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跌倒事件观后感

2024-10-21

老人跌倒事件观后感(共5篇)

老人跌倒事件观后感 篇1

老人跌倒事件观后感

随着时代的进步,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道德层面的滑坡也同样飞速。人们也更习惯于围观与漠视,并非都是冷血,怕的是好心没好报,救人反被人诬,而被冤枉、被反诬的滋味不好受,更会因此而陷入身心疲惫的麻烦泥淖中。

当今社会接二连三地出现老人跌倒,众人围观,无人上前搀扶的事件。这都源于一些类似案件的发生,例如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等等,使得众人对于老人跌倒这事的漠视,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社会道德风气起到了一种负面作用。

南京彭宇案发生于2006年11月20日上午,65岁的徐寿兰老太太在公交车站跌倒受伤后,被彭宇扶起,并在老人请求下将其送到医院。结果老人说自己是被彭宇所撞,彭宇坚决否认,后来,老人把彭宇告上法庭。经四次审理后,南京市鼓楼区法院裁定彭宇补偿原告百分之四十的损失,即四万五千多元。彭宇提起上诉,但在二审期间达成和解协议,申请撤回上诉。据悉,该案和解的结果是彭宇承担了10%的责任,赔偿1万余元。

然而并非所有的老人都是以此来讹诈的,他们是真的跌倒,却惨遭无人搀扶,最终酿成悲剧。2011年9月3日,武汉一名88岁老人在离家不到100米的菜市场摔倒,围观者无一人上前扶起老人,一个小时后老人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事后记者采访围观群众时问到为何无人愿意伸出双手扶起老人时,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一样的,因为大家都害怕惹麻烦,怕被赖上,害怕自己成为第二个“彭宇”。

老人摔倒该不该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们中华民族是有五千年文明的古老民族,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美德,而且当今社会也在宣传学习雷锋精神,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如果被被帮助的人反咬一口,诬陷自己是行恶之人,恐怕很多人都会缩回原本伸出的双手,这是主要原因。第二是因为法律的局限性,法律不能保护助人为乐之人,使之惨遭讹诈。第三社会舆论反响的剧烈,各媒体争相报道该种案件,更使一些人在面对这种事时,即使道德感再怎么强,道德冲动再怎么激烈,都可能被自己的理性警告而收敛进内心。第四是社会上存在很多不良的风气,很多人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于是就有人想出了利用大家的同情心去诈骗,导致有善心的人们都不怎么信任那些摔倒的老人,害怕麻烦上身。

为了解决这问题,我们也应学习其他国家,如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制定相关法律。对于“见义勇为”和“见死不救”建立奖惩机制,鼓励和支持民众做好事,对于被援助者事后反咬施救者这种行为进行严惩,消除做好事者的顾虑,让原本应该伸出的双手更坚定地援助他人。对于类似“彭宇案”这种应法理优先兼顾人情,灵活运用法律,这样才能增加人们做好事的信心与激情。近期我国卫生部还公布了《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提出: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国家也应做好宣传中华传统美德,抓紧教育,从小学教育起,努力杜绝不良作风。

对于我们应该做好一些准备措施,为自己提供保障,关键是保存

证据。因此在街道和主要通道上装置更多摄像头也是必要的,我们也可以自己或让他人摄像下来,或及时报警或通知家属,这样就能很好地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还有发现老人摔倒时,最好叫上一两个帮手,共同帮助扶起老人,或是大喊一声“有人摔倒了”,以引起别人的注意。

我相信每个人都是有善心,只要我们人人奉献一点爱去助人为乐,那么我们的社会才会更美好,社会才会进步,国家才会富强。不要让老人绝望,我真心希望往后的日子里会出现这样一番景象,老人跌倒,众人相扶,好一派和谐之景。和谐,永远的主题。

周勤

国贸(1)班1131050148

老人跌倒事件观后感 篇2

10月5日下午,89岁的苏文秋与老伴横穿马路时不慎跌倒,造成左腿胫骨粉碎性骨折。就读于绵阳市安县秀水中学的高二学生谢某与同学骑车路过,见状将苏文秋扶起并抬到路边。疼痛难忍的苏文秋抓住谢某,声称是谢某把她撞到的。老人被送往安昌镇医院救治,随后又被转到绵阳市中心医院。谢某表示,按照当时三人所处的位置,谢某根本不可能撞到苏文秋,旁边骑三轮车的人和两位经过的女士均可证明。而受伤的苏文秋则一口咬定就是谢某将她撞倒的。

二、事件中的政府职能缺失

(一)政府职能包括哪些内容

1.政治职能:指政府为维护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外保护国家安全,对内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2.经济职能:指政府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的职能。3.文化职能:指政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依法对文化事业所实施的管理。它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4.社会职能:指国家提供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的职能。这类事务一般具有社会公共性,无法完全由市场解决,应当由政府从社会的角度加以引导、调节和管理。

(二)事件中的政府职能缺失

1.社会职能方面,社会保障不够完善。老年人本身就收入较低,还常患有骨质疏松以及心血管等疾病,一旦摔跤,后果往往比较严重,导致治疗费用巨大。诬陷救人者的行为固然有失于道德,也应当受到法律的惩罚,但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看,老无所依的情况可能繁衍出很多的“恶”。2.政治职能方面,在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存在偏颇。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存在公平责任原则,这与无过错原则相同,即双方都没有错。但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判赔对象的行为与被损害人的损害有无因果关系。无过错原则有规定适用情形,而法律却没有规定使用无过错原则的情况,因此,就统归公平原则来处理了。在多起跌倒老人讹诈救助者事件中,执法和司法机关的处理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讹诈救助者的老人的违法行为,这不仅打击了人们的善念,更放大了这种丑陋行径的不良影响。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专家洪道德教授表示,老人的讹诈行为已经突破法律的底线,触犯了法律,绝对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问题,而是法律层面的问题。他指出,7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犯罪往往适用于“从轻”处理,不免罪,但可能免罚或轻罚。有人质疑老人讹诈的违法成本低,尽管发生了那么多的老人讹诈事件,但极少看到他们受到处罚,可以说是“零”违法成本。只有从法律上认定这是一种恶劣行为,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才能起到法律的震慑作用,才能真正改变现状。3.文化职能方面,对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培养不够。由于某些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不够成熟,在收到法院判决后即使存有异议,也没有继续上诉或采取其他行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但使救助者的经济利益和名誉受到损害,也姑息了跌倒老人讹诈的违法行为。4.经济职能方面,还有待于加强经济对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经济是政治的保障,是法律的保障,是文化和整个社会繁荣发展的保障。只有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才能为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增加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投入更多资金来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以及更深程度地对全体公民进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教育。

三、解决措施

(一)用保险制度扶起跌倒老人

社会的良好运转需要通过合理的机制来分担个体风险,这也是政府履行其职能的重要表现。通过政府、保险公司以及个人的协作,编密社会保障网,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跌倒老人讹诈救助者事件的发生。北京市民政局宣布,北京市将依托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推出老年意外伤害保险项目。被保险老人在乘坐公共交通或在公共场所活动时,如发生跌倒、摔伤等意外伤害,均可获得意外伤害保险赔付,最高可获20万元。这项老年人意外险虽然是按照商业保险模式运作,但明显具有普惠公益性质,政府也做了兜底保障。这一保险的年保险费只有17元,而赔偿额最高可达20万元,费用远远低于普通的商业意外险。

(二)系统的司法实践改进

司法机关在案件的审查和处理过程中要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不冤枉任何好心人。此外,还应严格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此类事件积极努力地进行调查取证,使讹诈的行为受到相应的法律惩罚。《深圳经济特区救助人权益保护规定》明确指出,被救人捏造事实,诬告陷害救助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规定行为的,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完善公共场所设施、公共交通建设以及道路修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老年人失足跌倒的风险,从根本上避免不愉快的发生。扩大监控系统的覆盖范围,保证监控设施的正常使用,确保有类似事件发生时有据可查。

(四)培养正义的社会风气

政府要继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使民众重拾信任与安全感。风险永远不能成为不去助人的理由和借口,即使没有人证或物证,也不能漠视生命。不能因为个别的道德缺失行为而对整个社会失去信心,要相信社会风气是好的,行善的人和善待善行的人还是多的。

从跌倒老人讹诈救助者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政府还有许多地方有待改进。充分发挥政府的各项职能,切实维护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践行公平正义,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及司法程序,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摘要:“乐于助人”、“尊老爱幼”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个人都应继承和发扬的优良品质。然而,近几年频发的跌倒老人讹诈救助者事件着实让人感到心寒,甚至出现路人为救助者拍照作证据的尴尬局面。这反映了人与人之间信任的缺失,从中也能体现政府职能的缺失。跌倒老人讹诈救助者,不仅损害他人利益,更影响了整个社会的风气。因此我们希望找回信任,找回温暖,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养老院跌倒老人应急预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围绕“零事故、无伤亡、保平安”的目标,坚持“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方针,尽一切努力杜绝或减少养老机构安全隐患等突发事件的发生,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各项权益。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老年人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原则;

(二)坚持属地管理,协同负责的原则;

(三)坚持预防为主,积极处置和及时、合法、公正处理的原则。

三、工作目标

(一)通过对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服务对象进行安全、自救自护教育,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切实提高服务人员和老人的安全防护意识与能力。

(二)完善风险防范制度及重大安全事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定时定期对养老机构进行安全巡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确保养老机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事故应急预案

(一)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养老机构内发生火灾事故时,应采取如下措施:

1、立即向119消防指挥中心报警,并迅速报告属地镇街及区民政局。

2、迅速切断有关电源,隔离或搬运易燃易爆物品。

3、迅速抢救受伤人员和疏散危险区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视情送医救助及通知家属。

4、迅速组织人员积极配合消防人员灭火。

5、在进行灭火的同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火势蔓延。

6、查明事故原因,制订和完善防范措施,并形成文字汇报材料上报属地镇街及区民政局。

(二)食物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一旦发现食物中毒现象,立即采取如下措施:

1、发现老人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时,应迅速送医院诊治,必要时及时通知家属。

2、迅速向属地镇街及区市场监管局、区卫计局、区民政局报告。

3、做好所食用食物取样工作,以备市场监管部门检验。如是食用养老机构外食物所致,也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取样。

4、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名单,并检查在院人员的身体状况。

5、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工作。

6、查明事故原因,制订和完善防范措施,并形成文字汇报材料上报。

(三)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如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采取如下措施:

1、发现有人触电应马上赶到现场并切断电源。

2、在未切断电源之前,切不可用人体接触伤者,应用绝缘的物体挑开线头。

3、立即进行人工急救,并通知医务人员马上进行抢救或送医院急救。

4、及时通知家属。

5、查明事故原因,制订和完善防范措施,并形成文字汇报材料上报。

(四)治安案件应急预案

1、发现老年人之间或者老年人与养老机构以外的人员发生争吵、斗殴等现象要及时制止。如有养老机构以外的人员介入,应先将外来人员劝离养老机构。如事态严重及时报110处理。

2、制止原则:保护老年人的生命和身体安全;劝阻双方住手、住口;将争吵或斗殴的双方或一方劝离现场;有伤员则先送伤员去医院救治。

3、迅速报告属地镇街和区民政局,由街镇指派相关人员协助调解。必要时及时告知家属。

4、工作人员在制止争吵、斗殴时,切记不能动粗,不允许恶言相劝。

5、养老机构负责保存监控记录,查清事件原因并记录,必要时通知家属协助处理。

6、治安事件处理结论及时保留存档,并报送属地镇街和区民政局。

(五)老人突发疾病应急预案

1、第一时间赶到病人所在现场,判断老年人的.实时状态,立即采取有效的救护和保护措施,避免老年人受到二次伤害。

2、立即通知医务人员赶赴现场。

3、若情况危急速打急救电话120。

4、尽快通知老年人的家属,同时做好其他老人的思想稳定工作。

5、查明事故原因并形成文字材料,上报属地镇街和区民政局。

(六)其他事故应急预案

1、如发生身体受到意外伤害时,应及时送伤害者到医院诊治。

2、保护好现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3、及时属地镇街报告。

4、通知受伤害者的家属,妥善处理事故。

5、迅速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做好有关记录和汇报材料上报区民政局。

五、主要处置措施

(一)养老机构内发生突发事件后,应立即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二)事故发生30分钟以内及时向属地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区民政局及有关部门报告情况,并做好稳定工作。

(三)及时成立事件调查小组,确定专人组织调查,保留第一手资料(原始记录、照片、监控图像等),保护现场或保留物样,不擅自为事故定性。写出事故报告,分别报送街镇、区民政局及相关部门。

(四)召开老年人以及相关人员会议,通报事件经过,并进行安全再教育。稳定老年人情绪,做好事故后稳定和秩序维护工作。

(五)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各自岗位,要加倍安排夜间的值班人员,进行夜间巡查;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发布误导信息,共同做好维护稳定工作。

(六)认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责任以及所产生的后果,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和制度及措施漏洞,进行必要的整改和完善,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六、事故处置小组

区民政局成立养老机构应急处置工作小组,负责预防和处置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工作。由区民政局局长任组长,业务分管领导和分管纪检的领导任副组长,具体工作由老龄科、办公室负责。各街镇和养老机构要成立相应的应急处置工作小组,明确工作职责。

对老人跌倒该不该扶的伦理思考 篇4

武少龙

(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可是当下却出现看见老人跌倒不愿扶、不敢扶的现象,产生“老人跌倒该不该扶”的困惑。本文试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从儒家伦理的角度来论证该扶的必然性。

关键词:尊老敬老;良心;道德本能

最近,首都经贸大学等3 所高校联合就目前热议的“老人跌倒该不该扶”问题,做了一项民意调查。结果高达64.8%的受访者认为围观民众该扶起老人;26.9%的民众认为是否该扶不好说,要视情况而定;仅8%的民众认为不该扶;有87.4%的民众认为不能扶老人的原因是怕惹祸上身。这项数据显示,社会道德观念虽然存在,但社会的信任危机导致道德判断受到冲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让我们来看以下几则材料:

材料

一、南京彭宇案

2006 年11 月20 日早晨,一位老太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 交站台等83 路车。在人群中,老太太被撞倒摔成骨折。老太太指认 撞人者是小伙彭宇,并将之告到法院索赔13 万多元。2007 年9 月4 日,鼓楼区法院做出一审宣判。判决彭宇给付受害人损失的40%,共 45876.6 元。当天,原告方表示对判决感到满意。而彭宇则表示不服。2008 年3 月,双方当事人在达成和解协议,案件最终以和解撤诉结案。

材料

二、天津许云鹤案

天津车主许云鹤称,2009 年10 月21 日他行驶在红旗路左车道,一名老太太横跨马路中间的护栏,不想被护栏绊了一下摔倒在地。他 急忙停车搀扶,发现老太太已经扶不起来了。没想到,老太太打电话 告诉亲属,自己在马路上被车撞了。而且说,是许云鹤的车撞的,王 老太太将许云鹤告上法庭。事后,许云鹤被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法院判赔108606 元,许云鹤不服提起了上诉。

材料

三、最近,武汉一位88 岁的老人在离家不到100 米的菜场口摔倒后,围观者无人敢上前扶他一把。1 小时后,老人因鼻血堵塞 呼吸道窒息死亡。

还有殷洪斌案等这样类的事情频繁出现。这些足以表明,当今社会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重建社会诚信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

一、原因分析

1.责任分散的心理使人们产生“我不去救总会有人救”的想法

“责任分散”是一种由于有其他人在场,使个体处于一种匿名化的状态,而导致个体在面对紧急情境时所需承担的责任相应减少的想象,即当大家都认为“即使我不去救,也总会有其他人去救”,“就算我现在不救,后面总有人会救的”。正是这种心理导致出现老人跌倒多人围观而不援救的现象。

2.从众心理让人们更倾向于服从大多数

从众是指人们受到多数人影响,而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随大流。人们会简单追随大众所认同的,而不去思考事情本身的意义。如果大多数人认可的,即便是错的,我们也会很容易的接受。当看到别人都无动于衷,自己也会像他人一样见义无为。3.整个社会信任出现危机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化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我们正在从“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在陌生人社会中,失去了“人情与血脉”的联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失去了充分的信任基础。信任危机影响人们的道德评判,一些看似简单的基本的是非善恶被混淆了。如果信任危机不消除,道德的手脚就放不开,甚至可能因此而退化、消失,进而影响人间正气和社会和谐。

4.法律和社会救助不完善

我国目前尚缺乏相关完善的立法和社会救助机制。一方面,法律对于帮扶者被冤枉时,官司打到法院,往往是由帮扶者举证自己无过错,由于这类纠纷很难明确谁是侵害主体,法院常常采取各负一半责任的判决,让帮扶者承担不应该承担的医药费。法律不能保护帮扶者的合法权益,加上缺乏社会救助机制,使帮扶者产生心理担忧,不愿去帮扶摔倒的老人。另一方面缺少奖励助人为乐的长效机制。帮扶摔倒老人不但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甚至还要付出金钱,无论哪一方面的付出都是一种义举,如果政府不给予帮扶者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并由此形成一种长效机制,帮扶摔到老人者肯定会三思而后行。

二、帮扶老人的必然性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1.5 亿。按30% 的发生率估算每年将4000 多万老年人至少发生1 次跌倒,跌倒是我 国65 岁以上老年人死亡的首位原因。如果我们都能伸出援助之手,将会有多少老人得救。何况谁人不会老,如果当别人跌倒不去帮扶,那么自己老了跌倒还能奢望谁来扶!令外,老年人对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人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为社会进步做出重要贡献,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并且他们还把这些传给下一代教育年轻人,他们的这一作用保证了人类的生存和进步。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关爱老年人。

尊老敬老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美德。在儒家经典中随处都能见到尊老敬老的思想。《论语·学而》云: “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仁者爱人。”我们每个人不仅要爱自己的亲人,而且还要“泛爱众”即还要爱他人,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这样才能实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故认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的理想社会,这也正是我们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终极目标。尊老敬老是人们内在的自觉的道德行为,是人之为人的内在良知。孟子曾经说过:“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恻隐之心属于良知良能,按照孟子的说法,“无恻隐之心,非人也。”人之为人的根本在人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像人那样对待他人,是每个人的伦理责任,每个人应当自我要求,也可对他人提出道德要求。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职责是居于中心位置的关键词之一。它是一种行为,根源于尊贵的人格,是出于对道德法则的敬重而产生的,是善良意志的体现,而且在康德看来,只有出于职责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它是“道德的最牢固的支柱,是绝对命令的唯一真正的源泉,只有义务而不是任何别的动机才使行为具有道德的性质。”在这种意义上帮扶老人应是人的内在的本能,而非其他外在的利益。虽然我们在帮扶老人的过程当中,可能会承担一定的风险,甚至有时会使自己的利益受损。但是这些都不能成为不救人的理由。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遵从自己的良心和道德感从事,而不去讲究什么质疑,不因太多顾虑而困扰。马克思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其他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是由一个个个体组成的,社会的良心也是由一个个人的良心组成的,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良心去做事,我们的社会才会成为一个有良知的社会。

三、小结

老人跌倒事件观后感 篇5

一、跌倒护理事件

针对高风险病人的护理,严格执行高风险患者护理常规及护理操作工作流程,加强高风险病人安全管理措施,是呼吸内科全体护理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

2016年3月发生一例高风险病人跌倒事件,病人李世均男性、78岁,无陪护。在2016年3月7日17时30分发生跌倒事件,病人坐椅上头昏跌倒,责任(值班)护士及时进行了紧急处理,立即通知护士长、科主任及值班医生,询问病员情况并检查生命体征,医生查体后立即安排头部CT检查和足踝X光检查,检查示足踝骨折,与病人及家属沟通后转骨科继续治疗。

针对此次事件科室召开全科护士会,讨论分析原因,减少类似跌倒事件的发生。

二、处理流程

二、跌倒原因分析 防滑地面考虑不足 缺乏规范的跌倒管理体系,入院跌倒评估不足 缺乏防跌倒警示标识 护理部、护士长对护士培训缺乏持续性 配套设施不合理 护理部、护士长检查督导力度不够 护士未正确进行患者跌倒风险评估 非24小时专人看护 护士对本班次重点病人不熟悉,患者及家属对跌倒的危 缺乏相应预见性,巡视不到位 险性认识不足合理 护士宣教不到位 患者自身因素(体质差)对预防跌倒的知识缺乏 躁动不安 意识不清 精神异常 视力模糊

高风险患者跌倒原因主要包括病人及家属、个人(医护人员)、护理管理及医护环境方面的因素。

1、病人及家属方面:

 患者体质较差、行为能力不完全具备;  患者及家属对跌倒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合理;  家属看护不足,非24小时的专人看护。

2、护理工作人员方面:

 护士未正确进行患者跌倒风险评估;  护士宣教不到位;

 护士对本班次重点病人不熟悉,缺乏相应预见性,巡视不到位;  对预防跌倒的知识缺乏。

3、护理工作管理方面:

 缺乏规范的跌倒管理体系,入院跌倒评估不足;  护理部、护士长对护士培训不足且缺乏持续性;  护理部、护士长检查督导力度不够。

4、医护环境方面:  防滑地面考虑不足;  无防跌倒警示标识;  配套设施不合理。

三、跌倒整改措施 环境 房间、卫生间设置扶手 管理 建立规范的跌倒管理体系,完善入院 跌倒评估,设置明显的高危警示标识 设置防跌倒警示标识 护理部、护士长对护士开展持续性培训 夜间开启地灯 护理部、护士长加强检查督导力度 高风险患者跌 倒预防 护士正确进行患者跌倒风险评 高危病人24小时专人看护 护士严格执行防跌打宣教 患者的正确睡眠位置 护士加强对本班次重点病人了 加强患者的防跌倒意识 解,提前预见风险,加强巡视 加强对护工知识的培训 个人 病人

依据高风险患者跌倒原因,主要从病人及家属、个人(医护人员)、护理管理及医护环境方面研究解决与应对措施。

1、病人及家属方面:

 针对体质较差、行为能力不完全具备的患者,加强;  对患者及家属对跌倒预防的宣教,提高危险性认识;  高危病人24小时专人看护。

2、护理工作人员方面:

 护士正确进行患者跌倒风险评估;  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防跌倒宣教;  护士加强对本班次重点病人了解,提前预见风险,加强巡视;  对预防跌倒的知识进行护工的相关培训。

3、护理工作管理方面:

 建立规范的跌倒管理体系,完善入院跌倒评估,设置明显的高危警示标识;  护理部、护士长对护士开展持续性培训;  护理部、护士长加强检查督导力度。

4、医护环境方面:

上一篇:清明弘扬先烈精神节精彩演讲稿下一篇:土木工程的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