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与经济(共12篇)
信贷与经济 篇1
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宪法规定:“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后来党的十五大提出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十六大, 又进一步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由此可见, 民营经济的出现和发展符合社会客观的规律, 带有历史必然性。短短三十几年中, 中国民营经济伴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 尤其是在银行信贷的鼎力支持之下, 已充分显示了独特的生机和活力, 成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主体部分之一, 在经济总量、国家税收、对外贸易、劳动就业、公益事业等方面越发显示出重要地位, 可谓是强劲崛起、优势显现, 蓄势待发、备受关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民营经济就是中国的市场经济的急先锋, 并且是中国经济的活力源。在这种新的济形势下, 过去对民营经济发展功勋卓著的银行信贷该朝哪个方向走, 该如何更好地为民企提供金融支持, 并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
民营经济将在未来的中国经济增长中, 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并必将成为银行释放信贷资金的主阵地。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1. 这是金融业乃至银行业竞争的必然选择。
中国实行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后, 国有银行由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 并涌现了一批新兴的股份制银行, 入世后, 外资银行纷纷登陆中国, 同时许多公有制集体企业也完成向民营经济的过渡, 在民营企业走过了多年的历程中, 党和国家的政策逐渐明确和完善起来, 经过多年的竞争, 优质大客户均已“抢光”, 民营经济成为众多银行追逐的焦点。例如:花旗银行从“根植中国”的长期战略出发, 和“新风险投资”合作, 扶持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定位于中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汇丰银行、东亚银行表示“不会歧视企业规模而会一样提供优质服务”。由此, 今后各级银行机构都会为了打开中国中小民营企业这座尚未完全挖掘的金矿, 把竞争集中于这一点争夺之上。
2.这是资金趋向先进性企业制度进行流动的必然倾向。在中国, 民企的产权是相对清晰的, 所有权和控制权都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对企业的管理由粗到细、由被动到主动, 环环紧扣。由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多年来的情况表明, 绝大多数私营业主的人生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们主要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 对社会的贡献。所以, 民企特别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 千方百计提高自身素质, 不断开拓市场, 研发新品, 寻找出路成了它们的天性, 其发展潜力是其他所有制形式所无法比拟的。
3.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资金供需平衡的必然机制。银行集聚资金的大量增加和民营经济不断发展所形成的资金的短缺客观上使两者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不管你把融资理财渠道拓得多宽, 国债、股市、基金、保险等等, 老百姓对银行储蓄的热情仍保持了相当的温度, 存款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为合理利用这些资金, 达到最优的利用效率, 实现最大的经营效益, 银行寻找资金出路成为当务之急。而目前大多数民营企业尚缺乏大企业诸如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等融资渠道, 向银行伸手成为必然的选择。
因此, 民营经济必将成为银行释放信贷资金的主阵地。当然, 理论证实和实际操作之间还是具有不少差距的。当前银行界对于民营企业进行金融支持还面临着如下的一些困难和问题:
1. 从银行内部机制特点来看:银行机构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存在“局限性”。
一是金融服务品种少、层次低, 创新能力不强, 没有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信息、资金、管理等优势。银行经营业务单一, 贷款投入比重过大, 而且信贷过度集中, 中间业务发展缓慢。
二是不良资产占比仍然较高, 化解难度越来越大, 制约了自身发展, 也影响了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三是管理方式不适应, 业务发展定位不准, 不能有效地融入地方经济, 难以适应不同市场主体的要求。银行评级和信贷准入规则使用同一标准, 信贷准入政策一刀切, 没有根据地域、区域、行业和客户的特点与差异进行细分, 使一些优良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客户被拒之门外;信贷程序繁琐, 严格缜密的贷款操作规程, 难免成为企业办理信贷业务的“枷锁”, 进一步拉大了银行与民营企业在信贷供求上的体制差异。
四是过多地受到地方政府经济决策影响。很多地方政府具有多变性和目标的多重性。在市场经济制度尚未建立的地区, 政府对金融资源的开发和配置进行决策时, 往往是把市场机制排斥在外的。政府经济决策一统天下, 区域内的银行金融资源在政府的干预下, 基本围绕政府的经济目标和任期内的政绩进行配置, 经济目标往往缺乏科学性和中长期的连续性, 使该区域内的金融资源长期处于紊乱的配置状态, 忽视中小民营企业的信贷需求, 银行机构由一个以自主发展和盈利为目的的主体, 变成一个承担实现某项目任务的载体, 在地方政府“必须”或“应该”支持型某个产业的“政策指导干预”下, 有限的金融资源被迫流入一些效益不佳、前景不明的企业, 金融资源效率低下也在所难免。
2. 从民营企业的内外环境来看:企业的生存发展还存在“先天不足”。
一是民营企业信用环境脆弱。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信用是维持社会发展的细胞, 它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在整个社会信用环境的强大攻势下, 民营企业说话越来越算数, 信用不断提高, 但因其是建立在少贷小用的基础上的, 传统银行业即使看到了希望, 但实际运作情况却大相径庭, 对民营企业依然半信半疑。因为一些民营企业存在下列问题:企业财务数据失真, 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 存在着几套财务报表, 为了偷税逃税在给税务部门报送的报表中压低收入和利润, 为了贷款方便在银行的报表中虚增销售和利润, 企业法人个人品德低下, 缺乏信用观念, 通过各种方式逃废金融债务, 转移银行信贷资产。
二是民营企业信贷资金有效需求不足。民营企业规模大多偏小, 信用度极低, 很难满足放贷的条件。虽然大多数企业对信贷资金十分渴求, 但是真正能够达到商业银行统一的评级制度和风险控制办法标准的企业和项目却不多, 尤其是中小企业, 规模小、效益低、管理水平不高、信用等级低, 很难满足银行放贷的条件, 造成企业急需贷款但条件不具备, 而银行有信贷资金找不到好的企业和项目。
三是民营企业发展不平衡。部分企业由于受管理、经营、市场、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制约, 项目与产业政策不相吻合, 贷款准入遇阻, 特别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有许多中小企业项目贷款在当地可能是较好的项目, 但到全省甚至全国综合考评, 有可能成为不支持项目, 从而影响了对该企业的信贷支持。
大投入大产出, 小投入小产出, 不投入没产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地方经济的繁荣、社会事业的和谐、各类企业的成长, 都离不开银行部门乃至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为此, 当前民营企业急需银行在支持发展过程中改变观念误区, 正确认识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 创新经营理念和经营方法。
1.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对民营经济的金融服务体系。
银行部门要充分认识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充实信贷管理和信贷服务。民企也需要银行适当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充分发挥在网点、资金、技术、管理、信息等方面的优势, 真正把民营经济作为信贷服务的主体。比如及时完善信贷授信制度, 根据民营企业经营的特点, 合理确定信贷款审批权限, 减少贷款审批环节, 提高工作效率。对有市场前景、信誉良好、有还本付息能力的民营企业, 适当扩大授信额度, 试办非全额担保贷款。在强调防范风险、明确责任的同时, 对相应的贷款要实事求是地提出质量要求。
2. 进一步改进针对民营企业的信贷工作方法。
希望银行部门实事求是地调查研究民营企业发展状况, 认真分析民营企业的信贷需求状况, 与民营企业建立稳定的联系制度, 依据企业用款总量、进度和发展需求, 及时足额解决民营企业的合理贷款需求。在实行民营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制度过程中, 建立健全民营企业信贷评估、审批和贷款制度, 对较高级别民营企业贷款实行优先、利息优惠、条件从宽的政策, 从而将民营企业资信与民营企业经营者个人信用相结合发放贷款, 引导金融环境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积极研究开发适应民营企业发展的信贷品种, 拓宽支持民营经济的信贷方式。对各民营企业要区别对待, 可采取信用、质押、有效资产抵押、担保联保等方式发放贷款。
3. 进一步突出支持重点, 加大支持民企发展的力度。
有一些类型的民营企业特别需要也应该得到银行的信贷支持。首先, 对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品和专利产品的项目的科技型民营, 对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成果进行技术改造的民营企业, 只要还款有保障, 银行都应该积极发放贷款支持, 要改变现行的对科技开发贷款、技术改造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分别评审、发放的模式。其次, 银行应支持再就业安置工作。对有能力吸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民营经济组织, 应该积极发放小额贷款, 小额贷款的评估、审批、担保方式可适当简化、灵活。再次, 对为大中型企业生产配件或提供加工、营销等配套服务的民营企业, 只要有大中型企业的生产订单、合作协议或有效委托合同, 大中型企业有担保或还款承诺, 银行贷款条件应该适当放宽, 适当简化审贷手续。
邓小平同志说:“金融很重要, 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 一着棋活, 全盘皆活。”他一语中的地指出了金融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当前, 我们国家正处于发展提速、经济提升的有利时期, 不论是民营企业, 还是金融机构都应该紧紧抓住这一难得机遇, 进一步增强投入意识, 共同搭建一个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平台, 为民营企业融资和银行拓展金融服务开辟一个更加便捷的通道, 以实现金融资本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 不断提高民营企业与现代金融的融合度, 进一步营造出良好的金融安全环境, 互相支持, 密切合作, 共谋新发展, 再创新辉煌。
信贷与经济 篇2
摘要:农业是我国经济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发展能够为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只有将农业发展好,保证粮食供应充足,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才能够考虑其他产业的发展。因此,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产业,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十二五规划”要求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转变发展方式,坚持走现代化的道路。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资金的需求量也是较大的,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很大部分的资源都来源于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生产者自身的储蓄,还有一部分资金主要依靠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由此可见,农业金融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农业信贷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信贷与经济 篇3
关键词:财政收支 信贷收支 区域经济
1 毕节地区财政、信贷收支特点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是有名的革命老区和“边、贫”地区,也是胡锦涛总书记倡导建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毕节地区在国家产业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下,借助自身能源优势,积极实施“西电东送”工程,特色产业经济效应成效初显。2004至2008年间,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从193.98亿元增长到402.98亿元,增长107.74%;地方财政收入从12.31亿元增长到35.12亿元,增长185.3%;财政支出从34.81亿元增长到107.29亿元,增长201%。截止2008年末,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13.43亿元,各项贷存款余额168.23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134.48%和64.11%。
1.1 财政收支特点 表1列出了2004-2008年毕节地区地方财政收支、GDP及其增长率。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自2005年以来,财政收支增长速度明显快于GDP增长速度,财政支出增长速度总体上快于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且呈逐年增长趋势。
1.2 信贷收支特点
1.2.1 银行存款与经济总量关系。2008年末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13.43亿元,比2004年末增加179.76亿元,增幅为134.48%,高出同期GDP增幅26.74个百分点。各项存款中:储蓄存款余额170亿,较04年未增加94.9亿元,增幅126.36%;企业存款余额47亿,较04年未增加7.6亿,增幅19.29%,总体来看,我区存款呈现储蓄存款大幅增加,企业存款增幅较小的趋势。
1.2.2 银行贷款和经济总量关系。2008年末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68.2亿元,比2004年增加67.1亿元,增幅66.44%,低于同期GDP增速41.3个百分点。按贷款结构分析:中长期贷款余额102.7万元,占贷款总额的61%,信贷资金长期化趋势较为明显。(见表3)
2 毕节地区财政、信贷收支矛盾
2.1 财政收支矛盾
2.1.1 税收增长结构单一,可持续性不强。2008毕节地区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5.12亿元。其中,由两烟、电力和煤炭开采“三大龙头”产业带来的税费收入占比超过80%。这集中反映了毕节地区其他行业和部门的生产经营情况不乐观,大量中小企业和行业还处于缓慢发展阶段。
2.1.2 地方对上级财政依赖度过高,财政赤字压力加大。2008年未毕节地区地方财政支出为107.2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仅为35.12亿元,地方财政赤字为72.17亿元,这意味着毕节地区财政必须通过其它途径解决赤字问题。从目前看,赤字的弥补主要依赖于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
2.2 信贷收支矛盾
2.2.1 余额存贷比相对较低,金融信贷对经济增长有效拉动严重不足。2004-2008年,毕节地区金融机构存贷比从75.56%降低到55.9%,四年间降低了19.66个百分点,平均降幅4.92%,同时贷款近4年年平均增幅低于GDP年平均增幅近7.5个百分点,出现了经济高速增长和金融信贷资金配置不足并存的局面,金融信贷对地方经济贡献度偏低。
2.2.2 贷款高度集中,大客户贷款成为我区银行机构最大的潜在风险。2008年末,在我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90多亿元的贷款中,就有70多亿元集中于大客户,且贷款客户趋于同业化,基本集中在电力、矿、煤、烟草、石化、房地产等几家大型集团公司,一旦经济环境恶化,银行将面临较大的信贷风险。
3 几点建议
3.1 积极争取政策扶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是正确理解和把握国家财政、金融政策,实行正确的财政、金融政策导向;二是继续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财税优惠政策,积极针取中央政策扶持;三是引导大型国有银行分支机构积极向政府、总行、省行争取一些向毕节试验区倾斜的信贷政策。
3.2 继续加强金融体系建设,促进金融与经济和谐发展 一是要在毕节发展村镇银行成立的基础上,引导其他商业银行通过出资设立或参与组建村镇银行等方式进入农村。二是在全区7县1市农村信用社统一法人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三是鼓励国有、股份及城市商业银行在金融服务空白点设立移动银行、自助银行等,满足农民基本金融需求。四是引导政策性银行调整服务方向、扩大服务范围,加大贷款力度,进一步服务于农村金融市场。五是充分发挥邮政储蓄机构网络优势,拓宽业务范围,试点开办对“三农”的信贷业务,改变农信社一家垄断的局面。六是支持自然人、企业法人、社团法人等非金融组织到农村开展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引导民间资金、城市闲散资金合理有序流动。
信贷与经济 篇4
1.1 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
企业的发展一般分为创立期、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 银行若要了解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 首先需要了解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 进而根据其特征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
创立期的企业由于分工不明确, 组织非规范化, 企业的监督、管理、控制权主要集中在业主手里, 这个阶段的企业人员数量较少, 产品比较单一, 企业基本上没有复杂的战略和管理。同时, 技术工艺不纯熟、新产品质量不稳定、市场份额不大、知名度不高等原因, 因此抗风险能力较弱, 即企业的经营风险较大, 同时由于创立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新产品的研发、设计、广告、营销等方面, 且由于知名度不高, 为了打开市场企业一般采用赊销等方式销售, 形成了大量应收账款, 造成企业现金流短缺。
成长期的企业组织逐步规范, 有一定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 分工明细, 组织内机构也越来越多, 内部的沟通与协作随之增长, 企业的目标是高速成长。随着技术的进步, 知名度的提高, 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现金流量在增加, 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在逐渐加强, 外部融资也变得较为容易, 因此企业的经营风险有所降低, 但是企业仍需要大量的资金流以扩大生产规模。
成熟期的企业组织内部管理制度化、程序化, 组织机构健全, 分工精细, 企业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内部环境稳定。随着销售的增长、业务的稳定、市场占有率的提高, 现金流比较充裕, 经营风险进一步降低, 其信用等级也较高, 因此外部融资渠道比较多。
衰退期的企业由于业务萎缩, 利润大幅降低, 逐渐从行业中退出, 现金流减少, 但为了维持生存或为了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企业往往举借大量外债;同时衰退期的企业由于缺乏创新, 工作积极性下降, 效益下降, 人心不稳, 加上制度繁多, 核心人才流失严重, 一般人员严重过剩。
1.2 企业信贷需求分析
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或多或少的都需要从外部获得资金支持, 而贷款是其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包括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 而银行出于盈利目标会采取不同的信贷行为, 他们最主要的决策依据即是对客户进行信用分析, 通过对其分析, 银行可以了解该客户履约还款的可靠性程度, 从而为有针对性的加强贷款管理, 防范信用风险提供依据。所以在此处着重研究企业的信用贷款。商业银行信用贷款对客户从其道德品格、资本实力、担保及环境条件等方面分析, 从而确定是否给予贷款及相应的贷款额度。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及信贷条件, 其资金需求与银行采取的信贷行为可用表1表示。
由表1可以看出, 在企业创业初期, 企业资金需求量大, 而经营风险也很大, 信用程度不高, 出于这些因素的考量, 银行采取“惜贷”行为, 很少有金融机构等债权人为企业融资, 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基本上都选择股权融资, 且这部分融资实际上是属于“内部人融资”或“内部融资”或企业“自己投资”, 在此基础上, 可以吸引和寻求创业投资公司等机构的股权融资。而在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和规模时, 由于企业资金需求量没有创业初期的需求量大, 经营风险也较低, 信用程度较高, 银行处于盈利和信贷资金安全性较高的考虑, 采取了信贷集中和扩张行为, 而此时企业不仅可以选择股权融资也可以选择债权融资, 债权融资主要来自商业银行、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
总之, 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由于经营管理、生产能力、竞争能力、营业利润等企业自身状况和外部环境如政府政策调整等因素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 为了扩大生产规模获得更多的利润, 努力提高自身条件以达到银行的贷款条件, 从而获得更多的信贷资金。同时, 由于企业的现金流在其生命周期中呈现出一种由小到多, 由多变少的过程, 银行承担的风险也是由高到低, 又由低到高的过程, 所以银行在企业生命周中采取不同的信贷行为。在企业创立初期, 采取不贷或少贷的“惜贷”行为, 在企业规模扩大时, 采取信贷集中或扩张行为, 在企业进入衰退期时, 采取惜贷行为或信贷退出行为。
2 商业银行与企业信贷需求的对应分析
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与银行信贷行为选择。由于企业发展壮大的历程需要经过不同的发展阶段, 每一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 所以根据其不同阶段的资金需求, 银行也要采取不同的信贷决策来支持企业的发展, 下面就从企业的生长周期分析银行在企业不同阶段采取的信贷行为。
2.1 创立期
企业初建是风险抵御能力低, 无组织架构和业务拓展, 其战略目标是只要存在就好, 所以在可用资金有限而企业资金需求量大的情况下, 企业又无法从银行获取满足球需要的信贷资金, 企业只能把有限的内融性资金投资于具有潜在市场高成长性的产品研发上, 提高资金效率, 以期提高其主营业务收入, 扩大其市场占有率。
商业银行在企业的创立期时, 考虑其风险程度及其他因素, 一般对企业采取不贷或少贷的行为, 银行资产规避了风险, 但其惜贷行为造成了社会总信贷量的减少, 进一步限制了投资与需求, 抑制了企业的发展, 但为了可以平衡企业与银行之间的资金供需平衡, 银行对企业进行信用分析后, 若企业也不符合信用贷款的条件, 银行可为企业提供担保贷款, 其包括保证贷款、质押贷款、抵押贷款。
保证贷款:是指根据《担保法》中的保证方式向借款人发放的的贷款。银行发放保证贷款, 贷款保证人就应按法律规定承担贷款债务的一般保证或连带责任保证责任, 当债务人不能履行还款责任时, 由保证人负责偿还。
质押贷款:是指按《担保法》中规定的质押方式发放的贷款, 其中质权人在债务全部清偿以前占有债务人用作质押的质物或权利, 且在某些情况下, 受质押人还有出卖该质物或权利的权力。
抵押贷款:是指银行以抵押方式作担保而发放的贷款, 其抵押是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抵押财产的占有, 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
2.2 成长期
企业在成长期知名度达到一定程度, 顾客稳定, 其战略目标是生存壮大并为寻求新的发展方向积极准备, 其经营风险仍然较大, 虽然企业积累了一些资金, 但随着投资机会的增多, 企业为了扩大公司规模获得更多的利润, 企业的资金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 这就需要寻求外部资金来扩大规模, 其主要来源于投资者投入资金和银行贷款。
商业银行在企业成长期, 随着企业信用度的提高, 偿债能力的增强及银行看到企业的发展潜力, 银行的信贷风险就会降低, 银行会放松对企业的贷款限制, 应当采取信贷集中行为来支持企业规模的扩大。
2.3 成熟期
企业在成熟期时经营风险低, 偿债能力极强, 信用度很高, 市场潜力较大, 利润较高, 其战略目标为保持战绩并伺机而动, 同时由于企业由关注市场份额到关注盈利能力和获取利润上, 产品的再投资机会变得狭窄, 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却能产生最大的现金流入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商业银行在企业成熟期看到企业的发展规模和盈利能力的极强, 银行应当采取信贷扩张行为来支持企业的积极发展, 实现其低风险高回报的经营目标, 但应注意资金的供需平衡, 避免出现信贷资金供大于求, 这就会导致其他需要贷款企业获得的信贷资金供给小于需求而影响其他企业大发展。
2.4 衰退期
企业在衰退期时企业的产品逐渐退出市场, 效益低下, 业务逐渐萎缩而企业以前有积累了较多的资金, 可维持企业的日常经营, 因此企业不需要大量的资金。
商业银行在此时应采取信贷集中行为不贷或少贷, 可以实现风险小、收益小的获利, 同时将信贷资金发放给需要获得贷款的企业促进其发展。
3 商业银行与企业间信贷资金的供需平衡建议
由于企业在成长周期上, 资金需求量和资金来源不断变化, 如在创业期企业的信息基本上是封闭的, 缺乏财务审计, 主要靠内源性融资;在成长、成熟阶段随着规模的壮大, 信息透明度提高, 企业内源性融资难以满足其资金需求, 企业将选择外源性融资;在衰退期则不需要较多资金。但由于种种原因, 企业的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所以为了实现信贷资金的供需平衡, 不仅银行要为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提供资金支持, 也要从企业与政府方面提供相应的支持, 从而使得银企之间信贷资金的供需平衡。
3.1 企业方面
3.1.1 初创期。
由于银行贷款是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资金来源, 但在企业初创期, 由于偏好、信贷风险等因素, 银行都会对企业采取“惜贷”行为, 这就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在此情况下, 企业需寻求新的融资途径, 改变其单一的融资途径, 适度调整向银行贷款的份额, 使银行发放的那部分贷款的信贷风险降低。
加强信息制度建设:由于信息的不对称, 银行很难掌握企业的真实情况, 银行为了规避风险, 减少不良贷款, 从而会采取惜贷行为, 导致企业的融资困难, 因此加强企业信息的透明性, 使银行更加全面的了解企业的发展经营状况是企业获得贷款的重要条件。
3.1.2 成长期。
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增强其内在融资能力:企业要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 就必须加强其自身建设, 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 加快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 提高经营水平, 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从而为从银行获得贷款提供了资本。
3.1.3 成熟期。
企业的信用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条件之一, 而现在社会上信用缺失现象愈演愈烈, 尤其是逃债现象的增加, 损害企业的信誉, 破坏银企关系, 从而使企业无法从银行获取器所需资金, 加强企业的信用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企业拥有良好的信用, 其实履行借款合同, 才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贷款条件。
3.2 银行方面
3.2.1 初创期。
商业银行为了减少坏账和提高利润, 可以用一部分资产增加对企业的贷款, 同银行其他资产进行分离管理, 防止风险, 这样在企业无法偿还债务时, 可把债权转为股权, 利用银行的信息优势同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实现利润分成, 风险共担, 既满足了企业的资金需求, 也实现了商业银行的盈利目标。
3.2.2 成长期。
建立银行内部信贷激励约束机制, 银行将风险管理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调整内部激励机制, 不应只罚不奖, 从而降低信贷员的积极性, 因此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是银行安全发放贷款的保证。
3.2.3 成熟期。
信贷人员的素质对银行做出的信贷决策有很大影响, 只有提高信贷人员的素质, 加强其风险意识, 树立维护银行整体利益的观念, 才能减少违章操作、越权、人情贷款及以权谋私的行为发生, 从而使银行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做出正确的信贷决策。
3.2.4 衰退期。
建立信贷客户退出机制, 在编制信贷计划时, 银行应根据企业的生命周期, 尤其是企业的初创期与衰退期应慎重贷款。按照贷款安全性, 流动性和收益性的顺序, 分轻重缓急程度按抵押、保证不足的贷款和现金流量趋减客户贷款的顺序, 对符合信贷退出标准的企业进行退出, 对新进的企业实施贷款, 优化合理使用信贷资金, 避免出现超贷行为, 同时避免银行的信贷风险。
3.3 政府方面
3.3.1 初创期。
政府应积极推动对企业的经营服务创新和体制机制的创新, 鼓励、支持银行开展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和股权等无形资产的质押贷款, 开展融资租赁, 公司理财等多种为企业服务的融资业务, 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建立适合企业需求的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 有了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担保, 降低了银行信贷风险的顾虑, 银行会对中小企业采取积极的信贷行为。
3.3.2 成长期与成熟期。
由于企业的信用不良, 逃债现象时有发生, 而信贷人的合法权利无法得到保障, 银行“惜贷”现象严重, 影响到企业信贷融资的有效性和可得性, 所以为使企业获得发展所需资金, 而信贷人权利不受损失, 加强对债权人的法律保护就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定祥, 田庆刚, 李伶俐, 王小华, 贫困型农户信贷需求与信贷行为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 2011, (05) .
[2]汤长保, 吴应宇,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为选择[J].浙江金融, 2011, (11) .
[3]石志平, 张文棋, 农户信贷需求与信贷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福建省农户的调查[J].东南学术, 2012, (05) .
信贷与经济 篇5
——刘明康主席在“2009中国金融论坛”的演讲
(2009年12月22日)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这次论坛的主题是低碳经济。刚刚结束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各国所讨论的焦点和达成的共识就是降低碳排放。当前,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而受这一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金融运行模式的调整也才刚刚开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探讨低碳经济发展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在此我想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发展低碳经济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以低碳经济为代表的新增长模式已日渐成为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复苏的“曙光”。当前,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正处在艰难复苏的进程中,同时随着全球在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上不断形成共识,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理念方兴未艾,并且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
其次,对我国而言,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虽面临巨大挑战,但已是刻不容缓。一是以往我国产业结构偏“重”、能耗偏“高”的经济发展模式对能源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并难以为继。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以汽车、石化、重型装备等为代表的重化工业得到倾斜式发展,我国经济结构呈现出越来越“重”的趋势。1995年我国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2.7%,2008年这一比重已经攀升到71.1%。2009年,在应对危机冲击下大家所采取的非常态发展方式既有必要,却也加剧了这一趋势。伴随这一趋势,能源消耗快速增加,自2000年到2009年,我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速已接近10%,其中煤、石油等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为90%。
二是外需长期低迷,迫使我们必须对高能耗的中低端产业开展艰难的结构性调整。客观地看,我国“高碳”的经济结构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是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历史阶段,这一发展阶段欧美发达国家在几十年前刚刚走过。但是,从目前的国内外市场环境看,我国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却是当年的欧美国家所不能比拟的。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远未结束,全球经济复苏困难重重,欧美国家将长期面临“去杠杆化”、财政赤字高企、需求不足等问题,以往过度借贷、过度消费的增长模式已经开始调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也在不断升温,因此,我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面临外需持续低迷的压力。而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净出口拉动,消费增长不但相对较慢,且后续乏力。经济对外贸的依赖程度很高,外贸依存度在2008年已上升到60%。许多产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部分产业国内产能过剩明显,严重依赖国际市场,比如,25%的粗钢产量依赖国际市场消化;平板玻璃的产量占全球的50%;电解铝产能占全球的43%;造船业70%以上产量靠出口消化;太阳能电池产量的98%出口国外。随着外需萎缩,大量外向度较高行业的结构调整不可避免。
因此,转变我们以往“高耗能、高排放”的“高碳”发展模式,加快技术创新,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业,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优化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二、银行业在低碳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积极发挥作用近年来,为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引导银行履行社会责任,银监会先后出台了《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行动,致力于创新信贷服务机制,发展“绿色信贷”业务,减少高耗能、高排放产业信贷投放,支持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据统计,自2008年底至2009年9月末,我国主要商业银行钢铁、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高耗能产业贷款增速分别为13%、19%、-45%,均大大低于同期31%的贷款平均增速,信贷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我国经济结构由“高碳”向“低碳”的转型过程中,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是要扮演好两个角色。
第一,要成为低碳理念推广的“践行者”。2003年6月建立的《赤道原则》已逐渐成为国际银行业务发展的环境与社会责任标准,这与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是相吻合的。我国银行业关键是一要有这种理念,上下一以贯之;二要探索建立节能环保金融服务的长效机制,即经营策略、管理机制和激励考核体系,从业务流程与规则上把好项目入口关和惩罚关。
第二,要成为低碳金融服务的“创新者”。近年来,一些银行通过与国外有关机构合作,在研发面向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等项目的“绿色信贷”产品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当前,随着国际碳交易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碳货币化程度日益提升,碳排放权已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我国银行业应进一步加强对国际碳金融发展的跟踪研究,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绿色信贷”及其它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产品定价能力,争取在全球碳金融体系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三、加强信贷管理,大力防范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行业信用风险
发展低碳经济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调整,意味着未来的产业和市场都将出现深远的变革,产业链的价值分布将从向资源型企业倾斜转而向低碳技术环节倾斜,从而不断改善产业链条上的“低碳”与“高碳”配比,使国民经济逐步趋向低碳经济的标准。在这样的大变革之下,银行业必须正确把握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在信贷资源配臵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在抓住新的市场机遇的同时,有效规避结构调整中的风险。银行业在支持低碳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缺乏综合性的配套扶持政策。由于欠缺有效的风险补偿、担保和税收减免等综合配套政策,支持产业结构由“高碳”向“低碳”转型的相关政策往往导致转型企业经营成本大幅上升,盈利能力下降,虽有社会效益,但缺乏经济效益,直接导致银行信贷风险的上升。此外,由于“绿色信贷”每个项目均涉及到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仅依靠商业银行难以确定其准确的环保标准和环境风险评级。信息支持要靠各方的协调配合,我们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推进“绿色信贷”目录指引、项目环保标准、环境风险评级等专业标准的制定,以推动银行相关业务的发展。
二是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风险。当前不仅钢铁、水泥、煤化工、平板玻璃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仍在盲目扩张,风电设备、多晶硅等与低碳经济相关的新兴产业也出现了一哄而上、重复引进和建设倾向。同时,当前一些新兴和新能源产业还处在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从全球范围看都存在行业标准和技术不成熟的问题,即使现在采用了所谓最新的装备和工艺,也可能会被迅速淘汰,产业的持续巨大投入相比其有效产出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以上这些因素,不仅对银行存量贷款的信用风险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加大了银行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投放新增贷款的风险识别和信贷决策难度。为此,希望各有关部门从上到下及自下而上地加强支持和引导,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实现商业利益和可持续经营的同时,积极承担环境和社会责任,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并切实防范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信贷风险。
各位来宾,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不仅是国际社会的呼声,也是我们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衷心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国土能够一年比一年更绿!
信贷与经济 篇6
1. 基本情况
荔波联社全辖20个营业网点,其中正常营业网点15个,便民服务点5个,现有员工129人。截止7月末,各项存款余额69542万元,较年初增加7966万元,增幅12.94%,市场份额42.1%;各项贷款余额63209万元,较年初增加7721万元,增幅13.91%,其中涉农贷款余额57944万元,占比91.71%,比年初增加7055万元,其中农户贷款39065万元,农村经济组织贷款1450万元;农村工商业贷款17429万元。贷款市场份额76.4%,存贷款份额均居全县金融机构之首。
2. 荔波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县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农业组织化建设问题,强调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深化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和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手段。在这一前提下,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较大的发展,特别是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后,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截止到2010年7月末,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27个,带动农户2862户,已全部在工商部门登记,2009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总产值567.1万元。全县已有13家合作社拥有自己的商标,注册商标13个,绿色食品认证2个,无公害食品认证7个,产品产地认证5个,统一包装2个,制订标准化生产规程2个。
3. 主要做法
3.1深入调查,统一认识。我社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造‘糖蔗、畜牧、桑蚕、林果、蔬菜、茶叶’六大特色产业”的要求,确立了“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实现支农大效益”的服务“三农”新思路,并且将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支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联社成立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导小组,制定了《荔波县农村信用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方案》;二是深入调研,主动对接。我社主动与农办、农业局、县工商局等相关部门加强联系,及时了解掌握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信息;三是及时组织人员到全县27个专业合作社、各乡镇政府进行调查走访、召开座谈会、印发调查问卷、与农民面对面交谈等方式,了解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了解合作社社员的想法,掌握他们的需求。对此,我社及时召开领导班子成员会议,统一思想,研究制定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荔波县农村信用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实施方案》,以期积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的发展。
3.2创新服务,方式灵活。通过调研发现,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方式多元化:有的是专业大户创办,有的是村集体组织牵头创办,有的是部门牵头引办等。我社根据其组建方式的多元化,采取“宜社则社、宜户则户”的原则,对已有一定资金实力的合作社采用授信,直接办理贷款,对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合作社采用社员贷款。并不断创新贷款方式,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社员”和“中介担保+专业合作社+社员”等多种模式使信贷支农服务向产前、产中和产后等各环节渗透,有效满足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同层次的资金需求。目前,已向112户合作社成员发放贷款475万元。
3.3独立授信,方便快捷。为进一步探索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启动资金需求较大,但缺乏担保抵押保证,融资较为困难,金融扶持难以落实的困難和问题,我社在通过认真、仔细调研后,组织各基层信用社信贷人员深入专业合作社、农户了解掌握资金需求状况,找准信贷投放切入点,及时提供有效金融服务。制订了《荔波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管理办法(试行)》,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授信”业务,先由信贷员收集合作社的管理素质、经营发展情况、业务往来情况等相关基础资料,填写调查表建立档案;再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前景、信用状况等主要指标对其进行评级;最后进行授信。我们还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开通“绿色通道”,压缩审批流程,及时授信,简化贷款手续,提高办贷效率,在授信额度内随用随贷,周转使用。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方便快捷的信贷服务。
3.4担保创新,解决难题。针对专业合作社贷款无法提供有效的抵押担保资产,我社树立破除“抵押物崇拜”理念,突破依赖抵押的传统信贷模式,采用信用担保、信用贷款和林权担保的方式,通过创新并推行“多人保证、联合保证”等做法解决“担保难”问题,在实际操作中,以保证方式为主发放贷款,对保证人条件没有苛刻要求,自然人、法人都可以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保证人。由于合作社寻找单一的有实力的保证人存在较大困难,为此,我社接受多名保证人的联合保证。把合作社贷款偿还责任与合作社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大股东挂钩,要求其夫妻提供共同保证。
3.5多方帮扶,助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政府及各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我社积极主动与政府沟通协调,向县委、县政府汇报我社在促进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方面的有关工作。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担保难,赢得他们的重视和支持。县委、县政府同意对我县信用社发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进行贴息,并给予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定补贴,减轻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压力,同时也降低了我社经营风险。县委、县政府累计为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合作社社员贴息达56万元。在这个情况下,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从2007年不足10家增加到现在的2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资产总额从2007年的92万元增加了567万元。
4. 取得的成效
4.1有效带动当地农民增收。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全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帮助其增加服务能力,逐步转向产、供、销为一体的社员服务上,更好地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和产品特色,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有效带动当地农民增收。我社向荔波弘信土枇杷专业合作社社员42户农户发放112万元贷款,用于种植优质蜜柚。通过支持,蜜柚种植面积从原来不足100亩的扩大到了300亩,今年产值达240万元。种植蜜柚的社员年人均收入从单一种植玉米的2500元增加到6000元。
4.2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带动新产业。过去全县农村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农业资源的开展利用程度不高,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较低,通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后,部分农户也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将高效农业作为发家致富的一项重要工作。除种植水稻外还加入茶叶合作社、蔬菜合作社、血橙合作社、旅游开发合作社等都是围绕当地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组建起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拓宽增收致富的门路。从事农副土特产品运输、加工、销售的个体经营户逐步增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活跃地方经济,带动了新产业。如发放荔波县益丰源血橙专业合作社贷款150万元,合作社成员115万元开发种植血橙基地700余亩,带动农户78户,每户年均增收2000多元。
4.3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支持,促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之路。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很好地解决家庭经营与市场经济的衔接问题,有效地解决政府“统”不了、部门“包”不了、单家独户“干”不了的难题,是对农村经营体制的丰富、发展、完善和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当地已形成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开展专业性生产经营活动。如朝阳蔬菜合作社、瑶山鸡养殖合作社、瑶山血橙合作社、驾欧旅游开发合作社等都是围绕当地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组建起来的,其产业分布非常明显。这种区域产业化十分有利于促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之路,有利于农业区域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
4.4缓解了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难问题。我县绝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因无法提供有效的抵押担保资产,无法得到贷款支持,造成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发展迟缓,规模小,无法壮大自身实力,承担经营风险能力较弱。自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授信”业务后,通过“多人保证、联合保证”等方式解决部分无法提供有效的抵押担保资产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可以取得信贷支持。
4.5拓展了服务领域,为信用社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农民专业合作社授信”业务的开展,体现了我社支持“三农”及农村企业及各类经济组织生产的真心诚意,在当地政府和农民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大提高了信用社的声誉,为我社起到了以贷引存的作用,不少经济组织和农户原来在其他金融机构开户存款的,现已改到信用社开户存款。截止7月末,我县对公账户比年初增加55户,各项存款余额69542万元,较年初增加7966万元,增幅12.94%,市场份额42.1%,充實了我社资金实力,提高了信用社支持“三农”的能力。
5. 几点建议
5.1切实落实扶持措施。一是要树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大力扶持,搞好服务,营造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税收优惠;二是努力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资金在支农资金中的比重,建议财政部门在财力上要重点倾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充分发挥整合支农资金作用。建议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标准化示范项目、农业产业化项目、农业科技入户项目、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项目等各类财政支农项目和扶贫项目,委托有条件的合作社实施;三是由政府建立贷款激励机制,鼓励各金融机构扩大贷款发放规模,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
5.2加强对合作社规范发展的引导。建立农村合作社指导员制度。组建以农业、畜牧水产、林业等涉农部门科技人员和干部为主的合作社指导员队伍,建立指导员联系合作社制度,做好合作社发展的培育、帮助、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
5.3打造良好的信用环境。良好的信用环境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政府在信用环境建设中的引领推动作用,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建议由政府牵头,通过信用乡镇,信用农户、信用企业、信用经营户的打造构成一个信用群体,从而快速地扩大信贷总量,使县域经济较好地得到信贷支持,形成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良性互动多赢。
信贷与经济 篇7
一、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关系
(一)银行信贷规模与经济增长
1998年我国中央银行宣布不再对银行信贷的规模额度进行直接控制,这项规定有利于完善和发展银行信贷市场, 使银行信贷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更为突出,从而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金融机构信贷余额并不是反映信贷行为最适合的变量,而新增信贷可以不计偿还信贷的对冲量,能够更为直观地表现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金融机构信贷规模的扩张与收缩几乎都与当时的经济环境合拍,也可以说银行为了追求自身利益不自觉的顺应了宏观经济周期。
(二)银行信贷结构与经济增长
银行信贷结构是指信贷资金在投放过程中,其总量资产在产品结构、区域结构、行业结构、客户结构、期限结构、币种结构上的组合方式。其结构不仅取决于商业银行自身,更有社会经济、政策、市场、环境、投资者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作为信贷结构调整的主导,既想要做好风险防范,更想要实现收益最大化。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信贷结构还不尽合理,面临着信贷投放的产业结构倾斜,贷款期限结构不匹配,信贷地区结构性倾斜,信贷品种结构和客户结构单一等问题,导致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不合理,阻碍信贷收支平衡和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
(三)银行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增长
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资源配置的时候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宏观的经济环境、政府的金融政策、银行与客户之间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其信贷资源配置只能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实现最大的效益。如若商业银行信贷资源使用效率不高,大量的资金不能得到有效使用,大量闲置的资金,或是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较差,不良贷款率较高,都不利于投资活动的顺利进行,从而阻碍社会经济的增长。
二、我国经济增长与银行信贷的现状
(一)我国GDP增长的现状
一国经济增长的状况可以用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状况来衡量。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可以得出我国1978~2012年间GDP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单位:%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 645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519 322亿元,可见增幅之大。此外,通过对GDP增长率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GDP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其中1994年达到36.4%,当然期间也发生了几个阶段的波动。在经济危机的后续影响及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2012年我国的GDP增长率达到了7.8%。在介绍201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国家统计局长马建堂表示可以用“四个稳”、“四个新”来评价,其中即包含了经济增长的总体平稳。
(二)国内银行信贷的增长状况
贷款一直以来都是商业银行传统的核心业务,商业银行所提供的贷款在经济发展、投资扩张等方面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可以用来反映截至某日以前银行已发放的贷款总和。如图所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由1978年的1 890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62.99万亿元。这表明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银行贷款都实现了快速的增长,这两者之间的阶段性波动和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虽然在经济理论和经验检验方面对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长期一直存在着不一致的观点,但不能否认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另有相关分析指出,我国工业与商业贷款的平均增长率同第二、三产业的平均增长率趋于一致,但是信贷资金效率偏低的农业贷款增长率与第一产业平均增长率相比相差甚远。总之,在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市场上,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是无法忽视的。虽然如此,我国银行信贷仍然存在着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影响了银行信贷资金的效率,降低了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
三、我国银行信贷存在的问题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一)金融深化
政府对银行信贷分配的直接干预,这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在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关系并不十分牢靠。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我国近年来一直保持着世界第二大外商投资吸收国的地位,多年来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中国家,外商直接投资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不可缺少的动力。相比之下,银行部门的发展对于经济的贡献还不够显著。更多的原因在于更多的信贷分配给了低效率的国有企业。这意味着,非国有企业获得信贷增长总体上有助于经济增长,其获得的信贷越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应该越显著。但事实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不断发展,非国有经济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逐渐减弱,这种银行信贷配给的不合理导致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从而不利于实现经济增长。
(二)我国银行信贷结构及资金的配置不合理
2012年全年贷款投向呈现以下特点:企业贷款增速放缓,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增长较快;小微企业贷款增长快于各项贷款,年末增速有所放缓;工业和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减缓;“三农”贷款增速回落;房地产贷款增速回升,其中个人购房贷款、地产开发贷款增加;住户贷款增速回升。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房地产贷款与平台贷款被看作是未来影响银行资产质量的最重要两类贷款。房地产贷款增长加速,其潜藏的风险不容忽视。一旦风险爆发,银行将面临着严重的不良贷款危险。
四、健全银行信贷促进经济增长的建议
(一)调节信贷配给,提高信贷资金利用效率
在我国现阶段, 对非国有企业的银行信贷还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一些学者通过研究,认为非国有经济的效率明显高于国有经济,因此在信贷政策方面应适当向非国有企业倾向,做到信贷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二)维持银行信贷规模,调整银行信贷结构
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应继续维持信贷的规模,防止信贷萎缩,使其稳步健康的增长,以实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同时通过银行信贷结构的调整,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合理的资金配置会使产业结构做出相应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做出相应转变。因此,为提高银行信贷的贡献率,银行信贷应该向高效益、高效率产业倾斜,对于重复建设和盲目投资予以杜绝,从而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鼓励民间金融发展,进一步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仍然是大量地方性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也需要有人为其提供金融服务。从现实来看,只有土生土长的民间金融机构能够充分利用地方的信息,用最低的成本了解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信用水平,最大程度的克服信息不对称这一金融服务业的普遍缺陷。因此,作为整个银行信贷结构的补充,在做好监管的前提下,应该鼓励发展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民营金融机构,如非国有的投资公司、民营银行、保险公司、金融中介机构等等。
参考文献
[1]许伟, 陈斌开.银行信贷与中国经济波动:1993-2005[J].经济学 (季刊) , 2009 (3) .
[2]张军.中国的信贷增长为什么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J].学术前沿, 2006 (7) .
[3]宋海林, 刘澄.中国货币信贷政策理论与实证[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
信贷与经济 篇8
关键词:银行,经济责任制,信贷平衡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经济发展水平得到迅速提升。同时, 银行在信贷体制方面也在不断变革和发展, 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现代新农村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在信贷体制方面的变革需要与经济发展相配合, 不断完善现有的分配制度, 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为了满足现代经济发展需要, 就要加快信贷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步伐, 充分发挥银行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从而积极、全面推进现代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对于信贷体制改革而言, 最重要的就是经济责任制的发展与变革。信贷管理体制的变革中, 最为关键的部分就是信贷平衡体系的构建以及完善。要加快信贷管理体制的变革和发展, 就要加强对财政资金、信贷资金以及银行发行货币等财务管理。
一、推行银行经济责任制促进信贷管理体制变革
对于经济体制改革而言, 就要依据现在的经济发展形式, 将权、责、利相结合, 进而建立银行经济责任制, 并且不断提高经济效果。顾名思义, 经济责任制就是将经济任务与其责任相匹配起来, 特定的经济内容赋予特定的经济责任。对于银行而言, 要想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获得持续发展, 就要充分合理的运用经济责任制, 促进银行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银行, 企业化程度比资本主义银行更高。而且银行作为现代经济体制中的特殊企业, 理应推行企业化经营。对于企业化经营而言, 需要利用必要的经济手段, 完善经济责任制。因此, 推行银行的经济责任制是银行不断发展的客观需求。
其次, 银行自身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 只有具备一定的独立经营自主权, 才能更好地对银行内部业务进行管理, 但是给予银行一定的独立经营自主权, 需要将银行自己的利益与经济责任制紧密的结合起来。如果缺乏足够的经济利益鼓励, 就会降低企业的经营积极性, 银行也是如此, 所以推行经济责任制是银行发展经营自主权的实际需要。
对于经济责任制的概念, 我们已经在上述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但是, 对于银行经济责任制而言, 不仅需要将银行的权、责、利有机的结合起来, 还要加大对银行自身的独立自主经营权, 在获取相应利益的同时, 也需要承担必要的经济责任。从而提高银行自身的经营压力, 也进一步提高银行的经营动力。只有将这两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 才可以发挥银行经济责任制的真正作用。对于心底啊管理体制而言, 如果将财政、信贷以及货币的发行统一起来, 就会不断削弱了银行的经济责任。如果银行在对企业提供信贷服务时, 采用财政和银行双口供应的模式, 就会降低银行的经济责任;此外, 各种技措贷款通过税利进行归还、财政与银行之间的无偿缴拨的方式以及银行内部管理中统存统贷的管理机制都对银行经济责任的实行产生很大影响。
总之, 为了满足新时期经济发展需要, 推进银行发展的企业化经营, 发挥银行在经济建设中的信贷杠杆作用, 促进银行信贷管理体制的变革, 需要推进银行的经济责任发展和落实。
二、建立信贷平衡体系
要推行经济责任制, 推动银行信贷管理体制的变革, 就要不断完善银行的信贷平衡体系, 而信贷平衡体系是完善经济责任制的重要保证。独立的信贷平衡, 就是保证银行资金流动的平衡性, 根据自身的资金数量以及吸收的存款数量等作为本身发放贷款的重要前提。如果银行要提高自身贷款的数值, 就要通过各种渠道扩大自己吸收存款的数量。因而, 信贷平衡体系就要保证银行资金流动的平衡协调, 将银行内部的权、利、责有机结合起来, 明确内部分工, 认知履行经济责任制。
对于信贷平衡而言, 不仅仅是我国发展改革开放以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实际, 也是银行发展的信贷运动性质决定的, 同时也是资金流动规律的客观要求。根据马克思对信贷平衡体系的理解, 可以将其看作银行资金流入与资金流出之间的协调配合, 并保证银行贷款与存款之间的平衡。因而, 为建设发展现代经济, 就要依据现实经济规律的发展要求, 进而发展独立的信贷平衡体系。充分发挥信贷的重要作用, 就可以不断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推动经济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发展并完善我国的信贷平衡体系, 不仅可以扩大信贷资金的来源, 促进银行财务工作的开展, 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 完善信贷平衡体系, 也可以进一步充分发挥银行信贷资金的作用, 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
完善银行的信贷平衡体系, 有利于财政与银行的协调发展, 完善银行的管理体系, 改善财政与银行之间的关系, 进而充分发挥财政和银行之间的协作关系, 促进国家资金更加有效的运用, 带动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这不仅有利于经济建设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而且也有利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平衡发展, 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时代要求。
三、推动信贷体制改革的建议
首先, 以中央银行为主, 将货币的发行与银行的信贷分割开来。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发行的货币, 是国家直接控制和使用的资金, 可以用来有偿贷放 (收利息) 给工商信贷银行, 作为其信贷资金来源, 也可以通过认购国债的形式由财政集中使用。中央银行与工商信贷银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中央银行应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金融政策, 运用经济手段, 调节工商信贷银行的信贷收支, 影响工商信贷银行的金融活动。
其次, 优化财政与信贷的关系。信贷是对社会资金的有偿调节, 也就是说, 在各企业之间调剂余缺, 一般具有短期信用的性质。而财政则是对一部分国民收入的无偿分配。一个是有偿调节, 一个是无偿分配, 性质不同, 职能有别, 对两种资金必须分别管理和使用, 不能混淆。
再次, 改革完善信贷体系, 优化财政与银行之间的关系, 在银行与财政以及银行内部建立有偿往来的经济关系, 对银行经济责任制以及信贷体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总之, 完善信贷体系, 优化财政与银行之间的协作关系, 对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尹卫生.银行经济责任制与信贷独立平衡[J].财政研究.1982 (03) .
[2]尹克骏.信贷平衡与货币投放的关系[J].上海金融.1982 (08) .
信贷与经济 篇9
关键词:县域经济,信贷投放,实证分析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背景
金融发展是指金融资产相对规模的扩大或占GDP份额的上升, 同时伴随着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效率的提升和金融体系功能完善的过程, 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无论国内还是国外,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产生分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选取数据时间段及样本不同, 使得不同的金融结构、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及所处阶段、制度等对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产生影响。其次是指标选择、研究方法的差异。不同的实证分析中, 选择不同的相关指标及分析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国家连续几年提出要将县域内各金融机构新增存款用于本地贷款投放的背景下, 本文选取金融机构贷款这一金融发展主要指标, 利用2005年-2008年数据, 研究辽宁省县域贷款投放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
二、辽宁省县域金融机构贷款投放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一) 贷款投放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数据及指标选择
在贷款投放对于经济增长传导机制分析基础上, 我们选择地区生产总值 (GDP) 代表各县域经济发展状况, 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shls) 代表个人消费水平, 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gdzc) 代表企业及政府的投资水平, 由于各县域经济发展相对封闭, 除个别县域外, 整体上对外净出口较少, 因此这里假设各县域经济处于封闭经济状态中, 不考虑净出口影响因素, 以年末贷款余额 (dk) 代表贷款投放水平, 考虑到数据可得性, 这里利用2005年--2008年辽宁省44个县的数据, 对辽宁省县域贷款投放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
在作实证分析之前, 我们先看一下各变量间的相关性, 具体相关系数见表1
注:表中各指标后面数字代表年份, 如GDP5代表2005年GDP, GDPJ代表4年GDP均值。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 2005---2008年各年GDP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8, 且检验p值均为0.000, 说明在95%置信水平下检验结果显著, 相关程度较高, 且都为正向影响。各年贷款余额与各变量的相关系数也都大于0.7, 相关程度较高, 说明贷款通过投资、消费等渠道对地区生产总值影响较为明显, 且贷款的投放总量变化与地区经济呈现正向相关关系。
(二) 辽宁省县域贷款投放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
通过对贷款投放与经济增长的影响途径分析, 我们可以首先将贷款投放与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建立面板数据模型, 再将固定资产投资、社会零售消费品总额与地区生产总值建立面板数据模型, 之后具体分析贷款投放对与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在建模检验前, 对各变量取对数以消除数据的异方差性, 变量gdp、shls、gdzc、dk取对数后分别记为lgdp、lshls、lgdzc、ldk。在建模过程中, 我们利用Hausman检验与F检验最终确定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这与实际经济状况相吻合, 因省内各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对地区经济增长, 贷款投放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差异较小, 可以忽略即各变量的斜率是相同的, 只是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使得各地区截距项有所差异。
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因素除贷款外还有其他因素, 同时企业、个人除受特殊外界因素影响外, 其投资与消费均具有一定的惯性, 因此模型中分别引入了各自的滞后项, 以消除残差序列自相关。具体建模过程及各模型截距项变动系数对所研究问题影响较小就不再一一列出, 这里仅将重要模型结果列示出来:
固定资产投资与贷款投放的面板数据模型:
其中:C1i为各县截距变动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贷款投放的面板数据模型:
其中:C2i为各县截距变动项
地区经济增长与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面板数据模型:
其中:C3i为各县截距变动项
将模型 (1) 、 (2) 代入模型 (3) 中, 可得最终模型:
上述模型描述了贷款投放分别通过投资途径、消费途径, 最终传导至经济增长的过程, 最终模型贷款的回归系数为正, 说明辽宁省县域贷款投放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关系, 这与前面的相关系数分析结果一致, 其回归系数为0.1878, 说明贷款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会使得GDP增长0.1878个百分点。
三、县域贷款投放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从前面计量分析的结果看, 贷款投放增长通过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 对县域经济的增长有正向的推动作用。长期来看, 社会消费需求与县域地区生产总值有稳定的正相关关系, 相关程度高于固定资产投资。
(一) 2010年货币政策处于结构调整期, 中长期贷款的持续增长是县域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从地区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的模型看, 当期地区生产总值与上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本期信贷投入相关, 从相关系数看, 上期固定资产投资略高于本期信贷投入。2009年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拉动, 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较高, 由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周期较长, 因此, 在2010年压缩信贷投放规模和调整信贷结构的政策背景下, 通过保持中长期贷款的持续增长, 使已开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顺利完成, 是2010年县域经济保持健康稳定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 运用信贷政策拉动消费增长,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县域经济稳定增长的长期目标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中, 在固定资产投资受政策影响波动较大和出口比重较小的情况下, 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有着稳定的相关关系, 从计量分析结果看, 相关系数明显高于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关系数, 因此通过财政、货币政策措施降低居民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预期支出, 扩大城乡消费需求, 会逐渐达到缩小投资消费增幅差距、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长期目标。
(三) 增加信贷资金对出口企业或出口项目的支持, 培养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信贷与经济 篇10
长期以来, 陕西省最为重要的融资渠道是间接融资, 因而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决定了银行信贷是陕西省投资的主要来源。在此背景下, 考察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对陕西省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本文选取银行信贷中的贷款余额来检验陕西省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 从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以使信贷政策能够更好的为经济发展服务。
二、文献综述
国内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对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针对于陕西的研究有:钟世和 (2007) 对陕西省1981—2005年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 陕西省经济增长与银行信贷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 但陕西省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很低且不稳定, 具体表现为, 1981—1998年间陕西省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系数为0.7946, 而1990—2005年间, 二者的相关性系数提高到0.9155[1]。韦艳宁 (2010) 指出, 陕西省金融机构贷款额的系数为0.444, 说明金融机构贷款对于陕西省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2]。
对于整个西北地区来说, 经济发展水平相当, 因此, 针对于西部其他地区的研究对于陕西省有借鉴意义。何初阳等 (2008) 得出青海省1978—2005年鉴贷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 且贷款余额每增加1个单位, 引起GDP增加0.258个单位[3]。高树棠和周雪梅 (2009) [4]、付海龙 (2009) [5]认为, 甘肃省1978—2007年间信贷投放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信贷投放每增加1个单位, 将拉动经济增长0.6634个单位, 而贷款余额与经济增长有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即甘肃省信贷投放对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 而甘肃省经济增长对信贷市场的推动作用则不明显。另外还得出, 甘肃省信贷投放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 滞后期大约为4年。
综上所述, 针对于陕西省的研究成果中, 多数学者都将信贷作为金融发展的一个指标, 来研究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 而直接针对陕西省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 且就二者之间关系的结论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因此很难看出, 陕西省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 以及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在针对于西部其他地区的研究中, 普遍得出结论, 银行信贷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是长期稳定相关的, 并且二者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 这一结果将对本文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因此, 本文将重点研究陕西省的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具有长期相关性以及二者具有怎样的因果关系。
三、数据、模型和实证分析
(一) 指标选取、样本数据及处理
本文采用陕西省国内生产总值 (下文以GDP表示) 衡量陕西经济发展水平, 采用陕西省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表示信贷的投放总量, 数据均来源于《陕西省统计年鉴 (1991-2011) 》和《陕西省金融年鉴 (1986-2009) 》。
由于年鉴中的统计数据多是以当年价格的形式公布的, 为了更好的让数据表现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本文对数据进行以下处理:首先, 将名义数据转换为实际数据。根据年鉴中公布的环比价格指数, 将1978—2010年间的名义GDP转换为以上一年为基期价格计算的实际GDP;贷款余额也根据《陕西省统计年鉴》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环比指数, 将1978—2010年度的贷款余额转换为以上一年为基期价格计算的实际贷款余额。由于处理后的数据具有异方差性, 为了消除数据的异方差性, 对处理后的GDP和贷款余额取对数形式, 以ln gdp和lnloan表示。将ln gdp作为被解释变量y, 以lnloan作为解释变量x, 建立模型, 运用Eviews6.0, 得到以下回归模型:
R2=0.972235, 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比较好, 变量x的系数的统计量为32.94698, 表明信贷支出对GDP增长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而方程F=1085.503, 表示方程总体通过检验。
(二) 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本节采用的ln gdp和lnloan两组数据均为时间序列数据, 需要先判断这两个数列的平稳性。本文用ADF单位根检验法对ln gdp和ln loan进行平稳性检验, 最佳滞后阶数根据AIC和SC准则判定。
由表1可以看出, ln gdp和lnloan为非平稳数列, 而在一阶差分情况下, GDP和贷款余额的检验值都拒绝单位根假设, 即dln gdp和dlnloan均为平稳的时间序列, 说明ln gdp和lnloan为一阶单整序列。
由于这两个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变量, 因此可以对其进行协整检验, 本文将采用Johansen检验法。须先确定合理的滞后阶数, 采用AIC信息准则和SC准则对滞后阶数进行选择, 当二者同时为最小时的阶数即为最优滞后阶数, 根据该准则得到最优滞后阶数为1。在确定了滞后阶数后, 对ln gdp和lnloan这两个变量进行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检验, 得到JJ协整关系检验值如表2所示。
表2的结果表明, 不管是迹检验还是极大特征值检验都表明, 信贷增长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即ln gdp和lnloan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三) Granger因果检验
由上述分析可得, 陕西省贷款余额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 但是到底是经济增长带动信贷扩张, 还是信贷扩张引起经济增长, 尚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所以下面将对变量ln gdp和ln loan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由前面的协整检验结果表明, 确定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最佳滞后期应为滞后1期, 因此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 在样本区间为1978—2010年的情况下, 在置信度为95%的水平下, 陕西省贷款余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原因, 即在之后1期时, 接受“经济增长不是贷款余额的Granger原因”的假设, 其正确率为75.93%, 同时接受“贷款余额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的假设, 正确率为0.18%, 即认为贷款余额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的正确率为99.82%。这一结果表明, 陕西省贷款余额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 而陕西省的经济增长对贷款余额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协整关系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别对陕西省信贷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了检验, 检验结果如下:
第一, 协整关系检验结果显示, 陕西省银行信贷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长期关系。且其他条件不变, 贷款余额每增加1个单位, 经济将增长0.585246个单位。这表明, 在陕西省的经济增长中, 信贷支出的增长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银行信贷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密切, 其联系也是全方位的。
第二, 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不难看出, 陕西省银行信贷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单向的, 即陕西省信贷支出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而经济增长对信贷支出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原因可能在于陕西省经济环境和金融生态环境不佳, 造成金融积聚功能弱、金融效率低, 缺乏一个良好的信贷环境。要保持陕西省经济的稳定增长就必须深入进行银行业的改革, 更好地发挥银行业的信用中介作用, 保证金融资源进入实体经济渠道的顺畅。
第三, 通过检验结果可以看出, 陕西省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具有滞后效应, 且滞后期大概为1年。这说明, 贷款对当期经济增长和后面第1年的影响较大, 并且第1年的影响大于当年的影响, 说明信贷投放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性。
为促进陕西省能够更好地在西部地区崛起, 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 陕西省经济欠发达, 信贷资金投放的边际收益率较低, 导致有效信贷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因此, 实施信贷支持政策, 建立稳定增长的信贷投放长效机制, 对于增强金融发展动力具有重大意义。将信贷支持政策的扶持重点放在中小企业贷款和农业贷款, 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服务网点拓展到县域甚至农村, 积极引导它们向中小企业和农村经济融资。改革现有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 使它们逐步建立针对小额贷款的经营架构。鼓励引导商业银行向陕西省的新兴行业融资, 促进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第二, 防止信贷萎缩, 保持信贷支出平稳适度增长。实证结果表明, 陕西省信贷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且伴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信贷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势必也会加强, 因此, 防止信贷萎缩将是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较大的存贷款差额将导致大量社会资金闲置, 严重影响了资金的利用效率, 因此可以从缩小存贷款差着手, 从金融机构内部发掘信贷资源, 对合理的资金保持必要的信贷支持力度。
第三, 近几年, 中长期贷款的迅速增长挤占了短期贷款的信贷规模, 导致短期贷款的即时效应无法体现, 从而使得贷款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因此要缩短贷款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滞后期, 必须加大短期贷款的投放力度, 减少中长期贷款的投入。
参考文献
[1]钟世和.陕西省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J].西安金融, 2007 (2) , 42-43.
[2]韦艳宁.陕西省金融支持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经济纵横, 2010 (9) , 81.
[3]何初阳, 袁春力, 鞠海龙.青海省贷款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J].经济研究导刊, 2008 (21) , 154-155.
[4]高树棠, 周雪梅.甘肃省信贷投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09 (3) , 24-26.
信贷与经济 篇11
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推动国有银行的振兴,目的就是让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贯彻落实今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这一指导方针,银行业,尤其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须担当起更大的责任。
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温家宝总理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已经明确给出了答案,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优质金融服务,加大对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眼下,银行信贷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融资渠道,利差收入也是银行业最大的利润来源,信贷业务紧密联系着实体经济和商业银行。因此,如何适时适当调整信贷结构,对于能否切实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有着直接影响。记者从日前先后召开的5家国有商业银行2012年度工作会议上获悉,各行均在第一时间迅速行动,针对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全面部署了今年的信贷结构调整工作。
根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要求,服务实体经济,金融机构首先要努力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科学发展。对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金融机构服务经济涵盖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等,还包括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引导出口结构升级等方面。
工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该行将突出支持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融资等“四大新市场”,重点发展贸易融资、中小企业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等“三大战略领域”,积极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该行明确提出要求,要创新服务方式,确保“四大新市场”的贷款增速显著高于公司贷款平均增速。
除此之外,工行还将加大对文化、教育、健康、旅游等新兴消费市场的开拓力度,创新以银行卡为载体的小额消费信贷模式,加强与大中型优质商户、新兴消费业态中的高端商户的合作,大力发展直接消费信贷业务。同时优先支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和“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建设,通过发展创新金融工具引导社会投资进入国家政策鼓励进入的重大项目建设领域,发挥信贷资金的撬动作用。
建行方面则表示,该行会继续严格限制“两高一剩”企业、行业贷款,控制房地产开发贷款,控制对低水平、重复建设政府平台的资金支持,优先支持国家在建续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能源、节能减排、环境保护项目,支持国家生产方式调整、产业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制造业。
交行董事长胡怀邦提出,今年该行将根据“总量适度、审慎灵活、定向支持”的要求,保持信贷适度增长,合理确定投放重点,进一步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特别是加强对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和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需求的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强对企业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的支持,严格控制对“两高一剩”行业的贷款。
服务实体经济的另一个重点是加强对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具体到当前的实际,即小微企业和“三农”企业,这部分客户往往是金融市场中绝对的“弱势”群体。
经过几年的具体实践和经验总结后,各行在服务中小企业上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今,各行需要面对的是更加难以把握风险却更需要金融服务的小微企业。2012年,5家国有商业银行都会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向小微企业的信贷倾斜力度。
如工行,该行已经明确提出,会持续提高中小企业贷款比重,重点发展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契合的贸易融资等短期贷款,积极支持科技、服务和加工业等中小企业。同时加大投入、加快创新,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建行不但将支持小微企业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着力点,还将此项业务视作本行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建立并完善小微企业业务经营模式,加大对小微企业业务的资源倾斜力度。
除了商业银行的“规模倾斜”外,小微企业还会得到来自银监会的“监管倾斜”。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12年度工作会议上表示,将积极推进针对小微企业的机构准入、存贷比考核、资本计量以及不良贷款容忍度等方面的差异化监管政策“落地”。
“三农”一向是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今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引导、带动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不过,由于针对“三农”的机构设置和产品开发还很薄弱,相比于小微企业,针对“三农”的信贷结构调整还需要更多的配套措施来支持。作为“三农”服务的主力银行,农行今年提出继续扩大和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以“村村通”和惠农卡为重点,继续增强农村基础金融服务能力,继续搞活县支行,提升县域市场竞争力。另外,建行也提出了东部沿海地区和金融资源丰富的县域乡镇适当加快建设网点,完善服务网络和渠道,为城镇化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温总理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金融发展的根基是实体经济,离开了实体经济,金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全面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才能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共生共荣。对于银行业而言,其过去几年的风光业绩正是依托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传统信贷业务收入依然占去了各行总体利润的近八成,实现银行经营方式转变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如今,顺应实体经济发展需要去调整信贷结构,其实也是促进自身经营转型的重要举措。对此,各家国有大型银行都应当把握好降低资本消耗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内在要求,确保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为此,要进一步强化资本约束,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营结构,努力走出一条资本消耗低、风险控制好、支持经济发展能力强的可持续发展新路。
(金融时报)
信贷与经济 篇12
一、信贷结构与经济结构不相适应的表现
(一)信贷投向与产业结构错位
2009年末,永胜县金融机构信贷存量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为3.58:1:2.17,与同年的1:1.1:1.02的产业结构之比不相匹配。
1.第一产业信贷投入还存在结构性矛盾。永胜县是滇西北省级农业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91.14%,“三农”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近年来,金融机构对县域“三农”发展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但目前永胜县农业信贷投入仍然存在问题:一是信贷资金投入仍显不足。以2009年为例,农业贷款在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中仅占33.31%,农业资金投入与“农业、农村、农民”的资金需求形成供需矛盾缺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永胜县农业发展,制约了第一产业在全县经济中重要作用的发挥。二是农业信贷结构不合理,产品种类较少,金融机构信贷投入主要偏重于传统农业与小额信贷,对农村中小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的支特力度不足,金融服务功能和服务手段很难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新需要。
2.第二产业信贷投入显得力度不足。2009年,永胜县第二产业总产值为84,632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48,149万元,建筑业总产值36,483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35.32%,分别较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占比高出3.22个百分点和2.73个百分点。然而金融机构对第二产业的支持力度与其经济贡献存在较大差距,2009年,永胜县第二产业贷款总额为14,366万元,仅占全县贷款余额(不含个人贷款)的14.79%,明显低于其经济占比。第二产业信贷投入构成中,信贷投向主要集中于水电行业,约占第二产业信贷总量的58.39%。信贷资金集中投向基本建设项目,必然对县域中小企业信贷资源形成挤占,不利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也不符合信贷风险分散的原则。
3.第三产业信贷结构有失衡表现。永胜县第三产业发展较快,200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8,081万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32.59%,比2000年增加43,860万元,增长了1.28倍。第三产业信贷投入逐年增长,基本适应了产业发展的需要。第三产业信贷在几个主要行业的投放比例分别为:批发和零售业54.8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6.09%;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业11.03%;以及住宿餐饮业5.76%和居民服务业2.24%。批发零售业贷款明显偏多,而教育,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行业信贷投入寥寥。
(二)信贷资金期限结构匹配失调
1.存贷款期限结构严重失配,隐含流动性风险。2009年末,永胜县中长期贷款78,848万元,占全部各项贷款154,740万元的50.96%,比2005年上升了16.88个百分点。而在存款来源结构中,定期存款97,944万元,占全部各项存款的29.42%,比2005年下降6.57个百分点。中长期人民帀贷款在各项贷款余额中的比重,与定期存款在各项存款中的比重之间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如考虑到定期存款中相当部分的期限在1年以下,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不对称更为突出。这种不合理的状况,隐含了一定的流动性风险。
2.贷款长期化趋势强化,信贷资金投向集中。近几年来,永胜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2009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8,224万元,比2005年增加130,064万元,增长2.70倍。中长期贷款需求旺盛,金融机构出于提高盈利能力的考虑,在信贷规模约束的条件下,重点发展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和基本建设贷款等中长期贷款业务,导致短期贷款业务退化,中长期贷款占比大幅提高。2005至2009年间,永胜县短期贷款占比减少了1 7.20%,中长期贷款占比增加了17.20%。贷款期限结构匹配失调,中长期贷款比重过高,一方面会对金融部门资金的流动性产生影响,容易产生支付风险,同时引起信贷风险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房地产领域,企业急需的项目贷款的技术改造贷款却几近空白。县域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国家重点支持县域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调控目的得不到信贷资金的协调配合,长此以往,必将影响产业政策的贯彻实施和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
(三)消费信贷结构不合理
央行在阐述2010年货币政策时明确提出,要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积极推进信贷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积极推进信贷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要扩大内需,不仅要推动消费能力的提升,也要促进消费需求转型升级,改善消费结构。2005年至2009年间,永胜县消费有所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2.04%。2009年,永胜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740万元,比上年增长29.01%。但永胜县消费存在信贷结构失衡的问题。2009年,永胜县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28,011万元,占全部各项贷款的18.10%,其中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26,891万元,占个人消费贷款总额的96.00%。消费信贷偏重中长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又主要集中在住房消费领域。此外,消费信贷对农村的支持明显不足,以农村信用社为例,2009年12月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0,007万元,仅占其贷款总额的10.34%,其中大部分发放对象为非农村居民。消费信贷结构失衡、发放面过窄,不利于扩大内需战略的推进,也不利于永胜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信贷结构与经济结构不相适应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结构失衡制约信贷结构调整
银行信贷结构,在某种程度上是国民经济结构的“倒影”。信贷结构性矛盾是地方经济增长中结构性矛盾的集中反映。永胜县长期以来倚重第一产业发展,而第一产业发展存在投入大、增长缓慢、风险高的弱质性特点,决定了农业信贷的高成本、高风险,从而制约了农业信贷投入的积极性。第二产业主要以传统产业为主,如采矿业、制造业等,产品附加值低、缺少优势特色产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不突出。资本逐利性驱使下的信贷投放使经济结构与信贷配置实现动态对接,使得金融机构加大对优质行业、企业的投放力度,主动收缩或退出低效或失效的信贷市场,“马太效应”在信贷资源配置领域日益凸显,中小企业、弱势群体和薄弱环节的融资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二)信贷体制不完善,金融配套体系不健全
一是信贷管理与风险责任追究。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权限普遍上收,县级行基本上无贷款审批权,信贷投放也向中心城市、优质客户集中;二是金融机构对金融风险的控制普遍实行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和信贷资产“零风险”制度,又没有与之匹配的激励措施,县域金融信贷人员缺乏主动开拓信贷市场的内在动力,“慎贷”、惜贷”思想严重,减弱了基层行信贷发放的积极性,限制了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和“三农”等薄弱领域的有效投入;三是信贷管理制度上缺少有针对性的差别化管理。信用评级、审批模式、产品开发等方面大小企业一致、城乡趋同,县域信贷产品创新措施不多;四是抵押和担保难的问题尚未妥善解决。中小企业方面,由于自身规模和条件限制,可用于抵押的资产、物品少,往往受到现有贷款门槛制约;农业方面,农业生产保险的缺失,农业和农村信用担保体系的缺位,使得农村信贷风险缺乏保障机制,抵押融资受到较大限制。五是政府通过财政、税收等方面从利益导向上引导银行优化信贷结构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增强。
三、实现信贷结构与经济结构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信贷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永胜县作为西部贫困农业县,长期以来经济发展面临基础薄弱、动力不足的问题。永胜县的经济问题表象上是经济总量上的问题,实质上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失衡、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合理造成的。只有消除经济结构矛盾才能真正解决内需不足和长期增长的问题。现实融资格局决定经济结构的政策很大程度上依赖信贷结构调整,而银行贷款在县域融资格局中居主导地位,因此,将信贷投向政策与国家产业政策相结合、信贷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调整相结合,切实发挥信贷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意义重大。首先是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紧密结合永胜经济发展特点与战略,不仅要把握好信贷投放的力度和节奏,进一步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也要把握好信贷投放的重点,突出支持新型工业化、中小企业、“三农”以及个人消费信贷等领域。其次要完善金融配套体系建设,金融机构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就当地经济形势和发展战略目标,以及各行业、各经济类型结构变化情况的沟通交流,为信贷投向进行前瞻性引导。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县域信贷服务的双向机制,保证足够的县域贷款增量奖励基金,正向激励县域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发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提高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二)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中优化信贷结构
【信贷与经济】推荐阅读:
绿色经济需要绿色信贷08-09
小额信贷的经济学分析10-02
信贷与消费06-27
信贷产品与服务创新08-02
住房金融与个人信贷08-27
信贷员工作总结与计划09-25
商业银行信贷审计的内容与方法08-23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防范与处置对策07-29
试论中小企业信贷面临的主要风险与防范对策06-21
中国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与转型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