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因素周排查机制

2024-07-17

不稳定因素周排查机制(共10篇)

不稳定因素周排查机制 篇1

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排查调处机制

(一)健全安全文明校园创建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安全文明创建水平。主要是加强全校师生安全教育,进一步完善重点部位的治安防范,积极开展“无刑事案件”、“无治安案件”、“无治安灾害事故”的三无活动。

(二)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及时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

第二是建立矛盾纠纷信息员制度,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第三是部门负责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双向排查”,主动化解社会矛盾,切实做到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

第四是例会制度。定期召开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排查调处工作会议和协调会议,了解掌握工作情况,分析研究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

第五是报告制度。对排查出的问题实行定期报告,对重大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及时报告,对调处情况进行专门报告,对排查后没有发生问题的实行“零报告”制度。

第六是调处制度。坚持“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对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及时调处,一时解决不了的实行监控,防止事态扩大。

第七是督查制度。各级综治机构负责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排查调处工作的督促检查,对重大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实行分级挂牌督办,限期解决。

(三)健全经常性教育机制,努力提高师生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安全意识,一是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开展诚信教育,不断提高师生的道德素养。二是深入开展崇尚科学,抵制邪教教育,发挥学生守则、市民守则的规范约束作用,广泛开展群众性安全文明创建活动。三是认真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四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为统揽,建立以学校、社会、家庭责任为主线,加强法制宣传,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

(四)以预防为重点,提高创建意识

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结合实际,认真搞好内部防范工作,着力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以办公室等目标为防范重点,切实搞好安全防范工作。

社会不稳定因素与预警机制探讨 篇2

关键词:武警经费; 不稳定因素; 指标体系;预警机制

社会不稳定因素越多越严重,就越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来震慑。武警部队作为这支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神圣使命。社会形势越紧张,武警部队用于维护社会稳定的投入即武警经费也需要相应地增加。因此,探讨和研究社会不稳定因素的种类和发展变化趋势,对于预测和研究武警经费需求规模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社会不稳定因素分析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结构调整,利益格局变化,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多。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至4000美元之间,通常是一个国家各种矛盾和社会变动的多发期和凸显期。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2000美元,正处于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有:收入差距、失业、物价上涨、政府执政能力、社会保障能力、宗教因素、民族因素、自然灾害、恐怖主义等。这些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结构的调整并没有消除,有的反而更加凸显,更加复杂,而且这些因素在短时间内不会消除。对于武警部队来说这是一种挑战和考验,对于研究武警经费支出规模同样也是一种挑战和考验。

二.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

本文把确定武警经费支出规模作为一个决策问题,把影响武警经费支出规模的因素分成三层,通过各层之间两两比较、判断和计算,确定每层中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即权重关系。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建立决策问题的递阶层次结构。

为了便于分析,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经济、社会、环境三个主要因素,构成影响武警经费支出规模的不稳定因素指标体系,详见图1 。

图1 社会不稳定因素体系

第二步: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咨询专家意见获得判断矩阵,把指标无量纲化,下面以确定不稳定因素体系中第二层因素为例说明。第二层有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三个因素,专家通过三个因素的两两比较给出一个分值,分值分四档,分别为1分、3分、5分和7分;评分标准:1分为同样重要,3分为比较重要,5分为十分重要,7分为极端重要。专家在打分时:若认为经济因素相对于社会因素同样重要,则分值为1;若认为经济因素相对于社会因素比较重要,则分值为3;若认为经济因素相对于社会因素十分重要,则分值为5;若认为经济因素相对于社会因素极端重要,则分值为7。将专家打分结果输入表1。

表1 专家打分意见表

[]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 权重[][BHD]经济因素[]

S11[] S12[]S13

[BH]社会因素[] S21[] S22[]S23

环境因素[] S31[] S32[]S33[][BG)F]

经济因素比经济因素=1 ,社会因素比社会因素=1,环境因素比环境因素=1,即在表中输入S11=S22=S33=1;若专家认为经济因素比社会因素=1,则社会因素比经济因素=1,

则在表中输入S12=S21=1;若专家认为经济因素比社会因素=3,则社会因素比经济因素=1/3,则在表中输入

S12=3,S21=1/3。

同理,通过比较确定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之间的分值关系,即获得第二层因素的判断矩阵。用同样的方法可获得第三层因素的判断矩阵。

第三步:计算各层指标的组合权重。

下面同样以第二层因素为例计算各指标权重。根据表1数据计算权重:

经济因素权重=[ S11/(S11+ S21+ S31)+ S12/(S12+ S22+ S32)+

S13/( S13+ S23+ S33)]/3

社会因素权重=[ S21/(S11+ S21+ S31)+ S22/(S12+ S22+

S32)+ S23/( S13+ S23+ S33)]/3

环境因素权重=[ S31/(S11+ S21+ S31)+ S32/(S12+ S22+

S32)+ S33/( S13+ S23+ S33)]/3

同理,用上述方法可计算出第三层因素指标权重。此时已确定了影响武警经费支出规模的不稳定因素指标体系。表2为指标权重表。

三.预警机制的建立及应用

预警机制,是指一种或几种不稳定因素即将或已经促使社会发展偏离正常现象和正规秩序,而严重妨碍社会稳定的预先警告机制。通过建立预警机制,有助于及时有效地防范、控制不稳定因素的发生,为组织指挥机制、现场处置机制、保障机制提供准确的信息,及时有效地采取处置措施,以维护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下面将建立社会不稳定预警机制,并讨论预警机制的应用。

3.1 预警机制的建立

预警系统分以下五步:

第一步:社会调查系统。对不同地区、不同的阶层、不同群体作社会调查,采取对各因素满意程度打分的形式收集信息,被调查者从1至10十个分值中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分值填入表3,分值分四档“十分不满意、不满意、满意、十分满意”。

分值标准:十分不满意 1至4分;不满意 4至6分; 满意 6至8分;十分满意 8至10分。

表3 社会稳定满意度调查表

经济因素[] 分值[]社会因素[] 分值[] 环境因素[]分值

[BHDG2]收入差距(a1)[][]政府执政能力(b1)[][]自然灾害(c1)

[BH]失 业 率(a2)[][]社会保障能力(b2)[][]恐怖主义(c2)[BH]

物价(a3)[][]宗教民族因素(b3)[][BG)F]

第二步:数据处理系统。先计算每份调查表社会稳定满意程度得分,然后计算出社会稳定满意得分平均值μ。计算公式:

经济因素满意得分Score(A)=A1a1+ A2a2+A3a3

社会因素满意得分Score(B)=B1b1+ B2b2+B3b3

环境因素满意得分Score(C)=C1c1+C2c2

社会稳定满意得分SHWD=Score(A)*A+Score(B)*B+Score(C)*C

平均值μ=(∑SHWD)/n, 其中n为社会稳定满意度调查中被调查者数量。

第三步:警级评估。分为四种情形如表4:

表4 警级评估表

警级[]μ值范围[]指示灯状态

[BHDG2]无警:[]μ∈(8,10)[]正常状态

[BH]I级警[]μ∈(6,8)[]黄灯亮[BH]

II级警[]μ∈(4,6)[]橙灯亮[BH]

III级警[]μ∈(0,4)[]红灯亮[BG)F]

当社会处于安全稳定状态时,即无警,此时处于正常状态,预警活动重新进入初始阶段,回复到社会调查系统环节;当处于有警戒状态时,显示灯亮,进入下一步。

第四步:应对预案设计系统。针对不同的警级制订不同的方案,同时提醒相关部门做好相关工作,搞好协调。

第五步:社会控制系统。通过社会各部门协调合力控制不稳定因素,以维护社会稳定。预警系统流程图如图2。

图2 预警机制系统示意图

3.2预警机制的应用

运用预警机制可适时调整武警经费总规模和武警经费地区规模。根据社会稳定情况变化,通过分析社会稳定满意度变化,适时适当地调整武警经费总规模和武警经费地区规模。当社会满意度下降时则应增加武警经费投入;当社会满意度上升时则可适当减少武警经费投入。分析全社会稳定满意度平均值μ的纵向变化,当μ值呈下降趋势时,应根据μ值下降的幅度,调整武警经费总规模;μ

值微降时,可微增武警经费总规模,骤降时应及时加大武警经费总规模,当μ值升高时可适当减少武

警经费总投入。分析比较各地区的社会稳定满意度平均值μ的变化,当某一地区的μ值与其它地区μ值的变化不相一致或变化比例明显不同时,应引起注意,应重点调整该地区武警经费投入,体现保障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以确保地区稳定。同时,根据地区稳定情况差异,各总队、机动师应建立协防机制及时增补调整驻防兵力,确保地区安全稳定,同时做好和政府部门、公安部门、信访部门、安全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协同工作共保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黄建钢,宋富军,李百齐,等.社会稳定问题研究.北京:红旗出版社, 2005

[2]贾来喜.国防与维稳经济学.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王煜.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方案 篇3

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方案

根据教育局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提出如下工作要求,指定本活动方案。

一、深入学习,统一认识

组织开展学校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工作是做好学校安定稳定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对做出了具体而详细的安排,要下定决心认真进行排查整治。我校要认真组织学习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开展学校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认真落实文件要求,认真排查本校存在的不安定不稳定因素,并认真加以整改,维护学校安定稳定。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我校成立学校不稳定因素排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责任到人,全面落实。

(一)校园维稳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付新焱

副组长: 吴建勋邱洪宝胡浩吴正光

成员:尹新宇张向盛余自许

(二)排查工作安排

1、学习和自查阶段(11月20日至12月10日)

学校于12月1日上午12:00之前按照要求开展自查,工作情况形成自查报告,汇报学校自查情况。

2、抽查与整改阶段(12月10日—12月30日)

学校应认真做好迎查工作。学校将对全体学生进行检查。各班要积极采取边排查边整改的有效措施,尽快加以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要提出具体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期限,对排查工作不烽,责任不落实,不能按时完成排查任务或不能及时排查出可能引发群体事件的不稳定隐患,造成严重后果的老师,要追究责任和给予处理。

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工作总结 篇4

组织开展学校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工作,是做好学校安定、稳定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为此,我校自接到省教工委、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学校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的通知》起,根据文件精神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扎实地开展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我校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现将此次排查活动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长期以来,我校就特别重视学校安全工作,把安全作为学校生存的重要工作来抓。为保证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顺利完成,加大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学校下发各系进行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工作。

二、自查认真、追求圆满

为了不使一个细节出现问题,各系紧密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排查方案,并积极督促下属各班认真自查。发现问题,限时整改,讲求效率,追求圆满,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坚决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学校安全形势稳定;同时,进一步强化学校的安全教育,使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明显增强。1.消防工作方面

首先配备齐全的消防器材,重要功能室均按规定标准达标,并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不准乱动灭火器。二是组织学生根据消防预案进行专题讲座,极大地提高了师生的消防意识。三是对各个功能室的电源设备彻底清查,包括线路、插座等,有破损或隐患的一律换新,根除隐患。2.情感方面

对于大学生来说,情感不稳定,不成熟是普遍的现象。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因为一些小事,会造成情绪冲动,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针对此种情况,我们班特将情感作为不稳定因素的首要排查对象。由于我系男女比例不平衡的原因,我班的恋爱现象较少,整体情绪稳定。个别心理孤僻同学,班委及心理委员与其进行交谈,了解其内心想法后,积极帮她融入寝室,及班集体中,班级聚会等活动也积极动员该类同学踊跃参加。3.防盗方面

近期,学校周围小偷又频频出现,由于冬季来临,同学们,尤其是女生的防范意识降低,同学中已经出现被小偷得手的情况。针对此种情况,班委积极开展主题班会,倡导同学们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外出时,注意各自的背包,手提包及口袋,手机不要放在明显的地方,同学纷纷出招,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讨论激烈,反映良好。通过此次班会,大家都提高了自己的安全防盗意识,表示以后外出时,会特别注意自己的财务安全。逛街时,注意周遭的环境,警惕可疑的陌生人。4.情绪方面

时间一年年过去,转眼间到了大三。同学们之间出现了各种迷茫的因素。考研还是就业,亦或是考证。成为了大家纠结迷茫的事情。班里的情绪较萎靡,大多数人因找不到自己合适的方向而虚度光阴。针对此种情况,班委积极建议同学们提前去观摩毕业生招聘会,唤醒自己的危机意识,好好思考自己将来的路该如何去走。此外,班委经常在班级群内不定时的进行分享,内容多为励志,心灵鸡汤类的段子,激励同学们积极向上,每个人找好自己的定位,不论是选择考研还是就业,都要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认真的对待自己的人生,迎接人生的每个阶段的挑战,不要气馁,坚持到底,认真的过好剩下的大学时光。5.饮食卫生方面

经检查,我校食堂并不存在无证经营的现象,同时为加强学校食堂和学生集体用餐场所师生食品卫生工作,我校安排专人对食堂环境卫生进行管理监督,要求食堂工作人员必须按规定接受健康检查;严格遵照《食品卫生法》;严禁采购、出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做好食品留样管理工作。由总务处、团委会、生活管理员、学生代表组成的食堂管理监督小组对食堂经常进行检查督促。同时,教育学生不要购买街头无证(照)商贩出售的零食、盒饭及其他食品。6.学生心理健康方面

我校设有心理咨询室,内有两名专业心理咨询师,轮流坐班为学生开解、辅导心理问题,因此我班的学生一旦出现心理委员解决不了的情况,我们也可以向学校寻求积极有效的帮助及建议。7.反邪教方面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有关反邪教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文件精神。本着覆盖全体师生,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弘扬科学精神,认清邪教本质,坚定理想信念,坚决抵制邪教为主题,以全体学生、教师为主体,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密切结合行风建设教育活动,全面持续地开展反邪教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反邪教斗争认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防范意识,提高抵制邪教与邪教作斗争的能力,切实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为构建和谐校园创造良好条件。

总结:通过此次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工作的进行,我班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学校开展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的方 篇5

根据河南省《关于开展学校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的通知》精神,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学校维稳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学校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工作,建立健全隐患排查,隐患治理,重大隐患督办和危险源监控制度,及时消除各种隐患,防范事故的发生,为广大师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现拟定学校开展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方案。

一、开展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邹杰(校长)

副组长:韩雷庭(副校长)游华欣(副校长)韩光泽(副校长)成 员:邬长旺张金涛张向永 游 伶 各班班主任

二、排查工作的要求

1、各部门要从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的高度,立即制定排查工作方案,明确排查工作责任分工和时间进度表,根据提出的排查重点,结合本部门实际,对问题进一步分类、分解、细化,并把排查工作责任分解到各部门,把责任落实到人。

2、要注重把握政策和策略,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维护教育政策严肃性、稳定性和维护师生合法权益原则,认真分析,妥善处理。

3、要建立排查问题登记备案和台帐制度,实行问题消结和反馈制度,落实责任倒查。对排查出来的问题要及时汇总、归纳和分析,形成专门排查报告,报综治办。

4、校园维稳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对排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对排查工作领导不力,责任不落实,不能按时完成排查任务或不能及时排查出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不稳定隐患,造成严重后果的学校,要追

究主要分管领导的责任;对直接责任人要视情节给予相应处理。

三、排查工作的范围和重点问题

排查工作的范围是学生宿舍、机房、图书馆、食堂、各处、室、各重点单位排查的重点问题:

1、学校管理问题。学校是否严格办学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是否科学有序;教育质量是否有保证;

2、办学条件和食品卫生问题。教学设施、设备能否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

学生宿舍、食堂、机房、教室、图书馆、文体活动场所等学习生活条件是否存在隐患;是否存在学生食品卫生问题。(总务处)

3、校园及周边环境问题。校园及周边环境是否存在可能引发群体性事端的因素;是否存在邪教组织的破坏和非法宗教渗透活动;黑网吧、无证经营的饮食摊点、无序经营的摩的等容易引发事端的问题是否得到有效遏制。(综绐办)

4、师生思想状况问题。当前师生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是什么;深层次、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有哪些突出表现。师生网上维权信息有那些具体反映。特别是经常越级上访和重复上访人员、可能采用极端行为制造事端人员等突出的问题。(党支办)

5、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否存在基础弱、管理松散问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构是健全;上级部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是否得到落实。(政教处)

三、排查工作的时间、方法和步骤

1、排查工作的时间:每月一次

2、排查的工作方法:各部门采取自下而上、点面结合,自查与学校抽查相结合,排查工作要坚持内紧外松原则,周密安排,精心组织,认真开展,扎实推进。

四、排查整改措施

1、由学校领导牵头组织相关部门重点抓好学生宿舍、机房、学生食堂、消防设备等重点部位的检查整改工作,对查出的隐患限期及时整改。

2、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组织教职员工学习,树立起高度的政治、社会责任感。与当地派出所联系开展综治讲座等教育形式,提高防范意识。

3、通过与当地政府的支持,与公安部门、村委、治保配合加强学校周边治安工作。并积极主动建立长期稳定的良好关系,定期互通报各自治安状况,协调、处理各种不安定因素和隐患。

4、与工商、卫生、文化、交通管理执法部门联系,加强对学校周边的网吧、娱乐场所、饮食、出租书店、营运等进行一次联合检查整治行动,取缔非法经营、营运,使校园有一个良好的环境。

各部门于每月月底以书面形式报综治办,由综治领导小组汇总报教体局综治

不稳定因素周排查机制 篇6

工作的报告

接****维稳发【2015】19号文件通知,我大队于近期对我县煤炭、建筑等领域存在的重大不稳定因素进行了排查,现将主要情况上报如下:

建筑领域:7月12日,*******60余名农民工要求解决拖欠工资问题。

当前农村不稳定因素分析 篇7

【摘要】对当前农村中出现的社会矛盾以及不安定因素,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些矛盾既可以化解也可能转化。因此,要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办法,正确把握处理矛盾的尺度,妥善解决当前的问题,确保农村稳定。

【关键词】农村稳定基层治理

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是顺利推进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基本前提,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没有稳定,任何事业都不会取得成功。因此,当前农村出现的一些不稳定因素,应当引起重视。

农村中不稳定因素的产生及危害

农村土地纠纷成为引发农村不稳定的主要因素。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对农民种地的补贴数额在逐年增加。加之农村医疗、养老、上学等优惠政策的出台和完善,许多外出农民返乡索要承包地,由此产生大量矛盾纠纷,且调解难度很大。此外,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因道路工程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城镇(包括新村)建设、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学校卫生室等公益事业建设,征地补偿、拆迁安置、土地重新分配等一系列问题产生。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个人之间利益分配上的矛盾与纠纷。如果处理不当,矛盾就可能激化,个体问题就会变成群体上访请愿,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村官”侵占集体财产,使干群、党群关系紧张。当前,农村集体(指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所有的财产主要表现为基本农田、宅基地、四荒地、砖窖、池塘、林木等集体财产及其收益,以及上级拨款、社会捐款、农民集资款等款物。一些农村干部不能摆正义和利的关系,只顾个人小家利益,无暇顾及群众共同致富。有些村干部甚至利用职权之便,吃喝玩乐、贪污浪费,使群众对他们失去了往日的信任感,导致干群、党群关系紧张。

宗族势力对农村社会稳定形成强烈冲击。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生产体制由队变为以家庭为主体,以一家一户生产、销售为单元,随之形成了以家族为中心,家族利益高于一切的新格局。强势家族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或者做官子弟的权势,对基层组织的领导和管理不以为然,甚至有凌驾于农村基层组织之上、代替基层政权职能的趋势。这使得干群关系紧张,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积怨加深,一方仗势欺人,一方忍气吞声,对农村社会稳定形成了强烈冲击。

民事纠纷得不到及时调解处理,转化为刑事案件的比例加大。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低、法律意识淡薄,邻里之间或妯娌之间多因鸡毛蒜皮的琐事互相猜疑,因小孩子之间顽皮打架较真动粗。此外,法律对于农村“彩礼”等纠纷没有明确规定,而村委会对民间纠纷的管理能力有限,治保、民间调解、综合治理工作容易流于形式,极易使民事纠纷变成刑事案件。封建迷信成为农村新的不稳定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的家庭收入提高了,思想观念变了,有了更多的休闲时间,但是农村并没有提供足够的休闲娱乐和学习的场所,也没有人组织成立正当的社团,从事有意义的活动。不法分子抓住这一时机,利用封建迷信麻痹群众,诱使其参与非法宗教活动,成立所谓的“教、门、道”等组织,定期集会,给社会安定、政治稳定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妥善化解农村不稳定因素

对当前农村中出现的社会矛盾以及不安定因素,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些不稳定因素的产生与发展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是一系列因素结合在一起的必然产物。在发展过程中,矛盾既可以化解也可能转化。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办法。在农村,大量矛盾是物质利益的矛盾,如果能正确把握处理矛盾的尺度,农村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使矛盾得以妥善解决。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确保党在农村中的领导地位,确保党的政策在农村得到及时落实。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肩负着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任,加强

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显得更为重要,也更加迫切。在新时期,只有加强党的建设,才能保证党的基本路线长期地、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只有加强党的建设,才能确保党在农村社会中的领导地位;只有加强党的建设,才能使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只有加强党的建设,才能使党的组织纯洁,富有朝气。因此,在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和农村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和带领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身到试验区建设中来,有效抵制各种没落、腐朽思想的腐蚀,为当地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要突出加强预防和化解农村不稳定因素责任体系的建设,坚持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协助主要领导负全责,其他领导按分管工作负责的原则,自上而下,建立领导干部包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的责任制,做到职责明确、各尽其责,形成领导抓、抓领导、一级抓一级的领导责任制体系。

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农村社会安定、政治稳定的重要举措。土地问题是农民最敏感的问题之一。因为它涉及农村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多少年来,土地政策上稍有风吹草动,哪怕是提法上有细微变动,农民也会作出反应。对农民来讲,土地仍然是他们最后的也是最可靠的保障。农民最担心的是政策有变,所以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至关重要。“30年不变”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是党和政府对土地承包关系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长期稳定的郑重承诺,是一颗实实在在的长效“定心丸”。我们要坚决贯彻、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农村政策,尽量避免因为政策执行上的失误或者政策得不到落实而引起农村社会关系紧张并引发社会不稳定。

加强对农村外出人口的管理工作,是农村和城市治安的重要措施。户籍管理是治理国家的一个重要手段。当前的这种户籍管理状况已不合时宜,需要户籍政策有所改革,而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还户口以本来面目,解决公民的“自由迁徙”难题,达到人类流动的理想境界。但是,目前在我国要实现这一目标还有一定困难,因此,我们要面对现实,做点具体的、实

质性的工作。针对农村大量人口外流、行踪难以掌握的实际,积极配合农村派出所,做一次外流人口大调查,重点人口作重点调查,并与流入地公安机关取得联系,密切配合,联防、联管。

完善村务公开和村民自治制度。村民自治,是村民依法办理群众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整套制度。1998年6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将村民自治推向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要积极完善村民自治的具体操作办法,保证村民各项政治权利的有效行使,避免“多数人对少数人暴政”和“少数人的合理意见不被采纳”的情况。在村民自治基础上实行的“三公开”(村务公开、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其初衷在于既有利于群众监管,又避免各种形式的腐败,要不折不扣地实行,以取得农民的信任。

建立完善排查、信息反馈和调处网络,对于农村社会稳定至关重要。在新时期,着力抓好人民调解工作,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第二道防线”的积极作用。村干部要具备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用法律的观点分析研究和解决农村各种矛盾。基层干部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掌握最新情况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做好疏导化解工作,防止矛盾激化,力争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进一步完善县、乡镇、村三级不稳定因素排查、信息反馈和调处网络,建立村级信息员和调访员的选拔和培训机制,增强预警性,使信息发现早,情况反馈及时,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调处。围绕提高预测、预警、调访能力,定期开展不稳定因素排查活动。在此基础上,从抓早、抓小、抓快入手,确保信息交流畅通,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掌握信息,认真研究处理矛盾纠纷的解决措施,把纠纷控制在萌芽状态。

依法治县是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保障。保持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是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也是我们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前提。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关系的调整,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和新变化,其中一些涉及群

不稳定因素周排查机制 篇8

顶岗实习是职业院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本文针对药学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下不去、用着难、留不住等不稳定现象,提出解决药学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工作中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促进药学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稳定.

作 者:许响 李红芳  作者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医药分院,22 刊 名: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英文刊名:CHINESE MEDICINE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OF CHINA 年,卷(期): 8(8) 分类号:G71 关键词:药学类专业   顶岗实习  不稳定因素  

不稳定因素周排查机制 篇9

摘 要:主要探讨了目前我国在供电系统中电源不稳定的成因以及危害,并根据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和有效解决办法。

关键词:电力历史 电源不稳定 谐波

一、概 述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社会对电力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用户对电力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已经成为保障经济增长和满足用户需求的重要问题。我国作为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二位的电力大国,由于国土辽阔、动力资源与用电中心相距遥远、城乡家用电器设备的大量普及,对用户端电力电压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障供电的稳定性也是改善内外部投资环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以及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我国最早的电厂由英商旗昌洋行于1882年开办的,最初为粤恒电灯公司,后被官商合股收购。我国市电起初主要在殖民地使用,大部分为日本的殖民地,其中东北的电网最大,约占全国的50%。在不同地区,110V和220V市电都有使用的经历。至解放前,我国还是多种电压和频率并存,主要是与发电设备的生产国制式有关。新中国成立后,统一了全国的电网电压标准为220V 50Hz。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沿袭前苏联的制式;另一方面,因为我国国土幅员辽阔,供电半径要比美洲国家大,出于降低能耗,减少农村、山区用电成本的目的,我国采用的是比美洲发达国家更高的市电电压制度。

220V电压与110V电压相比的优点:第一,传输耗电小,减少了能量损耗;第二,传输相同电量,在损耗相同的情况下,使用的导线横截面积要小一倍,节约了大量的金属资源;第三,相对减少了变压器的工作负荷,使变电这一关键而又脆弱的节点有了更多的安全保障;第四,对偷盗电力设备的行为客观上产生了遏制。

二、影响电源稳定的因素

影响电源稳定的因素主要是两点:不稳定电压和谐波。本文着重从这两方面分析探讨。

(一)电压不稳定的危害

在现代工业用电中,一种电气设备出现故障就会导致流水线、甚至整个工厂作业的中断,造成难以想象的损失。对于普通用户,家用电器长时间在非额定电压或频率下工作,会严重影响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例如:长期在低于额定电压下工作的计算机,容易出现重启、程序紊乱、烧毁硬盘等情况。因此在比较重要的信息采集、数据检测分析工作点,都要装设在线式UPS以保证无间断供电。

(二)电压不稳定的类型

电压不稳定主要表现在电压偏差和电压波动两个方面。电压偏差是在某一时段内,实际电压幅值“缓慢”变化而偏离了额定电压,偏差是稳态的,就是我们常说的电压偏高或偏低。电压偏差的大小,主要取决与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线路阻抗及有功负荷和无功负荷的变化。电压偏差主要是用电设备所处的位置及运行的时间,如线路末端电压偏低,后夜电压偏高等。

为改善电压偏差,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正确选择变压器的变压比和电压分接头;二是合理减少线路阻抗;三是提高功率因数,进行合理的无功补偿,并根据电压与负荷变化自动接切无功补偿设备容量;四是按照电力系统潮流分布,及时调整运行方式;五是采取用载调压手段,如选用有载调压变压器等。

电压波动是在某一时段内,实际电压幅值急剧变化而偏离了额定电压,偏差是动态的,就是我们所说的电压忽高忽低。电压波动主要是由大型用电设备负荷快速变化引起的冲击性负荷造成的,如轧钢机咬钢、起重机提升启动、电弧炉熔化期发生工作短路、电弧焊机引弧、电气机车启动或爬坡等都有冲击负荷产生。电压波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电压波动的频度、波动量的大小及工作场所对电压质量的要求等。抑制电压波动的措施一是增加供电系统容量,即更换大容量的变压器,或由大的电网来承担供电任务;二是提高供电电压等级;三是采用专用变压器和专线供电;四是改进生产工艺及操作水平;五是采用专用稳压设备等。

(三)引起电压不稳定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按供电系统节点来看,电压波动可分为高压侧电压波动和低压侧电压波动。高压侧电压波动又可分为进线电源处电压不稳定和高压母线上电压不稳定。

1.进线电源处电压不稳定原因分析

原因之一是上一级电源质量不高。解决方法是更换电源或在上一级负荷处重新架设一条供电线路。原因之二是传输过程中(进线电缆)存在问题。解决方法是检查是否存在电缆破损、电缆质量、电缆选型不正确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改善。

2.高压母线上电压不稳定原因分析

原因之一是变压器三相空载导致高压侧母线电压不稳定。解决方法是重新计算变压器的负载率,更换更大一级容量的变压器。原因之二是在变压器负载时,大功率设备冲击电网造成高压侧母线电压不稳定。解决方法如下 一是对大功率设备采用变频启动或软启动方式,来减少对电网的冲击。二是大功率设备尽量采用高压电机,以优化电能质量。三是对个别大功率设备,采用单独无功补偿装置稳定电压。

3.低压侧电压波动可分为电缆出线端电压不稳定、设备入线端电压不稳定和低压母线上电压不稳定。

(1)电缆出线端和设备入线端电压不稳定原因分析。原因之一是外接负载功率较大导致的启动电流冲击。解决方法是优化设备启动方式。一是对大功率设备采用变频启动或软启动方式,来减少对电网的冲击。二是大功率设备尽量采用高压电机,以优化电能质量。

三是对个别设备采用单独无功补偿装置稳定电压。原因之二是传输过程中存在问题。解决方法一是检查电缆是否存在电缆破损等质量问题,如有则更换电缆,如非质量问题则存在电缆选型问题,应重新计算电缆压降,从配电柜出线端到设备进线口的电缆压降,看是否超过了5%,如果超过了,要更换大一级的电缆来进行电能的传输。

(2)低压侧母线电压不稳定原因分析。 其原因是整个供电系统功率因数的问题。解决方法是提高整个供电系统的功率因数,增大无功功率,使功率因数提高到90%以上。

(3)按交流和直流来分。按交流与直流来分,低压侧母线电压不稳定可分为交流电压波动和直流电压不稳定。交流电主要承担煤矿除工艺集中控制外的所有负荷;直流电主要负责供给工艺集中控制信号的电源。直流电压不稳定原因有三:一是电源;二是负载;三是接触不良。解决方法一是更换电源或改善传输路径;二是提高负载供电等级;三是检查接触装置按设备负载。

(4)按负载来分。按设备负载来分,低压侧母线电压不稳定可分为带冲击负载的电动机引起电压波动、由反复短时工作负载引起电压波动、大型电动机启动时引起电压波动和供电系统短路电流引起的电压波动。

(5)带冲击负载的电动机引起的电压波动。由于生产工艺的需要,有些设备的电动机负载是冲击性的。如冲床、压力机和轧钢机等。其特点是在工作过程中负荷产生剧增和剧减变化,并周期性地交替。这些设备一般采用带飞轮的电,力拖动系统。由于飞轮的储能和释能作用,拉平了电动机轴上的负载,从而降低了电动机的能耗。但因其机械惯性较大冲击电流依然存在,所以伴随负荷产生周期性交替的`电压波动不可避免。

(6)由反复短时工作负载引起电压波动。这类负载的特点是呈现周期性交替的增减变化。但其交替的周期是不定值,且交替的幅值也是不定值,如吊运工件的吊车,手工交直流电焊机等。当前企业为节能降耗在交直流电焊机上都装设了自动断电装置,因此在节电的同时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和焊接变压器的涌流却加剧了所在电网的电压波动。

(7)大型电动机启动时引起电压波动。目前,企业使用的电动机功率越来越大,其启动电流(为额定电流的4~7倍)所引起的电压波动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启动电流不但数值很大,而且具有很低的滞后功率因数,故其电压波动将更大。

(8)供电系统短路电流引起的电压波动。由于各种原因,企业的许多高、低压配电线路及电气设备可能发生不同性质的短路。在这种情况下,如继电保护装置或断路器失灵就会使故障持续存在也会造成越级跳闸,轻则损坏配电装置,重则造成大面积停电,延长整个电网的电压波动时间,并扩大波动范围。解决方法一是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分接头,保证用电设备的电压水平。二是设置电容器进行人工补偿。三是配电变压器并列运行。四是采用电抗值最小的高低压配电线路方案。五是线路出口加装限流电抗器。六是大型感应电动机带电容器补偿。七是采用电力稳压器稳压。

三、谐波的形成和危害

(一)谐波的形成

在我国,电力系统的发电机发出的电压,一般可认为是50Hz的正弦波。但是由于系统中各种非线性元件存在,因而在系统和用户处的线路都会出现谐波,导致电流或电压波形出现畸变,从而影响交流电的质量。当电网中的电压和电流波形非理想的正弦波时,即说明其中含有高于50Hz的电压和电流成分,我们将频率高于50Hz的电流或电压成分称之为谐波。

系统中产生谐波的非线性元件很多,例如荧光灯、各种气体放电灯及交流电动机、电焊机、变压器、变频器等,会产生高次谐波电流。

谐波在电网诞生的同时就是存在的,因为发电机和变压器都会产生少量的谐波。现在由于产生大量谐波的用电设备不断增加,并且电网中大量使用的并联电容器对谐波非常敏感甚至会放大谐波,使得谐波的影响越来越严重,从而引起人们的重视。

(二)谐波造成的危害

1.加大电力运行成本。由于谐波的频率较高,且无法自然消除,因此当大量谐波电压、电流在电网中游荡并积累叠加会导致损耗增加、电力设备过热,从而加大了电力运行成本,增加了电费的支出。

2.降低了供电的可靠性。谐波电压在许多情况下能使正弦波变得更尖,不仅导致变压器、电容器等电气设备的磁滞及涡流损耗增加,而且使绝缘材料承受的电应力增大。谐波电流能使变压器的铜耗增加,所以变压器在严重的谐波负荷下将产生局部过热,从而加速绝缘老化,大大缩短了变压器、电动机的使用寿命,降低供电可靠性,极有可能在生产过程中造成断电的严重后果。

3.引发停电事故。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对于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谐波的大量存在,易使电网的各类保护及自动装置产生误动或拒动,特别在广泛应用的微机保护、综合自动化装置中表现突出,引起区域电网瓦解,造成大面积停电恶性事故。

4.对弱点系统设备产生干扰。对于计算机网络、通信、有线电视、报警与楼宇自动化等弱点设备,电力系统中的谐波通过电磁感应、静电感应与传导方式耦合到这些系统中,产生干扰。其中电感应与静电感应的耦合强度与干扰频率成正比,传导通过公共接地耦合,有大量不平衡电流流入接地极,从而干扰弱点系统。

5.对电力电缆的危害。由于谐波次数高频率上升,再加上电缆导体截面积越大趋肤效应越明显,从而导致导体的交流电阻增大,使得电缆的允许通过电流减少。另外,电缆的电阻、系统母线侧及线路感抗与系统串联,提高功率因数用的电容器及线路的容抗与系统并联,在一定数值的电感与电容下肯能发生谐振。

(三)消除谐波的措施

1.改善供电系统和环境。谐波的产生不可避免,但通过加大供电系统短路容量、提高供电系统的电压等级、加大供电设备的容量、尽可能保证三相负载平衡等措施都可以提高电网抗谐波的能力。选择合理的供电电压并尽可能的保持三相平衡,可以有效的减少谐波对电网的危害。谐波源由较大容量的供电点或高一级电压的电网供电,承受谐波的能力会增大。对谐波源负荷由专门的线路供电,减少谐波对其他负荷的影响,也有助于集中抑制和消除高次谐波。

2.三相整流变压器采用Yd或Dy联结。这种联结可以消除3的整数倍的高次谐波。由于电力系统中的非正弦交流对横轴对称,不含直流分量和偶次谐波分量,因此系统中只有影响较小5、7、11……等次谐波分量,这是抑制整流变压器产生高次谐波干扰的最基本方法。

3.加装无功补偿装置。在谐波源处并联装设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可有效较少波动的谐波量,同时,可以抑制电压波动、电压闪变、三相不平衡,还可补偿功率因数。

参考文献:

[1]邱关源:《电路》(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2]赵智大:《高电压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

不稳定因素周排查机制 篇10

维稳办法

2015年6月

摘 要:当前我国整体上正处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特别是这几年**县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凸现,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民生问题、治安问题、稳定问题都呈多发趋势,维稳形势一度呈现出矛盾纠纷多、历史遗留问题多、上访告状多、牵头人物多的局面。分析探讨我县不稳定因素产生的根源、探索实践维护稳定的方式方法,也是体现当今干部执行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关键词: 不稳定因素 维稳办法

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事,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第一责任。细阅**县信访局下发给各乡镇、单位的《信访动态》,我们不难看出这些矛盾纠纷涉及婚姻、家庭、邻里、债权债务、房屋宅基、生产经营、赡养抚养、拆迁安置、环境污染、失业安置等等方面。

一、不稳定因素产生的根源

尽管面临众多矛盾纠纷,但**县这几年社会大局仍然称得上是持续稳定。这样来之不易的局面,是全县上下各级干部对各类矛盾纠纷不遗余力地实施排查和化解的结果。透过这些已经成功调处的纠纷案件,不难看出,我县不稳定因素的产生有以下原因:

一、表面原因:

1、对热点难点问题处理得不够稳妥。特别是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因为客观原因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妥善处理,如政府部门对项目征占地补偿及房屋拆迁品补、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土地承包等问题的协调和处理出现偏差或不及时,都有可能引发上访事件。

2、上访人员片面地追求直接利益而向政府施压。有些问题因客观因一时无法在政策范围内得到直接解决,少数人上访人员不分青红皂白,动辄就闹,为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断给党和政府施压。

3、基层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导致群众与政府某种程度上的对立。一部分基层干部素质和工作作风还不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少数基层干部素质较低,服务意识较差,对人民群众缺乏感情,没有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没有及时处理,对出现的矛盾纠纷没有及时调处,有的基层干不善于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导致干群矛盾激化。

4、人民群众对有的基层党政组织存有不信任感。农村基层干部专业结构单一,尤其是村一级干部参加政策理论学习不够,对法律知识掌握得不多,处理问题时主观因素影响大,在群众中失去了信任。一些以前完全可以由村级组织调处的矛盾纠纷,由于得不到群众信任而,往往导致当事人直接到镇要求调处或越级上访。

二、深层根源

再进一步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些不稳定因素产生有着以下深层根源:

1、经济根源。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命令是利益分配的主要手段,利益分配也相对比较平均,各地区、行业、职业、单位、个人之间直接的利益矛盾并不突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不同的社会群体、社会成员在生产要素的占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多种分配形式并存,使得利益主体的实际收入差距突显出来,引发了人民内部富裕者与贫困者、先富者与后富者、合法致富者与非法致富者之间的矛盾。再加上存在人为的分配不公,进一步导致人民之间经济收入差距迅速扩大,引发利益冲突加剧。

2、政治根源。部分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和不作为,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造成了干群关系的紧 张,有的本来属于市场主体之间的矛盾也往往转化为与政府之间的矛盾,甚至引发激烈冲突,而官僚主义的存在以及上下沟通不畅又为解决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增加了难度,造成了矛盾激化的可能性。另外,随着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前些年的“下岗分流”触及一部分人的直接利益,少数下岗分流人员不是积极转变观念,适应改革,依法办事,依照程序积极反映问题和困难,而是不顾国家利益、长远利益,为追求补偿受损利益以群体集访形式直接向政府施压。

3、思想根源。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抬头,法律意识缺乏,直接导致政府工作人员不依法行政,同时少数群众不依法反映问题,都极易形成不稳定因素。

二、化解对策

发展是一第要务,但发展要以稳定为前提。社会矛盾纠纷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对于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必须着眼于不稳定因素,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纠纷的发生,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在加快经济发展、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防控体系等基本措施的同时,也应积极探索一些新办法、新举措。个人以乡镇的工作经历粗浅地认为,在维护稳定上,除建立班子、建强网络、健全机制等常规动作外,我们重点应强调九种维稳工作方法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

一是随访随处法。对于矛盾纠纷的调处,我们要始终强调的一个准则就是:只要有矛盾纠纷,只要有上访诉求,不管事大事小,不管有理无理,各级干部特别是乡(镇)、村干部都要按责任分工主动调处,随时直面矛盾,随时就地化解。

二是村民自治法。对于一般性的矛盾纠纷,特别是涉及到公序良俗、添丁分红等矛盾纠纷,我们应坚持维稳重心下移,以村为主抓信访,要求村级组织在《村规民约》框架内,通过“村民自决”的方式的来解决。

三是专人专班法。对于上访诉求中涉及的历史遗留问题和需要多方协调的复杂问题,我们应在加以甄别后,抽调专人成立专班实行专项调处,不搞责任推诿式的部门踢皮球,不让群众诉求无门,不让问题留下后遗症。

四是限期督办法。对于较大纠纷或难点纠纷,我们应按管辖责任交办给相关责任人限期调处,在规定期限内未调处或调处不到位、纠纷没化解的,予以督办,不让矛盾纠纷久拖不决。

五是亲友帮教法。在遇到处难度较大的矛盾纠纷、涉及到调处关键人时,我们要尽可能的了解和动员其有身份、有亲和力的亲朋好友出面,帮助我们做思想转化工作,让纠纷得到及早化解。

六是“一把手”见面法。对于重大纠纷或较大群体性事件苗头,我们应实行相关单位“一把手”靠前指挥,亲自督办,妥善处置,防止事态升级失控。

七是越级带访法。对于政策性强、县内特别是乡(镇)村两级不能在职责权限内解决的问题,由乡(镇)选派干部带着上访群众有序上访,帮助他们通过合法渠道、走合法程序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降低矛盾纠纷的危险性和负面影响。

八是法纪警示法。对于在上访过程或群体性事件中的违法行为,我们应坚持对信访人进行劝阻、批评和法纪警示教育,避免矛盾激化和冲突升级。

九是依法处置法。对于在信访过程和群体性事件中,严重扰乱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利益的行为,我们要秉承依法打击、果断处置的原则,坚决维护正常的工作和社会秩序。

上一篇:唐明制药班组建设材料下一篇:中石油员工应知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