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建水库移民安置工程

2024-07-13

德建水库移民安置工程(精选8篇)

德建水库移民安置工程 篇1

高堰沟水库复(扩)建工程征地补偿及移民

安置工程自检报告

一、工程概况

盐边县高堰沟水库位于攀枝花市盐边县新九乡踏柞村,处金沙江一级小支流叭喇河上游——踏柞河中下游。距新九乡政府15公里,距红格镇22公里,距市区52公里,交通较为方便。

二、基本情况

1、集雨面积:

大坝以上集雨面积31.55km,烂坝借水工程集雨面积28.35km,热水塘引水工程集雨面积6.67km,总控制集雨面积66.57km。

2、大坝工程:

坝顶高程1618.00m,坝长382m,宽7m,最大坝高50.6m。坝型是粘土斜心墙石渣坝,设计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100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1616.58m,库容1260万m,设计正常蓄水位1615.20m,库容1160万m。

3、溢洪道工程:

溢洪道型式是曲线型实用堰。堰顶高度1615.20m,溢流堰过水宽40m,溢流水深1.32m,单宽泄洪量3.85m/s,设计

332

222最大泄洪量79.6m/s,校核洪水位最大泄洪量154m/s。

4、放水设施:

小箐沟放水设施是卧管铁球,最大放水量1m/s,运行至今未发现异常。左岸放水设施也是卧管铁球,最大放水量0.1m/s。原漏水情况经过我所职工用高标号砼补堵后,现在已不漏水了。严家马店放水设施是竖井闭塔节制闸门。设计放水量2.6m/s,最大放水量3.3m/s。闸门从使用时就一直关不严实,存在漏水现象。

三、蓄水情况:

水库2007年蓄水至1614.91m,库容1110.89万m。2008年蓄水至1615.17m,库容1134.75万m。2009年蓄水至1612.27m,库容903.09万m。2010年蓄水至1610.27m,库容763.54万m。2011年蓄水至1607.50 m,库容 615.55万m。

四、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搬迁安置情况

经核实,高堰沟水库复(扩)建工程建设征地涉及3个乡(镇)6个村14个合作社。建设征地总面积586.31亩,其中耕地331亩,林地71.71亩,水域39.46亩,农村居民点45.11亩,交通用地8.46亩,未利用地90.56亩;水库淹没房屋面积:砖混144.3m,砖木57m,土木20473m,其他5228.74 m;征地涉及经济林木7431株。

搬迁安臵移民人口共114户513人(其中合法新增人口

222

333

3336人)。移民搬迁采取插花安臵方式,通过进入移民安臵点划拨土地或购买其他农户房屋附带承包土地或直接用现金购买土地等三中方式取得土地的使用权。经调查由各移民自行申报的在现居住地拥有土地总额328.7亩(其中地278.15亩,田50.55亩)。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员有116人。

六、移民搬迁安置实施及项目完成情况

(一)搬迁安臵

高堰沟水库复(扩)建工程移民搬迁安臵人口513人,其中:直迁人口466人,扩迁人口47人。通过实施,高堰沟水库复(扩)建工程建设征地114户513人,其中:直迁人口105户466人,扩迁人口9户47人。

截至2006年6月,需搬迁安臵的的直迁人口105户466人,扩迁人口9户47人已全部搬离库区,占直迁、扩迁人口的100%

(二)移民搬迁安臵的后扶持政策

移民搬迁后普遍反映原有土地补偿和安臵补偿标准低,价值当地物价上涨等原因,部分群众反映生活困难。为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移民工作组,派工作组多册深入到移民中调查了解情况,针对移民反映的问题,县政府16届39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

1、规范土地补偿和安臵补偿标准和金额。以移民的二轮承包土地496.40亩计算(注:包括二轮延包土地和自留 地及宅基地面积共计496.40亩,实际攀枝花市水库勘测设计院测量的红线以下面积为270.33亩),执行国务字[1991]74号令第六条和川国土函[2003]380号文件规定,按盐边县2001—2003年土地产值1020元/亩标准,以12倍计算补偿金额,扣除边府发[2003]39号文件已补偿的土地和安臵补偿费人均5000.00元(实际只扣4725元。对二轮延包后至2006年6月30日前正常合法新增人员的安臵费5000元只扣275元),经研究县财政还拿出了4,376,074.00元用于移民的土地补偿和安臵补偿费提高后标准后的补差。具体的实施按照盐边府办发[2008]75号文件执行。

2、针对移民的就业问题。由县劳动局牵头按每户组织1人,针对我县企业用工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介绍到县内企业打工。

3、为解决移民土地不够耕种的问题。政府决定移民搬迁后在原居住地未淹没的土地继续允许耕种,并完善规范相关土地承包手续。

4、针对新九乡白塔山和红格镇王家沟安臵点移民无生产用水的问题。经向省水利厅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四川省农田水利局以川农水[2008]工管字75号文件通知专门安排229.01万元资金解决两个安臵点生产用水问题(注:上述项目可解决两个集中安臵点148户,265亩土地的灌溉用水)。

5、为解决新九乡蚂蝗沟安臵点移民生产用电困难,致 使所修建的房屋门面难以出租问题。专门安排19万元资金用于恒心变压器扩容,解决移民的门面出租困难的问题(注:该安臵点的门面主要出租给当地汽配修理业)。

6、针对高堰沟移民生产生活困难的问题,移民局自2008年起已将114户(513人)纳入后期扶持直补人口,每人每月补助资金50元,移民的生产生活困难问题得到了基本保障。

(三)库底清理完成情况

为满足高堰沟水库蓄水要求,按照国家有关水库库底清理的技术要求,对高堰沟水库进行了库底清理工作。截至2007年6月底,对库区红线以下全面进行了清理、消毒、灭鼠和防疫处理等工作。

库区红线下直迁、扩迁移民114户513人已全部搬出库区。库区房屋及附属建筑已经拆除,林地已进行砍伐。卫生防疫委托卫生防疫部门按照库底清理的技术要求,对库区一切可能造成污染的场所和区域,进行了灭鼠和消毒等防疫处理。完成了红线以下的厕所(粪坑)、坟墓、圈舍的消毒和清理;库区淹没线以下的专项设施基本拆除。

(四)资金使用情况分析

1、使用情况明细:截至2007年,完成移民专项投资1391万元,其中:土地征用补偿630万元,实物补偿315万元,补记二层楼房面积增加实物补偿135万元,迁居入户费人平1000元计50万元,按期搬迁奖励人平1000元计50万元,移民承包土地2007青苗补偿、工程征占用地、移民迁建临时过渡设施、宅基地平整、零星移民工程及清库费等212万元。资金使用总体安全。

2、使用情况分析:

一是因资金到位差,移民工作未能在原计划的2004年4月30日前完成,推迟到2006年8月31日;

二是1996年调查时有漏登的情况,造成高堰沟水库淹没搬迁人口最终增加到108户480人,红格干渠隧洞施工造成地表水渗漏,致使隧洞高程以上6户33人生产生活用水困难而被迫搬迁;

三是攀枝花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在进行高堰沟水库复建工程初设调查时,根据当时的设计规范,要层高2.2米以上的才计算楼层面积,因此在实际丈量中均未计算楼层面积。但因高堰沟水库库区移民的正式启动实在2003年7月以后。为此,县政府同意按2002年12月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对攀枝花市征地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的批复》(川府函[2002]372号)的新规定,补计搬迁农户楼房楼层面积等;

四是由于政策性变化,库区淹没移民安臵补偿标准提高,造成投资增加。

(五)档案管理 建有移民个人档案资料,卷内保存了设计移民个人的原始或复印资料。档案管理符合有关规定。

(六)社会稳定

盐边县委、县政府在水库淹没处理和移民搬迁安臵过程中,始终把加强库区和移民安臵点社会稳定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加强移民政策宣传,积极化解矛盾纠纷,重视移民群众来信来访,保证信访渠道畅通,认真倾听移民的合理诉求,努力消除了各种不稳定隐患。目前,库区和移民安臵点社会总体稳定。

七、总体评价

验收委员会通过实地查勘、查阅资料、听取各方意见、认真讨论评议后认为:高堰沟水库蓄水位线下移民已全部搬迁,规划的专业项目已完成复建工作,完成了库底清理任务,移民资金使用安全,档案管理符合有关规定,库区和移民安臵点社会总体稳定,蓄水位线下水库淹没处理和移民搬迁安臵基本满足水库蓄水要求。验收委员会原则同意盐边县人民政府的自验报告,同意通过本阶段移民安臵验收。希望盐边县及有关部门再接再厉,继续努力,进一步做好下阶段水库蓄水后的淹没处理和移民安臵工作。

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经检查,蓄水水位线下库区的卫生清理基本达到规范要求,为保证水源质量,将继续按照有关要求,进一步 深入做好相关工作。

(二)涉及工程建设征地的3个乡(镇)人民政府要全面细化移民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通过收集移民建房(包括位臵、面积、结构、基本造价)、经济收入等资料,建议完善移民档案管理工作,采取一户一档的移民档案分类管理方式建立健全移民到户档案,移民人口姓名等重要事项发生变更的要将公安机关出具的证明装档。

(三)在参建各单位的报告中,对移民生产安臵落实情况表述过于简单,应对生产安臵问题进行全面的说明。同时应对库区线上剩余耕地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了解,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利用线上耕地,使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尽快达到和超过水库淹没前的水平。

(四)要密切关注水库蓄水后引起的此生问题,保障淹没影响区移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建议盐边县人民政府加快推动后期扶持规划,因地制宜引导移民恢复生产、开拓发展经济的空间。

(六)完善在实施过程中缺失的资料,并对在实施阶段所缺失的资料情况做出说明。

(七)建议加强移民资金使用管理工作,完善移民领款手续,对移民委托他人代领补偿补助资金的,要具备有效的委托书,确保移民资金运行安全。同时要健全移民资金使用档案、工程项目管理与自验档案、移民工作管理档案(包括 移民搬迁安臵协议书作为重要的基础资料)等有关水库移民工作的各种资料的管理。

德建水库移民安置工程 篇2

多旁水库位于德保县马隘镇多旁屯,距离德保县城约15km,是一座是以供水为主,兼顾灌溉及其他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多旁水库主要是利用多旁及多气洼地,对洼地内排泄通道(地下河、落水洞)进行封堵以及在多睦、多气及多旁南端垭口3个较低垭口设挡水坝而形成水库。多旁水库工程由挡水工程、泄洪工程及输水工程组成。水库正常蓄水位为735 m,死水位为698.8 m,调节库容为4 105万m3;校核洪水位为736.52 m,总库容为4510万m3;供水能力为8.5万m3/d。工程建设征地涉及德保县2个乡2个村民委10个村民小组。多旁水库正常水位淹没土地总面积165.63 hm2 (其中淹没耕地101.873 hm2);淹没人口539人、房屋20 884 m2。

2 移民生产安置任务

2.1 生产安置规划目标和生产安置标准

2.1.1 规划目标值

对本工程征地移民,用移民种植业人均纯收入作为移民安置规划的主要指标来确定规划目标。

水库淹没涉及耕地主要位于马隘镇多学村,因此本次规划以多学村移民种植业人均纯收入作为多旁水库建设征地移民生产安置人均纯收入目标值,经分析,德保县马隘镇多学村规划水平年种植业人均纯收入为993元。

2.1.2 生产安置标准

综合考虑,确定规划水平年移民安置规划的标准如下。

根据库区和安置区耕地资源的实际情况以及移民人均纯收入构成情况,初步制定标准为:人均耕地0.047 hm2。

若淹没前人均占有耕地的面积大于以上标准的,且安置区的土地资源有条件的,可适当高于以上标准;若淹没前人均占有耕地的面积小于以上标准的,且安置区的土地资源条件比较紧张的,可适当低于以上标准。

2.2 生产安置人口

生产安置人口,是指因工程建设将其主要生产资料(土地)全部征收,需要进行生产安置的农业人口。移民安置规划的基本任务是妥善处理安置因水库淹没影响的生产资料承载的生产安置人口;恢复因水库淹没而需要建房的人口的房屋及其附属设施,配套建设必要的基本设施和公共设施。生产安置人口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式(1)中:P指征地涉及某村民小组生产安置人口,S指某村民小组征用耕地面积,Sr指调查年人均耕地面积,r指人口增长率,取5.2‰(德保县近几年年人口自然增长率),t0指调查年份(2010年),t指规划水平年(2011年)。

生产安置人口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进行计算。2010年全库区需进行生产安置的农业人口为838人,推算到规划水平年2011年库区生产安置人口为852人,具体计算见表1。

3 库区剩余资源分析

根据多旁水库淹没影响马隘镇多学村及那甲乡多睦村的情况,以及涉淹村前3年的社会经济资料进行剩余资源分析,分析成果见表2。

多旁水库淹没耕地涉及德保县马隘镇多学村共7个村民小组,根据统计分析,水库淹没后剩余人均耕地不足的0.047hm2的有多旁、多气、多珍、陇木4个村民小组,其中多旁、多气、多珍剩余人均耕地不足0.007 hm2,陇木也仅剩余0.027 hm2/人。其中多学、多俸、怀力、多睦4个村民小组剩余人均耕地均大于0.047 hm2,达到后靠安置标准。因此生产安置重点安排多旁、多气、多珍和陇木村民小组。

根据多旁水库库区的土地情况,由于洼地已被水库淹没,剩余土地大多为石山,剩余旱地也是肥力很差的旱地,可开发利用土地不多,因此,从生活条件及耕地资源分析,多旁、多气、多珍村民小组的村民均应迁出库区。而陇木村民小组淹地不淹房,剩余人均耕地仍有0.027 hm2/人,且大喜村至多睦村公路改建规划经过陇木村民小组附近,规划从大喜村民小组征用旱地1 hm2给陇木村民小组,可使陇木淹没后人均耕地达0.047 hm2以上,可以后靠安置,因此,陇木村民小组的村民拟不搬迁。

4 安置区选择和环境容量分析

4.1 安置区选择

考虑到多旁水库库区地势较平坦的地区基本被淹没,库周区剩余的大多是地势比较陡的石山,为了保护库区环境和减少水土流失,尽量考虑将移民迁出库区,在集镇郊区附近或土地资源比较丰富且可调整的村组附近集中安置,恢复好生产耕作区的道路,移民仍可回库周区继续耕作其剩余土地。

移民生产安置应以农业为基础,确保每户农村移民拥有一份可耕作的土地,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可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但鉴于市场风险较大,应进行严格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论证,确保生产的产品有市场、能卖得出、可达到预定的收益。有条件的村屯还可研究探索土地安置以外的其他移民安置方式。

多旁水库2010年水库淹没影响搬迁人口539人,经移民群众讨论同意并征得安置区居民同意,集中安置在马隘镇马隘街上的“那谷”,离库区约8 km,安置区生产用地为马隘镇太和村那渠、农金、农龙3个村民小组和大新村大喜村民小组的土地,在生产开发方面,规划对作物种植结构进行调整。

4.2 移民安置区环境容量分析

4.2.1 分析范围

以村民小组为单位,首先对涉及淹没的村民小组的生产条件进行分析,看是否具备后靠安置的容量。容量不足需要外迁的,以集中安置区涉及的村民小组为单位进行容量综合分析。

4.2.2 土地承载能力分析方法

以土地承载容量为基础,结合考虑生产开发条件(如水源、地形、土壤等)进行综合分析。土地承载人口容量的计算方法如下:对从安置区调剂现有耕地的,可承载人口数量为该村民委或村民小组常耕地(水田和常耕旱地)资源总产出量,除以人均目标值所得的商值。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本次拟定的移民安置标准,移民征收安置区的耕地后安置区人均耕地面积不低于0.047 hm2。

4.2.3 环境容量分析

根据移民安置区的选择原则,综合考虑了自然条件、交通条件、生活水平、风俗习惯等因素,多旁水库外迁安置区选定为马隘镇马隘街“那谷”位置。经调查,多旁水库外迁移民安置区的土地比较紧张,耕地资源不丰富,主要是以水田为主,旱地资源相对缺乏,山地也是以岩溶石山为主,可利用面积较少。经分析,安置区水田质量较好,水利设施比较完善,粮食产出较高,可以种植2造水稻。另外,考虑到安置区离马隘镇集镇较近,移民可结合地域优势,种植商品蔬菜等优质作物,平均1 hm2耕地的产出相当于甚至高出库区2 hm2耕地的价值,人均种植0.02 hm2水稻即可满足移民的基本口粮需要。另外,再考虑调整人均0.007 hm2耕地供移民种植商品蔬菜等优质作物,可给移民带来一定的收入,改善移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根据安置区实际情况、移民及安置区居民和当地政府的意见,对外迁移民的安置标准作了适当调整,按人均水田0.027 hm2进行安置,山地原则上不在安置区调整,移民回库区耕作。后靠移民村组栊木安置标准仍按原人均耕地0.047 hm2的标准。根据以上调整后的安置标准进行安置区环境容量分析。

根据以上确定的移民安置标准,经调查分析,多旁水库建设征地移民外迁安置区和后靠安置区共可容纳移民699人,其中马隘镇太和村那渠、农金、农龙3个村可容纳移民663人,马隘镇大喜村可容纳移民36人。多旁水库需要进行生产安置规划的移民村组为多学村的多旁、多气、多珍和陇木,4个移民村规划水平年生产安置人口为570人,安置区可容纳移民大于移民生产安置人口,安置区环境容量充足。安置区环境容量分析见表3。

5 农村移民生产安置方案

根据安置环境容量分析及库区实际情况,多旁水库建设征地移民生产安置方案采取以大农业安置为主的方式,通过对安置区土地调整及发展一定的优质项目,使移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恢复或超过原有水平。

5.1 土地调整

根据剩余资源分析,由于多旁水库库区及安置区绝大部分为岩溶地区,地形陡,土层薄,无新开垦耕地的条件,因此,本次规划多旁、多气、多珍、陇木4个村民小组需征收附近村组的土地进行生产安置。本次规划调整安置点附近马隘镇太和村的农金、农龙、那渠3个村民小组共14.453 hm2水田给多旁水库外迁移民,使外迁移民人均耕地达0.027 hm2/人以上。陇木村民拟不搬迁,拟调整大喜村大喜组早地1hm2,使陇木人均耕地达0.047 hm2以上,达到安置标准。安置区各村民小组调整耕地给移民后其剩余人均耕地仍达0.047 hm2以上,调整耕地对安置区居民生产生活影响较小。多旁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调整情况见表4。

5.2 移民生产开发规划

根据剩余资源分析成果,本次生产安置规划只针对耕地受水库淹没影响较大的多旁、多气、多珍、陇木4个村民小组。其他村民小组仅受淹没轮歇地影响,种植收入影响不大,因此,本次对这些村民小组不进行生产开发规划。

根据库区的实际情况,库区大部分移民的收入很大一部分为劳务输出,种植业收入所占比例不到50%,水库蓄水后,劳务输出仍可作为移民提高经济收入的一个主要途径,本次生产开发规划仅针对种植业收入部分,采取扩大种植面积、调整作物结构等形式对库区农业种植结构进行重新规划,以恢复或超过移民现状生活水平。

本着安置后使移民的生活水平达到或超过原有水平的原则,根据移民原有的生活水平及收入构成,结合安置区的资源情况及其开发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规划种植业人均纯收入达到或超过规划水平年种植业人均收入993元作为生产开发目标值。

5.2.1 生产开发项目

目前多旁水库库区及安置区大多是种植玉米等经济效益不高的经济作物,移民群众迫切要求对种植业进行改造以提高单产,本次结合库区及安置区所在县的经济发展规划,对移民村的作物种植结构进行调整,以提供移民的收入水平。根据初步调查,多旁水库移民集中安置在马隘镇西侧,给移民种植蔬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同时库区的气候条件比较适合种植经济效益比较好的金银花。

(1)种植蔬菜。据调查了解,德保县目前尚未建立规模较大的商品蔬菜基地,马隘镇距德保县不远,仅7 km。因此移民可充分利用安置区的区域优势,与安置区居民一起,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开发建立商品蔬菜基地,使之成为马隘镇集镇和德保县城的菜篮子。

蔬菜种植可采用“稻+稻+菜”和“稻+菜+菜”等种植结构进行,也可划出部分耕地,专门种植商品蔬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安置区可种植的蔬菜品种主要有番茄(小)、香葱(小)、茄瓜、青椒、白菜和四季豆等,种植1 hm2蔬菜的综合平均投入仅为21 000元,但净收入达54 000元/hm2,本次规划种植蔬菜3.627 hm2。

(2)种植金银花。金银花是我国出口大宗中药材之一,种植金银花对解决石山地区石漠化、减少水土流失和营造绿色生态家园起到良好的作用。德保县地处桂西西南部,石山面积占总面积的78.4%,地域广泛,满山遍野都有野生金银花,每年春夏花开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花上市出售,给当地农民增加了部分收入。目前金银花供需矛盾很大,出口的金银花远销美国、澳大利亚、欧洲及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与港澳台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而今后几年的社会需求量将达1 700万t,产需缺口很大,可见,开发人工种植金银花,前景广阔。经过调查,多旁水库库区属高山峡谷区,淹没线上的土地地势较陡,剩余耕地有限,剩余山地较多,其中多旁村剩余210.014 hm2,多气村剩余101.851 hm2,多珍村剩余89.412 hm2,库区剩余山地虽多为石山,但其土壤、气候条件十分适合种植金银花。种植金银花的综合平均投入为67 500元/hm2,净产出也接近67 500元/hm2,本次规划种植金银花规划7.547 hm2。

5.2.2 移民生产安置效益分析

本次规划多旁、多气、多珍、陇木4村民小组种植蔬菜3.627 hm2、金银花7.547 hm2,经计算,多旁水库生产开发规划前期投入共24.02万元,年收益共69.95万元,其中蔬菜前期投入需5.44万元,年收益为19.64万元;金银花前期投入需18.58万元,年收益为50.31万元。经过种植高产出的商品蔬菜及药用价值高的金银花,可使4个移民村组的年人均种植业纯收入从927元提高到1 208元以上,收入增加超过281元,超过规划目标值215元以上。经过生产开发措施,库区移民规划水平年移民的种植业收入将会达到或超过原有水平,进行种植业调整后库区各村民小组人均纯收入情况见表5。

6 结语

广西德保县多旁水库工程建设征地农村移民生产安置规划已经完成,从总体上看,规划成果基本科学、合理,且符合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的实际,将在移民安置后续工作中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总结生产安置规划编制经验主要有以下方面。

(1)思想上高度重视。业主和库区相关部门及设计单位各专业部门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是关键。

(2)坚持以《移民条例》为依据,以移民安置规划大纲作指导,统一标准及要求,提高生产安置规划编制质量是根本。

(3)有翔实的淹没实物调查、地质勘探等基础资料,编制规划的基础工作比较扎实是保证。

(4)规划成果经过多次专家评估评审工作,有严格的专家评估评审程序,使规划成果精益求精是重要措施。

(5)多学科专业人员参与编制规划,同时广纳各方意见,使规划成果科学、合理,切合库区实际是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DL/T 5064—2007,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S].

[2]石学厚.移民安置项目需要深化、细化设计[J].水利规划与设计, 2007(6).

德建水库移民安置工程 篇3

关键词 湖南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移民安置

中图分类号:C92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4--03

1 目前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移民安置工作开展情况

湖南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规划已久,获批艰难,来之不易,是全国重点水利工程项目,是湖南省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最大的一项单体水利工程,是湖南永州市和江华县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基础工程、民生工程。自工程开工建设以来,随着国家对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和工程的深入推进,移民安置任务日益加重。在移民安置工作中,湖南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参建各方以“科学发展”为指导,紧紧围绕“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工作目标,切实转变移民安置理念,拓展移民安置思路,创新移民安置措施,有效确保了涔天河移民安置工作顺利推进。

移民安置工作情况。水库淹没涉及湖南永州江华瑶族自治县8个乡镇1个林场50多个行政村,淹没影响总人口28 864人。移民总投资约40多亿元。移民安置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是库区所在地江华县委县政府。根据当地老百姓的意愿,特别是瑶族群众意愿,市县报经省移民局同意对移民安置方案进行了及时调整,由可研批复的江华、江永、道县及回龙圩等4县160个安置点,调整为目前江华县内6个安置点安置,安置方式由有土安置为主,调整为长效补偿安置为主。目前,移民安置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移民搬迁安置去向基本落实。目前,已有5 751户签订了移民搬迁安置去向协议,占任务数的91.9%。二是完成了库区淹没影响实物指标复核锁口。三是进一步优化调整移民集中安置点。对6个安置点进行优化扩容,规划占地281 hm2,规划水平年进点安置人数为27 031人。并结合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民族风情旅游开发,对安置点进行了规划设计。四是组织编制移民安置实施规划。市县配合设计院编制完成移民安置实施规划设计报告。目前,实施规划报告已于7月底获省政府批准出台。五是组织开展淹没影响实物补偿补助明细手册填写确认及移民建(购)房意愿调查工作。目前,淹没影响实物补偿补助明细手册填写确认总任务数为6 884户,已完成4 775户,占任务数的70%;集中安置移民建(购)房意愿确认总任务数为5 911户,已完成4 883户,占任务数的83%。六是稳妥推进淹没影响小水电站处置工作。根据尊重历史、兑现承诺的处置原则,依法依规开展淹没影响小水电站处置工作。

2 移民安置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1 移民安置资金缺口大

根据江华县测算,移民安置资金有较大缺口。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一是移民安置点调整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国家批复的初步设计报告概算有较大的增加。二是移民集中安置点均在城镇规划区内,按照城镇规划要求,需要配套建设相应的公共设施,在实际运行中有资金缺口。三是库区淹没影响的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复改建,由于工程立项时人为削减投资预算及设计深度不够,部分工程量未计入初步设计概算,加之物价上涨,造成专项设施复改建形成资金缺口。四是由于筹备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上马,库区20多a停止一切基本建设,原本十分落后的移民房屋设施多年没有得到改善。按照“三原”政策进行补偿,移民得到的补偿资金很少,加上建筑材料价格上涨,移民普遍反映建不起房。

2.2 移民补偿政策存在差异的问题

补偿标准的高低是移民群众最关注、最现实、最直接、最期待的问题。《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湖南省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湘政发〔2012〕46号)明确规定,不同地区不同类别土地适用不同的征地补偿标准。加上涔天河扩建中在确定长补标准时的综合考量不一,以致各地在适用长效实物补偿标准上出现差别。

1)移民自身的弱点和局限,客观存在的社会歧视,易诱发影响社会稳定问题。观念落后,心态脆弱,还没有真正融入当地社会。涔天河库区的移民主要来地处湖南大瑶山区,长期处于闭塞的环境,一方面他们的思想观念保守,法制意识淡薄,劳动技能水平低,经济基础薄弱;而另一方面,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其心态又较脆弱,特别“怕吃亏”,如有外因诱导,易诱发影响社会稳定问题。文化程度偏低,信息技术缺乏,不能很快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由于库区经济贫困,教育落后,移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低下,文盲和小学程度占了57.8%,比安置区高出15.7个百分点。长期从事落后的耕作方式和耕作技能,再加上文化程度偏低,到安置区后不能很快适应科技含量较高的生产方式,不能操作劳动技能要求高的工种。而移民从库区迁移到安置区后,难免会把安置区居民很难接受的原始性、习惯性的陋习带到安置区,引起当地居民的反感。尊重需要的不满足势必会把移民推向另一个极端。

2)项目业主和部分干部思想认识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有差距。库区各级干部对移民工作比较重视,能积极为移民办实事,从总体上讲认识是好的。但对移民在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往往只停留在表象上,予以缓解。对移民工作实行属地管理的责任意识不强,没有真正把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且存在各乡镇工作不平衡的情况。

3 问题的主要原因

造成湖南涔天河库区移民问题的原因是各方面的、复杂的,但从安置方式理念、政策体制、工作思路等方面看主要有以下原因。

3.1 在安置政策上欠完善,移民安置方式发生重大改变

由于扩建中增加长效实物补偿安置方式得到广大移民的普遍认同,绝大部分移民选择了长效实物补偿安置方式。同时,根据移民意愿,将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移民安置点由三县一区21个调整为江华县6个,所有移民都选择在江华县内移民集中安置点安置。这就出现了移民由原来三县一区分散安置改为库区县集中安置的新的难度和课题。endprint

3.2 在工作思路上有局限

新增加的移民安置方式与批准的初步设计相比,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的移民搬迁安置方案及生产安置方式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及时编制移民安置实施规划设计报告显得非常必要,但随着设计单位按评审意见进行修改、补充、完善等程序出台,这一可作为移民安置实施工作的依据相对延缓了移民搬迁安置的工作思路局面的打开。

3.3 在安置理念上存在偏差

由于片面强调服从国家建设的需要。造成了统筹协调工作进度有难度。由于枢纽工程建设与移民安置工作不同步不协调,加上移民安置方式调整、安置点重新规划设计以及其他一些客观原因,相对于枢纽工程建设,移民安置工作总体有所滞后。在枢纽工程建设方面,要在国家批复的水库建设总工期内,优化调整施工方案,尽量考虑移民安置工作的实际困难,放慢大坝施工速度,推迟一年大坝下河填筑,加快其他方面施工建设。移民安置方面,按照移民安置实施规划设计报告,紧急动员,争分抢秒,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快安置点基础设施和移民房屋建设,加快移民搬迁安置,努力满足枢纽工程建设需要。

4 对推动移民安置的几点探索和思路

结合在永州市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实践和对市县移民搬迁安置的认识,从移民视角审视移民工作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移民社会心理,理性分析移民安置存在的风险因素,对今后移民安置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4.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保政策全面贯彻落实

各级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国家行动”上来。一要积极行动,主动作为。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排除万难,敢于担当,勇于开拓。二要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及时研究、解决问题,不拖延、不累积。坚持底线思维,实现“三个确保”,确保水库扩建工程质量,确保移民群众生命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三要团结一致,凝聚共识。在项目建设推进的关键时刻,各个方面一定要团结一致,最大限度的凝聚共识,确保涔天河水库扩建项目如期建成完工。四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各个方面都要站在项目顺利推进的全局来思考问题,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积极面对困难、解决问题。

4.2 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一是建立市级月度专题会议制度,参加人员为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主要职责是听取涔天河项目进展情况汇报,确定月度工作计划,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二是建立信息沟通平台。定期印发涔天河协调简报,建立微信群或短信群,及时沟通新情况、新信息。三是争取充实和完善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四是加强督促检查。各级督查部门要实行一月一督查,每月的专题会议都要听取督查情况汇报,严格考核兑现,按时间节点抓落实。五是落实工作责任。当地政府要认真落实移民搬迁安置实施主体、责任主体的责任,电力、通讯、水文、文物等有淹没、迁复建任务的市直部门要按照移民安置时间节点的要求完成搬迁建设。发改委、经协办等部门要限期拿出对口支援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移民安置工作方案。有对口支援任务的单位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特别是财政、移民、国土、林业等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落实移民主体责任。项目业主要认真履行项目法人资格,加强建设管理。

4.3 明确搬迁目标,突出移民重点

根据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施工总工期,原计划2014年10月开始大坝填筑施工,2015年4月10日大坝填筑至277米高程,2015年4月底完成库区264.17米回水线以下6817人搬迁安置。2016年底完成规划报告内所有移民的搬迁安置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明确“两个三”的目标,一是实现“三个确保”,即确保水库扩建工程质量,确保移民群众生命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二是实现“三个效益”的统一,即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要突出两个工作重点,一是抓紧实施移民安置点建设,移民部门要跟踪落实移民安置规划调整报省情况,当地县委政府全面完成6处移民集中安置点征地拆迁,完成移民安置点规划设计,确保移民安置点建设;二是抓紧用地报批,财政、国土和项目法人向上做好衔接,当地政府全力做好土地报批的相关工作。

4.4 务必注重长远,大力加强移民后期扶持力度

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到移民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复杂的社会问题,不仅需要移民主管部门加强管理,更需要政府将其纳入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大局统筹考虑。为此,一方面应积极向省、市移民主管部门争取后期扶持项目改善移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移民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06〕17号文件规定的后扶直补到人的补偿费,解决好移民的温饱问题。另一方面也要整合社会各方力量,把移民作为整个“三农”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予以重点解决,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库区和安置区发展上的问题,才能逐步消除移民历史遗留问题,才能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4.5 夯实工作基础,提高移民安置工作管理和服务效能

一是提升队伍素质。加强移民安置工作队伍的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训已显得十分迫切,我们应重点抓好国家和本省规范性文件的系统性培训,提高移民安置工作团队依法行政、服务移民、和谐征迁的履职能力和工作效率。重点抓好“一库一策”调研,集中力量解决一批急难问题和遗留问题;二是抓实基础工作。要建立健全在建水库移民安置项目资金年度计划、绩效考核、遗留问题处理等日常管理台账及移民安置、移民人口档案等基本数据库,抓实移民安置工作统计上报和政务公开工作。

总之,水库移民问题的解决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做好新形势下的水库移民工作,是帮助移民脱贫致富、促进库区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城乡协调、地区协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维护农村稳定、社会安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保障新时期水利水电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要在国家政策指引下,做好超前谋划与长远规划,并认真贯彻落实,充分体现国家对移民的关怀,使人民安居乐业;各级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协调各方资源,引导移民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共同解决好因国家水库建设带来的一些问题,维护整个农村稳定和社会和谐,推动湖南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建设移民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德建水库移民安置工程 篇4

若干问题的思考

安化县移民开发局

安化是一个移民大县,全县总人口108万,已登记核定的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现状人口80208人,非农户口移民38716人,小水库移民近2万人,受水库影响的连带人群20多万人。各类水库移民人口总数达到30万人以上,占全县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在特殊历史时期,由于各级忙于工程建设,移民安臵工作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强迫命令和水赶移民的工作方法进行。如1958年修建的被誉为三湘“红宝石”的柘溪电站,当时移民安臵费用按人均200元标准包干、移民安臵地实行“一平二调”、移民被淹房屋等财产无任何补偿等等。移民工作口号是:“共产党员带头走,贫下中农动员走,地主富农赶着走”。“火烧马辔市,水淹烟溪镇,房屋未搬迁,移民含泪走”,即是当时移民动迁的真实写照,绝大多数移民是零财产转移。祖祖辈辈生活资江两岸的农民或举家外迁或后靠到偏远的高寒山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特殊的地理环境,时至今天,相比其他地区,库区仍然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在经济、社会功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突出问题没有解决。多年来,库区一直是安化县最大的不稳定因素,上访、群访、集访层出不穷,1

各级政府疲于应付。

近年来,我县连续修建了东坪、株溪口电站,金塘冲水库也在酝酿修建中。水库移民安臵工作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必须完全避免一些不必出现的移民遗留问题,移民安臵验收工作是确保移民安臵质量的重要环节,把好移民安臵阶段验收关,是我县水库移民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就我县新建水库移民安臵验收阶段,当前需研究和重视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项目验收的依据

1、水利部《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臵验收管理暂行办法》(水移„2012‟77号),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地方有关政策规定。

2、建设单位项目批文,经批准的移民安臵规划,安臵规划实施设计文件。

3、项目法人与地方政府签订的移民安臵协议。

4、移民安臵监督评估报告,移民资金财务审计报告、稽查报告等。

5、项目建设单位移民安臵情况汇报和申请验收的报告。

二、新建水库移民安置前期工作验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实物调查是否科学准确、群众是否认可满意 水库淹没线以下人口和实物数量的调查,是计算每一项补偿资金数额和总概算的依据,也是认定移民资格和确定移民搬迁与安臵项目的依据,更是编制移民安臵规划和资金计划的主

要依据。此项工作的细致深入程度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移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关系到移民工作能否顺利、有序地进行,搬迁后库区遗留问题或多或少,都与之有重要的关系。总之,对这项工作必须谨慎而又细致,任何马虎或疏忽都会给以后的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1、征地范围的确定是否合理

设计院根据选定的正常蓄水位方案,结合各调查断面间水库回水计算成果,确定水库淹没征地红线范围;同时根据施工总布臵方案,按经审定的水库正常蓄水位和水库浸没和库岸稳定地质勘察成果,考虑水库蓄水过程和运行的水位变化,分析预测正常蓄水位以上滑坡、坍岸、浸没的影响界线,从用地需要、施工影响、环境保护、节约用地等角度,确定枢纽工程建设征地红线范围。并由水利主管部门依法审定上述水库回水成果和坝区占地范围。

2、实物指标调查及确认

⑴、实物指标调查

是否按统一标准全面进行了现场调查工程占地和淹没区的实物指标,对土地做好测量、对实物按统一标准估价,并拍照留存备查。分级汇总有关原始调查资料。

⑵、实物指标确认

①调查者和被调查者签字认可

实物指标调查结果须得到调查者和被调查者的签字认可。如有调查者和被调查者不签字或对调查结果不满意,就必须对

调查过程和调查成果进行复核,复核过程和结果要有文字说明。

②实物指标调查结果公示

实物指标调查完成后,须将调查成果以张榜等方式予以公示。若被调查者对公示成果有意见,须组织人员对调查过程和调查成果进行复核,张榜公示要有照片资料存档。

(二)农村移民安臵点的选址、地质勘查和环境容量评估 移民为国家建设舍弃自己的家园,其搬迁地址选择必须慎之又慎。如我县柘溪水库,在移民时,由于受当时政策和条件限制,外迁时没有考虑环境容量,内迁则是简单的“就地后靠”或“就近后靠”,只要有立锥之地,能容身就行。结果移民由于生产资源不够,自谋职业则没有一技之长,移民后半个多世纪还没有摘掉贫困的帽子。有的搬迁地点因受水库蓄水影响而形成了滑坡和坍岸,结果只能再次搬迁,所以对移民安臵的验收,一定要对移民安臵点的选址、地质勘查与容量评估严格把关。

1、选址与地质调查勘察验收

水库库区往往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区,认真做好受水库蓄水影响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坍岸的调查、监测和治理,是关系到库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关系到枢纽工程安全和库区社会稳定的大事。因此,按照有关规范规定,进行地质调查勘察是必须的,不同的设计阶段应当达到不同的调查质量和精度,并采用多种手段勘明地质条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监测治理方案。移民迁建区首先应当避开大中型滑坡和坍岸,对于县城和集镇搬迁,是否有长远安全考虑,内迁或后靠的,是否避开了滑坡地段,都是验收工作中重点考虑的问题。

2、农村移民的安臵环境容量评估与资源调剂验收 对于农村移民的安臵,要想维护库区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农村移民一定要以土为本、以大农业为基础进行生产安臵。因此,每个农村移民都要有一份不低于当地农民平均水平的土地。移民前一定要对环境容量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农村移民安臵区内究竟有多少可供开发、改造、调整的土地,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就一定要实事求是地调查清楚。然后经过充分论证再确定移民人数与安臵方式。如果超出当地环境容量,便会发生盲目的毁林开荒、陡坡种植,不仅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还使农村移民和安臵地原住居民的生产条件变差、生活水平下降,难以致富,并容易造成移民与原住民的冲突,给水库移民后期工作留下隐患。在移民人数10人以上的移民村组,一定要有环境容量评估的相关资料,对调整资源的相关原始资料,须由移民和当地全体原住居民户主签字认可。

(三)城镇移民安臵的住房问题

我县东坪、株溪口电站紧靠县城和江南镇,由于这些地区人口密度大,土地紧俏,且经过二轮承包后,绝大部分土地已经承包到户,农村集体组织已无剩余土地可供调整宅基地进行移民安臵。所以移民安臵方式主要为自主后靠或到县城购买商品房,有的移民房屋在水淹线之上,但水库蓄水后,出现了地基下沉、墙体开裂等问题,需要拆除旧房后夯实地基地,在原

址重建新房,这部分移民拿到补偿款后,有的可能没有将补偿款用来解决房子和就业的问题,给水库移民工作留下了隐患。在验收工作中,城镇移民的住房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四)前期工作档案整理与保存

移民档案是水库移民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与载体的历史记录。移民档案的收集、整理与保存是水电站工程建设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移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建设项目业主单位要按国家有关规定及移民工作要求,做好移民安臵工作中形成资料的收集和档案整理、保存工作,并按规定向移民管理部门或其它有关部门移交档案应是移民安臵验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五)移民补偿资金是否及时垫付到位

项目建设单位与移民的协议履行情况,资金是否拨付到位,不仅要做财务审查,移民安臵验收时还应对移民户进行走访抽查,做好公示工作,确保政策公开、公平、公正。

德建水库移民安置工程 篇5

关于水库移民避险解困安置的实施办法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对水库移民分批次进行安置的有关规定,改善移民人群的生产、生活及居住环境,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帮助各地开展大中型水库移民避险解困试点工作的通知》政策的相关精神,我镇为积极稳妥地推进水库移民避险解困安置工作,使移民群体过得出、安置好、站得住,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本办法所指的避险解困是指居住环境具有潜在地灾区域、水上漂、环境恶劣等。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水库移民是指有国家规定的大中型水库移民搬迁人员,外地大中型水库搬迁到本镇自己等级人员,包括原迁人口和随迁人口。

第三条 本办法的实施范围为本镇辖区的全体原迁及后扶对象,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属本次符合条件的具体对象。

第四条 本次避险解困安置主要采取移民自愿原则,可就地(近)安置,集中安置,进城安置等方法;但有地灾潜在威胁的一律外迁,不得就地进行安置。

第五条 无论采取哪种安置办法,本镇将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进行落实,属地方配套的自己将全力保证落实到位。

第六条 移民自愿分散安置的,我镇将就近分散进行考察安置,并配套居住环境建设。第七条 移民自愿集中安置的,我镇将利用土地划拨政策,进行土地划拨,并配套相关设施,解决水、电、路、卫生、医疗、农家超市、老年活动中心(广场)等六加一设施。

第八条 移民自愿进城安置的(不包括县城)我镇将制定现在已建成的芳香园小区和富有新城进行安置,并按要求提供一定的户型、面积供他们选择。

第九条 本办法将对上述两个小区按照安置的人数及户数按照相关政策进行优惠。

1、按照一定比例减(免)部分税收。

2、免除办证所需的一切费用。

3、免除各项元本地征收的规费。

4、免除自来水报装费等。

第十条 本办法第九条所列税费减免,将直接惠及移民搬迁户,并严格执行按现行价每平方低于售价肆佰万的硬性规定。

第十一条 上述两小区必须提供合格的房屋、且两证齐全,不得提供劣质房产,并有相关部门的验收文件。

第十二条 本办法在执行中,若有未涉及的特殊情况、经过协商、按有关政策解决。

第十三条 本办法移民避险解困结束后,自行终止。

德建水库移民安置工程 篇6

xx水利枢纽工程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松花江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是吉林省“十一五”期间重点水利工程,也是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的骨干工程。该工程用地主要包括坝区、水库淹没区、防护区、输水干渠和连接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吉林省土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水利部《关于xx水利枢纽工程(一期)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水总〔2008〕414号),以及《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xx水利枢纽工程(一期)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大纲的批复》(吉政函〔2008〕4号,以下简称《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大纲》)要求,为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做好征地拆迁补偿和移民安置工作,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征地移民拆迁工作组织领导及职责划分

xx水利枢纽工程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工作,实行由市政府统一领导,市政府相关部门配合,前郭县、乾安县、扶余县人民政府具体落实,xx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局协调督办、组织实施的责任机制。

(一)前郭县、乾安县、扶余县人民政府职责。

1.从国土资源、林业、水利、监察、交通、建设、公安、牧业等相关部门抽调业务骨干,组成县xx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办公室,负责xx水利枢纽工程征地拆迁补偿和移民安置等相关工作;

2.负责土地权属确认、处理土地权属纠纷;

3.配合省、市国土资源、林业等部门按期完成征占地测量、地类划分、林木采伐、补偿核算等工作;

4.负责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房屋拆迁及其它地上附着物补偿费的兑现工作;

5.负责辖区内征地后的土地调整、房屋拆迁后宅基地的规划和迁建工作;

6.负责辖区内征地拆迁和施工环境保障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干扰破坏征地拆迁、工程施工的不法行为;

7.完成好市xx水利枢纽工程征地移民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工作。

(二)xx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局职责。

1.全权负责xx水利枢纽工程征地、移民、拆迁等情况综合、现场指导、协调督办、组织实施等工作;

2.配合市国土资源局、市林业局与省国土资源厅、省林业厅协调征地、林木采伐、地类划分和土地权属确认等工作;

3.对收回的二松xx水库段国有土地进行管理,对国土资源和林业部门提供的设计成果进行复核;

4.负责征地测量后的标记、管理工作;

5.对下拨的征地移民拆迁资金使用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三)市法制办职责。

1.负责对市政府征地移民文件的审核把关;

2.负责对有关行政机关在征地、移民、拆迁工作中的行政执法行为进行监督。

(四)市国土资源局职责。

1.协调省国土资源厅办理征占地审批的各项工作;

2.指导县国土资源局做好征占地的各项工作;

3.协助县政府做好土地权属的确认和纠纷调处工作;

4.负责做好征占地土地补偿费核算及补偿标准的政策宣传、问题答疑以及临时用地复垦的监督验收工作。

(五)市林业局职责。

1.协调省林业厅办理征占用林地审批的各项工作;

2.协助县政府做好林地、林木权属确认和纠纷调处工作。

(六)市水利局职责。

协助县政府依法对工程建设涉及的水事纠纷进行处理。

(七)市农委职责。

协助县政府帮助移民区农民利用现有土地发展高效农业,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八)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责。

协助县政府做好被征地农民技能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

(九)市建设局职责。

协助县政府拆除工程占地范围内的`违法建筑物和构筑物。

(十)市法院、市检察院职责。

依法受理征地、移民、拆迁及工程建设中的各类涉法案件。

(十一)市公安局职责。

负责征地、移民、拆迁、林木采伐和工程建设等治()安保卫工作。

(十二)市监察局职责。

负责对征地移民相关政策执行和行政执法行为进行监督,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

(十三)市审计局职责。

负责对征地移民资金使用的跟踪审计。

(十四)松原供电公司职责。

负责保障工程用电,按计划完成电力设施迁移工作。

(十五)松原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电信公司职责。

负责对与工程交叉的通信设施进行改建或迁移。

二、征地移民补偿标准

(一)征收集体土地。

1.征收耕地(旱田、水田、园地、菜田、温室大棚、精养鱼塘等)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之和按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16倍给予补偿;

2.征收林地、苇塘和草地、精养鱼塘以外的养殖水域,其土地补偿费为该地邻近旱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4倍,安置补助费按照该地临近旱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4倍给予补偿;

3.征收农村道路、荒地、盐碱地、沼泽地和沙地等未利用地,按照该地邻近旱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2倍给予补偿。

(二)收回二松xx水库段国有行洪滩地,具体补偿范围和标准。

1.行洪滩地内的旱田和水田,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签订30年土地承包合同的,并且持有县政府颁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其补偿标准按该地块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16倍给予补偿;

2.行洪滩地内的旱田和水田,由国营林场、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发包的,其补偿费按照该地块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倍给予补偿,一次性发放给国营林场和村集体经济组织;

3.行洪滩地内的渔塘、房屋等不予补偿。灌溉井等经踏查确认,经有关部门评估后据实补偿;

4.行洪滩地内的人工林地(防护林、经济林、用材林)补偿费按照所在乡镇旱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4倍给予补偿;行洪滩地内的荒滩地、天然次生林地林木及有关单位认定的宜林地不予补偿;

5.未经县级人民政府河道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二松河道内开垦滩地,种植农作物及林木的,不予补偿。

(三)使用河道外其它单位或者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耕地,参照征收耕地的补偿标准给予补偿。不是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并取得生活来源的单位只给土地补偿费,不给安置补助费;使用未确定给单位或者个人使用的国有未利用地,不予补偿。

(四)占用国有农、林、牧、渔场的国有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可以参照征收土地相应标准补偿。

(五)临时用地的产值,按永久征地产值计算,能恢复耕种的,占1年补2年、占2年补3年,不给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不能恢复耕种的,办理永久性征地手续。

取土场临时占用耕地,施工单位必须按设计的边坡、取土深度和排水坡度取土。耕地复垦后,设计边坡底线占用的面积和抹牛地面积,按永久征收土地的()相应标准给予补偿。

临时用地的复垦,按国土资源部门的规定执行。

(六)征用土地产值标准:旱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为1.32元/平方米;水田、园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为2.20元/平方米;菜田(温室大棚、精养鱼塘)前三年平均年产值为5.85元/平方米。

(七)占用国有林地采伐林木的补偿标准,按照《吉林省占用林地砍伐林木补偿标准》(吉林资字〔1991〕876号,以下简称《林地标准》)规定执行。

林木已经达到采伐利用标准的,经依法批准,林木所有者可以自行采伐;不到采伐期的,按照前款规定给予补偿。

(八)村民房前屋后零星树木,依据《林地标准》规定,分别按照成树、幼树给予补偿。

(九)被征收土地上的青苗补偿费按一个栽培期产值计算;能如期收获的不予补偿。苗木、花草及多年生经济林木等,可以移植的,支付移植费用;不能移植的,给予合理补偿或作价补偿。

(十)工程用地范围内的电力、通信设施的拆迁,只补偿人工费和不能再利用的材料费。

(十一)拆除移民区住宅房屋及附属物,按照《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大纲》规定的补偿标准核算补偿费用。

三、征地、移民和拆迁费的支付

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房屋及其它地上附着物拆迁补偿费由市xx水利枢纽工程征地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工作进度进行核算,分期分批拨付给县政府,由县政府负责兑现。补偿费的发放,必须严格遵守财经纪律,认真履行财务手续,自觉接受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的监督。

四、征地移民拆迁工作完成时限

各县政府要保证xx水利枢纽工程用地需要。水库淹没区的征地、移民、拆迁、补偿等工作,要在9月30日前完成。输水干渠征地、拆迁、补偿等工作要在206月10日前完成。

五、适用范围

本方案只适用于二松河道水库淹没区、坝区、防护区、输水干渠和连接渠。

德建水库移民安置工程 篇7

我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相关理论和内涵研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定量评价研究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途径及区域实践研究。2014年9月12日国土资源部发布《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广应用节地技术和模式”。节地技术是指能够带来减少土地占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效果的技术,既包括节约用地,也包括集约用地。节地模式则是人们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实践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技术、管理手段和政策措施在时空上的优化组合形式,是对节地实践进行的理论概括。

我国学者从城市用地、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农用地等方面提出了推广应用节地技术和模式。阎瑾,赵红红分析了目前城市建设节地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从规划技术层面提出改进的措施与建议。陈逸,黄贤金等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其影响因素或原因,为开发区土地利用提供决策依据。杨建文结合工程实例,针对设计阶段采取公路节地措施进行简要阐述,通过有效合理的设计实现公路建设节约用地及可持续发展,同时提出了公路节约用地需在设计、规划、施工及运营各阶段进行推广和运用,给出了节约用地相关建议。

大中型水利工程是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和保障社会安全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然而,大中型水利工程的兴建往往是以大量优质耕地资源被淹没为代价,优质耕园地往往分布于河谷两岸,枢纽工程建设、水库正常蓄水后,大量土地被淹没。淹占大量土地带来的移民安置问题成为影响工程建设,制约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在此背景下,在工程前期工作中,特别是移民安置规划中遵循节地原则,有利于减少移民数量,降低工程征地成本。本文结合部分移民安置规划实例,探索水库工程建设中节地模式。

2 移民安置规划节地实践

2.1“抬田”工程节地措施

“抬田”工程是指将水库浅水淹没区的耕地,垫高至不低于土地征用线,并对抬高后的耕地进行田间工程建设,完善农田灌排条件,使被抬高后的耕地满足农业生产要求而采取的人工措施。

A工程是A省新建的一座以防洪、发电、航运为主,兼有灌溉、供水等综合利用功能的大型水利枢纽,水库总库容11.87亿m3。为最大限度地降低水库淹没对当地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少土地淹没损失,针对库区地形地质条件,初拟对15片区域的浅水淹没区采取“抬田”防护措施,共减少淹没土地1437.47hm2。

“抬田”工程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防护区的浸没影响、保护土地资源、减少库区淹没处理投资。“抬田”工程的取土区可以恢复植被,抬起的耕地返耕于民,尽可能的保护了土地资源及生态环境;由于“抬田”减少了耕地淹没范围,移民安置人口相应减少,居民房屋拆迁量也相应减少,将大大降低移民搬迁安置的难度及库区淹没处理投资。“抬田”工程将创造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2 专业项目改复建节地措施

B水库位于B省B县,水库淹没永久征地2183.8hm2,淹没口8163人。在专业项目处理中,设计了环库道路,既能够满足库周居民出行需求,也能为水库远期发展预留空间。为减少占地,全线基本沿水库永久征地线前行,路基大多位于水库永久征地线内侧,路基填土高度均小于8m,路基防护在临水侧以及沿挖库垫高线的道路两侧采用浆砌石护坡。在不增加过多占地的情况下,既拓宽了路侧净区使行车更为安全,又降低工程造价,保护环境。

C水利枢纽工程影响某铁路,库区段基本沿昌江走,淹没影响铁路长度为19.51km。根据工程区地形地貌及恢复现有三级公路需要,路线布设基本沿现有道路走向。K8+900~K12+000段为利用废弃铁路段,此段的选线尽可能的最大化的利用原有铁路路基,利用原有路段长2.65km。此项规划既节约土方投资,也减少了新增占地。

2.3 城镇化安置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城镇化,D水库移民城镇化安置模式是以移民资产置换为基础,将移民原有的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村宅基地等资产通过核算转换为小微产业园股份、城镇居民住宅、商铺等,并辅以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劳动力就业保障、新型社区建设等措施,实现移民生产生活方式从农村到城市的转变,保障移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该工程移民拟搬迁到永嘉县瓯北城市新区,水库移民通过宅基地置换,将原库区宅基地置换成城市新区公寓房,将对宅基地有限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转变为对商品房无限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移民搬迁到公寓房后采取新型社区化管理,移民通过自治方式为新社区提供社区服务,进行社区日常事务的管理。

将水库移民安置与农村城镇化发展结合起来,既能推进城镇化发展,也有助于水库移民安置工作,为移民的长远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实现土地节约高效利用。

2.4 居民点整理

水库淹没设计洪水标准,农村居民点一般取10~20年一遇,耕地、园地一般取2~5年一遇。坝前回水不显著地段,居民迁移线和耕园地征收线分别按高于正常蓄水位1.0m和0.5m确定。此外,搬迁人口还包含移民迁移线以上的零星住户和淹地不淹房无法就近生产安置的人口。因此,水库工程中对移民搬迁后的村庄用地进行复垦整理,具有可行性。

E水库村庄复垦工程总占地57.4hm2,采取复垦措施后,可复垦为耕地49.93hm2。农村居民点整理被作为实现该项用地集约化、增加耕地的主要途径之一。即应用工程技术及调整土地产权,通过村庄改造、归并和再利用,使农村建设逐步集中、集约,提高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强度,促进土地利用有序化、合理化、科学化发展。

3 节地与移民安置协调性分析

3.1 节地应满足移民安置环境容量

移民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和时期内,在保证自然生态向良性循环演变,并保持一定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的条件下,按照拟定的规划目标和安置标准,通过分析该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情况后,所确定的该区域经济所能供养和吸收的移民人口数量。

移民安置环境容量分析的总体目标是把移民安置、地区经济建设、生态与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结合起来,使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面发展,保证移民和当地居民安居乐业。移民环境容量分析是移民安置规划的基础。节地措施应与生态与环境的保护紧密结合,实现移民安置区可持续发展。

3.2 节地应充分尊重移民意愿

移民安置意愿调查的目的是通过逐户填写意愿调查表的方式,摸清大多数移民对初拟生产安置方式、搬迁安置去向和移民安置总体规划方案的意愿,了解移民对生产安置和搬迁安置的具体意见和建议,为对接、落实和确定移民安置总体规划方案奠定坚实的基础。

节地措施应坚持尊重移民意愿的原则。编制项目规划首先必须召开移民代表和原住村民代表参加的会议,广泛听取移民群众对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开发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充分了解移民群众的期盼和要求,切实维护移民群众在规划编制和实施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节地必须尊重群众意愿,得到群众的大力支持,才能使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3.3 节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节地的实施应统筹考虑用地问题,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在移民安置节地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土地利用条件,在用地选址、规划布局等方面严格论证,尽量避让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要采取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和方案,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切实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对于经充分论证确需占用的土地,在项目投资概算中要足额安排征地补偿费、耕地开垦费等用地有关费用,为工程顺利建设打好基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各项目建设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得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

3.4 节地应保障移民生产生活水平

要保证一定数量的土地资源进行移民安置,节地增加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增加土地资源的相对数量就成为了以后工作的重心,通过提高现有土地的投入产出效率,使得同样数量的土地能够容纳更多数量的人口,为移民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提供条件。

移民城镇化安置应把好资源配套关,按照利于生产、方便生活、节约用地的原则,合理布局,保证移民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在此基础上,还要为移民就近就业或者创业增收创造有利条件,为移民长远生计和发展提供保障。

4 结论与建议

移民安置规划是系统性设计,设计中要贯穿节地思想,通过合理有效设计,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正确处理移民安置规划与节约用地,需对两者关系进行统一,让两者自身的价值发挥至最大,促进和谐发展。

水库的功能正逐步转变,供水成为水库主要功能之一。节地措施应与水源保护相协调,工程设计要考虑对水质保护的工程内容。

节地要打破土地要素制约。在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和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进行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是破除制约、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推进库周土地流转托管,探索库区土地集中托管机制,推进移民土地、山林流转,通过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城镇化安置实现了土地节约利用,有利于促进移民长远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但在实践中必须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库区和安置区实际情况的安置方式,立足于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兼顾移民当前和长远生存发展的需要。

灵活的资源配置方式、有效的政府干预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必要基础,通过建立良好的调控机制来调节、矫正人们利用土地的利益、行为和方式,有助于提升土地节约集约水平。这对于人多地少、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的水库意义尤为迫切和重要。要建立完善以标准控制为前提、以政策约束机制为导向、以监督考核为保障的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新机制。

参考文献

[1]阎瑾,赵红红.城市建设节地的技术措施与建议用[J].城市开发,2005(8):17-19.

[2]陈逸,黄贤金,等.城市化进程中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苏州高新区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6):11-16.

[3]杨建文.公路工程设计分析施工节地策略分析[J].中华民居,2003(2):307-308.

[4]周毅,顾梦莎.新型城镇化安置水库移民的规划实践--以温州市永嘉县南岸水库移民安置为例[J].人民长江,2015(22):17-19.

水利工程移民生活安置工作探讨 篇8

【关键词】水利工程;移民生活安置;移民安置点

一、红岭水库中朗、大平下安置点概况

中朗和大平下村移民安置点(两村合并)位于海榆中线路124km西侧,规划总用地面积为53740.71m2,本安置区共安置村民116户530人(其中大平下村39户175人,中朗村77户,355人)。

该安置点于2012年9月份开工建设,2014年4月通过验收,安置区宅基地按照1~3人户120m2、4~5人户150m2、6人及以上户175m2划分,房屋建筑面积按照人均30m2建设,以普通装饰标准一次性建设完成,具备直接入住条件。

二、安置实施方法分析

(一)严格审查安置资格、数量

安置人口资格存在争议、安置数量变化一直是一大难题,在国内其他水利工程移民工作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部分搬迁户不具备生活安置资格、封库令后自然增长的人口等,相关参建单位饱受诟病,移民搬迁工作举步维艰。因此,切实做好安置资格审查、安置户、人数核查工作尤为关键。

在中朗、大平下移民安置开展之初,琼中县政府组织县公安局、檢察院、司法局、法院、移民办等成立了专项小组,逐户审查被安置户资格及人数,经调查核实,形成了详细的人口调查资料,掌握了移民诉求,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反馈。

在原设计调查的基础上再次进行资格审查、数量核定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安置目标,为之后的安置房建设、搬迁入住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搬得出——充分尊重移民意愿

要实现“搬得出”的目标,在安置区地理位置选定、房屋朝向布局,要结合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习惯,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否则移民会产生抵触情绪,不配合搬迁工作。

在中朗、大平下村的安置工作中,琼中县政府联合县移民办、县住建局等单位组织中朗、大平下村民代表开展座谈会,充分收集移民意愿,并最终通过村民表决的方式确定两村合并集中安置。该方式不仅符合设计内容,合并安置不仅减少了建设征地面积、缩短了工期,也增加乡村建设规模,便于经济发展。

(三)稳得住——完善生活配套设施

中朗、大平下移民安置点供水方式为地下水净化处理取水,采用重力式供水形式供居民点用水;给水管网采用生活、消防相结合的统一供水系统。居民用电配电设备采用具有“三防”结构的箱式变电站的形式。通讯线路自库区周边电信光缆接入。电信线路采用架空电缆,交接箱采用WJD-1型。内部道路主干道宽10m,车行道宽6m;次要道路宽6m,车行道宽3.5m;路面均为混凝土路面。安置点内部主道路两侧设置有路灯照明,与220V电线杆同杆架设。此外,建设有村委会办公室、篮球场及周边景观绿地。

在安置配套设施建设过程中,琼中县充分利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契机,整合相关配套资金,减少对移民资金的投入。

(四)求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条件

“求发展”的目标,历来是最难立竿见影的移民工作之一。因为移民在搬迁后,在经济发展上需要做出调整和适应,虽然不能在短期内见效,但是充分地利用当地的资源和条件,提供机会和空间,“求发展”的目标也就指日可待。

在中朗、大平下移民安置点位于海南省海榆中线道路附近,沿路距离湾岭镇、琼中县县城较近,地理位置较好。琼中县政府有计划的规划安置布局,在最前排安置房前预留约10亩土地暂时作为绿化用地,移民可通过购置商店、外租或其他商业活动提高家庭收入,真正意义上实现“求发展”的目标。

三、安置工作小结

(一)健全的实施体系

移民生活安置工作涉及的工作种类、内容繁多,需要一个独立组织、持续操作方能完成工作任务,因此参建单位要成立系统的移民安置工作小组,其主管领导、抽调的部门负责人员设立专职。

水利工程的移民安置社会性强,涉及到县各职能单位等,同时还要涉及到乡镇部门、行政村组织,因此需要长期培养与各部门的关系,创造良性的工作氛围。

(二)积极做好技术培训工作

(1)对移民法律、法规等文件进行透彻的解读、分析;(2)对本移民项目执行的安置标准进行逐项分析、解释;(3)对安置工作中“张榜公示”等重要的工作程序进行讲解;(4)结合实际情况传授协调工作的方法、技巧;(5)实施工作中对资料管理归档的编写及保存要求。

通过分阶段联合组织开展多轮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使参与实施的人员取得了明显的培训效果,不仅完成了安置工作,还培训出一批移民人才。

(三)充足的工作人员、机具及规范的资料记录

移民安置工作涉及的内容多、数量大,各参建人员要高度重视资料整理归档工作。针对移民安置工作的开展内容,要掌握各类执行规范。移民办公室负责对专职资料员的审核及培训以及对形成资料的整合归档工作。

(四)高质、高效的解决问题理念

在移民工作中,把交流建立在和谐的气氛之上,赢得移民群众的理解和信任,既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又可以树立良好的个人及企业形象;作为同谋一事的实施单位、个人之间,更应当体谅各司其责的难处,是各个实施单位工作的前提。

在移民实施过程中,要互相沟通、学习有效的工作方法,借助于简便有效的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实施工作难免会遇到一些非专业、历史遗留等问题,实施人员在发现问题后要有挑战难题的决心,通过查询或寻求帮助的形式及时解决,难题一旦搁置,不仅会重复工作,甚至对今后工作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移民工作忌拖沓、不能拖泥带水。

参考文献

[1]程鹏立,李红远.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社会评价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4).

作者简介:吉训雄(1978-),男,海南东方人,就职于国电万泉河红岭水利枢纽有限公司。

上一篇:药店个人优秀事迹范文下一篇:电力设备及自动化简历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