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校区抗震救灾方案

2024-07-06

北校区抗震救灾方案(精选7篇)

北校区抗震救灾方案 篇1

龙湾区永中一小(南校区)少先队员抗旱救灾活动

亲爱的少先队员:

近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灾区群众喝水困难,农田更是缺水灌溉面临歉收灾荒,特别是那里的孩子们因为旱灾在学习、生活上都受到很大影响。为此,响应团中央、团省委《关于组织动员全省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积极投身抗旱救灾的通知》精神,向我校的全体少先队员倡议:

一、奉献爱心,踊跃捐款。一元一分总关情,一点一滴皆心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广大团员青年和少先队员要以实际行动,帮助灾区群众战胜旱灾、渡过难关。

二、弘扬美德,节约用水。广大团员青年和少先队员要自觉发扬节约用水的传统美德,珍惜每一滴水,养成计划用水、节约用水、重复用水的良好习惯。

三、保护环境,低碳生活。广大团员青年和少先队员要积极参加保护母亲河、植树造林绿化等活动,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节水活动中来,为建设节水型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旱灾无情,人间有爱!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用我们的爱滋润干涸的土地,用我们的爱温暖受灾群众的心!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带动和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慷慨解囊,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我校具体活动如下:

1、积极对抗旱救灾工作的宣传力度,使我校少先队们都来关心关注旱情的发展,为抗旱救灾工作贡献一份力量,学校将向少先队们发一份倡议书,并在广播中进行宣传。

2、积极动员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奉献去自己的爱心。

3、举行一次抗旱救灾的捐款仪式。

永中一小学生服务中心

2010年3月31日

永中一小发起“捐一元钱,献一瓶水”爱心倡议

--让我们的爱心滋润灾区人民

春天本来是万物复苏的美好时节,但在美丽的西南地区,今年却是河水干枯、田地荒芜、庄稼枯死、颗粒无收。百年不遇的大旱,对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目前,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五省区市旱情加剧。据统计,干旱受灾人口达到5000多万人,逾两千万人饮水困难,有受灾群众一周洗一次脸、一周洗一次碗筷,甚至有村民为给全村取水而牺牲„„

时值西南同胞遭受旱灾最艰难的时刻,如果你正在关注,如果你也觉得揪心,请加入“一人一瓶水”捐水行动吧。同为华夏子民,灾区同胞是我们此刻最真切的牵挂!颗颗爱心将化作充足的水源流向龟裂的土地,我们的每份捐助将化为股股清澈的甘泉,滋润灾区人民的心田。相信我们的捐赠会给灾区群众战胜灾害的信心和力量,我们的付出必将换得灾区群众的微笑,微笑里涌满清澈的泪花„„

为此,永中一小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伸出援助之手,“捐一元钱,献一瓶水”,让我们的爱心汇成丝丝清泉,滋润干涸的大地。我们的力量或许微薄,但这水、这情,送到了灾区便是救命甘霖,来吧,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携手同心、众志成城,与受灾群众一起共

度难关,早日夺取抗旱救灾的胜利!

永中一小学生服务中心

2010年3月29日

北校区抗震救灾方案 篇2

1 校园网络系统建设目标及原则

校园网络系统的建设目标就是采用国际先进的智能化系统设计技术, 建立具有领先水平的校园网络系统, 为学院的教学、科研、管理提供先进的技术平台。建设一个实现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网络, 满足全体师生日常生活、教学、工作等多方面的需求。利用校园网络系统改变以教室和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把教室、教师、学生、不同的学校、社会信息资源通过网络联系起来。建立一个能覆盖所有功能区域的主干网络, 实现校园信息资源和软硬件资源共享。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设必须重点考虑如下原则。

(1) 高性能与技术先进性。

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要求具有较高的数据通信能力和较大的带宽;并在主干网上提供较强的可扩展性。

为了及时、迅速地处理网络上传送的数据, 网络应有较高的网络主干速度。网络设备必须具备高速处理能力, 提供高速数据链路, 保证网络高吞吐能力, 满足各种应用对网络带宽的需求;在各部门中采用交换技术, 以保证在工作中网络的快速响应速度, 用于提供较高的工作效率。

(2) 高可靠性。

网络要求具有高可靠性, 高稳定性和足够的冗余, 提供拓扑结构及设备的冗余和备份, 为了防止局部故障引起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 要避免网络出现单点失效。在网络骨干上要提供备份链路, 提供冗余路由。在网络设备上要提供冗余配置。设备在发生故障时能以热插拔的方式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恢复, 把故障对网络系统的影响减少到最小, 避免由于网络故障造成用户损失。

(3) 安全性。

校园网网络作为一个支持众多用户、众多应用和众多连接的网络, 网络安全性在整个网络中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网络设计与实施中要采用一定手段控制网络的安全性, 以保证网络正常运行。网络中应采取多种技术从内部和外部同时控制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可以用身份验证、VLAN划分等技术有效地控制内部用户的行为, 比如杜绝对IP地址的盗用和侦听用户口令等, 同时也能够利用防火墙控制外部人员对网络的访问;网络系统还应具备高度的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 能够防止非法入侵和信息泄露。

(4) 可管理性。

网络系统平台设计必须考虑到管理方便的特性。网络结构层次要清晰、设备管理/配置管理需要简便。强有力的网管软件是有效进行网络管理的助手, 网管软件应能够支持对网络进行设备级和系统级的管理, 并能支持通用浏览器进行网络设备的管理及配置。灵活设置每个用户对各级网络和各类应用的访问功能, 能够对每个用户实行管理;并且能够实现复杂的计费管理。

(5) 可扩充性。

随着用户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 要求网络可以方便地扩充容量, 支持更多的用户及应用;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必须能够平滑地过渡到新的技术和设备, 保证用户已有的投资。

(6) 对多媒体应用的支持。

校园网要求具有数据、图像、视频、语音等多媒体实时通讯能力;并在主干网上提供足够的带宽和可保证的服务质量, 满足大量用户对带宽的基本需要, 并保留一定的余量供突发的数据传输使用, 最大可能地降低网络传输的延迟。整个网络在服务质量 (QOS) 、预留带宽设置、合理进行带宽管理方面应提供优良的品质。

下面以笔者设计的某高职院校的校园网络为例, 进行项目需求分析。

2 项目需求分析

2.1 学校信息网络现状

(1) 基础网络现状。

学院一共分三个校区, 学生共计1万余人, 常驻学生6千余人, 西校区、东校区和洪山本部校区之间校园网没有互联, 信息沟通通过公网进行;学校为三年制高职, 采用2+1教学模式, 两年在校学习, 第三年在外实习, 目前学校对这部分校外学生基本无法管理;学院主校区办公网络有内部互联而学生公寓是通过电信201和xDSL接入, 学校不能参与学生宽带网络的运营;学校的外联出口为中国电信和赛尔网络;学院的网络基础设施不够, 网络信息安全体系比较薄弱。

(2) 应用系统现状。

已有办公自动化 (OA) 系统和资产管理系统, 教学管理系统前期有初步的建设, 需重新投入, 缺乏校园统一信息平台, 学生的学籍管理、实践管理等基础数据凌乱。

2.2 信息网络建设目标

该学院校园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需达到如下目标:安全、高效、可运营的校园宽带网络;可移动的网络办公环境;统一的电子身份管理与认证;个性化的信息门户;关联整合的校园一卡通;功能全面、集成的信息系统;周到实用的网络安全体系;接口规范的支撑平台。

根据以上需求, 学院信息网络的建设主要内容为对三个校区基础网络的建设采用有线为主, 无线为辅的方式, 实现校内办公区、教学区、图书馆、学生公寓、体育馆等场所的网络覆盖;建设VPN专网, 校外授权用户能以合法身份进入校内网络;并配备相应的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及其相关软件产品等, 实现以下应用服务:基本Internet和Intranet应用;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教学管理系统;一卡通系统;远程访问服务系统;认证计费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数据存储系统等多种应用系统。

把网络系统建设成为一个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网络, 在满足以上要求的同时, 还需要尽可能的符合当今网络发展的潮流, 具备相当的先进性和可扩充、可升级的能力。提高核心交换机的性能, 提高网络连接主干的带宽, 充分考虑网络的可靠性、冗余能力、自愈能力, 并充分考虑当今网络系统面临的病毒、入侵攻击等不安全因素的影响, 充分考虑和其他的网络互通等多方面的因素, 方案设计要求具有前瞻性, 充分考虑将来网络能够满足向更高性能扩展的能力。

3 校园网组网方案

针对学院网络系统的具体需求, 在总体网络设计时对校园网络采用层次化和模块化设计。采用三层网络结构: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通过应用网管平台、万兆核心设备、千兆交换设备, 来构建学院网络系统, 使得网络系统具有先进性、稳定性、安全性等众多特点, 以满足学院现在及未来若干年的发展需要。

总体网络拓扑见图1。

3.1 校园网出口设计

学院现购买的电信、赛尔网出口, 带宽较低, 建议购买联通100M出口, 分担流量和提高访问的响应速度。多条互联网出口, 可对校园网内部访问外部资源的流量进行负载分流和相互备份。

网络出口路由器担负着校内网络和外界网络连通的重任, 必须具备极高的可靠性, 稳定性、强大的性能和丰富的路由协议、策略支持。建议采用双NP处理器体系架构, 支持IPv4/IPv6双协议栈的高端路由器。

基于保护校园网的需要, 抵御黑客或恶意软件的入侵, 建议在出口配置防火墙针对敏感的端口进行封禁, 并对可疑的流量进行监测, 并由IPS设备实现自动截断攻击流量, 从而保护校园网数据的安全。

为了对带宽的使用进行有效管理和合理配置, 建议在出口线路上引入一台带宽管理的设备。最近几年, 校园网流量出现飙升, P2P流量几乎占到总流量的50, 费用昂贵的带宽被轻而易举地挤占了, 单纯增加带宽并不能解决访问互联网速度慢的问题。带宽管理工具可以对P2P流量进行管理 (如白天限制晚上放开等) , 保障重点应用, 使带宽的应用更加可控和高效。

为适应教师及同学在校外办公的要求, 我们还将部署了一台VPN设备, 使校外用户能够登入校园网, 访问校内资源, 查询图书馆资料等。

3.2 三校区互联设计

目前主校区在洪山, 西校区位于汉阳东校区位于黄陂。因为大部分师生都在主校区, 考虑到投资成本, 建议东、西校区与主校区之间互联, 采用租用运营商市内10M以太网专线的方式。

3.3 核心层设计

核心层的功能主要是实现骨干网络之间的优化传输, 核心层任务的重点通常是冗余能力、可靠性和高速的传输。网络的控制功能、网络的各种应用应尽量少在核心层上实施。核心层一直被认为是流量的最终承受者和汇聚者, 因此对核心层的设计以及网络设备的要求十分严格。

建议在核心层采用两台高性能路由交换机作为整个校园网的冗余备份路由交换平台。核心双机通过双千兆链路上联至出口, 实现出口的负载分担和冗余备份, 提升出口数据流量转发效率。核心双机与片区汇聚节点通过双递归链路进行连接, 实现骨干网链路的冗余连接。核心双机之间采用双万兆链路聚合设计进行连接, 提供双倍的转发带宽和高度的链路冗余, 进一步提升骨干网的稳定可靠。核心路由交换机采用千兆光纤与汇聚层设备相连, 充分保证网络骨干线路的带宽需求, 真正达到校园网内部的高速数据交换。

3.4 汇聚层设计

汇聚层从位置上处于核心层与网络层的分界, 需要将大量低速的链接 (接入层设备的链接) 通过少数宽带的链接接人核心层, 以实现通讯量的收敛, 以提高网络中聚合点的效率, 同时减少核心层设备可选择的路由路径的数量。并可以汇聚层为设计模块, 实现网络拓扑变化的隔离, 增强网络的稳定性。在实施上, 汇聚层除要进行路由聚合外, 还要考虑实施QoS保障、安全等网络策略。为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通常利用双归方式接入核心层, 这可极大地提高网络可靠性。

汇聚交换机通过千兆光接口分别连接到各自分区的接入交换机上。

3.5 接入层设计

网络接人层主要负责将用户流量引入网络, 并且进行必要的网络安全限制。网络接入层置于配线间一级。接人交换机通过千兆光接口分别连接到各自分区的汇聚交换机上, 通过铜缆电接口向下为用户提供百兆接入。

3.6 WLAN接入

WALN通过无线方式进行通信, 作为有线接入网的补充, 具有移动性强, 不需布线, 维护方便等优点。

在校园无线网络建设需求中, 主要存在三种典型的应用环境。第一是校园内的户外公共区域, 如体育场;第二是局部开放的室内大环境, 如会议室、图书阅览室等;第三是房间多、用户数量不多但分布较散的楼字, 如教学办公楼。

WLAN作为一种高速无线数据接入的手段, 与有线网络一起, 构成灵活、高效、完善的宽带网络。

3.7 认证计费系统

学院网络建成以后, 将支持近7000用户, 因此, 需建设认证计费系统, 与接入层交换机数据采集配合, 提供全网有线、无线统一的用户认证、计费、管理解决方案, 实现学院网络的可管理、可运营, 保证网络和用户信息的安全。

用户的接入认证建议采用802.1x协议, 802.1x认证跟PPPoE等传统认证相比, 具有实现简单、认证效率高、安全性好等优点, 需要接入交换机支持802.1x协议。

学校也可对学生宿舍区、家属区进行合理的收费, 并把这些费用用在网络的扩容和维护上, 实现“以网养网”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本文就校园网建设原则、网络出口、网络拓扑、各校区互联设计、校园内WLAN热点覆盖、认证计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探讨, 希望能为同类院校校园网系统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汤云剑.校园网建设和多出口带宽设计[J].化工高等教育, 2009 (1) .

多校区数据中心双活容灾方案研究 篇3

关键词:双活容灾;数据安全;实时同步;存储虚拟化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9-0059-03

一、建设背景

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业务系统随之出现,如办公自动化、财务信息查询、电子邮件、科研管理、教务管理、餐饮管理、网盘、资源保障等系统,为全校师生在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等各个方面提供服务与便利。然而,不同的业务与数据分布在闵行校区和中北校区,数据的安全性与业务连续性的问题随之而来。例如网盘业务运行在中北校区中心机房,如果发生机房断电、网盘服务器宕机或者存储层面损坏,都会直接导致网盘业务不能正常访问,给师生造成巨大的影响。

针对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问题,学校采用EMC VPLEX异地容灾方案,可以确保数据零丢失和业务零停顿,实现中北校区与闵行校区数据中心双活容灾。

二、系统架构方案

在现有网络架构的基础上,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和中北校区通过EMC VPLEX方案实现数据中心双活容灾。其基本架构如图1所示。

基于两校区各有一台EMC vnx5500存储,采用EMC VPLEX的解决方案来实现两校区的同步异地容灾。在闵行校区和中北校区各部署一台VPLEX设备,通过两台brocade 300光纤交换机将VPLEX的后端端口与存储EMC vnx5500控制器做成双链路冗余,VPLEX的前端端口用于生产服务器的连接。中北校区与闵行校区之间通过四根万兆以太网(带宽>=1Gb/s,RTT<=5ms)进行连接,用于两校区的数据复制与通信。在第三点故障域部署Witness,主要用于监视两校区的VPLEX健康检查与故障切换。当任何一台VPLEX出现故障,Witness会通知另一台VPLEX来接管,保障业务正常进行,实现两校区数据中心的双活容错,提高数据中心的连续可用性和安全性。

三、异地容灾

1.方案选择

通过对EMC、DELL、NetAPP等主流供应商进行综合考察与对比,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最终我们选择EMC VPLEX存储虚拟化技术方案来实现两校区数据中心异地双活容灾。整个方案构建了一个统一的、整体部署的存储系统框架,能够充分提供高可靠性、高性能以及简便管理等优势和特点。

(1)节省成本和兼容性好。在规划异地容灾时,中北校区和闵行校区已各有一台EMC vnx5500,选择使用EMC解决方案,既可以节省成本,又可以实现VPLEX与vnx5500的完美兼容。

(2)实现异地业务数据实时同步,保证数据一致性。中北校区和闵行校区相隔超过30公里,使用EMC解决方案可以实现异地实时同步,保证业务数据在两校区的一致性。

(3)实现了业务数据异地容灾,有效解决校区单点故障隐患。VPLEX将中北与闵行的存储做成一个虚拟卷,当服务器写数据到虚拟卷时,实际上是写到中北和闵行这两个存储,相当于在两校区都有一模一样的数据。

(4)实现两校区虚拟机的故障迁移。如将中北和闵行的服务器虚拟化后添加到同一个vcenter中,由VPLEX为vcenter提供共享存储,当中北的服务器(或者闵行的服务器)发生故障时,虚拟机可以飘移到闵行(或者中北)继续工作,不影响业务,对于用户完全透明。

2.EMC VPLEX 搭建流程

EMC VPLEX的整体框架搭建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过程。

(1)前期准备工作。存储vnx5500配置、光纤跳线、网线跳线、brocade交换机配置、主机powerpath配置等

(2)VPLEX初始化工作。Hostname与管理端口配置、meta-volume配置、时间同步配置、WAN interface配置、logging volume配置等。

(3)Witness的搭建。Witness需要部署在一台虚拟机上,并且要处于异于cluster-1与cluster-2的第三点故障域。

在VPLEX的搭建过程中,有两个十分重要的卷:meta volume和logging volume。Meta volume主要用于存储虚拟卷到物理卷映射、device、虚拟卷和系统配置信息等。每一个VPLEX配置四个meta volume,两个作为online状态,之间为mirror关系;另外两个作为backup,用于每日23:30备份online的meta。Logging volume主要用于记录当发生脑裂时数据的变化,当问题修复后,系统使用logging volume来将改变的信息同步到之前挂起的卷,保持信息一致。每一个VPLEX配置两个logging volume,之间为mirror的关系。

3.虚拟卷创建流程

EMC VPLEX通过存储虚拟化技术,将两校区存储进行虚拟化,做成一个虚拟卷。下面笔者来介绍创建虚拟卷流程。

(1)卷分配和标记卷。在中北和闵行的vnx5500上分别划分相应大小的卷给VPLEX,VPLEX层面识别到新卷后并其进行标记,使新卷受VPLEX管理。当新卷被VPLEX标记后,意味着这个卷属于VPLEX所有。

(2)创建区间。分别在中北和闵行的VPLEX上创建区间。区间用来对标记的新卷进行空间规划,可以将标记卷的全部空间来做成一个区间,也可以在标记卷中划分一部分空间来做成一个区间。比如标记卷容量大小500G,可以将500G的空间做成一个区间,也可以创建一个100G的区间,其余400G可以留着,有需要的时候继续创建区间。

(3)创建设备。在中北和闵行的VPLEX上创建设备。这个过程就是区间与设备映射的过程,每一个区间对应一个设备。针对设备创建类型有四种可选:RAID-0;RAID-1;RAID-C;1:1mapping of extents to devices。

①RAID-0指在每个VPLEX上都要有至少两个区间,用来做成raid0,提高数据读写速度;

②RAID-1指在每个VPLEX上都要有至少两个区间,用来做成raid1,提高数据安全性;

③RAID-C指实现多个区间拼接成一个大区间;

④1:1mapping of extents to devices:就是extent与device之间一一对应。

(4)创建虚拟卷。在创建虚拟卷中,需要创建一个consistency group(CG),这个CG包含这个全局的虚拟卷,在CG中需要设定一定的规则,如winner:cluster1(5 second);winner:cluster2(5 second)。

(5)服务器的注册。服务器的注册,VPLEX可以识别服务器的HBA卡信息,将HBA卡信息注册到VPLEX中,给服务器分配存储做准备。

(6)建立存储视图。目的就是将服务器的HBA卡信息、VPLEX的port以及虚拟卷三者结合到一起,实现VPLEX分配给服务器存储的目的。

通过上面步骤,我们就成功建立了虚拟卷,在应用服务器经过磁盘扫描后,就可以识别到通过VPLEX分配的虚拟卷。

4.VPLEX故障模拟测试

在业务正式迁移到VPLEX之前,需要对VPLEX进行各种故障模拟测试,主要包括VPLEX前端口冗余性测试、VPLEX后端口冗余性、集群脑裂测试、一台VPLEX的控制器冗余测试、Witness故障、一台VPLEX与Witness同时故障、一台SAN 交换机故障、闵行VPLEX到Witness的网络故障、中北VPLEX到Witness的网络故障、中北VPLEX到Witness及闵行到中北的网络同时故障、中北VPLEX到Witness及中北到闵行的网络同时故障、虚拟机两校区飘移测试等。所有测试都成功完成,RPO与RTO达到预先设计的目标。上述测试也表明,对于终端用户而言,是完全透明的,用户无需做任何的更改与配置,整个过程都可以正常访问应用系统。

5.业务迁移方案

EMC VPLEX搭建与测试完成之后,下一步就是进行相关业务迁移,主要涉及Oracle数据库、人事系统、cas-ldap、portal门户、科研、教务、网盘、研究生、Lenovo虚拟平台等。根据主机层面是否安装赛门铁克的集群软件SFRAC,将使用两种不同方式迁移业务。

(1)针对服务器层面已经安装SFRAC的业务系统,如人事系统、科研系统等。操作方案:

1)通过VPLEX为业务系统服务器分配4块磁盘(包括1块用作业务数据盘和3块用作仲裁盘);

2)通过赛门铁克的SFRAC将原有业务数据磁盘与通过VPLEX分配的用作业务数据的磁盘做成镜像;

3)将用于服务器HA的3块仲裁盘替换为VPLEX分配的另外3块磁盘。

(2)针对服务器层面并未安装SFRAC的业务系统,如网盘、Lenovo虚拟平台等。操作方案:

1)将直接由EMC vnx5500分配给业务系统的磁盘重新分配给VPLEX;

2)VPLEX对业务系统的磁盘进行封装,最后做成一个虚拟卷;

3)将虚拟卷重新映射给业务服务器,服务器挂载磁盘,并提供业务访问。

通过上述两种方案,将涉及的业务成功地迁移到VPLEX上面,迁移后的网络拓扑如图2所示。

6.进一步规划

VPLEX通过存储虚拟化技术,将中北校区与闵行校区的存储合二为一,实现数据层面的同步异地容灾,但针对应用层面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规划。

(1)虚拟化规划。计划购买两笼刀片放置中北和闵行两个校区,部署ESX来实现两校区的虚拟机的漂移。

(2)实体服务器规划。针对对闵行校区,运行在实体服务器上的业务,将在中北购置服务器,通过集群软件,来实现两校区容灾。

四、ESRS支持

ESRS(EMC Secure Remote Support)为EMC硬件和软件产品提供了一个安全的远程支持工具。支持广泛的EMC硬件和软件产品,是一个基于IP的远程支持方式,允许客户管理远程支持,包括授权拨入客户的EMC设备及EMC产品的 “connect home”。整体架构方案如图3所示。

在ESRS部署中,需要在学校部署两台服务器,一台为网关客户端服务器,主要用于故障反馈及远程访问支持;另一台为策略服务器,主要用于访问控制和日志审计。当EMC VPLEX设备出现故障时,通过网关客户端会将符合策略要求的日志发送给EMC公司后端支持,支持人员发现报警日志,联系学校用户,进行远程支持。

五、结束语

EMC VPELX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整体部署的存储异地容灾的系统框架。通过存储虚拟化技术,将两校区存储统筹管理,实现两校区数据中心的双活容错,提高数据中心的连续可用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EB/OL].http://www.emc.com.

[2]王树鹏,云晓春,余翔湛.容灾的理论与关键技术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28):54-58.

[3][EB/OL].http://www.brocade.com.

[4][EB/OL].http://www.symantec.com.

校区后勤保卫工作方案 篇4

一、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学校党委对搬迁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搬迁工作指挥部,统一筹划与指挥搬迁工作。全校上下要树立大局意识、资产保全意识、安全事故防范意识,以更加周密的部署、更加切实的措施、更加密切的配合,全力以赴做好搬迁工作,要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特别要提防外来群体性拾荒者获知我校搬迁的消息后对校区安全保卫工作可能带来的冲击,甚至会有少数不法者会乘机作案。

二、安全保卫工作的组织

搬迁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纳入学校搬迁指挥部工作体系,校搬迁指挥部负责总协调,校保卫处负责搬迁期间安全保卫工作方案的制定与工作指导,各学院组、各相关工作组或相关部门负责人同时作为本单位搬迁期间安全保卫第一责任人,按照“上海海洋大学新校区搬迁方案”(XX年6月10日)的组织架构图,要求各学院、各部门要切实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精心组织好搬迁与移交工作,要重视搬迁物品的集中存放与安全、移交物资的保全与清晰、房屋建筑与设施的完整。各学院、部门的搬迁负责人要落实各项防范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调沟通,团结一致做好搬迁工作,做到人人参与防范,确保工作到位、确保资产完整、确保稳定安全。

三、物品集中存放点及学生行李寄存点安保措施

1、学生行李一经寄存,中途不得取出,集中寄存结束后,由搬迁办会同保卫处加贴封条。行李保管部门对寄存行李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通风处理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2、各学院、各机关与直属部门对打包后的物品、物件,应相对集中存放,并由学院、部门对存放点的门或窗先自行加贴封条,待搬迁办会同保卫处检查后再统一加贴学校封条。

3、后勤处应组织物业管理部门对物品集中存放与行李寄存点的门窗等部位进行全面检查和必要的加固,确保安全完好。

4、保安对存放与寄存点的巡逻白天每2小时至少1次,晚上每1小时至少1次,保安在巡逻中必须2人以上同行,并携带对讲机和警棍。

四、军工路校区楼宇管理措施

(一)、学校大门管制措施

1、加强保安力量。自7月21日起,学校大门每班安排3人,增加巡逻岗每班4人。协调东海所加强大门管理。

2、除上下班高峰时段,大门关小,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携带大件物品出校必须接受检查。

3、机动车进校一律凭“进校许可证”,外来联系工作车辆必须登记,并以行驶证换临时停车证。

4、搬运车辆统一发放“搬运车辆通行证”,非专门搬运车辆装运物品出校时一律凭“大件物品出门证”,“大件物品出门证”必须由各学院、部门领导或办公室主任签字并加盖学院、部门公章方可出门。

(二)实行楼宇安全值班责任制。

1、自7月21日至9月15日搬迁期间,各楼宇实行值班责任制。

每栋楼各学院、部门每天必须安排人员值班,责任到人。值班时间从早上8:00至20:00,值班人员必须在岗到位,确保所负责楼宇安全。校内所有大楼(集体宿舍除外)每天晚上十点锁门,个别需做实验的同学需事先提前到本楼值班人员处申请登记。20:00至次日8:00交由保安巡逻。各学院与部门值班名单在7月18日12:00之前一式二份同时报搬迁指挥部和保卫处(值班样表见附件1)。

2、各大楼责任单位如下:

生态楼:南北区域分别由生命学院、食品学院负责

食品学院大楼及六号宿舍楼底楼:食品学院

科技大楼:生命学院

第一、第二教学大楼:后勤处组织物业部门具体负责

海洋大楼:五楼由现教中心负责,一至四楼可由海洋学院、工程学院独立安排值班、或二学院协商统一安排。

金工楼:请入驻实验室所对应的相关学院加以关注。

综合楼:以成教学院为主

图书馆楼:图书馆

行政楼:由机关党委组织拟定值班安排

学生公寓、医务室、体育馆、食堂、配电站等:后勤服务中心

3、值班要求:

1)楼宇值班实行责任追究制,谁值班、谁负责。

2)值班人员必须加强楼内巡查,上午不少于2次,下午不少于3次,重点部位加强巡查。

3)做好值班日志和交***记录。

4)值班结束时负责大楼锁门,钥匙统一交门卫室,并做好登记。

9月16日至楼宇移交前的楼宇安全值班要求,各学院、部门服从搬迁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与指挥。

(三)加强保安巡逻

保安巡逻白天每2小时至少1次,晚上每1小时至少1次,保安在巡逻中必须2人以上同行(夜间4人同行),并携带对讲机和警棍。应重点加强对学生行李存放区域的巡逻。巡逻必须到点到位。

五、学海路校区安保工作要求

1、校区原则上已无学生,拟采取封闭式管理,放假期间两校门关闭,但需实行24小时值班。南门值班保安必须顾及目前存在的与电力学院之间的临时通道。非学校班车及上级职能部门车辆一律禁止入校,行李搬运车辆凭“搬运车辆通行证”进出校区。

2、实行中层干部带班巡查制度。由各学院、部门每天轮流安排1名中层干部带队上、下午至少1次对校区进行巡查,重点巡查计算机房、听音室、实验室、办公室、行李堆放点等重点区域。值班时间:7月21日至9月15日每天8:30-16:30。巡查要有记录(巡查记录本放在g1204室)。

3、保安巡逻白天每2小时至少1次,晚上每1小时至少1次,保安在巡逻中必须2人以上同行,并携带对讲机和警棍。应重点加强对学生行李存放区域的巡逻。巡逻必须到点到位。

六、临港新校区的安保工作要求

1、临港校区面临基建、安装、搬迁三条线工作将同时展开的复杂现状,针对校区目前既是基建工地,又是家具安装现场与搬迁工作量大面广的现状,已明确拟建立安装搬迁工作协调会机制,新建办牵头组织、基建处、后勤处、保卫处及物业公司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统一思想,各尽其责,形成合力。

2、后勤处及其委托的紫泰物业负责校区的管理,加强门卫与安全巡逻;各总包单位区域内的管理由基建处和项目管理公司负责管理与监督,排查与杜绝各类安全隐患;保卫处负责工作指导和寻求相关部门的协防;新校区建设办公室负责总协调,并牵头组织每周一次的协调会,解决与处理校区现场管理上出现的相关问题。

3、自9月16日全体教职工上班起,恢复学校常态管理。

新校区搬迁工作基本方案 篇5

(阅读次数:

来源: 时间:2013-04-01 13:41:03)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学城的总体要求和部署,按照分期建设、分批进驻的战略,为确保新校区一期2013年9月正式启用,保证暑期搬迁工作按时、有序的开展,就新校区搬迁工作制订如下方案。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搬迁工作领导小组

为加强搬迁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搬迁工作的总体协调,成立搬迁工作领导小组。

主要职责:

1、全面领导学校搬迁工作;

2、负责制订落实总体搬迁工作方案;

3、审定各工作小组与部门搬迁方案;

4、研究决定新校区用房分配方案和下沙用房调整;

5、负责落实编制搬迁总体经费预算;

6、负责落实新校区设备添置方案和需要搬迁的设备;

7、研究制定有关搬迁工作政策;

8、负责协调搬迁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二)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

1、校长办公室:全面负责协调工作,指导各部门各学院制定有关的搬迁工作方案,并督促组织实施;积极与市委市政府联系,开展

报告请示和信息报送工作;广泛听取各部门各学院的意见,及时统筹协调。

2、总务部:全面负责总体搬迁工作,制定详细的搬迁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公用房分配及管理办法;落实学生宿舍分配工作;部署指导各部门各学院做好搬迁工作;进一步细化做好住宿、餐饮、物业、商贸、医疗、资产管理、绿化维护等工作;做好新校区相关设备设施的计划、招标采购、维修和搬迁等工作。

3、宣传部:做好搬迁前的宣传思想工作,掌握师生的思想动态,在校内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做好新校区搬迁前后校园氛围的营造;加强新校区宣传,与工会一起组织教师参观新校区;新校区路名楼名、标识标牌设计等校园文化工作;进一步宣传搬迁期间各部门、学院和师生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事迹。

4、校园建设处:加强与市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按照拟定的日程加强施工督促,确保工程(包括土建、附属设施、水电开通、环境整理等)按期竣工验收;组织新校区各种设施的调试和试运行工作;提供新校区建设各类图纸;协调帮助各部门各学院做好新校区搬迁后的硬件建设的完善工作。

5、本科生教学部:负责新校区公共教学用房的分配和协调,提出新校区教学用房的设备设施计划和学生具体人数,负责新校区教学工作正常开展所需要基本条件规划,负责搬迁后新校区的教学工作。

6、科学建设与研究生部:负责新校区学科建设用房的分配和协调,提出新校区研究生教学用房的设备设施计划和学生具体人数,负

责新校区研究生教学工作正常开展所需要基本条件规划,负责搬迁后新校区的研究生教学工作。

7、科研与地方服务部:负责新校区研究机构用房的分配和协调,负责新校区研究机构确定用水用电等指标,负责新校区产、学、研等工作正常开展所需要基本条件规划,负责搬迁后新校区的科研管理工作。

8、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处:负责统筹确认搬入新校区的实验与教学类仪器设备;负责编制新校区实验室建设所需仪器设备;负责实验实践等用房的分配与协调;负责新校区实验室设备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9、学生发展与服务部:做好搬迁学院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安全稳定工作;协调指导各学院学生宿舍搬迁工作;组织搬迁工作的学生志愿者;负责新校区学生活动中心等学生用房的分配与协调;全程参与学生的搬迁,帮助学生解决好搬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

10、计划财务处:落实好搬迁工作的有关经费预算,统筹协调、科学指导搬迁经费使用和管理。

11、保卫处:负责搬迁前后的安全保卫工作,负责新校区校内道路标志标牌、交通走向和来往车辆管理;配合做好新校区的人防建设;加强新校区的学生安全教育,排摸在新校区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并制定对策预案。

12、信息化中心:负责落实仓前新校区一期的信息化建设,及时安装电话和网络,满足师生的信息化需求,确保2012年6月前电话与网络开通。

13、发展规划处:负责新校区学科专业的规划,协助新校区用房分配与调整。

14、组织部:开展新校区搬迁工作干部的选配、考核工作,做好干部的政治思想工作。

15、人事处:制订新校区交通与工作补贴等政策,并组织实施。

16、监察室:开展各部门学院有关搬迁各项工作的督察和监督工作,对搬迁有关设备等所有招标工作进行监督。

17、图书馆:负责新校区临时图书馆的建设与搬迁工作。

18、档案馆:负责指导各搬迁单位档案资料的保存;收集搬迁有关工作档案材料。

(三)搬迁工作组

为更好地平稳、顺利完成搬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领导小组下设相应的工作组。

1、搬迁办公室

职责:⑴具体负责搬迁的日常管理事务,落实领导小组布置的任务;⑵制订搬迁工作总体方案;⑶指导落实各部门搬迁工作,做好搬迁服务;⑷负责搬家公司的招标工作;⑸落实搬迁工作经费;⑹组织落实搬迁工作的各类协调会议;⑺负责搬迁的综合协调、档案材料和

总结,处理搬迁工作出现的问题;⑼落实搬迁过程中需要的物资;⑽检查督促有关工作的搬迁工作,做好搬迁工作有关预案。

2、建设工作组

职责:⑴负责提供新校区建设各类图纸;⑵负责新校区的建设,落实新校区建设各幢楼进度;⑶负责组织新大楼的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与移交;⑷负责有关用房的维修与修建;⑸负责新校区道路标志、大楼标识标牌制订与安装;⑹负责与各部门联系对接,完善调整大楼功能与布局;⑺负责新校区电话、网络的安装与调试;⑻负责下沙校园用房的整理、维修;⑼负责本组的安全保密、经费预算和工作预案;⑽完成领导小组布置的其他工作。

3、资产工作组

职责:⑴负责摸清现有学院部门用房与设备的基本情况;⑵制订新校区公用房分配与管理办法;⑶负责新校区用房分配与老校区用房调整,提出新校区有关单位的过渡方案;⑷落实新校区设备的添置,明确需要搬迁的设备明细,完成搬迁后有关国有资产划拨、报废等处置工作;⑸落实添置设备的招标与采购;⑹落实搬迁设备的拆安装与维修,确保搬迁设备的使用;⑺下沙校区用房调整,分配钱江学院的用房;⑻编制设备添置与搬迁经费预算;⑼负责本组的安全保密、经费预算和应急工作预案;⑽完成领导小组布置的其他工作。

4、教学工作组

职责:⑴负责组织各教学单位制定并落实新校区教学场所、公共教学设备、图书馆和网络设施设备搬迁,以及公共教学设备、图书馆

和网络设施设备建设与运行保障方案;⑵制定并组织实施2012学年新学期教学工作方案;⑶组织各教学单位制定并协同相关工作组组织实施教学条件(含教师、教室及室内设备、多媒体设备、网络、图书、体育设施等)需求、分配与运行保障工作方案;⑷负责本组的安全保密、经费预算和应急工作预案;⑸完成领导小组布置的其他工作。

5、学生工作组

职责:⑴负责准确统计搬迁的各类学生;⑵落实搬迁过程中学生志愿者;⑶组织发动学生的搬迁工作;⑷组织学生参观新校区,协助做好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⑸协助后勤部门做好学生宿舍分配及搬迁工作;⑹负责落实新校区学生活动中心设备添置与装修方案;⑺制定并组织实施初期运行中的学生教育指导和行为管理;⑻负责落实新校区启用学生的管理工作;⑼负责本组的安全保密、经费预算和应急工作预案;⑽完成领导小组布置的其他工作。

6、宣传工作组

职责:⑴负责搬迁的宣传与舆论引导;⑵及时报告搬迁工作中出现的新人新事;⑶负责新校区的楼名、路名等征集工作;⑷负责新校区标识标牌等学校形象设计工作;⑸与工会一起负责组织教师参观考察新校区;⑹负责本组的安全、经费预算和工作预案;⑺完成领导小组布置的其他工作。

7、安全工作组

职责:⑴负责落实新校区搬迁交通组织方案;⑵落实搬迁过程中安全保障工作;⑶落实新校区搬迁过程中的安全保卫工作;⑷负责本组的经费预算和应急预案;⑸完成领导小组布置的其他工作。

8、后勤工作组

职责:⑴负责后勤服务集团的总体搬迁工作;⑵落实新校区后勤部门有关设备与家具新增与需要搬迁的明细;⑶选配与储备好新校区各类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⑷落实新校区物业、住宿、餐饮和商贸等服务配套与管理方案;⑸配合新校区餐饮、公寓有关设备的招标与采购;⑹负责具体搬迁工作的组织实施;⑺负责本组安全、经费预算和工作应急预案;⑻完成领导小组布置的其他工作。

9、经费保障组

职责:⑴负责搬迁工作各项经费的预算,落实搬迁工作经费;⑵落实新校区搬迁和启用的有关工作与交通补贴等政策保障;⑶负责指导与监督国有资产处置,与钱江学院资产交接和处置;⑷负责本组安全、经费预算和工作应急预案;⑸负责与上级财政部门联系,落实搬迁经费;⑹完成领导小组布置的其他工作。

(10)钱江学院工作组

职责:⑴负责钱江学院的总体搬迁工作;⑵落实与学校有关设备与家具新增与需要搬迁的明细;⑶编制学院搬迁需要的物资;⑷制定详细的搬迁计划;⑸与学校协调落实各类用房,并内部用房进行分配;⑹与教学组对接教学设施设备的分配、共享和配置;⑺负责本组安全、经费预算和工作应急预案;⑻完成领导小组布置的其他工作。

(四)各搬迁单位领导小组

本着“谁管理、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明确搬迁主体,明确责任。各有关搬迁单位均成立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部门单位的搬迁工作。其主要职责:

1、对本部门单位搬迁负总责,直接负责本部门单位的搬迁的全程管理工作,学校相关部门予以配合协调、服务指导;

2、根据学校的整体方案,制定本部门详细搬迁工作方案;

3、全面清查本部门的各类用房、所有设备的基本情况,明确设备的搬迁、报废和新增的明细;

4、编制本部门搬迁需要的物资;

5、积极主动配合职能部门做好新校区用房的分配与管理、学生宿舍搬迁,及时报送有关材料;

6、开展宣传发动工作,让全院师生员工做好搬迁的准备工作,确保思想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

7、要关心新校区学生的学习、生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参与和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搬迁;

8、负责本部门的安全工作,做好应急工作预案。

二、搬迁原则。

1、“周密筹划、精心组织、勤俭节约、安全第一”的原则;

2、“花费最少、损失最少,依据规划,尽量减少重复搬迁”的原则;

3、“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谁是搬迁责任主体”的原则;

4、遵循整体搬迁、按时搬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严明纪律、服从领导、服从全局的工作原则。

三、搬迁范围

新校区一期占地770亩,一期实施区总建筑面积42.3万㎡(含地下建筑面积8.7万㎡),最大可容纳学生人数达12000人。依据建设规划和学院独立设置验收需要,搬迁范围确定如下(具体附表):

(一)搬迁至新校区的单位

1、新校区一期规划中的5个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治经济学院、法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等。

2、规划建设不在新校区一期,由于学院独立设置验收需要,对用房没有特殊要求,为校区腾出空间而搬迁学院:理学院(除物理系)、初等教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社会科学基础部等。

3、市政府建设项目要求,需要腾空文一路校区而搬迁单位:国际动漫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一些研究机构等。

4、新校区一期规划的信息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学生活动中心和后勤配套的学生公寓、食堂等。

5、行政机关、部分图书馆和卫生所。

(二)搬迁至下沙校区的单位

四、搬迁进度计划

整个搬迁工作拟安排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先期计划阶段(2011年2月-8月)。主要工作任务建立组织,摸清家底,科学规划。

(1)建立三个搬迁工作组织机构:学校层面上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和具体落实搬迁的8个工作组,各搬迁学院与部门的领导小组;

(2)摸清三个家底:现有用房、设备和需求情况;

编制三个计划:搬迁设备计划、添置设备计划和搬迁经费计划预算等;

(3)制定三个方案:新校区用房分配与科学管理方案、各学院与部门详细搬迁方案、学校总体搬迁工作方案等,制订工作时间表,领导小组定期检查落实。

第二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3年5月)。主要工作任务是强化责任,分解落实,抢抓进度。

一是检查落实新校区建设进度,完成新校区竣工验收与交付使用;

二是检查落实搬迁准备的进度,完成家具(设备)的招标、生产监督、安装、验收等工作;完成搬家公司的招标,签订搬迁协议;落实准备好所需搬迁物资;完成所有新校区电话与网络安装;完善各部门与学院搬迁方案;

三是检查落实搬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加强督查和各部门之间的衔接、配合,确保顺利搬迁、安全搬迁。

四是做好搬迁动员工作,学院部门党政高度重视,切实做好师生的思想稳定工作,广泛发动全校师生积极投入搬迁,确保师生思想稳定、运转有序。

第三阶段:集中搬迁阶段(2013年6月-8月)。

主要工作任务是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实施搬迁。发动全校师生积极投入,按照搬迁工作有计划,有计划、有组织地落实搬运任务,做好搬迁工作的管理和安全工作。对搬迁后的资产进行整理、清点、核对和验收,按学校统一要求进行清产核资。

五、物资的搬迁与处置

1、清查家底。为了加强学校国有资产的管理,各搬迁部门单位均须按照我校家具、设备管理的规定,对所有家具、设备按照“搬迁和报废”两类情况进行造册、登记。各部门单位须将拟报废的仪器设备和家具清单总务部国有资产管理处审核,并应在2012年7月底前完成相关手续。

2、办公家具的添置。校机关工作人员办公家具的搬迁按照统一、整齐原则,对处级干部的家具全部搬迁到新校区继续使用,白色桌子留存下沙校区,办公家具按照有关规定配备标准进行补充。

3、钱江学院有关设备协调。为减少搬迁损失,职能部门会同钱江学院协商,原则上钱江学院需要、下沙已经有的,钱江学院不搬迁下沙,直接搬迁至新校区。相关的手续搬迁后按规定办理。

六、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服从大局。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学校整体工作要求,各学院、部门要从学校一流建设目标出发,充分认识做好本次搬迁工作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服从大局,全校上下高度重视,师生人人参与。

2、落实责任,按时搬迁。建设、搬迁要严格按计划的时间节点进行,不得随意改变,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搬迁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紧迫,各有关部门和学院要高度重视,务必明确主管领导和专人负责,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周密筹划,精心组织,细化搬迁内容,责任到人,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搬迁任务。

3、科学筹划,密切配合。搬迁工作任务重、难度大,涉及方方面面,需要我们充分估计可能出现问题,克服各种困难,有关方案与计划要考虑周全,充分体现科学搬迁,确保搬迁工作万无一失。各部门单位要密切协作,及时沟通,牵头部门要尽早与相关部门协调、商量,不得互相推诿、指责。

4、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坚持以师生为本,做好搬迁的人生和财产的安全防范工作,把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不遗忘遗失任何一件应搬迁的物资,对贵重物品、保密材料和档案材料,在搬迁过程中要安排专人监管,确保万无一失。

5、高效节约,减少损失。要精打细算,厉行节省,尽可能少调整、少搬迁、少装修,减少设备仪器损失,简易过渡,杜绝浪费。

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概览 篇6

该方案将新校区设计成两轴三环双心多组团的圈层式结构。两轴即南北向和东西向景观主轴,三环即校园内的车行主环路及内外两条功能性主步行环路,双心即东西两个景观核心。校园以中央带状绿地为核心,由内向外分别布置公共教学区与二级学院区、学生与教师生活区和体育运动区,形成以绿为核的圈层式空间格局,并形成教学科研和生活运动两个功能带。

借用中国传统民居中“庭院”的布局模式,新校区内以围合或半围合手法形成内向的“天井”——书院建筑院落。院落空间不仅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半公共半私密的交流共享场所,也使各个书院式建筑组群有了强烈的归属感与领域感。

南开大学津南新校区总体规划介绍

一、项目的基本情况

南开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和研究型大学,现有学科覆盖了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军全部12个门类。在按照学校事业发展战略规划纲要,至2019年,南开大学将建设成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生规模达到35000人。同时,新校区建设也要突出服务“科教兴国”、“科教兴市”和“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战略”的任务,不仅要改善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还对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文化事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未来南开大学将由八里台校区、津南新校区、泰达学院三个校区组成。其中,新校区是南开办学的拓展与延伸,与八里台校区的发展一脉相承,是新时期南开办学上台阶、上水平、国际化的硬件保证,是充满朝气、充满活力的现代化综合性新校区.新校区在学科和学院安排上以新兴、交叉、应用为主,同时预留国际合作空间,为学校实现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留下空间。新校区将按“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模式实施。一期建设满足12000人使用需求。二期建设满足继续迁入9000人使用需求,并预留适度的发展空间,为南开今后百年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新校区的规划原则(现代化、多样化、信息化、园林化、生态化、人性化、特色化)

1、现代化

顺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满足校园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性、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学习生活环境。

2、多样化

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实现开放办学和文化辐射,体现大学充分吸收各种知识、文化、人才,中西融合、古今贯通的胸襟和本质。

3、信息化

顺应高校校园向开放型、外向型转化的趋势,强调信息的交换和流通,密切学科与学科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交融,通过校园的信息化,实现校内外资源共享。

4、园林化

尊重校园自然环境条件,依托现有山水自然环境,充分利用现有地形,按照花园式环境规划设计校园空间,创造优美校园环境,寓诗于园,体现丰富的文脉特色。

5、生态化

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环保、节能材料,并依托现有的自然环境和

条件,营造别具特色的校园自然景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

6、人性化

强调文化导入原则,创造高品质、人性化的生态环境和理想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使之利于提高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情操,达到“环境育人”的作用。

7、特色化

体现南开大学的校园精神,突出专业特色、文化特色与山水校园格局,塑造总体和谐统

北校区抗震救灾方案 篇7

(1) 南工大石门坎校区校区占地21亩, 土地性质为教育用地。校区内有一栋五层住宅楼2500平米, 共有房间50套, 每套面积在50平米左右。实习工厂厂房2000平米, 内燃机实验室200平米, 平房教室、阶梯教室650平米, 食堂350平米, 仓库100平米, 二层办公楼550平米。院内绿树成荫、花坛繁茂, 球场平整, 道路通畅, 只要稍加改造一个园林式的院落就会跃然而出。

(2) 校区周边有一个社区卫生院、两个大型超市、室内菜场、银行、酒店饭庄、临街商铺等生活设施。

(3) 交通发达、出行便捷, 有16部公交车在校区门口设立车站, 去繁华市区、火车站、换乘地铁等都非常方便。

(4) 校区对面是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斜对面是解放军理工大学, 一墙之隔是南京报业文化创意园。2015年底南京市秦淮区将南工大石门坎校区周围这一片定位为秦淮东部高新产业集中区。

2 养老业发展的前景广阔

(1)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人口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 快速老龄化对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据联合国统计, 到本世纪中期, 中国将有近5亿人口超过60岁, 而这个数字将超过美国人口总数。

(2) 据南京市老龄办预测, 到2020年, 全市老年人口将增至约160万, 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21%。而80岁以上的老人, 届时将达到21万, 占全市老年人口的13%, 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

(3) 市老龄办调查数据显示, 南京老年人中, 愿意与子女住在一起的只占45.8%。未来多数老人, 特别是独生子女的父母会选择机构养老模式, 届时机构养老资源会出现大的缺口。

3 市场与可行性分析

(1) 机构养老模式是最专业的养老模式。主要通过集中管理, 使老年人得到专业化照顾和医疗护理服务, 居住环境使老年人生活更加便利, 尤其是服务标准高、配套设施全的养老院更是得到了许多中高收入老教师们的青睐。

(2) 近年来退休的教师工资收入不低, 教师的子女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 有好的工作和收入, 不需要老教师们贴补他们。但子女往往工作较忙, 有的在外地, 甚至在国外, 他们没有条件或时间照顾父母, 这类人群也能接受到老年公寓养老的方式。

(3) 据媒体报道, 机构养老存在着资源不足的问题。南京2015年养老机构床位缺口1.2万张, 在有限的机构资源中, 设施优越的养老机构更是一床难求。发展中高档的养老院、提升条件差、规模较小的养老院是当前政府、社会福利机构当务之急的事情。

(4) 抓住契机、寻求多方合作, 共建教师养老院是可行的。1石门坎校区的房屋、场地资源及校区周边商业、交通、人文条件是适合建教师养老院;2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透露, 将限期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补齐配足养老设施, 发展养老事业。这为我校开办教师养老院提供了契机;3积极寻求有前瞻思维的实业家, 以房屋、场地入股, 共同开办教师养老院, 打造中高档的、有特色的教师养老院。

4 改造方案设想

(1) 场地、绿化美化改造。在篮球场中间砌一个曲线腰型的大水池, 中间放置假山、水生植物及喷泉, 池中放养锦鲤鱼, 在池子周围散落安装一些公园长椅, 种植桂花树、樟树、茶花树、紫薇、大红叶石楠等树种, 增加绿化覆盖率, 使其环境达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花园式要求。各处通往水池、花坛的路面实施水泥铺设、庭院路灯亮化、道路两旁冬青绿篱簇拥、安装不锈钢扶手, 保障老人散步安全。在院子的西南角搭建一方六角凉亭用以休憩, 亭侧配植草本、低矮灌木和小乔木。另开辟一块晒衣场, 周围放置一些室外健身器材, 方便老人室外锻炼。

(2) 房屋、功能区改造。1五层楼加装电梯, 楼内改造装修成宾馆式的双人房间和部分单人间;2院内原有教室, 食堂, 实验室等平房改造成标准套房, 提供给愿意住平房的老人;3厂房改造成多功能的服务活动中心, 全天开放, 集文化学习、休闲娱乐于一体, 让服务活动中心成为院内老年人每天最乐意到的地方。

5 投入、产出、运行成本匡算

1先期投入改造的费用:电梯20万/部;房屋改造装修6000平米约300万;道路、树木花草及水池、假山等铺设、植物种植约80万;家电、家具、床上用品等约20万;食堂、洗衣等设备约10万, 不可预计20万, 初步匡算前期投入需450万;2收入:按接纳80位老人, 收费3500元/月/人, 一年可收入336万元;3人工成本:按8:1配置员工, 管理人员5人, 共需15人;员工社保、工资3000元/月/人, 10人一年36万, 管理人员工资、社保4500元/月/人, 5人一年27万, 在算上加班、补贴等7万, 人工成本合计70万/年;4劳保、保洁、办公、水电等费用:工作服人均1000元/年, 15人一年1.5万、保洁用品0.5万元/年、办公、水电等费用24万元/年, 合计26万;5不可预计费用。不可预计费用预算10万元/年。总成本是106万元, 而收入是336万元, 收入减成本结余是230万, 两年就能把前期投资收回。

6 结束语

上个世纪90年代末, 全国各地高校掀起了建设新校区的热潮。由于新校区的建设起点高, 面积大, 设施新深受老师、学生的喜爱, 而老校区不再受重视, 甚至陷入被废弃与置换的境地。高校老校区往往具有新校区所没有的区域、功能、资源和文化优势。合理的对高校老校区进行开发再利用, 使老校区再现当年的辉煌、再服务于社会是非常有意义的, 这不仅盘活了学校资产, 也为社会做了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向楠.苏州市区创意产业园发展现状及其规划策略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 2015.

上一篇:数据中心备份方案下一篇:国经贸学生的毕业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