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

2024-10-26

名老中医(共12篇)

名老中医 篇1

摘要:通过对以往传承模式优劣的分析,总结目前传承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未来中医传承发展模式的展望,归纳现代传承模式。

关键词:传承模式,老中医经验,中医学

中医文化根植于中国古典哲学,是在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指导下,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共存体,包含中医系统论、控制论等多方面的内容。中医学具有内容广博、信息量大、载体个体差异大等特点,因此在传承方式上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使中医学在传承工作中遇到了一定的挑战。

1中医传承方式

古代中医师承的主要方式是住家带徒、口传心授。 即师徒共同生活、共同学习,不但学习师者的行医用药,甚至连生活习惯、起居作息也在学习的范畴之内。 长时间的共同学习、生活使古代的传承方式达到了“形神兼备”的程度。优点在于:培养时间长,对师者的学术流派及观点把握准确,能全方位掌握师者的临证经验;不足之处在于:传承范围小,人才培养频率低,与社会容量的扩大不成正比。

近现代,中医传承的主要方式是院校教育。新中成立以来,通过正规院校教育培养的中医人才已达数十万,这些人才构成了目前中医医疗体系的主体。院校教育的优点在于培养速度快,成才率高,知识构成规范化程度好;缺点在于“流水线”式的培养方式不利于培养出一流的中医人才,不利于中医学个体化知识单元的保存及流派传承。

近年来,国家对中医师承工作充分重视,先后出台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 为中医传承方 式的改革 注入了新 的动力。1999年、 2002年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采取紧急措施做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工作的决定》和《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暂行规定》[1]。其中明确指出,鉴于当前有独到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老中医药专家年事已高,必须采取紧急措施予以继承,指出这一决定是为抢救老中医药专家独到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特殊政策和措施。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为主体的国家级科研院校先后启动了多项名老中医传承工作,主要的方向为:1搭建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经验数据库;2建立名老中医专属工作室制度;3启动国家层面的名老中医经验继承科研项目;4建立中医药传承博士后体系。 随着国家级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工作的逐步深入,传承模式多元化、系统化的优点开始突显,通过这些方法的探索,很多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得以系统地保留、深化和发掘,团队式、集中化、精英式的培养模式逐渐形成。

2目前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名老中医是国之瑰宝,建国之初,岳美中、施今墨等老先生们曾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美名广布,而今这些名老中医有的已经离世,有的年事已高,对于这些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工作迫在眉睫。多年来,国家进行过多次师承工作,卓有成效。然而,经过多年的不断积累 ,有些问题 逐渐突显 ,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 个方面。

2.1对名老中医成才之路的挖掘不够每一位名老中医都有独特的成才之路,成长环境决定了老中医的性格乃至用药方式,古语说的“用药如用兵”即是很好的佐证。目前对于名医经验的继承主要以总结整理病案、医案医话为主,对名医成长过程的挖掘甚少。要想全面地总结整理名医的思想精髓必须要从成长轨迹、 成才之路等多方面进行挖掘,最终对名老中医有一个客观、立体的认识,才能实现“从根本上继承,在继承中创新”。

2.2名老中医数据库不统一近年来,针对名老中医经验的数据库、数据平台逐渐增多,但设计思路、后台语言等各方面均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导致各数据平台之间的不兼容。很多时候,数据采集回来工作就告一段落,样本量偏小、持续时间短,缺乏动态观察,每个数据库变成“孤岛”,各自之间没有信息交流。目前,国际上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多中心、大样本的循证医学已经成为医学决策的核心,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兼容的数据库已经变成了死角。如果能从国家高度出发, 实现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顶层设计,必定会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形成便于处理的“大数据”,为未来中医循证医学奠定良好基础。

2.3对名老中医医案的挖掘缺乏有效方法名老中医医案数据库是借助统计学、数学模型等方法,对医案进行分析,很多还是停留在频数统计的基础上。中医学的基础是哲学,仅从数学层面对医案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与现实往往有较大差距。用药频次高的药物未必适合所有病种,用药频次低的药物也许在处方中是君药。如何揭示医案的本质成为最大的难题。在医案的处理过程中存在几个关键节点,如病历采集人、病历录入人、病历分析人,均无法保证能完整、准确地领会医者的判断标准及遣方用药,这样录入的病历容易悖离医案的本意。如何三维地、立体地揭示名老中医的辨证用药成为最大的难点。

2.4名老中医经验大规模地推广困难中医的知识结构具有主观性强、难以用客观指标衡量的特征,因此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仍然是以老中医为核心,采用面面相授的方法进行。但是站在推广的角度上来看,能够得到名老中医面授者仍是万中无一,如何把这些中医学术思想的精华推而广之,让基层中医工作者都能掌握,是十分重要的课题。仅凭几个医案,一本经验集,很难将名医承载的一个学术流派概括清楚。如能将这些经验总结整理成客观化、易于基层医生操作的知识体系至关重要。建国以来,对四诊、辨证客观化的工作不断进行,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中医真正地实现客观化还比较遥远。

3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展望

张伯礼院士在谈到名老中医经验传承问题时说, 第一是要认真学习、整理,原原本本地把经验、学说、案例保留下来;第二是结合实验,二次验证,二次评价;第三是抽提理论,这是一个再发展的过程[2]。中医经验传承工作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 未来有可能会在以下几方面取得进展。

3.1继承为主中医学的知识特点就是主观性强,难于客观化,由于客观条件所限,目前想利用某种手段将名老中医的经验客观化比较困难,那么从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角度出发,原原本本地记录这些老中医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我们这一代人无法透彻理解其中的本质,随着时间的延长,总有后人能够完成这个工作。在医案、医话的保留上,要尽量做到原汁原味,医案一定要来自老中医的亲诊,医话一定是老中医的口授亲传。通过电子设备、纸质载体记录下来,便于后续的挖掘工作。国家十五、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项目中,即采用这种方法,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将医案分类上传,最终形成结构化医案。

3.2培养多学科交叉人才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与数据库等现代计算机学知识密不可分,现有的传承队伍中,中医学与数学、计算机等学科的交叉型复合人才很少,远远不能满足传承工作的需求。复合型人才具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一方面,能够满足医案等专业知识的采集需求;另一方面,能够对采集数据进行深入挖 掘,比单学科人才更具有优势。复合型人才能够独立进行研究工作,减少了学科之间的融合过程,可以预见,在未来“临床-理论-临床”的传承模式中,多学科的共同合作是发展趋势。

3.3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完成隐性知识转化过程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哲学,在运用的过程中,关键节点的隐性知识往往是辨证的重要依据,但这部分隐性知识难以用客观指标来揭示。这个难点有可能是与样本量太小,缺乏循证证据相关,在未来更长时间中,随着国家中医数据中心的建立,大样本的采集整理,隐性知识有可能转变成显性节点,在这个转变中,现代技术手段尤其重要。同时,现代技术手段也有助于学术流派之间的鉴别比较。以往我们对学术流派的理解经常停留在用药特点、辨证方法的差异上,实际上,一个学术流派之所以能够确立,与其代表性人物密不可分。 对一位或者几位代表性名老中医的全面把握是掌握学术流派特点的关键。

4小结

中医学传承工作的成败决定着中医未来的走向, 薪火相传才能生生不息。中医药现代化的漫长进程需要一代一代中医人前赴后继,优秀的传承体系能让我们少走弯路。培养中医传承专门人才是中医摆脱“黑箱”学说,走向繁荣的必经之路。

名老中医 篇2

关于**申报**市名中医专家推荐材料

**,*,现年***岁,中共党员,主任医师,****长,19***年*月毕业于****学院中医系,5年制大学本科,学士学位,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获学士学位,同年被分配至****医院工作至今,**年**月晋升主治医师,***年11月晋升副主任医师,****年***月晋升主任医师;***年任***主任,***年**月任****主任,2007年9月任******院长。

该同志毕业后一直在临床一线从事内科临床工作,热爱中医药事业,具有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功底和良好的技术素质,能正确应用中西医理论处理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能独立处理内科急危重症。曾随诊于***名医、地区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内科主任****老师二年,受益非浅,中医水平明显提高,能灵活应用中医理论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治,1989年在***中青年中医知识竞赛中获第一名(三人团体),1995年在首届***省优秀青年中医评选活动中被评为**省优秀青年中医(*****唯一一人)。

1990年开始在承担内科医疗工作的同时,主要从事内分泌重点是糖尿病的临床研究工作。曾赴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随国内著名糖尿病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林兰教授学习糖尿病诊治技术,多次参加全国、省地糖尿病学术研讨会及学习班,了解糖尿病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在本院组建了糖尿病专科门诊和病区,组建了市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和病友联谊会。他主持的糖尿病专科是市级重点专科。在我市率先开展了诺和灵系列、无针胰岛素注射器治疗糖尿病,中效胰岛素纠正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小剂量胰岛素+口服(或鼻饲)静脉补液结合纠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新技术、新疗法。在中医方面认为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的范畴,消渴虽与肺、脾(胃)、肾有关,但主要病变部位在脾,主要是脾失健运,不能升清降浊、浊毒入血所致,创见性的提出了消渴病“脾轴心”说和“浊毒”致病理论,治用健脾益气,化浊解毒,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还开展了中医药纠正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SFS)的临床研究,充分利用中医中药解决这一医学难题,发现大多数SFS病人都有脾虚痰阻血瘀之征象,脾气亏虚、痰瘀互结是导致SFS主要原因,据此制定了健脾益气、化痰祛瘀的治疗原则、精选中药组成了纠正SFS的协定处方——启敏汤,疗效明显。对于老年性糖尿病他发现其阴虚燥热并不明显,常出现气虚血瘀之征象,治疗采用王清任之补阳还五汤加减,即可降低血糖,消除和减轻临床症状,同时也可有效防治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和合并症。他在应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对于糖尿病性便秘,认为主要属于虚秘,消渴日久,气阴两虚,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阴津亏乏则大肠失于濡润,非单一气虚或阴虚所致,治宜气阴双补,益气育阴通便,疗效显著。对于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病变机理复杂,现代医学无理想治疗方法,他认为其主要机理是瘀血阻络,“不通则痛”,治宜活血祛瘀通络,用活络效灵丹,恒多奇效。接诊收治大量糖尿病人,临床疗效非常显著,许多四处求医无效的病人经他治疗获得控制,深受广大糖尿病患者信赖和好评,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我市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的学科带头人,具有较大的辐射面和影响面。《**日报》、《**晚报》、《大众中医药》、《中原油田报》、《科苑群英》等众多报刊都报道过他的事迹。认真做好带教工作,先后带教**中医药大学、***医专、***中医药学校实习生2000人,曾受聘***医专、***卫校讲授“中医学基础”、“中药方剂学”、“伤寒论”、“中医内科学”等课程。是***中医药大学、***医专兼职教授。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在国家及省级杂志发表14余篇,主编和参编学术著作3部,完成地市级科研3项,分别获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他工作中仔细认真,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程,从无漏诊、误诊及任何差错事故发生。担任副院长后,认真做好分管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方案和细则,工作井井有条,认真负责,以身作则,为医院稳步快速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先后被聘为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会员,**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市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市青医协会理事,二次被选参加市卫生系统职称晋升中级评委会,同时担任****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市劳动能力鉴定医疗卫生专家库成员,市科技专家库成员。

他政治上要求进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记胡锦涛书记的“八荣八耻”,严格以医德规范要求自己,从不以医谋私,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坚决拒绝商业贿赂。工作上勤奋努力,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团结同志,顾全大局,对病人真心实意,对医术精益求精,对利益不贪不沾,对工作认真负责。多次被评为医院先进工作者,模范共产党员,行风信得过标兵。1993年在菏泽地区“争星夺杯”(白求恩杯)竞赛活动中被评为明星个人。2006年8月获得****市人事局、****局全市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标兵,并在全区进行了巡回讲演。2007年1月被评为全市卫生先进工作者,2006年12月获得全省卫生系统医德标兵,2007年7月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医务工作者。

名老中医谈养生 篇3

一、顺应天时

人和动植物一样,与宇宙间大自然是统一的整体。由于太阳和月球的不停运转,就产生了昼夜、时序(春夏秋冬)交替;气候(寒热温凉)变化。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认识和适应了它的变化规律,采取多种防护措施,以保持身体健康,即“顺应天时”。

祖国医学对风、寒、暑、湿、燥、火的研究,称为六气学说。六气太过,如大风暴雨、严寒酷暑、潮湿或干旱干燥过度的气候,稍有不慎,就会感染疾病。如寒盛,则易患伤寒及多种寒病;风盛,则易患感冒及流行性热病;暑热盛,则易患伤暑和中暑;燥火盛,则易患口渴,鼻衄及多种炎症;湿盛,则易患腹泻及肾小球肾炎;风寒湿三气杂至,则易患风湿病等。懂得这些知识,就会在气候变化时,事先做好防护措施,避免疾病的发生。在穿衣方面,应注意“春棉渐渐减,秋衣徐徐添”,就是俗语说的“春捂秋冻”,不能猛添猛减,否则就容易感冒。不难看出,现代医学中的多种急性传染病,都有严格的季节性。有不少慢性病人,在气候突变前,都有明显的加重或不适感。现代医学叫做“医学气象学”。

二、心胸开拓,情绪乐观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意思是说,人要心平气和,无忧无虑,排除私心杂念,自然心胸开拓,情绪乐观,气机调和,精神饱满,抗病能力增强,病从哪里来呢!《内经》又说:“怒气伤肝,暴喜伤心,忧思伤脾,悲哀伤肺,惊恐伤肾。”这是说,过度的情绪激动,不良的精神刺激,可诱发多种疾病。例如,肝郁气滞,积忧久郁,可致发多种精神、神经病患和消化系统疾病,特别是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一遇精神刺激,可致脑血栓形成、脑溢血、急性心肌梗死等。现代医学叫做“医学心理学”。

三、饮食有节,不要偏食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肉为益,五果为助。”《素问·五常政大论》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勿使过之,伤其正也。”意思是说,五谷杂粮是人类能量的来源,是主食;各种蔬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营养的补充;脂肪、蛋白质等主要来源于各种肉类;各种水果,同样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果糖等,都对人体的营养有益。以上还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说人的饮食要多样化,营养才会全面,不要偏食,这种观点和现代营养学的“杂食观”是一致的;二是说饮食要有定量、有节制,不能过量,更不能暴饮暴食,或过度吸烟、酗酒等,以免致发肺炎、肺癌、胃肠病和肝病等。

四、适当运动,劳逸结合

人体要有适当运动。运动能使人骨骼强壮,肌肉发达,气血流通,可以促进胃肠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因而使精神焕发,健康长寿。但运动的方法应因人而异。青壮年应采用体操、跑步、登山、游泳、各种武术等活动力较强的运动;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应选择气功、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六段功、干沐浴等柔软运动,并要持之以恒。切忌剧烈的超负荷运动,反而有害于健康。

五、节制性欲,保护肾脏

祖国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肾藏精,精生髓,髓生脑。夫妻之间,恩爱和谐,正常的性生活,对精神和身体是有益的,但应有所节制。如性交频率过度,就会导致肾虚精亏,引发多种疾病,如脑神经衰弱、性神经衰弱、慢性贫血、脑萎缩等。特别是性生活杂乱,或宿妓嫖娼,或性交不卫生等,则男子易感染性病或艾滋病;女子易患宫颈癌和性病等。

名老中医 篇4

1 活用知柏地黄丸治疗肾阴虚火旺之便秘伴舌痛

1.1 用药心法

知柏地黄丸摘自《医宗金鉴》, 从立法上看, 其为攻补兼施、滋阴降火之名方。以三补三泻兼清泻相火, 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 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 以补肾阴为主。此为本方的配伍特点:一是熟地、山药、山萸肉滋养肝脾肾阴, “壮水之主, 以制阳光”;二是泽泻、牡丹皮、茯苓渗湿浊、清虚热, 平其偏性以治标;三是知母、黄柏泻虚火除烦, 合苦以坚阴之意, 热清则火不内扰, 阴坚则汗不外泄, 寓育阴清热之意。总之, 全方养血育阴与渗湿泻火除热并进, 养阴以治本, 泻火利湿以治标, 使阴固而水能制火, 热清则耗阴无由。

1.2 验案举例

某女, 54岁, 2013年12月2日初诊, 反复便秘6个月, 舌根灼痛3天。患者6个月来反复便干结难解, 以大便第一节为重, 时伴有牙痛、口臭、口干口苦、腹胀、肋胀、里急后重、肛门坠胀、心烦失眠, 潮热、盗汗、口淡无味、麻木不仁。近3天来, 患者口服中药增液汤合四君子汤后便干稍减轻, 但舌根仍灼痛不已, 以吞咽、说话时加重, 察其舌淡苔薄黄腻, 舌下络脉淤滞, 脉沉弱滑数。诊断:便秘;证候:脾肾、阴虚、火旺夹湿热证;治则:清热利湿, 滋阴泻火, 润肠通便;处方:知柏地黄丸合增液汤加减, 药物组成为党参30g、茯苓30g、生白术20g、甘草6g、丹皮12g、生地30g、麦冬30g、玄参30g、黄柏12g (盐炒) 、知母12g (盐炒) 、青皮20g、郁金20g、香附20g。一剂后诸症明显好转, 二剂后诸症消失。按:根据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 选用知柏地黄丸去三补以防滋腻脾胃和加重湿热, 加增液汤共凑清热利湿、滋阴泻火、润肠通便之功。郁金、香附、青皮辛温以调畅全身气机, 四君子汤健脾除湿, 后以知柏地黄丸合四君子汤调理善后, 处方如下:熟地30g、山药20g、山萸肉20g、泽泻10g、茯苓10g、牡丹皮10g、青皮30g、香附20g、甘草6g、党参30g、白术20g、黄柏10g (盐炒) 、知母10g (盐炒) 。

2 枳术散加减治疗青年女性便秘及痤疮临床经验

枳术散由枳实、白术两味药组成。方中枳实辛苦行气消胀, 白术甘温培土和中, 两药配伍加减补而不滞, 用于脾虚气滞所致的多种病症有奇效。

某女, 24岁, 因便秘3年, 于2013年11月29日就诊。患者3天1次大便, 便干硬难解, 里急后重, 小腹胀伴口干喜饮, 每次月经提前一周, 经色质量无异常, 每次行经时面部有痤疮, 经后消退, 腰膝酸软, 少气懒言, 食欲尚可, 舌质淡红, 苔薄黄而干, 脉沉细而数。诊断:便秘;证候:脾虚气滞, 阴血亏虚;治则:健脾行气消胀, 润肠通便, 清郁热;处方:枳术散合增液汤加减, 组成药物为枳实 (麸炒) 15g、白术30g、生地30g、麦冬30g、玄参30g、火麻仁30g、柏子仁30g、当归10g、黄芪50g、枇杷叶10g、黄连10g、郁金20g, 2剂, 煎服, 每日1剂。嘱其多食水果蔬菜, 多饮白开水, 忌食垃圾食品, 按时服用早餐。按:患者平素喜食米花糖、葱饼、玉米饼等干燥垃圾食品, 导致脾胃受损、气虚失运、肠燥津伤、传导失司, 故便秘;糟粕内停肠道, 郁久化热, 浊气上犯颜面肌肤, 故面部易生痤疮;口干喜饮, 脾虚气不摄血, 故月经先期。方中枳术散加郁金健脾行气消胀, 合增液汤中火麻仁柏子仁润肠通便, 佐黄连清郁热, 归芪补血润肠兼调经, 枇杷叶提壶揭盖, 诸药配伍运用诸症皆除。

读《名老中医之路》有感 篇5

作者:迟显苏 山东中医药大学

医者艺也,惟精诚者是也。做医者难,做大医者更难,做苍生大医者难乎其难。趟过历史的横流,携一身沧桑一路走来,道不明走过了多少朝代,说不清经历了多少雨雪。寒窗苦读,研前人之著作;秉心执笔,创现世之妙方;心系患者,救黎民之百姓,“大医精诚”是铸就铁杆中医的灵魂。

书非悟,无以集医学之大成。岳美中说:“读书宁涩勿滑。”医学著作汗牛充栋,欲有所收获,就要对主要著作扎扎实实地下功夫,熟读、领悟。许多著名的中医家学习《黄帝内经》《伤寒论》等著作皆是朝斯夕斯地读和背,如任应秋每晚就寝前30分钟编一味药的诗决,姜春华读《内经》时作图表帮助理解,金寿山一边读《伤寒》一边写按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医学大家的经历都在告诉我们:求医治学要苦学,苦学养成习惯,则不以为苦,而以为乐。苦学也要做到三个勤:口勤、手勤、笔勤。读必读之书,反复诵读必将熟能生巧,勤加朗读必能熟读成诵。苦学之后也定要多问,学问学问,不耻下问,有问才有悟。有悟就下笔,写的有骨有肉、不蔓不枝才能算得上学有所得。医生这个职业的特殊之处,就是他的`一针一药都关乎患者的健康,如果不认真学习,不多学多悟,也就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

术非练,无以济百姓之大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如李聪甫所说:四诊之中,切脉尤难掌握。微与濡,弱与细,涩与滑,紧与数,弦与革等等脉象都只有几微之辨,往往心中了然,指下茫然,必须从长期诊察病人过程中边摸索、边认识、边掌握这种规律。医书所列疾病,不过是沧海一粟,临床上的病症,往往是多个并发症,一个方子对于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疗效。走过的路多了,便知道路要怎么走。同理,治得病多了,便知道病要怎么治。见习时对久病成医一词深有感悟,病的次数多了,也就知道怎样医治了。“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书固然要多读,若不临床,不能学以致用,也算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了。要知道,真正的好医生,绝不会是“理论一大套,看病汗直冒”的医生,也绝不是经典出口成章却治病无从下手的医生。眼高手低,绝不是一个医生应有的品质。正如张磊所说,临床经验是练出来的,没有长期的经验积累,经验是不会丰富的。因此,要在“实”字上下功夫,就是要踏实、扎实,在校时勤跟师抄方诊脉,从医时多临床辨病。学医之路就是长征路,一步一个脚印,收获才能更大。

心非诚,无以施仁爱于人。看过��琼的这样一段话:“医道渊源起于炎黄,精诚之心来于圣才。舍己为人,故神农尝百草,以解天下之苦痛;爱家之心,故仲景从政坐堂,著伤寒以慰往昔之沦丧;爱己之心,故李杲疗治脾病,亲实践以创学术之先河”。从《名老中医之路》第1辑到第3辑,国医大师、医学名家、专家等无不都强调医德二字。言至于此,不免想起当初一字一句背诵的《大医精诚》。《大医精诚》之“精”,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诚”,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般感同身受的心,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从医需心系千家忧与乐,临证应胸怀众生疾和苦。《医说》中这样说,医者自当念云:“人身疾病,与我无异,凡来请召,急去无迟,或止求药,宜即发付,勿问贵贱,勿择贫富,专以救人为本。”

信中医,捍卫中医人永远姓“中”。中医大家走上中医之路,或因中医救治过自身疾病,或亲眼看见中医之疗效,或心怀救助百姓之心,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一个“信”字。信则有,不信则无。中医姓“中”,“中”是中华的“中”。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有问曰:“中华其基石何?其支柱何?其后盾何?”曰:“一国学也,二国医也,三国药也”。

金陵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篇6

唐蜀华名老中医工作室

科室简介

唐蜀华(前排坐者),江苏省中医院名医堂主任医师,中医心血管病专家 ,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1年师承于国内著名中医内科专家周仲瑛教授,在1994年取得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颁发的出师证书,曾任江苏省中医院院长。

从事中医内科心系病研究20余年,对病态窦房结综合症、高血压病合并胰岛素抵抗等多种代谢异常、病毒性心肌炎、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及其多种危险因素干预等有较深研究,擅长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慢性心衰、心率失常、老年病等。

从左到右专家排列

唐蜀华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培养出一支精湛的学术后继人才队伍。后排从左至右分别为:

范群丽,江苏省中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参与国家级及省级科研课题两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王石,江苏省中医院心血管科主治中医师,擅长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严冬,江苏省中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中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世联中医内科学会会员。擅长中医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衰、各类肿瘤。

刘沈林名老中医工作室

科室简介

刘沈林(前排坐者),江苏省中医院名医堂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博士生导师。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曾任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江苏省政府第五届省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健康2020战略”中医专家组成员,江苏省卫生厅“135”医学工程重点学科(消化病学)学术带头人。全国人大代表,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擅长治疗中医脾胃病,对消化系肿瘤的诊治尤有心得。主编《现代中医临床手册》等著作3部,发表临床医学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3项。曾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多项。长期师从徐景藩教授,2007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

从左到右专家排列

刘沈林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培养出一支精湛的学术后继人才队伍。后排从左至右分别为:

祁明浩,国家脾胃病临床研究基地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消化道肿瘤的中医临床循证及转化研究,名老中医学术传承的创新模式研究,医疗科研一体化的关键技术研究等。

李烜,江苏省中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恶性肿瘤,特别是治疗肺癌、胃癌、肠癌、肝癌、食管癌、乳腺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有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经验。

奚肇庆名老中医专家团队

科室简介

奚肇庆(前排坐者),江苏省中医院名医堂主任医师,急症临床研究室主任、急诊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医药学会中医急诊专业委员会常委。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多年,先后师从周仲瑛、徐景藩、李石青等著名老中医,长期致力于肺系疾病的临床研究。

擅长中医危急重症的高热、血证、胸痹、中风、昏迷;中医肺系疾病的咳嗽、哮喘、咯血、肺积;中西医结合急诊的呼吸道及肺部感染、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呼吸衰竭、肺癌、脑梗塞、脑出血、消化道出血、植物状态等的诊治。主持国家、部省级、厅局级课题10余项,获省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共三项。

从左到右专家排列

奚肇庆名老中医专家团队培养出一支精湛的学术后继人才队伍。

后排站者为:

吴雅文,江苏省中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中医师,住院医师,擅长神经内科常见病的诊治。

丁义江名老中医工作室

科室简介

丁义江(前排坐者),国家级名老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丁氏痔科”第九代传人,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全国中医肛肠专科医疗中心主任,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全国肛肠学会主任委员兼江苏省肛肠学会主任委员。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日本高野大肠肛门病医院顾问。丁泽民老中医的二儿子。现任南京市中医院副院长。近期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3项,南京市科技进步奖3项。《中国肛肠病杂志》副主编、《大肠肛门外科杂志》编委、《中西医结合结直肠病学》主编兼编辑部主任等。

nlc202309031309

名老中医 篇7

关键词:中医传承,名老中医,治则治法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关系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未来,基于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将名老中医特色治则治法作为重点研究方向。笔者通过探索与对前期工作的总结,认为名老中医的经验传承,绝非是一方一药的传承,而在于方药背后临床思辨体系的传承,在于临床思维的传承,即治则治法的传承。因此中医传承应以名老中医特色治则治法传承为核心。

1中医传承的是名老中医临床思维

中医人才培养周期较长,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历经数十年的临床磨砺,从临床实践中总结经验,继而方能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方成为名老中医。因此名老中医是最能体现中医临床疗效的一批人,名老中医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宝贵的,而需要后学者传承的恰恰是名老中医的宝贵临床思维。临床思维是决定临床疗效的关键,而创新的临床思维又是中医理论发展的基础[1]。中医临床思维贯穿于整个诊疗过程中,分为临床诊断、辨证思维、临床治疗(处方用药)思维,可以概括为理法方药。

中医传承的并不仅仅是名老中医的具体临床经验,而是临床经验、一方一药背后所蕴含的辨证论治体系,即临床思维。在临床过程中,需根据辨证论治的结果确定不同的治则治法。法随证立,因此通过治则治法可以反推出证。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通过清热法可以反推出是实热证,从温阳法可以反推出是虚寒证。辨证是基础,而最终落实到处方上的是具体的方、药。治则治法承前启后最为关键,因此治则治法在中医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辨证以确定治则治法,下统方药以指导遣方用药。在正确辨证的前提下,治则治法确定的恰当与否,直接关乎处方用药的方向,关乎临床疗效的优劣。正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临床上治则治法直接决定着临床思路、决定着临床疗效的高低、有无。

方药灵活加减的基础在于对治则治法的充分理解,名老中医、流派名家的著述、医案也无一例外地体现出治则治法的临证指导作用,因此传承过程中,应该注意对治则治法的归纳总结,承者若不能充分理解治则治法而仅专攻具体一方一药,缺乏治则治法的“圆机活法”指导下的处方用药,只能成为“下工、医匠”,也谈不上对学术的传承与发展。

2临床思维体现在治则治法上

治则治法是建立在整体观和辨证的基础上,对疾病进行全面的分析、综合和判断,从而确定不同的临床治疗原则和治疗思路,所以治则治法的确立体现了临床思维。治则治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正如五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认为:对临床立法、处方、用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治疗规律。

历代名家独特的学术思想,多来源于独特而创新的临床思维,具体表现在特色的治则治法理论体系中。同时这些创新的治则治法又都引发中医理论的发展与进步。如张仲景的《伤寒论》确立的六经辨治体系,其中太阳麻黄汤证的辛温解表,桂枝汤证的调和营卫,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的表里双解,小柴胡汤的和解少阳等,都是以治则治法开创新的治疗法门,从而被誉为“医圣”。而后世张景岳的“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更是被后人在补益阴阳时所遵从。而温病学派叶天士提出的“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治则治法,直接指导了卫气营血的辨证治疗。

因此,中医传承的是能够指导临床实践并取得显著疗效的临床思维。治则治法上承诊断、下启处方,是最具有中医思维的核心理论知识。特色治则治法是从名老中医数十年临床经验总结而来,源自于对病因病机独到的认识,源自于对一般治则治法的升华,故而特色治则治法的传承为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重点和关键。因此名老中医经验传承首先传承治则治法,通过治则治法,上可推及其病因病机认识,下可指导其具体方药的临床加减应用。如此方可最大程度地传承其学术理论体系。

3治则治法有理论源流

中医治则治法学源远流长,肇始于内难。《素问·移精变气论》称治则为:“治之大则”。《黄帝内经》“运气七篇”以“至真要大论”为代表,提出了诸多的治则治法,己经渗透在整个中医学治疗体系中[2]。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的“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为医家所重视,被放在了整个中医治则的最高层次,概括为“平调阴阳,以平为期”,即调理阴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的论述,归纳为“因时制宜”,后世发展为“三因制宜”。因此有学者认为治则治法理论与中医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是同步的。

如当今所论的治病求本、标本缓急、扶正祛邪等治则,皆可在《黄帝内经》中找到原貌。治则治法理论是由《内经》、《难经》奠基的,为其形成的标志[3]。自《黄帝内经》起,历代医家已经对其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使其成为体系。

4治则治法自成体系

从中医发展史来看,治则治法一直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治则,是治疗原则的简称。《辞海》称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总原则”。治则是整个中医治疗学的根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具有适用于治疗任何疾病和任何治疗手段的普遍意义[4]。可以说凡是涉及中医相关的临床决策、治疗等,皆受到中医治则治法的指导。治法是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或手段,方、药、针、灸、取穴等则是具体的手段[5]。

治则、治法是建立在中医发病观基础上的,常合称治则治法,也泛称为法。如“方随法出,法随证立”的法,即指治则治法。二者虽统称为法,但前者为原则性,后者为具体体现,故不可混淆。对于治法,临床中多加以分层,法当有大、中、小之分。又或称之为:治疗大法、基本治法、具体治法。尽管某些治法带有法则性的指导作用,可以适用于多种疾病,但是仍缺乏普遍性意义。

大法或治疗大法首推“八法”。八法的内涵在《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已有论述,历代均有所发挥,使之成为系统则出现在程钟龄的《医学心悟》,将其归纳为“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因八法为治法的高度概括,故属于治疗大法。中法或基本治法为针对某一类具有相同病机或病性的疾病或病证而确立的治疗方法,如“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等。小法或具体治法指针对具体病证而设立的具体的治疗方法。如在“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基本治法指导下,具体而言又有温阳化饮、行气化饮、芳香化饮、淡渗利饮等不同,即是针对临床具体病证的具体治法。具体举例而言,如汗法当属大法;而汗法又可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的基本治法,为法中之法,属中法;具体而言,辛温解表中又有麻黄汤的直接辛温发汗解表、桂枝汤的调和营卫解表的具体治法,即小法;辛凉解表则可细分为辛凉平剂的银翘散法、辛凉轻剂的桑菊饮法等。

从治则到治法,从大法到中法、小法的过程,是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在治则治法的指导下完成方药的选择,也是中医临床思维的过程。

5治则治法源自于病证、病机的独特把握

“法随证立”,只有证的确定,方能提出法来。故特色治则治法的提出源自于对核心病机的把握,源自于对病机关键环节的认识,如此才具备提炼特色治则治法的背景。如王永炎院士的化痰通腑法源自于中风病急性期的常见证候痰热腑实证[6],抓住中风急性期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故而针对性地提出化痰通腑法,从而显著提高中风病的治疗效果[7];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认为寒凝证临床广泛存在,通过把握寒凝证的指征(痉脉、疼痛、恶寒),从而创新性地提出汗法可用于里证、虚实相兼证、阳虚阴凝证等,也拓展了既往汗法只适用于表证的认知[8];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的调周法源自于临床,认为月经规律性来潮与阴阳消长转化的周期节律有关,与整个自然界包括体内的圆运动生物钟节律有关[9],并将之拓展到女性不孕症、痛经病证、功能性子宫出血病证的治疗。周平安教授运用表里和解法治疗流行性感冒,认为北方外感的特点是表寒里热,从而提出表里和解法治疗流感,将和法拓展到外感疾病的治疗上。

从上述名老中医特色治则治法的形成过程来看,特色治则治法源自于临床经验的总结升华,源自于对疾病病因病机的独特把握,通过临床对其深化、凝练,最终形成特色治则治法,并对临床治则治法体系有所补充,也是临床客观发展的需要。

6治则治法构建了中医临床治疗体系

临床思维即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随证而逐层确定治则治法,继之确定具体处方用药的过程,犹如方剂有单方、复方之分,而法亦有单法、复法之分。由于临床症情千差万别,证候不一,所以临床上辨证处方用药的过程蕴含的往往不是单一的治则治法,而是二法或数法合用。在单一治则治法的基础上,合法方能合方,以此解决复杂临床疑难问题。以《伤寒论》为例,六经辨证的体系中,解太阳表、清阳明热各为单一治法,合起来就是表里双解法的复法;而表里双解法又可分为解表清热的大青龙汤法、解表利饮的小青龙汤法等。而猪苓汤可谓一方三法,将育阴、清热、利水三法融为一体。八法之中,百法备焉。

医者临床中根据复杂证候,需要合理搭配选择不同的治则治法,法与法的联合应用,更为恰当地适应了复杂的临床病证变化。在逐层深入确定的治则治法指导下,将法与法配伍组合,从而构建了整个中医临床治疗体系。

7结语

王永炎院士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序言中谈到:“中医治学当溯本求源,古为今用,继承是基础。”韩愈《师说》曰:“古之学者必有师。”数千年来的中医发展离不开中医传承,传承是数千年来推动中医不断进步发展的动力,历史上璀璨如星河的中医经典著作承载着传承,又在不断创新发展,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流派,可以说传承与创新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推动中医药事业前行的动力,传承也是中医发展的关键。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是中医的基本特点,疗效是中医存在的基石,而在辨证论治中,“方随法出、法随证立”是关键,治则治法上承辨证,下启处方用药,处于关键核心环节。

如何把名老中医经验更好地传承下去,也是目前中医传承的关键。在前期课题研究基础上,笔者认为名老中医临床中凝练形成的特色治则治法传承是中医传承的核心,特色治则治法是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关键,也是课题研究方向。原因有四:(1)中医传承的是名老中医临床思维;(2)临床思维具体体现在治则治法中;(3)治则治法有理论源流及体系;(4)治则治法源自于独特的病因病机认识;(5)特色治则治法对临床实践有重大指导价值,并能够被后人传承发展。今后将在名老中医特色治则治法传承中进一步研究,以更好地推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工作。

参考文献

[1]颜乾麟.关于中医临床思维的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1(5):1-2.

[2]张立平.《素问》“运气七篇”治则治法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12.

[3]张登本,孙理军.治则治法理论研究的现状与思考[J].中医药学刊,2005,23(1):17-19.

[4]王雪华.《金匮要略》治则治法辨析[J].河南中医,2006,(2):15-18.

[5]张浩良.治则治法新论(纲要)[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8,12(4):43-46.

[6]王永炎,刘炳林.中风病研究进展述评[J].湖南中医药导报,1998,4(1):9.

[7]刘岑,高颖,邹忆怀.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痰热证之临床应用与理论创新[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1):89-91.

[8]李士懋,田淑霄.汗法临证发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2-30.

名老中医 篇8

关键词:不孕症,学术思想,经验总结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疾病, 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 很多妇女推迟婚龄、育龄, 导致生育功能逐渐降低。近几年, 我国不孕症患者逐渐上升, 使得人们对不孕症的治疗有着比较紧迫的需求。临床一般使用西药治疗不孕症, 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 但是药物副作用比较大, 患者往往在长期服药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不利于治疗质量的提高。随着中医的发展, 人们在继承和创新名老中医的基础上更好的发挥中医特色, 提出一种完整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与技能操作的学术思想, 应用于不孕症的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李凤仪名老中医治疗不孕症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收集李凤仪教授2011~2014年的工作室门诊治疗不孕症的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 填完整的病例观察表, 观察患者病史、月经史、个体特征、诊断、检查、治疗及用药情况等, 建立统一的数据库, 采用Logistic回归统计法, 分析李凤仪医师诊治不孕症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所选择患者年龄23~40岁, 平均年龄 (32.45±5.56) 岁, 共80例;所有患者均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所有患者均没有先天性生理缺陷或畸形、遗传所致不孕, 也没有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及精神病患者。

1.2 方法

(1) 收集80例台山市中医院李老所诊治的不孕症病例的临床病例资料, 包括疾病的基本信息、初诊及复诊、每次就诊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用药、医嘱及费用等均详细记录。 (2) 复习整理不孕症文献资料, 经常与李老进行讨论, 进行病案分析。 (3) 对李老用中医治疗本病的临症经验、诊疗特色、临床思路、用药特点、经验方等归纳总结、综合评定。

2 结果

通过对李凤仪名老中医师运用中医、中西医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经验的研究, 了解其把握不孕症的病因病机, 辨证治疗本病及用药规律、经验方等, 从中发掘、整理、总结李老的学术思想、临床思维特点, 为日后治疗“不孕症”提供宝贵的临床经验, 将以论文形式公开发表, 供后辈学习, 使年轻中医学子掌握此症的中医思维方式, 使名老中医的经验得以传承, 继续发扬五邑地区中医药治疗不孕症优势。

3 讨论

名老中医指那些在临床上有着丰富治疗经验和较高水平的治疗技术的医师, 传承研究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研究是培养新一代名医、提高中医临床服务水平的重要前提, 也是推动中医理论发展的必要条件。本院李凤仪医师是治疗不孕症首屈一指的专家,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学习, 治愈不孕症患者不计其数, 解决了不孕症患者迫切渴求, 缩短患者求子之路,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精神负担, 圆患者求子梦, 在当地有“送子观音”的美称。通过对李老治疗不孕症学术思想和临床研究的分析, 总结了李老用中医治疗不孕症的的临症经验、诊疗特色、临床思路、用药特点、经验方等。

3.1 李老治疗不孕症的临证经验

不孕症主要病机是气血失调、血瘀湿浊等, 主要涉及人体肝、肾、脾等器官, 以肾为本, 中医主要采用辨证方法进行治疗, 利用先进检查技术, 查出病因, 注重调经, 结合合理的饮食进行调养。李老认为妇女有经、带、胎、产等特殊生理均系于肾, 肾气充足则生理活动正常, 肾精气的盛衰决定了人的生殖功能, 肾气旺盛, 则阴阳合, 说明生殖功能良好;如果因为先天原因或者手术损伤导致肾气虚弱、肾阳亏损, 致使经乱无期不能生育。李老指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肾与人体其他脏器有着密切的关系, 与气血相互关联, 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由肾引起的疾病一般病症较复杂, 治疗是要透过病的本质, 挖掘现象, 做出正确的诊断, 临床调理肾气可以利用补肾壮阳、滋养肾阴、补肾活血、补肾健脾、补肾调经种子等方法。月经失调是不孕症常见的病因之一, 月经失调一般有导致卵巢发育不全、早衰、高泌乳素血症、幼稚型子宫等, 治疗这种类型的不孕症采用调经种子之法具有较好的疗效, 主要调理肝、肾、脾, 主要调理肾气, 同时注意调理气血, 根据不同的证型辨治, 结合患者月经周期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的药方。重视气血调理, 中医自古就有气血不和百病生, 血、气相互依存, 关系密切, 女性生理特点的经、孕、产、乳等均以血为用, 七情六伤等均可能导致气血失和, 百病滋生, 所以治疗不孕症重在调理气血。

3.2 李老治疗不孕症的诊疗特色

名老中医在治疗疾病时均已形成自己独特的诊疗特色, 这种特色主要体现在对不孕症的治疗与一般常规治疗有较大的不同, 诊疗特色是建立在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上, 在传统丰富治疗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改变, 形成自己独特的治疗风格。李老在利用中医诊治不孕症时主要诊疗特色是重视情志、巧妙问诊。李老认为不孕症患者婚久不孕具有较大的家庭、社会以及个人心理压力, 在各种压力下患者容易产生忧郁、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 此类患者一般都有肝郁气滞特点;另外, 李老在诊治时注重问医, 在询问女性患者时一般问其年龄、婚嫁、生育、经候、带滞、滑胎等情况, 中医问诊中有“问不明, 则茫然莫辨;问必精, 则晓然可思”之说。在对李老的交流与随师诊疗中注意到李老在对不孕症的治疗中总带着对患者的关怀和同情, 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 融洽医患关系, 认真给患者普及不孕症相关知识, 亲自指导患者受孕方法, 开导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 体现了互动化、人性化的中医诊疗特点, 再结合有效的方药, 促进患者康复。

3.3 临床诊疗思路

李老在诊治不孕证时注重辨证求阴、标本兼治, 不孕症一般是肾气亏损、血气不和而致, 一般表现为虚实夹杂、气滞湿阻。人体中肾气的盛衰标志着人的生长、发育, 生殖功能。如果人体肾气虚弱, 则不能经血为天葵, 导致血海空虚, 造成不能摄精成孕;如果肾阳亏损, 人体阳虚气弱, 阻碍子宫发育, 导致不孕;中医还认为肾主水液, 肾阳虚则不能化气为水, 人体水液代谢失常, 湿聚成痰, 避隔子宫, 导致不能摄精成孕;所以在治疗此病时应该查找病因, 根据具体病因给予积极的治疗, 若是痰湿内生而致, 要以脾肾阳虚为本, 气滞湿阻、痰瘀互结为标, 以补肾健脾为主, 化痰祛瘀为辅进行有效的治疗。另外, 李老在治疗时以中医为主, 适当结合西医节能性治疗, 根据月经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律, 形成补肾、活血、再补肾、活血的用药周期模式;李老在临证中以中药为主, 旨在改善全身内分泌状态, 结合西药调整月经周期, 然后根据患者不同临床症状及体格特点选择合适的药进行治疗。鉴于西药的副作用, 治疗过程中以中药为主, 结合西药进行几个月的预治疗, 用药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表现。

3.4 遣方用药特点

李老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与治疗经验, 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经验, 其用药以精、简、廉、验为特色。用药如用兵, 用药贵在精而不再多。另外用药的关键是辨证准确、熟知药性, 把药性与病症相结合, 在根据患者体质合理施药方能做到药到病除。所以, 李老在用药时每剂药不过十几味, 而且剂量比较轻, 却能起到显著的疗效。另外, 李老认为调经主要以治肾为主, 辅助治疗肝脾, 但是在具体应用时要注意月经周期中阴阳消长的规律, 掌握患者月经特点, 循时用药。李老开药平时以白芍、当归、熟地、香附、砂仁为基本方, 经后期治疗时加入五味子、枸杞、女贞子等, 行经期以活血通经为主。比如李老在诊治胎漏、胎动不安证属气血不足、脾肾亏虚时, 一般开的药方是:熟地15 g、党参15 g、白芍15 g、白木15 g、当归8 g、鹿角霜10 g、桑寄生15 g、苏叶6 g、甘草3 g等;胎漏、胎动不安证属气阴两虚、内热扰胎时, 药方是:生地15 g、白芍15 g、女贞子15 g、旱莲草12 g、黄芩10 g、吐丝子12 g、川断15 g、苎麻根10 g、阿胶10 g、陈皮10 g、甘草3 g、桑葚子15 g、太子参12 g、淮山12 g;药物剂量比较少, 配方合理, 能够在短期内起到较好的效果。

总之, 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是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重要理论依据, 作者对名老中医的丰富经验进行总结、分析, 不断探索其临症经验、诊疗特色、临床思路、用药特点、经验方等, 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治疗理论与特色, 传承中医治疗不孕症的先进方法。经过研究使本院年轻中医学子掌握治疗不孕症的的中医思维方式, 临床上起到举一反三效果, 一方面造福于广大不孕症患者, 另一方面可使名老中医的经验得以传承, 为本院的中医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原会娟.褚玉霞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总结.河南中医学院, 2012.

[2]徐春波, 白桦, 顾晓静, 等.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传承与应用方法研究.世界中医药, 2013, 8 (9) :1036-1038.

[3]孙红.褚玉霞治疗不孕症的经验.辽宁中医杂志, 2007, 34 (6) :725.

[4]张婷婷, 谭丽, 陈思卉, 等.蔡小荪辨治不孕症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0, 44 (2) :1-4.

[5]李小丹.岭南名中医李丽芸教授治疗不孕症的临证经验整理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

名老中医 篇9

一、数据挖掘和网格

广义上来说, 网格是一个集成的资源环境, 或者说是一个资源池, 它能够充分吸纳各种资源, 并将它们转化成一种随处可得的、可靠的、标准的、经济的能力。这些资源包括计算资源、网络通信资源、数据资料、仪器设备、知识等各种各样的资源。网格计算就是基于网格的问题求解。数据挖掘指从数据库或数据仓库中发现隐藏的、预先未知的、有趣的信息的过程, 该过程可以看作是知识发现中的一个核心的步骤。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或“挖掘”知识, 而网格上含有丰富的数据, 是数据挖掘的理想目标。网格的数据挖掘建立在数据网格的基础设施和相关技术的基础上, 在广域分布的海量数据和计算资源的环境中发现数据模式, 获取新的科学知识和规律。

二、网格数据挖掘特点

网格数据挖掘是在已有数据挖掘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了网格的特点, 具有更强的功能。

1. 超强的计算能力。

网格计算能够为科学计算领域和社会经济生活领域提供超级的计算能力。网格的数据挖掘系统建立在网格计算的技术基础上, 数据的传输具有高效的并行性特点, 而且数据处理能力超强。

2. 具有分布性和动态性。

数据分布范围广在网格计算环境中, 广域分布的各种资源都是动态创建和删除的, 因此, 网格的数据挖掘系统具备分布性和动态性, 并以分布计算的方式并考虑数据流通负载来分析数据。

3. 具有高性能的I/O负载平衡能力。

在对广域分布的海量数据处理的过程中, 无论是数据的远程传输还是挖掘过程中的数据处理、分析挖掘模式评价等过程, 数据的工作流都是很大的, 这需要网格提供网络负载调度、管理和高性能的1/0负载平衡能力。

4. 高效的数据存储服务、传输服务和复制管理。

在数据挖掘过程中要进行大数据集存储复制的时候, 网格能够提供高效的广域网数据高速缓存服务以解决网络带宽管理的问题;数据传输策略能够支持多种存储系统, 并行数据传输, 部分文件传输和数据重传、容错能力;数据复制策略能在不同站点之间高速移动和复制数据, 保持远程数据拷贝的一致性。

5. 网络安全性要求更高。

数据挖掘涉及广域分布的属于不同虚拟组织的数据源, 数据的安全性和访问权限问题至关重要。在数据存储、转输、复制管理和网络通信过程中, 网格操作系统必须具有抗拒各种非法攻击和入侵的能力, 保证系统正常高效运行和各种信息的安全。

三、基于网格的名老中医档案的数据挖掘的研究

1. 可以实现名老中医档案信息的动态挖掘。

各个医疗单位在进行名老中医档案信息化建设时, 形成了各自的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 这是一笔丰富的资源财富。但由于现有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和档案信息安全的制约, 现有的网络无法实现对各个数据库之间的数据连通和数据交换。名老中医的档案资源处于分散和孤立的状态, 所以在以往的数据挖掘中, 挖掘的数据源往往是比较少的。随着挖掘技术的成熟和网格计算技术的发展, 可以实现动态挖掘。也就是通过网格技术, 实现名老中医档案全面共享利用, 采用合适的挖掘技术, 既可以实现横向挖掘 (就是同一病症, 不同专家的诊疗方案) , 也可以实现纵向挖掘 (就是指每个专家对病症的持续治疗) 。对名老中医的档案进行挖掘研究, 分析名医的个性化诊疗经验中蕴含的辨证规律、症候学规律、用药规律等信息, 从而能使得名老中医经验的精髓能够不断传承下来, 并将形成的比较成熟的成果用于指导中医药的临床实践。使得基于网格的数据挖掘不在局限于某一个静态的数据库, 充分利用了网格的优势, 将传统的数据挖掘可以根据网络的状况, 动态的添加或减少参与挖掘的计算资源, 使得每次数据挖掘和计算结果都能科学有效。在遇到疑难杂症时, 可充分利用网格的优势, 将分布在各地专家经验汇总, 并行处理数据, 那么能在最快的时间和尽可能大的范围内解决问题。

2. 可以实现名老中医档案信息的广域挖掘。

医疗部门在进行名老中医档案资源数字化建设时, 形成了大量的异构资源。这是因为医学数据具有大容量和复杂性, 它包括与病人交谈、、注释和解释以及各种不同的图像信息等, 甚至于同一部门专家对病人状态的含糊描述也不能达到一致意见, 他们不仅用不同的名称描述同一个疾病, 还用不同的语法结构描述医学条目之间的关系, 因此对其数据挖掘是很困难的。在分布式的异构环境中, 网格技术能够把地理位置上分布的异构资源集成在一起, 屏蔽掉资源、软件、数据库和操作系统的异构性, 向用户提供一个虚拟化的资源访问接口, 实现对资源的透明访问。所以基于网格的数据挖掘接收用户的挖掘请求后, 根据用户的请求调配网格资源完成挖掘任务的一个平台。在挖掘过程中, 可以把不同的名老中医档案库的不同资源屏蔽掉, 实现了数据挖掘的广域挖掘。并将这些资源分为挖掘算法资源、计算资源和数据资源, 然后寻址到相应的数据资源、算法资源和计算资源, 创建资源实例。获取算法参数后再返回到用户, 这样用户不但获取了网格分布在各个寻址空间的数据, 而且能准确计算, 使得数据挖掘成为实时的, 而且实时计算出用户所要的数据。同时在这个平台上, 采用分布式协作和智能化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处理, 用户可以通过单一入口访问所有的信息资源, 实现“一站式夸库”式检索和信息资源的智能共享。

3. 精确名老中医档案信息的挖掘计算。

随着医疗档案信息化进程的加快, 越来越多的名老中医档案信息需要处理。但档案部门和医疗部门现有计算机和电子设备的处理能力都无法满足档案信息化的需求。网格能够充分吸纳各种计算资源, 包括网络通信能力、数据资料、仪器设备甚至是人等各种相关资源来建立复杂的虚拟组织, 提供给用户随处可得的、可靠的、标准和经济的高端计算能力。网格能够提供高速度、高效率、实时与及时的计算及信息处理能力, 实现海量数据的处理。由于基于网格的数据挖掘技术具有超强的计算能力, 数据的传输具有高效的并行性特点, 数据处理能力超强, 所以对于解析名老中医档案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 可以充分解决在计算过程中遇到的复杂运算和不规则运算, 而且数据的宽容度增强, 保证在接受大容量档案信息的同时进行挖掘, 不但扩展了数据源, 而且保证了计算的误差, 实现数据挖掘结果的精确。

数据挖掘作为在海量数据中获取知识的有力工具, 很早就应用于档案信息的各个方面, 其对多维、非线性特征数据的良好处理能力也为档案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技术保障。建立在网格基础上的数据挖掘结合网格计算的思想及其技术的优点, 能够对广域分布的海量数据进行高效的处理、分析和挖掘, 给档案信息化带来新的发现和巨大的价值。本文通过研究现有数据挖掘、网格的理论及其技术, 针对网格环境的特点, 为名老中医档案信息化的科研带来一次新的革命。但同时必须看到, 名老中医档案的数据挖掘和网格技术还没有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还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 比如需要档案专家和数据挖掘专家的密切协作, 需要网格技术环境的支持等。但是基于网格的数据挖掘对于名老中医档案的研究是有必要的, 既是中医药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也是档案信息化创新和发展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袁明.基于网格的数据挖掘应用研究[D], 2007.

[2]姜亮.网格技术在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湖北档案, 2008 (5) .

名老中医 篇10

关键词:管遵信,慢性肾衰,中医药疗法,学术思想

我国著名针灸学家、国家级名老中医管遵信教授临证五十余载,潜心研究肾病的治疗15年,创立“管氏肾病五联疗法”,针、灸、药并举,心身同治,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取得了突出的疗效。笔者有幸随管教授学习,现将其治疗慢性肾衰的学术思想述要如下,以飨读者。

1 立足整体,注重调衡,以平为期

整体观是中医思维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特色之一。管教授强调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形与神,身与心,阴与阳,气与血,脏腑与经络,各体系内部及各体系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这种整体联系贯穿并体现于临床的各个方面,诸如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是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疾病的产生则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人体气机紊乱、阴阳平衡失调造成的,而治疗疾病的过程就是用相应的方法调整人体功能,使之达到协调、平衡、稳定的状态。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言:“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管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的病机变化极为复杂,病程中常常呈现出虚实夹杂、寒热交错、兼证繁多等特点。慢性肾衰病程演变的一般规律,起始为脾肾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调或减退,升清降浊之功紊乱,浊阴郁滞,日久化热酿毒,进一步使气血阻滞,正气亏耗,从脾肾气虚发展为脾肾阳虚,阳损及阴,阴损初期便是气阴两虚,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肝肾阴虚,阴阳互根,最后阴阳俱虚,精气耗竭,气血离守,脏腑功能全面衰败,病情危笃。

本病虽定位于脾肾两脏,但疾病后期由于水毒潴留,或上犯脾胃,或扰动肝风,或蒙蔽清窍,或入营动血,或水毒凌心射肺,从而出现种种五脏六腑受累危象[1]。因此在治疗上,必须有纵览全局的眼光。管教授临床立足整体,从脏腑、经络、阴阳、气血入手,察其不衡以调之,以平为期。“管氏肾病五联疗法”就是管教授“立足整体,注重调衡,以平为期”思想的主要体现。

1.1 取法———针、灸、药并举,重用灸法,身心同治

鉴于本病气血阴阳俱伤,虚实夹杂、寒热交错、兼证繁多等病机特点,治疗过程中其病理变化非常微妙,温补则燥,则助邪热,重竭气阴,滋腻柔润,则碍脾胃,更长湿浊,如临证中常见温补之后出现口干舌燥、牙龈出血、出血等症,也有滋阴之后出现脘闷纳呆、呕恶加重等证候。管教授有机综合应用针、灸、药,三种疗法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取长补短。治身与疗心同施,身心同治。管教授“五联疗法”中有一联为灸、两联为针、一联为药,一联为心理调摄。

针与灸本来是两种性质不同、作用方式不同的治疗方法,各有所长。《灵枢·官能》篇中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中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然而针灸向来并称,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与共同的基础。现代研究表明,针灸作用均具有整体性、良性、双相性的特点。其作用机制都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复杂中枢整合,机体多水平、多途径的复杂调节[2,3,4]。

《灵枢·九针十二原》:“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灵枢·根结》:“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针刺可以疏通经脉、调和血气、平衡阴阳,早已是几千年医家的共识。灸法的主要功效,在古代的有关文献中,曾不止一家与不止一书多次地指出:“虚者灸之,使火气助元气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使热邪随火气发散,火就燥之义也。”表明灸法同样具有温通与温补的调衡作用。可见针灸作用的最大优点在于双向调节,即阳虚者其效可以扶阳,阴亏者其效可以救阴,且扶阳而不伤阴,救阴而不伤阳。这在汤液来说,就不能与之相比。然而针灸是以激发人体所固有的生理功能为主,在人体功能衰竭至一定程度时,针灸这种激发方式已不足唤起机体反应[5],不能发挥补充支援的积极作用,此时则恰恰是汤液的优势所在。因此,管教授主张针、灸、药并举,用针灸以通经络、调平衡、促功能;用药以补不足、泻有余、调物质。正所谓“知针知药,固是良医”[6]。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能形与神俱,而尽修其天年。”形,指形体;神,指精神。俱,偕也,有共存、协调之意。《灵枢·天年》说:“五脏安定,血脉利和,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指出了生命活动(生理)和精神﹙心理﹚活动有共同的物质基础。生理和心理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当疾病过程中出现脏腑失调等病理时,就会表现出异常的情志活动。例如《灵枢·本神》指出:“血气有余、肝实者善怒,血气不足、肝气虚者善恐;神有余、心气实者善喜,神不足、心气虚者善悲。”《理虚元鉴》指出:“虚劳之人,其性情多有偏重之处,每不能槽节其精神,故须各就性情所失以为治。”疾病,特别是那些严重威胁人类生命或者带来诸多痛苦的病症,本身就是一类刺激因素,可引起患者剧烈的心理反应,使之处于强烈持久的恐惧、忧郁、焦虑、颓废等消极的情感状态,并产生失落感、不安全感等。这种精神情感状态又进一步干扰了患者的内环境平衡,削弱机体的防御机制,以致在心身之间形成一种恶性循环[7]。那么打破这个恶性身心循环建立良性心身循环是治疗取效的重要一环。现代大量研究表明积极情绪与较少的疼痛、症状和更高水平的健康有关[5,6,7,8]。积极情绪对减少身体疼痛和恢复身体功能有重要作用。拥有积极情绪是远离各种疾病和尽快恢复的有效途径[12,13]。

管教授在十余年诊治肾病的临床中,深切体会到这些肾病患者,都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心理压力大,对治疗失去信心、甚至绝望,非常影响针药疗效的发挥。于是立足中医“形神合一”的整体生命观,心身同治。将“乐疗”引入了肾病的治疗,培养“乐、善”的心态,以此打破消极情绪与疾病之间的恶性循环,建立以“乐、善”为主导的积极情绪与健康之间的良性循环。

1.2 用穴———调衡脏腑,重用俞募

“管氏肾病五联疗法”中有隔药饼灸和穴位注射两联都用到了体穴。本病的病位非常广泛,虽以脾肾为主,但晚期五脏六腑均可受累,在疾病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不能忘记中医的整体观,管教授在用穴方面更具特色,治疗重用命门、关元,以激发人体原动力,同时重用五脏背俞穴,调整脏腑气血功能,并配以相应募穴,《灵枢·卫气》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俞。气在腹者,止之背俞……”《难经·六十七难》:“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俞在阳。”说明了脏腑之气可以通过气街与其俞、募穴相联系。俞募相配,更有利于发挥其协同作用,调衡一身脏腑阴阳。

隔药饼灸的处方基本固定[14],一组脾俞(或肝俞)、肾俞、命门,一组中脘、关元、足三里,两组隔日交替使用,或都用。穴位注射常用穴位有肝俞、肾俞、脾俞、肺俞、心俞、三焦俞、气海俞、膏肓、京门、期门、中府、章门、中脘、气海、关元、曲池、内关、手三里、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等。每次取背俞穴2~4个,四肢穴每次各取1~2个。其他穴根据临床症状临证加减。主阴之穴与主阳之穴同用,从阳引阴,从阴引阳。调理脏腑,注重脏腑之间的生克制化,多脏同治,脏腑互调。

1.3 遣药———用药中和,顾护脾胃,善调阴阳

《黄帝内经·素问》云:“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胃者,五脏之本也”,所以百病皆可以因脾胃虚而生。脾胃受损,五脏六腑难以荣养,而诸病从生,百药亦难以施用。管教授临证非常注重顾护脾胃,在方剂中经常有炒谷芽、炒莱菔子、砂仁、鸡内金、麦冬、玉竹、大枣、甘草等和中养阴益气之品。尤其本病病程较长,需要长期服药,他强调用药务必中和,不温不燥,不滞不腻,且少用峻烈,若遇紧急情况,如患者水肿严重,危及心肺的时候,必须用逐水峻药,如甘遂、芫花等,也应中病即止,不宜使用时间过长,以防伤正[15]。

管教授认为,肾为先天之本,是元阴元阳寄居之所,也是脏腑气化功能的原动力,对于慢性肾衰而言,虽然病机复杂,但总以肾阴阳失衡为根本[16]。对于一些长期激素治疗的患者,肾阴、肾阳的变化更加微妙,管教授在减停激素的过程中,辨证精确,用药灵活,堪称经典。糖皮质激素属于免疫抑制剂,中医认为是属于强阳之物,纯阳燥热之品极易耗阴,长期使用激素的患者会造成阴虚阳亢之象,管教授治疗时先以清热为主,选方为五味消毒饮加减。在激素减量过程中时配伍补肾阳中药,如仙灵脾、肉苁蓉、锁阳等,在补肾阳的同时,注意配伍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水通淋的药物,如天葵子,才能有助于减少机体对激素的依赖,以防止激素减停过程中的症状反弹。将激素造成的阳亢假象消除后就转入第二个阶段,以滋阴扶阳、渗湿利尿为主,各方面情况开始好转后,进入第三个阶段,此时以滋阴为主,选方为六味地黄丸加减,即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以达到阳中求阴、阴中求阳,从而使机体“阴气和平,阳气闭秘”。

2 辨治重视中西医结合、病证结合

管教授学贯中西,一向重视中西医结合,临证注重“病证结合”,认为辨病有助于从整体、宏观把握疾病的病位、病势及发展变化规律,从疾病全过程、特征上认识疾病的本质,抓住疾病的基本矛盾;辨证则可为辨病提供分析、认识疾病生理、病理演变规律的方法和导向,抓住当前的主要矛盾。“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既能抓住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共性,又可照顾到其特殊性。同时将西医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纳入到中医的辨证之中,这样既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也有利于判断病情进展和分析疗效,还能在一些疾病无证可辨的情况下(如早期患者虽有血肌酐增高,伴大量蛋白尿,但常无任何症状,有些患者是通过体检才得以发现)为中医论治提供依据。在慢性肾衰的诊治过程中,管教授“重视中西医结合、病证结合”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分期辨治

管教授临床对慢性肾衰常常按现代医学对慢性肾衰的不同分期进行辨治,这也是病证结合的一种模式。

管教授师根据血肌酐浓度来分期用药,管教授发现肌酐浓度低于443μmol/L时,即西医分期的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和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临床多见脾肾气虚证和脾肾阳虚证,初期以脾肾气虚证为主,治疗是补脾肾之气为主,以参芪地黄汤加味[黄芪、党参(太子参)、熟地、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白术]为主治疗。脾肾阳虚证是脾肾气虚证的进一步发展,治疗以补脾肾阳气为主,以真武汤加味(茯苓、白术、白芍、生姜、附子、肉桂、仙茅、巴戟天、肉苁蓉等)为主。血肌酐浓度高于443μmol/L时,即西医分期的肾功能衰竭期和尿毒症期,这一阶段往往出现阴虚证,气阴两虚证,此时气血阴阳都要补,治以归芍六君子汤加味(白术、茯苓、党参、白芍、当归、黄芪、熟地、山萸、山药、枸杞子、菟丝子、女贞子、旱莲草)为主。继续发展出现肝肾阴虚证,治疗以杞菊地黄丸加味(熟地、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枸杞、菊花、菟丝子、五味子、女贞子、旱莲草)。最后发展到阴阳两虚证(多见于尿毒症期),治法就是阴阳双补,方用地黄饮子加味(熟地、山萸、肉苁蓉、巴戟天、附子、肉桂、五味子、茯苓、白术、女贞子、菟丝子、枸杞子、旱莲草)。管教授强调,不论病属何期,都要注意湿浊和血瘀等实邪的处理,“久病必瘀”,可用解毒活血汤,湿浊可用五苓散或温胆汤斟酌灵活使用。

2.2 根据原发病的不同分病辨治

慢性肾衰是由多种肾脏疾患引起的慢性持久性肾功能减退,导致代谢产物在体内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呈现全身多系统症状的一个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常见的慢性肾衰原发病有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病、Ig A肾病、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高血压肾损伤、药物性肾损伤等。原发病不同,其病理机制不同,进入慢性肾衰的临床表现和进展预后亦有所不同,管教授认为临床针对慢性肾衰原发疾病辨病用药,有助于提高疗效。如针对糖尿病肾病导致的慢性肾衰,因其在血液流变学异常和微循环障碍方面相对较重[17],治疗时活血化瘀药力量就加重,如加用水蛭、桃仁、红花、丹参、川芎等。管教授师还自制降糖茶辅助降糖。对于以Ig A肾病、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等免疫相关性肾病为原发病的慢性肾衰,均有发病年龄小、先天禀赋不足的共性特征,此类患者脏腑功能尚有幼稚之嫌,病情易反复[18,19,20],管教授治疗时重培补后天以滋养先天,强调此类疾病贵在缓图,切忌贪功冒进。同时注重调节其机体免疫力,重用免疫调节作用较强的灸法。另外,还要兼顾不同病种的个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如Ig A肾病多属脾肾气阴两虚,湿浊内蕴化热;而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以肾阴亏虚为本,热、瘀阻络为标。治以滋肾养阴,兼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狼疮性肾炎也以肾阴亏虚为本,但热毒更盛。治疗上以滋阴清热解毒为主。

管教授重视中西医结合、病证结合,善于吸纳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为我所用,但始终坚持运用中医理论和思维方式,衷中参西,做到诊断与治疗上的病证结合。

全国名老中医治病经验谈系列 篇11

拂痛外洗方是邓铁涛教授治疗糖尿病足的家传方,疗效很好。邓铁涛教授认为,糖尿病足属中医“坏疽”范畴,因体内气血失和导致,治疗的关键在于改善下肢局部血供。因此,既要重视内治,又要重视外治,两者互相配合补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药物组成:生川乌12克,吴茱萸、艾叶、海桐皮各15克,川断、独活、羌活、防风各10克,川红花、当归尾、荆芥各6克,细辛5克,生葱4条(全株洗净)切碎,米酒、米醋各30克。

功效:活血,通络,生新。

用法:将药液煎成2000毫升,分两次,每次用1000毫升,药液不重复使用。

(1)熏洗法适用于糖尿病足0级(指无开放性病变,但有明显供血不足)。

测药液温度40℃,浸洗患足及下肢20分钟。水温下降时,可随时加温,使药液保持温度。每天2次。根据病情需要,药汤可浸到踝关节或膝关节以上部位。

(2)湿敷法适用于有开放性伤口需要避开伤口者。

用消毒纱布7~8层或干净软布数层蘸药汤,趁热摊敷在患处,注意不要烫伤,另用一块消毒纱布不断地蘸药汤淋渍患处,持续淋渍20分钟。

疗效:治愈(疼痛症状完全消失,疼痛无复发者)39例,显效(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停止治疗后疼痛又复发,但较前明显减轻者)15例,有效(疼痛减轻者)2例。总有效率100%,治愈率43.3%。

病案举例:曹某,男,50岁,司机。患2型糖尿病,双下肢麻木疼痛一月,每晚痛如火烧,不能入睡。诊断为糖尿病足0级,皮肤无开放性伤口。用拂痛外洗方药液浸泡治疗,连续30天,配合内服益气化淤祛湿的中药,疼痛消失,行走自如。此后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控制血糖、血脂在正常范围之内,随访两年未复发。

名老中医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治疗心血管疾病的531份医案均来自于名老中医验案著作及检索数据库,共有20余位名老中医。其中风湿性心脏病的验案125份,共有病人89例,男性37例,女性52例,就诊次数(1~5)次,年龄13岁~67岁。

1.2方法

名老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的531份医案录入验案分析系统;通过其统计功能,选择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的医案,建立用药频率表。选择全部医案,将“中药作为自变量”,“西医诊断作为应变量”,若已输入一数值,则数值不变,若未输入数值,则定义为“0”,建立“回归与聚类”表,并导出;通过SAS软件的Import Data功能,将“回归与聚类”表导入到SAS中,对其频率>10%的中药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用药频率

125例医案中,共用中药176种,其中频率最高的中药为黄芪,频率为58.4%,丹参、茯苓、桂枝、附子等中药用药频率大于40%,为高频用药。乌梅、西洋参、豨莶草等中药次数最少,仅用1次,频率为0.8%。详见表1。

2.2回归分析

属于风湿性心脏病的医案共有125例,对每一自变量,经Likelihood Ratio、Score及Wald检验,P<0.000 1,模型成立;截矩及各偏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0 1);Percent Concordant=86.6%。回归方程如下:

Logit ( p ) = 3 . 9 6 9 2 ( < 0 . 0 0 0 1 ) - 0 . 0 1 9 5 丹参( 0. 045 5) - 0. 026 4 茯苓( 0. 006 5) - 0. 125 9 桂枝( < 0. 000 1) + 0. 0213 黄芪( 0. 001 9) - 0. 037 0 泽泻( 0. 005 5) - 0. 105 3 玉竹( < 0. 000 1) - 0. 070 1 车前子( < 0. 000 1) + 0. 037 8 生地( 0. 029 3) - 0. 089 8 沙参( < 0. 000 1) - 0. 122 5 附子( < 0. 000 1) 。

3 讨论

通过用药频率表,可以看出黄芪、丹参、茯苓、桂枝、附子用药频率较高,均大于40% ,为高频药[6],可以看出名老中医在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用药具有共性,以益气活血,温阳利水为主要治法。

通过对名老中医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用药的Logistics回归分析,可以得出10 味中药对于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具有特殊意义。在本次Logistics分析中,各自变量的度量尺度均为“克”,单位相同,无需计算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偏回归系数即可反映各自相对贡献的大小。按照偏回归系数从大到小排序: 桂枝、附子、玉竹、沙参、车前子、生地、泽泻、茯苓、黄芪、丹参。

Logistics回归分析得出10 味中药,按照功效可以分为温阳散寒、养阴生津、利水渗湿、益气活血四类。根据四类中药的使用频率及偏回归系数,提出中药“通用指数”与“特异指数”的概念。其中,用药频率能够分析中药在该病中使用的普遍性,本研究取其概率并保留两位小数,作为通用指数; 偏回归系数反应该中药在该病诊疗中的特异性,选其偏回归系数的绝对值,保留两位小数后,作为其特异指数。计算每一类中药通用指数与特异指数平均值。详见表2。

第一类包括桂枝、附子两味药。其中,桂枝功善温通心阳,且可外散风寒之邪[7]; 附子性辛热,气雄性悍,走而不守,能温经通络,祛风寒湿邪[8]。二者通用指数较高,平均值大于0. 46,且特异指数平均值较大。说明二者在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中较普遍使用,且特异性最高。风湿性心脏病多由外感风寒夹湿所致,风寒之邪由表入里,伤及心,其证在里不在表,故名老中医喜用桂枝、附子等温阳散寒之品,而不用外散风寒之解表药。

第二类包括玉竹、沙参、生地,三者具有养阴生津功效。通过用药频率分析可知,三者通用指数平均值为0. 25,且偏回归系数较大,其特异指数平均值仅次于温阳药,说明三者特异性较高,普遍性稍高。“风寒湿”三邪侵袭,相互交结,阻滞血脉,久而化热伤阴,故名老中医喜用玉竹、沙参[9]、生地来治疗久病而好伤阴血者。

第三类药包括车前子、泽泻、茯苓,三者均有利水渗湿之效[10,11,12],三者通用指数平均值为0. 35,普遍性较高,偏回归系数次于养阴药,其特异指数平均值为0. 04,特异性较高。风寒挟湿侵入人体,湿为有形之邪,湿邪得以祛除,则风寒之邪无以依附。故名老中医喜用车前子、泽泻、茯苓,祛除湿邪,配合温阳药,共奏温阳利水之效,祛除风寒湿邪,以治其标。

第四类包括黄芪、丹参两类,因二者具有共同的数据特点,故将其分为一组。黄芪,性温,味甘,益气健脾; 丹参,苦寒,功善活血化瘀。二者配合具有益气活血之效。二者用药频率最高,其通用指数为0. 56,其普遍性最高。二者在回归分析得出的10 味中药中,偏回归系数最低,其特异指数平均值为0. 02,故其在此10 味中药中特异性低。

用药频率反映中药使用的普遍性,而偏回归系数反映中药使用的特异性,本研究用药频率和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看,二者数据并不是完全符合,如黄芪与丹参具有极高的用药频率,但其特异性较低,由于本研究中录入的是名老中医治疗心血管病的医案,益气活血治法在心血管病中运用较普遍,所以其特异性不高。

上一篇:网络经营主体下一篇:主流导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