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内倾型

2024-08-05

不稳定内倾型(通用7篇)

不稳定内倾型 篇1

0 引言

随着高压直流输电的发展,各种相关的稳定性问题日显突出,其中,谐波不稳定现象已经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1]。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引起的谐波不稳定是指在给定的运行条件下,当换流站附近有扰动后,换流站两侧的谐波通过换流器的调制作用在交流系统和直流系统间相互作用,其含量不能被抑制在合理的范围甚至不断放大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换流站交流母线电压严重畸变[2]。直流输电系统中,引起谐波不稳定现象[3,4,5,6,7,8,9,10]的因素较多,交流侧和直流侧混合谐振只是其中之一。发生谐波不稳定时谐波电流放大几倍甚至几十倍,对电力系统的危害十分严重,特别对换流变压器、电容器及电抗器等的损耗加大而产生过热并使其损坏[11],而电压畸变则会导致直流输电困难甚至系统闭锁。因此,继续研究谐波不稳定产生的机理有其必要性。

谐波不稳定分析的关键在于如何求取计及了换流器阻抗频率特性的系统谐振频率,而换流器的高度非线性使研究变得困难。文献[3]用传递函数和特征值分析来计及换流器的阻抗特性,文献[12]通过频域分析法对换流器的阻抗特性进行了计算,文献[6]用频率扫描法计算了换流器交流侧的频率阻抗特性,文献[4]通过小信号分析法研究了谐波交互影响,并提出了后来被称为混合谐振的概念。即在计算交流侧或直流侧的阻抗频率特性时,将换流器的等效阻抗考虑在内,这样得到的任意一侧阻抗频率特性已经包含了另一侧系统和换流器及控制系统的作用,因而反映了整个系统的综合性效果。因此如果在任意一侧发生谐振即为混合谐振。本文正是按照文献[4]的思路,根据自发式混合谐振的特点,采用仿真方法求取换流器两侧谐波关系的矩阵参数,推导混合谐振不稳定判据。

1 交互影响矩阵

文献[4]提出了一种“HMAT”方法来分析交流与直流之间的相互影响。由于谐波不稳定主要是由低次谐波引起,通过修改,可以得到用关联矩阵方程表示的交流侧正序二次谐波和直流侧基频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8]为

其中:udc50是直流侧电压的基频分量(50 Hz);idc50是直流侧流入换流器电流的基频分量(50 Hz);uac2(10)是交流侧电压的正序二次分量(100 Hz);iac2(10)是交流侧流入换流器电流的正序二次分量(100 Hz)。系数H矩阵反映了各个变量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

此系数矩阵参数可以通过计算得到[7,13],或者通过仿真得到。其中仅在交流母线注入正序二次谐波电压uac2(10),可求出系数Hac,Huu;相同地,仅在直流侧注入基频电流idc50,可求出系数Hdc,Hii。由于交流侧注入正序二次电压和直流侧注入基频电流,会在换流变压器绕组中引入直流电流,在仿真中uac2(10)和idc50必须足够小,以避免换流变压器饱和。

通过一系列仿真所得结果汇总在表1中。其中算例C1、C2和C3为仅在交流侧注入正序二次谐波电压uac2(10),通过对测得的交流电流和直流电压波形的快速傅里叶分解得到交流侧正序二次谐波电流iac2(10)和直流侧基频谐波电压udc50的幅值和相位;算例C4、C5和C6为仅在直流侧注入基频谐波电流idc50,通过对测得的交流电流和直流电压波形的快速傅里叶分解得到交流侧正序二次谐波电流iac2(10)和直流侧基频谐波电压udc50的幅值和相位。其中测量仿真回路如图1所示,其详细参数参见文献[8]。

实际工程中触发角由与等值交流系统恒定频率同步的锁相环振荡器确定,当电压源为正弦时可以得到理想的等间距触发。而在本文中仅考虑整流侧定触发角控制时系统发生混合谐振型谐波不稳定的可能性,在所有仿真中触发角都是恒定常数,忽略了控制系统对仿真结果影响。将控制系统的影响从交直流相互作用中独立开来是可行的[14]。根据表1中的算例C1、C2和C3,可以得到式(1)中的关联矩阵的系数为

根据表1中的算例C4、C5和C6,可以得到式(1)中的关联矩阵的系数为

2 混合谐振不稳定判据

直流侧存在基频谐波电流idc50时,经过换流器的开关作用后在交流侧将产生值为Hii idc50的正序二次谐波电流iac2(10),iac2(10)经过交流侧正序二次谐波导纳Yac2(10)将产生值为的正序二次谐波电压uac2(10)。根据式(1),由idc50与uac2(10)共同作用可以得到。从而得到在基频下,从直流侧看入的包含交流系统的换流器基频总阻抗为

其中:Yac2(10)为交流系统在二次谐波下的正序导纳;Zcov 50是从平波电抗器阀侧看入的换流器基频阻抗。其等效回路如图2所示。

交流侧存在正序二次谐波电压uac2(10)时,经过换流器的开关作用后在直流侧将产生值为Huu uac2+的基频谐波电压udc50,udc50经过直流侧基频阻抗Zdc50将产生值为的基频谐波电流idc50。根据式(1),由uac2+和idc50共同作用可以得到。从而得到在正序二次谐波频率下,从交流侧看入的换流器正序二次谐波下的总导纳为

其中:Zdc50为包含远端换流器和其交流系统的直流系统基频阻抗;Ycov 2(10)为从换流变压器交流侧看入的换流器正序二次谐波下的导纳。其等效回路如图2所示。

发生混合谐振谐波不稳定需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系统总的基频谐波阻抗或正序二次谐波导纳(7)Zcov 50(10)Zdc50(8)或(7)Ycov 2(10)(10)Yac2(10)(8)的实部小于0,虚部等于0。将从每个方向看入端口的等效谐波阻抗相加(7)Zn=Zcovn+Zsysn(8)即可获得整个系统的阻抗,其中Zcovn为换流器n次谐波阻抗,Zsysn为交流或直流系统的n次谐波阻抗。Zn可以表示为:Zn=R+j(nL-1/nC)。若Zn的无功分量等于0,表明发生了谐振。发生谐振时,阻尼系数a(28)R/2L,当a<0,为负阻尼,即可发生谐波不稳定现象,此时系统总的谐波阻抗或导纳实部小于0,虚部等于0。

(2)Zcov 50和Ycov 2(10)的实部小于0。由于换流器的非单一频率转换特性,使得换流器谐波阻抗难以定义。采用式(6)和式(7)定义的换流器谐波阻抗或导纳并非实际存在的物理量,但是同样满足A(10)j B的形式。由条件(1)知,Zcov 50和Ycov 2(10)实部必须小于0,才有发生谐波不稳定的可能。

综上所述,所提出判据的应用机制如下:(1)由谐波交互影响的测量回路通过多个算例得到的数据用式(2)~式(5)计算得关联矩阵中的各个系数;(2)根据式(6)、式(7)计算Zdc50和Ycov 2(10);(3)根据(7)Zcov 50(10)Zdc50(8)或(7)Ycov 2(10)(10)Yac2(10)(8)是否满足条件(1)和Zcov 50、Ycov 2(10)是否满足条件(2)从理论上判定是否发生混合谐振型谐波不稳定。

3 算例验证

三个算例的等值电路模型如图3所示,其参数见表2。交流系统在基频时呈现低阻抗(高有效短路比)。

算例DC1:交流系统在100.8 Hz处发生并联谐振,并且直流系统(包括远端换流器和交流系统)在56.2 Hz处发生串联谐振。交流系统在二次谐波下的导纳为0.001-j0.004 mhos,在此导纳下,由式(6)可以算得Zcov 50等于-58.3+j138.7 ohms。直流侧基频下的导纳为+j0.01 mhos,在此导纳下,由式(7)可以算得Ycov 2(10)等于-0.00233+j0.00393 mhos。仿真波形如图4所示。系统在无故障情况下谐波逐渐放大,最终使电压电流波形畸变。原因是在此系统条件下Ycov 2(10)(10)Yac2(10)满足混合谐振条件。实际的磁化曲线在非饱和区并不是绝对呈直线,因此在铁芯没有饱和情况下也含有谐波分量[15],且由于混合谐振,使二次谐波逐渐放大,到2 s时又激发了变压器饱和,等效于加入了一个谐波源,加快了谐波放大,最终使电压电流波形严重畸变。

算例DC2:交流等值电路与算例DC1相同,其在100.8 Hz处发生并联谐振,而直流系统(包括远端换流器和交流系统)在56.2 Hz处发生串联谐振,只是增加直流系统阻尼使直流电路在基频谐波下的导纳为0.0003+j0.01 mhos,在此导纳下,由式(7)可以算得Ycov 2(10)等于-0.0021+j0.00398 mhos,仿真波形如图5所示。系统在无故障情况下到20 s后电压电流波形逐渐畸变,其原因由于系统依然满足混合谐振条件,但由于直流系统阻尼增加使系统总阻尼较算例DC1有所增大,系统需要经过更长的时间才能使电压电流波形畸变。

算例DC3:交流系统在100.2 Hz处发生并联谐振,而直流系统在56.3 Hz处发生串联谐振。交流系统在二次谐波下的导纳为0.002-j0.001 mhos,在此导纳下,由式(6)可以算得Zcov 50等于109.87+j253.4 ohms。直流侧基频下的导纳为0.0028+j0.0091 mhos,在此导纳下,由式(7)可以算得Ycov 2(10)等于-0.00073+j0.00464 mhos。由于Zcov 50(10)Zdc50或Ycov 2(10)(10)Yac2(10)均不符合混合谐振的条件且其阻尼皆为正,其结论可由仿真结果图6证实。仿真时在1 s处加入非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以激发变压器铁芯饱和使系统中存在大量的谐波。

从发生不稳定现象的算例设置(DC1,DC2)可看出,混合谐振型谐波不稳定和交流系统在二次谐波下呈现的高阻抗(Yac2(10)(28)0.001-j0.004 mhos)与同时发生的直流系统在基频下呈现的低阻抗(Zdc50(28)-j100)可联系在一起,且根据算例DC1、DC2、DC3不同交直流阻抗角与相应计算得到的系统阻尼证实了当交直流系统的阻抗角越大,对系统阻尼越小的结论[1]。抑制混合谐振型不稳定的措施可通过破坏交直流侧系统的谐振条件,如整流桥输出端与整流变压器副方中性点间引入谐波滤波器[16]、在直流侧加装工频电流阻隔装置等实现。

4 结论

(1)本文表明混合谐振型谐波不稳定可由AC-DC转换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引起。可采用仿真方法求出换流器两侧谐波的关系矩阵,且易于实现。

(2)仿真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混合谐振型谐波不稳定判断依据的有效性。该判据可用于由系统混合谐振引起的谐波不稳定分析,在HVDC的设计阶段只要避免低次谐波总阻抗满足混合谐振的条件,就能有效地避免此类不稳定现象的发生。

摘要:高压直流输电中交流侧二次谐波分量和直流侧基频分量通过换流器相互调制形成混合谐振,从而使换流变压器铁芯饱和并最终导致混合谐振型谐波不稳定。研究了混合谐振型不稳定产生的机理,并采用仿真方法求取换流器两侧谐波关系的矩阵参数,然后推导了混合谐振型不稳定判据。最后采用PSCAD/EMTDC自建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对自发式混合谐振型不稳定进行了仿真研究,验证了混合谐振型不稳定判据的有效性。

关键词:混合谐振,谐波不稳定,高压直流输电,电磁暂态仿真

不稳定内倾型 篇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9 例, 男11 例, 女18 例;年龄20~78 岁, 平均49 岁。受伤原因:跌倒伤17 例, 高处坠落伤8 例, 车祸伤4 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 伤后至手术时间3~12 d。骨折按AO分类, B2型7 例, B3型13 例, C1型4 例, C2型2 例, C3型3 例。合并正中神经损伤3 例, 掌倾角平均-17.7°, 尺偏角平均5.6°, X线片上骨折移位大于2 mm, 桡骨轴平均缩短5.95 mm。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术前拍摄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 均显示为粉碎性骨折且关节面受累, 仔细检查病人并完善辅助检查, 确定手术方法, 必要时加拍健侧X线片对比。粉碎严重疑关节面塌陷者考虑加做CT检查。所有病人均采取骨折初步手法复位, 石膏外固定, 以利于消肿。

1.2.2 手术方法

手术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取腕部掌侧切口, 从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进入, 将拇长屈肌腱拉向桡侧, 正中神经及其他肌腱拉向尺侧, 切断部分或全部旋前方肌, 暴露骨折端, 尽可能不剥离碎骨片, 避免损伤腕关节囊及腕掌侧韧带, 保护好正中神经。对于背侧Barton骨折, 行腕背侧切口, 从桡侧腕长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进入, 切开伸肌支持带, 显露桡骨远端, 在C臂X线机监控下, 努力恢复桡骨的长度及关节面的平整, 纠正桡骨的掌倾角及尺偏角。术中根据情况, 对于C3型骨折先行骨折解剖复位, 恢复桡骨远端关节面, 以克氏针内固定维持复位, 如骨折压缩缺损严重, 复位后间隙超过5 mm者需行自体髂骨植骨。良好复位后, 将“T”型解剖接骨板适当塑形后贴在桡骨骨面固定, 以1枚皮质骨螺钉固定接骨板滑动孔, 调整钢板位置后, 于桡骨远端关节面软骨下2~3 mm置入远端松质骨螺钉。“T”型接骨板固定后如桡骨茎突仍存在不稳定, 则保留克氏针辅助固定。术后稳定欠佳者辅以石膏托外固定3~4周。本组病例掌侧切口27 例, 背侧切口2 例。其中4 例加用克氏针辅助内固定, 2 例行自体髂骨植骨。

1.2.3 术后处理

常规应用抗生素5~7 d, 术后第1天即开始手指屈伸活动, 肿胀明显者抬高患肢, 肿胀略消退后开始进行腕关节伸屈及前臂旋转功能锻炼。结合石膏外固定者, 固定期间活动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 4周后拆除石膏开始腕及前臂的功能锻炼。本组病例术后随访时间10~36个月, 记录其腕关节功能状况、是否有疼痛及腕关节活动范围, 并拍摄腕关节X线片, 测量复位前、后和愈合后X线片, 统计掌倾角、尺偏角、轴向短缩的变化 (见表1) 。

2 结 果

本 组病例骨折愈合时间6~14周, 平均9周。手术后测量:掌倾角平均11.4°, 尺偏角平均21.1°, 桡骨轴向缩短基本矫正。骨折愈合后测量:掌倾角10.6°, 尺偏角20.2°, 桡骨轴平均缩短1.22 mm。无钢板断裂和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1 例背侧切口由于摩擦导致拇长伸肌腱鞘炎, 钢板取出后好转。远期腕关节疼痛、活动轻度受限2 例。疗效按Dienst功能评定标准[1]评定 (见表2) , 优20 例, 良6 例, 可3 例, 优良 率89.7%。

3 讨 论

3.1 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传统观点认为, 桡骨远端骨折即使畸形明显, 对功能影响也不严重, 因此传统治疗方法主张行手法复位后石膏或夹板固定, 且大多数桡骨远端骨折确实可以通过手法复位结合外固定治疗而获得满意效果;但对于远端不稳定的骨折, 由于局部稳定性已丧失, 且患处肿胀明显, 保守治疗多不能达到良好复位和牢固固定, 肿胀消退后骨折可重新发生移位。特别是老龄患者, 骨质疏松严重, 更易出现短缩, 致使腕关节桡偏畸形。近年来, 随着内固定技术和材料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腕部生物力学、解剖知识了解的增多以及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 有关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手段也不断更新, 各种内固定方法越来越多的被采用。以恢复关节面的解剖为目的, 切开复位、“T”型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是目前治疗的重要进展之一, 对恢复腕关节的正常解剖关系十分有效。

3.2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特点

术前了解骨折是否波及桡腕或下尺桡关节、移位程度和稳定性等, 对骨折严重程度的判断、治疗及预后非常重要。Cooner等指出桡骨远端关节外不稳定骨折有如下特点[2]:a) 桡骨远端背 (掌) 侧皮质粉碎, 关节面移位大于2 mm;b) 掌倾角向背侧倾斜超过20°~25°;c) 桡骨短缩大于5 mm;d) 复位后不稳定, 易发生再移位。不稳定骨折在纵向牵引下骨折块复位困难, 骨折端的骨皮质支撑不满意, 有时还可能在骨折端夹有肌腱或骨膜, 易发生手法复位后再移位, 患者多遗留有外观畸形, 腕关节肿胀时间长, 功能恢复差, 晚期症状较多。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骨折是常见关节内的粉碎骨折, 这类骨折关节面严重破坏, 分离、嵌插、压缩、旋转、脱位等多种改变同时存在[3], 手法复位往往无效或只能部分改善, 且由于没有可靠的支撑, 复位后常发生再移位。腕关节可能有疼痛、僵硬、功能严重障碍, 并可出现创伤性关节炎。

3.3 手术切口的选择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关键是恢复关节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纠正短缩使关节面达到解剖复位, 有效的固定防止重新塌陷, 尽早开始功能锻炼[4]。桡骨远端周围以肌腱和韧带为主, 肌肉组织较少, 尤其是背侧。桡骨远端背侧面不平整, 主要为肌腱和鞘管等结构, 且有Lister结节, 没有足够的空间而影响钢板的置放。术后功能锻炼时由于钢板对肌腱的摩擦, 导致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甚至导致肌腱的断裂[5]。其次, 桡骨远端骨折块多向背侧移位, 背侧的骨皮质断裂、松质骨压缩或塌陷, 局部破坏严重, 复位标志不清, 对合困难。而桡骨远端掌侧缘向背侧凹陷, 骨床较平坦, 易于置放钢板, 同时由于软组织相对较多, 对钢板有保护作用, 术后发生感染和内固定物外露的可能性减少, 并且植骨不易外露。本组27 例采用掌侧切口, 效果均良好。因此, 我们认为手术切开复位“T”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以掌侧切口效果更好。

3.4 手术技巧

a) 采用桡掌侧切口, 不经过腕管, 使神经得以保护, 肌腱黏连概率下降;b) 用“T”型解剖接骨板帖服性好;c) 可先用克氏针将桡骨茎突复位固定, 作为恢复桡骨高度的标志;d) 利用滑动孔固定, 先打入远端钉, 有利于恢复桡骨远端长度;e) 注意恢复关节面解剖;f) 若骨质疏松严重、骨量缺失大则视情况考虑植骨。

3.5 “T”型解剖接骨板的优点

“T”型解剖接骨板内固定除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外, 还可以利用滑动孔改善桡骨长度, 用远排螺钉维持掌倾角和尺偏角, 有利于关节面平整复位, 并能有效地维持关节面解剖对位和稳定性, 提供了骨折愈合的良好环境, 为早期功能锻炼创造了条件。本组29 例患者均在术后1~5 d进行功能锻炼。早期功能锻炼可以促进肿胀消退、减少肌肉萎缩、防止关节黏连僵硬, 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骨折愈合。

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最终目的是恢复腕关节的正常解剖关系及稳定性, 为尽早开始功能训练, 减少并发症, 获得最好的关节功能创造条件。“T”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固定效果可靠, 术后并发症少, 疗效确切, 但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的选择非常重要, 而术后合理的功能训练也是手术成功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Dienst M, Wozasek CE, Deligson D.Dyuamic fixation for distal radius fractures[J].Clin Orthop Relat Res, 1997, (338) :160-171.

[2]荣国威, 王承武.骨折[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381.

[3]贡小英, 荣国威, 安贵生, 等.“T”型钢板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外科杂志, 2002, 2 (40) 2:122.

[4]朱立帆, 杨惠林, 刘凌, 等.超关节外固定支架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 21 (6) :484.

不稳定内倾型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该院收治的10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 作为本次试验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经X线检查, 最终确诊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38例;患者年龄在16~66岁, 平均 (48.62±6.45) 岁;患者致伤原因:摔伤 (41例) 、利器致伤 (26例) 、高处坠落伤 (21例) 、交通事故伤 (12例) ;闭合性骨折患者83例、开放性骨折患者17例。患者临床表现[2]:腕部肿胀、剧烈疼痛、掌屈活动受限;根据AO骨折分类原则[3]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类:B2型患者25例、B3型患者15例、C1型患者28例、C2型患者19例、C3型患者13例。将患者分为两组, 组间一般资料 (年龄、性别、骨折类型、症状表现、致伤原因等)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5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 均采用牵引复位联合石膏外固定术治疗。于手术6周后, 拆除石膏, 然后对患者进行术后功能恢复训练, 主要侧重于腕关节。

研究组:对50例患者行T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患者行平卧位姿势, 并采取臂丛神经麻醉, 在其患臂位置 (前臂远端掌侧) 采取纵行切口操作。在充分暴露患者骨折端视野的基础上, 对其干骺端、关节面进行复位处理。应用T型钢板, 达到稳定骨折断端的固定效果, 最后采用放置橡皮引流条并缝合伤口处理。该组患者, 手术后1 d开展指间关节活动, 术后2 d行引流条拔出处理、及时更换敷料, 与此同时要对患者的腕关节位置, 进行合理性功能恢复锻炼。

1.3 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Dienst[5]对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 进行综合评估:

优:患者接受治疗后, 总体功能回归至正常水平。其掌屈角度 (<15°) 减少, 握力、健侧基本一致, 基本活动未受到限制活, 并无疼痛情况。

良:患者治疗后, 功能趋近于正常水平。掌屈 (或) 背伸减少15~30°, 握力接近正常, 在行剧烈活动时受到一定限制, 出现偶尔疼痛现象, 功能恢复趋近正常水平, 出现偶尔疼痛情况。

可:患者治疗后, 掌屈 (或) 背伸减少30~50°, 握力减弱, 正常工作受限, 疼痛情况呈现频繁性, 功能呈现减弱局面。

差:患者治疗后, 以上疗效均未实现。

1.4 观察项目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总体疗效以及并发症 (神经损伤、骨折端再次移位、急性骨萎缩、腕管综合征以及肌腱刺激、粘连、断裂等) 情况。

1.5 统计方法

两组患者试验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分析

对所有手术患者, 进行了为期6个月~1年半的跟踪随访调查。两组患者骨折效果比较, 见表1。从数据统计结果来看, 研究组患者总体优良率为94%, 对照组为70%。组间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经术后随访观察发现, 两组患者术后均出现了并发症情况。见表2。统计学分析,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3 讨论

综上所述, 对桡骨远端的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以良好的复位为基础。目前, 对桡骨远端的不稳定性骨折, 主要采取T型钢板、克氏针以及外固定支架的固定复位处理。但是, 对于骨折复位后依旧存在骨质明显缺损的患者, 要及时对其开展植骨手术。桡骨远端相对特殊, 处于密质骨、松质骨交界位置。同时, 骨皮质相对薄弱, 加重不稳定粉碎性骨折的发生比例。此类骨折, 会造成多种不良现象 (皮质骨粉碎、松质骨塌陷、桡骨缩短) , 直接累及到患者的关节面以及桡关节周围组织。缺少行之有效的复位处理, 会对患者造成身体上的疼痛以及功能性障碍局面。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采用传统外固定复位, 总体治疗效果不明显, 主要表现为固定效果上的薄弱。章良忠等[4]人研究证实, 对此类骨折患者实施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 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恢复性活动、减少了患肢功能障碍, 不但总优良率较高以外, 同时也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直接促进骨折患者治疗预后效果。而从该实验研究结果来看, 研究组患者功能恢复优良率优于对照组, 统计学分析, 组间差异明显 (P<0.05) ;而随访调查结果显示, 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高于研究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4 结语

T型钢板内固定, 已经成为治疗桡骨远端的不稳定性骨折的首选方案, 提高患者预后治疗效果, 降低了二次临床手术所导致的风险及经济负担。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工作加以指导。方法 将该院收治治疗的10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 (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 和对照组 (牵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 , 观察两组患者总体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 实施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 成为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分析,外固定

参考文献

[1]莫建强, 杨惠林, 陈康武, 等.钢板内固定术与固定架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对比观察[J].山东医药, 2009, 49 (46) :60-61.

[2]Kurisaki A, Hamazaki TS.Chromatin-related proteins in pluripotent mouseembryonic stem cells are downregulated after removal of leukemia inhibitoryfactor[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10, 335 (3) :667-675.

[3]蔡靖宇, 郭涛, 吴富章, 等.桡骨远端不稳定性关节内骨折治疗方法的比较[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12, 9 (2) :55-58.

[4]章良忠, 汪浩, 范越君, 等.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 2011, 14 (4) :432-434.

不稳定内倾型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曾在该院进行治疗的124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与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临床诊断标准相符合。将这些患者以随机方法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 并将其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有62例, 其中有32例为男性患者, 30例为女性患者, 患者的最小年龄为25岁, 最大年龄为65岁, 其平均年龄为 (42.5±3.5) 岁, 患者病程在1~5 d, 其平均病程为 (2.6±1.2) d;观察组中有62例患者, 在该组患者中有31例为男性, 另外31例为女性, 患者年龄为24~64岁之间, 其平均年龄为 (44.6±3.6) 岁;患者病程为1~5 d, 其平均病程为 (2.8±1.2) d。排除妊娠期以及哺乳期女性患者, 排除手术禁忌症患者。所有患者均在自愿情况下完成本次治疗, 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方面并无明显差异存在, 有可比性存在。

1.2 方法

观察组中患者以T型钢板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行臂丛麻醉, 使其取平卧位, 将止血带扎于上臂近端, 将患者在侧台安置, 大多数患者均行掌侧切口, 即患者掌侧行纵切口, 切口大小为7 cm, 于桡侧腕屈肌及桡动脉之间对旋前方肌进行分离, 并且由桡骨的外侧将其离断, 要注意将肌纤维部分保留, 从而有利于进行缝合。将拇长屈肌腱向桡侧方向牵引, 将其它肌腱以及正中神经向尺侧方向牵引, 旋前方肌在离断之后也将其向尺侧牵引, 使骨折处暴露, 将骨折处清理, 然后对其进行复位[3]。若患者为关节面塌陷, 要经过撬拔及牵引复位之后, 选择自身髂骨与同种异体骨对缺损区进行填塞, 从而保持关节面平整。以楔形T型或者预弯直型钢板对患者进行固定, 在必要情况下要以克氏针对碎骨进行固定。骨折复位以及恢复关节面之后, 将橡皮引流条放置, 并且对切口进行缝合, 以石膏托对前臂进行固定[4]。对适合行背侧切口患者, 以背侧切口法对其进行治疗, 于桡骨背侧对患者行纵行切口, 在进行手术时, 要保证完整肌间隔, 从而防止肌腱及钢板之间有摩擦发生, 以电刀剥离骨膜与肌间隔, 使其由骨面脱离, 可以在放置钢板之后于钢板之上覆盖骨膜及肌间隔, 从而使肌腱摩擦减少。在手术之后, 以常规方法对患者进行脱水, 防止发生感染, 于手术后第2天使患者行手指屈伸以及肩肘功能练习, 根据患者不同的稳定情况, 在手术之后4周使其行腕关节功能练习[5]。

对照组中患者以石膏外固定方法对其进行治疗, 即对患者行臂丛麻醉, 使其取仰卧位或者俯卧位, 展开患者的患肢将其放置于手术桌上, 对其行C臂透视, 对其行闭合复位, 以石膏对其进行固定, 在4周之后撤去石膏, 并对患者进行指导, 使其行关节恢复性锻炼[6]。

在完成治疗之后, 对患者的关节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观察, 从而对其优良率进行评价, 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

在经过治疗之后, 患者活动不被限制, 无疼痛情况出现, 其桡骨功能无损伤情况出现, 患者背伸减少, 减少程度为15°, 则表示为优秀;在治疗结束之后, 患者偶尔有疼痛情况出现, 剧烈活动会被限制, 关节功能基本接近正常水平, 患者背伸有所减少, 减少程度在15~30°;则表示良好;在经过治疗之后, 患者仍有疼痛经常出现, 在进行工作过程中, 活动被轻微限制, 关节功能降低, 背伸减少程度在30~50°, 则表示一般;在经过治疗之后, 患者有连续性疼痛出现, 其正常活动被限制, 关节功能减弱比较明显, 背伸减少程度为50°[7]。

1.4 统计方法

利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及所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

在治疗结束之后, 观察两组患者的优良率, 观察组中患者的优良率为96.8%, 对照组中患者的优良率为80.6%, 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两组之间的具体比较情况, 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

在经过治疗之后,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并发症,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 顺利完成治疗, 两组患者之间差异不明显。

3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所指的就是在与桡腕关节面距离2.5~3.0 cm内有松质骨骨折现象出现。桡骨干皮质骨向松质骨移动是较薄弱的解剖部位, 若其受到外力作用, 很可能发生骨折。对于该疾病, 以传统外固定方法进行治疗, 效果不是很理想。而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 T型钢板内固定方法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方面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 并且效果比较好[8]。对于该疾病的手术治疗, 在进行手术入路时是将远端骨折的移位方向作为依据, 若患者向背侧移动, 则对患者行背侧入路方式, 若患者骨块向掌侧移动, 则对患者行掌侧入路方式。以背侧入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 其腕背部肌肉等未进行覆盖, 在开放性骨折中, 通过手术已经清除坏死组织, 在将T型钢板置入后会对其伤口闭合产生一定影响[9]。

于桡骨背侧将钢板螺钉置入会导致伸肌腱有继发性损伤出现, 引起伸拇长肌腱断裂以及钢板部位有肌腱炎等临床症状出现。掌侧入路方式对患者所产生的影响比较小, 不会影响到桡骨远端的骨性以及腱鞘结构, 掌侧面平坦性较好, 基本不必进行修整, 手术操作比较方便, 有着明显的复位效果。通过掌侧入路方式, 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以T型钢板内固定方式对其进行治疗, 能够取得较明显效果, 能够使关节面平整得到维持, 使内固定物的稳定性增加, 对患者行早期功能锻炼有一定促进作用。由该研究结果可发现, 观察组中患者的优良率为96.8%, 对照组中患者的优良率为80.6%, 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并且对在患者进行收拾治疗过程中, 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有较好的安全性。王尔天等[10], 同样考察了外固定支架与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 52例中41例获得随访, 治疗效果达95.11%。并发症方面, 发生腕管综合征3例, Sudeck’s骨萎缩1例, 腱鞘囊肿1例。与该研究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 以T型钢板内固定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进行治疗, 能够取得理想临床效果, 有较高的治疗优良率, 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使其骨关节功能得到恢复, 提高其身体质量, 并且在治疗过程中不会出现严重并发症, 安全性较高, 因此, 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永忠, 吴煌, 闵华, 等.选择钢板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 43 (15) :8032-8035.

[2]王纪亮, 杨晓红.T型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J].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0, 6 (20) :518-519.

[3]杨海粱, 邹高展.外固定支架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8例[J].江西中医药, 2011, 4 (33) :46-47.

[4]潘天明, 史荣军, 束军潮.切开复位T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J].哈尔滨医药, 2012 (25) :105, 107.

[5]李光旭.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 2012, 25 (14) :44-45.

[6]吕志刚.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20) :91-92.

[7]林奋强, 蔡学海, 林奋越.外固定支架与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比较[J].海南医学, 2014, 5 (16) :656, 658.

[8]陈柯屹, 杨广忠, 马创, 等.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 39 (33) :6962-6969.

[9]鲍根强.外固定架跨关节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 2013:220-222.

不稳定内倾型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气滞血瘀型U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 男49例, 女51例, 年龄50~69岁, 平均年龄 (62.4±7.2) 岁, 平均病程 (64.8±5.2) 岁;合并糖尿病患者4例, 合并高血压病患者1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符合《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相关标准。

1.2.2 中医诊断符合《中药新药治疗胸痹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相关标准。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①基础治疗:包括合理运动、低脂饮食、禁烟、注意休息, 根据需要安排吸氧干预。

②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给予美托洛尔口服, 每次12.5mg, 每天3次;硝酸酯类制剂: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醇口服, 每次20mg, 每天2次;抗血小板制剂:给予阿司匹林口服, 每次100mg, 每天1次;调脂药物: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 每次10mg/次, 每天1次。

③干预措施:心绞痛发作时, 取硝酸甘油片含化;并发症干预:有糖尿病合并者, 给予胰岛素或降糖药物, 控制血糖;合并高血压者, 给予降压药物, 控制血压;有感染合并者, 给予敏感抗生素药物, 控制感染。

1.3.2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 加用心痛泰颗粒 (主要由枳壳10g、丹参10g、木香10g、川芎5g、山楂10g、葛根10g、郁金10g、三线5g等药物组成) , 每次1 包, 每天2次。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 共1个疗程。

1.4 疗效评定

显效:证候积分减少≥70%, 症状、体征改善明显;有效:证候积分减少30%~70%, 症状、体征好转;无效:证候积分减少<30%, 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治疗,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n (%)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IL-6、IL-8指标变化情况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IL-6、IL-8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 治疗后均有所降低, 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s, pg/mL)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祖国医学无不稳定型心绞痛 (UA) 的明确记载, 但根据临床表现, 属中医“心痛”“胸痹”的范畴, 具有经久不愈、反复发作等特点, 与“久病入络”病理方面的特征符合。心痛、胸痹的病发与外因、内因均相关, 外因多为外邪侵袭、膏梁厚味, 内因多为脏腑病变、年迈体虚、七情内伤、劳逸失度。本虚为心脾功能失调、肝肾亏虚, 标实为阻滞心脉、寒冷、痹遏胸阳、气滞、痰阻、血瘀, 病因由本虚标实所致[1]。

针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 现代中医药从炎症因子、微循环、脂质代谢、血液流变学等多方面进行研究。魏丹霞等[2]研究显示, 急性冠脉综合征多由痰湿引起, 最为危险的类型属痰阻心脉型。研究表明, 该疾病多由肝气郁结引起, 治疗需疏肝理气、从肝论治。临床研究显示, 心绞痛患者中男性多为实证, 女性多为虚证。王阶等[3]研究发现, 患者兼证的不同, 不稳定心绞痛血瘀证在动脉狭窄程度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 气虚血瘀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积分偏低, 寒凝血瘀型患者积分偏高。

董晓斌等[4]研究认为, 冠心病的发生以脾肾亏虚为基本病机, 采用益肾健脾活血化痰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取得显著的效果, 在内皮功能、血脂、症状等改善方面均较为明显。朱林等[5]研究发现, 该病以气血瘀滞为标、心阳虚弱为本, 采用温阳益气化瘀通脉法治疗, 在心绞痛总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上,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杨立群等[6]研究指出, 冠心病为痰瘀痹阻、气阴两伤所致, 活血化痰、益气养阴法可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 促使血管内皮功能好转。大量临床研究证明, 采用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较为明显, 可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情况, 消除症状。

4 结论

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心痛泰治疗, 由葛根、丹参、枳壳、川芎、山楂、三七、木香、郁金等药物组成, 具有理气止痛、活血化瘀之功效, 主治气滞血瘀之胸痹, 患者症见心悸、胸闷、胸痛、脉涩、舌质暗等。方中川芎祛风止痛、活血行气;丹参除烦安神、活血调经、凉血消肿、祛瘀止痛;木香健脾消食、行气止痛;三七活血定痛、化瘀止血;山楂行气散瘀、消食化积;枳壳化痰消积、破气除痞;郁金利胆退黄、活血止痛、清心凉血、行气解郁;葛根升阳止泻、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全方以川芎为君药, 活血行气、祛瘀止痛;木香、三七、郁金、山楂为臣药, 三七可辅助丹参发挥止痛散瘀效果, 郁金、山楂辅助川芎散瘀行气, 木香可升降三焦虑诸气、调节气机、助血运行, 而不发生瘀滞。枳壳破气下行, 葛根宣畅辛散, 共为佐药, 可调畅气机。全方药物配伍, 可达到行气活血的效果。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川芎含中性油类、生物碱、内酯类、酚类等多种成分, 可促进外周阻力降低, 扩张冠状动脉, 增加血流量, 还可抗心肌急性缺氧缺血。川芎嗪可抑制血栓素的活性和生成, 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及实验性血栓形成。动物实验证明, 川芎嗪可使血管平滑肌痉挛解除, 促使休克时机体内含的内源性SOD活性增加, 消除氧自由基。磷酸川芎嗪无菌粉针剂可疏通血流, 促使血液流变性的改变, 进而降低血液的高凝状态。丹参可增加冠脉血流量, 促心肌损伤或缺血恢复, 缩小心肌梗死范围, 抗心肌缺血缺氧, 进而扩张血管, 改善血液流变性, 降低血压。本研究结果示,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IL-6、IL-8水平无明显差异 (P>0.05) , 治疗后均有所降低, 且观察组患者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综上所述, 采用心痛泰治疗气滞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消除患者症状, 提高其生存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心痛泰治疗气滞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 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气滞血瘀型U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 (单纯西药治疗) 与观察组 (加用心痛泰治疗) 各50例,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IL-6、IL-8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 治疗后均有所降低, 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采用心痛泰治疗气滞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提高其生存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型,心痛泰,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顾勇清, 李晓倩, 姚祖培.疏肝解郁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证的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4 (5) :80-83.

[2]顾力华, 庞永诚, 陈斌, 等.阿司匹林片联合氯比格雷片对急性脑梗死进展的影响[J].重庆医学, 2013, 42 (10) :1146-1148.

[3]王阶, 褚福永, 姚魁武, 等.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辨证分型与血脂及冠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研究[C].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暨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9:184-190.

[4]董晓斌.益肾健脾活血化痰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6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9, 9 (4) :10-12.

[5]朱林, 陈瑞杰, 郭立军.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19) :36-37.

不稳定内倾型 篇6

讨论

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对于矫形外科医师来说一直是个挑战。由于以股骨颈作为杠杆的力臂, 使转子下骨皮质内侧产生很高的压应力, 而在骨皮质外侧产生很高的张应力, 一旦该部位骨折不稳定, 这些应力就会传递给任何一个内固定植入体, 从而导致很高的失败率。

股骨转子下骨折目前的治疗已达到早期活动, 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除非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或粉碎性骨折很难术后维持对位对线才考虑牵引治疗[1]。内固定方法主要有髓内钉固定、髓外固定和外固定支架。髓外固定目前应用较多, 如AO角钢板、动力髋螺钉 (DHS) 、动力髁螺钉 (DCS) 等。角钢板技术要求较高, 术中骨质劈裂也时有发生。DHS操作简单, 其优点在于钉板角为95°, 使进钉点有足够的皮质, 而且拉力螺钉的头部位于股骨头的下方, 对压力和张力骨小梁破坏较少, 但由于转子下区为高压力区, 内侧的压力明显高于外侧的张应力, 以因此造成DCS断钉的也不少见, 对于长斜形成长螺旋型骨折, DHS要使用很长的钢板, 创伤较大[2]。外固定支架因容易短缩, 线角畸形等并发症, 现使用较少。

髓内钉固定为目前大多数学者所倡导, 其中应用最广的为伽玛 (Gamma) 钉和Gamma型带锁髓内钉。Gamma钉虽然在生物力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2], 但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最主要的并发症为钉尾部的股骨干骨折, 文献报道发生率10%~12%, 此外Gamma钉的拉力螺钉切割、断钉、穿出股骨头造成失败者也不少见, 而Gamma型带锁髓内钉近端2枚锁钉斜向股骨颈方向, 具有良好的抗剪切、抗旋转作用, 而且锁钉直径为4~5mm对进钉点骨皮质要求较低, 扩大了适应证范围, 本例患者内固定成功, 充分表明其力学上的优势。手术适用于股骨转子下骨折按Seinsheimer分型的骨折, 一般用于ⅡB、ⅢA、ⅢB、Ⅳ和Ⅴ型;高位股骨转子下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

钢丝箍环的作用:目前对于长管状骨的长斜形成或螺旋型骨折在置髓内钉后为增加稳定性, 常用钢丝捆扎, 钢丝具有损伤小, 操作简单, 加上防滑槽不易滑, 从而使骨折块间加压, 可促进骨折愈合, 且增加骨折块间摩擦力, 增加水平上的压力, 降低纵向剪切力, 随时间的延长允许骨折块间产生一定的微动, 促进骨痂生长。与Gamma型带锁髓内钉联合应用, 大大增加稳定性, 允许早期功能锻炼。

关键词:骨折, 不稳定, 股骨转子下,带锁髓内钉, 伽玛型

参考文献

[1]Seinsheime F.Subtrochan teric fractures of the femur[J].J Bone Joint Surg (Am) , 1978, 60:300-360.

不稳定内倾型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80例为本次观察对象, 本组患者均为既往接受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处理而未收到满意效果者, 均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排除恶性肿瘤史、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以及其他对腕关节功能产生影响的疾病[2]。其中男42例, 女38例;年龄19~58岁, 平均年龄 (33.4±5.8) 岁;34例属左侧桡骨骨折, 46例为右侧桡骨骨折。致伤原因如下:49例为交通事故伤, 14例为坠跌伤, 17例为外物击打或重压致伤。桡骨远端骨折AO分型包括:18例为B3型, 36例为C1型, 10例为C2型, 16例为C3型。所有患者均属于闭合性骨折, 同时排除血管以及神经损伤, 其中13例患者合并其他骨折。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 两组基线资料均衡, 因而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治疗前行常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并取常规平卧位, 患侧手臂置于搁手板上并保持外展。对照组给予普通T型钢板固定处理;实验组则给予锁定钢板 (LCP) 固定处理, 手术操作步骤如下:以患者骨折情况为依据选择桡骨远端掌侧或者背侧入路, 将腕横韧带切开并暴露正中神经与拇长屈肌腱之间的部分, 探查正中神经并作修复以及松懈处理, 将旋前方肌切开直至桡骨掌侧, 是否将腕关节囊切开应参考患者个体情况[3]。直视下进行骨折复位, 确保桡骨茎突长度、尺偏角以及掌倾角得到良好恢复, 同时桡骨远端也应进行解剖复位, 并临时取克氏针予以固定, 根据骨折情况选择相应的LCP于桡骨远端掌侧置入, 与近侧桡腕关节面距离保持为2~3mm, 若患者存在严重的骨折压缩缺损, 同时复位后骨折间隙>5mm, 则可将自体髂骨置入并进行解剖复位, 然后实施LCP固定。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腕关节骨折稳定性、掌屈、尺偏、背伸、旋前、桡偏、旋后等活动范围进行检查和评估, 同时通过透视检测评估骨折复位情况, 在C臂机正、侧位透视支持下将锁定螺钉按序列打入, 并彻底清洗创口, 然后将旋前方肌、皮下以及皮肤逐层缝合并关闭伤口;对于腕横韧带可不予缝合处理, 改为置胶片引流。手术完成后给予抗生素做常规抗感染治疗, 术后2~3d告知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并逐渐提高锻炼幅度。以石膏固定处理掌侧部分, 同时对患者肢体肿胀以及末梢循环情况进行严密观察。

1.3 疗效观察与评定指标

术后观察两组复位情况以及腕关节功能, 并统计骨延迟愈合、骨折部位疼痛、拇长屈肌腱激惹以及螺钉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率。 (1) 优:骨折部位无疼痛, 握力与对侧相比无明显差异, 腕关节功能以及活动度均处于正常状态;X线片检测表明骨折解剖对位且关节面保持平整; (2) 良:骨折部位偶发疼痛, 腕关节握力以及功能基本正常, 活动度降低15°~30°, X线片检测表明骨折无短缩, 解剖基本对位, 关节面相对平整; (3) 可:骨折部位疼痛频发, 握力与对侧相比有所减弱, 腕关节功能减退, 活动度降低30°~50°;X线片检测表明骨折功能对位, 但存在轻度骨短缩情况 (低于2mm) , 关节面不平整[4]。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应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腕关节功能对比

见表1。

注: (1) 与对照组相比, P<0.0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骨折复位情况对比

见表2。

注: (1) 与对照组相比, P<0.05。

3 讨论

对于骨折患者, 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案有利于为骨愈合维持稳定的生物学环境, 骨皮质与锁定钢板之间不会产生加压力, 因此骨膜在不受压的情况下可正常维持骨膜血运, 有利于患者恢复。钢板与螺钉之间成角固定, 构成几何不变体, 因此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可良好固定骨折。同时骨断端与锁定钢板之间的支架结构属于弹性固定结构, 在产生荷载时骨折块会受到应力刺激, 骨痂加速形成, 从而缩短愈合时间[5]。

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案中, 螺钉具有良好的把持力以及抗拉力, 因此可有效支撑锁定钢板, 且术后不易出现螺钉松动的情况, 有利于患者及早开展功能锻炼, 减少并发症。本文中,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尺偏角以及掌倾角恢复更优, 治疗优良率更高, 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P<0.05) 。

总的来说, 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案中, 锁定钢板治疗可收到满意疗效, 对于患者骨折复位给予有效维持, 同时患者腕关节功能得到良好恢复, 有利于保护血运, 同时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曹锦, 温娟, 周文忠, 等.掌侧锁定钢板结合外支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 2013, 16 (5) :537-538.

[2]陈柯屹, 杨广忠, 马创, 等.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 17 (39) :6962-6969.

[3]胡宗凯, 王旨, 张震, 等.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 36 (z1) :61-64.

[4]陈农, 王会仁, 周凯华, 等.背侧入路双钢板技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J].中华创伤杂志, 2014, 30 (4) :324-327.

上一篇:油田班组下一篇:陕西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