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需四项基础建设稿件

2024-10-02

军需四项基础建设稿件(共8篇)

军需四项基础建设稿件 篇1

紧扣主题 围绕主线

以四项基础性建设为抓手

大力推进军需工作科学发展

要做好新时期新阶段军需保障工作,必须紧扣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围绕加快战斗力、保障力生成模式转变这条主线,突出抓好四项基础性建设,在新的起点上,推进部队军需保障的科学发展。

一、坚持以科学理念建设为引领,加快改进部队的军需建设发展。

一是要切实改变军需人员思想观念。要按照“保障飞行、服务部队、精确高效”的目标要求,转变思想认识,以积极主动、全力以赴的心态做好军需保障工作,做到军需保障工作的快速准确、优质高效。

二是要抓好科学发展观、军人核心价值观在军需文化中的建立和运用。进一步端正军需人员的服务方向,坚持以人为本,改进服务作风,始终把保障飞行、服务部队放

在第一位,把推进部队的凝聚力、战斗力作为军需保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军需人员的个人素养和保障能力,创造出军需文化的勃勃生机。

三是要加快军需饮食文化的品质提升。要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尽快推出一到两个有典型现代化军营氛围的示范性食堂,以点带面,形成集约化、标准化的食堂建设。

二、坚持以能力素质建设为根本,不断提高部队的军需保障水平。

一是要加强军需业务新知识的学习。着重抓好信息化条件下军需被装信息系统和信息化保障系统的掌握使用,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与业务水平,适应新时期部队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二是要做好炊事员的培训指导。委托相关单位进行等级厨师的培训,抓好新老炊事人员的“传帮带”,集中组织换岗培训、一专多能训练,定期举行军需系统的比武竞赛,不断提高军需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保障能力。

三是要抓好基层农副业生产水平的提升。指导各基层单位根据季节性、地域性特点,应地制宜,抓好小种植、小养殖,增加效益、补贴生活。

三、坚持以模式机制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军需保障的质量效益。

一是要修订完善各类军需保障的方案预案。要形成满足不同需求,适应各种任务的多样化保障思路和方式的保障方案。针对我部(7师)飞行任务重,大项工作多,转场频繁、担负首都防空任务的实际情况,切实理清思路,形成一套确实可行,行之有效的保障方案,确保飞行训练任务和各类重大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是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副食保障机制。针对近期物价涨速快,冬季季节性蔬菜较少的特点,科学统筹、统一规划,重点搞好生产生活的物资保障,严把采购关,做到预有准备,沉稳面对。

三是要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定期对服务中心和基层伙食费、伙食质量和经济民主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全

面提升部队的伙食管理水平。同时做好军粮供应、给养供应和对生活服务中心及基层单位的各类给养器材供应、更新,切实提高部队军需保障的硬件水平。

四、坚持以信息系统建设为目标,扎实推进军需保障能力提升。

一是要建立更新军需被装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军需保障信息化水平。做到军需被装的品名、使用状态、入库出库等信息由电脑统一管理登记,各灶食谱网上审批、统一公布,推出服务中心订购、采买、加工网上一条龙服务,使管理人员放心,服务人员省心,广大官兵舒心。

二是要积极依托军人保障卡实施被装的供应。突出抓好做好新飞学员、新入伍士兵、特招士官、新毕业干部的首次保障供应和各类新式被装的准确发放,严格按照适体率标准,进行信息采集管理。

五、坚持以安全稳定工作为关键,始终保持军需工作安全发展。

一是要强化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要强化官兵学条

令、用条令的意识和观念,盯紧抓住小远散直的伙食单位的安全防范,突出“三类”人员中炊事人员的管理,加大检查监督的力度严格落实刀具上锁,主副食库专人管理,各灶生火、点火专人负责等安全制度,严防激情犯罪、恶意投毒,群体性食物中毒和各类安全意外的发生。

二是要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实行股长对助理员、助理员对各灶管理员、管理员对班长、班长对战士层层签订安全管理责任状,严格落实安全责任,确保各项法规制度落到实处。

三是要牢固确立安全管理理念。以思想政治教育和司务长办公会为依托,使官兵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安全文化素质,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形成人人守法规,人人保安全的局面。

军需四项基础建设稿件 篇2

一、改革和完善现行的仓库管理体制与可视化建设格局

军需仓库目前存在仓库内部各业务部门间条块分割、分散管理,各仓库间缺乏交流、独立建设的问题阻碍了可视化建设的正常开展,必须进行改革,以保证可视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首先必须在总部一级建立具有集权功能的统管机构负责全军军需仓库可视化的建设和管理,统一负责其规划计划和保障工作。其次,应树立全军军需仓库可视化建设一盘棋的思想,尽快研究制定出全军通行的可视化标准体系,使各仓库的可视化建设均执行统一的标准,避免独立建设、标准不统一而使仓库可视化建设走弯路。只有改革传统的仓库管理体制,打破仓库内部各自为政的利益关系,以及仓库间各自为战的建设格局,才能集中各方力量进行可视化建设,促进仓库可视化建设协调快速发展。

二、建设高效的数据传输和信息通讯方式

信息革命孕育了军事后勤信息化,而网络化又是后勤信息化的支撑条件和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军要实现军需物资仓储可视化管理,必须统一加强网络建设与软件的统一开发,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实现中心数据库数据的更新,保证中心数据库的实时性。在仓储内部,各终端机的实时物资数据传输给仓库主机,仓库主机的信息以主动或被动方式传输给设在总部机关的中心数据库里。管理人员可以在自己权限内通过网络查看仓库物资信息。军需仓储网络的应用需要相应软件的支持,我军有些军需仓库虽然已经有了自己的业务管理系统,但由于各仓库的业务管理信息是在相互独立的情况下开发的,没有统一的标准,且大多是单机版本,不能发挥现代网络方便、快捷的优势。因此,全军军需仓储处理信息系统应与目前开通的全军指挥自动化网和全军后勤指挥信息网统一接口,由总部统一规划,高标准的组织研制开发,确保网络互通、系统互联、信息共享。全军军需仓储信息处理系统可以通过网络对全军军需仓储物资的动态进行实时跟踪调查评估,军需仓储更加透明,并可根据部队的任务、性质及所需的物资品种、数量等,动态调整军需仓储物资储备,形成最佳决策,提供最可靠、最快捷、最经济的保障方式。

三、改善现行军需物资的包装方式

首先,要实现物资识别信息条码化,落实物资包装的条码标准,实施军需物资条码准入制度。由总部结合仓库的客观实际对招标生产的军需物资包装上的条码位置、格式要求和条码的印刷方式提出明确要求,并将物资包装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作为质检时的一条重要因素,杜绝无条码物资流入军需仓库,为实现军需仓库可视化提供可靠保障。其次,要实现物资包装规范化、标准化。军需仓库可视化的实现,主要是为了在战时能够更快捷、更高效地对作战部队实施保障。军需仓库可视化建设应为在途物资可视化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军需物资的非标准化包装如不加以改革将直接降低在途物资可视化的效率,从而影响对部队的有效保障。国外以及地方仓储部门在物资运输方面呈现出集装箱化的发展趋势,客观上要求军需物资包装朝适于集装化的方向发展。

四、建设军需物资编目系统

军需物资编目系统是按照军需物资的分类体系赋予物资唯一编码,并对其名称类别、性能特征、技术参数、管理要素和制造商情况等信息,进行编纂后提供用户利用的信息系统。军需物资从计划、订购、运输、储存、供应、分发、使用、维护、修理到退役,其生命历程往往要经过十多个甚至几十个管理环节。在建立军需物资编目系统之前,每一个环节都要重复录入物资管理属性;而建立军需物资编目系统后,就可统一提供全部物资的管理和技术属性,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保证了物资属性数据的一致性和权威性。

五、新建和改造仓库基础设施和设备

我军军需仓库大部分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的, 其建设布局、仓库结构、物资出入库方式、搬运设施和装备己经远远不能适应可视化的要求。整个可视化作为一个大系统, 其工作效率决定于系统中效率最低的因素, 即使信息流通再快, 物资查找再迅速, 其最终保障的效果还要受制于仓库物资的调拨出库效率。因此要在全军建成一批自动化立体仓库, 并对现有的军需仓库进行自动化改造, 开发新的高效的物资搬运设施和设备, 以保证可视化建设顺利进行。其次, 着力开发符合我军实际的单件物资和垛位电子标签及识别体系, 这是实现可视化的关键技术, 其技术含量将直接影响到识别速度, 进而影响可视化的效率。根据我军的实际情况, 物资的品种、质量状况等合理地选择电子标签的种类及包含的信息标准。

参考文献

[1]、万仕君, 周军, 唐浩.建立可视化后勤提高后勤保障能力[J]西南民兵杂志, 2004, (11)

[2]、佘志英.21世纪作战后勤保障模式构想[J]中国软科学, 1998, (07)

[3]、徐马陵.瞄准可视化后勤——军队后勤信息化稳步推进[J].每周电脑报, 2006, (07)

“四项建设”创文明社区 篇3

关键词:锡林社区;四项建设;文明社区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锡林社区现有1314户3565人,是员工居民共同生活的聚居地,是分公司对外文明创建宣传的一个窗口,它的文明和谐关系到分公司整体的文明与和谐。

一、社区民调机制建设

(一)建立了民事调解机构

没有稳定就没有和谐,没有融洽和睦的邻里关系就没有文明的和谐社区。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加快和油田改革调整的不断深化,员工居民思想活动日趋活跃,呈现出思想多元、需求多样、诉求多变的新特点。为了使社会矛盾不激化、不蔓延、不升级、不向坏的方面转化,我们主动应对,积极与具有政府工作职能的地方锡林油区派出所、华油社区居委会和分公司稳定办联系,成立了民事调解领导小组,建立了分公司民事调解室,聘请了6名调解员,并为他们办理了由地方政府颁发的民事调解证。两年来,共调解了邻里纠纷26次,调解率100%。

(二)推行网格化建设

构建和谐社区的基本单元是楼院,也是最贴近居民的前沿。为充分发挥社区民调机制在创建文明社区中的作用,我们根据锡林社区的新旧区间、楼群、独栋和单元将小区39栋楼划分为四级网格,明确各级负责人,完善组织机构和配套制度,确定楼长39名,单元长138名。网格员对各自所辖网格进行信息摸底,全面掌握居民家庭人口状况、工作状况、生育状况等13个大类306个项目的数据信息,并将民事调解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范畴,实现定人、定责、定区域,变“坐等居民上门”为“主动下户服务”。使民情民意更加畅通、办事服务更加高效,做到了小网格大服务。

(三)服务热线解民忧

只有心里装着用户,为居民排忧解难,才能化解矛盾,得到居民的认可和满意度的提升。为及时为居民排忧解难,我们充分发挥“4440”服务热线作用,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热线值班等制度,共接到居民报修电话1000多个,全部做到了解疑释惑、及时协调维修,期间共对团结大街路面进行沥青浇筑维护,对家属区160多户屋顶漏雨、窗口进气问题进行整改落实。

二、社区人文环境建设

(一)营造凝聚人心的宣传氛围

只要把小区居民的思想、认识和兴趣点凝聚起来,才能推进锡林小区文明建设步伐。思想宣传教育活动中,我们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利用小区16块牌匾、制作图版、悬挂条幅、发放宣传单、广播等途径,多角度、多层次宣传油田公司、分公司社保、医疗等各种政策、法规,使上级政策、精神宣传做到了全覆盖。

(二)营造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

加强锡林社区联防队及义务治安志愿者巡逻队伍建设,在全国“两会”、国庆等重要时期,积极配合锡林油区派出所不定期对锡林社区重要地段,重点特殊人员,采取白天志愿者巡逻、走访、盯防、夜间警车巡逻等上下连动的群防群治的治安防范形式,构建了文明和谐的社区环境。几年来,锡林小区没有发生重大治安案件。

三、加强社区广场文化建设

(一)让广场文化成为培育社区文化的一块沃土

良好的广场文化,不仅直接为居民所接受参与,更能吸引居民自发性地参与社区文化活动,提高居民的愉悦程度,增强居民对于社区的认知度和归属感。为充分利用锡林社区内的广场、旱冰场、道路、网球场、门球场,建设中的综合服务楼等文化宣传阵地,我们及时把不同类型的运动健身的居民组织起来,在各自区域内随处可见跳广场舞、交际舞、扭秧歌、唱歌、练太极拳、练空竹、舞剑、健身操的,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成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聚餐”。

(二)让协会成为社区文化的主力军

当前,随着居民对社区广场文化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我们充分发挥夕阳红老年舞蹈队、棋牌、乒乓球、门球、太极拳、合唱团、秧歌等7个协会作用,积极参加分公司“草原油情”文化节、快乐之冬、锡林之夏和分公司草原文化节进社区慰问演出,舞蹈协会人员还利用业余时间自编自排的舞蹈节目,在今年锡林小区庆“七一”油地文艺汇演,锡林矿管站文明花宣传队在第二届社区文艺汇演中,自编舞蹈《酥油飘香》受到了居民们的一致好评。

(三)让邻里文化步入社区文化的主导行列

随着社区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居民的文化需求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几年来,我们广泛开展了“文明楼栋”、“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评选,改善了邻里关系,又增近了大家的理解和沟通,使锡林社区和谐氛围日趋浓厚。去年锡林小区两个文明楼栋、4个文明单元、8个文明家庭、24个文明居民被油田公司命名表彰。3户居民被锡林浩特市评为好媳妇,文明市民、五好家庭。

综上所述,“四项建设”活动的开展不仅奠定了构建美丽和谐矿区基础,也使分公司快乐与发展共进在创建和谐文明小区中得到了传承和延伸,并赋予了新的使命,那就是二连石油人草原油情文化的繁荣、发展和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朱霞萍.海宁市海洲街道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4(9):1479-1481.

军需四项基础建设稿件 篇4

概述。成立机构,立章建制,积极开展“四项建设”系列活动。《儋州通讯》网络版两次报道学校“四项建设”活动的亮点。

一、业务建设。

1、根据实际情况,要求教师“三到位”,克服以往工作不认真等缺陷,做到以制度管人。

2、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以补贴学费鼓励教师达标进修,开展校内外听课,组织教学交流等。

3、促进“三风”建设。抓好教学常规检查,开展“师徒结对”工程。本科达标率93%,市培训考试合格率100%。教师在各类市省比赛中频频获奖,3名教师入选儋州市“百名精英”,学生成绩整体提高。

二、精神文明建设。

1、充分利用广播、宣传等工具,宣传学校的好人好事,开设“文明礼仪”课程,组织红色经典讲座,进行文明班级评比,从各种小事做起,养成文明习惯。

2、开展系列有益学生身心文艺体育活动,一年来,学生中许多不良现象基本杜绝,30多名老师被评为“文明共建能手”、“优秀班主任”;300多名学生被评为“三好学生”、“文明好学尖子”、“优秀学生干部”。

三、法制建设。

1、与相关单位订立《治安联防协议书》,成立联防小组,落实“四级”共管机制。

2、开展系列“法律进学校”工程活动,充分利用宣传、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

3、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从实际中得到寓教于乐的教育。

四、党的建设

1、要求党员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成为优秀代表,通过党的理论教育,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

2、党支部在例会或专门会议上对学校发展进行调研,了解一线教师对学校的建设性意见。3、50名教师与15名学生被吸收加入党组织。

学校“四项建设”的第一责任人黎发安校长,在活动中无论巨细,都过问参与,全校师生形成创建文明和谐校园的合力。

扎实开展四项建设 努力打造和谐校园

——儋州市第三中学开展“四项建设”活动纪实

2007年9月起,遵照市委、市政府的通知要求,我校和其他中小学一样,全面开展“以业务建设为核心,以精神文明为动力,以法制建设为保障,以党的建设为基础”的“四项建设”活动。10个月来,收到了很大成效。正像黎发安校长在今年7月的学期总结中所说——“开展„四项建设‟活动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和谐治校,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学校在管理创新、教学改革、校园建设、制度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教育资源交流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教风、学风、校风‟明显改善。严谨治学、无私奉献精神再有体现,师生面貌焕然一新,在社会上树立了三中和谐、文明的形象。”

我校“四项建设”活动获得较好成果的保障是领导重视,机构各司其职,工作方案明确,并且易于操作。活动一开展,学校就成立了以校长为负总责,副校长、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党支部负直接责任的领导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儋州市第三中学开展业务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建设、党的建设活动的工作方案》,拉开了活动的序幕。之后,召开全校师生大会,黎发安校长在会上多次强调——“„四项建设‟是当前形势下政府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要求。”通过广播、横幅、标语、墙报等方式进行宣传,在教师中,以科组、年级为单位,组织学习、开展活动;在学生中,利用每周的主题班会、校会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作为活动主体的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为各项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在活动的每个阶段,年级听取班级的汇报,各处整理负责的工作小 2 结,然后汇总到负总责的校长处,共同总结阶段活动情况,肯定成绩,制订今后解决不足地方的措施。《儋州通讯》网络版对我校开展的“四项建设”活动于2008年6月和7月分两次分别作了报道。

一、业务建设

1、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全方位要求教师做到“三到位”。(1)思想到位。要求所有教师统一思想“课堂教学是重点,学生是一切”。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反思。(2)时间到位。要求教师把充足时间用在业务学习、岗位培训、课堂教学上。(3)精力到位。克服以往少数教师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认真、各种行为不规范等陋习,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教学工作中,并健全教师业务考核档案,以制度管人。

2、学校努力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一方面以补贴学费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达标进修。一方面落实好黎发安校长提出的“请进来,走出去”的精神,从2007年9月份以来,学校先后邀请海南中学、琼州大学、黑龙江工业学院的教授和老师到校讲课和学术交流。同时还派遣我校教师到新疆、海南中学、三亚市一中、农垦实验中学、那大中学等省内外重点学校参观、听课、交流等153人次,达到全校教师总人数80%以上,本科学历达标率93%。

3、狠抓教研,促进“三风”建设。(1)组织教研组长定期进行常规教学检查。(2)开展“名师带徒”的工程。(3)组织新教师进行《新课程标准》及教学技能等培训。(4)组织全校教师参加全员培训。在去年的班主任培训考试中,我校教师合格率达到100%;信息技术考试中合格率91.3%。(5)举办2007年高考、中考分析 会、论坛会及2008年高考、中考备考会。邀请海南中学初中部老师到校作中考备考交流。

4、积极开展各类业务比赛,为教师创建展示平台。(1)举办为期三天45人参加的青年和中年教师说课比赛。(2)举行全校教师优质课比赛。(3)举行优秀教案、优秀论文评比,评选出优秀教案18篇,优秀论文16篇。(4)组织17名教师参加儋州市“百名精英”选拔活动。我校刘海明、王晓旭被评为海南骨干教师,刘海明、王晓旭、符康录被评为儋州市“百名精英”教师。一年来,我校教师踊跃参加市内外各学科的竞赛,并取得可喜的成绩。获得市级一等奖5人次,二等奖8人次,三等奖12人次。其中薛盛智获儋州市信息技术说课大赛一等奖;陈亮获儋州市化学科教学大赛一等奖;王冠莉获儋州市物理大赛说课一等奖;孙雪萍获儋州市音乐课说课大赛一等奖,并代表儋州市参加全省观摩展示;华金平获儋州市地理科大赛一等奖,并参加儋州市“送教下乡”,赢得广大师生的好评。

5、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也作用于学生。一年来,我校遵照黎发安校长强调的——“让考生考出真实成绩”,严肃考试纪律,学生成绩明显提高,中考和高考的平均成绩均比往年提高,形成“刻苦、勤奋、多思、多问”的良好学风。在此同时,第二课堂活动也开展得很好,学校芳草文学社会刊《芳草》的两篇学生文学作品刊发表中国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会刊《少男少女》杂志2007年19期,《儋州通讯》网络版于今年6月17日进行了报道。

二、精神文明建设

建立以黎发安校长为组长的精神文明领导小组,以创建“文明和谐学校”为宗旨,以“迎奥运,讲文明,我先行”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

1、重点抓“四突出”。(1)突出养成化。从领导和老师起,穿着朴素大方,不吸烟肆酒。设立文明岗,努力提高全校师生的文明意识;(2)突出规范化。利用班会、团会、校会、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礼仪道德规范》等方面教育,使学生告别不文明,不道德行为。(3)突出环境化。学校通过各种投资改善学校的环境,从去年以来,学校共投资10多万元对北楼装修,添置电脑室、多媒体教室、校园广播网、音乐室、绘画室、校园绿化等,努力营造一个干净、整洁、优美的花园式校园。(4)突出制度化。每周坚持校级领导值周,中层领导值日,团委和学生会每日检查,创建规范的校园。

2、注重细节,落到实处。(1)利用校园广播网、宣传栏大力宣传好人好事、精神文明建设成果。(2)为了深入贯彻《艾滋病防治条例》、《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团委组织30多名青年志愿来参加艾滋病宣传咨询活动。(3)成立课程开发组对“学生习惯养成”、“文明礼仪”、“安全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等进行深入研究,并编写教材。(4)邀请安徽省南陵县关工委军转干部何志成到校为师生做“红色经典”传统教育报告。(5)校团委吸收一批思想觉悟高、品行优秀的学生加入团组织。(6)学生会、团委组织学生每两周一次的文明班级进行检查评比,同时,学校还开展了文艺汇演、运动会等系列有益学生身心的文体活动。校园生活丰富多彩。通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校园里穿拖鞋、穿奇装异服、乱扔乱吐、打架现象基本杜绝,而问候、祝福、道歉、关爱等现象增多。一年中学生们自愿到敬老院帮助老人打扫、谈心达20多次,在支持贫困学生陈平月的活动中,仅初二(1)班就捐了183元。年度评出“三好学生”153人,“文明好学尖子”102人,“优秀学生干部”153人。教师队伍中,符德等5人、刘海明等3人、陈儒政等31名分别被评为“文明教务者”、“文明共建能手”和“优秀班主任”。今年5月,全校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5,4000多元,排在全市中学前列。《儋州新闻》网络版于今年5月以《编外团员的特殊团费》为题报道了我校捐款活动的亮点。

三、法制建设

1、加强法制教育链条作用。成立“综合治理办公室”,与胜利派出所、大同社区居委会,新居村代表签订《治安联防协议书》,并成立联防小组,加强上学、放学人流高峰期的巡逻值班。对每名学生都建立规范档案,对少数道德素质滞后的学生做到监督教育为前、预防为先。真正落实校长领导——政教处实施——年级落实——班级责任到人的共管机制。一年来,学校周边及校内外针对我校师生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基本遏制。

2、开展系列“法律进学校”工程活动,形成普法网络。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开展法制宣传,2007年11月至今,先后邀请那大胜利派出所邱警官主讲《禁止管制刀具进校园》专项法制教育,邀请司法局王威局长、唐国华副局长等3人到校做《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报告,邀请交警大队王队长到校做交通知识讲座,全校“学法、知法、守法”蔚然成风。

3、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学校各年级以班为单位,通过《中学生法制教育读本》、《以案释法100例》、《警钟长呜人更醒》、《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规读本以学校印发的青少年犯罪案例,先后开展“告别陋习、做文明学生”、“生活的荣与耻”、“理想与前途”等主题班会,由于主题切合实际、课堂气氛活跃,这种寓教于乐中的作法,对加强学生纪律性、法制意识起了很好的促进作风,初一年级还专门办起了“星星草”黑板报,今年2月至6月,共出墙报4期,选登了该年级6篇学生法制教育心得体会。一年来学校没有发生任何治安案件。2007年10月,我校举办“教师法制与师德”演讲比赛,两名获奖教师黎丽娟和麦秀敏,在稍后举行的儋州市首届“联通——园丁杯”教师法制演讲比赛中,双双获得一等奖。

四、党的建设

校党支部以党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素质提高为宗旨,以“一个党员一面旗,甘为红烛育桃李”为载体,以努力创建“五好”党组织为目标。

1、钻研业务,当好教学带头人。校党支部要求党员教师在岗位上树立标杆,做出表率,当好示范,成为工作中的优秀代表,教职工心中的主心骨,学校发展中的主力军。

2、强化党员队伍的党性教育。党支部加强党员的党性教育和培训,深入开展“八学党建理论”活动,深入开展“党员先锋站”、“党员责任区”、“党员成果园”等活动,使学校党员在活动中自我批评,自我促进,自我提高。加强业余党校培训,使广大学生能深入认识党的理论,从而提高了自身的素质。邀请市关工委谢有造副主 任到校作《认识党的光辉历程,端正入党动机》报告。

3、坚持开好两个会和搞好一个调研工作。一是开好党支会;二是定期或不定期开好校办会及行政会。一个调研是为学校发展现状和职工现状调研。采集信息,了解一线教师对学校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4、积极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深入优秀教师和优秀高中毕业班学生之中,把思想立场坚定、先进,教学成绩突出和学习成绩优秀的教师和学生吸引到党内来。从去年至今,校党支部共吸收了符文等5名教师及陈伟宏等15名高三学生加入了党组织。

在开展“四项建设”活动中,作为活动的第一责任人黎发安校长,除负责全校活动的领导之外,还特别注重每一措施的落实情况,防止“走过场”,他对刚进学校的新教师,每人都要听上几节课,他经常参加各班的主题班会,耐心听学生的发言。在上学、放学的人流高峰期和夜间督促检查校警的工作。校长的表率作用,使全校师生形成合力,共同努力打造人文化、科学化的和谐校园。

抓好四项工程 建设“四型”机关 篇5

建设“四型”机关

襄樊市国税局涉外分局

襄樊市国税局涉外分局担负着全市外商投资企业的政策管理、税款征收、税务稽查及日常管理工作任务,年收入任务为18310万元,分局内设4个科室,现有干部33名,其中党员30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达到100%,本科学历占总人数的50%。

近年来,我们针对涉外税收工作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认真践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着力打造学习型机关、效率型机关、服务型机关和廉洁型机关,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涉外税收收入5年翻了3番,今年将突破2亿元大关,涉外税务审计、反避税、规范管理、金税工程、审核评税、组织收入等工作受到省国税局表彰,2000年跨入省级文明单位行列,最近又被省国税局评为先进文明单位。

一、实施素质工程,创建学习型机关。

创建学习型国税机关是提高国税干部素质的必然要求。当今时代是终生学习的时代,不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就必定要落伍;不实现素质的创新,就必然被时代淘汰。因此,我们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把创建学习型机关作为分局两个文明建设的首要工作来抓,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高素质干部队伍,以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一)坚持三项制度,提高干部的三个素质。为全面提高我局班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我们从工作实际出发,根据“干什么 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制订了“一周一学、一月一题、一季一考”三项制度,并长期坚持下来。所谓“一周一学”,就是把每周五定为学习日,分别由局长、科长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实事政治和税收法律法规知识;“一月一题”就是各科轮流组织人员讲解一道与税收业务密切相关的审计、审核评税、稽查案例分析题或文书例题;“一季一考”就是每季对干部职工进行一次考试或考核,检验大家的学习效果。通过实行三项制度,使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二)实行重点倾斜,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在全面提高干部职工整体素质的基础上,我们又有意识地进行高层次的文化教育,鼓励和支持干部参加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特别是税务管理、计算机和法律专业的学习,不断提高干部文化素质。只要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无论是在经费上还是在时间上,分局都大开绿灯,竭力为各类专业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截止目前,我局大专以上学历已由1997年的78%上升到目前的100%,完全“消灭”了大专以下学历,45岁以下干部全部达到本科以上学历。

(三)建立学习机制,保证学习的持久性。建设学习型国税机关,贵在坚持、重在机制。因此,我们从建立学习机制入手。为保证学习的时效性,成立了学习培训领导小组,制定长期培训计划和短期培训方案,把学习培训纳入个人考核目标,直接与工资奖金和提职晋级挂起钩来,并对学习尖子予以重奖,变让我学为我要学,让干部感到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既有学头又有劲头。在全局范围内营造一种人人爱学习,个个想学习的浓厚风气,形成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四)实施五个结合,增强学习的时效性。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是终生学习制的一大特点,根据这一特点,我们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普遍解疑与重点解剖相结合,业务培训与轮岗学习相结合,局内学习与外出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几年来,共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班100多次,选送30多人次参加了省、市局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80%以上干部进行了轮岗学习,从而使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政策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得到了很大提高。几年来,在全省5项能手竞赛中,有3人获得“写作能手”、“计财能手”和“所得税能手”称号,3人立功,10人走上领导岗位,1人赴外留学,还向市局输送5名人才,并在今年市局副科长竞争中全部入选,占入选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而且形成了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又在实践中总结、探索、提高的互动双赢局势,既出了政绩,又出了一批调研成果,如《襄樊外资情况的调查报告》、《避税与反避税的较量》、《外商投资企业分支机构纳税情况调查分析》、《关于襄樊市外商投资企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等调研报告刊见于国家级刊物上,即解决了工作中的难题,又推动了工作的开展。

二、实施创新工程,创建效率型机关。

创新是国税工作的活力之源,是提高国税工作的不竭动力。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涉外税收工作的需要,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在工作中实施思维、制度、机制、技术和方法等方面的创新,不断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调整、充实和完善规范管理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观念创新——思维决定行动,国税工作要创新,关键 在于思维和观念的创新。我们针对涉外税收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以观念创新为龙头,树立新的理念,确立新的思路,实现观念创新,寻求新的发展。在税收收入上,我们破除了计划指导观,确立了执行政策、应收尽收,按GDP比重完成任务的理念;在税收执法上,破除了人治思想、仁慈思想和权力思想,确立了依法治税,规范执法的法治观念;在税务管理上,破除了传统的管理理念,确立了系统管理、用现代化手段管理、激励与约束相统一、效能和规范的管理观念;在税收职能上,破除了“唯收入论”思想,确立了宏观调控意识、优质服务意识、监督管理意识、公平公正意识和公开意识;在队伍建设上,破除了论资排辈、无过是功、迁就照顾、一团和气的思维定势,确立了任人唯贤、论功用才、注重政绩、不拘一格的用人思想。通过思想理念的创新,进而带来制度、机制、管理、技术和方法等一系列创新,从而促进了整体工作的全面、高效、健康发展。

(二)制度创新——我们对党务、政务及业务等各类制度,包括《党总支工作规则》、《干部廉政教育制度》、《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制度》、《出口退税审批制度》、《公开办税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等十多项工作制度全部进行了创新和完善,形成了一整套制度体系,从制度上解决了疏于管理、淡化责任、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的问题,保证了分局机关工作规范高效运转。

(三)机制创新——一是创新考核办法。科学的机制是提高机关工作效率的动力。机构改革后,我们根据新的工作职能,重新修订完善了《涉外税务规范管理考核办法》、《涉外税务规范管 理考核操作方法》和《涉外税务岗位责任体系》,重新设定37个岗位,细化260项工作职责、182项工作目标及考核项目,252条考核标准,形成了集中征收管理、征管基础管理、税务稽查管理、计算机管理、综合管理和考核管理六大管理体系,对特殊工作岗位增加了难度系数,确保了各个岗位责任人的责、权、利相统一。二是建立竞争机制。结合规范管理和岗位职责的要求,改变过去聘任主查(办)一次评定定全年的静态管理方式。通过采取“个人申请、群众推荐、公开唱票、末位淘汰、组织审核”的办法,竞聘优秀主查(办),有力地激发了干部奋力拚搏、努力进取的工作热情。三是加强监督考核。我们采取一季一考核兑现,在考核中,按照每个岗位的工作目标、岗位职责,逐条检查评比,按得分多少拿考核奖,拉开分配档次。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技术创新——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税收信息化建设是对传统税务管理理念、组织体系、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的全面革新,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也是落实“依法治税、从严治队”的基本载体和重要手段。因此,我们把技术创新作为涉外税收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是按照“一个平台、两级处理、三个覆盖、四个系统”的要求,实施信息系统的整合;二是以局域网建设为依托,实现各科各岗之间的信息共享;三是以信息资源为依托,逐步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四是以推广应用CTAIS为契机,强化征管服务职能,两年来,分局逐步将综合、计征、管理、稽查各岗的业务工作纳入CTAIS模块进行管理,从而真正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税 收管理方式,提高了涉外税收管理质量。

(五)方法创新——一是实施审核评税。针对部分企业财务基础管理相对薄弱,涉税申报事宜不规范的企业,开展了审核评税,两年共审核评税200余户次,更正纳税申报26份次,增补申报税款30余万元,对22户因生产经营问题转入非正常户处理,清理欠税20余万元。审核评税使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明显提高,在全省涉外税收审核评税检查中,得到检查组的一致好评。二是开展“阳光稽查”。将稽查业务公开、处罚会审公开、实行主副稽查制和调账稽查制。2002年共检查增值税纳税人22户,查补增值税50252元,加收滞纳金20430元,罚款43010元。在全市征管质量检查中,我局稽查质量考核5率全部达标。三是开展反避税工作。随着涉外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加,一些外资公司为了减轻税负,精心研究各国税收法律之间的差异,用各种手段以达到归避税收的目的。避税与偷税同样扭曲了经济活动。两年来分局坚持不懈地开展反避税工作,重点查处了老河口金玛珠宝企业有限公司、林三立公司等5起避税案,仅金玛公司专案组就调查取证(11类)7000多份,现金支出帐册6本,依法调整应缴增值税36278.27元,消费税58552.54元,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53653.45元,共计追缴税款148484.26元。四是提升金税工程运行质量。我们主要抓了两手。一手抓责任落实,制订了《防伪税控企业“三盯”制度》,将一般纳税人全部纳入“三盯”(盯人、盯户、盯票)范围,明确10名干部为金税工程“三盯”责任人,对纳税人从购票、开票到报税、认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监控,从而保证了金税工程质量。分局连续3年报税率、认证率 和稽核准确率均达到100%,多次被市局通报表彰,2001年被省局授予“金税工程建设先进单位”称号。一手抓操作培训,为全面完成总局关于在今年6月底以前将一般纳税人全部纳入防伪税控的计划,保证加入一户成功一户,添户不添乱,我们对尚未加入防伪税控的一般纳税人进行了岗前培训,《中国税务报》5月20日,以《襄樊国税岗前培训外企金税工程操作员》为题,对我们的做法进行了宣传报导。

由于在思维、制度、机制、技术和方法上的创新,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奠定了服务基础,同时还带来了税收收入的大幅提高。2001年市局分配我局收入任务为5390万元,实际完成收入6897万元,比年计划增收1507万元,增长27.9%。2002年,市局分配任务8200万元,全年共组织收入10290万元,占年初市局分计划的125%,比上年增收3400万元,同比增长49%,使我市涉外收入一举突破亿元大关。今年元至5月,又入库税款9768万元,占年计划18310万元的53.35%,同比增收5317万元,增长219.46%,提前50天实现“双过半”

三、实施形象工程,创建服务型机关。

税收服务是新时期税收工作的一个重要命题,近年来,我们不断调整思维定势,更新服务观念、优化服务手段、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着力建设服务型机关,树立了良好的涉外税务形象。

(一)更新服务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优化税收服务,观念的改变是前提。近年来,我们针对过去公民对政府部门普遍反映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采取参加纠风评议、聘请特邀监察员监督、到企业体验生活,开展换位思考,组织开展《假如我是纳税人》大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干部职工更新观念,实行四个转变:一是充分肯定税收特征的有偿性,在税收理论和税收宣传上由过去的税收“无偿性”向“有偿性”转变,既提高了纳税人对税收的接受程度,增强了纳税的自觉性、主动性,又增强了税务部门为纳税人提供周到满意的服务意识;二是注重纳税人地位的主体性,在治税观念上由“整治”型税收向管理服务型转变,把工作的主导方向由满足自身的征税需求为主,转向以服务纳税人的纳税需求为主。三是强调征纳双方的平等性,在征纳关系上由强制征收向征收平等转变,实现了从“执法+管理”的强势角色向“平等+服务”的平等角色转变。四是突出税务工作的服务性,在职能定位上由管理执法向公共服务转变,将服务寓于管理之中,在强化征管中优化服务,实现了管理与服务的良性互动。

(二)创新服务方式。最大限度服务纳税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国税机关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也是国税工作者应尽的职责。而作为涉外税务机关,不仅如此,更是代表了国家形象。前年,新加坡某房地产公司与合资方闹矛盾,合资方将其办公室门堵住,总经理不能正常办公,企业不能正常运作,万般无奈时,找到我局童银昌局长,童局长一方面向分管外资工作的市长汇报,一方面向新闻媒体呼吁,终于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公司杨老板激动地握住童局长的手说,您真帮了我的大忙,你代表了中国形象。为了避免类似问题在国税工作中发生,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我们又提高服务基准,创新服务方式,着力从单 项服务向综合服务拓展,由表层服务向里层延伸,构建六大服务平台,实施全方位、全息式服务,全面提升服务档次,六大服务平台即: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的面向公众开放的零距离服务平台,以新闻媒体和公告栏为载体的面向公众的导向型税收宣传服务平台,以税收制度为保障的面向纳税人的保障权制、维护权益服务平台、以办税服务厅为载体的面向纳税人的多功能办税窗口服务平台、以税收职能为依托的面向纳税人提高纳税服务公正性的服务平台,以税务代理为基干的面向纳税人的中介服务平台,实施全程服务、信息服务、程序服务、权益服务、中介服务,形成了一个集征收、管理、稽查为一体的复式服务体系。避免了服务中顾此失彼、功能单一的缺陷,有效地拓展了服务空间,提高了服务质量。

(三)构建服务机制。在服务的机制上,我们建立了一套从决策、实施到效果评估、信息反馈、服务监督、业绩考证和责任追究制度。一是推行执法资格与执法能级制度,强化内部执法监督,积极落实涉外税收政策,认真执行出口企业“抵、免、退”政策,用好出口退税指标,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为改革开放、招商引资服务。按照《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我们认真落实涉外税收优惠政策,两年来共为10户生产性企业办理减免企业所得税1357万元。二是公开办税制度。扩大公开办税,推行了办税“八公开”程序;让纳税人自主选择、方便申报,便捷缴税,减少工作环节,减轻企业负担,降低征税成本。三是服务承诺制度。进一步完善办税厅服务方式,实行服务承诺制和首问责任制,领购发票、报缴税款、咨询政策等事宜当 天完成,手续完备的企业办理税务登记等事宜5个工作日内完成,为纳税人提供文明、周到、满意的服务。四是特事特办制度,今年4月上旬,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因扩大业务,需安装一套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主分机系统,按常规,安装这套系统需一个多月时间,为了不耽误企业生产经营,分局决定“特事特办”,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派专人直接与航天信息公司联系,从企业提出申请到安装调试成功,仅仅用了10天的时间,受到了企业的赞誉。五是服务考评制度。我们对税收服务工作质量采取公众打分、问卷调查等方式定期考查,并将考查结果与工作人员业绩挂钩,以此来保证服务质量。

四、实施阳光工程,创建廉政型机关。

在廉政建设上,我们以阳光工程为主线,继续加强了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监督制约,在强化警示教育制、岗责制、公开制、监控制等各类廉政制度方面做文章,创造出了一种廉洁从政的良好风气。

(一)警示教育制。警示教育活动主要采取自我教育为主,有针对性地开展典型案例教育活动,采取专题讲座、播放警示片、参观反腐败展览以及树立先进典型等形式,对全体干部进行经常的、长期的党纪政纪、税风税纪教育,增强了干部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在局域网上开辟“警示教育之窗”,选登“陶鲍”事件及系统内违规违法的案例,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开展讨论,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分局下发《国税干部廉洁自律手册》,做到人手一册,使每一个干部自觉做到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教育干部远离四条“高压线”,不打“擦边球” 真正在思想上筑起一道拒腐防变的钢铁防线。

(二)廉政岗责制。首先,在分局领导中实行“一岗双责”制,要求每个局领导在一个岗位同时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和业务工作双重责任,从制度上把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要求同业务工作一起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岗位目标之中,真正做到两副担子一肩挑。其次,层层签订党风廉政责任状。分别由局长与副局长,副局长与科长,科长与科员分别签订《廉政建设责任书》,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网络。再次,建立干部廉政档案。对干部的廉政情况,我们坚持归档立卷,将检查考核干部的廉政情况和责任制落实的情况都记入廉政档案,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与干部评先表模结合起来,进一步规范了干部职工廉洁自律的行为。

(三)廉政公开制。分局在完善各项廉政制度的同时,还从建立健全制约机制入手,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将重大决策、干部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廉洁自律、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归纳为8个公开:公开人事安排;公开大额度资金使用;公开税务发展规划;公开干部任免、奖惩;公开财务收支情况;公开招待费的使用情况;公开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公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通过推行政务公开,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大家自觉做到思想上不松弦,工作中不踩线,生活上不越轨。一个廉洁自律的好风气在涉外分局蔚然成风。

(四)廉政监控制。对内,我们对分局范围内的所有工作进行全方位监控,对于领导干部的廉政情况,做到一人一档。从记载的这些廉政档案中可以看出,分局各位领导带头廉洁自律。总 支书记、局长童银昌是位副处级干部,每半年都按要求及时填报个人收入申报表。副局长施世军、郭廷铎把“扎扎实实干事,清清白白做人”作为座佑铭,两年来,分局三位领导从没接受过企业宴请,收受任何礼品,他们用自已的言行维护了涉外分局的良好形象。对一般干部则重点加强上岗、在岗、离岗的审计工作,使离岗干部不交马虎帐,上岗干部不接糊涂班。对外,我们广泛开展社会监督。定期召开了特邀税风税纪监察员座谈会,征求他们对我们在政策管理、征收管理、税务管理、廉政建设等方面的建议,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合理化意见,以促进我们工作的提高。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务人员涉税违规违纪若干问题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出台后,我们及时组织干部进行学习,要求每个干部结合实际写出学习心得体会,并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开展讨论,促使干部从思想上正确认识、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由于我们坚持以廉治本,警钟长鸣,分局保持了连续五年无信访、无违纪的历史记录。

童银昌 熊兴培 施永强

邮政编码:441003

班组建设稿件 篇6

--------浅谈变电站班组建设

公司千条线,班组一针穿。变电站作为运行公司的最基础单元,班组建设在公司‚创先争优‛活动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抓好班组建设,搞好基础管理,关系到职工队伍的稳定和各项任务的完成,关系到安全生产、优质服务,更关系到公司的发展和未来。变电站也是运行公司的细胞,是公司专业化管理的落脚点,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是安全管理的基本环节,是有效控制事故的‚前沿阵地‛,所以,变电站搞好班组建设尤为重要。

分公司胡书记指出,变电站是连接分公司与职工的‚桥梁‛和‚纽带‛,是体现分公司发展活力的‚神经末梢‛,变电站的班组建设搞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分公司的安全稳定生产,影响到丰樟地区的电网功能的有效发挥。要搞好班组建设工作,应先抓好班组长的素质提升。俗话说‚群雁不乱靠头雁,羊群不乱靠头羊‛,‚万马奔腾,需一马当先‛。要搞好变电站的班组建设,站长的作用异常重要。站长是班组管理的核心人物,是生产和日常管理工作的指挥者和组织者。我们的企业从最初的粗放管理,到现在倡导的‚人性化‛管理所走过的历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班组建设在创建文明班站中起的重要作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站长做为兵头将尾的人,是承上启下的一个‚桥梁‛,其管理水平的好坏,履责能力的强弱,执行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整个班组的安全和建设。

要搞好班组建设工作,还要抓好变电站的和谐氛围与凝聚力。班组建设靠每个站员,一个小变电站其实也就是一个大家庭,在家中我们要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协作,多一些关心,多一些包容。在变电站这个‘家’中我们也要像用对

家人一样,相互理解,相互关心,处处充满温馨和谐。彼此之间是同事更是朋友,还是亲人,环境宽松、氛围和谐、关系融洽,没有或极少七翘八拱,不行结帮拉派,更少尔虞我诈。如此一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任务不能完成呢?班组建设工作何愁呢?

众所周知,培训是变电站班组建设的基础。我们需要培养和发扬站员终身学习的风气,不断进行充电,吸收新知识,创新思路,提高站员的综合素质。要搞好班组建设,在抓站员培训上,主要是要结合日常工作中出现的一些不安全现象、实际操作能力欠缺等实际情况,有针对地组织开展班前会、班后会、安全例会、案例教育、反事故演习、标准化作业、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做到寓教于乐,同时,变电站在培训工作中要改变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和‚不出事故不培训,出了事故才培训‛的做法。激发站员兴趣,让他们从培训中不断提升素质。

军需四项基础建设稿件 篇7

班组是落实安全生产最基层的生产组织,只有班组保障了安全,才能实现公司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局面。针对公司基层班组的现状,我们要在推进基层班组的标准化建设、安全责任落实等方面着手,强化措施,提高执行力,实现班组安全建设全员参与的局面。

一、加强安全责任制建设,建立完善安全奖惩体系

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方位的安全责任体系,让每个员工知道自己肩上所负的安全责任,将安全压力传递到每位员工。一是将班组安全建设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班组每个成员,让每个员工知道自己在班组建设中“该干什么,怎么干”,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也是让员工主动思考、提高素质的一个过程。二是建立完善一个奖惩分明考核体系。通过安全奖惩,让每位员工明白在班组安全建设工作中做与不做、做的好与坏的区别,激发员工在班组建设中发挥自己的工作热情,全身心投入到班组建设当中去。

二、强化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全员安全素质

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文化建设也是预防事故的基础性工作。

一是创新安全教育形式,增强安全教育效果。破除课堂授课安全教育方式,采取灵活多样、多形式进行安全思想教育。即在基层班组开展查隐患竞赛活动、举办安全生产摄影展、安全生产技能竞赛比武,“我为安全献一计”等,促进相互学习,相互监督,于竞赛比武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增强安全意识。

二是注重安全教育人文理念。通过写平安家书、安全宣誓、平安家庭相册等形式,让每位员工增强对家庭和社会责任感,使每位员工知晓,每起事故给幸福家庭带来的严重伤害,时刻意识到自己对父母、配偶、子女的重要意义,真正认识到自己生命的价值所在,激发出认真学习和遵章守纪的动力,从而避免工作中的失误和违章所带来的伤害。

三是大力倡导团体精神。以班组安全日活动、反事故演习、班前班后会等有效载体,引导班组成员团结友爱、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以“三个不发生”百日安全活动为契机,以落实“三防十要”反事故措施为主要内容,做到“四不伤害”,逐步培养班组群体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生产主人翁意识,使“安全是职工最大福利”的思想深入人心

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不断提高班站员工安全文化素养,创造和谐平安的氛围,达到有效预防和减少人为责任事故,促进本质安全水平提高的目的。

三、加大安全投入,夯实安全基础

电力生产作业环境、安全设施是否到位,直接影响电力生产的安全。一是必须加大安全资金投入,对班组安全生产所需的工器具,及时配置更新和补充。二是努力改善人员作业劳动保护措施和作业环境,配置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完善工作场所安全环境,达到规范化和标准化要求。三是在基层班站推广应用安全生产辅助标识。主要有安全通道标识、配电操作模拟图及安全警示挂图。通过应用有视觉效果的图案,让班站员工时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警觉性,提高员工安全正确对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四、落实精细化管理要求,扎实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

基层班组涉及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事故抢修等方方面面,工作任务繁杂而艰巨。在安全规章执行上,部分一线班组员工业务技能水平不高,有的一味凭经验做事,施工过程中不按规程办,违章操作、违章指挥等现象普遍存在,工作票、操作票填写不规范等问题也较普遍,从而增加了反违章工作的难度,制约和影响了安全管理水平提升。通过扎实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将标准化管理、规范化作业的工作要求,细化和落实到每项工作之中。一是通过对作业过程危险点以及关键环节和关键流程的控制,达到控制作业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效遏制习惯性违章行为实现现场工作标准化,确保现场生产过程的可控、在控、能控。

社区信息网络建设稿件 篇8

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以社区综合的动态的信息为基础,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社区信息管理系统”和“社区服务系统”是社区服务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满足居民群众对信息服务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社区信息网络资源的互通互联,多渠道收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更新,及时传递给居民,实现服务信息多样化,管理程序的动态化,信息传递的时效化。更重要的是,社区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街道、居委会等延伸到社区。成为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与居民之间的纽带,把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面向社区居民的政府公共服务、社会公益性服务和企业的便民利民服务送到了居民身边。同时,又将居民的服务需求、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政府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和企业,便于他们集中管理、信息共享、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社区基础信息资源、服务政府、服务居民、服务社会。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立足实际需求,坚持以需促用、以用促建、突出应用、探索成本低、效果好的社区信息化建设模式,做到建得起、管得好、用的久、实现可持续发展。

社区信息管理系统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政务工作的要求,有利于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增强政府工作的科学性、协调性和民主性,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快建设勤政、务实、高效、廉洁的政府。“社区管理系统”除社区自身的管理之外,还有政府的民政管理和治安管理等包含范围广泛的内容,是电子政务向最基层元素的自然延伸。2010年底,建立了以居民信息为基础,以社区为终端,以各街道、各镇为纽带,以电子政务网为支撑的全市社区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全市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社区服务信息的共享和协同服务;以街道镇为单元,建设了社区服务信息网站和热线呼叫系统,全面建成社区管理与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初步实现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现代化。

加强电子政务工作,对建设繁荣文明开放和谐新弥渡,实现数字化进程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历史进

上一篇:最新营业税政策下一篇:book1unit1练习之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