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平台(精选7篇)
主流媒体平台 篇1
非主流动画是最具有原创精神的动画形式之一, 也是推动动画发展和进步的先锋。因此, 保护非主流动画, 提高非主流动画的质量和知名度, 增加原创作者再创作的信心, 也就是保护和促进整个动画产业的发展。随着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 使媒体产业也发生了一场巨大的变革, 新兴媒体层出不穷, 网络平台、手机平台、互动电视等, 媒体种类和技术的增多使得使用新媒体作为媒介推广的成本在不断的降低, 平民化、大众化也是新媒体的优势。对于媒体承载的形式来说, 视频在新媒体时代早已超越了图片对大众的吸引程度, 而像网络这类成熟的新媒体早已成为大众传媒的载体, 视频和网络两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不再只是传统媒体的方式。互联网络本身作为一种大众新媒体, 具有迅捷、及时、价廉、交互性好、传播面广等特点, 为视频的传播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同时, 基于互联网络传播的视频, 又会受到新媒体技术的推动。因此, 与传统的传媒方式相比较, 新媒体尤其是互联网对视频形式的动画推广具有鲜明的优势。如果能利用好这种新型媒体平台来制作、包装和推广非主流动画, 所起到的效果将是传统传媒方式所不能及的。
据权威机构调研, 无论视频的质量如何, 人们在通过新媒体选择接受信息的时候, 总是会毫不犹豫地先去选择视频的形式, 那么这也就意味着高质量和视角独特的视频更能吸引人们的关注, 就像在新媒体平台上推广的非主流动画一样, 无论是网络媒体还是手机平台, 没有人会拒绝精彩的非主流动画的预告片, 在看完免费的预告片后又会有多少人愿意去影院或者付费网站去支持非主流动画的发展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能确定的是, 至少非主流动画能满足你关注它的原因。
动画其实本身就是电影的一种非主流形式, 而到上世纪30年代初期, 动画制作开始脱离个体创作, 进入以资本为纽带的大生产商业运作模式时, 华特·迪士尼用赛璐珞片进行多层次背景拍摄并以模式化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卡通动画, 成了动画的主流, 而其他风格、形式、技巧的动画制作方式就被推向了非主流的位置。在国内, 我们通常把这种非主流动画习惯性地称为动画艺术短片。这类非主流动画在形式上的特征主要表现为:1.短小精悍, 创作者不是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讲故事上, 而是试图在有限的时间内表达丰富的感情和复杂的思想。2.形式多样。非主流动画不同于主流动画的集体创作, 非主流动画有更广阔、更自由的个人发挥空间。3.意蕴独特。非主流动画与主流动画在创作思路和风格形式上是截然不同的。这些作品有些源于个人的自传回忆, 有些是对世俗标准价值的批判, 有些是对社会弊端的不满, 还有些表现的是形形色色的现代艺术观点。这类的动画在人们眼里几乎没有任何商业价值可言, 而正是在这些非主流动画短片不断被创作的同时, 越来越多的动画艺术家开始尝试非主流的动画长片、系列片和连续片甚至是影院片, 近些年来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2003年一部叫《疯狂约会美丽都》的法国非主流动画作为影院片与奥斯卡擦肩而过, 虽然没能捧得小金人, 但是从人物造型到整片的风格无不令人回味无穷争相追捧和模仿;2006年日本非主流动画《恶童》上映, 让人们又一次感触了非主流动画的力量, 这种黑与白之间界限和黑与白的纯度会让人忘记一切;2009年韩国非主流动画《阿阿奇与西西帕克》的出现差点让非主流动画变成主流的关注度和票房, 血腥和变态让城市生活中饱受压抑的人们彻底的释放了一把, 所有人的感受都是过瘾。再加上美国的系列片《南方公园》的粗口和《happy tree friends》高居美国flash排行榜第一名近两年的时间等, 这些都说明了非主流动画的市场有多大, 而这些成功的案例又几乎都无一例外的采用了新媒体的推广。
经过反复的研究成功案例, 不难看出, 新媒体对非主流动画有效的包装和推广的成功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针对性。在宣传推广之初, 就要根据影片的性质正确的分析和针对合适的受众群体来制定相应方案。例如如果主要的受众是年龄在20-30岁的年轻人, 就要考虑到时尚元素以及叛逆倾向。2.时效性。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即时性与快速性, 以及其可复制性以及廉价性来加速宣传推广, 甚至在上映前就已经做到位, 就像《恶童》虽然2006年上映但是其官网早在两年前就已经有很高的关注度了。3.覆盖面。在考虑到资金前提下尽可能地进行多种媒体的混合宣传推广, 使得影片的覆盖面能够最大化, 尤其是网络媒体加手机平台的这种组合, 几乎可以扫过任何一个现代社会的角落。4.辐射性。在角色上做文章, 在宣传推广中发展衍生产品在网络媒体中的销售, 这种衍生产品甚至可以覆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小到存钱罐大到家电产品都可以。五.互动性与持续性。通过新媒体实现与观众的互动交互, 同时联合其他媒介培养持续的fans群体, 为后续的发展、创作者的后续制作以及衍生产品的推广打好基础。
通过结合国内非主流动画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和总结, 这里提出一种有效的非主流动画包装和推广模式, 称之为“多轮辐射式宣传推广模式”。对于非主流动画短片的宣传, 即使借助了网络媒体, 也要循序渐进, 不可能几天内做到家喻户晓、路人皆知。所以, 在这里提出“多轮”的概念。所谓“多轮”, 就是指分时间先后、分层次地去进行宣传推广。第一轮, 以官方宣传网站为平台, 另外通过各动画门户网站、互联网新闻媒体、其他互联网媒体进行宣传推广, 此时所针对的对象是广大的网民, 此轮推广的目的是创出知名度和积累观众基础。第二轮, 在有知名度和一定观众基础的前提下, 通过引入其他媒体并且加大网络媒体推广力度, 从而吸引潜在的投资商或者合作伙伴, 使得片子制作团队可以有保证进行后续的制作和开发衍生产品。此轮针对的对象由于传统媒体的介入已经从网民扩大为整个社会民众, 此轮推广的目的是在扩大影响的同时, 吸引外来资源, 以促成后续产品开发。第三轮乃至后续多轮, 此时后续作品和衍生产品的开发已经上了轨道, 随后的宣传推广同样也会走入正规, 可以混合各种媒体, 在恰当的时机采取合适的宣传手段, 唯一的目的就是利益最大化。此时的团队已经转型成为成熟的商业团队, 虽然制作的产品仍然可能是非主流动画短片, 但整个运营流程已经商业化, 这对创作团队本身是一个经济保证, 也是一个继续创作的动力。何谓“辐射式”呢?“辐射”这个词顾名思义, 就是从一个中心出发, 向外部发散。放在非主流动画短片上, 指的是在宣传推广阶段从一个基础点出发, 进行多点的发散推广。比如在推广的第一轮, 就是以官方门户网站为基础点, 其他互联网媒体为发散点进行传播。而在第二轮, 则是以网络媒体宣传为基础点, 其他新媒体手段为发散点进行宣传推广。在第三轮乃至多轮, 则是以本身产品的后续开发为基础点, 所有能利用到的新媒体手段为触角进行宣传推广。此时由于外界宣传手段已经能被最大化的利用, 所以在这个阶段, 这些发散点可以延伸的很广, 比如:1.手机动画下载, 手机播放动画片虽然是被动地去使观众接受一部作品, 其回报期难以保证, 但是可以使动画片传播速度成几倍增加, 因为每个人的手机都有着几十甚至几百个人的联系, 只要一人觉得好, 马上会在朋友间传起来。2.利用免费电子刊物进行品牌推广, 可以定期向网站的注册用户或者线下的fans群体投递免费的电子刊物, 这样的刊物每期可包括最新的短片相关活动内容和制作团体的下一步创作意向以及其他fans感兴趣的相关信息。3.举办主题活动配套品牌推广通过电视栏目的播出培养固定观众群体是媒介基本的形式, 但是毕竟只有少数人能够参与到电视栏目的制作与播出当中, 大量的观众群体依然被动接受电视节目的播放, 接受信息。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来, 应整合各方教育资源, 举办各种主题活动。
从上面设计的宣传推广手段可以看出, 在第三轮以后, 我们可以利用的包装宣传手段是不拘一格的, 完全可以应时应景的采取相应宣传策略。综上所述, 作者认为这种“多轮辐射式宣传推广模式”是比较适合非主流动画的宣传推广的, 尤其对于大多数独立制作的个人或者小工作室来说, 这样的模式投入最小、见效最快、可持续发展性最大。
摘要:非主流动画是最具有原创精神的动画形式之一, 也是推动动画发展和进步的先锋。因此, 保护非主流动画, 提高非主流动画的质量和知名度, 增加原创作者再创作的信心, 也就是保护和促进整个动画产业的发展。文章从非主流动画和新媒体推广两个角度, 分别阐述非主流动画通过新媒体推广的优势和新媒体推广的方式方法, 通过研究这些方法的优缺点最终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推广方式。
关键词:非主流动画,网络媒体,动画包装
主流媒体平台 篇2
2009年1月29日中午, 李荞明与同村5名青年到离家10余里的晋宁县境内的青龙山上砍树卖钱。下午, 6人都被带到县森林公安局, 晚上被送往看守所, 分别关在不同的监室。31日, 李德发 (李荞明的父亲) 带着5000元去看守所“赎人”, 却没见上儿子的面。2月2日, 李德发带着1万元钱再次去看守所, 却被告知“不能见儿子”。8日下午, 李德发接到噩耗, 儿子在看守所摔了一跤, 伤势比较严重。12日, 李荞明因伤势过重, 不治身亡。13日, 当地警方宣布李荞明死因是在看守所监区内玩“躲猫猫”游戏而意外撞墙, 《云南信息报》在当天首先报道此事, 雷倒亿万网民, 舆论一片哗然。19日, 网民调查团在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的筹划下成立。20日, 调查团赴晋宁展开调查。
二、调查团吃了“闭门羹”
在中国, 刑事案件的侦查、立案、审理都有一套严密的程序, 对应的职能部门是公安、检察院、法院, 它们是国家的职能部门, 其权力来源于国家的授权。
而当调查团到达晋宁县公安局后, 与该县公安局、检察院的几名负责人在会议室交谈, 没有太多的阻力。因事件特殊, 调查团在得到上级批示后, 可以进入看守所 (这已突破法律规定) 。而当调查团要求与死者同室的嫌疑人见面时, 该县公安局、检察院却改变了原来的主意, 拒绝调查团成员会见嫌疑人。
仔细想想, 公安局、检察院的拒绝是合乎法律程序的, 网络调查团有权这么做吗?他们没有权力、也没有专业能力去破案, 调查委员会不能用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手段来获取真相。
三、调查团不是“作秀”
这是全国第一次带有民间色彩的调查委员会做的第一次调查, 筹备时间紧, 问题、盲点很多。在吃了“闭门羹”之后, 写出流水账式的调查报告是笃定的结局。一时间, 调查团从“草根英雄”变成了“御用走狗”, 为了表明清白, 伍皓副部长将自己多天的聊天记录公布出来。
反思调查团成立的过程, 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推进民主进程的因子:
调查委员会是一个鲜明的信号, 它表明政府主动公布、公开信息的决心, 在应对舆论危机时刻, 过去那种遮掩盖方式被抛弃。
调查委员会由网民组成, 尽管其中有政府工作人员、媒体工作人员, 但从网民报名参与的热情来看, 公众参与公共事件的愿望、渠道, 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平台。
调查委员会的介入, 当地公安局、检察院作弊的风险加大, 案件的更多细节才有了得以披露的可能。从后来的进展也能看出, 在2月27日, 即事发后十天左右, 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 对事件真相予以通报。这是全国网民持续关注并问责的结果。
这种独特的调查方式, 使更多普通公民有了接近真相的新渠道, 与以往那些闭门侦查、立案、审判, 封锁消息而形成的冤假错案相比, 这至少是一种新形式的舆论监督, 也为政府、媒介提供了新思路。
可以说, 调查委员会的形式, 对中国媒体舆论监督的价值和意义深远。
四、调查团背后的实质性意义
网民们对调查团及其“流水账”报告不满或是质疑, 抑或是对调查团网民成员进行“人肉搜索”, 都显示了中国公众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和理性思考能力。这对于克服公众心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此事与我无关”也是不小的推动, 民主政治进程艰难地向前迈进了一步。
这次调查团的行动, 不能算是成功, 但也不能算是完全失败, 笔者认为, 在这背后, 有更大的意义所在:
网民的舆论通常是只言片语, 而且以谩骂居多, 比较偏激、情绪化, 但政府一定要对网络舆论给予尊重, 毕竟网民在发表言论时是经过一定思考的, 要将其作为一种思想来对待。今年“两会”召开之前, 温家宝总理走进中国政府网访谈室, 第一次与全球网友在线交流, 倾听网民的心声, 无不体现了网络作为草根媒体向主流话语平台的转变。一些海外媒体报道称, 通过网络, 中国公众的参政意识和公民意识正在逐步提高, 2009年将是中国的“网民问政年”。
网络是虚拟的空间, 但这一表面现象背后却是一个个具体实在的人, 是一个个对于国家大事有着自己想法的人, 他们是人民群众的重要分支, 他们的言论也应是民意的重要部分,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政府对此要怀有敬畏的心。
钟南山院士在今年“两会”上, 炮轰了“歌功颂德”现象, “领导不在的时候, 代表们发言挺多, 而且讲得很深, 领导在的时候, 很多代表在10分钟的发言中, 会有8分钟用来对报告、对领导歌功颂德”。正因为网络的虚拟性, 网民的言论中才会出现一些在现实生活中根本听不到的非常真实的、贴近人民群众的心声, 包括批评和质疑。所以政府要善待网民的言论。
民主与廉洁的政府, 充当公共论坛的媒体, 知情和参与的公众, 应是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国新办网络局对此次云南“开创宣传思想新的思路”进行了嘉奖, 这是否传递了这样的信息:中国公众和网民可以有这样的期待, 即公众了解事件真相的权利, 以及政府官员“对舆论的尊重和敬畏”可以作为一种民主的制度安排被载入法律条例当中?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8级硕士生)
主流媒体平台 篇3
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
有关于主流媒体的定论, 至今仍然众说纷纭, 未得到广泛认同的答案。在传媒发达的欧美国家, 主流媒体主要指以严肃、深刻著称的高级报纸, 例如《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 此类报纸均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与良好的口碑。我国的主流媒体主要是关注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 面向社会主流人群, 代表主流的社会声音和意识形态, 具有较高认知度和公信力的权威媒体, 例如《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各大中城市党报、新华网等。
概括来说,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周胜林教授认为, 媒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才能成为主流媒体, 即有较大的发行量、收视率;有较多的广告营业额;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1) 也就是说, 要做到政治主流、经济主流、社会主流三个方面, 才可称得上是主流媒体。
与此相对的非主流媒体, 是近年来逐渐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 丰富人们的生活、改变人们的思维习惯、给予主流媒体有力补充的重要媒体。甚至某些都市类报刊、各类网站、期刊读物等非主流媒体在市场份额中占到很高的比例, 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无所不在的媒介力量。相较于主流媒体, 非主流媒体在传播硬新闻、承担社会责任、引导社会发展方向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不过, 在媒体主流化大潮的影响下, 许多非主流媒体也纷纷扛起了迈向主流媒体的大旗, 其中以各地都市报的迅猛发展为代表, 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主流化倾向。
读图时代的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都选择大量使用新闻图片, 不过在报道众多新闻事件时对于新闻图片的选取却有同有异。
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使用新闻图片的相同点
从传统的“文以载道”到今日的“图以载道”, 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纷纷频繁地大面积登载新闻图片, 使用图片的相同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报道重大及突发新闻事件。对于重大新闻事件和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是考验媒体的新闻敏感度、应急机制和运营成熟度的重要标准之一。我们都还记得海湾战争成就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 , 也记得香港凤凰卫视在美国“9·11”恐怖袭击案发生的那一刻起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直播的壮举。新闻图片在媒体的相关报道中形象、直观地提供给受众以文字和语言所不能涵盖的信息。
随着新闻专业的不断发展和新闻事业的不断成熟, 新闻从业人员对重大新闻事件和突发性新闻事件的越发重视, 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非主流媒体, 在应对重大以及突发新闻事件时都毫不犹豫地选取新闻图片来帮助报道。除了普遍意义上的功能和作用外, 新闻图片在此类新闻事件的报道上能够以无法比拟的现场感、表现力、冲击力来展示颇具感染力的视觉效果。在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后, 媒体首先要做的就是让人们了解事件的严重程度, 新闻图片的直观使其成为必不可少的报道手段;而突发性事件的发生迅疾又让人措手不及, 容易导致社会恐慌与流言四起, 而使用新闻图片可以将事实真实地展现给受众, 让人们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可以稳定民心。
比如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新闻报道, 包括了开闭幕式的宏大场景、每日夺牌选手的精彩瞬间、狂热的各国体育爱好者等有强烈代表性和新闻点的图片被主流媒体及非主流媒体登载和使用, 无论是党报、经济报、都市报, 央视、省级卫视、地面频道, 还是大大小小的网站、手机报, 有关奥运会方方面面明快艳丽的新闻图片处处可见。这些新闻图片将一个和谐、绿色、文明的北京形象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有时比几万字洋洋洒洒的介绍文章效果更佳。又如我国近几年发生的三次特大自然灾害———2008年的四川汶川地震、2010年的青海玉树地震以及同年的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 作为突发性新闻事件的典型代表, 在事件发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 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给予持续的关注和连续的报道, 现场的受灾情况、搜救进展、生命的成功挽救、社会各界的爱心捐助、国家领导人的亲力亲为等生动画面都被定格在新闻图片中, 全国同胞与世界人民通过一张张感人肺腑、触目惊心的照片将心与心紧紧地连在一起, 共同为灾区人民祈福并伸出援手。
头版新闻图片的比例增加。在同类媒体竞争激烈、新兴媒体强势攻占市场的压力下, 以报纸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和非主流媒体为了留住读者, 让读者产生翻开报纸将新闻看下去的欲望, 选择在头版放置新闻图片呈现增加趋势。严肃的党政类报纸也需要使用新闻图片作为吸引读者、配合文字报道, 甚至主导信息传递的一种手段, 更不用说制作得明快抢眼、面孔诱人的小报、都市报了。
《人民日报》2010年10月5日的头版登载了五张新闻图片, 标题分别为《温家宝出席亚欧首脑会议开幕式并致辞》、《温家宝会见法国总统萨科齐》、《假日旅游掀起高潮》 (两张图片) 和《18流派传人尽现京剧神韵》。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上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十大报纸之一的《人民日报》, 是主流媒体的首席代表, 更是中国第一大报。于头版有限的空间和版面放入五张新闻图片这一举动就足以说明其图文并举的理念和决心。
新闻图片压倒文字成为重要信息源。新闻图片使用之初, 主要功能是作为文字信息的补充, 使读者更直接、快速地了解新闻内容, 外加美化版面、优化视觉效果。但是, 在快速消费时代, 冗长的文字新闻或者电视中主持人滔滔不绝的陈述已无法吸引受众长时间耐心的关注, 粗略地翻阅每一版报纸、随意地控制手中的遥控器按钮、轻轻地点击鼠标, 人们选择性的增多和主动权的增大使得媒体人员不得不做出应对。于是, 新闻图片逐渐压倒或取代文字成为最重要的信息源, 它的作用不再只是辅助, 而是主导, 简短的文字和说辞成为图片的释义。我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报纸上颇为震撼和详细的大幅新闻图片和边上的小字说明, 电视新闻中占满整个屏幕的图片和主持人的几句简短的介绍, 网站上文体明星的作品宣传与花边新闻的组图……这些在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中都屡见不鲜, 所以, 在读图时代, 我们既需要一双睿智的眼睛, 又需要一个灵活的头脑去看、去思考。
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使用新闻图片的不同点
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在使用新闻图片的许多方面存在差异,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新闻图片的时效性不同。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鲜、即时的信息资讯才具有新闻价值, 新闻图片作为新闻报道的体裁之一也是如此。在时效性方面, 非主流媒体的新闻图片往往存在滥用过往的资料图片、时代性不足的缺点。部分编辑在选用新闻图片时以应付的心态在资料库中搜寻与主题较为契合的图片拿来使用, 摄影记者也不勤于去捕捉。比如每年的春暖花开之际, 报纸上都登载冬去春来、百花盛开的所谓祥和图片, 年年如此, 连图片都懒得更换, 毫无新意和价值可言;又如一些非主流网络媒体, 为了吸引眼球, 一旦有爆炸性新闻爆出, 就立即寻找旧图片配以文字报道, 抢占市场先机, 省略了证实消息、采编、审核、把关等必要的制作新闻的过程, 反而会让受众因旧图而产生不信任和质疑的感觉。而大多数的主流媒体使用新闻图片时更加重视时效性, 这与其优良的设备和人员配置不无关系, 而且, 也只有从事件发生现场拍摄的照片才能够成为一条有价值的新闻内容, 让受众有切身体会之感。
新闻图片的内容和角度不同。对待同一新闻事件, 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着眼于不同的内容和角度。主流媒体担当更为重大的社会责任, 以弘扬正面形象、报道先进事迹、促进社会和谐为己任, 选择的新闻图片反映的也是宏大的、具有主题性质的内容;非主流媒体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发行量、收视率、浏览量就是生命, 在利益的驱动下会出现泛视觉化、缺乏深度的倾向, 选取的新闻图片流于表面、简单肤浅、强调个性、角度单一。
新闻图片的风格不同。从褒的角度来说, 主流媒体的新闻图片严肃、正统、精英化, 非主流媒体的新闻图片活泼、通俗、娱乐化;但二者也存在风格的缺陷, 主流媒体较为死板、恪守传统并重复性使用同类图片, 非主流媒体的新闻图片文化品位较低、追求刺激和短暂消遣, 较为苍白和浅薄。
主流媒体的一个例子是对新华社所发新闻图片的重复使用, 无论是刊登在报纸上还是在央视新闻中播放的照片都是源自新华社的转发, 没有更为新颖的视角, 从不同媒体渠道看到的新闻图片千篇一律令人顿觉索然无味。非主流媒体的个别新闻图片与暴力、色情“打擦边球”, 以感官刺激招徕大众, 庸俗而无品位。
新闻图片的质量不同。质量的区别源于几点:一是图片的来源不同, 多数主流媒体的新闻图片取自专业摄影记者的现场拍摄, 且有专业的新闻编辑进行整理;而有些非主流媒体使用非专业人群利用手机、普通相机等工具拍摄的图片, 画面的美学标准无从谈起。二是图片的真实性存在差异, 主流媒体有着良好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其新闻图片大多数是真实可信的;非主流媒体本身的娱乐消遣作用让受众对其真实性的要求并没有很高, 人们更愿意以轻松的心态去观看和阅读这类媒体的新闻。
结语
卢因的“把关人”理论告诉我们, 在社会存在的大量新闻素材中, 媒体的新闻报道并不是“有闻必录”, 而是一个选择和取舍的过程。新闻图片是新闻报道的体裁之一, 在读图时代成为重要的信息窗口, 主流媒体和非主流媒体在使用新闻图片时有同有异, 并互有优劣。认识总结出这些特点, 并在以后的使用中实现优势互补, 可以更好地利用新闻图片为新闻报道服务、为人民服务,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新闻和媒体的品质和影响力。
摘要:读图时代, 通过新闻图片获得受众的注意力是媒体的共识。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在使用新闻图片方面既有共同点, 又存在差异。本文对比分析了两类媒体中新闻图片的相同与不同, 并辅之以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为探索如何才能更恰当地使用新闻图片打下基础。
关键词:读图时代,主流媒体,非主流媒体,新闻图片
参考文献
①樊成:《论“读图时代”图片新闻的传播效应》, 《新闻采编》, 2005 (3) 。
主流媒体平台 篇4
一、主流媒体较之非主流媒体
(一) 主流媒体
业内的人士把主流媒体也称之为“精英媒体”或“议程设定媒体”, 设置着新闻框架。由于主流媒体具有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功能, 具有一般新闻媒体难以相比的权威地位和特殊影响等特征, 因此被国际社会、国内社会各界视为党、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声音、主张的权威代表, 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与公信力, 由此可见主流媒体在国内外的媒体工作中都存在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
非主流媒体则是相对于主流媒体而言的, 不似主流媒体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报道与主流媒体相反的逆向思维, 不盲目跟随主流的发展, 富有个性, 超前或滞后于主流媒体。
(三)
从报道新闻上来看, 主流媒体相对于非主流媒体来说具有很大的公信力, 在党和国家领导下的主流媒体在无形中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对于公众具有更大的说服力。而非主流媒体发布的新闻权威性弱于主流媒体, 在接受非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时, 受众会不自觉地进行信息的筛选, 报道新闻的可信性遭到受众的质疑。但是也不能由此来判断哪些媒体是主流媒体, 哪些是非主流媒体, 就本文而言, 其中所提到的主流媒体是具有权威性的报纸及电视台, 而非主流媒体即不具备公信力及话语权的网络媒体。因此, 随着时代的变化, 各类媒体在运用新闻图片的题材和内容上也有所变化。
二、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在使用新闻图片上的相同之处
不论是主流媒体还是非主流媒体, 他们都有着新闻媒体的敏感度, 在新闻图片及题材、内容的使用上会有相同的选择。
(一)
对重大新闻及其相关事件进行及时的关注报道。当有重大事件发生时, 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都会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报道, 体现出了他们对重大新闻事件一致的关注度。比如在4月20日发生的雅安地震, 及前段时间扩散的禽流感, 或是国外的各类重大新闻, 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都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报道, 并且加之图片详解, 以图片配合文字, 对新闻及相关事件进行报道, 不仅可以让受众感受到强烈的现场感, 又会以图片引发受众对事件真实的感受, 此刻新闻图片就发挥了巨大的优势, 图片所包含的巨大的信息量就会不断传达给受众。
(二) 对同一件事有相同的认同感。主流媒体与非主
流媒体在关注关系国家利益和人民荣誉感的新闻事件上会表现出一致的认同感, 即其情感方向具有一致性, 虽然两者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不同, 但是有关人民利益的事最能唤起受众的内心深处的情感, 引发共鸣。只要报道的内容相同, 其情感方向就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比如在报道钓鱼岛事件中, 涉及到了民族的荣誉感及国家的利益, 这时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就表现出了一致的认同感, 采用了基本相同的新闻图片, 即维护国家利益的图片。
三、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在新闻图片选择上的差异
上述是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两者在选择新闻图片上确实拥有共同点, 但是两者的差异也确实存在。
(一) 不同的新闻图片的使用数量。
对于同一个新闻事件, 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在使用新闻图片的数量上大有不同, 这就是两者最大的差异所在。电视媒体和报纸类媒体作为主流媒体的主要表达方式, 在使用新闻图片时只选择少量的、具有代表性的图片, 使新闻富有价值和震撼力。而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非主流媒体则发布许多图片, 虽然这些图片与新闻息息相关, 但是不是每一幅图片都那么能震撼受众的心灵, 但是受众还是会选择接受这些图片, 即使没有经过构图和用光方面的处理, 对于受众来说更具有真实性。比如在4月20日发生的四川雅安大地震, 作为主流媒体的《大众日报》和央视各频道, 只选择了更能表现灾区现状的几张典型图片, 而一些网络媒体则是播发数量较多的图片, 不需要更多的文字, 仅图片本身大家就会知道灾区现在发生着什么。因而大数量图片的使用是电视频道和纸质媒体所做不到的。
(二) 报道的新闻角度和新闻内容不同。
主流媒体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下的“正式”媒体, 其报道的新闻角度和新闻内容总是关乎国家利益和人民权益的, 而且新闻内容和新闻图片都是在上级的统一派发下发布的, 因此同样的新闻图片如果受众在某报纸上看到过, 那么他们可能在电视节目上也会发现, 这就体现了主流媒体在新闻图片的使用上存在单调性。而对于同一则新闻, 非主流媒体则会大批量地配发图片, 不仅是关于新闻事件的, 与其有关联的其他图片也会充斥其中, 使得受众获得的信息量增加。
(三)
时效性和专业性不同。对于同一则重大新闻, 不同媒体内的新闻记者资格不同, 专业性也不同, 因而主流媒体报道的新闻都是头条的、独家的, 且能够在第一时间报道出来, 非主流媒体报道的则是民间流传的或者转载借用别处的新闻, 真实性与专业性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参考文献
[1]林晖.中国主流媒体与主流价值观之构建[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 (02) [1]林晖.中国主流媒体与主流价值观之构建[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 (02)
[2]齐爱军.什么是“主流媒体”?[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1 (02) [2]齐爱军.什么是“主流媒体”?[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1 (02)
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 篇5
1 自媒体的传播优势
1.1 传播主体的主动性
对广播、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的新闻运作过程来说,新闻运作模式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维系。在现实社会,能够接近媒介的是社会的精英阶层。随着社会的发展,自媒体的崛起,使草根媒体迅猛发展,其具有平民化、自主化、个性化的特征,秉承平等对话和信息共享的理念,每个人都可以依靠网络进行新闻信息的编辑和发布[1]。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分享信息到网络上并传播出去,这样的模式使新闻制作从特殊走向大众,普通大众成为了新闻生产者。
1.2 传播路径的双向性
谁掌握信息源谁就决定信息传播的方式,自媒体的信息源与传统媒体垄断新闻信息源相比,是属于普通公众的。每一个公众,只要拥有手机或网络都可以将信息传播出去。自媒体的传播过程存在双向互动,“人人皆记者”,普通大众之间也存在有双向互动,自媒体新闻信息人人都可以进行评论、转发,不再受到角色的限制。
1.3 传播价值的同向性
在新闻生产和制作的过程中,传播主体和客体决定了传播的价值。传播主体会参照自身的价值对新闻信息做出取舍,经过选择和过滤后传递到受众的手中,传播客体又会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对新闻信息做出筛选。在自媒体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传受合一变成了同一群体,新闻信息的传播价值具有了同向性。这种同向性更为符合目标受众的喜好,具有更强烈的亲民性[2]。专业的新闻媒介秉承传统的新闻价值生产制作的新闻,价值取向自然无法迎合普通受众,吸引力远远不及自媒体。
1.4 传播过程的高效性
自媒体由于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允许人们在任何时间、地点采集和发布信息,无需层层审批,新闻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被传送到网上,时效性大大增强。尤其是在出现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传统媒体新闻报道活动展开得较慢,进入自媒体时代后,自媒体有效的规避了这一不足。自媒体新闻报道的主体分布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他们身处现场,是事件的亲历者,更容易被受众接受和传播,也有利于事件被广泛关注。
2 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发展机遇
2.1 传播事实真相
新媒体的平台没有对舆论进行有效把关,导致信息无序性和失真性,加上谣言与虚假信息,就会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使不明真相的民众受到蛊惑。主流媒体作为政府相关部门控制下的媒体,通过审查对相关信息进行筛选,抑制“网络暴民”现象的扩散,充分、全面的展现公众关注的信息,扩大网络舆论正向效能,尊重公众的知情权[3]。这就需要主流媒体传播事实真相,提高公众判断能力。
2.2 引导社会舆论
面对多元、多样、多变的舆论场,主流媒体要有着强大的社会责任感,面对突发事件,允许人们根据自己的倾向发表言论,但是需要传统主流媒体发挥舆论的引导功能。面对各类热点、争议性的话题,主流媒体应及时反应,引导舆论走向,维护社会稳定,使人们不再相信网上谣言,开始关注事件本身。
2.3 彰显主流价值观念
自媒体时代的主流媒体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公信力,更为人们所接受,也更容易建立起大众与政府交流互动的平台。自媒体时代的主流媒体要抢占舆论的主动权,彰显主流价值观念,主流媒体必须起到表率的作用,以身作则,成为领域内的舆论领袖,成为社会的引领者。
3 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
3.1 构建“公共话语空间”,实现多元化的社会舆论表达
由于自媒体出现蓬勃兴起之势,人们对公权监督、公民维权、法治公平等社会问题特别关注。主流媒体在此背景下,要帮助社会构建“公共话语空间”,保障公众说话的权力,客观公正[4]。以往我们过多削弱了公民正常表达的权力,在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要更加尊重不同利益群体的表达权,进一步推动民主社会的发展。
3.2 在信息相对过剩时代,加强“信息培育者”的功能
信息传播技术飞速发展,信息越来越呈现出海量的特征。这就需要专业人士进行“信息过滤”,帮助人们获取有用的知识。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主流媒体应肩负起“信息培育者”的重任,对信息进行仔细地鉴别,必须承担起“教育公众”的责任。
3.3 加强主流媒体与自媒体之间的联动
随着媒介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主流媒体只有强化自身的职业意识和专业精神,才能维护权威性。为了让新闻引起公众的注意,主流媒体需要通过多媒体联合作战,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
摘要:自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舆论表达方式,受众可以通过更多渠道获取信息。自媒体具有传播主体的主动性,传播路径的双向性,传播价值的同向性,传播过程的高效性的四个特征。自媒体给当代的主流媒体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这就要求主流媒体要把握机遇,在发展过程中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才能树立自己的权威性。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机遇,责任担当
参考文献
[1]张永伟.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社会担当[J].现代视听,2012(2).
[2]罗永强.自媒体时代地市党报的责任和提高舆论引导力的前瞻思维[J].中国报业,2013(2):40-43.
[3]吴志润.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J].传媒,2014(4):19-20.
[4]彭化义.“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面临的挑战与责任[J].军事记者,2012(10):15-16.
[5]王艳玲.网络时代传统主流媒体的挑战、机遇及其职能转变[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3.
主流媒体平台 篇6
读图时代中的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
随着科技的发展, 电视、互联网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已经渗入到方方面面, 对平面纸质媒体的影响更是日益彰显。在学界, 大家所热议的主流媒体似乎没有特别的定论, 关于主流媒体的论说也很多。“主流媒体”一词虽然是舶来词, 但是在我国, 它依然与国外的解释有着共通之处, 意味着拥有较大的受众人群, 在社会上占有主导地位, 并且有正确的新闻价值观的新闻媒体。目前较具影响力的是新华社“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组指出的中国主流媒体的主要分类:
1.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求是》杂志、《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为代表的中央级新闻媒体;
2.以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党报、电台和电视台的新闻综合频道为代表的区域性媒体;
3.以各大中城市党报、电台和电视台的新闻综合频道为代表的城市媒体;
4.以新华网、人民网为代表的国家重点扶持的大型新闻网站。
对于非主流媒体, 在学界也没有绝对的定论, 只有对“非主流”这一词藻有比较中肯的释义:非主流是主流的逆向思维, 指不盲目跟从主流, 另类、个性, 相对于主流超前或者滞后。
从新闻报道方面来看, 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的最大区别应该是其公信力的不同, 主流媒体应该具有绝对权威的话语权, 当民众从该媒体获得信息时, 内心会有信任感;而非主流媒体则更具有话语的草根性, 当民众对该媒体发布的信息进行解码时, 会进行可信信息的筛选。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报纸、电视台都属于主流媒体, 也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网络媒体都属于非主流媒体。在本文中的主流媒体是指具有一定公信力的报纸、电视台, 而非主流媒体是指不具备权威话语权的网络媒体。
美国传播学家曾做过研究试验, 结论是:人获得的信息中大约有20%来自文字, 30%来自声音, 40%来自图形和图像。可见新闻图片在当今“读图时代”中的重要性, 人们往往通过一张新闻图片即能领会一条新闻所要传达的信息。所以, 不论主流媒体还是非主流媒体, 对新闻图片的运用在数量上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而在运用新闻图片的题材、内容上也会有所改变。
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在使用新闻图片方面的相同点
同为新闻媒体, 不论主流媒体还是非主流媒体对于新闻都保持着一定的敏感度, 在新闻图片的使用方面也会表现出共同性:
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关注度相同。不论主流媒体还是非主流媒体, 如果发生重大事件, 都会有所关注, 在最快的时间内发布信息, 这就体现出重大新闻关注度的一致。比如国内2008年5月的汶川地震、2010年4月的玉树地震以及2010年7月的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 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 在灾难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 各大媒体, 不论主流媒体还是非主流媒体都对相关事件进行了报道, 并配以图片。纸质主流媒体会在头版配发图片, 并会在一些版面配发专题图片, 配合文字对重大事件进行全面详细的报道;电视台中播出的图片是电视传播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不是重点, 此刻图片的决定性瞬间发挥了巨大优势, 让观众可以在收看动态的新闻报道的同时, 也能观看静态的新闻图片, 感受细节的震撼力;网络媒体可以发挥自身存储容量的优势, 上传多幅相关图片, 增加信息量。
认同感相同。关乎民族荣誉感、人民利益方面的新闻, 不论主流媒体还是非主流媒体, 在新闻图片使用上的认同感是相同的, 即具有一致的情感方向。虽然报道的方式甚至权威性不同, 但是民族荣誉感、人民利益是最容易唤起内心深处同根性的敏感内容, 一旦有相关内容的报道, 情感方向不会有太大偏差。比如在几次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 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保持高度的情感一致性, 在使用图片时, 尽量选择能维护民族利益的新闻图片。
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在使用新闻图片方面的不同点
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虽然拥有共同点, 但是它们的差异也确实存在, 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数量的不同。由于版面和播出时间的限制, 主流媒体中的纸质媒体和电视媒体与非主流的网络媒体相比, 对同种新闻在使用新闻图片方面最大的区别是数量的不同。纸质媒体和电视媒体使用新闻图片的数量是极其有限的, 只能选择少量相关新闻事件图片中最具震撼力、最具内涵价值的图片, 而网络媒体却可以一次性发布很多相关图片, 也许这些新闻图片不是幅幅都精彩绝伦, 不是幅幅都称得上有分量的新闻图片, 但即使是简单的纪实性图片, 没有任何构图、用光方面的考究, 人们也会欣然接受这种新闻图片。特别是读者感兴趣的新闻, 甚至有的新闻图片较为模糊, 但人们依然会感受到新闻的真实力量。作为网络媒体, 专门的图片新闻报道吸引了更多受众的目光, 通过数量优势传播新闻中的有效信息。今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发生后, 网络上先后出现了有关日本大地震的图片专题报道, 印象深刻的是网易新闻中心的图片报道, 按时间顺序报道近一个月的日本大地震。只要网民每天点击这些新闻图片, 就能直观地看到每天发生在日本灾区的情况。比如日本首相菅直人考察灾区, 东京电力公司的高层前去避难所道歉, 还有日本当地的民众排队接受辐射检测等。不需要过多的言语, 只需要一幅幅新闻图片, 就能让人们了解那里正在发生的事情。大量新闻图片的集中使用, 是主流纸质媒体以及广播电视无法做到的。
内容的不同。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狭义的新闻角度的不同和广义的新闻内容的不同。
首先是狭义上同一新闻角度的不同。主流媒体会选择有益于社会和谐的角度对新闻进行报道, 在新闻图片的使用上自然也会体现把关人的思想。这就会让主流媒体的新闻图片趋于统一性、单一性, 甚至翻看不同的报纸或者收看不同的电视节目, 都会发现相同的新闻图片出现在报刊或者电视屏幕上。比如某条新闻是新华社统一配稿、统一配图, 那么读者所看到的新闻图片就没有任何差别, 主流媒体优先服从上级命令, 对新闻事件进行选择性传播。而非主流媒体就有所不同, 由于把关人的缺失或者不正规, 在网络媒体中同一新闻也可能存在多种角度的新闻图片。比如主流媒体就某一新闻事件仅仅配发了一张新闻图片, 但是网络上也许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相关新闻图片。网络的发达已经让人们不知不觉中养成了在网上搜索信息的习惯, 一篇新闻事件的报道, 可以在网络中搜索到成千上万的相关消息, 而新闻图片又充斥其中, 于是新闻图片的信息量大大增加。比如对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师昌绪和王振义两位院士的报道, 主流媒体可能使用新闻图片的内容比较局限, 但是网络媒体会涉及两位院士更多角度的图片, 甚至儿时、家人的图片也会出现。
其次是广义上新闻内容的不同。主流媒体对新闻的报道非常局限, 涉及的内容也没有非主流媒体涉及的广泛。主流媒体只会对大众最关心、最需要知道、最需要了解的新闻进行报道, 包括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政、社会生活热点、社会发展的难点、备受社会关注的敏感点及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并且本国的新闻报道居多。而非主流媒体对新闻的报道可能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并且包容性极强, 世界各地的奇闻逸事都可以进行传播。新闻内容的不同直接影响到新闻图片使用的不同, 互联网的特性让非主流媒体在信息多样化传播中显现出优势, 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在网络中看到世界各地的新闻信息包括新闻图片。人们基本上可以从主流媒体上获得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一切重大新闻事件的相关报道, 而关乎自己休闲、娱乐、服务方面的新闻信息, 从非主流媒体上获得的信息会更多更全面。
图片来源的不同。主流媒体和非主流媒体对新闻图片使用的来源也有所区别。主流媒体多由专职摄影记者进行图片的拍摄, 即使不是专业的摄影记者, 也是具有新闻敏感性以及对美学有天赋的文字记者、编辑进行现场的拍摄, 或者就是图片编辑在可靠的图片库中进行新闻图片的选择、购买。而非主流媒体的新闻图片的来源门槛较低, 非专业摄影记者也能任意上传新闻图片。比如2010年7月28日南京发生爆炸事件, 这一突发事件发生后, 主流媒体中出现的新闻图片数量不多, 而非主流媒体网络上则有非常多的图片。这些图片很多都是住在附近的居民或者路过此地的路人对新闻现场进行的拍摄, 甚至有些人是拿手机进行的拍摄, 画面谈不上精致, 但是因为真实、及时, 也让关注此事的人们视为有价值的新闻图片。
记者队伍的专业性不同。有些重大新闻事件, 只有具备资格的记者才能进入现场, 那么所获取的新闻图片是独家的, 图片质量也会相对较高。而非主流媒体在面对这种情况时, 更多的是进行转载或者由民间提供新闻图片, 那么不论从质量还是时效上会相对落后于主流媒体。
真实程度的不同。一般而言, 主流媒体对新闻图片的使用非常严格, 因为真实乃新闻之本。新闻摄影的真实性有两个层面:一是事实真实, 二是总体真实。事实真实就是要求新闻摄影必须坚持时间、空间和对象三位一体的真实原则, 拍摄记录的是存在于同一时空中的新闻对象。总体真实就是要求新闻摄影记者不能仅仅满足于捕捉记录呈现在眼前的典型瞬间, 新闻图片反映的应该符合事物的全貌和本质, 要求新闻摄影从业人员以事实为基础和依据来报道新闻, 做到事实真实与总体真实的统一。
时效性的不同。主流媒体和非主流媒体由于自身特点的缘故, 在新闻图片使用的时效性方面也有所差别。主流媒体中报纸、电视对新闻的传播都需要一个过程, 采集、编辑、审核、出版、播报, 需要有严格的把关人制度进行操作。而非主流媒体网络在新闻传播方面具有更强的时效性, 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 往往大家还没有从报纸、电视上得到消息时, 便可在互联网上迅速获得消息。最常见的如腾讯QQ与微博, 只要大家在网上开启腾讯QQ或微博, 有一些新闻信息, 比如哪儿发生了地震、哪儿发生了一件比较重大的新闻事件, 都会在第一时间弹出窗口进行简单的新闻报道。而对此新闻具体、深入的报道可能要过一定的时间在报纸、电视上才有所呈现。并且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把关人的缺失, 大众在网络上进行新闻图片传播的可能性就更大了。这也使得一些新闻图片会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见诸网络, 提高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
主流媒体和非主流媒体在新闻图片使用上的不同之处多于相同之处, 这并不说明偏重于哪类, 哪类就是绝对正确的发展趋势。这仅仅说明主流媒体和非主流媒体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同时也存在各自的缺点。两者如何能互补, 对新闻图片的传播进行有效的提升, 是我们共同期待的答案。
参考文献
[1].新华社“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组:《主流媒体判断标准和基本评价》, 《中国记者》, 2004 (1) 。
[2].赵克强:《主流媒体与媒体主流化》, 《新闻知识》, 2006 (3) 。
网络新闻媒体的主流媒体之道 篇7
一、网络新闻优势
网络媒体是传播信息的渠道, 是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 信息传播的载体。
1. 传播范围最广
网络新闻有别于传统的新闻媒体形式, 传统媒体所受的局限性较大, 报纸往往针对于本省的新闻传播, 电视和广播则主要是国内的传播, 没有国外电视信号是收不到国外的相关新闻的, 而网络新闻则可以通过英特尔浏览接收和传播来自于世界各个角落的新闻和信息, 传播范围的辐射面远远大于传统媒体。
2. 新闻时效性强
按照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 报纸最短的新闻信息更新周期是一天, 要看到及时新闻按时间周期来计算, 报纸的新闻传播最少要等上一个晚才能看到新闻, 电视和广播如果有现场新闻也需要借助专业的现场设备, 准备及时的直播也是需要后期编辑直播, 涉及调动的工作人员的数量大, 导播、责任编辑、摄像、主播、记者等等, 这样就带来大量的工作, 并且延后了传播的时间, 而网络新闻能够第一时间陈述所发生的事情, 并且及时地更新和追踪报道, 也能为网民提高快速、及时、有效的相关背景情况的查询, 例如奥运会就是实例, 网络新闻为奥运会提供了时时更新的奥运比赛状况, 并且网民可以及时地通过多途径了解奥运会的赛事情况, 包括视频、图片、文字等。
3. 信息数据量大
传统媒体的报纸所涵盖的信息受到版面的制约, 电视和广播则受到播出时间的限制, 每次新闻播出的数据和信息都是非常有限的, 而对于网络新闻媒体来说, 时间、地域和版面都是不受限制的, 一个9G的硬盘可以存储45亿汉字的信息量, 可以用“世界上有多少信息, 网络上几乎就有多少信息”来形容。在网络上可以储存巨大的信息量, 而且在同时间内可以对相关信息进行归档、分类, 也能通过关键词进行相关搜索, 这相当于一个共享的文献库和资料库。
4. 新闻交互性强
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是单向的, 观众、听众都是受听者, 只能是单向地接收信息, 而作为网络新闻媒体, 既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通过网络来分享信息、传递信息, 发表自己的感想感悟, 这样, 新闻信息的传播就有了更多的活力, 相关新闻的思想交流面也更广, 让新闻的传播更有社会性和广泛的舆论性, 也提高了受众的参与性和平等性。
5. 网络媒体传播方式多样
传统的媒体新闻, 报纸基本以文字和图片的方式, 而电视和广播多为音频、视频的现场播报居多, 虽是多媒体呈现却是单向的。但作为网络新闻媒体的传播这些多样的方式都能包含在其中, 这样能够更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其新闻价值。网络新闻始终借助的是无线传输和信号传播, 都是有一定安全性需要考虑的, 所以在技术上也要加大力度提升其技术水平。
二、真正让网络媒体成为主流
网络新闻媒体相对与传统媒体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但也并不能太过于乐观, 而要避免其缺陷, 最大限度发挥优势, 让网络新闻媒体成为主流。
1. 建设高素质网络新闻人才队伍
很多记者在报道一些社会影响力事件时, 往往会加入一些个人主观色彩的认定情况在其中, 而当某天此事件得到还原时, 广大民众才知道其事件的真面目, 在报道撰稿时, 要绝对保证事件的属实, 不臆造不乱编, 要实际要客观。如果经常胡编乱造随意在网络上发布消息, 为了追求其时效、速度和影响力, 会让民众对于网络新闻的公信力受到质疑, 而不再信任网络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建立网站的社会公信度
当然, 作为新闻单位必须加大力度约束其行为, 在追求时效、社会效应及利益最大化时应严肃把关。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对不良之风进行纠正, 保证其行业有序正常高效的发展。网络新闻的传播必须更注重真实性, 让网络新闻真正得到民众的认可, 让网络媒体成为新闻传播的主流。
3. 贴合实际情况突出网站特色
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 网络新闻编辑们都在重新思考和审视网站创办之初确立的“权威为民、方便准确、有用有趣、澄清鉴甄”的办网理念, 更加坚决地执行“最宽广的眼界, 更独特的视角, 全息传播信息”的办网方针。随着“传递正能量”逐渐被传媒网的编辑们普遍认同和践行, 网站的选稿编稿质量不断提升, 这样更有利于网络媒体新闻的传播, 能让主体之路的进程更顺利更畅通。
4. 走媒体融合道路
对于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不应该割舍和放弃, 这是通过实践验证传承的, 对于年纪稍长的人, 他们非常认同和已经习惯这种获取新闻的途径, 传统媒体尽管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但是在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中, 也应该继续借助传统媒体的优势, 谦虚谨慎的发展网络媒体, 并尽可能地进行各种媒体的大融合, 让更多的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网络新闻的传播形式, 并让网络新闻媒体在不断完善和改进中真正成为主流媒体。■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 新闻媒体介质从最早的报纸、广播到电视, 而今网络也是一直在革新和变化之中, 当今时代的新闻传播更需要的是一个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转变的过程, 如何让网络媒体成为主流, 本文主要就网络新闻媒体的主流媒体之道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新闻,网络媒体,主流媒体
参考文献
[1]刘娜娜.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台网站的互动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1]刘娜娜.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台网站的互动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
[2]文蕴蕴.报刊与网络媒介融合中的经营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2]文蕴蕴.报刊与网络媒介融合中的经营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