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汇报材料

2024-06-23

信贷汇报材料(精选10篇)

信贷汇报材料 篇1

银行零售信贷业务调研汇报材料

一、支行零售信贷业务及人员现状

截至11月26日,*部个贷本年净增*万元,结余*亿元。其中小额贷款本年下降*万元(其中再就业*万元,草食畜牧贷款*万元),结余*万元,消费贷款本年新增*万元,结余*亿元。个商贷款下降*万元,结余*亿元。

主要是从2016年*月底变更担保单位后后续跟进不到位未能续接放款,双业贷款(下降*万元,主要是*2015年后无此项贴息,贷款陆续到期。个商下降主要是部分大额商务到期后由于各种原因退出、客户转到他行、不再使用贷款等原因。

人员配备方面,截至11月28日,配备信贷客户经理5名,信贷主管1名。5名信贷客户经理中,其中2人有1年以上信贷工作经验,其余3名为最近1年以内转入信贷岗位(1人将于11月28日休产假)。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11月26日,逾期金额*万元,不良*万元。不良贷款中,其中小额*万元,商务*万元,烟草贷(观察期)*万元,家庭农场*万元。其中小额、烟草贷、家庭农场在年底之前有望收回,难度较大的是个商,除1笔正在正常催收外,其他全部进入司法催收。

二、业务发展、管理、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1.客户经理对业务的影响巨大

**现有的5个客户经理,其中1名有3年工作经验,1名有2年工作经验,其他均为1年以内的新客户。除2名老客户经理外,其他客户经理管护的客户均来自其他老客户经理,极大限制了业务营销与客户管理。

此外,由于客户经理经验不足,调查水平有限,业务能力一般,非常影响到业务处理速度,多次出现客户反复补充资料的情况,一般情况下,经营类贷款处理时限严重超过宣传的时限。

2.对老客户维护不到位,新客户拓展上没有后续跟进措施

由于客户经理对客户不熟悉,客户不认识客户经理,客户经理不认识客户的情况很普遍。导致老客户维护不到位,甚至在贷后管理中也不能准确把握客户的风险点,贷后效果差,出现客户一旦逾期很快进入不良的情况。同时,由于对老客户维护、回访不到位,100万元以下个商、部分家庭农场、小额贷款客户到期后自然结清,不再在我行申请贷款。事后回访的时候,以“不需要贷款”、“已经在他行申请贷款”等理由流失,让老客户介绍客户,营销老客户上下游客户,与个金业务交叉营销更是无从谈起。

此外,在新客户拓展上,花了大量的精力和成本进入单位、办公室进行了宣传营销,但存在后续跟进不足的情况,除非当场提交资料,否则后续客户申请不能保障。

3.项目落地进度缓慢

创业贷款方面,因2016年8月31日变更担保单位后,我行一直未能与担保公司签订新的担保合同,导致2017年未能开展此项业务。其他信用村方面,还没有落地的信用村。

草食畜牧等贴息类贷款,由于近年来扶贫贴息情况的变化,前期做的一些优质客户陆续还款后无后续产品对接。

个商贷款方面,一是现有老客户我行主动退出和客户主动退出,单笔金额100万元以上的就有1500万元。二是年初制定的与**合作的汽车合格证抵押贷款由于担保公司担保政策变化未能落地。三是**方担保贷款和流水贷均由于担保和额度的问题未能有效落地。

4.不良开始集中出现

虽然在市分行清收小组的配合,加之司法催收催收,今年收回了部分不良贷款和已核销贷款,但不良贷款开始持续攀升。**不良主要集中在个人商务贷款上,且都是老客户、支用多笔、单户金额大。由于金额大,自行组织的催收效果不明显后,均采取了司法诉讼。但也存在诉讼周期长,与法院、客户沟通成本高,抵押物为第三方或非房产抵押物处置难度大等问题。家庭农场也不同程度出现逾期和不良,影响业务发展积极性。5.基础管理有待加强

在个贷业务宣传营销上,虽然按照市分行零售信贷的部的要求进行了一些专项宣传,但**自己也存在宣传营销工作没有计划、没有重点、随大流的情况。对于客户经理办理业务速度慢的现象虽然老早就已经发现,但未能采取有效措施整改;一些前期圈定的目标客户和营销项目,虎头蛇尾,管理不足。

三、支行零售信贷风险状况及化解措施

从已经逾期和不良的贷款看,**信贷客户经理没有明显的道德风险,基本都是客户资金盲目扩张、经营出现重大下滑、家庭出现重大变故等问题导致的。从近期走访*万元以上个商和*万元以上家庭农场贷款客户情况看,出*笔个商出现处置生意,生产经营严重下滑(目前正常还款)外,其他均正常。整体上风险可控。

目前,**已经对金额较大的*笔个商进行了诉讼,将积极联系法院尽快进入执行阶段。

对逾期和不良贷款进行分析后,发现除客户经营或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导致逾期外,还存在以下问题:

1.盲目相信老客户,对第一还款来源调查不仔细 不良的个商均是多次支用的老客户,在客户调查和支用调查的时候,以以往还款情况作为参考,对第一还款来源调查不仔细,对客户透露的重大变化(如出现转移财产、孩子转学、投资不熟悉的行业)等软信息调查不足,发现了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2.存在放松准入条件的情况

盲目信任抵押,放松了客户准入条件,对客户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放松条件,对主要财务指标未进行交叉验证,客户说什么就是什么。

3.调查能力和水平不够

由于**新客户经理比较多,普遍存在调查能力不足的情况,对客户行业不熟悉,对客户财务情况没有基本判断,对客户还款能力把握不足,导致了逾期。

4.贷后管理工作不到位

以上几笔不良贷款均存在贷后管理不到位的情况,我行不能及时掌握客户变化,经常是客户逾期后才发现经营或家庭发生了重大变故,此时再催收,效果非常差。经常是一出现逾期即快速进入不良。

四、2018年发展规划及具体工作措施

(一)小额贷款

1.重点开展烟草贷的营销。去年,在*的指导下,**逐户进行了上门营销和电话拜访,取得一定效果。但也存在部分大额客户联系不到负责人看店员工无法做主、对周边乡镇客户走访不足的问题。2.牧类客户集中营销。从近2年跑客户情况看,**区养殖行业(牛、猪、鸡)已经初步形成规模,*也通过资金奖励、提供技术支撑等方式,逐步促进养殖户提高规模、提高经营专业化水平,有较大的资金需求。受限于担保人、抵押物难找的问题,部分客户未能获得贷款。目前,**已经联系*提供最新养殖大户名单,结合省农担见贷即保,不要反担保物优势,对名单客户进行集中营销。

3.加快信用村建设进度。在把控好风险的前提下,尽快实现信用村的落地。主要围绕苹果、樱桃、中药材等种植行业以及养殖行业。

(二)个商贷款

2.梳理现有客户信息,让老客户引见新客户或我行主动挖掘上下游客户。从今年新增的个商客户看,老客户引见成为重要的来源。下一步通过贷后管理等工作,重点是挖掘老客户上下游客户在天水本地的商户,由我行客户经理主动联系,而不是等待客户引见。

3.符合条件的存量个商客户,推荐增信贷产品,同时依托该产品开展结算资金的交叉营销。目前,**个商增信贷已成为重要的增长点,大部分符合条件的客户基本都进行了增信。但还是存在部分客户由于我行流水不足导致无法增信的情况,下一步也是交叉营销的重点。

(三)消费贷款

1.持续开展上门宣传。主要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部分企业单位,持续通过已发放贷款的客户引见、提供宣传见面礼等开展营销。

2.形成营销台帐,分单位包干。去年到今年的上门宣传营销,确实存在有的单位多次上门,有的单位无人问津,有的单位宣传一次再也不去的情况。**已对今年走访过的单位进行了梳理,分配了管护客户经理,根据台帐定期督导客户经理上门拜访。

(四)管理方面

1.加强基础管理,提高客户经理素质

**信贷客户经理是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业务出现下滑的主要制约因素。下一步将加强信贷客户经理的培训,同时做好备选信贷客户经理的储备,尽快熟悉岗位,提高业务处理速度,提高调查能力,提高贷后管理能力,提高客户管理能力,提高交叉营销能力,熟悉市场、熟悉主要行业、熟悉客户、熟悉重点行业的行业规律、熟悉农村市场,切实提高客户经理素质。

同时,每日召开晨会,由信贷主管对每笔业务进行逐笔跟进督导,提升业务处理速度。

2.加大宣传力度。一是以现有老客户、有可支用额度的老客户为依托,加强其上下游和周边商户的营销。二是在DM广告上持续投放广告。三是坚持周末到各镇开展宣传与商户拜访。

3.优化交叉营销考核办法,提高客户经理交叉营销参与度。目前**的交叉营销工作相对来说还是存在简单下达任务,考核上也相对简单。下一步将继续探索较为符合信贷客户群体需求的交叉营销方案,充分发挥信贷客户经理管护客户的优势。

信贷汇报材料 篇2

1 机构简介

宣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设3个职能科室、9个专业技术科室。实验室是疾控中心发展的基石。中心各任领导均高度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发展, 不断从实验室改扩建、仪器设备添置、人才引进及人才培养、参加国家或市级能力验证活动、提高检测能力等方面, 夯实实验室发展的基础, 最终在一些项目上彰显出特色。

1.1 流感国家级实验室

2004年, 中心微生物检验科在全市区县率先应用细胞学培养技术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培养。2005年, 成为全市区县中唯一国家级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依托此项技术, 中心微生物检验科又先后开展肠道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的分离培养, 并于2007年启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1.2 取得的成绩

2005年, 中心在市疾控中心年终考核活动中取得全市第三名的好成绩;2006年, 中心在北京市疾控系统技术练兵活动中, 基础理论知识荣获全市第二名, 专业知识荣获全市第二名, 现场技术实操荣获全市第一名, 实验室三次盲样考核均取得优异成绩;2007年, 中心在参加市疾控中心年终考核中取得全市优秀的好成绩。

2 组织机构简介

绘制中心的外部及内部组织机构框图。外部组织机构框图应明确表示组织的隶属关系、各种外部关系, 包括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在母体单位中的地位等;内部组织机构框图应真实反映机构的内部设置, 包括最高管理层的组成和分工、各管理部门和专业部门的设置、非常设机构的设置以及他们各自在实验室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1]。信息包括中心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内审员的数量、取证及任命情况, 各部门质量监督员的数量、任职条件及任命情况。

3 申请认证的技术能力领域及项目数

3.1 申请领域及项目

中心申请专业领域类别为卫生医药类中的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食品卫生、辐射防护与监测、健康体检、职业卫生、医用材料、病毒、寄生虫共9个项目272个参数检测的能力。此次复查及扩项评审, 中心共保持239个参数检测的能力, 扩增33个参数检测的能力。

3.2 申请授权签字人

申请的授权签字人分为授权范围内环境、学校、职业、放射卫生现场检测43个参数, 消毒现场检测1个参数, 微生物检验86个参数, 理化检验142个参数。每个授权范围领域至少有2个授权签字人并注明新增授权签字人。

4 管理体系文件的转版工作

4.1 转版依据

依据2007年1月1日实施的国认实函[2006]141号《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家认监委要求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实验室于2007年12月31日前完成转版工作。

4.2 颁布、实施

经中心主任批准, 转版推出的第三版质量手册、第二版程序文件、第二版作业指导书于2007年9月1日正式实施, 同年9~10月中心新版管理体系试运行。

4.3 转版结果

质量手册由原有的13要素扩增到19要素;程序文件由原有的28个扩增为41个, 转版后管理体系文件的规范性得到大幅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不断发展, 对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托这次管理体系文件转版工作进一步完善了中心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4.4 宣贯工作

宣贯内容包括《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相关法律、法规、中心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宣贯形式采取分层分级培训, 即中心级培训和科室自行培训, 操作人员, 执行人员和管理人员、质量监督员、内审员等重点人员相结合。由质量控制科组织中心所有人员参加新版《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宣贯并考核, 对重点人员进行特殊培训及考核;各科室实施科内培训, 内容包括新版《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对于管理体系文件修订部分的宣贯, 中心也实施了同样的培训。针对此次计量认证复查和扩项评审, 中心先后组织了3次开卷考试及1次闭卷考试, 以巩固并加深所有人员对新准则及管理体系相关知识的掌握。

4.5 体系文件修改、补充、完善新版管理体系试运行一段时间后, 中心组织了对新版管理体系文件的修改、补充、完善。

5 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并有效运行

中心自从1997年首次通过计量认证评审、建立管理体系以来, 一直依据计量认证的相关要求, 通过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外部审核、日常质量监督等活动, 不断修订、完善管理体系, 并通过有效管理使之持续运行,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或纠正措施, 限期整改并跟踪验证。中心不断从实验室用房、仪器设备、人才引进及人才培养、能力验证、提高检测能力等方面, 大力推进实验室的发展。

5.1 实验室用房

2003年初, 在宣武区政府和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 中心主楼内部装修、改造, 重新进行实验室布局, 扩大实验室面积500平方米。微生物检验科实验用房由主楼的二层增加至三层并建成一个千级洁净室;理化检验科实验用房由南楼三层增加至四层。2006年7月, 依据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微生物检验科购置了6台生物安全柜, 重新改造实验台, 先后建成了7个Ⅱ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同年11月, 中心进行外装修, 理化检验科增加2间实验用房。目前, 中心用房总面积达3830平方米, 实验室用房占中心总面积的53%。

5.2 人才引进及培养

中心陆续引进4名高级职称技术人员, 使业务人员结构更趋合理。中心现有职工111人, 专业技术人员95人, 中高级职称占31.5%, 硕士生7名, 大专及以上学历占84%。中心高度重视人员培养, 2007年, 派出理化检验科全体人员参加宣武区组织部和科协联合举办的预防医学专业检验人员集体培养资助项目, 以提高人员实际操作能力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微生物检验科结合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 先后有针对性地选派4名中青年业务骨干去市疾控进行为期3个月的进修、学习;监测评价科也派出1名人员去市疾控放射卫生防护所进行为期3个月的进修、学习。中心每年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的比率均达100%, 学习时间累计达到72学时的比率均达到98%以上。

5.3 仪器设备

中心近年争取资金约780万元, 先后为微生物检验科、理化检验科、监测评价科购买、配备大量新的仪器设备, 以满足检测/校准的需求。中心现有检测仪器设备276台, 总价值约1 530万元, 其中强检仪器207台, 均按要求及时外送规定的相关单位进行检定/校准。

5.4 能力验证活动

中心鼓励、支持检验科室参加各种级别与检测参数的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活动。在末次取证期间中心先后参加过国家认监委、北京市卫生局职业资质、中国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市临检中心组织的理化检测领域、微生物检测领域的能力验证活动, 结果均合格, 其中艾滋病抗体初筛实验更是由于连续两年取得优秀而获得免考一年的奖励并成为全市10个满分的实验室之一。

5.5 不断提高检测能力

2003年11月, 中心有233个检测参数通过计量认证;2005年10月, 扩增7个检测参数通过计量认证;2007年3月, 扩增25个检测参数通过计量认证;2007年8月, 扩增17个检测参数通过计量认证。

5.6 外审活动

中心在末次取证以来, 多次顺利通过了市质监局及区质监局的外部评审活动。评审组一致认为, 中心检测活动基本符合计量认证的相关要求, 中心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并不断整改、完善。

5.7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中心在奥运会期间, 重点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将生物安全纳入管理体系, 重新调整了生物安全委员会, 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各种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分级落实管理责任制, 制订《奥运期间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和生物恐怖防范工作实施方案》, 重新修订《实验室生物安全及生物恐怖事件应急预案》, 组织生物安全评估, 加强人员培训、考核, 规范管理各种实验活动, 积极开展自查及集中检查, 在市、区卫生局的生物安全督导检查中成绩优异。

6 扩项准备工作

为了备战“08奥运”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中心依托计量认证复评审进一步提升检测能力, 准备扩增食品卫生、公共卫生、职业卫生、疾病预防控制、病毒等项目共33个检测参数。此项工作得到了中心领导的高度重视。在领导的协调下, 质量控制科、微生物检验科、理化检验科、监测评价科、流行病科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6.1 新项目审批

依据中心程序文件的要求, 各业务科室完成了食品卫生、公共卫生、职业卫生、疾病预防控制、病毒等领域相关新项目的审批工作。

6.2 人员培训及持证上岗

依据中心程序文件的要求, 各科室对参加新项目的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对成绩合格人员核发扩增项目人员上岗证。

6.3 设备和标准物质

扩项涉及的强检仪器, 均依据中心程序文件的要求, 按期外送规定单位进行检定/校准。扩项涉及的标准物质, 均正确使用并标注状态。

6.4 结果质量控制

各科室质量监督员均针对扩增项目从人、机、环、法、料、溯、抽、样等环节进行有效质量监督活动;各科室均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开展内部质控, 对质量控制的数据进行评价分析及判断。

6.5 结果报告依据相关标准, 各科室分别对样品进行检测, 出具一份典型检测报告。

6.6 修订作业指导书

依据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各业务科室对作业指导书做相应的增补和修订, 编写扩增项目的作业指导书、原始记录表格等, 并负责宣贯、考核工作。

6.7 评审前的内部审核

2008年6月对中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了1次内审。内审覆盖管理体系全部要素和所有实验活动。内审显示, 中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良好, 符合要求, 对不完善之处进行改进, 以确保管理体系有效、持续运行。

6.8 评审前的管理评审

2008年1月对中心管理体系进行了一次管理评审。结果表明中心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 基本能够满足检测工作需要。中心检测人员对管理体系文件明确并规范执行, 保证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对评审中各科室提出的建议, 加以改进, 并对其结果进行了验证。

7 经验

7.1 申请认证的技术能力领域

中心作为疾控系统成员, 首先要明确申请认证的专业领域类别为卫生医药类, 此类别下的检测项目有生物制品、药品、药材、医疗器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场所环境条件、基因遗传、卫生检疫、实验动物、食品卫生、食品包装、辐射防护与监测、血液制品、健康体检、职业卫生、医用材料、病毒、寄生虫, 将本单位申请认证的参数明确归类在上述检测项目中。

7.2 申请认证的项目数

项目数应与申请书一致, 因现场考核项目涉及每个领域的每类产品。对维持项目的每个参数, 以样品复测、人员比对、仪器比对的方式进行考核的参数覆盖15%~30%并涉及所有仪器, 对新扩增项目的每个参数必考。

7.3 能力验证活动

着重向评审组介绍本单位自末次取证以来, 参加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CNAS) 组织的能力验证活动的检测参数及成绩, 这部分项目经认可后将免于现场考核。针对新扩增的检测参数, 建议参加能力验证或实验室间比对活动, 此次本单位需扩增的生活饮用水项目中的若干检测参数, 就与北京市市疾控中心进行了实验室间的比对。

7.4 扩项准备

首先要在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申请前, 请各科室确定需要扩增的检测参数及依据的检测方法, 然后按照本单位具体程序的相关要求完成新项目的审批工作, 完成后各科室进行模拟实验, 出具典型报告。各科室还需完成的工作:人员培训;考核, 应包括笔试及实操两部分;核发上岗证, 每个检测参数至少有2名检测人员;质量控制应建立在统计学基础上, 预先确定判断依据、监控分析质量控制的数据、纠正出现的问题;修订作业指导书;各科室质量监督员从人、机、环、法、料、溯、样、抽等检测环节对扩项工作进行专项监督检查, 检查应具体并详细记录。

7.5 管理评审

此次汇报材料中关于末次取证以来实验室改扩建、仪器设备添置等方面的资料, 以前在质量控制科并不掌握, 为此到档案室查阅了许多资料进行汇总。此次汇报材料的编制, 提示以后本单位管理评审资料的输入应增加实验室用房变化、仪器设备添置、人员结构变化等方面的资料, 也提示单位的管理记录应保存至少20年。

参考文献

机关公务人员如何写好汇报材料 篇3

一、要投其所好

意思是说,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上级领导想听什么、喜欢听什么,就汇报什么。具体有四层意思:

第一,汇报内容要紧扣上级领导听汇报的意图。一般来说,上级领导听汇报都有一定的目的性。特别在比较正规的场合听汇报,往往会事先告知汇报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就一定要按领导的要求准备汇报材料。这里要防止三种情况:一要防止走题,千万不能答非所问。二要防止随意增加与上级要求无关的汇报内容。有的基层领导,较少有向上级领导当面汇报的机会,一旦有了这种机会,就想“抓住机遇”,尽可能多汇报一些,让领导多了解一些本单位的工作情况和成绩,并借此在领导头脑中“挂上号”。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既然上级有明确要求,还是要按要求准备汇报材料,其他内容可以搞附件,用书面形式报给领导,不要轻易打乱领导的安排。三要防止随意减掉上级要求汇报的内容。有的基层领导不善于言谈,或者担心“言多语失”,所以就想尽量少说一些,快点汇报完了事,以致把一些上级要求汇报的内容也给“省略”掉了。这很不妥当。因为向上级汇报工作是你的职责,丑媳妇总要见公婆,再不愿汇报也得按要求进行汇报。

第二,汇报内容要紧扣听汇报者的心理。起草汇报材料之前,首先要研究听汇报的人最关心什么、最重视什么、当前正在研究什么问题,选这样的问题做重点汇报,一般容易引起领导的兴趣。如果再汇报得很清楚、很透彻,汇报出一些思想和经验来,使领导从中受到一些启发,那就会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这样的汇报,即使内容窄一些,也往往能“以一当十”。

第三,汇报内容要紧扣听汇报者的职责。公务行为的一个特点是职责的规定性,汇报的内容也要体现这种规定性,同听汇报者分管的工作相对应。如果所汇报的内容都是听汇报者不分管的事情,那听者肯定不感兴趣,汇报也就不可能取得好效果。

二、要突出特点

无论一个地区、部门,还是一个单位的工作,总有自己的特点。特点就是优势。既然有优势,汇报时就要抓住这个优势,突出这个优势。这样可以取得多方面的好处:其一,这是实事求是的表现。因为特点是客观存在的,把客观存在的东西反映出来,这就是实事求是。其二,容易汇报出深度和厚度,不至于像“摊大饼”、“流水帐”。其三,容易引起领导的兴趣。因为既然是你的特点,就说明别人在这一点上比不过你,领导一般希望在这一点上从你这里多了解一些情况,多受到一些启发。其四,在诸多汇报中不至于陷于末流,而容易出类拔萃。根据我的体会和观察,领导听汇报,不仅要了解情况,更要研究问题。所以,一般并不喜欢那种面面俱到而又什么也说不清、说不透,不能使他受到启发的汇报。如果在诸多汇报中,有的汇报特点很突出,在这一点上汇报得很深透,对领导研究工作确有启发,那即使其他方面薄弱一些,也会给领导留下较好的印象。

三、要突出重点

抓主要矛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写汇报材料也要抓主要矛盾,就是突出重点。有些汇报材料,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且平均用墨,结果成了“流水帐”,哪一点也写不深透,使人听了受不到什么启发,留不下什么印象。这样的汇报显然是不成功的。要克服这种毛病,就一定要突出重点。

什么是应该突出的重点呢?大体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最适合领导心理的内容。因为这是领导最关心、最想听、最爱听的内容,不把它重点汇报好,其他方面汇报得再好,也难以取得好效果。二是最能体现汇报主体特点的内容。因为这是汇报主体在工作上最鲜亮、最抓人的地方,要在诸多汇报中打得响,主要靠把这方面的内容汇报好。三是内涵最丰富、最深厚的内容。也就是说,要把有话可说、有思想可挖、有经验可总结的内容作为汇报的重点。

四、要脉络清晰

工作汇报是将汇报材料上的符号语言转化成汇报者的有声语言,作用于听汇报者的听觉来完成的。而听汇报和看材料是有区别的。看材料可以“回头”,把前后内容联系起来看;看材料时精力可以“分叉”,可以几条线索同时并进,一次看不清的可以反复琢磨。听汇报则既不能“回头”,也不能“分叉”,又不能慢慢琢磨。这就要求汇报材料一定要脉络清晰。首先是线条要单一,千万不能像长篇小说那样设置多条线索,一会儿这出个头,一会儿那又出个叉。因为这样很容易叫人陷入迷团,理不出头绪。其次是情节要简单,对复杂的情节要删繁就简,没有必要像长篇小说那样写很多细节。再次是前后内容的转换要明显,一般要有必要的语言提示,以使听汇报的人思路跟上趟。

五、要结构精巧

汇报材料一般包括工作情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今后的设想等内容,但整个材料如何布局、怎样安排,先写什么、后说什么,要精心斟酌,不一定都按上述四部分内容一顺排列下来。

干什么事都要围绕着干这件事情的目的来进行。汇报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把情况汇报清楚,把成绩汇报充分,给领导留下一个好印象。安排材料的结构一定要有利于达到这个目的,不要只图省事,千篇一律。比如,在诸多汇报主体中,如果你的工作成绩是最突出、最显眼的,就可以采取倒插笔的结构,先写成绩,然后再写取得成绩的措施,这样让领导一听先高兴起来、兴奋起来,然后再往下汇报就会怎么汇报怎么顺当。再如,写工作情况时,要把最吸引人、最突出、最有特色的内容放到最前边,让领导一听先被“抓住”,再往下汇报也就顺当了。如果一开头先把领导说烦了,那往下汇报得再好,在效果上也会打折扣。所以,安排汇报材料的结构,一定要在立足于工作实际的基础上,研究领导的心理,适应领导的心理,抓住领导的心理。这对取得好的汇报效果是很重要的。

六、要语言明快

信贷支农情况汇报 篇4

近年来,XXX银行紧紧围绕支持“三农”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扎根农村、服务农业、贴近农民”的优势,积极运用金融服务工具满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方面的资金需求,有力地支持了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实现社会效益和自身经济效益的“双赢”,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采取“抵押+联保”方式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据统计,XXX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本都是中小企业,而且均分布在农村,是农民就业和增收的主渠道。但是,这些企业由于规模小、技术落后、资金不足等因素,获得贷款相对困难。为支持这些中小企业发展,我行紧紧围绕县政府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路,适时调整信贷思路,多法并举,积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是成立了企业业务部专门负责经营小企业的贷款,建立起市场营销、授信审批和管理监督为一体的贷款服务体系。二是实行一次授信、周转使用。对抵押物充足的企业,采取最高额一次性抵押,5年内循环周转使用,随借随贷,简化了贷款手续,提高了办事效率;对抵押物不足的企业,采取“抵押+联保”方式,先抵押、后联保,切实满足龙头企业生产发展所需大额资金需求。

三年来,我行共对户小企业客户进行了贷款授信,全县家工业规模企业中,已有家企业与我行建立了信贷关系,累计发放小企业贷款万元。到2011年6月末小企业贷款余额万元,是三年前的倍。上述贷款的及时发放,基本满足了我县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促进了小企业的发展。

(二)采取“公司+农户、联保贷款+小额信贷”方式支持农业产业基地建设。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贷款需求呈现由农户向公司、个体工商户和专业大户集中的特点。针对这一新特点,XXX 行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以“公司+农户、联保贷款+小额信用贷款”,信贷资金向种、养殖业大户倾斜的模式,重点支持了XXX县高山蔬菜、茶叶和蚕茧等特色农业的发展,推进有一定品牌优势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一是通过农户联保贷款支持农村产业带头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支持农户的方式合理配臵信贷资源。积极引导农村产业带头人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联保小组,向入组农户发放联保贷款,实行小组总额控制,一次核定、逐笔发放、周转使用。如石关支行实行不同经营项目的农户交叉担保,利用联保贷款支持高山蔬菜产业基地建设,合理运用信贷资金,向有技术、有经营能力的种养大户倾斜,力争做到“扶持一户、带动一片”。

二是通过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会员的办法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三年来,我行累计发放农户联保贷款万元,成立农户联保小组个,现有农户联保贷款余额万元,较好地解决了农民贷款难问题。通过我行信贷资金的大力支持,目前,以茭白为主的高山蔬菜产业已成为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特色主导产业,规模化、产业化、产销一体化的支柱产业特色正在形成,一批蔬菜专业乡、专业村也应运而生,(三)采取“农户小额信贷+个体工商户贷款”支持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1、大力发放农户小额贷款。一是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实行责任制,包点信贷员为第一责任人,收集补充农户基本资料,对农户的经济实力、经营能力、诚信状况进行全面摸底,建立农户经济档案,同时,建立电子档案。二是据实评定信用等级,合理确定限额。在认真收集农户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由支行负责评定农户信用等级,核定限额,原则上“优秀户”控制在20%以内,限额上控制在:“优秀”户2万元以内,“较好”户1万元以内,“一般”户5000元以内。

2、认真做强农村个体工商户贷款。一是通过金融服务“家家到”活动,要求各支行对辖区内个体工商户明确目标,一户一策的制定营销计划,建立台账,把他们做为生息大户进行培养。二是建立个体工商户经济档案,由信贷员负责收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重要资料,要求有固定经营场所,租赁场所的要收集租赁合同,自购的要收集房产证等资料,建立个体工商户经济档案,同时,建立电子档案,评定信用等级,进行授信,合理核定额度,颁发贷款证。

目前,我行各项业务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到2011年6月末,各项存款余额达万元,占全县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的%,各项贷款余额达万元,占全县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的%,今年上半年净投放贷款万元,占全县贷款净投放总额的%,累计发放贷款万元,是名副其实的支农主力军。

二、存在问题

当前,我行在支持“三农”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充分发挥着地方农村金融部门的职能作用,特别是对提高农民收入,支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有效的贡献。但还存在不少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资金与支农贷款发放之间的矛盾。我行主要服务对象是“三农”,小额农户贷款又主要以现金形式发放,形成派生存款的机率很小,加之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民间借贷对资金的争夺和资金分流,使大量的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导致农合行存款增长困难,严重制约了进一步支持“三农”的能力。

2、农业贷款高风险与贷款风险管理之间的矛盾。一是由于部分

农民素质较低、农村信用环境较差等原因,导致农户信用贷款易放难收。二是贷款的投放对象主要为农户和农业,而农业本身属弱质产业,农民属弱势群体,其抗御风险能力相当脆弱,受自然灾害及市场因素影响较大,一旦农业受灾和市场波动,必然会导致农民收入减少,削弱还贷能力,形成贷款风险。

3、农村担保难与贷款风险管理之间的矛盾。贷款审慎经营原则要求每一笔贷款都应优先考虑资产的安全性,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措施。但是,由于农户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要其提供符合《担保法》规定的抵押物真是少之又少,在实际工作中,就造成了需要贷款的农户无法提供担保,不需要贷款的农户不愿提供担保的现象。形成了农民因为无法提供担保贷不到款或转向靠民间借贷,甚至是高利贷,来解决资金需求问题,另一方面信贷人员在不违反行业监管的情况下,也不愿适当降低贷款担保条件来满足农民合理贷款需求,从形式上影响了支农贷款的投放。

4、支农贷款高成本与贷款收益之间的矛盾。一是成本高。目前,我行农户贷款覆盖面广、贷款额度小、贷款户数众多,致使农户贷款业务量大、业务费用多、成本高。二费用大。是随着外出打工人员逐年增加,人员流动大,增加了贷后管理工作的费用。

三、建议

农合行服务对象是“三农”,农业是高风险弱质产业,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而我县地处大别山腹地,自然条件恶劣,洪灾、雪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农合行正常经营和信贷资产质量。因此,需要各级、各部门给予更多的关心、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实现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

(一)建议政府加大对公存款支持力度,财政性大额资金和涉农资金需要开户时,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等,希望财政和

相关部门要优先考虑到农合行开户,进一步壮大农合行的资金实力,支持农合行更好、更强的服务“三农”。

(二)建议政府大力推动农村农业保险业务的发展,对农民发展农业提供一定的保障,转移和减少农业贷款风险,降低农合行发放支农贷款的风险。

(三)建议降低“涉农”贷款发放奖励中不良贷款率的考核标准。目前实行的涉农贷款奖励标准其中一项条件为“不良贷款率低于3%”,这与涉农贷款的高风险性存在矛盾,建议提高标准到7-8%,以提高农合行发放支农贷款的积极性。

(四)建议政府完善金融考核政策,在考核增长幅度的同时,也要考虑市场份额、存贷款基数和净增长额等因素。

(五)建议政府加大财政奖扶力度,最近,周边县出台政策,对农合行承担的涉农资金补贴发放工作按每户5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用于农合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优化涉农金融服务。希望县政府也能参照周边县市给予类似奖扶政策。

(六)建议继续执行税收减免政策。2006年-2009年,国家对信用社实行了税收减免的政策,这三年,也是我行大发展的三年,支农能力、抗风险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建议国家延续营业税和所得税减免政策,并将减免的税款作为核销支农贷款损失的资金来源,实现农合行又好又快的发展。

(七)建议设立农村信用担保公司,为农户和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解决农村担保难问题。

银行分行信贷业务发展的汇报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下午好!

今年以来,我行受1月7日ⅩⅩ县支行(含祁县建北支行)被总行关停小额信贷业务的影响,全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相对缓慢,小额贷款业务停滞不前,资产质量情况依然严峻,已拖了全省信贷业务的后腿。针对目前这种状况我行领导高度重视,在充分学习、贯彻总行文件的基础上,要求各支行领导和所有信贷从业人员认清问题,总结教训、理清程序,明确思路,群策群力。从业务管理、风险控制,市场发展,逾期清收等几方面采取措施,力求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现将目前采取的措施及工作汇报如下:

一、夯实基础 深抓管理 加强执行 严格贯彻

针对我行在信贷业务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和弱点,我行认真梳理流程,在总行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的基础上,细化各个环节的制约措施,详细制定各操作环节、各岗位的岗位职责、作业流程、风险提示,出台调查环节严格落实十方面内容,分商户、农户、保证人、联保人、家庭信息、经营信息、意愿人品等等做了详细调查落实标准。

1、我行针对受理岗受理能力较弱,对于客户提供资料的甄别能力差,受理质量较差的现状。我行在春节前针对受理人员进行培训并且针对岗位特点设置增加了贷款受理承诺书、受理贷款通知书、不予受理通知书等项目促进受理岗人员尽职受理。保证受理质量的提高和

骗贷信息的共享。

2、针对我行个别信贷员在日常工作中暴露的工作责任心不强的问题,对客户调查中呈现的不对称信息较大的情况。我行设计增加了贷前调查承诺书、贷前调查面谈记录,细化了贷前调查准备表。加强信贷员的调查尽职能力。并加强培训调查技巧,提高验证手段。

3、针对审查岗审查能力弱,个别支行审查环节流于形式的问题,我行设计增加了贷中审查承诺书,同时为了增强审查能力,我行执行审查复核制。每笔小额贷款的资料经审查岗审查完毕后,各支行信贷部主管要对其资料进行复审,复审合格后,方可提交审贷会进行审批。对个人商务贷款及二手房贷款,各支行信贷部主管要严格把关审核,并签署明确的审核意见,而后上报市行信贷审批中心。各行信贷部经理在对资料进行复审时,要全面审核资料的合规有效性。确保上报审贷会及市行审批中心信贷资料的质量。对于复审过程要有书面记录,市行信贷部也要将此项内容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4、针对个别支行审贷会流于形式,审贷会成员审贷能力弱的问题,我行除加强审贷成员的培训工作外。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个人信贷业务发展和管理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各支行行长要从接文日起沉下身子,作为审贷会的列席成员参加审贷会,积极参与到审贷会的审批过程中,并要有相关书面记录。市行将把支行长是否按文件要求参与审贷会作为执行力考核的内容,市行信贷部将各行行长参加审贷会的情况作为常规检查项目。参与时间至少两个月。

5、针对贷款发放环节,为了确保我行发放贷款的用途符合合同约定用途,完善支付流程,我行设计了客户提款申请书,分级审批,尽可能杜绝体现。为了确保记账岗尽职放款,避免信贷员形成业务操作“一手清”现象,我行针对记账岗人员设计出放款审核意见书。

6、针对贷后管理滞后,检查频次不够、不细的问题,我行设计出贷后管理卡,要求各贷后管理岗督促管户信贷员放款三天内针对贷款用途必须完成首次实地贷后检查并填制该表。为了及时督促客户还款,避免发生新增逾期,保证催收工作的连续性,完善催收工作的证据链,我行设计出提示到期还款通知书、提前收回贷款本息通知书、提示到期付息通知书,与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构成我行完整的贷款回收文书体系。我行要求如有逾期,三天内信贷员必须进行实地贷后检查。

7、为了严格档案管理,杜绝信贷人员的人为“倒贷”现象,我行拟将信贷档案收回市行集中管理,现已设计完善档案交接手续,并准备购置相关设备进行该项工作,近期将实施。

8、我行下大力气彻底解决落实信贷管理人员专职,信贷人员到位工作。各县行成立独立的信贷部,在保证信贷队伍素质和保持队伍的稳定的同时选拔有管理能力和实践经验,工作责任心强,品德优良的人员到信贷管理岗位。并且由市行信贷部编写岗位职责说明书和对应人员岗位名单下发各行。市行明确规定信贷人员调整必须由县支行以红头文件的形式提出申请,行长签字,报请市行,经信贷部、办公室、分管行长、行长签字同意后方可调整。信贷从业人员要逐级备案,不得随意调整,保证队伍的数量、质量和稳定。

二、深入调研 了解市场 积极营销 重点突破

1、我行要求每日下午6点前各支行行长以短信的方式向市行行长和分管行长汇报每天的业务进展情况。包括每日受理情况、调查情况、审批情况及放款情况,逾期贷款较重或突发性增加逾期贷款的支行需汇报原因及催收措施及进展情况。

2、我行要求各支行行长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特点,信贷员每月根据自身开发市场及管理客户的情况有针认真全面的撰写市场调研行业分析报告和风险分析报告,作为下一步开发市场的依据,风险分析报告将作为行业风险防控的信息来源。

3、我行要求各二级支行支行长、大堂经理及柜员在日常工作中要主动积极引导客户选用我行信贷产品,在将信贷员名片交给客户的手中。并设计出贷款咨询登记簿,做好咨询登记工作,书面记录客户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从事行业及贷款用途并及时通知信贷部门,完善贷款受理登记簿,便于开展下一步的信贷营销工作。

4、为了促进业务发展,我行今年制定了全面合理详细的信贷业务考核机制,将所有信贷从业人员纳入考核体系。实行“能者上,庸者下”和“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原则。将信贷管理人员岗位工资的20%、信贷员岗位工资的30%与固定绩效挂钩考核。加强信贷从业人员发展业务的动力。

4、多次与外部单位合作,XXX分行自信贷业务开办以来,积极与各外部单位合作,拓宽发展思路,今年2月份与妇联联合针对女企

业家召开产品推介会。4月6日我行与XXX工商联、榆次区工商联召开产品推介会,现场有50家有贷款需求的小企业与会。我行在对客户的宣传营销中要重点突出我行个人商务贷款的额度调高至500万元及抵押物范围扩大等产品信息,促进个商贷款业务的发展。

此外,我行在去年开展“农户小额贷款春耕春备进万家”的基础上,已专题向市政府分管副市长进行汇报。我行提出以政府资源为基础,邮储信贷产品为载体,为各阶层提供绿色资金支持为口号,进一步深化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

下一步,我行将抓住个人商务贷款的额度调高至500万元及抵押物范围扩大的有力时机,加大个人商务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的培训和营销力度。以个人商务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为突破口,以点带面,盘活全局。同时,加快不良贷款的清收力度,争取早日恢复开办ⅩⅩ支行的小额贷款业务,使我行的小额贷款业务发展回归正轨。

信贷汇报材料 篇6

x银监分局:

根据你局《关于召开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业务部门经理联席会议的通知》的要求,现将我行个人住房信贷业务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至2006年8月房地产信贷业务发展情况

我行个人住房贷款中大部分是自建房贷款,其次是住房二手楼贷款,住房一手楼贷款很少。自截止2006年8月末我行个人住房贷款(含个人商用房贷款)余额为x万元,比年初减少x万元。相较而言,我行自建房贷款不良占比较小,且比年初有所下降,而住房一手楼贷款和住房二手楼贷款的不良占比均比年初有所上升。

总体而言,我行2006年前8月在个人住房贷款不良余额比年初下降x万元,个人住房贷款累计收回x万元以及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只有x万元的情况下,不良占比比年初上升x个百分点。从贷款品种来看,全行现有三类个人住房贷款品种的不良占比均在x以上,住房一手楼贷款不良占比甚至高达x,均高于省农行规定的单个贷款品种不良占比不能超过x的比例。

三、我行个人住房贷款的主要风险分析

1、收入证明存在虚假现象,且x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第一还款来源风险明显。为取得住房贷款,借款人千方百计取得所在单位的虚假收入证明,很多单位也应借款人的要求出具不实证明,导致银行无法真正把握借款人的风险状况,第一还款来缺失,形成信贷风险。

2、信用环境、司法环境不尽人意,执行个人住房贷款抵押物往往遇到起诉清收难,抵押物处置损失大,第二还款来源风险现显。对贷款抵押物起诉清收要经过受理、审理、判决、申请执行、执行、拍卖抵押物归还贷款本息等一系列过程,持续时间长,难度大。同时,由于执法环境不佳,往往“赢了官司输了钱”。另外,由于部分房产评估中介机构为谋取利益出具不实房产价值评估书,个人住房贷款在发放时抵押物评估价就过高,导致抵押物拍卖价款不足以全额收回不良贷款本息,形成贷款损失。

3、信贷人员对业务、操作流程不熟悉,形成操作风险,甚至涉嫌假按揭现象。业务操作风险,直接导致我行住房贷款风险,教训十分深刻。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

1、加强学习和培训,严格执行个人住房贷款规章制度。去年末,省行对所有个贷品种进行整合,编印了《个人信贷产品操作手册》,该手册不仅是办理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规范性文件,更是个贷从业人员学习信贷规章制度的教科书。我行组织有关业务人员进行认真学习,熟悉个人住房贷款规章制度和房地产业务知识,了解相关行业信息,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

信贷汇报材料 篇7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内在动力机制

1. 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是造成银行信贷急剧增大的根本原因

一直以来, 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出口拉动和投资推动, 高储蓄率, 低消费率决定了我国经济增长只能依靠将储蓄转化为投资来维持。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很快就波及了全球, 世界经济大幅衰退,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对外出口大幅下滑, 在丧失了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 中央政府不得不将目标对准了扩大固定资产投资上, 一系列扩张性货币政策和投资政策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并实施的, 由此导致信贷规模不断飞增。尽管这样做, 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宏观经济发展, 但也成为今后进行结构转型, 深化改革的最大障碍。

2. 政治压力和社会责任的履行

我国银行不仅要以盈利为目标, 为国家扩大税源, 但也要有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完成一定的政治目标, 特别是国有银行。在金融危机影响到我国经济增长, 失业率有可能增加的情况下, 商业银行必须要配合政府, 增加信贷投放, 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以保证“扩内需, 保增长”的宏观调控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3. 金融业务同质化造成了较大的银行业同业竞争压力

我国商业银行一直以来在业务创新方面做的很不够, 利润来源较为单一, 盈利模式同质化问题较为突出, 这种情况造成了我国银行业同业竞争压力较大, 特别是中小银行在面对金融资源日益流向大中型银行的情况下, 开展信贷业务就显得更为被动, 加之利率尚未完全自由化, 无法通过市场行为, 获取竞争优势, 为保证稳定的业务利润来源, 信贷规模扩张就成为银行不得不选择的经营方式。

二、信贷激增造成了信贷风险的积累

1. 大客户管理的不规范

为保证贷款投放的安全和回款的及时, 商业银行投放的信贷除了按照政府要求投向由政府主导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外, 主要选择一些经营稳定的大中型优质企业。但部分集团客户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管理不规范, 特别是一些不规范的资本运作给贷款的使用带来较大的风险, 对此, 银行也没有比较完善的追踪监控机制。

2. 贷款结构的不合理

全国信贷快速增长的情况下, 贷款结构存在失调, 长期贷款比重过高, 且有进一步加速提高的趋势, 这容易造成资产的时间错配风险。而票据融资的过快增长, 也进一步累积了银行业内部的系统性风险。

3. 地方政府的压力

GDP考核指标的约束下, 地方政府往往会干预本地区银行的信贷决策, 要求银行为本地区上马的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和信用担保。

4. 借新债还旧债

有些企业没有能力按时还贷, 便想尽办法通过向银行借新债来归还到期债务。有的银行管理者为了避免上级部门对其追责, 也会帮助企业发放新的贷款, 来保全资产, 从而使得原有不良贷款转化为正常贷款, 以此规避监管。

三、信贷扩张形势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对策

信贷扩张, 流动性过剩不仅造成商业银行风险不断积累, 更直接影响到我国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结构转型的顺利完成。大量流动性被投放市场, 实际利率水平不断降低, 从而推动了房地产和股票等风险资产价格上涨, 引发了大量资本入市投机博傻, 在巨量资金的推动下, 房产企业能够以更高的价格拿地, 进一步强化房价上涨的预期。不断攀升的房价引起全社会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当然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促使通货膨胀的萌发, 市场价格机制受到一定的扭曲, 经济波动加大。宏观经济运行风险的积累反过来又会促使商业银行贷款违约率、损失率的提高, 由此导致商业银行风险进一步积累发展。

因此, 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的背景下, 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极有可能突发的后危机时代, 强化金融监管, 合理引导信贷投向, 改善信贷结构, 积极化解信贷风险成为当下必须要深入思考的问题。首先, 间接融资仍旧是我国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通过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 实现利率完全由市场机制调节, 以便能够让资金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得到最有效率的配置。进而让社会富余资金进入生产环节补充产业资本的不足, 同时又能让中小企业获得急需的资金, 保证其生产安全, 助其加快科技创新, 以此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经济结构顺利转型。其次, 强化资本充足率监管, 约束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无序扩张。最后, 鼓励商业银行开展多元化经营, 积极进行业务创新, 完善其盈利模式, 打造核心竞争力, 遏制无序竞争。

参考文献

[1]李兵.银行监管边界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5.

[2]刘毅.金融监管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3]大卫·G·梅斯, 丽莎·海尔姆, 阿诺·柳克西拉.改进银行监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货币信贷个人事迹材料 篇8

货币信贷个人事迹材料

人生有涯而知无涯,本人秉承学无止境的理念,坚持不断加强学习,丰富完善自己各方面的知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习知识的同时,注重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和帮助下,本人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1.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升业务能力。针对工作岗位特点,本人加强利率政策、金融市场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除了巩固、提高相关理论知识以外,及时跟进了解利率市场化相关政策、金融市场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注重理论与实际工作的结合,提高了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工作报告的质量,为上级行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2.积极履行岗位职责,认真完成日常工作。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利率政策,加强利率监测和调研分析。2007年以来,总行加强了宏观调控,5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基准利率。快速转发上级行文件,督促辖内法人金融机构、公积金中心做好利率调整公告和系统调整工作,及时了解辖内政府、企业、居民等市场主体对加息政策的反映,向上级行报送政策反馈。密切关注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强利率的监测、分析和调研。二是认真贯彻落实金融市场相关政策,推动辖内金融市场业……

信贷汇报材料 篇9

关于成立ⅩⅩ县非公经济信贷担保公司调研情况汇

根据ⅩⅩ年1月22日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要求,为拟建“ⅩⅩ县非公有制经济信贷担保公司”,ⅩⅩ县工商联深入本州的罗甸、荔波、惠水、长顺对开展非公经济信贷担保工作开展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公司主体:四个县的信贷担保公司均由工商联(商会)组建注册并已开展业务。二、四个县注入信贷担保公司的资金额分别为:荔波商会信贷担保公司(政府划拔50万元)、惠水商会信贷担保公司(政府划拔100万元)、长顺商会信贷担保公司(政府划拔200万元),罗甸商会信贷担保公司(政府划拔100万元)。

三、合作伙伴及贷款比例:四个县的信贷担保公司均与农村信用社合作,荔波存贷比为1:4;惠水、罗甸存贷比为1:5;长顺县存贷比为1:8。

几个县的信贷担保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对担保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种养殖业大户等的短期小额信贷作用较大,快捷、高效,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已认识到建立信贷担保公

司的重要作用。

为此,我们建议:ⅩⅩ县借鉴外县经验,尽快拟建ⅩⅩ县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解决我县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种养殖大户等贷款融资难的问题,促进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信贷汇报材料 篇10

1.1 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

企业的发展一般分为创立期、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 银行若要了解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 首先需要了解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 进而根据其特征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

创立期的企业由于分工不明确, 组织非规范化, 企业的监督、管理、控制权主要集中在业主手里, 这个阶段的企业人员数量较少, 产品比较单一, 企业基本上没有复杂的战略和管理。同时, 技术工艺不纯熟、新产品质量不稳定、市场份额不大、知名度不高等原因, 因此抗风险能力较弱, 即企业的经营风险较大, 同时由于创立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新产品的研发、设计、广告、营销等方面, 且由于知名度不高, 为了打开市场企业一般采用赊销等方式销售, 形成了大量应收账款, 造成企业现金流短缺。

成长期的企业组织逐步规范, 有一定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 分工明细, 组织内机构也越来越多, 内部的沟通与协作随之增长, 企业的目标是高速成长。随着技术的进步, 知名度的提高, 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现金流量在增加, 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在逐渐加强, 外部融资也变得较为容易, 因此企业的经营风险有所降低, 但是企业仍需要大量的资金流以扩大生产规模。

成熟期的企业组织内部管理制度化、程序化, 组织机构健全, 分工精细, 企业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内部环境稳定。随着销售的增长、业务的稳定、市场占有率的提高, 现金流比较充裕, 经营风险进一步降低, 其信用等级也较高, 因此外部融资渠道比较多。

衰退期的企业由于业务萎缩, 利润大幅降低, 逐渐从行业中退出, 现金流减少, 但为了维持生存或为了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企业往往举借大量外债;同时衰退期的企业由于缺乏创新, 工作积极性下降, 效益下降, 人心不稳, 加上制度繁多, 核心人才流失严重, 一般人员严重过剩。

1.2 企业信贷需求分析

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或多或少的都需要从外部获得资金支持, 而贷款是其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包括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 而银行出于盈利目标会采取不同的信贷行为, 他们最主要的决策依据即是对客户进行信用分析, 通过对其分析, 银行可以了解该客户履约还款的可靠性程度, 从而为有针对性的加强贷款管理, 防范信用风险提供依据。所以在此处着重研究企业的信用贷款。商业银行信用贷款对客户从其道德品格、资本实力、担保及环境条件等方面分析, 从而确定是否给予贷款及相应的贷款额度。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及信贷条件, 其资金需求与银行采取的信贷行为可用表1表示。

由表1可以看出, 在企业创业初期, 企业资金需求量大, 而经营风险也很大, 信用程度不高, 出于这些因素的考量, 银行采取“惜贷”行为, 很少有金融机构等债权人为企业融资, 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基本上都选择股权融资, 且这部分融资实际上是属于“内部人融资”或“内部融资”或企业“自己投资”, 在此基础上, 可以吸引和寻求创业投资公司等机构的股权融资。而在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和规模时, 由于企业资金需求量没有创业初期的需求量大, 经营风险也较低, 信用程度较高, 银行处于盈利和信贷资金安全性较高的考虑, 采取了信贷集中和扩张行为, 而此时企业不仅可以选择股权融资也可以选择债权融资, 债权融资主要来自商业银行、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

总之, 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由于经营管理、生产能力、竞争能力、营业利润等企业自身状况和外部环境如政府政策调整等因素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 为了扩大生产规模获得更多的利润, 努力提高自身条件以达到银行的贷款条件, 从而获得更多的信贷资金。同时, 由于企业的现金流在其生命周期中呈现出一种由小到多, 由多变少的过程, 银行承担的风险也是由高到低, 又由低到高的过程, 所以银行在企业生命周中采取不同的信贷行为。在企业创立初期, 采取不贷或少贷的“惜贷”行为, 在企业规模扩大时, 采取信贷集中或扩张行为, 在企业进入衰退期时, 采取惜贷行为或信贷退出行为。

2 商业银行与企业信贷需求的对应分析

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与银行信贷行为选择。由于企业发展壮大的历程需要经过不同的发展阶段, 每一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 所以根据其不同阶段的资金需求, 银行也要采取不同的信贷决策来支持企业的发展, 下面就从企业的生长周期分析银行在企业不同阶段采取的信贷行为。

2.1 创立期

企业初建是风险抵御能力低, 无组织架构和业务拓展, 其战略目标是只要存在就好, 所以在可用资金有限而企业资金需求量大的情况下, 企业又无法从银行获取满足球需要的信贷资金, 企业只能把有限的内融性资金投资于具有潜在市场高成长性的产品研发上, 提高资金效率, 以期提高其主营业务收入, 扩大其市场占有率。

商业银行在企业的创立期时, 考虑其风险程度及其他因素, 一般对企业采取不贷或少贷的行为, 银行资产规避了风险, 但其惜贷行为造成了社会总信贷量的减少, 进一步限制了投资与需求, 抑制了企业的发展, 但为了可以平衡企业与银行之间的资金供需平衡, 银行对企业进行信用分析后, 若企业也不符合信用贷款的条件, 银行可为企业提供担保贷款, 其包括保证贷款、质押贷款、抵押贷款。

保证贷款:是指根据《担保法》中的保证方式向借款人发放的的贷款。银行发放保证贷款, 贷款保证人就应按法律规定承担贷款债务的一般保证或连带责任保证责任, 当债务人不能履行还款责任时, 由保证人负责偿还。

质押贷款:是指按《担保法》中规定的质押方式发放的贷款, 其中质权人在债务全部清偿以前占有债务人用作质押的质物或权利, 且在某些情况下, 受质押人还有出卖该质物或权利的权力。

抵押贷款:是指银行以抵押方式作担保而发放的贷款, 其抵押是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抵押财产的占有, 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

2.2 成长期

企业在成长期知名度达到一定程度, 顾客稳定, 其战略目标是生存壮大并为寻求新的发展方向积极准备, 其经营风险仍然较大, 虽然企业积累了一些资金, 但随着投资机会的增多, 企业为了扩大公司规模获得更多的利润, 企业的资金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 这就需要寻求外部资金来扩大规模, 其主要来源于投资者投入资金和银行贷款。

商业银行在企业成长期, 随着企业信用度的提高, 偿债能力的增强及银行看到企业的发展潜力, 银行的信贷风险就会降低, 银行会放松对企业的贷款限制, 应当采取信贷集中行为来支持企业规模的扩大。

2.3 成熟期

企业在成熟期时经营风险低, 偿债能力极强, 信用度很高, 市场潜力较大, 利润较高, 其战略目标为保持战绩并伺机而动, 同时由于企业由关注市场份额到关注盈利能力和获取利润上, 产品的再投资机会变得狭窄, 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却能产生最大的现金流入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商业银行在企业成熟期看到企业的发展规模和盈利能力的极强, 银行应当采取信贷扩张行为来支持企业的积极发展, 实现其低风险高回报的经营目标, 但应注意资金的供需平衡, 避免出现信贷资金供大于求, 这就会导致其他需要贷款企业获得的信贷资金供给小于需求而影响其他企业大发展。

2.4 衰退期

企业在衰退期时企业的产品逐渐退出市场, 效益低下, 业务逐渐萎缩而企业以前有积累了较多的资金, 可维持企业的日常经营, 因此企业不需要大量的资金。

商业银行在此时应采取信贷集中行为不贷或少贷, 可以实现风险小、收益小的获利, 同时将信贷资金发放给需要获得贷款的企业促进其发展。

3 商业银行与企业间信贷资金的供需平衡建议

由于企业在成长周期上, 资金需求量和资金来源不断变化, 如在创业期企业的信息基本上是封闭的, 缺乏财务审计, 主要靠内源性融资;在成长、成熟阶段随着规模的壮大, 信息透明度提高, 企业内源性融资难以满足其资金需求, 企业将选择外源性融资;在衰退期则不需要较多资金。但由于种种原因, 企业的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所以为了实现信贷资金的供需平衡, 不仅银行要为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提供资金支持, 也要从企业与政府方面提供相应的支持, 从而使得银企之间信贷资金的供需平衡。

3.1 企业方面

3.1.1 初创期。

由于银行贷款是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资金来源, 但在企业初创期, 由于偏好、信贷风险等因素, 银行都会对企业采取“惜贷”行为, 这就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在此情况下, 企业需寻求新的融资途径, 改变其单一的融资途径, 适度调整向银行贷款的份额, 使银行发放的那部分贷款的信贷风险降低。

加强信息制度建设:由于信息的不对称, 银行很难掌握企业的真实情况, 银行为了规避风险, 减少不良贷款, 从而会采取惜贷行为, 导致企业的融资困难, 因此加强企业信息的透明性, 使银行更加全面的了解企业的发展经营状况是企业获得贷款的重要条件。

3.1.2 成长期。

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增强其内在融资能力:企业要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 就必须加强其自身建设, 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 加快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 提高经营水平, 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从而为从银行获得贷款提供了资本。

3.1.3 成熟期。

企业的信用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条件之一, 而现在社会上信用缺失现象愈演愈烈, 尤其是逃债现象的增加, 损害企业的信誉, 破坏银企关系, 从而使企业无法从银行获取器所需资金, 加强企业的信用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企业拥有良好的信用, 其实履行借款合同, 才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贷款条件。

3.2 银行方面

3.2.1 初创期。

商业银行为了减少坏账和提高利润, 可以用一部分资产增加对企业的贷款, 同银行其他资产进行分离管理, 防止风险, 这样在企业无法偿还债务时, 可把债权转为股权, 利用银行的信息优势同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实现利润分成, 风险共担, 既满足了企业的资金需求, 也实现了商业银行的盈利目标。

3.2.2 成长期。

建立银行内部信贷激励约束机制, 银行将风险管理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调整内部激励机制, 不应只罚不奖, 从而降低信贷员的积极性, 因此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是银行安全发放贷款的保证。

3.2.3 成熟期。

信贷人员的素质对银行做出的信贷决策有很大影响, 只有提高信贷人员的素质, 加强其风险意识, 树立维护银行整体利益的观念, 才能减少违章操作、越权、人情贷款及以权谋私的行为发生, 从而使银行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做出正确的信贷决策。

3.2.4 衰退期。

建立信贷客户退出机制, 在编制信贷计划时, 银行应根据企业的生命周期, 尤其是企业的初创期与衰退期应慎重贷款。按照贷款安全性, 流动性和收益性的顺序, 分轻重缓急程度按抵押、保证不足的贷款和现金流量趋减客户贷款的顺序, 对符合信贷退出标准的企业进行退出, 对新进的企业实施贷款, 优化合理使用信贷资金, 避免出现超贷行为, 同时避免银行的信贷风险。

3.3 政府方面

3.3.1 初创期。

政府应积极推动对企业的经营服务创新和体制机制的创新, 鼓励、支持银行开展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和股权等无形资产的质押贷款, 开展融资租赁, 公司理财等多种为企业服务的融资业务, 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建立适合企业需求的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 有了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担保, 降低了银行信贷风险的顾虑, 银行会对中小企业采取积极的信贷行为。

3.3.2 成长期与成熟期。

由于企业的信用不良, 逃债现象时有发生, 而信贷人的合法权利无法得到保障, 银行“惜贷”现象严重, 影响到企业信贷融资的有效性和可得性, 所以为使企业获得发展所需资金, 而信贷人权利不受损失, 加强对债权人的法律保护就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定祥, 田庆刚, 李伶俐, 王小华, 贫困型农户信贷需求与信贷行为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 2011, (05) .

[2]汤长保, 吴应宇,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为选择[J].浙江金融, 2011, (11) .

[3]石志平, 张文棋, 农户信贷需求与信贷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福建省农户的调查[J].东南学术, 2012, (05) .

上一篇:机械专业学生面试的自我介绍下一篇:少年王冕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