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导向论文(共6篇)
主流导向论文 篇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团结人民、鼓舞士气, 成风化人、凝心聚力, 澄清谬误、明辨是非, 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党报是党的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之一, 党报评论是舆论宣传的重要体裁, 将总书记提出的“48字”要求体现在工作中, 党报评论必须坚持导向、见解独到、说理透彻, 在众声喧哗之中, 把握好总基调, 以专业、权威的分析性、阐述性或说明性评论, 唱好主旋律, 高扬主流舆论阵地的旗帜。
党报评论多指“针对当前重大事件、重大典型和重大问题发言, 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导向性和指导性。”《黑龙江日报》作为黑龙江省委机关报, 在2016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以及9月12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推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的会议之后, 先后集中撰写推出三组系列评论, 分别是:“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系列评论15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系列评论18篇;“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黑龙江省重要讲话精神”系列评论7篇。三组评论员文章从副题上就清晰可辨, 每一组都有时效性, 每组之间又呈递进式展开。共计40篇的评论, 全面、准确、系统地传达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要求, 深入、具体、有针对性地剖析了振兴发展路上的短板与不足, 站位高、立意深、内容实, 观点鲜明、笔触生动, 既契合省委战略思路, 又符合龙江发展实际, 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可读性和号召力, 体现了省级党报的评论水平和写作功底。这几组评论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 他们认为, 党报的评论阐释透彻、说理清晰、逻辑严谨, 是领会总书记对我省两次重要讲话精神的参考书。
一是坚持党性, 以思想性增强引导力。“文者, 贯道之器也。”每篇新闻报道都有导向, 包含着一定观点、立场与态度。党性原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 党报评论体现党的意志, 反映党的主张, 传达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是贯彻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2016年是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里程碑之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到三个月时间两次针对黑龙江发表重要讲话, 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把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 推进讲话精神落地生根, 《黑龙江日报》作为省委机关报责无旁贷, 有责任、有义务、有必要为把总书记讲话精神转化为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统一行动鼓与呼。3月两会期间,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 《黑龙江日报》即撰写刊发以《奋力走出全面振兴新路子》为首篇的第一组系列评论, 开宗明义地阐述总书记讲话的重要意义, 提纲挈领分析龙江下步工作总抓手, 内涵丰富具体、剖析鞭辟入里, 既吸引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关注, 又对全省工作提供了富有参考性的意见建议, 在龙江上下一心一意学讲话、齐心协力谋振兴的全局中率先发声。在随后的评论中, 《黑龙江日报》推出的《着力打造全面振兴好环境》《冲破束缚创造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以系统方法打好发展组合拳》等评论文章, 着眼于省委省政府重大思路、重大决策、重大部署, 旗帜鲜明、态度坚决、一目了然, 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论述, 阐释重大主题, 反映社情民意, 在鼓舞人心上持续发力, 在改进工作上摇旗呐喊, 在汇聚合力上不遗余力, 起到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鼓舞斗志的作用, 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党报姓党”这一属性。
二是观点为王, 服务大局增强传播力。评论是说理的艺术。短短千字文, 如何将道理讲得深入浅出、鞭辟入里, 考验的是评论选题是否能够抓住问题的实质、评论观点是否有独家视角与深刻见解、评论员是否具有深厚新闻素养与理论功底。今年10月26日, 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 人民日报刊发题为《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的社论, 抚今追昔, 启发国人走好新时期“长征路”的集体共识, 就是一篇好评论。事实说明, 党报评论如果能够始终与时俱进, 在纷繁复杂的舆论场及时发声, “楷体文”的舆论引导力将事半功倍。在东北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唱衰东北之音不绝于耳的舆论环境下, 如何振兴东北众说纷纭, 甚至出现了一些并不准确的数字与谬误。在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中梳理龙江家底、全面剖析面临的客观实际, 《黑龙江日报》刊发的《用解放思想打开振兴发展这扇门》聚焦发展认识论问题, 《优化发展环境要狠抓整治不留盲区》讲的是“开门迎客”问题, 《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聚焦创新驱动问题, 《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讲的是如何为优势产业发展注入新内涵……这些评论, 既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龙江发展的重要要求, 又深刻剖析了龙江发展的客观实际, 内容丰富、论点充分、论据充足, 富有哲思, 引人启迪, 对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来说, 这样的“以理服人”十分具有指导意义, 是气场强大的主流舆论“冲击波”。在党报的各种宣传手段中, 评论的作用直接而又效果突出。发挥好党报评论作用, 对推进党委政府工作,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扩大党报影响力、提高党报公信度有着重要意义。比如, 在《黑龙江日报》刊发的第二组评论《答好选对人留住人用好人这张卷》这篇评论中, 针对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指出的人才缺失问题时, 该文对东北人口流出问题直言不讳, 剖析政策上的因素、环境上的短板、待遇上的差距, “提出了疑问, 分析了问题, 回答了疑问”, 板子打在自己身上, 一针见血、毫不留情, 向社会各界传递了龙江求贤若渴的期待, 营造了爱才惜才重才用才的良好舆论氛围, 刷新了党报的存在感, 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三是创新方式, 理趣交融增强说服力。如果说策划选题只是解决了“说什么”的问题, 在创新表达上做文章则可以解决“怎么说”的问题。传递精神、解读政策、引领导向, 在坚持评论准确性和导向性坚定不移的前提下, 作者自由发挥的空间有限, 必须通过创新表达方式, 让党报言论言之有物, 这是增强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和传播力的必经之路, 也是《黑龙江日报》系列评论在创作中一贯注重的焦点。9月, 全省学习贯彻落实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入, 第三组系列评论更着眼于解决现实问题, 以“强信心闯新路振兴发展再加速”为核心观点, 旨在对经济社会发展总结亮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在坚定不移做好“三篇大文章”、“龙江丝路带”建设、产业项目建设、创新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等方面更加侧重。细心的读者会发现, 近一年来, 黑龙江的党报评论数量呈现增长趋势, 评热点、析难点、讲政策、讲理念, 从《唱衰龙江可以休矣》到《强信心闯新路振兴发展再加速》等评论文章, 《黑龙江日报》重磅推出的大型政论文风新颖, 立论鲜明, 气势磅礴, 准确有效地传播中央和省委精神, 发出先声, 受到好评。“发展的道路虽然漫长, 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方法就像‘舟’和‘桥’, 过河必须有‘舟’和‘桥’, 而‘舟’的运用, ‘桥’的架设又必须科学定位、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不论是新问题还是老问题, 不论是长期存在的老问题还是改变了表现形式的老问题, 要认识好、解决好, 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强我们自己的本领。”诸如此类在语气、语态、语式表达上让人耳目一新的表达方式, 有热度、有温度、有力度、有情怀, 引发了强烈的群体共鸣, 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四是打造品牌, 与时俱进增强影响力。2015年以来, “新东北现象”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 为提振发展信心, 发出主流声音, 《黑龙江日报》推出系列评论《怎样看待新常态下的黑龙江》, 客观分析我省面临的机遇和拥有的潜力, 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收到很好宣传效果。同年9月, 针对各种“唱衰东北”的声音, 《黑龙江日报》撰写《“唱衰东北”可以休矣》的评论文章, 文章见诸报端, 国内主要媒体立即转载, 网络媒体和手机移动端广泛转发扩散, 形成广泛社会影响, 发挥了巨大而有效的舆论导向作用, 也再次印证了党报评论这一品牌的强大舆论影响力。多年来, 《黑龙江日报》一直致力于培养打造一批理论功底深厚、专业素养扎实的评论员队伍, 创作出一批又一批具有深刻影响力的评论作品。一是评论员接地气、下基层。新闻评论写作是融采访、写作、编辑于一体的综合性表现手段。党报要想加强舆论引导力, 就要把记者推到一线, 去感受去领悟。在撰写推进会系列评论之前, 评论员就下基层“捞活鱼”, 先参与新闻报道, 然后写评论, 全程感受, 升华思想认识, 写出了更具针对性和建设性的评论。二是刊文注重时效、讲究火候。党报评论在立论上, 要抓住事件的焦点与内核, 该快的要快, 该准的要准。要抓住涉及振兴发展的全局问题、广大群众关注的现实问题, 找准切入点、聚焦点, 对敏感问题把握节奏、顺势而为, 防止恶意炒作;对原则问题针锋相对、据理力争, 争取最佳效果。三是融合新媒体、增强辐射力。充分利用黑龙江日报手机党报、黑龙江日报微信客户端、黑龙江新闻网、黑龙江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政北方”等新媒体矩阵, 让党报评论“一方生成, 多方传播”, 在更大范围、更大领域发挥持续影响力, 让手中金话筒的声音传得更远。
摘要:党报评论被称作党报的灵魂和旗帜, 是党报最有力的思想武器。在众声喧哗的时代, 党报评论有责任、有义务担负起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之重任。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48字”要求落实到每一篇评论之中, 就要始终坚守党性、观点为王、创新方式、打造品牌, 以逻辑缜密、入脑入心的说理艺术, 不断增强主流叙事的引导力、传播力、说服力和影响力, 为党的事业鼓与呼, 凝聚最大发展共识。
关键词:党报评论,导向,思想力,传播力,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胡文龙、秦珪、涂光晋著.新闻评论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5月
[2]孙洪霞.新传播格局下党报新闻评论创新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文学院, 2012年6月
[3]曾军.党报评论的创新:《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专栏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 2009年6月
主流导向论文 篇2
关键词:主流文化,困境,重塑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进程中, 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文化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更不容忽视, 特别是反映着国家的根本意志、文化趋向和价值观的主流文化。它的积极功能的充分而全面的发挥是保证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的精神因素, 也是促进当代中国社会顺利转型、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力量。
一、主流文化面临的困境
1、主流文化面临的国际态势
(1) 近年来,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网络、外交渠道、报刊杂志、广告、电影、电视、艺术表演、名人演讲、学术研讨会、美国之音广播、组织基金会等各种途径等, 对中国大量宣传西方的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 诋毁和批判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
(2) 宗教渗透作为西方文化渗透的一个方面, 主要表现为以宗教交流、传播为掩护, 以宗教信仰自由为借口, 使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从西方社会渗进来, 浸透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土壤中并将其逐步社会化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占领和控制社会主义思想阵地, 消融和瓦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影响和同化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人民, 干涉宗教事务, 破坏祖国统一, 颠覆社会主义制度。
因此, 没有理由可以预期, 在未来, 这方面的活动会被自动终止。因此在全球化浪潮汹涌而来的时刻, 我们必须不断加强“文化自觉”, 从而客观、全面、清醒地分析中国主流文化的处境, 才有可能将中国文化引向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惠及本民族大多数成员的大道和坦途。
2、主流文化面临的国内困境
(1) 大众文化的“三俗”化倾向冲击主流文化的认同
目前我国出现的大量“三俗” (庸俗、低俗、媚俗) 文化, 面对这些三俗文化, 民众是什么态度呢?人民论坛杂志曾联合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人民论坛网进行了网络调查, “您对低俗文化的态度如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47.6%的受调查选择了“十分厌恶, 主动抵制”;20.3%的受调查者选择了“反对低俗, 但也偶尔参与”;17.4%的受调查者认为“低俗文化可有可无, 与我没有多大关系”;14.7%的受调查者认为, 只是“一种娱乐方式, 经常消费低俗文化”。由此可见人们对低俗文化又爱又骂。爱, 主要缘于低俗文往往能消解压力, 给人感官刺激;骂, 主要在于低俗文化颠覆了人们的价值观、冲击着社会道德底线, 且混淆文化视听。
(2) 大众对主流文化的逆反心理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主流文化经过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 也表现出了前所未包容性和多样性, 主旋律的弘扬与“多样化”的实施并行不悖。在这一互动过程中, 主流文化并不是无所作为, 而是通过各种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对大众文化的有效的调节和意识形态的统一, 然而这种调节远没达到理想的目标, 目前两者之间的失调、摩擦和对峙现象是相当突出的。
(3) 网络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消解
作为一种新兴媒体, 互联网是一个思想文化阵地, 是国家对内对外宣传的重要舆论阵地, 是弘扬社会主流文化的又一主战场。然而,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由于传播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与传统媒体相比, 网络传播多样性和交互性的特点使传受者的个体能力大大增强, 极大地分散了舆论的社会整合性, 导致文化自由主义盛行, 进而促使文化发展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因此, 网络对社会的消极影响比传统媒体更为广泛、更为深刻。
二、主流文化的重塑
1、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主流文化重塑
第一,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倡导和维护主流文化。第二,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反对和抵制落后腐朽的文化。
2、以主流文化引导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无疑是一个社会中拥有最多的创作者和最多受众的文化, 它所传递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念、态度等能在最广泛的群体中传播, 从而产生广泛的影响和认同。“主流文化立足于人民整体利益, 体现人民的共同精神需求和共同精神利益;大众文化立足于部分人群, 体现该人群的精神需求和精神利益。虽然二者有整体和局部, 主体和补充的差异, 但从根本目的来讲, 二者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的精神利益。这是主流文化能够引导大众文化的根本”。
3、抓牢主流文化重塑中的主体要件
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参与社会文化生活的各阶层人群, 他们或是主流文化的直接建设者, 或是主流文化项目的消费者和评判者。各种非主体的物质力量是依托于人群的主体力量参与文化竞争的, 离开了人, 文化建设根本无从谈起。主流文化建设中的人才队伍建设、机构制度建设、媒体平台建设、产业规划建设、对象观念培育等问题都是落实主流文化地位的主体要件。
4、拓展网络传播的积极作用
首先, 在网络文化领域, 我们要继续立场坚定地大力弘扬主流文化。通过网络平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讴歌颂扬体现时代精神的英雄模范人物, 揭露和批判落后愚昧、低级庸俗的娱乐思想和行为。
其次, 提高网络传受者的综合素质。网络从业人员在增强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 需要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政策学习, 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 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培养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再次, 由于网络传播的特殊性, 对其管理难度很大, 但只要正视传播规律, 改进传播方法, 适应网络特点, 办出网络特色, 我们必能拓展网络文化传播的积极作用, 最大限度地遏制其消极方面。
5、以“公平正义”为抓手, 推广中国主流文化的普世价值
以艺术为目标的文化生产, 拒绝商业和世俗, 对抗权力和权威, 是一种追求自律的“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化行为。根据周凯对欧洲、美国文化产业及其核心价值观的建构、融合与战略传播的分析, 可以看出发达国家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已经建立了各自不同的文化领导权, 占据了文化霸权的有利地位。面对现状, 中国亟需做的不是重走西方路、夺取文化霸权, 而是要以核心价值体系建立新型文化领导权。
参考文献
[1]许士密.大众文化和主流文化、精英文化良性互动机制的构建[J].求实, 2002, 6.
[2]邓楠.论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主流文化建设[J].湖南社会科学, 2009 (6) .
主流导向论文 篇3
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
有关于主流媒体的定论, 至今仍然众说纷纭, 未得到广泛认同的答案。在传媒发达的欧美国家, 主流媒体主要指以严肃、深刻著称的高级报纸, 例如《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 此类报纸均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与良好的口碑。我国的主流媒体主要是关注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 面向社会主流人群, 代表主流的社会声音和意识形态, 具有较高认知度和公信力的权威媒体, 例如《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各大中城市党报、新华网等。
概括来说,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周胜林教授认为, 媒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才能成为主流媒体, 即有较大的发行量、收视率;有较多的广告营业额;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1) 也就是说, 要做到政治主流、经济主流、社会主流三个方面, 才可称得上是主流媒体。
与此相对的非主流媒体, 是近年来逐渐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 丰富人们的生活、改变人们的思维习惯、给予主流媒体有力补充的重要媒体。甚至某些都市类报刊、各类网站、期刊读物等非主流媒体在市场份额中占到很高的比例, 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无所不在的媒介力量。相较于主流媒体, 非主流媒体在传播硬新闻、承担社会责任、引导社会发展方向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不过, 在媒体主流化大潮的影响下, 许多非主流媒体也纷纷扛起了迈向主流媒体的大旗, 其中以各地都市报的迅猛发展为代表, 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主流化倾向。
读图时代的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都选择大量使用新闻图片, 不过在报道众多新闻事件时对于新闻图片的选取却有同有异。
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使用新闻图片的相同点
从传统的“文以载道”到今日的“图以载道”, 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纷纷频繁地大面积登载新闻图片, 使用图片的相同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报道重大及突发新闻事件。对于重大新闻事件和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是考验媒体的新闻敏感度、应急机制和运营成熟度的重要标准之一。我们都还记得海湾战争成就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 , 也记得香港凤凰卫视在美国“9·11”恐怖袭击案发生的那一刻起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直播的壮举。新闻图片在媒体的相关报道中形象、直观地提供给受众以文字和语言所不能涵盖的信息。
随着新闻专业的不断发展和新闻事业的不断成熟, 新闻从业人员对重大新闻事件和突发性新闻事件的越发重视, 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非主流媒体, 在应对重大以及突发新闻事件时都毫不犹豫地选取新闻图片来帮助报道。除了普遍意义上的功能和作用外, 新闻图片在此类新闻事件的报道上能够以无法比拟的现场感、表现力、冲击力来展示颇具感染力的视觉效果。在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后, 媒体首先要做的就是让人们了解事件的严重程度, 新闻图片的直观使其成为必不可少的报道手段;而突发性事件的发生迅疾又让人措手不及, 容易导致社会恐慌与流言四起, 而使用新闻图片可以将事实真实地展现给受众, 让人们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可以稳定民心。
比如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新闻报道, 包括了开闭幕式的宏大场景、每日夺牌选手的精彩瞬间、狂热的各国体育爱好者等有强烈代表性和新闻点的图片被主流媒体及非主流媒体登载和使用, 无论是党报、经济报、都市报, 央视、省级卫视、地面频道, 还是大大小小的网站、手机报, 有关奥运会方方面面明快艳丽的新闻图片处处可见。这些新闻图片将一个和谐、绿色、文明的北京形象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有时比几万字洋洋洒洒的介绍文章效果更佳。又如我国近几年发生的三次特大自然灾害———2008年的四川汶川地震、2010年的青海玉树地震以及同年的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 作为突发性新闻事件的典型代表, 在事件发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 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给予持续的关注和连续的报道, 现场的受灾情况、搜救进展、生命的成功挽救、社会各界的爱心捐助、国家领导人的亲力亲为等生动画面都被定格在新闻图片中, 全国同胞与世界人民通过一张张感人肺腑、触目惊心的照片将心与心紧紧地连在一起, 共同为灾区人民祈福并伸出援手。
头版新闻图片的比例增加。在同类媒体竞争激烈、新兴媒体强势攻占市场的压力下, 以报纸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和非主流媒体为了留住读者, 让读者产生翻开报纸将新闻看下去的欲望, 选择在头版放置新闻图片呈现增加趋势。严肃的党政类报纸也需要使用新闻图片作为吸引读者、配合文字报道, 甚至主导信息传递的一种手段, 更不用说制作得明快抢眼、面孔诱人的小报、都市报了。
《人民日报》2010年10月5日的头版登载了五张新闻图片, 标题分别为《温家宝出席亚欧首脑会议开幕式并致辞》、《温家宝会见法国总统萨科齐》、《假日旅游掀起高潮》 (两张图片) 和《18流派传人尽现京剧神韵》。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上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十大报纸之一的《人民日报》, 是主流媒体的首席代表, 更是中国第一大报。于头版有限的空间和版面放入五张新闻图片这一举动就足以说明其图文并举的理念和决心。
新闻图片压倒文字成为重要信息源。新闻图片使用之初, 主要功能是作为文字信息的补充, 使读者更直接、快速地了解新闻内容, 外加美化版面、优化视觉效果。但是, 在快速消费时代, 冗长的文字新闻或者电视中主持人滔滔不绝的陈述已无法吸引受众长时间耐心的关注, 粗略地翻阅每一版报纸、随意地控制手中的遥控器按钮、轻轻地点击鼠标, 人们选择性的增多和主动权的增大使得媒体人员不得不做出应对。于是, 新闻图片逐渐压倒或取代文字成为最重要的信息源, 它的作用不再只是辅助, 而是主导, 简短的文字和说辞成为图片的释义。我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报纸上颇为震撼和详细的大幅新闻图片和边上的小字说明, 电视新闻中占满整个屏幕的图片和主持人的几句简短的介绍, 网站上文体明星的作品宣传与花边新闻的组图……这些在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中都屡见不鲜, 所以, 在读图时代, 我们既需要一双睿智的眼睛, 又需要一个灵活的头脑去看、去思考。
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使用新闻图片的不同点
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在使用新闻图片的许多方面存在差异,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新闻图片的时效性不同。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鲜、即时的信息资讯才具有新闻价值, 新闻图片作为新闻报道的体裁之一也是如此。在时效性方面, 非主流媒体的新闻图片往往存在滥用过往的资料图片、时代性不足的缺点。部分编辑在选用新闻图片时以应付的心态在资料库中搜寻与主题较为契合的图片拿来使用, 摄影记者也不勤于去捕捉。比如每年的春暖花开之际, 报纸上都登载冬去春来、百花盛开的所谓祥和图片, 年年如此, 连图片都懒得更换, 毫无新意和价值可言;又如一些非主流网络媒体, 为了吸引眼球, 一旦有爆炸性新闻爆出, 就立即寻找旧图片配以文字报道, 抢占市场先机, 省略了证实消息、采编、审核、把关等必要的制作新闻的过程, 反而会让受众因旧图而产生不信任和质疑的感觉。而大多数的主流媒体使用新闻图片时更加重视时效性, 这与其优良的设备和人员配置不无关系, 而且, 也只有从事件发生现场拍摄的照片才能够成为一条有价值的新闻内容, 让受众有切身体会之感。
新闻图片的内容和角度不同。对待同一新闻事件, 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着眼于不同的内容和角度。主流媒体担当更为重大的社会责任, 以弘扬正面形象、报道先进事迹、促进社会和谐为己任, 选择的新闻图片反映的也是宏大的、具有主题性质的内容;非主流媒体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发行量、收视率、浏览量就是生命, 在利益的驱动下会出现泛视觉化、缺乏深度的倾向, 选取的新闻图片流于表面、简单肤浅、强调个性、角度单一。
新闻图片的风格不同。从褒的角度来说, 主流媒体的新闻图片严肃、正统、精英化, 非主流媒体的新闻图片活泼、通俗、娱乐化;但二者也存在风格的缺陷, 主流媒体较为死板、恪守传统并重复性使用同类图片, 非主流媒体的新闻图片文化品位较低、追求刺激和短暂消遣, 较为苍白和浅薄。
主流媒体的一个例子是对新华社所发新闻图片的重复使用, 无论是刊登在报纸上还是在央视新闻中播放的照片都是源自新华社的转发, 没有更为新颖的视角, 从不同媒体渠道看到的新闻图片千篇一律令人顿觉索然无味。非主流媒体的个别新闻图片与暴力、色情“打擦边球”, 以感官刺激招徕大众, 庸俗而无品位。
新闻图片的质量不同。质量的区别源于几点:一是图片的来源不同, 多数主流媒体的新闻图片取自专业摄影记者的现场拍摄, 且有专业的新闻编辑进行整理;而有些非主流媒体使用非专业人群利用手机、普通相机等工具拍摄的图片, 画面的美学标准无从谈起。二是图片的真实性存在差异, 主流媒体有着良好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其新闻图片大多数是真实可信的;非主流媒体本身的娱乐消遣作用让受众对其真实性的要求并没有很高, 人们更愿意以轻松的心态去观看和阅读这类媒体的新闻。
结语
卢因的“把关人”理论告诉我们, 在社会存在的大量新闻素材中, 媒体的新闻报道并不是“有闻必录”, 而是一个选择和取舍的过程。新闻图片是新闻报道的体裁之一, 在读图时代成为重要的信息窗口, 主流媒体和非主流媒体在使用新闻图片时有同有异, 并互有优劣。认识总结出这些特点, 并在以后的使用中实现优势互补, 可以更好地利用新闻图片为新闻报道服务、为人民服务,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新闻和媒体的品质和影响力。
摘要:读图时代, 通过新闻图片获得受众的注意力是媒体的共识。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在使用新闻图片方面既有共同点, 又存在差异。本文对比分析了两类媒体中新闻图片的相同与不同, 并辅之以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为探索如何才能更恰当地使用新闻图片打下基础。
关键词:读图时代,主流媒体,非主流媒体,新闻图片
参考文献
①樊成:《论“读图时代”图片新闻的传播效应》, 《新闻采编》, 2005 (3) 。
主流导向论文 篇4
一、主流媒体较之非主流媒体
(一) 主流媒体
业内的人士把主流媒体也称之为“精英媒体”或“议程设定媒体”, 设置着新闻框架。由于主流媒体具有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功能, 具有一般新闻媒体难以相比的权威地位和特殊影响等特征, 因此被国际社会、国内社会各界视为党、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声音、主张的权威代表, 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与公信力, 由此可见主流媒体在国内外的媒体工作中都存在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
非主流媒体则是相对于主流媒体而言的, 不似主流媒体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报道与主流媒体相反的逆向思维, 不盲目跟随主流的发展, 富有个性, 超前或滞后于主流媒体。
(三)
从报道新闻上来看, 主流媒体相对于非主流媒体来说具有很大的公信力, 在党和国家领导下的主流媒体在无形中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对于公众具有更大的说服力。而非主流媒体发布的新闻权威性弱于主流媒体, 在接受非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时, 受众会不自觉地进行信息的筛选, 报道新闻的可信性遭到受众的质疑。但是也不能由此来判断哪些媒体是主流媒体, 哪些是非主流媒体, 就本文而言, 其中所提到的主流媒体是具有权威性的报纸及电视台, 而非主流媒体即不具备公信力及话语权的网络媒体。因此, 随着时代的变化, 各类媒体在运用新闻图片的题材和内容上也有所变化。
二、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在使用新闻图片上的相同之处
不论是主流媒体还是非主流媒体, 他们都有着新闻媒体的敏感度, 在新闻图片及题材、内容的使用上会有相同的选择。
(一)
对重大新闻及其相关事件进行及时的关注报道。当有重大事件发生时, 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都会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报道, 体现出了他们对重大新闻事件一致的关注度。比如在4月20日发生的雅安地震, 及前段时间扩散的禽流感, 或是国外的各类重大新闻, 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都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报道, 并且加之图片详解, 以图片配合文字, 对新闻及相关事件进行报道, 不仅可以让受众感受到强烈的现场感, 又会以图片引发受众对事件真实的感受, 此刻新闻图片就发挥了巨大的优势, 图片所包含的巨大的信息量就会不断传达给受众。
(二) 对同一件事有相同的认同感。主流媒体与非主
流媒体在关注关系国家利益和人民荣誉感的新闻事件上会表现出一致的认同感, 即其情感方向具有一致性, 虽然两者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不同, 但是有关人民利益的事最能唤起受众的内心深处的情感, 引发共鸣。只要报道的内容相同, 其情感方向就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比如在报道钓鱼岛事件中, 涉及到了民族的荣誉感及国家的利益, 这时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就表现出了一致的认同感, 采用了基本相同的新闻图片, 即维护国家利益的图片。
三、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在新闻图片选择上的差异
上述是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两者在选择新闻图片上确实拥有共同点, 但是两者的差异也确实存在。
(一) 不同的新闻图片的使用数量。
对于同一个新闻事件, 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在使用新闻图片的数量上大有不同, 这就是两者最大的差异所在。电视媒体和报纸类媒体作为主流媒体的主要表达方式, 在使用新闻图片时只选择少量的、具有代表性的图片, 使新闻富有价值和震撼力。而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非主流媒体则发布许多图片, 虽然这些图片与新闻息息相关, 但是不是每一幅图片都那么能震撼受众的心灵, 但是受众还是会选择接受这些图片, 即使没有经过构图和用光方面的处理, 对于受众来说更具有真实性。比如在4月20日发生的四川雅安大地震, 作为主流媒体的《大众日报》和央视各频道, 只选择了更能表现灾区现状的几张典型图片, 而一些网络媒体则是播发数量较多的图片, 不需要更多的文字, 仅图片本身大家就会知道灾区现在发生着什么。因而大数量图片的使用是电视频道和纸质媒体所做不到的。
(二) 报道的新闻角度和新闻内容不同。
主流媒体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下的“正式”媒体, 其报道的新闻角度和新闻内容总是关乎国家利益和人民权益的, 而且新闻内容和新闻图片都是在上级的统一派发下发布的, 因此同样的新闻图片如果受众在某报纸上看到过, 那么他们可能在电视节目上也会发现, 这就体现了主流媒体在新闻图片的使用上存在单调性。而对于同一则新闻, 非主流媒体则会大批量地配发图片, 不仅是关于新闻事件的, 与其有关联的其他图片也会充斥其中, 使得受众获得的信息量增加。
(三)
时效性和专业性不同。对于同一则重大新闻, 不同媒体内的新闻记者资格不同, 专业性也不同, 因而主流媒体报道的新闻都是头条的、独家的, 且能够在第一时间报道出来, 非主流媒体报道的则是民间流传的或者转载借用别处的新闻, 真实性与专业性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参考文献
[1]林晖.中国主流媒体与主流价值观之构建[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 (02) [1]林晖.中国主流媒体与主流价值观之构建[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 (02)
[2]齐爱军.什么是“主流媒体”?[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1 (02) [2]齐爱军.什么是“主流媒体”?[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1 (02)
主流导向论文 篇5
在中国古代,官府不仅垄断一切政治资源,而且不允许社会上有自由的言论出现。官报毫无疑问是政府意志的体现,民间报刊也不敢越雷池一步。而且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并没有机会接触到包括官报和民报在内的报纸。由于报纸本身数量稀缺,也就不存在划分主流与非主流的问题。
我国的近代报刊,是在西方殖民者进入中国以后,在其影响下创办起来的。在这以后,中国人逐渐有了自己的报刊,并发展出了独立的新闻传播事业。19世纪初叶以来,曾经涌现过名目繁多的各种类型的报纸。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中期以前,中国社会一直动荡不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难以确立,各种思潮在以报刊为载体的舆论领域中交锋,其中虽然不乏一些一时占舆论领导地位的报刊,但总的来看,其兴也勃焉,其亡也速焉。在这一时期并没有形成有持久影响力和很高权威性的主流的报刊。
回望1949年以来的中国新闻事业史,在这60多年中,新中国新闻事业史形成了自己的主流媒体,它们是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机关报刊、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其中,中央新闻媒体又是主流媒体的核心。在广播电视尚不普及的年代,报纸是人们最容易接触到的传媒形式,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党的报刊是享有崇高威信的主流媒体。而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事业又有新的进展,在1990年代以后,更是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中国传媒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出现了“都市报现象”。由于其对社会和文化发展规律的适应性,都市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报业营销记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并重。
但由于都市报对于刚刚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传媒界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很多领域尚缺乏规范,大量的报刊为提高营销业绩而模仿早期某些销售量大的报纸,甚至片面、盲目地迎合读者的某些低俗需要,完全背离了都市报丰富人民文化生活、促进信息交流的初衷。
消费社会的商品生产和销售,有着和前消费时代不同的文化逻辑。具体表现在对商品的品牌效应的高度重视;商品的品牌逐渐演化为一个符号而成为市场的依据,弗里德里克·杰姆逊(Frederic Jameson)把这样的现象称为“商品的物神化”。[1]一个城市的多份都市报现象,那是生产技术处于同一水平的不同生产上,在缺乏品牌优势的前提下就会形成互相挤压之势,恶性竞争就不可避免。正确的运作方法,则是一方面通过报道内容和形式的变革,使都市报迈向主流传播,同时使自己的主流传播形象逻各化。杰姆逊在论述商品的逻各化时说“在广告中出现的标语、一组词或字现在已经被一个特定的字所代替,广告界用来描述这一现象的字是“逻各”(logo),肯定与希腊文“逻各斯”(logos)有一定联系。逻各指的是商标符号,或是那一小张画。”[2]逻各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商标,逻各化不仅仅通过图标的设计就可以实现的,更主要的还是商品无形资产的积累,社会信誉的长期积淀。
基于这种情况,有的都市报开始提出主流诉求,以提高都市报的社会形象。华西都市报前总编辑席文举认为,都市报的初创阶段出发点比较低,档次不高,没有进入主流,只能在报业的较低层次徘徊。要摆脱低俗化和低层次竞争,就要做“主流媒体”,而“主流媒体的核心就是要有权威性和影响力”。1999年底,华西都市报提出了“迈向主流媒体”的口号,之后得到许多有相当实力的都市报的响应。
“迈向主流媒体”的提出,一方面清晰地表达了都市报需要走出困境的呼吁,表明都市报应该是通俗而不低俗,服务大众而不是庸众的现代城市报纸。但是另外一方面,也忽略了主流媒体并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概念,并不是一个可以通过贴标签而获得的身份。因而,迈向“主流媒体”的思路,实际上步入了一个误区。
二、国内学者对“主流媒体”的论述
国内学者对“主流媒体”有许多论述和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周胜林认为“主流媒体是影响力大、起主导作用、能够代表或左右舆论的省级以上媒体,主要是指中央、各省(市、区)党委机关报和中央、各省(市、区)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其它一些大报大台。”[3]喻国明认为“主流媒体就是关注社会发展的主流问题,成为社会主流人群所倚重的信息来源和思想来源的高级媒体。”[4]邵志择认为“主流媒体就是依靠主流资本,面向主流受众,运用主流的表现方式,体现主流观念和主流生活方式,在社会中享有较高声誉的媒体。”[5]王国庆认为“主流媒体就是承担重要的宣传任务和功能,覆盖面广,品牌性强,影响力大的强势媒体”。[6]
综观国内学者对主流媒体的界定,在用“主流媒体”这一概念来解说中国新闻历史与现状以及对未来发展的预期中,有很多难以回避的问题。他们把主流媒体的定位标准确定在媒体的行政级别、传播的内容、发行量、政治性等等方面。虽然看到了媒体影响力的很多相关因素,但如果把符合这些标准的媒体称为“主流媒体”则显得过于草率。因为这些指标都是诉诸媒体本身而没有把它作为一个传播过程来综合理解。
首先,“主流媒体”正如很多学者引证的那样,是一个西方新闻学的概念,它是在西方新闻实践的基础上,基于西方“主流社会”的依托而提出来的,在很多场合实际上是指“严肃媒体”,以区别于那些纯粹以娱乐、猎奇为目标甚至道听途说、传播低级下流文化、不负责任的媒体。但是,新中国的新闻事业历程并没有出现过“严肃媒体”与猎奇媒体的巨大分野。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都市报,也仍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负责任的报道人们关心的生产生活,是党的新闻事业的组成部分。只是在报道范围、方式上变得灵活而已,所以,要套用西方的“主流媒体”概念来言说当下中国的新闻实践是有困难的。
其次,就算简单地按照将党报党刊视为“主流媒体”,将都市报系列视为“非主流媒体”的分类,也难以解释二者在传播效果上的差异。刘冰、孙琦指出:“主流媒体没有‘终身制’。党报不因其先天主流性而成为主流媒体,但是党报又具有成为主流媒体的传统优势条件。党报的主流媒体定位应当是办成高质量大众报纸,而不能一味将眼光瞄向所谓高端读者群体。”[7]这就是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流媒体”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一个媒体可能过去是主流媒体,现在不是,也可以过去不是主流媒体,现在是。甚至有可能出现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受众集中关注于某一媒体,使得它成为临时性的“主流媒体”。因此,主流媒体这一概念在中国新闻实践条件下就失去了它的学理价值,因为它甚至不能稳定地自我界定。
第三,正是由于对“主流媒体”的界定和认识存在诸多误区,国内有的都市报提出“迈向主流媒体”的发展思路,在实践上也必然存在误区。比如,误认为多加一些党政新闻的含量,多一些新闻的硬性诉求,减少一些民生新闻,报纸就更像“主流媒体”。而实际上,这是将都市报定位更加模糊了。如果说主流的媒体就是时政新闻比例高的媒体,这不过是想将都市报党报化。这种把都市报拉回到传统党报发展的道路上的思路,不仅抹杀了都市报通过多年经营而获得的平易近人的报纸形象和品牌价值,也忽视了读者对多元化新闻产品的现实需求。没有将党报的优势和弱势区分清楚,盲目以不恰当的方式来缓解都市报的主流焦虑。将都市报党报化,不仅不能使都市报主流化,还可能使都市报丧失特色失去读者,也不利于促进党报的改革与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重新寻找合理的思路,来厘清新闻传播的主流问题。
三、从“主流媒体论”到“主流传播论”
经过上面的分析,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主流媒体”的概念既不符合我国的报业实践,也难以解释传播效果。但是,新闻学界对主流媒体的讨论仍然是有意义的。因为,在都市报现象兴起以前,我国的报纸种类比较单一,也就不存在划分所谓主流与非主流的问题。当都市报在新世纪初面临着下一步发展的时候,这个问题才变得重要起来。新闻学界对主流媒体的讨论,已经触及到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比如,不少学者都开始重视从传播效果来看问题。但是,只重视传播效果,或者说唯效果论,也会陷入另外一个极端,它无视传播的主体与过程,无视对传统意义上的“主流媒体”在新中国新闻实践中形成的主流地位。因此,合理的考察媒体的因素,应该是“传播质量”,因此,在讨论媒体主流与否的争论中,与其将重心放在媒体上,不如将重心放在以传播过程、传播效果为体现的传播质量上。基于这样的认识,“主流传播”的提出就势在必行了。
在“主流媒体”的讨论中,虽然重心一直都在媒体身上,但是离问题的核心只有一步之遥,不少观点仍然具有借鉴意义。比如,参与讨论的学者多数都认同主流媒体应该具有下列特征:影响力大、公信度高、具有权威性、读者对之有依赖性、读者层次高、重要事件相关度大。此外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发行量和广告业务的多寡也应该成为标准。
但是,要从根本上厘清问题,在承认我国与西方传媒基本差异的前提下,从学理上阐释清楚媒体的主流与否的问题,还是要从以传播质量为考察要点的“主流传播”上来。因为中国媒体与西方媒体有着本质的不同。我国的所有媒体,从性质上说,都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大众传播工具。各级机关报是如此,各类晚报,都市报也都是这样。把各级机关报纳入“主流媒体”范畴,把晚报、都市报系列归为非主流“小报”,这是一种不符合国情,不恰当的分类法,“会给报人办报和读者造成困惑”[8]。从本质上说,大众化报纸与“主流媒体”没有绝对的分野,有的只是办报操作方式上的不同,报道视野的不同,报道角度的不同。所以区分“主流媒体”与否,从新闻史论的角度上说,就没有彻底的厘清问题。但是,在实践中,确实有的报纸在读者中享有盛誉,确实有的报纸消息权威、公信力高。此前有的学者将它们解释为西方式的“主流媒体”,而实际上,它们是中国特色的“主流传播”:它们虽然不是西方意义上的“主流媒体”,但是以之为目标,或者部分的完成了这一目标。从消息的来源、传播的设计策划、传播的效果、影响的人群、历史责任感等等方面,都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从而显著区别于一些只是满足于传播消息,对读者的接受效果不够重视的报纸。
建立主流传播的概念,就是将论述的重心从媒体的单一视角转移到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进程、传播客体、传播效果的全面考察上来。从信息时代交互式传播网络中,寻找、识别、建立、使用其中起到主流作用的传播现象和事实,从而从主流媒体的争论中跳出来,实现高水平的舆论引导和新闻管理。
那么,一个传播完整过程要在社会上起到主流的影响作用,需要哪些因素的保证呢?尽管不少报纸都先先后后提出要迈向“主流媒体”,或者宣称自己就是“主流媒体”,但是,却存在不少误区。如北京某报在成立大会上,负责人在演讲时这样论述:“本报的读者是北京地区副处级以上政府公务员、国内外大中型企业中国总部部门经理以上管理阶层,泛文化产业有成就的专业人才,商场上的成功人士,各国驻华使馆外交人员,有房有车的市民,深居简出的退休高官,收入可观的自由职业者,奋发向上的有为青年和大学生,海内外来京的办事出差旅游并且养成了看报习惯的人士,年富力强,中坚力量,成长阶层,活跃分子,实力人士。”[9]从这个论述中不难看出,该报的主流诉求主要集中在读者层次的片面追求上。毋庸置疑,如果把这个群体视为一个圈子的话,上述人群在社会上确实属于广义的精英阶层,对社会的影响力确实较之圈外的人们要大。如果再深入挖掘这一诉求的背后,这家报纸可能更加看重这一人群的高消费倾向,培育或者说生产这一读者群,实际上是为了生产一个广告受众群来吸引广告业务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经济效益。但是,对于主流传播来说,只是将读者层作为衡量标准还远远不够。因为这个主流读者群体都是有知识有思想有权力有经济实力的人,要影响他们并非易事,如果报纸不能影响读者的思维方式、价值判断乃至生活习惯,那么就不能定义为较高的传播质量,仍然没有实现主流传播。如果没有传播质量的控制,谁也不能保证读者购买报纸的动机究竟是为了阅读并作为自己的生活的一部分甚至行动指南还是为了垫坐或者仅仅为了将百元大钞化整为零。对传播内容和效果、影响的追求才是更为根本的策略。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界定主流传播:影响力、公信度、权威性、依赖性、读者层、重要事件相关度。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考察这些因素的背景是传播过程而不是媒体。这实际上也是以前媒体中心的单向传播模式从多网点交互传播模式转型的需要。当一个传播过程能够满足上述诸因素,这就是一个主流传播现象。这样的界定打破了“主流媒体”的终身制,如果一个媒体无视传播过程中这些因素,它就不可能实现主流传播,“主流媒体”更是无从谈起。而有的报纸,传统上认为不属于“主流媒体”的报纸,比如都市报、晚报,如果很好地完成了这样的传播任务,它就实现了主流传播。同时,传统的主流媒体,如果能够从这里盘活资源,改变观念,重视主流传播的实施,就能迅速占领舆论阵地的制高点。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主流传播”的概念更加客观公允,也能更清楚地说明当前我国报业的现状和走向。
目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强调舆论导向的作用。而舆论导向的契机,正是主流传播的契机。新闻业和舆论的宏观调控,正是主流传播最关注的核心问题,它一方面试图通过从引导媒体的自发秩序中去形成社会的主流传播渠道,另外一方面,要建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主流传播之间的紧密联系,主流传播必须要能够承担起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稳定的堤坝作用,同时还要能够灵敏的感知反映和传递社会意识形式的变化,使媒体的功能从单项的传播变为多向的交互式运动,使媒体真正成为承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平台。值得注意的是,新闻业的宏观调控,也就是主流传播的建立,将主要不再依靠政府指令而实现,政府应该成为一个高效率高素质的舆论引导人,应该灵活而有原则的使用舆论引导和新闻生产的规律,通过新闻业市场竞争,和对受众需求的准确把握的基础上,以类似于市场调控的方式来实现舆论的调控和引导。在这方面,都市报有相对较长时间的市场实践,对中国受众的市场需求有一定的经验和长处,重视新闻业的产业化因素,也是我国新闻管理部门思想解放的新阶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认识,与之相适应的主流传播理论将更有利于我们看清目前的媒体生态环境和媒体在社会意识形态承载方面的巨大作用。
摘要:一直以来,国内对主流媒体的界定和认识都存在诸多误区。“主流媒体论”的概念,既不符合我国的报业实践,也难以解释传播效果。因此,在讨论媒体主流与否的争论中,应合理地考察媒体因素,将重心从媒体的单一视角转移到从传播主体、待播内容、传播进程、传播客体、传播效果的全面考察上来。“主流传播论”的提出,体现了从信息时代交互式传播网络中,寻找、识别、建立、使用其中起到主流作用的传播现象和事实,从而从主流媒体的争论中跳出来,实现高水平的舆论引导和新闻管理。
关键词:报业,主流媒体,主流传播,误区
参考文献
[1][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99页。
[2][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99页。
[3]周胜林:《论主流媒体》,《新闻界》,2001年,第6期。
[4]喻国明:《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1月20日。
[5]邵志择:《关于党报成为主流媒体的探讨》,《新闻记者》,2002年,第3期。
[6]王国庆:《中华新闻报》,2001年11月3日。
[7]刘冰、孙琦:《党报的主流媒体定位及其思考》,《唐山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8]曹山旭:《似是而非的”主流”“非主流”说》,《新闻前哨》,2003年,第11期。
打入公司主流群体 篇6
成林琳是一个很好强的人,自认为人际沟通能力很强,但是她最近到一家广告公司做业务代表工作,她的自信心遇到了挑战。第一天上班的时候还不错,遇到几位新同事,大家很开心。但是几天下来,接触实际工作后,她发现公司几位年纪不过25岁左右的老员工对新来的同事很是冷淡,话较少,很客气,在需要的时候不大会主动提供帮助,甚至有些故意为难的感觉。而老员工之间却是有说有笑,相互体谅,尤其是下班之后和周末,经常一起加班或消遣。她明显地感觉到自己遭遇冷落,其他几位新同事也有同样的感觉。她耐着性子和他们交流,试图和他们拉近距离.但是成效甚微。有一位新同事准备放弃了,她也在考虑,要么是进入主流群体,要么是放弃,她需要做出抉择。
找寻未能进入主流群体的原因:造成“圈外人”,不能融入主流群体的原因是自己的问题、公司的问题还是他人的问题?
原因类型:自己的问题
有的人出现“圈外人”的感觉,是因为他的工作技能不符合工作的要求,造成和其他人适应不良;有的是因为工作风格太个性化,和公司文化格格不入,引起他人的抵触情绪;有的是因为对人过于谨慎,其他人不知道如何与之交流和合作等等。
解决方案:如果是个人的问题,你需要首先看清自己,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在这样的岗位上发展,以及自己的特点给他人产生了什么负面影响,然后,选择是走是留,留下来就需要从“我”开始,改善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得到更多的正面反馈。
原因类型:公司的问题
有的人工作职责模糊不清,别人不知道他的具体工作,当然无从配合;有的是因为领导管理能力有限,不能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职员相互之间更多地是用义气来合作;有的是因为公司发展到一个特殊阶段,正是人心不稳、议论纷纷的时候,对新的事物总是持有一种猜疑和排斥的态度等等。
解决方案:如果是公司的问题,你需要判断这些问题是暂时的,还是非暂时的,在这样的公司中自己的角色是什么,将会遇到哪些问题,可能需要花费多长的时间才能够接受并融入这种现实之中等等,然后决定是走是留。一旦决定留下来就需要发挥自己的适应能力,在公司中很好地与人合作。
所以,如果主要原因在于个人和公司管理,那么你首先要做的事情不是进入主流群体,而是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原因类型:主要原因在于他人
解决方案:如果你已经决定应该留下来并希望进入主流群体,那么就要涉及到下一个议题——树立进入主流群体的理念。
很多人不能够进入主流群体不是因为技巧和方法的问题,而是理念的问题,人们会依赖过去的老经验来评判现在的情况,并可能产生一些影响自己尽快融入主流群体的想法。
——”我过去在好几家公司做过,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新同事总是得到更多的关怀,因为陌生嘛,对工作不熟悉.怎么能够不搭不理呢7这不是影响工作吗7”
——”好长时间我都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没有人告诉我,似乎有些防着我,你想他们肯定是个怕我砸了他们的饭碗,那我也只好敬而远之了,省得麻烦。”
——“我是从一个小公司跳到这个大公司的,原来人们也说这种公司人情冷漠,所以我只好入乡随俗,冷冰冰地工作了。”
◆在进入主流群体的问题上,有个时间问题,一般需要3—6个月的时间,所以在这个阶段不要因为表面现象使你放弃和主流群体的融合;
◆你对组织的期望越高,你适应起来受到的限制就越大,很多时候你过去的公司规模、公司性质、公司文化、你的角色、你的职责都发生了变化,你的期待也应当随之变化;
◆进入主流群体不是一个被动的事情,一个人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目的。但是这是一个需要技巧的工作,原来的交往“套路”不一定行得通,个人需要借鉴其他更加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来帮助自己。
介绍几种有效的进入主流群体的“招致”供你参考: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总是喜爱以下类型的人:那些信仰和利益与自己相同的人;有技术、有能力和有才干的人;具有令人愉快的品质的人,如忠诚,通情达理、诚实、善良等品质。所以建议你:首先注意观察主流群体看重的和遵从的观点,规范,以及他们各自的特点.然后,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场合把自己“讨人喜欢”的特点表现出来,表达自己和他们相似的观点、互补的能力、诚实勤勉的工作特点等等;还有,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同事,并尝试通过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
一个团体中有两种现象会影响你进入主流群体的速度:一是从众现象,即人们的观点和行为表现倾向于和团体保持一致;另一个是“多数忽视”现象,即人群聚集得越大,帮助别人的就越少,因为每个人都认为别人会去帮助.所以并不需要自己的救助行为。
主流群体中的冷淡和不支持可能不完全是大家对你的排斥,而是受了以上两类现象的影响,所以,建议你重点选择在主流群体中比较自信的、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多与其交往,一般和人单独相处时,对方从众的行为就大大减少。而且如果你坦率地表达你需要支持的态度,对方也容易产生提供帮助的动力。
你的主管领导的管理方式也是影响你进入主流群体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有的领导思路不清、交待任务不明确;有的领导说话少,对下属监控不够,放任自流;有的领导应付差事,心思不在现在的工作上;有的领导“家长制”作风严重,让下属没有自主权,这些都会影响你的工作表现、工作进度以及与其他人合作。所以建议你根据主管领导的管理特点,确定自己进入主流群体的主要方式和时机。
陈小姐是一个公司的行政助理,她发现自己的领导是一个做事认真、不爱说话、不善于组织的人,于是一个月之后,她采用“主动出击”的方式,一方面主动和领导进行交流,另一方面也让大家了解自己,但是她基本采用一对一交流的方式,这样既不让同事感觉到她的压力,又让领导省了沟通协调的麻烦。
这是一条普遍适用的人际交往的原则,不论在那里,提供帮助都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最有效手段。需要提醒你的是:
1.从小事做起。不要以为在大事上帮助别人才体现价值,其实人与人的交往是建立在小事的基础之上,这也是彼此接纳的重要途径。比如当你的同事从外面进来抱着重物的时候,你可以接一下手;当同事不在的时候,你可以帮助她接个电话并留下电话记录等。
2.从倾听开始。避免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让别人感觉到压力和无能,其实真正的帮助是让对方感觉到自我强大的帮助,所以注意在提供帮助的时候不要忽视了:要给对方宽广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