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安置管理实施办法

2024-08-23

移民安置管理实施办法(精选6篇)

移民安置管理实施办法 篇1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做好龙滩水电站移民安置实施工作,妥善安置移民,保证电站建设的顺利进行,依据国家和自治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等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龙滩水电站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龙滩水电站广西境内水库淹没、影响区和施工区征地移民安置实施工作。

第三条 龙滩水电站移民安置(下称移民安置)的实施应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单位、个人之间的关系,保护移民的合法权益,满足水电站建设合理工期的要求。

第四条 移民安置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采取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生产扶持相结合的办法,逐步使移民的生活水平达到或者超过原有水平,并有利于移民安置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 移民安置工作实行政府负责,投资包干,业主参与,移民监理的管理体制。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移民安置实施工作;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即龙滩水电站的项目法人,以下简称龙滩公司)、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应做好相关配合工作。

第六条 移民安置实施工作包括移民安置实施规划及实施方案编制,农村移民搬迁安置、城(集)镇迁建、专业项目复建、库区防护和库底清理等内容。第七条 移民安置实施工作应严格按项目进行管理,各移民安置项目的实施管理责任单位应按项目建立资金管理、移民监理和竣工验收制度。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八条 移民安置实施工作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开展。自治区人民政府对龙滩移民安置实施工作负总责,任务、资金、权利、责任分解落实到地区和自治区有关部门,按分级管理、县为基础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第九条 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是广西移民安置实施的主管部门,应依照国家和自治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等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负责做好移民安置实施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

(一)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授权,按国家审查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及补偿投资概算,与龙滩公司签订移民安置任务及补偿投资包干协议;

(二)组织地区行署及其移民主管部门,履行移民安置任务及投资包干协议,做好移民安置实施工作,按国家审查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及补偿投资完成移民安置任务;

(三)与龙滩公司共同委托有资质的监理单位对移民安置的实施进行综合监理;

(四)商龙滩公司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移民安置实施规划,并组织有关地、县和部门配合设计单位工作;

(五)受自治区人民政府委托,与地区行署和自治区有关部门签订移民安置任务和投资包干责任书,负责指导、协调、检查和监督移民安置工作,及时处理移民安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六)组织编制移民安置实施计划和资金使用计划,报自治区发展

计划委员会批准,并按要求向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和龙滩公司编报实施进度及资金使用统计报表;

(七)负责移民安置实施的项目管理,主持移民安置项目的设计评审,监督重要、重大移民安置项目的招标工作;

(八)负责移民资金管理,按国家审定的移民补偿投资概算和有关规定,分解、分配移民资金。并对移民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检查,配合国家、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移民资金使用的稽查审计;

(九)组织有关部门对移民安置进行检查验收,编制检查验收报告,报国家、自治区有关部门;

(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组织进行的移民安置竣工验收;

(十一)协助办理移民安置用地手续;

(十二)参与移民突发事件的处理。

第十条 自治区交通、水利、林业等有关部门在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依照国家和自治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法律、法规、政策和本行业有关规定,负责区属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

(一)与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签订项目任务和投资包干责任书,按签订的项目任务和投资包干责任书的要求,做好项目实施工作;

(二)组织项目实施阶段的设计,按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组织招标工作;

(三)负责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计划的编报工作,按要求填报实施进度统计报表;

(四)接受移民综合监理,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五)编制项目实施验收报告。

第十一条 地区行署在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依照国家和自治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等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批准的移民安置实施规划负责本地区移民安置实施工作,承担本地区移民安置任务和补偿投资双包干责任。其主要职责如下:

(一)与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签订移民安置任务及投资包干责任书,组织本地区有关部门和县人民政府,按签订的移民安置任务及投资包干责任书的要求,做好移民安置实施工作;

(二)组织有关部门配合设计单位完成本地区移民安置实施规划的编制工作;

(三)具体负责本地区移民安置任务的实施,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批准的移民安置实施规划及概算投资制定本地区的移民安置办法、安置标准及投资标准并严格执行概算。及时向自治区和有关部门反映移民安置中出现的问题,并妥善处理;

(四)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批准的移民安置实施规划组织制定本地区的移民安置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编报本地区移民安置实施计划、资金使用计划以及实施进度和资金使用的统计报表;

(五)负责本地区移民资金的管理。做好本地区移民资金的使用监督检查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对移民资金使用的审计;

(六)做好本地区项目管理工作,协助、参与重要或重大移民安置项目的设计评审、招标和验收工作;

(七)接受移民综合监理,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八)审核、汇总本地区移民安置检查验收报告;

(九)协助办理移民安置用地手续;

(十)定期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报告移民安置实施情况;

(十一)处理移民突发事件;

(十二)完成自治区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十二条 有移民安置任务的县人民政府(包括迁入地的县人民政府),在上级政府的领导下,依照国家和自治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负责本县移民安置实施工作,承担本县移民安置任务和补偿投资双包干责任。其主要职责如下:

(一)与地区行署签订移民安置任务及投资包干责任书,组织本县有关部门,按签订的移民安置任务及投资包干责任书的要求,做好移民安置实施工作;

(二)组织本县有关部门配合设计单位完成本县的移民安置实施规划的编制工作;

(三)具体负责本县移民安置任务的实施,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批准的移民安置实施规划及概算投资制定本县的移民安置办法、安置标准及投资标准并严格执行概算;

(四)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批准的移民安置实施规划组织制定本县的移民安置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编报本县移民安置实施计划及资金使用计划,并组织编制实施进度和资金使用统计报表;

(五)按批准的移民安置实施计划,负责完成本县的移民安置实施任务;

(六)做好本县移民安置项目管理工作。负责组织移民安置项目实施阶段的设计,按国家、自治区有关规定,组织移民安置项目招标工作;

(七)负责本县移民资金的管理,严格财务管理,管好用好移民资金,接受

有关部门的检查和审计;

(八)接受移民综合监理,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九)负责国家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移民方针、政策的宣传,做好移民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妥善处理移民安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维护施工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社会稳定;

(十)负责编制本县移民安置的检查验收报告;

(十一)负责办理移民迁建用地、专项设施迁建用地手续;

(十二)负责处理移民突发事件;

(十三)定期向地区行署、自治区移民主管部门报告移民安置实施情况。第十三条 地、县移民主管部门根据本级政府的授权,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完成移民安置工作。

第十四条 龙滩公司依照国家和自治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等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参与移民安置实施管理工作,做好相关配合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

(一)参与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委托设计单位及时开展移民安置实施规划的编制,参与有关移民安置实施规划的审查工作;

(二)会同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审批移民安置实施计划、资金使用计划,筹措并及时拨付移民资金;参与监督移民安置计划的执行和移民资金的使用;

(三)与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共同委托有资质的监理单位,对移民安置的实施进行综合监理;

(四)按基本建设程序的要求,对移民安置规划的重大设计变更和补偿投资 的调整,及时组织编制专题报告,并报请原审批机关批准;

(五)全过程参与各项移民安置实施工作,参与重要或重大移民安置项目的设计评审和招标工作;

(六)参与移民安置工作的检查和验收。配合国家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对移民资金使用的审计;

(七)协助办理移民安置用地手续;

(八)参与移民突发事件的处理。

第十五条 设计单位受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的委托,依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负责移民安置实施的勘测设计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

(一)补充完善可研补充设计阶段有关设计工作。编制移民安置实施规划,并负责移民安置实施规划编制工作的技术归口;

(二)协助县级移民主管部门编制移民安置实施计划;

(三)按基本建设程序和移民搬迁计划要求,提供设计成果,在库区设立移民安置设计代表机构,委派现场设计代表,并负责技术交底;

(四)参与重要或重大移民安置建设项目的招标工作;

(五)配合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移民安置和移民资金使用进行的检查和审计;

(六)负责设计变更及其核定和补偿概算调整编制工作;

(七)参与移民安置验收工作;

(八)协助有关部门办理用地手续。

第十大条 移民综合监理单位受龙滩公司和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的共同

委托,按合同规定执行移民综合监理任务。

第三章 项目管理

第十七条 移民安置的实施必须实行项目管理,即依据国家批准的移民安置实施规划和补偿投资对移民安置项目实行任务、进度、质量、资金的管理。第十八条 移民安置项目按隶属关系可分为区属和县属项目,区属项目包括等级公路复建、水文水位站迁建、大地坐标点、水准点恢复测设、文物抢救、挖掘和迁移、国营雅长林场淹没处理等,以上未提及的项目为县属项目。按补偿投资概算科目可分为农村移民安置、城(集)镇迁建、专业项目复建、库区防护工程和库底清理等项目。

为便于实施管理,将移民安置项目分类如下:

(一)移民安置工程项项目:指水利设施、等级公路、大型桥梁、车渡、货运码头、机耕道、防护工程、移民村庄及集镇基础设施、小水电站、10kV以上输(变)电及电信设施等建设项目;

(二)移民安置生产项目:指农村移民安置项目中用于安置移民的种植业、养殖业及二、三产业的项目;

(三)移民补偿项目:指将概算项目中的补偿资金直接拨付或兑现给移民户和单位,并由其自行复建或掌握使用的项目。如房屋、附属设施、零星果树、搬迁运输、副业设施、工矿企业等项目;

(四)其他项目:指上述三类管理项目以外的其他项目。

移民安置项目的实施应根据项目的隶属关系、建设规模和重要性分级分类进

行管理。

第十九条 各级移民主管部门分别为本行政区内移民安置项目管理的责任单位。凡符合国家和自治区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招标的项目,要按有关规定招标。因项目的特殊情况,项目管理的责任单位可以依据有关规定委托项目的建设单位,并与之签订质量、进度、资金承包合同。第二十条 设计管理。

(一)移民安置实施规划由受委托的设计单位在地方政府的配合下,依据国家审批的《龙滩水电站可行性研究补充报告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专题报告》,按国家和自治区有关移民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规定编制。移民安置实施规划报告由受委托的设计单位编写,经自治区审查并按自治区审查意见修改后提交国家有关部门审查,同时抄报龙滩公司。各类专题报告由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组织有关部门审查。

国家审查批准的移民安置实施规划在实施中如需作重大变更,应专题逐级报审。

(二)移民安置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设计,由项目管理责任单位或受其委托的建设单位进行单项设计委托和管理;移民安置生产项目,需要作单项设计的由县人民政府进行设计管理。

(三)设计的调整和变更。

经国家批准的移民安置项目,不得自行增减、调整规模和标准或变更设计。在项目实施中,因特殊原因且有正当理由,确需增减、调整建设规模和标准或变更设计的,可由项目管理责任单位委托设计单位提出专题报告,由设计单位核定,经移民综合监理单位审核,报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商龙滩公司

按规定审批。

(四)设计代表制度。

承担移民安置实施规划编制的设计单位,应分别在有移民安置任务的县设立设计代表机构并派驻现场设计代表。根据移民安置项目建设实施进度,按基本建设程序要求,及时提供满足要求的设计成果,配合地区行署、县人民政府及其移民主管部门做好移民安置实施的有关工作。

承担移民安置项目设计的单位,应按基本建设程序的要求,派出项目建设的设计代表,协助项目管理责任单位或建设单位完成项目建设。

第二十一条 地、县移民主管部门应根据移民安置实施规划和建设工期要求,在设计单位配合下,编制移民安置项目的实施计划和资金使用计划,并应在上依照下列程序编报:

(一)县级移民主管部门应将所属移民安置项目的计划,经移民综合监理签署意见和县级人民政府同意后,10月底前报地区移民主管部门,地区移民主管部门将所编制的本地区计划,经移民综合监理单位签署意见和地区行署同意后,于11月15日前报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

(二)区属移民安置项目按隶属关系将所属移民安置项目计划经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按规定时间报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

(三)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在11月底前将审核汇总后的移民安置项目实施计划报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同时送龙滩公司;

(四)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商龙滩公司在12月底前组织审定并批复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于次年元月初下达计划。未列入批准的计划的项目不能实施。

移民安置必须严格执行批准的计划,不得任意变更。当计划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实施而需要调整变更时,应由县级人民政府提出专题报告,说明原因并提出变更计划,逐级上报至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并抄送龙滩公司和移民综合监理单位。综合监理单位应对项目变更计划提出审核意见,提交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和龙滩公司。变更计划由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南龙滩公司并报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审批后执行。第二十二条 组织实施。

(一)移民搬迁。由地区行署按自治区批准的移民安置实施方案和计划统一布置。移民户的搬迁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负责办理具体搬迁手续,并按计划要求,组织、协助、督促搬迁对象迁往安置地点。企事业单位的搬迁按隶属关系,由当地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二)移民安置工程项目。由项目管理责任单位依据国家审定的建设方案和投资限额,按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自治区的有关规定和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项目建设中应实行项目管理责任单位或受其委托的建设单位负责制、招投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由项目管理责任单位或受委托的建设单位与工程实施单位签订承包合同,并委托有资质的工程监理单位进行建设监理。工程实施单位应按照移民主管部门和监理的要求填报月、季和项目建设进度统计报表,经监理单位签字后逐级上报。

(三)移民安置生产项目。由县级人民政府按照审定的移民安置实施规划及实施方案,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移民户实施;其中集中连片的种植业、养殖业和规模较大的二、三产业可参照移民安置工程项目进行实施管理,其余项目由县级移民主管部门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或移民户进行开发,并监督

其按计划完成。

所有的移民安置生产项目应按审批的移民安置实施规划中确定的安置标准,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分配和落实至移民户。

(四)移民补偿项目。由项目管理责任单位按项目的隶属关系将国家审定的补偿标准、数量和资金进行公示、公告,并与补偿对象签订协议,兑现或拨付资金,按协议规定实施。

(五)其他项目。由县级人民政府按国家有关规定和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的安排,负责组织完成。

(六)移民安置项目中凡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招标的项目,要按有关规定进行招投标。

第二十三条 跨县搬迁安置的移民,应在地区行署的统一组织、协调下,由迁出地县人民政府组织搬迁,并与迁入地县人民政府办理移交手续,协助迁入地县人民政府按批准的移民安置实施规划和计划的要求,组织移民安置工程项目、生产项目和补偿项目的实施。

第二十四条 对自谋职业、投亲靠友安置的移民,在落实生产生活出路的基础上,由移民提出申请,经取得迁入地县人民政府同意,由迁出地的县人民政府与移民和其所在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方签订协议,并公证后,办理有关手续,由迁入地人民政府负责安排其生产生活。

第二十五条 地区行署、县人民政府根据移民安置实施规划和项目实施的计划,对本行政区内的项目建设实施情况进行定期监督检查,根据需要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监督,提出监督和检查报告,报上级人民政府和移民综合监理单位备案。移民综合监理单位按合同要求定期提交综合监理报告。项目

管理责任单位对不符合项目实施要求的,应及时组织整改。第二十六条 验收和移交。

(一)移民安置工程项目实施完成后,由项目实施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做好验收的各种准备,提供验收所需的有关数据和资料,对其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编写自验报告,提出验收申请,监理单位(包括移民综合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也相应提交监理工作报告和设计工作报告。

项目管理责任单位或受委托的建设单位应组织有关单位、人员组成验收小组,根据批准的设计文件和有关验收规定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由项日管理责任单位按规定办理移交手续。验收报告应抄送移民综合监理单位备案。

(二)移民安置生产项目,由地区行署组织验收。有单项设计的项目,参照移民安置工程项目的要求进行验收;其余的由地区行署按照批准的移民安置实施规划或实施方案的要求组织验收。

(三)移民补偿项目,县属项目由地区行署组织验收,区属项目由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组织验收。

(四)其他项目,由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按有关规定组织验收。

第四章 资金管理

第二十七条 移民资金是指国家审定的水库淹没处理补偿投资和施工区征地移民补偿投资。内容包括:

(一)农村移民补偿费;

(二)集镇迁建补偿费;

(三)专业项目复建补偿费;

(四)防护工程费;

(五)库底清理费;

(六)其他费用(含勘测规划设计费、实施管理费、技术培训费、监理费);

(七)预备费;

(八)有关税费;

(九)利息(上述费用在拨付、周转中所发生的银行存款利息)。第二十八条 移民资金实行自治区、地区、县三级包干责任制,地区行署、县人民政府及其移民主管部门按签订的移民安置任务和投资包干协议或责任书的要求管好、用好移民资金,发挥其效益,保证移民安置工作任务的落实和完成。

第二十九条 移民资金的使用必须依据国家审定的水库淹没处理补偿投资和施工区征地移民补偿投资概算及移民安置规划,实行专款专用,不得侵占和挪用。地区行署、县人民政府应加强领导,定期检查督促和审计,确保移民经费的合理规范使用。

第三十条 龙滩公司根据签订的移民安置任务和补偿投资包干协议,按照批准的资金使用计划和移民安置项目实施进度,按期、足额向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拨付。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按季度向龙滩公司报送移民资金使用统计报表。

第三十一条 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按照国家审定的水库淹没和施工区实物指标、移民安置实施规划和补偿投资概算,编制移民资金分解分配方案,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下达到地区行署和区属有关主管部门。地区行署及区

属有关主管部门按此编制相应的分解分配方案并按批准下达的移民资金分解分配额实行包干。

第三十二条 移民资金必须按项目计划安排使用。没有项目计划,不能使用移民资金。

第三十三条 农村移民补偿资金的管理。

(一)农村移民补偿资金由县级人民政府按照移民安置项目实施计划负责安排使用。

(二)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达的资金分解分配方案,由县级人民政府依据审定的本县淹没影响实物指标、移民安置实施规划、方案以及补偿标准,将资金分解到水库淹没涉及的村民小组、移民户及移民安置项目上,分别建立帐户,并向移民张榜公布。对移民户补偿资金应制发补偿手册,接受群众监督。

(三)对移民户补偿资金,由县级人民政府依据国家审定的标准和数量与移民户签订安置协议,按搬迁安置进度兑现资金,保证移民户能如期搬迁,做到移民生产生活安置真正落实。

(四)县级人民政府根据移民安置实施规划和计划,将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用于移民安置生产项目;没有移民生产安置人口的村民小组,其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可由其提出生产开发项目使用计划并报县人民政府审批后,由村民小组掌握使用。

(五)对经批准自谋职业、投亲靠友安置的移民,其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支付和使用,按自治区有关规定执行。

(六)与移民生产安置无关的项目不得使用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

(七)农村移民安置基础设施补偿费由县级人民政府按项目实施计划使用。

第三十四条 集镇迁建补偿资金的管理。

(一)移民户和单位的补偿项目资金,由县级人民政府与补偿对象签订协议,分别建立补偿帐户,并张榜公布。对移民户补偿资金应制发补偿手册,接受群众监督。根据项目实施计划的安排,按协议兑现资金。

(二)集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由县人民政府按照实施计划,依照签订的合同拨付资金,项目竣工后,应及时办理工程审计结算。

第三十五条 工矿企业、专业项目复建补偿费的管理,由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地区行署、县人民政府根据项目实施计划的安排,按与项目权属单位、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签订的责任书或复建合同拨付资金,工程竣工后,应及时办理工程审计结算。

第三十六条 防护工程项目资金的管理,由县级人民政府依据项目实施计划的安排,按签订的防护工程建设合同拨付资金。工程竣工后,应及时办理工程审计结算。

第三十七条 库底清理费的管理,按国家审定的移民安置实施规划分配并由地、县及区属有关主管部门负责包干使用,按照计划用于库底清理工作。第三十八条 其他费用的管理。

(一)勘测规划设计费:专项用于龙滩水电站移民安置实施规划的编制,由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统一掌握,商龙滩公司,按计划使用。

(二)实施管理费:由自治区、地、县三级移民主管部门用于其办公生活用房、设备购置、办公、福利、差旅等管理费用,按计划使用。自治区、地、县三级移民主管部门按12%、18%、70%比例分配。

(三)技术培训费:用于提高农村移民生产技能、文化素质和移民干部管理水平的培训及相应设施的配置,由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统筹安排使用。

(四)监理费:用于移民综合监理工作,由龙滩公司商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按监理合同的规定拨付。第三十九条 预备费的管理。

(一)基本预备费主要用于解决水库移民安置实施不可预见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基本预备费的使用,由县级人民政府或项目责任单位提出专题报告,经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审查,签署意见,逐级上报,由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及龙滩公司共同组织有关单位审核后,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安排使用。第四十条 其他有关税费的管理,根据国家审定的耕地占用税、森林植被恢复费、耕地开垦费的额度,按自治区有关规定使用。

第四十一条 移民(项目)包干资金的节余及银行存款利息的管理。

(一)移民项目的费用采取超支不补、节余留用的原则管理。对移民搬迁、安置项目通过优化规划设计方案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在包干经费以内节余的资金,归项目责任单位管理使用,主要用于其他移民安置项目包干经费的调剂。

(二)移民资金在银行存款所产生的利息,可用于调剂弥补其他项目经费的不足和奖励完成该项目任务成绩突出的有关单位及人员,具体使用办法另行规定。

第四十二条 因国家政策调整、物价上涨和重大设计变更等因素导致补偿投

资概算需要调整时,经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请示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后,提出概算调整要求。由龙滩公司按国家审批程序上报审批。第四十三条 财务管理。

(一)地区行署、县人民政府应加强对财务工作的领导,在移民主管部门内设置专门的财务部门,配备专职财会人员,建立健全财会制度和会计监督。

(二)各级人民政府和移民主管部门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建立健全移民经费拨付程序,严格按计划、程序和制度拨款、用款。

(三)财会人员要依法建帐,加强会计核算。根据会计制度和龙滩公司要求,按时编报财务报告。

(四)各级领导要支持移民主管部门会计人员的工作。移民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要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会计人员有权拒绝拨付非移民项目和支付违规、违纪资金。

第四十四条 自治区将移民经费的使用纳入重点审计对象,由政府审计部门对移民经费使用情况和会计报告进行专门的审计。各级移民主管部门应按审计意见及时进行整改,并将整改结果报同级人民政府、审计部门、上级移民主管部门,并送龙滩公司和移民综合监理单位。

第四十五条 龙滩公司对移民经费使用情况有知情权,对发现的问题特别是重大问题应及时通报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

第五章 移民监理

第四十六条 移民安置实行移民监理制度,对移民安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监理,对各类移民工程的实施按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建设监理。

第四十七条 移民综合监理的主要任务是:依照国家审定的移民安置实施规划,对移民安置实施的总体进度、投资和综合质量进行监督与控制;做好移民安置的合同与信息管理;协调有关各方的关系。

第四十八条 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与龙滩公司共同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根据国家审定的移民安置实施规划、移民安置任务及投资包干协议进行移民综合监理。

第四十九条 移民综合监理委托合同签订后,由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和龙滩公司联合发文将综合监理任务书送达库区地区行署、县人民政府及其移民主管部门和设计单位。地区行署及县级人民政府及其移民主管部门和设计单位应积极配合监理单位开展综合监理工作,并及时向监理单位提供有关资料。

第五十条 移民综合监理单位应根据监理任务和监理合同的要求,配备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监理员及工作人员组成的监理机构,进驻现场监理点,履行职责。

第五十一条 移民综合监理主要工作内容。

(一)编制移民综合监理规划、制订综合监理工作细则;

(二)参与审核移民安置实施设计成果、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变更和水库淹没处理补偿投资概算调整;

(三)按照批准的工程建设进度计划和移民安置进度计划,根据移民安置的实施情况,审核移民安置实施项目的计划和相应的资金使用计划,签署监理意见,提交给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和龙滩公司;

(四)对移民安置项目的实施及资金的拨付和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对移民资金拨付和使用报表签署监理意见;

(五)对移民安置实施的整体质量作出评价;

(六)建立定期报告制度,依照监理合同的规定,定期向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和龙滩公司提交监理报告,同时抄送地区行署、县人民政府及其移民主管部门和设计单位;

(七)参与移民安置项目验收、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并签署监理意见;

(八)协调移民安置实施中有关各方关系;

(九)参与移民安置项目的招标工作。

第五十二条 移民安置中的移民安置工程项目,应由项目管理责任单位或受委托的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单项工程建设监理。

单项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应根据有关规定开展移民项目单项工程监理工作,并定期向委托单位和移民综合监理单位提交监理报告。

第六章 移民安置验收

第五十三条 移民安置验收是指在移民安置项目单项验收的基础上,根据主体工程建设进度和水库下闸蓄水的要求,依据国家审定的移民安置实施规划和移民项目的设计,对移民安置的实施进行阶段验收和移民竣工验收。第五十四条 移民安置验收分为三个阶段:

(一)截流前的移民安置验收;

(二)水库蓄水前的移民安置验收;

(三)移民安置专项验收。

第五十五条 移民安置验收的组织程序。

(一)截流前的移民安置验收和水库蓄水前的移民安置验收由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会同龙滩公司组织进行。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和龙滩公司协商确定验收时间后,由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向地区行署、县人民政府下达本阶段移民安置验收的有关任务;地区行署、县人民政府组织本行政区有关实施单位,对本阶段应完成的移民安置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自验,提出阶段自验报告和验收申请报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移民综合监理单位根据验收申请提出监理意见报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和龙滩公司;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分别召开有龙滩公司、设计单位、移民综合监理等单位参加的验收会议,检查移民安置的进度、质量和资金使用情况,对移民安置的实施情况作出评价,提出验收意见,报送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龙滩公司。

(二)移民安置专项验收。龙滩公司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水电站工程竣工验收期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移民安置验收申请。自治区人民政府在收到验收申请后,指定验收负责单位,并向其下达移民安置验收任务。由该单位负责组织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移民主管部门完成移民安置验收工作,提出移民安置验收报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并交工程验收委员会备案,同时抄送龙滩公司。

移民安置验收合格后,电站建设期的移民安置实施工作即告结束,移民安置工作转入后期扶持阶段。

第五十六条 各有关单位应根据不同阶段验收的需要,由移民安置项目责任

单位做好验收资料准备工作。验收资料一般应包括:

(一)移民安置实施规划、实施方案和国家及自治区有关批复文件;

(二)移民安置实施报告(包括农村移民安置实施、集镇迁建实施、各专业项目复建实施、防护工程实施等内容);

(三)设计工作报告;

(四)移民安置综合监理报告;

(五)审计报告;

(六)单项工程验收报告;

(七)实施单位自验报告;

(八)库底清理报告;

(九)其他有关资料,包括批准的移民安置项目的设计文件、实施计划、竣工验收报告、监理报告、财务决算报告等。

第七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五十七条 对按计划完成满足主体工程阶段性目标的移民安置实施任务的有关部门,由龙滩公司按完成的移民安置投资的1‰进行奖励,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五十八条 侵占、挪用移民经费,要严肃查处;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九条 无正当理由拖延移民安置的实施,擅自变更移民安置规划设计

方案、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六十条 移民安置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扰乱公共秩序,干扰和阻碍工程施工和移民安置进程,致使电站建设和移民工作及移民生产生活不能正常进行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一条 在移民安置工作中,违反国家法津、法规造成后果的,要追究责任单位领导和当事责任人的责任,并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触犯刑律的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八章 附

第六十二条 本办法由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负责解释。第六十三条 本办法自批准之日起施行

移民安置管理实施办法 篇2

一、主要成效

在实施新的后期扶持政策工作中,特别是在江西省扶贫和移民机构整合后,办党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扶贫和移民工作的互补作用,紧紧围绕“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有新改善,移民群众收入有新增长,移民自我发展能力有新提高”的总体目标,不断完善扶持政策,创新扶持方式,加强规范管理,实施了一系列惠及水库移民的民生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了社会稳定。

一是通过实施基础设施工程,改善了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了近60万移民的“饮水难”,80多万移民的“行路难”,98%以上的移民户用上了电,改善灌溉面积67.8万亩,扶持修建移民区校舍、卫生院所,为1万多户移民修建了住房。

二是通过实施移民示范村建设工程,改变了移民村的面貌。紧密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每年集中县(市、区)50%以上的结余资金,每个村扶持原不少于20万元,去年不少于30万元,已重点扶持建设576个移民示范村,其中亮点示范村200个。去年6月,召开了全省移民示范村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熊盛文副省长到会讲话,并编印了《亮点-水库移民示范村集锦》画册,为进一步推进全省移民示范村的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移民示范村的建设,不仅从整体上改变了移民村组的落后面貌,而且成为江西省新农村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得到了国家移民局的充分肯定。

三是通过实施移民增收工程,提高了移民群众的收入。根据当地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情况,在尊重移民村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产业牵引,多种形式,多数受益,扶持到户”的思路,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当地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旅游业、扶贫开发产业项目,积极探索扶持移民群众发展生产的路子。每年由县级安排20%的年度项目资金用于产业方面的扶持,扶持移民产业100多个,使3千多户移民直接受益。全省移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的2467元,提高到2011年的4580元。

四是通过实施移民培训工程,增强了移民的创业和自我发展能力。创新移民就业和创业培训的理念,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与扶贫开发“雨露计划”相结合,突出实际效果,培训移民10余万人,提高移民自主创业和劳动就业的能力。通过培训移民不仅在本地创业,而且走向了全国。如资溪县移民的面包店、武宁县移民的装修公司遍布全国各地。

近年来,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的改善,经济社会的发展,得益于中央的好政策,得益于各级党委政策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全省水库移民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和努力奉献。但也应当看到,由于水库移民工作具有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区域特定,对象特殊的特点,是一项既有行政管理职能,又有相关行业要求,面向农村的社会性工作,涵盖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关系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做好水库移民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二、实施管理的主要内容

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江西省既牢牢把握国家的政策,按照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要求和财政部关于印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结余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8]37号)的规定,执行好、落实好政策。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突出解决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使有限的资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突出实施重点

实施经济发展规划项目,要在编制好规划的基础上,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罗霄山特困片区扶贫攻坚、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突出水库移民示范村建设,积极探索产业扶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移民技能培训四个方面:

一是水库移民示范村建设。这是加快改变移民村(组)落后面貌,使移民群众直接受益的有效途经。主要是通过整村推进方式,按照“村容村貌整洁,户户硬路相通,家家改水改厕,垃圾集中处理,民主管理规范,文化生活丰富,特色产业形成”的标准,把列入了当地新农村建设点、扶贫重点村整村推进、库区扶贫移民搬迁新村建设和移民所占比例高、群众积极性高的移民村(组),优先安排移民示范村建设项目。

二是产业扶持。要根据当地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情况,在尊重移民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产业牵引,多种形式,多数受益,扶持到户”的要求,结合当地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旅游业、扶贫开发产业项目,引导和扶持移民群众发展生产。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要相对集中资金,解决突出问题。对后期扶持规划项目没有覆盖到或没有列入相关部门专项建设规划的道路、改水改厕、水利灌溉、农田整理、垃圾处理、沼气、生态保护、文化、卫生、教育等建设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对列入了相关部门专项建设规划的项目,对项目建设给予配套补助。

四是移民技能培训,要创新移民就业和创业培训的理念,因地制宜,因人施教,采取多种形式,与扶贫“雨露计划”相结合,突出实际效果,进一步提高移民自主创业和劳动就业的能力。

规划项目的实施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尊重民意,切实保障移民群众在规划编制和实施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经批准的规划是实施项目的基本依据,应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整或修改。确需调整或修改的,经县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市办审批,并报省办备案。

(二)明确实施范围

经济发展规划项目实施的范围是:一是政府组织安置的(含三峡移民)农村移民所在的村(组);二是为安置大中型水库移民调出土地的村(组);三是水库建设中涉及的“淹地不淹房”人口所在的村(组);四是现仍居住在农村的非农业户口移民所在的村(组);五是水库蓄水引起库周浸没、塌岸、滑坡、内涝,以及生产生活条件受影响的库边地段、孤岛等影响的人口所在村(组)和水库大坝、溢洪道占压及施工占地涉及的村(组)。以上五种对象,在具体操作中,已经体现在省移民信息管理系统确定的村(组)中,在申报项目时由系统自动把关。

(三)规范申报程序

经济发展规划项目的申报程序,前几年基本上是按照后期扶持规划项目的程序申报确定的。随着结余资金量的逐年增加和项目实施管理的新要求,因此,很有必要对经济发展规划项目的申报程序进行规范。县办在具体操作中,要按照所编制的经济发展规划,安排好年度计划项目。年度计划项目应落实到移民村或村小组。年度计划项目的确定,按以下程序办理。

——示范村建设项目。经村(组)大多数移民群众同意后,由村委会向乡镇政府提出申请,乡镇政府报县办认可后,会同村委会按移民示范村建设标准,编制整村推进示范村项目建设规划,报县办。县办根据本县移民示范村建设规划,结合新农村建设等情况,对申请的村(组)进行考察、对规划进行评估、修订,听取移民意见后,由县办审定。

——产业扶持项目。根据扶持移民发展产业的类型,进行分类确定:

1、龙头企业(含移民生产示范户,下同)带动的生产项目。由龙头企业与村委会或村小组提出合作意向,经移民代表大会讨论,大多数移民签字认可后,村委会或村小组、移民户与龙头企业签订土地承租、劳务、生产经营、移民户年收益等方面的协议,并在本村(组)公示后,由村委会向乡镇政府申请,乡镇政府审核后报县办。县办实地考察、评估、审定后,由县办发给龙头企业带动移民户生产扶持项目认定书。

2、移民村(组)从事的生产项目。经移民代表大会讨论,大多数移民签字认可,村委会或村民理事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专业合作社法》,成立相关产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后,由村委会向乡镇政府申请,乡镇政府审核后报县办,县办实地考察、审定后,发给移民村(组)生产扶持项目认定书,给予项目资金扶持。

3、移民个人从事的生产经营项目,由移民本人提出申请,村委会审核,并在本村(组)公示后,经乡镇政府审核报县办,县移民机构实地考察、审定后,发给移民户生产扶持项目认定书。

以上认定书应明确扶持项目、扶持方式、项目管理、受益对象、扶持年限、收益分配等内容。认定书1年一签。认定书期满后,应重新按以上程序办理认定手续。

——基础设施建设(含恢复重建)项目。移民村(组)内或跨村(组)项目。在征求移民意见的基础上,由移民所在村委会或相关村委会联合,向乡镇政府提出申请,经乡镇政府核准后报县办。县办根据本县移民村(组)或跨村(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情况,对申请的村(组)项目听取移民意见,进行实地察看、评估、拍照后,由县办审定。

——技能培训项目。由县办下达年度培训计划到乡镇,由村委会组织调查摸底。移民根据其就业、创业的愿望,向村委会提出申请,报乡镇政府汇总后上报县办。县办按照计划安排组织开展培训。

以上申报程序概括起来就是:移民知情,村组申请,规划范围,现场勘察,乡镇审核,县办审定。

(四)抓好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基本上与后期扶持项目的要求基本一致。其要点是:

一是项目实施根据投资规模的大小,按照有关规定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按移民意愿实行移民自建。

二是项目法人指项目申报和项目实施管理的责任主体,项目由村(组)申报的,项目法人为村委会(或村小组),并由项目所在村(组)移民群众推荐3-5名代表组成项目实施管理小组;跨村(组)的项目乡(镇)政府为项目法人,并由相关村(组)移民群众推荐3-5名代表组成项目实施管理小组;对有困难组织实施的项目,经所在村多数移民同意,由村民委员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行业部门担任,并报县办备案后方可实施。项目法人应认真组织完成项目实施各环节的工作,并对实施的全过程负主要责任。

三是按规定需要招标的项目,由项目法人按有关程序提交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或县级招投标机构,进行公开招投标。

四是鼓励项目由移民自建,自建项目由村委会或项目法人向乡镇和县办提出申请,经乡镇和县办会同县、乡纪检(监察)审定后,由项目法人、项目实施管理小组与移民签定施工协议,成立由村干部和移民群众代表组成的理事会,负责项目实施的各项具体事务,实行自主管理、自主建设、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并按当地劳动力价格支付劳务报酬。乡镇和县办要共同加强对自建项目监督管理。

五是招标项目必须由资质的人员负责监理。移民自建项目由移民代表负责监理。

六是及时搞好项目验收,建立完整项目档案。

项目实施过程概括起来就是:明确项目法人,确定实施方式,成立管理小组,加强项目监理,定期巡视检查,及时验收建档。

(五)加强监督管理

对规划项目的监督管理,是今后我们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保证资金发挥作用,项目产生效益的重要保证。作为县办来讲,既是项目实施的组织者,更是项目实施的监管者。因此,县办要把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一是要认真婺源县工业园区余庆桥组做好项目实施过程的指导、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协助乡(镇)及项目法人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监督检查项目法人按照有关要求实施项目,确保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二是以村(组)为单位成立移民项目管理小组负责项目实施及资金管理等工作。三是移民项目确定充分尊重移民意愿,计划项目必须要经移民代表大会确定。四是项目计划、资金使用透明公开。将项目计划直接批复到乡、村、组三级,专项资金实行民主理财,移民参与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及财务结算,资金使用张榜公布,以接受广大移民群众的监督。

在此基础上,市办和省办也要通过年度考核、稽察、专项审计等方式做好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

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示范村建设发展不平衡。由于各地建设条件、经济实力、移民参与程度不同,建设效果反差很大。搞得好的村组,真正改变了面貌,起到了示范作用,成为新农村建设亮点村。然而有的示范村建设点,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除修建进村入户公路及自来水外,其他环境条件基本没有变化。有的地方移民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产业发展和日常管理滞后,很难起到示范建设作用。

2、产业扶持的政策性问题未得到解决,实际操作比较困难。在产业扶持工作中,如何规范生产开发项目的产权、经营管理,建立健全收益分配机制,确保资金安全,确保移民受益,是当前产业扶持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目前,扶持的对象主是生产开发大户、龙头企业等。而一些开发大户、龙头企业示范、辐射、带动移民的作用也还不明显。生产扶持存在着扶强不扶弱、扶富不扶贫、扶寡不扶众的现象。同时,在家务农的劳动力少,大批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真正在家务农的农业劳动力不到40-50%,由于产业开发的主力军一农业劳动力不足,千家万户共同开发已不现实,这也给产业扶持带来极大影响。

3、资金的使用方面。有的地方资金使用范围和使用比例不符合规定要求,存在投入分散,小项目较多的现象。由于县级移民管理机构机构的内部设置和人员不能完全满足管理职能的需要,加上项目点多面广、工作量大、人手紧张,一些项目完工后,不能及时进行验收,致使资金不能按要求及时拨付,资金滞留比较普遍。

4、项目的确定和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做得不很细,深度不够,申报审查也不十分严格,致使大多数项目上报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既不规范,又不具备参考价值,加之,在项目确定时,缺乏科学知识和理性分析,顾眼前利益,不顾大局,不顾长远,申报的项目合理性、准确性不强。

四、今后的工作要求

(一)突出改善民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抓好移民示范村建设。示范村建设要合理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合理规划,就是要把移民示范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在工作目标、项目建设、进度安排、落实措施、投入保障、组织领导等方面作出统筹规划和安排。因地制宜,就是要从本地实际出发,按照一村一策,打造特色的思路谋划好本地移民示范村建设。突出重点,就是要把移民比较集中,移民积极性比较高的村组作为建设重点,而且相对集中资金投入,保证示范村建设一个、成功一个。整体推进,就是要做到建设项目、村务管理、文化生活、产业发展同步建设。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仅仅修建村内道路,改水改厕等单项建设的村组,一律不能列为示范村建设的范围。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项目安排上,要从移民最关心、最能直接受益的项目入手,重点解决难点和热点问题。要多雪中送炭,少锦上添花,避免用移民资金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要集中力量,针对那些生活在偏远山区、贫困地区和自然灾害隐患区的特困移民群体,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努力在“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这些移民的脱贫解困问题。

(二)突出产业扶持,建立有效管理机制

扶持移民如何发展产业,是当前我们工作中的一个难点,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扶持移民发展产业有别于扶贫开发产业。这主要是扶持移民发展产业,既要考虑扶持的区域范围,又要注重移民如何受益问题,目的就是要增加移民受益面,提高移民受益效果,探索和建立移民生产开发项目的产权、经营管理,收益分配,资金安全,移民受益的有效机制。通过这几年各地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在扶持移民发展生产方面,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和做法,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当前,有必要对扶持移民发展产业的形式和扶持方式进行规范。

1、扶持龙头企业(含移民生产大户,下同)带动的生产项目。龙头企业外联市场,内联千家万户,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载体。对其扶持要把握与移民发展生产的关联度和带动作用,给予贷款贴息或项目资金扶持。扶持资金只能用于龙头企业承租移民土地的基础设施(生产基地道路、灌溉、土地整理等)项目建设,实行项目管理,不得直接拨付资金给龙头企业。扶持资金的额度,要与移民的年收益挂钩。也可将扶持龙头企业的资金转为移民入股的股金,让移民变股民,参与企业年终分红等。

2、扶持移民村(组)专业合作社从事的生产项目。扶持资金用于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基地道路、灌溉、土地整理等)或购买种苗等生产资料,并实行项目管理。

3、扶持移民个人从事的生产经营项目。只限于贷款贴息扶持,不宜直接提供扶持资金。这种方式对其他移民来说比较公平,大家也能够接受,也有利于移民的稳定。

(三)突出提高素质,增强增加收入能力。

要创新移民群众的培训方式,一是改聘请技术员单一授课为联合相关专业部门办班开展联合培训,通过对水稻、蔬菜、果树、生猪、水产等种养殖技术的综合培训,提高培训的整体效果;二是改过去县城集中培训为下乡培训、上户指导相结合,深入田间地头,帮助贫困和移民群众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增强培训的实际效果。三是改以农业培训为与工业园区就业、服务业等行业培训相结合,拓宽移民劳动就业的门路和渠道。

(四)突出管理监督,提高项目

申报效率。

年度计划项目申报,将采取水库移民管理信息系统预申报方式进行。县办按照省办在水库移民管理信息系统下达的年度预申报项目资金额度,通过水库移民管理信息系统,在每年9月底前预申报下年度的项目计划。预申报的项目计划,经市办审核、省办确认后,再由省办会同省财政厅下达项目资金。当下达的项目资金大于预申报项目资金额度时,可按下达项目资金与预申报项目资金的差额增报计划项目。当下达资金小于预申报项目资金额度时,应按下达项目资金调减计划项目。

(五)突出移民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移民安置管理实施办法 篇3

【发布文号】四川省人民政府令2013年第268号 【发布日期】2013-04-09 【生效日期】2013-06-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四川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实施办法

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268号

《四川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实施办法》已经2013年3月1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6月1日起施行。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3年4月9日

四川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实施《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结合四川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移民安置实行开发性移民和先移民后建设方针,将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扶持相结合,保障移民合法权益,使移民生活达到或超过原有水平。

第三条 移民安置工作实行政府领导、分级负责、县为基础、项目法人参与的管理体制。省水利水电工程移民主管机构(以下简称省移民管理机构)负责全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省发展改革(能源)、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房城乡建设、水利、林业、文化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相关工作。

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履行工作主体、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移民安置和社会稳定工作。第二章 移民安置规划

第四条 项目法人或项目主管部门在申报停建通告前,应编制实物调查细则及工作方案。

实物调查细则及工作方案由市(州)、县(市、区)移民管理机构征得同级人民政府同意后,按照有关规定报省移民管理机构确认。

第五条 项目法人或项目主管部门在实物调查工作开始前,应向工程占地和淹没区县(市、区)人民政府提出发布禁止在工程占地和淹没区内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通告的申请。县(市、区)人民政府同意后逐级上报省人民政府。通告由省人民政府发布。违反停建通告的,新增实物不予补偿,迁入人口不予安置。

第六条 项目法人或项目主管部门在省人民政府通告发布后,会同地方人民政府依据实物调查细则及工作方案,组成调查组开展实物调查工作。调查结果应由调查者和权属人签字认可并公

示。项目法人或项目主管部门应编制实物调查报告,并报经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确认。

第七条 项目法人或项目主管部门应编制移民安置规划大纲,经移民区和移民安置区县(市、区)、市(州)人民政府同意后,按照审批权限报省人民政府或国务院移民管理机构审批。县(市、区)、市(州)人民政府应组织编制移民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第八条 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应根据实物调查结果以及移民区、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编制,并听取当地人民政府、移民和移民安置区居民意见。

第九条 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应主要包括移民安置的任务、去向、标准和农村移民生产安置方式以及移民生活水平评价和搬迁后生活水平预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淹没线以上受影响范围 的划定原则、移民安置规划编制原则和先移民后建设安排等内容。

第十条 经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大纲是编制移民安置规划的基本依据,不得随意调整或修改;确需调整或修改的,应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十一条 项目法人或项目主管部门应编制移民安置规划并报省移民管理机构按规定程序审批。第十二条 编制移民安置规划应遵循本地安置与异地安置、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政府安置与移民自主安置相结合的原则。

编制移民安置规划应结合相关规划、产业政策、新农村建设和少数民族地区特点等,并广泛听取移民和移民安置区居民的意见。

农村移民安置后,应使移民拥有与移民安置区居民基本相当的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

第十三条 移民安置规划应对农村移民安置、城(集)镇迁建、工矿企业迁建、专项设施迁建或复建、移民工程相关环保、水保、防护工程建设、水域开发利用、移民后期扶持措施、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资金概(估)算、移民安置实施管理及先移民后建设等作出安排。第十四条 农村移民应结合实际,积极稳妥,多渠道、多方式安置。

农村移民居民点可按新农村(聚居点)建设标准布局或结合小城镇建设进行,合理规划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

第十五条 城(集)镇的迁建应以现状为基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保持地方特色和传统风貌,满足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与安全等要求。

第十六条 专业项目复建应以现状为基础,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和规模。

第十七条 移民安置规划应统筹工程建设进度和移民工作进度,移民安置进度应适度超前于工程建设进度。

第十八条 经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相关内容应由省移民管理机构或其委托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向移民搬迁安置对象和社会公布。

第十九条 经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应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整或修改;确需调整和修改的,报原审批机构批准。第三章 征地补偿

第二十条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工程占地和淹没影响区用地由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向用地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用地申请,逐级上报审批。移民迁建用地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一条 征收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应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使用当地居民常年耕作和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应按照相关规定给予补偿。第二十二条 被征收(用)土地上的零星树木、青苗等,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农村移民房屋补偿费不足以按省基本用房标准修建房屋的,应给予适当补助。

移民远迁后,在淹没线上且在原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的属于移民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房屋及附属建筑物,应给予补偿。

第二十三条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占用耕地的,应执行占补平衡规定,补充相同数量和质量的耕地。

第四章 移民安置

第二十四条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开工前,项目法人应与省人民政府或其委托的移民管理机构签订移民安置协议;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开工前,项目法人应与市(州)人民政府或其委托的移民管

理机构签订移民安置协议。

第二十五条 项目法人应于每年10月底前,向与其签订移民安置协议的地方人民政府或其委托的移民管理机构提出下一移民安置计划建议。地方人民政府或其委托的移民管理机构应于

每年12月底前,根据移民安置规划和项目法人的移民安置计划建议,在与各方充分协商的基础上,组织编制并下达本行政区域下一的移民安置计划。

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严格执行移民安置计划,不得随意调整。确需调整的,应于当年的10月逐级报原下达计划的地方人民政府或其委托的移民管理机构调整。

第二十六条 农村移民在本县(市、区)农业安置的,县(市、区)移民管理机构应将规划的生产安置费直接全额兑付给安置区集体经济组织,用于安置移民。

农村移民在县(市、区)外农业安置的,移民区县(市、区)人民政府应与移民安置区县(市、区)人民政府签订移民安置协议,并按协议将相应的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费用交给移民安置区县(市、区)人民政府,用于安排移民的生产和生活。

第二十七条 农村移民选择投亲靠友、自谋职业、自谋出路方式安置的,应由本人向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后与县(市、区)移民管理机构签订协议。县(市、区)移民管理机构按审定的标准,将生产安置费直接全额兑付给移民个人。第二十八条 搬迁费以及移民个人房屋和附属建筑物、个人所有的零星树木和青苗、农副业设施等个人财产补偿费,由移民区县(市、区)移民管理机构直接全额兑付给移民。

第二十九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被征收土地的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在满足移民生产安置后,剩余资金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形成使用方案,报经县(市、区)人民

政府批准后使用。

第三十条 城(集)镇迁建、工矿企业迁建、专项设施迁建或复建补偿费,由移民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给当地人民政府或有关单位。

第三十一条 移民安置完成阶段性目标和移民安置工作完毕后,由省人民政府或其委托的有关部门组织验收。第五章 后期扶持

第三十二条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蓄水阶段移民专项验收合格后,库区所在地县(市、区)以上人民政府应以库区为单元、县为单位,组织编制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并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报批。

第三十三条 未按要求编制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或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未经批准的,有关单位不得拨付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第三十四条 移民后期扶持范围是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区和移民安置区;扶持对象是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农村移民,扶持期限为20年。

对搬迁安置的农村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实行直发直补;对不搬迁只进行生产安置的农村移民,根据移民意愿可采取直发直补或在该集体经济组织内实行项目扶持,或者采取生产生活补助与项

目扶持相结合的方式予以扶持。

第三十五条 县(市、区)、市(州)人民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人口核定登记工作,逐级报省移民管理机构核定登记成果。

后期扶持人口实行动态管理。纳入后期扶持的搬迁安置移民,从完成搬迁安置之月起计算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不搬迁只进行生产安置的移民,应在移民后期扶持规划批准次月起,兑现

落实移民后期扶持政策。

第三十六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移民管理等机构编制后期扶持项目计划,并按省相关规定报批。

第三十七条 后期扶持项目建成后,由移民管理机构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项目验收工作应按项目等级、移民投资和管理权限分级负责。项目验收通过后,应报上级移民管理机构备案并

及时按规定移交相关管理部门。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八条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资金应按工程项目实行专户管理,开设移民项目资金专户,专户储存、专账核算。储存期间的孳息,应分别归入相应的项目,不得挪作他用。

第三十九条 移民资金实行计划管理。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法人应根据省移民管理机构下达的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计划,按照移民安置实施进度分期将移民资金拨付省移民管理机构。省移民管理机构按项目实施进度和移民综合监理意见及时拨付给下一级移民管理机构和有关实施单位。

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资金拨付,由市(州)移民管理机构参照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第四十条 审计、监察机关和财政部门依法对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与后期扶持资金的拨付、使用和管理进行审计、监察和监督。

县(市、区)以上人民政府或其移民管理机构应定期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或其移民管理机构报告移民资金管理及资金计划执行情况,向项目法人通报有关资金拨付、使用和管理情况。第四十一条 省移民管理机构应组织开展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资金的内部审计稽查工作。第四十二条 省、市(州)移民管理机构和项目法人应采取招标方式,共同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开展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综合监理、独立评估工作。

省移民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开展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后期扶持监测评估工作。

第四十三条 县(市、区)、市(州)移民管理机构应做好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统计工作,并逐级报省移民管理机构。

第四十四条 县(市、区)以上人民政府移民管理机构以及项目法人应建立并管理移民工作档案。

第四十五条 在征地补偿、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过程中,移民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可以依法向县(市、区)以上人民政府或其移民管理机构申诉。县(市、区)以上人民政府或其移民管理机构可以通过中介机构对移民反映的问题进行核实并协调解决。移民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实施办法的行为,法律、法规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七条 实施、规划设计、监督(测)评估等单位弄虚作假或隐瞒、延报重大问题的,由有关人民政府或其有关部门、机构责令整改,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3年6月1日起施行。

移民安置管理实施办法 篇4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青海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管理暂行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执行。

青海省人民政府

二〇〇七年四月十八日

青海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做好全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工作,维护移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依据《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第471号令)、《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

第三条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工作实行政府领导、分级负责、县为基础、项目法人参与的管理体制。

第四条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依法、公开、公正、透明;

(二)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移民安置新途经;

(三)前期补偿、补助和后期扶持相结合,使移民生活达到或超过原有水平;

(四)属地管理,责权利相统一;

(五)资源开发与移民安置并重,合理规划,协调发展。

第五条 省移民安置部门负责全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的规划、管理、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六条 有关州(地、市)、县应成立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行政区内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

第七条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任务较重的州(地、市)、县人民政府要本着职能统一、精简高效、便于工作的原则,整合本级移民工作管理机构,理顺体制。

机构尚未整合的地区可按现有体制由州(地、市)、县国土资源部门、移民安置办(支援黄河上游水电工程建设办公室,简称支黄办、下同)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管理工作。

第八条 管理和参与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的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应遵守本暂行办法。

第二章 安置规划

第九条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及移民安置规划由项目法人负责编制,其中移民安置去向、安置方式由项目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提出。

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应依据工程占地和淹没区实物调查以及移民区、移民安置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编制;移民安置规划应与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村庄规划相衔接。规划编制要广泛听取移民、移民安置区群众和项目所在地州(地、市)

县人民政府的意见,必要时举行听证;规划应按有关程序核准或报批。

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要支持、配合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和移民安置规划的编制工作。经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和移民安置规划,不得随意调整或者修改;确需调整或者修改的,应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十条 项目法人依据同意该项目开发的有关文件,向省人民政府申请发布禁止在工程占地和水库淹没区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的通告,并依据省人民政府的通告负责组织实施土地勘测定界和实物调查工作。

实物调查结果应经调查者和被调查者签字确认并公告,并经州(地、市)、县人民政府签署意见。

第十一条 移民安置规划应达到组织实施移民安置工作的要求。其中生产性设施建设应达到水利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规范的要求。

第十二条 移民安置规划未经核准或批准,任何地区、部门和单位都不得另行出台临时安置等过渡性方案,不得随意开工建设涉及移民搬迁安置的项目。

第三章 征地与补偿

第十三条 有关州(地、市)、县人民政府、项目法人应按省人民政府有关征地补偿标准实施征地拆迁和补偿工作。

第十四条 省人民政府颁布工程占地区和水库淹没区禁建通告后,凡在工程占地区和淹没区抢开、抢种、抢栽、抢建项目的,一律不予补偿。迁入人口不得纳入后期扶持范围。第十五条 项目法人应提供枢纽及配套工程永久性征地范围图和淹没影响区界限图,并委托有资质的勘测定界单位实施土地勘测定界工作。

第十六条 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依据勘测定界成果对被征(占)用土地面积、地类、权属进行丈量登记,地上附着物种类、规格的确定和清点,房屋等级、成新度的评定,涉及被安置户数、人口的调查等工作,并建立档案。移民安置部门要配合,项目法人及相关部门要参与。

对土地登记结果、附着物的认定、房屋等级和成新度的评定、被安置户数、人口的调查结果,应由项目法人、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安置办(支黄办)、村(牧)委会、户主共同签字确认。

第十七条 征地拆迁补偿费用的核算工作结束后,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将征地拆迁补偿情况以村为单位进行公告。对公告内容有异议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及时核查或纠正。第十八条 征地拆迁补偿公告期满确认无误后,由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将征地拆迁费用中属于移民个人的财产补偿部分一次性全额发放给被征地拆迁的群众;属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视移民安置方式,按经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实施。

第十九条 土地权属纠纷处理应以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颁发的证书和批准文件为准,由县、乡级人民政府负责解决;对地类认定有异议的,由县、乡(镇)人民政府会同项目法人研究解决;群众对处理或认定结果不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裁决,或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第四章 移民安置

第二十条 移民安置方案应尊重移民群众的意愿,根据安置环境容量,在坚持以农业生产开发安置为主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多元化安置。

第二十一条 项目法人应在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开工前,根据经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与省移民安置部门签订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协议;移民区和移民安置区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移民安置规划的组织实施,并按移民安置规划和计划的要求组织搬迁,妥善安排移民的生产和生活。

省移民安置部门应与下一级有移民或移民安置任务的人民政府签订征地补偿和移民安

置分解协议。

第二十二条 按照移民安置规划应当搬迁的移民,按规定办完手续获得补偿、补助后,应按移民安置计划的要求迁出库区,无正当理由不得借故拖延和拒迁;已经安置的移民不得擅自返迁。

第二十三条 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发放和使用,要依据移民安置规划和移民安置方式采取不同的兑付方式:后靠安置或土地调剂安置的,应将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直接全额兑付给该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自主安置的,应将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全额直接兑付给移民;新开发土地安置的,应将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用于安置区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十四条 移民安置区的建设应当按照经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确定的规模和标准迁建。

修建移民住房应根据本省农村居民宅基地建设用地标准,在充分征求移民群众意见,尊重民族生活习惯的基础上,县级人民政府统一规划宅基地,移民自主建造,不得强行规定建房标准。

第二十五条 因兴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需要迁移的集镇,应按批准的规模、标准和投资迁建。未经批准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或提高标准的,其所增加的投资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解决。

企事业单位应按批准的规模、标准和投资迁建。未经批准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或提高标准的,其所增加的投资由企事业单位自行解决。

第二十六条 移民安置工程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对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进行阶段性验收和竣工验收。

第五章 后期扶持

第二十七条 州(地、市)、县人民政府应按《青海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移民后期扶持工作。

第二十八条 县级人民政府应以村组(自然村)为单元,组织编制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按规定程序报省移民安置部门审核并负责实施。后期扶持项目的确定应广泛听取移民意见,充分尊重和维护移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经批准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是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基本依据,应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整或修改。确需调整或修改的,应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二十九条 省移民安置部门会同省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落实后期扶持资金、库区基金,组织编制、审查和下达后期扶持规划和计划,县级人民政府及其移民安置部门统筹研究制定具体方案并按规定组织实施。

第三十条 有关地区和部门应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安排上向库区、移民安置区倾斜,并将后期扶持规划、计划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投资计划,积极争取国家有关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解决移民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拓宽投资渠道,促进库区及移民安置区长远发展。

第三十一条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成后形成的水面,要在服从水库统一调度和保证工程安全运行、符合环境保护的前提下,通过当地县级人民政府优先安排农村移民开发利用。第三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移民科学文化知识的培训,加强法制宣传与教育,提高移民素质,增强移民就业能力。

第三十三条 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在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批准、兴办生产性建设项目的,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审批立项;在吸纳移民就业、信息服务、技术指

导、贷款投放等方面,应给予重点支持。

第六章 工程建设

第三十四条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建设项目的设计、申报、实施、监督及管理工作,应严格依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执行。省移民安置部门依据经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后期扶持规划,审核下达计划,县级移民安置部门组织实施。第三十五条 移民安置区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移民安置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建设。

因整体搬迁,移民集中安置区已配套建设符合移民安置规划要求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原迁出区相应项目不再给予补偿。

第三十六条 库区各专项工程的迁建、复建或补偿应在省移民安置部门的指导下,按照经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和国家有关规定实施。

第三十七条 省、州(地、市)、县移民安置部门应组织、协调相关单位对工程实施进度、质量和投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应限期进行整改。

第三十八条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工程项目建设应当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验收;州(地、市)、县移民安置部门组织本行政区移民安置专项工程相关阶段验收,省移民安置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和单位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专项工程迁建、复建项目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移交行业主管部门或原产权管理部门管理。

第三十九条 库区及移民安置区专项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由省移民安置部门另行规定。

第七章 移民资金

第四十条 移民资金包括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征地补偿、移民安置、后期扶持专项资金和库区基金以及存储期利息。

第四十一条 项目法人应依据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按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计划拨付建设征地和移民补偿资金。省财政部门依据批准的后期扶持计划拨付后期扶持资金和库区基金。

县级移民安置部门应在当地银行开设专户,将征地补偿、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等资金分户管理,不得相互挤占或挪用。

第四十二条 县级移民安置部门对个人财产补助、补偿资金可采取存折等形式及时兑现给移民;集体财产补偿和补助资金,视移民安置方式,按经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实施,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公示。

第八章 监督评估

第四十三条 省移民安置部门和项目法人要按规定共同委托有移民安置监督评估专业技术能力的单位,依据省移民安置部门和项目法人签订的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协议及移民安置计划,对移民安置进度、质量和投资使用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评估,定期不定期向省移民安置部门报告情况,并对移民生产、生活恢复情况进行监督评估。

经移民监督评估机构评估,对征地补偿、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由省移民安置部门认真研究,分析原因,并及时组织处理和解决。

第四十四条 各级审计、财政部门和监察机关依法加强对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后期扶持资金拨付、使用情况的审计和监察。审计、财政部门和监察机关在进行审计、检查和监察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并及时提供相关资料。

第四十五条 州(地、市)、县人民政府及移民安置部门应加强对下一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或机构拨付、使用和管理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后期扶持资金的监督,定期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和移民安置部门报告;杜绝将移民资金用于非移民项目和平衡地方财政的行为。

第四十六条 交通、水利、林业等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公路、江河等管理范围内的管制,对擅自侵占、开挖、毁坏河道流域、公路用地、毁林、破坏生态的行为要依法处理。

第四十七条 项目法人不得自行与企事业单位、集体组织和群众商定征地补偿和移民工程建设有关事宜。

第四十八条 对违反本暂行办法的,依据《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有关规定处理。

第九章 附则

第四十九条 本暂行办法由省移民安置局负责解释。

移民安置管理实施办法 篇5

发布单位: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

发布时间:2005-1-27

文号:国调委发〔2005〕1号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了规范南水北调主体工程(以下简称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工作,维护移民合法权益,保障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贯彻开发性移民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扶持相结合的原则妥善安置移民,确保移民安置后生活水平不降低。

第三条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应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条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工作,实行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领导、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县为基础、项目法人参与的管理体制。有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确定相应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承担本行政区域内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工作。

第二章 移民安置规划

第五条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征地方案一旦确定,当地人民政府应发布通告,严格控制在工程征地范围内迁入人口、新增建设项目、新建住房、新栽树木等。项目法人应会同省级主管部门对工程占地、淹没影响和各种经济损失情况进行调查,经调查者和被调查者共同签字认可并公示后,由县级人民政府签署确认意见。项目法人还应商有关部门对工程征地范围内的占压矿产、地质灾害和文物等进行调查评估,提出专项报告。

第六条 在工程初步设计阶段,项目法人应会同省级主管部门编制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规划,报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批。

第七条 受工程占地和淹没影响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所余土地不能保证该组织恢复原有生产水平的,由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协调和规划,就近调剂土地或开垦新的耕地;如就近难以调剂土地或者开垦新的耕地,应规划移民外迁安置。

第八条 受工程占地和淹没影响的城(集)镇、企事业单位和专项设施的迁建,应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及城乡规划,并对新址进行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勘察、文物调查评估和保护。

第九条 对工程占地和淹没区的文物,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制定保护方案,并纳入移民安置规划。

第三章 征地补偿

第十条 项目法人应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之前申请用地预审,在工程开工或库区蓄水前3个月向有关市、县土地主管部门提出用地申请,经省级土地主管部门汇总后由省级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移民安置用地由主管部门按照移民安置进度,在移民搬迁前6个月向有关市、县土地主管部门提出用地申请,依法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一条 工程建设临时用地,耕地占补平衡等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通过新开发土地或调剂土地安置被占地农户或农村移民,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将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兑付给提供土地的村或者迁入村的集体经济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将上述费用的收支和分配情况向本组织成员公布,接受监督,确保其用于被占地农户或农村移民的生产和安置。其他经济组织提供安置用地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兑付。

第十三条 自愿以投亲靠友方式安置的农村移民,应向迁出地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并由迁入地县级人民政府出具接收和提供土地的证明,在三方共同签订协议后,迁出地县级人民政府将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拨付给迁入地县级人民政府。

第十四条 移民个人财产补偿费和搬迁费,由迁出地县级人民政府兑付给移民。省级人民政府应统一印制分户补偿兑现卡,由县级人民政府填写并发给移民户,供移民户核对。

第十五条 城(集)镇、企事业单位和专项设施的迁建,应按照原规模、原标准或恢复原功能所需投资补偿。城(集)镇迁建补偿费支付给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专项设施迁建补偿费,根据签订的迁建协议支付给企业法人或主管单位。因扩大规模、提高标准增加的迁建费用,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或有关单位自行解决。

第四章 实施管理

第十六条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与有关省级人民政府签订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责任书。根据安置责任书和移民安置规划,项目法人与省级主管部门签订征地补偿、移民安置投资和任务包干协议。

第十七条 省级主管部门依据移民安置规划,会同县级人民政府和项目法人编制移民安置实施方案,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同时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备案。

第十八条 实施阶段的农村移民安置设计,由省级主管部门采取招标方式确定设计单位。城(集)镇、企事业单位、专项设施迁建、库区防护工程的设计,由组织实施单位负责;文物保护方案的设计,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确定责任单位。上述设计应严格控制在批准的初步设计范围内。

第十九条 根据国家确定的投资规模和项目法人提出的工程建设和移民任务,省级主管部门商项目法人组织编制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计划,项目法人编制中央和军队所属的工业企业、专项设施迁建的计划,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核定。

第二十条 项目法人按照下达的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计划,根据工作进度及时将资金拨付给省级主管部门、中央和军队所属工业企业和专项设施迁建的实施单位。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资金必须专账管理、专款专用。

第二十一条 农村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计划,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农村移民安置点的道路、供水、供电、文教、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宅基地布置,应按照批准的村镇规划,由乡(镇)、村组织实施。农村移民住房可根据规划由移民自主建造,不得强行规定建房标准。要按照移民安置规划将被占地农户和农村移民的生产用地落实到位,并签订土地承包合同。

第二十二条 城(集)镇、企事业单位、专项设施的迁建和库区防护工程的建设应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管理规定,并根据计划安排及相应行业规程、规范组织实施。城(集)镇迁建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地方所属的企事业单位或专项设施的迁建,由省级或省级以下主管部门与企业法人或主管单位签订迁建协议;中央和军队所属的工业企业或专项设施的迁建,由项目法人与企业法人或主管单位签订迁建协议。库区防护工程由项目法人负责实施。

第二十三条 省级主管部门与省级文物主管部门签订工作协议,按照协议组织实施文物保护方案。省级文物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文物保护计划并纳入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计划。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新发现的文物,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二十四条 省级以下各级主管部门应及时统计计划执行情况,逐级定期报送给上一级主管部门。省级主管部门负责汇总统计资料并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同时抄送项目法人。

第二十五条 项目法人和各级主管部门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档案,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准确和安全。县级主管部门按照一户一卡建立移民户卡档案。企业法人或主管单位应将迁建的企事业单位或专项设施的设计、实施、验收等报告及时提交给与其签订迁建协议的项目法人或主管部门存档。省级文物主管部门应组织建立考古发掘和文物迁建档案,并将有关资料整理公布。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使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农村移民按照规划搬迁安置后,生产生活水平低于搬迁前水平的,应通过后期扶持,使其达到搬迁前水平。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负责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的监督和稽察。有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征地移民工作的管理。各级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内部管理,定期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工作。审计、监察和财政部门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察和监督。

第二十八条 对征地移民的调查、补偿、安置、资金兑现等情况,应以村或居委会为单位及时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第二十九条 项目法人会同省级主管部门通过招标方式确定中介机构,对移民安置及生产生活情况实施监理、监测。

第三十条 对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过程中群众反映的问题,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单位要按照“谁组织实施,谁负责受理”的原则认真解决。

第三十一条 移民安置达到阶段性目标和移民安置工作完毕后,省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验收,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组织总体验收。移民安置验收未通过的,不得进行主体工程竣工验收。

第三十二条 对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稽察、审计、监察、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责任单位必须及时整改。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单位,要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第三十三条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范围内的汉江中下游有关工程建设的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办法,由有关省级人民政府参照本办法制定。

移民安置管理实施办法 篇6

一般意义的城镇化进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是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速度不同。而移民安置区城镇化是通过移民安置的契机,在外动力推动下使城镇化水平突变提高,在短期内迁入大量移民,同时国家投入一定的资金对移民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及开发项目进行建设[3]。相比较其他非移民城镇化,水库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具备明显优势,即政府会对移民安置区进行长期补偿安置和生产生活配套基础设施规划,因此在进行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时,不能忽略政府这一重要的影响因素。

鉴于移民安置区的特殊性,其发展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4]。因此,在进行模式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到其决策者的主观意愿。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水库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确定了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指标选择和评价方法,进而对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

1 水库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指标选择与评价方法

对城镇化发展模式的讨论需要建立在城镇化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笔者通过分析水库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阐明每一种城镇化发展模式都有其特殊的背景和条件,有什么样的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就会有什么样的城镇化发展模式[5]。具体将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概括为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产业发展3 个方面。

城镇化是各种资源要素不断集聚和再配置的过程,其模式的选择必须与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相适应,才能保证发展的持续性[6]。城镇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且受制于资源条件,较好的自然资源禀赋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较强的内生动力。

社会资源包括创新能力、政府支持、人力资源、经济发展等方面。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化的水平,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政府的支持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保障,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城镇的规模和数量。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工业化是其主要动力,产业结构是其重要影响因素。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推进了城镇化的进程,而城镇化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7]。

1. 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影响因素的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择其合适的发展模式,评估指标的选取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比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a. 科学性。应尽可能选择具有足够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专业指标,做到界定清晰、表述规范、设计科学,指标间不重复、不遗漏,保证指标体系的准确性和科学性[8]。

b. 全面性。评价覆盖面要广,能从不同角度全面衡量城镇化影响因素的贡献程度,兼顾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以及产业发展等多重目标。

c. 可比性。所选的指标应注重地区、适用范围等的可比性,评价指标的口径、范围必须一致。

d. 可操作性。指标的设计应符合实际情况,方便收集和量化[8]。

1. 2 指标体系内容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地点大多位于土地资源相对匮乏的山区,多属于农村地区,因此笔者参考学界关于农村城镇化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根据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着重突出了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产业发展3 个二级评价指标,设计和筛选出由16 个三级指标组成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从而形成共有3 个层次的评级因子集[9]。自然资源因素涉及土地、森林、矿产、水等资源,具体指标为农林牧渔总产值、采矿业总产值、人均水资源量、森林覆盖率; 社会资源包括代表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GDP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代表政府制度创新能力的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代表人力资源质量的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和代表创新能力的科学技术支出; 产业发展包括第二、第三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代表第二、第三产业就业能力的非农业从业比重和城镇失业率、代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工业化水平的农业机械总动力和代表工业化水平的工业总产值[10]。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 所示。

1. 3 评估方法

目前,因素权重的确定方法大致有两类: 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根据评价者对各影响因素的主观重视程度和对现场实际情况的判断赋权,由该领域的专家参与给出,如层次分析法( AHP) 、统计分析法等; 客观赋权法则依据风险因素所反映的信息进行赋权,如熵权法、主成分分析法等。主观赋权法虽可有效地确定各影响因素按重要程度给定权重的先后顺序,但决策结果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 客观赋权法虽摒弃了对权重主观性的影响,但确定的权重有时与实际相悖,不能体现评价者的意愿。笔者将熵权法和AHP相结合,综合评价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对不同经济指标的依赖程度,既具有较强的数学理论依据,又能体现决策者的主观意愿,既考虑到移民安置区本就属于农村地区的现实,又兼顾到其发展受到政府支持的特殊性。

1. 3. 1 基于AHP赋权的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采用Saaty的1 ~ 9 标度法对给定的评价指标体系每一层次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给出判断,以数据形式表示出来,写成矩阵形式,得到判断矩阵B = ( bij)[8]n × n,其中bij表示指标i比j的重要程度。

使用和根法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并计算最大特征值 λmax[8]:

式中:为向量BW的第i个元素; Wi为向量W的第i个元素。

计算一致性指标和随机一致性比率( RI为随机一致性指标) 。当CR < 0. 10时,即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反之则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调整[9]。

层次总排序要从上到下逐层进行,一致性检验也是由高到低逐层进行。

式中: CR总为一次性比率; bj、CIj、RIj分别为第j个指标的权重、一致性指标、随机一致性指标。CR总< 0. 10,即认为层次总排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接受该分析结果[9]。

1. 3. 2 基于熵权法赋权的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由于选取的指标涉及多个方面,对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式中: xij为第j个评价对象在指标i上的原始值;m为评价指标个数; rij为无量纲化值[9]。

以上数据处理后,rij中必然有一项数值等于零,而熵权法的计算中需要运用对数函数,因此运用功效系数法对rij进行修正[11]。

计算第i个指标的熵值ei:

其中,表示计算第i个指标下第j个样本指标值所占的比重[11]。

计算第i项指标的熵权wi:

1. 3. 3 综合评价

式中: wia为第i个指标的AHP权重; wie为第i个指标的熵权权重。

设Pi为第i个系统的综合评价得分,根据线性加权综合评价公式[11]:

式中: pij为评价指标规范化得分。

2 水库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发展模式选择实证分析

2. 1 模式选择依据

我国的水库移民城镇化安置主要分为集镇安置、县城安置和中心城市安置,笔者主要讨论以小城镇安置方式实现城镇化的方式。水库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机理如图1 所示。

白鹤滩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河段( 攀枝花~ 宜宾) 四级开发方案中的第二个梯级电站,建设征地影响涉及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宁南县和会东县、昭通市巧家县、曲靖市会泽县、昆明市东川区和禄劝县等共计4 市( 州) 6 县( 区) 38 个乡( 镇) 118 个行政村。移民人口超过11 万人,其中96% 集中在宁南、会东、巧家3 个县。3 个县的移民能否妥善安置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移民安置的成败。因此,拟以宁南县、会东县和巧家县作为白鹤滩水电站库区移民重点县,开展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研究工作。对移民安置区进行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主要目的是为该地区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发展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在进行规划时,一般将城镇纳入整个县域,然后对县域进行生产生活配套基础设施规划。出于经济规划的整体性考虑,以整个县域为单位来进行评价,虽然会削弱评价结果的具体性,但却便于后期的整体规划,更利于达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通过先确定县域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具体划分( 数据来源于2014 年《巧家县统计年鉴》、《会东县统计年鉴》、《宁南县统计年鉴》) 。

2. 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AHP的使用过程中,需对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无论是层次单排序还是总排序,其CR都小于0. 10。受文章篇幅所限,对具体的验证过程和计算过程进行省略,文中直接列出AHP和熵权法的权重计算结果。根据式( 8) 计算综合权重,具体见表2。

2. 3 综合评价

根据其综合权重的计算结果,利用式( 9) 计算出白鹤滩水电站库区3 个县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得分,见表3。

根据各指标进行加和,计算出其二级指标的综合得分,见表4。

2. 4 结果分析

从表4 可以看出,巧家县自然资源和产业发展对城镇化发展的贡献程度分别为0. 083 5 和0. 087 7,远高于社会资源对其城镇化发展的贡献程度,因此可以判断巧家县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自然资源和产业发展。会东县产业发展对城镇化发展的贡献程度为0. 200 6,高于其他2 个影响因素,说明会东县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产业发展。自然资源对宁南县城镇化发展的贡献程度为0. 181 2高于社会资源和产业发展的贡献程度,说明自然资源是影响其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从表2 可以看出,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安置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采矿业总产值对城镇化的影响因子为0. 103 3 和0. 145 8,在综合权重中是仅有的2 个超过0. 1 的影响因子。此外,森林覆盖率的影响因子0. 0710 也占了较高的权重,说明该地区城镇化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自身的自然资源禀赋。因此,在进行城镇化发展模式选择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各镇的自然资源优势,并结合其他区位要素,选择合适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3 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发展模式选择

3. 1 城镇化发展模式划分

根据城镇类型分类步骤( 图1) ,结合2. 4 节的分析结果和当地的具体情况,其城镇化发展模式可分为4 类[12]。

a. 综合发展导向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该模式主要是通过促进各项产业综合发展,并妥善处理农民的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问题而实现的农村就地城镇化[13]。在这种城镇化发展模式中,政府、企业和群众共同参与,对当地的三大产业进行综合开发,努力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b. 矿产资源加工导向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矿产资源加工导向型城镇化是指矿产资源的开发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人口的集聚,形成资源开采服务的生产服务业和为居民服务的生活服务业,最终促进资源地的城镇化进程。矿产资源加工导向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要求: 必须具有城镇所共有的规模、性质和职能,具有为人们提供并尽可能满足各项社会活动需求服务的基本职能,具有对一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起到带动、辐射、中心作用的一般城镇特征[14]。

c. 生态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该模式是指以环境保护的形式,利用当地现有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通过吸引旅游客流以及刺激现代服务业,特别是交通、商业、房地产、休闲娱乐、餐饮以及其他相关配套产业,为目的地城镇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从而使人流、资源、资本向城镇集中,并且保持环境在一定的范围内得到切实保护,促进城镇化的发展[15,16]。

d. 农副产品加工带动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农副产品加工制造是指以人工生产的农业物料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为原料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总和。该模式是指由于对农、林、牧、渔产品等农产品进行工业性加工、制造,进而促进当地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结构性转变,与此同时,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人口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带动人口的聚集与城镇工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而带动城镇化的建设。

3. 2 重点城镇发展模式的选择

根据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安置地址的规划,选出宁南县白鹤滩镇、葫芦口镇、华弹镇,会东县的大崇乡、鲁吉乡、溜菇乡、野牛坪乡和巧家县金塘乡等8个乡镇为一级城镇化中心,向周围辐射,吸引周边乡村人口、资源的聚集,带动整个白鹤滩库区三县的城镇化发展。

根据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划分以及选择机理,就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安置区8 个重点城镇进行具体模式选择,为城镇化发展模式提供典型实例。

白鹤滩镇地处巧家县城,是云南与内地之间“交通走廊”、“文化走廊”、“经济走廊”的辐射地带。该镇应重点培育烤烟、蚕桑、甘蔗、反季蔬菜、经济林果、畜牧业、劳务经济七大产业,努力将白鹤滩镇建成全县的冬季休闲度假基地和商务会展中心,走综合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葫芦口镇镇域内水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赤铁矿工业储量达7 385 万t。该镇确立以矿产开采、矿产品深加工产业为主,重点扶持甘蔗、蚕桑、香蕉、芒果、早熟蔬菜等亚热带水果产业,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路子。

华弹镇是典型的干热河谷地带,光热条件好。因此,应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确立了以甘蔗、蚕桑、烤烟三大产业为主,重点扶持畜牧业、早市蔬菜特色产业。

大崇乡农作物一年三熟,农业主产甘蔗、玉米、水稻、烤烟、蚕茧。种植攀枝花、香蕉、番木瓜、柑橘、西瓜、芒果。该镇矿产资源缺乏,应选择农副产品加工导向型模式,重点发展畜牧业和早市蔬菜特色产业。

鲁吉乡地处金沙江畔河谷台地,年产黄磷2 万t,实现年产值近亿元,境内有热水塘温泉。因此,确立以磷矿开采和深加工产业为主,围绕境内热水塘温泉,开展生态旅游产业为辅的发展模式。

溜姑乡矿产资源丰富,以金矿和铁矿为主,因此确定资源加工导向型模式。此外,此地盛产金沙江彩石,因此可走以生态旅游为辅的发展模式。

野牛坪乡地处金沙江流域沿岸,南亚热带气候类型,光热资源丰富,干湿季节明显,气候温和,应选择以甘蔗、蚕桑产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导向型模式。

金塘乡属典型的亚热带干热河谷区,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应充分利用开发温泉项目,大力发展旅游业,同时重点扶持甘蔗、蚕桑、烤烟三大产业。逐步形成以生态旅游为主的城镇经济发展模式,见表5。

4 结语

上一篇:跨境整合营销三大神器下一篇:土地资源地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