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教育十年回眸(通用6篇)
经典教育十年回眸 篇1
创举·探索·走向
——我国十年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改革回眸
龙宝新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摘要:课程的有效开发与科学实施离不开管理环节有力配合,课程管理体制的变革是课程实施的生力军与护航者。在封闭、层级、指令型的课程管理体制中,课程的实施面临着种种瓶颈,三级管理体制的确立无疑是石破天惊之举。十年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改革是一段困顿的历程,面临的挑战接踵而来,改革仅仅完成了新体制的搭台工作,改革内容的真正充实尚需时日。增强基层课程主体的参与意识与使权能力,构建一种富有活力的课程对话机制,促使课程体制变轨的彻底发生,是未来我国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课程管理体制;课程对话机制
课程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与命脉,课程的有效开发与科学实施离不开管理环节有力配合。从这一意义上来看,课程管理是学校改革的心脏与枢纽,它对整个课程系统的延续与变革具有重大意义。更进一步讲,当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要解决好课程权利的配置问题,其所要变革的实质对象是课程主体角色与形象的重建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课程管理正是利用权利配置的“筹码”来确认所有课程主体的课程责任,激发其对课程生命的呵护意识,努力构筑一个富有活力、对话协商、同舟共济的“课程共同体”①。
一、一个破天荒之举:“三级”课程管理新政的出台
2001年,国家颁布了指导全国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明确指出: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参与的课程管理新体制。这一决定的做出,无疑是我国课程管理史上石破天惊的一个创举。从此,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摆脱了集权、一统、计划式的体制,开始走向以分权、共创、对话为特征的体制,一种适应当代我国基础教育需要的课程管理新体制应运而生,揭开了我国课程管理史的新篇章。
(一)学校:不能再让国家“牵着走”
建国以来,与国家计划管理体制相适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采取了“国家主导、学校教师配合”的计划管理体制,教育部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国家课程中心、人民教育出版社等机构成为课程权利的集结点,任何地方、学校、专家的课程改革建议必须经由教育部的中转才可能得到表达和体现,学校的绝大多数课程管理权利被代理、被收编,它们只能在教育部的指导或监管下开展有限的课程改革与实验。显然,这种课程管理体制对那个学校管理者素质参差不齐、学校自我改革意识淡漠的时代而言是适应的。但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教育法》的颁布,国家改革进程的加速,学校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推进,学校愈来愈成为一个具有自主发展能力的新实体,日益成为能够独立承担其课程改革责任的社会实体与变革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跟着国家“亦步亦趋”,学校就难以解决国家统一课程规定与区域社会对课程提出的特殊要求、课程计划与课程弹性之间的矛盾,最终使课程失去对社会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免费师范生专业成长力的职后发展研究”【10YJC880081】
作者简介:龙宝新(1973—),男,陕西洋县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课程与教学系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基本原理及教师教育研究。
生活的应变力与适应力。因此,不能再让国家“牵着走”,如何在国家宏观调控指引下走出自己的课程改革之路就成为学校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话题。
(二)教师:不能再当课程改革的配角
在计划管理体制下,课程的三大文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将教师“锁定”在课程文件执行者、教材文本传授者的位置上,作为自主、自创、自觉的“教师”形象是没有存身之所的。在这种境遇中,教师充其量只是课程改革的配角,在课堂上他只需照本宣科、如法炮制,只需对教材作以“轨道”(即“Curriculum”意义上的课程)式的延伸即可,在此教师的课程创意、课程理解是用不上的。究其主因,他们只是课程管理中的“被管理者”、“被改革者”,属于被课程管理者防范的对象,教师的主要职能是忠实于教材文本与课程管理者的意图。在计划为主的课程管理体制中,教师没有课程的管理权、创生权、解读权,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听到他们个人的“声音”,他们是置身于课程管理圈外的一个弱势群体。在被管、受管、监管的局面下,教师的专业发展空间被窄化,整个课程就是学生的课程,教师无法将自己的课程思想、教学见解以合法的方式融进去。在新世纪之初,随着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加剧,为创造力而教日益成为课程改革的洪流与主流价值,封闭的课程管理体系受到了质疑,计划与弹性、封闭与开放、预成与创生之间的矛盾在课程管理领域凸现,教师的课程管理权得到了认可与尊重,由此,“不能再当课程改革的配角”、“在参与课程改革中发展教师”的理念乘势而入、瞬间走红。
(三)课程:不能再做奴役个性的帮凶
在严密计划、权力下行的旧体制中,课程管理实践创造了一个大一统的教育生活世界:学习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应试,人的“三维”发展(即新课程的课程目标)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神话,个性的培育只是学生发展的装饰品而已。在“国家——地方——学校——学生”这一垂直性权力延伸线路上,原本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变得单一化了,学生成长退化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简单积累与机械叠加,学生个性的发育被抑制了。课程内容、实施方式、评价手段都是被规定好了的,在课程蓝图中找不到学生个性的栖身空间,作为课程创生者的身份被删除。计划主导的课程管理体制筑造了一个事无巨细的课程管理网络,把学生“安置”到每一个网点上去是课程实施的目的。在这里,只有课程管理者规定的学生课程空间,没有学习者自主生活的自由空间。把学生同化进庞大的社会体制中去,生成一个个“体制中人”,成了课程管理的隐秘意图。无疑,由这种课程管理体制“规划”出来的课程不可能是“学生的课程”,不可能是完整意义上的“人”的生长空间,它最多只能算是把人格式化、标准化,只是奴役、泯灭学生个性的课程“监狱”而已。显然,在二十一世纪中人的主导生存方式是自我创造,是“活”出新自我、新面孔。这种阻碍学生个体自我呈现的课程管理体制难以为继,因为一种有生命力的课程管理体制必须留给学生充裕的课程空间,否则,它就无法实现将课程文本与全人发展相融通的重任。
正是在这一特殊改革背景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出台具有历史性意义——它不仅是从国家政策层面给传统管理者的课程管理边缘群体——学校、教师、学生打开了参与课程建设的一扇门,更重要的是,它宣示着一种以民主、参与、自创为主调的新课程管理文化在中华大地上的诞生。一个小小的按钮往往能够启开一个新的世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建设对整个基础教育事业而言正是发挥着这样一种微妙功能。
二、一段困顿的旅程:遍布荆棘的课程管理改革之路
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启动并不意味着它彻底改变了沉闷、单调、封闭的课程管理系统,相反,它只是打开了改革的局面,为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一系列挑战与问题浮出水面,让课程管理改革进程充满了变数。十年变革,十年困顿。整个课程管理体制改革正是在应对问题与挑战中蹒跚而进的,改革路途上遍布着荆棘,直接挑战着改革者的智慧与信念。
(一)改革,只是开了一个头
无疑,三级管理体制的建立仅仅是为课程管理活动设计了一个框架,要用实质性的改革内容将之充盈起来谈何容易。作为课程管理改革的见证者,我们都能看到:十年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改革只是开了一个头,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有待于我们去应对的改革问题错综复杂的,迫切需要我们去从容应对:国家课程依然强势,许多农村中小学的课程改革依然局限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流于形式、难以硬化,甚至许多偏远地区连这些课程的“形式”都没有;地方课程开发仅限于英语、历史、区域文化等小科类课程,仅限于编教材、做样子,真正能够体现地方特色、地域需要的地方课程形态难以产生;做得稍实一点的校本课程开发仅限于城市中的优质学校,且这些课程的开发毫无章法可言,最终沦为学校课程改革的装饰性成果,沦为学校对外宣传的“门面”;许多教师缺乏课程开发的经验,只会对相关知识材料进行编排编辑,不会用“教材”的形式来呈现、设计、优化课程内容,大多数校本教材沦为学生的课外读物;社会、学校还缺乏把握、整理、提取地域核心文化、特色知识、特殊生活经验等方面的能力,还无法充分利用课程权利来实现课程与地域、校情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动态平衡,等等。正是如此,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主体依然是“上层坚挺、底层空虚”的空架子,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灵活开发,基层课程主体对新增课程权利的有效驾驭,促进学生学习品质改善与全人发展的课程使命的最终完成等等,都还需要一定时日才可能最终兑现。这些迹象表明: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改革只完成了搭台工作,“好戏还未开局”,提升基层课程管理主体的权利意识、使权能力、参与热情都将成为我们实质性地充实课程管理体制这个“框架”的攻坚环节。
(二)课程,依然翻不过“高考”的手腕
课程管理的权利来源是多样化的,行政权力、监督权利、组织权利都只是其显性化的表现,这些显性权利随着三级管理政策的出台都已基本上实现了课程主体间均权、分权、赋权的改革目标,故课程主体间的显性权利平衡极易实现。然而,在课程管理中还存在着一种隐性管理权利,这就是课程评价权利,即课程实施的成败由谁说了算的问题。正如有学者所言,“课程评价的管理”②是课程管理的重要一环。这一课程管理权利是任何课程管理主体都难以绕开的一道关卡,它就是课程集权最后坚守、负隅顽抗的一道壁垒。可以说,对这一权利的解体与重构体现着课程管理的深度与层次,故成为课程权利收放实现自如的扭结。显然,这一隐性课程管理权利在我国是通过“高考”来实现的,回避课程改革的两极化现象——“一收就死,一放就乱”弊端离不开高考制度改革的同步推进。尽管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分段改革的实践已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我们心里都很清楚:在传统教育文化犹存、宏观教育体制改革尚未彻底完成、社会公民素质偏低的今天,高考的每一步改革都牵涉到公平与专业、公正与科学间的博弈,势必会累及全新课程管理体制的构建,延缓新体制成熟的周期。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认为:面向民主化、科学化、现代化的课程管理体制改革依然无法逾越“高考”的壁垒,难以抵制“考试回流”效应③的侵扰,走向彻底的自由与自主。故此,目前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必定会举步维艰,难以实质性地迈开步子前行,课程管理权利真正“下放”的道路还很漫长。
(三)管理,一个正被颠覆了的概念
对课程管理改革而言,最为窘迫的事情莫过于其本身所遭遇的种种质疑了。当前,“课程管理”一词本身并没有清晰表达当下这场课程改革运动的内涵,反而有将之拉回到改革前的“自上而下”轨道之嫌。正如钟启泉教授所言,课程管理”始终带有“监管”“管制”“控制”之歧义,无法表达本次课程管理所倡导的自下而上、鼓励创生、自主治理的课程解放思想,故用“课程领导”、“课程经营”取而代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课程管理”一词还是慎用、少用为宜。④同时,课程管理活动似乎难以完成本次课程改革的最终使命——重建学校“学习共同体”、提升学生学习品质、实现学校课程的增值与自主,这是因为任何管理活动都着眼于构建一个相对封闭的层级式课程管理网络,而非构建一种能够适应外部变革世界的复杂适应系统,不断增强课程系统的自组织性能与内发潜能。在这一意义上,课程的经营与领导更适合这场课程管理体制改革运动,它能够体现新课程管理范式的实质——联合和引导各个课程主体来共同建设课程“模体”(多尔语),充分体现课程管理活动的双向建构与动态互变本质。
三、一揽子改革呼之欲出:全力创建最适合国情的课程管理格局
面对课程管理改革遭遇的难题,所有课程工作者必须积极应对、继续改革,以确保理想的课程管理格局在中华大地上最终建立。要实现预定的改革目标,我们不能坐收其成,而必须加足马力、积极行动、全力以赴,利用一揽子有力对策的持续跟进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改革的深化。
(一)主体:激活改革的潜能
任何改革的活力与源泉都不单单来自政策的压力,而是每一改革主体,尤其是基层改革主体的热情与创造力的激发。课程管理改革亦是如此,其成败最终取决于它能否激发所有课程参与者,尤其是每一位中小学教师的参与热情与智慧潜能。应该说,本次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质是主要任务是让中小学教师分享课程管理权力,深度参与课程管理,让课程管理实践突显生机。但是,课程赋权并非对所有教师而言都是一件好事,有些教师甚至会认为这是一种负担,是额外工作量滋生的根源之一。⑤因此,如何让他们精神“减负”、愿意参管、主动介入管理活动,突破国家课程管理网络的包围,左右全国宏观课程管理格局的走向,是一项最具挑战性的改革任务。新体制的确立只是确认了中小学教师、校长、学生作为“课程主体”的地位与身份,但这一地位的最终确证还需要他们的积极改革行动,需要他们具备引领课程改革方向的能力。正如赵汀阳所言,权利(right)需要权力(power)来证实,需要行动和争取来落实。⑥让弱势课程管理主体——中小学教师利用改革行动来最终分有、落实课程管理的权力,既是本次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底牌,也是课程管理体制改革成功的根本标尺。
(二)解套:突破课程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当前,不同课程主体课程管理权利博弈的焦点日益集结在课程评价权利上。如今,高考已经成为众矢之的,如何让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突破最后一道防线成为课程管理体制改革成败攸关的问题。应该说,课程管理权利的平权必将体现为课程评价权利的平权,让课程评价、高考制度的设计既能充分体现各个课程主体的利益与要求,又能最大限度地推进社会的良性发展,自然是课程管理改革者必须冷静面对的一道难题。高考是课程管理的指挥棒,是三级课程的公共舞台,是课程管理集权的化身。弱化高考、分解高考、优化高考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推进课程管理体制新生的基本策略。我们认为:在当今课程管理体制下,没有高考、取消高考只会让课程管理走向更加无序的境地,而让课程管理与高考改革实现联动与同步,让高考成为各级课程主体的课程权利的平衡器,充分发挥高考作为课程权利调节器的功能显得尤为关键。以课程管理改革推动课程评价制度改革,用课程评价制度变革来引导课程管理权利的优化配置,努力搭建课程管理与评价制度间的互动机制,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课程管理体制改革深化的抓手。
(三)机制:课程权利的博弈与对话
任何有生命力的课程改革事业都是一场“持久战”,都需要构建一种动态的相互制衡机制,以此实现改革向内生型与自调化的转变。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认为:管理体制构架只是管理机制建立的起点,是向管理机制转变的中间状态,建立课程主体间的博弈与对话机制才是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终点。在课程管理实践中,各课程主体间围绕课程权利的博弈与对话是促使课程权利均衡状态出现的动态机制。如果某一方,如中小学教师不在意自己手中的课程权利,不善于利用这一机制来实现自己的课程权利,课程权利的均衡点就会移向国家或行政部门的一端,国家赋予其的课程权利可能会形同虚设;反之,如果中小学教师在强烈事业心、责任心的驱动下努力去争取并实现自己的课程权利,国家赋予其的课程权利可能会
增值,一种最优化的课程权利平衡点就会出现。因此,课程权利对话机制的形成才是课程管理体制建设中最具实质意义的目标。课程管理体制是死的、有形的,它只是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舞台,而人是活的,善于利用体制,将之效能潜能发挥到最大化才是课程管理机制重建的内核所在。
(四)变轨:课程权利新格局的催生
无疑,实现课程管理轨道的变轨是新课程管理体制质变的标志,是新体制形成的标尺。当前,新体制的雏形已在眼前,而我们依然走在一条国家主导的课程管理轨道上来,要实现彻底的变革尚需时日。尽管如此,我们不能坐等课程权利格局发生实质性变革的“春天”到来,而应该积极行动,为新课程体制变轨的彻底发生产生条件,努力催生课程体制的变轨来临。在这一点上教育专家大有可作为空间,他们应该深入基层引导教师反省传统课程管理体制的弊端,激发教师参与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活动,加入到改革者的行列中来,扩大改革者的阵营;他们可以参与传统课程管理体制的反思,探讨理想课程权利格局的样态,在参政议政中促使教育行政部门作出更具魄力与效力的改革决策;他们还可以积极开展课程管理体制改革实验,与各方课程管理主体携手创建改革范例,引领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走向,等等。离开了专家的斡旋与启蒙,离开了他们的大胆尝试与先遣导引,新课程权利格局的诞生可能会长路漫漫。在课程体制变轨中,教育专家的批判、示范、诱导好似一种酵素,他们的参与完全可能加速改革的进程,缩短改革的工期,延伸改革的深度与效力。
参考文献 ①刘英琦.简论新课程实施中的课程管理[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7).② 金东海.论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的学校课程管理[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③ John Chi-kin.Curriculum and teaching reforms :contexts,implementation and sustainability,C&I 2011 report.④ 钟启泉.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J].全球教育展望,2002(12).⑤John Chi-kin.Curriculum and teaching reforms :contexts,implementation and sustainability,C&I 2011 report.⑥赵汀阳.预付人权:一种非西方的普遍人权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6(4).通讯方式:(Tel)******
西安市师大路1号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E-mail:longbx@snnu.edu.cn
经典教育十年回眸 篇2
一、营造氛围, 陶冶情操
“腹有诗书气自华, 最是书香能致远。”我校根据办学规划, 着力打造诗意书香、经典书香、人文书香、优雅书香的书香校园环境, 让师生浸润书香、陶醉书香, 让书香伴随人生。
诗意书香。就是在学校的走道、长廊悬挂我国历朝历代著名诗人的诗词;利用晨读和2分钟的预备铃, 各班有组织有计划地诵读小学生必背70首古诗及与季节、节日、学校主题教育活动相关的诗词。此外, 每月利用集会, 举行一次诗词诵读活动。诵读活动队形整齐, 学生精神饱满, 声音洪亮, 气势磅礴, 震撼心灵。“诗意书香”让师生耳濡目染, 或陶醉于田园风光, 或激发热爱祖国河山之情, 让优美的韵律伴随着师生幸福学习生活。
经典书香。选择一些古今中外小学生必读书目, 适量增加一些与课文作者或主人公相关的经典书籍在学校醒目的位置进行宣传, 让学生从小了解经典, 走近经典。此外, 学校每学期均要举行经典阅读指导研讨或知识竞赛活动等, 渲染氛围,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人文书香。从自古至今的名人中挑选杰出的著名人物, 把他们的像、生平简介、重要著作或取得的成就绘制成一幅幅画面, 张贴在教学楼的楼道里, 或利用电子大屏幕轮流展示, 为学生树立人生典范, 从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优雅书香。不仅让人赏心悦目, 更是为师生创设了一个幽雅的阅读环境。从“书香致远”主题雕塑到欲将翻阅的鸿篇巨著的雕塑, 从校园绿地到花坛一石一草, 从校园主体墙到走廊楼道, 无不充溢着大量的阅读信息, 彰显了学校浓郁的书香氛围。学校图书室宽敞而又明亮, 优雅而又温馨, 一张张书桌和一个个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本本师生喜欢的书籍或书刊, 为师生的课余生活提供了舒适宁静的阅读场所和丰富的精神食粮, 满足了师生的兴趣爱好和阅读需求。
书香校园环境潜移默化地陶冶了师生的情操, 也成了我校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二、采取措施, 培养兴趣
打造书香校园是一个长期的工程, 为了让师生感到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 我们从以下四方面入手:共读一本书, 形成两个制度, 上好三种课, 开展四类活动。
共读一本书。“立身以立学为先, 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一本好书能让人受益匪浅, 师生共读一本书, 不仅能推动书香学校的形成, 还能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因此, 我们坚持开展师生共读一本书和教师共读一本书的活动。师生共读一本书, 就是要求各班语文老师及班主任老师结合本年段阅读的书目, 一个学期重点选择一两种书共读、共讲、共写。在这个过程中, 用教师的行动带动学生的阅读, 同时培养师生情感, 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
每学期, 我们还结合“新年赠书”, 坚持不懈地开展教师共读活动。如《教师魅力修炼》、陶行知教育名著《给教师的建议》等一系列“共读一本书”的活动, 大家一起阅读一起分享, 增加了教育智慧, 促进了教师自身的成长。在阅读交流活动中, 老师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 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读书不知不觉地改变着教师的生活。
两个制度。为了使读书行动做到有条不紊、持之以恒, 做到要求、计划与行动一致, 做到活动与学校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 我们制定了两个制度———“读写学习制”、“考评奖励制”。
读写学习制。把学校规定的师生共读名著的时间, 每学期教师和学生分别必读的书目, 以及撰写读书心得、日记、随笔等数量的具体要求, 还有学校要举行的重大活动作为一种制度, 一是在每学期初的教师大会上强调, 二是在每学期的读书计划中体现并得到落实。
考评奖励制。为了激发师生的读写热情, 及时表彰读书活动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 我们先后出台了“阅读考级”、“书香之班”、“阅读之星”、“星级小书屋”、“优秀博客”等项目的评比条例, 不仅把这几项评比列入了常规, 还纳入到了教师的年终考核里。
三种课。指的是“阅读指导课”、“好书推荐课”、“阅读汇报课”。“阅读指导课”旨在教会学生根据不同种类的书籍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质量;“好书推荐课”旨在老师分享阅读的快乐的同时, 引导学生“采得百花”;“阅读汇报课”主要以师生共读书目为主, 分“提高语文素养”和“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的养成”两类。尤其是后一类, 我们要求结合学校的德育工作, 让阅读滋养学生的人生。
四类活动。活动不仅增添气氛, 还能促进书香校园向深入发展。每学年我们定期举行“读书节”, “读书沙龙”或“读书论坛”、“读书交流”或“读书演讲”、“阅读竞赛”四种类型的活动。这样既丰富了阅读生活, 又达到了“以展促读, 以研促读, 以写促读, 以赛促读”的效果。
三、主题阅读, 滋养心灵
“主题阅读”是我校打造书香校园、建设精神家园的重要举措。它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将主题读书活动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使学科教育和读书主题教育有机融合, 相互影响、共同提升;二是主题读书活动与养成教育相结合, 用读书主题教育激发学生“学思行”的动力, 培养明辨是非、规范行为的能力, 养成良好的习惯;三是将主题读书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以读书活动为载体, 构建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书香校园。
1. 阅读促进学生良好品质习惯的形成。
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使学生不再感到课余生活枯燥, 不再留恋玩电脑游戏, 不再迷恋无聊的电视节目, 不再追逐打闹, 自觉地远离游戏机房, 远离网吧, 远离危险的活动, 形成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正像有的学生在问卷中写的那样:“我通过课外阅读后, 明白了‘礼到人心暖, 无礼讨人嫌’的道理。于是, 我见到同学、老师、长辈总要问声好。”“以前, 我总嫌自己的书包不好, 比不上同学的档次。我读了《中外名人故事》中《朱可夫》一文后, 我很惭愧。他不嫌弃母亲给他缝的布口袋书包, 重视的是用学习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通过课外阅读, 我变了。以前乱丢垃圾、踩草坪这些不良习惯都能在我身上找到影子。现在, 我不但改掉了那些坏习惯, 还乐于助人, 与同学合作……”
从各班的读书小结中, 我们发现阅读同样伴随着学生的成长。正如一位教师写的那样:“我开展读书活动, 并不纯粹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或是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而是为了实现一个极其重要的目标———改变班级的现状。”所以, 有的班把名著诵读与培养自信结合起来, 使原来点到名字也要声音发颤, 甚至连身体都在不停抖动的学生能面对全班同学有感情地诵读自己喜爱的名著。这是名著阅读给孩子创造了一份异乎寻常的机遇, 给了孩子拥有锻炼自己内心的胆量, 馈赠给了孩子一份最珍贵的礼物———自信。有的班级把名著阅读与浇灌友谊之花结合起来, 使原来同学间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常闹得脸红脖子粗的班级, 学会了互相谦让、互相帮助。
一位名家说过:“读书是在别人的思想帮助下, 建立自己的思想。”我校的主题读书活动提升了孩子们的修养, 让他们懂得了同学之间要诚心诚意地付出。阅读使学生从经典的文化中汲取营养、滋润心灵。
2. 阅读促进了师德建设。
阅读让我校教师找到了适合填补自己空虚的精神食粮。教育家的“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教育是一种幸福的事业”等高尚思想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位教师, 鼓励教师爱岗敬业, 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 追求人生的美好价值。教师能守住寂寞, 静心读书, 把书本理论和同事的经验, 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尝试、验证、提高, 然后自觉地转化为自己的教学智慧或教育思想。此外, 班主任还确立了“亲近学生, 做学生朋友”的教育理念。
书籍使我们的教师变成了幸福的人。近几年中, 有两位老师获得了苏州海外联谊会“周氏德育”奖励金, 一位老师获得了苏州市特殊教育“科克雷蒙”杯师德标兵奖励金, 一位老师被评为第二届苏州市中小学教师“教坛新苗”。
专用车业新世纪十年发展回眸 篇3
来源:汽车网 王焕民2011-03-25字号设置:[大 中 小]
新世纪十年,是我国汽车工业蓬勃发展的十年,也是我国专用汽车产业从汽车行业中默默无闻的“小兄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重要保障力量和汽车工业主要力量的十年。
十年来,专用汽车业画出一条快速上升的曲线,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封闭到开放的蜕变:产业规模扩大了,产品品种丰富了,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资本构成完善了,标准法规健全了,出口量增加了„„
规模扩大、技术水平提高推动产业迅速升级
十年来,我国专用汽车业蓬勃发展,在整个汽车产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它不仅成为汽车行业发展最快、前景最广阔的部分,更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从2001年到2010年,我国专用汽车生产企业数量由600多家发展到826家,新增企业300多家(期间也有少数企业退出),产品品种由1300多种增至5000多种,年产量由30多万辆猛增到200多万辆,部分品种的专用车实现了批量出口。一些特种作业类专用车研制成功,扭转了我国过去完全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这些产品不仅技术先进,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低30%~50%。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为代表的专用汽车企业生产的混泥土泵车等产品多次刷新世界纪录,让“中国制造”成为世界知名品牌,为我国自主品牌专用车赢得了荣誉。
在产业规模扩大的同时,产业结构也更加合理。在目前具有生产资质的专用汽车企业中,国有独资、中外合资、民营经济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其中民营企业占专用车企业总量的70%以上。
在合资合作、兼并重组的基础上,中集车辆、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用汽车集团已经形成;东莞永强、广东粤海、杭州爱知、重庆迪马等一批在某一产品领域独具特色、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小巨人”企业不断涌现,产品专业化程度大大提高;广东富华、江苏扬州海沃、上海申毅、深圳凯卓立等专用汽车上装生产企业脱颖而出,这些企业按照国际通行的专业化、标准化、系列化生产方式组织生产,加强研发,成为专用汽车上装技术集成供应商。
以山东水泊焊割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专用汽车工艺装备制造商的壮大,提高了我国专用汽车企业生产装备的自动化与专业化水平,改变了专用汽车企业自己开发生产装备的状况,提高了专用汽车企业的生产效率,确保了专用汽车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十年间,随着民营资本大量涌入,专用汽车行业区域化发展势头明显,产业趋于集中,最典型的是湖北随州、十堰和山东梁山3地。被誉为“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的湖北随州,依托东风汽车公司,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拥有75家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并规划打造20公里汽车产业发展走廊;以生产自卸车闻名全国的湖北十堰,是东风专用汽车的生产基地,聚集了约40家自卸车生产企业;山东梁山,这个弹丸之地汇集了大大小小230余家专用汽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
近几年来,一些专用汽车产业园区或产业基地的建设也蓬勃发展。如中集车辆(集团)新疆有限公司的特种专用车生产基地、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的4平方公里专用汽
车产业园等。此外,天津市蓟县、河南郑州、安徽阜阳及福建等地正在兴建专用汽车产业基地。
这些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的出现,不仅推动了我国专用汽车生产与研发技术的快速提升,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汽车行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十年间,专用汽车生产技术日新月异,机、电、气、液一体化,微电子,智能化技术在专用汽车上的应用日益广泛;新能源技术开始在城市环卫类专用车辆上得到运用;各种轻量化新材料如高强度钢、轻质铝合金及复合材料的应用不断增加;专用汽车生产过程中的下料、焊装、漆前处理、涂装等工艺工装技术和设备发展迅猛,有些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政策到位、标准法规日益健全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我国专用汽车行业近十年来的巨大进步,是市场需求的结果,更是国家相关产业政策不断完善、行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标准法规日益健全的结果。
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先后有三次大的涉及专用汽车的产业规划或政策出台或更新,每次都对专用汽车业产生积极影响。第一次是2000年12月,原国家经贸委批准发布了《专用汽车行业“十五”发展专项规划》,首次提出国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专用汽车领域,打破了专用车行业国资独揽的局面,迎来了我国专用汽车投资与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在这一时期,民营专用汽车企业如雨后春笋,纷纷崛起,给中国专用汽车的发展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第二次是2004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颁布,为我国专用汽车投资管理、品牌建设、技术研发等指明了发展方向。第三次是2009年,工信部制定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进一步刺激了我国专用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在国家加大对“铁(路)、公(路)、基(础设施)”等投入力度的有力推动下,专用汽车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十年间,产业快速发展和产品技术水平快速提升推动了我国专用汽车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10年底,我国共制定、修订70余项专用汽车标准,其中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60余项。经过十年的发展,专用汽车企业改变了被动接受标准的局面,积极参与专用汽车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部分企业将本企业的产品标准转化为行业标准,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十年间,通过对发达国家专用汽车标准的研究,我们建立了由统一标准术语、专用汽车技术标准、试验方法标准、专用装置标准等构成的专用汽车标准体系。
目前,全国汽车标准化委员会专用汽车分标委正积极探索我国专用汽车安全和环保标准体系的建设,使我国专用汽车标准体系更系统、更科学,更好地促进我国专用汽车产品的发展,也将有利于我国专用汽车产品管理工作的逐步完善。
合资合作与自主创新并举推动产业不断进步
2000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用车分会组织了行业内10多家企业20余人参观汉诺威商用车展。以此为契机,中国专用汽车企业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用车分会的组织和带领下,开始大批走出国门,向世界同行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
十年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用车分会先后组织考察了德国汉诺威商用车展、美国中部路易斯威尔卡车展、英国伯明翰商用车展、日本东京卡车展等世界几大知名商用车展,考
察人员也由最初的几十人增加到上百人,包括企业管理层和一线技术骨干。同时,专用车分会还通过与欧洲、美国、日本等相关组织和机构联络,开展更加深入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通过参观、考察与交流,中国专用汽车企业不仅学到了国外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而且引进了诸如铝合金罐式汽车、后装压缩式垃圾车、消防车等车辆的制造工艺与技术,成立了中美、中日、中澳等专用汽车合资企业,推动了我国专用汽车整车技术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2011年1月,三一重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我国专用汽车企业所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我国专业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最高成果。三一重工研发生产出的世界最长臂架泵车、世界首台三级配混凝土拖泵等产品,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中联重科、中集车辆、东莞永强等企业也在各自的产品领域不断通过技术创新,研发生产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专用汽车,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
展望“十二五”:任务艰巨但前景可期
新世纪十年来,中国专用汽车产业也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一是国家在出台相关管理政策时未能考虑专用汽车的个性化特征,所引发的资源浪费等现象,与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相悖。行业“多头管理”让专用车企业无所适从。因此,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快速发展,还需要更加科学、连贯的管理政策,需要有一个适合专用汽车行业快速成长的政策环境。
二是近十年来,在专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投资过热、盲目发展的现象。地区和生产企业专用汽车发展规划中产值上千亿元、产能几万辆的现象并不少见,这脱离了专用汽车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市场实际需求,应引起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特别关注。
三是绝大部分企业研发投入不足,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在数量上仍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无序竞争加剧,竞争环境需进一步完善。
为了促进我国专用汽车行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在国家《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引导下,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将在“十二五”期间开展一系列调整。
首先是市场结构调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保证各种工程类运输车辆、工程类作业车辆、厢式及半挂类运输车辆、城市功能服务类车辆等适度的产业规模,以充分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基本需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把我国建成世界专用汽车产业研发及制造中心,全面实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战略目标。
其次是组织结构调整。鼓励和支持底盘生产企业与专用汽车生产企业之间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解决底盘生产企业规模化生产与专用汽车行业多品种、小批量需求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鼓励行业内优势资源的重新优化配置,鼓励行业内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支持专用汽车企业上市,通过金融市场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形成50家左右具有一定规模和国际竞争力的专用汽车企业集团;支持专用汽车生产企业进行现代化企业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产品和市场开发投入力度,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推动企业综合竞争力提高。
最后是技术结构调整。为满足环保要求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政策上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发适合国情的各种新能源专用汽车产品;支持和鼓励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在专用汽车产品上的综合应用,提倡产品轻量化发展;支持和提倡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度方面投入力度,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支持企业建立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等的产品技术开发机制,快速掌握国际先进技术,促进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提高。
经典教育十年回眸 篇4
一、新中国耐火材料工业的成长历程
耐火材料属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其产品主要应用于冶金、建材、有色、化工、机械、电力等高温工业生产过程中;是高温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材料,在国民经济建设,特别是高温工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追溯历史,我国耐火材料早在殷商时期就开始制造并首先应用于陶瓷工业,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然而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闭关锁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耐火材料工业与其他工业部门一样,一直处于落后状态。1949年,全国耐火材料生产总量仅7.4万吨,冶金工业所需耐火材料,甚至连一般锅炉用耐火材料都要靠从国外进口。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和建设的发展,我国耐火材料工业也不断发展壮大。建国初期,国家投资近亿元改建了唐钢、太钢、鞍钢等一批耐火厂,同时将山东、河北、上海等地的几个玻璃砖瓦厂改建成耐火材料厂,还在苏联援建项目中,新建了具有较高机械化水平的鞍钢大石桥镁矿镁砖厂。在国民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耐火材料生产总量达101万吨,比1949年提高12.6倍,生产出了具有中国资源特色的高铝砖、镁铝砖等一批新产品,开始改变了我国耐火材料产品品种单调的局面。以此为标志,耐火材料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进入了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行列。
从“二·五”开局到1978年的二十年期间,为满足高温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发展的需求,根据国家工业建设的总体布局,继五十年代投资近四亿元陆续新建了洛阳、北京、王村、武钢、包钢、秦皇岛、德阳等一批耐火材料厂后,在“三·五” “四·五”期间,为解决西南、西北地区钢铁工业发展的需要,又投资6亿元先后新建了攀钢、贵阳、西北等一批耐火材料厂。尽管经历了国民经济调整,全国耐火材料工业的产量仍然保持了持续增长,1978年达487万吨,耐材制品的产品质量和品种结构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提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我国耐火材料工业从半封闭状态转向行业开放,从小生产状态向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实现了从数量型向品种质量型的转变,逐渐走上了依靠技术进步,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道路,企业综合素质,耐材品种质量,科技效益和生产规模等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近年来,在高温工业新技术快速发展的强力推动下,人们对耐火材料工业与高温工业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经营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观念的更新为我国耐火材料工业的创新和发展营造了十分有利的外部环境。以上世纪80年代初宝钢新建抓耐火材料国产化为契机,中国耐火材料工业瞄准国际一流水平,通过引进、吸收、消化、移植、创新,不仅具备了向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成套提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优质耐材的能力,还能保证大直径水泥窑,浮法玻璃生产线等其他高温工业所需特种耐火材料的供应,实现了耐火材料工业质的飞跃。据统计,我国目前规模以上耐火材料生产企业已 2000家,分布在除西藏以外的各省、市、自治区,形成了完整的耐火材料工业体系,行业员工人数达262411人。1950年—2007年累计向国家提供了24968.06万吨耐火材料。2007年,我国耐火原材料生产总量达4182.39万吨,为1949的565.2倍。特别应该指出的是。2007年我国耐火制品的年进口量,仅占国内耐材总需求量的0.5%左右,足以证明我国耐材工业的产品已完全能满足国内高温工业生产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整体提高,中国耐火材料工业在世界耐火材料行业的地位也不断提高。目前耐火材料工业所生产的品种和总量不仅基本满足了国内高温工业生产、发展的需求,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而且耐火制品的出口量也逐年递增,市场遍及东南亚多国和美洲、欧盟、俄罗斯等150个国家(地区)。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耐火材料工业,从小到大,从土到洋,从弱到强,已成长为名符其实的世界耐火材料大国。
在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进程中,伴随着耐火材料工业迅速发展壮大的步伐,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也应运而生,于1990年10日正式成立。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是经民政部批准注册登记,由国资委主管,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全国性团体法人。十八年来,行业协会在国家指导下,坚持为企业服务,为政府和社会服务,积极向企业宣传、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进行行业调查,向政府反映企业诉求,行业的建议,协助政府制定耐材行业发展规划、政策、建议、组织会员制定行规公约;针对企业间存在的恶性价格竞争,积极组织开展行业价格自律,组织优质耐材产需衔接活动,努力规范耐材市场秩序,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举办各类专业培训;技术研讨、经验交流、新产品推广会展览会,组织开展国内外经济技术交流活动。较好地发挥了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先后荣获 “全国先进工业行业协会”和“全国先进民间组织”称号。
二、耐火材料工业改革发展三十年的主要成就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的指引下,我国耐火材料工业,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观念,转换机制,着力自主创新,促进了耐材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了耐材产品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研发的自主创新,加快了耐材工艺装备的更新换代,增强了中国耐材工业在世界耐材行业的竞争能力,为我国钢铁工业,高温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提供了优良的服务。
1、改革开放促进了耐材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改革初期的中国耐火材料工业虽已自成体系,初具规模,但仍处于半封闭状态,国有企业一统天下,耐材生产统购统销,整个行业以产品经济模式为主,以生产钢铁用耐火材料为主,产品单一,工艺流程僵化,呈现的是分散的,传统的小生产状态。经营机制传统,企业缺乏活力,行业总体的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耐火材料工业的产业结构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断优化,不断升级,发生了显著变化。回顾过去的三十年,耐火材料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我国耐火材料工业体系中占主要地位的国有耐火材料企业(主要是国有商品厂和钢铁企业的二级厂),为适应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的改革需求,在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共存的双轨制条件下,为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一方面不断完善经济责任制,大力推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另一方面,狠抓企业整顿提高管理效率,强化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完成了企业由单纯生产型向经营生产型的转变。绝大部分企业的资金利税率逐年递增。与此同时,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引领下,在拥有丰富的耐火原料资源的地区和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许多乡镇企业利用资源和低劳动力成本等优势,新建(或改建)了一批耐火材料厂,进入了耐火材料行业。这些乡镇(集体)耐火材料企业,尽管生产工艺和装备较落后,生产条件简单,但经营机制活,应变能力强。它们的加盟,不仅是对耐火材料工业生产和品种数量的补充,作为一支生力军,还打破了国有企业一统天下的格局,给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引入了竞争机制,增加了活力,促进了耐火材料行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二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客观需求,我国耐火材料行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为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洛阳耐火材料厂,德阳耐火材料总公司,青岛耐火材料厂,上海泰山耐火材料公司,太湖耐火材料公司等企业分别与港、台、德国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外商组建合资公司,联营开发新产品;山东六家耐火材料厂(矿)整合组建了山东耐火原材料公司,上海耐火材料厂与上海第二耐火材料厂合并组建了上海泰山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秦皇岛耐火厂更是打破行业界限,与该市浮法玻璃公司进行了整合。为了优化组织结构,原属鞍钢、太钢、武钢、大冶、重钢、包钢、攀钢、本钢、湘钢等大型钢铁企业二级厂的耐火材料厂相继从主体剥离,组建了在生产经营上拥有相对独立地位,具备法人(委托)资格的耐火材料公司。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在这期间,我国河南、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等几个地区的民营耐火材料企业,异军突起,他们顺应改革形势发展的浪潮,抓住商机,根据高温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持续发展的市场需求,投资建厂,引进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以灵活的经营机制和雄厚的实力迅猛发展。国有企业的重组,整合、民营企业的迅猛发展,促进了耐火材料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行业顺利实现了由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的转变。
第三阶段,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耐材行业积极应对入世挑战,适时把握入世机遇,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特别是在冶金、建材、有色等高温工业高速增长的影响拉动下,产业结构调整又有新的进展。近年来,一些耐材企业通过强强联合、兼并重组,相互持股等方式进行战略整合,推进了耐火材料工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如营口青花集团控股上海第二耐火材料厂,组建了上海青花二耐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山西西小坪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收购上海泰山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了上海新泰山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北京通达耐火技术有限公司控股河南巩义中原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又引入中国中财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北控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战略投资者,组建了北京通达耐火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还有一批优势企业,应对我国耐材工业不断快速扩张、经济增长粗放的实际,在保证耐材产品发展的同时,结合自身条件,不断拓展行业的发展空间,打破耐材生产一元化的格局,不断提高“非耐比”,努力开拓资源综合利用空间,向建材、化工、镁合金、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寻找我国耐材工业经济增长的新方式,推进了我国耐火材料产业由内向型向外向型的转变,提高了耐材行业生产的集中度,增强了耐材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2、改革开放推动了耐材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研发自主创新的速度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耐火材料工业为适应钢铁及建材、电子工业等的发展需求,先后开发了高铝砖、镁铝砖、焦炉硅砖、不定型材料、焦油结合白云石砖、电炉顶高铝砖、烧结刚玉砖、熔铸砖、大型玻璃窑用硅砖和粘土砖、普通硅酸铝耐火纤维,熔融石英质浸入式水口,整体塞棒等连铸专用材料。从数量上保证了钢铁冶炼和建材、电力等高温等工业的生产需求,但在质量和品种配套方面,与发达国家比还存在明显差距,也适应不了高温工业新技术的迅速发展。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为了适应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从“六五”计划开始,以引进、剖析、消化武钢“0七”工程,南钢氯化球团工程,抚钢VOD/VHD精炼炉项目,贵州铝厂“186”工程,化工系统的十三套合成胺项目,建材系统的大型水泥回转窑,浮法玻璃生产线等一批引进项目为契机,特别是宝钢引进项目所需耐材的逐步国产化,使我国高温工业用耐火材料的技术研发和品种结构出现了质的飞跃。
(1)耐火原料。
业内重点企业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非常重视耐火原料的研发,在采取提纯、均化等不同技术路线使天然原料的品位、质量发生质的飞跃的同时,还研发了大量的合成原料等优质新材料,为耐火制品的研发打下了坚定的基础。这期间,原辽宁镁矿公司与化鞍山焦耐院联合攻关,开发了菱镁石、轻烧、细磨高压压球再烧的“二步煅烧”新工艺,通过中间试验,生产出MgO≥98%,体积密度达3.3g/cm3的高纯镁砂。填补了国内空白。不仅使宝钢引进项目所需耐材的国产化成为现实,对我国镁质耐火材料的进步也具有重大意义。北京科技大学自主研发的制备氮化硅新工艺,系统研究了该工艺的机理,参数及设备,提出了闪速燃烧氮化制备氮化硅及氮化硅铁的新理论,生产的氮化硅和氮化硅铁(Si3N4和Si3N4+Fe),具有成本低,质量优的特点,在新型优质耐火材料研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汉中秦元新材料公司采用超高温竖窑快速烧结,成功的生产出Al2O3≥99.2%,刚玉相含量≥95%,刚玉晶体在二维平面呈板状,晶体大多在10~200nm,并含有较多晶间和晶内封闭气孔的烧结刚玉,其理化性能及显微结构特征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水平。营口青花集团采用轻烧合成——压球——死烧的二步煅烧工艺,生产的CaO≥20%和CaO≥55%镁钙砂,颗粒体积密度≥3.20 g/cm3,(吨砂重油消耗只有45kg/t砂左右),质量好、能耗低,为镁钙质系列耐材制品的研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红柱石作为一种优质原料,由于质量稳定、能耗低,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2)钢铁工业用耐火材料。
在高炉长寿方面,巩义五耐以刚玉为主原料。采用微气孔结构的特殊工艺研制的高炉陶瓷杯用微孔刚玉砖,解决了抗碱浸蚀性、抗炉渣浸蚀性和微气孔三个技术关键,其综合使用性能达到或超过了国外陶瓷杯壁用棕刚玉浇注块的性能指标。他们研制的莫来石、硅线石、低蠕变砖三大类9个牌号的高炉热风炉系列高性能耐火材料产品。在武钢5号(3200 m3)高炉使用,寿命达16年。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自主研发的赛隆结合刚玉产品,成功应用于宝钢COREX——C3000装置,打破了国外公司产品在COREX熔融炉用耐火材料的垄断地位,扭转了我国炼钢关键部位用耐火材料依靠进口的被动局面。中钢集团耐火材料公司研制的高炉风口区快干高强刚玉——氮化硅——碳化硅复合浇注料,在炼铁高炉使用效果良好,通过了省级科技鉴定。北京科技大学研发的金属复合氧化物非氧化物耐火材料,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耐火材料,Si—SiC—棕刚玉高炉陶瓷杯材料已在国内多个大钢的100多座高炉使用。同时研制的Si3N4高炉铁沟料和Si3N4复合高炉喷补料也先后问世,对炼铁高炉的维护和使用寿命的延长起到了积极作用。首钢二耐与北科大共同研发的“新型高性能大型高炉用无水泡泥”在使用性能上克服了传统产品的缺陷,在满足大型高炉冶炼及延长使用寿命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提高。经首钢炼铁厂等大型高炉使用,其拔泡时间,平均出铁次数,吨铁泥耗和钻杆用量等指标均大幅下降。
在炼钢方面,转炉炉龄是耐火材料质量、冶炼条件及筑炉维护的综合反映,耐火材料质量是炉龄的基础。改革开放前,我国炼钢转炉炉龄一直很低,上世纪70年代末,原鞍钢大石桥镁矿研发的烧成油浸镁白云石砖,才使鞍钢150t大型转炉炉龄提高到1000次以上。随着宝钢引进项目所需耐火材料的逐步国产化,我国自己引进、移植、研发的镁碳砖问世(原辽镁公司、上海二耐及丹东四兴的镁碳砖产品首先在宝钢使用),使转炉炉龄大幅提高,也使我国炼钢转炉用耐火材料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到2003年转炉平均炉龄4674炉,溅渣护炉技术的推广,使转炉炉龄的世界记录不断刷新,全国已有20家重点企业转炉的炉龄突破一万炉大关。武钢耐火公司研制生产的镁碳砖,1999年8月在武钢二炼钢厂2号转炉创下了15208炉的顶底复吹炉龄记录,2002年12月以29942炉刷新了世界记录,2003年3月,在武钢二炼钢1号转炉又创下了30368炉的最新世界记录,实现了在溅渣护炉条件下,耐火材料使用寿命与转炉炉龄同步的突破。营口青花集团自主研制的CaO含量15%—50%镁钙砖系列产品,2007年生产12.69万吨,在太钢、宝钢、酒钢等一百多家钢厂的AOD炉上使用,产量仅次于LWB,居世界第二位,被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该公司等单位研制生产的RH炉用电熔再结合镁铬砖在武钢等大型钢铁企业使用,替代进口,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在高效连铸方面,濮阳濮耐高温材料有限公司研制的“中包透气上水口”,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被国家认定为享有知识产权的产品,他们采用板状刚玉,氧化锆,碳化硅等为原料研制的不烧优质滑板,具有扩孔小,抗氧化性能好,耐热震性好的特点。山东省耐火原材料公司,先后研制开发了“洁净钢用无碳无硅水口”、“高效连铸用长寿命整体复合塞棒”、“长寿命铝锆碳浸入式水口”和“长寿命不烘烤薄壁长水口”等新产品,进入市场后很快得到了用户的肯定,也顺利通过了省级科技鉴定。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与武钢合作完成的“连铸洁净钢用无碳无硅水口”,采用铝镁尖晶石水口内衬主原料加入适量ZrO2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和抗渣浸蚀性,内孔有良好的抗冲刷,抗浸蚀和抗氧化铝附着性,经武钢二炼钢使用,其性能可满足超低碳钢生产的需要。唐山时创耐材公司研制的金属——氮化物结合滑板,经过对原料CAN防水化研究,采用半干法成型—氮化烧结一次完成工艺,使滑板具有了较高的常温和高温强度,同时还具备了抗氧化性和抗浸蚀性。
在不定形耐火材料的应用方面,近年来我国不乏亮点和特色。如铁水包工作衬已越来越多地由砖衬改为整体浇注,使用寿命1000次左右。混铁炉工作衬采用了全部或部分整体浇注取代砖衬,使用寿命3年左右。鱼雷罐采用湿式喷射修补,寿命提高25%以上。为提高施工效率和避免极端气候的干扰,钢包也采用了浇注料预制件作工作衬。铁水包、钢包、中间包等的背衬采用体积密度为1.6-2.2g/cm3的高强、低收缩的半轻质浇注料以减少热损失。大型和异形浇注料预制件的应用日益增多并出口国外,如加热炉烧嘴、烟道砖、锚固砖、高炉风口组合砖等等,均采用浇注料预制件。浇注料预制件的制备,正成为一种新型的耐火材料成型方法。(3)建材及其他行业用耐火材料。1986年以前,我国玻璃窑用电熔锆刚玉砖(AZS)和α—β刚玉砖的产品质量不达标,不能满足用户需求,该产品主要靠进口。为了扭转被动局面,沈阳耐火材料厂从美国CE公司引进了生产电熔锆刚玉砖的5吨电炉及配套装置,通过消化移植,采用了更合理的生产工艺,生产出41#氧化法无缩孔浇铸和普通浇铸等系列电熔锆刚玉熔铸制品。1992年,北京瑞泰公司研制生产的α—β刚玉砖在通辽玻璃厂试用成功。特别是2000年后,产品质量不断提升,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保证了玻璃行业生产技术的发展需要,结束了大型浮法玻璃窑用耐火材料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营口青花集团等企业选用优质镁砂和高品位铬矿,采用不同工艺路线研制的水泥窑用直接结合镁铬砖,半再结合镁铬砖在国内大型水泥回转窑高温带使用,效果甚佳,替代了进口,同时还填补了国内空白。北京通达耐火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干法水泥窑用新型板状刚玉浇注料”,不但满足了水泥生产需求,还获得了国家专利权。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研制的氮化砖结合氮化硅耐火制品。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在国内国际电解铝行业广泛应用,市场占有率达40%,已成为电解铝工业市场上的知名品牌。该院研制的系列高纯刚玉耐火制品及配套产品,在国内大型化工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也在不断提高。
3、改革开放加快了耐材行业生产工艺装备更新换代的步伐
由于我国耐火材料重点骨干企业大多是建国后头两个五年计划新建、改建的,而后虽有所改进,但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行业的总体装备水平与先进国家比仍差距较大,一些中小企业的装备水平更差。如破碎混碾工艺线,国外已采用变速反击破碎机,超细粉碎磨机及高速混合机,而我国仍在使用轮碾机,球磨机和湿碾机;成型工艺线,我国大多数企业使用的都是100吨、160吨、260吨及300吨以下小吨位的摩擦压力机,手动操作,安全性能差,能耗高,效率低,且质量也难控制,而国外当时已多采用400吨以上大吨位压砖机(包括液压式、杠杆式、摩擦式),更先进的还采用了液压机,复合式压砖机以及生产碳结合材料的真空压砖机,同时有的压机还配有计算机自动控制加压程序及外形尺寸、单重控制。
显而易见的差距,是历史的产物,是长期封闭,传统的习惯的经济体制的产物,唯有改革,唯有大胆引进,努力消化、吸收、移植、创新,才能从根本上缩小差距,扭转被动。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导下,我国耐火材料工业在生产工艺装备的更新换代和完善方面,探索出了一条引进、吸收与消化、移植相结合,引进先进技术装备与国内科研创新互为补充,博采众长,溶于一体,为我国所用的有效途经。
(1)1981年—1985年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以宝钢、贵溪有色冶炼厂、金川有色冶炼厂,大型合成氨化肥厂和大型水泥回转窑等重点国家引进项目急需解决配套耐火材料为契机,国家高效近10亿元改建了一批耐火材料厂。为宝钢配套的上海第二耐火厂从1983年开始改扩建,建设了镁白云石生产线,滑动水口等6条生产线和配套工程,从日本黑琦,品川引进了750吨复合压砖机,自动称量车,加热混练机,高压油浸装置,自动码砖机,机械手和82m超高温隧道窑等具有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水平的设备36台套。1985年—1990年,围绕宝钢建设,原辽宁镁矿公司从奥在利引进了超高温重油竖窑。从德国引进了悬浮炉,超细磨机,高压压球机等装备,新建了五万吨高纯镁砂生产线。以该公司与武钢耐火公司分别从日本引进的两台3000吨全自动液压机,机械手,混砂机和鞍钢耐火公司从德国引进的2200吨全自动液压机为标志,使我国重点耐火材料企业的装备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2)1991年—1995年“八五”期间,国家把优质合成镁钙砂和合成优质镁钙碳系列耐火制品列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新建各种天然原料和合成原料生产线十五条,先后研制出与之配套的大吨位(最大1600吨)抽真空双面加压摩擦机,强力混砂机等先进设备,自力更生,改造了1000吨摩擦压砖机,消化吸收研制了750t复合压砖机,用于大型薄板坯和特异型制品的加压振动成型机及三相铁磁分离器等。鞍山焦耐院在这期间出色地完成了如750吨复合式摩擦机,长水口生产设备国产化,600L高速混合机,立式油浸系统及中间包浇注料施工机具等国家技术装备更新项目的任务。这些装备的引进、消化、改造和研制,以及在耐火材料工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使国民经济急需的关键耐材产品生产装备,实现了国产化,部分达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国际先进水平,我国耐材工业的总体装备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
(3)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耐火材料工业的快速发展,耐火材料生产企业,特别是重点企业的装备水平又在不断升级。营口青花集团从日本三石深井和德国莱斯公司先后购进10台2000吨全自动液压机和机械手,还从德国购进了爱力许混砂机2台套。海城后英集团在从德国莱斯公司购进7台2000吨全自动液压机后,又从日本购进7台机械手与之配套。近几年,一些耐材生产集中的地区,在节能减排、环保综合治理中,在大力拆除落后倒焰窑的同时(河南省拆除2000余座、山西省拆除1300余座),又新建一批隧道窑和梭式窑。既更新了装备,又扩大了产能,同时也提高了业内中小企业热工装备的整体水平。
4、改革开放提升了我国耐材工业在国际耐材行业的竞争能力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耐材工业开始由半封闭状态向开放型转变,陆续与日本、韩国、欧、美、澳等十多个国家建立了有技术交流合作的商务关系。不仅组团参加了一些规模较大的国际专业活动。还于1988年、1990年先后在我国首次举办了国际耐火材料学术会议和国际耐火材料工业展览。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强和耐材工业生产的发展。我国耐材工业的进出口外贸也逐渐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耐材工业的出口贸易,基本上是以原料出口为主,1988年,全国共出口耐火原材料214.6万吨,耐火制品仅3.73万吨,仅占出口总量的1.74%。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全行业在积极应对入世挑战的同时,把握机遇,在着力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品种结构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国际通行规则发展和保护自己,使我国耐材工业的进出口贸易进入了持续、健康的发展轨道。“十五”期间,全国耐火原材料进出口贸易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增幅最高的一个阶段。连年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到2005年底,进出口贸易总量598.29万吨,比2000年增长51.14%,其中出口贸易量579.84万吨,比2000年增长47.53%,进口贸易量18.45万吨,比2000年增长271.23%,进出口贸易总额13.02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111.02%。其中出口贸易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达11.45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112.04%,进口贸易额1.57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103.90%。2007年,全国耐材进出口贸易总量为736.96万吨,其中出口贸易总量为712.79万吨,占96.72%;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5.52亿美元,其中出口贸易为13.57亿美元,占87.43 %。
(1)“十五期间”,全国耐火原材料出口量增长率8.91%,其中耐火原料出口量增长率5.32%。而耐火制品出口量增长率高达27.40%,比耐火原料出口量增长率高22.08个百分点。2006年仍强势增长,2007年出口量下滑、耐火原材料出口总量同比降低39.20%。其中耐火原料出口量同比降低44.82%。耐火制品出口量同比降低7.58%。
2001—2007年全国耐火原材料出口量走势图
(万吨)
2006年出口量高幅增长,2007年出口量大幅下滑,耐火制品出口量稳步增长。2006~2007年出口量的大起大落,主要是耐火原料出口量高幅增长和大幅下滑所致。
(2)“十五期间” 全国耐火原材料出口贸易额增长率为16.69%,其中耐火原料出口贸易额增长率为5.74%,而耐火制品贸易额增长率高达33.01%。比耐火原料贸易额增长率高27.27个百分点。2006年、2007年仍呈增长趋势,但增幅趋缓,主要是出口量下滑所至。
2001—2007年全国耐火原材料出口贸易额走势图
(万美元)
(3)出口产品价格稳步攀升
2000—2005年全国耐火原材料出口贸易额增长率比出口量增长率高7.78个百分点。综合平均价格增长率8.09%。其中耐火原料出口贸易额增长率比出口量增长率高0.42个百分点。综合平均价格增长率1.02%,耐火制品出口贸易额增长率比出口量增长率高5.16个百分点。增长率4.62%。2006—2007年耐火原材料出口价格持续走高。2007年耐火原材料出口贸易额增幅比出口量增幅高44.93个百分点。其中耐火原料出口贸易额增幅比出口量增幅高58.08个百分点,综合平均价格同比提高105.23%,耐火制品出口贸易额增幅比出口量增幅高9.28个百分点,综合平均价格同比提高10.04%。
(4)出口品种结构趋于合理
2001年耐火制品出口贸易额1.96亿美元,占耐火原材料出口贸易总额的33.73%。2004年耐火制品出口贸易额占耐火原材料出口贸易额比例过半。到2007年耐火制品出口贸易额占耐火原材料出口贸易总额的62.67%,出口品种结构趋于合理。
三、坚持改革、科学发展、实现耐火材料工业新的飞跃
三十年改革风雨兼程,成果丰硕。中国耐火材料工业健康发展,不断壮大,为我国高温工业,特别是钢铁、建材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国民经济建设领域的作用日益突出,在国际耐材行业的地位和影响也不断提高。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形势,中国耐火材料工业还存在诸多制约自身发展的问题:首先在资源方面,非耐材产业规模大,需求量增多;不能按设计正规开采,剥采失调;综合利用力度不够、资源浪费较严重。其次是产业生产集中度仍然较低,整体竞争能力不强,“小、多、散”的状态和“各自为阵”的局面不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再次是宏观调控效果欠佳,耐材产业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导致了耐材产品总量的“结构性过剩”,进而引发无序竞争,耐材市场秩序紊乱,损害了企业和用户利益。此外,耐材品种,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高温工业迅速发展的要求,节能降耗,环保治理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
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机遇和挑战,新形势下,我国耐火材料工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总体发展思路是: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改革,深化改革,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推进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完善,树立循环经济理念,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我国耐材工业持续、协调、稳定发展。当前的重点工作:一是积极组织推进实施“绿色耐材”战略,按“品种质量优良化,资源能源节约化,生产过程环保化,使用过程无害化”的原则,制定标准,严格程序,认真评选“绿色耐材产品”,打造行业自主品牌,推动行业节能降耗,环境治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等基础管理工作的深入。二是加速培育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促进耐材产品品种结构的调整完善。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度控制耐材生产总量。根据国家宏观工业经济形势和下游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及技术发展的客观需求,搞好耐材行业品种结构的定位,努力开发和扩大市场短缺品种的生产,保证行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三是进一步推进耐材企业的联合重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中国耐材行业的竞争能力。四是按循环经济理念,抓好耐火原料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近期要重点关注支持辽宁省抓菱镁矿综合利用,河南省采用选矿、均化、合成新技术利用废弃铝矾土矿生产优质耐火原料的工作,同时要抓好山西、贵阳等地铝矾土资源的调研。五是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国耐材行业和企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调整出口产品品种结构,在适度控制资源性耐火原料出口的同时,提高“出口创利”水平。六是牢固树立社会责任成本意识,引导耐材生产企业以人为本,苦练内功,强化管理,在向社会提供合格产品,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更要积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
回眸凝望,感谢有你的经典散文 篇5
时光,是一位最负责任的刻录大师,总是不急不慢地将人生的每分每秒真实铭记。一天天、一月月,一年365天的时光,就在不知不觉间从指缝间悄悄流逝。站在年末岁梢的节点,心头总会不自觉地涌上无限的感慨与惆怅。
回眸凝望,那些美好的时光,依然泛着馨香的气息,浅藏在时光的回廊;那些痛苦的回忆,早已随着一滴清泪的滑落,风干在无垠的星空。无数次的挫折与磨砺,化作生命的动力,让前进的步伐更加坚定;无数次的挣扎与彷徨,变成人生的阅历,让心灵更趋于安然与平和。
人生的每一程时光,都是不可复制的唯一;每一份尘缘的来去,都有不尽相同的温馨与创痛。幸福的时刻,始终值得铭记;忧伤的过去,适合无声地忘记。
人生路漫漫,快乐难寻,忧伤满地。乐观的人,喜欢收集温馨的瞬间,来丰盈自己的人生岁月;悲观的人,习惯抓着悲伤忧戚,深陷在泥潭里怨天尤人。
人生匆匆,太匆匆。当你踌躇在被清晨那场突如其来的雨,淋了个落汤鸡的不快中郁郁寡欢时,却错失了雨后的彩虹有多么的绚丽,黄昏的落日又是多么的迷人。人总是这样,习惯性的拘囿在心情的沼泽地里无法自拔。
殊不知,万事万物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天气会时好时坏,人生会时起时落。用淡泊心看世间风起云涌,才能不惧狂风暴雨的侵袭;用平和心观人生的起起落落,方能不受心情的拘囿。
一岁年龄一岁心,当年末的时刻越来越近,没有幼年时的欣喜,也没有青年时的迷惘。有的只是回望时的慨叹与顿悟。心底油然而生一份真诚的感谢。
感谢身处逆境时,亲人们的温馨陪伴与无私给予,是你们用温暖与亲情,赐予我跨越泥潭的勇气;感谢心陷忧伤之城时,朋友们的关爱与鼓励,是你们用热情与友谊,温润了一颗孤寂的心灵。
感谢磨砺,让我学会了坚强;感谢伤害,让我懂得了珍惜与珍爱。感谢自己,在人生的修行中,又跨越了一个新的台阶。
感谢挚爱的文字,让心灵拥有一个倾泻的.出口;感谢酷爱的音乐,不离不弃地陪伴着走过一个又一个无眠的夜。
时间告诉我们,无论是美好的时光,还是伤心的时刻,都是无法回去的以前;生活告诉我们,再难舍的昨天也会成为过去,再难过的曾经也都会悄然离去。
走过风霜雨雪的人生泥流,方能迎来丽日晴空的阳光明媚;跨过悲痛忧伤的坎坷泥泞,方能绽放妩媚动人的笑语嫣然。
经典教育十年回眸 篇6
今年年初, 工信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我省苏州工业园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7家榜上有名。至此, 江苏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的数量增至26个, 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一。其中, 仅吴江盛泽就有3家, 在全国乡镇中同样居首。
经过十年发展, 我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全省各市、县已全部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并逐步向区、乡镇延伸。从原先的以政府主导服务为主, 到如今向市场多元化服务转变。
一、十年间从无到有
2004年, 江苏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初期曾进行过“12318”调研。所谓“12318”, 即全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拥有统一的架构, 公益性服务和商业性服务两翼同步构建, 省、市、县 (区) 三级服务网络分步推进, 各级政府建立一个公益性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整合社会资源, 提供创业、融资、培训等八大特色服务。
也正是在“12318”调研之后, 镇江市被纳入了国家首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试点城市, 省政府根据试点经验提出的《加快全省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于2007年正式出台。自此, 各地的中小企业服务 (发展) 中心纷纷建立, 其提供的纯公益性服务受到全省广大中小企业的好评。
如今, 江苏省内各市县已至少建有1家以上综合性公共服务中心, 2家以上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专业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形成布局合理、有序发展、错位竞争、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公共服务平台网络。而服务的内容也由提供简单培训、创业指导、场地租赁, 变成了现在的中小企业服务种类全覆盖。统计显示, 作为全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中的核心载体, 省内各服务平台于2013年共获得国家发明服务专利产品11项、省发明专利服务产品32项, 有效优化了江苏中小企业发展的软环境。
二、十年间从政府到市场
作为各市服务中小企业的骨干力量, 2007年至今, “12318”中提到的市级中心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公益服务, 这样的服务也在江苏实现了全覆盖。无论是在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示范带动、制度创新, 还是特色服务、规范发展等方面, 江苏都走在全国前列。
除了综合类的服务中心外, 一批特色鲜明的专业化服务平台也逐渐涌现。太仓LOFT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吴江纺织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南通家纺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泰兴减速机产业服务平台……这些依托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起来的公共服务平台, 由市场而生、为市场服务, 在满足商业化运作的同时, 也为当地企业发展提供了行业内的技术、专利、人才支持。
十年间, 通过不断发掘、培育、扶持, 这种满足市场化需求的平台已遍布江苏。丹阳眼镜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总经理许生焱告诉记者, 由平台承担的镜片检测, 费用不到国家检测中心的十分之一。凭借着帮助企业搞研发、检测, 平台既发挥了公共服务作用, 也谋得了自身发展, 仅去年一年, 平台服务当地中小企业40余家, 营业收入达951.21万元。“我们的优势就在于研发、检测, 公共服务向市场化的延伸既满足了中小企业要求, 也让我们获得了服务升级的资金保证。”
三、十年间活水浇灌遍地开花
2010年, 江苏省经信委 (省中小企业局) 开展了全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星级评定工作, 根据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水平、服务能力、服务绩效等进行考察。对满足要求的平台授予星级评定, 并将评定工作作为我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激励。
20米长的LED信息屏、12间培训专用教室、9个公益服务窗口……在努力提高硬件设施的同时, “五星级平台”———常州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 于去年7月和德国一个企业服务中心达成合作意向。由德方提供先进的技术产品, 常州中心寻找企业对接, 帮助当地中小企业提档升级。而吴江纺织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则为当地600多家企业提供了法国服装展的参展机遇, 通过集中采购的方式, 为企业累计节约成本超过500万元。“五星级的认证只是一种肯定, 而达到五星级的服务才是对中小企业最好的帮助。”平台主任杨伯娟说。
截至今年4月, 江苏省三星级及以上公共服务平台已达349家, 其中五星级24家, 涉及纺织、板材、眼镜、工程电器、汽摩配件等众多江苏的传统产业。此外, 在我省大力发展的生物医药、云计算、节能环保、软件等战略型新兴产业上完成了覆盖。我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犹如一渠活水, 通过十年的辛苦浇灌, 使江苏中小企业蓬勃发展、遍地开花。
四、体系建设需要“公益”搭台
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重要课题。建立和健全各方面服务体系, 对中小企业进行有效的公益性、扶持性的服务, 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是推动、促进中小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必要手段。
分布在全省各地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承担了为当地中小企业提供公益性综合类服务的主要任务, 是江苏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骨干构架。创业、融资、培训、法援……分文不取的综合类服务背后, 是江苏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工作的高度重视与公益支撑。
在南京市中小企业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的帮助下, 大学毕业后虞振新开设了自己的服装销售网店。从创业初期的人员培训、场地设施, 到步入正轨后的销路拓展、政策扶持, 服务中心的全程帮扶让小虞如今的月销售突破了15万元!“中心帮助联系过服装厂, 也在商标注册方面给过指导, 这些完全免费的服务对于创业者来说真的非常有用。”虞振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