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导向型课程体系论文

2024-10-10

能力导向型课程体系论文(共12篇)

能力导向型课程体系论文 篇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开始注重“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和提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近年来的新兴专业,其人才培养致力于适应新世纪发展需要,培养具备扎实的管理学与经济学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熟悉劳动与社会保障实务操作,富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基于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能力导向型”课程体系改革,成为推动专业发展及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蓬勃发展的关键。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现状

社会需要和就业需求事关高校专业生死。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起步较晚,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也是在其他专业的基础上开展的。目前,各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主要是以教育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的4门大平台课程(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和4门小平台课程(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学)为核心进行建设。但发展至今,虽然专业建设有了较大进步,但课程体系的设计仍然存在不足。

一是缺少独立的学科特点,无法形成明确地发展目标和专业方向,在课程设计上没有考虑学生的就业趋势和现状;二是课程设计理论性太强,实践课程少。学生无法掌握足够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较差;三是各课程相互独立,缺乏整体性和内在关联。这一方面使得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欠缺。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能力导向型”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与原则

“能力导向型”课程体系改革遵循如下思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点突出课程设计和改革教学内容,加强素质教育,为专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作出贡献。所谓“能力”包括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通用能力是指“三能+一会”,具体包括“能写”(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能算”(具有较强的财务管理基础与计算机运用能力)、“能说”(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会管”(具备较强的管理技能与组织协调能力);专业能力是指通过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课程学习,学生能较好的掌握并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基础知识以及劳动与社会保障基础理论和方法,具体包括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的制度、政策与法规;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实务操作技能;掌握劳动关系管理、劳动争议处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等能力;掌握薪酬福利管理、员工关系处理、安全生产管理等能力;掌握保险营销、社会调查等技能等。

基于对“能力导向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能力导向型”的课程体系改革遵循以下双赢原则:一是通用知识与人文素质的双向提升原则。“能力导向型”的课程体系改革除了发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主导作用,还应加强对学生人文综合素质和独立解决管理工作业务问题的能力训练。要使得学生基本获取适应本专业工作需要的相关知识和较全面的人文与科学素养[1];二是专业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原则。“能力导向型”课程体系改革应秉承“锻炼学生、发展学生、提升学生”的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为目的,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

三、“能力导向型”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在明确改革的思路和原则之后,可以确定课程体系设置的模块以及相应课程。目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中主要包括了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以及选修课程[2]。通常公共课程由学校统一进行安排,主要包括大学语文、英语、高数、计算机等。专业课程则主要是经济管理类的学科,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等。在专业主干课程中主要是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以及社会保障经济学等。在实践课程设置中主要包括相关的技能学习和就业指导等。此外,学校还会开设一些社会模拟业务实习课程和管理实习课程等。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能力导向型”课程体系设置分为两大模块:一是通用能力模块。该模块分为公共基础课和教学实践课,确保学生拥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二是专业能力模块。该模块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拓展课,专业基础课涵盖了所需掌握的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保险学等基础理论和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有效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相关的制度与法规,精通实务操作技能等。而专业拓展课则以“自主选择”为主,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或学分情况而定。具体方案见表1。

此外,本课程体系方案特别在教学实践课中增加了与面试相关的课程,以期帮助应届毕业生顺利就业或更高质量的就业。其次,在专业拓展课中增加了与公务员考试相关的申论和行政能力测试,这一方面能够节约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成本,另一方面也能为应届毕业生从事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从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来看,虽然20门课程看似较多,但其涵盖了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保险学、社会保障学等多学科,其设置与通识教育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实际上,虽然课程数量不少,但可以在教学时间上做出相应调整,高等教育不仅强调老师创新性,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因此,每门课程的课堂教学时间可相应缩减,以32学时为准,个别课程可适当增减。

综上所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需要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的共同努力。“能力导向型”的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和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当前该专业在课程体系上存在的问题,促进人才培养能够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以及专业岗位的不同需求,使得培养富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目标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摘要:本文针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缺少独立的学科特点、理论性太强、各课程相互独立等缺点,提出了“能力导向型”的课程体系改革方案,确立了“三能+一会”的总体思路,树立了通用知识与人文素质的双向提升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双赢原则,并对该专业课程体系的具体设计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能力导向型,课程体系,改革

参考文献

[1]谭晓辉.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03):66—69.

[2]夏敬.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基于财经类院校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视角[J].考试周刊,2013,01(09):45—48.

[3]邵文娟,马,刘媛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J].中国市场,2014,02(06):110—113.

[4]朱梅.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如何提升就业能力[J].职业时空,2011,02(04):30—36.

[5]朱志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定位思考—以河南城建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0(12):85—88.

能力导向型课程体系论文 篇2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教育;职业能力;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是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培养“技术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在教学中是以“能力为本位”能力本位中的能力是指职业能力,而不是具体的岗位能力。能力本位的教育即以“取得从事某种职业工作应具备的能力”为主的教育而职业能力系统化是指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面向整个工作过程,把从业所需要的技能、知识、态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特别强调在培养职业专门技术能力的同时培养关键能力、基本素质。对职业能力培养进行分析、设计、实施、评价等,从各个方面构建完整的职业能力系统,这是高职教育的根本目标。从这一特征出发,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必须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全新道路——产学结合、突出职业特色、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构建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体系。

1、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的意义。

高职教育的课程设计应以满足产业界的要求为宗旨,即以就业为导向,以新的职业能力内涵为目标构建的系统化课程。称为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它是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观。将课程与职业密切联系起来,采用行业的能力分析和职业分析方法,制定出职业一学习分析表,把职业能力要求转化为课程目标,在明确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开发出专业课程。形成以职业能力为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并进行科目课程设计。

所谓就业导向,是指课程设计指向工作需要而不是学科系统,即根据未来所从事工作的需要设置课程内容。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的课程观集中体现在就业导向上。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课程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生产服务。

国家经济建设在一定的时期内有其重点。对岗位能力就会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此。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就应该满足社会对不同岗位能力的需要,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生产服务。

(2)课程为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服务。

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在生产建设第一线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人才,使毕业生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就应体现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关键能力的培养,为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服务。

(3)课程为个人发展服务。

对于我国当前国情来说,毕业生就业不仅是自己职业生涯的基础,也是今后个人发展的基础,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也就是为个人发展打基础,因此就业导向的课程观也是人本本位的重要体现。

职业能力概念包括了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两部分,职业专门技术能力指完成主要职业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专门技术能力,主要是运用专门技术和掌握该技术所需的基础知识从事职业工作的能力,包括技术要领掌握的熟练程度和一定的经验积累以及综合运用技术从事职业活动的熟练程度。等等。职业关键能力分为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三个方面,所以职业能力涵盖了技术技能、理论知识、态度素质等从业所需要的全部能力。即职业能力系统化。以就业为导向和以职业能力系统化为目标是高职教育的特性,也是其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和关键所在。

2、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是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与本科教育课程应有明显的区别,其整体定位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面向行业设置专业。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是面向学科设置的,特点是学科基础较为扎实,能够为今后从事研究或设计工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但不适宜从事技术性较强的职业工作。而高职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专业应面向实际应用设置,专业课程要有明确的职业针对性,根据不同行业的需要,分别设置本行业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的课程内容,培养各类“实用型”人才。

(2)以多元智能理论为课程设计的基础。

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学习,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也是课程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我国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是需要重视和解决的实际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每个人在智能的表现上有所差异,而且会以不同的方式运用和综合智能,以学习不同的知识、解决不同的问题、完成不同的工作以及在不同的领域发展和取得成功。我国高考成绩居于中间段的学生,是高职入学学生的主体,他们一般具有思想活跃、参与热情高、社会活动能力强的优势,也同时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稳定性差,缺乏创新精神和自我调控能力等弱点对于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要更重视其他智能的开发,而上述中间分数段的学生往往更具有应用性人才的智能优势。因此我们在课程设计中要注重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用与学科教育不同的方式组织课程,使教学更适合开发他们的智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以能力为本位开发专业课程。

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专业课程设置是在能力本位课程观指导下的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能力”的内涵具有时空属性,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形态的变化和社会劳动组织形式的演变构建能力本位的专业课程方案要从职业分析入手,专业分析可直接使用国家或地方教育部门给出的行业分析结果进行。在没有国家或地区行业分析的情况下,可由学校或专业自行组织进行行业分析。专业分析的最终产品是专业培养所应具备的专业职业能力,专业职业分析一般由教育专家、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专家共同进行。每个专业要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能力要求,职业能力由“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组成,职业专门技术能力的核心是“职业专门技术”,它是完成职业任务所应具备的基本技术,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可外延到“职业延展能力”。某一职业的延展能力可能是另一职业的专门技术能力,延展能力主要是考虑拓宽学生职业能力范围,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发展能力。职业专门技术能力要体现在熟练掌握本行业主流技术、先进技术和新技术等方面,重点是培养运用技术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4)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设计链路课程。

专业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设计围绕职业专门技术能力的任务——课程链路。链路课程可以通过把职业专门技术的培养看成一项职业工作任务以及职业综合性任务,并考虑劳动组织形式的时空特点,按工作进程组织教学,即从整体上可以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和课程教学原则。

(5)以应用为目的的多元范型单元课程。

高职教育中的每一门课程原则上不是按学科系统化组织教学内容的,因此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不称其为科目课程,而称为单元课程。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的单元课程实施多范型原则,共包括五种基本的课程范型,即问题中心课程范型、训练中心课程范型、任务中心课程范型、体验中心课程范型、培训中心课程范型。同时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并不排斥学科中心课程,但内容上要符合“够用为度”的原则。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的单元课程具有多种分类方式,其中常见的一种分类是将单元课程分为通用技术课程、专业任务课程、证书培训课程和通识课程四大类。

(6)以获得“双证”书作为课程考核的标准

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实施“双证”书制度即学生需要取得反映大学专科学历的毕业证书,同时还要取得反映职业能力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在当前我国职业证书体系尚不完备的情况下,应根据职业能力的要求选择适宜的证书,并开设相应的培训课程。其实,比证书更为重要的是证书所体现的职业能力,课程实质是要保证职业能力的质量标准。要进行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的改革,建立以检测对“职业能力”的掌握为目标的考试体系,证书考试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纳入培养方案。

(7)以产学结合作为课程开发的基本途径。

即产业介入教育,坚持产学结合的专业建设方向。产学结合在课程方案中要重点体现在企业实质性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改革、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课程内容、开设产学合作教育的课程、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体验课程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积累,毕业后马上就能顶岗胜任工作。

3、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专业课程开发方法的特点。

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专业课程开发,是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课程观指导下,依据高职教育目的,在需求分析(包括行业分析、职业分析、劳动力市场分析等)的基础上,进行专业设置、专业职业分析、专业学习分析、单元课程概要设计、培养方案设计、单元课程开发的过程。其主要特点是:

(1)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形成系列课程链路,在修业年限期间,从人学开始就接触职业内容,职业能力随学习时间逐渐递增,到毕业时达到专业培养的职业能力要求,彻底打破学科系统化的三段式课程模式。形成职业能力系统化的新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学习期间的职业体验和职业能力训练大大增加。

(2)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与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

通过以行动为导向的面向工作过程的项目或任务课程的设计,使学生既掌握做事的能力(职业专门技术),又学会做人的本领(关键能力和基本素质);既有迅速上岗的能力又有面向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能力导向型课程体系论文 篇3

摘要:工程制图课程是工科院校一门最基本的课程。传统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和专业这一层面,我们将制图课程改革与职业资格考试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引入职业教育最新的研究成果,采用图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在制图课程的现状、教学目标、教学标准、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手段和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研究,形成了一套适合高职高专特点的工程制图教学体系。

关键词:课程体系 图学 模块化

【分类号】G642;TU204-4

由劳动部和中国工程图学学会举办的全国CAD技能等级考试已进行了八年共十六期,作为考试的组织者,我校一直将CAD技能等考试与制图教学改革联系在一起,每次考试后都要组织相关院校制图教师对成绩进行分析总结,改进教学。CAD技能等考试对我校的制图教学改革起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但是,我们也清醒的意识到:

一方面,各校对制图教学改革没有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梳理,形成一套具有可操作性和良好推广性的模式,对制图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也没有一套较完整的解决方案。这就萌发了我们研究职业资格证书对制图教学改革的影响和作用。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陷入了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另一方面企业认为职业院校并没有教给学生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而以往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开发过于笼统,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很少涉及技术操作层面,其成果难以真正用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实践。

将工程制图教学改革放在不同的参照系中研究,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传统制图教学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和专业这一层面,在课程层面,关注点在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教学方法的探索;在专业层面,认为制图是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目标是制图课如何为后续专业课服务。在这样的视野中研究问题,制图教学改革内容、教学模式及评价方式都难以取得真正的突破。要解决制图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必须在一个更大的视野下进行研究和思考。我们研究和思考主要依据三条线:

第一,以行业标准和社会需求来确定制图教学的目标。课程目标不能按照制图课程的知识体系确定,应以满足社会行业的标准和需求为目标。

第二,高等职业教育制图课程的教学模式应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特点,借鉴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新理论,构建以实践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制图课程体系。

第三,图学技术的发展对制图教学的教学內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了支撑平台,将技术的最新成果嵌入到制图课程中,提高课程效率。

应用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工程制图教学体系,明确了职业资格鉴定对教学内容改革的指导性,更新了制图课程传统的封闭式评价方式,对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

具体研究成果:

1、梳理制图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的发展趋势是:总学时减少,调整和精减画法几何,教学内容通过职业资格鉴定,体现社会和岗位需求,逐渐融入和加强有现代特色的内容,课程内容体系呈现出多种模式,教学环境和手段计算机信息化。

多种模式的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现状:

①三种思路:a)从内容改革角度:精减传统内容,增加具有现代特色的内容(计算机绘图、创造构型、徒手绘图技术等)。b)从图学本身内容体系角度:加强三维和计算机绘图,有的主张画法几何应从三维入手,且突出三维,有的主张从计算机三维造型理论改造画法几何内容体系。c)从课群角度:有的将图学模块化,与相关课程协调分段安排,有的将部分内容与相关课程融合;有的将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和相关课程(机械基础)全部融合。

②四种模式:a)模块化:分投影基础、制图基础、机械图、计算机绘图等模块。b)两段式:将计算机绘图融合全过程,分投影制图和机械制图两段。C)课群融合式:将机械基础、机械制图融为一体。从机械基础概念入手,尔后讲授投影制图和计算机绘图基础,将机械制图和机械基础融为一体d)图学基础全校统一:投影制图和计算机绘图全校统一,专业图部分结合相关课程的内容讲授。

2、教学内容调整的思路:

(1)依据《制图员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教学大纲,减少画法几何内容。

(2)弱化除尺寸标注以外的技术标准的教学内容。

(3)引入三维造型“旋转”“拉伸”“除料”等有关概念,为后续三维建模的学习打基础。

3、教学方式和模式改革:

根据建构理论,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1)将计算机制图和制图教学融合,用计算机来绘图,减少手工绘图的习题量。

(2)引入“单列形体递进表达法”,建立教学内容的微观联系,减少内容之间的干扰。

单列形体递进表达法:传统的制图讲授继承的是系统法,即画法几何---基本体---组合体----剖视图等等。这种方法是以知识结构为框架,其知识点的组合在宏观上具有系统性、连续性,但在知识点的微观上并不具有连续性。使得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还没有弄懂弄透就有进入了新的一页。

4、根据课题的研究成果,“虚”功“实”做,建立了一套具有一定推广性和操作性的工程制图教学体系,从出版教材、习题集到多媒体教学课件,构成立体化、系列化的教学资源系统。(一套教学计划、授课计划,一套课件,一本教材(含习题集),一个案例教案,一个教学方式的案例,一种课程评价方式等),对其他院校制图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5、实证性研究。运用新的教学体系,在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三所院校5个班213人进行了比较性试验,对成绩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新教学体系的实验班成绩比传统教学班成绩显著提高,新的教学体系比传统教学体系效果好。我校在2016年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取得2个单项一等奖、团体二等奖好成绩。

能力导向型课程体系论文 篇4

关键词:就业能力,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的生命力在特色与质量。高职教育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其特点体现在独特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专业设置以及职业本位性、教学内容的应用性、职业教育的区域性等方面。调查结果显示, 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90%以上以就业为目的, 但满足企业要求的人才合格率只有10%, 这是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偏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产生系统性偏差的具体表现。导致这一偏差的最直接原因是课程体系, 课程设计与体系构建是应当重点解决的问题。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在体系设计、课程结构及课程内容等方面都应有别于普通高校的学科课程体系。笔者拟结合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的教学改革, 以网络系统管理专业为例, 对高职课程体系建设加以研究, 旨在探索构建符合高职教育理念的新课程体系的途径。

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理念

求职导向、产学合作和在做中学是高职教育的三大改革战略, 也是确立高职教育课程理念的依据。

能力本位而非学科中心的课程知识观学科体系课程关注的是陈述性知识, 更多涉及事实的概念, 即用符号组成的概念、定理和原理等, 强调“是什么”的知识, 强调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论证, 甚至要用数学推导证明其来龙去脉, 因此要讲“为什么”。陈述性知识是很容易编码、量化、符号化的。职业教育要立足于行动体系, 更多地关注过程性知识。主要包括两种知识:一种是关于经验的知识, 一种是关于策略的知识。经验是“怎样做”的知识, 策略是涉及“怎样做更好”, 即在什么情况、什么条件下可以做得更好的知识。职业教育要更多地关注经验和策略。职业教育的所谓“必需、够用”, 就是要以过程性知识为主, 即以经验和策略知识为主, 以“怎样做”和“怎样做更好”的知识为主, “是什么”可以讲一些, “为什么”特别是理论上的“为什么”, 则可以不讲或少讲。这是由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所决定的, 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课程内容设置应以就业能力为导向, 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

“在做中学”战略贯穿教学全过程高职的专业核心技术课程教学, 应坚持“教、学、做”一体化, 即“在做中学”。教师的作用应该从以传授为主转变为以指导为主, 学生的角色应该从以被动地听为主转变为以主动地练为主。这样才能符合认识规律和高职教育规律, 实现教学目的。温家宝总理指出:“做中学才是真正的学, 做中教才是真正的教。”高职教育的改革首先应从做中学开始, 不必追求课程的完美架构, 更应该关注项目的运作能力, 使学生在实用项目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中学到真本领, 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行动体系串行课程模式学科课程体系关注的是知识系统, 职业教育关注的是就业后的工作过程;前者关注知识的构成要素, 后者关注就业能力, 即就业后运用知识的能力;前者是基于知识存储的课程, 后者是基于知识运用的课程。高职教育应该把教学内容作为工具来传授, 作为工具传授的课程表现的是一种串行体系, 相应的课程开发是基于由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框架之中的, 这一框架即行动体系, 行动体系注重经验与策略问题的处理。

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 要紧盯经济发展走向, 紧跟行业发展趋势, 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要以就业能力为导向, 以社会需求为目标, 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应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需、够用”为度, 专业课程应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过程应体现工学交替的特点。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应包括如下内容:

1.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 明确专业核心课程, 包括核心技术课和职业技能课;

2.以岗位需要和就业能力为依据, 确定岗位课程设置, 课程形式实施模块化组合, 适应不同专业方向和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要;

3.以就业能力培养为主线, 组织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体现综合性, 要求以“实用、够用”为度, 增设反映新技术的技能课程和过程性课程, 取消与专业实际技能培养关系不大、理论性过强的课程;

4.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 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强调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统合在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 摒弃“理论知识传授+实践锻炼 (实习实训) ”的分割化、条块化培养方式;

5.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系, 强化技能训练。

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建设实践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时时关注行业企业的最新发展, 通过各种校企合作的方式, 及时将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新方法融入课程之中。为了加强就业针对性教学,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应实施“双证书” (即毕业证书和其他各类职业证书) 培养制度, 根据课程功能重新组合课程模块, 在课程模块中嵌入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关的技术要求, 教学目标的知识掌握与能力构成应覆盖或超过技能鉴定的应知、应会要求, 用职业技能训练引导高职教育课程改革,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下面介绍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网络系统管理专业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全过程, 如图1所示。

(一) 校企合作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和培养方式

要坚持校企合作的原则, 将企业的工作过程升华为教育过程。具体做法是, 对企业生产任务对应的岗位 (群) 进行筛选和归纳, 确定本专业所面对的典型岗位 (群) , 再对典型岗位 (群) 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 归纳出学生需要的技术和操作能力。培养计划包括课程模块分类、构成及实施的学时数和学期等, 培养方式的制定应具体到某个教学环节在哪种教学场所进行, 知识性强的学习环节一般在学校里实施, 技能性要求强特别是需要学生动手实践的最好在企业里实施, 如果有困难也应该在专业实训室实施。在培养方式上应充分体现产学合作, 使学生的知识学习符合认识规律, 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要注重工学交替, 而不是将二者割裂开来, 即将“工中有学”和“学中有工”融合在一起, 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 根据逆向设计法梳理知识点、技能点及素质点

逆向设计法传统课程体系的课程是遵循以学科为基础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的逻辑思路设计的, 不妨称之为“顺向设计法”。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课程设置应该以就业能力为核心, 将职业能力的掌握放在第一位, 同时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高职教育的这种课程设计所遵循的路径与学科课程体系的形成路径是相反的, 可以称之为“逆向设计法”。

逆向设计法梳理过程逆向设计法以职业典型岗位 (群) 的要求为起点。先根据行业或领域职业岗位要求 (人才市场需要) , 分析确定人才所应具有的关键职业技术、技能、职业素质, 对技术和操作能力需要的知识点、技能点及素质点进行梳理, 确定本专业岗位所需的核心技术课程和职业技能课程。然后确定核心技术课程之外的、专业必需的职业技能课程, 再根据核心技术课程、职业技能课程的需要, 确定支撑课程和相关课程, 并从高职教育对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的全面要求出发, 设计基础课程和特色课程。根据“逆向设计法”构建高职课程体系, 要始终坚持以就业能力为导向, 体现高职课程理念瞄准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 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三) 层次—模块课程体系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是课程体系的构建。笔者依据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采用“逆向设计法”, 构建了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层次—模块结构的高职课程体系, 由核心层、支持层、基础层、特色层四个层次组成, 如图2所示。

核心层核心层分职业技术必修课程和方向课程两大模块, 职业技术必修课程包括“核心技术课”和“职业技能课”两个子模块, 其内容是按照职业岗位 (群) 共有的基础技术和基本技能整合而成的, 是教学与实训的中心内容, 在时间上、师资上应予以优先保证。

1. 核心技术课模块。

这类课程覆盖该专业对应职业岗位 (群) 需要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知识和技术, 教学上侧重于技术原理、技术方法的讲授。设立5~6门核心技术课程, 如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数据库、网络组建与管理等, 都是本专业必备的知识和技术。

2. 职业技能课模块。

这类课程是强化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操作技能的课程, 重在职业基本技能, 这一模块的课程强调职训、实训、实验、上机等实用性操作训练, 以满足第一线应用技术人才的实际需要, 如网络组建实训、网站建设实训等。

3. 方向课程 (3门左右) 。

这类课程是学生根据自愿的原则选择岗位方向后设置的课程, 专业方向一 (网站编程) , 主要培养网站开发的实用型人才, 强化学生网站开发、网站编程方面的技术, 开设的课程有JAVA程序设计、JSP动态网站编程等;专业方向二 (网络管理) , 主要培养网络组建和维护的实用型人才, 加强学生建网、组网和管理网络设备的能力, 开设的课程有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网络设备管理、网络服务器技术及选型等。

支撑层针对职业的需要, 在专业技术知识课堂教学的基础上, 开设职业考证、职业培训、专业实践等课程, 以强化操作能力训练。为此, 围绕着核心层, 我院设计了职业技术任选课程 (这个模块比较灵活, 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随时进行调整) , 其中包括职业考证课和职业培训课两个子模块。

1.职业考证课模块。

旨在保证职业资格的获取, 落实“双证书”制度。这一模块重视职业技能的考核, 将职业考证的相关课程尽可能融入培养计划之中, 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 有利于学生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2.职业培训课模块。

此模块侧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 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以适应多层次职业岗位的需要。

基础层基础层课程主要为大学生提供必备的科学、人文、身心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重视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是高职院校区别于中职学校的重要标志之一。基础层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大学语文、英语、思想政治理论、体育等, 基础层的课程设置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特色层主要进行职业指导和生理健康教育, 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心理与情商、礼仪与社交等特色课程, 旨在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提高生活品位和综合素质。还可以考虑开设更多的特色课程, 为学生多方面的个性发展提供帮助。

构建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 实施以就业能力为导向,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教育系统内部与外部各方面的条件作为保障。课程体系是将宏观的教育理论与微观的教育实践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 无论怎样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培养目标, 都必须借助这座桥梁才能实现。打破学科课程体系模式, 构建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模式, 使课程改革与时俱进, 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麦可思2008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年度报告[OL].新浪教育.http://www.sina.com.cn.2008-12-04.

[2]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其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2) .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 篇5

【摘 要】本文结合重庆市合川职业教育中心开展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的课程体系改革实践论述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过程。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应用;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构建

2012年6月,重庆市合川职业教育中心被批准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项目建设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被确定为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借助示范校建设的发展机会,深入行业、企业调研,了解市场需求,明确培养目标,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过程

(一)开展行业调研,明确人才需求

计算机应用专业全体教师深入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重庆合川分公司、重庆达方电子有限公司、重庆市钓鱼城电脑城、重庆市万注通广告传媒有限公司等制10家企业开展了行业需求调研,全面掌握了企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及其对应的要求。同时,对重庆市渝南职业中学、重庆市铜梁职业教育中心进行调研,了解了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现状。从而,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分析典型任务,确定职业能力

邀请了职教专家谭绍华、计算机领域的行业专家、开县职教中心和铜梁职教中心的计算机教师到我校与我们一起参加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会。

(三)围绕职业能力,构建课程体系

组织课程专家、行业专家与专业教师围绕职业能力分析得出应开设的课程名称,并确定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选修课程等。最后,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各学科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按照国家的相关教育政策法规确定出各门课程应的时间和课时,从而构建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

(四)企业积极参与,开发核心教材和特色教材

为了使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更强,我们邀请行业专家与专业教师一起开发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图形图像处理》和《网络综合布线施工与管理实训》等5门核心教材和《职业生涯规划》、《陶行知生活教育实践课程》等3门特色教材。

(五)校企深度合作,制定教学方案和课程标准

教学方案与课程标准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一个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关系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我们邀请了企业骨干与学校专业教师一起共同确定了计算机应用专业四个方向的教学方案,再根据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能力要求,完成了课程标准的初稿。最后,邀请了课程专家对教学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了评审和定稿。

(六)集中优势力量,开发精品课程

集中企业精英和优秀专业教师的力量,共同开发了区级精品课程《图形图像处理》和市级精品课程《网络综合布线施工与管理实训》,同时配套开发了相应的电子教案、题库等。

(七)凝聚集体智慧,共建数字资源

企业专家、专业教师齐参与,共同发挥智慧和力量,建设了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学案例、试题库、课件、电子书等等。使得学生能够利用网络等增大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所取得的成效

1.构建了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

改革了传统的只注重专业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忽视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格局,引入了企业理念、企业文化、岗位技能,构建了以实际工作过程的导向的课程体系,为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2.开发了一系列优质教学资源

编写出版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计算机网络管理实训》、《office 办公软件实训》、《图形图像处理》、《网络综合布线施工与管理实训》5门核心教材,《职业生涯规划》、《陶行知生活教育实践课程》、《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3门特色教材。把《图形图像处理》建设成了区级精品课程,《网络综合布线施工与管理实训》建设成了市级精品课程,并完成了相关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3.提高了专业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

在2012年――2014年间,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师在《科学咨询》等刊物上共发表论文70余篇。通过两年的示范校建设,计算机应用专业有4名教师成长为了区级专业带头人,8名教师成长为了区级骨干教师,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7%。

4.提升了学生培养质量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让学生觉得学习目标明确,学有所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在2012年――2014年间,学生参加全国文明风采大赛,获一、二、三等奖56人/次;参加重庆市中职技能大赛,获二、三等奖4人/次。

三、体会与思考

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构建和推广该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有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改进。

(一)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为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很多的教师习惯了以前的课程体系,对新的课程体系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不愿意改变。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要求教师的理念、方法、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等都要跟上企业的发展和进步,要时刻与企业需求保持一致。

(二)进一步加强校企深度合作,为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搭建有效平台

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内容和以后的工作中用到知识、技能、素质等相距太远,学校没有做好学生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只有加强校企深度合作,让教师真正地进入企业锻炼;让企业的优秀员工到学校做兼职教师;引入企业文化、企业项目或产品;与企业一起建设实训基地(校内或校外);企业接受学生教学实践等,使学生在就业前能提前了解企业的运作规则,明确工作流程和所需的知识、技能、方法等,待真正工作时就能得心应手。

(三)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进修机会

为了让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顺利实施,应为教师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我们的教师需要走出去向教育专家、企业专家、同行精英等汲取更多新的理念、把握更多新的动向、获得更多新的知识,为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发展带回新的方法,注入新的血液。这样会刺激教师正视我们的缺点,努力提升学校的声誉,专业的品质,让教师看到自身价值,找到成就感和归宿感。

【参考文献】

能力导向型课程体系论文 篇6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能力培养;统计学课程

F0-4

统计学作为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企业管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财务管理、经济学、金融学等不同专业均开设此课程。

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脱节的现象。学生理论知识丰富但实际动手能力很弱,即学生的统计学基础知识学的好,公式怎么用、怎么推导能够熟练掌握,但它的基本思想是什么,什么背景下可以采取哪些统计学分析方法,如何应用定量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却不是很清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普遍重视的是理论知识的教授,但对操作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统计分析软件却很少涉及,如SPSS、SAS、EVIEWS等统计分析软件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分析和绘图功能,这些是经管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么不涉及,要么很少涉及,即便涉及到由于课时太少,学生也不能够很好的掌握。因而必须加强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的实践教学部分,构建适合当前经济发展、行业要求和学生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目标

相对于理工科专业的统计学课程,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更侧重应用,实践性更强,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更高。它要求学生不仅掌握一定的统计学理论及相关基础知识,而且要求在此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数据分析方法解决社会生活和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二、传统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模式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的转变,统计学课程教学也在向这个方向转变,注重实践部分,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大多数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的实践部分与学生能力的培养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1.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

大多数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问题。理论部分安排了大量的课时,实践课时很少,或者没有。以百色学院为例,人才培养方案中统计学课程以前的总课时是45课时,理论课时32,实践课时13;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后,总课时为32,理论课时23,实践课时9。理论课与实践课按照7:3的比例进行分配,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由于受课时和实验室条件限制,所有课时都是在多媒体教室完成,没有专门的实践课或者实验课,实践部分不明显。造成了统计学课程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重视统计调查方法的介绍,轻视统计调查方法的运用;重视数据分析方法的介绍,轻视数据分析方法的运用。

2.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统计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利于形式,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实践课的9个课时怎么上、上些什么内容、取得什么效果,没有具体规定由教师自己安排。因为没有实验课,实践课时教师的教学方法仍是以讲授和演示为主,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数据整理中的数据筛选、数据的分类汇总,统计制图;数据的描述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的内容,都是教师在上面演示,学生在下面看,个别老师会抽学生上台演示,但是大多数学生仍不会具体的操作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

3.课程的考核以理论为主,没有突出实践部分

统计学课程的考核仍以理论为主,没有突出实践部分。虽然统计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考查,但是不少老师在期末的考核中,是以试卷的形式进行考核,题型还是主要集中在选择题、判断题和计算题,实践的部分不明显。平时成绩主要是由3块组成,考勤、作业和读书笔记,其中作业也主要是每章后的习题。这种传统形式的考核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但是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影响不大。

三、构建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原则

1.系统化原则。一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要系统化统筹安排,并且实践课上什么内容,怎么上,平时和期末如何考核,在统计学课程教学目标中要有明确的规定。二是统计能力的培养本身就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从统计问题的设计,到统计方案的制定,再到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最后到调查报告的撰写,有先后顺序是一个完整的环节。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统计学理论知识的讲授过程中要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以实际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建立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根据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求,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该从四个方面进行: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法实践、课程考核实践和社会实践。

1.教学内容实践

教学内容实践指的是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与专业相结合。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如讲到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时,可以查找连续几年的房价相关数据,在计算价格变化趋势的过程中介绍这两个速度的计算过程和意愿,并预测下一年房价的增减趋势。讲到数据的筛选这部分时,可以找出前一年的国家公务员或某个省、市、自治区的各位需求表,列出不同的條件供学生教学筛选。与专业相结合,根据各专业的不同特点,选择与统计学知识相对应的章节联系实际问题进行讲解。如市场营销专业侧重调查方案的撰写、调查方法的选择、数据的处理和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侧重时间序列的分析;经济学专业侧重相关和回归分析。各章节实践课时的多少按照不同专业的侧重点进行灵活安排。

2.教学方法实践

教学方法实践指的是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锻炼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如可以采用问题式导向的教学方法、任务式项目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实验法等。问题式导向的教学方法是以探究实际问题为主的,如启发学生讨论国家为什么要发布CPI数据,这个数据是怎么得来的。任务式项目教学法是将任务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自主学习,在统计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学生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等实践能力都能得到提升。案例教学一般是教师给出案例的背景资料和问题,由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和解决,如在假设检验这一章,通过被调查者世界杯开赛前和开赛后的媒体收看体育频道的时间数据,是否支持“世界杯足球比赛会显著提高体育频道的收视时间”这一说法。

实验法是指在实验室学生进行统计实验操作的方法。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的实践环节一定要安排实验课,使学生至少掌握一门数据分析的软件,提升学生软件操作能力。现在大多数统计学教师教给学生的都是2007版及以上版本的Excel中的数据分析功能,这个根本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有条件的学校最好教会学生SPSS、SAS、EVIEWS等中的一种软件。不少参加挑战杯大赛的学生都找老师指导SPSS的操作。当然也不能太过注重统计软件的重要性,它毕竟只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对软件的熟练操作能简化数据计算过程、减少工作量、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但重点还是对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如果学生只会统计软件操作而对软件输出结果不会解释,就违背了使用统计软件的初衷。有的学生做完回归分析后,看着输出的大段英文字母,根本看不懂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会回归分析的步骤。

3.课程考核实践

统计学的考核方式要注重学生应用及创新能力的考查,不能只以问卷做为判定的依据。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必须明确规定,统计学课程的实践课时、实践内容、实践方法和实践考核标准等,这样老师才能有针对性的备课,学生也对实践部分有深入的了解。

平时成绩的考核根据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如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或小组讨论的积极程度、涉及的调查项目及项目完成情况、课堂展示、撰写的调研报告、上机操作、实验报告、课程论文、数据模拟实验等,提高学生运用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建议学生先分组,根据所学专业和兴趣特点确定一个调查项目,撰写统计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实施调查,收集数据,通过统计分析软件的使用整理和分析数据,解释数据并撰写统计调查报告,最后以小组的形式做PPT汇报。这样可以把统计学各章节的内容都穿插进来,同时也检验了学会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了学生统计分析软件的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4.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体系的构建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组织学生到统计学教学实践基地实习,如政府统计部门、调查大队、企业等,通过实习学生参与实际问题的抽样调查活动,并可以获得统计调查的原始资料,同时真正体会到所学的统计学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二是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的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类和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这两类比赛学生都需要做社会调查和数据分析,学生所学的统计学理论知识和统计数据分析方法等都可以运用到这个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中,同时指导教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应用统计学的知识和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徐秋艳,万秋成.高校统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J].统计与决策,2006(11).

[2]李玉红.刑方越.构建统计学实践教学一体化研究[J].价值工程,2013(12)。

[3]张丽. 统计学专业实践拓展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004).

作者简介:

能力导向型课程体系论文 篇7

一、中高职衔接研究意义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 20多年来, 随着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的深入, 具体衔接模式主要分为两大类:学制衔接和非学制衔接。每种衔接方式都有其各自的利弊。综合分析, 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偏重于分段式衔接, 而课程构建是课程模式的落脚, 因此专业不同衔接模式也会有差别。国内衔接方式都是中高职发展过程中实践探索的结果, 中职与高职两者内部如何衔接, 毋庸置疑的是课程作为两者之间衔接的核心问题, 越来越被人们认同, 其衔接的紧迫性越来越明显。

二、中高职衔接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 国外发达国家就开始了中高职衔接的研究, 主要代表国家有英国、澳大利亚、德国、美国等。其中澳大利亚中高职课程衔接主要通过“培训包”来开发与实施;英国的课程衔接主要通过统一制定标准教学单元来实施;德国主要采取学制的螺旋上升和阶梯式综合课程方法实施;美国在中高职衔接上鼓励在课程衔接上加强与高中合作, 以上几种衔接模式经过较长时间的探索, 都是强调课程的衔接。

纵观国内外的各种衔接方式, 课程衔接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通过各种课程衔接模式有效避免课程的重复设置,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将教学效益发挥到最大化。计算机网络专业属于热门专业, 社会需求面广, 就业需求量大, 因此中高职院校大部分都开设了该专业。如何整合中高职教学资源, 实施计算机网络专业中高职衔接教学, 建立层次化、模块化横纵交汇的衔接课程体系, 对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计算机网络专业中高职衔接设计思路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 在准确定位计算机网络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 将提升职业能力为课程衔接的主要内容, 打破了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的“三段式”课程结构, 提出了“层次衔接、能力递进、模块设置”横纵交互的新型课程衔接结构。

(一) 建立多元衔接平台

首先需要加强企业与学校的有效沟通, 建立企业、中职和高职院校共同参与的中高职衔接职教集团, 企业和学校互惠互利, 实现资源共享, 共同发挥职业教育合力。校企合作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体系, 实现学校课程设置与企业发展相吻合, 保障中高职衔接工作能够合理、有序地进行。

(二) 实现与中职院校培养目标对接

明确中职和高职院校在各自教学中的人才培养定位, 有利于高职院校“提前介入”中职教学, 学生在接受中职教育的过程中, 既考虑中职学生的特点, 又兼顾高职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院校对中职院校教育过程从教学计划的确定到整个教学实施过程的全程参与, 有效地保证了中职阶段的教学质量, 实时解决中职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知识互相交叉和渗透问题。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宽口径、强基础、重实践、图发展”的高等职业网络人才培养模式。

(三) 完善整合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由职教集团组织相关中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探讨企业对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的需求;就业岗位分布;中高职两个阶段应具备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确定层叠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 制订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和实施方案, 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 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 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真正解决当前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存在的能力培养层次不清、与工作需要脱节、职业技能倒挂和特色缺失等问题。

(四) 促进中高职教学团队衔接, 提高教学质量

采取有效措施, 让中高职院校教师互相参与专业教学团队活动, 使专业教师在共同学习、探讨和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升能力素质。由高职院校选派优秀教师不定期到中职院校任课;选拔优秀中职教师到高职院校进修深造等, 通过上述一系列中高职教学团队衔接的手段, 为中高职教师在不同层次上提供专业交流, 避免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的生疏感, 达到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目的。

构建计算机网络专业中高职衔接培养体系, 将计算机网络专业中高职学生人才培养进行有效衔接, 构建职业教育集团, 制订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 合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摘要:中高职衔接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以计算机网络专业为例, 以职业能力导向为依据, 以课程衔接为核心, 分析了中高职衔接研究意义, 目前国内外中高职衔接研究现状, 以及构建基于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

关键词:职业能力,计算机网络专业,中高职衔接

参考文献

[1]石咪咪.构建我国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 2013.

能力导向型课程体系论文 篇8

1 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 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

几年来从我院学生实习就业情况的调查结果发现, 普遍存在着人才培养与临床需求脱节的现象, 其原因在于:课程设置严重落后, 不能按照岗位、职业的需要培养急需的人才;传统的“三段式”课程体系, 不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掌握了太多的理论知识, 却无法独立完成岗位任务;以教师为主导的单一教学模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岗位需求为导向,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高职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 不仅可以凸显高职教育的特色, 培养临床急需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又可以密切与临床的联系, 最大限度地保持教学内容和岗位需求的一致性, 实现课程建设与岗位需求零距离接轨;并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使学校切实地融入社会, 真正实现用知识指导实践, 用技术服务社会, 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2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构建高职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

2.1 以职业岗位需求设置课程

基于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 根据临床发展的需要, 由专兼职教师共同探讨, 确定本行业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以掌握职业岗位业务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为目的, 设置具有鲜明高职特点的课程, 使学生拥有高超的职业技能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1) 打破传统的“三段式”课程安排, 不断加大实践课程的改革力度, 理论课以“够用、实用”为原则, 适当增加实践课的比例, 实行开放实验室和课间实习制度, 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 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有目的地引进专业选修课的方式, 采取灵活的学分制, 学习临床的新疗法、新技术, 了解本学科前沿知识, 为学生创造可持续性发展的空间。

(2) 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 采取案例讨论、学生教师角色互换等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社会实践等教学手段, 以能力培养为目的, 顺应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过程设置课程结构和顺序, 缩短教与学的距离, 提高教学效果。

(3) 在专业教育的同时进行人文教育, 将职业道德、岗位责任心、职业技能要求等职业素质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内容中, 培养学生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和爱心,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2.2 按照项目任务和工作过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

根据针灸推拿领域岗位需求, 结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 在确定各门课程能力目标的前提下, 将所有教学内容与临床紧密结合, 围绕职业能力目标, 取材于特定职业岗位活动和实际工作流程, 整合教学内容, 调整教学顺序, 课时分配比重也向职业需求知识点倾斜, 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例如, 打破原有的推拿技术的分类方法, 根据临床疾病治疗的实际应用, 将相关的推拿技术重新组合排序, 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临床, 生动实用。

2.3 以完成项目任务为载体, 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和做一体化

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是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关键, 以能力训练为主线, 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在仿真的任务环境中, 学生边学边做, 通过完成项目任务, 引导学生总结出相对系统完整的理论知识, 练就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师“教”与学生“做”的统一。

2.4 建立突出职业教育特点的能力考核体系

为突出能力目标, 体现能力考核的要求, 打破传统的考核模式, 设置用任务综合评价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体系, 适当增加实训考核的内容和比例, 通过对疾病的治疗来现场考核学生相关的知识和能力, 达到全面考核、综合评价的目的。

2.5 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并重“双证融通”

要将高职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紧密结合, 把职业教育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中, 学生在校期间要完成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和考核, 获得特定岗位的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要按照学校教学大纲和岗位职业标准整合序化实践课程的内容, 设计实验实训项目, 强化技能考核, 使学生毕业时就具有了本行业特定岗位的职业能力, 加速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一体化的进程。

3 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 由于专业教师长期脱离临床、不了解新形势下职业岗位的需求, 仍然受课本内容和顺序的限制, 不能针对本行业的特点设置实训项目, 布置任务, 失去了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因此, 必须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训, 增强教师对一体化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聘请社会上的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 与专业教师共同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符合性;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临床进修学习;积极参加临床新技术、新疗法的开发与研究, 及时了解基层医疗机构技术需求的动态变化, 使教师不但是满腹经纶的教育家, 更是熟悉本行业技能操作的岗位能手。

(2)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唤起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兴趣, 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学生共同努力完成任务而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是本项目研究的关键问题。因此, 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联系, 了解新时代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奋点, 并以此为基础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程, 以典型病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以任务结果唤起学生动手参与的欲望, 通过“学习→练习→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 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持续性发展的能力。蒉

能力导向型课程体系论文 篇9

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构建一方面不能按照本科教育的理论体系,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和学科性,否则将会成为“压缩型本科”,不能体现高职特色,不利于高职人才的培养[1]。另一方面,实践教学也不能照搬技校生的训练模式,不能让学生只是动手、动手、再动手,最后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高职教育应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掌握必要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中做,做中学”,工学结合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2,3]。

一、高职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1.坚持以职业岗位需求的原则

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是生产劳动第一线的劳动者。在构建高职课程体系时应调查和分析各专业的职业岗位群,确定每个岗位所需的基本理论、技能要求和工作规范。根据岗位能力确定课程,根据理论能力形成的规律,确定课程结构、排列顺序和教学形式[4]。

2.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原则

高职课程须以应用为主,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根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开设应用性强、实用价值高的课程,理论内容要服务于应用技术,准确把握人才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一些具体要求,让学生懂得怎么做,并且能做、会做。

3.主动服务区域、服务行业、企业原则

课程体系应主动服务区域、行业、企业的需要。服务区域、服务行业、服务企业是高职教育的目标之一,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该按照学校服务的区域、行业、企业需求来设置课程,行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这样的人才,当然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企业的课程设置应该也是不一样的。

4.注重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原则

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应考虑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课程体系要坚持面向社会需求、面向学生基础和面向教育规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社会需求是出发点,学生的基础是前提,教育规律是保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目标。二是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不同的课程对培养目标所起的作用不同。要明确专业基础课、模块课程、支撑课程之间的关系,并体现在课程体系中。三是通过综合精简课程门类,避免交叉重复,突出综合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整合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课程类型,以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四是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比例关系,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找到三者之间最佳的结构平衡点,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协调发展[5]。

5.坚持与时俱进、动态调整原则

技术日新月异,课程形式、课程内容也应与日俱进,要根据服务对象的变化、技术应用的变化和学生基础的差异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及时删减、补充、更新,使学生能学到最新的技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6.重视特色课程的原则

课程体系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要为区域经济服务。区域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和发展水平的不同,对人才类型要求、专业要求也不同。课程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结合处是特色课程,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特定人才[5,6]。

二、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传统学术型大学的课程设置是遵循以学科为基础的“公共基础一专业基础一专业”三段式的逻辑思路设计的,我们不妨把称之为“自顶向下”设计法。高等职业培养的是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其课程设置以职业技能为核心,把职业技能的掌握放在第一位,同时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种课程设计与学术型大学的课程设计思路是完全相不同,我们称之为“自底向上”设计法[7]。

(一)自底向上设计法

自底向上设计法是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起点。首先根据行业、企业职业对岗位人才要求,分析确定人才所应具有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设立专业基础课程。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职业方向的不同要求,设计出职业方向专业课程,然后根据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需要,并从高职教育对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的全面要求出发,设计特色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以“自底向上设计法”构建高职课程体系,坚持了以岗位能力需求这一导向,体现了高职课程理念紧紧瞄准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自底向上设计法的特点

1.“自底向上设计法”明确了构建课程体系的逻辑思路

“自底向上设计法”是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进行综合分析来确定的。通过分析就业市场,跟踪人才需求,调查用人单位对岗位能力的需求及家长、学生的期望,奠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现实基础。自底向上设计法为高职课程体系提供了一种解决策略保证了课程体系在设置思路上是以岗位能力需求导向的。

2.“自底向上设计法”实现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以社会需求发展相适应

社会需求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根本力量,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己任的高职教育发展的推动力来自于岗位需求。通过自底向上设计课程体系的策略把这一推动力体现到人才培养活动中,高职课程体系将会不断发展,成为动态、开放、更加合理的课程体系。

3.“自底向上设计法”构建的课程体系奠定了学生就业的基础

就业是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结合点,就业必须通过毕业生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来实现,利用“自底向上设计法”构建课程体系,为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提供了机制保障。

三、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是课程的设计设置与体系的构建问题。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为例,依据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采用“自底向上设计法”,构建了以岗位能力需为需求导向的模块化高职课程体系。

(一)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目标

我们构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之前深刻理解高职人才培养的内涵,解决“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信息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思路与改革的方向。因此,我们把为企业培养实用性人才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主动服务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变化、就业状况和供求状况,适时调整专业设置方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根据东莞信息产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我院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以学生为中心,培养职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高技能人才。实施“双证制教育”,通过在校3年培养,使学生能适应东莞制造企业需求的,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按数据库、多媒体、网页设计三个专业方向培养,我们把人才培养目标细分为如表1所示的能力模块。

(二)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学生的职业能力形成,需要有一个积累和提升的过程,这种提升表现为一种螺旋递进的形式。我们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开发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由专业基础模块、专业领域模块、专业拓展模块和专业实践模块组成,如图1所示。

根据东莞的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调查,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以主流数据库技术、多媒体开发软件、网站构建技术等作为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重点培养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平面设计、网页制作、动画设计及多媒体作品开发的能力,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考虑专业的拓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学好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可通过对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选择平面设计、网页制作或是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方向,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面向与专业相关的职业岗位群的多种职业方向,抽取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共同知识与技能,设立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职业方向的不同要求,设计出职业方向专业课程模块,此类课程作为专业领域课程,重点放在掌握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多媒体制作、网页设计等项目开发的专业技能,提高创新能力和项目开发能力。根据职业标准t和企业岗位能力需求情况,对所有模块化课程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

构筑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多种环节相互交叉融合的教学、实训、顶岗实习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按照行业岗位(群)的需要以模块形式组成新颖、灵活、可操作性强的实训项目。职业能力培养始终贯穿于三年的培养中,呈现出阶段性、递进性和体现职业能力的反复训练,将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时、空、量、序上进行了合理结合。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提出构建高职课程体系的原则、策略、以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蓝本,构建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课程体系。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高专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内在需要,研究新形势下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是一项重要课题,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探索与实践才能加以解决。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持续的改革过程,中间还会遇到很多其他的问题,我们会从市场人才需求出发,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努力实现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行动体系及其特征—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12):70-73.

[2]熊发涯.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构建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8):34-35.

[3]胡燕燕.浅谈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01):47-48.

[4]丁桂芝,张岳,巩文坚.关注产业发展,预测人才需求,培养计算机类高技能人才[J].计算机教育,2009(16):48-49.

[5]陈顺立,等.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09(1):36.

[6]李寅虎,田丽,张国丽.高职高专计算类专业教学改革思路[J].计算机教育,2009(6):150.

能力导向型课程体系论文 篇10

高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重要的组成因素, 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学生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精细化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专业的技能, 还要让他们具有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多种岗位选择的资本。因此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要针对教育目的的转变而变化, 将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为中心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侧重点, 养成学生适应就业环境的能力。

1 对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调研分析

建筑工程管理职业具有其发展的特殊性, 因此决定建筑管理专业的特点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根据我国对企业招工要求、学生就业优势分析以及社会调查报告等方面分析, 认为建筑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具有:编制概预算的能力、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的能力、工程资料整理归档的能力、工程合同管理的能力、工程造价软件使用的能力。对于这些能力进行概括主要就是要求学生要在具备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掌握职业的核心能力。

1.1 学生具备的基本能力

(1) 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 主要包括计算机软件应用、网络信息传递、worad处理技术等。 (2) 交流能力, 将强的语言汇总能力、善于表达与他人交流能力, 掌握一定的英语能力。 (3) 建筑基础技术能力, 熟悉基本的建筑设计理论知识, 懂得基本施工设备使用能力, 处理施工突发事故能力。 (4) 估价计价能力, 指查阅相关规范, 编制概、预算书的能力等。 (5) 工程实施能力, 主要包括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合同管理的能力等。

1.2 核心职业能力设定为两项, 分别是:

(1)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能力, 能够依据相关的政策和文件等对工程进行快速的预算能力, 对建设市场进行深层次分析与调研能力。 (2)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能力, 在相关企业制度与人员的引导下, 深入施工现场与各方进行深入的合作, 协同施工现场不同工种进行施工现场的管理, 保证施工现场、施工工艺、施工设备、材料等符合安全施工的能力, 同时具有发现施工安全隐患的能力, 做好施工建筑材料管理, 并对建筑施工负责任的能力。在完成了市场对于建筑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具体要求之后, 高职就可以针对具体的要求, 建立有目的的课程设置, 进而将高职建筑管理课程与学生综合职业技能培训有效结合起来, 以此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建筑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2 职业能力培养与课程体系

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需要综合、多角度地展开。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为能力培养服务。为此, 在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充分调查学生就业范围内的主要工作岗位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需求, 并结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的基础上, 以职业岗位的需要为前提, 以培养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能力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能力这两个核心职业能力为主线, 设计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侧重于培养能力, 理论课程体系偏重于构建知识结构;理论课程体系为实践课程体系打基础, 实践课程体系又对理论课程体系提要求, 并通过实践教学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进而更好地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

培养应用型人才, 必须使其具备职业的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所以, 无论是理论课程体系还是实践课程体系, 均是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展开的。在分析了要培养职业核心能力需要什么样的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 针对每一知识点、能力点设置了相关课程。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及其实训课程是为培养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能力这一核心能力开设的, 而要培养该核心能力先要具备识图能力, 故开设了《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CAD》课程及实训;又要知晓建筑材料、房屋结构、建筑工程施工工艺等, 具备将工程分部分项的能力, 故开设了《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及实训课程。另外, 为了培养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这一核心能力, 在上述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和《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技术》等课程。

3 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

3.1 建筑工程管理综合实训课程的设置

建筑工程管理涉及建筑工程的领域比较广泛, 它既包括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也包括建筑产品的使用过程 (建筑物的寿命周期内的管理) 。因此工程管理对于建筑工程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寿命的决定性因素。建筑工程管理学习与实训相结合的课程设置, 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重要的手段, 它是基于建筑工程新特点的要求出现的实践新模式, 建筑管理学习与实训相结合的课程安排目的就是为了强化实践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 以最终实现市场型建筑管理人才目标。结合实践的课程模式是以基础课程为基础, 将相关的课程有效的结合, 在不影响理论知识的同时, 实现课程目标与专业能力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

比如在建筑施工设计等阶段, 根据现实中的工程现状, 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 让他们自主完成工程的设计等环节;在工程的投标阶段, 有老师设定其所在公司的规模以及建筑资质等基本条件, 让学生依据老师设定的条件完成对工程的投标。其中标书的设计与工程预算等要学生独立完成, 最后按照招投标的运作方式完成建筑实践管理。通过模拟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可以有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建筑管理知识, 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尤其是对于学生的综合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模拟实践过程也是对学习过的知识的一次系统的回顾与温习的过程。

3.2 开展教学和考核方法改革

对于教学内容我们应该按照“以实践操作为主”的教学方针, 在进行教学时要侧重对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 对于学生容易懂的知识, 可以采取学生先自学的策略, 然后教师提出实际中的工程管理案例,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思考, 进而利用自学的知识解决工程案例中的问题, 或者将工程案例管理与自己的知识相结合。

在考试考核方面要改变传统的笔试模式, 而是将理论与实践应用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 由于建筑管理工程专业的特殊性, 在进行考试考核时应采取两种形式:开卷与闭卷。对于实践的考核还是应该开卷的形式, 重在观察实践操作能力。而对于理论知识应采取闭卷, 重在观察他们对于建筑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考试改革方面, 开展该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的模式, 即课程结束后, 组织学生参加行业培训及考试, 其考试成绩即为本门课的成绩。通过社会的认证考试, 不仅可以检查实际教学效果, 而且通过考试学生可以取得预算员或施工员资格证书, 为今后就业做准备。这种课程考核与社会认证考试有效的对接, 使学生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 又能获得职业上岗证书。

摘要:本文主要以对市场对于人才需求要求调查分析入手, 论述我国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现状, 以及存在的问题, 最终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职教育,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俊伟, 潭有广.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11) .

[2]单洁明.工程管理专业发展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 2006 (9) .

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 篇11

关键词:就业导向 课程设置 职业特色

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高职高专教育一直强调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紧紧围绕产业、企业的需求导向,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开设专业课程。显然,高职高专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开设相关课程,积极为经济发展培养合格人才,是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直接影响就业市场的基本结构,影响各学校就业水平的高低。高校连年扩招在很大程度上给就业造成压力。摆脱这种局面的途径之一就是各高校要有发展的眼光、紧密结合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和开设课程。

因此,从就业市场与职业发展的角度进行课程设置必须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尤其是全国上下如此重视就业率的今天,更需要在充分估计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趋势后,再作出专业课程设置的决定。这样会有助于学校与地区经济同步发展,有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为学校发展打下一个较好的社会基础。不过,在设置新专业与开设新课程方面,必须注意两种观念:第一,“社会需要什么专业,我们就马上设置什么专业,就开设什么课程”的观念。紧贴市场办专业与开设课程本无可非议,但如果一味强调“与时俱进”,紧贴市场,一哄而上办专业,就有可能造成部分专业的毕业生无处就业的被动局面,从而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第二,职业教育必须针对具体某个岗位对个体进行训练,使个体接受职业教育后能够立即承担岗位任务的观念。这种观念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办学理念。事实上,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无论哪种专业仅靠承担岗位任务的知识、技能就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显然是不够的。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职业需求,相关的岗位技能也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提高岗位工作的技术要求,因而强化岗位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就成为课程设置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有一种共同的基础理论、基础技能做支撑。

由于高职高专教育是一种以各产业生产技术为主要特色的职业教育,学生所掌握的生产技术是否符合市场与企业的需求。是检验高职高专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因而技术能力的获得,成为其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课程体系的构建正是体现了高职高专以技术能力形成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主线,以现场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和必要的相关技能为重点。因此,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在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职业发展需要时,必须及时转变办学观念,不再原地踏步。要紧紧把握市场脉搏,并能满足学生、家长的需求,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手段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不仅要做好专业基础课的设置,而且还要根据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变化不断调整专业课程特别是实践课程的调整,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量身定做,及时开发新的实践课程,要让培养出来的学生能真正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以尽快提高学生的职场竞争能力。

市场营销是综合性、实践性和技能性很强的学科和领域。同时,市场营销也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性与挑战性很强的职业,对从业人员有较高的职业要求。不论是生产企业还是事业单位,不论是政府还是职能部门,都存在营销或类似于营销的问题,因而具有较广的普遍性,从而使市场营销作为职业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目前,在我国工商企业中从事与市场营销有关的工作或职业占相当的比例。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及工商企业对市场营销类人才的需求不仅在量上,更重要的是在质上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社会对市场营销的认识也在发生着变化。尽管当今社会中仍然有部分人将市场营销误认为“推销”,从事市场营销的人员等同于“业务员”,但是,有更多的有识之士站在关乎企业生死的角度,以更为科学、专业的角度及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一职业。可以这样说,在未来的职场上,那些具有专业技能、开拓能力和职业素养的管理型、复合型市场营销人员将成为工商企业竞相争聘的主要对象。

事实上,在生产第一线的工作往往是综合性的,所面对的问题必须用多学科的知识和多种技能才能解决,因此,高职高专教育在专业设置时要根据生产一线跨学科的特点,将生产一线工作的外在要求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起来,设置复合型专业。随着现代生产、科学研究和技术综合化趋势的不断增强,技术岗位的职能内涵不断丰富,培养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这就为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一个历史性机遇。加快培养既具有一定职业素质又具有现代营销观念、掌握先进营销策略、有较强的营销管理能力的市场营销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当务之急。

因此,在进行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时,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对专业课以突出专业应用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充分体现“实用性”的特点。“市场营销学”是本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在教学内容中强调基本理论知识的运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实行案例教学法,取代传统的理论结构教学法,更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亲身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习相关知识的积极性与热情,增强参与感与成熟感。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使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市场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加大案例分析在教学内容中的比重,突出“实用性”之后,通过推销实训,检验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发现在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对课程内容予以调整。与此同时,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注重实际效果,力求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成绩的统一,并坚持教考分开的原则,以往在课程考核方法中,过于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考核,学生只要死记硬背有关理论条文,就可以收到相应的高分,但却缺少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所以,在理论与实践考核中都加大案例分析的比重,以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运用实际操作的能力,特别是在商品推销与营销策划的环节中,都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工作成效,并以此为基础评定学生的成绩,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教学与实际效果相脱节的矛盾。

第二,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实际动手能力,保证实践教学水平。市场营销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岗位,加大与现场解决技术问题能力及必要的相关技能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授课时数很有必要。同时,还应看到专业课程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一个基础,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也同样起着最直接的作用。所以,课程发展也应该注意课程设置能够引导、塑造、重组或改造学生的个性品质,能够启发学生认识自我,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体系和良好的思想品质。因此,在进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改革时,只遵循“必须、够用”的基本原则还不够,还必须坚持在具有一定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强化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以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商品推销、营销策划、市场开发与调研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复合型、专门型人才的专业特色。为此,要有目的地缩小部分理论课时,减少陈述性课程教学时数,增加过程性课程教学时数,将《推销理论与实务》、《营销策划》、《商务谈判》等课程部分或全部改为实践课程,强化《销售管理》类课程,充分考虑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需要,与此同时,要加强独立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利用多种形式,如社会实践、顶岗实习、专项营销(市场调查、短期促销)参与课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缩短与社会的距离。从而,不仅为学生提供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还要为学生实现职业转换创造条件。

第三,在扩展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淡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将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相结合,或构成基础课与专业课的两段式结构;或构成横有基础理论知识,纵有专业技能的纵横交错立体结构。无论哪种结构都强调基础课程的重要作用,不断强化专业课程的教学力度,有针对性地扩大选修课程范围,特别是要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把人文社科课程、部分文化基础课程及部分工科基础课程组成通识教育课程。在此基础上,适时开设《物流管理》、《超市与连锁经营》、《客户关系管理》、《会展营销》、《服务营销》、《房地产营销》、《汽车产品营销》、《机电产品营销》等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的课程,从而使整个课程设置形成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基本课程与前沿课程相结合的模式,使学生打下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专业课程的学习,将所需基础课程溶入专业课程、前沿课程的学习中。此种模式拓宽了学生视野,锻炼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较为扎实的技术应用能力。通过专业技术的学习又反过来巩固和加深对专业基础理论的理解,实现营销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市场营销专业不断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

总之,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和职业发展为核心实施课程体系改革是高职高专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内在需要,研究新形势下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是摆在从事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探索与实践才能加以解决。

本文系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科研项目〈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编辑 雨露)

参考文献:

[1]吕鑫祥.高职课程改革的若干理论要点[J].中国大学教育,2002,10:28-29.

[2]陈礼.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3,34:35-36.

[3]黄克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J].职教论坛,2004.145-47.

能力导向型课程体系论文 篇12

关键词:分级授课,教研小组,业务水平,质量监控,反馈机制

随着教育部在2007年下发了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要求高校“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我院的就业指导也从2008年开始启动。经过一年多的改革和创新,2009年,成都学院开始将就业指导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纳入到了各系的教学计划中。从最初的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陌生和漠视,到现在学生对于就业指导课程的关注,两年多来,全院就业工作人员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在校学生人数的增加和越发激烈的就业竞争,目前的就业指导已不能很好的满足同学们克服就业过程中遇到困难的需求。为进一步提升我院就业指导服务水平,提高广大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总体而言,虽然我院现在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内容比较丰富、课程的实施为学生能良好的就业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但仍存在课程内容针对性不强、形式单一、专业化师资队伍薄弱等问题。对此提出以下改革建议。

1 分级授课、丰富形式、突出重点

我院目前的就业指导课程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形势分析、简历制作、面试、笔试注意事项、应聘技巧等,面对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学生的吸收和理解能力非常有限,一旦讲授的知识陈旧或是教学手段单一,最终只能事倍功半的收场。

根据目前我院的具体情况,我们可以针对不同年级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开设分支课程。如针对大一年级可以开设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让刚进校的大学生了解“如何规划职业生涯”这一现实问题的重要性;针对大二、大三年级可以开设如职业素养提升、职业能力拓展等课程,通过与专业知识的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在专业技术领域扎实的基本功和职业能力;对于大四年级的学生,我们则可以开设如创业辅导、面试、笔试技能培训、简历制作指导等课程,及时为即将进入应聘阶段的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

在授课形式上,我们应该推陈出新,大胆创新,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具体可采用的方式包括:

模拟式:模拟招聘、笔试、面试现场。让学生了解面试程序,帮助学生消除紧张情绪,增进自信心。

案例式:在指导过程中引用我院、本系、本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引导、教育学生。

体验式:鼓励、组织学生提早进入人才市场、招聘现场去体验和感受,增强认识和紧迫感。

讨论式:针对某一主题,分组进行问答、辩论或讨论,让大家各自发表意见,真正参与到课程中来。

游戏式:设计一些和就业有关的小游戏,并设置小奖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我们应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式和经验,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方式,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提供有效的帮助。

2 设立教研小组、吸收毕业班辅导员加入就业指导工作队伍

教学研究是一门课程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应不断的完善机制,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教研室。以课题为单位设立教研小组,统筹安排。通过前期的课题研讨、中期的课程试讲、后期的课程评价,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学体系。在统一的理念、大纲和模式下,通过系统培训后,教师为学生讲授统一标准课程。

另外,根据我院的具体情况,我们还可以吸收毕业班辅导员加入到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中来。辅导员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可或缺的资源。我们应高度重视和利用这些资源,充分认识到辅导员的重要性并发挥辅导员的这一重要作用。

针对低年级的课程如大一年级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我们可以采取统筹安排、交叉授课的方式,由该教研小组的成员对全院学生进行授课;再如大二、大三年级的职业素养提升、职业能力拓展等课程,则需要各系或专业设置相近的系统筹安排,如电子信息工程系和微电子技术系的就业工作人员和毕业班辅导员可以组建一个该门课程的教研小组,针对两个系的大二大三年级学生进行授课,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给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大四年级的创业辅导、面试、笔试技能培训、简历制作指导等课程,同样可以成立相应的教研小组,面对全院大四年级学生统一授课。

在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必须邀请一些具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经验的专家现身说法,为同学提供实用性的帮助;每门课程的教研小组应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为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每学期的课程结束之后,应该对教研小组进行调整,让每位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都能有机会从事其他更多课题的教研,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从而提升就业指导课程的整体水平。

3 提高授课教师的业务水平

目前,我院配备的就业指导专职工作人员数量明显不足,且较少有长期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另外,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希望学院能为他们提供机会,拓宽眼界,提升能力,为提高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创造条件,如适时鼓励考取我国从1999年开始推行的《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证等。

4 加强质量监控、建立反馈机制

由于就业指导课程的归属不一,有些人认为是公选课,有些人认为是选修课,还有些人认为仅仅是一次讲座,这样不便在教师和学生中引起重视;其次,目前,我们还缺乏对教学质量的监控,我们应该对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考核进行全面的监控,以评促建,有效的推进就业指导;我们还应当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通过如学生评教、收集学生意见等方式不断改进教学,真正让学生受益。

面对全院每年三、四千毕业班学生的就业服务,再加上对低年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全院就业工作人员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面对繁重的工作,我们应当以科学的管理办法,寻求合理的方式有效的开展工作。在对就业指导课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全面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尽早使大学生树立“学业与职业结合”的思想,全方位的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努力开创我院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冯晓艳.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国科技信息,2009(20).

[2]冯瑞银.强化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现实意义及实施途径.教学研究,2009(5).

上一篇:顾客忠诚度评价模型下一篇:隐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