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保障30年

2024-07-25

中国社会保障30年(通用8篇)

中国社会保障30年 篇1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的变化

——通化万通集团和金厂镇夹皮沟的调查报告

简介:此次活动是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的,7月31号和8月1号到通化万通集团和金厂镇夹皮沟实地考察。主要目的是:在即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组织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诣在培养大学生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把政治理论课所学内容运用与实际。让大学生用自己的眼光理解改革开放,比较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观念,以及国家军事和对外交流的变化。增强我们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作为中国人的自信心。此次实践内的容包括深入实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农村的发展变化。选择的实践基地为我省著名医药企业——通化市万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其发展历史和现状,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以及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占据优势的成功经验。同时还包括深入当地夹皮村了解农民和农村的状况。

2008年7月31日早上,本次活动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由校宣传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通化市万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协作组织开展的长春理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在理工大学西校区举行了简短的出发仪式。我们在一教门口进行了留念合照。实践团由近43名同学和5名带队老师组成。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淑东院长在仪式中强调,此次活动第一要安全,安全是第一重要的。第二,要遵守纪律,听从老师的吩咐。第三,要完成此次的任务。

我们在举行完简短的仪式,踏上了此次实践的路程。心情此时无法言语。路边的景物飞快的向后退去,经过4个小时左右,我们来到通化。

万通集团之行

吃过午饭后,我们来到了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通化市万通集团有限公司。这里群山环绕,空气清新,景色优美,我们早已被这优美的景色所吸引了。

迎接我们的是万通集团的李树林主任,他的热情接待感染了我们。我们师生全体被引到了万通集团的大会议室。这里宽敞明亮,我们陆续就位。摆在我们面前有万通集团的介绍书。接着我们开始我们的座谈会。首先是李主任向我们介绍该公司的情况,然后是我们学生老师提问。这趟座谈会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同学们的热情高涨,个个勇于发言,勇于提问。李主任也认真回答我们的问题,给予答案。

通过这次参观吉林万通集团,我对他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

吉林万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1月28日。该集团总部座落于中国医药名城--通化,是集医药生产、产品研发、医药营销、房地产开发、商贸餐饮服务业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实业集团,占地面积1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总资产8亿元,现有员工5000余人。

吉林万通药业集团拥有通化万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长春药业有限公司、梅河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田万通股份有限公司、通化万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通化万通大酒店有限公司、通化万通大厦有限公司、通化万通销售有限公司、俄罗斯销售分公司、印尼销售分公司。

在艰苦的创业历程中,董事长潘首德带领全体员工弘扬“科技兴厂,药业报国”的企业宗旨,秉承“造好药,为人民”的核心理念,短短几年便使企业由弱到强,并迅速成长为吉林省优秀企业,跻身全国医药企业100强。通化万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1997年底从濒临倒闭的原通化市第二制药厂转制而来。2001年,企业顺利实现转制,成立了通化万通药业 1

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实现产值3.2亿元,销售收入2.03亿元,利税5133万元。2003年,实现产值近4亿元,销售收入3.2亿元,税利8000万元。2004年,实现产值5亿元,销售收入4.2亿元,利税1亿元。2005年,企业继续保持了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实现产值,利税同步增长,进入福布斯发布的中国企业潜力百强企业。公司以医药生产为主,可生产9大剂型、120多个品种,全部通过GMP认证。其中“万通筋骨片”、“景志安神口服液”、“楼莲胶囊”等产品被国家五部委命名为国家重点新产品,畅销国内外,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万通筋骨片”连续多年处于全国同类、同剂型药品销量第一地位,被评为“中国消费者十大满意品牌”和“百姓放心药”。营销网络遍及全国31个省、306个地级市和2800多个县(市),可迅速将产品推向全国。随着万通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不断提高,2006年5月31日“万通”商标被认定为全国驰名商标。目前公司已形成了以“万通筋骨片”为主打品种、以8个独家品种为重要支撑的产品系列,这些品种优势为产品赢得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企业先后获得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项目企业、中国农业银行“AAA”级信用企业、东北三省经济效益最佳企业、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状、省、市纳税状元等几十项殊荣。市场无限,目标无限。展望未来,万通药业集团将致力于潘首德董事长提出的“做大、做强、做优”和创建“百年万通”的目标,全力打造万通品牌,推进各产业协调发展。万通人将矢志不渝,同心协力,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通过这次参观吉林万通集团,我了解到该集团之所以迅速发展有下面几个优点。

第一,万通的发展得益于良好的外部环境,通化市政府给予的帮助。通化市是中

过著名的医药城市,有76家。在通化市有中国医药库之一长白山。

第二,是内部环境,有一个很好的领导班子。董事长潘首德是一位燃烧着激情与

希望的人,有杰出的管理才能和惊人的洞察力。他是东北三省优秀民营科

技实业家,吉林省优秀民营企业家,省`市劳动模范等。总裁潘丽有独特的营销理念,使万通的产品铺到全国。还有其它许多优秀的领导人。

第三,万通有一批好的系列产品。主打万通筋骨片。万通筋骨贴仅上市一年,就

创造1.5亿。其它还有景志安神口服液,楼莲胶囊等等。

第四,万通有一张好的营销网络。每个省、市、县都有营销经理,且每个营销经

理都有自己的车。公司出台了激励政策。

第五,万通有一套好的企业文化:关爱万众,天人惠通。科技兴厂,药业报国,为了人民健康的服务宗旨。对员工制定基本的行为准则。

第六,企业老板有一颗仁慈的善心。公司先后捐药数千万,参加家乡建设。设立

了潘威奖学金,通化市潘威创业基金。对员工实行八免政策。公司以人为

本,非常重视员工的生产生活,不断提高员工的工资。

我也了解到该公司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第一,通花目前公路建设水平虽然高,但没有飞机场,信息闭塞,交通不好。

第二,企业没有专门的研发机构,大部分都是大专院校合作共同研发的,然后购买该

专利,申请专利。

第三,该公司缺乏人才,文化水平底。

第四,最近该公司去投资了煤矿产业,最近几年也发展了房地产,酒店,以横向发,且效果不错。但公司现在却因生产成本大,大部分发展在横向产业,在纵向产

业上却很犹豫,不愿花巨资。研发一款新药确实是耗资大,风险大,但公司如

果想在医药行业长期占居,必须加深纵向发展,成立专门的研发机构。

通过此次参观通化集团,我了解到万通的位来目标如下:

人才发展目标:坚持“百年企业,百年育人”的目标; 改善员工工作和生活环境,留住人才; 培训为先,建立注重实践的培训体系 ; 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用好

人才、留住人才、管好人才。

人才招聘计划:随着万通药业集团的快速发展,万通向全国招贤納士。万通与智联招聘展开合作,在网上定期发布招聘信息,架起企业与人才之间的桥梁。有意者请关注万通网站发布的招聘职位,留意职位的发布和更新。

人才培训计划:万通药业集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北京医药研究开发中心签有教育与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共同申请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生到厂实习、企业员工到校进修、举办研究生课程学习班;共同开展新药研发,在企业成立中药材研发基地。

人才关爱工程:万通对企业人才非常重视,努力为员工提供最好的工作机会和优越的生活保障。08年5月,万通科技人员公寓正式开工,工程建筑面积达到13000余平方米,总投资2000余万元,内设有幼儿园、运动馆等配套设施。科技人员公寓的开工建设是万通坚持以人为本思想、重视企业人才的又一大举措,也是万通企业快速发展的最好见证。

发展目标:实现省内排头,国内一流。提高药品科技含量,逐渐发展中调整,将来的目标为几十亿。

发展纵向产业确实可以增加公司发展的稳定性,但一个公司如果想在国际上长期获得一席之地,不能总是排在别人后面,看到了某个行业有钱赚,就去投资。一个公司必须有一个主产业,以该产业为主,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贵公司是以药业为主,就应成立专门的研发机构,研究新药。不要光想着眼前利益,短期的利益,应长远着想,为公司的长远发展而想。不要总是怕冒风险,只要达到一定的成功率,该冒的时候就得冒这个风险。

长白山是中国的医药材料库之一。不错,现在该公司是凭借这座宝库得到了很多利益:便宜的原料,就地取材,丰富的资源。但任何天然资源都是有限的,像有些药材要经过很长时间才会才会成材。例如,人参。因此该公司应尽早研制新的替代品,这种替代品应原料丰富,价格便宜,以备不时之用。也可开发新的产品,因此应设立专门的研发机构。

公司也应该尽可能弄好物流运输,现整个中国的物流都没有规划好,尽早弄好将会获的很大的利益。

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办一个网上商店。还可建立一个专门治疗风湿,病腰腿痛等和本公司药业有关的专门医院。实现一条龙服务。

万通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我相信万通的发展是无限的。

夹皮村之行

8月31号,吃完早餐后,我们乘车来到夹皮村。这里群山环绕,景色优美。一走进夹皮村,首先映入我眼前的是一幢漂亮的楼房。这就是夹皮村的村干部的办公楼。里面宽敞明亮,宣传栏里刊登了该村的工作计划,领导组织等。

通过这次调查,我了解到该村共有822户,农业人口2903人区域面积3731.5亩。其中,大田面积3387.34亩,水田面积344.22亩,耕地面积4459公顷。金厂镇夹皮村是全区第一批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

该村已建立和待建的企业和工厂有无公害葡萄园,五味子药材基地,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白云石加工厂,金矿等。原来没有农村信贷,现在办企业,给予一定的农村信贷优惠政策。有的靠外来投资。营销市场要靠自己找。

该村2007年人均收入4285元,2008年人均收入4868元。最近三年注重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大街小巷都是水泥路,变化非常大。垃圾有集中点。现在村里户户有电视机,电话,电脑不普及。村里不停电。人们吃得和住得都有很大的提高。村里每个适龄儿童都不会失学,上大学每人补助2000元。种地有粮食补助;看病有补贴;老人有养老补助(60周岁一个人

每月拿60元钱,书记当了15年,每月拿300元;低保护每月拿40~50元;计划生育有相应的补助。该村还实行了股份制,做到人人有份,共同富裕。村民在空闲之余,会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当然还有打牌的。

人们都很满意政府,满意国家的政策。

村民存在的生活问题其中的一个就是自来水饮用问题,有待解决。现在村里信教的不多了。过去土葬,现在村里葬礼采取了火葬形式。

村干部选举是这样的。村长书记是由党员来选举,采取无记名投票法,且要够半数票以上才能被当选。、改革开放30年变化的原因

为啥有这么巨大的变化呢?这都与国家的政策有关,与改革开放有关。没有改革开放,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万通集团的快速发展,就没有夹皮村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巨大提高,没有现在的富裕生活。没有改革开放,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就没有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富裕生活。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先进的党,我们只有在他的领导下才能快速的发展。我们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作为指导思想,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国家才能快速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富裕。

我为我们的民族感到傲,为我们的国家感到自豪。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到了改革开放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也开阔了自己的眼见,使自己能更加清楚的了解的社会,增加了自己的经验。我希望学校能多搞一些这样的活动。

长春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0607111班范水高

2008-8-10

中国社会保障30年 篇2

一、社会转型成为我国劳动关系变革的社会基础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是在市场化和工业化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社会变革,经济全球化为这一变革提供了外部环境和动力。社会转型是劳动关系变革的社会基础,劳动关系转型是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劳动关系转型提供了制度基础和方向

30年来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改变了劳动关系基本构成和运行格局。

1.产权制度改革改变了劳动关系的基础。传统公有制产权体系在实现劳动关系主体身份一致和利益一致的同时,也造成了利益动机的衰减,并进而影响到经济运行的整体效率。中国产权制度改革的出发点在于改变公有产权权利归属的虚化和权利体系中的软约束。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确认产权归属主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包括支配权和收益权在内的法定权利体系,形成科学的权力治理结构。这一改革过程在实践中不仅表现为公有经济部门权利下放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还表现为公有经济组织在规模上的减少和非公经济组织在数量上的扩张。对于劳动关系而言,前者改变的是劳动关系的性质,后者则表现为下岗失业劳动者的增加及其权益保障以及新型劳动关系的调整。到2006年底,在城镇地区,国有和集体单位吸纳就业7194万人,其他所有制形式吸纳就业21116万人,后者是前者的2.9倍;在农村地区,乡镇企业吸纳就业14680万人,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吸纳就业4779万人。

2.市场机制的逐步建立推动了劳动关系的市场化运行。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目前,绝大部分产品的价格都已放开,生产要素市场的构建也取得相当进展,劳动力市场上双向选择的企业用人制度已经建立,工资分配的市场机制正在形成。

(二)工业化进程推动了劳动关系体制的快速发展

工业化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中,工业生产活动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国当代工业化进程对劳动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工业化改变着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结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建设推动着劳动关系运行标准和机制的统一性,但这个过程是长期而多层面的。

2.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广大农村地区和庞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形成新的产业工人队伍及以新兴产业工人队伍为主体构成的新型劳动关系。

3.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中会形成对体制内的就业者及其劳动关系形成竞争。而由于劳动力相对成本落差过大,工业化进程将在一定时间内直接表现为劳动力成本总体上呈向下竞争的格局。

4.以二元经济结构为起点的工业化过程,势必造成劳动力市场的严重分层,并使得不同市场水平上劳动关系主体产生不同的利益诉求,劳动关系的运行也势将多元化。

(三)经济全球化使中国劳动关系的运行带有更多国际化色彩

经济全球化主要是指在信息化推动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在加入WTO后,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自中国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累计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超过7500亿美元,仅在2007年吸引外商直接投资904亿,吸引1171个投资项目,创造新就业岗位36.6万个。[1]全球500强跨国企业中,已有480多家来华投资,部分公司设立了地区总部。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开始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70.01%。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劳动关系的影响在于:

1.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进程,增加了投资机会,加速了中国工业化进程,扩大了就业规模,增加了就业岗位,在中国经济结构中引入了更多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劳动关系管理形态,有力地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市场化运行。

2.在某种意义上,经济全球化就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低劳动力成本的过程。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尚处于低端水平。中国的加工贸易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起步,到1995年超过一般贸易,到2004年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55.28%。但大多是“两头在外”的低层次加工,即使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加工贸易也是从事劳动密集型加工组装环节,附加价值不高,国内采购率较低,利用进口原材料、零部件加工生产后出口。这样,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占比例极低,且没有足够的谈判筹码。劳动关系长期在劳动力低成本竞争状态下运行。

3.对以保护本国劳动者利益为出发点的劳工政策形成冲击,推动了非正规就业的发展,使得劳动力市场更加多元化发展,形成大量非典型的劳动关系。

4.资本输出地的劳动关系运行模式对资本输入地具有一定的传导作用。

5.资本输入国的经济活动融入全球经济中,劳动关系问题受到全球市场的关注。对劳工标准和劳动关系状况的监督更趋国际化。国际劳工标准、企业社会责任等形式成为全球化时代劳动关系运行的重要约束手段,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工会和集体谈判等制度构成的传统劳动关系的不足。

二、劳动关系主体的形成及定位

劳动关系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中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关系的两个主体。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劳动力市场主体发生重大变化,一是公有制企业的职工从国家职工到劳动力市场主体的身份转换,二是大量农民工从自耕农到产业劳动者的身份转换;三是经营者从普通劳动者向产权代表的身份转换。与此同时,政府逐渐从劳动关系主体角色中转换出来。

(一)劳动者主体的形成

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或称职工,一般是指由用人单位所录用(雇用)并在用人单位管理下从事劳动以获得工资收入的法定范围内的劳动者。[2]通常把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所存在的基于契约而形成的规则服从、接受管理、劳动从属、以劳动获取工资收入作为判断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的基本特征。在过去30年的改革开放中,传统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劳动者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回归主要是通过劳动合同制实现的,农民工在劳动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则主要以从事非自耕农劳动,成为工资劳动者为标志。

1.公有制企业职工身份的转换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通过户籍管理等手段将城镇就业者和部分农村劳动者纳入国家职工的管理体制,从而形成了以国家作为福利提供者的社会劳动关系体制。国家选择性地授予公民国家职工身份;获得职工身份是获得国家福利的前提;职工与国家之间形成了就业安置关系,企业只是严格执行国家统一制定的劳动标准,因而企业与职工之间理论上并不存在利益冲突。职工出于对国家的忠诚,履行“主人翁”的责任。但“铁饭碗”、“大锅饭”的劳动管理制度也限制了劳动者的自主就业权,挫伤了职工作为个体劳动者的积极性。

劳动管理制度的改革正是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为起点展开,并以逐步确立劳动者的市场主体地位,促成劳动关系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为方向。劳动制度改革秉承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走过了一条双轨制渐进式改革历程。

(l)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知青回城等就业压力要求突破单纯靠国有经济吸收就业的旧格局和国家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1982年,城镇劳动合同制开始在一些地区试点,随后试点范围逐步扩大。1986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等4个劳动制度改革的文件,规定新招职工都要实行劳动合同制。这意味着固定工制度的终结。

(2)出于裁减冗员和扩大用工自主权的需要,1988年以优化劳动组合为主要内容的劳动制度改革,开始触及原有固定工制度,开拓了企业内部消化富余人员的用工模式,也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劳动制度改革的必要。[3]

(3)1992年,原劳动部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深化企业劳动人事、工资分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落实企业的权力,逐步打破企业中干部和工人的身份界限,逐步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打破企业中固定工和新招合同制工人的界限。1992年2月,原劳动部发布《关于扩大试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市县试行全员劳动合同制。1994年《劳动法》对劳动力市场作统一的法律规范,要求“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从而在法律层面上完成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并轨和企业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身份的确认。

(4)1997年1月上旬,国务院召开国有企业职工再就业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解决国有企业的困难,要在坚持企业改组、改造、改制和加强企业管理的同时,坚持走减员增效、下岗分流、规范破产、鼓励兼并的路子。此后由地方政府随后在国有企业改制中大力推动的“买断工龄”和“身份置换”政策,客观上反映了地方国有经济部门中劳动关系的格局。

推行劳动合同制与减员下岗尽管不是同一个层面的问题,但对于中国国有经济部门而言,减员下岗、“买断工龄”、“身份置换”实际上成为劳动合同制度推行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劳动者回归劳动力市场主体身份的延续。1998年一2003年6年间,因国有企业改制,职工累计下岗达2842.4万人。[4]正是在这一阶段,国企职工完成了身份和地位上的蜕变。

2.农民工劳动关系主体地位的形成与确立

据估计,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规模约为1.2亿,其中进城农民工约为1亿,跨省流动就业的农民工约为6000万。[5]由于不具有体制内的身份待遇,农民工从一开始便具有典型的市场经济劳动关系主体特征。农民工在劳动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大体经过了限制流动、引导流动和确认地位3个阶段。

(1)从1979年到1992年以前的农民异地流动政策总体上是有控制的流动。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在1980年开始陆续建设,对外来劳动力形成了一定的需求。但总体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主要依靠离土不离乡、举办乡镇企业等途径解决。

(2)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步伐加快,私营经济也迎来快速发展,国有经济部门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巨大需求。期间虽然在一些地区出现因国有企业改革,职工下岗压力加大而对农民工进城的一些限制,但劳动力低成本和灵活用工机制依然成为农民工从事非农产业的主要有利条件。内地劳动力大省出台各种积极措施,鼓励、引导、帮助农民工外出务工。

(3)2000年以后,随着农民工进城务工规模的扩大,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逐渐显露出来。职业安全卫生、欠薪、强迫劳动等基本人身权和财产权的保障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农民工的培训、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2006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强调农民工问题是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问题,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提出要着力完善政策和管理,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建立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政策体系和执法监督机制。

(二)回归劳动关系主体的工会

改革开放30年来,工会体制及工会运动发生了积极变化,工会从主要在社会政治领域活动向劳动关系主体的身份回归,成为劳动关系发展的必然要求。

1.中国工会的改革历程

与中国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相适应,中国工会也同样开启了一个逐步脱离行政化运行模式的转型过程。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工会的转型经历了5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一是邓小平提出工会改革的原则。1978年工会九大召开,邓小平在明确了工会反对官僚主义和参与企业管理的双重任务的基础上,强调工会的主要作用在于它是一个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机构。密切联系群众、替工人说话办事、让工人信得过,是工会的特征,是工会最基本的职能,也是工会存在的基础。

二是工会十一大提出工会的维护职能和工会的改革设想。会议提出了工会具有维护、建设、参与、教育4项社会职能,第一次将“维护”明确规定为工会的职能,改变了计划经济时期工会“以生产为中心,生产、生活、教育三位一体的”的工作指导方针。

三是工会工作总体思路的提出。1994年《劳动法》颁布,明确规定“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全总随后提出“工会工作总体思路”,即工会要把贯彻《劳动法》作为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切入点,要把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作为自己的基本职责,要把集体合同工作作为工会工作的重点。

四是2001年《工会法》的修改,在法律意义上界定了中国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五是2005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确立。全总在2005年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理论。强调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对工会的领导,坚持切实表达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工人阶级队伍和工会组织的团结统一,推进工会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工作创新等基本原则,确立“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并先后推动了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等一系列活动。

2.对工会性质的重新认识

1950年《工会法》第一条规定:“工会是工人阶级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凡在中国境内一切企业、机关和学校中以工资收入为其生活资料之全部或主要来源之体力与脑力的雇佣劳动者及无固定雇主的雇佣劳动者,均有组织工会之权利。”该法强调工会的成员只能是雇佣劳动者,并以此来表明工会的阶级性。随着社会关系中雇佣劳动关系的消灭,1992年《工会法》将工会的性质规定为:“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从而将工会定义为一个由工资收入劳动者组成,并具有广泛社会性的群众组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特别是以产权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工会的成员属性在实践中的混乱,被提到立法层面上。2001年《工会法》修正案规定:“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近亲属不得作为本企业基层工会委员会成员的人选。”2006年全总颁布的《企业工会工作条例》进一步规定:“企业行政负责人、合伙人及其近亲属不得作为本企业工会委员会成员的人选。”这一原则在实践中正在得到重视。但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工会性质问题始终是多年来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并形成了对工会阶级性、群众性、自愿性、利益性等方面问题的多重表述。

3.对工会职能的积极探讨

工会的职能是由工会性质支配的工会所具有的功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所承担的社会分工及其行为的社会效果。建国之初,面对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恢复的重担,工会担负起组织动员工人群众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民政权支柱的重任,形成了“生产、生活、教育”三位一体的工会工作方针。

1978年,邓小平在工会九大致词中阐述了生产与福利的辩证关系,强调工会要督促和帮助行政机构努力保障工人的福利,从而推动了对工会职能的探讨,到1988年10月的工会十一大确定了中国工会的“维护、建设、参与、教育”等4项职能。1992年《工会法》将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工会工作的法定原则。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明确工会“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2001年,修改后的《工会法》突出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并将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和以职代会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为基层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两个主要机制。2003年,工会十四大明确要求工会组织在新世纪新阶段,要准确把握自己的定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突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能,切实履行好表达和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2006年,全总又推出了“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以此作为工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着力点。“科学维权观”要求工会工作者树立以职工为本的观念,并把“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作为工会的工作方针,在实践上强调党政主导、工会运作,要求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

4.工会组织的代表性在适应社会经济变革中得到改进和加强

改革开放以来,工会自身组织建设大体经历了4个时期,1992年以前的逐步恢复时期,1993年至1999年的因国有经济改革致使基层工会组织数和会员人数同时下降的调整时期,1999年到2002年之间以新建企业工会组建为主要突破口的快速增长期,2002年以后以外企建会和农民工入会为主要内容的巩固发展期。

传统福利工会体制将会员局限于机关、事业和公有制经济单位的体制内职工。当国企改革导致国有企业数量和国企职工数量大幅减少时,工会组织和会员数也随之急速下降。到1998年,工会组织降到1978年工会恢复以来的最低点,只有50.35万个;会员人数也降到9000万人以下。而当时包括城镇和乡村在内的产业工人人数应为两亿多人,大多数的职工没有加入到工会组织中来,公有制企业在改组、改制过程中因为劳动者权益受到侵犯而引发大量的群体性劳动争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大量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恶性案件频频发生。1998年10月召开的中国工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哪里有职工,哪里就必须建立工会组织”,“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的要求,并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大规模工会组建活动。运动式的组建之后,也陆续暴露出“数字工会”、“招牌工会”、“老板工会”等问题。全总随后开始一边抓组织发展,一边着手已建工会组织的完善和作用发挥。2003年召开的工会十四大,依然把工会组织与会员发展确定为工会的中心任务,而已建工会的规范化运作及功能发挥的问题被进一步强调。2004年12月25日,全总十四届二次执委会审议通过《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把组织健全、维权到位、工作活跃、作用明显、职工信赖作为基层工会工作的目标。

针对包括沃尔玛、柯达、三星、肯德基、麦当劳在内的一批在华外企都存在多年未建工会或工会组织不健全的问题,全总采取积极措施,促成了沃尔玛工会组建“零的突破”,到2006年9月沃尔玛在中国30个城市中60多家分店全部建立工会组织,共发展会员6000余名。沃尔玛工会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中国现行的《工会法》。沃尔玛工会组建过程中,通过积极发展工会积极分子;依法通过上级工会派员到企业宣传动员职工,首先在一部分,甚至是在一小部分职工中组建工会等做法,以及全总与沃尔玛关于工会组建的备忘录中防止雇主控制工会的条款等,都对中国工会制度的完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全总对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持积极态度,并呼吁政府和社会重视农民工权益的保护。针对农民工大多具有工作临时性、职业流动性的特点,全总于2003年8月下发《关于切实做好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凡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含事实劳动关系)的职工,不论其户籍是否在本地区和在什么性质的企业就业,无论就业时间长短,都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要求各级工会组织采取有力措施,依法把进城务工人员组织到工会中来。2004年8月,全总颁发《关于组织各种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及机关的劳务工加入工会的通知》,要求凡在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及机关从业并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含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务工,不论户籍关系在哪里、用工形式如何、就业时间长短,都要依法把他们组织到工会中来。在组织农民工加入工会过程中,各地工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河南省信阳市创造性地建立了“劳务输出地区源头组织工会,建立输入地和输出地双向维权体系。”各地工会组织由信阳的双向维权,发展引申到流动劳动力输出地与输入地的合作维权。上海、成都、石家庄、泉州等城市纷纷建立了城际间工会工作联动机制。南京市总工会更是采取包括交易市场工会、工程项目部工会等10种形式吸纳进城务工人员入会。

5.基层工会主席直选为中国集体劳动关系构建打造权力基础

工会的活力来自于会员对工会的信任。缺乏来自会员群众的选择和约束,法律所授予工会对劳动者利益代表和维护的职责就缺少足够的动力和压力,集体谈判机制也不会真正形成,现行劳动关系体制中工会受制于管理方而不是受命于会员的弊端难以根治。吉林省梨树县总工会自1984年起,在基层工会换届选举的时候,通过“海选”增强了工会主席做好工会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窗口的广东深圳蛇口工业区,于1986年开始工会直选的尝试。到2003年,广东12万多个基层工会组织中,有将近1/3的企业实行了工会直选。工会主席直选的活动在2003年至2004年间达到高潮,并由以非公企业为主扩展到机关事业单位。直选工会给工会自身带来的变化是显著的,其一是使工会成为工人自己选举并管理的代表组织,其二是使工会真正成为保护工人权益的组织,其三是使工会成为调和劳资矛盾的缓冲带。基层工会直选不仅推动着劳动者结社自由权在中国的实践,也为中国集体劳动关系体制的构建奠定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权力保障。

(三)用人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

劳动关系中的用人单位,或称雇主,是指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使用一名以上职工并且向职工支付工资的单位。[6]比较而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因为其非公特征而带有与生俱来的资本所有权及基于资本所有权而派生的独立管理权,而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产权公有往往形成产权软约束及其管理职责不清等因素,成为制约公有制组织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30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很大程度上是围绕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产权和管理权而展开的。

1.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

3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5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9年到1986年之间的放权让利时期。先后通过企业基金、提高折旧、拨改贷、利润留成、两步利改税等手段,从企业行政管理体系改革入手,围绕着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进行松绑、放权、让利。

第二阶段,从1987到1993年的完善经济责任制时期。1986年12月,国务院颁布《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提出围绕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来深化企业改革的思路,股份制从试点到推开,资产经营责任制、承包制、租赁制等相继实施。1988年4月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企业法》确立了企业经营自主权和厂长负责制的基本制度。

第三阶段,从1994年到1997年的企业制度创新时期。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来“解决深层次矛盾、着力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的问题,要求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国有企业改造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1993年底通过的《公司法》为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地位确立了法律依据。

第四阶段,从1998年开始的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时期。1997年9月,十五大提出“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行战略性改组”。随后各地开始探索包括整体出售国有企业和出售部分国有股等形式在内的改制。到2000年以后,双重置换(产权置换和职工身份置换相结合)的模式在实践中得到了确立。

第五阶段,2005年以来资本市场的股权分置改革,针对上市公司2/3以上的股份为非流通股,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存在“利益分置”的状况,2005年正式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并进而推动中国所有上市公司进入全流通时代,原来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将逐渐变成股权多元化的上市公司,国有股份为主的公有制公司与非公有制企业之间在资本市场真正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

从1998年到2005年国有控股企业的数量减少了60%,从业人员减少50%,而与此同时,工业增加值增长了1.45倍。国家发改委在回顾“十五”成就时指出,2004年,全国2903家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已有1464家改制为多元股东的公司制企业,改制面为50.4%。相当一部分地区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已达80%以上,有的县属企业改制面已达90%以上。

2.非公经济组织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在城镇就业人口、出口总额等方面已经全面超越了公有经济,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增长潜力。

个体工商户的飞速发展。个体工商户由1978年的14万户发展到1999年的3160万户(历史最高值),到2005年,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463.9万户,注册资金总额5809.5亿元,从业人员4900.5万人。

私营经济组织的地位逐步明确。私营经济劳动关系的雇佣性与传统公有制下的并不吻合,在私营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1980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还重申“不准雇工”。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私营经济的地位日益提高。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十一条第二款修改为:“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自1992年以来,私营经济一直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底,全国私营企业总数达430.1万户,私营企业户数占全国企业总数的53.41%,总量超过国有、集体和外资企业数量之和。2005年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达到5824万人,注册资本61331.1亿元。

外资企业快速增加。到2005年底,中国现存注册外商投资企业约28万家,其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58.30%,纳税额占全国税收总额的20.72%,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28.6%,直接就业人员超过2500万人,占全国城镇从业人口的比重超过10%。

3.中国的用人单位(雇主)代表组织

国有和非国有经济组织成为劳动关系主体的条件在于其能够基于产权而独立行使劳动管理的权利,并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其地位及权利构成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中的雇主“雇佣他人为其劳动”[7]的角色是基本一致的。由于中国用人单位的所有制类型是多元的,发展的时间先后及历史背景各不相同,用人单位(雇主)代表组织也是多元的。目前中国雇主代表组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综合性的全国企业团体。由1979年成立的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和1984年成立的中国厂长经理研究会合并组成的中国企联,在2003年6月被国际雇主组织吸收为会员并确认该会为中国惟一雇主组织。中国企联在其章程中明确,该组织是“企业、企业家(雇主)和企业团体的联合组织”;“代表企业、企业家(雇主)参加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和本会组成的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

二是在地区范围内不分企业的所有制性质组成的总商会等组织。这类组织以其覆盖面广、组织的联合性,并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称谓为特征,在协调企业行为、参与政策咨询、介入三方协商等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是由原来的政府企业行业主管部门改革演变过来的各类行业协会。因为其在行业内所拥有的特殊信息、技术和行业管理传统,在维护行业利益、搞好行业自律、配合政府宏观调控和协助行业应对国际竞争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该类组织大多以中企联/企协会员的身份介入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

四是作为不同类型非公有制企业法定代表组织的全国工商联合会、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中国民营企业家协会和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等。这些组织除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该类系统中用人单位的桥梁纽带的作用外,在提高企业家素质,协调企业立场等方面也对劳动关系的运行发挥一定作用。

五是在企业相对集中的特定范围内自发成立的非正式雇主组织。大多以“联谊会”等形式出现,但由于其狭窄的地域性和紧密的联合性,在劳动关系运行中更能协调立场,统一行动,在一些劳动关系冲突中,是劳动者一方真正的谈判对手。

在过去3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出于搞活国有经济、引进外资的需要、培植非公经济以作为新经济增长点的需要,用人单位(雇主)在劳动关系中具有相对优越的地位,用人单位(雇主)代表组织因此在劳动关系中的地位、作用相对较弱。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尤其是工会作为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代表组织的身份逐渐回归,用人单位(雇主)代表组织对劳动者权益的尊重程度,及进入集体谈判、三方协商等机制在劳动关系运行中的作用发挥都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四)劳动关系中的政府角色调整

政府的含义是多层次的,政府在劳动关系体制中的角色也是多元的。计划经济劳动关系体制下的政府充当着最终雇主的角色,掌握着劳动标准的制度供给。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一般功能是产权利益和劳权利益的共同维护。为实现这一目的,政府在劳动关系体制中通常采用制定规制并监督规制实施,监控协调劳动关系的运行,并建立有效的制度,以及时处理劳动关系冲突。因此,在市场经济劳动关系体制中,政府的角色通常会有作为劳动关系的调节者、规制者、监督者、调解仲裁者,以及直接雇主等多重角色。

中国的劳动关系是在政府高度介入下实施的转型过程。政府在劳动关系转型中的角色调整大体经过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9年到1992年,主要是对公有产权的权力分享阶段,通过放权让利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并因而减少政府对劳动关系运行的直接控制;

第二阶段,从1992年至2002年,主要是培植市场主体,形成一般规范阶段。通过企业产权和劳动者身份的两个置换等举措,培植具有市场主体地位的独立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而政府对非公经济的态度转变也从另一个方面培育了市场主体。期间,劳动合同制的推行改变了劳动关系主体双方的利益高度重叠的格局,使劳动关系步入契约化运行轨道,政府角色的定位逐渐明朗。一方面,制定和执行对下岗职工的补偿扶助政策,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稳定的劳动关系环境;另一方面,把劳动关系调解者的角色塑造作为政府改革的目标,尤其见于1993年劳动部《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劳动制度改革总体设想》,规定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基本职责为:通过国家立法制定劳动基准以规范劳动关系;通过劳动行政监察维护劳动关系;通过司法仲裁保障劳动关系双方权益的机制。

第三阶段,从2003年至今,主要是对劳动关系的结构性调整阶段。

国有企业改革中政策性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全球化形成的劳动力成本寻底竞争,地方政府强烈的发展冲动,改变了中国劳动关系的格局,劳动关系的结构性失衡以及劳动者利益的保障成为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必须关注的问题。在尊重私人财产权利的前提下,向劳动者倾斜立法,弘扬社会正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成为2003年以后政府劳动政策的主导思想,建立服务型政府,从主导转向服务成为政府改革的方向。

三、劳动关系运行冲突

劳动关系系统是一个主体利益冲突及解决的系统。劳动关系运行冲突主要表现为制度内的劳动争议和制度外的自发和隐性冲突。

1.劳动关系冲突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劳动争议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部分年份上升幅度较大,数量曲线呈较明显的阶段性。国有、集体企业劳动争议在国有企业改革时期占劳动争议问题比较高;而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任务的告一段落,2004年以后国有经济部门劳动争议发生量持续下降,也带动劳动争议数量增幅降低,涉及劳动者总体人数迅速下降。1995年全国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3万起,涉及劳动者12.3万人;2003年立案22.6万件,涉及职工劳动者80万人;2007年立案35万件,涉及劳动者则下降到65万人。另一方面,随着非公经济的持续发展,非公企业劳动争议近年来不断上升。

2.劳动争议内容以劳动权利为主,劳动报酬等经济权利争议呈上升趋势

在引发劳动争议的原因中,劳动报酬、保险福利和解除劳动合同占主要比例。2002年劳动者申诉劳动争议案件中,劳动报酬、保险福利、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分别占案件总数的31%、18%、17%,三者之和占劳动者申诉案件的66%。此后在总体趋势上,解除终止劳动关系争议案件呈下降趋势,而劳动报酬和保险福利争议则逐年攀升。

3.制度外冲突频繁,社会风险加大

劳动者迫于就业等压力,没有将侵权行为公开化,使劳动关系存在潜在冲突因素;而由于时效、程序等制度性因素,导致大量劳动争议没有进入制度性争议处理渠道。这种情况下,劳动者自发的集体组织成为权利自救济的重要途径。而由于集体行动在制度内劳动争议处理渠道没有合法空间和合适的处理机制,劳动者自发组织的集体抗议活动导致争议行为更具暴力性和破坏性。

4.劳动关系冲突的原因带有明显的社会转型特征

从劳动争议演变看,以国有企业职工为主体的争议主要针对体制下行过程的身份、工龄补偿及保障问题;而以非公经济劳动者为主体一方的争议主要针对体制上行过程中用人单位在安全卫生措施、劳动报酬、社会保障等权利的实现问题。中国劳动力市场,尤其是低端劳动力市场严重供过于求,经济全球化资本对低成本劳动力的追求,在总体上造成了中国劳动关系中“强资本、弱劳动”的问题。另一方面,社会转型过程中劳动关系主体不成熟也是导致争议多发的主要原因。在用人单位市场主体权利的回归过程中,对劳动者的权利设定主要是个体的,劳动者组织对劳动者权利的保护表达不足,而管理方的法制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地方政府的强烈经济发展冲动都加剧了劳动关系的不平衡。

四、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完善

与传统体制下政府直接作为劳动关系主体一方,并对劳动关系进行全面管制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调整机制构建的基本方向就在于发挥微观劳动关系主体的自治作用,形成以劳动合同为基本形式的个别劳动关系调整机制,以民主参与、集体合同为基本形式的集体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和以三方会议制度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劳动关系调整机制。

(一)劳动合同制度成为劳动关系建立和调整的制度基础

劳动合同制度自1982年在一些地区对新招收工人进行试点,到1992年试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成为劳动关系成立的基本形式,也逐渐形成了以劳动合同规范为中心的劳动关系调整模式。1994年《劳动法》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劳动标准立法的形式对劳动合同签订和履行的最低标准作了规定。但由于在随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劳动合同制度实践过程中出现不签合同、签短合同、格式条款、霸王条款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影响劳动关系稳定的主要制约因素。制定《劳动合同法》,以强化劳动关系的法制化约束成为劳动关系调整的选择。2007年《劳动合同法》继续强调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所订立的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强调建立劳动关系必须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标准的确定、变更都应当在劳动合同中载明。遏制劳动合同短期化,引导长期劳动关系也成为劳动合同立法的重要价值取向。派遣、承包等非典型性劳动关系也应当依据典型性劳动关系,通过书面劳动合同形式确认用人单位责任。

(二)职工民主参与管理制度的再造

职工民主参与企业管理是中国劳动关系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体制下劳动者民主管理企业是以劳动者的企业生产资料“主人翁”地位为前提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劳动关系的本质是自主劳动,而不是雇佣劳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核心内容是进行公有产权的改革,通过企业产权置换和劳动者身份置换,传统的职工民主管理的产权基础和劳动者身份基础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职工民主参与管理制度的探索历程反映了中国社会转型的这种深刻变化。

1.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实践的回顾

企业的产权性质不同决定了劳动者参与企业管理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表现形式。

从1978年至今,职工民主管理大致又可以划分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78年到1983年,基本上以在企业恢复、建立和普及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为主要内容。第二个阶段是从1984年到1993年,职工民主参与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在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的同时,按照改革的要求健全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第三个阶段是从1993年至今,职工参与开始进入到重新定位、调整和提高阶段。

在国有企业的职工民主参与需要发展与完善,以适应不断发展着的改革形势的同时,私营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在私营企业建立工会,并推动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建设成了工会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类似于国有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合理化建议等做法也在一些非公企业中得到积极尝试。

2.职工民主参与管理的主要形式

(1)职代会制度

1981年6月,全总制定并经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国营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强调职工当家作主,民主管理企业,是社会主义企业同资本主义企业的根本区别之一。职工代表大会是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基本组织形式。每个企业必须按照《条例》的规定,有准备地、切实地把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立起来。从此,被“文革”扭曲和中断的企业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得以恢复。198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将审议建议权、审议通过权、审议决定权、评议监督权和选举推荐权等5项权力规定为职代会的基本权利。职代会制度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为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职工权益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及非公经济的发展,以公有产权为前提设计的职代会权力体系与《公司法》等法律中产权体系的设置发生一定的冲突,职代会制度的运行亟需在制度上加以规范。

(2)厂务公开制度

1998年,有关河北省石家庄市拖拉机有限公司等单位实行厂务公开的调查报告引起了中央的重视,厂务公开被作为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监督、密切干群关系、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得以在全国范围展开。全总及中纪委等6部委在2001年进一步提出要把厂务公开向企业经营管理领域延伸,强调把厂务公开的要求带入依靠职工办企业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之中,要切实保障职工群众民主监督权利的落实。200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深入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通知》,通知特别强调,企业重大决策未经联合会审议的不应实施;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职代会有决定权和否决权,既未公开又未经职代会通过的有关决定无效。对职代会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大多数职工不拥护的干部,上级主管部门应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进行处理;违反职代会决议和厂务公开的有关规定,导致矛盾激化,影响企业和社会稳定的,必须认真追究其责任。

厂务公开实践中存在的走形式、搞虚假公开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厂务公开的效力。实践证明,厂务公开的真正生命力还在于把外在的制度要求变成企事业单位管理者为改善经营管理、调动职工积极性的内在需要。

(3)职工董事监事制度

职工董事监事制度自1992年《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和《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颁布以来,逐步得以完善。2005年修改的《公司法》对公司制企业民主管理作了全面规定。在总则中明确了所有类型公司制企业必须遵守的工会与职工民主权益方面的规定;对各类公司制企业中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制度都作了规定(对股份有限公司的职工董事作了选择性规定);规定了职工监事在监事会中最低比例为1/3;规定了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的产生程序。2006年5月3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动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的意见》,明确了工会在职工董事监事制度中职责与权限。规定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的候选人由公司工会提名,公司党组织审核,并报告上级工会;工会主席一般应作为职工董事的候选人,工会副主席一般应作为职工监事的候选人。

(三)积极推进中的集体合同制度

集体合同被认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协调稳定运行的核心机制。在国际劳工公约及很多工业化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中,所谓工会就是指集体谈判代表,结社自由权与集体谈判权与集体行动权三位一体。显然,这种劳动关系运行方式是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前提的。

1.中国集体合同制度的历史回顾

集体合同制度在建国之后的劳动关系调整中曾经占据重要地位。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0年《工会法》都规定了公营和私营企业中的职工都有分别与行政方或资方订立集体合同的权利。但随着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展开,集体合同被界定为组织全体职工,开展劳动竞赛,保证全面均衡地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计划的最好的组织手段,[8]并在此后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

改革开放后的集体合同制度推行可以分为3个阶段。

一是恢复起步,双向共保阶段。作为一种制度惯性,改革开放初期实施的集体合同制度主要还是以体现生产和福利两大内容的共保合同为主要形式。1979年10月,中华全国总工会九届二次执委会议发出了在全民所有制企业签订集体合同的倡议。1983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等对集体合同制度作了规定。这一时期的集体合同也称为共保合同,即行政保证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工会保证组织动员职工生产。共保合同所揭示的是劳动关系主体各方利益一体化的社会特征,体现了是“生产、生活、教育三位一体”的工会模式。

二是集体合同厘清认识,积极推行阶段。1992年4月,《工会法》颁布实施,其第十八条规定:“工会帮助、指导职工与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方面签订劳动合同。工会可以代表职工与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方面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1994年7月颁布实施的《劳动法》对集体合同的内容、订立程序、法律效力和有关争议的处理等问题做出了比较具体的法律规定。明确“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同年12月,原劳动部颁发了《集体合同规定》,更加详细地规定了集体合同制度的各项内容,以指导和规范集体协商及签订集体合同,协调处理集体合同争议,加强集体合同管理。《劳动法》颁布后,全总提出了工会工作总体思路,把集体合同制度提升到突出工会维护职能,并带动工会工作全面开展的基本制度形式的高度,并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

三是逐步完善,重点突出的阶段。2000年,原劳动保障部颁布了《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工资集体协商被作为吸引劳动关系双方参与集体合同制度建设的手段被重点强调。2004年,原劳动保障部颁布新的《集体合同规定》,就集体协商的原则、集体协商的内容、集体协商代表、集体协商程序、集体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和中止、集体合同审查、集体协商争议的协调处理等问题,进行了更为详细、具体的规定。2007年6月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对集体合同作了专章规定,明确了集体合同中的工会代表原则,并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对行业集体合同和区域集体合同作了规定。中共十七大提出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要求,2008年4月,全总提出全面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大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和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推动企业建立工资分配共决机制、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合理调整和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和实施最低小时工资标准,保证职工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步增长。

2.中国集体合同制度实践的特点

(1)主张普遍建立全面覆盖

1994年,《劳动法》一经颁布,全总就及时提出了工会工作的总体思路,要求各级工会抓住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这个“牛鼻子”,带动工会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1995年2月,全总发出《关于在建立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中做好工会工作的意见》,要求建立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要有重点、有步骤地推动,逐步做到在全国各类企业中普遍建立。1995年8月,全总颁布《工会参加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试行办法》,明确各类企业的工会组织代表职工与企业就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2000年,全总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出台的《关于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工会在努力提高企业集体合同建制率的同时,进一步扩大职工覆盖面,并特别要求国有改制企业的集体合同工作要本着“企业改制到哪里,集体合同制度就要新建、重建到哪里”的原则,做到企业改制、整建工会组织、签订集体合同“三同时”。[9]

(2)强调工会代表原则

1994年《劳动法》第33条规定的集体合同双方主体分别是“企业职工”与“企业”,并规定“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在2004年重新修订的《集体合同规定》和2007年颁布的《劳动合同法》中,则确认了工会组织作为集体合同主体的地位和作用。

(3)注重平等协商过程

在1994年工会工作总体思路提出时,便针对基层企业工会所处的弱势现实,试图在制度设计上突出强调作为劳动关系双方主体所应当具有的平等地位和合作原则,既是将平等协商作为签订集体合同的一个前提,也是将日常的平等协商作为一个独立的过程。但在实践中,劳动关系双方协商的平等性很难因为制度上的强调而实现,一些企业的集体合同变成了管理层的单方意思表示。为此,全总要求基层工会必须坚持平等协商的环节,北京等一些地方工会还通过地方立法程序规定未经平等协商的集体合同不予认可。

(4)突出工资集体协商

在原劳动部1997年下发《外商投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几点意见》后,全总在1998年跟进提出了《工会参加工资集体协商的指导意见》,对工资集体协商的原则、内容、工作方法、上级工会责任等提出了明确和具体的要求。许多地方总工会随之推动当地劳动、经贸等政府部门和工会联合下发关于工资集体协商的试行办法和意见。2000年11月,原劳动保障部发布《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2000年12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十三届三次执委会议提出,要依据《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把工资集体协商作为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落实职工参与工资分配的权利。2008年4月,全总提出“全面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共享的重要手段。

(5)推行区域行业合同

针对基层工会在组织健全、谈判能力及代表保护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一些地方工会积极探索区域性和行业性集体合同制度,特别是在小企业集中的乡镇、街道、社区和经济开发区,大力推行区域性、行业性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上海市在全市街道、乡镇、经济开发区普遍建立区域性集体合同制度,实现对企业和职工最大限度的覆盖。浙江温岭市总工会在全市羊毛衫行业依托行业工会与行业协会开展工资协商,签订行业工资协议,确定行业(工价)标准。江苏、河北等省还采取先综合再专项的办法,在综合性的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基础上,分别就工资报酬、劳动安全、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保险福利,以及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等涉及劳动关系方面的突出问题,签订专项集体合同,增强了集体合同的实效性。

3.中国集体合同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集体合同实践中普遍存在认识不足,发展不平衡,流于形式,作用难以发挥,难以真正做到平等协商等问题。之所以难以做到真正平等协商,主要原因还在于企业行政与工会还存在事实上主从关系或依附关系,经济上和行政关系上依附企业,不容易真正做到平等协商。虽然国家对工会主席和协商代表的合法权益保护有规定,但操作起来难度很大,导致不敢谈判;工会主席和职工代表的业务知识不足,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难以全面了解,也致使谈判难以深入。大量集体合同在形成过程中没有经过平等协商环节,或平等协商形同虚设。集体合同工作难有实效的主要原因在于双方或单方协商代表缺位而无法谈判。政府主导型自上而下的行政化推进,而非市场自治行为;目前的集体协商大多处在企业级层面上,以签订企业集体合同为主,从而使效力受到很大限制;主体及主体利益的一致性与协商环节的弱化,集体合同有时成为雇主的单方面规定;集体合同的执法性及普法性质,大多照抄《劳动法》,没有协商的价值;基本没有发生集体劳动争议,从一个方面表现集体合同的形式化。

(四)三方机制的作用正在得到显现

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通常也称为劳动关系三方原则。根据国际劳工组织1976年14 4号《三方协商促进国际劳工标准公约》规定,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是由政府、雇主组织和工会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共同处理涉及劳动关系的问题,如劳动立法、经济与社会政策的制定、就业与劳动条件、工资水平、劳动标准、职业培训、社会保障、职业安全与卫生、劳动争议处理以及对产业行为的规范管理。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表明,三方机制能够缓解劳资矛盾、稳定劳动关系,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重要作用。

中国于1990年批准了《三方协商促进国际劳工标准公约》。1996年5月17日,全总与原劳动部、国家经贸委、中国企业家协会共同发出《关于逐步实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通知》,强调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劳动关系的有效机制。[10]2001年8月,全总与原劳动保障部、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企业家协会召开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建立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的意见》,正式建立了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2001年《工会法》第34条第2款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劳动关系方面的重大问题。”2007年《劳动合同法》在总则中也对三方机制在劳动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原则要求。

中国劳动关系调整的三方机制已经在各个层面上逐步建立健全。2002年8月13日,原劳动保障部、全总、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关于建立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已经建立了三方协调机制的省份,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这个机制逐步向市、县(区)一级延伸,形成本地区多层次的三方协调机制。目前,省级三方机制已全部建立,地市一级以上普遍建立了三方协调机制,多数省份正向县、区和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延伸。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普遍建立了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到2007年底,全国已建立三方协调组织10702个。

三方机制在劳动关系协调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推行集体合同制度方面,2001年11月20日至21日,原劳动保障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在江苏省南京市联合召开全国贯彻实施《劳动法》、《工会法》推进集体合同、劳动合同工作经验交流会,提出进一步推行集体合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见,并联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通知》。2004年和2005年,国家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构还先后联合下发了《关于贯彻实施<集体合同规定>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通知》。

在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建设方面,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于2007年3月,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针对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尤其是农民工因为没有劳动合同致使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情况,用3年时间实现各类企业与劳动者普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劳动合同内容趋于规范,劳动合同得到较好履行,基本实现劳动合同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

此外,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还于2006年7月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活动的通知》,将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活动,作为推动企业建立和谐稳定、互利共赢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推进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成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平台。通过开展创建活动,解决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引导企业和工业园区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双方利益协调机制和劳动纠纷调处机制,形成企业关爱职工、职工奉献企业、双方合作共赢的新局面,实现企业良性发展,职工得到实惠,从而保持劳动关系持久和谐。

(五)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

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33年,也是劳动者在市场主体地位和社会经济权益得到逐步确认的过程,同时也是劳动关系矛盾冲突显现并纳入制度化调整的过程。

1.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变迁的过程

1980年7月,为适应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协调外商投资企业劳动关系,国务院公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劳动管理规定》,规定合资企业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为:协商、仲裁、诉讼。1986年7月,国务院出台《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规定:“劳动合同双方发生劳动争议时,应当协商解决;协商无效的,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诉。”1993年6月11日,国务院发布了《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规定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为:自行协商、企业调解、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对劳动争议的处理范围、原则、机构、程序,以及因签订和履行集体合同发生劳动争议的处理作了原则性规定。针对10多年来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实践状况,2007年《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得以颁布实施,该法进一步强化了调解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作用,维持了仲裁的前置地位,并通过免费仲裁,举证责任倒置、部分仲裁先予执行等规定形成了有利于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新格局。

2.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基本构成

由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基本程序构成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劳动行政监督监察,工会监督等渠道也成为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救济途径。

(l)劳动争议调解制度

调解是劳动争议处理各环节的前置程序。独立的调解程序在1993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和1994颁布的《劳动法》得以明确,基本制度形式是以企业为载体,以工会为主导的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到2006年底,全国已经建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25.8万个,有企业调解人员94.8万名,其中工会代表和职工代表52.8万名,占55.6%。北京市的一项调查表明,有79.4%的人愿意在争议发生后首先通过调解解决,有83.8%的人认为有必要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11]然而,企业调解委员会制度中工会的中间人角色被认为与《工会法》中工会作为劳动者一方的代表身份是相冲突的,而调解没有法律效力也影响了调解程序对争议双方的吸引力。由此,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之外的调解组织便应运而生。地方工会、劳动行政管理部门的附属机构、建立在社区街道的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都不同程度地承担起劳动争议的调解工作。2007年《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这种大调解的局面予以全面认可,并保留了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中工会继续担任调解委员会主任的机会。

(2)劳动争议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在1980年恢复以后,一直被作为劳动争议处理的前置程序。根据《关于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研究报告》的统计,从1986年7月国务院《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实施至1993年,全国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共处理了100万件劳动争议案件,其中调解解决71万件,仲裁解决24万件,起诉到法院的1000多件,使得许多劳动争议得到正确的处理。[12]1993年《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和1994年《劳动法》确立了新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这套制度在实践中有一些问题反映比较突出,如仲裁时效设计过短,不利于保护劳动者的救济权;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具有终局效力,劳动争议仲裁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实际处于“中间环节”的地位,弱化了仲裁程序的效率功能;[13]2007年《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进行了有益的调整,主要包括:仲裁时效被延长至一年;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案件可以裁决先予执行;部分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

(3)劳动争议诉讼

劳动争议诉讼,是当事人诉权的实现形式。由人民法院参与处理劳动争议,从根本上将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纳入了法制轨道,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有助于监督仲裁委员会的裁决,有利于生效的调解协议、仲裁裁决和法院判决的执行。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4月30日公布了《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举证责任、仲裁效力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体现了《劳动法》保护劳动关系中的弱势群体——劳动者的立法精神,同时也要有效地保障用人单位的正当权益。这一解释还适当地扩大了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范围,完善了劳动诉讼案件的证据制度,对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作用。

(4)劳动争议的其他救济途径

公民通过书信、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反映情况,主张权利,并依法应当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信访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矛盾处理制度,也是劳动争议解决的一条有益途径。2005年发布的《信访条例》对信访处理规程作了规范,从而使信访制度更有效地适应包括劳动关系冲突在内的社会关系冲突的及时合理解决。

通过国家行政部门的执法,处罚违法侵权者,以制止违法侵权行为,帮助权利被侵害者的公力救济是中国劳动关系冲突解决中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的机率较高,劳动者集体的制衡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国家机关的法律监督对扭转劳动者的弱势地位很重要。2004年颁布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以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责任审查用人单位报送的劳动用工材料,并建立用人单位的守法诚信档案,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罚等规定,势将对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供国家强制力的保证。

五、对中国劳动关系现状的判断及趋向分析

过去30年来,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在市场化、工业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全面展开。中国劳动关系的运行带有明显的转型特征,并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运行机制。

(一)对中国劳动关系运行现状的判断

1.劳动关系市场化运行的微观基础已经初步奠定,但市场不足与市场过度同样存在。

总体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促进了劳动关系类型多元化,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已经形成,以所有制为标准划分的劳动关系类型也随之呈多元化的格局,不同所有制类型的用人单位在劳动力市场上共同具有契约劳动关系特征;劳动关系归属企业化,企业成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结成劳动关系的载体,劳动关系的微观基础随着用人单位的市场主体的回归得以确立;劳动关系主体明晰化,用人单位经过产权制度改革而具有独立市场主体地位,劳动者也经过身份置换由国家职工成为劳动力市场的契约劳动者;劳动关系内容物质化,劳动关系的运行则更多地是围绕物质利益关系展开的,并依靠个体对物质利益的追求造就劳动关系系统的高效率;劳动关系运行市场化,工资、福利等市场价格信号引导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劳动关系形式契约化,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成为劳动标准确定的基本载体;劳动关系调解法制化,劳动关系双方主体的身份、地位、权利义务的确定,劳动关系过程的运行、争议的处理都逐渐步入法制轨道。但另一方面,国有经济部门的劳动关系运行市场化不足的现象依然较为明显,非公经济部门资产权力缺乏有效约束,并且不断造成对劳动者法定权益损害的状况依然大量存在。

2.劳动关系运行的社会化模式正在形成,基本制度体系有待完善。

中国劳动关系的转型是两个转型同步,即在劳动关系由行政化运行向市场化运行转变的同时,劳动关系从市场化运行向以市场为基础的社会化调整。经过30年改革开放,中国劳动关系运行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了第一步转型,劳动关系市场化运行的基础已经基本奠定,但市场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工资报酬等劳动力价格因素由劳动力市场主体共同决定的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劳动关系运行的社会化包括社会化理念的确立、劳动立法和监督等公权力介入、集体劳动关系体制的形成等方面内容。目前,通过向劳动者实施倾斜保护的社会法理念正在为更多的社会成员所接受。自1992年《工会法》和1994年《劳动法》颁行以来,劳动法制体系逐步完善,以2007年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标志,初步形成了包括劳动基准、劳动力市场、劳动关系调整、劳动争议处理在内的劳动法律体系。社会化调整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法制体系滞后和法治基础的缺失。有法不依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新兴劳动关系领域出现无法可依,法定权益规制不足的状况。集体劳动关系运行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制约集体劳动关系形成的制度性因素依然没有解决,通过集体劳动关系运行推动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的作用亟待进一步发挥。另一方面,在社会化调整的实践过程中,对劳动关系行政性管理的路径依赖一定程度上还影响着社会化调整的理念和制度构建。

3.劳动者权益在改革中得到实现,权益损害的现象依然突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就业权、劳动报酬权、职业安全权、社会保障权等劳动者权益也在市场经济体制中逐渐得到确认和实现。社会就业总量不断扩大,从业人员从1978年的40152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76990万人;再就业政策为国企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到2000年底时,全国累计有2100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职工劳动报酬权稳步实现,“九五”期间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实际增长5.8%;“十五”期间,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2.6%;2007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24932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3.6%。职工培训教育权进一步落实,市场化、社会化的职业培训体系初步建立,到“十五”期末,全国有6000多万人次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人力资源开发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保证。中国政府在加强职业安全卫生立法,加大职业安全卫生监察执法等方面作出了显著的努力,采取提升职业安全监察机构地位、建立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推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推进官员问责制度、开展职业病伤害专项整治等积极措施,努力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劳动者权益受到损害的现象依然比较突出。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经济全球化竞争加剧,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的状况在一定时期还比较突出。针对劳动者权益受到损害的状况,政府自2003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劳动用工情况和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等专项检查活动,并取得显著成效。

4.劳动关系运行总体和谐,体制外冲突亟待规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关系运行总体上是和谐的,并成为中国经济持续调整增长的重要条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传统劳动关系体制中的深层次矛盾,以及改革中产生的劳动者利益冲突需要通过有效的劳动关系制度设计加以解决。利益的表达权是劳动关系运行中权利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劳动者的权益意识进一步觉醒,通过集体行动以克服个体诉求的能力不足,并避免由此给个人带来的风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劳动关系的现实运行中,由于集体行动权在理念和制度上都没有得到足够的体现,大量集体行动是以自发的、隐蔽的方式进行的,缺少足够的规范,既没有宪法和法律制度的保障,也没有行之有效的处理手段,自发集体行动往往给劳动关系主体各方及社会安定带来冲击。保障劳动者的集体行动权成为未来中国劳动关系运行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构建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调整体系

劳动关系是社会经济关系中最重要的部分。中国劳动关系构建的社会基础是中国特殊的社会转型背景,市场化、工业化、全球化等不同层面的社会变革对劳动关系提出了不同要求,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劳动力市场的多层次,使劳动关系运行呈现出既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具有明显中国经济社会基础的特征。构建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调整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

1.劳动者权益保障与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是未来中国劳动关系体制建设的方向。

劳动关系系统运行的功能在于劳权与产权的共同实现,劳动关系调整体系的设计原则在于劳权与产权的欢重保障与平衡。劳动关系市场化转型过程中,很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劳权的保障并没有与产权的实现同步,劳资力量的失衡进而导致双方利益的失衡,劳动者权益因此而受到损害,进而影响到劳动关系及整个经济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因此,保障劳动者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是未来中国劳动关系体制建设的基本任务和发展方向。

2.个别劳动关系的法制化建设是保持劳动关系稳定性的前提。

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也是经济社会关系契约化、法制化建设的过程。中国劳动关系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劳动关系主体,尤其是强调财产权至上的用人单位一方法制意识的淡薄及对劳动契约法律地位的漠视。因此,通过强制要求并有效监督劳动合同的签订,使劳动关系建立在明晰的契约基础上,强化劳动关系运行的法制基础,是未来中国劳动关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3.积极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措施是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内容。

劳动关系由劳动契约和心理契约组成,积极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是在微观企业组织中强化心理契约的基本手段。在全社会弘扬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采取积极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措施,将对微观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提升劳动关系运行的整体水平产生积极意义。

4.构建有效的集体劳动关系运行体系是实现劳动关系均衡的前提。

集体劳动关系是劳动关系社会化运行的体现,是对个别劳动关系运行中财产权至上原则的重要修正,也是劳动关系主体力量均衡的基础。集体劳动关系运行中的劳资自治特征可以改变个别劳动关系中个人对组织的不均衡性,也可以弥补国家强制介入的灵活性不足。中国现实劳动关系运行中集体行动非制度化运行,亟需通过制度修正整合到劳动关系调整的制度体系中来,成为劳动关系均衡运行的有效制度构成。

5.政府对劳动关系运行的适度干预是中国特色劳动关系体制的重要构成。

责任铸就30年社会成长 篇3

此次活动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商务部、国资委、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安监总局、全国总工会、中国红十字会、中国新闻社指导,伴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启蒙、普及和发展,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已连续举行四届,今年以“改革开放三十年责任成长”为主题,总结30年“中国特色社会责任之道”不寻常的发展历程。

中国新闻社总编辑、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社长刘北宪在欢迎词中表示:中国与世界,在调整中迎接变革。曾经引领过改革大潮又在去年汶川地震中表现出非凡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肩负创造就业与财富,提振公众经济信心的重任,正成为“艰难时世中美好事物的前趋”,我们对这样的时代英雄充满着期待!

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在论坛上表示,企业的社会责任重在“诚信”二字,每个企业都要打造自己的诚信,成为信得过的企业,他同时指出,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是无限的,责任和权益要有效统一,二者缺一不可。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李海峰指出:责任的力量不仅在推动一个企业的成长壮大,更将推动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一批具有高度责任感和高尚道德品格的企业将成为未来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基石。

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江亦曼在讲话中提到:在2008年的抗震救灾中,企业社会责任结出了感人的果实,企业与社会公益组织的共享与合作将成为中国社会责任事业发展的必然。

国资委副主任金阳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要勇挑重担,在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深化改革当中发挥示范作用;在结构调整当中发挥龙头作用;在自主创新中发挥带动作用。

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付双建表示:工商机关作为政府职能部门之一,将贯彻落实监管与发展,监管与服务,监管与维权,监管与执法统一的要求,引导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在讲话中呼吁:在打造企业诚信体系共同的目标之下,社会各界和广大的企业携手打造高质量的中国制造的产品,让中国制造真正成为高质量的安全可靠的标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张鸣起在讲话中谈到: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需要企业增强自觉性和责任心,需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推进机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

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代表马和励期望中国各界与联合国系统加强合作,从而能够实现中国全面小康以及千年发展的目标,使更多弱势群体从中受益。

道达尔(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戴杰表示:道达尔将一如既往地携手中国的合作伙伴致力于保障安全高效的能源供应,确保员工健康安全,保护环境及开展新能源研发。此外,道达尔也将继续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做出更多的贡献。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2008年,中国走到了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关口,也迎来全球经济前所未有的挑战。以科学发展的理念获取新的动力,用新的方式保持稳定增长,实现经济主体负责任的成长,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进步,成为当前中国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也是中国对于世界新的责任与承诺!

论坛上,中国建设银行、道达尔(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12家企业荣获“改革开放30年最具责任感企业”;凤凰卫视被评为“最具责任感媒体”。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彭珮云、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赵阳为获奖机构颁奖。

获奖企业高管齐聚一堂,就“永续发展”“善待自然”“责任挑战”三大主题,与主持人邱震海、许戈辉展开精彩对话,就如何在不确定的环境与挑战中履行社会责任,发表了各自的见解与看法。

改革开放30年社会调查报告 篇4

主题:感受家乡(铁佛)的发展

目的:了解国家政策,关注家乡变化

方法:通过走访、询问家庭,了解社会发展情况

结果:结合自己的理解与调查了解,大多数家长对近几年的家乡发展持肯定的态度,还是满意的,尤其是道路问题,提到道路几乎每个人都咧着嘴,想要说两句。其实我最关心的也是路,很在乎家乡路的问题,一直想家乡的路好走。

关键词:农村,改革,发展,变化

正文:

感受我的家乡的发展变化

常说科教兴国,那就先说教育吧。教育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和人生轨迹。在我们农村几乎家家都认为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子女的一生,读书是跳出农村,摆脱贫困的唯一方法,也是我们在将来求生存的有效途径。

现在我们这的小学已经不如我们那时的多了,通过竞争,合并了一部分,还有的倒闭了,因为小时的教育是很重要的。初中,我们那时就不多,全镇有三所,现在已经合并为一所了。我们那时升学率很低,有时还为零,很难考取高中,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与改革,升学率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成材的越来越多,以前村里大学生很少几乎没有,现在多了。这是一种变化,内在实力的变化。教育制度不断进步,大中专教育已经从精英式教育转向了普通的民众,大学已经不再是少数精英的专利。我相信以后大学会像高中一样普及的。

人民生活方面,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和改善。人们的吃饭已经不再是问题,人们已经不再追求吃的饱,而是追求吃的好,吃的健康,绿色食品,健康食品风行。现在国家推行的家电下乡,若农村用户购买家用电器,如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等。国家会补贴给你13%。所以几乎家家都买起了家用电器。都在住房方面,铁佛镇过去到处是平地,而现在到处都是高楼。在外面打工的人们大都回来在镇里购买住房。因此,在几年间,铁佛已发展成省级小城镇。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都大大提高。

穿衣已经摆脱了绿、蓝、灰,军装、中山装到五颜六色的时尚休闲服装。我们有了世界级的品牌服装。大家的穿着已经从趋同、一致变为追求自由,彰扬个性,表现自我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我们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我们了。

娱乐方面,从当时的小喇叭,收音机,录音机,黑白电视机到如今各家都装了有线电视,彩色电视机,各色音响设备。各种社区的合唱团,秧歌队,舞蹈队兴起,晨练的队伍在扩大,打太极拳,散步,跑步丰富多彩。人民体育休闲也很丰富,打篮球、踢足球,打乒乓球、打羽毛球,体育也逐步的走出象牙塔。还有现在每逢节日,文化宫还找一批人排练歌舞,真正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出行方面,以前主要是靠步行,有些人家有自行车,现在大街到处各种各样的摩托车,面包车,还有家里已经有了汽车。个别家庭还买上了小轿车。可以说在这方面我们有了很大的完善与发展。

道路方面,这也就更不用了,俗话说:要想富,先铺路。这路是关键的问题。有了那么多的车在路上行,关键是汽车,这路当然要好了。我们小的时候那路全是土路,下雨就没有办法出门,道路泥泞。而现在条条水泥路交错相接,又修了几条新的马路,交通便捷多了。据说今年我们乡要修水泥路,这条水泥路是要经过我们家后的,可以说到那是不管到哪里路都好走了。最重要的是通江到达州的公路又在重修,而我们铁佛是毕竟之路。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铁佛的发展。总的来说道路在我的家乡有了很大的改变,雨天照样上街,上网,出去玩。

通讯方面,以前通讯是单位和特权者的事情,人们日常的联络时书信和电报。现在电报和

书信的业务大大萎缩,几乎绝大多数人家都拥有电话,还有的是现在大多数家庭里都有手机,电话干脆断了,直接用手机。人们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通过手机上网,看视频,拍照片和视频,听收音机,放音乐。当然,也有些烦恼,一是有骚扰电话,还有强制性的垃圾广告。有时,你无法拥有自己的休闲时间,晚上睡觉时手机关机,睡觉正香甜时来了电话,闹得你睡意全无。

农村合作医疗:作为生长在农村的自己,从小便知道了农村人看病的真正难处。城里人得病有医疗报销,可是农村人往往因为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制度,因此,在小病的时候一般是不舍得花钱去看而导致最后病情恶化转成比较严重的病情,待到病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必须去医院看的时候,医院动辄几万元的治疗费用令农村大多数农民望而却步,因此,在农村只要一提及看病,大多数农民都表示出无奈的表情。但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中国的经济水平迅速发展,党中央和国务院在近年来在全国推出了农村合作医疗优惠政策,使全国农民朋友兴奋异常,农民看病终于可以有医疗保障制度了。所以,每家都买起了农村医疗保险,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帮助我们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另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老无所养,意思就是城里人年纪大了、退休了可以有国家的退休金来保障,而农民待到年龄大了失去生活能力了便只能依靠儿女来养活,不但给儿女造成了不小的负担而且生活质量也急剧下降。现在好了,党和国家在全国农村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制度,凡是年满60周岁的老人每个月都将领到国家发给的200元养老金,200元钱对于没有什么花消的农民来说基本可以维持日常生活了。看着村里年满60周岁的长辈们从村委会领到钱后的喜悦表情、看着他们在议论着自己也有“退休金“了,作为我们晚辈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改革开放三十年了,农村的各方面建设和发展日新月异、发展迅猛,但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最得农民百姓心的政策。网络、电脑已经进入到寻常百姓家这就可以收发电子邮件,这可以方便的与全国各地界各地的人们交流,目前通过网络和博客就可以完成相关信息的查阅和发布,可以看网络视频,玩网络游戏,在虚拟的世界里几乎可以完成许多现实是世界的事情,网上购物,网上订餐,订房,定旅游线路。网上博客的出现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信息发布源,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心灵感悟,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过去人人羡慕的作家。

现代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有些是我们做梦也不会想到的;不过与任何事物一样,发展中的中国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相信我们通过进一步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会进一步的完善、提高。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的好,与那些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

中国社会保障30年 篇5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试营业,12月19日上交所开业,1991年7月3日深交所正式开业。

20年后,2010年9月28日下午2点30分,国美电器特别股东大会在香港举行。当日下午和晚上我在旅途中,不能即时得知投票结果。但我还是忍不住要预测国美争夺战的结果,那天早上4点我起来给《中国青年报》写专栏。我说,黄光裕当胜。结果我错了:在8项议程中,黄光裕家族输掉了7项,没能拿掉陈晓的国美董事会主席的职务。在第二天的媒体上,多是《黄光裕惨败》之类的标题,唯有《中国青年报》孤零零的《黄光裕当胜》,挺寒碜的。

我之所以坚信黄光裕当胜,没有法理或舆论方面的考量,唯有种种迹象表明,黄光裕得到庇护,否则,如何能以戴罪之身,在铁窗里纵横捭阖号令商场,拉票拜客操控国美如履平地?国美是香港上市公司,法律规则相当完善,如何干预?我不知道。但行政力量总是笑到最后,这在中国30年的股市历史中盖无例外,类似冥冥中万能的上帝--谁敢说,这一回上帝会输掉?

果然,虽然黄光裕在香港输了一阵,半年后,走的是陈晓。如今,黄光裕仍在服刑,身体欠佳;黄妻杜鹃确已出狱,勉力支撑。日月如梭,天凉好个秋。

股爷胡颂华从不炒股

改革开放后第一张股票早于沪深两市10年。这物件不是高科技,不算大制作,是红砖。那时大家都盖房子,红砖稀缺。抚顺红砖一厂要想扩大生产需要资金,如何筹集?胡颂华当时是抚顺人行的一个信贷员,他看到了一本介绍外国股票的书,于是他操持向上级打报告,要求发股票。1980年1月1日红砖股票发行,被企业认购一空。两年后红砖股票被陆续收回,不付利息。细想,这股票哪有收回的?所以,红砖股票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股票,更接近债券,且是定向发行的债券,甚至像农村集资入股。

30年后,2010年夏天在央视镜头面前,胡颂华言谈舒缓,淡定无欲,衬衫扣子一直扣到下巴。这个操持了新中国第一只股票的胡颂华说:我不炒股,我没炒过股,我这么大岁数了,脑袋不会用了,我儿子在那屋里炒股呢,我姑娘,他们都炒。如今胡颂华还有一张红砖股票,成文物了。而那个抚顺红砖一厂由于地处采煤区,整个砖厂已经塌进去了,沉到地下了。

这让人想起莫言的一篇小说--一秀才当了土匪,做军师,立下若干规矩。某日,土匪老大的叔叔强奸了一民女,秀才决意要杀匪叔,老大拗不过只好斩。老大那个气呀,照着远去的秀才开枪。迎着夕阳,子弹飘呼呼地从秀才耳边飞过,落在灿烂的田野。秀才不回头,蹲下,折了个野花,闻,神马都是浮云。如此一极品男人怎么个结果?某日擦枪,走火,把自己打死了。

赵希友中南海卖股票

1988年7月,金杯公司发行股票,连哄带劝。金杯董事长赵希友突发奇想:何不将股票拿到北京去卖?9月8日,他们像地摊小贩那样在国家体改委办公地22号院支上桌子卖股票,共卖出2.7万元。国家体改委与中南海还隔着一道墙,但9月11日《人民日报》发布了一条消息,题为《中南海里购股票》。当然这不确切,疑似“一位接近中南海的人士透露……”当天总理办公室查问下来:“谁在中南海里卖股票?”

在中南海发生这样的事意味着什么?股票是私有制的物件,股票分红,就是用资金来赚钱,就是不劳而获,与社会主义原则相违背。在中南海卖股票,是不是就意味着党和国家领导人也买股票了?也参与股份经济的经营活动了?姜昆说相声“天安门广场要改农贸市场了”,但这只能是相声。

赵希友到北京写检查那是必须的,但这并没有挡住1992年10月9日华晨金杯股票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从开盘价16美元上扬至20美元(这背后有仰融的操办,那人日后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一景)。只是,赵希友又被叫去做检查,有组织无纪律。今日众多中国企业在美国证券市场撞得鼻青脸肿,但几近20年前,愣是被金杯这样一个小伙计拔了头筹。2007年,华晨金杯在纽约退市。英雄末路,夕阳鸽哨。

万科王石青涩执拗

王石做梦都琢磨着怎样挣开组织的怀抱。1986年深圳在国营集团公司系统推行股份制试点工作。王石大喜,是一个让万科独立的机会。母公司亦大怒,断然拒绝。王石托关系去找深圳市委书记李灏。这似是王石走关系鲜见的事例之一。在中国企业家中,王石可能是唯一一个敢于公示自己从不行贿的企业老板。但这并没有给他赢得掌声。一次企业家论坛上,王石和一位嘉宾先后发言,“我讲我不行贿,下面没有掌声;他讲他行贿的时候,下面掌声雷动。”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当天,万科集团决定向灾区捐款200万元。5月15日,王石在博客写道:“我认为,万科捐出的200万元是合适的。这不仅是董事会授权的最大单项捐款数额……”王石立马被口水淹了。王石急了,博客事件之后5天,万科宣布在未来3到5年内支出1亿元参与灾区的重建,自己操持这1亿元,建“震不倒的学校”。2008年12月31日,遵道学校交付使用。一寸光阴一寸金,1300多个孩子,王石抢出了多少光阴值几多金?

王石一直与他所处的环境若即若离,尴尬的青涩,孤独的标杆。好在资本市场成为万科发展的不竭动力。万科每一次大扩张,每一次度过危机,都仰仗于资本市场。这种若即若离的青涩轨迹能够发生并继续下去,也显示了中国梦的广袤涵养力。

尉文渊蹦进上交所

1990年5月,上海市委书记朱镕基在海外宣布,上交所年内成立。上海的干部听到这个出口转内销的说法时急坏了。正此时,蹦出个尉文渊,35岁。11月尉文渊正式被任命为上交所总经理。

当时上交所第一次开理事会,大家在争理事席位。这时上面不高兴了,说这么重要的人事任命,上海人行居然不往上报。也许当时上海人行并没太看重上交所,一个下属单位,买瓜卖菜的三产的意思,总经理自己还不就定了?后来给尉文渊补报了个手续。

1995年“327”国债期货事件后,尉文渊去职。离开上交所的第二天是周六,早晨起来突感到不用上班了,空空的不知该干什么了。于是尉文渊把丘吉尔的《二次大战回忆录》完整地看了一遍。蒙哥马利算什么?巴顿算什么?还是丘吉尔、罗斯福能决定大势,决定命运。尉文渊给自己定了个“三不政策”:不在体制内任职,不去外资机构,3年内不进股市。“和同龄人相比,我有机会去成就一番事业,应该满足了。”说不清是尉文渊操持成了上交所,还是上交所成就了尉文渊。

杨百万赚了钱先讨说法

杨怀定自称是中国证券业的社会基础,名片上印着“上海平民股票证券职业投资者”。1988年他买卖国库券赚了一笔钱,马上干了三件事。第一是去金融管理部门要说法,“我在银行买卖国库券,究竟合不合法?”回答得也很含蓄:“开放国库券转让,目的是为了提高它的信誉,你说合法不合法?”第二是找税务局的人咨询纳税的事。税务人员一时语塞,想想后说:在国外是要抽交易税的,但我国的交易法还没有出台,不用纳税。第三是从公安局管辖的保安公司请了一位保镖,“以后出了问题,公安局管的人跟我一起做,就没大错。”

李灏宁犯天条不犯众怒

1992年8月10日深圳发生股票发行爆市事件。2008年,深圳原市委书记李灏在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做了详细披露--

“到底出事了。我说,大家有什么好措施?如果没有什么别的办法,我提议把明年500万股票额度提前到今年发行。股民都是冲着股票来的,即使没有出现舞弊行为,他们也不满意。有人说这个办法不行,寅吃卯粮,要不要向上面请示?千钧一发,分秒必争啊!哪里还有时间给你层层请示?我说,就这样定了,撤职法办我一人承担……事后我想,如果当时犹豫不决,层层请示汇报,那死定了。自己落处分就处分,不能出大事,宁犯天条,不犯众怒。”

事后调查组查出,内部截留的抽签表达10万多张,涉及金融系统干部、职工4180人,其中处级以上干部22人。12月16日,市长郑良玉到江西当副省长去了,随后李灏也回北京了。

刘鸿儒坐上火山口

刘鸿儒是中国证监会第一任主席,曾在东北人民大学读书和任教,他说:“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我作过系主任,留苏拿了博士,可到人行的第一个工作是做会议记录,连写会议简报的权力也没有。”

1986年11月13日,中美金融研讨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华尔街大亨租用美国太平洋卫星向美国国内转播。美方有前国务卿罗杰斯、前商务部长及纽交所董事长凡尔霖等头面人物出席,有20人准备了书面发言,而中国只有一位,就是人民银行副行长刘鸿儒。

刘鸿儒1992年10月任证监会主席,不到3年,1995年“327”事件后离任,他说:这种活任何人都无法久干,犹如坐在火山口,股票价格猛涨,上面有意见,担心出事;股票价格猛跌,下面有意见,老百姓不干;不涨不跌,所有人都有意见,因为这就不是市场了。

高西庆大笑复嘬牙花

高西庆和王波明在美国读了书,想把交易所带回北京。结果,高西庆进了体制,王波明潜伏在体制外操持“联办”。

证监会建立之初,高西庆下功夫起草国务院《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其中第四章《兼并收购》写得非常详细,“前后都能够对得上”。法制局的人说,这一章没什么用,谁也看不懂,中国哪能像西方一样大鱼吃小鱼呀,十年八年都不会有兼并收购的事。高西庆反对也没用。1993年4月《条例》出来了,半年后,9月发生了中国第一起兼并收购案宝延**。半夜,证监会秘书长朱利给高西庆打电话,说《条例》无法套用。高当时正在纽约,大笑:“怎么这么快!”

2000年11月某日,我与高西庆对坐,有电话来,显然是一基金老总,抱怨《基金黑幕》。看高西庆的表情,极为难,嘬牙花状。高说:如果失实,你可以告它呀,人家是传媒,有这个权力呀。此时高是证监会副主席,副部级。

陈峰占尽资本便宜

海南省副省长鲍克明抓住陈峰主持海航,开办费910万元人民币,不够买半条飞机翅膀,其时1990年5月。

靠租飞机晃了1年多,海航跑进了海南省政府的32家定向募集的股份有限公司试点行列,股本金变为2.5亿元,国家股被稀释,只占总股本的5.3%。陈峰给美国人讲故事,1995年7月海航与美国航空有限公司达成募集2500万美元购买海航1亿外资股的协议,占海航总股本的25%。1997年6月,海航7100万B股在上交所上市。1999年10月,海航2.05亿元A股在上交所上网发行。在STAQ系统,1993年6月海航9605万法人股上市,这是进入STAQ系统的最后一家;及至1999年海航在A股上市,海航又第一个逃离STAQ沉船,胜利大逃亡。

海航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却腰包鼓鼓。海航的发达,几乎全靠资本市场。其间,像陈峰这般左右逢源机遇占尽者,几无出其右。

万国管金生虎狼之啸

把一个硬币扔起来,猜猜是国徽还是数字?万国证券管金生猜错了,对他的惩罚是17年的牢狱。1995年2月,管金生要猜的是1992年发行的3年期国库券是不是要加息,这一期国库券的代号是“327”。2月23日,提高“327”国债利率的传言得到证实,这对管金生来说是晴天霹雳,生死抉择。下午4时22分,万国突然发难,先以50万口把价位从151.30元轰到150元,然后争分夺秒连用几十万口的量级把价位打到148元,最后一个730万口的巨大卖单狂炸尾市,把价位打到147.40元。万国证券瞬间从亏损16亿元变成盈利42亿,而多方从挣了8亿变成穷光蛋。全场目瞪口呆!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有国债利息浮动利益空间巨大的诱惑,有国债期货金融工具提供的可能,管金生及他的对手们体内的本能暴躁起来。怎么形容这种本能呢?实在不是对管金生们的不敬,而是找不到更生动的比喻--比如一条饿犬抓住一根骨头,粗气大喘,喉音低颤,两眼凶光,此时任何人都不能靠近它,包括它的主人。这叫“护食”。

管金生输了。上交所裁定万国恶意违规,宣布最后8分钟所有“327”品种期货交易无效。如果是万国的对手中经开输了会怎样?--不会的,没有人会相信。股份制的券商万国,怎会赌赢财政部的亲儿子?2000年7月,有人在上海一间监狱里见过管金生,说进去5年了,管金生已不像刚开始时的躁怒,心态平和多了。2003年后,管金生保外就医赋闲。

阚治东狂炒陆家嘴

阚治东掌控的申银证券在“327”事件中幸免大损。阚治东是个温和的人,并不十分喜欢与人拼斗。管金生倒了,万国尽入申银囊中,阚治东被成为上海证券界第一猛爷。

1996年9月,深市交易量一下子超过沪市,此时阚治东在加拿大,接到电话说领导到申银证券现场办公,要求申银万国为推动上海证券市场的发展多做贡献,把自营的盘子加大。阚治东回国后申银开始炒陆家嘴,阚知道这样做危险,于是紧勒着缰绳,要求每天拉升两毛钱就歇手。但领导不高兴,送他一个“阚二毛”的外号。这样,阚治东被逼上梁山成为“猛人”。终于,高层坐不住了,一团团冷风吹来,《人民日报》评论员也连声喝道“不托市”。沪深两市满盘皆绿。

阚治东的命运半年后有了结果。1997年6月,阚治东被免去在申银万国的职务。阚治东说自己“领导责任肯定要负的”。其实他自视高了,他要负的是被领导责任。阚治东投入地笑一回,忘了自己。2006年3月,阚治东因南方证券案被拘。在看守所要裸体检查,阚刚迟疑,一个看守训斥道:“怎么,你还以为自己是什么老总?给我蹲下!”

张大生死因诡异

人人都知道上市好捞钱,眼瞧着就赶不上这拨儿了,赶紧找人做手脚吧。大庆联谊是这样做的:向体改委请示成立联谊公司,将请示时间倒签提前3年,批复时间也倒签提前3年;工商局修改发放营业执照的时间;证券登记公司向证监会提供假情报,比如虚报1.6亿元利润;帮忙的还有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主承销商……

能让这么多猫围着自己转,大庆联谊董事长张大生本事老霸道了。1997年4月,大庆联谊果然上市了。为了感谢这许多猫的帮助,张大生从500万股职工股中拿出200万股外送。大庆联谊股票发行价是每股9.87元,上市后平均价位在23元,是个香饽饽。后经查实,大庆联谊共送出94.15万股股票,1094万余元溢价款,涉及中央国家机关、黑龙江省有关部门和大庆市共76个部门和单位的179人,其中县处级干部44名,厅局级干部17名,包括大庆市原市长。

诡异的是,当年正送着股票,1997年11月,张大生突然病故。但据说,张大生不是病故,是伤故。大庆联谊上市后的首次股东大会召开前夜,张大生突遭枪击。张侥幸未死,但住院20多天后,出院前猝死。

曾荫权负重港股保卫战

1998年8月,国际金融对冲基金强攻港股,抛售港元达460亿。香港金管局奋起救市,到10月30日,香港恒生指数重返万点大关,港股保卫战结束。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荫权率众交战,也承担着道德的考验。战事将完,曾荫权写给在加拿大弟弟的一封信公开了:“今次政府在股票和期指市场有所行动,是迫不得已的决定。但我和我的同事,却因这政策决定被判上了破坏自由经济的罪名。面对种种指责,我当然不好受。你知道我向来奉行自由经济,因为我认为这是香港成功的基石。香港是投资者的天堂。但试问一句,如果这个自由市场受人操控,令利率和资产价格与经济基调脱轨,更令市民、本地企业和国际投资者终日人心惶惶,担心港元会因承受不起冲击压力而脱钩,这是我们所愿意见的自由经济吗?”

2010年8月23日,菲律宾人质案造成香港游客8死7伤。其时曾荫权任香港特首,他亦以家书的形式表达哀思,宽慰人民。

善庄吕梁人间蒸发

2001年1月1日晚,在北京北辰花园别墅的家中,吕梁接受记者采访,讲述他坐庄操纵康达尔(1999年底改名为中科创业)重组,最终一泄千里的故事。吕梁又名吕建新,记者出身,玩媒体于股掌之间。1999年春,吕梁以K先生的名义,在媒体上发表世纪末资本市场的对话,“讲政治,做大势”,堂而皇之地为自己抬轿子,据说最多时吕操纵的资金达54亿元之巨。吕梁自称为善庄。

从1月1日见了记者之后,吕梁一直坐在自己家里接待友人,接受采访,整理文件,写作。据说,春节前他已写了6万字。但是,当公安人员找他时,他失踪了。在他的办公桌上,有几张纸,写满了经常往来的记者的姓名、电话。害得公安还得向记者打探:吕梁去哪了?

在中国股市中,庄家有之,赚了钱跑到国外买房子买地过日子的也有。笑嘻嘻地站出来承认自己是庄家,然后就失踪了,吕梁是第一爷。

吴敬琏是不是地球人

吕梁毒化了股市空气,吴敬琏拍案而起。2001年1月13日,吴在央视《对话》栏目中,把中国股市好一通说,后被概括为:中国股市像赌场,全民炒股不正常,中国股市市盈率太高。吴敬琏成了唱空的代表。

很多人对吴敬琏不忿。过了春节一开市,股市连拉阴线,一些股民在网上指斥吴敬琏把股市打下水,断人财路。其实,大多数股民是同意吴的说法的,也痛恨黑庄鱼肉散户,但也反对吴讲话造成的后果。脑袋想长远,屁股坐眼下,屁股永远指挥脑袋。2月11日,被号称股市唱多派的梦之队出场了,厉以宁、董辅礽、肖灼基、吴晓求、韩志国5将出马研讨会,引得记者把个会场围得水泄不通。严格说,研讨会上唱多派的发言言之有理,但这五对一的形式一出现,唱多派就输了,大家同情弱者,形式突然就决定了内容。

不论是学者还是传媒或股民,大家都痛恨政策市,都在理性地批判政策市的弊端,但在做事时,又无不在瞄着政策,有意无意地以自己的理解去解释或曲解政策,去放大政策的能量。吴敬琏动了感情:碰到中小投资者不能理解我时,我就常常忍不住引用捷克一位新闻记者伏契克的话,“人们,我是爱你们的,你们可要警惕啊!”疑似上帝的声音。媒体的回应是:吴敬琏是不是地球人?

刘姝威600字打破蓝田神话

2001年11月,中央财经大学研究员刘姝威给《金融内参》写文《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之后各家银行纷纷停贷蓝田,蓝田股价一路下跌。12月13日,刘姝威接到蓝田集团所在地湖北省洪湖市法院的传票,案由名誉侵权,索赔50万元。刘问法官,你知道《金融内参》是什么密级的吗?报送范围是什么?法官愣了,说知道。刘说,你们怎么能拿着蓝田窃取的国家机密作为证据来立案?12月12日《金融内参》软了,声明说“本刊第16期刊载的《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一文,纯系作者个人观点”。2002年1月,蓝田瞿兆玉被拘。

赤裸首富丁磊尖叫

2003年10月13日下午3时59分,网易(NTES)股价雄踞70美元高位。丁磊是网易创始人,32岁,58.5%的控股大股东。70美元股价时,意味着丁磊的财富达91亿人民币。与中国以往的富豪相比,丁磊们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们开拓网络新空间,寻找挣钱的新天地,不像传统的房地产商批地拿贷款盖房子;他们交到NASDAQ的财务报表面临严格的监管,不像此前红色、灰色甚至黑色资本家的发家史,其中总有一些不宜为外人所知。丁磊们是赤裸的,从投资、运营到发财,丁磊们都是干净透明的,是没有原罪的理直气壮。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丁磊们是第一批纯粹的市场经济新生儿。

陈久霖巨亏5.5亿美元

2004年11月,中国航油股份有限公司在石油期货交易中损失5.5亿美元,陈久霖被新加坡初级法院判刑4年。2009年初陈久霖出来了,他第一个感觉是委屈,责任不应一人承担,中航油做石油衍生品交易,是经过集团董事会、证监会和民航局批准的。2010年,陈久霖出任中国葛洲坝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名字也改为“陈九霖”。国家不仅兜下了中航油的亏损,也兜下陈九霖这位爷。

杜双华借股市出难题

日照钢铁集团先前乃民营钢铁大佬,然而日钢难逃被国企山东钢铁重组的命运。风声日紧,2009年5月杜双华急购入香港上市公司开源控股股权,后开源控股以52亿港元的高溢价收购香港誉进发展股份,而誉进间接拥有日钢核心企业30%的权益。几番腾挪,日照钢铁的30%成了香港上市公司。这就给山钢重组日钢出了难题,上市公司要以股票市值作为并购价格的依据,而不能以企业净资产价值为准,这意味着山钢重组日钢要掏更多的银子。日钢的评估价为242亿元,杜双华认为应为280亿元。杜双华借着资本市场给政府出难题,但政府决心依然。到2010年底,早已过了山钢重组日钢的期限,因为山钢没钱。

从此王健不上会

1989年10月王健去职深圳发展银行副行长,一肚子气。之后他被“绑”去,和禹国刚携手筹建深交所。1991年7月10日深圳开救市会,会上王健突发大面积心梗,从此退居二线。

1992年王健成为证监会发行委员会的首批委员。王健回忆说--第一次让我去北京开审批会,第一天就给了十几家上市公司的资料,资料里还夹有某领导的条子“我认为这个企业不错”,暗示让评审会过关。我还就认真看了这个公司的材料。第二天我没客气,说“既然有领导条子,我们还走什么形式,不用审算了”。那是家吉林企业,拼凑业绩,我坚决反对通过。第三天我还是不同意。以后再也不让我去开会了。

6中国企业物流管理发展30年 篇6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供应链专业委员会

邱伏生 颜家平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随之带来市场竞争的加剧,管理观念的更新。政府和社会开始对物流的重视,使物流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物流企业蓬勃兴起,企业物流日新月异。物流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日益体现,成为真正的“第三利润源”。

中国的企业物流管理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理。从解放以来到“文革”之前,企业物流处于基本封闭式的管理。“小而全”和”一切靠自己”是当时流行的管理模式。但是,到“文革”之前,已经有一批专业物流公司在一些大中城市里建立起来。“文革”中,物流的发展与其他行业一样,处于停滞和倒退的状态。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和发展成为全国工作的重点,我国经济加快发展的步伐,国内商品流通和国际贸易不断扩大,造就了物流业的发展。但是企业物流还是处于割裂的模式,基本上按照计划经济模式生产,国企思维作为代表,库存控制、物流、仓库、都基本上属于财务、采购和销售三个部门,根本没有配送的概念。当时的企业是以发展和提高生产能力,满足计划需求为主要目的,根本没有,也不需要物流的管理。各个企业建立自己的运输部门,添置卡车等运输设备和扩大仓库面积是当时的企业物流管理发展主流。但是,一批学者和政府机构人员开始与日本交流学习物流的知识和物流管理,是处于启蒙阶段。1989年4月,第八届国际物流会议在北京召开,物流的概念正式引入中国。通过建立合资企业从日本、美国、德国等引入企业物流管理的概念和在企业具体的操作流程。政府、企业也在不断探索什么是物流,什么是企业物流管理。运输、进出口、海关等开始出现了专业运输公司为主的模式,加之外资物流公司进入,物流概念开始在我国普及。在物流业开始发展的大环境下,加上日本丰田公司精益生产管理中JIT物流模式的引进,企业的传统物流管理模式开始受到冲击,许多先进企业把企业管理改进的着手点和落脚点放到了企业物流改进上,专职物流部门的建立,内部物流一体化管理和外部物流剥离外包等改进措施在企业中得以落实。而真正经典的企业物流管理的里程碑是,海尔在企业物流管理上的探索和改革成功。

海尔物流成立于1999年,海尔物流在当初的物流重组阶段,整合了集团内分散在28个产品事业部的采购、原材料仓储配送、成品仓储配送的职能,并率先提出了三个JI丁(Just in time)的管理,即JIT采购;J1T原材料配送、JIT成品分拨物流。通过他们,海尔物流形成了直接面对市场的、完整的以信息流支撑的物流、商流、资金流的同步流程体系,获得了基于时间的竞争优势,以时间消灭空间,达到以最低的物流总成本向客户提供最大的附加价值服务。依托海尔集团的先进管理理念以及海尔集团的强大资源网络构建海尔物流的核心竞争力,为全球客户提供最有竞争力的综合物流集成服务,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海尔物流注重整个供应链全流程最优与同步工程,不断消除企业内部与外部环节的重复、无效的劳动,让资源在每一个过程中流动时都实现增值,使物流业务能够支持客户实现快速获取定单与满足定单的目标;海尔物流凭借先进的管理理念及物流技术应用,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授予首家“中国物流示范基地”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也先后获得“中国物流百强企业”、“中国物流企业50强”、“中国物流综合实力百强企业”和“最佳家电物流企业”等殊荣。海尔物流的探索和改善成功,打开了我国企业物流改善的大门,人们开始纷纷效仿海尔,推动企业物流管理改革。但是,能够对传统企业物流管理进行改革探索的企业主要是一些合资企业,或者像海尔一样的具有先进物流管理理念的国营企业。而这些企业是屈指可数的。大部分企业仅仅是听说了物流这个名词和概念,对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具体操作方法不甚了解。所以我国的物流成本占整个成本的比例仍然一直居高不下。企业物流管理还仅处于星星之火阶段。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把大力发展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1999年“物流会议热”,2000年的“物流园区热”,以及2001年开始的各个行业物流管理的探讨一时风起云涌。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物流业的快速崛起,中国的物流行业开始以一个产业的身份,真正进入了一个理性的发展的阶段。特别是2001年开始的政府对物流行业进行公开的支持和关注。2001年3月,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联合印发 《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同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物资流通协会更名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各相关行业协会共同推进物流业发展。中国企业界和物流界对物流的认识取得了跳跃性的进展,人们不再简单地认为,“仓储和/或运输就是物流”,或者“配送就是物流”,而是开始从供应链管理的高度和物流为企业所创造的经济增加值的角度,来衡量物流的作用。因此,从1999年到2001年被称作是中国物流提升年。2001年12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迈出新的步伐,外资物流企业 “抢滩”中国。国有物流企业重组转型,民营物流企业加速成长。国有、民营、外资物流企业在竞争中合作,出现了“三足鼎立”,共同发展的局面。

物流企业的发展必然要与企业物流联动。物流企业的高速发展和迅速扩大,对企业物流管理起了很大的影响,他制造一种环境、一种氛围。推动着对传统企业物流管理的改造,而企业物流一方面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也受到内部成本的压力。在经济高速发展形势下,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业成本降低要求不断加强,而像日本丰田、中国海尔等企业的物流管理模式带来的先进理念、经济效益是有目共睹的。而且,物流是“第三利润源”开始深入人心。从东部沿海企业开始,纷纷对企业的物流管理进行改造。又一批企业因物流改进,取得良好效应而名声大震像上海梅林正广和的“物流水网”,TCL的家电物流网络,宝洁公司等等。而其中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对企业物流管理进行改造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上海通用在建厂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上采用实施SAP的IS-AUTO系统,并选择惠普为IS-AUTO系统提供咨询与实施服务。与其他产品的制造不一

样,汽车制造是一辆车就是一个订单,一辆车有近2万个零部件、2000多道工序,物料是要按工序排好的,计算精度必须要以车为单位、精确到每小时才行,一句话概括,就是所有的效益都在供应链上。供应链的顺畅与精确,是信息系统肩负的主要任务。其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对整个供应链业务的整合。” 它覆盖了上海通用从接订单到给最终用户交车的整个流程,并且与经销商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工厂底层管理系统等形成紧密连接,其最大的特色是按需定制、柔性管理。物流实物流管理上采用多频次,少批量配送上线的看板管理。在采购和销售物流上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采用循环取货、可回收包装等精益物流方式。这些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在上海通用实施后,降低了企业库存,减少了仓库面积和管理成本。加快了资金的流转。提高了上海通用的竞争能力。这几年,上海通用的汽车销量一直名列前茅,先进的企业物流管理功不可没。

在一批大型企业的带动下,各个企业纷纷仿效对本企业物流管理进行改早,造就了企业物流管理改进的灿烂春天。它的标志是:

1、在我国,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领导都已经意识到企业物流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在国家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第一次将物流列入了现代服务业的范畴之内。各地政府,相关部门、行业都先后开展城市物流规划、企业物流管理试点等工作,物流被认为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2、国内物流和配送服务已有较快的发展,交通运输企业、仓储运输公司纷纷建立大规模的物资配载(配送)中心,组成专业运输车队,以大型企业为主要用户,展开以配合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社会物流服务,社会物流能力正在形成。这一切都说明,我国企业推行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构建企业物流战略,从环境上讲,条件已基本具备。许多企业已经将自己管理的运输和仓储业务剥离出去,交给第三方物流管理。

3、在这几年的企业物流管理改造中,各类先进的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给我们提供了改造的方向。如.JIT“拉动式(Pull System)”物流管理模式、.ERP——企业资源计划/MRPⅡ——制造资源计划、BPR——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等。各个企业根据本身的实际情况,学习和采用相应的管理模式。

4、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的进步为企业推行现代企业物流管理准备了充分的技术条件。ERP MRP系统,EDI技术系统等新兴电子科技的应用。给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带来极大的便利。企业物流管理开始引进、建立和运用这些信息技术,通过电子网络控制整个企业物流的运作。先前上海通用的例子就充分证明了这个道理。

5、企业开始对内部局部物流整合,实现企业内物流一体化和外部一体化。形成供应链的雏形。

6、企业物流管理标准开始建立,目前,几家大型汽车制造公司都制定了企业物流操作指南,作为自己和供应商的物流管理标准。这些标准的推行,使得有关企业在物流管理的改进上有了衡量的目标。对企业物流管理的规范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08年,全球爆发了金融危机并波及到我国,为了对付这个全球性的重大危机,国家出台了十大规划纲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就是其中一个《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是推动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规划》对中国物流业和企业物流来讲,是一个纲领,是一个强大推动力,是一场及时雨。《规划》中特别提到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要求“加强对制造业物流分离外包的指导和促进,支持制造企业改造现有业务流程,促进物流业务分离外包,提高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适应现代制造业物流需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升物流业为制造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制定鼓励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相关政策,组织实施一批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示范工程和重点项目,促进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联动发展。”

《规划》对企业物流状况进行了分析,这几年,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同时,一针见血地指出“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物流运作模式还相当普遍。这就告诉我们今后企业物流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尽快地、逐步改造这些企业的物流运作模式,使其适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企业物流的主要发展方向是;

1、采用培训和典型企业经验介绍等方式,在企业领导头脑中,建立现代企业物流观念,摒弃“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物流运作模式。在企业里,设立独立的物流管理功能和职能部门,全权负责企业的物流工作。改变库存控制、物料需求、采购、生产计划、需求预测、销售网络等职能被分布在财务、生产、营销、销售等不同部门中的状况。

2、大力培训企业物流人才。要在各高校设立企业物流专业,各地政府要开展专门的企业物流人才培训。只有有了人才,才能吸收、实施现代企业物流管理。凡能够实施现代物流管理的企业,必有一批企业物流管理人才在运作该企业的物流。

3、组织专门人才或物流咨询公司对各企业各自的物流现状进行分析,分析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根据企业供应链的要求,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建立项目小组专职进行改进。改进需要分层次、分阶段,逐步推进。但要坚持不懈。

4、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企业物流管理要摒弃手工操作方法,采用电子信息网络管理。通过网络管理,改变一些落后的传统管理方式。实现电子网络信息流的快而全,覆盖面广的优势。在实施电子网络系统时,要同时采用一些先进的技术进行辅助,应用于物流信息系统中,如条形码、电子数据交换、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射频技术等。

5、在企业物流管理中,运作依靠第三方物流公司。将企业的部分或全部的物流功能进行剥离,外包给专业的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公司作为物流专业服务提供者,具有快捷、安全、服务水准高、成本低的特点。它可以整合整个供应链

上的物流进行统一运营,以降低整个物流系统的作业成本。

6、学习和采用具体物流作业中的新技术。包括运输技术、仓储技术、包装技术、标识技术和集裝单元化技术。但这些技术的完善和成功实施不是一个企业或物流部门力能所及的,需要整个国家的基础实施的完善和有效管理的配合。在未来,电子网络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经营方式将以第三方物流为主导,管理方式采用供应链管理,物流技术全面先进。物流不再是危险、繁杂、笨重和肮脏,而是安全、快捷、高效和绿色环保。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流管理也会随之发展。现代企业物流系统在实现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效益。会给我国的现代化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邱伏生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供应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上海天睿物流咨询有

限公司总经理

颜家平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供应链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法雷奥汽车电机雨刮

中国高等教育30年发展回望 篇7

一、中国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实现了重大战略转变

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在“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观念改革是先导”的感召下,其办学理念发生了重大变革,并顺利实现了“八大”战略转移:一是实现了由“国有大一统”的办学体制向“一主多元化”的办学体制的转移;二是实现了由“条块分割式”的领导体制向“中央和省市(直辖市)、以省市为主”的领导体制的转移;三是实现了由“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管理体制向“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的管理体制的转移;四是实现了由“单一的投资体制”向“多渠道投资体制”的转移;五是实现了由“以知识为本、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向“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的转移;六是实现了由“统招统配”的招生就业制度向“面向市场、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学生自主择业”的招生就业制度的转移;七是实现了由“全封闭的本土化教育模式”向“全开放的国际化教育模式”的转移;八是实现了由“大学办社会”的后勤管理体制向“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体制的转移。1

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六大突破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坚持“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思想观念改革是先导”推进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高校办学体制改革的突破

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彻底改变了国有化和条块分割的办学格局,打破了大学全部由政府包揽一切的大一统的传统观念,初步构建并形成了多元化的办学模式,扩大了地方政府与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

经过30年的探索,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原则与方针,自上而下地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全面展开,打破了高等教育举办者、管理者、办学者等三权集于政府主管部门一体的管理格局,理顺了政府与高校、高校与社会、中央与地方、国家教育部与中央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扩大了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力与服务范围;建立和完善了以中央和省(直辖市、自治区)两级管理、以省(直辖市)级政府统筹管理为主,条块有机结合,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管理新体系与运行新体制。

(三)招生与就业体制改革的突破

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了考试评价和招生选拔制度,注重并加强了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放宽了考生入学年龄的限制,逐步走向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宽广大道;顺利实施了适当缴费上大学的制度,建立和完善了贷学金以及奖学金制度,尤其是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提供和程度不同的帮助,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所有高校几乎都实行了弹性修业年限制以及更加灵活的学分制;改革了高校毕业生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建立并实行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管理制度。目前,一个由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体系与运行机制已经基本形成。

(四)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突破

30年来,经过不断地深化改革,中国高等教育成功地实现了政府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理想目标:“要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截止2006年底,我国的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预算内教育经费已经高出了15%的比例。到目前为止,一种以政府投资为主、家庭和社会共同分担、多元参与的高等教育混合性投资体制已经基本形成。

(五)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与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突破

从1999年开始,国务院在全国高校进行了大规模地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大部分高校基本上实现了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新建和改造学生公寓4300万平方米,已经超过建国50年累计建设的3200万平方米的总和。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高校办学模式与办学观念的深刻变革,这对我国高等教育在新世纪更好更快地保持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六)高校教学改革的突破

30年来,高校素质教育工程得到落实,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大大拓宽,法制教育力度不断加大;高校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尊重学生人格,构建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教学课程体系:即教学目标由专才培养转向通才、复合型人才、综合型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专业设置、课程与内容改革在基本稳定基础学科规模的同时,发展了一些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重点发展了应用学科,并培养了一大批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计算机、生物技术、新材料、电子通讯技术、医药、自动化等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加快培养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急需的且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法律、金融贸易、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并将现代信息技术等先进教学手段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之中,如多媒体教学等。除此之外,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成效显著,基本上打破了高校学术研究与社会企业发展的隔绝状态,大部分高校立足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并建立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已经形成了或正在形成着发展势头比较强劲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为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科技园区、改造传统产业与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与培育区域经济和发展新的增长点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原创性贡献。2

三、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得到了既快又好的发展

从197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得到了快速增长。据教育部《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公报》统计资料显示:1978年,我国高等学校共有598所,在校本、专科学生共计85.63万人,研究生10934人;专任教师20.62万人,其中正、副教授1万人;到2000年,我国普通高校增加到1041所;2004年增加到了1731所;截至2006年底,我国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共有2311所,其中普通高校1867所,成人高等学校444所,专任教师107.6万人,其中正、副教授5.8万人,在校本、专科学生规模达到2500万人,研究生11.6万人。3

从2000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得到持续扩大,高等教育的发展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据教育部统计,截止到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已从1998年的108万人增加到了268万人,三年增加一倍半。全国各类高校在校生已由1998年的643万人增加到了1300余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3.2%;硕士研究生从15万人增长到了25万人,博士研究生从4.5万人增长到了7.7万人,普通高校校均规模由3335人提高到了5870人。办学效益明显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在育人模式和人才培养结构等方面更体现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特色,继续教育的规模和水平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总之,这30年来的改革与发展始终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好势头。4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在校生已达到2500万人,总规模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大致也持续了四个时间段:一是1996年,我国本专科的毕业生数量是187万,位居世界第一,而美国是171.23万人;二是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已经达到1462万,总规模超过了美国;三是2004年,我国在校学生规模已达到2000万人,本科毕业生148万,超过了美国授予学士学位人数的14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四是2006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达到了22%。总之,我国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数都在不断地持续增加。5

四、中国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办学模式日趋成熟

1985年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要“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做出了“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规定。此后,我国高校办学模式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30年来,高校不仅各种“共建模式”、“合并模式”、“联合模式”有了迅速的发展,而且“民办模式”、“国有民办模式”、“一校两制模式”、“多校区办学模式”等也在各地蓬勃兴起。这些办学模式具有各自鲜明的特色:一是在目标上,强调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二是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科学的教学与多种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综合;三是在培养方式上,注重教育、科研与企业工业的结合。比如,创建于1993年的浙江“万里办学模式”,当初仅有100万元投资,至今已拥有1.3万学生和6亿多元的固定资产,被视为当今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奇迹。其办学模式的特色,可用三句话概括:即“公共产品民营化”、“学校运行市场化”、“办学机制社会化”。由此可见,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走具有中国特色化的办学道路,以鲜明的特色立校,其办学模式越来越多样化,并日趋成熟。6

五、中国高校教育质量与办学水平提高显著

(一)高校教育质量与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30年来,我国高校始终把育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两课”改革,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养都有了明显提高;学校对教学的经费投入也有了较大幅度增加,教学设施和装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多媒体教学手段被广泛运用,相当一批高校便开始使用原版英语专业教材和双语授课。

(二)高校学术水平和办学实力大大提升

根据教育部《2001年全国教育事业公报》统计资料显示,高校的科研经费已从1996年47亿元增长到2001年的173亿元,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也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截至2001年底,全国高校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250项,占全国授奖总数的50%;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1022项,占授奖总数的34%;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100余项,占全国授奖总数的26%。高校每年发表的国内外科技论文占我国发表论文总数的60%以上。“九五”期间国家实施的“211工程”,中央和地方及有关高校共投入资金达180多亿元,重点建设了101所高校,602个重点学科,建成了具有中国现代化特色的教育科研网和图书文献保障系统,现代化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等公共服务体系和一批基础设施,尤其是“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成功推进,较好地带动了全国高校办学水平和学术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高校师资队伍整体质量和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30年里,教师队伍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高学历教师的比例有了较大的增加,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脱颖而出,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思想和业务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教育部成功实施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到目前为止,已有532个学科共聘任了583位特聘教授和133名讲座教授,对吸引、遴选、培养、造就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带动高校重点学科建设,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高校的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校园环境建设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30年来,教育部在全国高校陆续建立了近300个理科、工科、文科和经济学等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并形成了上千个重点学科;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各省市也分别建立起了大批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在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高校校园建设力度普遍加大,学校面貌为之一新。7

六、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取得了一大批富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可以把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30年分为启蒙拓荒、积累探索、深入拓展三个阶段。

(一)“启蒙拓荒”研究阶段(1978-1988)

这个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当时担任厦门大学副校长的潘懋元教授和时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的顾明远教授以及北京大学的厉以宁教授。其标志性研究成果是1984年潘懋元教授主编的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的出版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高校管理部门和高校教师对高等教育理论学习和研究的巨大关注,在此基础上有700多所高校和几十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了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并注册出版了几百种与高等教育研究有关的刊物,同时还成立了80多个全国性和地方性的高等教育学会和专业学会。这个阶段的高等教育研究的主要特点是“发展快、规模大、影响广”。一是紧密联系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实际开展研究;二是自下而上地发动和自上而下地规划、组织开展研究;三是研究队伍以专职和兼职为主。

(二)“积累探索”研究阶段(1988-1998)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的积累探索新阶段。这一研究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积累资料、培养人才、进行理论探索”。其主要标志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先后批准在厦门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设置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予点,批准在40多所院校设置硕士学位授予点;以此同时,教育部还批准了厦门大学的“高等教育学”学科专业为重点学科加以建设。同时,相继派出相当数量的人员出国留学。在培养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人才方面,这个时期取得的成绩是十分显著的。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研究人才已达3000余人,每年平均发表的论文、译文都在15000篇以上,专著数十种,并有400多种高等教育研究刊物注册出版。8

(三)“深入拓展”研究阶段(1998-2008)

这一阶段的高等教育研究在前两个研究阶段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深化研究,甚至掀起了新的研究高潮,既有所继承,又有所发展,并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第一,群众性的高教研究活动蓬勃开展。除了高教专业研究人员之外,行政管理人员与高校教师也积极加盟,并积极参与研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前沿问题或热点、重点、难点等问题。因此,理论工作者、行政领导和高校教师三结合研究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无论是在参与高教研究的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第二,高教研究队伍逐渐壮大。专职研究人员与兼职研究人员密切合作,研究队伍越来越壮大,并涌现出了一批富有创造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研究专家与学科带头人。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更加紧密结合,尤其是在开展学科基本理论研究的同时,紧紧围绕“并校改革——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这一个核心问题,主要抓住并校改革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和“相关理论问题”等一些重大实践问题的解决为主攻研究方向,即重视并校改革的深度融合问题、政策问题、基本理论与学科诸多体系构建、数据库建设与基础性研究(包括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史资料的整理、经验总结、现状描述、与高等教育相关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的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等)。在研究方法上,一方面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方法并用,另一方面重视运用与借鉴多学科齐头并进的科学方法开展研究。

第三,领导重视,研究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围绕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建立并完善了有关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管理制度,并加强对高等教育研究工作的组织管理与学术领导。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各高校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点与硕士点都不遗余力地发挥了各自的优势与特色,在培养高等教育学术骨干及开展学术活动方面,做了大量的组织指导与管理等重要工作。如厦门大学研究科学学院、北京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等单位长期坚持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有的则在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等领域为高教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做了大量基础性与开拓性的工作。

第四,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高教研究成果。自1999年以来,仅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中国高等教育》三大权威高教专业杂志上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就有上万篇。9

七、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合作交流规模不断扩大

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合作交流取得了巨大进展,并顺利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法》提出的高等教育与国际交流合作的预定目标。

(一)对外合作交流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2006年底,我国已与184个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并签定了“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中欧高等教育合作协商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教育部长峰会、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亚洲教育北京论坛等合作交流协议。仅2006年国家公派出国的留学生就有7200多人,自费出国留学生多达12万人,2007年首批选派3952名博士到世界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学习。来华留学人数也在快速增长。“十五”期间年均增幅高达20%,2006年来我国的留学生为16.3万人。另外,我国高校与其他国家的高校互派各领域的专家、访问学者以及交流考察的项目和人数也在不断地增加。到目前为止,我国与国外合作办学的机构发展到了1000多个;采取联合培养、合作科研等方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未来领军人才,与有关国家政府部门签署了190多个高层次联合培养协议,与32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相互承认学历学位的协议,并在6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90多所孔子学院。10

(二)出国留学人员学有所成

截至2006年底,我国出国留学人员达到106.7万人,回国人员27.5万人,这些回国留学人员已经在我国各行业、各领域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比如,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中72%的人是留学回国人员;国家自然科学奖项获得者的第一完成人中66.7%的是留学回国人员;科学院院士中的81%和工程院院士中的54%以及教育部直属高校校长中的80%、博士生导师中2/3的人员都是留学回国人员,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边派遣边收获的黄金时期。

(三)对外合作交流打破了我国大学封闭式的办学格局

如清华大学2005年一年接待各类外宾2.8万人次,并有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一批高水平的海外大学校长造访,长年在清华大学工作的海外专家多达700余人,一年内在校内召开国际会议达78次之多,一年内公派师生出国考察学习达4200多人次。目前,我国一个全新的开放办学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11

摘要:中国高等教育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就:一是办学理念顺利完成了划时代的战略转移;二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三是高等教育规模得到了既快又好的发展;四是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办学模式日趋成熟;五是高校教育质量与办学水平显著提高;六是高等教育研究取得了一大批富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七是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合作交流规模不断扩大。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主要成就

注释

11.杨德广.中国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的八大转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8,(2):115.

22.王德广,刘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三十年的六大突破[J].高校教育管理, 2008,(5):38-39.

33 .教育部. 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公报[EB/OL]. http://www.cqjy.com/xxck/ShowArticle.asp?ArticleID=1750, 2007-03-10.

44 .周济.历史性的跨越,新征途的重任——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近期回顾和展望[J].中国高等教育, 2002,(17):3-4.

55 .纪宝成.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转变[J].中国高教研究, 2005,(2):3.

66.董泽芳.现代高校办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2,(3):61.

77.周济.历史性的跨越,新征途的重任——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近期回顾和展望[J].中国高等教育, 2002,(17):3-4.

88 .蔡克勇.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高教研究, 2002,(7):8-10.

99.谢安邦.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复旦教育论坛, 2006,(2):12.

1010 .杨德广.中国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的八大转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8,(2):115.

中国“迁都”传言30年虚实 篇8

总之,庞大的国家机器在北京日渐狭小的城市空间里,也体会到了“北漂”的压力。这也正是为什么庙堂与江湖之间,30年来周期性出现“迁都”提议,而且成为一个常谈常新的国家谈资——

北京在理论上从来都不是最佳选择

无论如何,此次保定从“功能”上变成首都的一部分,在相当程度上也“粉碎”了在中国周期性出现的“迁都”学说。

换句话来讲,就是以往的“迁都”学说从来绝少将保定纳入观察视野。因为他们认为,从每一个数值上来看,保定,包括北京都偏离了中国的重心。

比如一项由中山大学副教授钟晓青参与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我国生态中心计算方法及定迁都生态安全损益分析》,从技术角度拆解分析了定都北京的利弊,以及未来迁都的可能性。

而简单来说,这项研究建立在假设中国的首都应该位于“重心”的位置——版图的重心、人口分布的重心、经济总量的重心等基础上。

按照钟晓青的计算,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中国“迁都”可能产生以下七个备选地址,它们分别是——

陆地重心,甘肃定西,一个去年发生过6.6级地震的地方;版图重心,重庆石柱,革命老区; 人口重心,河南桐柏,一个1984年就被河南省省政府确认为老苏区的县城; 经濟重心,江西高安,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生态重心,湖北十堰,山沟里的汽车城; 水资源重心,重庆涪陵,“中国榨菜之都”; 粮食重心,河南杞县,以出产大蒜闻名。

北京与这些备选地址相比,都有从600公里到近1500公里不等的距离。研究认为,时下一些社会问题的产生,也与北京所处的位置有关。比如“偏离人口重心,不利于民族团结;偏离经济重心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导致地区差异,贫富悬殊;偏离生态、水资源及粮食重心,增大运输费用,增加成本,加大了土地负担……”

对“首都”头衔最不感冒的城市

如果要细致圈定一个学术界所认为的“迁都”合适选址,比较主流的观点是将这一系列的重心叠加起来,再寻找一块基本都能圈住的地域。进入21世纪后,多位专家纯粹从学术角度出发撰文称,湖北与河南交界的南襄盆地是比较理想的选址,被称为南襄盆地方案——附近的河南信阳、湖南岳阳、湖北襄阳三地有关“迁都”的传闻流传开来,似乎也与此有关。

也就是在今年3月保定传出成为“政治副中心”之前两个星期,又一份有关迁都的建议被递交到全国政协秘书处。提案人系全国政协常委、广东省侨联副主席李崴。《江门日报》报道说他赞成的迁都方案,也是在互联网上被网友不断完善又变形的南襄盆地方案。

到目前为止,公开媒体报道过的“迁都”方案中,另外一些比较有市场的提议是首都迁往陕西西安。陕西对迁都动议的热情,也来自于一些本省籍的两会代表的想法。2000年前后,他们希望通过迁都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结合,彻底打破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历史。

唯一对迁都态度与其他城市不同的是上海。还是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和委员因为“北京雾霾越发严重”,再次建议迁都。其中,有关上海成为备选城市的非官方消息,在新浪微博上被讨论超过20万次,天涯社区一则关于迁都上海的帖子,点击量则一下超过四万次。

人民网报道说,从网上观点判断,上海网民对首都的头衔并不感冒。

上一篇:思政课社会实践报告下一篇:小学成语苏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