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多媒体教案

2024-06-17

日本多媒体教案(精选12篇)

日本多媒体教案 篇1

《日本》多媒体教学教案

陕西省凤县双石铺中学

马海燕

一、教案背景:

当前,知识传播的速度和容量都在以几何数字递增。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使学科知识得以不再以单一的文本形式来传递,而是融入了声音、图片、影像、互联网等多媒体元素。知识内容的丰富与传递形式的多样改变着人类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也深刻地改变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初中地理教学中,积极整合学科知识和现代化信息技术资源,是高效激活地理课堂的必然趋势!

二、教学课题:

针对县城学生视野相对狭窄的学情特点、课标要求和学校现有资源,在《日本》一节教学备课时,我决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综合计算机技术和视听技术的优势,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集成一体,利用其容量大、密度高、交互性强等优点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性、立体感和动态感方面的不足。同时,尝试引导学生学习小组自主合作、互动探究、交流展示的学习模式,把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表现的平台,让学生尝试做驾驭学习资源的主人!

三、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我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一章的第一节,教材设计能使学生比较充分地了解日本这一东亚岛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本课是在学生学习大洲——亚洲后,掌握了分析区域的方法情况下讲授的一节课,如何将方法与知识有机结合是教学突破的重点。所以,本节课采取了由表及里的方法。从旅游者的衣、食、住、行、玩等出发,引入了日本的海陆位置、气候、多火山地震以及多元文化的特点。由表及里、抽丝剥茧,突出了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的教学思想。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等)。2)了解地震和防震的相关知识。3)了解日本的东西方兼容的文化。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图片、查找文字资料、小组讨论、分析处理资料,逐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性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2)认识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主要灾害及成因分析的方法。3)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防震意识和环保意识,初步建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五、教学方法:

讨论法、情境法、多媒体辅助教学、互动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六、教学资源:

1.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室。

2.师生共同收集与日本相关的图片(城市、风光、文化)和网络资料。3.调查商店电器柜,统计日本出口的家用电器、商标品牌、日本汽车品牌。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近日本:

师:今天我们组成旅游团去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旅游,你们准备好了吗?

【播放日本传统歌曲《樱花》;出示与日本有关的图片】 师:我们在出发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生:畅所欲言(语言、货币、地图、气候、可选择的交通工具等)。

(二)日本之旅,轻灵启航:

1、旅游团长温馨提示:各个小小旅游团先分组自主探究以下必备旅游常识!

语言——日语。

货币——1日元=0.07574人民币元(注意);日本银行兑换只在上午9时到下午3时进行,周六、周日及主要假日,银行全天休息。一般只能在饭店里兑换,要比银行兑换稍微贵些。

地图——日本海陆位置、确定旅游地与中国的位置关系、组成(四个大岛)、主要城市位置(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等城市)等。气候——合作探究气温和降水变化曲线,判断日本属于海洋性气候,概括气候特点。

交通工具——海陆位置、岛国、轮船(与中国隔黄海)或飞机。

2、小小旅游导引员:

(1)学生1出示日本和服并解说: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民族服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追溯和服的历史,其中也体现了中国服饰风格。和服种类很多,不仅有男女和服之分,未婚、已婚之分,而且有便服和礼服之分。尤其是女性和服色彩艳丽,式样美观,腰部还配有漂亮的宽幅带子,简直就是一种工艺品。请欣赏访问装、结婚礼服、浴衣、小纹、丧服、十二单衣等几款不同种类的和服。现在请大家猜一猜图中哪个是已婚妇女?哪个是未婚少女?

师:看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通过探究“和服”,不仅可以了解中日文化的渊源,更可以提高大家对美的欣赏!

(2)学生2出示日本的传统饮食图片:如寿司、各种鱼片等。其中寿司的制作除主料大米外,其他大多为海产品(紫菜、鱼片),市场上也有很多海产品。

师:日本人为什么那么爱吃鱼? 学生:海陆位置——岛国——饮食习惯

(3)学生3出示日本传统的民居:多是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筑 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生:多地震。)学生小组讨论:

A.日本为什么多山、多火山和地震?

归纳: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接处,地壳活跃,所以多山、多火山、地震、温泉。B.日本有很多火山。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害,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期间,能够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吗?

学生3继续出示富土山相关多媒体资源并解说:富士山是典型的圆锥形活火山,不管从哪个方向看,它都像一把倒置的折扇,山体匀称,气势宏伟。山顶常有积雪,洁白晶莹,山麓有小湖,山色倒影,引人入胜。富 士山不仅被日本人尊称为“圣岳”,是日本的象征,而且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C.日本经常有地震发生,每年有感地震多达1500多次。尽管日本地震多,但是每次地震死伤的人数很少。因为每年9月1日,日本都要进行防震演习。只要大家掌握了地震知识,大家就不用慌张了,你了解防震的知识吗?

把学生分成4小组,自由选择不同场景(在校、在家、在室外、在地下商场),演示防震情境,引导学生敢于面对自然灾害,镇定应对。

(4)学生4出示樱花并解说:樱花是日本的国花,也是日本的象征之一,有“樱花之国”的美称。在日本全国各地都可以见到美丽的樱花,但是观赏季节不同。樱花由南向北依次盛开,樱花开放到哪里,哪里就称作“樱花前线”。日本的“樱花前线”是一种独特的自然地理现象,是与它的气候特色相联系的。

(5)学生5出示日本东西兼容的文化并解说:日本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如茶道(也叫品茶会,被用于训练集中精神或培养礼仪举止,为民众广泛接受)、花道(作为一种在茶室内再现野外盛开的鲜花的技法而诞生)、相扑(神道仪式,强调相扑运动)等具有日本特色的文化。走在日本的大街小巷,感觉像在中国,这是为什么?日本的文字与中国的文字十分相像,猜猜一段日文的大概意思。再请学生看短片“鉴真东渡”,认识中日文化的源远流长。

师:大和民族是一个善于汲取的民族,日本文化就是由自身文化与外来文化相融合而形成的。

(6)学生6播放短片《日本的航海业》并解说:岛国的环境和优良的港湾,为日本的航海业和渔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日本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运国,横滨和神户都是著名的港口。北海道附近的渔场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日本的捕鱼量占世界首位。日本人民喜欢吃鱼,正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体现。

师:突出日本的岛国优势,为介绍日本是如何从“资源小国”成为“经济大国”作辅垫。

(7)学生7出示日本电器产品和日本汽车: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笔记本电脑、照相器材、汽车及智能机器人等。请大家列举所熟悉的日本产品? 从“有路就有丰田车”的广告语,知道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很高是以质优、耗能少取胜,也突出了日本经济的实力。(为讲述日本是经济大国做铺垫。)

(三)教师出镜,思维提升:

师:今天,小小旅游导引员们的解说很打动老师,老师也做一次导引员,好吗?

日本地狭人稠、资源贫乏,但,日本人善于扬长避短、因地制宜: “日本森林覆盖率高达68%,可所用的木材大部分要从外国进口,你们知道为 7 什么吗?(抓住细节拓展,进行环保教育,学习日本人不仅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还具有较强的资源保护意识。)

今天的日本之旅暂时结束了,如果你要为家人准备礼物,你会准备日本哪些著名的产品呢?

八、快乐回首,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教师改变以往枯燥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采取了学生乐于参与的方式——考察者的身份去探究生活中的现象及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的做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教师的角色转变了:教师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合作者;学生的角色也随之转变:学生转变为自主学习的体验者、探究者、展示者,是一次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合作交流、开放学习的有益尝试。

日本多媒体教案 篇2

据悉, 日本运营商目前采用的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是IEEE 802.16e, 对于IEEE 802.16m技术的研发也在进行中, 预计到2012年, 其网络最大下行传输速度将达到330Mbit/s。目前, NTT docomo公司正在东京地区对4G网络进行商业试运行, 不久将会正式商用, 此外, Wi-Fi近年来在日本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这都为日本多媒体广播这个新媒体诞生提供了网络基础。

此外, 在业务应用方面, 日本的移动网络视频、智能手机和电子阅览器等终端的发展速度也很快, 这又使多媒体广播业务在日本的发展产生了市场需求。

标准之争

受益于模拟电视广播向数字电视广播的转移, 到2011年7月, 日本将有一部分频谱空闲出来用于手机、汽车导航、游戏机等服务的收费数字广播。

但长期以来, 日本的两大移动通信运营商对多媒体广播技术标准选择问题争论不休。一方面, KDDI希望引进已经在美国应用的MediaFLO移动宽带技术, 另一方面, NTT docomo却支持基于日本现在数字电视标准而建立的ISDB-Tmm的技术。

在KDDI看来, 日本能从引入MediaFLO中获益, 因为基于这项技术, 相关部门已经在美国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手机电视网—FLO TV, 用户能观看ABC、CNN、FOX和MTV等电视节目。KDDI认为, 通过发展支持MediaFLO技术的手机, 日本手机制造商也可以在海外找到更多机会, 进而扭转长期以来日本手机制造商在海外屡战屡败的局面。

与之相比, 由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出资设立的“多媒体播放企画LLC联合公司”, 从2008年3月5日起, 便开始使用东京铁塔发送实验电波对多媒体播放服务“ISDB-Tmm”进行现场试验。据悉此项多媒体播放服务, 将进一步改进现有的“1seg”技术, 通过Download型和Stream型通信方式, 使电影、音乐、体育、新闻、电子书籍等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信息能高速、高质量地传送到手机等终端上。除此之外, 该现场试验还将对必要的基础技术及服务模型进行验证测试, 同时对多媒体广播服务标准“ISDB-Tmm”进行宣传。

本土胜出

近日, 日本总务省终于对计划开展多媒体广播业务的两个运营商阵营作出了的批复, NTT docomo最终获胜。

NTT docomo阵营由富士、朝日等电视台以及伊藤忠商事、电通等共计10个公司组成。由该阵营组建的合资公司, 通过采用数字广播电视技术的日本本国标准, 并使用东京等地的原有基站等设施, 大大降低了成本。而KDDI阵营则由于采用美国高通公司的技术标准, 其投资要比NTT docomo的方案高出一倍, 这也是NTT docomo阵营胜出的原因所在。

从2010年6月开始, 日本政府举行了几次公开听证会, 各方代表都陈述了各自的观点。由于MediaFlo技术标准在美国还存在FLO TV经营的财政困境等问题, 最终日本还是决定不予采用, KDDI阵营随即败下阵来。

在2010年9月8日, NTT docomo公司正式对外宣布, 从2012年初开始推出适用于移动终端视频和电子阅览器等的多媒体广播服务。

多媒体广播升温

所谓多媒体广播, 是向类似iPad的书写板型终端、手机等移动终端, 同时发送大容量数据的系统。

多媒体广播与现在移动通信线路上提供的服务不同, 现在移动通信电路上提供的服务, 是分别向各个终端对应发送被限定了的数据, 而多媒体广播是同时向各个移动终端发送大容量的数据, 因此, 多媒体广播业务需要更大的带宽。

日本总务省对多媒体广播业务, 作出了有利于NTT docomo公司发展的决定, 日本第三大移动通信公司—软银公司随即表态, 也要开发与NTT docomo公司相同标准的多媒体广播终端。此外, 智能手机等大量新终端的出现, 使通信网的数据量飞速增加, 让广播网分流部分移动网数据, 有利于减轻移动通信网的负担, 这也是通信公司重视多媒体广播事业发展的原因所在。

此前, 多媒体广播服务已经在美国得到应用, 而在日本的发展速度也会进一步加快。随着模拟电视广播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其空余出的频段将会促使多媒体广播服务这种新媒体的诞生。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速移动网由3G向4G的过渡, 同时Wi-Fi网络也越来越普及, 移动宽带接入速率越来越大, 都为多媒体广播服务的发展创造了网络基础。

link

M e d ia F LO是美国高通公司对于移动电话、个人数位助理等可携式装备的广播资料传送技术。FLO在MediaFLO中是指“前向链路” (Forward Link Only) , 意思是从基地台到载具的数据使用单一路径传送。MediaFLO系统是从现有的移动网络的频谱中分割出一块, 例如美国使用的MediaFLO的频谱是以前用于极高频55电视频道 (UHF TV Channel 55) 的716~722MHz。

日本多媒体教案 篇3

在小国崛起的路上,它留下了大大的脚印。

日本,一衣带水的近邻,彼此间仿佛相隔万水千山,我们相邻而居上千年,却对其依然陌生。

这是一个怎样的国度?资源贫瘠却异军突起,高速运行但井然有序,灾难多发仍从容淡定,一个民族的强大投映到每个国民的内心。

10月20日晚,北京时尚廊书店,在由求是《小康》杂志、《锦绣》杂志和腾讯网共同主办的第十三期默客媒体沙龙上,曾赴日实地考察的著名媒体人王小山、林楚方、关军与《小康》杂志常务副总编陈艳涛一道微观日本,探究这个国家多难兴邦背后的民族细节。

灾难救援:政府的低效和民间的高效

今年4月16日到23日,王小山和林楚方作为笹川日中友好基金的第一批邀请对象,赴日本地震灾区实地考察。五个月后,关军同样被该基金邀请,前往日本进行为期一周的日本高铁主题性采访。

“地震发生后,老百姓也对日本政府非常绝望。我们在东京首相府和国会大厦之间路口处,有个老太太举着一个巨大的标语,翻译告诉我们,上面写着:菅首相,杀人犯,下台,然后旁边两个警察特淡定地看着……”

在王小山看来,日本政府在地震中的表现太低效,但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没钱没人”,在今年3月11日日本发生的9级大地震中,单一个宫城县就有三分之一的政府公务员丧命,由于工种种员较少,政府机构当即陷于瘫痪。

林楚方认为,日本政府救援不力也有他们的难处。日本的整个政治体系基本上跟西方民主社会是相通的,政府财政拨款需要多方审核,私人财产受到极大保护不容侵犯。

“灾区街道上,被海啸冲击过的船、汽车,甚至很大一部分的物品,都是私人财产,在中国发生地震的话私人财产很快会运走,但是在日本不可以,这些物品是否已成垃圾需主人认定,没有经过法律的授权,甚至国会的特殊法律的授权,谁都不可以清理这些资产。”林楚方说。

“至于灾民得不到应有的救援补给,可能这个跟日本财政有关系,这个钱是要国会拨款,而不像中国救灾有体制优势,一个省对一个省,钱直接拨过去,没人管,看不见,日本不一样,财政都是透明的,如果这笔钱用在救灾上的话,国会要是不通过呢?”林楚方说,反对党也可能不同意拨款,他们也有自己的救灾方案,这可能就是一个民主社会要忍受的煎熬。

相对于日本政府地震救援中的低效,民间高效而井然有序的救援得到了两位来自中国媒体人的赞赏。

在林楚方和王小山的文章中,他们都提到了日本赈灾时一个关于“为异性洗脚”的培训,那是一个日本财团组织的活动,任务是“有组织有目的”地给灾民泡脚,让遭受灾难伤害的灾民在享受的过程中放松心情。事实上,这种“异性洗脚”的安抚方式早在1995年阪神地震的时候就出现了。

“足浴两个字在中国人的语境里面会让人产生其他的想法。”林楚方说,“我观察他们为什么要搞足浴这种活动,他们后来跟我讲,足浴是通过有限的身体接触让对方产生亲近感,他们通过这种方式让灾民说出自己的感受,由志愿者记录下来,再反馈给下一批志愿者,满足灾民的需求。”

异性提供按摩服务是这个活动的特点,志愿者会担心这样会发生恋情,讲师的回应是:“不用担心发生恋爱,因为接受按摩的都是大爷大妈。”

整个培训持续将近四个小时,中间都是特别细致的细节,包括不能问可能会引起灾民负面情绪的问题、不能做自己志愿资格以外的事等等。培训结束后,近百个互不认识的男男女女,被迅速分成几个班几个组,迅速产生组长、班长,一群看似松散的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一个有组织的团队,形成一种工作的合力。

日本灾后志愿者的高效有序让王小山深为赞叹,他认为,从阪神地震至今已有十五六年了,日本一直在摸索志愿者在灾后救援的一套体系,而这套体系在今年“3•11”这次特大地震海啸中发挥了特别大的作用。

“我觉得日本的志愿者组织工作太可怕了,‘可怕’是褒义词,这是极高的赞誉。”王小山说。

学校不倒,铁路不倒,日本不倒

“海啸虽然来了,樱花还是开了。”“心里越疼,脸上就越该有笑。”这是林楚方和王小山在地震安置点访问途中,一个日本老太太微笑着对他们说的话。多灾多难的日本国民就是在这样的心态下一步步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繁荣强大。

日本前首相吉田茂在1967年出版的《激荡的百年史》中说:“日本为了兴邦,大力普及教育,几乎每个村庄最好的建筑物,就是那里小学的校舍。”

学校不倒,这是日本给林楚方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

他们曾在日本震区看到一个建筑,离海边有3到5公里,但建筑周围什么都没有,过去一问,才知道这个建筑原是一所学校,经历了海啸和地震后安然无恙,而周围其他建筑早已被冲刷得消失殆尽。林楚方说,“中国有句标语叫‘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穷’和‘苦’都是形容词,很难去约束。在日本讲的是‘什么都可以倒,但是学校不能倒’,‘倒’是个动词,很容易去描述。”

“还有一个不倒的就是日本的铁路,新干线高铁,日本发生这么大的海啸和地震,轨道交通没有脱轨,也不追尾,这是一个奇迹。”关军补充道。

今年9月12日,关军受邀采访日本高速铁路的研发、建设、运营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以及日方在高铁上与中国的合作情况。

“我到日本之后问高铁的专家,既然中国的高铁是以日本的技术为基础,为什么你们不能跑得和中国一样快?他们说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安全问题,还有一个是噪音问题,日本为了给居民带来便利,会尽可能把高铁设计得接近居民区。居民对噪音的要求很高,如果铁路真的给他们带来噪音的困扰,他们可能会动用他们的力量来终止铁路的建设,这也正是日本的高铁跑不快的原因。”

关军在日本采访的时候,曾经被允许到地铁的驾驶室里去参观,他发现地铁司机在挂挡之前会先喊一声挂挡,在报站前也会把站名先喊出来。他们认为手口共同完成一个操作,会最大限度地降低操作的失误率。

关军从日本专家处得知,他们的原则是以机械为核心,人只是辅助(与欧洲相反)。一旦出了不好排除的故障,他们宁愿停车两三个小时也不贸然启动应急系统(他们对备选方案也不那么信任),更不会随便改用人工信号。“从温州惨剧到上海追尾,中国铁路人似乎对‘人’太信任了,对效率太尊崇了。”

这些原则体现到每一个以守规和自律著称的日本人身上,会让中国人觉得“机械而不逾越程序”。甚至回答记者提问时,只限于回答之前采访提纲所限定的问题,面对中国记者现场的临时发问,他们会很茫然。

“万能的”王小山和林楚方在日本因此也遭受了“狠狠的鄙视”。他们离开一处住所前,生怕给中国人丢脸,特意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把地上的纸一点一点捡起来。没想到车开出半小时后还是被房主喊回去收拾房间,他们不得不又把屋子擦了一遍,“扫出了七个很小的面包渣”。

虽然可以理解,但显然他们不适应这个让人发紧的国度。“我们两个男人每天能把房间收拾到这个程度,已经是奇迹了。我想我要是生活在这种国家,三个月就垮了。”王小山不禁慨叹。

“日本人的生活很好、很舒服、很规矩、很自由,也有‘好山、好水、好无聊’的感觉,但如果在北京和东京之间做出选择,王小山说宁愿选择生活在北京。

或许是岛国的原因,日本人特别在意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永远相差最后十公分,不会特别亲密。“因为我个人受不了日本那种‘紧’的感觉,也不是紧张,应该是拘谨、太过于客气,我还是喜欢大家抱着肩膀一起喝酒的感觉。”王小山说。

沙龙最后,三位嘉宾各自对日本之行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他们表示不敢妄谈了解日本,这是一个很美好但是不想在此生活的国家,对于这个国家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

《日本》教案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日本的国情,分析其与世界联系密切的经济特点。

2、在地图上指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了解日本的人口和民族以及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特点。

4、运用实例说明日本是一个经济十分发达的国家,综合分析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条件。

教学重点

1、日本的经济特点

2、日本的工业布局

教学难点

日本的工业布局特点及其原因。

辅助教具

多媒体课件,地理图册

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引导启发

【导入新课】

一、复习:日本的自然环境条件都有哪些?

岛国,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主要以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资源丰富,无长河;

日本矿产资源贫乏,面对矿产资源贫乏的现状,日本又是怎样发挥优势,扬长避短,迅速发展经济的呢?

【讲授新课】

二、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展示:“日本主要工业原料的来源图”,日本从国外进口哪些主要工业原料?

煤、石油、铁矿石、铜矿石等

日本依靠什么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发展成为经济大国呢?

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日本发展工业的条件。

1、经济发展条件

阅读17页教材内容,找出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力条件和不利条件。

A 不利: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B 有利:劳动力丰富;科技水平高;岛国多优良港湾

由于有许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发展国际贸易,进口原料,出口产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和产品输出国。

日本发展经济有明显的局限性,但其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总结一下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的。

“进口――加工――出口”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日本的工业发展状况。

2、主要工业区及其分布

展示:读18页图7.14“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找出日本的工业区,并观察有什么样的特点。

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

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为什么主要集中在这里呢?(形成原因)

临海可利用海上便利的交通,便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

讨论:

(1) 日本工业高度集中在沿海地带带来了哪些问题?

工业用地紧张,工业供水、供电不足,环境污染加剧等。

(2) 随着工业发展,日本工业面临哪些问题?

劳动力价格上涨、用地紧张、人口老龄化、国内需求减少。

面对这些问题,日本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与销售基地

日本在海外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美国、欧洲、东亚、东南亚地区。

由以上可知: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有利促进其科技水平的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便于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有竞争力;但是经济危机的发生,同样使其经济受到沉重的打击。近年来,日本又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迁移到海外,利用发展中国家的丰富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减少运输成本,保护了本国的自然资源,提高了劳动效率。

日本从古代就重视吸收外来文化,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从古代中国文化的传入,到近代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都对日本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日本的文化兼有东西方文化的特点。

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展示图片,说明“东西方兼容”的特点:

和服与西装并存,和食与快餐并存,同样用筷子吃饭等。

东西方兼容的日本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发展有推动作用,有利于继续传统文化的,利于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利于良好社会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的形成;对西方文化的吸纳,利于解放思想,开拓进取。

【课堂小结】

我们从日本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可知,一个国家想要发展经济,其资源丰富与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否对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利用,而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水平又取决于该国家科技水平。日本正是利用了自身这一优势,才在一个地狭人稠的岛上发展成为世界上经济强国。这一点正是我国在发展经济时所要借鉴的。

【板书】

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1、发展条件:

2、工业分布:五大工业区

3、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与销售基地

文化

1、民族特点: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

初中历史古代日本教案 篇5

据《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由此我们得知,在东汉光武帝的时候,日本国王派遣使者来到洛阳,表示愿为臣藩,求汉朝皇帝赐名,汉以其人矮,遂赐“倭国”,其王又求汉王册封,光武帝又赐其为“倭奴王”。并受赐“汉倭奴国王颖。

据《三国志·魏志·倭人传》记载:“旧百余国,汉朝有朝见者,今使所通三十国”。由此我们得知,日本有30多个小国曾与汉朝发生过“通史”关系。

据《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记载,邪马台国在3世纪曾数次向三国中的魏国进贡,并接受了魏帝的册封与印绶。当时在日本国的九州岛东北部有一个很大的女王国叫作“邪马台国”,下属30多个小国。统治该国的女王称“卑弥呼”。据记载,公元二三八年,卑弥呼派遣使者朝见魏帝曹睿。魏帝赐予卑弥呼以刻有“亲魏倭王”的紫绶金印一枚。

据公元478年大和倭王致刘宋顺帝表记载:“东征毛人五十五国,西服众夷六十六国,渡乎海北九十五国。”由此得知:5世纪初,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大和,是在本州中部兴起的一个政权,它建立了大和国,如今日本的主体民族就是大和民族。

大和国建立起了一个统一的政权。最高统治者称“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都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这就构成了大和国的这样的社会结构:大王——贵族——部民、奴隶。

“部”是大和国的生产形式,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的“田部”,从事海洋捕捞的“海部”,此外还有织锦部、锻冶部,由来自中国、朝鲜的移民组成。“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阅读材料:“7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不断剥削奴隶和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皇室,政局十分混乱,地方上势力最大的是苏我氏。”

老师:根据材料回答,六七世纪时,日本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1:统治阶级内讧

学生2:下层民众反抗

老师:因此。六七世纪时的日本,政局动荡。

面对当时日本社会十分尖锐的社会矛盾,大贵族奴隶主实力强大,政局混乱的局面,在7世纪中期的时候,日本以中臣镰足为代表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中臣镰足对当时的权臣苏我入鹿父子等人擅权专政的做法非常不满,想要改造日本社会,只有除掉苏我父子。于是,他和要求改革的中大兄皇子联合起来发动了政变,刺杀了把持中央政权的旧贵族苏我入鹿,拥立孝德天皇,改元大化。这场政变称为“乙巳之变”。在政变之后,当时的日本急需要进行改革,并且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老师,虚心向老师学习。

老师:日本改革向谁学习?

学生:中国

老师:为什么向中国学习?

学生: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自汉朝开始就有了往来,经常派遣使者到中国来。

老师:那时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呢?

据《资治通鉴·唐纪》记载:“天下大稔(粮食丰收),流散者咸(都)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由此看出,当时的中国繁荣稳定。

《日本》精品教案(第3课时)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日本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

知道日本的语言是日语,传统服装是和服。

通过服装、饮食、建筑等方面分析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特征。通过举例子的方法,了解日本的文化与我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2.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实例分析日本的文化特征及日本与中国的文化交流。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日本文化,感受中日文化的交融和发展,树立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日本的文化特征。

日本的文化特征及日本与中国的文化交流。【教学难点】

日本的文化与我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了解、举例说明、归纳总结、教师讲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第3课时)【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复习回顾: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日本的工业有什么特点?(进口—加工—出口)

今天,我们来学习日本的文化特点。

二、新课学习

(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1.民族

日本民族构成比较单一,以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拓展延伸:大和民族

和族又称大和民族、和人或大和族。大和一词源自公元3世纪的日本政权所在地的大和地区,是日本国的主体民族,约占当前日本人口总数的99%(其余为阿伊努人与琉球人),主要分布于整个日本列岛。有时成为“日本”的代称,例如“大和魂”即指“日本精神”。

2.语言:日语

出示图片及私は地理を愛して(我爱地理)拓展延伸:视频:日语歌曲《原来你也在这里》 3.传统服装——和服 4.文化特征

和服与“洋”服并存

(和服是日本人的传统服装。在欢度“成人节”时,这几位女青年穿上了心爱的和服。日本人在上班时间或是重要场合,一般都穿着西装。)

拓展延伸:日本的成年礼

成人节:每年1月第2个星期一统一举行,是受中国“冠礼”的影响。凡年满20岁的男女青年身穿传统服装参加成人仪式,内容包括年轻人宣誓、长者的祝贺和参拜神社以及参加各种传统的文娱活动等。

和食与“洋”快餐并存

(和食即日本料理,是独具日本特色的菜肴。日本人生活节奏很快,美式快餐、汉堡包、意大利面条已部分替代了饭团。)

拓展延伸:日本生鱼片

日本料理以生鱼片最为著名,它堪称是日本菜的代表作。生鱼片则是中国人对它的称呼。因为生鱼片是舶来品,在早期多由日本厨师操刀制作,故多少显得有些神秘。其实,只要掌握了生鱼片的选料、刀工、装盘、佐味等基本工序,制好生鱼片并不难。

拓展延伸:日本寿司

寿司是传统日本食品,即可以作为小吃也可以当正餐。寿司的主料是米饭,主要烹饪工艺是煮。

和屋与“洋”房并存

(出示图片:大阪的一条以传统建筑为主的街道及坐落在札幌的西式住宅)总结日本的文化特征: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5.日本与我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表现一:日本遣唐使到中国交流

从公元7世纪初到9世纪末约264年的时间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

表现二:鉴真东渡日本

唐朝时,高僧鉴真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

表现三:日本服装深受中国唐装影响(出示图片:日本和服及中国唐装)表现四:日本文字深受中国文字影响

遣隋史和遣唐史来到中国学习,通过这些遣隋史和遣唐史,汉字大量地传入日本。日语中现在使用的汉字,都是那时传到日本的。

表现五:日本建筑深受中国建筑的影响

(出示图片:日本京都御所、唐代长安、洛阳古城)表现六:日本茶道深受中国茶道的影响

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原称为“茶汤”。日本茶道和其他东亚茶仪式一样,都是一种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但内容和形式则有别。日本茶道源自中国。

拓展延伸:国花---樱花

樱花是日本民族的骄傲,它同雄伟的富士山一样,是勤劳、勇敢、智慧的象征。每年的三月十五日,是日本的樱花节。这一天,日本的男女老少都要到公园或野外赏樱。

拓展延伸:相扑 一种类似摔跤的体育活动,原产于我国,秦汉时期叫角抵,南北朝到南宋时期叫相扑,唐朝时传到日本,现为一种流行于日本的摔跤运动。

活动:结合实例,感觉中日文化的交融

张明的父母到日本工作,他父母到日本上学。阅读教材21页,关于张明第一天上学后写的日记。说说你看了这篇日记后的感想。

日本是我们的邻邦,都是地处东亚的国家。日本人和我们一样都是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也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日本的文字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很大,甚至有些日语文字就是中国的繁体汉字,读音虽不相同,但表达的意思是相近的。【课堂练习】

1.日本的主要民族是(B)

A.汉族 B.大和民族 C.高山族 D.蒙古族

2.日本具有明显的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特色,以下不能证明的是(C)A.日本京都的许多传统建筑风格类似中国 B.和服与“洋服”并存,和屋与“洋”房并存 C.工业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 D.日本文字中仍保留着大量的汉字 3.下面对日本的描述,不真实的是B)

A.享受美味生鱼片 B.热带雨林探险 C.游富士山,泡温泉 D.观赏樱花 4.日本人的传统服装是(A)A.和服 B.西服 C.旗袍 D.牛仔服 5.日本人最喜爱的花是(D)A.牡丹 B.菊花 C.梅花 D.樱花

6.日本与中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下列事物中没有中国烙印的是(B)A.女人喜欢穿和服 B.早晨喝咖啡 C.日本文字 D.传统建筑 【课堂小结】

我们学了什么?(日本的文化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作业布置】

1.日本的文化具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2.如果你还有其他关于中日文化交融的例子,说出来大家一起分享。【板书设计】

日本(第3课时)

(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民族 语言

传统服装——和服 文化特征

日本与我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教学反思】

从日本地震看新兴媒体的应用 篇7

日本地震发生后,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站在民众救助与信息发布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人们在Facebook、Twitter和Mixi上发布信息向亲友报平安,公布自己身处的位置寻求帮助,政府也通过互联网发布救援进展,避免不必要的谣言和恐慌。

随着事态的发展,公众关注的重点由地震损失、死亡统计和废墟景象,转向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日元汇率和日经225指数等金融市场反映、全球电子元器件市场的供需情况以及对中国核能发展计划的讨论,此外还关注国外政府援助和韩国明星的捐款情况,并引发了对生与死的思考。可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公众关注和讨论的重点会有所变化。但总体来看,话题主要有灾情实时报道、位置图片、伤员救助、公路、铁路、航空、治安、军队、消防、警察、救援物资、灾难后遗症、公众捐赠、灾后重建、捐赠善款的使用审计等等。

互联网搜索巨头谷歌为此专门成立了谷歌危机应对(Google Crisis Response)。谷歌危机应对共有英语、日语、汉语和韩语四种语言版本,包括捐赠、资源、地图和消息四个模块。通过多语言版本设置可以向海外媒体同时发布灾情信息,使得全球各地的公众能够通过该渠道了解情况,防止片面或歪曲的报道和传闻。在捐赠模块,用户可以通过Google Checkout向日本红十字协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救助儿童会、美国红十字协会和美慈进行捐赠。早在2010年4月1 4日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易宝支付也曾成立易宝公益圈参与到慈善捐赠活动当中。通过谷歌地图则可以查阅避难所、饮用水和食物供点的地理位置等信息。

消息模块主要包括谷歌新闻搜索和Twitter的实时更新。新闻搜索由谷歌新闻收集整理路透社、彭博资讯、华尔街日报等专业媒体的报道,向公众提供相对系统、客观、全面的信息。实时更新的内容主要来自Twitter门户,向公众提供个性化的、及时的信息。

日本媒体与朝鲜“绑架事件” 篇8

诉诸狭隘民族主义

对于朝鲜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绑架日本人的行为,日本当局与媒体表示愤怒,提出抗议、谴责,或进一步同朝鲜进行外交交涉,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是能获得国际舆论的同情与支持的。但像日本媒体现在这般没完没了地炒作新闻,并导致朝鲜学校的学生置身于受恐吓与讥嘲的不安境地,却无法让人认同。

正是在如此的氛围当中,日本兵库县知事、教育部门主管、私学总联合会会长、外国人学校协议会会长和国际交流协会理事长联名发表紧急声明,指出:“自从绑架的事实被确认以来,日本国内的朝鲜学校及其学生就面对着被恐吓与讥嘲等压力,这是既不人道,也是令人感到可耻与惋惜的行为。”声明同时呼吁兵库县县民发挥阪神大地震时日本人与外国人不分国籍与民族相互合作的精神。

在这一事件中,说得最为中肯的也许是作家高树信子的一段话。她在对朝鲜进行抨击及对被绑架者的家属深表同情之余冷静地指出,日本(包括日本媒体)有必要客观地将此问题扩大至全亚洲的区域来考虑。她同时举出下列的事实:“在殖民地统治时期,日本人的货车开进朝鲜半岛的农村,大量载走了正在农耕的(朝鲜)男人。总数高达数十万。名义为‘带走’,但对于这些农民及其家属来说,恐怕也视为是绑架行为吧。”

不过,在媒体充斥着煽情报道与言论的今天,如果哪个日本人从绑架事件联想起战前日本统治朝鲜半岛,强行带走几十万朝鲜人当苦工的事实,就会遭到猛烈抨击,认为是在鼓吹“自虐”和“相互抵销”论。

一提起自己国家的丑闻就认为是有损国家、民族的“自尊”与“体面”,是“自虐”,这不能不说是狭隘民族主义的表现。这种做法阻碍日本人与亚洲人民正常交往,也就自不待言了。因为,在广大的亚洲人看来,只谈自己的受害,而不对自己的加害行为进行真正的反思,是不可能获得信任的。其情况就如日本人只知道广岛和长崎吃了两颗原子弹,却不知道或不想知道日本军人在南京、新加坡和菲律宾曾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般。

鼓吹战前“强者有理”论

庆应大学有一名老教授就此次事件强辞辩道:“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期,是先进国家追逐拥有殖民地的价值观被普遍接受的时代。但二战之后,肯定殖民地统治的看法已销声匿迹,时代的精神也有了巨大改变。以现在的时代精神来评估战前的殖民统治,恐怕并不是正确评价历史的态度。”

换句话说,持此论者旨在为日本的侵略贴上免罪符。弦外之音则是,在工业先进国你争我夺、强者有理的战前,殖民地人民就是活该被绑架与欺辱。

正因为有着如此的歪论及媒体连篇累牍的煽情报道,原来对日本有利、应该得到同情的绑架事件(近现代史上少有的日本受害事件),却沦为鼓吹狭隘民族主义的政治工具,因而也就没有获得国际舆论应有的同情与支持。针对当前日本国内如此不寻常的政治空气,就连被日本视为最亲密盟友的美国的原驻韩国大使格雷也忍不住表示:“(受害者的)家属的感受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令人感到惊讶的是,(日本人)几乎完全没意识到日本在过去曾从朝鲜半岛大量带走朝鲜人的事实。”

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教案分析 篇9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回顾日本各地理事物的特征,使学生基于日本的位置范围、国土组成、地势地形、气候特征,分析日本的工业状况。

2)通过读“日本工业图”、“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图”、“日本主要工业原料的图”,使学生了解日本发达经济的有利条,日本有哪些主要的工业区,这些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哪儿,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技能。

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使学生认识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理解其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加深对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

分析日本发达经济的有利条、分析日本经济特征

三、教学难点

读图分析日本经济特征

四、教学用具

日本工业图、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图、日本主要工业原料的图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利用空白日本板画,考查对日本各地理事物的掌握情况(位置范围、国土组成、地势地形、气候特征)

(转折)日本经济实力居世界前三甲。可是,大家都知道,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日本国内经济已经陷入严重崩溃的局面。那日本是如何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从废墟中崛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日本的经济。

(二)学习新:

[活动1]分析日本发达经济的有利条

观察P17图713“日本主要工业原料的”,有何特点?工业原料靠进口→资源缺乏(日本的国情最突出特点)

2缺乏资源是日本的国情一。在生产中缺乏原料,怎么办呢?

3日本本国内缺乏自然资源,靠进口原料进行生产。在运输过程中,日本会采用哪些交通方式呢?为什么?

采用海运。因为日本是岛国、多良港,海上交通便利。

4思考:日本发达工业的有利条还有哪些?(参见18页)

进口原料和燃料

科技力量雄厚

劳动力资源充足

[活动2]分析日本经济特征识图714《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日本有哪些主要的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

2这些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哪儿?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狭长地带

3学生完成P18活动题第2题,思考:为什么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狭长地带?为什么不在日本海沿岸?

4日本经济虽然发达,但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会对日本经济带来哪些影响?受国际市场影响大,世界经济危机时会沉重打击日本经济

日本工业高度集中在沿海地区会产生什么问题?地价、供水、供电、环境污染

6它的对策是什么?

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

这样做会给日本带来什么好处?对其它国家有何影响?

第七章第一节 日本教案 篇10

第一节 日本

【课程标准】

在地图上找去改地区的位置、范围、国家首都,读图说出该国地理位置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面剖面图,归纳该地区地势以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是关系;运用图标说出当地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运用地形图说明该地区城市分布的影响;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该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举例说明当地发展旅游业的优势;运用资料描述改地区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学习内容与学情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从世界范围内选学部分大洲、地区、国家,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以日本为例,学习认识国家的内容:

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况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4、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5、举例说明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方面的联系。【学习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形图描述日本地形、地貌特点,并通过地图、景观图以及文字介绍认识到日本是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在认识日本自然环境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日本的工业发展特点以及成因,理解日本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4、说出日本的人口和民族构成,以及文化特点;了解中国和日本的文化交流。

5、认识日本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东西放交融的文化以及中日文化交流。【评价设计】 1、2、3指图说明;3、4、5用文字表述 【课前准备】

1、课件《樱花》

2、课件《日本》 【活动设计】

采取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把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加以引导。

授课学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课件开始]屏幕显示日本富士山图(带樱花的一幅),名曲《北国之春》,用于课前播放,营造气氛。上课时,停放音乐,导入新课后。

[提问]:同学们,通过看和听,你有什么要说的?学生发言,把学生引入日本话题。

[板书]第七章第一节:日本 [导入新课]:学校组织一批学生到日本修学旅行,下面几种运输方式都能到日本吗?为什么?

1、汽车

2、火车

3、飞机

4、轮船(让学生去知道日本是一个岛国。)

[活动]:四人一小组,根据下面提供的四个问题,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选择其中的一题展开探究讨论,然后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向大家展示讨论结果。[探究题活动1]: 合作完成1、日本的领土主要由哪几个大岛组成?

2、地图册上的比例尺量算上海——东京的距离

3、日本有那几个著名的城市?并能在地图上找出所在的位置

4、日本是一个岛国,英国也是一个岛国,比较这两个国家跨越的经度和纬度,那个国家大,这对地理环境的复杂程度有影响吗?

(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讨论,画面切入到“世界政区图”、“日本图”)[板书]

一、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教师此时指导学生阅读“世界政区图”、“日本图”和“富士山图”,结束后重新显示(自然地理特征思考题),让学生回答问题,讲出日本的位置和领土组成,主要港口和自然特征。教师予以必要的补充和强调有关内容。显示“日本图”,教师边讲边指图,图中北海道、本州、九州和四国四个大岛的名称用红色显示,并由小放到大再缩小定格,让学生掌握这四大岛的相关位置,、接着屏幕左侧显示富士山的图,在屏幕右侧教师要告诉学生富士山是座活火山,200多年前还曾喷发过,它被日本奉为“圣岳”,是日本的象征,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 [探究题活动2]:读图7.5-7.7分析完成

1、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和地震?

2、日本多火山。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时间,能够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吗?

3、日本经常有地震发生,每年有震感地震多达1500多次。人们采取很多办法来预防地震,或者减小地震带来的危害。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吗?为什么?你了解哪些防震减灾方面的知识?

让学生对火山和地震有感性认识。接着显示“日本和中国人口比较表学生分析。

第一节 日本 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国家 人口数(亿)面积(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中国 13 960万 日本 1.27 37.7万 [阅读材料] •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万多美元,是世界最高收入国家之一 •世界上前30家大商业银行中,日本占18家 •日本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 [板书]

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关于日本工业部门,利用多媒体补充有关内容。横滨港等待装运出口的日本汽车图。关于主要工业原料进口情况,可显示“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百分比图”和“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教师简要讲解日本主要原料的进口国和地区,为以后的世界地理学习打下一定基础 [探究题活动3]:

1.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是什么?

2、日本经济发展水平如何?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

3、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自哪些国家(地区)?

4、日本贸易对象是哪些?中日贸易情况怎样

有利条件:(1)丰富的人力资源(2)较高的科技水平(3)岛国的优势 不利条件:自然资源缺乏

最后布置第1课时作业,显示“日本空白图”,让学生说出日本四大岛、邻国、富士山、主要港口的英文代号。学生回答正确,屏幕上就出现相应位置的文字并伴之以动听的声音,以示表扬。[板书]

三、太平洋沿岸的工业 [探究题活动:4]:

1、看看日本工业 主要分布在那里?

2、综合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

3、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会对日本经济带来那些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4、阅读课本24页有关资料,回答问题

阅读 “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图,把图中的主要工业区用红色块显示图中的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和九州等城市名用蓝色显示,加深学生对主要工业城市和港口位置的了解。然后提问:日本工业为什么分布在这里?然后显示几幅图片:“日本富士山和高速铁路”图片、“填海造陆”图片、有关大阪的鸟瞰图片。教师边讲课边播放有关内容。[板书]

四、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

这一部分内容,学生不难理解,但缺乏感性认识。在教师讲解的同时,可接连播放较多的动静态画面。如“穿和服的日本妇女”、“日本茶道”图片,总结:以教学纲要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第七章第一节:日本

一、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1、日本概况

2、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3、日本多火山的利与弊

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1、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是什么?

有利条件:(1)丰富的人力资源(2)较高的科技水平(3)岛国的优势 不利条件:自然资源缺乏

2、日本的主要工业部门

三、日本工业区的分布

1、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2、原因

四、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

巩固练习:日本的最高山峰?日本的国花? 作业:必作题:给日本工业区分布图。

日本社交媒体与育儿几乎无关 篇11

日本的妈妈们基本上坚持比较自我的教育方法,但日本这个国家又在整体的教育思路上保持长期稳定,因此虽说每个家庭用着自己的方式,但其根本又是一致的。比如希望孩子除了学习以外有多项兴趣爱好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小学里都会有棒球、足球、游泳、乐器、舞蹈等业余班,对此家长们操心的并不是很多。相识的父母们也会有一些聚会活动,但聚会上谈论的基本上是家长自己的兴趣爱好,就孩子教育问题的讨论实际上非常少。包括电视上一些关于教育孩子的节目,父母们基本上也是遇上了就看一下,很少听到有家长为了教育孩子专门看、必须看的。日本的社交媒体上,也几乎没有什么关于教育孩子的话题。

在日本的中国父母会感觉在日本教育孩子并不是一件难事,社会、幼儿园、学校让孩子获得的信息是统一的,他们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家长们只要配合社会、学校去教育孩子就好。

另外,日本的学校里通常设有“咨询相谈窗口”,不仅接受学生的问题,也接受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咨询。区政府教育部门均设有专业的老师接听电话,耐心听取家长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的建议。

日本多媒体教案 篇12

传播内容上的互补关系

首先, 在灾后信息传播体系中, 传统媒体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3.11”大地震及海啸导致电力、通信设备等严重受损的情况下, 通过无线电传播的收音机广播发挥了巨大作用。受灾当地的地方广播电台利用备用发电机或通过总台, 进行紧急报道, 内容包括受灾情况、余震、生活信息、避难所信息、平安信息等。据日本民间放送联盟研究所的调查结果显示, 灾后生活在临时住宅的受灾居民中, 认为“3.11”当天收音机非常有用及比较有用的比率最高, 为43.2%。

另一方面, 由于“3.11”大地震受灾范围广, 电视台、报纸等传统媒体无法关注到全部受灾地区, 满足所有受灾群众的需求。相关调查结果显示, 一些受灾居民认为各电视台的关注点和报道内容大同小异, 并没有进行分工合作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 网络及社交媒体作为信息汇总平台, 自然而然地与传统媒体形成了一种互补关系。即受灾居民通过电视台、报纸等传统媒体掌握震灾信息的大体动向, 而更多局部的、具体的、当地的信息则通过网络及社交媒体进行查询或者共享。据NHK电视台放送研究文化研究所舆论调查部对灾区居民的调查结果显示, 利用Twitter的灾区居民中, 有50%都是为了查询并获取饮用水、电、煤气、电话等“生命线情报”。据2011年日本情报通信白皮书的数据, 2011年3月底, 被调查的11个受灾地区政府的Twitter账号的粉丝比地震发生前增加了10倍。

此外, 日本的中央政府、电力公司、传统媒体及灾害科学专家也积极运用社交媒体发布权威可靠信息。上述NHK调查结果显示, 东京首都圈等准受灾地区网民主要从以下账号获取了相关信息。

传播方式上的整合关系

在“3.11”灾害信息传播方式的整合方面, 最受日本社会关注的当属电视与网络社交媒体间的合作。日本的版权管理比中国严格, 电视节目没有电视台授权不能随意上传至网络。但此次“3.11”地震, 各个电视台分别做出了紧急情况的特殊处理。地震发生后, 日本广岛县的中学生立刻将电视台的灾害报道上传至视频网站“NICONICO动画”及Ustream, 如果在正常情况下此类行为将会被追究侵权, 但是考虑到有些受灾居民无法观看到震灾信息, NHK电视台、富士电视台, TBS电视台都允许了此类行为。据统计, 3月11日当天, NHK、TBS、神奈川电视台等13个电视台、电台都在Ustream上自主进行了节目上传, 网友共计观看电视视频的次数累计达680万次。

与网站开展合作的不仅是全国性媒体, 受灾地区当地的传媒机构在停电、无法保证纸张来源的情况下, 也积极利用网络。比如宫城县的地方报纸——《河北新报》不仅积极利用了旗下运营的网络社区“FURATTO”, 还在Twitter上创建了账号, 及时播报当地的相关信息。《河北新报》在Twitter上的粉丝数也在地震后两周内增加至15000名以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在确认人员是否平安的信息方面, 谷歌推出的“Person Finder”服务充分展现了网络媒体作为综合性信息平台的优势, 在“3.11”地震后首次在日本得以应用。据村上 (2011) 的调查显示, “3.11”之后的一个月内, 累计在“P e r s o n Finder”上的注册总数达60万人次[3]。“Person Finder”服务不仅帮助个人发布或搜索失踪人口信息、还积极广泛地与电视台、报纸、手机服务商、政府部门合作, 收集其掌握的平安信息, 实现了信息及查询方式的整合。“Person Finder”服务与其他机构的具体合作方式如图1所示。

传统媒体的新媒体战略

以“3.11”地震为契机, 日本的电视台、报纸等传统媒体纷纷开始重新思考新媒体战略。但是, 由于各媒体重视程度及方针不同, 在推进新媒体战略方面也出现了一定的差距。电视台方面, NHK电视台的新媒体战略略胜一筹。在地震发生后, NHK立刻在Twitter上发布微博, 表明允许网民上传其地震报道节目至视频网站。此举得到了网民极大的支持, 同时也赢得了网民的信赖, 其粉丝数也迅速增加。据统计, 至2011年3月底, NHK电视台的粉丝数一共增加了20万人, 与TBS等其他电视台相比形成了绝对优势。目前NHK电视台在Twitter上的账号已经超过80个, Twitter已经成为联结NHK与观众的重要媒介。

报纸中最积极推进新媒体战略的当属《朝日新闻》。《朝日新闻》在Twitter上共有50多个账号, 而且据藤代裕之 (2012) 对各个报纸的访问调查显示, 《朝日新闻》鼓励记者使用Twitter, 在地震发生之后的下午3点35分, 《朝日新闻》对各账号管理人员群发邮件表示“鼓励积极利用Twitter进行新闻报道”。在《朝日新闻》持有的众多账号中, 主要有六个较多地被运用在震灾信息的报道中。这六个账号各有分工, 分别负责自动转播朝日新闻网站的报道、政府震灾政策动向、医疗信息、受灾当地的生活信息等。其中有两个账号为震后新设, 分别报道《朝日新闻》福岛分站的情况 (@ASAHI_FUKUSHIMA) 及面向受灾地区报道生活情报及救灾情报等 (@ASAHI_SHAKAI) 。

此外, 宫城县的地方报纸《河北新报》对Twitter的活用也备受关注。《河北新报》编辑部及媒体部为了更好地发挥地方报纸的作用, 动员了包括在广告部门的工作人员, 利用自行车等可一切可使用的交通工具在宫城县内各地采访, 并利用Twitter发布信息, 在有限的条件下使新闻专业主义与新媒体相结合, 最大限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3.11”东日本大地震中的媒体融合对我国的启示

近年来, 有科学研究指出, 全球可能进入了一个强震活动的频发时代。反思和总结日本灾害传播体制亦能给我国提供一定的启示。首先, 在灾后电力、网络等基础设施产生故障的条件下, 应该在充分考虑灾区居民媒体使用习惯的基础上, 调动各种媒体资源, 建立全方位的传播网, 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各媒体间的分工协调。

其次, 大的灾害往往会成为媒体赢得或失去受众信赖的契机。日本NHK电视台及《朝日新闻》在灾后做出积极迅速的应对, 使得二者在新媒体上的成功度要远远高于其他媒体。我国的媒体也应该对灾害报道有充分的认识, 对灾害应急报道做好相应的制度准备。

上一篇:总体框架立足岗位做贡献争先创优当先锋2稿下一篇:大学聚会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