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歌舞音乐说课

2024-10-14

非洲歌舞音乐说课(共8篇)

非洲歌舞音乐说课 篇1

《非洲歌舞音乐》说课稿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第五单元第十一节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第五单元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

我说课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

一、说教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这一章节中非常重要的一课。

非洲音乐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人传统音乐。在非洲音乐中,节奏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是非洲音乐的灵魂。而非洲鼓在乐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整个乐队的灵魂。绝大多数情况下,非洲的音乐和舞蹈是紧密结合的。

《非洲赞歌》是一首加纳民歌,歌曲乐句短小,曲调音域窄,类似于说白,伴有喊叫声。伴奏乐器是马林巴琴

《鼓舞》是由布隆迪圣鼓演奏,节奏鲜明而强烈,与舞蹈结合紧密。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非洲音乐中丰富多彩鼓乐和歌舞,以积极的态度参加于音乐实践活动,开阔音乐视野。

(2)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感受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及其丰富的感染力。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内涵及其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是:了解、掌握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

教具:为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我选用的教具是鼓、多媒体播放器、教学光盘、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

我认为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去感知、体验、理解、鉴赏音乐,就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为此,我精心设计了以下教法:

1、情境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音画情境,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双重感受下,体验到音乐表现的情绪,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更加有助于学生了解非洲歌舞音乐。

2、采用感知、体验、实践、探究的欣赏教学法,并结合“情境法”,使学生感受音乐表达的情感,积极参与探究实践活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又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三、说学法

欣赏音乐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为此我用以下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1、自主欣赏。通过自主聆听,感受音乐,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2、情感体验。学生通过丰富的音响资料,充分感受音乐形象,能用正确的审美观、科学的方法进行适当的审美评价。

3、探索表现。鼓励学生参与创造表现,锻炼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及音乐想像力。

四、说教学程序

在这一部分,我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层层深入,欣赏感受;探索表现,积极创新;拓展延伸,审美升华;完美结课。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首先,教师播放课件:电影片断《我是谁》。通过欣赏电影《我是谁》,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顺势引入新课,为新课学习做下良好的铺垫。

2、层层深入,欣赏感受。首先,欣赏《非洲赞歌》(1)、自主聆听,直观感受:

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非洲歌唱家卡拉巴罗比演唱的加纳民歌《非洲赞歌》,让同学们在欣赏中感受非洲音乐的特点(课件播放《非洲赞歌》音乐的音频视频)

欣赏完后,请同学们谈谈感受。2、理性展开、情感体验:

欣赏完后出示课件的乐谱讲解音乐特点。教师示范演唱简谱,师生总结音乐特点: 特点: 乐句短小,反复演唱,曲调音域窄,类似于说白,伴有喊叫声

引导学生了解乐曲的主奏乐器(讲解马林巴琴,并播放马林巴琴的简介图片音频)

(点击课件让学生们欣赏马林巴琴的音色)第二,欣赏《鼓舞》(1)、欣赏感受

我们来一起感受布隆迪圣鼓,看看这段音乐能给同学们什么样的感受。(播放《鼓舞》音像。)(2)、简介非洲鼓

非洲人偏爱打击乐器,尤其是鼓。鼓在非洲用途非常广泛,除了用于音乐、娱乐,还是部落民族的象征和传递信息的工具。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乐器也无法代替的。

通过欣赏,问同学们鼓舞有什么样的音乐特点,节奏鲜明强烈。在非洲音乐中,节奏占有重要地位,是非洲音乐的灵魂,他所独有的活力和强烈的感染力,让每一个听到的人都能深切的感受到他的震撼力。在这首《鼓舞》里面除了有鼓的表演还有什么表演形式? 歌唱、舞蹈。舞蹈也是非洲黑人最古老最普遍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他的舞蹈动作简单,突出了头得甩动和胯部的旋转摆动。从这可以看出在非洲音乐里歌、鼓、舞是一个结合紧密的统一体。从而我们又总结出两个特点。特点:节奏鲜明而强烈与舞蹈结合紧密。通过让学生自主聆听乐曲,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每位学生找到自己的感受点,积极的参与欣赏活动中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旋律、情绪、表现手段,总结非洲音乐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的体验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丰富审美体验。

3、探索表现、积极创新。

出示非洲音乐的节奏,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模仿,如:军鼓或用手敲击桌面、铅笔盒或拍手等方式进行模仿练习。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音乐,使学生处于一个载歌载舞非洲音乐的氛围中感受非洲鼓,使学生在探索表现中,亲身体验、感受其形式美、内容美,并达到创造美。

4、拓展延伸、审美升华。

联想非洲音乐对现实中的那些音乐有影响?(1)爵士乐

教师讲解为什么会对这些音乐影响?

(2)还有世界其他一些地区的音乐也都从非洲音乐中获得了丰富营养和启示。

踢踏舞和中国现代鼓,并欣赏片断。(点击课件)

通过师生共同探讨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的影响,并让学生欣赏踢踏舞和中国现代鼓舞,拓展、升华了本课的内容,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

5、完美结课

(1)、师生共同总结非洲音乐的特点: 节奏鲜明而强烈,是非洲音乐的灵魂。音乐与舞蹈结合紧密。歌舞中伴有叫喊叫,以抒发感情,增加音乐气氛。打击乐器--鼓在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

(2)、最后把黑人歌星---郝歌演唱的<非洲我美丽的家园>送给大家。(教师根据时间以及歌曲的情绪,适时示意学生伴随着音乐走出教室,结束本课。)

师生共同总结非洲音乐的特点,并欣赏与本课相关的课外音乐。这样的结课,学生久久沉浸在音乐美的享受之中,令人回味无穷。

教学后记:本节课是一节音乐欣赏课,以音乐为本体、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本课教学过程设计合理,方法灵活多样,做到有模式但不拘泥于模式。重、难点突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欣赏教学当中,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做到了以美感人,以美育人,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非洲歌舞音乐说课 篇2

作为一门跳跃和律动的艺术, 非洲黑人的歌舞音乐具有以下的音乐表现特征:

一、强烈的节奏感

黑人有着强烈的生命热情、冲动与节奏。节奏是黑人传统音乐的核心, 生命中的热情与冲动正是孕育于其中。他们对节奏的敏感度是任何国家的歌舞艺术所不能相比的, 这种节奏可以说是舞蹈动作的声乐化, “任何一个基本音乐的思想基础都是动作和声音动机的一致, 首先是节拍、节奏动机的一致”。节奏感是非洲歌舞音乐最突出的表现特征, 无论是宗教祭祀的颂歌还是祖先业绩叙事曲上都有明显体现。歌舞音乐中节奏具有复杂的特性, 传统黑人舞蹈音乐的节奏包括均分节奏和非均分节奏两大类。均分节奏就是在每小节中重音出现都是十分有规律的, 而非均分节奏是要根据音乐发展的需要进行变换, 从而导致节拍重音位置的不稳定, 小节线也无法均等的来划分时值。几个单纯的 (奇数和偶数) 节拍相互重叠, 演奏者演奏一定的节拍时就出现了节拍交替;演奏者不断改变其节奏拍子展示出高超的演技和创造性时, 就出现了复杂的交叉节奏。

舞者可以根据演奏着的节奏编排动作, 还可以即兴的对舞蹈的基本动作做出不同的加工处理, 但要和舞蹈的领鼓手或器乐家演奏的节奏线相一致, 因为整个舞蹈受这种节奏线的支配。节奏决定舞蹈的韵律, 也决定着舞蹈的风格特点。与东方细腻委婉的歌舞音乐形式相比, 非洲的歌舞音乐更加凸显粗线条直白的、简单心思的表达。

非洲鼓是节奏的语言表达者, 它们表现出来的“通话”是别开生面的。鼓声节奏强烈、音量悠远高亢、热情奔放, 有着很强的音乐表现力。集体击鼓或一个人同时击多只鼓时, 鼓声气势磅礴, 有如万马奔腾, 雄壮激越。如果说音乐是黑人文化的一笔重要财富, 那么鼓就是人们探视黑人音乐文化的一扇窗口。

二、歌者声音音色的力度与舞者的律动性

音乐是二度创作的艺术, 其表现力依赖于表演者的演唱, 因此非洲音乐的另一个特征是声音音色的力度。专业的歌者必须具备一定的重要条件, 首先声音要有力、紧凑、柔美或高亢;其次要有低哑喉音的音色, 并倾向于使用声音音域的两极音区;第三还要有即兴的创作词曲的能力, 对语言的自如表达及具有天赋的表演能力。

非洲黑人舞蹈音乐具有律动性强的鲜明特点。舞者们的动作粗犷有力, 感情炽烈, 善于以夸张的形体动作抒发自己的感情, 常常剧烈地甩动头部、起伏胸部、屈伸腰部、摆动胯部、扭动臀部、晃动手脚、跺脚等。这种大幅度的身体动作造成的强烈的律动感成为非洲黑人舞蹈音乐的又一特色。

三、社会群体性和大众性

黑人的歌舞音乐产生于劳动生活和社会生活中, 因而其音乐创作的出发点是出于自娱功能和带有一定社会目的的。歌舞音乐是与非洲的传统习俗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 群落的人们大多数都会参加到团体仪式的相关音乐活动中。音乐成为了民众化和社会化的活动, 它既强调艺术性, 又强调社会性、政治性和宗教性。

悠久的非洲音乐传统文化给予黑非洲恒久的生命力。在社会领域, 音乐活动可以凝聚黑人各族的团结, 更好的传承本民族的历史和社会习俗。在日常生活中, 自娱功能的歌曲很多, 每个部族成员都可以用音乐来消遣自己的闲暇时光, 从这个意义上说, 每一个非洲人都是歌舞演员。

非洲的群落是丰富多彩的, 孕育了风韵多姿的民族文化, 而不同的民族文化就如同一条流淌不息的大河, 从遥远的过去流淌到今天, 也成为一种确认民族身份的象征。歌舞音乐作为非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个部落有自己的一整套风俗习惯, 几乎涉及到的社会活动都要有配套的服务音乐, 并且世代相传。每个群落的民族文化宫殿里都呈现着色彩纷呈的音乐, 族人们用歌舞音乐表达着每一个重要时刻的到来。■

摘要:非洲的歌舞音乐体现了非洲各民族独特而乐观的生活态度, 它不仅仅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消遣方式, 而且也是构成社会整体所需的一种社会活动, 兼自娱功能和社会功能为一体。文章试图以歌舞音乐的表现特征为出发点, 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阐释。

关键词:非洲歌舞音乐,节奏感,声音音色的力度

参考文献

[1] (加纳) J.H.克瓦本纳·恩凯蒂亚 (J.H.K.Nketia) 著;汤亚汀译.非洲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2.

《非洲歌舞音乐》教学设计 篇3

【教材分析】:

《非洲歌舞音乐》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 第五单元。这一课所指的非洲音乐是按音乐文化范畴划分的,主要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黑人居住地区的音乐,因此在教学中可称其为“黑非洲音乐”或“非洲黑人音乐”。本课通过欣赏非洲民间的鼓乐和歌舞音乐,使学生体验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了解世界音乐,拓宽音乐视野。【教学目标】:

1、了解非洲音乐中丰富多彩的鼓乐和歌舞,以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开阔音乐的视野。

2、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感受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及其丰富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重点】: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教学难点】:了解、掌握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

【教学内容】:

(1)《鼓舞》(片段)(2)《男孩之舞》(片段)(3)非洲歌舞(片段)【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翻阅地图册,了解撒哈拉沙漠以南地理概况;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制成课件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对比聆听、讨论、教授等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播放《天天向上》表演片段,营造课堂气氛,组织课堂。

2、提问:“同学们刚才看到的是什么表演?”(鼓和舞蹈)

二、导入新课:

师:“我们班上有同学会跳街舞吗?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为大家表演一个!”(学生们热情高涨,推荐出一位同学上台表演。)

师:“刚才这位同学跳得很棒,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街舞又称hip-hop舞,由于它没有固定的条条框框,舞者可以随音乐节奏自由创编自己的、动作、是种本能的体现,最适合年轻人张扬个性,所以得到全世界青少年的欢迎。街舞虽然成型在美国,但要追溯起源,可寻找到遥远的非洲大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邻略非洲音乐的魅力。(大屏幕上展示课题《非洲音乐》)。

【设计思想】:非洲音乐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为了让学生能快速的接近非洲音乐,愉快地接受、体验它、进而喜欢它,我选择了以学生们所喜闻乐见的黑人----“街舞”和“鼓”为切入点,使同学们感觉到原来黑人音乐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产生一种亲切感,愿意去接近它、体验它,为下面的学习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情境。

三、讲授新课

1、分别请学生代表介绍课前了解的非洲。

2、老师补充。(出示非洲地图和有关非洲的图片。)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二)欣赏《鼓舞》

师:今天我们所要欣赏的非洲音乐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黑人地区的音乐。大家知道被誉为非洲音乐之魂的乐器是什么吗?

生:鼓。

师:很好。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其他乐器无法比拟的,鼓在非洲有多种多样的功能和用途。除了用于音乐外,还经常与宗教仪式紧密联系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在特殊的场合演奏的鼓乐(布隆迪圣鼓)。

1、边听边看书上图片和有关介绍。

2、感受音乐体现了什么样的特点?(热烈的、激动的、富有震撼性。)

3、听到了哪些声音?(呐喊声、鼓声、歌唱声。)

师:“圣鼓”表演时,不仅有歌声、鼓声而且还伴有简单的舞蹈,非洲人生活中的舞蹈是不可缺少的,而舞蹈又离不开鼓,接下来就请大家来欣赏一首为舞蹈伴奏的鼓乐曲《男孩之舞》(片段)。

(三)欣赏《男孩之舞》(片段)

1、感受音乐的情感特点。(奔放、热烈)

师:《圣鼓》和鼓乐《男孩之舞》让我们感受到了非洲鼓乐的奔放与热烈,我想请同学来谈一谈听了刚才的音乐,你能想象出非洲鼓乐演奏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吗?

(学生们各抒己见)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两段音乐中都是哪一个音乐要素在发挥主要作用呢?

生:节奏。师:对。非洲音乐中最突出、最主要的因素是节奏,鼓正是非洲音乐节奏的基础,是表达音乐语言的最重要的乐器。非洲鼓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无论是制鼓的材料、形状和演奏技巧都是独特的。非洲有几十种基本鼓形和数百种鼓的变形,大如水缸到小如茶杯鼓的形状有陀螺形、圆锥形、台柱形、正方形,还有各种飞禽走兽,甚至还有人形的鼓。持鼓的方法有把鼓置放在两腿中间,也有把鼓夹在腋下,或挂在颈上,持在肩上。击鼓的方法也多种多样。鼓的演奏方式有独奏、重奏和合奏,演奏带有很强的即兴性。(介绍非洲鼓的时候大屏幕展示各种鼓的图片以及和中国鼓的对比。)【设计思想】:在每一段音乐欣赏前先围绕音乐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提出问题和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和要求去欣赏,引导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展开积极的思考,充分发挥想象。适当地插入一些相关的介绍和图片资料,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起他们探索非洲音乐的兴趣。

(四)欣赏《非洲赞歌》引出乐器:马林巴。

1、歌曲《非洲赞歌》片段,听辨伴奏乐器音色。

2、师:音色类似于“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接下来欣赏《门库尔雅》,猜猜这个乐器该怎么演奏呢?

3、师:乐器名称?(马林巴)

如何演奏?(幻灯片展示)

三、创编拓趣

师:鼓是非洲人的亲密伙伴,他们经常会用丰富多变的鼓声来表达各种不同的情感,快乐的、激动的或是悲伤的。下面就请同学们运用节奏这个音乐要素来进行创编,体验一下非洲人的情怀。

1、分组练习。

A、课本84页节奏练习(1)、(2)、(3)。

B、可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如:击掌、敲打桌面等,形式不限。

2、分组练习节奏。

A、每组选一个代表把要表演的节奏写到黑板上。B、各组用不同的方式把节奏表现出来。(老师做简单评价)

3、学习模仿非洲人的舞蹈 师:在非洲人的生活中歌舞和鼓乐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非洲人的歌舞。

A、欣赏非洲人的歌舞片段。

B、请学生谈谈非洲歌舞的特点。(舞蹈伴随着歌唱,节奏强烈,伴奏乐器是以鼓为主的打击乐器,歌舞中常伴有喊叫,以抒发情感,增加舞蹈的气氛。)【设计思想】: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在音乐教学中要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普通高中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因此,在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都应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意识,重视艺术实践,将其作为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因此,在让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之后,为了让他们能更好地、更准确地了解非洲音乐的特点,对非洲音乐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设计了分小组创编节奏、等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使学生们在合作交流中体会到快乐,体会到真正非洲音乐的特点。

四、总结

1、请学生谈谈对非洲音乐的印象。

2、教师补充完善。

五、拓展与探究(课后作业)

秧歌舞设计的说课形式 篇4

固原市泾源县大湾小学 马雪云

本节课是一节音乐活动课,是小学音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民族的舞步》的第二课时。

音乐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强调要加强“听”、“奏”、“唱”、“演”、“说”、“写”能力的培养,就是要丰富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也就是说要丰富学生情感的表现能力。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演”即富有情感的肢体表现---律动、形体、舞蹈等方面的培养,由于多种原因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至现在的许多人在文娱活动中,唱奏有余而表演见拙、不会运用肢体更好的抒发、表现内心的情感。21世纪音乐课程标准注意到这一问题,在教学要求中提出:“培养音乐表演兴趣,有勇气、有表情地独自在众人面前演唱或演奏……。创编出有表现力的表演动作或表演形式,边唱边表演,丰富歌曲的表现内容。”在教材中也安排了相当数量的表演内容,“秧歌舞”这一教材,就是要通过教与学,让学生在音乐的实践中,培育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及节奏感。

本节课,我运用了新的教育理念:一切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一切为学生着想。教学中,我注重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并汇报,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和宣讲资料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教自己,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学的也有兴致。对于一些身体协调能力差的,我把“扭秧歌”简化成2/4拍的音乐律动,让学生用“两进两退”的步法带替了看似简单,实际上并不简单的“秧歌步”。用“两进两退”步法来实践、体验不同速度的2/4拍音乐,这一做法很好,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到“十字步”,对学生来说是很生疏的,一时间内很难运用自如。如果由于一时没能掌握而产生了心理障碍,将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用“两进两退”的步法带替“十字步”,并不是不要求“扭秧歌”要走“十字步”,而是将“十字步”做为知识介绍给学生,让接受快的学生走“十字步”,让接受慢的学生走“两进两退”,待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至熟练,再做统一要求。这样的分层教学利于保护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扭秧歌”用红绸、方巾、扇子做道具,已司空见惯。本课让学生使用节奏乐器“响板”和“串铃”,是别有用心的:

一、二拍用响板是“进”,三、四拍用串铃是“退”,用这种方法即提示了学生的动作,又培养了内在节奏感。还增加了节奏乐器的实用效果,用学生自己奏出的音响来烘托课堂气氛,对学生、对教学都是有特殊意义的。

彩色的非洲的优秀说课设计 篇5

彩色的非洲的优秀说课设计

《彩色的非洲》是一篇自主阅读课文,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描述了非洲的骄阳蓝天、花草树木、动物世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艺术风采,从多个方面展示了非洲的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突出表现了作者的真切感受──“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让人读后大开眼界,十分向往。由于课文篇幅较长,生字词较多,课前布置了学生充分朗读,自学生字词;课前还可布置学生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文资料,

教学时主要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对神秘的非洲充满了向往,那种强悍而粗犷的美,神奇而热烈的美无一不展示着非洲的魅力。他们急于更多的探索非洲,尽快地了解非洲,课堂上,在学生了解了“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蓝天、骄阳、植物世界、动物世界、日常生活、艺术这一基本问题之后,另一个问题地提出贯穿了整个学习过程:“你从文中的那些词句感受到了非洲色彩斑斓的美?”学生们们通过汇报,入情入境的朗读,适当的展开丰富的想象,对文本的解读既到位又合理。最后让学生总结从本课学习到的方法,了解课文的表达的顺序及其他一些写作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理解课文语言描述上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便于自己以后的写作。作业“学做小导游,向爸爸妈妈、亲戚朋友介绍你眼中的非洲”的布置,目的是让学生积累本课的优美词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歌舞剧与影视音乐范文 篇6

——以《歌舞青春》为例

摘要:对于一部卓越的音乐剧来讲,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或许使它有蓬勃的生命力,演员高超的演技或许使它更显丰满,能够拥有撑起一部音乐剧灵魂的力量的元素却只有音乐。随着科技与艺术的发展,从歌剧到舞台歌舞剧再到歌舞剧被搬上大银幕,每一步都是巨大的飞跃。可以说,一部优秀的歌舞剧是从现代艺术与艺术史碰撞的火花中产生的,是与歌舞剧的发展历程与其本身的思想感情不可分割的。

关键词:歌舞剧 影视 音乐 歌舞青春 故事情节

一、电影与影视音乐的起源

电影是音画艺术,眼睛和耳朵两个器官是在第一时间接收信息的。人们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的一大原因,就是想听声音刺激。电影能从无声发展到有声,这也正是人们对动效和声音的需求,期望能有除了摄影美术之外的表达形式。

为电影而创作的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演奏通过录音技术与对白、音响效果合成一条声带,随电影放映而被观众所感知。电影音乐是20世纪新出现的音乐体裁,有音乐的一般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在当代人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电影音乐的主要特征视听统一的综合性电影基本上是一种视觉艺术,但听觉要素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辅助部分。电影音乐是在影片中体现影片艺术构思的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气氛方面起着特殊作用。电影音乐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现代音乐体裁。

二、歌剧与音乐剧

如果说《猫》、《剧院魅影》和《西区故事》等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音乐剧是以情节和唱段取胜,那么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的原版美国迪士尼音乐剧《歌舞青春》,则是以扑面而来的偶像气息和热力四射的场面称霸一时。

和歌剧的区别是,音乐剧经常运用一些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乐器编制;在音乐剧里面可以容许出现没有音乐伴奏的对白;而音乐剧里面亦没有运用歌剧的一些传统,例如没有了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区分,歌唱的方法也不一定是美声唱法。音乐剧普遍比歌剧有更多舞蹈的成份,早期的音乐剧甚至是没有剧本的歌舞表演。

虽然著名的歌剧作曲家华格纳(Richard Wagner)在十九世纪中期已经提出总体艺术的观点,认为音乐和戏剧应融合为一。但在华格纳的乐剧(music drama)里面音乐依然是主导,相比之下,音乐剧里戏剧、舞蹈的成份更重要。音乐剧擅于以音乐和舞蹈表达人物的情感、故事的发展和戏剧的冲突,有时语言无法表达的强烈情感,可以利用音乐和舞蹈表达。在戏剧表达的形式上,音乐剧是属于表现主义的。在一首曲之中,时空可以被压缩或放大,例如男女主角可以在一首歌曲的过程之中由相识变成堕入爱河,这是一般写实主义的戏剧中不容许的。在《歌舞青春》这部青春作品中,音乐和舞蹈无疑是其中的重头戏。故事中的男女主角,在一次又一次的同台表演中,感情越来越深。他们的恋爱快乐并那么美好。《歌舞青春》这部影片,看似只是青春逼人再加上好听的音乐,其实却有让人蠢蠢欲动的超能力。

三、歌舞青春部分片段音乐细节赏析

新年舞会上的对唱为电影拉开了序幕,就像歌曲的旋律一样,故事自然放入展开,由一开始的紧张舒缓,逐渐深情而饱满。例如,我注意到,新年晚会上的歌曲,两人登台后,只有特洛伊独唱的第一部分是只有钢琴伴奏的,这让人听起来生涩而孤单,而凯碧欧拉开口时,伴奏就加入了出钢琴伴奏之外鼓点旋律,而两人合唱时伴奏就更加丰富,鼓点的运用和金属乐器以及钢琴旋律将气氛烘托到一个和谐的极致。而歌词就像是在叙述这个故事的发展一样,起到承上启下得作用。全新的旅程已经展开,没有谁会预料得到,就像紧接着凯碧欧拉的转学一样,这是她全新生活的开始,也是特洛伊的。

凯碧欧拉转到东高中的第一天是紧张而不安的,巧遇特洛伊带动了情节的发展,就像是钢琴的独弹遇到了跳动的鼓点。特洛伊作为东高中篮球队野猫队的队长,所有人都只关心他的篮球生涯,他是父母的骄傲也是校园的风云人物,没有人知道他会唱歌,或者换句话说,谁在乎他会不会唱歌?而我们也从凯碧欧拉和她母亲得对话种发现,在原来的生活中,她的身份定位在古怪的数学天才这个位置上,而她也确实是个天才少女。天才少女遇到篮球小子,看似不可能的组合却是最完美的组合。

我一直觉得特洛伊在没有遇到凯碧欧拉之前生活的乐曲应该是像野猫队训练时的那首曲子一样,以篮球的弹跳声作为伴奏,节奏激情迅速。从欣赏角度来说,我喜欢那样的旋律,尤其是配合上画面以后,快节奏的气氛让人心潮澎湃。从特洛伊的 角度来分析,当他发现自己无法安心训练时这种节奏感也烘托出了他内心的慌乱。而凯碧欧拉在没有邂逅特洛伊之前属于她的歌曲更像是后面当她发现特洛伊对着队友说他不在乎她的时候那样的风格,回到一个人的孤单寂寞,独白似的喃语,矛盾的心情和不被其他人理解的心事,而这种感觉在她发现自己并不被特洛伊重视之后,我在歌曲中似乎又听出了女孩子特有的敏感,这让人更加怅然若失。

影片中的所有音乐都是美妙的,无论是特洛伊和凯碧欧拉之间唯美浪漫的爱情之歌,还是不那么令人喜欢的夏培和雷恩兄妹欢快愉悦的爵士小调,他们的歌声都是有魅力的,那种音乐独有的感染力表现在当你听到这首歌,你可以完全沉寂在这支曲子所要表现的氛围中而忘记喜恶的情绪。同时你也可以感受到歌者是在用心诠释歌曲的内涵,举手投足,一颦一笑。这种旋律的欣赏是任何人无法抵挡的诱惑。音乐世界的魅力也许就在这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更真实的表达内心的渴望,没有掩饰,克服胆怯,唱出我们最想让她,他或他们最想听到得话。音乐就是有旋律的语言,每首歌曲里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四、从《歌舞青春》到西方音乐

从整个西方音乐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看,《歌舞青春》只是从古至今璀璨的西方音乐史长河中一颗不起眼的沙子;但是从《歌舞青春》这部歌舞剧本身来看,它却反映了西方音乐发展到一定时代和历史阶段的产物的一切显著的特征。尤其它作为一部收到交口称赞的音乐剧,《歌舞青春》以其洋溢的青春热情和积极的价值观备受喜爱,其情节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更体现出高度的艺术性和强烈的感召力。

简单、热闹、活力,不需要晦涩的语言和画面,有时候一切就可以那么纯粹,青春不会是灰暗的、无望的,只要我们愿意,青春可以是彩色的,可以唱歌、可以跳舞,一切的一切都值得我们去赞颂——Gabriella,这个普通的女孩在放声高歌时闪耀得如此自信;Troy,被寄托厚望的篮球队队长,终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寻到了自己的梦;至于Ryan和Sharpy,一点点小坏也是那么可爱的……

非洲音乐 篇7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接触非洲几个地区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使学生体会非洲民族音乐所具有的与西洋音乐、及其它地区音乐明显不同的艺术魅力。

二、初步了解几首非洲民族音乐的主要特点,进而体会非洲区音乐作品鲜明的民族风格。

三、了解非洲民族音乐的基础知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非洲音乐简介

非洲音乐通常是指撒哈拉以南(黑非洲源于非洲本土的各种黑人传统音乐。由于众多繁杂的部族和各种外来的影响,非洲各部族的音乐千差万别。非洲音乐的主要特点是节奏复杂多变。鼓在非洲音乐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主要是美洲音乐有巨大的影响。

(二)非洲音乐欣赏

1、欣赏博茨瓦纳民间音乐姆比拉弹唱《孩子》

a、组织学生讨论听音乐后的感受,引导学生从旋律、鼓点、节奏、乐器等方面分析作品。

b、介绍、欣赏非洲乐器“姆比拉”(看课件)。

“姆比拉”是一种用手指拨动弹奏的簧片乐器,也称“散扎”、“薄片琴”。其结构是将一系列长短不一的细长簧片(木制或铁制),分1-3排绑在一块木板上,并在其下面装有一个木盒或干葫芦作为共鸣体。各地“姆比拉”的簧片数量不一,每根簧片发一音,可演奏各种旋律。如同时拨动两根簧片,还可以发出和声。

2、欣赏加纳民间音乐《非洲木琴独奏》

a、欣赏音乐(课件)

b、介绍、欣赏非洲乐器“马林巴”(看课件)。

流行于分周各地的木琴称为“马林巴”。非洲木琴有数百种,有的仅有1-4键,但10-22键的更为多见,还有2-6人一起演奏的木琴。

(三)非洲鼓与歌舞

1、非洲鼓与歌舞介绍

非洲黑人歌舞的节奏强烈,动作粗犷,伴奏的乐器是以鼓为主的各种打击乐器。故是黑人舞蹈音乐的灵魂,各式各样的鼓用木棒、竹棍和手掌击出各种不同的音色和音调,并交织成各种复杂而鲜明的节奏,它控制着整个舞蹈情绪的发展和变化。其它的伴奏乐器还有葫芦、木子、金属铃之类的各种响木琴以及简单的木管等。歌唱是非洲黑人舞蹈音乐的另一个特点,最常见的形式是先由一名歌手即兴朗诵或领唱,众人合唱叠句部分,或者与之呼应并与鼓声和乐器的演奏有机地组成鲜明的旋律。在舞蹈过程中还时常伴有呼叫,以抒发感情,增加舞蹈的气氛。歌舞在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不可缺少的地位。在酋长宫廷中,传统音乐更占有重要地位,一些礼仪音乐还要在酋长或国王的监督下进行,有时某种乐器就是王权或神权的象征。例如东非和南非的鼓。

非洲人从小就在日常的音乐舞蹈活动中学习,进入成年之前,还要参加一种启蒙训练,接受多种技能训练,合格之后才被接纳为正式的部落成员进入社会。(1)欣赏科特迪瓦民间音乐歌舞曲《古诺人的尤勒舞》。

(2)欣赏却比人的舞蹈音乐《恩歌多舞》。

2、习拍打课本后面的非洲节奏。(课件)

(四)非洲音乐的主要特征:

非洲音乐的主要特点是高度发达的节奏,包括复变的节奏线条和节奏层次。西方通俗音乐和部分音乐作品都从非洲音乐节奏中获得丰富的营养和启示。非洲音乐的音阶有多种类型。非洲音乐旋律的音域往往比较窄,乐器比较小。

非洲歌舞音乐说课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让幼儿初步感知秧歌无,知道秧歌是中国汉族舞蹈。

2.初步尝试运用道具和自己肢体表达秧歌带来的热闹和喜气。

活动准备:音乐《欢乐中国舞》,秧歌舞碟片,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

1、教师播放舞蹈:欢乐中国年。

师:今天陆老师带来了一些十分精彩的舞蹈,想不想看看?猜猜这是什么舞蹈?(这是我们汉族的舞蹈,叫秧歌舞。)

2、看了这段舞蹈后,你觉得这舞蹈的音乐听上去感觉如何?

3、你在哪里还听到过这种音乐或者看到过热闹的秧歌舞?

小结:秧歌是节日庆祝活动中的大型歌舞表演。既可以在走街串巷中行进表演,又可以集中在舞台上做正式的歌舞演出。秧歌的特点十分热闹、喜气!

二、感受了解。

1、再次欣赏舞蹈。

师:还有的秧歌舞,想不想再看看?看看跳秧歌时演员是怎么装扮自己的?(服装、发型)

2、讨论道具。

师:跳秧歌舞时用了哪些道具?(手巾花、扇子、腰绸带、鼓、灯笼……)

三、幼儿尝试跳秧歌舞,引起幼儿进一步的兴趣。

1、初次尝试。

师“陆老师这里已经准备好我们小朋友自己带来的和自己做的道具,呆会儿你可以选自己喜欢的道具一起来跳跳秧歌舞好吗?

2、动作示范。(鼓励幼儿自由讲解示范)

上一篇:我飞了中小学读后感500字下一篇:学中国梦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