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导师工作计划

2024-07-26

本科导师工作计划(共7篇)

本科导师工作计划 篇1

本科新生导师制工作介绍

一、本科新生导师制的设立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实现我校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经党委常委会讨论和审议,学校制订了《北京师范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计划》(附件1),提出包括实施本科新生导师制、本科课程助教制等在内的20项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具体举措。

在本科一年级实施导师制,是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加强因材施教、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及专业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要求、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树立良好学风、进一步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经学校研究决定实施本科新生导师制,以充分调动和利用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发挥导师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指导作用,进一步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学校研究制订了《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新生导师制实施意见(试行)》(师校发【2013】24号)(附件2),明确了导师制实施目标、导师的职责与工作方式及导师的聘任原则等,旨在发挥我校优质师资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学业指导和人生引导作用,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因材施教,帮助新生了解专业、了解专业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尽快进入专业学习状态,有利于以后自主选择专业,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奠定基础。

二、组织与实施

1.发布本科新生导师制实施工作通知,组织院系所教师申报

根据学校颁布的“实施意见”,教务处发布《关于开展本科新生导师制工作的通知》,组织各部院系积极宣传实施新生导师制的重要意义,按照“学校宏观指导,院系主导实施”的原则,由各院系根据本单位教师编制、本科生数量等实际情况,动员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积极申报担任本科生导师。同时教务处将《关于开展本科新生导师制工作的通知》发至校内各研究院所中心,及时公布招聘导师信息。我校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国民核算研究院、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等单位的教师也积极申请担任本科生导师。2.公布导师信息,组织导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

各部院系在广泛宣传动员的基础上,公布了本院系的导师信息,教务处也汇总了全校各部院系导师信息,在信息门户、教务系统上及时公布了全校的本科新生导师信息,供全校本科一年级新生进行认真选择。

3.名师荟萃、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积极参与

各学部(院、系)结合本院系特点,心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育学部等部院系参考了以往本单位实行导师制的方法,细化了本单位在本科新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相关要求、具体规定和操作办法,认真组织教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工作,完成了本科新生导师的聘任工作。

通过学生和导师双向选择,全校共有863名教师担任了2013级2582名新生的导师。导师中不仅有本科生所在院系教师,还有来自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国民核算研究院、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等单位的教师。有57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长江学者、杰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获得者、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北京市名师和校级名师担任了本科生导师。有40名来自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国民核算研究院、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等单位的教师担任了本科生的导师。附件3“心理学院新生导师制启动仪式”录像片。

三、实施效果

1.针对新生特点,多种方式指导

新生导师制是学校为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实施的系列提升计划之一。新生转变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在将近一年的指导工作中,导师们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采取面谈、小组学习、进入实验室、文献阅读、写作指导、参与项目组活动等多种方式指导学生,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养成扎实的学风。不仅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高度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切实关心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养成,还十分关注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及时交流经验,提高指导效果

为及时了解本科新生导师制的实施情况,交流工作经验,学校和院系多次召开座谈会,就新生导师的职责、指导方式、学生的期望、指导效果及需要改进的 方面等进行交流。与会导师、学生和院系代表一致认为实施新生导师制对于发现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扎实的学风、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为他们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的重要举措。心理学院、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化学学院、教育学部等部院系也相继召开了多种形式的导师制工作研讨会,研讨新生导师工作的定位、工作内容与职责、指导模式、宽口径培养模式下学生选课指导等问题,交流了工作经验,共同提高导师工作成效。座谈会报道等详见附件4《本科新生导师制工作座谈会召开》及照片“新生导师与学生座谈会”。

新生导师与学生座谈会

3.师生及院系体会

◆学生:我参加了导师的读书会,虽然没有完全听明白,但看到师哥师姐从容地分析问题,相信我不久也会像他们一样……。我第一次走进了导师的实验室,各种设备让我眼花缭乱,激起了我的好奇和学习兴趣,期待每次的导师指导……。

◆导师:虽然我们的工作量增加了,但学生的学习基础好、求知欲很强,教学相长,他们将来也是优质研究生生源,……。

◆院系:导师采取了参加读书会、加入科研团队、个别指导等多种形式的指导活动,对学生了解专业要求、转变学习方式,促进个性化发展很有帮助……。

4.典型案例推荐

见附件5:典型案例推荐一览表。

四、相关文件材料

附件1:《北京师范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计划》(师校发„2013‟38号); 附件2:《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新生导师制实施意见(试行)》(师校发【2013】24号); 附件3:“心理学院新生导师制启动仪式”录像片; 附件4:报道《本科新生导师制工作座谈会召开》; 附件5:典型案例推荐一览表。

教务处 2014年5月28日

本科导师工作计划 篇2

一、本科生导师制得以实行的背景条件

在我国, 本科生导师制得以实行的背景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师生比例失调。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 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辅导员与所辅导学生之间的比例也变得越来越失调, 每个辅导员要面对上百甚至更多的学生, 使得针对每个学生特点进行个体教育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甚至变为不可能。

2. 教育职能空白。

由于辅导员所学多是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类相关的专业, 而对其学生所学专业往往不甚了解, 难以对学生的课程选择、学习方法进行引导, 而任课教师偏重于课程知识的传授, 较少与学生有思想上的交流, 学生在课堂之外几乎得不到教师和直接指导的机会。辅导员与教师的职责少有“交集”, 如果缺乏相互沟通, 造成辅导员与教师心目中对有些学生的表现存在巨大反差[4]。

3. 行政管理要求。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中指出:“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推行导师制, 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和个性化服务。”

坦率地讲, 上述问题在全国各个高校各个专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重点院校的情况稍微轻一些, 一般院校问题较大,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势在必行。

二、本科生导师的工作职责

在上述教育背景下, 山东科技大学于2004年6月出台了《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意见》,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也在成立之初, 于2008年10月相应地制定了《地质学院关于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意见》, 明确了本科生导师的工作职责。

1. 人生导航。

关心学生的思想进步, 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学生, 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业进展情况及专业能力、素质培养情况;指导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解答学生遇到的各种困惑;维护学生切身利益;关心帮助经济困难学生, 做好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工作。

2. 学习指导。

对学生选课、专业或专业方向选择、学习方法等进行指导, 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端正学习态度, 确立正确成才目标;指导学生参加专业学习和课题研究, 定期为学生开设专题学术讲座, 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努力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水平, 培育学生科研能力;组织学生开展与本专业相关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把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 就业指导。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就业教育, 宣讲就业政策, 帮助毕业生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对学生进行求职技巧、个人形象设计等指导, 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协助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解答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了解毕业生的基本情况, 对毕业生做出综合评价, 在毕业生就业推荐表上签署推荐意见;结合工作之便为毕业生收集就业信息、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

4. 心理疏导。

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 积极解答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 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此外, 本科生导师应注意加强与学生及其家庭的联系沟通, 加强与学生工作部门、教学主管部门的配合协作, 发挥沟通学校、学生和家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涉及学生违纪处理、评奖评优、组织发展等事关学生切身利益的工作上, 本科生导师和学生政治辅导员要加强双向沟通, 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各方面的基本情况, 本科生导师应全力支持学生政治辅导员依职权独立开展工作。

与此同时紧密结合学院实际, 将本科生导师进一步划分为低年级本科生导师和高年级本科生导师, 分别指导一年级本科生和四年级本科生的相关工作。

三、低年级本科生导师的工作方法

自学院成立以来, 本人一直担任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一班的低年级本科生导师工作, 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一些比较有益的认识。当前, 关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制度建设、实施细节、考核体系等方面的研究较多[5,6,7,8]。本文仅就如何做好低年级本科生导师工作的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 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1. 明确自身职责, 看到肩上的担子。

要想出色地做好本科生导师工作, 必须认真学习相关条例, 了解和掌握本科生导师的职责所在并严格遵循它开展工作[9]。尽量做到既不大包大揽, 又要全面到位。比如个别学生外出或班级组织活动的审批问题, 已经超出了本科生导师的职责范围, 一定要给学生讲清楚, 而不能擅自“准”或“不准”, 但也要努力避免“这个问题不归我管, 那个问题也不归我管”的推卸做法, 即便真的不是自己职责所在, 也可以帮助学生与相关单位或部门进行联系沟通, 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要想出色地做好本科生导师工作, 必须有足够的责任心。本科生导师一般由本专业的任课教师担任, 而大多数任课教师的教学任务都比较繁重, 导致部分本科生导师“教学为主, 指导为辅”, 甚至有的本科生导师只是流于形式, 不与学生进行交流, 不愿占用时间和消耗精力对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指导[10]。应该认识到对学生进行指导也是教育工作的组成部分, 只有真正热爱这项工作, 对学生认真负责, 才能全身心投入其中。深入课堂、宿舍了解学生情况, 主动与任课教师联系, 反馈教与学双方的矛盾, 积极沟通协调, 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

2. 完善知识结构, 提高业务水平。

本科生导师的指导内容比较宽泛, 这就要求其知识结构要合理全面, 对与本学科相关的专业也要有所涉猎, 还要具备相应的教育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本科生导师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掌握与学生沟通的技巧, 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掌握一定的领导和管理艺术[4]。作为本科生导师, 除了工作热情, 还要有较强的业务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学分制条件下, 为了满足社会需求, 高等教育的课程结构体系、专业结构、教学计划都在不断地调整之中, 这就要求本科生导师要关注本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变化, 还要了解各门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了解本学科发展状况, 熟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要掌握所指导专业学生的就业、考研信息, 尤其是近几年地质行业下滑的情况下,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3. 体会学生环境, 注意身份转换。

紧张的大一入学军训结束后, 学生对大学生活有了一个初步认识, 但仍处于适应磨合阶段, 思想上一定会有诸多困惑需要与其他人交流并希望得到指导。因此, 本科生导师首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民主和平等的师生关系, 成为学生的良师和朋友[11]。在整个指导过程中, 本科生导师需要深入宿舍、食堂和运动场等场所, 熟悉和掌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 才能真正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和需求, 拥有和学生做朋友的基础。坐在教室和学生一起听课, 才能发现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是否恰当。这期间所发现问题的有效解决, 既要以朋友的身份去共同面对, 又要以导师的身份去和有关方面协调处理。

4. 预防为主, 及时总结。

一年级学生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几年的统计分析表明,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方法需要调整, 如果学习方法不适应大学学习节奏, 往往会出现“一节课不缺, 自习也没少上”, 但学习成绩就是不理想的情况, 这会极大地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一年级新生通常没有接触到专业课, 英语、数学、政治这“老三样”可能让他们对本专业感到迷茫, 对本专业就业前景的不了解甚至让小部分同学产生退学的念头。部分学生第一次远离父母, 过不惯集体生活, 很容易影响学生对大学的感觉[3]。对于这些问题, 本科生导师都要尽快、尽早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 让他 (她) 们认识到大学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 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而不至于问题已经出现或达到比较严重的程度时“惊慌失措”, 被动地“亡羊补牢”。当然, 预防针打得再早再好, 仍然会有个别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这就需要本科生导师和这一小部分学生坐下来, 仔细地分析原因所在, 找出解决方案并加以总结, 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

5. 加强沟通, 群策群力。

本科生导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 就要与学生直接接触, 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爱好。除了关注班级整体情况外, 还应对那些家庭经济困难、单亲家庭子女、性格孤僻等学生格外注意, 从语言和行动上引导他们。导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有针对性地采取集体指导与分别指导相结合的策略。

在掌握准确信息的前提下, 本科生导师还要随时与学生工作部门、教学主管部门进行沟通, 将学生的动向上报, 以便及时调整相关政策或管理制度, 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 群策群力, 共同解决问题。有些本科生导师对学生的问题采取“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的策略, “不给自己和学生找麻烦”, 没有真正地起到指导作用, 往往会使问题向“恶化”方向发展, 形成更大的问题。

四、结语

做好本科生导师工作, 和学生心连心, 想学生所想, 竭诚为学生服务, 和课堂教学一样也是为教育做贡献。几年的本科生指导成果已经说明了该项工作对学生的重要意义, 同时也反映出该项工作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大家去完善和提升。

摘要:本科生导师制由来已久, 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也逐步展开施行了多年, 在本科生的人生导航、学习指导、就业指导、心理疏导等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本科生导师自身而言, 应该从增强责任感、提高知识业务水平、深入到学生中间、对共性问题预先提醒、加强沟通共同面对等方面狠下功夫, 本着对工作、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本科生导师的相关工作。

本科导师工作计划 篇3

关键词:双导师制应用型本科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

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体制逐渐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强调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由统分统配逐渐向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转变。这些制度改革以及近些年我国高校大众化教育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1992年,河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率先推出双导师制。所谓“双导师制”是给在校学生配备校内指导老师和校外实习指导老师,通过校外实习导师加强专业实践能力。随着“双导师制”在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当中的应用,“双导师制”作为一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逐渐被社会认可,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双导师制的实践过程中,更多的是很难真正实现双导师的人才培养,因此现在更多的研究人员正在系统地研究双导师制的应用与实践。

当前,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这与我们培养“应用性、职业型”的高素质创业者人才的教学宗旨背道而驰,尤其是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相对较差,这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双导师”培养体制可以有效的解决毕业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差的问题,因此,对“双导师”培养体制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双导师制”培养方案能够解决应用型专业的学生如何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被社会所接受,如何在短期内适应基层工作环境,如何体现自身的价值等等这些问题。根据我国教育部“卓越计划”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指导思想,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前延的需要,同时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所需职业素养、工程实践、工程创新、工程研究及工程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总结已有校企合作培养经验,通过将学校培养向企业后延、企业人力资源向学校前伸、学生就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一体化的校企培养新理念,培养学生工程创新实践及综合能力,实现学校、学生、企业、社会多方共赢,有效采取 “双导师制”,结合“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真正落实校企联系培养,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造就具有专业学科背景,掌握工程技术领域扎实基础、科学思维方法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工程设计、 制造、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技术工作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实现 “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卓越计划”以应用型工程师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在大学教育阶段完成工程基础知识教育和一线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在相关行业从事产品的生产、营销、服务以及工程项目的实施、运行和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在工程一线的实际工作能力。为了寻找适合该目标的培养模式,有效提高“卓越计划”的毕业生对社会的感性认识,正确认识自身在社会中地位和价值,加强对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对具体工作的动手能力以及增强学生与人沟通,积极发挥自己的特长的能力,在应用型本科“卓越计划”中引入“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

基于双导师制的应用型本科“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使学生在校企双导师的指导下,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第一,基于双导师制进行应用型本科“卓越计划”课程模式改革

(1)改变传统的实习方式, 提高实习效果。改变应用型专业传统的实习方式是以统一安排为主,自行联系实习单位为辅的方式。双导师制下,校外导师的实习单位可以向学生随时开放, 不受实习时间的限制, 并且学生可通过各种方式与导师联系, 随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授课方式,增加学生对实务的感性认识。传统的上课方式是以书本为主的灌输式教学,讲课内容和方式都比较单一。双导师制则由校外导师参与理论教学,课堂上难以理解的问题在实际岗位上由校外导师进行实地教学。

(3)改变传统的论文选题与答辩方式,提高论文的实用价值。双导师制则增加选题的内容,来自企事业单位实际工作中的选题选题的针对性较强,使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时能够思考现实问题。

(4)改变传统单一的考核方法,增加过程监控措施。传统的考核方法局限在校内的课堂上,考核的侧重点在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含量。双导师制可以通过校外导师了解学生与校外导师的联系情况,学到了什么内容,掌握了什么技巧,解决了什么问题。这种过程考核的侧重点在于考核学生实践能力及沟通能力,监测学生走出校门的效果。

第二,在“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双导师实施方案。校内导师以进行专业引导,专业课教学开始增加校外导师,配合校内导师进行专业理论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校外导师的选聘对象为企事业单位的相关专业高级职称以及具有丰富实务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部门主管。 本科四年中有两年实施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学生通过这样一种制度安排和相应运行机制的保障,较好地把理论与实践、把专业学习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满足了“卓越计划”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第三,选择良好的双导师实施方法及实施计划。双导师制培养方案中的校外导师根据本科生教学计划进度对本科生进行长期、系统的综合指导,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之间具有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在长期共同指导同一批学生的过程中,校内外导师之间建立起较为密切的联系。校内导师也由此建立起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渠道,为收集和撰写教学案例、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提供一个平台。

总之,为实现“卓越计划”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必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前提,研究恰当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选择恰当的学校联合企业,选配适宜的企业人员作为校外导师,确立有效的实施方案,在基于双导师制度下推动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以此达到“卓越计划”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洪晓波等.卓越工程师工程能力培养的六大原则.教育探索.

[2]王海良等.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师资队伍及实训平台建设.价值工程.

[3]罗晓曙等.构建“3+1”培养模式在地方师范院校实施“卓越电子与通信工程師”培养计划.教改创新.

[4]吴玉峰.基于校企实训平台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析.职业规划.

[5]姜群华.工科类应用型人才“3+1’’培养模式的可行性研究与分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6]康福伟.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改革的探索.价值工程.

[7]潘煜双.双导师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嘉兴学院学报.

[8]严瑜筱.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双导师制”的探索.中国成人教育.

[9]刘春媛,张莹.浅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导师制”的实施.教育论坛.

本科导师的信 篇4

尊敬的领导:

您好!

XX同学学习认真,成绩优异,该生最大的优点就是扎实、肯钻研,思维活跃。读研期间,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牢固,表现出较强的`科研素质与潜力。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较强的独立学习能力,对问题有钻研精神,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参与研究了多项课题,并得到了较高的评价。

在校研究生会换届选举中,该生表现出了出色的演讲能力与应变能力,通过层层竞选,最后当选为我校研究生会副主席。在其任职的X年多中尽职尽责,出色地组织了多次活动,学生干部经历培养了该生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与领导能力。在我院教学秘书的选聘过程中,该生也表现出了较好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校选聘工作领导小组的认可,最终以在校生身份兼任我院的教学秘书。期间,该生代理过本科学生的辅导员,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深有体会,曾将其管理体会写成文章在校刊上予以发表,受到了学工处的表彰。研究生课程系统完成后,该生曾协助我进行了近X个学年的本科教学工作,一些基础课程的讲授该生已经完全能够胜任。但在一些专业课程教授中由于经验不足而略显生疏,驾驭课堂的能力需多加锻炼,相信以该生的悟性,不需太多时日定能胜任行政管理领域的教学任务。

作为该生的导师,我愿意推荐XXX到贵单位工作,为贵单位的发展尽其所能。

推荐人:XXX

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篇5

发布时间:2006-10-21

文章作者:教务处

作者: 张福生 转贴自:辽 宁 工 学 院 学 报 第 8 卷第 3 期2 0 0 6 年 6 月

导师制和选课制是国际高等学校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目前,我国很多高校也正在试行学年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探索完全学分制的有效方式。在逐步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加大选修课的开课比例和选课范围,同时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行导师制。为了论述方便,相对于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导师,在此我们暂且简称本科生的导师为“本导”。

一、我国高校实行本导制的必要性

实行本导制,是我国高校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并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高水平教师更多地参与本科生指导工作,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和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综合需要。

(一)实行本导制是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贯彻“因材施教”教育原则的迫切需要

因材施教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教育教学原则,孔子是我国第一位自觉实践这一原则的教育家。他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性格特点、特殊需要,一般都有相当地了解,因而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论语•先进》篇载有孔子对不同学生的同一问题有不同回答的实例。

在当代西方,自觉实践并发展孔子“因材施教” 思想的教育家、教育心理学家很多,典型的有提出“教育目标分类学” 的布卢姆(B.Bloom)和创建“多元智能理论”的加德纳(H.Gardner)等。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提出每个学生都具有六种不同水平的思维,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1]。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突破了我们传统对智力的理解,拓展了“聪明”的含义。他认为人类至少有 8 种“智能”,即口语/语言、逻辑/数学、视觉/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关系、自我认识和自然观察,并且指出,尽管每个人都具有这些智能,但掌握情况不一样,有的智能比较突出,有的智能比较薄弱。学生的优势智能和偏好不仅影响他们的最佳学习方式,还影响他们用以表现自己理解和掌握程度的最佳方式[2]。本导制的推行能够最大限度地使学生的个性、个体差异得到关注,从而实现因材施教。

(二)实行本导制是密切师生关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要求

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只教书不育人,不能算是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几千年来,中国从孔子纳徒授业开始,就有良好的师德相承关系存在。今天学术界仍然重视师承关系,也说明教师直接培养学生这种体制在今天仍然有它的生命力。

目前,高校学生与任课教师师生关系淡漠甚至对立的情形不鲜见,课堂上师生缺乏心心交流更是普遍现象。人们长久以来期待的任课教师也肩承起学生思想教育、创新思维培养等等这些使命仍远未实现。实行本导制,让任课教师、研究生导师和教授以及学有专攻且学有专长的实验室工作人员、科研人员、机关工作人员都走到学生中间来,能够极大地提高我国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实行本导制是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里实施的是研究生导师制,而对本科生则实行辅导员工作制度,相应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也落到了辅导员、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主任等思政人员身上,教师则主要负责授课和科研。这样一来,往往是一个思政人员要做少则几十名学生、多则几百名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令他们抽身乏术。这与我们一直倡导的全员育人的愿望相违背。一般来说,在一个教学周期内一个导师大约能够指导八到十名学生。这样,本导制的实施就在很大程度上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从而有效地贯彻了全员育人的教育宗旨。本导制的显著优点也在于大学生通过与导师的交流,有效地解决了诸多思想上的困惑,排除心理障碍,使他们在学习、生活、思想和心理各个方面都得到积极的发展。

(四)实行本导制是培养本科生科研意识,建设教学研究型院校的前提

众所周知,目前本科教育阶段学生的最大缺失是实践能力差,科研意识薄弱,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水平低下。这些在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以及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过程中都得到了突出的爆发式的表现。那时候我们嗟叹,恨铁没成钢,但为时已晚。本导制的实施,可以让我们救失于未晚,让我们的学生在走出校门前具备应有的科研意识、实践能力以及较强的就业竞争力。从另一方面说,本导制在客观上也为我们广大的教师提出了课题和挑战,推动着我们建设教学研究型院校的进程。

二、我国高校实行本导制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于 14 世纪诞生于英国的剑桥和牛津的导师制,自诞生之日起,就已经成为这两所大学人才培养成功的“秘密武器”。在谈到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人才培养的秘诀时,加拿大大学教授兼幽默散文学家斯蒂芬•利考克早在 1922 年发表的《我见之牛津》的著名散文就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了解到,这个秘诀的关键就在于导师的作用。”[3]从此导师制不断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仿效。

(一)导师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校学分制顺利运行的有效保证

时至今日,国际国内的著名大学纷纷实行了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导师制更加普遍地成为这些大学的办学特色和学分制成功运行的有效保证。在国外,美国的哈佛大学、加拿大的麦吉尔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等,都以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闻名于世,其中,长久得到坚持和改进的导师制和学分制是其成功的基本经验。在国内,一些知名大学也都开始推行学分制,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大学等等。从其学分制的成功经验看,坚定不移地推行本科生的导师制,逐步加大选修课的开课比例以及学生选课的自

由性,是其核心内容。北京大学先行在化学化工学院进行本科生导师制试点,随即 2002 年秋季在全校部分院系推开。

(二)本导制将成为我国普通高校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加大内涵建设力度,廓清办学定位,理顺办学思路的重要前提之一

当前,国内高等学校在扩大外延建设的同时,都在不失时机地狠抓学校的内涵建设,切实提高学校本科生教育的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些工作的有力推进,需要全校师生的密切配合,共同攻坚。从一定意义上说,本导制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平台,一个师生共同打造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平台。本导制的成功推行,将是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质量、同时增强学生发展后劲的共同前提。

在这里,各个高校都必须认清学校办学现状,深刻挖掘自身办学优势。我们感到,对于那些二级院系学生人数相对较少,生师比保持在一个合理的状态,同时师资力量相对雄厚且拥有拔尖人才,人才梯队也合理的学校,可以先行本导制。

三、我国高校实行本导制的一般操作程序 参考国内外知名大学实行本导制的成功经验,我们感到本导制的实施可以灵活地遵循制订规程、双向选择和指导提高三个紧密衔接的步骤。

(一)制订规程阶段

在对学校办学现状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由学校教学委员会或者职能部门教务处牵头,成立专门的组织制订形成《本导制实行办法(草案)》,提交学校党政领导班子会讨论研究通过。《本导制实行办法(草案)》要认真分析明确学校的办学优势,同时也要全面查找可能制约本导制实施的不利条件,从而客观地规划出学校推行本导制的初步运行规程、安排步骤以及前进方向。

(二)双向选择阶段

学校要把本科生导师的配备工作放在仅次于研究生导师遴选的重要位置,统筹安排。试行本导制阶段,学生依据所学专业配备相应教研室的导师,根据学校各专业的生师比,基本上是每 6~8名学生配备一名导师。比如在 2004 年 10 月,渤海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首先请 2004 级新生和 2003 级学生自主选择一至两名老师,拟作自己的导师,并填写申请表,表达自己的选择意向及四年的学习目标。之后,全体教师根据学生的申请情况和自身的研究方向、专业特长,选择自己希望带的学生。

本导制师生匹配要坚持双向选择的原则,由学校二级学院和系统一安排。具体做法是首先让学生了解二级院系全体教师的基本情况,二级院系将全院系教师的详细情况,尤其是专业特长、主要研究方向等,整理汇总,按照所属教研室张榜公示,供学生选择时参考。经过师生的自愿双向选择,学院或者系办公室调剂余缺,最终完成师生匹配。

(三)指导提高阶段

在具体的指导提高阶段,学校要制定较为详细的《导师工作职责》,并制定考核办法,给予相应的待遇,同时也要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

1.本科生导师要关心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主要职责有:

(1)熟悉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学生成绩考核和管理办法,特别要熟悉学分制管理办法,向学生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关心学生的思想进步,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成才目标,端正专业思想和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言传身教,以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职业道德影响学生。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选课、专业发展方向选择、学习方法、职业生涯设计等方面进行指导。

(2)掌握本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和各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接受学生咨询,帮助学生安排适合于自身特点、能力、素质和就业目标的学习计划。掌握被指导学生的学习动态,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指导学生在学业上沿着比较合理的道路不断进取。

(3)每学期开学初必须与学生见面,并保持一定频度地接触,每月与被指导的学生面谈或集体指导不少于一次,每次至少安排二小时辅导学生,每学期参加学生集体活动或面向学生开设讲座不少于一次。每学期向学生布置必读书目 2~3 本,指导学生撰写论文 1~2 篇,并向各级报刊杂志推荐学生优秀论文。

(4)指导学生论文(毕业设计)选题和撰写工作,指导学生选择课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考研和带领学生参加自己的科研活动。

2.导师的工作考核

(1)本科生导师工作考核纳入学校教职工的考核,每学年进行一次,考核细则由学校制定。

(2)本科生导师工作的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工作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的门槛条件。本科生导师工作考核不合格的教师,视为当考核不合格,取消当年职务晋升资格,低聘或暂缓岗位聘任。

3.导师的待遇及“优秀本科生导师”遴选

(1)二级院系将选定的指导教师名单分别报送教务处、学生处备案。

(2)导师所担负的指导工作折合计算相应教学工作量。

(3)学校设立“优秀本科生导师”荣誉称号,对本科生导师工作表现突出者给予表彰和奖励,其比例不超过本科生导师总数的 10%。被评为优秀本科生导师的教师,在岗位评聘时给予特别关注,同等情况下优先聘岗。并可优先考虑招收和指导硕士研究生,将来有权优先选择免试研究生即本硕连读研究生。

4.对学生的要求

(1)尊重导师,主动与导师联系、寻求导师的指导和帮助。

(2)每学期开学两周内与导师见面,并根据导师的意见与本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学期的学习与综合素质发展计划。

(3)以主动、认真的态度,参与导师确定的各项活动,积极主动参加导师所在系(所)或课题组的学术活动。在科研训练中要认真、踏实、多思、多问,努力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与创新思维。

(4)自觉遵守所在实验室、课题组的有关管理制度。

在试行本导制的过程中,学校和二级院系都要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比如,师生经过一个学期左右的互相适应期,在适应期内师生均可以调换自己的对象,逐步完善完全的师生双向选择制度。导师每学期就指导学生的基本情况向所在二级院系提交一份汇报材料,要求说明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存在的基本问题,以便及时总结经验,调整工作方法。学生每学期要客观、公正地对导师的指导情况进行综合评议等。

1998 年,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委员会在其报告《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中就曾建议,“每个学生都要有一名导师,导师与学生间一对一的关系对学生智力发展会产生最有效的影响,个人的表现受到观察、纠正、帮助和鼓励,这种形式应该在所有的研究型大学推展开来。”[4]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国的成功经验和理论建树,更应该成为我们今天改革前进的不竭动力。参考文献:

本科生导师制探讨 篇6

1.1 本科生导师制的起源与背景

本科生导师制最早起源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 随后本科生导师制也在世界高校中得以广泛推广。所谓本科生导师制就是指经由指定导师个人或群体具体指导特定对象的个别化教育实践, 以促进个体不断创新发展的程序范型。而这种个别化教育在西方可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在我国可追溯到先秦私学。

近年来我国高校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分制普遍推行。新的变化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方面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扩大, 另一反面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当今高等教育和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来看, 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竞争和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 因此, 引导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环境, 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职涯规划、心理疏导等工作都显得更为迫切。

1.2 我国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概况

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年来许多高校在借鉴国外高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 探索学生教育和管理的一种新的培养模式, 其宗旨在于增加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机会, 让本科生充分接触高层次、高水平的教师, 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 把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 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结合, 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结合, 严格管理与人格感化结合, 创造集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就业指导于一体的教育机制, 更加关注本科生个性化的成才环境。

1.3 我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现状及成效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从2001年开始扩大招生, 2006年转外延发展为内涵建设, 注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科学合理整合专业、学院, 发展相关专业、方向。商务信息学院即在此背景下, 于2008年6月正式成立。学院下设两个新专业, 即统计学专业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由于目前学生人数少, 生师比相对合理,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有一定优势。学院首先出台了本科生导师制的指导性意见, 明确了导师的工作目标及职责;设计了指导过程记录表, 使指导工作能够形成文字记录。虽然本科生导师制实行至今只有一个学期, 但从整体情况来看,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加快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速度。由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数处于“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 任何事情均由班主任及家长全面负责;进入大学阶段, 在学习方法、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疑惑, 好像失去了前进的方向。特别是针对现在的大学生已进入独生子女阶段, 自理能力较差、心理承受能力差等问题日益凸显的现状,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显得尤为重要。

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结合。本科生导师制的目的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的需要”, 符合“以学生成才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采取各种形式的指导, 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促进了教学相长, 更好地实施了因材施教, 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本科生导师的责任是塑造一个人, 特别是塑造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学术品质, 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结合。

增强了职业发展的指导工作。本科生导师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包括职业目标、职业发展道路、将要进行的准备工作等, 并从专业角度分析自身的竞争优势, 明确职业发展的总目标。导师还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 为学生搭建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的平台, 为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导师组织所指导的学生成立了课程读书小组, 针对当学期的专业课程进行课外讨论与交流, 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同时发掘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使学习更有积极性。

2 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作为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一项新尝试, 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尚待不断完善。

2.1 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

学分制条件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不是孤立的, 它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来相配合。而现在很多高校都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 教学指导条件、选课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实习实验制度、导师指导制度等学分制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另一方面, 高校的人事制度、学生工作、财务管理、后勤保障服务等方面不能配套跟上, 使学分制条件下本科生导师制难以推行。

另外, 目前许多高校导师制实施效果不佳的最大原因就在于疏于管理, 缺少有效的管理系统, 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往往导师工作安排下去, 以后的事也就“无人问津”, 导师制基本处于一种游离于管理之外的“自由”、“随意”状态, 更谈不上考核与评价工作。久而久之, 造成“做好做坏一个样”, 导师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本科生导师的考核制度与激励制度还不够完善。大多数导师所得到的报酬远远不能反映他们对学校教育做出的贡献, 本科生导师制的报酬相

对来说普遍偏低。

2.2 部分导师缺乏积极性

导师们虽然对学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目的、意义有一定的认同, 但由于多数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再承担导师工作, 尽管许多教师非常愿意与学生交流, 却难免力不从心。

受聘导师的整体素质虽然比较高, 但是对于学分制下导师工作的认识和态度还是参差不齐的。有极少数的导师对导师功能工作性质和目标仍没有非常清楚的认识和把握, 对学分制中各门课程, 特别是对选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了解有限, 这些都导致了其工作状态不尽如人意。

2.3 部分学生缺乏主动性

刚刚进入大学的部分新生还沉浸在喜悦和放松的状态当中, 来不及思考大学生活的规划, 对于大学学习的方式方法还没能适应, 甚至关于已经开始的学习、生活还提不出像样的问题, 更不会主动地利用导师制提供的新学习指导方式。这些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缺乏热情和兴趣, 影响了导师制实施的双向的互动过程。

3 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

3.1 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配套的考评体系

构建有效的管理系统。导师制的建立与推行是一个综合性工作, 由导师、学生、管理人员三者构成导师制工作的基本组成部分。导师制要在教学中体现出明显的效果, 则必须由相应管理系统组织开展, 必须多方面齐抓共管。要有组织保证, 成立导师制工作小组, 以确保导师制的正常运行。

制定科学的导师制评价体系。首先制定导师制工作制度。明确导师的权利与义务, 导师的组织管理等, 从制度上规范导师制工作, 确保考核评价工作有章可循。其次, 建立导师制考核制度, 定期准确评价导师的工作绩效, 包括检查导师工作计划、工作记录、工作总结及学生指导记录等, 指导和监督导师各阶段培养计划的完成。再次, 通过《导师活动调查表》、定期召开各层次学生座谈会等形式, 及时掌握导师职责履行情况及学生的反映, 完善导师的约束机制。但学校在制定评价体系的同时, 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 给教师提供独立思考和自我表现的空间, 培养导师自我管理意识,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3.2 建立导师培训制度

学校应建立导师培训制度, 提供有关信息, 使导师懂得如何去导。要让导师获得充分的信息, 包括国家、学校、学院的教育改革、招生就业、学生培养等方面的新动向及有关政策, 使导师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使指导工作更有效率。信息还包括被指导学生的有关情况, 如学习、奖惩、家庭情况, 以便于导师因材施教, 达到本科生导师制个性化教育的目的。

除此之外, 还可以定期举办导师工作总结会或经验交流会, 激励优秀的导师, 并使导师们有一个共同研究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的空间, 取长补短, 积累经验, 不断提高导师的整体工作水平。

3.3 转变学生观念, 拉近导师与学生的距离

在导师和学生的关系中, 学生希望导师既要关心学习, 也要关心思想与生活, 成为自己的良师益友;而事实上, 师生之间“有事联系, 无事不联系”是最普遍的关系现状, 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导师制要有效实施并可持续传承下去, 是学生和导师共同的事情。学校在实行导师制之前, 应对学生和导师预先进行导师制阐释, 使双方都明晰导师制的宗旨、意图, 清楚自己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在落实中也好更默契地配合、互动。

4 结语

本科生导师制注重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与技能的培养和提高, 真正实现了教书育人、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 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 也是新时期学生工作有效实施的强大保证。而本科生导师制在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同时, 在实施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导师制, 使其真正落到实处, 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探索与研究。

摘要:本科生导师制是在高校招生规模扩大,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概况、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并对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导师制进行了思考, 以更好地实现“以学生成才为本”的办学理念。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篇7

摘 要: 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是现在各大高校普遍尝试的一种教育制度,是我国高校实行学分制后积极探索实践的一种新生教育管理模式。以日本北海道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为例,通过对日本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简要阐述,比较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不同之处,为我国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 本科生 导师制 高校 日本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和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学分制在各高校得到普遍推广,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学习自主性,扩大了学生选课自由度,使学生有了学习本学科之外感兴趣的课程的机会,对培养“自主型”、“实用型”人才是十分必要的。本科生导师制会进一步提高本科生教育、教学质量,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状况,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创新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实行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对深化高校教学改革至关重要。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起源与概念

从西方教育史上看,导师制是英国创办牛津大学新学院的威廉·威克姆于14世纪提出并实践,其后直到17世纪才被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相继采用。留英学者吴松弟在《素质教育在英国》一书中介绍了牛津大学学院的导师制:“与牛津大学独特的学院制度相配套的是各学院的导师制。根据这一制度,每位学生(包括本科生)都有自己专业或课题方面的导师,负责专业方面的辅导。”“学生各学期的任务就是到导师那上专业指导课,一般每周一、二次。”上课时,导师与学生讨论特定的课题,开下周要看的书目,检查上周作业。通过这种面对面的多次讨论,学生学到读书和做学问的基本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并将某些有价值的想法向前推进一步[1]。最近几年,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都在实行导师制。所谓本科生导师制,指由高校教师担任大学生的导师,在一定期间内,对少数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方法。导师制可以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间,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导师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业,还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二、日本的高校本科生导师制

日本很早就导入了高校导师制。日本高校导师制在教学课程安排上被称为“演习”科目,是教学内容的一项,更多的被称为“zemi”,一般用任课教师的名字命名,如“山田zemi”。

“zemi”不同于一般的讲义,是少数学生和教师一起针对特定题目进行讨论、研究的“pocket seminar”,以学生的自由自主发言为主,教师引导学生发言的思路、纠正学生发言内容的错误之处和以回答学生的知识不明之处及其他问题为辅。一般来说,日本高校本科生的“zemi”每周1次,每次90分钟到几个小时不等,由任课教师自行安排,在学分上1年间的“zemi”按4个学分计算(各高校有所不同)。“zemi”的授课形式自由,由任课教师安排,例如,可以选用针对特定题目的发表形式,或选定一本书以轮读发表的形式,或利用课余时间全“zemi”的学生一起外出观光体验,然后晚上在住宿的地方集中学习等很多方式。

日本的高校都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但每个高校会根据自己的办学方针和特色制定导师制。以笔者就读过的北海道大学为例简要介绍北海道大学的本科学分制和本科生导师制。北海道大学于2011年实行教育改革,全大学的本科1年级生无论是已经通过“具体学院录取考试”,即在高考报名时已经决定今后进哪一学院学习的学生,还是通过“综合考试”、即在高考报名时没有决定今后学习的学院的学生,都统一归“综合教育部”管理,被分成文理两系,必须选修“综合教育部”的课程,在修满要求的32单位(相当于我国高校的学分),经考核后,通过“具体学院录取考试”的学生才能升入被录取的学院(日本称为学部)继续学习;而通过“综合考试”的学生则根据学生本人的希望和1年级结束时的成绩决定进入的学院。具体制度如图1所示。

A为通过“学院录取考试”的学生,B为通过“综合考试”的学生。

进入各个学院学习的本科2年级生,在学习的同时就要决定升入3年级的时候进入哪位教师的“zemi”学习。选择“zemi”是根据学生是否对该教师的研究感兴趣,是否喜欢该教师“zemi”的授课风格等。到2年级快要结束的时候,各个“zemi”的任课教师会公布出自己“zemi”可以接收的学生的人数(一般一个“zemi”3年级生加上4年级生的人数为15人左右)及考核标准,如必须选修过哪些课程,要经过笔试或面试、或者两者相结合的考核。经过第一轮选拔落选的学生还有第二次机会继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zemi”。每位“zemi”的任课教师会把本科3年级生和4年级生集中起来上课,这样3年级生可以先观摩4年级生的发表,向4年级生请教不懂的地方,还可以分享4年级生的找工作经验等。与其说是必选课程的一种,“zemi”更像一个大家庭,所有学生包括教师都是大家庭的一员,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一起学习知识,讨论问题,分享经验,把自己需要帮助的地方说出来,让大家帮助解决,所以“zemi”才会以任课教员的名字命名,因为任课教员就像大家庭的家长一样。

三、中国与日本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不同之处

中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与日本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既有相似的地方,又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不同之处在于,首先,在选定导师方面,日本对导师没有具体的基本条件要求。这主要是因为日本的高校教师很多都是终身聘任制,引进教师的时候要求严格,从学历、经历、业绩、发表文章的质量、担任课题方面综合考虑,并且日本的本科生导师制本身是学校教育制度中课程的一项,所以基本上每位教师从入职开始就可以担任导师。我国在导师制上对导师有基本条件要求,例如,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渊博的专业知识,热爱学生,要能成为学生专业学习的良师、日常生活的益友,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硕士研究生学历者,或曾从事过学生思想教育的学有专长的教师等。新入职教师因为职称不够级别、经验不足,一般不能担任导师。

其次,导师担任的职能有所不同。日本高校中是没有辅导员这一职务的,所有学生工作由各个学院教务处中负责学生工作的职员负责。在留学生人数比较多的高校,如北海道大学,会专门设置“留学生中心”负责学生留学和交流工作,既负责北海道大学与世界其他大学学生的交流、交换互修学分工作,又负责北海道大学所有留学生的工作,包括为留学生提供各种服务,管理留学生的奖学金申请等工作。所以“zemi”的导师虽然会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生活、就业等方面进行指导,但因为大学有专门的“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等职能部门,所以导师负责的多为学习指导方面的工作。而我国高校则有辅导员制度,辅导员主要对学生进行宏观指导,导师则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辅导员管理学生多是集体指导,而导师则是个别指导。导师通过发挥个别指导的优势,选择恰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心理、生活、就业等方面的正确引导,对表现异常或有突出问题的同学重点做好疏导工作,并及时把有关情况与学工处沟通。同时,导师要定期与辅导员取得联系,形成教书育人的合力[2]。所以,从这个方面看,我国导师比日本导师承担的责任更多、更重。

再次,对学生的指导内容和方式有所不同。日本的“zemi”上课时以学生为主,一般是学生在讲台或座位上针对指定题目或内容发表,发表内容不准确的地方由一起参加“zemi”的学生指出,发表的学生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直接向其他同学或教师请教,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解决。在内容上,日本的“zemi”选定的内容的决定权在任课教师手中,选定的内容可以是一本与任课教师研究领域相关的书,或者若干题目,学生要针对任课教师指定的内容或题目发表。在形式上,日本的“zemi”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教师的职责是回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我国高校本科生的导师主要是对低年级学生给予成长方向的引导及对学生学习途径和方法的指导,还有给学生选择专业提出一些建议。从这方面看,日本本科生导师制在指导内容和形式上类似于我国高校的研究生导师制。对学生的指导内容以学术为主,而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则以指导学生学习途径和方法为重。

最后,担任导师的任课教师的权利范围不同。由于中日两国教育制度不同,日本的高校教师相对于国内高校教师来说能行使的权利范围较大,高校不会对教师的任课内容和任课形式做太多要求,大多数由任课教师自主决定,因此每个“zemi”的任课风格不同,学生可以任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zemi”。我国高校对导师的责任有很多具体明确的要求,导师指导学生的时候必须遵守要求,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松弟.素质教育在英国[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73-76.

[2]胡俊苗,刘晓芸.对高校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度的思考[J].高教参考,2012(3):1-4.

上一篇:祝福各自安好的句子下一篇:代理商年会发言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