、葬式
仰身、侧身、俯身、直肢、屈肢、蹲肢等。先秦多样,汉魏以后,趋于统一,以俯身直肢、二次葬和合葬为主。
三、葬法
1、土葬;
2、火葬;3墓葬;
4、悬棺葬
5、瓮葬;
6、天葬;
7、树葬;
8、塔葬;
9、水葬
10、招魂葬和衣冠葬
四、丧葬仪礼程序
1、初终和招魂;
2、设床和小敛;
3、报丧和吊丧;
4、大敛
5、选择墓地及落葬日
6、送葬和祭奠
五、丧葬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
1、贵生恶死与中国人对死的忌讳
2、厚葬久祀与祖先崇拜意识
3、送终祭祀观 本章复习思考题
1、母系氏族社会的主要葬式是什么?父系氏族社会男女合葬说明产生了什么观念?
2、葬民族实行天葬的信仰前提是什么?
3、古人实行悬棺葬的信仰前提是什么?
4、概述火葬在中国发展演变历程
5、五服制
6、中国古代重视葬仪的原因。
7、略谈丧葬改革的必要性。本章主要参考书
1、汤一介《中华文化通志•第9典: 宗教与民俗•丧葬陵墓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2、宋德胤《丧葬仪观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
第八讲 宗族礼俗(2学时)
一、宗族的概念
二、宗族的历史演变
三、宗族习俗要素
1、宗族范围及称谓
2、宗谱、宗祠
3、族田、族规和家训
4、家世和家讳
本章复习思考题
1、概述我国宗族演变的历程
2、什么是五服和九族的称谓?
3、汉族称谓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4、北宋以后,中国宗族共同体内形成了哪些宗族习俗要素?
5、什么是宗族?什么是族谱?什么是家世?什么是家讳?
6、中国古代著名的族规家训有哪些?
7、中国人为什么有强烈的宗族意识?
8、你是如何看待宗族意识和乡土意识的。本章主要参考书
1、常健华《中华文化通志•第4典: 制度文化•宗族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徐杨杰《中国家族制度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3、史凤仪《中国古代的家族与身分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4、顾希佳《社会民俗学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九讲 岁时节日民俗(8学时)
一、岁时节日的由来:
(一)节期的最初选择
(二)节俗活动产生的内动力
1、自然崇拜;
2、图腾崇拜
3、灵魂崇拜;
4、迷信、禁忌、巫术观念
二、岁时节日的发展
(一)岁时节日的发展历程
1、两汉至魏晋时期岁时节日的民俗特点
2、隋唐时期中国节日的新特点
(二)影响岁时节日发展的因素
1、神话传说的嵌入
2、上层统治者的提倡和参与
3、民众情感的积淀
4、宗教节日的渗透
5、各民族节日风俗的融合
三、中国主要传统节日的活动内容
1、春节;
2、元霄节3;清明寒食;
4、端午节;
5、七夕节;
6、中秋;
7、重阳节;
8、腊日与腊八
9、祭灶
10、除夕
四、传统节日的民俗特点
1.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
2.浓厚的伦理观念及人情味
3.节俗的内容与功能由单一向复合发展 本章复习思考题
1、最初的节期是如何确立的?
2、节俗活动的产生与人类早期哪些原始信仰有关
3、中国传统岁时节日萌芽、定型于什么时期?
4、影响岁时节日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5、秦汉至魏晋时期岁时节日的民俗特点有哪些?
6、魏晋以后传统岁时节日有哪些新特征?
7、“年”的原意是什么?年节为什么是一个复合性节日?
8、什么是桃符,桃符与门神的关系?
9、古人除夕为什么要守岁?
10、概述古代中国拜年与投刺习俗的演变
11、元宵节的来历
12、清明在二十四节气中为什么会成为一个传统大节?
13、简析端午起源的几种说法
14、七夕和中秋源于古人的什么信仰
15、中秋节为什么以团圆为主题?
16、重阳节节俗的主题是什么?
17、农历十二月为什么称腊月?古代腊祭与腊八的关系如何?
18、中国传统岁时节日的民俗特征。本章主要参考书
1、刘亚平《忙年: 春节民俗民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2、罗启荣《中国传统节日》,科学普及出版社,1986年。
3、宋兆麟《中国古代节日文化 》,文物出版社,1991年。
4、刘德谦《中国传统节日趣谈》,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
5、杨琳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第十章
信仰民俗(7学时)
一、自然神:
1、天帝和玉皇大帝
2、王母娘娘
3、日月星辰;
4、雷公电母风伯雨师
5、后土与土地神;
6、山石水火
二、图腾与生肖习俗
1、什么是图腾
2、汉族的四灵
3、生肖习俗
三、祖先神
四、人神、行业神和世俗化的宗教神
1、岳飞
2、关羽;
3、妈祖;
4、财神;
5、观音
6、八仙
五、信仰民俗的行为方式
1、预知未来的信仰民俗——古人的占与兆
2、被动防御的信仰民俗——禁忌及其分类
3、主动出击的信仰民俗——巫术及其种类
五、中国信仰风俗的特点。
1、信仰心理上的不虔诚性、功利性
2、信仰对象上的多样性、多重性
3、信仰意识上的伦理人文色彩
4、信仰传承上的巫术神秘色彩 本章复习思考题
1、原始初民信仰方面的基本观念是什么?
2、古代人们信仰的自然神分哪些种类?
3、什么是图腾?
4、中国古代信仰中的“四灵”指什么?
5、谈谈中国的龙图腾或龙文化。
6、中国信仰中主要的生育神有哪些?主要的行业神有哪些?
7、生肖习俗的起源有哪些说法?你是如何看待生肖习俗的?
8、试评中国百姓对人神关羽的信仰。
9、什么是巫术?巫术的种类有哪些?
10、什么是禁忌?禁忌可分哪些种类?
11、中国信仰风俗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2、你如何认识兆这种现象。本章参考书
1、詹姆斯•乔治•弗雷泽《金枝: 巫术与宗教之研究 》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
2、任骋《中国民间禁忌》,作家出版社,1990年。
3、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4、(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
5、何星亮《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2年。
6、吴裕成《中国生肖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中国人口素质问题研究三 篇6
四、人口素质存量测度的研究
从现有的研究看,南京大学人口所已故的马淑鸾教授可能是国内最早采用PQLI(直译为”生活的物质质量“或”物质生活质量“,移译为”生命素质指数“或”人口素质指数“)来测度人口素质存量的人口学家。马淑鸾根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进行计算并与国外比较,结论是:1982年中国的PQLI为77,印度为43,美国为94;而且198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人口生命素质指数在全国的排序与其人均GNP的排序基本一致(马淑鸾1986)。王俊改等对1982~1990年中国人口生命素质指数的变化进行了时序比较,结论是:1990年中国的PQLI为83;从区域差别看,PQLI达到80以上的高素质人口占了全国总人口的81.24%,PQLI在60~80之间的中等素质人口占了全国总人口的18.57%,唯独西藏只有51,属于低素质人口。并且再一次发现PQLI与人均GNP存在着较为密切的正相关关系(王俊改,谢韦克),即人口素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函数,二者同时也相辅相成。笔者本人也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对1990年的PQLI值进行了国际比较,结论是:世界平均为65,发达国家为94,欠发达国家为53,中国约为80,印度为57.结合人均GNP来看中国人口素质的综合发展水平,至少在现象的层面上可以认为中国人口素质的发展水平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穆光宗,许金声1991;朱国宏1994)对这种怪异的现象主要有二种解释:一种认为,上述的”超前“现象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中国人口素质潜能转化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较低;换言之,中国的人力资源还有待于更充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这似乎与我们所观察到的社会事实是吻合的(穆光宗)。另一种认为,”超前“可能是一种假象(冯立天1992)。
虽然PQLI方法有很多优点,如3项指标达到较高水平是人们的普遍愿望,3项指标具有泛人类色彩并反映的是”产出“的情况,能够较好地反映发展中国家人口的福利状况,计算比较简单方便等;但也有不少的学者认为,这种方法有不少的局限性:首先,在PQLI的3个构成指标中有2个是反映健康状况的,而只有1个是反映教育状况的;仅用识字率来反映发展中国家人口对文化的需求似乎太粗;仅从健康和识字两个方面来反映发展中国家人口的生活质量显然又过于简单等。据此,有的学者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办法,用”0岁平均预期寿命“这一指标来代替婴儿死亡率和1岁预期寿命,用”2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来代替识字率(冯立天,1992)。还有的学者用”25岁以上人口受过中等教育以上人口的比重“来代替识字率,并用实际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朱国宏1994)。
也有一些学者另劈蹊径,用新创造的指数来衡量中国人口素质的存量。首都经贸大学人口所陈再华(1992)利用模糊数学方法来处理各因素指标,利用模糊隶属函数使各因素指标成为无量纲指标,并且具有横向可比性,建立了人口素质综合评价模型。结果发现:无论是综合来看还是分因素来看,中国人口素质都是呈递增的趋势。从结构来看,问题主要出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区域之间的差异也主要在这些方面。陈再华的方法一个最大的缺陷是过于复杂,不利于推广。南京大学人口所夏海勇(1992)也提出了一种”人口素质综合指数“,他考虑了人口结构因素,但舍去了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最终他选择了9个指标来构造”人口素质综合指数“,即平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残疾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总和生育率、男性成人识字率、女性成人识字率、受过高等教育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人口比重、15~64岁人口所占比重。计算方法是借助于系统聚类分析等方法,组成一套评价指标体系的取值阵,求得基点数据,并进行同度量处理,再计算出”人口素质综合指数“,从而获得评价概念。根据作者自己的评价,此方法效果较好,反映面广、灵敏度高等。但主要问题还? 欠椒ú还患虮悖?焕?谕乒恪4送猓?本┥缁峥蒲г荷缁嵫??斫鹕??991)和江苏计生委陈友华等也探讨和提出过”人口素质指数“。
由于人口素质本身是相当复杂的现象,试图用一种方法就揭示清楚是不太可能的。综合上述,笔者以为:PQLI方法的生命力是不容忽视的,目前国内的一些探讨还没有达成共识,还没有一种新指标可以替代PQLI的位置。因此,继续探求新指数无疑必要,但需要提醒的一点是,要注意数据的易得性和操作的便利性。从目前的情形来看,改进PQLI方法使之更加实用和准确比较现实。
五、人口素质问题的理论探讨
1992年,刘铮教授重提”人口现代化“,在人口学界和实际部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人口现代化“的框架中,”人口素质的现代化“被摆上了关键的位置(刘铮1992;穆光宗1995,1999;陈友华1998)。目前,国内提的”三优系统工程“正是实施”人口素质的现代化“的具体措施,所谓三优,是指优生、优育、优教。
为了从整体的角度来把握”人口素质“问题,笔者于1991年上半年撰文提出了”人口素质木桶理论“。与此同时,北京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许金声也提出了相似的理论。所谓”人口素质木桶理论“是从科学哲学常讲的”水桶现象“中获得启发的,即一个水桶的容量受制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假定水桶的周边是参差不齐的`话。笔者认为,人口素质本身存在的问题和人口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分属两个层面的。也就是说,一是人口素质存量水平的高低问题,二是人口素质潜能开发水平的高低或转化程度的大小问题。中国人口素质的”短板效应“主要表现在非智力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因此,只有建立正确评价人才和合理开发人力资源的社会经济机制,中国才能塑造不断克服”短板效应“的机制,让人口素质潜能不断喷发出来。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人口质量投资唯有相辅相成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人口质量投资则大致包括了优生优育投资、文化教育投资、健康卫生投资和环境(生态环境、劳动环境和生活环境)优化投资。
参考文献
陈剑。1988.人口素质概论。辽宁人民出版社
陈剑。1992.确实存在逆淘汰现象。中国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陈谊。1998.城乡人口的生育率差异与人口素质�;�;对人口文化素质逆淘汰的实证分析。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硕士毕业论文
陈友华。1988.关于人口现代化几个问题的理论探讨。人口研究,(6)
戴星翼。1992.逆淘汰是一场虚惊。中国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邓小平。199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冯立天主编。1992.中国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高玉喜。1996.中国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管理世界(5)
郭志刚。1998.人口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中有关问题的思考�;�;关于人口定义的反思。南方人口,(3)
侯东民。1992.人口控制与人口素质逆淘汰。科技导报,(8)
侯东民。1993.对我国人口素质逆淘汰问题讨论的几点看法。社会学研究,(2)
胡纪泽。1986.要懂一点优生学。书林,(4)
解思忠。1997.国民素质忧思录。作家出版社
康晓光。1995.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
孔宪铎。1998.科教兴国:春雷?甘雨?。中国国情国力,(12)
李景毅。1997.人口素质和人口质量并非同义反复。西北人口,(2)
李景毅。1997.人口质量的静态表现形式。中国人口科学,(1)
梁中堂等著。1985.人口素质论。山西人民出版社
刘长茂。1990.锲而不舍自成机杼�;记张纯元教授。南方人口,(1)
刘铮。1992.人口现代化与优先发展教育。人口研究,(2)
刘铮主编。1985.人口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刘铮主编。1986.人口学词典。人民出版社
马淑鸾。1986.我国人口生命素质指数比较分析。人口研究,(3)
穆光宗。1997.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生育率下降的代价问题。开放时代,(114)
穆光宗。1988.人口素质与中国现代化。人民日报海外版,(11.4)
穆光宗。1989.贫困人口与人口贫困�;�;再谈提高人口素质。人民日报海外版,(3.21)
穆光宗。1989.人口素质新论。人口研究,(3)
穆光宗。1990.人口控制的质量观。人口研究,(4)
穆光宗。1991.论中国人口的质量控制。社会学研究,(3)
穆光宗。1991.论中国人口的质量控制。社会学研究,(3)
穆光宗。1991.人口素质木桶理论探析。科技导报,(8)
穆光宗。1991.人口素质指数刍议。人口动态,(5)
穆光宗。1992.人口素质与脱贫致富的关系。中国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穆光宗。1994.中国的未来交给谁�;�;独生子女问题的紧急报告。工人出版社
穆光宗。1995.低生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
穆光宗。1995.对我国人口现代化的一项探索。科技导报,(12)
穆光宗。1995.改革开放以来的国民素质问题。科技导报,(6)
穆光宗。1995.人口老龄化和人口自然逆淘汰。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秋季卷)
穆光宗。1996.计划生育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效果分析。人口与经济,(6)
穆光宗。1996.中国人口
素质问题。转变中的中国人口与发展总报告。高等教育出版社
穆光宗。1997.人口发展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西北人口,(1~2)
穆光宗。1997.人口流迁与人口现代化:系统科学的视野。人口与经济,(4)
穆光宗。1999.复兴之大计:科教兴国战略。复兴中国�;�;中共第三代对中国现代化的新追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穆光宗等。1998.中国人口的现状和对策。清华大学出版社
潘光旦编译。1981.优生原理。天津人民出版社
潘纪一主编。1990.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素质。百家出版社
钱信忠。1986.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大众医学,(9)
邵昱。1988.提高人口素质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中国人口素质研讨会主要观点综述。财经科学,(2)
盛少波。1992.人口素质的整体动力观。中国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苏苹,侯东民编著。1994.优生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孙兢新。1998.提高中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问题探讨。南方人口,(4)
谭琳。1996.我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人口质量问题探析。人口学刊,(3)
[前苏联]瓦连捷伊主编。1981.人口学体系(中文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王俊改,谢韦克。1997.我国不同时期人口生命素质指数比较分析。南方人口,(1)
王小强,白南风。1986.富饶的贫困。四川人民出版社
邬沧萍主编。1996.转变中的中国人口与发展总报告。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光炳1996.改善人力资源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改革,(6)
许金声。1991.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人口研究,(4)
延希宁。1986.国外衡量人口质量的指标和方法。人口研究,(2)
阎海。1992.重论人口质量。贵州社会科学,(4)
阎海琴。1992.重论人口质量。贵州社会科学,(4)
杨耀臣。1993.浅析人口数量与人口教育水平的相关性。中国人口科学,(5)
杨耀臣。1994.论普及教育在人口控制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中国人口科学,(6)
张朝尊。1996.积极推动人力资本依托型经济增长。人民日报,(10.26)
张纯元。1988.提高人口质量是实现”四化“的重要条件。中国人口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张纯元主编。1996.消除贫困的人口对策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赵功民。1992.遗传学与社会。辽宁人民出版社
郑祯诚。1986.论人口范畴和人口属性。社会科学评论,(1)
中国人口生活质量比较研究课题组。1992.中国人口素质(生活质量)问题科学研讨会会议综述。人口与经济,(4)
中国人口生活质量比较研究课题组中国人口素质(生活质量)问题科学研讨会会议综述。1992.人口与经济,(4)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可持续发展课题组。1995.提高国民素质,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民日报,(8.2)
周孝正。1991.论人口素质的逆淘汰。社会学研究,(3)
朱国宏。1988.人口素质的人口学意义。西北人口,(2)
朱国宏。1994.人口质量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
[美]朱利安。林肯。西蒙著,黄江南、朱嘉明编译。1985.没有极限的增长(英文原名TheUltimateResource)。四川人民出版社
相关文献
;□陈卫孟向京:中国人口容量与适度人口问题研究
□于学军:中国人口生育问题研究综述
□杨云彦: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问题研究
□集体合作: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研究
□杜卫华:民族地区人口与生态经济发展初探
□课题组:农牧交错带人口承载能力胁迫理论与对策研究
□穆光宗陈卫:中国的人口转变:历程、特点和成因
□穆光宗:”适度人口思想“的反思和评论
□白冰冰:中国城镇人口统计数据整合研究
□周运清:都市农民的二次分化与社会分层研究
□吴忠民:城市居民的社会流动--来自山东省五城市的调查
□魏津生:中国大城市的贫困人口问题研究
□黄荣清:中国人口死亡问题研究
□张纯元: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程
□李成瑞:”大跃进“引起的人口变动
□张孝直:当代中国户口制度的历史及现状
□何清涟程晓农:中华民族的创口:人口压力
□项飚:传统与新社会空间的生成:--一个中国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历史
□项飚:开放下的聚合--对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研究
中国社会问题研究教学大纲 篇7
1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 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什么样的思想理论为指导, 是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首要回答的问题,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 展示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自己道路的历史画卷。
自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 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鸦片战争后, 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从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都没有完成“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党的十五大报告) 这两大历史任务。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 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通过二十八年的艰苦斗争,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从而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中国成立后, 马克思主义又进一步提升为社会整体观念性的上层建筑, 并成为中国文化的主体。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实行改革开放, 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 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向世界人民展示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通过“纲要”课教学, 让学生了解这一历程,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并得以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坚信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今天, 我们只有坚持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来统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才能保证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发展方向, 这也是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前提。
2创新教学方法, 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2.1开展理论专题教学,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就是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主线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国富民强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伟大实践, 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逐步实现中华民族腾飞的历史。“爱国”、“民主”、“富强”、“自由”与中国人民实现这两大历史任务的进程非常契合, 教师以这四大价值观作为切入点, 紧紧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和主线, 精选教学内容, 实施理论专题教学。《纲要》教材分为上中下三编, 上编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 中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 重点讲授爱国和民主的内容, 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重点突出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全面融入“富强”、“自由”、“和谐”、“文明”等内容。
2.2开展实践教学, 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实践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教师可充分利用地域历史文化资源的比较优势, 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组织开展实践性学习活动, 如参观、考察、访问、和调研等;充分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为“纲要”课的社会实践基地, 在实践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结合教材内容, 通过红色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对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的调研, 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改革创新精神教育, 提高大学生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强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应当指出的是, 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当在进行实践教学之前, 做充分的准备工作, 有实践教学的计划、目的和具体步骤。实践教学可以增强“纲要”课教学的现实感、使命感、针对性和主动性, 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2.3开辟“微课堂”, 利用网络交流平台, 构建价值观教学的“全域平台”
利用微信、微博、飞信、QQ群等网络交流平台, 构建“微课堂”, 让学生参与到课程中来。围绕课堂教学, 同学们可以畅谈心得体会, 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对于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 通过上传图片、文字、视频、发帖讨论等形式, 进一步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开设《纲要》专题教学网站, 教师可以上传各种教学资源, 如PPT、历史图片、各种纪录片、红色经典影视作品, 这样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立体, 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了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教师要搞好引导作用,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传播正能量, 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抵御各种错误思潮和观点的影响, 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2.4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 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中国近现代史是当前史学界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 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前提下, 教师引导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侧重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方面的教育, 不仅使学生提高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而且还深入的了解国史和国情, 自觉养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理念, 使他们能科学地把握中国社会发展规律, 更好地将个人成长自觉融入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当中
3树立“大历史观”, 实施“两个通”,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大历史观”是一种宏观视角的研究历史的方法, 强调用较长时段来观察历史, 注重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和世界多样性的研究, 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培养历史思维能力。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了许多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 如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军阀割据、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等等, “大历史观”的运用可以把古今中外相关连的主题联系起来, 有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态势和特点, 了解当今社会的来龙去脉, 把历史与现实有机地联系起来, 并进一步看清中国未来发展的趋向。运用“大历史观”实施教学, 要注意贯彻“两个通”的原则, 即:古今通、中外通, 有助于形成清晰的脉络, 使历史变得更加明晰, 更加包罗万象, 形象而易于理解, 让学生兴趣倍增, 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只有从这样通贯古今的历史意境中提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认知, 大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历史必然与历史智慧, 才能真正践行这一体系。
4贴近大学生的实际, 做到“两个结合”, 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当今我们处于一个文化多元、信息海量、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 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有很强的可塑性, 这无疑增加了价值观教育的复杂程度和难度。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事件的影响, 加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 学生容易产生价值迷茫和困惑。教学一定要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 注意有的放矢, 有针对性, 不回避问题, 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教师要从历史的客观实际出发, 帮助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方法论观察历史, 明辩历史是非, 正确认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规律, 要做到“两个结合”, 即史与论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史与论结合指既要讲授历史知识, 又要传授政治理论, 作到史和论的有机统一。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即通过回顾百年近代中国的屈辱史, 使学生明白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选择了改革开放, 而这种反抗斗争和选择的过程, 和建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目标和进程是一致的。基于这种正确认识之后, 学生才会体会到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 在潜移默化中既提高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又实现了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内化和自觉践行。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独具优势,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从以下方面展开: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创新教学方法;树立“大历史观”, 实施“两个通”;贴近大学生的实际, 做到“两个结合”。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路径
参考文献
[1]杨军.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的历史文化载体——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 (7) .
[2]曹景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4 (5) .
[3]赵玲.思想政治理论课视阈下推动中国梦“三进”的若干思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4.
[4]李泽昊.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
[5]刘佰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若干问题的思考[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6]教育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 (2005-03-02) [2015-01-16]) .
中国社会问题研究教学大纲 篇8
摘 要:国内关于社会焦虑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对社会焦虑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焦虑内涵、类型、特征、发展规律、产生原因、负面影响及其对策等方面。但是从现有的研究情况来看,关于社会焦虑问题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概念界定不清、研究对象宽泛、划分类型的标准不统一、研究方法单一、缺乏理论支持、解决方案“治标不治本”等。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在社会焦虑现状和形成原因的研究基础上寻求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社会焦虑;社会转型;社会问题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110-03
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期。这个社会转型引起了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变化,引发了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的冲突,带来了主体意识的凸显和价值观念的多元[1]。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整个社会人群出现紧张不安、浮躁不定的焦虑情绪。2011年一项持续两周、覆盖32个省、约1 800名职业人群和在校学生参与的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有超过50%的受访者疑似或肯定存在焦虑或抑郁症状。200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抑郁症患者有2 600万、九成大学生陷入就业迷茫、七成公众担心药品安全、70%的上班族工作不和谐[2]。
社会急速转型、变革必然带来整个社会的动荡、社会群体的焦虑和恐惧,进而引发普遍性的社会焦虑问题。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焦虑问题,我们应加强对社会焦虑问题的研究,在社会焦虑现状和形成原因的研究基础上寻求有效的应对策略,以化解社会人群的焦虑情绪、提高其幸福指数、促进其心理和谐。下面对目前国内研究现状做一综述,为以后理论研究提供借鉴。
一、研究的总体情况
目前,国内学者在社会焦虑方面的研究方法多以理论思辨为主、实证研究(包括个案研究、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等)为辅。在中国知网进行“社会焦虑”关键词搜索,并逐个进行主题验证,从210篇文章挑出符合的有74篇,又在检索项标题、摘要、关键词和全文中均输入“社会焦虑”精确检索,再进行概念验证,其中只有一篇硕士论文,15篇学术期刊论文。这些文章大部分采用理论思辨的方法,只有少数几篇中应用实证研究的方法。
从研究视角来看,学者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对社会焦虑进行了研究,其中如吴忠明的《社会焦虑的成因与缓解之策》、赵鑫的《精神病时代——当代中国社会全民焦虑解读与对策》、夏学銮的《在更宽广背景下审视“09焦虑”》等。
从研究路径来看,关于社会焦虑的研究一般是依照“背景介绍、内涵解读、特征分析、影响研究、对策探讨”的路径来进行的,如张艳丽的《转型时期的社会焦虑研究》,赵鑫的《精神病时代——当代中国社会全民焦虑解读与对策》等;或者通过列举个案现象引出社会焦虑大背景并进行分析,如李宽的《从南平血案看转型期“社会焦虑”》;又或者研究具体某阶层群体焦虑心理状态,如张艳丽和司汉武的《青年群体的社会焦虑及成因分析》。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社会焦虑的内涵研究
国内学者吴忠明较早关注社会焦虑这一概念,之后的学者陆学艺、汪和建把社会焦虑称为社会紧张、社会挫折感。学者们都一致认为社会焦虑是在社会成员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紧张心理状态。焦虑一般是指个人焦虑,但当在一定条件下,如社会变迁所引发社会中许多个体内心出现关于自我、他人、社会和未来的担忧和社会心理,这种担忧在社会大多数成员身上都具备,就已经成了社会问题[3]。由于普遍扩大的自由和不确定性,以及生存压力显著增大等原因,社会焦虑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人群并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从而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事实[4]。社会焦虑的发展又分为部分焦虑阶段和普遍焦虑阶段。两个阶段区分的唯一标准要看是否形成了社会张力[5]。夏学銮把社会焦虑分为个体焦虑(角色冲突焦虑、目标-手段脱节焦虑、任务-能力认知不匹配焦虑)、群体焦虑(剥脱焦虑、内-外群体比较焦虑、群体宣泄感染焦虑)、组织焦虑(组织-环境焦虑、组织障碍-目标焦虑、组织空客化焦虑)和制度焦虑(制度进入、退出、形式化焦虑)四个层面,并主张分层面对社会焦虑进行分析[6]。芮守胜学者又根据社会焦虑主体影响力的大小将社会焦虑分为先行者焦虑、部分焦虑和普遍焦虑三种类型[7]。
(二)关于引发社会焦虑的原因研究
对于引发社会焦虑的原因,综合我国学者意见,主要有:
1.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
社会环境(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的急剧变化是社会焦虑出现的重要原因:经济利益结构急剧调整并导致贫富分化加剧,社会发展明显滞后,民生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社会保障制度明显缺位。在这样的条件下社会又尚缺乏正常的秩序和规则体系,社会正义与公平严重缺失,使得社会焦虑问题更加凸出[8]。
2.社会转型中不确定的因素过多
社会转型中不确定的因素过多是生成普遍社会焦虑的又一原因,市场经济本身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是造成普遍焦虑的重要因素[5]。
3.对市场经济的不适应
对市场经济的不适应是社会焦虑产生的直接原因[8]。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特点是高度的公有制经济,经济决策权集中在国家手中,采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这就意味着关于个人生老病死中的具体事情由组织、单位和政府解决,个人与国家有紧密、强烈的“依恋关系”,社会成员心里踏实,基本上不存在社会焦虑问题。但改革开放后,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及其道德建设刚刚起步,各项制度还尚未完善,社会成员又不熟悉市场经济,对于新事物、新观念和新行为方式和新规则的认同与适应需要经历一定时间,由此,全民生出焦虑情绪。
4.社会保障制度的滞后发展
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经济获得高速发展,但是与其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明显滞后,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诸如“碎片化”、统筹层次低、覆盖面偏窄、待遇间的不公平、缴费率过高、权利与义务不对称和法制不健全等问题。完全网的缺乏不可避免地加重了社会焦虑现象[8]。
5.国外的示范效应
国外的示范作用对于社会焦虑的产生和恶化也有一定的影响。对外开放后,国民受到了发达国家与中国的经济差距这一现实的刺激,盲目推崇国外的消费、生活方式,不能正确对待国际之间的价值观、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差异。
6.多元思潮下社会成员信仰缺失[5]
在转型时期中国许多成员缺失信仰,他们缺乏坚定的信念、长远的目标和执着的精神,在面对诱惑时缺乏定力,易随波逐流,心里不踏实,易陷入某种焦虑不安的状态之中。
7.个体方面
社会应激源最终通过个体过滤网对个体产生影响,这些过滤网包含了个体的神经唤醒系统、气质、自我意识和精神信仰等,个体的这些特质对能否引发个体焦虑和引发的焦虑程度如何有很大的影响。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学者乐国安认为人们对事件的认知直接决定着他是否出现焦虑和焦虑的程度。
(三)关于社会焦虑的特征研究
特殊的时代背景及国内现阶段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使得我国社会焦虑具有明显的中国化特征:广泛性、指向的明确性或阶层内部的相似性、指向的差异性或阶层间的差异性、指向的交织性或复杂性、问题的隐蔽性。广泛性主要体现在社会各个阶层都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压力和应激源;指向的明确性是指担心的事情总是一定的,而且,就某一具体阶层而言具有相似性的倾向;指向的差异性体现在阶层间的应激源具有差异性;指向的交织性或复杂性是指担忧的问题很多、许多应激源交织在一起;问题的隐蔽性则表现为社会焦虑是民众内部感受到的、不易察觉、容易受到忽视[9]。
(四)关于社会焦虑的影响研究
社会焦虑情绪给社会和民众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它会淡化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感、增大社会成员的非认同感、降低社会的合作程度,直接催生社会成员不同程度的非理性行为,引发许多越轨行为;加重人们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值心理,助长个人的短期行为,聚合有害行为,激发社会矛盾,进而加重人们对于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不满情绪,恶化人际关系,对社会经济系统、社会政治系统、社会价值系统和评价机制造成伤害,对组织系统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造成冲击[10]。
(五)关于社会焦虑的对策研究
针对现阶段中国转型时期出现的社会焦虑问题,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方法。何怀宏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指出,普遍的社会性焦虑是一个有希望的社会转型期的征兆,可以通过制度的改善、社会伦理的调整和个人努力使之减轻。吴忠明认为社会焦虑是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可以从建立公正合理的规则体系入手来缓解这种焦虑情绪。另外,还可以通过完善公共服务、健全法律制度、控制收入差距、有效监督传媒、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等途径来缓解社会焦虑情绪。还有学者从微观的个人角度出发进行了研究,侯霜认为可以通过改变个体认知模式来构建焦虑情绪缓解机制。
三、评价与展望
总的来说,国内学者就社会焦虑的内涵、类型、特征、发展规律、产生原因、影响及其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从现有的研究来看,社会焦虑的相关研究还有待丰富和完善。
(一)界清概念
许多研究者把心理学界的焦虑、社交焦虑同社会学研究领域的社会焦虑混为一谈,应该界清不同学科概念。
(二)统一划分类型标准
目前许多学者对社会焦虑的划分仅仅是依据表面现象,未形成统一的划分标准。
(三)拓展研究方法和加大各阶层内研究
1.跨历史研究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向封建社会过渡、明清民国时期向资本主义过渡、新中国成立初期向社会主义过渡和改革开放时期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渡四次社会转型。对中国现阶段转型问题研究应该采用纵向研究法,结合具体历史背景条件归纳整理每次转型后爆发的社会问题及其特征、发展规律和解决策略及后效,对现阶段的问题分析和解决也提供了时代根源和宝贵经验。
2.跨国际研究
除了要对本国社会转型历史发展进行研究外,还应对其他发展中和发达国家的转型历史进行研究,尤其是与自己有着相同背景的国家,以此为更好地度过社会转型寻求经验。
3.跨学科研究
社会发展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所以,对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焦虑问题也应该进行跨学科研究,这样才能更加全面、更科学地了解和解决社会问题。
4.跨阶层研究
社会焦虑问题涉及各个阶层,阶层间具有差异性,阶层内具有相似性,所以,对社会焦虑问题的研究还应分阶层研究,不能一概而论,大而泛化。
(四)寻求理论支撑,建立研究体系
国内学者对于社会焦虑的原因分析还只是停留在现象方面的概括,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撑,对于产生机制大多只关注宏观因素,较少关注个人因素的微观层次研究。
(五)提出治本方案
由于对社会焦虑产生原因还只停留在现象学概括,所以,目前大多数解决方案只是“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总之,我国学者在关于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焦虑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相关学者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了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目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在目前研究所欠缺的领域加强研究,以期为社会焦虑问题的解决提供更为完善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糜海燕,符惠明.我国社会转型的内涵把握及特征解析[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
[2]新华网福建在线[EB/OL].http://www.fj.xinhuanet.com/dszx
/200707/09/content_10521760.htm.
[3]张艳丽,司汉武.青年群体的社会焦虑及成因分析[J].青年探索,2010,(6).
[4][法]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耿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34.
[5]邱敏.社会焦虑——一个微观层面的社会问题[J].社会,2003,(3).
[6]夏学銮.在更宽广背景下审视“09焦虑”[J].人民论坛,2010,(2).
[7]芮守胜.谈转型期的社会焦虑问题及应对机制[J].商业时代,2009,(35).
[8]吴忠民.社会的急剧转型与社会焦虑[J].科学中国人,2002,(4).
[9]吴忠明.如何缓解“社会焦虑”[J].传承,2011,(19).
【中国社会问题研究教学大纲】推荐阅读:
中国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现状调查研究10-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11-25
中国社会生活史教学大纲07-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_思考题答案09-12
法社会学在中国法理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