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运筹学课程标准

2024-09-19

物流运筹学课程标准(共10篇)

物流运筹学课程标准 篇1

物流运筹规划课程考核改革方案

经济贸易系2012——2013学年第 2学期

课程名称: 物流运筹规划 学分: 6班级:物流1201物流120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主讲教师: 任晔

原考核方式:笔试新考核方式:上机测验+笔试改革目的:本课程属于必修课程,理论教学与上机教学相结合的授课形式,因此采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上机测验,从而提

升学生软件应用技巧,通过笔试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灵活建模能力。具体方式及要求:上机测验和笔试相结合综合成绩构成:平时成绩20 % +上机测验30%+ 笔试考核 50 %

教研室意见:签名:

学院意见:签章:

教务处审核意见:

物流运筹学课程标准 篇2

教学内容的优化

运筹学将有关问题首先转换成具有某目标和约束的数学模型, 然后用数学方法进行定量分析, 通过求解得到最优或满意方案。该过程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 因此, 在排课顺序上须考虑某些基础知识的积累, 例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如:在线性规划及其单纯形法求解问题中, 应有一定的线性代数知识作为铺垫;在研究排队系统理论时, 需要用随机现象的概率论知识作为主要工具, 同时还要有微分和微分方程等理论基础;在做系统的分析决策时, 需要介入博弈论 (有限零和双人对策、连续对策、多人对策等) 和树的有关知识。

因此, 运筹学课程的排课最好是在大二下学期, 经过基础知识的沉淀, 此时学习效果最好。

运筹学是应用领域很广的一门软科学, 能够用定量化的方法分析和处理问题, 并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可靠依据。然而由于运筹学课程本身具有难度大、技术性强等特点, 经管类尤其是物流专业的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把握知识, 因此就需要通过加强实验课程排课, 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和消化。知识体系中无论是线性规划还是非线性规划, 整数规划还是动态规划, 知识的深入理解不能离开实验过程。实验可不断调整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奋点, 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的创新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不断进步, 当前许多高校早已习惯于使用单一多媒体方法教学, 多媒体教学模式通过教师事先做好的课件, 将知识快速放映, 增大了课堂信息量, 同时也减轻了教师备课的工作量, 得到高校教师的认可。然而单纯多媒体教学方式对于运筹学课程来说十分不适宜。运筹学课程本身有很多数学式和公式推导, 求解方法逻辑性又很强, 单纯使用多媒体放映式的讲授方法, 只能易于浏览, 而印象不深刻, 将学生兴趣拒之千里之外。如果单纯使用板书模式, 需要板书陈列大量的数据, 无形中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过于机械化。因此, 根据内容灵活讲授, 将多媒体方式与板书相结合, 更加适合运筹学课程。

运筹学理论涵盖的数学知识体系很广泛, 包括数学规划、图论、网络流、决策分析、排队论、库存论、对策论等等, 由于知识体系过于广泛和复杂, 单纯理论讲授一般很难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因此, 寻求一套更易于学生理解的教学模式——案例式教学, 可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问题。案例式教学能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 将难懂的知识分层剖析, 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课堂上先将理论背景及项目问题予以介绍, 再与大家共同面对问题、思考问题, 产生解决问题的共鸣, 通过共同分析最终使用恰当的技术方法来解决问题, 可达到课堂讲授与互动于一体的良好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即以理论学习为基础, 以专题性研究为引导, 以生产目标完成为考核, 将理论学习、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引入项目课题, 抛出待解决的问题,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如果不能结合实践中的专题研究和生产活动, 运筹学的实用性理论就会转变为虚理论。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 能提供的最好的实践环节就是相关的课题研究和实习指导过程, 让学生参与社会项目的研究中, 让他们懂得知识服务于社会的道理。例如教师可抓住课程理论教学中的技术应用, 除介绍技术原理之以外, 还要引入当前应用较为成熟的技术软件 (如Lingo、Lindo、Matlab等) , 通过软件计算和实验等方式, 展现知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以及多角度掌握技术的能力。

例如, 求解运筹学中著名的TSP (旅行商问题) 的时候, 可引导学生将下列目标函数及约束输入Lingo软件进行求解:

其中:用dij表示地点i到地点j之间的距离, n表示配送地点的个数; (1) 为距离最小的目标函数; (2) 为0~1变量, 表示地点i与j是否相连; (3) 表示从某个地点出发后只能到达一个地点; (4) 表示任何地点前面只能有一个地点。

输入程序, 学生会发现并不能解出最优解, 此时启发学生挖掘缺少什么约束。通过民主讨论,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最终给出结论, 增加约束:

其中: (5) 表明避免在一次遍历多于一个互不连通的回路, 其中uj, ui为实数, 代表对地点顺序的编号; (6) 是对起点和终点的限制。

增加上述约束后, 师生合作完成问题求解。

考核方式的改革

由于运筹学是许多高校中物流专业考研专业课之一, 当前许多高校中运筹学考试都是以期末试卷为主要依据来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这种考核方式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本质, 也不能真正达到公平和全面考核的目的。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高校物流专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传统的考核方法必须要加以改善。根据课程要求设置综合的考核方式, 如:“积极性考核+理论考核+实践考核”的模式, 积极性主要考核出勤、参与热情等, 理论考核包括平时课后作业、期中期末考试, 试卷不设置客观题目, 全部为论述和计算, 题量不要太多;实践考核则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项目讨论、实验完成等情况给出客观评价。

无论是考试科目还是考查方式, 运筹学的最终考核成绩以百分制记分, 总成绩为各方面成绩的加权平均。即总成绩=试卷成绩×权重+课堂成绩×权重+实验成绩×权重。根据实际情况分配各方面的权重, 例如试卷成绩的权重可设为0.5, 课堂成绩的权重可设为0.2, 实验成绩的权重可设为0.3。考核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评价学生, 更是欲建立一种激励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的激励机制。

教师队伍的培养

市面上的运筹学教材很多, 最权威的当属哈工大胡运权先生编写的《运筹学》, 而该教材难度较大、证明内容很多, 并不是适合所有院校专业的学习。其他教材知识体系也都大同小异, 讲师选用教材的时候都会有所取地做选择性的讲授, 有的需要另外增添参考资料。

运筹学课程中存在大量抽象模型, 实用性很强。为实现运筹学精品课程的建设, 教学中须考虑如何从单一教学方法向多种教学方法转化, 从灌输式模式向启发式模式转化, 从注重问题结论向注重解决过程转化, 从注重理论教学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式转化等。作者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做了改革尝试, 并对师资建设方面提出建议, 结果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动手动脑的主动学习能力得以提升;复杂难懂的知识体系不但没有引起学生反感惧怕, 反而激起学习乐趣;学生对运筹学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较之先前大有提高。

《物流运筹学》课程标准探讨 篇3

关键字:现代物流 运筹学 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187-01

1 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

以职业需要作为导向,该课程标准的设计在专业建设改革与专业人才需求调研的前提下,关于物流专业相关的职业能力及岗位任务问题,诚邀现代物流行业的企业技术人员和专家学者等进行分解分析,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应用为目的,制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实践项目。培养学生掌握物流运筹学的技术和方法,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教学方法上,为了使培养学生能力与鼓励学生个性及独创精神同时兼顾,采用项目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结合物流方案的设计和实施,突出和实际工作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其具有实践性、启发性、趣味性和专业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创新能力。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以指导为主,学生自主练习。以职业实践为主线,实现项目化教学活动的开展。

2 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项目教学活动掌握物流运筹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从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品质,且进一步提升其学习能力及课程实践能力,也使学生在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素质有所提高。

项目学习不只是以学习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为目的,学生实践动手技能的培养是其主要目标,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学的知识与行业运作实际更加贴近。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不仅有能力的训练和方法的运用,还包括价值观、态度及情感的培养和体验。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不是掌握某门专业知识,掌握某门专业知识是全面提高专业素养、人文素养的基础与载体。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去获取知识。

3 课程内容

如表1

4 课程教学建议与评价

4.1 教学建议

教学过程中,该课程应以加强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动手能力为根本,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项目教学方式,通过任务驱动型项目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发挥企业与学校的两种资源的作用,结合企业兼职教师和学校专职教师教学,采用企业现场实践教学和现代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重视学做结合,讲与学同步进行,在做中学,学中做,通过“教”和“学”的互动,提高學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实际问题情境,加强训练实际操作;在操作训练的过程中,与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紧密结合,使学生熟练掌握运输管理和组织方面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仿真平台、多媒体教学、物流企业现场教学、实物教学、实训软件等模式。为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一定量的运输作业软件的配备是必需的。

4.2 教学评价

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改革考核的方法与手段,考核方法采用结果考核和过程考核相结合的模式。

参考文献

[1]王雷震.物流运筹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胡运权.运筹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运筹学课程设计 篇4

课程中文名称:运筹学课程设计

课程性质:实践性环节

课程号:63045 课程英文名称:Program Design of Operations Research

总 学 时:2 周 编程 实验

先修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运筹学、计算机程序设计 面向对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数学专业 开课系(室):数学科学系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设计系为配合《运筹学》课程而开设的,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实践性环节。它着眼于原理与应用的结合,使学生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运用已学的运筹学知识及计算机编程能力,了解、掌握从实际问题的提出、建立运筹模型、运用已有算法编程求解模型到计算结果的讨论、撰写论文等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本课程设计分两个方面的训练,一类是运用VB或C与C++编写线性规划单纯形法的程序,另一类运用运筹学理论解决实际经济管理问题。

二.主要仪器设备 计算机

三.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第一类:计算机软件编写能力和线性规划理论理解题(一周)(A、B两题任选一题)A.用C语言或VB语言编写单纯形法的程序,按要求完成线性规划(目标规划)模型的建立、模型的求解、解的讨论等所有步骤,最后计算一个实例。

B.用C语言或VB语言编写解整数规划的分支定界法的程序,按要求完成整数规划模型的建立、模型的求解、解的讨论等所有步骤。

第二类:运筹学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题(一周)(A题为主选,B、C、D题为参考)A.数据包络分析应用案例(如:家电企业上市公司绩效分析(15家公司);钢铁企业上市公司绩效分析(15家公司);巨化股份绩效分析等。每个同学题目不一样)。

B.网络计划应用案例----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15万吨/年S—NPK工程网络计划优化

C.服务系统分析及应用

D.公用地悲剧模型的博弈分析与研究

四.考核与报告

考核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运筹学课程设计教案》 周永华自编多媒体 2005年 《 运筹学及其应用》 胡觉亮 卢向南 莫燕 编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4年 《 数学规划与组合优化 》 姚恩瑜 何勇 陈仕平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年 《 运筹学的原理和方法 》 邓成梁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年 《 运 筹 学 》 钱颂迪 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0年

《运筹学方法及其微机实现》

汪遐昌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6年

《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大纲 篇5

课程编号:182002 英文名:Management Operations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财务管理等 前置课: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统计学、管理学原理 后置课:生产运作管理、管理系统工程、企业战略管理等 学分:4学分 课时:72课时

一、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本课程是工商管理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运筹学”各主要分支的基本概念、数学模型及其求解方法,掌握运筹学整体优化的思想和若干定量分析的优化技术。因此,开设运筹学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运用运筹学理论把实际问题构建成数学模型,选择适当的优化方法,求出最优解或满意解全过程的训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进一步学习后继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运筹学概论(2学时)1.主要内容:

运筹学的产生、发展及应用;运筹学的主要分支。2.基本要求

了解运筹学的产生、发展及最新发展动向和成果;了解本学科的研究内容、特点及研究方法。3.自学内容:线性代数

4.课外实践:无

(二)线性规划与单纯形法(14学时)

1.主要内容:

线性规划问题及其数学模型、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单纯形法。

2.基本要求

(1)初步掌握建立线性规划模型方法

(2)掌握线性规划模型特征;如何化线性规划模型为标准型(3)掌握两个变量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

(4)了解线性规划理论依据---几个基本定理、求解线性规划问题基本思路

(5)了解引入工人变量目的

(6)牢固掌握大M法和两阶段法求解过程、判别什么情况下无解

3.自学内容:矩阵论 4.课外实践:无

(三)对偶理论与灵敏度分析(10学时)1.主要内容:

改进单纯形法、线性对偶规划对偶问题的经济学解释——影子价格、对偶单纯形法、灵敏度分析与参数线性规划 2.基本要求

(1)了解改进单纯形方法的思想(2)掌握改进单纯形法计算步骤

(3)掌握对偶规则

(4)了解线性对偶理论、影子价格的意义(5)牢固掌握对偶单纯形法

(6)掌握系数变化范围的确定及增加新变量、新约束灵敏度分析;(7)掌握参数连续变化对最优解及最优值的影响; 3.自学内容:经济学的价格理论 4.课外实践:无

(四)运输问题(8学时)1.主要内容:

运输问题和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表上作业法、产销不平衡运输问题及其应用。2.基本要求

(1)掌握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系数矩阵的特殊性;(2)掌握用最小元素法、伏格尔求初始基可行解;

(3)掌握位势法、闭回路法求解检验数;

(4)牢固掌握表上作业法求解运输问题过程。

3.自学内容:

组合数学

4.课外实践:

(五)目标规划(8学时)1.主要内容:

基本概念及数学模型、目标规划的图解法、目标规划的单纯形法。2.基本要求

(1)熟悉目标规划有关的概念,正确建立目标规划数学模型(2)牢固掌握目标规划的单纯形求解方法 3.自学内容:无 4.课外实践:无

(六)整数规划(8学时)

1.主要内容

整数规划问题的提出、割平面法、分支定界法、0-1型整数规划、指派问题。2.基本要求

(1)了解割平面法的基本思路,掌握割平面约束的生成、割平面法的求解步骤;

(2)了解分支定界法的基本思路,掌握两个分支的求法、定界与剪支的原则,掌握分支定界法解题过程;

(3)掌握0-1型整数规划求解过程;(4)掌握指派问题的匈牙利解法

3.自学内容:无 4.课外实践:无

(七)动态规划(8学时)1.主要内容:

动态规划的基本方法与原理、动态规划的最优性定理、多阶段决策过程。2.基本要求

(1)掌握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阶段、状态、决策、策略、状态转移方程、指标函数和最优化函数、最优策略、最优轨线

(2)了解动态规划的基本理论:最优性定理和最优性原理(3)掌握动态规划基本思想和基本方程

(4)牢固掌握动态规划的顺序解法和逆序解法。会处理动态与静态规划的关系 3.自学内容:无 4.课外实践:无

(八)图与网络分析(14学时)1.主要内容:

图与网络的基本知识、最小树问题、网络最短路问题、网络最大流问题、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

2.基本要求

(1)掌握关于简单图、有向图的基本概念;(2)掌握通过建立图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3)掌握树的基本性质;

(4)掌握求解最小树的方法——避圈法和破圈法(5)掌握Dijkstra算法;

(6)掌握任意两点间最短距离的矩阵算法(7)了解网络流的概念与特点;(8)掌握割集与最大流的关系定理;(9)掌握标号算法的原理及求解方法(10)掌握求解最小费用最大流的方法 3.自学内容:图论基本知识 4.课外实践:无

三、教学安排建议 1.作业练习

每次课后安排两至三个作业。2.案例分析:无 3.专题研讨:无 4.实验安排:无

五、课程考核

1.考核形式及成绩评定办法 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2.本课程考核的基本要求

1、正确理解运筹学方法论,掌握运筹学整体优化思想。

2、掌握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网络模型、动态规划等基本模型的功能和特点,熟悉其建模条件、步骤及相应的技巧,能根据实际背景抽象出适当的运筹学模型。

3、熟练掌握各种模型特别是确定性模型的求解方法,并能对求解结果作简单分析。

4、掌握与基本模型有关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做到思路清晰、概念明确。

5、具有初步运用运筹学思想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物流运筹学课程标准 篇6

摘要:运筹学课程改革不能搞“一刀切”, 从内容选取、讲授深度和实践应用三个方面提出运筹学课程教学应根据学生的能力素质、专业需求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做到因材施教。

关键词:运筹学; 教学改革; 因材施教;

运筹学课程是应用数学、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军事指挥等多个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对培养学生定量分析意识、系统优化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 许多院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对运筹学课程进行了一定力度的改革, 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也出现了为改革而改革, 同一院校的多个专业采用同一种课程改革方案的现象。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都有着较大差异, 运筹学课程改革不能搞“一刀切”, 应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做到因材施教。

1 运筹学课程特点

1。1 学时少, 内容多

运筹学课程学时较少, 一般本科专业的课时大概在30—60学时之间, 但是内容分支却很多。运筹学经过多年的发展, 各领域的实际问题归结为不同类型的数学模型, 构成了运筹学的各个分支, 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目标规划、图与网络、排队论、存储论、搜索论、决策论、对策论等经典模块[1], 同时还包括后期兴起的一些智能优化算法。

1。2 多学科交叉

运筹学起源于二战期间的军事问题, 最早的运筹研究小组由生理学家、数学物理学家、天体物理学家和军事人员构成, 具有鲜明的多学科交叉特点。二战以后运筹学开始推广到经济管理领域, 综合应用了经济学、管理学、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等学科的科学技术理论和方法, 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 为人们提供最优决策服务, 是多学科交叉的一门学科。

1。3 数学基础要求高

运筹学是以数学为主要工具对实际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和优化的一门学科, 运筹学课程中的概念抽象、数学公式多、理论性强, 因此, 对学习者的数学功底要求较高, 涉及到的数学基础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及概率论等。

1。4 实践应用性强

运筹学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 它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经济、管理、军事等不同领域。运筹学的一些分支, 如规划论、排队论、存储论、图论等, 都来自于实践的总结和归纳, 相应地, 这些分支形成系统的理论后, 同样也在实践应用中发挥着作用。

以上运筹学课程特点导致了不同专业的运筹学课程在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上应有所区分。教师应在充分把握教学对象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 重点在内容选取、讲授深度和实践应用上做到因材施教。

2 教学内容选取上因材施教

运筹学课时少, 内容分支多。教学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应根据专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选取适当的内容模块。

2。1 结合专业需求选取教学内容

高校中有很多专业开设“运筹学”课程, 但所学内容并没有结合专业所需, 而是根据运筹学基本知识体系讲解的, 由于课时限制, 大部分内容没有办法讲解得面面俱到, 很多与本专业相关的内容无法讲解透彻。因此, 各个专业应结合专业需求合理选取教学内容, 使运筹学课程在有限的学时内发挥最大效用。例如, 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应选择线性规划、对偶理论、运输问题、整数规划、动态规划以及决策论等侧重于管理决策的模块。工业工程专业强调综合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使生产系统处于最佳状态。因此, 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应侧重于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图论、存储论、排队论、决策论和对策论等在实际生产中对生产计划问题、库存问题等各个环节能起到重要支撑的理论。交通运输专业根据其专业需求应选取线性规划、图论、排队论、对策论等内容模块, 重点解决本专业的物资调运、车辆调度、高速公路收费站服务台设计与管理问题。军事运筹学教学内容选取则应侧重于统筹法、搜索论、战斗损耗分析、决策论、对策论等与军事领域相关的内容模块。运筹学教学内容选取应紧密结合所学专业, 从解决本领域的实际问题出发, 与专业主干课程紧密结合, 注重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为学生进一步从事该方向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2。2 结合人才培养目标选取教学内容

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都不尽相同, 运筹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还应结合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设置。数学与应用数学等理科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 在强调基础理论的前提下,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学生运用运筹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 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应更偏向于理论研究, 内容设计应更加系统化、理论化。而对于非数学专业的学生则应突出运筹学的实践应用功能。例如, 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坚实专业基本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 具有从事专业领域决策、管理和研究工作能力的人才, 学生毕业后主要在企业、政府管理、经济研究等部门工作, 而非优化理论的研究工作[2]。因此, 运筹学教学内容应更侧重于实践方面, 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多设置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实验课程, 培养应用型人才。

3 讲授深度上做到因材施教

运筹学的每个分支内容都可独立成册, 把每个分支讲解透彻是不现实的,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素质和专业需求在理论讲授深度上做到因材施教。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好, 逻辑思维能力较强, 而且以后从事理论研究的机会较大, 因此, 对于数学专业来说, 在教学过程中应系统讲授运筹学的基本知识, 注重理论推导的严谨性, 讲清运筹方法的基本原理及涉及的相关运筹思想, 同时, 也要加强实践练习, 培养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而对于非数学专业学生来说, 由于这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弱, 对运筹学课程的`学习易产生恐惧畏难心理, 在授课过程中可弱化公式、定理的推导, 突出概念的直观解释, 多从形象的几何角度出发, 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教学效果应以达到会运用相应模型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为佳, 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化思维。

4 实践应用上因材施教

实践应用是运筹学课程的精髓, 实际教学中应发挥好实验课对理论课的辅助作用。运筹学课程的实践运用包括两方面:一是模型求解软件的使用, 二是相关专业的科研项目研究。同样, 运筹学课程教学在实践应用上也要做到因材施教。使用模型求解软件一方面能够解决复杂的模型求解问题, 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构建模型上;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 提高学习兴趣。用于运筹学模型求解的软件有很多, 例如, MATLAB, LINGO, EX—CEL, WINQSB等。在这些模型求解软件中, MATLAB和LINGO对学生的编程能力稍高些, WINQSB和EXCEL比前者更易上手。因此, 编程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学习WINQSB和EXCEL软件来求解模型, 编程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运用MATLAB和LINGO编写程序, 在此过程中还可进一步加深对运筹学相关算法的理解。

让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研究中不仅可以提前让学生了解本专业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教师可从本专业的科研项目中筛选出与运筹学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部分进行案例教学, 并根据学生所擅长的知识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 共同完成建立模型和模型求解的任务, 鼓励学生不要拘泥于传统的算法和思维, 主动开拓新方法,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运筹学》教材编写组。运筹学 (修订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0。

物流运筹学课程标准 篇7

现在普遍认为,运筹学是近代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将生产、管理等事件中出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运筹问题加以提炼,然后利用数学方法进行解决。前者提供模型,后者提供理论和方法。运筹学的思想在古代就已经产生了。敌我双方交战,要克敌制胜就要在了解双方情况的基础上,做出最优的对付对手的方法。

运筹学是在生产计划、库存管理、运输问题、设备更新、中心选址等活动中广泛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其中所涉及的经济问题的一门学科。运筹学和物流学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都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一开始,两者就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发展。与物流学科联系最为紧密的理论有系统论、运筹学、经济管理等。运筹学作为物流学科的理论基础之一,其作用就是提供实现物流系统优化的技术和工具,是系统理论在物流中应用的具体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都转向快速恢复工业和发展经济,而运筹学此时正转向经济活动的研究,因此极大地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并由此进入了各个行业和部门,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最终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如规划论、排队论、库存论等。但战后的物流并没有像运筹学那样引起人们的关注,直至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科学的进步、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等的改变,物流才得以为管理界所关注。因此,相比运筹学的发展,物流学科的发展相对滞后。不过,运筹学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却随着物流学科的不断成熟而日益广泛,并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物流运筹学。

物流运筹学主要是研究经济活动和军事活动能用数量来表达的有关运用、筹划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根据问题的提出,通过数学的分析与运算,做出综合的合理安排,以便经济、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物流运筹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涉及运输与配送管理、车辆管理、物料的仓储管理、需求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及应用等。

1 引入Excel软件的必要性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物流管理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数据支撑,根据物流管理问题产生的背景来看,存在运输问题、指派问题、排队问题,库存论等,而这些问题的产生都需要去根据实际的情况建立模型来进行求解,一般来说,以上模型的建立都是从线性规划模型中演变出来的,都是以线性规划模型为中心来进行派生,而使用Excel的规划求解的选项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模型的建立,可以充分利用Excel强大的表格计算功能,能在工作表中直观的体现出公式,并且提供一些特殊的函数和公式,使物流管理者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选择,并且还具有自动重复计算的功能。当物流模型建立后,只需修改单元格中的数值,工作表中所有键入了与此单元格有关的公式就会被重新计算,并在相应单元格中显示出新的计算结果,这就使得决策者可以在模型中一边对代表特定参数单元格中的数值进行修改,一边观察各种变量的数值变化情况,十分直观。并使管理决策者了解并掌握复杂的运筹学模型,从而为解决实际的物流问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 物流管理问题建模的一般步骤

2.1 定义企业问题和收集相关数据

针对物流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物流管理决策者有必要在一线的物流人员的指导下完成相关物流问题的收集,而且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数据的收集、处理与汇总,并对一些数据进行遴选和再加工,使其符合客观的经济发展情况和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2.2 构建模型(一般为数学模型)来展示问题

将理论问题转化为实际问题,用模型或者抽象化的表述,是物流管理问题解决方案的必要组成部分,如表达一些函数公式等以及图形、表格、结构图等模型,根据实际的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是解决一些常见的物流管理问题的基础。物流模型的建立应符合实际的需要,切忌为了建模而建模,最后得出的模型要有理论依据,并能运用到实际当中。

2.3 根据设计好的物流管理问题开发出合适的计算机程序

设计科学合理的物流模型的优势在于它使得通过数学方法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成为可能。这些过程往往用计算机来进行完成。因为计算过于繁复,在某些情况下,物流决策者需要编写计算机程序,这要求管理者具有很强的计算机编程能力;而在有些情况下,我们可以借助Excel的插件(Solver)来进行模型的求解,使其复杂的管理问题简单化和明晰化,使管理者能够很好地看出其中的最优决策和最优方法,从而明白易懂。

2.4 测试模型,并在必要时进行修正

在物流模型的求解过程中,管理决策者需要对其模型进行仔细的检验和测试以保证它对实际问题进行了准确而充分的表述。所有相关的因素和相互关系是否被精确地编制到模型中,模型是否符合实际的需要等等,也就是考察模型是否具有实际意义,对模型进行二次加工有的时候也是十分必要的一个环节,修正模型,使其能够根据客观的实际需要变化而变化,才能称得上一个好模型。

2.5 利用模型分析问题并提出管理建议

当进行完模型的求解后,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根据计算的数据值进行汇总,并得出数据所代表的实际意义,结合客观的实际来做出最优决策,将相关建议与测试反馈给企业的高层管理者。

3 基于Excel求解物流运筹学问题探究

3.1 问题的提出

目前,运筹学在物流管理领域中应用也是十分普遍的,并且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下是总结的一些运筹学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较多的3个方面。

(1)数学规划论

数学规划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目标规划和动态规划。具体来说,线性规划可以解决物资调运、配送和人员的分配等问题;整数规划可以求解完成工作所需要的人数、机器设备台数和选址等问题;动态规划可以解决最优路径的问题、资源分配、物流调度等问题。

(2)存贮论

存贮论又称作库存论,主要是研究物资库存策略的理论,即确定合理的库存量、补货频率和一次补货量。常见的库存控制模型包括确定型的和随机型的储存模型,其中确定型的又包括不允许缺货、一次性补货、连续补货、一次性补货;允许缺货、连续补货;随机型的存储模型又分为离散型等模型。

(3)图(网络)论

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图论广泛的应用于解决工程系统和管理问题,人们将复杂的问题用图与网络进行描述简化后再求解,最明显的应用就是运输问题、物流节点间的物资调运和车辆调度时运输路线的选择问题、配送中心的送货问题、逆向物流中产品的回收问题等。通过图论中的最小生成树、最短路、最大流、最小费用等知识,可以求得运输所需时间最少或者运输路线最短或费用最省的路线。

3.2 案例分析与研究

鉴于篇幅所限,在这里仅研究有关运输问题和网络规划等方面来进行举例。

(1)运输问题

运输问题属于线性规划的范畴,之所以被称为运输问题,主要是因为它的许多应用都涉及确定如何最优的方案运输货物,如何确定合理的运输线路来达到运输成本最小化。

Q公司是一家生产食品罐头的公司,它收购新鲜蔬菜并在食品罐头厂加工成罐头,然后再把这些罐头食品分销到各地,根据以下的数据,建立模型,设计出最优的运输计划,以使总成本最小。

单位:美元

单位:辆

单位:辆

采用Excel软件进行计算的步骤:

第一步:定义问题与单元格,首先确定为运输问题,然后定义单元格。

第二步:输入模型部分(包括决策变量、目标函数、约束条件)。

1)确定每个决策变量所对应的单元格的位置。

2)选择某一单元格内输入目标函数的公式。

3)选一个单元格输入公式,计算每个约束条件左边的值。

4)选一个单元格输入公式,计算每个约束条件右边的值。

第三步:求最优解。

1)安装“规划求解”工具。在“当前加载宏”的复选框中选中“规划求解”,单击“确定”按钮后返回,Excel“工具”菜单中就出现“规划求解”选项。

2)选择“工具”菜单。

3)选择“规划求解”选项。

4)在“规划求解参数”中设置参数,选择“最小值”,再输入“约束条件”。

5)“选项”中选择“线性规划”和“假定非负”,单击“求解”。

6)选择“保存”。

由图1中计算结果可知,最优的配送方案应该是:从1工厂配送20个单位和55个单位的产品分别给B和D仓库;从2工厂配送80个单位和45个单位的产品分别给A和B仓库;从3工厂配送70个单位和30个单位的产品分别给C和D仓库。该方案所需总运输成本最小,最小值为152 535美元。

(2)网络最优化问题

网络在各种实际问题中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交通、电子和通讯网络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规划也广泛的应用于物流管理领域、运输问题,物流节点的货物的调运以及逆向物流的回收,合理运输线路的确定以及合理的运输量的确定。网络优化包括最小决策树、最大流,最短路,最小费用最大流等问题。

X配送公司有两个工厂生产产品,这些产品需要运到两个仓库里。下面是一些具体的信息,并根据以下信息设计出合理的配送计划,使得总成本最小。

在计算网络问题时,要坚持一种思想,那就是计算每个节点产生的净流量(流出量减去流入量)。

由图2中计算结果可知,最优产品配送方案应该是:从F1配送30单位和50单位的物资到W1和DC;从F2配送30单位和40单位的物资到DC和W2;配送中心DC配送30和50单位的物资到W1和W2,该方案所需总运输成本最小,最小值为110 000美元。

通过以上两个物流管理方面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Excel在物流运筹学的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通过建立数学的模型,运用规划求解的选项,添加约束条件和必要的条件,最后得出最优的解决方案。但其基本的思想只有一个,那就是线性规划的最优化思想,它是解决所有物流运筹学问题的主线。但必须看到该软件的局限性,那就是当模型存在有多个最优解时,Excel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结果。

摘要:物流运筹学的前身属于管理学的一个分支——管理科学,而它是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物流运筹学是一门具有实际意义的课程,是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求解,通过合理的分析与运算,最后得出合理的决策,以达到高效率的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目的。Excel在其计算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文章通过实际的案例来导入,以期能帮助物流专业教师提供以Excel为工具解决物流运筹学的思路与方法,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Excel软件,物流运筹学,线性规划

参考文献

[1]唐永洪.基于物流运筹学的运输优化决策问题解决方案[J].物流技术,2008,27(9):84-86.

[2]李艳.利用运筹学模型在物流企业中解决实际问题[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1):95-98.

[3]任志霞.物流配送系统中的运筹学问题及方法研究[J].物流科技,2007(3):10-12.

物流运筹学课程标准 篇8

[关键词]物流管理;职业教育课程标准;职业岗位

1013939/jcnkizgsc201520173

1 物流管理專业现状

11 缺乏专业的物流教育

物流专业是随着物流行业的兴起应运而生的,其归属的院系是商学院或者经济管理学院。在以前,我们所熟知的物流仅仅只是邮件、信件的派送,其中最多的就是信件,而我们最熟悉的“物流行业”就是中国邮政,但是现在所派送的物件主要是实物包裹。物流单位也不计其数,而其中大多数以个体、私企物流行业为主,国家还没有专门针对物流行业制定特定的经济法规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由于在二十年前,还没有物流专业,因此,如今的高职院校中,具有系统的物流专业的知识体系的专业教师依然缺乏,所以,对于教师来说,也还是处在学习探索过程中。此外,课程的实用性还不够高,在教材的编撰方面,还存在遵循教条主义的弊端,物流行业虽然是经济学的分支,但是教材的来源不能是简单的经济学的分支,如今的许多大学所用的教材都普遍缺乏实践的检验,书本知识最终是要作用到实践中去的,这种不是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最终是难以和现实实践接轨的,这对学生的学习是不利的[2]。我国教育部门实行教育新课标改革,推动了物流管理专业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改革,确保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对接。

12 缺乏专业实践

基于传统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学生在校主要学习大量的理论知识,而且设立的课程有些是知识点重复导致学生学而无味,课程的设置过于空泛和重复。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方面,由于高职院校大部分教师无企业管理、操作经验,不具备双师素质,另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实训设备欠缺,导致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随着物流管理专业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改革,高校实行了工学结合的措施,使学生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快地适应社会。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人才共育机制。

2 物流行业岗位分析

21 物流人才需求

由于物流行业是社会新兴起的一个服务型行业,人们对于其运作和经营的情况还是比较陌生,导致了人才供不应求的现状。高校设立了相关的物流管理专业,但是没有具体分析物流行业各层次人才的需求,所以培养出的学生是不符合企业需求的。物流行业人才从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种是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其需要对市场经济发展走向趋势有敏锐的判断力和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性思维,同时具备良好的商业交际能力。第二种是物流运营人才,其需要对整个物流线路都了然于心,设计更方便更实惠的物流线路,这就需要专业的理论知识。第三种是物流作业的一线操作人员,有着一流的操作经验,能够完成作业上货、分拣、堆垛、打包、配装等具体的作业。通过分析物流行业人才的层次关系,高校才可以针对相对应的岗位要求去培养物流人才。

22 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

探讨运筹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篇9

关键词: 运筹学 课程教学 改革思路

一、概述

运筹学是一门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新兴应用学科[1]。运筹学课程所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且其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具体内容主要包含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网络结构图及决策制定等。该课程的内容比较偏向于数学方面,并且各种基础理论推理起来比较繁杂,这样不可避免地会使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厌恶心理。由于课程教学非常枯燥乏味,课堂氛围自然而然会变得比较差,教学质量会不断降低。要想确保运筹学课程教学变得更具成效,学校及教师非常有必要注重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完美融合,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对各种理论的实际运用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运筹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目的不明确

运筹学的教学主要是使学生能够很好地学到整体优化的具体思路及定量探究的优化措施,在学习该课程之后,学生将学会如何运用运筹学的相关知识处理一些非常繁杂的难题,同时,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运筹学的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材内容大部分均是各种公式和理论,在案例分析方面明显有所欠缺,且存在偏重理论的不良情况。

(二)教学内容选择不够恰当

运筹学课程涉及非常多的学科内容,然而高校针对运筹学所安排的教学课时明显不足,故部分运筹学内容无法向学生进行讲述,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这些内容。同时,不同专业学生所需用到的运筹学知识有一定差异,然而部分运筹学教师在制定课程内容时忽略了该专业学生的特征,所运用到的教材内容不符合该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这样会导致学生无法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

(三)教学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运筹学课程的综合性比较强,部分学校的运筹学课程由数学或其他专业教师担任。同时,在运筹学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大多选用的教学模式是讲述式,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往往是通过运用黑板介绍各种内容,这种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学生的反感情绪。由于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比较少,从而无法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对学生的后续学习造成干扰。

三、运筹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对策及建议

(一)创新教学环节

运筹学研究的基本手段是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各种数学工具进行模型求解的过程[2]。这种分析方法对学生的想象力及逻辑思维具有比较严格的要求。要想确保学生的应变能力得到更深层次的提高,并加深学生对运筹学各种知识的理解,运筹学教师很有必要在课堂中展开一系列探讨活动,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运筹学的活动中,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及交流的能力迅速提高,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综合素养。

(二)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

运筹学是许多学生必须进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因为运筹学课程所包含的内容极为繁杂,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时不能只考虑运筹学这本教材上的内容,还需多多参考各种相关教学内容。通过调查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及大纲安排,不断改进和完善运筹学课程的内容,促使学生能够很好地将运筹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过程中,以此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现如今,计算机技术已经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运筹学教师在课程中应适当添加计算机应用和编程方面内容,从而确保学生可以通过编写程序代码进行计算,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而且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对他们未来的工作也有非常多的益处。

(三)创新授课方式

伴随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多媒体教学模式的运用。多媒体能够使得教学课程变得更加生动形象,由于这种模式形式比较多样,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不会像以前一样感到枯燥无味,教学效果将明显强化。同时,对于那些PPT难以展示的内容,教师可以运用黑板进行讲解,通过将多媒体和板书结合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二者所具有的功效,以确保能够取得更加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要想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就不能轻视传统板书的运用。板书形式可以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及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3]。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内容的不同选用合适的授课方式,以期能够推进教学和听课的效率不断提高。

四、结语

现如今,高校运筹学的教学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急需学校和教师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处理。在运筹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务必改进和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断探寻出各种新颖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从而确保学生在运筹学的学习过程中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陈士成,何丽红,李桥兴.大学《运筹学》课程分层教学目标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09):59-65.

[2]蔺琳.关于运筹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技视界,2013(31):37-39.

物流运筹学课程标准 篇10

1 研究现状

近几年来, 作为物流专业重点专业基础课程的运筹学在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教学模式研究正逐步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以下两个角度或领域开展相关研究。

1.1 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的运筹学教学模式问题的研究

李红 (2008) 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运筹学课程,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 从培养学生建模能力、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师资、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探讨了运筹学教学改革。张洁 (2010) 提出物流管理专业运筹学课程建设应该加强课程创造能力、突出学生应用能力的素质培养, 提高教学效果;赵彦艳 (2013) 探讨了运筹学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以及阐述运筹学在物流管理发展中的若干思考。

1.2 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研究

范志强 (2009) 针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探讨了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郑晓奋 (2010) 针对社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入手, 探讨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途径;张运 (2010) 针对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面临的问题, 探讨如何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物流人才的新模式;朱军伟 (2011) 针对目前我国物流人才市场需求状况, 并结合我国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就如何构建适应物流市场需求的地方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本文从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教学保障和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构建了适合运筹学在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 对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2 教学内容的确定

2.1 课程的主要任务

运筹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有四点:第一, 要求学生掌握运筹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一定的解题技巧;第二, 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建立运筹学模型的能力及求解模型的能力;第三, 培养学生分析解题结果的能力;第四,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的确定

以运筹学的教学任务为指导, 根据社会和企业对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和学生特点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可以选择:线性规划、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 (仅限为对影子价格的讨论) 、整数规划、运输规划、动态规划 (仅限为对最短路问题的讨论) 、图与网络和存储论。

教学内容的选择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现有知识结构和水平, 选择难度与深度与其相适应的内容进行教学。运筹学作为一个数学分析工具, 其分析的主要步骤包括:模型建立;模型求解;结果分析。在物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运筹学重在解决物流实际问题, 所以在教学内容上重在强化模型建立和结果分析, 而中间的模型求解可借助于计算机软件完成, 弱化该部分的理论教学。

3 教学思路与教学程序

3.1 教学思路

把“掌握理论、注重应用、培养能力”作为运筹学的教学目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在牢固掌握运筹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 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运筹学方法求解物流领域实践问题的能力。运筹学在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预期达到的效果是:从来自于企业的实际案例出发, 理清问题, 对问题进行量化, 建立数学模型, 运用运筹学软件求解并针对实际问题提出科学的决策。

3.2 教学程序

由于运筹学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强, 所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励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就尤为重要。在运筹学教学中建立:“教师创设问题环境———学生解决——师生探索讨论问题———巩固基础知识和原理”为基本程序的启发式教学模式, 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索求解的实践活动中学习, 加强对运筹学功能的理解, 树立学好运筹学的信心, 学会数学的思维, 提高用运筹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 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 教学手段非常重要, 教学手段的运用要强调多样化。

4.1 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

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很好地表现图形、声音和图像等, 使教学形象、直观;板书能把分析过程与学生思路的进展很好地结合起来,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能更好地把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因此, 需要灵活运用这两种手段, 发挥它们各自的优点, 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2 充分利用运筹学软件

运筹学的学习中, 对模型的求解是一个复杂、枯燥而又耗时的过程。而使用计算机运用运筹学软件求解模型, 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学软件的使用使得在教学中, 把求解的时间节约下来, 有较充足的时间进行结果的分析、讨论和问题的扩展, 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消化, 实现教学目的, 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3 开展实践教学

在物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实践教学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可以运用校内物流实验室,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物流运筹学知识和建模仿真手段对复杂的物流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和过程优化;也可以安排学生到物流企业实地考察学习, 用运筹学的知识解决物流企业的实际问题。

5 教学保障以及考核办法

5.1 加强教学队伍建设

教学质量的稳定与提高, 必须有一支精良的教学队伍。要上好物流管理专业的运筹学课, 不仅要有扎实和全面的数学知识, 还应在供应链和物流方面有较宽的知识面, 同时还要有过硬的计算机语言知识和应用等能力。若教师的专业知识不强, 授课内容易脱离专业背景, 授课案例缺乏针对性, 大大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物流管理专业运筹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既要关注物流领域的发展动态, 不断学习新的知识, 不断扩大自身的知识面、加强科研业务能力, 又要积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保证运筹学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可从以下三点进行改进:一是引导鼓励教师从事的相关研究, 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教研相长;二是安排教师到物流企业进行实地考察, 了解物流领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积累教学素材;三是进行集体备课, 不定期地对课程讲授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 交流一些好的案例, 互相补充, 提高运筹学教学的实用性。

5.2 改革考核办法

从过去的单一卷面考试逐步改革为多元考核方式:平时作业成绩占10%;上机操作成绩占10%;学期论文成绩占20%;笔试成绩占60%。与原有的考核体系相比, 一是强调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将在计算机上使用运筹学软件来解题作为考核的一个组成部分;二是注重考察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借鉴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的方式, 预先给出多个题目, 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题目, 自己设计求解要求, 并根据需要查找相关资料, 然后上机求解, 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结合实际问题给出可行性建议或决策分析, 最后以论文形式上交。

6 结论

本文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围绕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展开对运筹学课程从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教学保障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 构建了适合运筹学在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 有助于培养应用型物流专业人才, 真正将教学落实到实处, 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摘要:为了满足物流人才市场对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 培养物流应用型人才, 探讨运筹学在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教学模式就变得尤为重要。文章以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为导向, 构建从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全方位的运筹学教学模式, 并给出相应教学保障和教学评价方法。

关键词: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运筹学,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洁.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运筹学教学探讨[J].人才, 2010 (1) :81-82.

[2]赵彦艳, 胡桂萍.运筹学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 2013 (5) :87.

[3]范志强.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技术与市场, 2009 (9) :81-82.

[4]郑晓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 2010 (5) :127-130.

[5]张运.创新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2010 (6) :22-23.

上一篇:吉安古村落下一篇:护理实习出科自我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