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微信新媒体平台

2024-11-03

建立微信新媒体平台(共3篇)

建立微信新媒体平台 篇1

2013年把脉沙龙隆重登场,媒体朋友看过来!瞧@央视新闻示范央媒如何玩转微信公众平台,与@爱范儿 一起重新审视公众平台媒体创新价值,品@罗振宇 YY媒体公众账号的几种商业模式,听@青龙老贼 用案例说话,分析传统媒体运营公众帐号优势!还有专家辅导团的热辣点评!4月23日,我们一起来“把脉”!

无意间在微信上看到的内容,不得不说最近微信的公众平台很火。

2012年8月,微信一经推出公众平台,人气便一路飙升。除了微信用户数的几何级增长速度,“公众平台”这个诞生于社交领域的创新产物一直备受外界关注。和微博不同的是,媒体、个人、明星、商家的公众帐号可以主动和定向地为粉丝推送信息,并和粉丝互动。粉丝还可以将这个信息分享在朋友圈,主动做二次传播。这种信息的交互方式私密性更强、到达率更高、互动性也更大。这些交互特性一时间引得无数媒体竞折腰,纷纷在公众平台上驶出浑身解数。各种互动方式和内容千奇百怪。

但在公众平台上也看到,多数媒体仍然在用微博运营的思路在运营微信,甚至用营销的思路来运营公众平台等等。其实这里面有很多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就拿公众平台的媒体属性来说吧,这一直是大家所热议的。和微博“滚动式浏览”、“选择性读取”的形式不同,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媒体是可以给用户直接推送内容,信息到达率和准确率高。可问题是,有的公众账号利用这种信息的便捷性和直达性,时不时给用户推送一些营销广告类的信息。

据有关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微信公众平台上公众账号的营销广告类的推送信息呈爆发式增长,这使得外界也在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媒体属性认知上有了些偏颇。

其实,要说媒体运营公众帐号,觉得运营之术可以慢慢积累,运营之道把握住一点即可――为读者提供最有价值的优质内容才是媒体的立足之本,营销广告并不是最终目的。这点恰与微信公众平台永远以用户利益和体验为上的价值观不谋而合。找到两者结合点,运营媒体公众帐号的事情就容易多了,既然大家的出发点都一样,同一个位置,该出平台的出平台,该给内容的给内容。内容做好了,营销广告也就跟着来了。一切只是时间的问题。

期待在这次腾讯的“把脉”沙龙上,一些公众账号运营的佼佼者能够给到媒体一些启发和方向,更期待“把脉“沙龙后续的一些干货输出。

目录: 腾讯关于微信的第一次官方沙龙:媒体变革 @潘越飞.....................................................2 传统媒体如何运营微信公众账号 @青龙老贼.....................................................................3

腾讯关于微信的第一次官方沙龙:媒体变革 @潘越飞

今天听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新媒体沙龙,这是我近期参加的活动中,最痛快的一次。

这是腾讯关于微信的第一次官方沙龙,算是官方为微信玩法在做诊疗分析,故称“把脉”系列。首次活动的主题是“移动互联网3.0模式下的新媒体变革。”

罗振宇、爱范儿、青龙老贼、央视新闻、云南电视台成了微信课代表,各谈心得,还有KESO等一众专家在场。

腾讯借此活动要表达的态度很简单,“微信不会过度媒体化”、“所有破坏微信用户体验的产品,都不受欢迎”。

当然,以上都不是关键,我爽的是,这场讨论中关于新媒体的部分,让我大喊过瘾。我做匿名语录式记录,大家感受下。

“传统媒体在三年内就消亡!”

“三十年?”

“三年!”

“啊?!怎么可能”

“哦,三年的确是有点久了”。

——这是在嘈杂的会场上,新媒体派和传统媒体派的简短对话。

“你们全家才是自媒体。但是为了表达我自己在做什么,我现在只能带上自媒体的名头”。——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广告不是粮,内容缓称王,榜样有的是,小猫上了房”

——以这首打油诗来解读自媒体的哥们,当天的微信公众号粉丝刚刚突破十万。

“说起音乐盗版人人痛恶,但打击盗版没用。大家听歌比以前多了,是吧,但是关于音乐的花销真的少了么?现在的用户,在百度上免费听歌,但是愿意花3000去听王力宏演唱会。大家关于音乐的付费没变少,只是关于支付环节变了。这就是魅力人格体的作用。” ——魅力人格体,记住这个新词,会火。

“信息本身不值钱,信息背后支撑的人格体才值钱。同样在微博上发一个问号,你发了,别人问是不是发错了,杨幂发了,上千人问出什么大事了。

所以,传统媒体不要沉醉在自己生成有价值内容的迷幻中了。” ——内容为王,被认为是个虚假的自慰借口。“自媒体一定要自守其小”

——自媒体势必做不大,我个人觉得,更像手工艺品。

“未来的媒体,是体验、是喜爱、是跟随、是参与,是我们的消费者,希望我们过得好。” ——也就是意见领袖吧?

“自媒体的世界,就该有情有义。绝不能像传统工业社会,是无情无义。” ——没情绪,没人格,没魅力的媒体,没有市场。

“现在的自媒体是第三波,是最后的机会,属于预制体验等包养。”

——当天分享的最后一页PPT,是“有情人终成眷属”,消费者和自媒体成眷属,李师师(自媒体)和恩公成眷属。

“传统媒体的盈利,是江河,产业链每次流动都有固定的入口和通道。自媒体的盈利,是雪山,你只要跑到山顶上,哪个方向都能滚向盈利。”

——影响力,总能变现,不要为自媒体人的生存担忧。

以上内容,来自回忆,部分语句可能有误差,望理解。屌丝得志下,我的公众账号也被当成典型案例被推荐了下,哈。

腾讯关于微信的官方沙龙,犹如一个个小巧的道场,在接下去的时间里,会越来越多,涉及行业越来越多,离商业模式探讨也会越来越近。

看这势头,关于微信的游戏规则,不久将出炉。

传统媒体如何运营微信公众账号 @青龙老贼

这几天在外出差,更新的慢了,还请ZTalk的朋友见谅,昨天下午有幸参加了微信组织的首次官方沙龙,并做了针对传统媒体如何运营公众账号的分享,现在将演讲稿整理发布给大家,一点谬见还请包涵。

过去的2012年,微信携带着燃烧一切的力量横扫整个中国,短短的两年时间微信用户数突破三亿,成为国内移动互联网第一大手机应用,简单却人性化的设计颠覆了之前很多移动互联网应用。同年8月微信又推出了革命性的产品微信公众平台,由于其能够让传统企业和个人快速低成本的进入到移动互联网,大量的企业和个人蜂拥而入,一起探索公众平台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和商业价值,移动互联网就此进入了微信时代。

那么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在微信这波大潮下是随波逐流还是踏浪而行,究竟应该怎么去运营微信公众平台,怎么为微信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进而在移动互联网上获取新的价值呢?

在这次的雅安地震中,微博、微信救援成为传统媒体灾情报道的新利器,它改变传统的灾难报道模式,让信息传播变得更为高效、透明和有力。我们可以看到微博利用它实时性强传播范围广的优势,在救援救灾的信息传播上发挥了作用,而微信呢,利用它的通讯功能在电话、短信无法接通的情况下,承担起了亲人好友之间沟通消息的重要工具,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信息传递难的问题,起到了稳定人心和局势的作用。

可以看到传统媒体在经历了微博时代的洗礼以后,在社会化媒体上已经积累了丰富运营的经验,能够熟练利用微博平台的媒体属性,进行全媒体跨平台的整合营销传播,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是微信公众平台是一个新的平台,它的沟通属性远远高于媒体属性。

微博平台上的内容实时性强,但是140个字带来的是浅阅读、浅思考,传播受众是以弱关系、相同兴趣聚集的人群,生产、传播和分享成本低,所以微博的二次传播力很强,有利于进行品牌传播,扩大影响力。

微信平台上的内容要求可读性,其表现形式多样化,图文消息有利于深入阅读,语音消息满足了听觉用户,还有大量第三方应用产生新的内容形式,传播受众是以强关系的熟人圈为主,由于微信平台的限制,只有通过朋友圈、好友和微信群分享,传播力虽然弱,但是在公众平台里沟通更亲密更直接。

传统媒体有高粘度的群众基础,在做内容方面有深厚的经验和人才储备,也有积淀已久的内容量可以重组输出,在微博平台可以继续像以往那样进行一对多的传播扩散,但是在微信这个平台上就要改变下运营方式,从以前微博的媒体平台运营转为微信的沟通平台运营,先依托媒体自身强大的影响力启动微信公众平台,然后将单纯的内容传播向内容传播带动用户服务转变。

这种转变是微信公众平台带来的新启发,这种转变也是一种颠覆性的转变。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媒体这几年都在尝试寻求一些新的突破,力求在移动互联网媒体上转型成功,几乎大家都做了同一件事,就是做一个自己的新闻客户端,但事实告诉我们,其实我们并没有想明白移动互联网用户和产品的核心是什么,实际做的只是一些形式上的转型,而没有从根本上转型,因为用户们需要的产品是工具,是服务,而不仅仅是新闻资讯。

传统媒体里谁越快意识到这个问题,做出调整对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进行改革升级,谁就有机会成功。这里介绍下青岛晚报运营的掌上青岛公众账号,它是传统纸媒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比较成功的案例。

青岛晚报本身已经有自己的客户端,但是下载量和活跃度一直不高,看到微信公众平台推出后,他们意识到微信现成已经有着大量的智能手机用户,而通过二维码关注公众账号行为可以等同于app下载,二维码又很适合在报纸等各类平媒上展现宣传,可以发挥本地报纸的影响力。还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语音、视频等内容呈现,尝试新的互动方式。

于是掌上青岛于2012年9月17日推出,是青岛地区第一个媒体公众账号,半年多时间关注用户突破5万,其成功运营的五大法宝主要是“真人播报”、“深度新闻”、“精彩活动”、“互联矩阵”、“全媒推广”。

真人播报

掌上青岛早期运营队伍中,有一位是记者出身的青岛网络名人“平艺同志”,本身在新浪微博就相当著名,有一定的忠实粉丝群,在微信公众账号的运营中,他大胆的尝试用语音来播新闻、播笑话,取得不错的效果,后期又在掌上青岛用户中发掘了20多位美女,邀请他们兼职进行天气预报、笑话、学英语、音乐推荐等播报,回复播报美女的昵称还会自动回复美女本人照片和美女介绍,她们还负责在后台人工回复消息,这些对用户吸引力很大,用户参与互动非常活跃,目前已经形成了固定播报员团队+特邀播报员团队的格局。真人播报是掌上青岛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掌上青岛的自定义菜单里第一个就是微电台。

深度新闻

掌上青岛不仅在新闻播报上结合微信语音的特征开发了出好的产品,在本身新闻深度挖掘上也花了一番心思,秉承着要和用户互动起来的理念,让新闻不再只停留在一对多的传播阶段,他们尝试了体验式的新闻模式。麦迪来青岛打球后,掌上青岛不仅推送了相关的新闻消息,还在微信中使用关键字回复提供延伸阅读产品,用户输入关键字不仅可以获取第一手的资料信息,还可以收听麦迪的语音祝福,还可以参加麦迪知识考试的游戏环节。掌上青岛不仅在新闻内容上有很高的要求,在新闻延伸互动方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力求让用户不仅要看新闻,更要收听新闻和参与新闻。

精彩活动

随着掌上青岛的用户日益增多,他们开始商业化探索,由于媒体本身就有很好的线下资源,活动赞助是不缺的,但是活动形式要好玩要新颖,要能够让用户参与进来,不仅要让商家满意,更要让用户喜欢,增强粘度和提高活跃度。比如免费泡温泉吃火锅活动,就要求用户用语音来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温泉和火锅店,然后再进行抽奖,花样百出的活动形式能够让用户保持新鲜感,乐于参与乐于分享,掌上青岛也名利双收。

互联矩阵

在2013年春节时青岛晚报结合移动互联网读者的阅读特点,旗下的十个主要栏目也开了微信公众账号,与掌上青岛形成微信矩阵,为青岛读者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资讯服务,这种形式延续着微博上的媒体矩阵,既可以共同发力互相呼应,又可以满足读者对垂直细分信息的获取,通过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服务,进而为以后精准营销积累数据和用户。

全媒推广

掌上青岛不仅在运营上有一套,还在微信公众账号推广上也有自己独到的方法,目前掌上青岛已经与青岛日报集团旗下其他新媒体产平台打通,实现底层数据同步,实现不同平台的互相推荐机制,还将视频、电台、本地化生活等产品也整合进来,最终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打造青岛日报集团全媒体互动娱乐服务产品矩阵。

掌上青岛的案例告诉我们,传统媒体运营千万别还像网络1.0时代一样,每天仅单向推送发布一次了事儿!一定要花样百出地玩儿起来!要变着法子想互动,让用户在阅读之外,自我表达的诉求得到满足。

在运营中我们要注入品牌的烙印,在运营中我们要把握用户需求导向,在运营中我们要坚持互动是最重要的,在运营中我们要不停的变化形式和内容,总之微信公众账号的运营,我们要像打造一个互联网产品一样的对待!

建立微信新媒体平台 篇2

关键词:传统报业,微信,营销模式

一、引言

传统报业指的是以纸质印刷品为主要形式的报纸行业,传统报业曾经是新闻传媒中的领导者和传播先锋,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占有广泛的市场份额。网络普及之后,传统的新闻传播受到新媒体的挑战,传统报业的传媒领导角色也逐渐被取代。微信的盛行使传统报业在新媒体环境中有了新的发展突破口,利用微信新媒体进行营销,是传统报业重回传媒中心的主要出路。

二、微信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报业受到的影响

(一)纸媒向新媒体的转变

微信新媒体环境指的是以微信平台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发挥宣传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宣传局面。在微信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报业能够实现纸媒向新媒体的彻底转变。微信的公众号功能与传统报业的出版整体性相符合,报纸的各个版面内容以及评论均可以在公众号功能里实现。可以说,微信公众号是报纸向新媒体转化的完美形式。

(二)发展路径多元化

微信是腾讯公司开发的一款社交软件,因此也搭建了一个较为私人化的社交平台。在微信社交平台上,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所关注的信息内容,屏蔽掉不感兴趣的内容。除了进行社交活动和信息收集之外,微信平台还可以实现网络交易以及产品宣传——开设微店以及推送产品广告。这意味着,传统报业能够在微信平台上发展多种业务,将简单的信息传播转化为信息的整合经营。

三、传统报业在微信新媒体中的营销模式

(一)个性化营销模式

传统报业在纸媒时代的营销以发布广告为主,所有的广告信息占据的版面是同一个,信息接受者必须在庞杂的广告信息中寻找与自身需求相匹配的产品。这种营销浪费时间,广告与用户之间的匹配性低,营销效果也不明显。进入新媒体时代后,微博一度成为实施营销的主要平台,但传统报业在微博上的营销仍是信息轰炸式。从根本上看,微博中的营销只不过是将传统的营销方式搬上了网络而已。但是在微信新媒体中,传统报业可以实现个性化营销,这种营销模式为广告投放的有效性提升创造空间。与微博营销不同,微信营销不需要用铺天盖地的信息量来拉拢与用户之间的关系,用户关注的点在于原创的精简快捷的信息。因此,需要传达精准的信息,吸引潜在客户,服务现有客户。究其本质,即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互联,带给用户全新的购物体验,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最终成为为用户持续增值的工具。传统报业可以将营销信息与微信广告推送结合,利用微信的大数据分析结果选择与之相匹配的用户,有目标地发送广告信息。

(二)互动式营销模式

新媒体环境下,能够通过聊天以及评论等方式,实现信息发布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有效互动。在微信新媒体中,传统报业能够实现与读者的有效互动,进而通过互动实现营销,这是互动式营销模式。简单来讲,就是传统报业通过公众号平台发布活动项目的具体事宜,邀请在某一地区的平台关注者参与现实的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营销。例如,通过公众号平台发布读书会活动,在活动中实现书籍的营销。或利用公众号组织体验式的室外集体活动,如攀岩或登山等,在此类活动中实现营销——旅游景区的宣传以及相关体育用品的贩售等。这些活动实际上是微信公众号关注者与传统报业建设的微信平台之间的互动,也是同一公众号关注者之间的互动。这些互动形式能够将产品直观地推荐给用户,并在线下实现用户之间的体验交流,进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即通过互动实现产品的二次宣传。

(三)活动联盟的营销模式

传统报业的同个版面中可能存在2~3个商家的广告信息,在纸媒时代,这些广告信息和产品宣传信息是独立存在的,报纸作为载体发布商家的产品信息,商家之间并不存在联系,产品信息之间也是独立的。然而,在微信新媒体中,不同的产品信息能够同时作用于目标用户,报纸在公众号经营以及对用户的关注方面获得的信息,能够帮助信息发布者实现用户增值。通过分析关注用户的个人信息以及在公众号上的各种互动活动,能使报纸在广告投放方面实现定制化和精准营销。在公众号中投放广告的商家应当通过分析用户的消费行为,借助平台上的数据交换,帮助用户对接相关的消费场所。例如,通过消费者身份的识别和追踪,提供相对应的促销与活动信息等;或者根据用户的消费意愿,提供相关的微店地址以及产品优惠信息等。

(四)社交分享的营销模式

微信是一个网络社交平台,社交的作用之一就是进行信息分享。传统报业在营销过程中也要注意到微信平台的这一特征,以此实现社交分享营销。根据公众号平台上的用户信息分析用户的日常消费喜好,将其进行分类,然后运用同理心,分享目标消费者愿意、希望、喜欢看到的内容,引起消费者情感上的共鸣。例如,出售生鲜食品的商家分享当季养生之道、进补食材信息等;美容商家分享健康美容信息等。将这些内容分置在公众号平台的各个条目之中,加入相关企业和销售商的微店地址以及产品目录等,在用户日常浏览微信的过程中即可完成营销活动。

四、传统报业在微信新媒体中转变营销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微信新媒体环境中,传统报业一改以往“商品信息承载者”的角色,从营销的第三者地位变为主动地位,报纸公众号以及推送给消费者的信息能够有效地促成交易,这是传统报业在营销模式转变中的一个突出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传统报业必须为营销活动中的诚信负责,即保证公众号中的信息、各种活动以及相关的推送通知都是真实、可信、有效的,只有这样,营销活动才能够得以持续。

五、结语

传统报业进驻微信新媒体,使报纸本身的信息传播者角色更为复杂。利用微信,传统报业能够实现各种新形式的营销,在营销活动中的主动性更强,同时也切实参与到营销之中,担负起更多的责任。希望本文能够为传统报业在微信新媒体中转变营销模式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罗钰.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报业面临的困境及其应对[D].江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0-12.

建立微信新媒体平台 篇3

关键词:传统纸质媒体;《新京报评论》;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形式

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在内容生产领域的垄断优势,也凸显出了传统媒体在传播途径上的种种弊端。如何充分发展自身原有的内容生产优势,而在传播途径方面寻求新的方法,怎样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来发挥自己在内容生产上的优势,就成了传统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亟须解决的问题。在传统媒体中,相对于电视媒体和广播媒体,纸质媒体的传播形式单一、传播途径漫长,在遇到微信这种表现形式多样、传播迅速的新媒体时,需要通过怎样的变化和改进才能在这场新媒体浪潮中不被淹没,而继续发挥传统媒体所具有的专业优势,值得我们深思。

1 资料来源以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发布的一款智能手机聊天工具。微信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可以灵活地使用单聊、群聊、转发等功能,只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因此,微信迅速取代了传统移动运营商的短信、彩信等联系方式,成为智能手机用户基于通讯录朋友圈的重要沟通工具。在发布16个月后,微信的注册用户数量于2012年3月突破1亿。而仅仅6个月后,微信的注册用户数量就迅速达到了2个亿。

《新京报》作为都市报纸中的后起之秀,在内容制作和传播模式上勇于尝试和创新,随着微信的兴起,新京报评论也在新媒体平台创新方面“敢为人先”相较于其他纸媒评论版,较早进入新媒体平台。

本文选取了《新京报评论》2015年10月1日至2015年10月31日在微信公众平台所发布的新闻为本文的分析对象,本文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只包括微信公众号每天定时推送的新闻,不包括另外“专栏”板块和“沸腾”板块所包含的内容,一共有122个篇幅。

1.2 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内容分析的方法,来探讨传统纸质媒体在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新闻内容时,在内容和形式上的改变。具体分析《新京报评论》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发布的新闻的主要内容和新闻所呈现的形式。

2 报道内容分析

《新京报评论》文章的分类统计:

在本研究中收集的122篇报道中,对报道从新闻发布时间、新闻的体裁、新闻主题等方面进行了分类统计,进而探讨纸质媒体转战新媒体在哪些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第一,新闻报道的发布时间分析。《新京报评论》微信公共号的推送时间分为两种情况,周一至周五的推送时间都是在早上8∶30的时候,周末则是在9∶30到10∶30之间发布。发布的时间点符合大家的作息时间,工作日的8∶30左右大部人都在去上班的公交车或地铁上,正好有空闲的时间看新闻。在周末时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大部分的读者不用上班,而是会乘着周末好好睡个懒觉到9:30左右,在这个时候推送新闻恰好能让读者在第一时间接收到信息。新京报的这个推送时间安排合理,考虑到了读者的时间安排,迎合受众需求。

第二,新闻报道的形式。在这122篇发布的新闻中,包括评论、视频、软文。其中,评论的比例最大,有82%,软文占了12%,而视频的比例占得最少,只有6%。就这个比例看来也是可喜的,《新京报评论》毕竟是评论性的媒体,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发展没有偏离自己正轨,始终将评论放在中心位置,并用新媒体来拓宽自己的传播路径。

第三,新闻报道的主题。在新京报一个月发布的报道中,评论的内容量涵盖得最深最广,软文内容是推荐其他的公众号,视频是供人消遣的搞笑视频。每个形式的呈现负责了不同的观众诉求和传播内容在各方面所需要的内容。

第四,《新京报评论》的原创评论的主要分类。《新京报评论》微信公众号在10月份期间一共发布了95篇原创评论,占79%的比例。这个比例说明《新京报评论》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所发布的内容的创新性高,值得读者在阅读中发现新的内容和新的思想。

在本次研究中,将这95篇评论分成了社会道德评论类、社会民生评论类、社会文化评论类,经济评论类。这四个大类中的内容也有差异,但本次研究就不再细分。

《新京报评论》对一个新闻事件并不会只有一篇简单的评论,通常会有关于这件事的一个系统的报道。而这个系统的报道,涵盖了大部分与这个事件相关的方面。比如开放二孩事件、屠呦呦获奖事件等。进一步考察发现这些事件都是最新近发生的,并且都是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事件。依据这些事件所产生的原创评论占到总原创评论的26%。

3 《新京报评论》的优与差

《新京报评论》作为依托新京报这个传统媒体而产生的微信公众号,当然继承了传统媒体的诸多优点。

媒体竞争既要迅速及时,更要客观公正才能先声夺人。这一点,据以上的分析,《新京报评论》微信公众号发布评论及时,在突发性事件的第二天就能作出及时反应发表评论。比如在二孩政策提出的第二天,《新京报评论》就发布了相关的评论。在评论的内容上,作者的立场也是公正的,能够综合不同方的意见,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比较全面的信息。在报道大学生虐猫事件的时候,作者在最后一段中简短地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但是文章的大篇幅都在向读者解释这一事件背后的科学解释,用冷静的声音告诉读者更深一层的事实,并且综合了多方的观点,并没有自说自话。这样的评论令读者产生了信任,并朝着正确的方向领导读者的思想。这是《新京报评论》作为传统纸质媒体所具有的先天的优势。

在传播模式上,新京报报纸属于一对多的传播模式,读者反馈较为麻烦。而新媒体的兴起,正弥补了传统纸媒这一弊端。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都为报纸在网络上与读者即时互动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在新京报每一篇评论的最后都有读者的评论,这对于作为传统媒体的新京报来说也是一个进步方地方,编辑、作者能通过读者的评论及时了解到广大受众的意见动向。

4 结语

作为集通信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等于一体的应用,微信是用户量极多的手机应用软件之一,据腾讯公司相关数据统计,自该软件推出至2014年,用户量已达到5亿之多。在分析新京报微信平台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传统媒体在内容上的优势并没有减弱,但在形式上仍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在《新京报评论》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内容中,除了从别处转载的视屏以外,属于传统媒体的占据绝大部分东西。传统的纸质媒体留不住读者的原因,并不只有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纸质媒体只具有图与文的传播形式也是一大原因。当传统纸质媒体转战到新媒体上时,就必须摒弃只有图文的传播形式,从而在本质上与新媒体进行融合。

参考文献:

[1]陈晓华.传统报纸使用微信新媒体的现状及问题研究[J].新闻传播,2013(01).

[2]完颜文豪.用微博、微信推动报纸评论的发展——以新京报评论官方微博、微信为例[J].新闻世界,2014(08).

[3]莫湘文.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账号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5(04).

上一篇:银行考试知识点下一篇:发财树水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