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与管理会计论述题

2024-12-02

成本与管理会计论述题(通用6篇)

成本与管理会计论述题 篇1

论述题一:王一军是一个大型国有企业的总会计师,和他的许多同行一样,他一直认为,会计应该把费用分摊得更准确些,越精确越好,针对这一看法,请思考

1.这一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是否存在精确的分摊技术?

3.如果不存在精确的分摊技术,为什么还要进行分摊?费用分摊的重要性体现在那

些地方?

4.如果费用分摊技术达不到100%的精确,而不精确的分摊又有一些负面影响的话,此时,企业可不可以不进行分摊?

1、费用分摊的定义:费用分摊是指将各部门、各产品之间的共同费用进行分摊,便

于各生产成本的科学计算。

2、费用分摊的原因在于:

1)现代化生产导致共同费用的出现,而高科技进一步提高了共同费用的比例,共同费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2)从科斯关于企业的讨论我们可以知道,既然企业仍然能节约交易成本,共同费用就不可避免。

3、费用分摊的基本程序:1)确定成本对象; 2)归集共同费用; 3)选择分摊标准;4)将共同费用分摊到成本对象中去;5)归集——分摊——再归集——再分摊,直到最终成本计算出来。

4、在理论上,费用分摊可能存在一个最佳标准。有一些共同费用的分摊标准比较明确,如水电费按实际耗用量分摊;但是,更多的共同费用没有明确的分摊标准,因为共同往往就意味着没有标准,如品牌广告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分摊,到底是按销量分摊更科学,还是按价格或市场份额进行分摊更科学。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费用分摊类似于内部税收,它是政策导向的,不同标准可能会有不同的后果,如按人员为标准可能会促使某些部门尽量少雇佣人员,此外,还可以按实际耗用量为标准、按比例为标准、按协商标准等。因此,没有绝对完美的分摊标准

5、费用分摊的基本原则

(1)费用分摊与持续的成本降低:费用分摊应当能够促进内部形成持续的成本降低机制。例如,在水电费分摊中,如果辅助部门用电、用水“ 免费”,可能的后果会是什么?此时,为了降低成本,应当采取那些措施呢?

(2)费用分摊应当能促进企业内部的合作:此时,要注意隔离成本分配与非隔离成本分配的问题。隔离成本分配可以使各部门各司其职,适用于各部门之间关系不紧密的情况,但是容易造成内部的不合作;非隔离成本分配会使各部门之间相互影响,它鼓励必要的合作与相互监督,但是,操作不当容易造成新的大锅饭。

6、关于费用分摊的讨论:高科技下成本比例的特点表现为:非生产部门不断增加、间接费用大幅度上升、需要分摊的费用种类增多、日益增长的研发支出等。在成本核算上,有些费用可以不分配,但会影响到产品定价策略,如日益增长的营销支出、重组支出、并购准备等。费用分摊的分配标准至关重要,选择不好的话可能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此时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1)尽可能变间接为直接,如采用作业成本法等;2)控制日益增长的间接费,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进行外包和战略重组等。

论述题二,揭开PM公司产品线成本面纱

(1)PM公司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困境?相关的成本信息在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有何作用?

作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到优化结构,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从而提高企业效益的作用。在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重心逐渐由企业内部转向外部,由重生产管理转向重经营决策管理,研究分析各种决策成本也就成为企业成本管理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如相关成本、差量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付现成本、重置成本、可避免成本、可递延成本、未来成本,等等。在企业成本管理中,重视和加强对这些管理决策成本落畴的研究分析,可以避免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损失,为保证企业作出最优决策、获取最佳经济效益提供基础。因此成本会计的地位和作用越发突出和重要。

(2)以PM公司的素材为例,从企业战略定位和产品盈利能力诊断的角度,进一步讨论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差异?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

(1)间接费用界限的差异。

在传统成本法下,间接费用指制造成本,就经济内容来看,只包括与生产产品直接、间接有关的费用,而用于管理和组织全厂生产、销售产品和筹集生产资金的支出作为期间费用。在作业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则是完全成本,所有费用只要合理有效,都是对最终企业价值有益的支出,都应计入生产成本。它强调的是费用支出的合理有效,而不论其是否与生产直接、间接有关。在这种情况下,期间费用归集的是所有不合理的、无效的支出。

(2)信息准确性的差异。

传统成本法计算成本的主要目的是把辅助部门归集的制造费用以一种平均线性方式的分配到各产品,没有考虑实际生产中产品消耗与费用的配比问题,只能是一种“绝对不准确”(absolute inaccu2racy)的信息。作业成本法计算出的产品成本信息可视为一种相对准确(relative accuracy)的信息。作业成本法分配间接费用时着眼于费用、成本的来源,将间接费用的分配与产生这些费用的原因联系起来。在分配间接费用时,选择多样化的分配标准(成本动因),使成本的可归属性大大提高,并将按人为标准分配间接费用的比重降到最低限度,提高了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如果把产品的成本视为靶心,作业成本法虽然不能每次都击中这靶心,但是却能始终如一地击中靶的外环和中环。

(3)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方式的差异。

传统成本法下的管理生产系统是一种由前向后推的生产系统。即生产从原材料开始进入第一生产工序,第一工序完工后的半成品转入到第二生产工序,依次类推按部就班,直至最终形成完工产品,从而传统的成本质量管理一般都将工作重点放在半成品和完工产品的质量检测上,出现问题,及时修补或剔除。

而作业成本法下的生产管理系统一般为适时生产系统,它与传统生产不同,是由后向前拉的一种逆推似的生产系统,企业的生产程序环环相扣,衔接非常紧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收益,也使得企业减少了存货带来的费用。作业成本法下的质量管理是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Control,简称TQC),要求各个生产环节的工人把好自我生产关口,实现自我质量监督,发现废次品,立刻在本生产工序中纠正。

(4)分配基准特性的差异。

传统成本法主要采用单一的人工工时等财务变量为分配基准,而忽略了一套良好的非财务变量,因而丧失了一些改善公司管理的有利机会。作业成本法的分配基础是多元的,不但强调如人工工时、机械工时、生产批量、产品的零部件数量等财务变量,也强调如工艺变更指令、调整准备次数、运输距离等非财务变量。采用多元分配基准,提高了产品与其实际消耗费用的相关性,使管理深入到作业层次,以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增加“顾客价值”。

(5)适用条件的差异。

传统成本法适用于产品结构单

一、制造费用的数额相对较小,且其发生与直接人工成本有事实上相关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作业成本法一般适用于间接费用所占比重较大、产品品种繁多、产品生产工艺复杂多变、生产经营活动十分复杂、较好地实施了适时生产系统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管理当局对传统成本计算系统提供信息的准确度不满意的技术、资金密集型企业。

结论: 作业成本法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成本法的缺陷。作业成本计算与传统成本计算相比较,分配基础(成本动因)不仅发生了量变,而且发生了质变,它不再仅限于传统成本计算所采用的单一数量分配基准,而是采用多元分配基准;它不仅局限于多元分配基准,而且融财务变量与非财务变量于一体,并且特别强调非财务变量(产品的零部件数量、调整准备次数、运输距离、质量检测时间等)。这种量变和质变、财务变量与非财务变量相结合的分配基础,由于提高了其与产品实际消耗费用的相关性,能使作业成本能提供“相对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

然而,作业成本法并不满足管理对成本信息需要的万灵妙药,与现行方法相似,它的价值也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条件,需要牢记的是:作业成本法提供仍然是历史成本信息,仅间接地与管理决策相关,所以要想发挥决策方面的作用必须要有附加条件。此外,作业成本法虽然大大减少了现行方法在产品成本计算上的主观分配,但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它们,也就是说,由于作业成本法的基础资料未分配任意性的影响,另外,就作业成本法的最核心内容成本归集库和成本动因的选择而言,作业成本法也无法做到完美无缺。综上所述,将作业成本法的理论运用到实务操作中不一定可以完全避免一些成本共性问题,以致不可避免地带有人为分配的色彩,这是作业成本法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之处。

三、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区别

1、成本计算对象不同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都是以企业最终产出的各种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作业成本法, 则不仅关注产品成本, 而且更多关注产品成本产生的原因及其形成的全过程。因而, 它的成本计算对象是多层次的, 不但把最终产出的各种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而且把资源、作业、作业中心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2、对费用经济内容的认识不同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 产品成本是指产品的制造成本,只包括与生产产品直接相关的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并按照费用的经济用途设置成本项目, 对于组织、管理生产的费用均作为期间费用来处理。作业成本法下, 产品成本是指完全成本, 包括与生产产品相关的、合理的、有效的费用, 并按照作业类别设置成本项目。这种方法只强调费用的合理性、有效性, 而不论费用是否与生产产品有直接关联, 因此, 与产品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些合理、有效的费用(如: 采购人员工资、广告费、质量检验费、物料搬运费等), 也要计入产品成本。在作业成本法下, 也存在期间费用, 只不过, 此时的期间费用汇集的是所有无效的、不合理的支出, 即所有作业中心的无效耗费资源价值和非增值作业耗费资源价值。

3、理论基础不同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理论基础是: 企业所产的产品按照其耗费的生产时间或按照其产量线性地消耗各项间接费用。因此, 间接费用可以以一定的标准平均地分摊到各种产品的成本中。这种方法, 没有考虑实际生产中产品消耗与费用的配比问题, 只能算是一种近似的分配方法。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是/ 成本驱动因素论0。这种理论认为, 企业的产品成本和价值并不是孤立产生的, 产品成本的形成是与各种资源的消耗密切相关的, 因此, 分配间接费用应着眼于费用、成本的来源, 将间接费用的分配与产生这些费用的原因联系起来)))产品消耗作业, 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作业成本法在成本核算上突破产品这个界限, 使成本核算深入到资源、作业层次, 它从资源的消耗入手, 以多种资源动因(即资源成本的分配标准, 本文后一部分予以解释)为标准按作业中心收集成本, 并把各作业中心的成本按不同的作业动因(即作业成本的分配标准, 本文后一部分予以解释)分配到各种产品中。作业成本法通过选择多样化的分配标准(成本动因)进行间接费用分配, 使费用分配、成本计算特别使比重日趋增长的固定制造费用按产品对象化的过程明细化, 从而使成本的可归属性大大提高, 并将按人为标准分配间接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比重缩减到最低限度, 从而提高了成本信息的准确性。

4、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不同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只采用较为单一的标准(如: 机器工时、生产工时)将间接费用直接分配、计入各种产品的成本中, 这就无法正确反映在生产过程中, 不同产品、不同技术因素对费用产生的不同影响。因此,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是一种大一统的分配方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相比, 作业成本法采用的是比较合理的多标准、多步骤的分配方法。该方法的分配原理是: 资源耗用量与最终产品没有直接关系, 它与各作业中心的消耗情况有着直接关系, 各作业中心决定着各项资源的耗用量的高低, 这种资源消耗量与各作业中心间的关系称为资源动因。而各作业中心成本的高低与其产出产品直接相关, 各种产品又决定着各作业中心成本的多少, 这种各作业中心成本与各种产品成本间的关系称为作业动因。资源动因反映了作业中心对资源的耗费情况, 是将各项资源成本分配到各作业中心的标准;作业动因反映了产品对作业的消耗情况, 是将各作业成本分配到各种产品的标准。作业成本法下, 首先, 依据资源动因, 把各项资源成本按多种资源动因分配到各作业中心, 并汇集各作业中心消耗的各种资源, 计算出各作业中心的成本。然后, 再依据作业动因, 将各作业中心的成本按各自的作业动因分配给各种产品, 汇总、计算出各种产品成本。归根到底, 它是多次采用多种标准分配间接费用, 是对不同的资源采用不同的资源动因、对不同的作业中心采用不同的作业动因来分配间接费用。因此, 作业成本法计算的成本信息比较客观、真实、准确。从成本管理的角度讲, 作业成本管理把着眼点放在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上, 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跟踪动态反映, 可以更好地发挥决策、计划和控制作用, 以促进作业管理的不断提高。

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会计的国际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的经济将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资本市场将更加国际化。为适应经济国际化的要求,作为“国际性商业语言”的会计必然走向世界,融于统一的国际会计体系之中,会计的国际化趋势已越来越明显。会计国际化是一个动态概念,是某一个国家由于参与国际经贸和进入国际市场等方面的要求而把本国会计惯例向国际会计惯例看齐的过程,体现的是一种要求、目标和活动过程,是各国会计惯例通过沟通、协调的一种结果。

(一)会计国际化的必然性

(1)当今日益扩大和相互依存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国家和企业都不能在相互隔绝的情况下得以繁荣,各国在全球性的资源配置、筹资、生产、投资、贸易、潜在能力等经济和政治网络中的相互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众多跨国公司要从世界范围内的最优资源配置模式中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必须以某种方式越过各国现存的会计差别。

(2)国际贸易发展要求会计国际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际贸易活动日益增加。在经济、贸易谈判过程中,必然要对对方的财务状况作充分了解,而不同的会计语言是妨碍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会计国际化势在必行。

(3)国际资本流动的日益加强要求会计国际化。国际资本流动规模与范围进一步扩大,各国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以及跨国公司的空前发展,这都要求在管理方面应有基本一致的会计制度和会计程序,以适应投资者决策的需要。

(4)会计国际化是各国经济利益协调的需要。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得政府在境外所得的税收征管中,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政府、子公司所在国政府和母子公司间的经济利益协调中,以及国内企业在进行国际经贸活动中,都要求会计实务的统一和会计信息的可比。

(5)会计职业国际化也要求加快会计国际化进程。随着日益多元化、全球化的国际经贸活动和国

际资本流动,众多国际性会计师事务所相继成立,为降低跨国服务的成本,减少各种可能的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和业务水平,促进会计人才的国际流动,缩小各国会计差异或建立统一的审计标准体系都是很有利的。

(二)会计国际化的内容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会计的国际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在财务会计准则体系的制定、修正和完善过程中,应充分借鉴和采用国际通用的做法,体现国际会计惯例,使会计信息能在国际范围内比较和使用;其二,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应充分借鉴和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会计管理方法,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益,适应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在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也应保持我国会计的特色。我国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决定了我国会计应在努力实现国际化的同时,还应体现我国特色。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任何一个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体现维护国家整体利益的要求;任何一个国有资本(即公有资本)的经营者都必须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谋求经济效益,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和增值。适应这一要求,我国会计一方面要在强化核算职能的同时,充分发挥其对经济活动的监督职能;另一方面要在指标的构建、信息的分类与报告等方面充分满足国家检查国有资本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及考核国有资本保值和增值情况的需要。

会计国际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涉及到会计协调,也涉及到与别国经济利益的协调。我国会计国际化可以分“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三步走。沟通是协调的基础,只有彼此通过相互沟通、相互了解,在一定基础之上达成共识才能达到协调。会计协调主要是制定会计准则和主管会计事务的财政部门、国际性的会计组织或机构、其它国家或地区的会计组织,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有用性为目标,按照国际惯例的要求进行会计信息与事务处理。规范与统一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一致的规则进行各项会计活动,也是会计发展的大方向。

二、会计发展新领域———网络会计

国际互联网(Internet)使企业同外部能快速有效地实现信息交流与信息共享,而根植于Internet 之上的企业内部网络结构又实现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信息交流与互享。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广泛使用的信息网络时代,也产生了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网络经济,网络经济的出现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的生产结构和劳动结构,并正引起整个社会组织结构及其制度安排的深刻变革。网络会计正是建立在这样一种网络环境和网络经济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

(一)网络会计发展的必然性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网络会计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随着Internet/ Intranet 的普及,在新环境下,计算机用户采用标准的接口技术克服异种设备和千差万别的软件障碍,采ODBC 数据技术互联,达到会计数据共享, 采用开放的数据库前端开发工具(如:SYBASE 公PB ,ORACLE 公司的Developer/2000),能透明访问各种数据源,它通过提供本地驱动程序直接与程大型数据通信,通过加入浏览器和Web 服务器,能使分布式计算体系扩展到N 个层次。些技术的应用与展势必会推动网络会计的发展。21 事项基础会计理论研究为网络会计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事项基础会计在确认会计目标、计量经济活动,以及提供会计信息方面与现行会计有所不同。它认为会计目标是为各种信息用户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事项信息,而把事项信息运用到决策过程中去是信息用户自己的事情。所谓事项(events)是指会计主体的各种经济活动,它与信息用户的决策相关。事项基础会计克服了现行会计货币计量单一的缺陷,除了货币计量以外,还采用其它的计量方法描述经济活动的多方面事项信息。事项信息不会因确认、计量、分配等造成的确认错误、计量不实、有意歪曲和重要决策信息缺失等问题而降低决策科学性。

(3)会计信息的供需矛盾是网络会计发展的外部动因

财务报告是会计流程的最后一环,也是会计工作的最终产品。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投资主体将

更趋多元化,投资渠道更趋多样化,并将出现更为广泛的产权国际流动,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现实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客户、供应商、雇员、税务机关、政府机构以及社会公众等会计信息使用者将对企业会计信息提出更高的要求。外部信息使用者与企业管理者总存在信息不对称,而拉平这种会计信息不对称,解决会计信息的供需矛盾便成了网络会计发展的重要动力。技术的发展、事项基础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信息的供需矛盾三者共同作用(参见图1),推动了网络

会计的发展。

(二)网络会计的内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机地结合于一体.从信息管理方面来讲,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新的会计信息循环。这种会计信息循环即提供了对外财务报告,又更多地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者提供有关预测、决策和评价的信息。这些信息反过来又有助于对各信息源(如财务、销售等部门)及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评价与改善。21 网络会计报告内容将向多元化发展

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报告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会计报告内容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报告的内容不仅要报告现行报告的多种信息,还应报告知识资本信息(主要包括企业无形资产信息和人力资本信息等智力资本信息、社会责任信息、非财务信息、前瞻性信息、公允价值信息、分部信息、衍生金融工具信息等。

网络会计报告方式将向实时化、多样化、交互式发展

由于Internet/ Intranet 技术在商业中的应用,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原手工系统中表现为一定周期的会计循环能以实时方式完成,不同期间的会计报表可随机产生,实时提供财务报告。企业内、外部人员可以动态得到企业财务与非财务信息。随着数据库技术、超文本和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未来财务报告可以是形式多样的报告。多样化报告仍以报表、文字信息为主,辅之以图形、图像、声音等更生动的形式,从各个角度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报告公司可在网上公布其所能提供的各种会计报告与信息,信息使用者则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依据选择快速生多种定义的会计报表。信息使用者也可以主动地提供信息需求,报告公司可针对信息需求进行分析,改进其提供的财务报告。这样财务报告提供者与财务报告使用者交互联系,不断完善财务报告,使其更符合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要。

网络会计的整体框架

网络会计是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内部,财务部门通过企业内部网与生

产部门、仓储部门、销售部门、采购部门等进行通信从而达到信息共享。在企业外部,则通过Internet 与银行部门、税务部门、审计部门、其它厂商等进行通信以求资源共享。

三、会计学将向综合化、细分化、边缘化发展.新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化的管理,将促进会计学向综合化、细分化、边缘化方向发展。会计学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会计向管理领域扩展,向与会计相关的领域扩展,大大丰富了会计内容,使会计学呈现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会计学的综合化主要是:1)全部会计学科的综合,把各种相互联系的会计分支学科作为一个总体进行研究,研究它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趋势和规律、理论体系、方法体系和学科体系。2)对一类会计学科的综合,把各种分支会计学科中性质相近的学科作为一类进行研究,如对会计基础学科、会计部门学科等进行研究。3)对会计学科比较的综合,将性质相近或相同的几门会计学科进行比较研究,如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比较研究,中外会计原理的比较研究等。会计学向细分化方向发展

知识经济在扩大会计领域的同时,也深化了会计内容。会计内容的深化,既是适应客观需要的过程,也是人们对会计内容提高认识的过程,两者的结合,才形成某些专门性的细化特点,即对某些专门的或特殊的问题进行专门研究。这种专门性会计分支学科的发展,主要是会计学中基本学科的细化,如对某方面进行专门核算的需求,而形成的《质量会计》《租赁会计》《破产会计》《物价变动会计》《社会保险会计》《税务会计》《不确定性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和各种部门会计;如对某方面进行专门管理的需要,而形成的《决策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经济责任会计》和《控制会计》等。

会计学向边缘化方向发展

进入21 世纪,科学融合发展趋势将更为明显。科学的联系性为各种科学的融合提供了客观的可

能。科技进步为科学融合创造了更好的物质条件,科学研究、经济发展和管理要求为科学融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科学发展的融合趋势,促进了会计科学的融合发展。会计科学的融合即会计学的边缘化,是将其它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与会计学的理论、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而发展会计学的过程。一是会计学科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会计学科将某种自然科学的理论、方法移植或运用到会计学科,使会计学科的理论、方法发生显著的变化,如《计算机会计学》《会计数学》等。二是会计学科与社会科学的结合,会计学科将某种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移植或运用到会计学科,使会计学科的理论、方法发生显著的变化,如《会计哲学》

做大做强,做强做大

追求和扩展市场份额曾经是企业经营战略和营销的经典模式。基于这一思维,许多人片面认为顾客就是上帝,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利润便会滚滚而来。其实,这种认识很片面。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市场份额是取得利润或价值的原动力,较大的市场份额会带来较大的利润或价值。从通常的意义上看,的确如此。因为市场份额达到某个规模的时候,便会产生规模经济,利润或价值也会高于同行业竞争对手。为此,许多企业孜孜以求地扩展市场份额,强调留住顾客,希望一直保有回头顾客。比如,顾客购物时赠送一定的购物券就是一个绝顶聪明的发明。这个办法要比价格打折高明许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状态下,顾客享受打折之后,下次也许不会再光顾,属于一锤子买卖。然而一旦购物券在手,顾客就是不想回头也要回头了。如此,市场份额也就没有问题。

企业理财学认为,企业的目标是企业利润或价值最大化。而市场营销学则认为企业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需求。在实践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一般注重利润或价值,而市场营销人员一般注重市场份额,并因此而产生一些矛盾。毕竟,市场份额与利润或价值并非总是一致的。市场份额只是企业实现利润或价值的前提或手段,而不是利润或价值本身。利润或价值是企业的目的,市场份额只是手段。企业没有市场份额肯定没有利润或价值,但有了市场份额是否就意味着利润或价值滚滚而来呢?

任何企业想要获取长远的、出色的财务绩效,就必须创造出受顾客青睐的产品或服务。因此,顾客满意相当重要。只有满足了顾客的需求,才能招揽、获得新顾客,留住老顾客,从而扩展市场份额。企业要扩展市场份额并不难。只要企业生产的是合格品,不计任何代价,以低廉的价格,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需求,甚至将产品无偿或半送半卖地提供给顾客,顾客自然很满意,市场份额肯定很大。君不见,在公共场合一旦出现免费赠送或品尝,便场面火爆的情景吗?然而,市场份额与利润或价值的这种线性关系(即市场份额越大,利润或价值越大)相当脆弱。可以说,这样的市场份额越大,企业死得越快。在20世纪80年代,IBM、通用和柯达等世界顶尖企业,其市场份额都曾经在同行业中遥遥领先,但巨大的市场份额并没有给这些企业带来令人兴奋的利润,相反,其利润开始下降。因此,盲目地扩展、片面地追求市场份额,很可能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

为了破除这种对市场份额的迷思,我们必须关注“顾客给企业带来利润率”这个指标。因为市场份额只是实现财务目标的基础,而不是财务目标本身。庞大的市场份额未必能给企业创造价值或带来利润。只有能够给企业带来利润的顾客所构造的市场份额,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或带来利润。否则,市场份额越大,企业可能亏得越多。“顾客给企业带来利润率”这个指标既是检验市场份额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又是连接企业理财学与市场营销学的桥梁,更是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与市场营销人员沟通、对话的基础。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有价值的市场份额增长,企业也不能盲目乐观。企业必须考虑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增长。假设有A、B两家公司,如果单独考察A公司的市场份额,发现其市场份额逐年增长,的确令人振奋。但如果进一步联系其竞争对手B公司的市场份额增长,便可能发现A公司的增长幅度远不如B公司,这就说明A公司的竞争地位面临重大挑战。显然,单独对企业市场份额进行评价,很容易陷入孤芳自赏的自我封闭状态,错失重塑企业竞争力的机会,使企业在“快乐之中死亡”。

20世纪80年代以来,顾客需求日益向多样化、个性化发展,产品更新换代更加迅速,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市场环境更加难以把握。由此,企业经营思想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求得自身生存发展的经营理念,开始成为企业一切经营战略的核心思想;“有价值顾客”的理念全面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之中。由此,我想起了多年来人们耳熟能详的“顾客是上帝”这句话。笔者认为,“顾客是上帝”的观念可能误导企业。“上帝”是至高无上的,企业只能被动地、无条件地满足“上帝”的需要。然而,“上帝”的观念也会变化。有朝一日“上帝”的观念变了,不再需要企业的产品了,企业便会失去顾客,从而失去市场份额。

因此,在新的环境下,企业不能一味地停留在单纯满足顾客需求的层面上,企业必须摒弃“顾客是上帝”的旧观念,树立“顾客是朋友”的新观念。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同时积极引导顾客的消费倾向,使得顾客的消费倾向与企业核心能力一致。唯有如此,企业才能拥有永久的有价值的顾客。要清醒地认识到,企业的价值或利润源于有价值的顾客及其形成的市场份额。对于没有价值的顾客,则用不着“最大限度”地使其满意。所以,企业一定要消除片面追求市场份额的旧观念,牢固树立开发有价值的高端顾客的新认识。这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也是颇有启迪作用的。

成本与管理会计论述题 篇2

(一) 全面管理原则

全面管理要求对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全部生产要素进行管理。其涵义包括三方面:一是全程管理, 二是全要素管理, 三是全员参与管理。全程管理是从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直至竣工使用阶段, 全过程跟踪搜集开发项目的经济成本数据分析纠正偏差, 确保成本目标的实现。全要素管理是指除了要对项目开发进程中产生的各项直接、间接费用进行管理控制, 也要对工期进度、工程质量等要素进行集成管理。全员管理实际是企业的组织管理问题。实践表明组织架构对项目的开发成本影响很大, 不同的组织架构直接体现着不同的权、责、利关系。“权”赋予了成本管理主体决定费用开支与否以及多少的权力, 使其能够控制;“责”赋予了成本管理主体管理成本的责任, 使其有外在压力;“利”是考核评价管理主体的业绩, 以决定奖惩。“责”与“利”共同构成管理的激励机制。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成本管理意识、工作方法只有在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体系以及富有人性和活力的管理制度下, 才能尽可能多的发挥作用。

(二) 重点管理原则

虽然成本管理贯穿于房地产开发的全过程, 但潜在的可节约成本量在各个阶段却有很大不同。对项目成本影响最大的阶段, 是前期的投资决策阶段和规划设计阶段。有关研究表明, 虽然设计费一般只占到项目总投资的5%左右, 但却决定了工程项目85%以上的投资。而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可以节约工程成本的潜在量只占到总投资的5%~15%。因此, 工程成本管理的关键在于前期投资决策和规划设计阶段, 首先要做好这两个阶段的成本管理, 其次是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而且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也要区分主次和侧重点。

(三) 动态管理原则

动态管理是指把成本计划额作为成本管理的目标值,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项目的进度计算项目的动态成本, 定期进行动态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异分析, 找出差异产生的原因, 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并且为后期发生的项目成本提供依据, 以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此外, 要力争事先主动地分析各种产生差异的可能, 通过快速完成“计划—动态跟踪—再计划”这个循环过程, 尽可能减少、甚至避免偏差。

二、加强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的措施

(一) 建立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体系

企业应树立成本的系统管理观念, 引入战略成本管理思想, 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 通过对公司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 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

1) 目标成本体系。目标成本是企业预先确定的、在一定时期内所要实现的成本目标, 是项目成本的控制线。目标成本的确定要根据项目开发所遵循的规律, 建立规范的流程和估算方法, 按阶段形成相应的控制目标, 下一阶段控制目标的制定置于上一阶段目标范围内, 以达到层层控制的目的。

2) 责任成本体系。目标成本确定以后, 就要按照成本形成过程分解目标成本, 并将其落实到相关部门, 明确这些部门的成本管理职责, 并借助技术经济指标反馈、考核评价其职责履行情况。责任成本控制需要确定责任部门、责任范围、评价指标、评价部门, 将成本管理的目标落实到具体的个人, 减少目标与执行脱钩现象的出现。

3) 动态成本体系。明确了目标与责任之后, 需要对成本进行动态、实时的全程监控。动态成本是指截至某一时间点预计项目完工结算所需要投入的全部成本, 其中包括已发生的成本和尚未发生、按剩余工程量估算的成本, 通过实时反映目标成本和动态成本的差异, 帮助相关部门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实现对成本的管理控制。

4) 业绩评估体系。在项目建成后, 将项目最终的动态成本即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对比, 评价整个项目的成本管理水平, 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将实际完成的经济技术指标与责任成本体系中的评价指标对比, 评估各部门在成本管理方面的业绩, 作为奖罚的依据。

(二) 加强项目前期投资决策阶段和规划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

1) 投资决策阶段。房地产投资的最主要依据就是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它是对开发项目的必要性、实施项目的外部条件、项目选址和规模、企业的投资能力、项目实施方式、项目的投资效益等方面进行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在做可行性分析时要关注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 同时做好目标市场的调研。这样才能建造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房子。

2) 规划设计阶段。规划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有两个目的, 一是降低为完成规划设计工作所需的设计成本 (包括设计人工时、各种材料、设备的消耗等) , 二是降低工程所需的设备、材料、建筑、安装等费用。房地产开发企业可引入竞争机制, 推行设计招标和设计方案竞选, 从中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有独特的设计创意以及设计费用低的设计方案和设计单位。此外, 加强技术沟通, 实行限额设计, 制定设计成本目标, 在保证项目设计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进行设计, 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 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在设计出图前对设计单位设计的图纸质量进行仔细复核与审查, 发现不足或缺陷及时提出修改优化, 以免出现返工现象, 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

(三) 做好项目实施阶段的成本控制

1) 招投标阶段。工程招标投标包括施工招投标和设备、材料采购招投标两个方面。在招投标过程中, 充分利用项目的规模优势, 吸引更多的总承包商和供应商参与竞争, 可以获得最优惠价格。招标前, 应严格审查施工单位资质, 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在评标过程中, 要仔细分析各投标单位的投标文件, 特别是投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 防止出现低价中标、高价索赔和不平衡报价的情况。

2) 建设施工阶段。施工阶段是资金和各种资源投入的最大阶段, 这一阶段的成本管理, 主要是防止浪费, 避免投资的超支。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是对工程变更实行有效控制, 尽可能降低设计变更的数量, 对于必须要变更的, 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综合考虑其对项目成本的影响, 选择技术先进、造价合理的变更实施。同时工程管理人员和造价人员应密切配合, 实事求是做好因工程变更产生的签证。

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问题论述 篇3

关键词:财务管理;成本控制;问题

企业在运行与发展中,进行成本控制及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定选择,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会生产力与科技发展,企业经营管理进步,财务管理日益发展。财务管理是组成企业管理的主要部分,渗透到各领域与各环节之中,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财务管理的目标指,企业财务管理在特定的条件下应达到的预算结果,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1.财务管理目标总结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即理财目标,指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是评价企业财务活动合理与否的重要标准,它决定着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财务管理活动不仅要与企业生存发展与获利的目标一致,而且要直接集中反映财务管理的各项基本特征,全面体现财务活动的基本规律。所以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科学地设置财务管理目标对优化理财行为,实现财务管理的持续稳定的良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成本控制应注意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评价一个企业经营成果的最佳标准,是企业的经营业绩。 企业为了取得良好的业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战胜对手,除了设法提高主营业务收入之外,主营业务成本的控制更是其关键因素之一,也是企业整个生产经营的关键环节。 企业控制成本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成本控制要结合市场需求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控制

现在有很多企业仅仅考虑通过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利用低成本产生的价格优势争取市场份额。这种做法没有很好地考虑市场的容量的问题,一旦市场需求饱和,那么企业的产量越高,所造成的损失就越大,这好比一个人跑的方向错了,你跑得越快,离目标就越远,从而形成不断降价的恶性循环,这样企业的生存也会面临很大的阻碍。

(2.2)成本控制要各个部门共同参与

在成本管理中,为了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充分发挥各个部门降低成本的积极性。对企业成本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综合素质、集体意识、工作态度和责任感。对人的主观因素其加以重视,可更有效地降低成本,改善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在成本控制中可以走出一条新路子。

(2.3)成本控制中必须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

从战略的角度来看,许多企业的成本管理只习惯于对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行控制,而忽视对产品研究开发、设计、采购、销售、投资和日常管理活动发生的成本进行控制。成本控制不能只是消极的将实际成本支出限制在成本标准范围内, 它还负有对成本标准进行重新审定和修正的任务,使成本标准始终保持着积极先进的水平。

3.企业应在哪些方面控制企业的经营成本

(3.1)加强企业管理,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费用

控制成本要从材料的价格和产品生产耗用材料数量上进行控制。第一,对原材料的进货价格进行控制。原材料的进货价格主要包括企业采购原材料时的买价,应计入原材料成本的流转税的税金及原材料采构过程中发生的应计入材料成本的运输费用等。第二,对产成品生产中所耗用材料数量上进行控制。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不仅要保证产品质量,更要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对原材料剩余产品进行合理的再利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使单位产品所耗用材料的数量降到最低。

(3.2)提高劳动生产的效率,使每单位产品的人工费用降到最低

人工费用不仅包括工资及还包括按工资一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等相关费用。人工费用的降低,与苛扣或降低工人工资是不同的概念,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人工费用。同等数量的劳动者,在相同时间段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单位产品所能分摊到的人工费用就会越低。

(3.3)降低能源的消耗 ,生产的过程中应时刻控制辅助生产费用的耗费

辅助生产费用所指的是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 中所耗用的水、电等资源的消耗。 在制造业中,辅助生产费用是产成品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对一些机械化程度偏高的企业,能源耗用量要高出普通企业的好多倍。 因此, 控制能源的消耗量是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3.4)加强对产品生产车间的管理 ,使单位产成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降低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所有生产费用, 直接性费用应计入生产成本外,其它的间接费用均属于制造费用,应分摊计入产品生产成本。大型企业中,投资者初始投入的资本金较大,而这些初始投资所购置的固定资产都要在以后的生产经营期间陆续分期以折旧的形式转化为费用,最终分摊到产品中去。

4.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目标的关系

企业为了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势必把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相结合起来。关于成本控制目标,各界人士有着不同的见解。大部分人认为,成本控制的目标即为按预定的成本目标去努力,通过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来降低成本。一部分人坚持将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作为成本控制目标是以现有既定条件为前提的,通过这个基础,制定各种创新措施,改变成本发生的条件与各项要求,促使成本逐渐降低。我觉得成本控制目标的设定是按能否实现财务管理为标准。现代经济社会活动中,成本控制是全过程的控制。尤其是对产品寿命周期各阶段产品成本的全部内容控制,这样才能使社会资源真正的节约。如今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通过加大成本控制才能使企业利润达到最大化,实现财务管理的终级目标。我们更要认识到加强成本控制实际上也就是要加强对目标成本的控制,两者是相辅相承的。因为财务管理的终极目标是要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在利润目标一定的情况下就必须制定企业的目标成本,来促进目标利润的实现。企业必须对所设定的目标按照适当的表示进行分解与落实。我们现代企业均具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和管理科学”基本特征的经济单位,是配合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组织单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举个例子:“阿迪达斯的卷土重来”,2008年底在顺利完成北京奥运会赞助项目后,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向全球拓展,阿迪达斯经历了产品库存积压的恶性循环危机的考验,如果不立即消减库存,就会给财务的稳健带来不利影响,这是因为处理存货只能够回收现金,当低到一定折扣,往往是不賺钱的,这意味着公司必须要和经销商共同承担损失。为了消化库存,阿迪达斯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比如允许经销商用一定的价格比例,以旧换新;当经销商处理存货到一定数额后,公司会给与一定的经济补偿;允许经销商开折扣店,甚至开在正价店的周围等等,阿迪达斯实施这些措施的代价和程序既痛苦又繁琐。最终经过努力,阿迪达斯帮助经销商成功消化库存,实现高效的资金回流,彻底铲除了高库存带来的痼疾。可以看出企业必须通过成本控制达到实现企业高质量的可持续增长。企业应把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核算与控制全方位地引入到企业管理中去。

5.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要牢固树立财务管理的观念,重视资金的管理,真正把资金视为维护企业的生命线,讲求资金的使用效果,让每位员工都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企业领导者应重视财务管理,懂得财务管理,抓财务管理,把有限的资金合理地用到生产中去,实现企业资金运动中良性循环,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使企业健康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天民 . 现代管理会计学 [M].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9.

[2]张延波.高级财务管理[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物流管理论述题 篇4

(一)评价供应商:

1、建立有效的供应商评价体系:内容:供应商的业绩,设备管理,人力资源开发,质量控制,成本控制,技术开发,用户满意度,交货协议等可能影响供应链合作关系的指标。

2、分类进行评估。

3、保持动态平衡。

4、抓住关键要素。

5、供应商的个人素质与其在行业中的口碑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与供应商重构合作伙伴关系

1、提高供应商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2、对不同的供应商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3、提高供应商的质量,改善供应水平,控制和减少所有与采购相关的成本。(三)建立采购认证

1、对选择供应商进行认证,以一定的技术规范考察供应商的硬件和软件。

2、对供应商提供的样件进行试制认证。

3、对供应商提供的批量物料进行中试认证。

4、对供应商提供的批量物料进行批量认证。

5、对于质量连续超标(不合格)的物料供应,提请供应商进行质量改进。对于质量连续符合标准的物料供应,可以考虑,对供应商实行免检。

二、当前我国声场资料流通加工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其经济效益如何?

主要形式:

1、集中搅拌商品混凝土

2、剪板加工

3、动力配煤加工

4、木材的流通加工

5、平板玻璃流通加工

6、其他流通加工

经济效益:

1、大量减少水泥流通过程中破袋、遗撒、飞散等损失。

2、可在提高混凝土质量的同时,节省水泥,提高生产率。

3、大幅降低设备投资,人力和电力消耗。

4、使水泥物流更合理。

5、有利于新技术推广应用,简化工地管理手续,节约施工用地,减少加工费用。

三、讨论组织合理运输的主要形式

1、分区产销合理运输:指在组织物流活动中对某种货物使其一定的生产区固定于一定的消费区,根据产销的分布情况和交通运输条件,在产销平衡的基础上,按着近产近销的计划原则,是货物走最少的里程,组织货物运输。

2、直达运输:把货物从产地或起运地直接运到销地或用户。

3、“四就”直拨运输:具体做法:就场直拨,就车站(码头)直拨,就库直拨,就车(船)过载等。

4、合装整车运输:“零担拼整车中转分运”

人力资源管理论述题 篇5

2、简述工作分析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答: 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和起点。(1)增加人力资源规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人力资源规划过程中的这一类工作必须通过工作分析来完成。(2)有助于人员的招聘、甄选和任用。工作分析能够明确组织各个工作岗位的近期和长期的目标、阐明工作任务的静态和动态特点并进而提出对工作者的任职要求。(3)为员工培训和开发提供客观依据。可以明确任职者必备的技能、知识和各种心理条件的要求。(4)有助于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为员工在组织内的发展指明合适的职业发展路径。(5)为绩效管理提供客观的评价标准。可以保证绩效管理的公平、公正、公开。(6)保证薪酬的内部公平性。工作分析是组织建立合理报酬制度的重要依据。

3、什么是工作分析?在情况下需要进行工作分析?答: 工作分析是对组织中某一特定工作或职务的任务、职责、权利、隶属关系、工作条件等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做出明确规定,并确认完成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和资质的过程。有下列几种情况最需要进行工作分析:(1)创建新的组织。对于新成立的组织要进行工作分析,这样可以为后续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打下基础。(2)组织战略调整。一个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因为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导致组织战略的调整。这就需要组织根据变化的情况对工作进行重新分析。(3)组织创新。当组织面临重大创新,比如,技术革新、流程再造、新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的制定等,都需要重新定岗、定员,以便使工作分析适应组织变革的要求。

4、简述工作分析的程序和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答:工作分析是对组织内部各项工作系统分析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1)前期准备阶段:主要工作包括了解工作职务的基本特征、选择工作分析人员、制定分析工作的具体计划方案。(2)收集分析阶段:工作分析的具体实施阶段,包括实际收集与分析整理两个环节。(3)结果整合阶段:分析的结果要整理成书面的文件,形成工作分析的最终结果,即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划。

5、如何理解人力资源规划与组织发展战略间的关系?答:人力资源规划是组织为实施其发展战略、实现其战略目标而制定的,因此,人力资源规划是组织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组织战略对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具有导向作用。是为了确保组织的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制定的一种辅助性的规划。(2)组织战略对人力资源规划过程具有制约作用。比如说,组织的一般经营计划制约着人力资源的战术计划。(3)人力资源规划为组织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人力保障。人力资源规划平衡组织的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以确保组织在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岗位上获取需要的人选。(4)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组织战略目标的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组织以发展的视角完善组织的战略目标,从而增强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组织的核心竞争能力。

6、简述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步骤。答:(1)预测现实的人力资源需求。包括确定职务编制和人员配置;统计缺编、超编;分析现职人员任职资格和条件;审视和修正统计结果,从而确定现实的人力资源需求。(2)预测未来人力资源需求。包括预测确定各部门的工作量;根据工作量的增长情况,确定各部门需要增加的职务数和任职人数,并进行统计汇总,从而得出未来人力资源需求。(3)预测未来流失人力资源需求。包括对于预期内的退休人员进行统计;根据历史数据,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离职率进行预测;将统计和预测结果进行汇总,即得出未来流失人力资源需求。(4)预测企业整体人力资源需求。将现实人力资源需求、未来人力资源需求和未来流失人力资源需求的结论进行汇总,即得出企业整体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7、简述编制人力资源规划的步骤。答:(1)编制职务计划。包括组织的结构、职务设置、职务描述和职务资格等内容。(2)编制人员配置计划。包括人员数量、人员职务的变动、职务空缺数量的补充方法。(3)编制人员需求计划。包括职务名称、人员数量、希望到岗的时间等。(4)编制人员供

给计划。包括招聘计划、人员晋升计划和人员内部调整计划等。(5)编制人员培训计划。包括培训政策、培训需求、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考核等内容。(6)编制费用预算计划。包括招聘费用、培训费用、调配费用、奖励费用以及其他非员工直接待遇但与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有关的费用。(7)编制人力资源政策调整计划。包括招聘政策、员工培训政策、绩效考评政策、薪酬福利政策等。

8、试分析内部招聘的渠道有哪些优缺点?答:内部渠道的优势:(1)从选拔的有效性和可信度来分析,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信息是对称的,不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2)从企业文化角度来分析,员工与组织具有共有价值观,对组织具有较强烈的归属感和信任感。(3)从组织的运行效率来分析,现有的员工更容易接受指挥和领导,易于沟通和协调,易于消除边际摩擦。(4从激励效果来分析,内部选拔能够给员工提供晋升机会,容易鼓舞员工士气。在组织内部形成积极进取、追求成功的气氛。内部渠道的劣势:(1)可能影响组织的内部团结。(2)容易形成“近亲繁殖”、“群体思维” “长官意志”现象,不利于成员创新。(3)可能因领导好恶而导致优秀人才外流或被埋没(4)可能出现“裙带关系”,进而削弱组织效能。外部渠道的优势:(1)为组织带来不同的价值观和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2)为组织注入活力。(3)外部渠道广阔,挑选的余地大。(4)外部招聘也是一种很有效的信息交流方式。外部渠道的劣势:(1)由于信息不对称,往往造成筛选难度大,成本高,甚至出现“逆向选择”。(2)外聘员工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来进行培训和定位。(3)可能挫伤有上进心、有事业心的内部员工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或者引发内外部人才之间的冲突。(4)“外部人员”有可能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无法融入组织文化之中。(5)可能使组织沦为外聘员工的“跳板”等等。

10、请分析培训对企业有何重要意义?答:(1)员工培训是现代企业适应科技迅猛发展、环境快速变化和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2)员工培训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效益。高质量的培训是一种回报率很高的投资。(3)员工培训有利于减少员工的流动率和流失率。有助于强化员工的敬业精神和对企业的忠诚度。(4)员工培训具有激励员工的作用。会更加主动应用和发挥所学知识并施展其创造力,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5)员工培训有利于塑造企业文化。培训的总体效果良好,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和塑造更完美的企业形象。(6)员工培训有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培训是企业获得人才优势的手段之一。(7)员工培训有利于组织型向学习型演变。唯一可以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学习得更好。

11、简述培训的流程。答:(1)培训需求分析。必须在人员、组织和战略三个层面上进行。(2)设计培训计划。培训需求确定后,就是制定培训计划。包括确定培训目标、确定培训范围、制定培训方式、确认培训时间以及培训计划的调整方式和组织管理等工作。(3)开发培训课程。培训课程设计的主要原则是要符合成人学习知识的规律。包括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模式与方法的选择,还是教师的配备、教材的准备等,都要遵从这一原则。(4)实施培训活动。选择与受训人员、培训内容相匹配的方法。(5)培训评估效果。收集培训成果或运用一定的方法或测量标准以检验培训是否有效的过程。

12、简述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答:(1)确定志向。志向即一个人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是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2)自我评估。包括对人生观、价值观、受教育水平、兴趣、特长、性格、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思维方法等进行分析评价。(3)内外环境分析。做到在复杂的环境中趋利避害。(4)职业的选择。包括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内外环境与职业的相适应等。(5)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是向专业技术方向发展,还是向行政管理方向发展。(6)设定职业生涯目标。职业目标的设定,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7)制定行动计划与措施。包括工作、训练、教育、轮岗等。(8)评估与调整。择己所好、择己所长、择世所需、择己所利。

13、请分析,绩效考核应遵循什么原则?答:(1)透明公开原则。包括考核的目标、标准和方法公开;考核的过程公开;考核的结果公开。(2)客观公正考核原则。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科学适用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3)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考核原则。应多方收集有关信息,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考核体系。(4)经常化、制度化原则。有利于调动、保持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员工改进工作、提高质量的强烈愿望。(5)与企业文化

与管理理念一致原则。考核内容是企业文化与管理理念的具体化和形象化,在考核内容中必须明确:企业鼓励什么、反对什么,给员工以正确的引导。

14、做好绩效考核工作需要有哪些配套措施答:(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理顺权责关系。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须清晰、员工的职责须分明。(2)合理的分配奖惩机制。绩效考核系统的有效性要真正地发挥牵引和激发作用,就必须要解决好价值分配杠杆作用的发挥问题。(3)以绩效为导向的业务工作流程。建立标准的业务流程规范是十分必要的。(4)预算管理评估机制。预算管理的流程、预算指标分解的合理性以及预算控制的严格程度等都会影响企业绩效考核标准的制定和考核流程。(5)其他与绩效考核相配套的环节。企业内部信息平台的建立。

15、简述薪酬体系设计的具体内容。答:(1)基本薪酬体系 基于职位的薪酬体系 基于技能的薪酬体系(2)奖励薪酬体系  一线员工的奖励薪酬 销售人员的奖励薪酬  管理人员的奖励薪酬(3)福利体系的设计  国家法定福利  企业自主福利

16、简要论述薪酬成本控制的基本途径。答:(1)控制员工数量。当员工薪酬水平相同时,员工人数越少企业所需支付的薪酬额就越低。(2)控制基本工资。控制基本工资加薪的规模、加薪的时间和加薪的覆盖面。(3)控制浮动工资。包括津贴、分红、利润分享、团队奖金等多种多样的名目。(4)控制福利支出。第一类是与基本工资相关的福利;第二类是与基本工资无关的福利;第三类是福利管理费用。(5)利用适当的薪酬技术促进成本控制。企业可以利用工作评价、薪酬调查、薪酬结构线、薪酬线、薪酬比较比率等薪酬技术促进或改善薪酬成本的控制,节约薪酬成本的支出。

41、试述岗位分类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答案要点:岗位分类一般按下列步骤和方法进行:(1)岗位调查。进行岗位分类首先应了解岗位的内容,调查收集有关岗位的各种资料,以作为分类的依据。调查常采用的方法有书面调查法、直接面谈法、实地观察法、综合并用法。(2)岗位的横向分类。岗位调查完成后,就要进行岗位分析。岗位的横向分类就是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岗位工作性质的相似程度,将岗位区分为岗类、岗群、岗系等类别的过程,其方法有归纳法和演泽法。(3)岗位的纵向分类。这是在岗位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量的相似程度,将岗位划分为岗级、岗等的过程。岗位评价中最主要的两项工作是设计岗位评价指标体系和设计岗位评价标准,常用的方法是评分法。(4)编写岗位规范。岗位规范即在岗位横向分类和纵向分类基础上对每一岗位作标准化和尽可能定量化说明的书面文件。(5)制定“法规”,并予以实施。这是在经过上述程序并反馈修正后,将分类结果、岗位规范等以企业正式文件的形式公布和下发,以确保岗位分类制度的贯彻执行。

42、论述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目前国内外对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常用的有如下几种:(1)经验预测法。经验预测法也叫比率分析,即根据以往的经验对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具体的方法是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及劳动定额或每个人的生产能力、销售能力、管理能力等进行预测。(2)德尔菲法。德尔菲法是一种使专家们对影响组织某一领域的发展的看法达成一致意见的结构方法。(3)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确定组织中哪一种因素与劳动力数量和结构的关系最大,然后找出这一因素随雇用人数的变化趋势,由此推出将来的趋势,从而得到将来的人力资源需求。在运用这种方法时,可以完全根据经验进行估计,也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回归分析来作出预测。

43、试论人力资源在社会财富创造过程中的作用。答案要点: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一样不仅是社会财富的源泉,而且人力资源在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1)人力资源是自然资源转换为社会财富的决定因素。社会财富是由对人类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构成。自然资源并不具有这种有用性,人们只有通过劳动即人力资源的消耗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使自然资源变成为财富。(2)人力资源是社会财富多寡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量等于劳动者人数和它的能力水平的乘积。当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一定时,投入社会财富创造过程的人数多,则“变换”出来的财富就多,反之,就少;当劳动者人数一定时,劳动者劳动能力提高,则“变换”出的财富就多,反之,就少。(3)人力资源是社会财富多样化的决定性因素。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需要丰富多彩的使用价值即有用物来保证。而多种多样的有用物是靠拥有多种多样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4)人力资源是社会财富增值的决定性因素

。一旦财富转化为商品,财富就不仅表现为有用物,而且表现为价值,即无差别的人类社会劳动的凝结。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从而提高劳动的复杂程度,是增加商品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42、如何进行员工福利的管理?答案要点:员工福利的管理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福利的目标、福利的成本核算、福利的沟通、福利的调查和福利的实施。(1)福利的目标。每个组织的福利目标各不相同,但是有些内容是相似的,这主要包括:必须符合组织的长远目标;满足员工的要求;符合组织的报酬政策;要考虑到员工眼前需要和长远需要;能激励大部分员工;组织能负担得起;符合政府法规政策等。(2)福利的成本核算。主要涉及:通过销量或利润计算出公司最高的可能支出的福利总费用;与外部福利标准进行比较;作出主要福利项目的预算;确定每一个员工福利项目的成本;制定相应的福利项目成本计划;尽可能在满足福利目标的前提下降低成本等。(3)福利的沟通。可采用的主要方法有:用问卷法了解员工对福利的需求;用录像带介绍有关的福利项目;找典型员工面谈;公布一些福利项目让员工挑选;收集员工对各种福利项目的反馈等。(4)福利的调查。这主要涉及到三种调查:制定福利项目前的调查、员工调查和福利反馈调查。(5)福利的实施。在福利实施中应注意:根据目标去实施;预算要落实;按照各个福利项目的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有一定的灵活性;防止漏洞产生;定时检查实施情况。

41、考评激励有何作用?答案要点:从考评激励的心理过程分析,考评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导向作用。考评具有目标导向功能。由于考评标准的约束力,迫使或诱导人们的行为向某一方向发展。(2)反馈调节作用。考评激励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促使反馈调节,让人们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偏离要求,是否符合规范,要作什么修正,以及如何修正等。(3)强化作用。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通过考评,工作成绩得到肯定,人们会看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增强工作热情和责任感,从而激发进一步努力的动机,这就是“正强化”。反之,如果得到较差的评价,通过正确引导,也会激起改正缺点错误和重新做好工作的动机,这为“负强化”。

论述题-企业集团财务管理 篇6

基本特征:(1)产权纽带(2)多级法人(3)多层控制权

2.相关多元化企业集团是指所涉及产业之间具有某种相关性的企业集团。

主要表现为:(1)优势转换。(2)降低成本。(3)共享品牌。

3.在企业集团组建中,母公司所需的组建有:1.资本及融资优势2.产品设计、生产、服务或营销网络等方面资源优势3.管理能力与管理优势。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集团组建中母公司的优势和能力并不单一,而是一种复合能力和优势。其中,资本优势是企业集团成立的前提;资源优势则企业集团发展的根本;管理优势则是企业集团健康发展的保障。

4.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有其特殊之处,集中体现在:(1)集团整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导向(2)多级理财主体及财务职能的分化与拓展(3)财务管理理念的战略化(4)总部管理模式的集中化倾向(5)集团财务的管理关系“超越”法律关系

5.现代财务理论价值增值的原因有:(1)价值是对公司未来的定价(2)价值是对公司未来产生的现金流能力的定价。(3)价值是风险的函数,需通过折现率的折现来估计。(4)价值增值要求经营活动可持续。

6.企业集团总部功能定位的主要表现在(1)战略决策和管理功能。(2)资本运营和产权管理功能。(3)财务控制和管理功能。(4)人力资源管理功能。

7.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是指依据集团战略、集团组织结构及其责任定位等,对集团内部各级财务组织就权利、责任等进行划分的一种制度安排。(1)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2)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3)混合式财务管理体制。实践证明,大多数情况下,混合式财务管理体制是一种相对可行的财务管理体制,但如何把握“权力划分”的度,则取决于集团战略等一系列因素,子公司(或事业部)的财务管理权力都应被视为总部产权延伸后“授予”的,它可“放”也可“收”。

8.企业集团财务战略是指为实现企业集团整体目标而就财务方面(包括投资、融资、集团资金运作等等)所作的总体部署和安排。(1)集团财务理念与财务文化(2)集团总部财务战略(3)子公司(或事业部)财务战略。

9.集团财务战略的制定并不是孤立的,它是综合分析、评估集团内外各种因素之后的结果。其制定依据主要有两个方面:

(1)内因:主要包括集团整体战略;行业、产品生命周期及集团内各产业的交替发展;集团综合财务能力等内容。

(2)外因:主要包括金融环境、财税环境、业务经营环境和法律环境等。

10.集团融资战略也可分为三种类型:

(1)激进型融资~:第一,集团整体资本结构中“高杠杆化”倾向。第二,杠杆结构 “短期化”。具有低成本、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

(2)保守型融资~:具有“低杠杆化”、低风险、杠杆结构长期化的倾向。具有低杠杆化、杠杆结构长期化等特点。

(3)中庸型融资~:是种“中间路线”策略。从可持续增长角度,也许是可行的战略选择。

11.并购是兼并和收购的合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交易过程,主要包括:

(1)根据企业集团既定的并购战略,寻找和确定潜在的并购目标;

(2)对并购目标的发展前景以及技术经济效益等情况进行战略性调查和综合论证;

(3)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

(4)策划融资方案,确保企业并购战略目标的实现。

12.审慎性调查是对目标公司的财务、税务、商业、技术、法律、环保、人力资源及其他潜在的风险进行调查分析。作用有:(1)提供可靠信息。(2)价值分析。(3)风险规避。

13.财务风险核心问题:(1)资产质量风险。风险越大,资产价值越低。(2)资产的权属风险。主要涉及账实不符问题。(3)债务风险。(4)净资产的权益风险。(5)财务收支虚假风险。通过审慎性调查可一定程度上减少并购风险,但并不能消除风险。

14.并购支付方式是指并购活动中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之间的交易形式。并购支付方式主要包括(1)现金支付方式(2)股票对价方式•(3)杠杆收购方式(4)卖方融资方式。上述并购支付方式各有优劣,可独用,也可组合使用。选择时,须审慎地考虑并购价格及不同的支付方式对未来资本结构与财务风险的影响。

15.融资战略是企业为满足投资所需资本而制定的未来筹资规划及相关制度安排。

企业集团融资战略及融资管理需要从集团整体财务资源优化配置入手,通过合理规划融资

需要量、明确融资决策权限、安排资本结构、落实融资主体、选择融资方式等等,以提高集团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并控制融资风险。

16.融资渠道是企业融入资本的通道。融资方式是企业融入资本所采用的具体形式。企业集团及其下属成员企业通过外部资本市场的融资,称为直接融资;而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的融资则称为间接融资。不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其目的都是实现资本在社会上合理流动和配置。不同的国家因金融管制、法律法规等不同,会采取不同的交易模式。

17.集团融资决策权限的界定都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统一规划。(2)重点决策。(3)授权管理。

18.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控制的重点包括:(1)资产负债率控制:包括企业集团整体比率控制和母子公司层面的比率控制。(2)担保控制:建立以总部为权力主体的担保审批制度、明确界定担保对象和建立反担保制度。(3)财务公司风险管理:应加强对财务公司的风险管理,要注意财务公司风险种类及其风险管理对策。

19.预算管理是指企业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战略规划,对预算内企业各类经济资源和经营行为合理预计、测算并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的活动。基本特征:(1)战略性(2)机制性(3)全程性(4)全员性。

20.企业集团预算由三方面构成:(1)集团总部职能预算(2)集团下属成员单位预算(3)集团总预算。

21.企业集团预算管理要点主要有:(1)战略与预算控制重点(2)治理与预算组织(3)预算编制程序及时间节点(4)预算模型与预算参数(5)预算调整(6)预算监控(7)预算考核与预算报告(8)内部转移定价问题。

22.(一)企业集团整体分析基本特征有:(1)以集团战略为导向。(2)以合并报表为基础。

(3)以提升集团整体价值创造为目标。

(二).集团分部财务管理分析基本特征有:

(1)分部分析角度取决于分部战略定位。(2)分部分析以单一报表(或分部报表)为依据。(3)分部分析侧重“财务—业务”一体化分析。

以上两者缺一不可。

23.利用财务报表进行财务管理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

(1)计价属性问题(2)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可比性问题。一般要求财务报表是经过外部审计师审计后的。

24.导致公司价值增加的核心变量有三个,一是自由现金流量;二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三是时间上的可持续性。

25.企业集团业绩评价是评价主体(控股股东或母公司等)依据评价目标,用评价指标方式就评价客体(被评价企业及其负责人等)的实际业绩对比评价标准所进行的业绩评定和考核,旨在通过评价达到改善管理、增强激励的目的。具有以下特点:

(1)多层级性(2)战略导向性(3)复杂性

26企业集团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是财务业绩指标;二是非财务业绩指标。

(1)财务业绩指标体系,包括四个方面,即: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2)非财务业绩指标体系:包括三方面,即顾客、内部流程、员工学习与成长。

业绩评价是财务业绩评价与非财务业绩评价两者的结合。实践中,财务业绩指标评价体系侧重用于集团股东对集团整体、子公司及其管理层的评价,非财务业绩指标体系则偏重用于子公司经理层对公司内部中低层管理者等的业绩评价。

27.盈利能力是指企业通过经营管理活动取得收益的能力。在评价时,需注意以下问题:

(1)公司正常经营、资产有效利用所反映的“真实”收益能力。(2)是一个综合、动态概念,它要反映公司收益潜质、趋势,从而包含着对盈利时间、风险等因素的分析。(3)剔除非正常经营损益。(4)盈利能力高低最终必须与价值创造挂钩。

28.企业集团的存在与发展的解释性理论有:

(1)交易成本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等战略的企业集团组织。(2)资产组合与风险分散理论: 有助于解释“多元化”战略的企业集团组织战略。

(3)其他理论解释:除上述两种解释性理论以外,还存在其他的解释性理论。如规模经济理论、垄断理论、范围经济理论、角色缺失理论等。

29.企业集团战略是在分析集团内外环境因素基础上,设定企业集团发展目标并规划其实现路径的总称。可分为三个级次:(1)集团整体战略:其核心是明确集团产业发展方向及战略目标。(2)经营单位级战略。(3)职能战略:职能战略由集团总部主要副总裁提出,并由总部、下属经营单位相关职能部门经理协同落实。

30.简述企业集团的基本组织结构及其新发展。

(1)企业集团的基本结构大体分三种类型,即U 型结构、H型结构和M型结构。

(2)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的新发展

其一,混合组织结构:即U型、H型、M型三种基本形式的混合状态。

其二,N 型组织(网络型组织):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模式。特点是: 组织原则是分散化、有良好的创新环境和独特的创新过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快速反应能力、密集的横向交往和沟通。

31.企业集团投资战略的类型可分为三种:

(1)扩张型投资战略(并购投资战略):,是一种典型的投资拉动式增长策略。(2)收缩型投资战略:是一种调整性的防御或后退战略。通常以同行转让、分立和管理层收购为主要方式。(3)稳固发展型投资战略:大多数企业集团将采用此类战略。

案例分析题:吉利收购沃尔沃的事件 启示:

1)企业集团并购需要经历哪些主要过程。(参考11题)

2)什么是审慎性调查?其作用是什么?(答案参考12题)

3)吉利集团的案例,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1)基于自身的战略发展及并购目标进行并购目标规划。

(2)并购目标公司应以增强企业集团(主并公司)的核心竞争为前提。

(3)企业并购可能会存在各种风险,一定要特别注意。而收购后为企业做大做强,要

上一篇:真正的暖男的散文下一篇:新闻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