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外和解范文

2024-06-03

庭外和解范文

庭外和解进入僵局 篇1

事实上我们也一直在寻找潘石屹,但所有的努力并没能换来一个完美的结果。在近2个星期内我们联系了潘的特别助理,找到了SOHO中国的市场推广部,但我们的记者却最终没能走进潘在现代城里的办公楼。

王晓滨,这位曾经在“日航事件”中一举成名的律师,作为三个小股东的诉讼代理人,9月9日接受《英才》采访时认为“和解”是结束本案的最完美方式。

但不得不承认,在和解的道路上,王晓滨以及他的三位当事人都觉得有些累了,不知他们的这种耐心会持续到什么时候?

“项目赚钱公司亏钱”?

《英才》:这个案子去年你就接触了,为什么要等到现在才诉讼?

王晓滨:这个案子表面上看可能会认为是单纯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纠纷,但是法律上来讲有一个更深层的意义,就是小股东与所有公司经营者或者是控股股东、代表控股股东经营者之间的纠纷。

《英才》:现在原告方只有3个小股东,占股7.5%,其他几个小股东没有参与这次诉讼?

王晓滨:红石公司还有其他两个小股东,一个股东跟原告三股东一样持2.5%,这个人现在还在潘石屹手下工作。另外还有一家公司,这个公司占5%,现在没有任何举动。

《英才》:这1个多亿的诉讼请求是根据股份算出来的?

王晓滨:对。这还涉及到股东代表诉讼以后如何立案,如何诉讼的问题。我们的诉状一开始想要求赔偿原告,北京高院方面接受这个案子以后,建议我们把“赔偿原告”这四个字取消,因为股东代表诉讼能不能直接赔偿原告不清楚,我们是代表公司起诉公司的经营者,公司的经营者应该把他从公司拿走的钱,返回公司,我们发觉侵占的利益应该是15个亿以上,不只1个亿。

《英才》:那为什么不直接将诉讼请求说成15亿?

王晓滨:15亿牵扯两个问题,按照15亿交诉讼费起码是1亿诉讼请求的五六倍。对于小股东来说这是一个天文数字;另一方面,如果按15个亿的请求,就是胜诉了,收益还大部分归潘石屹。好在这一次北京高院受理这个案子的时候,把前面赔偿的地方模糊了一点,就是赔偿损失1个多亿,按照1个多亿来交诉讼费,但是起诉状明确提到侵权的金额在15亿元以上。

“举证比较困难”

《英才》:诉讼发生以后双方当事人和双方律师都见过面?

王晓滨:诉讼以后媒体开始关注,潘石屹一方面跟媒体说希望和解,同时跟我们这边各个股东也联系。三个股东是共同诉讼,约定要谈就跟律师一块谈。潘石屹在这种压力之下提出来我们是不是谈一下。

《英才》:谈判进行得怎么样?

王晓滨:事实上我的三个当事人对集体诉讼有顾虑,一开始只想解决问题,不想诉讼。但是跟老潘谈,要见一次面比较困难。其中汪钢为了这件事专门从美国飞回来跟潘石屹见面,但与潘石屹只见了不到一个小时,潘说很忙就走了,我们觉得很失望。

后来我们给潘石屹发了一个律师函,把诉讼当中提起的问题做了表述,潘石屹收到律师函后签了字,表示愿意谈,这样我们就把诉讼的速度放慢了,等待谈的结果,双方只见了一次面,简单地说了一下双方的想法,但是问题什么都没有解决。之后三个多月,中间只谈了一次。

《英才》:现在庭外和解这种方式是不是可以说已经进入了僵局?

王晓滨:对,已经是一个僵局。

《英才》:双方证据交换了吗?在证据方面似乎对原告方不利?

王晓滨:证据交换推迟了,原定9月7日交换。既然有和解的诚意,我说我们双方是不是都向法院提出一个申请,推迟证据交换。证据都在公司的经营者手里,而举证责任在我们,举证比较困难。

《英才》: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

王晓滨:法院应该有办法解决,一个是法院可以查封公司的账册,再就是法院依据职权来查账,也可以给原告方律师授权,让他依照法律对证据有调查搜集权,否则原告方的律师也不能看账。

《英才》:在举证方面你觉得诉讼会走到这一步吗?

上一篇:满世界的蒲公英,只缘于春天的一粒种子(感动温情)下一篇:商业模式创新 课程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