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悲剧作文范文

2024-10-23

爱情的悲剧作文范文(精选8篇)

爱情的悲剧作文范文 篇1

李杨爱情的悲剧

李杨爱情故事从古至今都在流传。李杨之间的爱情似乎是早已经注定以悲剧结尾,在政治江山面前,真的有真正的爱情吗?

唐玄宗是一个重色的人,杨贵妃曾是唐玄宗的儿媳妇,但是在一次洗温泉的过程中,唐玄宗无意间见到杨贵妃,被她的美所震撼,于是乎,让她做了自己的妻子。这放在当今的社会上,是不符合伦理道德的,可唐玄宗为了美色,仍是封她做了自己的妃子。杨贵妃一进宫,皇上便对他宠爱万分,后宫即使有美人儿三千人,皇上的宠爱都集中在她一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足以见得唐玄宗对她的宠爱,就连她的家人也得到皇上的恩宠。从此民间出现不重生男重生女的现象。可即使是这样,唐玄宗真的对杨玉环就是真爱了吗? 由于唐玄宗终日和杨玉环游乐,不理政事,宠信杨国忠和安禄山,导致安禄山造反最终引发了安史之乱。在逃亡的过程中,唐玄宗被迫下令让玉环自杀唐玄宗和随行官员逃离长安,在马嵬坡军士哗变,强烈要求处死罪魁杨国忠和杨玉环,唐玄宗不得已让高力士用马缰将杨玉环勒死。所以就这样,在马鬼坡这对恋人生死相隔。就像李商隐所说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宠妃,还不如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能保住既“织绮”、又能“采桑”的妻子莫愁。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剧。

我觉得李杨的爱情一开始就是一场悲剧,自古以来,君王重色无情,江山至上。他们生来便有一种使命,保卫江山。所以自古有句话叫,红颜祸水。李杨的关系必然会导致朝廷内外的谴责,他们认为唐玄宗从开始的励精图治到其后奢侈淫乐的性习相远,完全由杨贵妃所致。所以他们的爱情是不被人看好的,且具有政治色彩。这样的爱情,本身就有很多身不由己,就像唐玄宗纵使不想杀她,也会迫于政治,臣子的压力而不得不杀她。有人说唐玄宗自私,虚伪无情,我却不那么认为,作为天子,本来就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虽说万人之上,其实却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苦衷不得已。为了大局而放弃自己的妃子,在我看来是件正确的事,但对于李杨来说,这便是他们的悲剧了。

爱情的悲剧作文范文 篇2

先从周萍的人生导师周朴园谈起。

周朴园是周萍的亲生父亲,生活的监护人,人格的塑造者,命运的主宰者。周朴园是剧中的一个主要人物,他出身封建家庭,虽到外国留过学,却又尊崇旧道德。这个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人物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是富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在家庭中,他君临一切,简直像一个暴君,为了显示自己的封建家长的威严,他的意见就成了法律,任何人都不得违抗。他逼得繁漪这个失去幸福和爱情的女子陷入痛苦的深渊,又把她当作神经病来治疗……周朴园极力地维护着这个自以为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周萍从乡下回来后,对严厉、专制、冷酷的父亲有一种本能的恐惧与疏远,他苍白、怯懦、空虚、脆弱,他需要爱的抚慰、理解和倾诉,那颗敏感而脆弱的心渴望“贝亚德丽采”的亲抚。

周萍在这样一个令人窒息、压抑的家庭中遇到了同样不满周朴园的专制,同样孤独寂寞、渴望真情的繁漪。两个天涯沦落人一拍即合,迸发出叛逆的爱火。繁漪追述的“你说你恨你父亲,你愿他死,就是犯了灭伦的罪也干”,既是周萍的巧言诱语,也是他的激情宣言。这是他固有的“蛮性”和后天“文明”的尖锐冲突,是他内心的激情欲望和理智道德的正面交锋,两股力量相互消长。他痛苦焦灼、不得其所,甚而羡慕无所顾忌、敢做坏事而心安理得的鲁贵,佩服景仰“模范市民家长”的父亲。

再看周萍在与繁漪畸形恋爱中的表现。

周萍从繁漪那儿得到的是他从小就缺乏的母爱、姐姐对心爱的弟弟的爱以及一个成熟女性对一个冲动少年的性爱启蒙。对于在“井底”苦苦挣扎的繁漪而言,她获得了青春活力,甚至获得了自救的希望。“繁漪是个最动人怜悯的女人,她不悔改,她如一匹执拗的马,毫不犹豫地踏着艰难的老道,她抓住了周萍不放手,想重新拾起一堆破碎的梦而救出自己,但这条路也引到死亡。”她的生命燃到电火一样的炽热,也如它一样的短促。而周萍在最初的火光闪现之后就开始了爱的逃避。他觉得这样做是卑鄙可耻的,像老鼠在狮子睡着的时候偷咬一口的行为,同时如同一切好内省而又冲动的人,在他的直觉过去,理智冷回的时候,他更刻毒地恨自己,更深地觉得这是反人性,一切的犯了罪的痛苦都牵到自己身上。事实上,他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想到是他引诱了繁漪,这只要听听他在繁漪面前所说过的一番话“我后悔,我认为我生平做错一件大事。我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弟弟,更对不起父亲”就可以明白。“但是最对不起的人有一个,你反而轻轻地忘了……你最对不起的是我,是你曾经引诱过的后母!”繁漪终于明白,周萍不是简简单单的喜新厌旧,而是感情上的分道扬镳。

最后看看四凤在周萍心中的分量。

如果说代表了上层的雕琢与成熟的繁漪必然被周萍抛弃,那么代表着底层的质朴与鲜活的四凤是否命运要好些呢?“要把自己拯救起来”,周萍需要寻找另一个女子来完成情感的转移,他抓住富有青春活力的四凤, 想用她的 “ 新鲜”“清朗”来洗涤自我,救助“自己心内的残疾”。当然,周萍自己明白“这次的爱不只是为求自己心灵的药,他还有一个地方是渴”。在《雷雨》 那郁闷酷热的环境中,面对生命饥渴,周萍作了最惨烈的挣扎。虽然四凤是个没有文化、身份低下的婢女,与他没有多少感情共鸣,但周萍心中那股原始的力量迫切需要寻找宣泄的途径和对象。他抛却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及上流社会的交际名媛等多种选择,摈弃门第之见疯狂地追求四凤,也许是心地单纯的四凤对他的崇拜使他没有丝毫压抑,找到了做男人的尊严;也许是血缘的至亲之间有着微妙的心灵感应,酷似母亲的四凤冥冥中给了他一种久违了的亲近感和隐约的安全感。于是,他无视二人身份地位的悬殊、门第的隔阂,一意将四凤当作“心中的太阳”,“就把生命交给了这个女孩子”。周萍口口声声说“我死了那是我的福气……我恨活着……”,他想尽办法背离乱伦,殊不知又陷入新的乱伦。对于他痛苦的心灵无疑是雪上加霜。周萍留给他父亲最后一言“真不该生我”,这既是他万般绝望的写照,也是他多舛命运的浓缩。双重的乱伦宿命的罪孽,徒劳的挣扎。周萍是个无辜者,茫茫然被命运之手左右,陷入一重又一重泥淖而无法自拔。

周萍可能是爱四凤的,但他们的悲剧也是必然的。即使没有乱伦,他也不过像他父亲当年一样爱上丫头,最后为了门第相当而改娶大户人家的小姐。这里可能有爱的割舍,却没有道德的重压。在周萍的潜意识中,爱四凤是心灵自我救赎的一种途径。他想借此摆脱一个错爱对象的纠缠,借此逃避一次错爱经历对自己心灵的折磨,急于回到“道德”的轨道上来。“当四凤不能了解也不能安慰他的疚伤的时候,便不由自主地纵于酒,于热烈地狂歌,于一切外面的刺激之中。于是他精神颓衰,永远成了不安定的神情。”四凤问他:“你为什么不带我去?”周萍从未真正想过这个问题,因为他并没有想过对她负责。两年未回家的父亲回来了,他感到恐惧。繁漪执着地抓着他,他只想逃,不顾一切地逃。他继承了周朴园的精神衣钵,早已失去了爱的能力,和新生一代鲁大海、周冲及四凤相比,显得格外不同。青年未必都是革命的,周萍是一个精神上已经死亡的男人。两个女人都把命运交给他,指望他来拯救,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悲哀,其结果只能是 “ 我恨着我早没有知道你”(繁漪)。四凤是灰姑娘,可惜周萍不是能使她过上幸福生活的王子。

周萍对父亲的内疚和归顺,表面上是源于对乱伦的恐惧,深层原因却是父亲所代表的旧统治秩序、生活方式对他威压与诱惑。由此看来,周朴园不仅是周萍的生身父亲,何尝不是周萍的精神导师。我们不妨再结合吃药那一场戏来看看周萍的表现。繁漪反复声明“不愿喝这种苦东西”,周朴园不予理睬;繁漪想等一会儿再喝,周朴园不允等待;周朴园硬逼周冲劝母亲当面喝下去,又喝令周萍跪着劝母亲,用“夫权”和“孝道”这双重的伦理枷锁迫使繁漪就范,要繁漪为孩子们做个“服从的榜样”。此时的喝药不再是为了所谓的治病,实质是维护家庭的封建秩序和周朴园的家长尊严。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弟弟周冲都“气得发抖”的情况下,最先妥协并忠诚维护周朴园的竟然是周萍。他规劝周冲“听父亲的话吧,父亲的脾气你是知道的”———让周冲服从; 在父亲的威吓下,以下跪来逼繁漪喝药。当周冲提出拿自己的学费帮助别人(四凤),周朴园尚且不会答应,他又怎能让周萍娶回一个“下等女人”有辱门户?再者,难道乱伦关系不比娶回一个“下等女人”更能妨碍这个“最圆满,最有秩序”家庭的社会地位?不难想象,这样的一个“懦弱、无能、无行动感” (在对待鲁大海的态度上,还表现出凶狠与卑怯) 的人在如此“冷酷、专制、暴戾”的周朴园提出让他娶某名门小姐为妻时,他会拒绝吗?绝对不会。同时,我们更不会忘记,周萍当初爱上四凤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现在他不得不爱四凤了,他要死心塌地地爱她,他想这样忘了自己。”法国哲学家帕斯卡曾惊叹于人类现实生活的矛盾:“人是怎样一种怪诞的东西啊!是怎样的奇特、怎样的怪异、怎样的混乱、怎样的矛盾主体、怎样的奇怪啊!既是一切事物的审判官,又是地上的蠢材;既是真理的储藏所,又是不确定与错误的渊薮;是宇宙的光荣与垃圾。”周萍便是浮萍,浮浮沉沉,随波逐流,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四凤与周冲的意外身亡,令他再也无法面对现实,命运的反复捉弄,俄狄浦斯情结发展到了最后一步,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了,只有将自己更远地放逐。他选择自杀来惩罚自己,因为死亡是惩罚自己的最圆满形式。

林肯的爱情悲剧 篇3

初恋情人早逝

1834年,25岁的林肯在伊利诺伊州纽沙勒镇一个杂货店当店员,老板的女儿安妮是他的初恋情人。这是个非常美丽的姑娘,蓝眼睛,褐色头发,芳年19。河岸、树林中,经常可以看到这一对恋人的身影。林肯常常出神地凝视安妮美丽的蓝眼睛,而当安妮温柔的小手轻轻地触摸林肯时,他竟然兴奋得几乎窒息,仿佛享受到了世界上最大的幸福。林肯步行到20里外的春田镇向一位律师借来法律书,利用工余时间,废寝忘食,刻苦学习法律,准备当一名律师。安妮答应在他读完法律课程正式执业时,就和他结婚。

可是,似乎上天有意和他过不去,就在幸福快到手时,不幸却降临了:1835年8月,安妮得了斑疹伤寒。她发高烧,身体热得像火,两脚却冷冰冰的,必须用烧热的砖头取暖。几星期以后,安妮的病不但没有好转,更是衰弱得连手都抬不起来了。接连两天,她一直轻轻地念叨着林肯的名字。虽然医生禁止任何人打扰她,这时也不得不允许林肯和她见面。林肯站在床前,痛苦地看着病重的安妮,两人默默地对视。第二天,安妮失去知觉,从此昏迷不醒,直至死亡。

安妮之死给林肯带来巨大痛苦。他吃不下、睡不着,远远避开人们,目光呆滞地凝视着远处,好像灵魂已随安妮而去,只留下一副空躯壳。他完全丧失了生存的意志,什么也不干,不跟任何人说话,只是每天一个人走到5里外的公墓去陪伴安妮。他在公墓待的时间太久了,朋友们担心他,就到公墓去劝他回来。暴风雨来临,林肯痛苦地泪流满面,他说,他不能让安妮的墓被狂风暴雨侵袭。人们看到他摇摇晃晃地在河边乱逛,口中喃喃地念叨着不连贯的字句,怕他会精神崩溃,怕他自杀,就拿走他日常使用的小刀,并且监视他,防止他跳河。

安妮的遗骨哪里去了

安妮的死使林肯完全变了一个人,忧郁症征服了他。日后与林肯一起工作的一位律师曾在谈起林肯的忧郁症时说:“20年间,林肯没有过一天快乐的日子。他几乎成了全伊利诺伊州最忧郁的一个人”。他自己曾在安妮去世两年后对一位朋友说:“别人以为我已经大致恢复,可以痛痛快快享受人生了。其实,在人后我依然沮丧至极,甚至到了不敢随身携带小刀的地步”。

也就是从这时候起,林肯非常喜欢有关悲哀和死亡的诗篇。他常常一个人呆呆地默然静坐很长时间,喃喃地念着《最后一片叶子》中的诗句:

长满青苔的大理石

盖在红润润被他吻过的

樱唇上;

他心爱的名字

多年前早已刻在

墓碑上。

安妮去世50年以后,发生了一件令世人迷惑不解的事:

1890年,曾有过一次迁墓。安妮的坟墓被挖开时,一位年轻时曾跟林肯一起工作的人在场。这个人和掘墓人都证实说,坟墓里没有安妮的遗骨,只有她临终时穿的衣服上的4颗珍珠钮扣。

安妮的遗骨哪里去了呢?

人们回忆起,安妮死后,林肯常常步行5里路到安妮的坟前,久久不归。难道是……

当然,这只是猜测,没有确凿的证据。

与玛丽相恋

安妮之死给林肯带来的巨大痛苦,持续了两年。两年后,1837年3月,林肯骑着一匹借来的马,到了春田镇,开始做实习律师。

当时他非常穷。订购一个床架,材料费17美元,他对家具匠说:“虽然不算贵,可我还是没钱买。如果你能让我赊账,到圣诞节,我的律师事业成功了,就可以还钱;如果失败,我可能一辈子都还不起”。他那忧郁的语气,打动了家具匠。他仔细端详着林肯,心想,我这辈子从来也没见过这么阴沉而忧郁的面孔。一股强烈的同情心在他心中油然而生。自那以后5年半的时间,他让林肯一直住在那个店铺里,分文未取。

林肯和史都华律师合伙办案。头半年,他们只收了5笔律师费,一共42元5角,和充当酬劳的大衣一件。林肯心灰意冷,甚至想放弃法律,改行当木匠。

可是,就在这十分艰难困顿之际,却有女人来找他了。此人就是玛丽·陶德,有着高贵的气质,家族中祖父辈和曾祖父辈出过将军和州长,其中有一位还当过海军大臣。玛丽本人曾在一所由法国流亡者办的学校读过书,会说巴黎腔的法语,能跳法国贵族在凡尔赛宫跳的八人舞和圆圈舞,因而自以为比别人优秀,常显露出一付高傲的神气,还自信会嫁给一个日后能当总统的人。也许是老天赋予她一双能预见未来的慧眼,她先前追求的当时已是美国政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道格拉斯,1860年和林肯一起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可是,两人进展得很不顺利,于是玛丽转而追求林肯。她本想以此举引起道格拉斯的嫉妒,好重新把他抓在手里。可是,她这一招在道格拉斯身上并未奏效,倒是真的征服了林肯。林肯为她那高贵的仪态和女性的聪明伶俐所倾倒,而玛丽听了林肯在自由党聚会上的政治演说,也兴奋地夸奖林肯说,他是个大演说家,将来有一天必会登上总统的宝座。她从内心以他为荣……他们决定于1841年元旦结婚。

逃婚

可是,随着婚期的临近,林肯却一天天看清楚玛丽各方面都和他相去甚远:教育、出身、脾气、嗜好、见解……因此,彼此经常惹对方生气。林肯反复考虑后决定,必须解除婚约。

玛丽坚决不同意。这个虚荣心极强的女人怎么能让已经捏在手心里的未来的总统溜掉呢?她在林肯面前痛哭流涕,那种痛苦的样子让林肯受不了。他的心软了,把她抱进怀里,并且吻了她。他对朋友们说:“算啦,我认了。事情已经发生了,我只好遵守诺言。”

日子一天天过去,婚期飞快地逼近了。林肯却一天天地更加忧郁、沮丧、失魂落魄。他常常一个人在屋里呆呆地坐着,不去办公室,也不去参加州议会的会议。有时候,他半夜三更起床,到楼下点上壁炉的火,独自对着炉火坐到天亮。他吃得很少,体重一天天减轻,身体一天天衰弱。他躲着每一个人,不愿跟任何人说话,精神近乎失常。

婚礼的日子到了。新娘家一切都准备好了,客人们也都到齐了,只等林肯一到,就举行婚礼。

可是,林肯却临阵脱逃了。直到晚上9点半,还不见他的身影。玛丽伤心欲绝。人们不安地猜测:他遭到什么意外了吗?也许是自杀了?大家提着灯笼,到镇上他常去的地方和通往乡间的道路上去寻找他。

人们焦急地从一个地方找到另一个地方,所有估计他可能去的地方都找遍了,也未见他的踪影,直到天亮前,才发现他坐在办公室里,嘴里喃喃地念叨着语义不明的话语。人们见他神志不清的样子,立刻把医生叫来。医生吩咐,要密切注意他,并拿走他随身携带的小刀,惟恐他自杀。

林肯逃婚3周后,在写给他的合伙律师的信中说:“现在我是世界上最悲哀的人。如果将我的悲哀平分给全人类,世上就没有一张愉快的面容了。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好转,也不能总这样继续下去。看来,如果我不能好转,就只有一死了。”

这段时间的林肯经常想到死亡。他渴望死亡,还写过一首以自杀为题材的诗。

这一切表现,就和安妮死时一样。所不同的是,那是恋人的死,而这次是对结婚的惧怕。

往后的事实证明,他惧怕得有理。

为道义而结婚

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林肯对玛丽不理不睬,希望她能转而看上别人。可是玛丽仍然不肯放过“未来的总统”,她的骄傲和自尊,她的做总统夫人的美梦,都在她心中大声命令她:你一定要让亚伯拉罕·林肯娶你!

命运再一次与林肯作对。他为其写社论的那家报社的总编的太太,虽已年过40却仍无孩子,于是便把其爱心转移到青年男女身上,自命为春田镇的媒婆。她要为玛丽圆这个梦。

1842年10月的一天,林肯应邀到这位太太家做客。进入会客厅,他惊讶地发现玛丽坐在他面前。

这一次,玛丽除了使用她的惯常武器——哭以外,还利用了林肯道德观念强的“弱点”,向其进攻。她说,在道义上,林肯必须娶他。因为他曾说过要和她结婚,一个讲道德的人怎么能违背自己的诺言呢?

林肯屈服了。

一个月后,林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勉强向玛丽求婚。

玛丽要求当天晚上就举行婚礼。有了上一回的经验,她要迅速有力地把她心目中未来的总统缚牢,以免梦想再次化为泡影。于是,只经仓促的准备,这两个“好”事多磨的“情人”就以闪电般的速度迅速踏上了婚姻的祭坛。

不幸的婚姻

在林肯穿上他最好的一套衣服,把破旧的皮鞋擦黑,准备做新郎倌时,曾有个孩子天真地问他要到什么地方去,林肯回答他说:“我猜,大概是要下地狱去吧”。

林肯的婚姻真像他所猜测的那样是地狱吗?

林肯夫妇的房东莱尔太太说过这样一件事:一天早晨,林肯夫妇正在吃早餐,林肯不知哪一个举动触怒了妻子,她当着正在用餐的全体房客的面,气冲冲地把一杯热咖啡泼到林肯脸上。林肯一言不发,屈辱地呆坐着。照顾用餐的房东莱尔太太拿来一条湿毛巾,把他的脸和衣服擦干净。

这件事可以作为象征,说明林肯夫妇二十几年的婚姻生活状况的悲剧性质。

林肯害怕回家,害怕和妻子共处在同一个屋顶下。律师职业为他提供了离家的借口,每年有半年时间,他都在外地巡回办案。他宁愿住在条件恶劣的乡下旅馆里,也不愿听玛丽没完没了地唠叨,乱发脾气。连邻居都说:“她折磨林肯,把他弄得魂飞魄散。”“林肯太太尖锐的大嗓门连街上都听得见。凡是住在附近的人都听过她对林肯连续不断的怒骂……”

林肯不修边幅,生活琐事上不拘小节,这些习惯和举止玛丽很看不惯,常常引起她的唠叨和不快。林肯的驼背、步态也引起玛丽的不满,她嫌林肯的鼻子长得不够直,下唇突出,面有肺痨之色,手脚太大,胳臂太长,像长臂猿,而脑袋却太小了。更令人不能容忍的是,林肯想邀请继母来家中过圣诞节(林肯9岁丧母,他的继母对他非常好),竟遭到玛丽的反对。她看不起林肯的继母和他们全家人。23年间,林肯的继母一直住在离春田镇70里的地方,林肯曾去探望她,而她却从未获准踏进媳妇的家门。

1860年,林肯竞选总统成功,玛丽终于实现了她当总统夫人的梦想。可是,她的脾性并未改变,她继续折磨林肯。

按照惯例,在白宫举行的招待会上,总统要选一位女士绕场开舞,这位女士当然不能是总统的妻子。林肯太太不能容忍这种做法。她不但不允许林肯跟别的女人绕场开舞,甚至和别的女人说几句话,她都会用嫉妒的目光盯着他,厉声苛责他。为防止发生使大家都不愉快的事,参加招待会以前,林肯必须先去请问他嫉妒成性的妻子,他可以和谁讲话。林肯太太提到一个又一个女人时,总是说她讨厌这个,憎恨那个,好像这世界上的女人没有一个能够中她的意。

她还想干涉总统的工作。一次,她威胁林肯,若不提升某一位军官,她就要当着大家的面倒在地上。还有一次,她在重要的访谈时间冲进林肯的办公室,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堆话。林肯什么也不说,默默地站起来,抓住她的臂膀,把她推出房间,回到屋里,锁上门,继续谈话,只当未发生这回事。

南北战争胜利后,林肯太太写信给战功卓著的格兰特将军,邀请他与总统夫妇一同乘车兜风,观看灯火。可是,她没有邀请格兰特太太。

几天以后,她安排了一次戏剧欣赏,邀请格兰特夫妇和战争部长史丹顿夫妇到总统包厢观赏演出。史丹顿太太赶紧去找格兰特太太,问她去不去。她说:“如果你不接受邀请,我就不去。你不在场,我可不愿跟林肯太太一起坐在包厢里。”格兰特太太立刻说她不敢去。因为她知道,当格兰特走进包厢时,观众一定会起立喝采,欢迎这位打败南军的将军。那时,谁知道林肯太太会作何反应呢?如果她闹出丢脸和伤感情的事,该如何收场呢?

就是在那次演出中,林肯被刺杀了。

是爱情之哭吗?

林肯被刺后,林肯太太躺在白宫她的住处哭了5个星期。当时一直守在床边的一位女士事后回忆说:“我永远忘不了那个场面——心碎的嚎哭,凄厉的尖叫,恐怖的痉挛,发自心灵深处的悲鸣……”

她哭的是什么呢?是为丈夫的死而痛心呢,还是痛惜自己仅仅5年的总统夫人生涯过于短促了呢?

她的哭是爱情之哭吗?她的哭如果不包含爱情,会那样深沉、剧烈吗?

浅论《人生》中的爱情悲剧 篇4

【摘 要】爱情是永恒的母题,而大多数文学作品中的爱情都是以悲剧收尾。在路遥的小说《人生》中,高加林、刘巧珍和黄亚萍三个年轻人的爱情纠葛最终成为了悲剧。本文将从这三个青年不同的爱情观,高加林的“前途高于爱情”,刘巧珍的“依附式爱情”,黄亚萍的“爱情理想主义”来分析导致他们爱情悲剧的原因,例如性格、境遇变化、社会历史等原因。而了解他们爱情悲剧的原因既有助于我们对整部小说的解读,且对我们现在的青年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生》;爱情观;悲剧

路遥的《人生》发布于1982年,三十多年来依旧广受读者的喜爱,没有失去其独有的魅力,不仅是因为其特有的时代意义,在新的时代浪潮下,年轻人的奋斗与抉择,还是因为书中高、刘、黄三个人的爱情悲剧打动人心,也让许多读者产生共鸣与思考,分析《人生》中的爱情观与爱情悲剧,有利于我们深化认识小说的主题。

一、三人不同的爱情观

(一)高加林的爱情观

高加林出生在乡村,却想要离开农村,成为城市人,他有能力,有志向。在未考上大学的情况下,他靠自己的能力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却被大队书记儿子三星的顶替,从教师变成了农民,他难堪、惆怅与痛苦。

从县城卖馍回来的路上,巧珍向加林表白,加林被动地接受了,但很快就后悔了,“他甚至觉得他匆忙地和一个没文化的农村姑娘生这样的事,简直是一种堕落和消沉的表现;等于承认自己要一辈子甘心当农民了......要是和巧珍结合在一起,他无疑就要拴在土地上了。”高加林后悔是因为他认为如果和巧珍恋爱,就得当一辈子农民,而他不愿意。在加林看来,巧珍的爱只是在他落难时的安慰,对他的前途却没有助力,所以在后来也抛弃了巧珍。

之后加林去县城当宣传干事,亚萍强烈地追求他,并想让他跟她去南京工作时,“他反复考虑,觉得他不能为了巧珍的爱情,而贻误了自己生活道路上这个重要的转折――这也许是决定自己整个一生命运的转折!”他决定与巧珍分手,与亚萍在一起。

由此可见高加林的爱情观是“前途重于爱情”。

(二)刘巧珍的爱情观

刘巧珍虽然没有上过学,但是她有着殷实的家底和“盖满川”的样貌,而且聪明、悟性高。她虽没能接受教育,可是她没有自暴自弃,她选择了有文化的高加林。

她对高加林的爱更多表现在对他的关心与依附上。高加林去城里卖馍失败,她会考虑他的心情,帮助他卖馍;在“卫生革命”后,她给予苦闷的加林以关心与支持;她想象和加林在一起后的生活是男主外女主内,加林是她的依靠。

同时巧珍对加林也有决断。在高加林去城里当了干事,抛弃了巧珍,她在爱情无可挽回的时候,敢于正视现实,果断放弃。而在高加林因举报而被撤职回村当农民后,巧珍会阻止想要前去羞辱他的姐姐和母亲,甚至希望村小学增加教师时,首先考虑高加林。在这一方面,巧珍的爱格局更大了。

(三)黄亚萍的爱情观

黄亚萍是接受现代教育的爱情理想主义者,她崇尚爱情平等与独立自主。“在她看来,追求个人幸福是一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我是我自己的’,谁也没有权力干涉她的追求。”

然而,她同时也囿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中。她在高中时欣赏高加林的才华,毕业后由于家庭和身份的缘故与高加林联系不多,当加林成为了通讯部干事后,似乎他们的身份变得平等了,亚萍对加林的爱慕之情重燃,在一次次交流接触后,他们就恋爱了。而当加林被人举报失去工作时,亚萍甚至想要和他一起去农村成为一个农民,但这也只是亚萍的异想天开的冲动而已,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无比脆弱。她的“理想主义的爱情”在现实面前终究是个理想罢了。

二、造成爱情悲剧的原因

(一)高加林与刘巧珍的爱情悲剧

1.对爱情与人生追求的侧重不同

之前说到高加林的爱情观是个人前途高于爱情的,而刘巧珍的爱情观更多是对加林的依附。巧珍的家庭观念还是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她就在家里好好劳动,把娃娃抚养好。将来娃娃大了,有个工作的老子,在社会上也不受屈。再说,自己的男人在门外工作,她脸上也光彩”。而加林更加看重于他的个人前途,他可以为了个人前途而抛弃爱情,他想要往上爬,成为城市人。

2.文化水平的差异

高加林有文化,而巧珍却一个大字也不识,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导致他们没有一致的精神追求和共同语言。高加林可以和黄亚萍谈论文学,谈论世界形势,但是和巧珍的话题却只能是家里的母猪产了几个仔。这样的相处模式让高加林感到了情感上的空虚。“现实满足的不能实现,使人宁可沉溺于审美的境界之中,而不愿面对现实”。

(二)高加林与黄亚萍的爱情悲剧

1.性格因素

高加林自尊心很强。他去城里掏粪时被嘲讽的不服与决心,成为通讯部干事后被赞美的自豪与骄傲。

但他又很矛盾地自卑。他为了生计去?h城卖馍时害怕遇到熟人,遇见了高中同学只能酸酸地说了句:“你现在位置高了,咱区区老百实在不敢高攀”。一句话将加林的自卑展露无遗。

而后来加林被撤职回家时坚决地同亚萍提出了分手,既由于他自卑于和亚萍的身份差距,又自尊于应有的担当,所以也导致他的爱情悲剧。

2.复杂的社会因素

小说反映了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村的社会面貌,先进的城市和落后的农村对比鲜明,农村的高加林恰巧生活在这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内心对农村厌倦,强烈渴望能到城市里去施展自己的才华但却受到环境和现实的制约,只能苦苦挣扎。

其实高加林和黄亚萍高中毕业不再联系,之后的分分合合,说白了就是他们之间身份阶级变化的体现,或者说是建立在加林是不是农民的基础上。是,他们身份就有差距;不是,成了通讯部干事,身份似乎平等了。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农村与城市的差异的问题导致了他们的爱情悲剧。

三、总结

总的来说,高加林和刘巧珍、黄亚萍俩人之间的爱情都是悲剧,究其原因不仅仅是他们迥异的三观和爱情观,也是由于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

但同时也正是高加林的爱情悲剧导致了他的人生悲剧。而作者路遥没有对其进行单纯的道德审判,而是从人物遭遇中去寻找矛盾的深层冲突点,让读者不仅仅局限于爱情的思考,而是延向更远的社会层面。

高加林的爱情悲剧即使在现代社会中依旧存在,例如传统的家庭生活与去大城市闯荡之间的矛盾等。而通过对小说爱情悲剧的探源,将有助于我们甚至现代“高加林”们正确地看待人生和爱情道路上所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参考文献】

浅谈伤逝爱情悲剧的原因 篇5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一部以青年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的悲情小说,一曲荡气回肠的爱情悲歌,旨在批判走个性解放道路的脆弱性,向人们揭示了只有社会解放才能达到真正的个性解放。以“涓生手记”的形式,回顾从恋爱到感情破灭这一年的经历,从涓生和子君的相识、相爱、同居到感情破灭、子君的死亡。用涓生的切身感受来抒发他曾有的热烈的爱情,深切的悲痛和愿入地狱的悔恨。作为鲁迅的唯一爱情小说,却以涓生和子君他们爱情的破裂为结局,可以说是一个悲剧。但它的悲剧原因又是什么呢?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社会自身的原因:黑暗社会的重压、封建礼教的束缚

涓生和子君是五四时代的青年,他们的思想带有时代的特色,所以他们的爱情悲剧也有时代的原因。要求个性解放,婚姻自主是五四时代知识青年的普遍呼声,然而在那种黑暗的生活中,“男女平等”、“自由恋爱”,只仅仅不过是一种幻想,他们所追求的爱情到最终是不可能不破灭的。

人是社会的产物,终其一生不过是在“社会”这个圈子里兜转、逃不开“社会”的桎梏。子君与涓生虽然在新思潮的背景下已经解放了思想,然而他们仍处于一个尚未解放的。超越社会半步的是天才,超越世界一步的却是疯子。“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而人类这个群体排异现象的又是特别悠久而顽固的,涓生和子君的所作所为自然只能得到社会的排斥与不认同。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几千年封建家庭的牢笼。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樊篱、制度的残酷性和反动性,奠定了他们当时所处时代社会的本质。封建礼教是绝对不容许有悖“常纲”的事物出现,爱情也不例外。在当时的婚姻一定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是社会所不容的,甚至连亲人、朋友的认可都得不到。在我们今天看来。这个在世上一个小又小之的愿望,都不能得以现实。在当时那样的一个黑暗社会,注定了他们爱情的悲剧。不是世界上所有的爱情都能拥有像童话故事般那样的结局。明白的人懂得放弃,真情的人懂得牺牲,幸福的人懂得超脱。

个性解放、婚姻自由是离不开社会解放的,这理论是评论家所公认的。但是,并不是在这样的社会下所有思想解放的情侣都不得善终,毕竟即使整体决定部分我们仍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我想说,社会因素只是他们爱情悲剧的一个重要外因,但不应该是他们爱情悲剧的决定因素。

故事发生在“五四”年代,在那个黑暗社会里,恋爱和婚姻问题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问题,他们感情的破灭似乎还可以归罪于社会解放的过程。那么现在呢?21世纪的爱情,创造在一个更进步更自由的时代,我们不会再经历涓生和子君那样的社会迫害,不必为“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的苦恼,也无需为求生而像涓生那样“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

行,或奋身孤注”的决择。但是,我们今天的爱情,却因更加自由,一任的梦想还是重复着涓生的故事,一样的爱了,逃了,最后抛弃他们曾经深爱过的女人,任她们自生自灭......二、涓生和子君本身的性格弱点注定了他们爱情悲剧的一个必然原因

人们常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想来是经过了广大人民的验证的。马哲也告诉过我们,外因是重要条件,而到底内因才是决定条件。而“相爱容易相处难”似乎也成了子君与涓生爱情悲剧的真实写照。他们相爱是不容置疑的,冲破了立交的重重束缚与旁人厌恶鄙视的目光,那么艰难也要在一起,但是终究结局却也不过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说说子君,历来的评论都说子君是一个觉悟不高的女性,在获得幸福之后“眼光便只囿于小家庭凝固的安宁与幸福”。

子君先开始,同居之前时非常勇敢,力争婚姻自主,不顾人们的一切非难,脱离了自己的家庭,大胆的说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能够做到这一点,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确实是不容易。我们就以脱离家庭来说,不仅有经济上的问题,而且还有感情上的问题,由此可看出,子君对个性解放的要求是非常之坚决,但个性解放是不能离开社会的解而孤立的追求的,子君的悲剧就在于她原来的理想太狭小了。她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勇气,主要动力就是爱情。这个理想本身就决定了他的悲剧。就她的理想的最终目的来看,这个理想是达到了,和自己心爱的人组织一个小家庭,斗争告一段落,已经胜利了。但是恰是胜利的时候,正是她悲剧的开始。这正是鲁迅先生思想的深刻之处。子君原来是很苍白,同居以后,竟胖了起来,脸色也红润了,并且全心用于家庭的生活。她的目的很渺小,开始还能想家庭斗争,但到涓生失业了,无畏的子君变了色怯弱了,她就经不住打击了。子君要求个性解放,婚姻自主,很勇敢,经历过斗争之后不是问题的解决,而是问题的产生。她以为是奋斗的成果,实际恰恰是悲剧的开始,子君的形象在当时社会有很大的代表性。

涓生和子君不同的一点在于,他开始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中没有子君那么勇敢,对社会压力有些畏难情绪,但是当家庭建立以后,他不像子君那样一下子解除了武装,他比子君现实一些,有更进一步的觉悟,对社会的残酷性有些了解,当不幸来临的时,多少有点精神准备,保持着一定的清醒,考虑过一些比及家庭更多的问题,他失业后比子君经得起打击,坚强。在家庭发生裂痕后,他想到“世界上并非没有为了奋斗者而开的活路”,他以为自己翅膀还未麻痹,没有失去非的能力,但究竟怎样非自己很茫然。他看到了人生要义,比子君只看到小家庭要广。但是究竟比子君清醒多少,看来也很有限,而无行动。他认为“人必须要真实”,不能虚伪,没有勇气讲真话的人,就不能开辟一条新生的道路。但是他对生活真实的第一步就是他要对子君说,“我已经不爱那你了”。涓生不愿意回忆过去两人的感情,而是子君借以维持生命最重要的一点。他也知道说不出不爱子君的话会发生很大的变故,但是他认为一个人,应该有勇气说出真实的话,然而在那个社会里,说真话和说假话的结果几乎是一样的,这就正说明了当时,社会的虚伪性和残酷性。涓生对生活还有点勇气,想找一条道路奋斗一番,但是这条道路很渺茫,他既不能和子君携手而行,有不愿和子君一块死,只好独自走去。他没有真正认识到社会的黑暗与压力,他把不幸归因于和子君的结合上,急于摆

脱而走自己的路,这正是他的悲剧。结尾涓生说,他得“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这里“遗忘”和“说谎”是反语,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涓生找路的力量就在于这种对现实社会的痛恨,而控诉则是他的第一步。在这里,我们看到子君的勇敢,涓生的正直、觉醒,同时也看到他们的软弱和目光短浅,他们认识上的局限性。

三、经济上的困顿, 使他们失去了轻松自如的心态,他们的爱情也就一步一步地走向灭亡。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求排在首位,也是最基础的位置。一个人想在社会有一番建树,首先应该是解决生存问题,生存的问题解决不了,还谈什么其他奋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第一,存在第一,人要吃饭,吃饭就要用钱,钱就是经济。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到能够为钱而卖掉。追求理想固然重要,但是一定要执着于现实,思考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

在涓生和子君生活的社会里,他们要生存最起码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爱情需要建立在物质基础上,涓生和子君曾经有过很深的感情,但是到最后他们那朵美丽的爱情花朵也是悄然凋落。在除了社会压逼和他们个人性格特点的缺陷之外,生活的困顿,使他们失去了斗志!我虽然不敢说没有面包就没有爱情,但是没有面包的爱情是难以维持的,难道真的是:“有情可以饮水饱”吗?美满的爱情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就像一朵美丽的花朵需要阳光和雨露一样。

在经济困顿上,涓生和子君脱离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子君没有工作,涓生先开始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公务员,工资也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当涓生失业时,经济来源断绝,子君的第一反应是:无畏的子君也变了颜色,涓生也只有忙碌在求生的道路上,以前的轻松自如的心态也没有了,也忙于抄抄写写的生活.由此也和子君产生了矛盾。涓生要一个安静环境去工作,而子君也为了生活上的一点琐碎的事情和生活上的拮据而同邻居争论不休,致使涓生有了那么的一种感觉:“天气的冷和神情的冷,逼迫我不能在家庭中安身”,这样的生活,爱情会长久吗?答案是肯定的。

涓生和子君都具有很强的反抗精神,但是由于经济陷入了困境,涓生无法在家里静静地做他的事情,子君也得去为了生计而忙碌着,他们再也没有时间“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卜生,谈泰戈尔,谈雪莱……”,自然就少了一份理解与交流了。也许他们都忘却了经济对他们来说是那么的重要。

爱情是浪漫的,但同样是物质的。没有了物质的爱情或早或晚会变成一种空洞的负担。涓生和子君的爱情,在没有物质做基石的情况下悄悄地改变。“子君的勇气都失掉了,只为着阿随悲愤,为着做饭出神……”涓生开始“……回忆从前,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是有所附丽。世界上并非没有为了奋斗者而开的活路歌也透未忘却翅子的扇动,虽然比先前

已经颓废的多……”只可惜他觉悟得太迟了。涓生送走了小狗阿随,也送走了子君,送走了他们的爱情,小狗阿随可以回来,而子君却永远的失去了……

鲁迅先生曾在《娜拉走后怎样》里面说道:“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就要这较为切近的经济权,一面再想办法”。“梦是好的,但是钱是要紧的。”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这样说,也许是对我们青年的一种告诫吧。他和许广平离开北京正是经济困顿的时候,他们相约“分头苦干两年,挣得足可以维持半年生活费的积累,以便不至于社会压迫来了,饿着肚子战斗,减了锐气”。他告诉我们,不要让爱情麻木了自己的思想,不要以为有了爱情就可以得到了一切,“肚子问题”同样要解决,否则,脚下的路便难走了很多。

四、涓生和子君两人在思想、文化、情趣上的不容与隔膜,也致使了他们的爱情悲剧

这一原因在作品中有充分的展示。恋爱时,他们在一起谈话,子君总是不能理解,只是微微点头;涓生指给她看墙上雪莱的半身像时,她却草草一看,便低下了头,似乎不好意思了;涓生以为可笑的,子君却不觉好笑。于是爱情早早变成了只能“相对温习”,甚至于后来连“温习”也渐渐稀疏起来了。结婚后,涓生“渐渐读遍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了解更深了,许多以前以为了解的,现在看来却是真的隔膜”。涓生喜欢花,可子君不喜欢,却养起了油鸡和叭儿狗;涓生喜欢看书,注重夫妻间的谈话,可子君终日醉心于家庭琐事,“管了家务便连谈天的工夫都没有,何况读书和散步”;涓生被局里开除,心情比较平静,觉得是一种解脱,而子君却“变了脸色”,声音也“只是浮浮的”,显得较为软弱;涓生自信地草拟求职广告,子君却很“凄然”;涓生着手翻译文稿,需要安静,子君在屋里总是散乱着碗碟;涓生的思路不能中途打断,子君却每日“川流不息”地叫吃饭;涓生比较务实,子君却很虚荣;甚至在阿随和油鸡的问题上,子君和涓生也显得互不相融,以致最终逼使涓生不能“在家庭中安身”。涓生感觉到爱情的危机,知道“爱情必须时时更新”,他故意地与子君提起往事,提起文艺,“称扬娜拉的果决”,但子君“所磨练的思想和豁达无畏的言论,到底还只是一个空虚”,她早已什么书也不看,“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既不能“携手同行”,也不能“奋身孤注”,种种努力化为泡影,以致于最后“新的希望只有分离”。

鲁迅先生用了约四分之三的篇幅去描写和展示他们在思想、文化、情趣上的不容与隔膜。正是这种不容与隔膜,导致了爱情的消逝。诚然,社会的抛弃、涓生的失业、经济的困顿在这场悲剧中充当了帮凶的角色。但在这篇抒情味很浓的作品中,读者感受最深的并不是主人公对黑暗社会的控诉,而是涓生对男女之间隔膜的痛心以及由此引发的“说”与“不说”的困境。

五、两个人在一起仅仅靠相爱是不够的

涓生和子君他们爱得不够深吗?在那个年代里,人们的思想还那么传统,能未婚就生活在一起需要多么大的勇气,需要多么深厚的感情。忍受家人的离散,忍受邻居的白眼,忍受单位同事的歧视。甚至走在街上还要避开大家带刺的目光。他们经历了这么多,感情肯定是没有问题了,但是为什么还会分开呢?

六、子君的盲目与冲动,造成了爱情伤逝的悲剧。

爱情的确需要相当的纯度,但是子君忽略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女人首先要自我独立,并不是男人的依附品。爱情与工作应该成依附关系存在着,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子君盲目的与涓生同居,因此而丢了工作.对生活的重心把握的偏差,导致了悲剧的上演。而随后的子君也确实改变了自己,变得庸俗起来,这又是作为女人犯的又一大错误:和自己的爱人在一起了,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女人要时时刻刻活得光鲜,永远富有魅力,这才是女人应有的追求。最后,当对方说不再爱你的时候,要及时悔悟,自己没有魅力了。像以前一样精心打造自己,而不是散失了生活下去的勇气。子君的悲剧不是社会的产物,是她自己没有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女人该怎样过自己的生活?这才是应该引起我们女性广泛注意的一点!怎样使子君的悲剧不再上演? 鲁迅先生说过,“女人幸福生活的最大敌人是无聊”。“没有房子,我让爱情住在哪里?没有车子,生活又如何运转?”生活的现实让大多女孩在选择对象时不得不把男方的物质基础放在首位,但从《伤逝》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如果过分依赖男人,那便会使自己走向脆弱……涓生和子君的爱情用现代化简单的词来概括,那就是由冲动的爱开始再由理智的现实来结束,如此看来,在今天这个社会似乎也无可厚非!

《伤逝》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两个因爱而共同生活的男女,最终因共同生活而失去爱,为什么?《伤逝》是对现代都市人情感生活的一次深刻反省与心灵观照:当爱情的激烈褪去之后,我们该如何去面对平淡如水的婚姻生活?当理想的烈焰一闪而过,我们又如何在现实的灰堆中保留它零星的光芒?

对于《伤逝》我们应该值得借鉴的是,既不能像子君那样爱得失去了自我个性,也不能像涓生那样轻率地开始。没有足够的水,就不要走进罗布泊。既然两人决定了相爱,就应该相互扶持,共同进步,哪怕结局是一同灭亡,也要与爱同生。

七、视爱情为人生终极目标,是子君的悲剧也是女性永恒的悲剧

其实爱情本身没有错,错的是不能长厢厮守,错的是子君把爱情当作人生的终极目标,无法承受失去。子君选择和涓生一起生活,她的压力在那个时代肯定比涓生大得多。在五四初期时代里,子君的执著,却给她带来无数鄙视的目光。“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这种绝然的态度,已经注定她把爱情视为生命的全部的悲剧的开始。爱情是苦涩的,但苦涩中却蕴涵着永远的哲理: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人如果太执着于某种情感,往往会引起这种感情的变化。

子君的死,与其说是特定时代下的社会悲剧,不如说是古往今来,把爱情的追求,视为人生终极目标的痴情女子的永恒悲剧。

八 涓生没有做到对爱情应负的责任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教育儿子:“要记住,爱情首先意味着对你的爱侣的命运、前途承担责任……爱,首先意味着献给,把自己精神力量献给爱侣,为他(她)缔造幸福”。爱情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奉献。

但是,涓生他做到了吗?“……人的生活的第一着是求生,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往的了,倘使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那便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新的路的开辟,新的生活的再造,为的是免得一同灭亡”我们看上去好像还挺有道理的,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里,我们看上去无可厚非,也会赞同。但是,我们想想,他们所生活是怎样一个社会?是一个沉滞的“吃人”的社会。涓生那样做,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把子君往死里推的表现!一种虚伪的心态!他也知道子君一旦离开了他,回到她父母的家里,她一定会死于那“无爱的世界”。最后子君死于那无爱的世界里。涓生没有做到为爱侣奉献,更没有尽到对爱情应该负的责任,他想的只是他自己。他是那种“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里,他离开了子君,实际上就是把子君送向死亡的尽头!

九、子君的死

子君的死,给涓生挽回的机会都没有了。涓生说:愿意真有所谓的灵魂,真有所谓地狱,那么,即使在孽风怒吼之中,他也将寻觅子君,当面说出他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饶恕,否则,地狱的毒焰将围绕他,猛烈地烧尽他的悔恨和悲哀。死者已逝,阴阳两隔,给生存者留下的是莫大的悲哀。这是发自肺腑的悼之歌,是灵魂忏悔的哀歌。同样,如果涓生和子君勉强生活下去,那么结局又会是怎样呢?去挽留一段已从根部枯萎腐烂的爱情,无异于妄想镜中花水中月。感情是世界上唯一一件没有逻辑可言的东西。鲁迅先生在《幸福的家庭》中也作了回答。即使马马虎虎过下去,又当如何?人生有的是奇妙的遇合和安排。不能厮守终身的爱情不过是人生的一个转机站,无论你停留多久,将会乘另一航班匆促离去的。爱情是刹那间的事情,相爱简单相处难。女人爱上一个人不容易,一旦想忘记却很难,也许你需要赔上一生去将他忘记。

论梅侍萍的爱情悲剧论文 篇6

事实上,通过对戏剧《雷雨》的文本细读,我们能够清楚地体察到“周梅”之间曾经存在的真挚情感。

一、“三十年前”的潜意识话语呈现

在剧本《雷雨》中,周朴园与梅侍萍一再提及“三十年前”这一时间点。“三十年前”并不是整好是三十年前,只是便于记忆的概数,而体现出周朴园与梅侍萍两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记忆,是潜意识的话语表露。按照文本提供的信息,梅侍萍被周家赶出家门的时间是27年前,这个时间对周、梅二人,尤其是对梅侍萍而言,是最悲惨也是最难忘的时间。而三十年前却是周朴园与梅侍萍恋爱时期的美好时光,距离梅侍萍被赶出周公馆有三年时间,是周朴园与梅侍萍炽热爱情燃烧的三年。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凡是一个人不想记忆的东西,总是会被人忘记的,而人记住的,往往是印象深刻而且乐于记忆的。如果梅侍萍痛恨周朴园的话,她应该牢牢记住的是“二十七年前”这一时间。事实上,“三十年前”这一时间话语的潜意识表露,恰恰表达出人真挚的情感。

二、周公馆的摆设

周朴园与梅侍萍的爱情不是偷偷摸摸的,他们在周家同居,有自己的房间,有自己的孩子,并且在梅侍萍被赶出周家后,周朴园保留了梅侍萍当年所有的家具和摆设,从无锡搬家到天津后也一直保持着。另外,一些旧雨衣和旧衬衣都携带在身边,甚至就连梅侍萍当年生孩子时不敢吹风、要关窗户的习惯都保存下来。还有,周公馆上上下下都知道梅侍萍是周公馆的大太太。有人说,这些摆设都表现出周朴园的虚伪,可是这样的“虚伪”要保持二十七年,不仅对周朴园是一种折磨,更是对后娶的妻子甚至整个周家上下也是一种折磨。再说,如果没有爱情的话,有必要保留这么长的时间甚至从南到北一路搬迁?事实上,只有一个人出于内心的真爱才会持之以恒地维护一种旧有的生活习惯,这些旧有摆设以及习惯的留存,间接地印证了当年周朴园与梅侍萍刻骨铭心的爱情。

三、后娶妻子的不幸

试论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篇7

正当黛玉陷入纯美的爱情境界时, 宝玉和父亲的大冲突却爆发了, 在此时宝黛关系也更显亲密而与他人之不同了。宝玉挨打负重伤之后, 黛玉是最后、是一个人、是在天将黑下来时, 偷偷地看望。别人给了宝玉许多温慰的言词, 宝钗更带给他敷棒伤的药。而黛玉有的只是“哭成桃一样的眼睛”, 是无声之泣、气噎喉堵。黛玉匆匆走后, 宝玉支开袭人, 特派晴雯送两条手帕给那正为他躲在房中哭泣的林妹妹。晴雯觉得不妥“恼了怎么办?”宝玉笑道“你放心, 她自然知道……” (第三十四回) 真是“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而黛玉也在手帕上写下了吟咏眼泪的名句, 实则是“以泪明心”。至此以精神结合为主的宝黛爱情形态也越显纯尚, 从这以后俩人都逐渐入于心境幽静, 而行动也平和成熟的状态了。直到在八十二回“病潇湘痴魂恶梦”时, 暗示了她和宝玉缘灭的征兆, 俗语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她梦见自己许配于别人, 而贾母不管、宝玉亲亲疏疏、热热冷冷的不稳定性……黛玉被这样的噩梦惊醒之后, 对病情有所刺激, 她会因误解一个不相干的老婆子的恶语而晕厥过去, 神经衰弱到了极点。

此时宝玉的婚配问题也被正式提出。八十九回“蛇影杯弓颦卿绝粒”就展现了一幕:黛玉听到一个谎信儿———宝玉已与张家小姐定亲, 她就奄奄一息, 后知并非如此才又回了神。这种和生命缠绕难分的爱情, 真是“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其实这也是个预演黛玉因情泪哭而亡的前奏。究竟贾母是何意思?她发表了钗黛优劣论, 宝钗“温厚和平”, 而黛玉虽“性灵儿”也不差, 却不如那个“宽厚待人”。黛玉一时的假悲剧竟酿成了真悲剧。凤姐仰尊贾母的意设奇谋, 并吩咐众人“不许混嚷, 若有多嘴的, 提防着他的皮!”, 因此就连当事者也无从知晓, 宝玉的通灵玉也忽然遗失, 瞬间宝玉失去了灵性, 在半昏迷状态下任人摆布。当此危急之际, 傻大姐无心将如此惊人的消息漏给了黛玉, 她听后直接反应是“甜苦酸咸, 竟说不上什么味儿了……” (第九十六回) 然尚有感觉理性, 只是恍恍惚惚, 行动失去东西南北知觉, 进入迟滞状态, 她此时真正是在无所依着的孤寂之中, 虽并未被直接摧毁, 却被丢弃如一废物, 面对人世有种缘灭的空虚体验, 失魂落魄, 无所依靠。她的思维已经飘渺不着边际, 但内心的一点直觉却固执如初, “我问问宝玉去”, 问什么未必清楚, 只是自觉地寻求一种内心暂时的踏实感。这也是俩人最后诀别的场面:黛玉瞅着宝玉笑。“一个是疯疯傻傻, 一个是恍恍惚惚”。

“宝玉, 你为什么病了?”

“我为林妹妹病了。” (第九十七回)

俩人却不再答言, 依旧傻笑起来。这也是宝黛爱情最具震撼、最为真实的情感回归;一个是梦游似地迷, 一个是疯癫状地痴。

女性爱情悲剧的思考 篇8

关键词:女性爱情 人物特征 歌剧

中图分类号:J832 文献标识码:A

歌剧源于西方,是欧洲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主要是将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元素融入到歌唱的一种戏剧舞台艺术,在西欧的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莫扎特、罗西尼、普契尼、威尔第、比才等都是世界著名的歌剧作曲家,以他们为代表的歌剧创作家为世人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歌剧作品。威尔第这位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在他的有生之年创作了《茶花女》、《弄臣》、《奥赛罗》、《阿伊达》、《游吟诗人》等歌剧作品,从他创作的歌剧作品来看,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把意大利的传统文化融入到了歌剧创作之中,并综合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大胆改革所取得的辉煌成果。歌剧《茶花女》作为威尔第的经典佳作,在世界各地常演不衰,可以称得上是世界文化遗产,这部作品中通过对女主角人物特征的刻画,反映了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女性爱情的悲剧,本文就有关问题进行简要探讨。

一 歌剧《茶花女》剧情概述

歌剧《茶花女》共分为三幕,这部歌剧作品曾经代表了西欧歌剧的最高水平,被世人称为人类艺术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巨作。歌剧《茶花女》实际上就是将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的,威尔第在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将文字变为鲜活的音乐语言,描述了在上层社会伪善险恶本质下的世俗人情,通过薇奥列塔这一鲜活的艺术形象为我们展示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弱势群体的悲剧。这个女主角实际上就是当时穿梭于上层社会的一位高级妓女,虽然是一位妓女,但她却是一位既聪明又漂亮、既善良又快活的女人,同时,由于妓女这一特殊职业,长期以来使她形成了玩世不恭的处世态度,同时个性特点中兼有病态和忧郁的成分,薇奥列塔非常喜欢茶花,因此得名“茶花女”。就是这样一个女人为了生计在社会上层的权贵中间过着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生活。这个时候,她的心里是没有真正的爱情的,只是逢场作戏,想尽一切办法侍奉男人,唯恐失宠。直到有一天,一位名叫阿尔弗雷多的乡下青年出现,她的生活开始出现变化,他们相爱了,这使本来对生活无望、随波逐流、自甘堕落的薇奥列塔重新燃起了对爱情的希望之火,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的爱是真挚的,是发自内心的,为了打造美好的未来,她和阿尔弗雷多一起回到乡下,过起了纯洁、欢乐而又幸福的夫妻生活,但好景不长,三个月后,阿尔弗雷多的父亲得知自己的儿子和一个妓女生活在一起,就单独找到薇奥利塔,和她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因为薇奥利塔和自己的儿子生活在一起,会败坏门风,在外界看来对他们家的评价不好,因此,要求薇奥利塔离开自己的儿子。薇奥利塔只好忍痛割爱,在阿尔弗雷多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己孤身一人回到了巴黎,又恢复到原来的生活状态。阿尔弗雷多认为薇奥利塔是向往纸醉金迷的生活,而绝情地抛弃了自己,因此非常气愤,在薇奥利塔回到巴黎以后,他也来到了巴黎,找到了薇奥利塔,并且在大庭广众面前、在舞会上公开羞辱薇奥利塔。薇奥利塔受到这次打击以后,再也撑不住了,便一病不起。阿尔弗雷多也离开了法国到国外去了,当他知道真相以后,回国看望薇奥利塔,可为时已晚,薇奥利塔无缘这段幸福的爱情,带着对爱情的眷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歌剧《茶花女》中共分为三幕来展现这个女主角的生活经历。

二 歌剧《茶花女》的创作背景及经历

《茶花女》本是19世纪40年代由小仲马创作的一部文学作品,当时轰动了整个法国文坛,在法国各地广为流传,声誉很高。小说中的女主角是小仲马根据当时巴黎一个年仅20多岁的名妓阿尔丰西娜·普莱西的真实生活为原型创作而成的。阿尔丰西娜·普莱西本是一位乡下女子,她热爱文学、音乐,为了生活来到巴黎以卖笑为生。一次在剧院门口吐血晕倒了,被小仲马看到了,从此两人便产生了一段不寻常的感情。后来小仲马和玛丽的感情出现了问题。一次小仲马回到巴黎时听说玛丽离去的消息,异常后悔、愧疚,于是来到他们曾经一起生活过的乡下,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写出了这部文学史上的经典,这部作品问世后,可以说在法国是红极一时。小说《茶花女》问世以后,小仲马就着手将它改编为话剧,结果,当时的法国书报检查部门以“该剧不符合道德规范”为借口,进行刁难,阻止话剧《茶花女》上演。为此,进行了近三年的努力和争斗,直到1852年2月2日(也就是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去世的五周年纪念日)才在巴黎剧院首次演出了话剧《茶花女》。

意大利著名音乐家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就是在这部小说的基础上进行改编而成的同名歌剧。小仲马曾经这样说过:“五十年后,也许谁也记不起我的小说《茶花女》了,但威尔第却使它成为不朽。”这部歌剧诞生于19世纪后期,是采用名著和音乐进行歌剧创作的经典之作。在同一时期的歌剧作品中,大多都是反映上层社会王宫权贵的生活,很少有歌剧作品反映穷苦大众的生活疾苦,然而,歌剧《茶花女》则是以一个妓女的生活经历为切入点,反映当时的社会状态,在音乐的配备上也一反常态,与当时的大众审美观不相符合,由于作品风格和演员表演方面的一些问题,致使这部歌剧的首映遭到失败,观众在哄笑声中纷纷离场。但是,作为这部歌剧的创作者威尔第并没有心灰意冷,对自己的音乐依然信心百倍,再次上映的时候对布景、演出所用的道具以及演员的服装等多方面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并把故事发生的时间向前推移,结果演出非常成功,成为经典力作。

三 关于歌剧《茶花女》中描述女性爱情悲剧的思考

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对女性爱情的悲剧都有描写,例如,《美狄亚》中反映了女性执着而又绝望的爱,《色戒》中通过对王佳芝这个人物的刻画,反映了女性爱情悲剧的心理历程,《虎啸山庄》反映了女性爱恨交织的悲惨历程。总之,在众多反映女性爱情悲剧的作品中,不外乎“爱”和“死”这两个主题。在歌剧《茶花女》中,薇奥列塔可以说是因爱而生,也是因为爱而死的。从整体上看,薇奥列塔是一位爱情至上主义者,可以说她的一生都生活在真真假假的爱情当中,不管社会上层的权贵们和她之间是不是真正的爱情,总之是有着十足的爱情成分,她和阿尔弗雷多之间的爱情应该算是她一生当中最真挚的爱情了,但就是因为这段爱情,使她悲惨地离开了人世,结束了她年轻的生命。因此,《茶花女》也是以女主角的“爱”为主线,以女主角为“爱”而“死”作为全剧的结尾。我们通过对作品的赏析来分析一下歌剧《茶花女》中女主角出现这样爱情悲剧的必然性。

1 女主角的特殊职业是导致爱情悲剧的原因之一

薇奥列塔是一位妓女,并且是在19世纪法国巴黎上层社会的一位高级妓女,是那些中老年贵族男人所迷恋的女人,因此,在上层社会有一定的活动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当时上层社会的交际花。这种特殊的职业和特殊的生活经历,在他的性格中体现出了既沾染了社会高层权贵们所谓的高贵,又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由于是妓女,当然在性格中有放荡的元素,长期无规律的生活致使她的身体比较虚弱,但是从她能够放弃纸醉金迷的生活和阿尔弗雷多到达乡下,静下心来过日子,至少表明她对平淡而安稳的平民生活还是很向往的,心中同样充斥着对真挚爱情的强烈欲望,由此也表现出了她的美丽和善良。总体上看,她是一个在性格里充满矛盾的人,多年的妓女生活已经不能将她等同于一般的女人那样看待了,至少在世俗的观念里,她不应该是一个能够等同于一般女人那样去享受本应该属于她的爱情。

2 女主角的隐忍和宽恕助推了悲剧的来临

歌剧《茶花女》中的女主角,不是其它作品中为了真爱而疯狂的女人,她不会为了真爱而不顾一切,在面对现实时她选择了隐忍和宽恕。如果薇奥列塔是一个在爱情面前比较大胆的人,当阿尔弗雷多的父亲找她谈话的时候,要求她离开的时候,她可以不顾一切地据理力争自己爱的权利。但是,因为自身性格的弱点和自认为职业是个妓女,他没有那样做,而是选择了离开。背着阿尔弗雷多对他的误解,又回归到她原来的生活,并且一直隐忍到自己的生命在打击和痛苦中消耗殆尽。正是因为她为了别人而甘愿苦了自己,使自己在灵魂方面不断地得到净化,她和阿尔弗雷多的爱情也越来越显得与众不同,这份爱情在她的隐忍和宽恕中不断得到升华。她先是为了阿尔弗雷多全家的幸福,放弃了自己所渴望的爱情,后来,把自己的钱财送给了穷人,当她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还在为阿尔弗雷多祝福,可以说她的宽恕已经扩大到曾经深深伤害过他的人。如果薇奥列塔能够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爱情,能够不离开深爱的人阿尔弗雷多,他的生活可能会是另一种境况,也不至于那么悲惨;如果当她离开阿尔弗雷多以后,能够及时告诉他这里面的真相,他也不会当众羞辱她,甚至是在阿尔弗雷多羞辱、打击她的时候告诉他真相,也不会是这样的结果。但是,没有办法,她的性格里有隐忍和宽恕的成分,并且透露着善良,他不会为了自己的爱情破坏阿尔弗雷多一家幸福的生活,不想让他们父子因为他们的爱情产生矛盾和隔阂,只好自己忍受,直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3 残酷的现实是促使爱情悲剧发生的外在因素

薇奥列塔所面对的现实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身是个妓女,凭借自己的青春和美丽而生活,以出卖自己的身体为直接的手段,自身没有什么特别的技能。在当今社会,我们提倡男女平等,提倡在生活中不断充实自己,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不被欺负,才能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试想一下,如果薇奥列塔的出身非常高贵,而且具有非凡的才华,就不可能成为妓女,她就可以和其他人一样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得到自己爱情的自由和幸福。但是,她毕竟是一名妓女,在长期灯红酒绿的生活熏陶下,对于自己的人生没有报什么希望,养成了随波逐流、见风使舵、自甘堕落的习惯,在这个行当里,她渐渐迷失了自己,失去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一旦进入这个行当,不管时间长短,都会在自己的人生上留下污点,这就是歌剧《茶花女》中女主角所面临的第一个现实。二是爱情与世俗观念之间的矛盾,从尊重人性的角度来看,人人都有追求爱情的自由和权力,不管在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下,爱情是人类本身的一种需求,都应该得到尊重和理解,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爱情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但事实上,人们都是生存在一定社会关系当中的,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地存在,在追求爱情的同时,要考虑到各方面的感受,特别是家庭成员的看法以及外界对这一感情关系的评价,甚至是对爱情中男女双方的评价。就《茶花女》中薇奥列塔和阿尔弗雷多之间的爱情来说,抛开外界的因素而言,他们都是幸福的,互相之间都深爱着对方,如果没有世俗观念和其它外界因素的影响,他们在甜蜜的爱情当中就可以营造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但是,“茶花女”毕竟是一个妓女,虽然在有些国家,或者是在个别国家的特定时期,妓女被作为一种职业被社会所承认,但这并不是一个很阳光的职业,不能与社会上的其它职业相提并论,从事这方面职业的人是不被人们所看起的。就像阿尔弗雷多的父亲一样,他不支持这两个年轻人的爱情的主要原因也在于薇奥列塔曾是个妓女,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也不会反对,如果社会上对妓女的评价很高,他自然也不会反对,可是,他们的爱情恰恰是与世俗观念相违背的,这就是薇奥列塔面临的另一个现实。这两个现实都可以作为促使女主角走向爱情悲剧的外部因素。

参考文献:

[1] 约瑟夫·韦克斯贝格:《西方音乐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 张成谟:《西欧十大名歌剧欣赏》,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3] 柳旭辉:《女性爱情的悲剧——歌剧〈茶花女〉中女主角的人物特征及名段赏析》,《黄河之声》,2011年第10期。

上一篇:当感情只剩无语散文下一篇:乘加和乘减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