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制度

2024-09-22

信贷制度(精选12篇)

信贷制度 篇1

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为适应经济发展出现了大量的中小企业。但由于中小企业本身的不足和一些外部原因, 导致其从金融市场上获得资金的方面常常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的担保体制, 解决融资困难问题是我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一条重要途径。纵观整体, 信贷市场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不对称, 是形成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而需要培育信贷市场激励机制。而中小企业自身制度安排缺陷是形成其信贷融资困难的一个根本原因, 因而必须加强和完善中小企业相关制度建设。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的实践起步于1992年。由于我国银行体制的原因, 担保机构和银行不能密切合作, 担保作用有效发挥收到不少限制。2002年以来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进入了规范发展的新阶段。大量担保机构开始出现。现阶段, 我国的担保业已初步形成行业规模, 并且呈现出三种趋势, 即:资金来源多元化, 担保机构性质和组织形式多样化, 出现担保品种多样化和机构多功能化的苗头。中小企业信用征集和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担保人才的缺乏, 国家政策法规的不配套, 政府的干预较为严重等都是担保机制存在的缺陷, 我们应认真探究制度缺陷, 制定新的发展思路, 对担保制度进行创新, 以推动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制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本文针对担保机构的制度缺陷和如何进行制度创新做简要分析。

一、信贷担保体系的制度缺陷

(一) 信贷担保机构必要的机制缺失

1. 缺少风险分散机制

在我国, 一般说来银行不愿承担风险, 在一定程度上把担保风险转给担保机构, 造成风险集中于担保机构的状况, 而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担保, 也同样追求100%的安全, 故经常要求企业提供反担保。但实际上中小企业需要贷款担保的根本原因本来就在于它们规模小, 自身信用不足, 既无恰当的担保品, 又难以找到合适的担保人。这使得风险集中于中小企业自身。这种缺乏风险分散机制的状况使很多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2. 缺乏资金补偿机制

政策性担保机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政府, 商业性担保机构则主要依靠高额的担保费。据调查, 在我国担保机构平均按担保金额的2%~3.5%收取担保费。而在国际市场上大多数国家的担保费率仅为单笔贷款额的1%, 但无论是政策性还是商业性担保机构都存在分散出资, 资金来源单一且大多数为一次性出资的状况, 缺乏必要的资金补偿机制。

3. 政府监督机制缺失

政府对担保机构的监管约束不够。虽然大多数地方政府对担保机构经营加以干预, 但是对其却缺乏监管。这不仅引发道德风险, 还降低了银行参与中小企业融资并对其进行担保贷款的积极性。这些情况都使得作为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桥梁的信用担保机构的持续发展受到不利影响。

(二) 信贷担保机构运行机制不够完善

1. 与银行的合作不够深入

现阶段我国担保机构与银行的联系和合作还不够密切。其原因主要是较多的商业银行只愿意与担保机构“利益共享”而不愿与其“风险共担”, 很多商业银行因担心承担风险而不愿意向中小企业贷款, 即使有担保机构担保的情况下也出于对担保机构的不信任而谨慎合作, 导致担保机构无法找到长期合作的银行。

2. 与企业的联系不够密切

很多担保机构只注重做好企业担保贷款的前期准备, 而不注意如何完善服务和进行贷后工作, 与企业的联系存在着不紧密的现象, 贷前不能及时了解企业贷款担保的需求, 贷后也没有密切关注企业的运转情况, 这不仅导致企业融资困难, 也使得银行对顺利收回贷款缺乏信心。

(三) 信用担保机构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1. 管理欠缺规范

我国存在政府干预担保机构营运的情况, 但是它仅仅干预担保机构的经营而缺乏监督, 很多担保机构内部缺乏有效管理, 对担保风险的控制, 担保数额的确定等都没有做出相应规定。对担保贷款项目的审查不够严谨规范。有些项目难免出现人情担保, 手续不全等情况。

2. 担保法律制度不健全

担保业在我国起步较晚, 所以目前为止相关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我国于1995年颁布了《担保法》, 为信贷担保行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法律基础。但是由于没有实践的检验, 相关规定还不够严谨和全面。对许多问题法律还没有做出相应规定。

二、信贷担保体系的制度创新

(一) 完善健全已有的部分机制

1. 完善防范风险和控制风险机制

(1) 担保机构本身要对风险进行防范与控制

目前我国信贷担保风险防范机制还不够完善。因此, 担保机构首先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建立和完善防范控制风险的机制。比如可以尝试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建立风险的预防机制。二是建立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 让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者之间相互监督和约束。三是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可以预留风险准备金或做好坏账补贴, 通过各种财务手段控制并化解风险。四是完善资本金补充机制。尝试让民间资本加入各种类型的信用担保机构的运行, 拓展资金来源的渠道。五是要丰富担保品种和各类业务。

(2) 其他外部部门也要对风险进行防范与控制

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很多很复杂。因此仅让担保机构独自努力是不行的, 还要依靠政府和社会等外部力量来有效的防范和控制风险。一是要建立协作机制。担保机构和金融机构间要进行有效的合作和配合, 建立密切的联系网络。对业绩突出、制度健全、信用较高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协作银行要切实分担一定比例受保企业信用风险, 并且在交存保证金、放大倍数、贷款限额等方面营造宽松环境。使二者更好的共担风险, 共享利益。二是要建立补偿机制。可以通过设立扶助性资金, 实行损、坏账补贴或者将其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的方式对风险进行预估, 对损失进行补偿。三是建立再担保机制。再担保机构的参与可以有效规避风险, 从而将担保机构的风险系数降到最低。

2. 健全信用担保行业自律和政策法规

针对我国目前的状况, 我们应抓紧修改《担保法》等有关法规, 增加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有关内容, 或依据现有的《担保法》, 制定专门针对中小企业信贷担保条例, 规范信贷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担保行为。我们可以借鉴国外通行的国家信用保证制度, 信用担保协作银行制度, 企业信用征集与评价制度等。把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

(二) 建立促进发展的相关机制。

1. 建构多元化结构的担保体制

当前, 我国建立的是以政府为主要出资人的信用担保体系, 许多研究表明其它资金特别是民间资金的多元投入可以增加担保机构和信贷市场的活力。所以要增加商业性担保机构及互助性担保机构的数量, 这样不仅能帮助中小企业走出融资难的困境, 更能使市场充满生机。

2. 建立绩效评价补偿的激励机制

政府部门和评级机构应制定规范的标准和程序, 并定期对信贷担保机构的经营情况和实际绩效进行审核和评价。对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且营运情况较好的给予奖励, 而对出现风险和存在不规范行为的机构给予惩罚。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让担保机构整体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3. 建立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

从建立金融体系的角度来看, 首先我们要该加快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 特别是中小银行, 它们相对国有银行针对性强, 效率高, 在对中小企业贷款方面更占优势。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会促使信贷担保机构的担保职能得到进一步发挥。另外要稳步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信贷利率的开放可以在宏观上节省社会的担保资源。第三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这有利于银行对有能力还贷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 也有利于担保机构扩大服务对象, 发挥担保效用。

4. 建立信用担保行业协会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信用担保行业协会的方式将担保机构联合起来。这可以给各担保机构提供一个相互帮助相互监督的平台。担保协会的建立可以使担保机构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充分共享资源, 从而提高效率, 获得利益。这样也减轻了政府的负担, 便于主管部门协助担保行业的各项工作从整体上对其进行监督。

5.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有良好的企业信用制度才会有健康的信用担保体系。根据我国目前的状况, 要做到如下几点:首先要建立以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为主体的企业信用体系, 其次是建立社会信用调查评估等中介机构, 然后政府要充分发挥监督职能, 按照区别对待、分类管理的原则, 开展对担保市场的清理整顿, 促进行业规范发展。要严惩使用虚假信用信息的企业和中介机构, 杜绝信用欺诈行为, 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最重要的是中小企业本身要增强信用意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我国信用担保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担保机构既非贷款需求方, 亦非贷款供给方, 所以信用担保体系的完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的信贷缺口。我们要将尽快行动, 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信贷担保制度上进行创新, 让信用担保体系更加健全。这样一来, 不仅使信贷担保行业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走出融资难的困境, 更能使其本身做大做强, 从而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红.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与信用担保[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顾海峰.金融交易中信用担保风险形成的外部机制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8.

信贷制度 篇2

部门 ;姓名

1、信贷业务管理系统是贯穿信贷营销、申请受理、、信贷审批、、发放管理、贷后监控直至资产保全整个信贷流程的综合性信贷业务管理系统。

2、还款资金落实检查的重点是客户的经营管理、、还款意愿、、预计还款时间等。

3、客户的信用等级由系统根据客户经理录入的 和其他资料进行定量判断和,自动生成初评结果。

4、法人客户授信申请要素的填写,申请金额:分币种,以 为单位。币种按原币填列,需使用多种外币的,在申请时折合成 填列。

5、已录入的客户基础信息的修改。如该客户尚未创建授信申请,则客户经理应直接进入“ ”中对客户信息进行修改。如已创建授信申请,客户经理必须在持有任务且审批尚未完成时,进入“ ”模板,对客户信息进行修改。

6、客户的信用等级由系统根据客户经理录入的 和其他资料进行,自动生成初评结果。

7、项目贷款进行首次发放检查时,还应要求客户上报资金使用计划、工程进度计划、工程付款合同和设备采购合同,并按照“、、”原则进行监督。

8、对未能按期还款的企业,需于到期提前20天需向分行公司业务部、风险管理部提交书面。内容包括贷款基本情况、清收化解目标、具体清收措施、清收化解时限、清收进度计划、清收责任人。

9、实地考察报告中“重大事件检查”是指借款人、保证人出现如、,等,预计对我行信贷资产的影响。

10、根据总行对分行授权,分行综合授信最高审批额度为 万元,分行对AA、A客户综合授信最高审批额度分别为 万元 ; 万元。

11、首次提款检查应在单笔贷款支用 内由 客户经理完成。

12、对贸易融资业务,可以设置,实现多个业务品种之间的额度换用;也可以设置,在额度换用时将个别业务品种控制在限定的子额度内。

13、保证人分析模块属系统升级后新增加内容,故对保证人分析时,除按借款人检查分析外,还需对保证人在保证期间的、、是否发生变化进行检查。

14、还款资金落实检查的重点是客户的、财务状况、还款意愿、、预计还款时间等。

15、安全担保金额由系统根据 和 自动计算生成。

16、主办客户经理在系统上岗位职责:、、负责额度使用的发起、负责纸质档案的收集和移交、负责日常监控的发起、负责预警流程的发起、负责信贷重检流程的发起。

17、担保偿还次序,如抵(质)押物已有其他债权人设定了担保,而以 为本笔业务设定担保,则客户经理应选择“ ”。

18、客户经理主管在收到辅办客户经理提交的任务后,客户经理主管可以直接修改,但推荐的额度 申请额度,且“意见”栏中必须写明推荐结论,其意思表述不得与所选的操作相悖。

19、根据华银办发„2006‟1074号,在办理特别授信业务时,可以不进行扫描的项目有:税务登记证、、。20、财务报表录入当中,如客户本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本实际累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本实际累计到期银行短期债务”应填写“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错选、漏选一项扣一分):

1、在授信申请中,按申请目的划分,目前在我行无有效授信和信贷业务余额的客户,提起的授信申请。各种授信申请类型均适用。是属于。

A、附加重组 B、新建 C、新建+附加重组 D、重检

2、在办理低风险业务时必须扫描的基础材料有。

A、经年检的营业执照(副本)B、贷款卡及贷款卡年检登记卡 C、经年检的组织机构代码证 D、近三年审计报告

3、客户经理主管可以对申请要素进行以下修改

。A、申请金额 B、申请期限 C、申请利率 D、担保方式

4、如申请企业营业执照注明成立日期为2002年5月21日,则该企业法人加入公司时间可以为。

A、1986年8月23日 B、2002年5月20日 C、2002年5月21日 D、以上均不正确

5、福费廷业务需要提供的材料有。A、债权转让函 B、出口合同

C、信用证正本 D、出口报关单原件或出口收汇核销单原件

6、信用证项下出口押汇、出口贴现需要扫描的材料有

。A、出口押汇声明 B、出口押汇业务审核表 C、商品交易或服务合同 D、信用证正本

7、特别授信业务申请人可以不进行扫描的项目有

。A、法人签字样本 B、营业执照副本 C、税务登记证 D、授信业务申请书

8、系统中的申请类型分为。

A、一次性授信 B、单项/综合授信 C、项目融资 D、银团贷款四类

9、在申报低风险业务时,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有

。A、信用等级评定 B、信贷分析 C、登记咨询系统录入 D、额度测算

10、系统允许主管直接修改申请要素,但推荐的额度

申请额度,且“意见”栏中必须写明推荐结论,其意思表述不得与所选的操作相悖。

A、可大于

B、可等于 C、可以小于

D、以上都不正确

11、信用等级为A级、AA级,贷款金额为1000万元的授信企业,实地考察报告的检查频率至少为。

A、每季度一次

B、每两个月一次 C、每月一次

D、每半个月一次

12、实地考察报告的“经营环境检查”内容包括。

A、检查国家对借款人、保证人所处行业的近期政策

B、政府、银行、国内外主要竞争对手、供应商、经销商、最终消费者动态

C、行业统计、分析,同类产品、相关产品及主要原辅材料价格、市场变化

D、主要关联企业、控股公司的经营情况

13、创建“主要贷款资金支付列表”内容主要包括()

A、付款日期

B、收款人及收款人开户行 C、付款金额

D、用途

14、实地考察报告的“履约、合作情况检查”内容包括

。A、必须说明借款人在我行贷款使用情况,还本付息、报表报送情况,贷审会决议执行情况,银企协议履行情况(简要叙述银企协议,贷审会决议的内容)及借款人在我行全部存贷款帐户大额资金变动情况 B、必须说明借款人、保证人在经营过程中各类合同的履行情况 C、需要说明借款人、保证人在他行存贷款情况,还本付息情况 D、需要了解借款人的主要领导对员工、上下游客户、各开户银行、政府部门的态度和主要领导人的道德品质、口碑、信用情况

15、额度内开立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放款环节必须扫描的材料

。A、银承协议

B、额度使用申请书 C、贸易合同

D、保证金进帐单

三、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1、借新还旧及展期需进行首次发放检查。()

2、借款人、保证人的突发事件是在实地考察报告中的“法律风险调查”模块中反映。()

3、贷后检查中收集的企业财务报表至少应按季在客户基础信息中录入。()

4、授信申请时为外币的,系统允许在额度使用时提用人民币;授信申请时为人民币的,系统也允许在额度使用时提用外币。()

5、授信期限可以直接填写到期日,也可以按年数、月数、日数填写,授信期限可以超过一年。()

6、客户提供的复印件资料,只需要企业盖公章即可扫描在信贷系统内提交审查。()

7、在利率的表述方面。系统中可以按基准利率上浮(或下浮)的幅度填写,但不可以直接填写执行利率。()

8、系统允许客户经理主管直接修改申请要素,推荐的额度可高于申请额度。()

9、信用证业务不需要在系统中填写业务费。()

10、额度使用时不应使用或连接已停用的担保品。()

四、题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一)1、简述支行授信业务系统操作流程? 答:

(二)、客户经理主管在系统上的岗位职责?

答:

(三)、实地考察报告中的“担保品变现能力分析”应包括哪几方面内容?

答:

信贷制度 篇3

关键词: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完善

1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对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存在偏差

商业银行信贷人员还未真正理解和掌握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的深刻内涵,对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的参与和重视不够,主要表现为主观上片面强调经营业绩目标,重业务拓展,轻内控管理,只是简单地把内部控制理解为“规章制度+执行”,将其理解为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要求的具体化,甚至把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内部检查等同起来,导致对信贷风险内部控制认识不充分,工作主动性不强,只能被动性采取一些措施,制定一些规程,而不能形成自觉行动。

1.2信贷风险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仍然不足

尽管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信贷风险内部控制方面的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章不循、执行不严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信贷风险的内控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贷款过程中依然存在违反国家政策、金融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行为。个别商业银行负责人不严格执行制度,按个人意志办事,信贷审批和授权随意性大,甚至滥用职权,造成重大信贷风险和损失;有的为虚造经营业绩和内控指标达标,直接篡改账目和报表,导致信贷资产质量严重失真。

1.3信贷业务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机制还需要加强

科学设置信贷机构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高效、安全运营的基本保证,虽然商业银行实现了审贷部门分离制度,严格落实贷款“三查”制度,但从机构设置上看,商业银行还存在既按照客户类别设置信贷部门,又按照贷款种类设置部门的情况,这种设置方法与信贷资金经营的内在规律不相容,容易造成部门间推责揽权,实际运行中权责难以匹配和落实,导致信贷风险管理分散,不利于加强内部控制。

2完善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分析

2.1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内部控制环境

不断推进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通过股份制改造和公开发行股票并全流通上市,在产权清晰的基础上进行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改造,实行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银行治理模式。

在经营制度环境上,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逐步实现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混业经营有利于商业银行调整资产结构,通过资产组合来防范和降低风险。

2.2强化商业银行的一级法人治理体制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不清晰,组织治理结构不科学,导致商业银行的一级法人经营管理体制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各商业银行的管理层负责人受到党和政府的干预。如国有商业银行的总行领导受国务院甚至政治局的考察与任命,国有商业银行一级分行的领导要经过中央金融工委的考察同意,商业银行总行才能委任其代理人。地方性商业银行负责人的人事管理也概莫能外。

2.3进一步完善逐级授信授权制度

构建区域性信贷投入统计制度研究 篇4

我国目前主要由中央银行担负通常意义上的金融统计, 包括货币银行统计、金融市场统计、资金流量统计等, 其中货币信贷统计是我国货币银行统计的核心。与IMF良好的国际准则比较, 我国信贷统计存在诸多不同,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统计对象范围小。

IMF的《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要求, 中央银行应编制由所有金融性公司资产负债账户合并而成的资产负债概览, 而我国当前金融统计的主要对象为银行业金融机构, 证券业、保险业、交易及结算类金融机构、金融控股公司、投资基金等其他金融机构则游离于中央银行货币与金融统计范围之外。

2.信贷品种统计范围偏小。

我国中央银行的金融统计侧重于贷款、票据融资等传统信贷工具数据的采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金融创新工具如资产证券化、企业债、融资租赁等会引起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内资金运用方的变化, 其与贷款的共性和替代性也越来越强, 但由于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格局及统计成本等问题, 目前尚未纳入金融统计范围。

3.信贷统计方法单一。

IMF的《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建议, 货币与金融统计的编制方法应包括存量和流量两部分, 金融流量分为金融交易、重新定价以及资产数量变化三个独立组成部分。长期以来, 我国信贷统计侧重存量统计而忽略流量数据, 无法反映整个社会部门之间和区域之间的资金流动状况。就存量统计而言, 所有引起存量变动的因素反映在“增减数”一栏, 如发生不良资产剥离、核销、贷款和债务重组等, 还需要编制变动前后两套报表, 不能流畅地反映金融存量的变化过程。

二、当前我国区域信贷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单一的贷款指标难以监测货币政策的真实实施效果。

由于没有地区货币供应量这一概念, 新增贷款这一指标是目前反映某地区货币政策实施的松紧度的最主要指标, 但从实践效果看, 由于银行信贷产品多元化, 表外业务的迅速增长, 新增贷款这一指标已不能全面地反映政策松紧的真实状况。根据绍兴市2005年至2011的相关数据, 制成绍兴市信贷和贷款增长曲线图, 发现信贷总量更能表示出政策松紧的实际状况:一是虽然信贷增长的平均值为22.2%, 贷款增长的平均值为21.3%, 相差并不大, 但从波动情况看, 信贷增长曲线远比贷款增长曲线来得平滑。二是虽然在大部分时期这两条曲线的趋势是基本一致的, 但在2007年7月到2007年12月 (从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向从紧的货币政策转变时期) 和2008年7月至2008年10月 (从紧的货币政策时期) 这两条曲线在趋势上是明显背道而驰的。

2.资金流动削弱区域信贷统计效果。

目前商业银行越来越多的业务涉及区域间、社会部门间的大量资金流动, 跨地区信贷投放属常态, 虽然在总行层面统计不受影响, 但对区域信贷资金统计上造成一定影响。绍兴市地区外银行业金融机构2010年对绍兴新增贷款176.6亿元, 是本地区内全部人民币贷款增量的27.9%, 异地贷款余额是本地区内全部人民币贷款余额的28.3%。又如信托贷款业务, 2009年5月, 绍兴绍诸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分别与交行、交银国信签署三方信托贷款合同, 成立“绍诸高速项目”信托计划, 挂钩交行发行的理财产品, 向社会公众募集5亿元资金, 发放给绍诸公路项目。该笔信托贷款作为交银国际资产业务反映在湖北武汉信贷收支表中, 而不反映在绍兴信贷收支表中, 削弱了区域信贷统计功能。

三、区域性信贷投入统计制度的构建

(一) 设计原则

1.兼顾统计成本和效率。

在目前的金融统计体系和框架下, 围绕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修订和完善现有统计指标体系, 建立区域性信贷投入统计制度, 可以解决表外信贷投放统计缺失和区域信贷资金流动反映不足两大问题, 是充分考虑了统计成本和统计对象报送负担后较为现实的操作方法。

2.可操作性。

一是所有指标定位于人民银行可以直接从金融机构监测到的;二是考虑到目前我国金融统计标准化改革正在进行中, 金融机构会计计量标准、金融工具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尚未统一, 因此所选取的指标应尽量与现有会计、统计体系以及“全科目”指标衔接, 便于数据采集。

3.可延续性。

鉴于我国当前金融体制正处于改革深化阶段, 新的金融品种层出不穷, 这就要求指标体系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延续性, 要能够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和信贷业务的发展及时更新和完善。

根据上述三原则, 本文将区域性信贷投入定义为:在一定时期内 (每月、每季或每年) 金融机构通过资金运用或金融服务对某个特定地区的实体经济提供的信贷资金。

(二) 主要指标

除现有的“贷款”指标外, 区域性信贷投入指标体系还应纳入以下指标:

1.融资性承诺担保。

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和融资性保函三大类。由于这类业务只有在扣除保证金后的敞口部分才是申请人实际可用于支配的资金, 所以在统计区域性信贷投入时, 仅统计敞口部分。

(1) 银行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集汇票的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于一体, 具有高度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广泛的流通性, 加上本身的资金融通功能和保证金存款拉动效应, 成为近年来除贷款外最受企业和银行青睐的信用产品。2011年, 绍兴市银行承兑汇票敞口437.9亿元, 占同期贷款余额的9.8%, 银票在企业短期资金融通中的作用可见一斑。

(2) 信用证。

信用证不仅在国际结算中广泛使用, 而且在国内结算中也多有使用, 成为企业之间商品交易结算和融资重要渠道。2011年, 绍兴市信用证总敞口261.1亿元, 占同期贷款余额的5.9%, 成为仅次于银行承兑汇票的第二大表外融资工具。

(3) 融资性保函。

目前银行融资性保函主要品种有借款保函、透支保函、有价证券发行担保、融资租赁担保、延期付款担保和银行授信额度保函等。2011年末, 绍兴市融资性保函敞口为81.3亿元。

2.委托贷款。

近年来, 委托人、借款人和商业银行三方利益需求促成了“委托贷款热”, 委托贷款不断升温, 提高了信贷市场的资金使用效率。2011年末, 绍兴市委托贷款余额181.3亿元, 比年初增加52.2亿元, 相当于同期商业银行新增贷款的9.9%。

3.信贷资产证券化。

一是资产证券化, 即银行将信贷资产按一定标准进行组合, 转而通过证券发行方式出售给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 开辟了商业银行新的融资渠道。二是债转股, 即将银行的不良资产转变为对企业股权, 变原来的债权债务关系为投资关系, 由企业的债权人转变为企业的出资人和股东, 并按所持有的股份分享盈利或分担亏损。

4.信托理财产品。

信托理财产品作为金融机构的中间业务, 在不占用银行信贷规模的同时, 进一步拓宽了本地企业等经济主体的融资渠道。

5.贷款转卖。

贷款转卖后, 信贷规模将不再反映在卖出行所在地各项贷款中而是反映在买入行所在地。

6.其他创新产品。

如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后, 商业银行引进境外资金的金融产品越来越多, 如融资租赁、人民币协议融资、出口代付等。这些业务都应该纳入区域信贷投入进行统计。

(三) 指标体系构建

1.区域性信贷投入统计表。

(见表1)

2.取数来源。

(1) “全科目”指标体系。

本制度涉及到金融统计“全科目”本币、外币共22个统计指标, 其中新增15个, 沿用7个。具体指标设置如表2:

(2) 征信管理信息系统。

异地信贷净流入数据可从人民银行征信管理信息系统取数, 其中异地信贷资金流入规模人总行已建立相关监测模块, 建议相应的增设本地信贷资金流出规模统计, 以准确反映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流动对区域信贷规模的影响。

(3) 新增报跨区域资金流动统计月报表。

报送内容包括贷款净卖出、信托贷款资金净流入和融资租赁资金净流入。其中, 贷款净卖出= (卖出累计发生额-卖出已到期) - (当年买入累计发生额-买入已到期) 。

摘要:信贷统计是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金融业务创新和社会部门地区间资金流动步伐加快, 当前的信贷统计已较难全面地反映信贷松紧的真实情况。本文通过分析差异和问题, 拟探索建立区域性信贷投入统计制度, 并设计了指标体系整体框架。

关键词:信贷,统计制度,研究

参考文献

[1]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 2000.

[2]杜金富:货币与金融统计学,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

小额贷款公司信贷管理制度 篇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根据《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贷款通则》、《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村小额贷款组织试点工作意见(试行)》等国家有关经济金融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是本公司建立信贷业务内部管理相互制约机制、实行对公司业务规范运作及程序化管理的基本管理制度。

第三条本公司实行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制度。在办理信贷业务的过程中,将调查、审查、审批、贷后管理等环节的工作职责分解,由不同经营层次和不同部门承担,实现其相互监督和制约。

第四条本公司信贷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做到讲究道德,廉洁奉公、钻研业务、爱岗敬业。

第二章贷款对象及条件

第五条贷款对象应当是本公司服务辖区内经公司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中、小、微型企业法人(包括农业企业)、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农户或本公司服务辖区内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第六条贷款条件另行确定。

第三章贷款业务种类

第七条贷款按有无担保分为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担保贷款包括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

第八条信用贷款是指以客户的信誉发放的贷款。

第九条保证贷款是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以第三人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按约定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或连带责任而发放的贷款。本公司发放的保证贷款都为连带责任保证贷款。

第十条办理保证贷款,应当对保证人保证资格、资信情况及其还款记录进行审查,并签订保证合同。

第十一条保证人是指具有代为清偿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下列单位不能作为保证人:

1、国家机关,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2、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但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有法人书面授权的,可以在授权范围内提供保证。

第十二条10万元(含)以上的保证贷款原则上实行一户多保;所以自然人贷款夫妻一方提出借款的,另一方必须提供保证。

第十三条公司制企业作为第三人为借款人提供保证的,须提供董事会同意担保决议书;合伙制企业作为第三人为借款人提供保证的,需提供全体合伙人签字同意的保证意见书。

第十四条抵押贷款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抵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

第十五条个人住房及集镇临街营业用房抵押,办理该项抵押贷款时,信贷人员首先必须实地查看,掌握商品房的变现能力,查实是否有纠纷,已出租的,查看租凭合同,并书面告知承租人,然后由商品房抵押财产共有人(如夫妻双方,父母子女等)到场签章,填写房屋抵押贷款申请书,办理贷款手续。

第十六条企业房地产抵押价格在资质的评估单位评估基础上,对照内部参考价格,如评估价高于参考价按参考价执行,如评估价低于参考价按评估价执行。

有房产证、土地证且土地证注明使用权属出让的,房屋抵押率掌握在80%以内。

有房产证、土地证但土地证注明是行政划拨或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房屋抵押率掌握在40%以内。

只有土地证,土地证注明使用权属出让的,土地使用权证抵押率掌握在土地评估价的70%以内。

尚未办妥房产证、土地证的厂方不得抵押。

第十七条以共同共有的财产抵押的,还应用全体共有人同意以该财产设定抵押的书面文件,抵押人为全体共有人。

第十八条以乡(镇)、村企业的厂房及其占用范围内的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的,还应有乡(镇)、村出具并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载明同意以该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同意在实现抵押权时按照法律规定的土地征用标准转为国有土地使用权等内容的书面文件。

第十九条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财产抵押的,还应有该公司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依公司章程作出的同意抵押的书面决议。

第二十条以房地产抵押的,还应有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或房地产权证及证明建设工程价款预、决算及拖欠情况的书面材料。

第二十一条以在建工程抵押的,还应有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许可证、开工许可证、建筑工程规划图纸;证明以缴纳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或需交纳的相当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款项、已投入在建工程的工程款、施工进度及工程竣工日期、已完成的工作量和工程等事项的书面材料;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及证明建设工程价款预、决算及拖欠情况的书面材料。

第二十二条质押贷款是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质押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与出质人签订质押合同,并办理相关的登记或移交手续的贷款。

第二十三条质押率的确定

国家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出具的银行承兑汇票的质押率不得超过面额的80%。

仓单、提单的质押率不得超过仓单、提单项下货物总金额的60%。

个人存单的质押率不得超过存单面值的90%,贷款到期日不得超过存单到期日。信贷人员核实好借款人和出质人(包括预留印鉴或密码)后填制并办妥有价证劵质押贷款质物登记冻结止付通知书,然后与开立存单的金融机构签订

协议止付协议书,办理质押贷款手续,存单由主办会计纳入表外科目管理,并由出纳保管,信贷档案中保留复印件。

第二十四条单位定期存款的质押率不得超过存单面值的90%,单位定期存款证实书不能直接办理质押贷款。需要办理质押贷款的首先开具单位定期存单,然后按照《单位定期存单质押贷款管理规定》办理。

第四章贷款期限和利率

第二十五条信贷人员根据客户贷款用途、生产周期、还款能力,合理确定每笔贷款的期限,最长期限不能超过一年,以短期、流动为主。自然人及个体工商户贷款实行按季(月)结息、利随本清,企业贷款实行按季(月)结息。

第二十六条为真实反应资产形态,一般不办理贷款延期手续。如个别贷户贷款到期归还确有困难,且有正当理由的,必须在贷款到期日起按申请要求办理展期,一笔贷款展期只准办理一次,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办理展期贷款手续需经保证人或抵押物产权共有人、出质人书面同意,并到场签名盖章,否则一律不得办理,贷款展期的审批权限与原贷款审批权限相同。

第二十七条逾期贷款和挤占挪用贷款应按规定计收罚息。

第二十八条贴息贷款,应根据利息补贴方法,按规定计收利息。除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决定停息、减息、缓息和免息。

第二十九条按照“成本效益、择优限劣、风险覆盖、有力竞争”的贷款利率定为原则,综合考虑资金成本和供求状况,及借款人的信用等级、担保方式、信贷投向和合作满意度等因素确定贷款利率,实行浮动利率。

第五章信贷业务操作流程

第三十条为确保贷款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办理信贷业务要按权限、按程序运作。

第三十一条 借款申请和受理:凡向本公司申请借款,应有借款人提出书面申请。并在申请书中填明借款金额、币种、期限、用途、贷款方式、还款来源等基本情况。

借款人应向贷款行提供以下资料:

借款人(自然人)贷款,凭有效身份证办理,验证后身份证复印件存档。并提供家庭成员情况,家庭成员有效身份证明、详细居住地址、生产经营内容(项目),家庭年经济收入情况、借款用途、经济效益情况、担保落实情况及担保人(单位)的担保能力情况、人行个人征息系统查询授权书、其他资料。

借款人(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借款人有效营业执照、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法人代表(负责人)身份证和复印件、法人代表证明书或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授权委托及复印件、公司章程,经信贷员核对、验证。复印件留贷款行存档。如担保贷款还需提供保证人的有效营业执照、身份证和复印件、法人代表证明书或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授权委托及复印件,经信贷员核对、验证,复印件存档。

与借款人生产经营相匹配的证明材料。自然人贷款用于私营企业的,属业主贷款的,需提供营业执照,非业主但是事实股东贷款的,必须提供股东合伙协议。

第三十二条贷前调查:贷前调查是整个贷款运作过程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将直接影响信贷资产的质量。客户经理对材料齐全的申请受理后,要对借款人的主体资格、资信等级、偿债能力、经营效益以及贷款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等情况进行分析,核实担保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预测贷款风险程度,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申请材料的调查审核工作,最后形成调查报告并填制客户调查表。

第三十三条贷时审查(核):信贷人员调查完成后将所有规定资料提交本公司到款审核人员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查(核)。

第三十四条贷款审批:应建立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贷款审批管理制度。

第三十五条贷款发放:本公司财务部根据经董事长签字的同意发放贷款的审批书发放贷款。借款双方应按照有关规定签订借款合同。合同签订有董事长或授权人签字生效,借款合同生效后,按借款合同生效时间办理贷款发放手续。发放的贷款必须通过转账或银行卡等结算渠道全额转入借款人的账户内。

不得发放未经审查(核)、审批的贷款,未经审查(核)、审批而发放的贷款以违规贷款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十六条本公司按规定使用统一制式的合同文本,借款合同与担保合同要正确使用。签订合同要保证合同文本之间的法律衔接,保证合同的合法、有效。主合同从合同、贷款金额及大写金额、还款时间、借款用途等必须一致。借款合同要素不得涂改。

第三十七条贷后管理:之信贷业务发生后对贷款的管理。贷后管理的内容另行确定。

第三十八条贷款收回:贷款要按照借贷双方约定的贷款期限收回,贷款到期前,客户经理应发出贷款到期通知书,通知借款人和担保还贷,借款人偿还贷款应打印还贷凭证。

第三十九条经公司同意,客户可以提前归还贷款。

信贷制度 篇6

【关键词】银行信贷 企业发展 市场经济 贷款信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和改革也被新的问题所挑战,给银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如何提高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水平,是商业银行发展的重点,也是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血液,没有一定资金的支撑,企业的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资金的充分保证,才可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银行的支持,银行是企业实现融资的重要渠道。银行业怎样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也是对自身发展的一个有效把握。保证资金的有效使用,保证银行自身的利益不受损害,支持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这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和运营的原则。下面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谈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视域下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的思考。

一、商业银行当前信贷管理的模式

银行信贷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银行信贷作为银行以借款人信用为基础发放的贷款的一种模式,在提高经济市场的资金流动性的同时,更为企业的发展解决了资金问题,由于商业银行强大的金融背景,使得很多的企业愿意选择银行贷款作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银行贷款成为企业发展资金需求的首选,企业的发展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银行支持企业的金融服务,实际是在支持市场经济的发展。解决企业的资金需求问题需要银行的信贷支持,银行也开展了此项服务,通过提供担保形式,为企业的资金需求提供帮助。这样的措施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紧张问题,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金融企业的贡献。

商业银行实施信贷的管理制度也一直呈现与时俱进的态势,并逐步完善形成了较为具体的管理制度。而且高效的和完善的信贷管理制度也对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信贷管理制度的实施对市场发展的水平的提升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商业银行对信贷管理的目的是有效规避金融风险,通过对金融风险的分析和预测,实施有效的分散和化解风险的目的。银行对企业的资金收支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估,实施规避风险的目的。以科学管理的手段对信贷资金进行集中和分散的管理,预防金融风险的发生,也可以有效保护好银行和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害。

二、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风险因素探析

企业在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后,由于经营不善,导致贷款不能如期归还,导致银行呆账、坏账增多,极大地影响了银行企业的自身发展。虽然政府层面对此也给予了很好的政策支持,但是对银行企业自身来说还是出现了严重的亏空。导致大部分资金没有能够发挥真正的作用,损害了银行自身的利益。所以企业的低效管理和经营是银行金融风险的主要因素。

银行信贷风险主要还有几方面的因素,信贷文化内控、营销、管理体系缺陷等三种风险因素。商业银行内部的风险意识不强,以及银行内部各部门之间配合不协调出现的矛盾,从而诱发信贷风险的出现。没有风险意识或风险意识不强,都可能导致管理上的疏忽,使风险容易钻空子。

在目前的银行信贷管理制度中,依然是沿用多年前的管理制度,没有突破传统的管理理念,沿用传统的管理形式。对于当前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国际国内大气候、大环境的变化缺乏适应,不能很好的利用和解读贸易政策,导致银行对企业的服务滞后。

在营销方面,由于银行大力提倡创新金融服务理念,为小微企业服务等意识增强,信贷产品的多样化,也使得银行在营销方面出现了一些风险因素,导致影响银行自身的建设和完善。

目前银行信贷制度不完善,管理和执行力度不足,也是导致风险因素提高的直接原因。信贷制度不完善的后果是管理上的漏洞出现,一些人员会利用这些漏洞进行损害银行自身利益的活动。一些客户的信息银行无法或者不能完全掌握,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都是导致风险出现的重要因素。

三、健全和完善银行信贷制度的思考

没有一个健全的制度是无法控制风险的发生的,也无法保证银行企业的健康发展。不能很好掌握企业的发展经营信息,也不能有效控制贷款的呆账风险。缺乏风险意识更使得内部管理以及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性而导致风险的存在和出现。

(一)健全和完善信贷管理制度

通过健全和完善信贷管理制度,堵住管理上的漏洞,从而控制信贷风险的出现是一项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完善银行信贷风险的预警制度,这也是基于银行资金在当今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位置而定。银行企业要对企业的信贷信息精细考察和周密判断,形成最为科学的信贷评估体系,在充分评估后,确定企业的贷款信誉,再实施贷款。尤其是企业的贷款资料,一定要认真研究和分析,严格审核制度,在经过严密的审核之后,在确定是否给予贷款,保证贷出去的款能够按时收回。

(二)重视贷款信息的完善

在银行管理中,对企业的信贷信息掌握,也是有效控制风险保证。在银行内部,要加强统一管理,个部门之间要充分协调,将贷款信息进行综合,整合各部门的信息,充分评估。提高信息搜集、整合、分析的意识,在充分做好评估工作之后才可以实施贷款。建立企业信息整理和评估的专门机构,由信贷中心负责管理。准确掌握企业发展的信息,是实施信贷安全的基本保证。不掌握企业的发展信息,就不能准确评估信贷风险,也就不能保证资金按时回收,从而影响和损害银行自身的利益。

(三)改革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体系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防范,主要是对企业贷款的风险预警。风险防范的根本是准确确定信贷对象的信誉,而这个信誉的建立和评估就是风险防范的核心。因此改革银行风险防范体系,是信贷制度完善的根本。实施贷款保险是一种创新,既是发放贷款方式的创新,也是风险防范的创新。一旦出现贷款不能有效收回时,可以由保险公司承担被保险的额度。这样的防范对贷款人也是一种保证。

银行企业的风险主要是来自企业融资的问题。一些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由于管理的低效,使得银行融资的高效和企业管理低效形成矛盾,这种矛盾就会导致银行资金的风险。银行资金出现风险不仅仅是影响银行本身,更主要的是影响企业发展和整个市场经济的调控。因此做好银行信贷制度的改革和防范体系的完善,可以有效防范信贷风险,保证银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乐扬.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思考[J].金融纵横.2009(07).

[2]魏国雄.银行要切实防范关联企业信贷风险[J].中国金融. 2004(13).

[3]魏国雄.集团客户信贷风险及其防控[J].中国金融.2006(06).

信贷制度 篇7

消费信贷始于上世纪30年代, 二战后发展迅速, 成为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扩大经营、争夺市场、拓展业务和充分运用资金的重要手段。我国消费信贷始于20世纪80年代, 中国人民银行于1999年3月颁布实施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 我国消费信贷从此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消费信贷业务主要以个人住房贷款为主, 信用卡贷款、汽车信贷、助学贷款也占一定比重;家庭装修贷款、度假旅游贷款、大额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存单质押贷款和个人综合贷款等众多消费信贷品种也逐渐发展起来。波士顿调查显示, 2005年至2010年, 中国个人消费信贷余额以平均每年29%的速度增长, 到2015年将达到人民币21万亿元。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还是全新的业务,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违约失信现象非常严重, 大量银行逾期贷款收不回来, 成为呆坏账, 增加银行不良贷款率, 加剧金融风险。

二、消费信贷市场中建立个人征信的必要性

消费信贷指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或特定的专门机构等贷款提供者向消费者发放的用于购买最终商品和服务的贷款, 旨在通过信贷方式预支远期消费能力, 刺激或满足个人即期消费需求。消费信贷对扩大内需、改变不合理的投资消费结构、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信贷体制的完善有重要意义。周文娟 (2009) 对1997年到2006年消费信贷余额和GDP进行分析, 得出我国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呈同方向增长态势, 消费信贷每增加1个单位, GDP增长4.713个单位。

(一) 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现状

我国消费信贷起步晚规模小, 但发展快。按照用途分住房贷款、汽车贷款、教育贷款、旅游贷款和信用卡贷款等。从短期来看, 消费信贷一方面是将收入---购买力的未来预期增量提前转化为现实的消费力, 提高当期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促进提前转化而来的消费购买力增量同现有的购买力存量“汇合”形成即期更大的消费力, 即提高整个社会的总消费需求, 从而拉动经济增长。1997年我国的消费信贷总额仅为172亿元, 而2012年前11个月消费贷款已达到104万亿元, 消费信贷占信贷总额的比重也由1997年的0.23%上升至2012年的16.04%。而美国广义消费信贷占整个商业银行比重高达50%, 可见, 我国消费信贷所占份额较低, 居民的信用资源还有很大的开发利用空间。随着个人征信体系的完善, 会使我国消费信贷突破发展瓶颈, 并逐步消除金融风险隐患。

1、住房消费贷款

目前我国个人住房贷款在消费信贷中占60%--80%。截至2009年一季度末, 中国居民消费信贷余额为3.94万亿元, 在金融机构贷款中的比重约为11%。其中住房消费信贷余额3.41亿元, 占全部消费信贷余额的98.52%, 而其他类型消费信贷余额仅为5300亿元, 在金融机构贷款中的比重仅为1.48%。梁媛 (2012) 在验证消费信贷中中长期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作用更为显著, 以北京市为例中长期消费信贷每增长1%, 可以带动GDP增长1.03%。

2、汽车消费贷款

汽车消费贷款是指银行对其特约经销商处购买汽车的购车者发放的人民币担保贷款的一种新的贷款方式。人民银行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底, 汽车金融消费市场余额已突破3000亿元。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 到2025年, 汽车贷款市场将达到5250亿元。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发展速度较慢, 2003—2008年件汽车消费贷款增幅仅为10%左右, 而这期间汽车消费规模增长了2倍多。2009年我国汽车销量达到1364万辆, 2010年国内汽车销量为1806.19万辆, 同比上涨32.37%, 我国汽车工业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 但我国车贷渗透率仅为12%-15%, 这个水平并不符合我国汽车消费量。消费信贷占汽车消费总额的比重世界平均为70%, 而美国这一比例高达80%-85%。相关人士测算, 车贷渗透率与汽车消费的关联度在80%以上, 即汽车消费贷款渗透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 带动汽车消费增长约0.8个百分点。目前, 恶意骗贷使我国的车贷平均违约率达到30%。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 个人的违约成本较低, 再加上汽车本身动产的性质, 使得汽车消费信贷是最难控制的贷款风险之一。

3、信用卡贷款

信用卡业务是商业银行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业务之一, 但台湾卡奴事件和韩国信用卡危机也集中显示了信用卡激增后隐藏着极高的道德风险问题。截止到2008年6月底, 全国累计发行信用卡12240.09万张, 信用卡信贷总额为6931.73亿元。据麦肯锡预测:中国信用卡带来的个人信贷规模2013年的利润将达到130-140亿元, 成为仅次于个人住房贷款的第二大零售信贷产品。

4、个人助学贷款

在国家助学贷款方面, 即使得到国家财政支持, 但大量学生毕业后拖欠贷款和过高的追讨成本都影响了各银行开展此业务的积极性。据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的一项统计, 大学生助学贷款违约率高达28.4%, 截至2008年底, 我国助学贷款规模大致在500亿左右, 整体违约率低于8%。2011年, 我国有242.2万学生申领到国家助学贷款, 总金额达到136.5亿元。为使这部分较为特殊的消费贷款能够顺利收回, 必须借助完善的信用体系, 这也是增强全民诚信意识, 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 消费信贷市场竞争状况

消费信贷的不均衡市场结构、竞争状况及信息垄断程度的不同是影响消费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原因。在竞争性市场中, 某家或几家金融机构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具有明显的信息垄断优势, 则他们不会自愿共享信用信息, 因这会带来信息租金的减少从而降低市场竞争率。我国消费信贷市场集中度较高, 80%左右的消费信贷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发行, 随着其他金融机构的消费信贷产品的丰富, 近几年有下降趋势, 消费信贷市场的高度集中说明大部分自然借款人的信贷信息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所垄断, 其他银行必须通过消费信贷产品的创新、提供优质服务与之竞争。消费信贷市场中也存在着寡头垄断竞争, 这表明银行之间实现自愿的个人信用信息共享有很大难度, 如果由监管部门主导组建公共征信数据库, 并强制银行共享信用信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个人基础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有效的降低了国有商业银行的信息垄断程度, 减少其信息租金, 使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进入门槛放低, 促进消费信贷市场的竞争, 这会有效促进各银行积极开发更多的信贷产品, 增进消费者福利。另一方面, 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消费信贷市场上占有比重来看, 并无一家银行占垄断地位, 虽然工行和建行份额大于农行和中行, 但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信息共享的要求。

三、个人征信制度的作用

个人征信是以个人征信客体的征信活动, 通过依法设立的第三方中介机构, 把分散在社会各个方面的个人信息通过合法手段进行采集、加工、存储, 形成个人信用档案, 并根据金融、商业机构、社会管理等方面的需要提供个人信用信息查询、评估服务和提供个人信用报告的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机制, 个人信用征信体系能通过记录和传递消费者个人信用信息, 降低信息获取成本, 使信用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有所改变, 进而提高失信者代价, 减小其欺诈行为的可能性。建立个人征信体系是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需要, 也是提高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必要条件, 能够促进消费信贷和消费健康增长并有利于提高全民诚信意识。随着个人信用报告应用的日益广泛, 它的作用形象称为“经济身份证”, 也已经成为人们的“第二张身份证”。

(一) 个人征信制度可以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个人征信体系提供了一个强大的社会性信息基础平台, 将零散在各行业、各部门管理的个人信息聚集起来, 因此可形成信息的规模效应, 具有经济的外部性, 使个人信用信息更加透明化。信息不对称是长期普遍存在的, 只有采取一套程序化的信用评价体系, 对交易双方的信息进行严格审查, 甄别出“诚信”和“不诚信”或识别出项目风险的高低, 才会解决借贷和债权关系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征信可以调查了解影响贷款人和债务人偿债能力的各种信息, 尽可能挖掘和发现征信对象的隐藏信息和行为, 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征信机构对信用信息进行加工产生信用报告, 依据相关规定信用报告可以销售和使用。如此一来, 信用交易者的一次博弈行为就转化为连续的多次重复博弈行为, 其产生的惩戒效应对失信者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和威慑作用。由于信用产品负面信息的传播, 和在一定期限内的限制其行为, 会使失信者付出高昂的失信成本。因此, 个人征信系统的建立和强制实施, 可以形成制度性约束, 规避借款者的道德风险, 改善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信用缺失状况。

(二) 个人信用征信机制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 人们自愿交往、彼此合作达成交易所支付的成本。交易的经济效率由交易成本直接决定, 较低的交易成本有助于增强交易的积极性和交易量, 使社会资源流转加速进行, 进而带动经济发展;较高的交易成本就会挫伤交易积极性, 减少交易量, 甚至阻碍经济发展。收益内化和成本外化是人行动的基本动机, 为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 交易双方在缔约前会支付一定成本来了解对方的信用状况。信息搜寻过程如银行内部完成, 筛选和鉴别借款人所付出的成本相对较高, 因此有必要建立个人征信制度, 来弥补征信制度缺失给银行带来的的高额付出。

由专业人才、大型信息数据库、先进信息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构成的专业征信机构可凭借规模经济优势, 大幅降低信息成本。银行只需和征信机构签订数据共享协议, 就能以较低成本获取详细反映其借款人资信状况的信用报告, 使得银行的授信决策时间减少, 扩大消费信贷规模。

(三) 个人信用征信机制可以促进金融创新

个人征信制度是消费信贷市场中金融创新由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的重要条件和推动因素。消费信贷已成为金融领域最活跃的创新之一, 新的消费信贷产品正不断涌现。而个人征信提供的信息支持功能是消费信贷市场迅速扩大的重要支撑。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为例, 可以预见的未来现金流是商业银行的住房抵押贷款债权证券化的基础, 征信机构中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银行通过对住房抵押贷款资产进行剥离、分类和合理定价再进行金融产品创新, 从而对未来现金流作出科学合理的预测。美国30%以上的消费贷款已实现了证券化, 这得益于美国健全的个人征信制度。因此建立完善的个人征信制度, 可以使银行个人资信评估技术向定量化、模型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进而带动金融创新。

四、结论

综上分析, 信息不对称下消费信贷的发展需要个人征信体系的支撑, 个人征信体系有助于缩减消费信贷业务成本, 开拓个人信用资源, 降低信用风险。因此, 我国需要加快完善个人征信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各类金融机构个人信用指标体系, 提高个人资信评估水平;建立失信惩罚机制、强化全社会信用意识。

摘要:消费信贷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和商业银行的重点业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消费信贷的实践验证了完善的个人征信制度对其有巨大促进作用。消费信贷市场规模、发展趋势和竞争状况等都受到个人征信制度的影响。建立完善的个人征信制度可以减少消费信贷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降低交易成本, 进而促进金融创新。

关键词:消费信贷,征信,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陈小萍.我国金融业征信体系建设问题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 (7)

[2]梁媛.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北京和全国的比较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 (4)

[3]王萌萌.消费信贷发展中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研究[J].时代金融.2012 (1)

[4]许惠铭.中国居民消费信贷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 (7)

信贷制度 篇8

(一)信贷管理的基本含义、主要内容

简单来说,信贷管理是一种由商业银行为主体所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采用科学手段全力规避影响贷款的因素,以此来降低或者减少贷款损失,有效提高贷款品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信贷管理也是商业银行获取利润、调控风险的一种手段。信贷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识别信贷风险、风险计量、风险控制,其中识别贷款风险是整个信贷管理活动的第一步,也是信贷管理的最基本要求。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管理目标及发展进程

谈及商业银行开展信贷管理活动的根本目标,现已不再是追求单方面的经济收益,而是加快管理模式、管理方式的转变,同时有效预防和规避不必要的贷款风险,努力将风险业务和巨额利益进行合理分配,从而推进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这才是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管理目标。仔细回顾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发展进程,发现可以分成五个阶段:资金指令性管理阶段→实贷实存管理阶段→审贷分离阶段→信贷管理逐渐接轨国际阶段→信贷全流程管理阶段。这五个阶段伴随着我国银行体制的改革进程,也体现了我国商业银行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过程。

二、支撑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改革的新晋内容

(一)《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2009年7月23日发布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这一文件,并在发布之日起的三个月之后也就是2009 年10 月23 日正式全面施行,此文件的颁布主要是为了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固定资产贷款业务经营行为,加强固定资产贷款审慎经营管理,促进固定资产贷款业务健康发展,因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进行修订颁布的。此《办法》一共有43 条内容,每一条内容都是从贷款业务步骤的角度出发所列举出的,其中明晰展现了具体的监管准则,后成为促进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参考文件。

(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

《项目融资业务指引》于2009 年7 月18 日由中国银监会制定并颁发,此文件主要是为了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项目融资业务健康发展,有效管理项目融资风险,因而参照并结合一系列纲领性文件修订而来。“项目融资”作为一个新的概念显现在人们视野,它表明贷款的用途仅为建设一个重量级项目,或者是对已建项目进行修缮;其借款人必须具有企事业法人的资质,还款的具体渠道也是要从建设项目的经济收益而来。

(三)《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2010年2月12日,由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发布了《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这一限制性文件,并公告于文件的颁布之日起便正式施行。此文件一共包含了42条内容,与《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有着相似之处,也是从贷款业务步骤角度对流动资金贷款提出了新的监管要求,这一文件的颁布和实施,对现下商业银行进行信贷管理制度的改革具有一定效用。

(四)《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与《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这一文件在2010年2月12日同时由银监会颁布与施行,颁布此文件的主要目的即为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个人贷款业务行为,加强个人贷款业务审慎经营管理,有效防范风险,促进个人贷款业务健康发展,提升信贷资产管理的精细化水平等,在此文件的修订过程中,结合了我国多年来银行业的实践成果与国外银行先进的信贷管理经验,因而其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这一文件的颁布,直接关系到个人贷款的相关事宜,值得广大群众团体去考量。

三、分析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改革前后的利弊比较

(一)改革前的“弊”

管理制度过于死板。现行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相对来说还不够完善,依旧存留着过去死板的痕迹,这一问题不仅限于在执行层面,更多的是制度设计的问题,比如制度过于原则化,没有按照客户群体进行分类;亦或制度过于死板僵硬,产生了一个问题多个文件限制的情况,致使工作人员一时难以弄清楚根本依据。

管理方式稍显粗鄙。有些制度条例内容缺失,可能表明了适用对象、应用范畴以及注意问题,但却没有说明具体的操作流程,信贷工作人员就只能依照自己的理解去工作;再者,有的制度言语模棱两可,或者银行信贷人员的工作能力存在差异,导致同一业务、同一制度却在同一银行的不同支行获得不一致的服务差异。归其原因,还是因为信贷管理制度的管理方式稍显粗鄙。

管理观念略显陈旧。以前使用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它在管理观念、操作流程以及运行方略上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为是陈旧老套的管钱、管事观念会妨碍银行自身的外在形象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了客户群体的介入热情,呈现出十分明显的管理弊端。

(二)改革后的“利”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观念得以更新。以往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其中所指的管理更多的是管钱、管事,然而进行制度革新以后,信贷管理已不再是一门单纯的管理收益的活动,而是上升到更高的层面,“贷款新规”的新式理念提升了商业银行各种信贷业务的管理水平,并催进信贷人员刨除旧的管理理念,间接地带动了整个商业银行信贷管理观念的更新与进步。

风险预防与管理能力有了大提升。上文提到的四种支撑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改革的新晋内容,虽说针对的业务类别不尽相同,但是其所体现出的核心价值可是完全一致的,即为预防风险、提高管理能力。就拿固定资产贷款业务一项内容来说,实贷实付、合同管理的管理理念,既有效预防了固定资产贷款业务的风险,而且有效提升了风险控制的管理水平,使得整个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水平有了质的提升。

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模式获得转型。传统环境中的商业银行,其主打业务就是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它一贯坚持“凭贷吸存”的战略方式,以此吸纳更多的存款获得经济利益。但改革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制度以后,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模式获得转型,使得整个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范畴有了大规模的拓展,逐步满足了银行客户多方面、全方位的业务需求,可见新的信贷业务文件推进了整个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步伐的深入。

良好且优质的信贷环境得以创设。不少读者认为,文中提及的新晋四种支撑信贷管理制度的文件都是针对信贷业务制定的一些基本监管规范,难以深入信贷管理业务内部发挥功用。但事实却非如此,文件虽说只是基本监管规范,但它合理有效的执行却能够创设出良好的信贷环境,综合分析这四个文件所坚持的理念可以发现,他们对于金融风险的遏止有着行之有效的作用,并且一步一步创设出了合理、适宜的优质信贷环境。

四、结束语

纵观全文,从信贷管理的含义、主要内容、管理目标,再到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发展历程和四种支撑性文件的颁布与施行,再到最后商业银行改革信贷管理制度的前后利弊比较,无不显露出信贷管理在当下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鉴于此种情况,各大商业银行务必要时刻了解市场环境的动态变化、各类客户群体的服务要求等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更新信贷管理观念、转型管理模式,端正态度正确对待信贷管理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尽可能借鉴四新文件中提及的内容或标准,从而有效降低信贷风险,从而在不断实践、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快速成长,为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争取到更多的机会。

摘要:近年来,“提前消费”这一概念屡次出现于人们视野,无形中已逐渐深入人心,引发了来自各层面民众团体的思考,不少人猜测“提前消费”是否会晋升为整体消费趋势。处于这样一种社会大背景下,愈来愈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了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这也就预示着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办理高峰期,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商业银行亟需改进革新当下正运行的信贷管理制度,审时度势、针砭利弊,以此促进商业银行的平稳发展。本文大致阐释了信贷管理的相关内容,随即结合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具体分析了改革前后的利弊所在,竭力展现改革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改革新变,利弊

参考文献

[1]邵琴.商业银行抵押信贷业务风险问题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3;22

[2]王相东.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4

[3]赵蔚.中国商业银行区域信贷配给研究[D].辽宁大学,2013

[4]贺潇颖.基于微观经济基础的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

[5]叶光毓.我国区域信贷配给的形成机制:理论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8

[6]满菲,穆彤.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10

[7]曾佳.浅析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实践[J].企业导报,2009;04

信贷制度 篇9

(一)“金融缺口”理论的形成

在现实经济中,中小企业不仅面临着包括与大企业在内的市场竞争,而且还面临着筹集资本金的困难和筹集债务资金的困难,中小企业外源性融资往往得不到满足。这就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缺口”,又称为“双缺口”,即“资本缺口”和“债务缺口”理论。大量研究表明,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着资本缺口。“资本缺口”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议员麦克米伦(Macmillan)向英国国会提供的关于中小企业问题的调查报告(Macmillan·s Report,1931)。麦克米伦研究认为,中小企业的长期资本供给存在短缺,这种短缺尤其明显地发生在那些单靠初始出资人的资金已经入不敷出,但又尚未达到足以在公开市场上融资的规模的企业身上(其实就是中小企业),因此它们很难在资本市场上融到资金。当时人们把“Macmillan·s Gap”(麦克米伦缺口)又称为“金融缺口”(Finance gap)。麦克米伦(1931)即“资本缺口”理论发表后的40多年,Bolton(1971)、Wilson(1979)等的研究结果仍然表明,中小企业筹集一定数额以下的资本时依旧面临资本缺口的障碍。与“资本缺口”相比,中小企业更容易遭受来自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债务缺口”的困扰。由于发行公司债券和公司商业票据来筹集债务性资金基本上与中小企业无缘,因此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是中小企业最主要的外源性融资来源。英国学者Ray(1983)等将“金融缺口”的存在定义为以下两种情况:当小企业投资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但由于资金供给的中断(得不到新的资金)而不能进行有盈利可能的投资的情况;当小企业获得资金的成本远远地大于大企业的该成本,致使小企业无法通过正常投资来实现其增长潜力的情况。上述两种情况表明,中小企业的金融缺口主要产生于资金的可得性(Availability)和融资成本(Cost)两方面。张捷(2003)补充了产生“金融缺口”的第三种情形,即当中小企业拥有具备赢利潜力的投资项目,但该项目赢利性与投资时限存在着紧密关系。此时,即使资金可获得、成本可承担,但由于金融交易所需的时间过长,企业可能无法在最佳投资时限内及时获得资金,此种情形被称为由融资时限(Time limit)造成的“金融缺口”。

(二)“金融缺口”的影响

“金融缺口”使中小企业的经营灵活性优势难以得到发挥,它阻碍了中小企业的成长,导致宏观经济因投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难以达到其潜在增长率,造成就业不足从而造成社会总福利的降低。并且,金融缺口还可能加剧中小企业在财务上的脆弱性,这也是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倒闭率远远高于大企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Sullivanetal等(1998)对美国中小企业破产原因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融资问题成为仅次于经济衰退等外部经济环境的第二大破产原因,因资金缺口而导致中小企业倒闭的比例接近30%。Berger和Udell(1998)研究发现,在美国金融机构的贷款占中小企业全部股本和债务额的26.66%,占全部债务额53%。在英国虽然银行贷款占中小企业外源性债务的比重从1985年至1990年间的60%减少为1995年至1997年间的48%,但银行仍是中小企业最主要的外部资金来源渠道。然而在多数情况下,即便可以提供抵押品或可以接受较高水平的利率,很多中小企业仍然无法获得足够的银行贷款。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2005)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的中小企业也遇到了全新的“资本缺口”和“债务性缺口”的融资障碍,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下,就很难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在西方学界来看,“金融缺口”(Financialgap)就是金融约束(Financialconstrint)。因而在讨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文献中,更多的是以中小企业金融约束(Financial constrint)来替代“金融缺口”(Financial gap)。笔者认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经济环境,因此用“信贷约束”概念比用“金融约束”或“金融缺口”更能准确地描述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现状。

二、中小企业信贷约束成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

一般来说,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总体处于信息不透明状态,使得中小企业很难向资金供应者有效传递真实或有价值的融资需求信息;另一方面,鉴于中小企业的信息不透明的特征,资金供应者也很难鉴别中小企业传递的信息真实度。在两者之间,无法得到信息对称情况下,信息不对称的负面作用是很大的。对中小企业来讲,中小企业缺乏像大型企业那样规范的财务报表“硬信息”,同时在向银行业传递基于人际关系沟通的“软信息”时,又受到区域和时间累积的严重局限。因此,在银行无法对中小企业信贷事前进行科学考察、论证、事中严格监管和事后严厉惩罚的情况下,对中小企业来讲,提供低成本高收益的虚假信息比提供高成本低收益的真实信息有更大的负面激励作用,既然银行无法鉴别企业申贷信息的真假,那么作为理性的信贷者,在信贷之前进行“逆向选择”也是符合经济学对人的基本假设及决策行为准则的。由于中小企业存在信息不对称,因而银行业无法有效对中小企业信贷之后的履约行为进行动态跟踪监管,同时又无法对违约后的中小企业实行严厉的惩戒,那么对申请到贷款的中小企业来讲,变更信贷资金的用途,或者隐瞒信贷资金创造的利润,甚至利用假破产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也就成了屡见不鲜的事件,这就是信贷利益博弈过程中难以制约的中小企业的“道德风险”行为。正因为如此,银行为了防控信贷风险而对中小企业采取“惜贷”行为就不难以理解了。在信贷市场,金融资源配置达到最佳均衡状态的前提条件是完全对称的市场信息、自由流动的市场生产要素和完全竞争的市场状态。如果信息是对称的,金融市场的价格杠杆——利率将是信贷市场唯一的决定性因素,可以自发地调节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市场最终可以在均衡的利率水平上出清。但现实中普遍存在市场竞争不完全和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而银行常常处于信息劣势。信息不对称直接影响了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增加了银行贷款供给损失的可能性,也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难。对大银行来讲,其信贷业务范围不局限于本区域的限制,因此在难以有效收集到中小企业的基于规范财务报表的“硬信息”时,又无法有效收集或不愿收集中小企业的基于人际关系沟通的“软信息”,那么作为理性的经济人,选择放弃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即使实际上可能是良好的业务也不失为一种上策,这就是大银行在审查信贷之前产生的逆向选择问题。对小银行来讲,其信贷业务范围主要局限于本区域的限制,但在有效收集基于人际关系沟通的“软信息”时,人际关系沟通的时间延滞期长和累积成本较高,所以中小银行也更加乐意于向那些熟悉的中小企业放款,而对于那些目前尚不了解的中小企业,即使实际上是良好的中小企业客户也会拒之门外,这就是小银行在审查信贷之前产生逆向选择问题。无论是大银行,还是小银行放款前产生的“逆向选择”行为都是可以用信贷配给理论进行解释的。根据信贷配给理论,银行业与企业利益之间的博弈结果只能是,银行业在无法鉴别企业信息真假的前提下,为防范风险宁可将会以低于市场利率的信贷价格对一些基本上完全信得过的企业进行放款,而不愿意以高于市场价格(利率)向高风险企业贷款。但银行这种行为结果也会将那些即使愿意承担市场利率,甚至高于市场利率的价格但不能被银行识别的良好企业也被拒之门外,因此,信贷市场的均衡结果是只有少数企业将获得及时相对廉价的信贷,而大部分企业都处于一种信贷紧缺的状态,即便是良好的企业或愿意承担高利率的相对劣质企业。在我国信贷市场,虽然目前银行贷款是我国中小企业债务资金的重要来源,但不是说银行贷款就满足了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有关资料表明,一方面,商业银行积聚了大量的储蓄存款资金难以释放,而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据调查,由于商业银行在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方面一直存在着种种限制,在2005年进行的固定资产投资的企业中,有66.9%的企业未能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有62%的企业自投资金占投资比重的80%以上;流动资金项下,贷款利用率稍高,但仍有43.5%的企业未能获得金融机构贷款,其中有52%的企业自有资金占流动资金比重80%以上。据资料统计,目前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仅占银行信贷总额的8%左右,这与中小企业创造国内生产总值的1/3,工业增加值的2/3,出口创汇的38%和国家财政收入的1/4的比例是不相称的。国家发改委资料表明,在对现有融资方式满意程度这一问题上,感到较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企业分别为19.84%和15.87%,而较满意的为19.84%,非常满意的为3.17%。见(图1)。上述状况表明,尽管各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但收效不大;现有的融资环境与企业希望的仍有较大差距,融资难仍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国家信息中心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小企业所需要的正常运营及投资资金中,有近一半要依靠内部募集等方式自筹;81%的中小企业认为“一年内的流动资金贷款不能得到满足”,60.5%的中小企业“没有长期贷款”。据中国银监会统计,2008年一季度各大商业银行贷款额超过2.2万亿元,其中只有约3000亿元贷款落实到中小企业,占了全部商业贷款的15%,比去年同期减少300亿元。可见,信息不对称是形成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难的又一重要原因。

(二)银企制度性约束与信息不对称

按照信息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信息与制度的关系密不可分,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创造信息功能。因此,一个有效的制度安排有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有效的制度必须解决信息问题。如果信息是对称的,那么很多制度都是等价的,解决不同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所需要的制度可能是不一样的,有的情况靠价格能够解决,而有的情况则要靠企业、政府或其他的制度安排来解决。在有效制度约束下,交易双方的信息劣势方不需要了解信息优势方的全部信息,而仅需了解制度本身的信息,对方是否会做出与制度相符的行为就可以了,这样可以节约信息成本,有利于使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得到缓解;相反,无效制度安排只会加剧信息不对称,从而会增加信息传递的难度和信息成本(徐建斌,2004)。银企关系制度的不同是导致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银企关系制度的不同,使得银行和企业在进行信贷交易活动过程出于各自利益和风险的考虑。在不完全信息市场条件下,企业会利用因制度的不同来“欺骗”银行,而银行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宁可放弃利益确保安全,而采取拒贷。对中小企业层面来讲,从产权角度看,产权制度是一种相对稳定和长期的制度安排,需要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检验,而中小企业先天性的高流动性风险导致其产权制度安排缺乏连续的时间沉淀和历史的检验。中小企业产权制度安排的不稳定性和短期性,导致外部资金供应者很难拥有其相对稳定性及可靠性都较强的内部信息,所以中小企业只能获得一些短期的流动性很强的资金,而很难获得长期的权益性资金,长期的权益性资金缺乏又常常提高了中小企业流动性的风险,使得中小企业倒闭概率提高。在转型期的国家,产权经济学具有极强的解释力。不适当的经济制度安排导致中小企业为自己利益最大化积极“寻租”,在缺乏严厉和有效的监控手段情况下,内部人会将中小企业的正外部性内化为自己的收益,而把企业的负外部性内化为企业的损失,再转化为银行的损失。所以,在转型期的国家,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还必须深化,使业主的损益完全与企业的损益息息相关,即把企业的正负外部效应都内化为企业内部的损益行为,从而减少甚至杜绝企业主的机会主义。就银行层面而言,在计划经济或一些转型期国家,产权经济学对其无效的银行制度安排具有极强解释力。此类国家中,银行产权制度安排的矛盾使得国有银行往往既处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商业化角色又处于政策型角色。实践检验这种银行制度安排是低效率,甚至是负效率的,因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或内部人控制行为,银行业制度安排之前必然进行逆向选择。在取得政府资金、政策支持时,保证会把资金政策按照国家制度安排运营,即该用于政策放款的原则支持国家的宏观政策导向放款,譬如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即使银行业本意是想把此类资金要用来其商业化运营的,但一旦资金和政策被国家赋予,国有银行业便会存在很高的道德风险,用国家的资金政策去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国有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剥离就是例证。同时,国家尤其是金融当局支持、强调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融资排难解忧,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丝毫没有缓解的趋势。2009年一季度,全国信贷总量增加了4.8万亿,其中,中小企业贷款增加额度只占不到5%。一方面,大银行给中小企业发放小额信贷客观上存在规模不经济、交易费用高的不利因素。研究表明,银行对大企业贷款的运作费用约为总贷款额的2.3%—0.5%,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各项管理费用高达2.5%—2.8%,因此大银行对中小企业失去热情。另一方面,国有银行业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和内部人控制严重,导致其运营的交易费用较大。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方面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却是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总体增量减缓,尤其是对中小企业更是“惜贷”如金。

三、中小企业信贷约束化解的金融制度设计

(一)完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

随着金融制度的改革推进,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作为商业银行制度建设的一部分有了一定的发展和创新,但是与外资银行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1994年至2005年中,我国银行业的市场化的程度不断加快,但市场化速度很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要尽快提高竞争力,就必须加快制度创新。这就要求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大、加快贷款管理制度改革和创新的力度,以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服务水平。(1)完善贷款管理制度。据中国银监会杨再平(2005)撰文,2004年主要国有商业银行实现了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的“双降”,但若剔除政策性剥离因素和新增贷款稀释效果的影响,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实际上是“不降反升”。高风险、低收益仍是国内银行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陈禄堂,2006)。这就说明信贷管理制度在银行资产业务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完善贷款管理规章制度就是要求按照“全面、审慎、有效、独立”的内控原则和新形势、新业务的发展需要,及时修订完善内控制度,确保内控制度渗透到信贷业务的各个过程和各个环节。理顺商业银行内部贷款管理职责,强调信贷牵头部门对贷款制度的总体把关,信贷相关部门在贷款制度建设方面要服从全局性安排;加强信贷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和内部审计部门再监督,畅通信息反馈机制,促进信贷管理内控制度不断完善。同时,要打造对中小企业切实有效的贷款管理机制。主要是选准信贷切入点,应突出地方特色,集中资金支持部分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帮助其向“小而精、小而新、小而优”的方向发展,防止贷款过度集中。(2)完善授信管理制度。一方面要规范授权、授信的管理和监督。商业银行各分支机构要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制订详细具体的授权、授信实施细则,检查办法和考核标准,指定专门部门负责授权、授信制度的管理和监督,以保证授权授信制度认真执行。另一方面,要实行严格的授权、授信问责制度。建立与中小企业特点相适应的授信评审体系,适当下放贷款权限,允许基层行在核定的贷款额度内自主审查发放贷款减少对客户的管理层次,提高工作效率。对小企业信贷业务审查要改变那种层层审批,由贷审会集体审查却没有责任的贷审制度,制定授信审批双线制衡原则和授信尽职调查制度。同时,要建立责任追究、问责和免责制度。对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各项活动进行合规检查和审计,并根据信贷人员的尽职情况和风险的不同成因,注意区别考察失误与客观变化所形成的风险责任,追究或免除有关责任人的相应责任,建立与小企业贷款业务相适应的信贷文化。(3)建立高效的贷款审批制度。信贷审批是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贷业务发生前的最后一道关口,是信贷业务的制高点。高效的审批机制可以提高信贷效率,降低信贷交易成本,这也是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要求。因此,高效的审批制度就是要精简和优化信贷审批流程,做到既快又好、又好又快,既控制了风险,又满足了企业要求,尤其是中小企业贷款要求。具体来说要实行以下重要审批制度,一是实施分层审批制度。即在坚持审贷分离、民主决策基本机理的前提下,按照信贷业务品种、金额、风险程度的不同,分别采取调查审查后提交有权审批人直接审批、调查审查后提交审批中心专职审议人合议后审批、调查审查后提交贷审会集体审议后审批等三种审批方式。二是建立独立审批、中心审批、合议审批三位一体的审批制度,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科学界定行长、副行长、独立审批人、审查审批中心职责,避免职能交叉、职能延伸、职能膨胀,处理好过度集中审批与决策信息不对称矛盾。同时实施独立审批人派驻制,独立审批人由委派行选聘并授权,独立于驻地行(独立审批人履行职责、日常办公所在行),负责权限范围内驻地行信贷业务审批。二级分行独立审批人由一级分行委派,县级支行独立审批人由一级分行或二级分行委派。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贷款审批制度要有利于中小企业贷款需求。因为中小企业贷款需求具有需求频率高、需求数量小的特点,商业银行应为此设立中小企业授信专职审查人员,并在坚持授信风险管理垂直、专业、独立原则,实行贷审分离和前后台完全分开的基础上,推行分级授权个人签批制,适当下放贷款权限,细化对各级签批人的授权标准,对符合市场准入要求的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由有权负责人等在各自授权额度范围内签批,不再通过贷审会审议,减少审批层级,合理精简流程,确保中小企业授信申请得到及时处理,较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短、频、快”的需求特点。(4)完善贷后管理制度。根据“信贷配给”理论,贷款之前银行有可能会做出“逆向选择”,贷款之后中小企业有可能会出现“道德风险”。贷后管理是贷款管理的最后环节,是信贷风险监管的关键环节,也是信贷风险防范的最后一道关口,必须认真把好、把严。贷后管理要形成严格的制度,要切实做到贷款的“事后监督到位”。客户经理是授信后监控的第一责任人,要在贷款发放后强化对客户现金流量的监测分析和授信用途的检查。对保证金的动态变化、抵质押物保管和价值、权属的变化、担保人代偿能力的变要及时了解化。要定期上门了解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认真分析企业财务报告,分析、判断信贷资产风险状况。同时要多方了解企业真实经营状况,应在规定的不定期监控周期内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应记录。通过实地考察、现场座谈、与第三方沟通信息等多种方式,及时、准确了解企业的重大变动。对出现风险预警信号等可能危及信贷资产安全的迹象,应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的加固保全等挽救措施。只有这样银行才不会“担心”中小企业会出现“道德风险”问题,因而银行贷前的“逆向选择”行为也会减少。

(二)完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控制度

信贷风险管理也是信贷市场制度管理的核心之一。建立完善我国现代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和管理体系,必须着力抓好制度关键要素。同时把握先进性原则,构建以风险防范、控制为核心的信贷风险管理制度;把握层次性原则,探索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把握动态性原则,建立和强化信贷风险预警体系;把握渐进性原则,加强信贷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把握应变性原则,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和信贷资产质量;把握人本性原则,带好一支高水平的信贷风险管理队伍(阙方平,2006)。主要内容应该是:(1)健全风险预警制度。对各种可能给信贷资产质量带来消极影响的因素及时监控,做到信贷风险早发现、早防范、早补救。围绕经营行为、业务管理、风险防范、资产安全等方面,定期开展业务分析、信贷资产质量评价和资金运用风险评估,对信贷资产质量状况、流动性状况和企业财务经营状况进行分析识别,预测预报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为信贷资金的合理营运提供决策依据。设置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风险预警线和控制线,落实专人监控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及资产质量的动态变化状况,通过书面、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监控提示。注重信用教育,加强政策引导,提高企业信用意识,规范企业信用行为,创造良好信用环境。(2)建立倾向性风险管理机制。首先,要把好行业和客户准入关。在同等条件下有重点、有选择地支持符合国家产业导向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信贷政策要与总体性行业政策、信贷资产结构调整目标相一致。对持续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潜力好的中小企业应予以大力支持,同时应淘汰一定比例的中小企业。其次,要科学评判中小企业等级。在收集历史基础数据基础上,建立先进的中小企业信用评分系统,按信用等级制定相应的抵押保证类型和贷款利率档次。在客户评级方面,应结合中小企业特点,使信用评级科学、合理地反映小企业的资信状况和偿债能力。(3)完善信贷风险补偿制度。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是解决欠发达地区的信贷需求与保证金融机构的安全稳健运行之间的矛盾重要环节。建立一种以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的专项支出为主体,按商业银行贷款数量一定比例提取的资金为辅助的特别基金,对欠发达地区的信贷投入实行政策性补助,解决其后顾之忧。

(三)完善商业银行信贷激励与约束机制

目前我国银行的信贷管理考核制度强调通过制度加强控制,对人的激励显得不足。如责任人为了避免出现贷款损失从而避免处罚,往往对不熟悉但又有风险的贷款拒之门外,或者对有问题贷款在到期前进行不应有的展期或给予新贷款以收回旧贷款的本息,反而隐藏了风险,为了将个人责任变为集体责任,往往将所有贷款无论金额大小都推给审贷委员会研究决定。其结果是滥贷虽然得到控制,但惜贷不可避免,贷款工作效率降低了。因此,现时的问题应该是强调激励与约束机制并用,重在激励,以充分发挥信贷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建议从以下方面入手:(1)实行信贷人员等级管理制度。打破目前信贷审批权限按行政职务大小层层下放的旧框架,实行审批放贷和行政完全脱钩。可按实际能力和以往业绩给予信贷管理人员相应审批权限,并每年进行一次审定,视情况决定提升或降级,创造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的工作环境。(2)实施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把信贷管理内控制度建设和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建立信贷人员选拔、培养、考核、奖惩、使用和淘汰的良性机制,切实加强对客户经理履职情况的管理和考核。通过教育和管理结合、激励与约束结合、提高整体素质。(3)加强培训制度建设。通过培训增强信贷工作人员依法经营意识,加强信贷人员金融法律法规培训,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在信贷工作中增强自觉依法、合规经营的意识,从根本上杜绝违规行为,防范金融风险。(4)改革现行工资分配制度。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特点决定了贷款银行除了必须具备高超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极强的责任心外,还应重视在对员工的正激励方面应坚持市场化的报酬原则,加大绩效工资比重,破除行政级别的工资制度,全面推行客户经理等级薪酬制度。

(四)鼓励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实行主办银行制度

主办银行制度是间接金融环境下的产物,是企业为了稳定地获得外部资金的一种机制安排。即银行与借款企业形成某种产权关系,银行除了是债权人外,还是借款企业的股东或股东代理人,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主办银行制度是一种双赢制度,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实行主办银行制,不仅银行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且中小企业因此而能够获得稳定的资金。特别是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融资时,很大程式度上不是依据其财务报表这类“硬信息”是否合格,而是依据与中小企业密切接触的信贷经理的主观判断。在间接金融为主导的环境下,企业为了稳定地获得外部资金,银行为了降低风险,以及出于规避管制等其他原因,主办银行制率先在日本发展起来。国际上日本和德国是主办银行制典型。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外部融资渠道基本上只有银行贷款,而投资基金、创业板等直接融资都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主办银行制大有英雄用武之地。通过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直接投资或银行控股投资公司对中小企业行使股东代理权来构建新型银企信用关系,对于保障中小银行经营效率的质量,降低监管成本,维护银行体系的安定;对于中小企业和中小银行较快地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与信任,以帮助中小企业尽快解决外部融资,促进经济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实,关于中小企业与中小银行融资这种“特定关系”,国外经济学家早已对此进行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Strahan和Weston(1996)在分析比较银行给予中小企业贷款形式时发现,小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一般要比大银行多,大银行仅占中小企业贷款市场份额的35%,而占大企业贷款市场份额的82%。之后又在1998年,通过证实研究证明了中小银行给予中小企业信贷份额比大银行大的原因有:管理规则阻止大银行给予任何单个借款者总资本15%以上的贷款;即使大银行被允许做出更大比例的贷款,它们也无法做到充分多样化,会增加其对违约风险的脆弱性;中小银行很难与大银行竞争大额贷款,因为企业偏向于从一家银行获取所有的金融服务,而大银行能够为大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样中小银行处于劣势,但是它们拥有必要的金融资源来满足中小企业的需要。Berger(2001)在关注了中小企业信贷可获得性时认为,中小企业资金需求高度依赖于银行外部融资,而银行在拓展信贷给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时所利用的最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关系贷款。

(五)建立担保机构与银行业的合作机制

信用担保机构是以专业化经营信用应运而生的。大部分信用担保机构是基于一定的区域开展信用征集活动,尤其是互助性担保机构,对区域内的中小企业有着相当的信用征集优势,信息对称度高,征集成本低。然而,银行业尤其是大银行缺乏这种优势,所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就能够弥补银行业的不足,同时也能够分享银行业的部分信贷收益。银行在给高风险中小企业提供贷款都要求有担保机构提供担保,进行风险转嫁。但如果银行单方面要求担保机构提供担保未必就能实现,只要担保机构不接受担保,贷款就很难成交。如果银行与担保机构协同合作问题就解决了,这样,三方都在信贷活动中得到好处是不言而喻的。近年来专业信用担保作为一种重要的中介服务,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银行的认同。在担保机构介入的情况下,由于信用的提升和风险的分散,银行成为最直接的受益方。在一些地区,实力较强、运作规范、资信程度高的担保机构,已和银行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所以,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担保机构与银行业的协同机制是非常必要的。但在我国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是分离的,由于我国对担保比例没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风险损失由担保机构100%承担,只要担保机构同意担保,金融机构都给予贷款。这样就造成了我国担保机构集中了过多的风险,不仅导致担保机构的责任与能力不对等,也弱化了银行业对企业的评估,加大了整体风险。因此,实现银保合作应在以下方面进行:(1)降低合作门槛。目前中小企业对于信用担保市场的需求与所有信用担保企业所能提供的担保额度之比约为12:1,信用担保机构实际担保贷款额仅为申请额的10%左右,缺口巨大。鉴于目前我国担保机构规模相对较小,资金来源有限,有的担保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合作银行要从实际出发,不论规模大小,只要注册资金到位、具备信用资质、能够有效防范风险就可以建立合作关系。(2)合理确定放大倍数。合理的放大担保倍数是担保机构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保证。贷款银行要根据担保机构服务对象、担保能力和信用状况等因素,参照担保机构信用资质,合理确定担保机构放大倍数。原则上对具备B级信用等级的担保机构放大不低于5倍,对A级信用担保机构可放大10至15倍。放大倍数应在银行与担保机构合作协议中明确界定,并明确违约责任。(3)合理分担风险责任。实行风险分担是增强双方责任心、防止不作为或乱作为的重要措施。由担保机构全额承担风险不符合市场公平原则,贷款银行和担保机构应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积极探索责任分担的有效形式,合理确定双方各自应承担的风险比例,增强双方防范风险的责任意识。根据国际经验,信用担保机构承担责任的比例一般为70%左右(法国50%、日本50-80%、德国50-80%、美国80%、加拿大85%)。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贷款银行与担保机构风险分担比例可划分为两个档次:3/7或3.5/6.5。同样,贷款银行除获得贷款利息外,还应享有担保比例的担保收益。这样通过风险分担将双方结为利益共同体,从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等方面共同防范金融风险。(4)合理实行差别利率。按照风险定价和互惠互利的原则,银行应对被担保的企业降低或取消利率上浮幅度,以冲减企业因缴纳担保费增加的成本。对运作规范、信用良好、资本实力和风险控制能力较强的担保机构承保的优质项目,可按人民银行利率管理规定执行基准贷款利率或适当下浮贷款利率。(5)合理执行担保费率。担保机构应根据《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意见的通知》中“担保费率实行与其运营风险成本挂钩的办法,基准担保费率可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50%执行,具体担保费率可依项目风险程度在基准费率基础上下浮动30-50%”的规定。担保费率过高会加大企业经营成本,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担保费一般为1%左右,法国为0.6%,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特区仅为0.5%左右。合理收取担保费率,做到风险与收益相匹配是担保机构应遵守的原则。

摘要: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问题仍然是“融资难”。本文借助于“金融缺口”理论考察中小企业信贷约束困境,并从制度性约束和信息不对称视角,深层分析了信贷约束的原因,为化解我国中小企业信贷约束,应从融资制度安排上进行重点设计。

信贷制度 篇10

1 赤道原则之起:金融机构项目融资中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之需求

赤道原则是金融机构管理项目融资环境风险的国际标准, 是金融机构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必要和重要组成部分。赤道原则是金融机构管理环境和社会风险的一套系统性工具, 它的产生, 首先是来源于金融机构对项目融资中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的内生需求, 其次才是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手段。只有揭示了赤道原则产生的内在动力, 我国的金融机构才能更加理解实施赤道原则的必要性。

1.1 基础:国际金融公司制定的项目融资中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指南

20世纪初, 项目融资在整个国际社会悄然兴起, 由此所带来的环境与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受其影响最为深远的银行业, 为挽回其所遭受的经济与声誉的双重损失, 迫切需要一系列规范以缓释或避免项目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由国际金融公司和荷兰银行联合召集的银行业会议于2002年在英国伦敦召开, 这次会议共有9家大型银行参加, 议题主要围绕项目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问题而展开。会议中讨论了由参会银行提供的项目融资案例所导致的环境与社会风险, 并总结造成贷款银行声誉和环境损失的成因。会上, 花旗银行提出建立项目融资中环境与社会风险规避体系的提议, 得到与会银行的一致同意。9大行组成的工作组随之成立, 其主要任务就是拟定一份适用于整个银行系统的项目融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控框架。此后工作组举行了多次电话会议, 商讨该风险管理系统。通过电话会议在各大银行之间的交流, 花旗银行、荷兰银行、西德意志州立银行、和巴克莱银行赞同在世界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的环境和社会保障系统的基础上, 创建一套银行业项目融资中关于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的指南。这个指南就是赤道原则 (the Equator Principles, 简称EPs) 。

赤道原则作为一个行业基准, 其旨在判断、评估和管理金融机构项目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 其对制造业、化工、能源、基础设施等62个行业在环境、健康、安全等方面的标准与解决途径做出了规范。践行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 必须对其所投资项目的环境与社会风险负责, 按照统一的标准评估此类风险以决定其投资行为, 从而利用金融杠杆促进各类环保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项目的顺利实施;在项目分类上明确地区分社会和环境影响评价, 更加强调项目的社会风险和影响;承诺定期进行信息披露以增加项目的透明度。

1.2 核心:将环境与社会责任融入贷款政策、贷款制度和贷款管理之中

赤道原则是一种没有国家参与的“自我规制型”规范[2], 其核心是将环境与社会责任融入贷款政策、贷款制度和贷款管理之中。赤道原则为金融机构提供一个统一的范本, 使即将或正在进行的各类融资项目符合环境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总体目标。赤道原则金融机构[以前称赤道银行, 后来由于出口信贷机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接受赤道原则, 因此, 在新修订的赤道原则中, 把赤道银行更名为赤道原则金融机构 (EPFI) 。] (实行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 EPFI) , 承诺只向符合赤道原则相关标准的项目提供融资。项目融资的借款人在提出贷款请求的同时, 必须出示由第三方权威机构出具的项目环境与社会风险评估报告, 并由EPFI对该评估报告进行审慎性审查。对于赤道原则明令禁止的项目, 以及国际金融公司 (IFC) 提出的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政策和绩效标准及环境、健康与安全指南 (EHS) 体系限制类的项目, 赤道原则金融机构均逐步限制新增项目贷款, 并压缩其现有信贷投入规模。赤道原则将项目融资中可能出现的环境与社会风险提前予以缓释或者规避, 确保融资项目向利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方向演变, 实现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 实行赤道原则的大型跨国银行已有40余家, 赤道原则已成为推进国际项目融资的首要评估标准。现有赤道原则金融机构主要包括花旗、渣打、汇丰等, 成员中有25%是发展中国家的银行, 兴业银行是亚洲区内唯一一个非日本银行。赤道原则在具体实施中比较看重企业的社会、环境责任, 世界银行、欧盟和美国的进出口银行等已将环境作为投资贷款、风险评估等的考虑因素之一, 另外,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开始利用经济手段解决环保问题。

2 赤道原则之承:金融机构与低碳农业发展互利共赢的交点

赤道原则虽不具备法律条文的效力, 但却成为金融机构不得不遵守的行业准则, 中国不能成为赤道原则“缺席者”。赤道原则不但可以发挥向低碳农业可持续融资的功能性作用, 更代表了未来国际金融市场体系的发展方向。与农业生态环境互动下的系列金融体系, 将在金融领域打破旧体系, 迎来新的国际金融体系。我国与其他国家一样, 尚处在农业生态环境与金融互动创新的起跑线上, 以赤道原则为范本开展低碳农业金融支持是实现低碳农业与金融机构互利共赢的重要举措。

2.1 降低融资项目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 提升低碳农业项目质量

赤道原则严格的责任机制将帮助低碳农业贷款人和项目主体完善内部管理流程, 提升管理环境和社会风险的能力, 履行好社会和环境责任, 能够缓释我国金融机构在开展低碳农业融资业务过程中的系统风险。例如兴业银行的节能减排项目贷款, 主要是该行对借款人发放的, 用于节能减排项目的人民币贷款。该项贷款产品期限较长, 可以着力解决中小低碳农业企业中长期贷款难的问题, 采用灵活的担保方式, 同时根据项目现金流和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来选择还款期限, 较好地缓解企业还款压力。无论是自身进行低碳农业发展的企事业单位、专业节能服务公司、节能减排设备生产企业, 还是公用事业服务商, 以及专业从事开发和实施清洁能源机制项目以出售核证减排量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企业, 都可以申请该项贷款产品。赤道原则建立了涵盖环境风险的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审批、贷后管理在内的项目融资管理制度, 并运用与之向匹配的风险管理系统对客户及其项目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对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可能存在的社会和环境风险进行充分的识别和控制。

赤道原则的审慎审核制度在降低金融机构环境与社会风险的同时, 对急需融资的低碳农业项目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一个低碳农业项目存在较大的环境与社会风险, 其实施不仅不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反而可能增加农业生态环境的负担。现阶段, 大量农业生产经营者打着低碳的旗号, 寻求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低碳农业项目遍地开花, 反观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实效, 却并没有与低碳农业项目的数量成正比, 量变而未实现质变。为此, 赤道原则对金融机构而言, 起到了过滤器的作用, 筛检出真正有益于生态环境的低碳农业项目。发展低碳农业的目的, 在于实现“两高三低”, 即高效益、高碳汇、低排放、低污染以及低能耗。低碳农业项目更应以“两高三低”为标准, 才能提高我国低碳农业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

2.2 引导金融资源的绿色配置, 强化低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内部管理

赤道原则是现代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引导资金和贷款流入促进国家环保事业的企业和机构, 并从破坏、污染环境的企业和项目中适当抽离, 从而实现资金的绿色配置。支持低碳农业发展的金融机构在配置与调控资源上具有独特作用, 通过金融业有意识的引导资金流向, 避免盲目追求数量型扩张、严重依赖资源和消耗资源型项目或企业得到大力发展, 促使金融资源流向那些有良好低碳表现的企业或项目。采用赤道原则, 实施绿色信贷, 不仅可以扩大支持低碳农业发展的金融机构以及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 增加利润, 吸引更多的客户, 提升品牌形象, 增加环保意识和经营收益等, 有利于摆脱过去造成困扰的贷款“呆账”、“死账”的阴影。同时, 推行绿色信贷亦是增强竞争力的迫切需要。目前, 实施绿色信贷已成为我国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支农的金融机构以及农村金融机构都能以相同的环评标准作为信贷投放的条件, 可避免其他银行因环评不达标拒贷的贷款, 从而带来信贷风险。

毋庸置疑, 金融资源是有限的。要让有限的金融资源流向低碳农业生产经营者, 以推动其低碳农业发展, 这类生产经营者本身就应当完善其内部管理。因为, 内部管理是低碳型企业的生命之所在, 是保证其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而资金管理又是其重中之重。资金是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等活动过程中的最基本要素, 是保障企业顺利运转的核心,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的经济效益往往取决于其资金流转的顺畅与否, 只有保障低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内部资金管理, 才能充分实现其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不仅是低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追求目的之一, 更是金融机构进行低碳农业项目融资的关注焦点。只有高效益的企业才能吸引金融机构更多的资金, 以充分发展其低碳农业。2.3提高金融机构风险防范能力与社会责任意识, 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

目前, 赤道原则已经具备了一系列的社会、环境风险管理设备,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金融机构科学地筛选出优质可靠的项目, 还能帮助它们监督有关项目的实施, 提高其风险防范能力。实践证明, 高碳发展不仅直接增加了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 甚至可能危及整个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3]。若不加强其环境风险管理, 一旦发放给高碳排放量的农业企业贷款, 不但影响其社会形象, 而且将造成其信贷风险。采纳赤道原则后, 金融机构就可以减轻甚至避免贷款项目对生态造成的损害, 政府、民众、非政府组织对此的非议也会减少, 金融机构会重新树立一个推进低碳农业积极发展的良好形象, 从而获得利益相关者的支持, 提高自己的评级和品牌竞争力。

金融机构发放贷款, 以促进低碳农业发展, 是充分发挥经济的杠杆作用、在低碳农业领域引入市场机制的重要表现。好的低碳农业项目, 是经济效益、节能减排以及宣传教育三重目标的有机结合。虽然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年聚焦“三农”问题, 且每年对低碳农业的发展策略都有或多或少的涉及, 但是我国低碳农业的发展现状仍然不尽如人意, 这与发展低碳农业过渡依赖国家财政扶持有着密切的关系。市场是一切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风向标, 以赤道原则为基准, 金融机构投资低碳农业充分发挥市场的自由竞争效应, 契合现阶段低碳农业市场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国家财政是引导农业低碳化发展的基础, 市场是低碳农业发展的核心。

3 赤道原则之转:金融机构助推低碳农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但是自然资源稀缺与人口众多的矛盾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掣肘, 制约着我国农业安全与生态环境保护。为解决这一矛盾, 我们寄希望于发展低碳农业。现阶段低碳农业的发展同样受制于金融支持的不足。赤道原则作为弥合低碳农业发展与金融机构营利需求的规范, 在我国的践行过程中仍然困难重重, 面临着诸多瓶颈约束。

3.1低碳金融制度保障匮乏, 制度供给滞后于低碳农业的发展要求

低碳金融是与低碳经济相关的投融资活动, 即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技术和项目的直接投融资、碳权交易和银行贷款等金融活动[4]。低碳农业继承了农业的弱质性特质, 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制度与政策保障其发展。自1974年12月, 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发出 (74) 国环办字1号文件《国务院环境保护机构及有关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责范围和工作要点》提到:“组织制定污水灌溉和渔业用水的水质标准”、“组织制定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以来[5], 我国践行低碳农业的制度与政策仍然停留在略有涉及层面。低碳农业发展需要制度与政策保障, 为其提供金融支持的金融机构更需要制度与政策保障其合法地位与基本权益。

此外, 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也还处于酝酿和探索阶段。从国际发展趋势看, 积极运用环境经济政策是环境管理改革的重要方向。从环境与发展的国际进展情况看, 市场手段在降低环境保护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减少政府补贴和扩大财政收入诸多方面, 具有行政命令手段所不具备的显著优点。正是由于环境经济政策的优点, 环境经济政策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越来越多的国家中得到广泛应用, 也有了较为成功的经验。目前的中国低碳工作中, 经济手段已有不少应用, 但它们仍然只是法规制度和行政命令的补充, 市场机制发育不完善, 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环境经济政策研究。在全面完善市场经济的形势下, 低碳农业政策与市场机制的结合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3.2 内外部激励和监督机制不健全, 金融机构支持低碳农业发展动力不足

农村金融机构的股东、投资者、员工低碳和社会责任意识尚不强。且该种金融机构内部在公司治理方面还没有建立起与低碳农业贷款业务配套的制度, 也缺乏符合绿色金融发展需要的约束激励机制。相关金融机构内部的低碳发展和社会责任意识很容易被繁重的经营考核压力和诱人的经济效益冲淡, 使得本就惨淡的低碳农业金融支持业务更显萧条。图1列出了2012年国内主要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工商银行的5000亿贷款占全部项目贷款的比例仅为6.74%。从外部来看, 地方政府部门还没有建立起对相关金融机构支持低碳农业发展的金融业务的激励机制[6]。低碳农业追求农业温室气体减排, 以“生态效益”作为其发展目标, 故其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特征[7]。人们在购买公共物品时, 出于自利的心理, 总会希望公共物品的涵盖范围能够广一些, 从而能够不付费或少付费地获得更多的福利。基于我国低碳农业的公共物品特性, 政府的激励是金融机构向低碳农业项目发放贷款的动力。

我国低碳农业经营主体“绿色消费”意愿不够强烈, 对相关支农的金融机构的监督不足;且某些高污染、高耗能的行业也是高利润、高收入的行业, 商业银行自身利益和地方政府的保护很难大幅度地缩减对这些行业的信贷规模。一些地方环保部门拒绝提供污染企业名单, 农村金融机构出于银地关系和谐的考虑, 会根据地方政府的一些贷款批示向污染企业提供贷款。所以说, 实行绿色信贷,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银行的利益和企业的风险结合起来。但目前的情况是, 污染企业并没有完全承担污染风险, 风险还被一些地方政府承担着, 而由地方政府承担风险等于没有风险, 最终导致绿色信贷新政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招商银行以及兴业银行2012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整理计算所得。

3.3 金融业服务低碳农业的信息共享渠道不畅, 低碳信息交互性低

根据现有的制度设计, 低碳信息的共享主体为金融机构和环保部门, 环保部门为信息发布主体, 金融机构为接收主体。环保部门发布的低碳信息是金融机构进行审慎审核的基础。低碳农业是一个新兴产业, 低碳的判断需要拥有专门的技术, 环保部门囿于其自身的侧重点以及技术水平, 所发布信息并不能完全体现低碳信息的专业性与针对性。有时甚至会根据上级政府部门的相关指示, 将某些不利信息予以屏蔽。低碳信息在环保部门与金融机构之间交流是一个单项的过程, 环保部门仅将所收集的信息提供给金融机构, 能否适用则不在环保部门的管辖范围之内。

地方保护主义、政策执行不力等现象在低碳农业领域比较普遍, 低碳信息也不透明。虽然, 我国已将节能减排指标纳入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但在具体领域、具体项目、具体企业, 低碳政策的实施还不是非常顺利。同时我国对低碳违规信息还缺乏完善的发布机制, 金融机构不仅缺乏低碳专业知识, 也面临信息获取的高成本问题。金融机构对大多数不属于国家监控范围的企业、项目的低碳违规情况, 只能通过实地调查或媒体报道获得, 有的甚至难以获得, 信息极不对称。赤道原则的适用需要完善的信息共享与交流平台, 否则不能发挥金融机构审慎审核的作用。这样不仅不能降低和缓释金融机构在融资项目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 还影响我国金融支持低碳农业发展的业务效果, 同时降低低碳农业的发展质量。

3.4 金融机构环境风险评估体系不健全, 针对性的低碳标准缺乏

项目融资中, 融资方出具相应的环境和社会风险评估是保障赤道原则金融机构利益的一项重要举措。评估报告还应当由融资方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办法和缓解措施, 赤道原则金融机构则根据该评估报告出具相应的评估意见。践行赤道原则, 应根据其一整套行业标准予以执行, 如IFC的绩效标准和EHS指南 (1) 。赤道原则同时还规定, 如果东道国的法规与EHS指南中所述的绩效水平和衡量标准不一致, 项目应采用其中较为严格的标准。相比于赤道原则金融机构注重融资项目的环境与社会风险, 我国金融机构则更多的考虑其本身的经济效益, 忌惮的是低碳农业项目的经济风险。较之赤道原则金融机构, 我国金融机构对于环境风险评估项目主要进行的是形式审查, 而非实质审查, 且缺乏对环境社会评估报告的强制性要求。现有的风险评估体系依赖性极强不具有独立性, 其评估数据主要源自环保部门。

金融机构对低碳农业项目的审慎性审查离不开科学而规范的低碳标准, 即以何种标准确定一项低碳农业项目是低碳的, 并且能够量化为具体的数值。在财政和金融的大量资金涌向低碳农业领域的同时, 我国的低碳标准体系却始终未能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低碳标准的缺乏, 必然会造成低碳农业项目评估的不统一。这必然会导致某些低碳化程度高、温室气体排放量低的项目由于资金的缺乏而受到搁置;那些高碳项目源于评价标准的不一致而被评定为低碳从而大力发展, 却没有真正实现低碳的目标。

4 赤道原则之合:低碳农业绿色信贷法律制度之因应性变革

赤道原则鼓励金融机构要审慎地检查项目中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制定了环境和社会最低标准并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 并成为各国金融机构运作的行动指南。资本是维持并不断促进低碳农业发展与增长所必须的金融基础, 金融力量可能成为撬动低碳农业规模性发展的杠杆[2]。金融机构以赤道原则为环境责任基准, 并将其内化为一种自觉的遵守行为[8], 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农业绿色信贷体系的关键。

4.1 以赤道原则为蓝本完善相关法律与政策, 为低碳农业国际融资创造条件

赤道原则的自愿参与性决定了其并不具备法律的强制效力, 实施赤道原则与否主要基于金融机构的自愿选择。但是由于其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 已经成为国际项目融资的行业标准和国际惯例。金融机构只有在环境和社会问题上与主流观点保持一致, 才有机会开拓其国际市场。赤道原则规定, 借款人必须在环境评估报告中注明已遵守东道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国际条约和协议。由于大量的外资赤道原则金融机构纷纷为中国的重大农业项目提供资金, 中国应有相关的法律, 以备中国借款人、外资赤道原则金融机构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时参考。随着低碳农业的纵深发展, 金融机构信贷业务的深化, 在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时, 应充分考虑低碳农业的特殊性, 并制定相关的针对性规范, 增强金融业对低碳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在政策上, 要结合实际制定环境、低碳、节能减排等信贷政策, 编制环境、低碳、节能减排等风险管理方案, 用以指导信贷业务, 规范低碳农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 发展低碳农业, 倡导农业节能减排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与义务。金融机构在追求金融逐利性的同时, 更应当考虑环境道义因素[9]。赤道原则下的项目融资, 则应当将发展低碳农业纳入其规制范畴。低碳农业项目多为中长期项目, 且所需资金数额大, 在国内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其需求的情况下, 应当将视线投向外资赤道原则金融机构。因为全世界范围内都会受到金融机构的环境与社会责任的影响, 低碳农业所产生的效益是世界的效益, 应对的是全球气候变化。

4.2以县域绿色信贷激励制度为核心, 建立甄别企业和项目贷款的环评体系

县域绿色信贷激励机制的对象有两个:银行和低碳农业生产经营者。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 是银行和低碳农业生产经营者在接受赤道原则时“有利可图”。在激励机制的引导下, 银行、低碳农业生产经营者才会自发地遵守赤道原则, 并践行绿色信贷业务。如日本瑞穗银行接受赤道原则后业务量的提升;而低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应用环保技术, 提高清洁生产能力的时候能够得到实际的好处, 如优先获得信贷或者减轻借贷成本、延长借贷期限等。同时, 县域绿色信贷激励机制的构建更加强调因地制宜, 将激励机制的适用范围限制在县域一级, 有利于促使不同的地域开展更适宜于本区域低碳农业发展的绿色信贷业务。因此, 应鼓励相应的激励措施, 一方面对于低碳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县域低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大鼓励性经济扶持力度;另一方面还应当加大对践行绿色信贷支持低碳农业发展的金融机构予以财政支持, 如实行所得税的适当减收, 向低碳项目实行贴息, 建立县域低碳减排奖励基金等。

赤道原则的调整对象仅限于项目融资, 而发展低碳农业除了项目贷款外, 还应当包括对低碳生产经营者的企业贷款。企业贷款的环境风险评估, 应当着重于企业自身的社会和环境风险及其风险防控能力;项目贷款则应侧重项目的环境友好度。由于项目贷款和企业贷款环境风险评估的侧重点不同, 应对两者予以区分, 设计出更适应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绿色信贷体系。前者的环评设计应从我国实际出发, 后者则可以更多的借鉴赤道原则的相关规定。例如, 加拿大各商业银行实施赤道原则时, 形成了较为通用的环境评估决策机制 (图2) 。

4.3 严格贷款人应有的义务, 发挥NGOs的积极作用

在修改《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时, 应强调贷款人向项目提供资金时要对项目有关的环境与社会问题进行审慎性审核, 否则, 贷款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就要承担包括刑事责任在内的法律责任[10]。将低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环境责任长期停留在道德层面, 依靠自身道德水准的提高来保障, 是极不稳定的。项目融资的贷款人无论出于金融风险, 还是从低碳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环境责任考虑, 都应该知道有关项目的社会与环境风险。因此, 贷款人应该对它提供的资金用途负责, 只有将服务于低碳农业的环境责任法定化, 用法治取代伦理, 才能建立一种有效的利益制衡机制, 这与赤道原则的要求是一致的。

NGOs在低碳农业的发展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绿色信贷体系的完善NGOs更应发挥其中立性, 发挥其积极作用。赤道原则项目融资的社会与环境风险评估由融资方提供, 是由融资方聘请独立的第三方专家出具的。我国绿色信贷金融机构亦应当将环境风险评估交由拥有专业技能的NGOs完成, 这样不仅能够完善公众的社会参与机制, 还能保证评估报告的公正性与评判标准的一致性, 更是践行赤道原则第三方专家独立审查原则体现 (2) 。此外, NGOs还应当承当对绿色信贷业务的监督管理工作。

4.4 搭建金融业服务低碳农业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平台, 统一农业低碳标准

低碳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不能仅局限于金融机构与环保部门。从政府职能角度看, 掌握低碳信息最多的应是环保部门, 这些是银行类金融机构很难覆盖的职能, 但也是在绿色信贷业务中不可缺少的信息, 银行仅凭自身力量无法完成这些基础性工作, 因而会使低碳农业绿色信贷业务开展的数量和质量大打折扣。赤道原则的奠基者并不想创造一个银行集团或一个封闭式的俱乐部, 而是想建造一个有吸引力的“尽可能宽广的教堂”[10]银行应从总行与部委、省行与厅局、基层行与市行等层次展开全方位合作, 签订合作协议, 加大信息交流, 建立交互式数据平台, 共同研发绿色信贷产品, 实时监控贷款主体的低碳信息。支农金融机构要将环保信息纳入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将企业低碳发展情况作为授信审查条件。

制定统一的低碳标准, 能够提高共享信息的有效性和兼容性。统一的标准必然会带来同质的信息和数据, 便于金融业内部的协调统一。金融机构与环保部门应共同或聘请有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第三方, 制定切合实际的农业低碳技术标准。对化肥、农药、农膜使用的减量化以及适用低碳技术等, 以特定的数据标明其节能减排量。只有量化为特定数值的标准, 才能直观且统一的标明某一低碳农业项目的节能减排潜力, 以及该项目的适用优势与前景。

参考文献

[1]李建军.中国地下金融调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32-49.

[2]刘志云.赤道原则的生成路径——国际金融软法产生的一种典型形式[J].当代法学, 2013 (1) :137-144.

[3]RobertF.LawrenceandWilliamL.Thomas, TheEquatorPrinciplesand Project Finance:Sustainability in Practice?[J].Natural Resources&Environment, 2004 (19) :20-26.

[4]唐绪兵.赤道原则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与低碳金融的影响和启示[J].生态经济, 2010 (10) :45-50.

[5]农业部科技教育司,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中国农业环境保护大事记[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0:44-57.

[6]王璠.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2, 33 (4) :397-401.

[7]张健, 张再生, 陈宏毅.低碳经济与政府作用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3 (1) :40-43.

[8]赵俊英.低碳农业发展与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路径研究——基于碳金融视角[J].生态经济, 2012, (5) :68-71.

[9]张燕, 庞标丹, 陈胜.面向低碳农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环境责任之探讨[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34 (1) :83-88.

信贷制度 篇11

摘 要 国内国际上认为Vasicek 模型是分析信贷资产异质性和资产信贷资产组合的方法之一,本文将通过该模型分析信贷子信贷资产异质性和信贷资产组合的参数影响,对vasicek模型与信用损失进行极限分不分析,指出模型参数异质性对组合损失的影响,再对单因素建设的影响,信贷资产异质性对信贷资产组合损失的影响,得出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 信贷资产组合 异质性 信用风险损失

一、Vasicek 模型与信用损失的极限分布

Vasicek 模型是一种单因素信用风险模型,Vasicek 给出了信用风险损失的极限分布(以下的分析中均假设回收率为零,违约敞口为1),可表示为:

Fl ( x) = Φ 1 - ρΦ- 1 ( x) - Φ- 1 ( p)/ρ

因素模型的基础是Merton 模型,模型假设t 时刻贷款违约事件dt 的发生依赖于潜在违约过程(underlying default process) Xt ,当Xt 低于某一阈值αt 时即触发违约事件, Xt 通常被假设为股票价格或资产价值的变化过程,而在一般情况下,并不需要明确违约过程所具体指代的因素。

二、模型参数异质性对组合损失的影响

1.参数异质性对预期损失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金融机构根据信贷资产组合的风险的信用级别不同将信贷资产组合分为几个子组合,而对于组合的违约率,则是对组合当中的代表性贷款进行相应的估算。由于组合贷款存在一定的异质性,如果将其忽略进行单因素的评估,会造成贷款组合风险评估的失调,会低估贷款组合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因此在进行信贷资产组合时,要充分考虑到内部预期损失估算进行定期的检验,对违约率的准确性进行估算。

2.参数异质性对非预期损失的影响

在Vasicek模型中,损失方差由相关系数ρ违约率p所决定,在违约率p保持不变的情况下,v的增量增大会使ρ降低,随之,损失方差也随着ρ的降低而降低,也就是说在整个信贷资产组合当中,总体的违约率不变的时候,如果将个人贷款违约率之间的差别进行忽略的话,会导致整个组合损失方差的提高。因此在对整个贷款组合进行非预期损失评估时候,参数异质性需要我们进行考虑,要对个体的违约率进行正确的检验,进而降低整个信贷资产组合的损失方差。

三、单因素假设的影响及调整

1.单因素假设的影响

Vasicek 模型准确性受到单因素假设的影响,在单因素模型下,由于由于忽略了其它因素,对整个贷款组合来说,资产违约风险的评估会产生偏离,往往风险会评估降低,导致贷款组合的金融损失巨大。同时单因素模型下的违约率越高,贷款对经济资本的边际损失越大,这种结果是因为单因素模型下,违约率对贷款组合的风险影响是唯一的,不受别的因素限制,可是换到多因素模型或者是双因素模型时候,这种解释就不成立了。

2.单因素模型的損失调整

单因素模型存在着很多的缺点,这就要求我们要采用多因素模型来更好的对信贷资产组合进行风险评估,但是多因素模型在实际的操作和运用上比单因素模型要复杂,不仅考虑的因素较多,需要分别计算,工作量繁重,计算时间较长。信贷资产异质性对贷款损失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虽然多因素模型计算法有着很多优势,但是光靠改善模型计算法来改善贷款组合风险评定的结果是不合理的,因而实际的工作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异质性的评估。

四、信贷资产异质性对信贷资产组合损失的影响

对于信贷资产组合的损失分析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方法1:把样本分为各个行业,然后分别求出子组合的违约率以及违约带来的损失,通过单因素模型方法求出子组合的违约损失,当确定每一个子组合的违约损失后再求的整个信贷资产组合的违约损失。第二种方法就是把整个信贷资产组合作为一个对象,本例中相关信用数据主要根据Moody、CreditMetrics 等机构提供的历史数据[9~11] ,并假设两个子组合的信用级别均为B,对于参数可能的波动范围,则依据历史资料中不同行业可能出现的差异程度来确定. 以下将分别考虑三种情况下异质性对非预期损失的影响:

1) 两行业间的资产相关系数不同。不同行业间的资产相关系数约在013 至1 之间,可分别取资产相关系数为013 ,016 和1。

2) 两子组合违约率与违约波动率均不同。 B 级中不同行业企业的违约率主要分布在0103 至0115 之间,因此可分别取两子组合的违约率为0104 与0112 ;同样,违约率标准差取值分别为0104 与0112;资产相关系数ρs1s2 取值为016。

3) 两子组合的违约波动率不同。B 级违约率标准差约为0105,但如果只考虑其中某一时段时则波动率会非常大。

而对于非预期的损失计算,一定要考虑到违约损失方差,同时要充分的结合ES 值,因为ES值能够很好的来反应贷款组合损失的尾部特征,违约率和违约波动率的变化趋势对组合的尾部影响也非常大。

五、结语

信用风险模型反映了各信用级别中代表性资产的信用特征,并不考虑资产的异质性. 然而,信贷资产中的异质性是普遍存在的,即使在模型实际运用中可能不会考虑这个因素,但是异质性有利于组合风险的分散化,并且异质性直接影响到信贷资产组合的违约损失分布。

参考文献:

[1]朴明根,蔡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组合管理及其模型构建问题的探讨.商业研究.2005.12.

[2]赵征.信贷资产组合积极管理: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模式的全新思考.上海金融.2006.06.

信贷制度 篇12

农村信贷协管员在中国农村早已出现,具体的名称也不尽统一,有的称其为义务代办员(比如陕西商洛地区),有的地方干脆叫信贷员。过去农村信贷协管员是指正规农村金融机构,为了便于吸纳农村居民的闲散资金,而在每个自然村里聘请一位村民担任存款信息员,让他们引导和帮助村民把钱存到他所代表的银行里。这种现象与当时农村居民金融知识的匮乏密切联系的。针对这种情况,农村金融机构就会在一些自然村寻找村民充当它的代理人,利用村民对本村居民的信任,扩大存款吸纳,发放少量贷款,农村信贷协管员就应运而生。本文所指的农村信贷协管员就是指此类人员,和在岗在编的农村金融机构信贷员不是同一个概念。

农村信贷协管员的出现是非制度化的产物,是农村金融机构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而采取的一项业务性措施,对发展农村金融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不少地区取消了农村信贷协管员,比如陕西商洛地区,截止2006年底就全部清理完农村信用社51 1名业务代办员。有的地方尽管仍然存在,但由于受到规范农村金融市场之风的影响,业务活动几乎停止。农村信贷协官员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如果有存在的必要,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农村信贷协管员制度?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绩效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就没有停止过,并一直试图能够建立起一个适合中国农村的金融体系。经过多年探索发展,农村金融体系基本成型,建立起了以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为主的农村金融体系,基本上覆盖了全国所有地区。此外,为了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作为发展农村金融事业的补充,在国家政策允许下,近期在部分地区还出现了村镇合作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高伟2008)。这就是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基本体系。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总的是在金融体系构建上努力,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走过的路,基本上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方面的改革。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广大中国农村只有一家金融机构——农村信用合作社,由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很低,尽管只有一家金融机构,还是能满足农村资金流动的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先从农村发起,农村发展速度较快,单一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建设需要。1979年,中国农业银行成立,成为农村唯一一家当时为农村发展提供信贷的国有金融机构。1996年,为了解决农产品收购所需资金问题,又组建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专门负责发放和管理农产品收购信贷业务。1986年,邮政储蓄开始开展存款和汇兑业务,农村网点占其全部网点的三分之二左右,邮政储蓄成为农村重要的金融机构,后来允许其进行小额信贷业务。2006年以后,国家有条件的开放了农村金融市场,在农村推行村镇银行、社区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基金等民营性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第二、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市场化改革。

对农村金融部门进行了功能划分,把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分开(高伟2008),走农村金融市场化道路。这样做的结果是商业银行出于竞争和成本考虑,纷纷从农村县以下行政区域内撤出,远离了农村。邮政储蓄在政策上是可以向农村提供小额贷款,但是,出于商业目的把大量资金转入城市。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为了防止金融风险产生,对农村非正规金融部门进行了治理整顿,挤压了它们的生存空间。

第三、梳理农村金融部门管理权改革。

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权改革一直没有停止过,六七十年代农村信用合作社属于集体所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便于监督和管理,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权划归为农业银行。后来为了避免农村信用合作社过于政府化,把其管理职能又下放给省联社和县联社。

从上述改革的轨迹来看,改革的路子一直是在金融体系上做文章,改革并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基层。这样的后果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越来越非农化。由于市场化原因,中国农业银行从农村撤离退缩到城市;农业发展银行成立时目的很明确,就是为农产品收购和流动服务的,尽管后来允许开展农业综合服务,但它的主要业务还是为农产品的流通服务。农业银行从农村撤离以后,邮政储蓄承担了吸纳农村大部分存款的业务,把在农村吸纳的闲散存款源源不断输入到城市里,仅2004年农村资金通过邮政储蓄这个渠道流出高达10787亿元。唯一一直长期立足农村的信用社情况也不容乐观,非农化现象一直存在。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核心是管理权和所有权之争,改革前农村信用合作社属于集体所有,基层政府管理;农业银行成立后,为了便于监督和管理,把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管理权归农业银行,向非农化迈了一大步;后来又把管理权划归给地方省联社和县联社,农村信用合作社没有不入社的选择权。因而,这种管理方式实质上是政府管理,谈不上农村合作的问题。至此以后,农村金融机构的管理体制被完全非农化。管理体制非农化不可避免导致金融行为非农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大量农村资金通过存款准备金、购买国债和金融债券、转存中央银行等方式流出了农村,农村信用社仅2004年外流资金就达5251亿元。

由此可以看到: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到现在,居然没有一家真正属于农村自己的正规金融机构,这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初衷是大相径庭的。这种金融格局所带来的后果是:一方面农村闲散资金被大量抽到城市,另一方面国家支持农村发展的资金大部分只是在农村金融机构里转一圈后,又重新回到城市里。所以,就出现了近年来国家在资金上不断加大支农力度,但是,农村贷款难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越来越难。

三、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绩效不佳的原因分析

中央近年来连续出台一号文件,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进行了一轮又一轮,为什么农村融资难问题还没有解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二元制经济结构的影响。

农村和城市发展状态不同,农村和城市经济结构也不同,农村金融活动的特点也和城市不同。因此,在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面对二元制经济结构,却用一元制思路和方法去改革,显然不符实际,结果可想而知。

第二,从上而下的改革路径的选择。

农村金融改革没有真正的深入到促增收,保发展,陷入到体系建设上的根本原因是忽略了经济基础的构建。经济基层决定上层建筑,以往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实际上走的是上层建筑建设之路,而对农村经济基础重视不够,制度体系设计不适应农村发展实际,导致农村发展融资难问题难以解决。

第三,金融市场化改革没有区别进行。

过去由于历史和经济体制原因,我国一直实行以农补工的发展模式,造成农村经济发展一直处在弱势状态。改革开放30年来,体制惯性作用一直没有停止过,以农补工机制仍然存在,农村金融倒流现象仍然很严重。如果一刀切和城市一样都实行金融市场化改革,就等于又一次把农村经济发展推到了一个弱势边缘,势必强化了以农补工的经济机制,农村金融倒流现象反而会加重。事实上农业银行营业机构收缩、邮政储蓄资金倒流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在金融市场化改革中,应该把农村金融改革和城市金融改革区分开来,不能把两者放在同一个平台上。

第四,农村金融改革没有走基层之路。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农民、农业、农村发展服务,农民需要什么、农业发展需要什么、农村建设需要什么,这都应该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要想把握“三农”发展需要,就要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让农民成为改革的参与主体,不能小看农民的智慧,中国改革就是先从农村开始的。

四、建立新型农村信贷协管员制度的思考

农村金融改革进行到现在,关键要做的是使改革后形成的农村金融体系真正和农村相接轨。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一方面农村金融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另一方面农村融资不能和这个金融体系对接,两者之间缺乏一个沟通和流通环节。

农村融资主体是农户,农户作为农村最基本的生产单位,从融资角度来衡量他们,有以下特征:一是农户人数众多,信息零散,作为一个局外人,银行工作者很难掌握到他们的信息;二是农村没有信用评价体系,农户没有信用等级记录;三是农户可抵押的资产比较少,农户资产一般包括房屋、生产工具、土地承包权等。农户房屋、生产工具缺乏流动性,抵押价值较低;四是农户财产情况具有相似性,很难找到合适的担保人。

农户融资特性里,后面三个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善,只有从第一个特性方面入手,通过尽可能多地掌握农户信息,促进农村融资的发展是现实可行的。面对众多农户,银行工作人员要在短时间内做到对贷款农户信息了解充分是很难的,这就需要一个能够了解农户信息的人——农村信贷协管员,通过他们协助掌握农户基本情况,以此来判断放贷的风险性大小,进而掌控风险,发放贷款,为农民发展生产,实现增收提供资金支持。根据过去实行的经验和现在农村金融改革遇到的僵局来看,农村信贷协管员制度不应该取消,而应该在坚持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创新,建立新型农村信贷协管员制度。

建立这项制→(下转第43页)→(上接第40页)度的好处有以下几点:一是可以克服信息不对称局面;二是农村信贷协管员是银行贷款的隐性担保人,农户一旦有违约行为,农村信贷员具有熟人社会的优势,农户比较爱面子,迫于乡里乡亲压力,还款可能性加大;三是有农村信贷员的存在,可以使过去不具有流动性的资产流动起来。农户在贷款过程中,银行可以根据农户的实际情况,让其提供适当的抵押资产,除了房屋之外比如生产工具、若干年的土地承包权等。如果农户违约,可以利用农村信贷员熟悉本村的情况,协助处置抵押资产。目前土地承包权是可以转让的,农村信贷员可以协助银行在本村找到新的土地承包者;四是可以向农户宣传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介绍存贷款基本流程和要求;五是引导农户存款;六是能随时掌握农户资产变动情况。

将农村信贷协管员上升到制度层面进行建设,实现农村金融体系和农村融资主体相对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应有内容和现实要求。第一、国家在政策层面应对这项制度建设进行支持,鼓励各个地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规范有序,实行农村信贷协管员制度。第二、在制度建设上,以地方金融机构为主导,农户积极参与,不搞一刀切。第三、对农村信贷员实行聘任制,定期进行责、权、利的考核。第四、受聘任的信贷员定期接受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法规和金融基本知识培训。

规范高效的农村信贷协管员制度的建立,就是要把漂浮在空中的农村金融体系,通过这项制度和广大农户对接起来,让农村金融体系在农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切实发挥农村金融促进农村发展的作用,并最终达到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现代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年。

[2]苏宏卫、程鹏:“对农村信用社清代办员后信贷支农服务工作的思考”[J],《西安金融》2007年第5期。

[3]张荔、田岗:“制度变迁中的农信社再造与信贷风险再生”[J],《财贸经济》2006年第2期。

[4]高伟:“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J],《中国信用社合作》2008年第9期。

[5]邱立军:“农业金融体制改革问题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4期。

[6]熊熙宝、王筱宇、刘海涛:“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现实困境和改革政策”[J],《农业经济》2006年第12期。

[7]张国亭:“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发展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11期。

[8]谢平、徐忠、沈明高:“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评价”[J],《金融研究》2006年第1期。

[9]徐晓萍、李猛:“我国三十年来农村地区金融改革的逻辑轨迹“[J],《财经研究》2008年年第5期。

上一篇:显微摄影师的微观世界下一篇:数字文化建设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