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维中层管理观后感

2024-11-07

余世维中层管理观后感(精选10篇)

余世维中层管理观后感 篇1

余世维(中层危机)读后感

中层干部是企业中举足轻重的群体,上面的负责决策,下面的负责执行,中间的就是承上启下。余世维博士讲:中层不只是要执行高层交办的事,也不只是推动基层所希望的事,更重要的是要去看、去听、去想、去问、去做高层和基层没有表达的事。作为机场公寓的经理,对领导所交待的事情,你的领悟是什么,体会到什么程度,这一点能够决定你把事情做多少。同时,还要与员工一起去讨论,最后总结出一个答案,做出一份指令接收报告,再对员工做出工作的传达。

合格的中层是酒店的中流砥柱,在职业化的环境中,形容优秀的中层已不是简单的“德才兼备”,而有了更多科学化和数据化的要求,曾有人将优秀的中层标准总结如下:

一、70%态度+30%能力。

二、70%执行+30%闯劲。

三、70%宏观组织+30%细节把握。这样的综合素质百分比结构相加,能形成300%的贡献力。概括起来,中层这样承下启下的岗位最需要的就是理解领导意图并能顾全大局。所以,作为机场公寓的经理,要去执行领导的一切指令,同时也要把领导的话放大解码。同时,还应该主动了解团队中每一位成员的内心需求,并帮助员工实现。

同时,中层要成为酒店的中流砥柱,必须具备两个能力:监督力和指导力,以此来完成我们对酒店的责任与义务。酒店有这么一条服务理念微笑服务+规范服务+个性服务+永不说不=完美服务。这要求管理人员,首先明确工作计划,然后做好分工,重点要做好检查,只要这样一步步操作,才能让上级安排的工作顺利执行下去。同时,在事情的进展过程中,我们要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指导和修正。

《中层危机》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基本客户的流失”。在这个同质化的时代,行业的竞争比的是服务。余世维博士讲:满足客户的服务才是最好的服务。这一点需要我们反思,例如:当学员来到前台,我们推荐给学员的课程是真正适合她的吗?在我们的工作中,只要以这样的服务准则为要求,用心去服务每一位学员,我们才能得到更多学员的认可。

《中层危机》中讲到很多人都有一种误区,认为员工因为具备岗位要求的条件才做到那个位子的,但事实上不完全是这样,所以就需要企业对有潜力的员工进行扶植和培养。在山木,集团和总部也一直给予中层管理者很多的扶持与帮助:定期的储备干部培训,经验交流座谈会,分校长培训,管理知识的讲座等等,给予了我们大量而有效的学习机会,更多的员工也因此得到了成长和提升的平台。

对《中层危机》的学习,让我们认识到了自身工作中的不足,看到了分校长作为中层肩负的责任,我会以此为起点去不断完善自我。改变行为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我会执行我所学到的一切,真正去落实和改变,坚持21天使之成为习惯。

余世维讲座观后感 篇2

余世维讲座观后感一

在这学期管理课上,通过老师播放余世维讲座,使得我对管理有了新的认识。

余世维先生是时代光华教育发展有限公司特聘高级培训师,哈佛大学企业管理博士后,牛津大学国际经济博士后,美国诺瓦大学公共决策博士。现任上海慧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美国富顿集团中国总经理。观看了他的讲座,对我的触动很大。

余博士认为“我以为……”要不得,那是一种辩解,为已经犯下的错,不愿负起责任。少讲“我以为”,努力地表现。当错误出现的时候及时承认错误,少互相推卸责任,少追究是谁的错,努力解决问题,会大大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但是我有时候也会这样为自己开脱。其实,我一直都觉得,人应该有点追求完美的精神,从一开始就不让它错!然而非圣贤的我们,孰能无过?那么,犯了一次错,就应该接受教训,不要重复犯错。我们真正该做的和能做到的是:承认错误,负起责任,铭记教训。做任何事,我们都要有责任心,要负起责任。工作不仅要有责任心,还得讲求效率和效果,而且效果应重于效率。要做到有效率、重效果,就得有主动的思考精神,平时应多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我们也要敢于认错、这样有助于解决问题。与外国人相比中国人更不愿意认错。在中国以往的政治斗争中,如果认错就要背负沉重的“十字架”;现在,在企业中,往往认错就代表牺牲。作为一名领导者,应该先学习如何认错,为事情的结果负责。其实,不能由于认错而指责某人,也不应该由于认错而要其负起过失的责任,把茅台指向他。多数情况下有助于事情的解决,要培养对事情结果负责的精神。

余世维博士凭借他丰富的人生阅历、以演说家的风采,战略家的气度,学者型的才华,与观念与谈笑间,在整个讲座中,完全征服了在座的各位,博得阵阵掌声。从他那里,让我们学到了许多企业经营管理学的知识。也从他那里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今后,我要不断的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人。

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余世维讲座观后感二

寒冷的冬天过完了,我们迎来了阳光明媚的春天。3月,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我们医院组织大家学习余世维教授的讲座!看后我颇有感触!觉得乐观面对逆境!会让我们成长和成熟!

生活的快乐与否,完全决定于个人对人、事、物的看法如何;因为,生活是由思想造成的。如果我们想的都是欢乐的念头,我们就能欢乐;如果我们想的都是悲伤的事情,我们就会悲伤。

1.乐观是心胸豁达的表现

比地大的是天空,比天大的是人心。心胸豁达的人是真正的强者,乐观则是他们的情绪体验。乐观者能应付生活险境,掌握自己的命运。邓小平的心胸就很博大,在他80岁高龄时,联邦德国总理科尔问他“长寿秘诀”,邓小平回答说:“天塌下来我也不怕,有大个的顶着。”乐观的人即使事情变糟了,也能迅速作出反应,找出解决的办法,确定新的生活方案。乐观的人不会对事业表现出失望、绝望,正如EQ中所说:悲观的心态泯灭希望,乐观者则能激发希望。

2.乐观是生理健康的法宝

按着目前的研究:人类寿命的自然极限应为130岁到170岁之间,但大多数人至今都未活到这个年龄。长期以来,科学家也进行大量研究,开始承认,人的疾病与寿命除了“生物模式”之外,还存在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东地区一位150几岁的长寿者,把自己长寿的秘密概括为一句话:“快乐的生活”。

绝望导致早死。研究者发现,老年丧偶后的半年里,死亡率比同龄人高出6倍。悲观破坏免疫功能。情绪不仅是一种心理体验,也是一种物化过程。悲观不仅会造成代谢功能的失调,如心率、血压、消化功能的紊乱,而且会使内分泌破坏或降低免疫功能。

快乐会使生病的人忘记痛苦,甚至会使生病的人也能比常人活得久。

3.快乐是人际交往的基础

你给予别人欢乐,就会得到欢乐。在人与人相聚时,你的快乐心情,微笑的表情,诙谐的语言会像春风温暖别人的心,引发大家的笑声,驱除心中的烦恼。当人们从你这里得到这些美好的心灵享受之后,对你会油然产生一种感激之情,赞赏的目光,会觉得你有一种“精神引力一样”愿意与你交往。这样,你会加倍地得到别人带给你的欢乐。

4.乐观是工作顺利的条件

知足常乐指的是心平气和地对待当前的各种境遇,确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可望可及的追求目标,不要有过高的奢望,也不要过低看待自己。乐观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是工作顺利的条件,期望过高或总是感受到不如意,其工作反而不顺利,进而产生悲观失望之感,处于一种恶性循环的情绪与行为之中。笔者几年前的几名学生面临分配前,担心留不到大城市;当得知留到大城市后又担心进不了大化工公司;当进了大化工公司后又为进哪个厂而发愁,横向比总是不满意,明明是绝大多数同学羡慕的工作却使他们自寻苦恼哀叹。而有一位同学坦然地面对分配,进了工厂后高高兴兴地上下班,虽然工作岗位累,他对自己说的是,“比上学前帮家里种地轻松多了”,在这种乐观的情绪下工作,加上原来的知识基础,一年的转正期到了,被提到车间担任统计员。正是有了乐观的心态加上自学统计理论,一年后又被提到计划处。这也许是偶然事件,但偶然之中也可以分析出一种必然,那些一直不满意的学生的悲观情绪究竟对工作起到了什么作用?而乐观的心态在那个工作顺利的同学身上一点帮助没有吗?其实乐观与自信一样,可使人生的旅途更顺畅。

5.乐观是避免挫折的手段

余世维讲座观后感 篇3

曾任:日本航空公司台湾地区副总经理、美爽爽化妆品公司驻美副总经理、泰华土地开发公司(泰国工业区)总经理;现任谊联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雄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上海优仕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与董事。

学识广博、经验丰厚、他的演讲“寓观念于谈笑间,蕴哲理于诙谐中”,风格生动、幽默,讲解深入浅出。对学员具极大的吸引力和感悟力。他为日本航空、统一、安泰保险、德国莱茵、紫江集团、3M、飞利浦、柯达、朗讯、西门子、ABB、贝尔、史克、华瑞制药、立达制药、日本第一制药、三得利、金光纸业等公司做过企业文化、廿一世纪成功经理人、决策陷阱与反面思考、情商与冲突管理、MRP II、全脑思考与创意思维、市场竞争策略与策略的选择、客户信用管理及如何防止呆帐的发生、如何有效地参与和主持会议、预测、预算与成本控制等课程。

余世维有效沟通观后感 篇4

沟通的技巧因不同的层次、性格、习惯有着不同的要求,作为一种有效沟通,就是达到一种积极的沟通效果。首先知道该向谁沟通、明确沟通内容,在何处、何时沟通,本着真实、诚恳的原则,不断总结摸索,自然有自己特色的有效沟通技巧。

一、向上沟通,也就是同直接上级的沟通

1、主动报告自己的工作进度、工作遇到的困难,适当寻求上级的帮助。主动要比被动来的积极,在工作汇报的时候不但要注意描述得简单易懂,还要注意小细节方面,不做多余的汇总,以免领导烦心。

2、对上司的询问,有问必答,而且清楚。尽量不要出现似乎、可能、也许这样的字眼,汇报的信息一定要精准、正确、实事求实。

3、充实自己,努力学习,主动去了解、理解上级的表达,更好理解上级的意图和理念,不用上级每次都大费口舌。

4、接受批评,不犯二次过错。除非是很明显的误会,不要为自己的过错争辩,错了就是错了,再多解释也是错了,不如好好的想想补救办法!

5、无条件的服从、接受、执行任务,包括在不忙的时候,主动承担帮助他人的任务。往往上极是信任我们才会交待或安排一些比较困难的工作给我们,不要与上级有争执,即使上级指令或判断失误也不要当面指责,可私下沟通、处理。

6、对自己的工作、部门(包括其它部门)或公司主动提出改善计划,只有上级了解自己有超出本职的技能,才能交给你更大的任务和职权。

二、向下沟通。就是同自己的下级沟通

1、工作在最前线的员工比任何其他人更了解如何将工作做得更好。

2、主动帮助下级解决问题,下级之所以敬佩自己,是因为能解决他不能解决的问题,每个下级顺利完成任务,等于自己顺利完成了任务,因此,上级是有责任及义务帮助下级。

3、善于鼓励下级,有技巧的鼓励比批评更容易让别人改正错误。鼓励之后指出他不足,能让你的下级进步得更快。

4、勤于关心下级,越是基层的检验人员无论功工作量还是身心相对易疲惫,不要让他们感觉远离组织而无助、迷惘,要力所能及的的体贴和关心下级,甚至要帮助其在技能与职业上的成长。

5、时刻了解下级的思想动向,甚至于能在下级电话的声音中掌握他的情绪和行踪,以便及时的有效沟通。

三、事前沟通

1、沟通前先打电话了解对方是否有空,工作上的事情,尽量安排在上班时间,避免在下班后或者休中打扰别人。

2、可以事先告知对方想沟通什么内容,有谁参加,什么地方、地点,让对方有充分的准备,使沟通效果更有效。

四、事后沟通

1、沟通后的笔记整理,信息传达,有必要时将沟通结果整理成邮件型式发给各沟通人员和需按沟通结果执行人员。

2、对沟通的结果进行回顾(监督),跟进处理进度,确认结果是的效的。

五、沟通原则

1、对沟通的事情要抱着正直、无偏见、对事不对人的心态。

2、准备的数据准确无误,不可夸大,不务实际。

3、尊重对方,理解对方,认真聆听,保持友好、专注的肢体语言,认真与对方进行相互互动,给出实际、有效的参考建议。

4、沟通时切勿以自我、自负、自私三种心态进行交谈,要站在对方、团队的角度思考问题。

5、注意信息的传达,避免出现漏斗效应,层层脱离。

余世维-有效沟通观后感(模版) 篇5

上次观看了余世维博士的《有效沟通》的前三集,对沟通的技巧与艺术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比如沟通的漏斗原理、沟通的目的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可以说是受益颇丰。现在又接着观看了后面的三集,对于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又有了进一步的感悟和启发。

在第三、四集中,余博士讲到了沟通的障碍,包括个人的和企业的障碍。其中个人的沟通障碍有5个,分别是地位的差异、来源的可信度、认知的偏误、过去的经验和情绪的影响,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的沟通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首先是地位的差异,最典型的就是领导和下属的沟通,因为地位的悬殊,在沟通的过程中下属往往会去揣摩领导的心思来讲话,如果有些话可能会引起领导的不满,他们往往会选择少说或者不说,这时沟通往往很难有效的进行;至于来源的可信度,跟我们部门文化中的“要么不说,要说就说真话”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就是说要讲可信度高的话;而认知的偏误跟管理学中的“晕轮效应”有点相似,都是根据个人的主观认知来判断这个人或这件事的其它方面,比如说我们在招聘的时候,有些岗位就限定了只要男生,那你怎么就知道这个岗位女生就做不好呢?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认知的偏误;然后就是过去的经验,当我们就某件事进行沟通的时候,可能按照以前的经验这样做是十分正确的,可是环境和情况是不断变化的,如果我们一直跟着自己的所谓正确的过去经验来进行沟通,这样就会很容易产生偏差,所以要具体事情具体对待,经验可以用来借鉴,但不要被其所桎梏;最后就是情绪的影响,比如说在沟通过程中,如果你的脸上表现的是愤怒的情绪,那么接下来的话对方可能就不会说了,这样沟通都进行不下去了,又何来有效的沟通呢?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做到有效沟通更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关于企业的障碍也有5个,包括信息的泛滥、时间的压力、组织氛围、信息过滤和缺乏反馈,其中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要反馈,前面有讲过沟通的漏斗原理,你所想的和你说的及别人所听到的是以20%的速度逐级递减的,那么如何避免这种状况呢,最重要的就是要反馈,也就是你每讲完一件事情,就问听的人有什么问题,然后再让他重复一遍,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沟通的有效性。

另外,在观看此次的视频时,除了一些沟通上的问题,我还学到了一个新的知识,就是“狼顾”这个词。原来在培训教材上看到这个词,还以为是印刷错误,这次听余博士讲到这个词,然后又去查了些资料,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无知,原来“狼顾”就是像狼一样回头看,形容一个人狡猾、多疑,历史上还有“狼顾之相”的典故。

余世维中层管理观后感 篇6

而我印象最深的则是心态,即态度,因为心态决定你沟通所需要的目的和方法。“态度”实际上指的是自身的休养,“态度”的核心源动力是什么?在易经中早已经指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只有在好的“态度”之下,我们的沟通,工作,才可能会有好的方向和结果。

在教学中,余老师提出三点来审视我们自己沟通的态度。

1、心态问题:不要自私、自大、自我;

2、角度问题:理解别人的痛苦、不便;

3、主动问题:主动跟踪、反馈,不要事后检查;

沟通态度有以下类型:

1、基本型:直截了当,有什么说什么;

2、谅解型:同情对方,但说出自己的想法;

3、提示型:提示过去的承诺与现在不符,要求其兑现;

4、直言型:提出对方他的言行将对团队产生不良的影响;

5、警告型:告诫对方这样做会有严重的后果;

6、询问型:以询问的方式,让对方清楚后果;

余世维读后感 篇7

余世维读后感范文一:

余世维的讲座看过不少,看了会上瘾在网上搜了不少,喜欢他的风格生动幽默,讲解深入浅出。案例多、方法多、观念新,便于记忆,利于行动,且有后续效益产生。你完全可以把他的讲座当作喜剧片来看,但是这不是一般的喜剧片,你可以从这个喜剧片里收获很多内在的东西。还有国际事件,有些我闻所未闻,长了见识,真的。

他的讲座大多数是培训,也可以说都是一次培训,因为,每一次讲座我们都能学到很多东西。不仅仅是知识、经验、道理或者其他。所以,我说能学到“东西”。他的培训大部分是对企业的员工,不管员工的职位大小。甚至是企业的老总都会在旁认真听讲。虽然我对企业了解很少,毕竟我还是一名学生,但是,余世维讲的东西都是通俗易懂的,听着一点都不觉得累。他能做到这样的程度说明他的沟通能力够高,如果我们可以学到他的演讲能力他的沟通能力我们就受益匪浅,因为这个才是他最厉害的地方,他让你心甘情愿的听他讲,让他的员工心甘情愿的听他指挥,这个就是能力。我们不要指望有余世维的阅历,因为那时不现实的,至少对我来说是不现实的。但是,我可以学习他沟通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接触就可以定义为沟通,沟通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无时无刻不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事情。一个人和一个企业的成功,这其中的沟通起着非常重要的因素,对教育,塑造心灵更是如此。人擅长表达自己的方式不一样:有的善谈、有的善听、有的善行。善于交谈不等于善于沟通,沟通的目的和意义呢,余先生认为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来做好企业和社会中的事。在我的工作中,也应该巧妙的运用这些“小动作”来成就我的沟通水平。这个是我从一个论坛上看到的,我觉得分析的很有道理,在此与大家分享:

动作一:讲话不要在角落里讲,大大方方的,公开的讲。我觉得不管是在企业也好,教育界也好,讲话都是具有一定的“分量”的。在平时的工作中,如果两位老师站在角落里讲着,嬉笑着,办公室的其他人员怎么看待啊!肯定有猜疑的,由此也可能会造成好几个帮派,破坏整体环境。大大方方的讲出来,大家一起分享,不是很好吗?

动作二:讲话不要关门。这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但讲话关门,这也得分场合,有的可能只是随手动作,不希望打扰到别人。如班级开班会,讨论,关门这是正常的,全班那么多的孩子你一句,我一句,肯定很吵杂,关门是降低噪音污染。但其他的时候就尽量不要关门,敞开门的同时也敞开你的胸怀。

动作三:讲话时不要对某个人而压低你的声音。教师对待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平等的,或许老师更喜欢优秀的学生,但是也不会忽视每一位差生的。这是基本的师德问题。当教师与某一位学生交谈,声音很底,好象生怕别人听见似的,那么引起的必定是同伴的猜疑,疏远,这也是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在学校老师就是父母,父母对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保护着,爱护着,呵护有佳的。

动作四:不要狼顾,东张西望。这其实就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余老师讲过,在和别人沟通交流时,最好看着别人的眼睛或是嘴巴,认真的倾听,注意思考,分析,然后在进行你的观点的阐述。这样给人的感觉才是在交流,不然你东张西望,到底是让别人继续讲还是停下来呢?这是在交流吗?结果会闹成两个人尴尬的局面。我们也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当你和别人交流时,肯定是希望别人能够专注的听,并且给你很好的建议,谈话氛围融洽,彼此心交心,这样何乐而不为呢!或许还会给你带来巨大的财富。

动作五:不要与某个人太过亲密。这和动作三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在正常生活中,与自己亲密的朋友在一起相互诉说,相互帮助,这都无可厚非。但在工作中,与某个人太过亲密,就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或是猜疑你们两的关系复杂,或是拉帮接派等等。何不大家一起亲密起来,有任何喜怒哀乐大家都来一起分享,团结起来,才会工作着并快乐着啊!

这些沟通时的小动作都是生活中很容易见到的,也都是一些相当“小”的动作,有些人可能会认为何足挂齿啊!但小事不小,由这些“小事”我却燃升出许多的感动。

感动一:做细心的工作者

感动二:做自信的生活者。

感动三:做善思的学习者。

感动四:团结互助的意义。

感动五:充满爱心的人格。

余世维老师的课是一次振奋人心的培训,是一次反省自我的培训,是一次心灵过滤的培训。“听课的时候激动,课间想一想感动,听完后立刻有行动”,这也许可以用来概括余世维老师的讲课风格。

听他的培训真是一种享受,一种心灵上的享受,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目标,当然是一部分目标不是所有,但那些目标是我们从来没有意识到或注意到的。我们会有一种惊喜一种冲动,身心愉悦。如果你还没有看过余世维的讲座,那么我建议你去看,因为那是值得一看的,我相信你会喜欢上他的。

余世维读后感范文二:

最近仔细学习了余世维先生写的《赢在执行》这本书,并在网上浏览及阅读过不少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看完之后令我感慨颇深,受益匪浅!从中,我再一次受到了企业管理的思想教育,看到了自己身上以及身边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今后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

书中谈到了什么是执行力?执行力的衡量标准,如何提高竞争力?作者引用了“狼”的特性来进行强调:一个企业要有一支精英团队,要发扬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用大量的案例证实: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抓好每一个细节。

每个企业都会制定发展的战略目标,多么正确的决策,多么严谨的计划,如果没有严格高效的执行,那么结果都会和我们的预期相差甚远,甚至是纸上谈兵。许多企业初始条件相似,并采用了几乎相同的战略,最终结果却相去甚远。其中的奥妙与原因究竟何在?

我想起我所熟悉的一位长期从事企业管理的前辈,对我说过这样一段话来,他说:企业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技术。科学是可以按照规定的条件进行重复地复制,并得到相同的结果,这些甚至完全可以用机器人来操作;而技术是不能复制的,按相同的程序操作,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这些必须由有着思想的人来进行。因为后者是既定模式中的再创作,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正确的战略,完美的管理,都必须通过组织体系中的每一个人来贯彻执行。执行力的差别,就决定了结局的差别输和赢。我想,也许这就是这本书要告诉我们的赢在执行。

什么是执行力?一句话:议而决,决而行,行必果。执行力的强弱可以反映一个企业的治理水平,更体现在全体员工的精神面貌上,因为,只有这些基层的员工才是企业、机关以及各种组织最广泛、最有力和最直接的执行者。

那么如何提高执行力呢?本人在将结合两点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从企业来看:

要使企业的目标、策略和各项制度让全体干部职工有认同感。这样,才能激发大家对提高执行力的激情,使其发挥内心深处最大的潜能,用良好的心态,愉快乐观的精神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来成就自己的每一项工作,努力创造出一流的业绩。

对目标要做出具体的解码。常言说,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只有对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范围、衡量标准以及完成时限进行了细分和量化,执行力才有前进的方向。

建立良好的治理机制。有一套科学的标准去衡量,合理的奖惩制度来激励:制度和规定都是为了帮助员工更好的工作,是提供方便而不是为了约束,是为了规范其行为而不是一种负担。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关注、跟进、紧盯,同时要设立反馈机制,也就是余世维教授所说的回报。这样,不仅了解执行力的程度,而且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使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更加完善,使各项工作更加完美。

二、从我们个人来说:

高效执行,拒绝借口

完美的执行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不要用借口来为自己开脱或搪塞。借口只能让我们暂时逃避困难和责任,找借口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容易让人养成懒散,拖延的坏习惯,只能导致一种结果就是失败,会使自己一事无成。责任是我们每位员工的立业之本,是组织最需要的一种精神品质,不管我们做什么工作必须要有责任感,才会喜欢自己的工作,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认真负责,认真做事,“拒绝借口”是追求完美表现的有力保障。

必须注重细节,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每项工作只有执行得好,才能完美地体现设计的精妙。而在执行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细节。执行一个任务从每一个细节做起,从被动心态转变为主动心态,把遵纪、敬业、爱岗当成自己的使命。只有脚踏实地得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以认真的态度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最大的成就。在我们从事物业工作中,有很多的细节,如认真对待业主的需求,及时主动地解决业主的困难,甚至在态度的和蔼上,也会给我们的工作加分,树立我们的品牌。

“赢在执行”这看似简单的四个字,使我有了一定的压力和紧迫感,但是有压力才能产生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勤观察、勤思考,提前做好计划,不拖拉,多学多干,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我将在工作中寻找自己的归宿和人生价值,实现人生理想,把工作同理想、兴趣、爱好真正的融合起来,以敬业精神书写职业生涯,把执行力贯穿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做出优异成绩以良好的工作表现回报于公司。

战略可以复制,差别在于执行。没有执行力就没有企业的竞争力。执行力是企业成功的法宝,而我们每一个员工的每一个行动,正是构成了整个企业执行力的集合。

余世维赢在执行读后感 篇8

——《赢在执行》读后感

读完《赢在执行》这本书我受益颇多,久久回味。今年公司提出的“赢在执行”与我们一直强调的“结果导向”是相辅相成的。执行是结果的前提,执行就是从目标出发达成结果的实践过程。我们需要在工作中做到“以终为始”。

执行力是一个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战略可以复制,差别在于执行。没有执行力就没有企业的竞争力。故此我们知道“执行力”对于我们公司的发展、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赢在执行》这本书的学习,我有如下体会:

一、执行力是一种工作态度

执行力其实也不是什么最新的理念,它就是我们的一种工作态度。高效执行就是要求我们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积极主动的去工作,不拖延不推迟,不找借口,保质保量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例如:平常领导安排给我们的事情,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完成,并达到领导的要求,如果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疑问要及时的沟通解决,不要因此拖延,成为完不成任务的借口。

我们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执行力,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凡事就怕”认真“二字,故此我们要有追求完美的精神,认认真真的工作。对任何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加以注意,不要认为是小事就加以松懈。

二、执行力是贯穿公司高层、中层、基层的一个纽带,是一种集体能力

执行力一定是环环相扣,从上到下执行的。不是仅仅靠哪一部分人就可以完成的,要保证每个层级每个人都在执行,我们才会有强大的竞争力。

这就要求我们所有的人都要有执行的概念,并把执行运用到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去。遇到问题不要互相推诿,要首先从自身找原因,找到原因后抓紧时间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执行应该是从领导开始的,每一层级的员工都要做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处理好一切事情,都应担负起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

作为一个部门负责人我认为凡事都应努力做到“有功从下面开始,有过从自己开始”,多给予员工以肯定。古人云“己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凡事一定要自己做好表率作用,以身作则。

三、要提升执行力就要管控好组织中的人员、制度、流程与文化。

组织中的人员、制度、流程、文化都与执行力的效果息息相关,这就需要我们在执行的过程中“上下贯彻一致”,为了避免执行力不佳我们需要做到:

1.发挥管理者的执行表率作用;

执行是靠领导与员工之间不断的沟通与示范来推动的,因此作为一名管理者理应“身先士卒、百折不挠”。

2.严格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

严格制度的创立,避免朝令夕改。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组织的协调性和管理的有效性,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潜在利润。

3.简化工作流程

我们的顾客不会理解我们的内部程序,只会关心我们的执行结果。所以高效能的处理好事情对于我们来说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要合理的简化工作流程,提高作业效率。

4.掌握将工作分解和汇总的方法;

工作分解要清晰,每个部门每个人的权责要分清楚,不要出现同一件事情即可以这个部门做亦可以那个部门做,这样就很容易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既然谁做都行那亦可以谁都不做。

5.要合理监督;

监督是执行的灵魂,对于工作要有监督,不要放任自流。亦不要在工作中从容表现不佳者,那样别的人员也会加以效仿,进而导致这样的坏习惯像“瘟疫”一样腐蚀我们的组织。

6.避免培训浪费;

培训要了解员工的培训需求,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亦要兼顾公司的长期规划与目标。

余世维管理总结 篇9

通过二天的学习,我在企业管理上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怎样进行管理和制度的落实。也就说,执行力的问题,现以书面形式总结学习的心得体会。让每个员工学习和思考和执行: 关于执行力的概念:

一、执行力必须要有良好的管理团队。

二、执行力必须是从总经理到一线员工都要执行,所以执行力差,总经理、中层干部、一线员工都要检讨。

三、执行力不是工具,其实就是态度的问题。

四、执行力是靠核心的人来执行的,核心骨干就是执行力。

五、执行力的衡量标准——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六、执行力需要有上而贯穿每一个环节。

七、执行力不要官僚,要以身作则,特别是核心骨干。

八、核心骨干、执行力不一定要制度约束,是靠文化、素质、修养、品德。

九、执行力的三个核心:人员流程、战略流程、远营流程。即:用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把事做正确。

十、执行力不解的8个原因:

1.管理者没有常抓不懈——虎头蛇尾

2.管理者出台管理制时不严谨——朝令夕改,讲过的话必须要执行。3.制度本身不合理——缺少针对性、可行性

4.执行的过程过于繁琐——固有条款,不知变通 5.缺少良好的方法——不把工作分解汇总

6.缺少科学的监督、考核机制——没人监督,也没有监督方法 7.只有形式上的培训——益于改造人的思想与心态 8.缺少大家的认同的企业文化——没有形成凝聚力

十一、需要一个执行性的企业领导人——要打造一个执行力的企业文化,还要建构一个执行力的团队。

十二、领导的执行力在于员工们做得出色,明确每个人自己该做什么。

十三、谁是总指挥?是否能被授权、调动一切。

十四、事前必须有明确的量化标准,并有工作派送单。

十五、要获得上司的放心,必须要养成自动回报和及时回报的习惯。

十六、用人第一个就是要检查他的工作态度与价值观。

十七、企业目标要变成共识,有问题要放在桌面上讨论执行。

十八、要人做事应先“授权”同时告诉他“游戏规则“,接着就员紧盯,不成财就放弃。

十九、公司员工出现问题,首先领导要反思,然后员工要反思,都要实现自我检讨。

二十、重要的位置要用接班人,并且遵守“人人有希望,个个没把握”的原则。二

十一、技术做成管理,形成规范制度,每个环节都要有备忘录。

二十二、问题就是“问得太多,做得太少”布置任务,没有任何借口。

二十三、人用错了,不是再找一个,是立马换一个,因为我们不是开训练班的。二

十四、统计一下,部属一个月会讲出几个借口,要及时登记。二

十五、用人注意: ① 重素质、重应用。

②专业能力、专业素养。

二十六、企业关心员工——员工关心顾客——顾客会有忠诚度。

二十七、选人才首先要诚信,人不等于人才,用人分可用和重用。

十八、现场人员一听到客户有任何不满或建议,应该汇报上司,重要问题可直接汇报总经理。

十九、每天对上司和下属最少说一句激励的话和做一件激励的事。

十、要自动自发,自动的发现问题、自动的思考问题、自动的解决问题。

十一、部门请示建议:

① 要带方法意见 ② 提供优点、缺点

③ 不要带一个方案,分二三个提供参考

十二、从客户最希望做的事做起,从客户最不满意的事做起。

十三、聘请员工时,要注意时间观念、诚信态度、能力水平价值观。

三十四、一个人不主动、不细心、又不诚信,再有能力都没用。

十五、执行力公司用人标准:

① 会自动自发的人为20分 ② 注意细节的人为20分

③ 为人诚信、负责任人的人为20分 ④ 善于分析、判断、应变的人为10分 ⑤ 乐于学习、求知的人为10分 ⑥ 具有创意的人为10分

⑦ 韧性——对工作投入太多的人为10分 ⑧ 人际关系,团队精神好的人为10分 ⑨ 求胜欲望强烈的人为10分 满分120发,90分以上的人可提升总经理,80分以上的人可提升经理,70分以上的人可提升主管,60分以上的人不建议任何主管,50分以上的只能提一般员工。

十六、要有积极的心态,平常有人是消极的心态,往往消极心态的人是不会成功,积极心态的人容易成功。

企业发展要培养一批狼:

① 要有野心 ② 能捉市场 ③ 团队精神好

十七、冲动和过渡乐观就是安慰自己,欺骗别人最惧事实。

十八、关于文化:竞争的关键是品牌,品牌的核心是特色,特色的保障是文化,文化的源泉是历史。文化分二层:一周边文化(一般文化、服务、诚信人本),二核心文化(主力文化)。

十九、任何策略没有操作方法或可行性分析,不可行就是叫他去送死。四

十、员工建议也必须认真分析,最好领导自己要及时发现。

十一、ERP是什么:企业资源计划=物料+生产+财务+销售+人力资源+物流+研发

十二、员工对公司要有归属感,没有信心力,员工就会散失对公司的核心。四

十三、用人不是你看起来顺不顺眼,关键是对公司有没有用。四

余世维中层管理观后感 篇10

现在我们来看看,人家对我们的一个评论。我们有个本家,姓余,叫余秋雨,这个是我从他那里抄过来的,他那本书叫做《千年一探》。我们余家最早在秦穆公时代,在山西的西边,后来我们得罪了丞相李斯,我们余家就往南边跑了,后来跑到江西,又在明朝的时候得罪了明朝万历皇帝,又使余家分成3支,一去往东跑,是现在江浙一带姓余的,一支往西南西北跑,现在湖北跟四川姓余的,一支往南边跑,就是两广那边姓余的。乾龙年间一支姓余的从广东跑到福建,再从福建跑到台湾,就是现在台湾人那边姓余的。我们余家一共有86本祖谱,我统统都有,文革的时候埋在地下,后来又挖起来了,所以我对我们祖先了解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那么余秋雨他和我们家是有点亲戚关系的,他后来去过台湾,我太太很崇拜他的,他在台湾中山大学讲学,我太太亲自去听的,刚好我不在,我到欧洲去了。《东方主义》这本书是一个老外,江卜克写的,你看那个岁月就很早了。1922年今天重新来读这句话,还不敢说人家讲的完全不对。“你有没有想过中国的例子,中国有数以百万讲的好头脑,却被空洞花俏的玩意儿,弄得创意殆尽。他们没有方向,也没有驱策的力量,因此所有努力加起来全是一场空,全世界都耻笑他们”。我读到这句话,眼泪都快流下来了。这句话距离今天是80年前,江卜克先生如果今天重新活过来,看到今天的杭州跟上海,肯定要大吃一惊。可是各位我们都是中国人,把门关起来自我检讨,能不能说这句话到今天早完全不对?到今天还有道理,应该讲我最触动的是第三句话:“统统被空洞花俏的玩意儿,弄得创意殆尽。另外让我非常触动的衣香鬓影倒数第二句:“全部的努力加起来统统是一场空“。中国有数以百万计的好头脑,统统加起来是一场空。句话对我们一个什么启示?我们可以缩小,中国人寿有上百上千的好头脑,他们的努力加起来是一场空,就是天天都在那里做例行公事,没有创意。

讲到这里,我有两个考试的题目来形容一下。我在台湾读书读到高二的时候,考了一道题目,成吉思汗元太祖继承人渥阔台,公元哪一年牺牲?建立哪四大汉国?最远打到哪里?我到现在都让得,打到匈牙利旁边的亚德利亚海岸。但是我到美国以后才知道,美国世界史这条题目不是这样考的。成吉思汗的继承人渥阔台,当初如果没有牺牲,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有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蒙古人如果当初没有牺牲,那个可怕的黑死病就不会带到欧洲去,后来才知道那个东西是老鼠身上的跳蚤引起的鼠疫。一直到20世纪才知道,黑死病是鼠疫。但是600年前,黑死病在欧洲猖獗的时候,谁晓得这个叫做鼠疫,如果成吉思汗没有牺牲他的继承人,那么就不会有黑死。如果没有黑死,神父跟修女就不会死亡。神父跟修女如果没有死亡,就不会怀疑上帝的存在。如果没有怀疑上帝的存在,就不会有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如果没有文艺复兴,西班牙和南太、南欧就不会强大,西班牙无敌舰队就不可能建立。如果西班牙不够强大,意大利不够强大,翁哥龙沙克斯,会提早200年强大,日耳曼会控制中欧,日陀曼跟奥匈帝国就不可能存在。教授一看说,棒,全班第一名,分析得好,但他们没有分数,只有等级,A!其实教授也没有答案,这种题目教授是没有答案的,可是大家都要思考。

后来我在台湾又读到一道题:甲午战争是公元哪一年爆发?签订的叫什么条约?割让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我后来到了日本大阪,才知道他们考这道题目不是这样考的。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一杖,日清战争,他们叫日清,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做八年抗战。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

上?分析。每个学生都努力作答案。结果我们一天到晚研究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赔偿二万万银两,1894年爆发甲午战争,1895年订马关条约,那又怎么样,反正都赔了嘛!银两都给了嘛!最主要的是将来可能会打!所以人家就分析了,日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以后,有一场激战。台湾如果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与高雄封锁,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中国的内海,日本的油轮就统统走右边,走中国未来台湾基隆和高雄的右边。这样,会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日本的石油从波斯湾出来跨过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上中国南海,跨台湾海峡进东海,到日本海。这条在日本叫做石油生命线,中国政府如果把台湾海峡锁起来,日本的货轮一定要从那里经过,日本的主力舰和驱逐舰就会出动,中国海军一看到日本出兵,海军马上就会上场,那就打!按照判断,公元2015年-2020年,这场战争可能爆发。所以,日本现在统统做了对华抗战的准备,所以什么事情是进入长期状态,他们的情况,现在开始,把这个事情当作是时事,在小心谨慎的在那里准备。按照他们的判断,中国跟日本的摩擦,会从东海开始,从台湾海峡开始,时间判断是2015-2020年,他们的学生统统在开始答了。这种题目在他们那里是这么考虑的,在我们这里是李鸿章伊腾博文,所以这叫做思考,全世界都在研究他们中学的教育,小学的教育,都在启发他们思考,而我们就孤独地教条化。

我们来看最后一段。最后一段里面,我们来钻研,思考又是怎么出来的?这个地方是这样写的,他有一串。人通常是先有一个想法,有了想法以后就产生一个触动。这个触动就变成一个行为,最后变成一个习惯,所以其实是这样子出来的。而这个中间最困难的一件事情,就是再结冻。我现在指得那个地方,从冰箱拿一个冰块出来,请问,如何变成一个圆的冰球?我们是这样做的,先把这个冰块融化,变成一滩冰水,再把冰水装到圆的容器里,请问这样能变成冰球吗?不会。最重要的功夫是什么?把这个冰球放到冰库里面,让他冰冻,打开了,才是一个冰球,这种工作叫做再结冻。我们缺少的是再结冻的工夫。这件事情如果没有做到,这个习惯是不会弄成的。所以要养成一个习惯,这样去做。

我先拿别的例子,再用另一个例子做总结。我们只要讲第二件事情就好了,我们讲讲杭州吧!你有机会在杭州的街上看看,这么多杭州人每天在那里走路,上下楼梯,进出地下道,其实不要讲杭州,上海人也未必做得到。因为我在上海待得很久啊!我在上海黄埔公园地下道经常走,杭州其实我来过好几次,杭州街上我也走过。我发现我们中国人走路,很难得的是,这边过去统统靠右边,那边过来统统是靠右边。上海黄埔公园那个地下道我不晓得走了多少次?统统都是犬牙交错这样走的。你认为新加坡怎么走道的?新加坡很简单,他们就派一个人站在地道里面,这种行为和习惯一定要再结冻,那个黑衣服的过去,我在讲你,我就在讲你,过去!那个穿红衣服的不要过来,过去。中间这条线是空的。新加坡这样子一年半,新加坡的地道里就是这样子走路的。

其实,这种事情没有别的秘诀,就是把他行为再结冻。后来新加坡在街上做了公共厕所了,包括上海虹口,现在那边也在搞公共厕所了,上海的静安区现在也搞公共厕所了,就是像银白色那样的公共厕所,外观看起来很漂亮,一个女的坐在那里收钱。新加坡不是这样做的,那个外观其实跟我们没有什么不同,大同小异。问题是管公共厕所的人是与我们不一样的。你猜他怎么管?在新加坡上公共厕所最不守规定的其实不是我们中国人,是印度人和马来人。只要他们从大号的房间一出来,那个管理员的手马上一举,说:慢一点,进去,冲掉。敢不冲,马上打电话叫警察来带走。在新加坡,如果不冲可以带到警察局去。乖乖的冲,不要走,那个圈盖上的脚印是你踩的。因为我每个都看,那个脚印是你踩的,擦掉。他又说,慢点!地上卫生纸捡起来,就这样,新加坡的公共厕所管好了。

我有个很深的启示,20年前,我到夏威夷去,坐出租车时,跟那个出租车司机聊起来,他问了我一句话:先生,你从哪里来?我说中国。我在外面不太讲台湾,反正我不喜欢人家问我大陆跟台湾有什么不同?解释个老半天,反正就是中国。他一听中国人,没有想到接下来问了另外一句话,我才知道中国人分为4种:新加坡华人,香港华人,台湾华人,红色华人,就是大陆。我懒得回答,我反问了一句,在你的眼里,谁第一名?新加坡华人世界第一。那么谁第二名?香港!接下去就没有再问了,因为我们不是第3,就是第4名,就不用问了。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新加坡华人世界第一。你看看去年瑞士洛桑公布的,世界生产率排名,新加坡全世界第二位。这就证明他们这个国家是这样子做到的,没有别的秘诀,就是再结冻,把这个行为一直卡住,它就会扭转过来的。

在新加坡不要说吃口香糖,全国都不卖口香糖。他说吃口香糖的人没有几个有道德的,任何吃口香糖的都要记住,口香糖的纸是不能丢掉的,吐的时候是要吐在锡箔纸里面把它包好,再用外面绿色纸把它包起来,把它扔到垃圾筒里去。有几个吃口香糖的人是这样子?新加坡的人说,不要吃,没有道德就不要吃。整个新加坡就统统不卖口香糖,就这么简单。所以新加坡也不能随便抽烟,整个没有别的秘诀,就是把整行为结冻起来。

那我们拿一个公司看看,这个啤酒你一定听过,三得力。我要讲的是他的行为,不是来讲他的啤酒有多好喝,他的啤酒好喝不好喝对我们没胡关系。在中国一讲到啤酒你会先想到谁?青岛啤酒。这个青岛啤酒是个有历史的公司。没想到青岛啤酒到北京去告状,他们打我,北京说谁敢打中国第一品牌?三得力、百威、齐百力,南边还有珠啤,北边还有燕啤。北京说谁敢打中国第一品牌?就把钱拨下去了,青岛啤酒就笑起来了。中国政府拨了一笔钱,让他去买了46个啤酒厂,吓人吧!大江南北收购,结果一下子,变成中国量产第一位,青岛啤酒就笑起来了。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三得力的耳朵里,三得力讲了一句话:中国政府无所谓,我们也无所谓,大家打!结果我知道,联华超市第一句是三得力,不是青岛啤酒。这就证明,青岛啤酒自己要检讨。对他们来霁,国家拨款,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个人就非常地反对,人民的税金,国家的血汗,如果青岛啤酒要这样去救他,那么现在快要倒的那些其他的电器公司,尤其是那个长虹我们也要救了。你这样讲巨人也要救了,这样做是错的。这样做,只会耗费国家的国库,那么青岛啤酒碰到三得利,为什么会弄成这个样子?我们来看看三得利是怎么教育的。

上一篇:再度握起笔……下一篇:药学专业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