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摄影师的微观世界

2024-09-22

显微摄影师的微观世界(精选8篇)

显微摄影师的微观世界 篇1

走向世界的华人摄影大家, 要么以纪实、人文深得西方社会青睐, 如李振盛、吴家林;要么以强烈的光影魅力得到世界的激赏, 如何藩。在我看来, 何藩对光影的捕捉丝毫不亚于布列松, 他更以其极致画卷的完美构图被誉为“香港的安塞尔·亚当斯”。上世纪80年代, 香港流行影视文化在大陆刮起一阵阵旋风, 让一代人对“香港”二字念念不忘, 而对于更早的五六十年代的香港, 我们几乎无从知晓。何藩的摄影, 专注这一时期的香港街头, 在市民社会中执意东方, 感悟世态炎凉与真美。他的摄影, 既严守现代摄影的构图美学意识和画意摄影的神髓, 又真正体察凡夫俗子三教九流的市民社会, 一个车夫, 建筑工人, 盲人乐手, 对现实生活做出异常高超的艺术升华。很难想象, 这些照片都是何藩在十七八岁到二十七八岁时所拍摄, 例如最著名的Approaching shadow, 阳光对角线和女人, 拍摄于1954年, 那时他才17岁!可以说这些作品是何藩最诚挚的热血青春, 同时这也是香港曾经走过的足迹。让我们细细品味这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社会的稀有风景, 罕见记忆……

作者介绍:

何藩, 1937年生于上海, 摄影师、电影演员、导演。幼年随家人移居香港。1950~1960年代专注于香港社会街头影像。其作品连续八届赢得美国摄影学会“世界摄影十杰”的荣衔, 获得280个国际摄影奖项。何藩的摄影有着强烈的东方美学意境和现代意识, 构图开阔, 光影迷人, 戏剧性十足, 被称赞为“香港的安塞尔·亚当斯”, 是华人世界难得一见的艺术摄影大师。何藩于1961年加入邵氏电影, 出演作品30多部。1972年任导演, 拍摄的唯美艳情片及爱情文艺片影响一时。如今古稀之年的何藩已退休, 定居美国, 依然通过二次创作在世界各地展览自己的摄影作品, 热情不减。2015年斩获全球华人摄影大奖“年度致敬人物奖”。

显微摄影师的微观世界 篇2

(一)彬县龙高中心小学

孙化志

教案背景:

当前,在有效教学不断趋于成熟,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已初见雏形的教学新形势下,我校区在狠抓课堂教学、细化教研教改的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推门听课”等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模式,不断将精品课推向科学化、高效化。作为一名科学课教师,我们必须推陈出新,不断改进。经过认真分析,我们发现学生通过科学课的学习,已经认识和了解了生物的一些特征,尽管学生对显微镜的发展史有了简单的了解,但对显微镜的结构、使用方法和观察到的现象还缺乏比较深入的了解,对于生物在“微观世界”方面的特征,更是知道很少。本课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步骤,并亲自制作洋葱表皮装片,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学生一定会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因而,我怀着大胆尝试、力求高效的初衷,特设计本课教案。

教材分析:

我们身边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有着自己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但它们存在一些共同特征,其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功能和结构单位。本课首先介绍了1663年英国科学家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发现软木细胞的故事,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细胞的发现过程,并激励学生的观察兴趣。

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制作洋葱表皮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必须撕去洋葱表皮薄而透明的薄膜,需要制成装片,才能在显微镜下便于观察。制作装片具体方法仿照教材图片的形式和方法去做。第二部分: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教材中详细介绍了正确使用显微镜的七个步骤和方法,应简单概括归纳为五个步骤,即: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第三部分:观察、记录、描述洋葱表皮细胞。本部分要求学生分别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仔细观察洋葱表皮,并绘图,再比较三次观察到的图像有什么不同;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形状和结构用语言叙述。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具有一定的结构。

2、显微镜是精密观察工具 过程与方法:

1.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2.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3.对比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看到的洋葱表皮有什么不同。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细致观察、详尽记录是重要的 2.培养观察生物标本、研究生物标本的兴趣。

3.懂得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人们才能观察到许多自然界的秘密 【教学重点】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洋葱、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显微镜、放大镜。教学方法:

1、教师演示法

2、分组实验法

3、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这是一个洋葱,如果从它的内表皮上揭下一块薄膜,你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放大镜又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显微镜又能看到些什么?这节课我们就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板书课题:《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一)》

二、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1、师:为了能更好地观察它,首先我们要制作一个玻片标本。(师演示)1)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板书:擦拭玻片、滴水)2)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板书:撕皮与展评)

3)用盖玻片(或另一个玻璃载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板书:盖盖玻片)

4)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板书:染色)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玻片标本

三、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洋葱表皮

1、先用肉眼观察洋葱表皮,将看到的画在科学记录本上(或书上13页)

2、材料员发给每位同学放大镜,大家用放大镜观察洋葱表皮将看到的画到科学记录本或书上。

3、交流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到的有何不同。

四、用显微镜观察记录洋葱表皮细胞

1、师:如果我们将洋葱表皮的玻片标本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又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2、师出示显微镜,介绍各部分的名称、功能。

3、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如果五年级学生使用过,也可叫学生介绍老师指导更正,具体操作内容见13页)。

师言: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可简要归纳为: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4、每4人一个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不会使用的同学可根据13页的提示进行操作。每组的材料员监督大家进行规范的操作,对不规范操作且不改正的同学取消其使用资格。同样将显微镜下的发现画到科学记录本或书上。

5、交流我们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下的发现,讨论以下问题,进行总结。

(1)对比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看到的洋葱表皮有什么不同? 通过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分别观察同一洋葱玻片标本,发现用放大镜比肉眼观察的清晰,但看不清洋葱表皮的微小结构,用显微镜比放大镜观察更能看清洋葱表皮的微小细胞,从观察的实际范围(视野)来看,用显微镜比放大镜看到的小,肉眼看到的最大。

(2)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是什么样儿?这说明了什么?细胞中还发现了什么?(先小组交流,然后让小组代表汇报,再让教师指导进行小结)。

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由一个个近似长方形的“小格子”组成。每个“小格子”就是一个细胞。这说明洋葱表皮是由细胞组成。在每个细胞中我们看到的“小黑点”是细胞核,泡状的结构是液泡。

五、课堂小结

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师生总结:本课我们学会了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方法,其步骤归纳为: “擦拭玻片——滴水——撕皮膜并展平——盖盖玻片——染色”;掌握了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即:“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在显微镜下我们发现了洋葱表皮由细胞组成,并且看到了细胞核和液泡等结构。

六、课堂训练

1、仿照制作洋葱表皮标本的方法和步骤,制作大葱表皮玻片标本。

2、用显微镜观察大葱表皮玻片标本,并画图。

七、作业

1、请简要描述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表皮结构。

2、查找资料:细胞的作用。

八、板书设计: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一)活动

一、制作洋葱表皮装片:

1、材料和用具:洋葱、小刀、镊子、放大镜、显微镜等

2、制片:擦拭玻片——滴水——撕皮膜并展平——盖盖玻片——染色。

活动

二、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 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活动三:观察、记录、描述洋葱表皮细胞 洋葱表皮细胞近似长方形,是由细胞构成。教学反思:

显微摄影的前世今生 篇3

显微摄影,是一种应用照相设备记录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内容的摄影形式。在医学、检疫等领域,它是科学研究、医学交流及病理诊断中不可缺少的手段。要取得良好显微摄影效果,最重要的是拥有技术指标过硬的显微镜设备、摄影设备及高超的操作技术。

谈到显微镜,相信大家对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1632~1723)这个名字并不陌生。这位荷兰商人、科学家、微生物学家,被世界公认的突出成就便是推动了显微镜及微生物学的发展。

凭借勤奋及特有的天赋,列文虎克磨制透镜的水平远超同时代其他人。列文虎克制作了多种类型的放大透镜以及简单的显微镜,使用的材料涉及玻璃、宝石、钻石,等等。列文虎克一生磨制了500多枚透镜,其中一架有幸保存下来的透镜,其放大率可达275倍。人们猜测列文虎克研制了放大500倍的透镜。作为先行者和开拓者,列文虎克带领人类开始逐步认识透镜下奇妙的微观世界,从而拉开人类对微生物领域认知的序幕。

凸透镜,也就是平时俗称的“放大镜”,是显微镜制造的核心部件。早在中国战国时期,《墨子》一书中就详细叙述了透镜成像规律。当时的人们通过研磨透光度较好的天然水晶来制造凸透镜,然而这种技术并不成熟且成本过高,难以普及。公元13世纪,旅行家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将中国的透镜传入欧洲。勤奋而又技术精湛的欧洲工匠通过反复研究与尝试,逐渐掌握磨制透镜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在当时的欧洲,玻璃制造业已相当发达,欧洲人用廉价的玻璃来磨制透镜,这也使透镜很快得到普及。曾经只有贵族阶层才买得起的放大镜、眼镜等用品,渐渐步入寻常百姓家。同时,这种透镜制造技术的成熟与材质的变革,也为第一架显微镜横空出世奠定了基础。

复式显微镜问世

事实上,自凸透镜制造技术普及后,人们便利用其将物体“放大”的光学特性,开始制造能够观察微小物体的设备。早在1590年,荷兰和意大利的眼镜制造商已经设计并制造出类似显微镜的放大仪器,这种仪器只有一片凸透镜,被称为单式显微镜(Simple Microscope)。

然而,单式显微镜有个致命缺点:它的焦距与透镜直径成正比,而焦距又与放大倍数成反比。也就是说,焦距越短,放大倍数越大,透镜直径越小。举例来说,假如放大倍数100倍,透镜的焦距是0.25毫米,透镜直径约为0.33毫米。这个比针尖还小的透镜就那时的技术而言根本制造不出来。因此,当时单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多不过25倍。

为观察更细微物体,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更好的放大工具。公元16世纪末,荷兰的詹森父子发明了第一台简单的复式显微镜(Compound Microscope)。这个显微镜由3个镜筒组成,中间镜筒较粗,用于手握。另外两个镜筒分别插入两端,可以自由伸缩,从而达到聚焦的目的。两片凸透镜作为镜头,固定在镜筒两端:物镜是只有一个凸面的单凸透镜,目镜则是有两个凸面的双凸透镜。当这个显微镜的两个活动镜筒完全收拢时,它的放大倍数是3倍;当两个活动镜筒完全伸出时,它的放大倍数是10倍,这也是最早的一支光学变焦镜头。

复式显微镜在性能上明显优于单筒显微镜。一是它的放大率提高,通过把几个放大倍数较小的凸透镜组合从而获得更高的放大倍率;二是制造工艺简单,不必再去思考如何磨制直径极小的透镜。复式显微镜的发明是一个里程碑,人类从此开始能更好地认识微观世界。不过,由于技术条件不成熟,16世纪的显微镜放大倍数并不高,因此这一时期人类在探索微观世界方面也没什么激动人心的发现,直到17世纪列文虎克横空出世。

关于复式显微镜的发明过程有个传说—

詹森有个淘气的儿子。一天,他溜进父亲的作坊里摸摸动动,偶然拿起两块镜片放到铜管的两端,发现通过这个铜管看书时书上的字大得吓人。于是他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詹森知道后非常兴奋,并让儿子帮助他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复式显微镜……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不过这丝毫不影响詹森父子和他们研制的复式显微镜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

相机遇上显微镜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惊叹人类自身的创造力—敢于将一项刚刚诞生的新技术与以往的成熟技术结合,碰撞出新的文明火花。

在复式显微镜诞生200多年后,又一种伟大的光学仪器—照相机—问世。1839年,法国化学家路易·达盖尔(Louis-Jacques-Mandé Daguerre,1787~1851)发明的摄影法在法国科学院的杂志上公布。接下来,摄影术迅速普及并得到不断改良。不久,显微摄影器材被德国人发明。

在认识世界,认识美的历史中,显微摄影登上了舞台。

在显微镜问世,照相机还未被发明的这段时间中,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一直在不断尝试观察、了解我们的微观世界。此前,科学家为记录自己的观察成果,必须一边认真观察显微镜下的情况,一边用画笔在纸上绘出所看到的一切。这种传统记录方式的弱点,在于并非所有微生物学家都具备高超的绘画水平,所以人们的手绘记录或抄本内容必然会与当初在镜下的实际观察结果有差异。这些差异,会使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严谨性在传播、推广和教学过程中大打折扣。

直到显微摄影技术出现,才使这个难题被攻克。发明家将一支外接镜筒置于显微镜的目镜与照相机镜头之间,使显微镜下的光线能够通过目镜及外接镜筒,进入照相机内部,从而在底片或是感光元件上留下影像。正是这项看似简单的发明,揭开了微观摄影的序幕。

现代显微摄影

显微镜发展至今,无论是外形还是功能,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由于应用领域不同,显微镜也衍生出各种不同种类。如今,医学常用的光学显微镜主要类型有明视野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位差显微镜/视频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偏光显微镜/超声波显微镜/解剖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等等。同时,各类电子显微镜也被广泛应用于病理诊断和医学研究中。它们在观察不同的标本时发挥各自独特的优势。

以暗视野显微镜(Dark field microscope)为例,它是光学显微镜的一种,它的聚光镜中央有挡光片,使照明光线不直接进入物镜,只允许被标本反射和衍射的光线进入物镜,因而视野的背景是黑的,物体的边缘是亮的。利用这种显微镜能见到4~200纳米的微粒子,分辨率比普通显微镜高50倍,临床常用于检查苍白的螺旋体—这是一种病原体检查,对早期梅毒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同时,暗视野显微镜常用来观察未染色的透明样品。这些样品因为具有和周围环境相似的折射率,不易在明视野之下看清楚。利用暗视野提高样品本身与背景之间的对比,能获得其他光学显微镜无法比拟的观察效果。

在显微镜不断发展与革新的同时,显微摄影作为一门实用与艺术价值兼具的获取影像的手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经历黑白胶片、彩色胶片显微摄影后,随着数码影像技术的发展,显微摄影已步入数码时代。

现在,数码显微摄影技术不仅限于数码相机与显微镜的简单组合,显微镜已经可以直接输出视频信号传输至计算机显示器,这种技术已相当成熟并渐成主流。技术上的进步,为医学临床诊断带来很大便利—人们不但可以通过软件,直接在显示器上用比例尺去测量每一个细胞个体的真实大小,对标本所反映的问题作出更精确的判断,还可以让原本只能单人观察的形式变为通过显示输出设备多人同时观察。这对疑难杂症的会诊、诊断教学工作,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显微设备的研发仍在继续。技术的不断进步,必然会持续推进显微摄影发展。相信在未来,显微摄影无论在医学研究或艺术成就上,还会为人们带来更多惊喜。

显微摄影师的微观世界 篇4

1. 征文内容:

a) 穿支皮瓣的基础研究;b) 穿支皮瓣新理论、新经验、新方法、新技术、新应用;c) 穿支皮瓣在临床各专科的应用;d) 穿支皮瓣监护和护理;e) 穿支皮瓣国内外新进展。

2. 征文要求:

a) 临床资料真实可靠, 且未在国内、外公开刊物发表;b) 所投稿件为英文摘要, 可通过会议网站在线上传或电子邮件发送至会务邮箱, 注明作者姓名、单位名称、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箱;c) 论文交流方式:英文演讲 (6 min) 及壁报展示。d) 截稿日期:2014年9月20日。

3. 注册信息

4.学分:

国家继续教育Ⅰ类学分10分

5. 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欣13205749665董俊芳13325887027

会务邮箱:icpf2014@vip.163.com

显微镜下的世界初中作文500字 篇5

今天上午,乐老师拿着两台显微镜走上了讲台。我们用好奇的目光盯着这两台显微镜。我想:这两台显微镜看上去很有趣的样子,希望老师能让我第一个上去看。没想到老师竟然让我们挨个上去看,终于到我去观察了,我满怀激动。

走到显微镜旁我踮起脚尖,闭上左眼,把右眼睁地大大的,往镜筒里张望。镜筒两头那两片透明的放大镜,将显微镜下放着的被切了的叶片表皮放大了几十倍,“哇,好美啊!”我情不自禁地赞叹到。叶子表皮是透明的,叶子上的细胞就像一个个小小的拼图。根尖纵切片在显微镜下也被放大了几十倍,看上去就像蜻蜓那双布满裂片的翅膀。上面有深红色的“斑点”像一串串长长的省略号。这个小世界是那么的多姿多彩,在这里我们看见了许多我们肉眼看不见但又十分美好的东西。

显微镜真是一个奇妙的发明,我觉得我越来越敬佩列文虎克先生了。

显微摄影师的微观世界 篇6

摄影的生命力体现在精准的发现与独特的表现上。它各种创意的方式、方法对于培养和表现大学生创新意识、审美能力等内心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大学生的审美不尽相同, 然而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各具差异的学生个体对美的感知和鉴赏有一定差别。学会认识美和感知美都离不开教育和引导。说到底, 摄影这门独特的艺术是为了人的内心世界而服务的, 所以每一幅成功的摄影作品都凝结着摄影者和被摄影者的思想结晶, 表达着他们对美的感知和内心的呼唤。

我国大学生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相比, 在观察、创造、实践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但观察和发现等能力对于“美”的发现是必要的。可以说, 大学生只有在理解了如何观察周围世界时, 才会开始用一种新的方式、方法抓住美的瞬间。需要先表现出大学生的内心世界, 摄影画面就是表现手段之一。那么, 摄影画面到底是如何表现大学生“内心世界”的?

一、摄影画面表现大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热情”或是“冷漠”

一个人的热情与兴趣直接影响这个人在社会上是否可以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例如“青春视觉”2012中国高校摄影大赛一等奖作品———《呐喊》。作品记录的是安庆师范学院举办运动会的场景, 看台的生激动地为赛场上“战斗”的运动健儿们呐喊助威;作品中虽然看不见赛场上的奋力拼搏, 但敲瘪了的不锈钢面盆同样表达了学生的热情。新华社给这幅作品的点评是:“第一眼望去, 照片中唯一出镜的精壮青年是当仁不让的视觉中心。但仔细观瞧, 被敲瘪的面盆其实比他更为抢眼。主体全部集中在画面的左半边, 但并未让整张照片的结构失去平衡。因为在右边, 一直延伸到画面以外, 不仅有赛场的悬念, 还有未来在等待。”[1]

有热情就会有冷漠。原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院士曾说:“我们应当遇事冷静, 但是不应当遇事冷漠, 冷漠就是无论事情跟你个人关系大不大, 你都采取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直至突破了社会公认的道德底线。人不是计算机, 人是有情感的, 人做任何事都会带着情感, 而所有的情感都必须在人类社会的道德底线之上。但是要知道, 情感不是情绪, 情感是在公共道德条件下应该拥有的类似于亲情、友情等的真情实感。如果你丧失了情感, 你就会用一些貌似理性的态度掩盖了你真正的判断力, 你就会变成一个冷漠的人。” (1) 当代大学生总体是热情向上的, 大学生有必要学会拒绝冷漠。2011年11月12日, 辽宁沈阳的多个高校一同举办以“温暖辽宁拒绝冷漠唤醒良知”为主题的大学生签名活动, 吸引了沈阳各个高校千余名的大学生积极参加。在次日的《华商晨报》A4版的显著位置刊发了这则新闻, 其中的新闻配图极其惹人注意。图中是一名女大学生在“拒绝冷漠”的宣传海报上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虽然图片中只有这一个签名的简单动作, 但就是这个简单的动作反映这名女大学生“拒绝冷漠”的态度与决心。

二、摄影画面可以表现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2005年, 中共中央宣传部宣教局与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共同举办的“新时期大学生风采摄影”活动中许多优秀作品都可以表现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活动在新华网刊发的几幅摄影作品尤为典型 (2) 。其中有一幅作品的画面展示的是一名男大学生带领一群孩子一起练武术的作品, 这幅作品可以说是既表现了画面里的男大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技艺———武术有着浓厚兴趣, 又表现出了男大学生有着“传承”中国文化的精神。

三、摄影画面可以表现大学生的观察力和条理性

法国著名的“堪的”派 (反对绘画主义摄影的摄影流派) 摄影家亨利·卡笛尔·布列松曾说:“对我来说, 摄影就是在一瞬间里及时地把某一事件的意义和能够确切地表达这一事件的精确的组织形式记录下来。”

例如, 1984年国庆节的后一天的《人民日报》上所刊发的摄影作品———《小平您好》。它是在1984年10月1日 (国庆35周年) 群众游行时所拍摄的。这幅摄影作品记录的是北京大学生物系的同学在细微的观察和敢于打破陈规的勇气与巧妙的创新下, 通过实践成功地在国庆35周年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横幅。《小平您好》传递了年轻学生对邓小平同志的敬意;表现了人民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衷心拥护;表达了人民群众对邓小平所开创的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的认同;充分而全面地体现了大学生的观察、实践、创新能力。

2014年09月28日新华网刊发了2014年仁川亚运会田径项目女子20公里竞走比赛中安徽工业大学的学生吕秀芝以优异成绩摘得冠军的摄影作品 (3) 中展示的是吕秀芝在竞走中的姿态, 从她的这一姿态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出:吕秀芝的夺冠因素之一是她对赛场等方面的观察十分细致, 了解了比赛环境等信息。另一方面可以看出, 她在比赛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条理性, 对自己的比赛节奏的控制与调节都做得很好, 这是她夺冠的重要因素之一。

敏捷的观察力和强烈的条理性思维给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帮助, 摄影画面里的大学生既记录了当时的情景, 又展现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条理性。

四、摄影画面可以展现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说过: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 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 人才的成长靠教育。由此可以看出, 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尤为重要。

2011年7月12日的《大众日报》A5版以整版的版面刊登了以“广泛开展科技竞赛活动打造职业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平台”为题的文章。文章讲述的是烟台南山学院着力构建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体系, 努力为广大学生搭建科技竞赛活动的平台, 提高学生科技活动的质量和层次, 积极培养青年学生的创造、创新和创业精神的内容[2]。文章中的一幅配图, 画面内展示的是学生正在老师的指导下上实验课。这幅图片展示的不仅仅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实验而体现的学习能力, 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开始步入创新的氛围。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富则国富”。新时代, 大学生力扛“创新”的大旗, 大学生必须像摄影画面中所表现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一样, 不断学习、不断创新。

五、摄影画面可以表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当代大学生如今追求的不仅仅是学习上的进步, 更注重的是如何对社会作出贡献。这一点在摄影中同样可以体现, 例如, 2010年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奖的最佳新闻照片奖———《挟尸要价》。该作品描述的是长江大学的三位同学为救两名落水儿童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但打捞公司却挟取牺牲同学的尸体索要高额的捞尸费, 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幅作品一方面表现出了长江大学牺牲的三位同学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另一方面揭露了当今社会的公共道德低下等弊病。

综上所述, 摄影画面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大学生的内心世界的。正如毕加索所说:“艺术是时代的索引, 任何一个时代的特殊感情都会诱导出与这些情感一致的艺术形式。”

参考文献

[1]新华摄影.“青春视觉”2012中国高校摄影大赛一等奖《呐喊》[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to/2012-12/12/c_124083301.htm, 2012-12-12.

显微摄影师的微观世界 篇7

1. 征文内容:

a) 穿支皮瓣的基础研究;b) 穿支皮瓣新理论、新经验、新方法、新技术、新应用;c) 穿支皮瓣在临床各专科的应用;d) 穿支皮瓣监护和护理;e) 穿支皮瓣国内外新进展。

2. 征文要求:

a) 临床资料真实可靠, 且未在国内、外公开刊物发表;b) 所投稿件为英文摘要, 可通过会议网站在线上传或电子邮件发送至会务邮箱;注明作者姓名、单位名称、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箱;c) 论文交流方式:英文演讲 (6分钟) 及壁报展示。d) 截稿日期:2014年9月20日。

3. 注册信息

4. 学分:

国家继续教育Ⅰ类学分10分

5. 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欣13205749665 董俊芳13325887027

显微摄影师的微观世界 篇8

从摄影诞生之日起, 它与绘画的关系便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西班牙摄影艺术家奥乌卡·莱蕾在自己的作品中将两者完美结合在了一起。她的水彩摄影作品, 运用自己独特的视觉语言, 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丰饶而轻盈的诗性世界。绘画与摄影两种手段, 在她的作品中得到完美的结合。

一、前言

从摄影诞生之日起, 它与绘画的关系便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摄影是用画幅将事件从现实中分离出来, 与之相反, 绘画将源于概念和幻想的内容朝空旷的画幅里填充。前者通过影像使真实转化为幻想, 后者通过创造将幻想变成真实。绘画与摄影, 似乎一个在逃, 一个在追。然而, 西班牙摄影艺术家奥乌卡·莱蕾在自己的作品中将两者完美结合在了一起。在她的水彩摄影作品中, 艺术家运用自己独特的视觉语言, 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丰饶而轻盈的诗性世界。绘画与摄影两种手段, 在她的作品中得到完美的结合, 这是一种视觉诗歌, 也是一曲韵律翩然的交响乐。

下面笔者将通过分析奥乌卡·莱蕾艺术作品的视觉语言, 结合作家创作的艺术理念, 探求其作品美的本源。

二、在两个世界之间游走的视觉语言

在奥乌卡·莱蕾的水彩摄影作品中, 无论是绘画与摄影这两种创作手法之间的结合、对不同风格题材的选择与表现, 还是在现实与梦境之间的游走穿巡上, 她都游刃有余、驾轻就熟。在不经意间, 便将两个独立的部分结合在了一起。但这不是无目的的混搭, 任何两个看似不相关联甚至矛盾的部分的结合, 都是为了表现艺术家独特的理念和深邃的思考。

(一) 绘画与摄影之间

莱蕾的创作过程主要包括四部分:拍摄、底片的冲印和感光、手绘上色与图像的保存。绘画与摄影这两种本来相互独立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这里被结合在一起。“首先我相信图像, 其次是摄影。我用相机记录自己此前的创作, 并以此作为绘画的基础。我的作品是喜剧、想象、绘画和摄影的混杂。”[1]当然, 这些融洽都是为了表现艺术家的内在想法的。摄影与绘画、绘画与摄影, 两者相互交融并成为观看现实的独特视角。

19世纪摄影的诞生, 改变了绘画发展的方向, 因为摄影术对现实客观精确的再现是绘画永远无法达到的。画家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 转而去探索摄影无法触及的领域。同样, 摄影也有自身的局限。“由于对艺术品进行复制方法的多样, 导致艺术品可展示性大规模的增加。在摄影中, 展示价值开始整个地抑制了崇拜价值。”[2]摄影作品内在意蕴的缺乏, 使其变成仅仅对外在世界表象复制的工具。借用玛赫的话:“什么艺术能够获得一个更诗意同时更真实的梦?”[3]在这里, 莱蕾做了一个有益的尝试:将摄影与绘画结合起来, 但这种“结合”反映在创作上并不是机械的添加, 而是运用水彩技巧去表现图像中最为敏感的部分。莱蕾从忠实地再现现实事物开始, 经过自己的再创造之后, 创作出独一无二的视像。

绘画与摄影, 莱蕾在这两个不同的艺术世界间游走, 从容而自然。观念先行, 手法服务于观念。莱雷打破了绘画与摄影之间的界限, 并因此创作了个性化的视觉语言。当然, 手法的选择并没有好坏优劣之分, 只要能表达出创作者的意图, 便是一种好方法。无论是摄影与绘画的结合还是单纯的摄影或是绘画, 只要能反映出艺术家的意图, 便是一种好方法。在这里, 摄影与绘画的结合把艺术家从对外界自然事像的机械描摹中解脱出来, 他们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运用在作品的构思上。另外, 莱蕾并没有仅仅局限于绘画与摄影的结合, 为了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理念, 她在作品中还运用了戏剧、舞蹈等艺术表现手法, 有的甚至还糅进了形体展示。在作品《你记得吗, 芭芭拉》中, 艺术家将绘画、摄影和戏剧, 甚至是人体艺术结合在一起, 这些手法都是为创作者的理念而服务的。无疑, 莱蕾的这幅作品是成功的。当下社会, 一切都可以被归为艺术, 一切都可以用来表现艺术。奥乌卡·莱蕾运用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来表现自己的艺术观念, 传达出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感悟。

(二) 沉重和轻盈之间

在当代社会, 艺术似乎被赋予了过多的社会责任, 表现沉重的题材好像成为艺术家的使命。这本无可厚非, 艺术本来就有警醒大众、发人深思的社会作用。但是当这变成了艺术家的单纯的“爱好”时, 就不仅偏离了艺术的最初目的, 更是中国当代艺术的遗憾。反观奥乌卡·莱蕾的艺术作品, 她恰恰舍弃了中国艺术家常爱表现的沉重感, 在自己的作品中呈现出一种轻盈的姿态。这种轻盈, 是她的风格, 更显示了一种智慧。正如意大利作家伊泰洛·卡尔维诺声称的:“我一向致力于减少沉重感……我认为轻是一种价值而非缺憾。”[4]莱蕾在沉重与轻盈之间穿梭, 无论是表现生死别离, 还是战争反抗, 她总能悄无声息地消解沉重, 附之以轻盈和优雅。

莱蕾的轻盈风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自然、女性和儿童题材的表现;二是对沉重题材的化解与重构。一方面, 在题材的选择上, 奥乌卡·莱蕾偏好于表现自然、女性和儿童。她的作品《营养水》、《丰裕》和《与妈妈在一起》等中都出现了母亲怀抱儿童的场景。《营养水》中母亲手托婴儿站在浅蓝色的湖面中, 她一手托住婴儿, 一手把婴儿揽入怀中。水是自然之源泉, 代表了生命的孕育, 这一对母子站在浅蓝色的水中, 似乎正在吸收着自然界无穷无尽的营养。莱蕾有意把湖面描绘成浅蓝色调, 整个画面完全被这种色彩覆盖, 只露出母子两人站在湖水中的身影。画面整体营造出一种神秘和谐的氛围, 母爱的伟大在画面中随湖水的无限蔓延被表现出来。画框内充溢的湖水, 正是母爱的显现。对母爱的展现是艺术永恒的话题, 莱蕾的画面中除了浅蓝的湖水之外没有任何背景, 简单而纯粹。另外, 在《与妈妈在一起》中, 母亲和女儿躺在床上, 女儿依偎在母亲的怀中, 母亲的长发垂落在床边, 画面中的帷幔轻盈缥缈, 烘托出一种天堂般的宁静与和谐。总之, 在对母亲与儿童这一题材的展现上, 莱蕾总是在一种优雅与和谐的氛围中, 透出对母爱的无尽眷恋。她回避了生活中艰辛的一面, 而以一种轻盈的角度展现这一永恒的话题。同时, 莱蕾在对自然的展现上, 有如创作中国的山水画般, 画面宁静而有意境。在《植物是我们的姐妹》中, 她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梦幻般的仙境, 画面中央一把扫帚斜靠在一棵葱葱郁郁的树旁。整个画面没有人影, 但这把扫帚却暗示了人的存在, 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此展露无疑, 而这种展露却是自然而不露痕迹的, 人似乎已经化入这意趣盎然的仙境, 无声却有形。

另一方面, 当人性受到沉重的奴役时, 当生命被沉重“物欲”所压迫时, 莱蕾从一个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她不是逃往虚幻的空间, 而是用一种崭新的角度看待周围的一切。“轻的核心正是藐视和唾弃沉重, 追求心灵上的最大自由度, 寻找人性的优雅与极致。”[5]在她早期的“发廊”系列作品中, 每个人的头上沾满了各式各样的东西, 比如酒杯、针管、柠檬……这表现了人们对于物质的过分追求, 但是莱蕾却将这个主题消解在人们对这种“头饰”的态度和感受中。作品内涵深刻却又独特别致, 表现出莱蕾内心的优雅与轻盈。在另一组作品《那儿》、《隐藏着》、《柔软的》、《神秘》中, 所有作品都是表现同一角度同一个女性的身体, 而画面上方的一只猫, 吸引了观者的注意力, 消解了本来沉重的主题。在《维纳斯的镜子有鳞》中, 占据画面大部分篇幅的是一个裸体形象。但是除了裸体画面中还有几条鱼。人们既被画面中光滑的肌体所吸引, 又对这个表面上与画面格格不入的鱼感到不解。这就使我们在更高层次更广层次面上来欣赏作品。

总之, 在沉重与轻盈之间, 莱蕾毅然地选择了轻盈。生活本就不轻松, 当我们为生活所累时, 莱雷用自己的作品告诉我们:藐视并抛弃这无形的沉重, 换个角度看待生命。这个也是莱蕾艺术作品真正的意义所在。

(三) 真实与梦境之间

奥乌卡·莱蕾的作品总给人一种超现实的幻象呈现。她的作品最初是通过摄影对现实生活进行复制, 但经过水粉上色, 最终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真实之上的梦境。在真实与幻象之间的游走, 让我们分不清她的作品到底是现实还是梦境。但这却恰恰是创作者想要达到的目标:她创作一种非真实的世界来表现出真实的情感。居奇·德波曾指出:“对于影像胜过实物, 副本胜过原本, 表象胜过现实, 外貌胜过本质的现在这个时代……只有幻想才是神圣的, 而真理, 却反而被认为是非神圣的。是的, 在现代人看来, 神圣性正随着真理之减少和幻想之增加而上升。从而, 在他们看来, 幻想之最高级别也就是神圣性之最高级别。”[6]这本来是对奇观化社会的批判, 但是在我看来, 放在莱蕾的作品中这却是一种褒扬。如果幻象能展示真实的情感, 我们又何乐而不为?艺术是情感的载体, 无论是真实的摹写还是梦境的营造, 只要能承载这份感情, 便是可取的。

莱蕾把真实的生活以戏剧场景的方式表现出来。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戏剧, 因此以戏剧的形式表现生活, 也是对生活真实的展示。只是这种真实稍显夸张, 略带戏谑, 充满了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在《仲夏夜之梦》中, 莱蕾以一种戏谑的手法对莎士比亚的戏剧进行了再现。整个作品仿佛置于梦境之中, 远景处用浓重色块表现出夜晚的云朵, 让人联想到达利的超现实主义作品。前景中的人物摆出各种各样的造型, 马头人强占了一位女性, 另一位男士似乎要抢回自己的爱人。中景处枯树上有两个造型奇特夸张的人, 旁边是两对成对称排列的新婚恋人, 还有一个像巫师一样的女人。画面中的10个人物构成了四组互不联系的戏剧故事。这种杂糅, 只有在梦境中才会出现。它表现出艺术家对传统经典的颠覆: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表现的, 一切都可以被颠覆。通过这种颠覆, 传统的确定性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现实与梦境的共存。

在另一幅作品《不可能更糟》中, 莱蕾通过颜色的鲜明对比拉开了与现实的距离, 呈现出一种梦幻般的舞台效果。作品中从最右端到最左端, 两两相邻的衣服的颜色都是不易调和的互斥色。从画面最右端到最左端的主要颜色依次是:黄、紫、绿、红、黄、紫、蓝、黄。“各种色彩之间的共同成分越少, 它们的分离就越明显。三种基本色——蓝、红和黄之所以能够完完全全区分开来, 也正是因为在它们之间没有丝毫共同之处的缘故。由其中两种基本色混合而成的色彩, 同样也可以与第三种基本色完全分离。”[7]这些人虽身穿完全不同颜色的衣服, 但他们聚集在一起, 并没有形成冲突。而前景中却有一个被孤立的赤身裸体的人, 他被排斥在整个人群外。这种鲜明的反差形成一种张力。作者试图告诉我们:虚伪的人们无论分歧多大仍可以聚在一起, 但当你剥除了掩盖虚伪的外衣, 当你把真实展现出来时, 却被大众所孤立。莱蕾虚构了一个非真实的戏剧式场景, 但却展现了生活中真实的一面。在现实与虚构、真实与梦境之间, 莱蕾传达出真实的情感。

(四) 灵魂与实体之间

莱蕾的作品, 总是诗意地表现灵魂与实体的关系。在对死亡、对灵魂的思考中, 她总是呈现出一种温情, 把冰冷融化在自己的诗意关怀下。

在《直到死亡让我们相遇》中, 整个画面被分为两部分。下半部分是被白布覆盖的地面, 白布上面是两具头盖骨, 头盖骨上有两个花环。在头盖骨旁边是两个相互交叉的人体的腿骨。通过题目我们知道这是一对恋人的尸骨, 他们生前未能走到一起, 只有在死后团聚。死亡这个冰冷的词汇却让他们的爱情比热恋之人更炽热。虽然直到死亡他们才相逢, 但我们丝毫感觉不到伤感, 相反, 却感受到一种幸福。在这里, 白布是这对恋人的新婚礼服, 头盖骨上的两个花环见证了他们的幸福。“它迫使我们换一种方式看物质, 不是把物质当做精神的载体, 而是在物质中见到领我迈向生命的精神和奥秘。”[8]整个画面色调温馨, 丝毫感觉不到尸骨的恐怖, 反而到处洋溢着诗意的美好。画面的上半部分是一水池, 水面平静, 倒映着蔚蓝的天空。也许这就是他们殉情的地方, 也许这是他们曾经相互许下诺言的地方。现在这都变得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们终于走到了一起。死亡对于他们是一种解脱, 一种相会。这种诗意与温情是艺术家要传达给我们的:没有什么可以阻隔两个人相爱, 即便是死亡。如果死亡是人们最大的恐惧, 但是莱蕾却让这种恐惧变成一对恋人相逢的桥梁。在这里, 她消解了死亡的意义。灵魂与实体并没有因为死亡而分隔, 灵魂并未远去, 死亡只是另一个开始。

三、诗性视觉语言的意义

奥乌卡·莱蕾以她独特的诗性视觉语言, 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精彩优美的视觉景观。她将不同的表现手法结合在一起, 游走于虚与实之间, 将自己的感悟绘成作品。她不仅仅是一个摄影艺术家, 她留给我们的也不仅仅是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 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一) 图像再造的无限可能性

奥乌卡·莱蕾将摄影与绘画结合在一起, 拓展了图像的表现手段, 使得艺术家在精确地再现生活的同时又能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想法, 这大大解放了艺术家的想象力。在具象再现生活方面, 艺术家可以借助摄影的先天优势, 精确地再现事物;在抽象表现奇思妙想上, 艺术家从摹写生活的桎梏中超脱出来, 可以更加巧妙地构思。更重要的一点是, 摄影与绘画的结合使得艺术家不仅是在创造作品, 更能真正参与其中。艺术家是创造者, 更是被表现的对象。委拉斯凯兹的《宫娥》中, 画家通过镜子把自己描绘进了作品中。在莱蕾的作品中, 她自己就是主人公。例如在《带水的自拍像》、《伤如雾遇阳光》、《与妈妈在一起》中, 作品表现的就是艺术家本人。通过摄影与绘画的结合, 奥乌卡·莱蕾拓展了图像表现的领域。

(二) 丰饶而轻盈, 摆脱艺术的沉重

艺术作品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沉重的表现, 它同样可以展现生命的轻盈。正如前面所言:“轻是一种价值而非缺憾”。在当下精神匮乏、物欲横流的社会, 我们更需要一种轻盈的诗意。奥乌卡·莱蕾以她诗性的视觉语言为我们创作出一系列温馨的艺术作品。她并没有改变什么, 我们只是在对她作品的静观中照见了自己, 使我们内心慢慢地变得轻盈。奥乌卡·莱蕾视觉语言最大的意义便是她的轻盈使我们紧绷的精神得到放松, 暂时摆脱了生活的沉重。我们从来不缺乏具有说教意味的作品, 相反, 我们所缺乏的是在欣赏之中使心灵得到放松, 精神为之昂然的作品。正如莱雷自己所说:“艺术家表达出的戏剧性解放了观者。”[9]

(三) “让美丽接近现实”

当下社会, 艺术早已从庙堂之高走下, 进入了人们的普通生活。从杜尚的小便池到安迪·沃霍的包装盒, 艺术家们在告诉我们, 生活就是艺术, 一切都是艺术。奥乌卡·莱蕾也宣称:“让美丽接近现实。”美丽不是虚无缥缈遥不可及的, 美丽就在我们周围, 美丽就是对现实的反应。奥乌卡·莱蕾用她全部的视觉语言来阐释这个概念。“让美丽接近现实”——正是这个信条指引着她进行艺术创作, 并成为她视觉语言的内涵本质。

四、小结

奥乌卡·莱蕾在艺术前行的道路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通过摄影与绘画的结合, 她拓展了艺术的表现手法, 并通过诗性的视觉语言让我们远离生命的沉重。但艺术对美、对意义的追求永远没有尽头。从这个层面上说, 奥乌卡·莱蕾只是一个开始。

参考文献

[1]罗莎.佩拉宵斯.皮格雷斯.奥乌卡.莱雷[J].艺术与投资, 2010 (04)

[2][3]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6.7页、11页

[4][5]夏季风编.奥乌卡.莱蕾个展画集[M].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 2008.3页、4页

[6]雅克.拉康、让.鲍德里亚.视觉文化的奇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58页

[7]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4.489页

[8]佳.看是一种艺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139页

上一篇:江西农产品物流下一篇:信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