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主流媒体(精选10篇)
美国主流媒体 篇1
互联网之父Tim Berners-Lee于1989年3月12日提出“信息管理系统”一文,1990年圣诞节发布免费系统代码—成为互联网WEB基础设施,从此开启了普通百姓之间电脑网络交互相联,使用网络浏览信息、搜索信息、分享信息成为全球三分之一人口主要行为,也成为美国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4年2月27日发布互联网25周年报告,美国87%成年人使用互联网,使用互联网的比例从1995年14%跃升到87%。如图1所示。
万物相联时代的美国新闻业
2014年3月,Businessinsider. com发布最新报告称,万物相联的新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世界正从单一设备相连到物物相联的新时代,这个时代包括客厅里的电视、出行的汽车、可穿戴计算设备……等所有消费者和商业工具悉数纳入万物相联的生 态系统。如图2所示。
预计到2017年,全球互联网设备的使用依次为:联网汽车、可穿戴式装置、智能电视,其使用量维持在1200至1400万件之间;消费者兴趣所在依次为:可传送资料的医疗装置、传感器腕带、头盔或眼镜;三分之一的美国家庭已在使用智能电视。如图3所示。
尼尔森2013年9月发布统计美国独立受众最多的新闻网站如表1所示。
2012年皮尤研究中心“卓越新闻计划”美国新闻业年度报告官网发布了“2012年新闻媒体状况报告”。以下为该报告之中的几个重要发现。
(1)受众方面
新闻网站有了最大幅度的增长, 而印刷媒体的受众则出现了持续下降的趋势,较之于前一年下降了5%左右。
◆数字:
不论设备装置如何,数字新闻消费在2011年是持续增长的。尼尔森在线调查结果显示,顶级新闻网站的每月独立访客人数以17%的速度增长, 这与2009到2010年的增长趋势相似。
如今,美国人已经完全走入数字时代。美国有超过四分之三的成年人拥有一台手提电脑或者台式电脑,除此之外,有44%的美国人拥有一台智能手机;18%的人成为平板电脑的所有者,而这个数字在2011年夏天时仅达到11%。人们使用这些设备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浏览新闻,51%左右的智能手机拥有者使用手机获取新闻, 56%的平板电脑拥有者也是这样做。将近四分之一的美国人,大约占人口的23%,现在主要依靠多重数码设备获取新闻。
◆网络电视新闻:
在2011年,三家广播电视网络的晚间新闻平均收视率增长了4.5%, 也就是增加了972,700名观众。2011年,每晚平均有2250万人收看美国广播公司(A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CBS)或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新闻网 (NBC News)。而在每天清晨,大约有1310万人选择收看,这一数字比2010年增加了5.4%。几乎10倍左右的人转向通过电视新闻广播了解重大突发新闻和天气,就像之前依赖当地电视台网站一样。
◆有线电视新闻:
无论在晚上的任何时刻,总会有330万人左右观看有线电视新闻。
这背后的推动力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总体增长,其在黄金时间段的节目收视率增长了16%,观众人数的中间值是654,000人。微软全国有线广播电视公司 (MSNBC)白天档的节目增长了20%。
◆音频:
根据电视节目收看状况调查公司阿比创的数据显示,每十个美国人中有超过九个(93%)会表示,他们使用或者拥有一台AM/FM收音机;而且该设备是美国人生活中将其视为仅次于电视,排名第二的最流行媒介。但数字选择正在变得更加具有影响力,特别是在移动通信领域。据电子营销人员(eMarketer)估计,有近40%的人使用智能手机设备或是电脑收听在线音频服务,例如Pandora或Spotify,而这一数据到2015年很可能翻一番。
新闻/电台的嘉宾热线节目逐渐流行,并且很可能在明年持续这种趋势。同时,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发现自己在数年来首次遭遇总收听量的下降;但是,该组织在发展数码平台以获得更多新受众方面取得了进展。
◆报纸:
在所有的媒介部门中,报纸业在2011年损失最为惨重。报纸网站也正在逐渐流行,并且总访问人数正趋于稳定。
(2)经济方面
对于新闻媒体来说,2011年是在经济上混杂的一年。广告费用紧跟受众进入网络,稳定的商业模型对有线电视施以援手。但是,大部分媒体仍然遭受收益减少。
◆地方电视新闻:
地方电视台实况转播广告的收益总计达181亿美元,较之于2007年在地方电视台的收益少了10%。收益的其他方面则持续增长,包括通过电报、卫星系统、网络和移动通信广告方面付出的费用,但这些方面在地方电视台的总收益中只占大约15%左右。
◆报纸:
在2011年,印刷广告的收益减少了约21亿美元;也就是说,下降了9.2%。在印刷广告方面遭受的损失,相较于在网络上获得收益之间的比例接近于10比1。网上和印刷广告的总体收益在2011年下降了7.3%,只有239亿美元。大部分报纸仍然在运营基础上有利可图,净利润(在收取了利息、税收和特殊费用之后)微乎其微。而且,绝大部分报纸都是通过大面积削减开支来保证利润。这一年同样也有更多的报纸收益情况与此相似。《纽约时报》和其他近150家报纸都做出了一种改变,即设置所谓的《纽约时报》“付费墙”计量模型。参见图5。
离纽约时报对其内容进行收费已经有两年半,截止到2013年9月,纽约时报拥有72.7万数字订阅用户,这对于不愿意为数字新闻内容付费的用户而言,纽约时报这个成绩值得为之庆祝。更重要的,纽约时报对内容引入的付费墙,对收入起到了不错的拉动作用,在付费墙引入后的10个季度中纽约时报实现了8个季度业绩的正增长。
◆数码:
2011年,在线广告相比2010年整体增长了23%。五家大型科技公司占据了近半数特排广告的收益,其中Facebook是最大的新闻玩家之一。在整个在线广告之中,这类公司占据了68%。
◆杂志:
据出版信息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对于印刷杂志来说,在2011年,该行业的广告版面销售整体下降了3.1%。
◆音频:
无线广播在2011年的收入实现了增长,但却没有了前一年快速增长的势头。根据广播广告局公布的数据表明,总体而言,无线电广播总收益比2010年的水平增长了1%,即174亿美元。在无线电广播收益中,真正实现收益增长的是数码平台方面,其在网上和移动通信方面收益增长了15%。但是,这些领域只占到无线电广播总收入这块大蛋糕的很小一部分。
◆网络电视新闻:
网络新闻节目在2011年得到了整个十年中的最高收视率,包括美国广播公司(ABC)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网都从广播广告总收入的增长中受益,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网则从其有线新闻频道获得收益。
◆有线新闻:
据SNL Kagan表示,在2011年,三家主要新闻频道的总收入增加8%,达到33亿美元。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其兄弟频道HLN, 总收入增长7%,达13亿美元;而福克斯公司增长9%,达到16亿美元;微软全国有线广播电视公司(MSNBC) 预计增长8%,达到4.09亿美元。
在有线新闻广告的总收入增长比例(9%),与订阅者总收入的增长比例(8%)相似的情况下,如果按美元总价值来看,订阅者总收入占到了总收入这块大蛋糕的较大部分,约有18亿美元(较之于广告总收入的14亿美元而言)。
(3)新闻投资
◆数码:
在2011年,媒体公司向网络视频注入了新的内容。美国广播公司新闻网向雅虎新闻提供新的视频内容;路透社成为领导性的新闻组织之一,向YouTube提供原始视频内容,并将最终成为十大原始新闻发布、视频分享网站之一。《赫芬顿邮报》宣布,将创建一个24小时在线的新闻频道,这是继CNN之后推出的一个类似的范本。
◆报纸:
各家公司的新闻编辑部持续缩小,以保持盈利,并降低成本以减少运营周期。在使用实际尺寸较小的纸张并减少提供给新闻的空间之后,当代新闻编辑部的实际“产量”较低。但是,剩下的编辑和记者被要求通过制造合格的内容,以适合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使用;就像建立一个社会化媒介存在一样,以衍生更多的内容。这就不仅要将重大新闻既发表在每天的印刷报纸上, 还要发表在网页上。
媒介融合从后台融合走向全面渗透融合
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发达国家媒介融合正在从后台融合走向前台全面融合,多来源和跨媒体是当代全球媒介环境下新闻消费的特征之一。电视、电脑、移动终端(手机、平板电脑)正成为受众获取新闻的主体屏幕,运用多终端获取新闻并进行多维互动正成为全球新态势。人们在观看电视时,同时使用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或智能手机等终端的行为,称为“双屏现象”,随着社交媒体的崛起,注重观众与观众以及电视节目间互动的“社交电视”,或许将是未来传统电视的转型方向。
2013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针对受众态度和新闻媒体现状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美国新闻媒体的影响力正在下降。31%的受访者表示, 他们不再对某种新闻媒体感兴趣,因为这些媒体要么不再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要么报道得并不详细。
调查指出,由于消息的来源日益多元化,许多记者沦为“传声筒”, 越来越依赖社交网络或数字科技来代替传统的新闻过滤和原创过程,而不再是故事的讲述者或新闻事件的调查者,从而可能导致新闻失实。
皮尤研究中心分析认为,美国媒体的新闻质量下降,是因为在数字媒体的影响下,美国传统新闻媒体机构陷入裁员潮。
美国一些知名新闻机构近来纷纷传出裁员消息,其中包括《新闻周刊》、《纽约时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和《时代周刊》等。据皮尤研究中心披露的数据,相比2000年鼎盛时期,2012年全国报纸编辑的从业人数减少了30%,而美国报业的全职专业雇员人数自1978年以来首次减少到4万以下。
以深度报道著称的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在过去5年间,将报道的篇幅压缩了一半;而《福布斯》杂志一类的媒体,完全可以依赖计算机科技获取新闻,根本不需要记者去做报道。媒体行业中的老手生存尚且艰难,一些如美国芝加哥新闻集团等成立不久的媒体公司,就不得不关张了。
分析人士认为,数字革命让世界媒体都站在同一平台上,传统媒体正遭遇日益激烈的竞争。只有顺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做出相应的变革,成功地实现转型,传统媒体才有望生存和发展。
不过,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谢斯睿教授却认为,不是美国媒体的新闻质量本身出现了问题,而是人们对于新闻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改变, 对报纸和电视等传统媒体的需求正在发生转移。从个案来看,裁员的确对新闻行业造成冲击,但总体来看,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的信息量和新闻空间都要巨大,新闻媒体在某些领域的报道比以前更好。
大数据时代崛起数据新闻首次获得普利策奖
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利用数据新闻扩展传统新闻业带来了新机遇。ProPublica是纽约一个独立的、非营利的调查性新闻编辑室,由《华尔街日报》前执行总编保罗·斯泰格创立,他是将数据方法应用于新闻业最早、最杰出的先驱者之一。在报告中,数据新闻的定义是:依赖数据标准化采集、整理、分析和查询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库以确定模式、趋势、统计偏差和异常现象的新闻业。 其可以用大量详细依据支持传统新闻业,有时甚至可以预测未来行为模式或事件。
从2008年开始,仅经过5年时间和两届普利策奖,ProPublica就成为如今美国数据新闻用户最活跃的网站之一,几十家甚至几百家其他美国媒体加入ProPublica,其中包括一些业界大亨,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以及一些其他公司。在英国,《卫报》和英国广播公司都采用这一技术来补充和支持传统新闻。
佛罗里达调查报告中心联合创始人和副董事长以及新闻调查记者和编辑协会(IRE)的董事会成员马克内丽·托雷斯指出,在IRE,有菲利普·迈耶新闻奖,主要是褒奖数据驱动的新闻报道。每年,他们都会用数据科学完成一些极具影响力和创造力的工作,从而揭示问题和错误行为。比如,2012年的获奖作品是《破解密码》,就是一个多部分组成的系列。这一系列报道记录了成千上万医疗专业人士在过去10年中如何一直为更加复杂和昂贵的卫生保健向联邦保险开出账单,尽管少有证据证明老年人要求更多的治疗,但是他们要求在原本费用上增加110亿美元或更多。
尽管对于大数据的提法已经并不陌生,但人们对于大数据的理解依旧只是一个开始。究竟什么是大数据, 大数据对我们的生活又会有哪些实质性的改变和影响,并不能够简单明了地说清楚。
具体到大数据对于新闻业的影响,数据新闻可以从两个方向扩张传统新闻业。一是应用技术来收集和深度分析数据,二是以交互方式呈现结果或将结果可视化。为编辑部增加一个程序员,或许报业是时候考虑这个问题了。
社交多屏时代:新闻通过社交网络精准服务用户
哈佛大学尼曼新闻基金实验室遍访美国新闻业界人士预测2014年新闻业的未来,受访者普遍表示,美国新闻业的未来在手机、社交、视频:社交网络分享平台Instagram、Facebook, Vine, Twitter和Snapchat作为全新强有力媒介通过移动网络设备迅速传播独到表现力强大的视频,这些社交网络平台成为新的受众聚集地。手机上的社交用户无需寻找新闻,而是新闻主动推送找到用户。
即时互动、随时交流、多平台多渠道的信息整合以及多样化的呈现方式……这一切,也告诉我们,技术变革给传播带来的影响不可抗拒,而我们需要面对的未来却是充满不断变化的未知。在《2013世界报业创新报告》的前言中,阿克塞尔—施普林格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提亚斯?多普勒的这句话,似乎为当前报业的所有尝试做了一个最好的注脚——我们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继续为报纸的发展用尽所有的努力,不是为了留住过去的辉煌,而是在探寻未来的无限可能。
2013年9月尼尔森发布美国独立受众最多的十大网络品牌为:
2013年9月超过2亿700万美国人使用网络。Google是首选,独立访问人数达1亿6000万,该月平均每人访问约24次。前十个网站中Facebook. com的访问者平均花费时间最多,每人超过6.5小时。整体上,美国网民每人平均使用网络逾27小时,每人访问90个不同的网域。
门户社区博客浪潮后, 秉承博客基因的 社交网络媒体繁荣
自从1997年问世的博客Blog走过了16年,在2004年问世的脸谱时代、2007年问世的推特时代,尤其从2008年美国大选开始走向衰退,但是所有网络和手机应用程序保留了博客基因DNA。在开放的网络上,一切皆会被随时死去风浪席卷而去,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永葆生命力。
美国民调皮尤研究中心2013年11月14日发布调查显示,在用户争夺中,新闻服务成为各大社交网络的一个竞争焦点。从Facebook到LinkedIn,均已经推出了新闻媒体产品,试图通过新闻保持用户粘性。新闻服务和社交网络正在紧密结合,除了社交网络可以提高广告收入之外, 传统新闻媒体,在纸媒发行量大跌的背景下,希望通过多种方式向网民提供新闻。可以说新闻和社交网络合作,相互满足了对方所需。
如果以希望获取新闻的用户占到全部用户的比例,来衡量新闻服务含金量和实力的话,兼具社交网络属性的Reddit排名第一,其62%的用户, 借助该网站获取新闻,不过Reddit在美国渗透率较低,仅有2%的成年人访问该站。在网民渗透率上,Facebook排名第一,有64%的美国成年人经常访问Facebook,不过大约有一半的用户希望通过Facebook获取新闻, 也就是占到了美国所有网民的三成左右。和Facebook类似,Twitter用户中,一半也是以获取新闻为目的。Twitter在美国渗透率为16%,也就是有8%的美国网民通过Twitter获取新闻。虽然YouTube往往能够催生出一批颇具新闻价值的网络红人,但是皮尤调查发现,YouTube的新闻属性却较低。目前,美国51%的成年人是YouTube用户,但是获取新闻用户,仅占到YouTube的20%,即一成美国人通过YouTube获得新闻。在新闻服务上,白领社交网络LinkedIn表现最差,只有13%的用户通过它获得新闻,仅仅占到3%的美国成年网民。即使是已经过气的老牌社交网络MySpace,读新闻的用户比例也超过了LinkedIn。也许是意识到了软肋, LinkedIn近来一直在加强新闻服务, 尤其是财经新闻、财经名人博客的提供,LinkedIn还收购了新闻聚合客户端Pulse,将其服务整合到了网站上。近来,Pinterest、Instagram等图片分享工具成为风投家热捧对象。不过在新闻服务上,大部分网民并未将它们视作获取新闻的工具,Instagram用户中获取新闻的比例为13%,Vine和Pinterest的比例都在个位数。
美国四大新闻客户端各具特色
据美国皮尤调查公司2013年发布调查报告,91%美国人拥有手机, 63%的美国手机用户通过手机上网, 意味着57%美国成年人为手机网络用户。如图6所示。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取代了古老陈旧的报纸,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最重要工具,新闻市场也上演了一场平板和手机的客户端大战。目前美国新闻客户端,大部分采取聚合新闻模式,如果用户希望阅读全文, 将会被转引到移动版新闻网站。美国从事移动新闻专业服务的Onswipe公司监测了新闻客户端工具转引给移动版新闻网站的6000多万名独立访问者 (2013年11月13日-2014年1月13日) 报告显示,新闻客户端呈现出四强争霸:分别是Flipboard、白领社交网络LinkedIn旗下的Pulse、CNN旗下的Zite,以及News360。在转引访问者的占比上,Flipboard遥居首位,给移动版新闻网站贡献了44%的访问者, Pulse排名第二,贡献了29.19%,第三名是News360,占比为24.94%, Zite贡献较低,仅为1.87%。在这四家主导的新闻客户端中,Pulse在访问时长上排名第一,每次访问时长为3分钟24秒,Facebook为2分钟40秒, News360为1分钟36秒。美国四大新闻客户端,在新闻内容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中Facebook最流行的是娱乐新闻,流量占到了20.8%,Pulse最热门的是科技新闻,占到了50.4%, Zite最热门的新闻也是科技类,占到了36.3%,News360最受欢迎的内容是娱乐,占到了27.9%。如图7所示。
2013年,在客户端领域占据优势的Flipboard,推出了网页版聚合工具,这意味着其在移动新闻领域的地位还将攀升。在过去三年中,iPad等平板的风靡,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社交新闻阅读工具市场。一批新创公司获得了数以百万计的风险投资,有一批Pulse在内的知名客户端被收购, 还有一些奄奄一息的公司借此获得了
“第二个春天”。谷歌早年曾提出收购Flipboard,但是遭到拒绝。2013年三季度,Flipboard完成C轮融资,获得5000万美元,据称市场估值为8亿美元。Flipboard知名股东包括高盛集团、KPCB、Insight等。■
美国主流媒体 篇2
一、发展趋势
据统计,在中国知网所收录的文章中,与“美国主流媒体中国报道”相关文章共236篇,涉及政治、经济、民族宗教、历史、文化艺术、科技创新等方面,其中细分到政治类题材的文章有129篇。这些文章的发表时间主要集中在2D03年之后,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在2014年达到了发表数量的高峰(29篇)。文章所属研究学科主要分布在新闻与传媒(72篇)、外国语言文字(29篇)和中国语言文字(16篇)这三大领域。文章研究层次绝大部分属于基础社科研究(107篇),其余涉及行业指导(13篇)、政策社科研究(3篇)。文章所属研究机构主要来自各地高校,其中上海外国语大学最多,共13篇。
二、研究内容
根据知网统计,针对美国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中中国政治类报道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新闻与传媒、英语语言文字两大方面。在报道文章选择方面,主要以《华盛顿邮}鼢和衄约时}鼢美国两大主流媒体的文章为主。
(一)新闻与传媒
美国主流媒体凭借其经济实力、高科技传播手段、一流的經验和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优势,在国际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中国的崛起,研究者从新闻传播角度对于美国主流媒体中国政治类题材报道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搜集材料方式。在材料搜集方面,研究者主要通过互联网文本、图书馆纸质文献和数据库检索三种方式搜集样本进行研究。
2.研究方法与手段。从新闻媒体角度,研究者主要采取内容分析方法对美国主流媒体报道进行研究,考察其报道内容,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此外,上海大学邵静的博士论文《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涉华报道研究》采用了框架分析法对报道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新颖独特。
3.研究主题。探究美国媒体中国政治类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是研究者们的主要研究主题,从而揭示美国主流新闻报道和其国家意识形态之间的紧密联系。一些研究者就某一具体报道主题进行分析研究,探究中国国家形象,如张楠的硕士论文衄约时报涉华女性报道分析》。一些研究者则选取某一年美国主流媒体中国政治类报道进行分析研究,再细分为不同事件,探究中国国家形象。如邵静的博士论文衄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涉华报道研究》选取了2009年整年报道进行整理分析,何霞的硕士论文衄约时报涉华报道研究》选取了2D07-2D08年报道进行分析整理。
(二)英语语言文学
1.搜集材料方式。在材料收集方面,英语语言文学研究者同样通过互联网文本搜索、图书馆原文纸质文献和数据库检索三种方式收集样本进行研究。
2.研究方法与手段。研究者主要从英语语言学角度,根据Falrclough的CDA分析模式和韩礼德的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对美国主流媒体中国政治类报道文章从语言层面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Fair clough认为,话语与权力、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话语可以构建社会现实、人际关系、信仰等,其三维分析结构有效地体现了语言学和社会学理论的结合。韩礼德的批评语篇分析理论通过对语篇进行文本、过程和社会三个层面的分析,从而揭示语言和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从而阐释语言不仅仅是交流工具,它还能反映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其相互关系。遗憾的是,没有研究者使用英语语料库对文本进行分析,这一部分语料库建设尚属空白。
3.研究主题。英语语言研究者在主题选择上,主要是围绕语言层面对新闻报道文本进行分析,揭示语言和国家意识形态的紧密联系,解析美国媒体的中国国家形象。刘旺余的《华盛顿邮报关于中越南海争端报道之意识形态微探》主要从词汇的及物性、名词化和被动语态等方面对文本报道进行批评话语分析。岳种的硕士论文《中美关于中越南海争端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主要从文本层面、话语实践层面和社会实践层面进行分析,揭露了新闻报道中权利和意识形态的关系。
三、结语
近年来,对于美国主流媒体中国政治类报道的论文研究正在逐年递增,主要集中在新闻传播和英语语言文学领域。在研究方法方面,语料库的使用尚属空白,从而说明利用语料库对美国主流媒体中国政治类报道进行分析研究的必要性。
[本文系2015年度河北农业大学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英语语料库的美国媒体中国政治类报道选择性分析研究”(SK2015-1)的阶段性成果]
美国主流媒体 篇3
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
有关于主流媒体的定论, 至今仍然众说纷纭, 未得到广泛认同的答案。在传媒发达的欧美国家, 主流媒体主要指以严肃、深刻著称的高级报纸, 例如《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 此类报纸均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与良好的口碑。我国的主流媒体主要是关注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 面向社会主流人群, 代表主流的社会声音和意识形态, 具有较高认知度和公信力的权威媒体, 例如《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各大中城市党报、新华网等。
概括来说,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周胜林教授认为, 媒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才能成为主流媒体, 即有较大的发行量、收视率;有较多的广告营业额;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1) 也就是说, 要做到政治主流、经济主流、社会主流三个方面, 才可称得上是主流媒体。
与此相对的非主流媒体, 是近年来逐渐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 丰富人们的生活、改变人们的思维习惯、给予主流媒体有力补充的重要媒体。甚至某些都市类报刊、各类网站、期刊读物等非主流媒体在市场份额中占到很高的比例, 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无所不在的媒介力量。相较于主流媒体, 非主流媒体在传播硬新闻、承担社会责任、引导社会发展方向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不过, 在媒体主流化大潮的影响下, 许多非主流媒体也纷纷扛起了迈向主流媒体的大旗, 其中以各地都市报的迅猛发展为代表, 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主流化倾向。
读图时代的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都选择大量使用新闻图片, 不过在报道众多新闻事件时对于新闻图片的选取却有同有异。
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使用新闻图片的相同点
从传统的“文以载道”到今日的“图以载道”, 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纷纷频繁地大面积登载新闻图片, 使用图片的相同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报道重大及突发新闻事件。对于重大新闻事件和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是考验媒体的新闻敏感度、应急机制和运营成熟度的重要标准之一。我们都还记得海湾战争成就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 , 也记得香港凤凰卫视在美国“9·11”恐怖袭击案发生的那一刻起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直播的壮举。新闻图片在媒体的相关报道中形象、直观地提供给受众以文字和语言所不能涵盖的信息。
随着新闻专业的不断发展和新闻事业的不断成熟, 新闻从业人员对重大新闻事件和突发性新闻事件的越发重视, 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非主流媒体, 在应对重大以及突发新闻事件时都毫不犹豫地选取新闻图片来帮助报道。除了普遍意义上的功能和作用外, 新闻图片在此类新闻事件的报道上能够以无法比拟的现场感、表现力、冲击力来展示颇具感染力的视觉效果。在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后, 媒体首先要做的就是让人们了解事件的严重程度, 新闻图片的直观使其成为必不可少的报道手段;而突发性事件的发生迅疾又让人措手不及, 容易导致社会恐慌与流言四起, 而使用新闻图片可以将事实真实地展现给受众, 让人们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可以稳定民心。
比如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新闻报道, 包括了开闭幕式的宏大场景、每日夺牌选手的精彩瞬间、狂热的各国体育爱好者等有强烈代表性和新闻点的图片被主流媒体及非主流媒体登载和使用, 无论是党报、经济报、都市报, 央视、省级卫视、地面频道, 还是大大小小的网站、手机报, 有关奥运会方方面面明快艳丽的新闻图片处处可见。这些新闻图片将一个和谐、绿色、文明的北京形象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有时比几万字洋洋洒洒的介绍文章效果更佳。又如我国近几年发生的三次特大自然灾害———2008年的四川汶川地震、2010年的青海玉树地震以及同年的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 作为突发性新闻事件的典型代表, 在事件发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 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给予持续的关注和连续的报道, 现场的受灾情况、搜救进展、生命的成功挽救、社会各界的爱心捐助、国家领导人的亲力亲为等生动画面都被定格在新闻图片中, 全国同胞与世界人民通过一张张感人肺腑、触目惊心的照片将心与心紧紧地连在一起, 共同为灾区人民祈福并伸出援手。
头版新闻图片的比例增加。在同类媒体竞争激烈、新兴媒体强势攻占市场的压力下, 以报纸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和非主流媒体为了留住读者, 让读者产生翻开报纸将新闻看下去的欲望, 选择在头版放置新闻图片呈现增加趋势。严肃的党政类报纸也需要使用新闻图片作为吸引读者、配合文字报道, 甚至主导信息传递的一种手段, 更不用说制作得明快抢眼、面孔诱人的小报、都市报了。
《人民日报》2010年10月5日的头版登载了五张新闻图片, 标题分别为《温家宝出席亚欧首脑会议开幕式并致辞》、《温家宝会见法国总统萨科齐》、《假日旅游掀起高潮》 (两张图片) 和《18流派传人尽现京剧神韵》。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上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十大报纸之一的《人民日报》, 是主流媒体的首席代表, 更是中国第一大报。于头版有限的空间和版面放入五张新闻图片这一举动就足以说明其图文并举的理念和决心。
新闻图片压倒文字成为重要信息源。新闻图片使用之初, 主要功能是作为文字信息的补充, 使读者更直接、快速地了解新闻内容, 外加美化版面、优化视觉效果。但是, 在快速消费时代, 冗长的文字新闻或者电视中主持人滔滔不绝的陈述已无法吸引受众长时间耐心的关注, 粗略地翻阅每一版报纸、随意地控制手中的遥控器按钮、轻轻地点击鼠标, 人们选择性的增多和主动权的增大使得媒体人员不得不做出应对。于是, 新闻图片逐渐压倒或取代文字成为最重要的信息源, 它的作用不再只是辅助, 而是主导, 简短的文字和说辞成为图片的释义。我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报纸上颇为震撼和详细的大幅新闻图片和边上的小字说明, 电视新闻中占满整个屏幕的图片和主持人的几句简短的介绍, 网站上文体明星的作品宣传与花边新闻的组图……这些在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中都屡见不鲜, 所以, 在读图时代, 我们既需要一双睿智的眼睛, 又需要一个灵活的头脑去看、去思考。
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使用新闻图片的不同点
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在使用新闻图片的许多方面存在差异,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新闻图片的时效性不同。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鲜、即时的信息资讯才具有新闻价值, 新闻图片作为新闻报道的体裁之一也是如此。在时效性方面, 非主流媒体的新闻图片往往存在滥用过往的资料图片、时代性不足的缺点。部分编辑在选用新闻图片时以应付的心态在资料库中搜寻与主题较为契合的图片拿来使用, 摄影记者也不勤于去捕捉。比如每年的春暖花开之际, 报纸上都登载冬去春来、百花盛开的所谓祥和图片, 年年如此, 连图片都懒得更换, 毫无新意和价值可言;又如一些非主流网络媒体, 为了吸引眼球, 一旦有爆炸性新闻爆出, 就立即寻找旧图片配以文字报道, 抢占市场先机, 省略了证实消息、采编、审核、把关等必要的制作新闻的过程, 反而会让受众因旧图而产生不信任和质疑的感觉。而大多数的主流媒体使用新闻图片时更加重视时效性, 这与其优良的设备和人员配置不无关系, 而且, 也只有从事件发生现场拍摄的照片才能够成为一条有价值的新闻内容, 让受众有切身体会之感。
新闻图片的内容和角度不同。对待同一新闻事件, 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着眼于不同的内容和角度。主流媒体担当更为重大的社会责任, 以弘扬正面形象、报道先进事迹、促进社会和谐为己任, 选择的新闻图片反映的也是宏大的、具有主题性质的内容;非主流媒体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发行量、收视率、浏览量就是生命, 在利益的驱动下会出现泛视觉化、缺乏深度的倾向, 选取的新闻图片流于表面、简单肤浅、强调个性、角度单一。
新闻图片的风格不同。从褒的角度来说, 主流媒体的新闻图片严肃、正统、精英化, 非主流媒体的新闻图片活泼、通俗、娱乐化;但二者也存在风格的缺陷, 主流媒体较为死板、恪守传统并重复性使用同类图片, 非主流媒体的新闻图片文化品位较低、追求刺激和短暂消遣, 较为苍白和浅薄。
主流媒体的一个例子是对新华社所发新闻图片的重复使用, 无论是刊登在报纸上还是在央视新闻中播放的照片都是源自新华社的转发, 没有更为新颖的视角, 从不同媒体渠道看到的新闻图片千篇一律令人顿觉索然无味。非主流媒体的个别新闻图片与暴力、色情“打擦边球”, 以感官刺激招徕大众, 庸俗而无品位。
新闻图片的质量不同。质量的区别源于几点:一是图片的来源不同, 多数主流媒体的新闻图片取自专业摄影记者的现场拍摄, 且有专业的新闻编辑进行整理;而有些非主流媒体使用非专业人群利用手机、普通相机等工具拍摄的图片, 画面的美学标准无从谈起。二是图片的真实性存在差异, 主流媒体有着良好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其新闻图片大多数是真实可信的;非主流媒体本身的娱乐消遣作用让受众对其真实性的要求并没有很高, 人们更愿意以轻松的心态去观看和阅读这类媒体的新闻。
结语
卢因的“把关人”理论告诉我们, 在社会存在的大量新闻素材中, 媒体的新闻报道并不是“有闻必录”, 而是一个选择和取舍的过程。新闻图片是新闻报道的体裁之一, 在读图时代成为重要的信息窗口, 主流媒体和非主流媒体在使用新闻图片时有同有异, 并互有优劣。认识总结出这些特点, 并在以后的使用中实现优势互补, 可以更好地利用新闻图片为新闻报道服务、为人民服务,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新闻和媒体的品质和影响力。
摘要:读图时代, 通过新闻图片获得受众的注意力是媒体的共识。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在使用新闻图片方面既有共同点, 又存在差异。本文对比分析了两类媒体中新闻图片的相同与不同, 并辅之以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为探索如何才能更恰当地使用新闻图片打下基础。
关键词:读图时代,主流媒体,非主流媒体,新闻图片
参考文献
①樊成:《论“读图时代”图片新闻的传播效应》, 《新闻采编》, 2005 (3) 。
美国当代艺术教育主流理念管窥 篇4
关键词:美国;DBAE;高校
美国当代主流艺术教育理念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兴盛于80年代的“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简称DBAE。DBAE强调艺术教育的本质性价值,也被称作“艺术教育的本质论”。DBAE的领军人物是美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艾斯纳(Elliot Eisner)。艾斯纳认为艺术教育在于它对个人经验的独特贡献,这不是其他学科所能替代的。DBAE的重要贡献就是明确指出艺术教育应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是普通教育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的地位等同于其他学科。艾斯纳也认为艺术能力不是自然成长的结果,而是经由后天适当的艺术学习而获得的,因此DBAE具有严谨的课程中心导向,倡导以学科为基础的全面综合性艺术教育理论。这里学科(discipline)一词是学科领域(fields of study)的意思。这个学科领域包括艺术创作(art production)、艺术史(art history)、艺术批评(art criticism)和美学(aesthetics)四门学科。在这四个学科领域的基础上,其从艺术教育的目的、教学、评估、资源等方面构建起一整套系统、连贯的课程理论体系,使艺术教育呈现出全面性、综合性、均衡性、连续性、合作性、开放性等特征。DBAE发展至20世纪90年代,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从而成为美国当代的主流艺术教育理论,辐射到世界各国的艺术教育界, 得到了世界艺术教育界的广泛认可。
一、 DBAE的总体教育目标与课程目标
DBAE理论提出艺术教育的总体教育目标是培养“一种健康发展的艺术理解力”(a well-developed sense of art)。[1]这是进行课程编订、教材编写、教学评估等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基本出发点。所谓“一种健康发展的艺术理解力”,不仅指艺术制作或创作能力,而且还包括对艺术的反思能力、对艺术内涵的理解以及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2]艾斯纳认为艺术是人类文化和实践极其特殊的一面,而且艺术能为人类实践做出的最可贵的贡献是直接与其特性相关系的。艺术能为人类教育作的贡献恰恰是别的学科所不能做的。因而,任何一项将艺术首先作为其他目的服务工具的教育计划会冲淡艺术的意义。艺术不应屈尊服务于其他目的。创造视觉作品以拥有审美品质、审美经验等,这都不是其他学科能够替代的。因此,艺术教育拥有独立的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价值,这就是艾斯纳强调的艺术是人类经验的独特形式,其教育价值在于对个人经验的独特贡献。艺术教育应该成为普通学校中的不可缺少的课程。
课程目标是美国教育界20世纪以来一直所强调的。艾纳斯认为在课程目标经验的积累基础上要更进一步强调课程目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他看来课程目标是“通过教育的过程学生所达到的教育结果。它也被称之为预期结果”[3]。在20世纪80年代,为了兼顾课程的严谨性和学生的兴趣,艾斯纳创造性地提出了指导性目标(instructional objective)和表现性目标(expressing objective) 两个重要的课程目标概念:指导性目标是发展学生运用艺术手法表达思想和情感所必需的某种技能;而表现性目标则是鼓励学生运用通过指导性目标所获得的技能拓展或探究自己的观点、意象和情感。[4]在具体运用上,一般是指导性目标在前,表现性目标在后,形成一种循环交替,使艺术教学在理性和情感因素两者之间获取平衡。2002年安纳斯在原课程目标上又补充提出问题式艺术课程目标。问题式艺术课程目标是针对在艺术教学实践过程的细节中有待解决的问题而设置的目标。他认为这种课程目标的设置更能够帮助实现课程目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因它可以使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具体学习联系得更为紧密。
二、DBAE的课程内容
DBAE艺术课程的内容包括艺术创作、艺术史、艺术批评与美学,也即是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这四个学科领域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是一种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这四个学科领域课程内容的建立使艺术教育架构起一种严谨而完整的理论体系。
艺术创作是艺术教育的基础课程,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需要艺术家调动高度的知觉和敏感来捕捉创作中的色彩、形式、材料等艺术语言。创作艺术的过程要涉及到人的思想、知觉、情感、想象与行动。艺术创作实践有助于人类诸行为的发展,并培养人的批评敏感性。人们要评判当今社会复杂的视觉刺激物恰恰需要这种敏感性。[5]在整个艺术创作过程中,个人的情感与理解力起着关键的作用,它们诱发行动,指导思维与制作过程。[6]艺术家把对情感的直接体验注入到艺术作品中,获得技法和知觉的能力,培养了人的高度艺术感知力,获取了丰富的艺术经验。
艺术史课程是人文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课程,一是由于艺术史承载了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远古至今的视觉艺术领域中所包含的人类活动的复杂性;二是由于学习艺术史是多元文化艺术发展的需要,通过艺术史的学习可以培养“世界公民”,这种“公民”具有容纳其他种族艺术的胸襟,他具备去研究、保护和整合各种艺术资源的责任心;三是由于当今的世界视觉形象无处不在,通过艺术史的学习,大量集中审视历史中的艺术作品,可以最大程度的培养人对于周围视觉形象的敏感性,提高人的视觉文化修养。
艺术批评是指一系列批判功能、任务或批评家的批评活动,包括描述、分析、解释、阐说、评价和判断。美国当代艺术批评家沃尔夫认为:“艺术批评既用来判定艺术作品的优劣,区别它们的不同和找出它们产生的原因,又可启迪人们,帮助他们认识自身的潜能。”[7]艺术作品本身具有肯定与否定的双重性,通过艺术批评可以使人多角度的了解艺术作品,同时扩大观者的经验范围。艺术批评更侧重于现当代艺术批评。现当代艺术与世界文化艺术的演进、当今社会的价值息息相关。通过现当代艺术批评,可以帮助人们认识、接受新的艺术作品, 培养人们洞察艺术意义的能力。
美学做为学科基础课是DBAE的首创。美学是哲学的分支,它通过探讨有关艺术的本质、含义、经验及艺术的价值等问题,使学生明确艺术与其他非艺术现象的区别,以及因差异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进而形成批判艺术作品的标准。美学研究的一个侧重点是审美价值与人们用以解释、评论某艺术品的标准;另一个侧重点是艺术品获取意义与内涵的途径。[8]在当今的美国,多种艺术形式及多种艺术理论并存,越来越多的移民使不同文化与民族传统的差异性更为彰显,多元文化论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论调,这些都使当代艺术呈现复杂性与挑战性,这也是迫切需要将美学引人课堂的原因。通过美学的学习,将美学的论题与学生关心的艺术问题联系起来,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文化艺术背景,同时理解跨文化的差别,尊重不同的文化传统,提高对各种艺术作品的理解力。
三、 DBAE的课程结构
DBAE强调的是以学科为基础的全面综合性艺术教育,其教育目标是培养一种健康发展的艺术理解力,要求对艺术教育的培养与其他学科例如科学、数学等学科的培养一视同仁。艺术教育同样需要井然有序的教学活动、严谨的课程结构设计。这些是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艺术创作能力、艺术史观、艺术鉴赏能力、艺术反思能力和美学观,也即培养一种健康发展的艺术理解力的重要保障。任何领域的复杂知识或技能无法在一节课里得到完善,人的学习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学习需要一定的步骤和程序。在课程结构设计的研究中,随着对DBAE的指导性目标、表现性目标以及问题式目标的深入研究,为保证艺术课程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严谨性,艾斯纳提出了DBAE的课程结构中的顺序性和连续性概念,对培养的对象进行系统化和连贯性的艺术教育,以实现以学科为基础的全面综合性艺术教育。
DBAE的顺序性强调课程的组织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艺术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编写都要结构严谨、由浅入深、前后衔接,前部分的课程内容是后部分课程内容的基础,后部分课程内容紧扣前部分课程内容来发展,从而使技能得以发展、精练、内化。DBAE的连续性是指前面部分的课程内容或技法能够用于下一次课程之中,在下一个课程活动中能记忆并运用前面课程所掌握的技能。缺乏连续性的内容会阻碍艺术创作的技能发展及对艺术理论的逻辑性理解。连续性的设定是因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尽管学生被新材料或课程的新变性诱发且浅显地、愉快地学习, 然而这种简单的经验并不能使他真正掌握材料。简而言之, 缺乏连续性阻碍了运用材料作为必要的表现媒介的技能的发展与精炼” [9]。此课程结构中的连续性显得非常重要,是知识与技能能够继续顺利进行和得到提高、完善的保证。为了提醒教育者们注意这两个概念,艾斯纳还提出两个原则:第一,不要将学生的学习活动看做是简单的独立事件的集合;第二, 美术活动的时间间隔应短到不致使学生的兴趣消退。[10]
有了优秀的课程结构设计,还需要不凡的教学技巧和教学评估系统。这种教学技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应是单一的,其应对领域内的知识融会贯通,并与学生建立信任、和睦和开放的关系。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了解,促进教学进程健康的向前发展。从教学评估系统来说,艾斯纳认为应该分别对内容特性、学生特性和教师特性这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以保证教学或学习的良好结果。
四、DBAE对于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启示
尽管DBAE艺术教育还在继续的发展探索之中,其在发展过程中也遭到了不少质疑,有人认为它缺乏创意、忽略了艺术创作等,但相比美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盛行的“艺术教育工具论”来说,DBAE在平衡艺术学科课程、强调艺术学科的严谨性、注重艺术课程的预期结果等方面都对我国高校的素质教育和艺术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以追求“通专结合”为目标, 即通识性课程和专业性课程相结合。通识教育( General Education) 指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教育,是一种超越功利的高迈宏大的大学理念,其实质就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其追求的目标是通过自由的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等可贵品质,把学生造就成崇尚科学和民主,追求真理和正义,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和博雅精神的健全公民。可见通识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最佳方式。
我国教育部鼓励高校积极开设各种艺术类选修课和限定性选修课程,以促进高校的艺术素质教育,其中只有美术鉴赏课程被列入高校限定性选修课,其他艺术类选修课程,由教师个人根据专业和兴趣开设,各门艺术选修课之间也是各立门户,不相往来。从整体上来看我国高校的艺术素质教育,其忽视了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艺术简单地从文化的整体中抽离了出来,从教学内容到课程结构设计以及课程评价体系都显得狭隘、单一甚至混乱,致使课程实施单调、效果也不明显等。
DBAE教学理念对于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既合理又科学的。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面向所有学生敞开,是提高修养、完善人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DBAE给予所有学生平等接受艺术教育的机会,而不仅仅是针对具有艺术天赋的学生。DBAE的理论告诉我们要重视艺术的学科价值,艺术是认识历史、了解文化、参与历史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与途径。利用DBAE艺术理论来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就要承认它独立的人文学科性质,确立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等同于其他学科的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改变、更新艺术教育的传统教学观念,调整艺术教学的课程内容、方法程序,建立明确的课程目标和评估系统,最终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的质教育目的。要贯彻博学与精专相统一的个性化素质教育,除了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课外,更需要大学的体制以及严格的课程体系来保证,从而实现真正的通识教育。
DBAE重视艺术理论的教学,以此作为借鉴,来审视我国当前的高校艺术专业教育,启示是也是多方面的。在美国的艺术教育发展历史上,艺术创作曾一度是艺术教育的代名词,我国的艺术教育至今仍存在同样的现象。在我国目前的艺术专业教育课程中,艺术创作课程与艺术史、艺术概论、美学课程的课时比例非常悬殊,往往是4:1或更甚。艺术理论课程一般在第一学年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艺术创作课程却贯穿大学四年,而且,理论课程与创作课程的教学是隔绝的,互不干涉,创作课程之间也是各立门户,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共通性与借鉴性。DBAE的课程设计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唯有在井然有序的、连贯的关系中,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学生对艺术的认识才会更为深刻、复杂而广博。
参照DBAE,艺术创作、艺术史、艺术批评、美学这四门课程应同属于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均衡发展。根据实际情况把艺术创作的课时分流到理论课程中,相应增加各学期的艺术理论课时,使我国的艺术摆脱“炫技”,复归“人文”,并加强各学科包括理论与理论、理论与创作、创作与创作之间的互助借鉴,使学科之间不再壁垒分明。要加强各课程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借鉴,还需要重视和加强艺术教师的继续教育,提供教师的进修空间,促进专业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增进专业知识,成为能上多门课或综合艺术课程的高素质教师,这样才不会产生孤立的教师和孤立的课程。同时,艺术课程教学评估系统还有待改进,应该由单一的结果性、量化的评估方式转为多样和多元的评估方式,例如将评估与具体艺术教学活动融为一体,并强调引入自我评价机制。除了评估学生的艺术知识和艺术技能的掌握程度外,也要注重评估学生在文化修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素质上取得的进步,这种多元化的教学评估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会大有裨益。在以上讨论的基础上,可以更广泛的吸收其他学科如哲学、文学、社会学、传播学、考古学、人类学等研究成果,扩大交叉学科建设,建立“大艺术”的教育观念,使课程具有足够的丰富性、开放性,以接纳现代多元化的思想观念,完善我国目前以“通专结合”为特征的教育课程体系。
艾斯纳认为:“如果一项教育计划忽略了理性的本质方面,或者回避了生命本身那充满寓意和情感的面,那么充其量只是半个教育。”[11] DBAE艺术教育的教学理念追求情感和理性之间的平衡,这正是DBAE艺术教育给予我们最重要的启示。作为一种积极的当代艺术教育理论体系,DBAE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同时建立了严谨的艺术课程体系,尽管其在理论上也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但它已在国际教育改革的推动下日益成熟,美国艺术教育界对DBAE在未来的发展前景持乐观的态度。通过对DBAE艺术教育理论的研究,希望能取其精华,从中吸取美国艺术教育的营养、经验、教训,为我国高校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更趋完善与成熟提供参考依据,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高校艺术教育。
参考文献:
[1]常宁生.DBAE——美国当代艺术教育的主流理论[A].穿越时空[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51-252.
[2]刑莉,常宁生.DBAE:美国当代艺术教育的主流理论[J].艺术教育,1997(3).
[3]Elliot Eisner. The Arts and the Creationof Mind[M].YaleUniversity Press,2002.159.
[4][10] 尹少淳.给理性抹上暖色[J].中国艺术教育,1998(3):30.
[5]F.Spratt.Art production in 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A].In R.A.Smith(Eds.).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C].Urbana and Chicago: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89.199
[6]王伟.美国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J].齐鲁艺苑,2009(1).
[7]T.F.沃尔夫,G.吉伊根.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14.
[8]王伟.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研究[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153.
美国主流媒体 篇5
一、综合的内容
与数学综合的内容贯穿课程的始终, 不仅有生物学基本事实、生物学概念、生物学原理, 而且还包括生物学实验、复习题和测试题。
1. 生物学事实
生物学事实是通过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活动而获得的直接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类知识, 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事物形态、属性、变化和相互关系的一种感知和反映[3]。课程中的许多生物学事实要通过数据来表达和叙述, 如课程在讨论“为什么每一个人都是如此独特”时说到, “人类的染色体有23对 (n=23) , 一个人可能产生的精子或卵就有8百多万种 (223) , 受精后可能产生的合子竟会有7亿亿 (223×223) 多种。”[4]
2. 生物学概念
在准确表达科学概念时, 数学符号具有极高的价值;数学是科学的主要术语[2]。如“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所用的就是数学术语, 表达的是生物学概念。除了术语, 课程在定义一些生物学概念时, 还得运用数学语词, 如“出生率是指某年每1000人对应的出生人数, 死亡率是指某年每1000人对应的死亡人数”[4]。其他如“人口倍增时间”“多样性指数”“身高质量指数 (BMI) ”等, 既是生物学概念, 也是数学概念。
3. 生物学原理
生物学原理除直接以“原理”称谓之外, 还以“定律”“法则”和“规律”的形式出现[3]。课程常用一串符号组成表达式来表达某些生物学原理。如哈迪-温伯格定律用p2+2pq+q2=1这个等式来确定种群中各个基因型的频率:显性纯合子 (p2) 、杂合子 (2pq) 和隐性纯合子 (q2) ”[4]。孟德尔遗传定律、染色体基因定位等, 都要借助于数学符号来表达。
4. 生物学实验
实验是生物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课程中的39个生物学实验, 有33个实验与数学具有直接的关系。其中的19个实验有现成的空白数据表, 要求学生把结果填在其中, 如“自然选择与等位基因频率”;有11个实验要求学生设计表格来记录实验数据, 如“疲劳是否会影响比赛成绩”。有些生物学实验, 本身就是一个数学体验活动, 如“测定岩石的年龄”。
5. 复习题和测试题
复习题和标准化测试题是课程与数学综合的重点。有大量的题目是在训练学生从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图表, 回答问题;有的题目是为了让学生理解要点——“如果一个性状是伴性性状, 那么男性把X连锁等位基因传给女儿的机会是 () 。A.100%;B.50%;C.0;D.20%”[4]。还有的题目旨在让学生观察与推断——“一个家庭中有6个女孩但没有男孩是可能的, 但一所普通学校中有500个女孩而没有男孩却不太可能。说说这是为什么。”[4]
二、综合的形式
综合的内容是本质, 综合的形式是框架, 内容要依赖于形式而存在。课程与数学综合的形式有数据、表格、图示、公式和模型等5种。
1. 数据
课程的正文中有许多数据, 都是生物学基本事实, 如“孟德尔的双因子杂交实验”, 不同表现型的F2植株有一定的比例——“圆形黄色∶圆形绿色∶皱缩黄色∶皱缩绿色=9∶3∶3∶1”[4]。在正文之外, 课程还列出了许多“重要数据”, 如“在10000m2的森林中的能量值:生产者101031000kJ, 植食动物10563000kJ, 肉食动物987000kJ”[4]。
2. 表格
表格有助于整理数据, 能更直观地说明问题。如“吸入和呼出的气体组成比较”的表格, 要比文字叙述更清晰、直观。其他数据表如“各个季节的种群数据”、“1950~2050年世界人口总数”、“DNA样本中每种碱基的百分数”, 所列数据均一目了然。
3. 图示
课程在将一系列数据整理之后, 用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 图表即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图示。课程与数学综合的图示有以下6种: (1) 直方图, 如“鸟类和哺乳类的物种灭绝量”; (2) 曲线图, 如“温度对两种酶的反应速度的影响”; (3) 折线图, 如“雏鸟大小与鸟蛋数量的关系”; (4) 条形图, 如“不同国家人口增长的年龄结构比较”; (5) 面积图, 如“不同生物群系的年降水量与温度的关系”; (6) 散点图, 如“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 公式
数学为科学提供了有力的用于分析数据的工具;课程中的很多概念、定理就是用“公式”这一工具来计算、分析和表述的。例如, 多样性指数 (I.D.) 是用数学方法表示生物多样性和群落内物种分布的指标;计算城市的一个社区的人行道树的多样性指数, 所用公式为:多样性指数= (物种的数量×集合的数量) /树的总棵数[4]。
5. 模型
模型是与真实物体、单一事件或一类事件对应的而且具有解释力的试探性体系或结构[5]。课程中的数学模型非常具有代表性, 例如用豆子模拟动物种群, 通过标记重捕的方法来确定动物种群大小的模型即为数学模型:豆子总数=;其中, =做过标记的豆子数量, =取出的豆子中做过标记的豆子的平均数, =取出的豆子中未做标记的豆子的平均数[4]。
三、综合的特点
课程打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淡化了原有的学科界线, 与数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交融, 共同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与数学的综合表现出如下3个特点。
1. 做综合
课程在让学生“听综合”、“看综合”的基础上, 非常突出学生“做综合”——完成数据表、交流数据、解释数据、绘制与运用图表、从图表中获得信息、计算, 无一不是学生在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生物学问题。
2. 显性化
课程与数学的综合既有隐性的, 也有显性的。显性的综合是其特色, 主要表现在: (1) “与数学的综合”栏目:如“计算比例”“数学与演化”; (2) “交流数据”栏目:如“访问网页:bdol.glencoe.com/internet_lab, 然后上传你收集到的实验数据。”[4] (3) “重要数据”栏目, 如“原生生物”“碳的同位素”“每1个葡萄糖分子产生的ATP”的重要数据; (4) 数学主题:正文中有一些内容就是数学主题, 如“国际单位制”; (5) 技能手册:课程在最后的“技能手册”中汇总了学生需要训练和掌握的数学技能——使用国际单位制、温度的换算、计算放大倍数、绘制与运用图表。
3. 必要性
课程与数学综合的每一处都是非常必要的。课程与数学综合的内容如果“去数学化”之后, 就会变成“惰性”知识——一种支离破碎的知识, 与数学综合之后, 就会成为具有良好结构的知识——“活性”知识。
美国生物课程与数学的综合对我国科学教育具有诸多启示。第一, 将数学专家、数学教师纳入到科学课程编写组, 这有利于科学课程与数学的综合。第二, 提高科学教师的数学素养, 我国科学教师的 (理、化、生、地) 专业特色明显, 数学素养存在缺憾。第三, 跨学科教学, 在分科课程背景下, 生物学教师不妨尝试邀请数学教师在生物学课堂上讲一讲概率, 生物学教师也可在化学课上为学生详尽阐述酶的作用。第四, 增强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应用数学的意识, “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提高实践能力”[6]。
参考文献
[1][美]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译.科学素养的基准.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1.
[2][美]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译.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1.
[3]余自强.生物课程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4][美]奥尔顿·比格斯.生物:生命的动力.曾立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8.
[5][美]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95.
雅皮士对美国主流文化的回归 篇6
20世纪80年代, 美国在经历了强势的持续多年的与传统观念背道而驰的反文化运动后, 终于迎来了主流文化的回归。而“雅皮士”就是这场文化回归运动的主角。“雅皮士”一词由《芝加哥论坛报》专栏作家Bob Green提出, 其对应的英文为“yuppy”, 即““Young Urban Professionals”。《雅痞手册》一书中给予雅皮士这个群体的定义为: (1) 住在大城市或附近; (2) 年龄在25到45岁间; (3) 渴望拥有声望、社会地位、权力和财富等其中一项或几项; (4) 经常加班或周末经常早午餐。根据Harries的统计, 雅皮士约有5 100万人, 占美国人口总数的1/5。著名作家戈云分析, 真正的雅皮士占战后婴儿潮人口的1/6, 大约120万人。尽管雅皮士群体人数不确定, 但他们对那个年代的美国文化有着极深刻的影响。
二、美国主流文化及价值观
董小川教授认为, 美国主流文化应从不同角度去阐释, 如价值观、宗教、种族和民族、社会文化和权力结构、社会政治和经济体系以及美国精神。其中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王恩铭教授指出, 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其可以被分为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前者包含勤奋工作、注重娱乐、崇拜物质和金钱、热爱慈善、渴望成功、、敬畏竞争及思想开放等;后者有强调个体尊严、个体自由、团体协作、成就与工作以及社会责任等。Maryanne Kearny Datesman等人提出了六条价值观:个人自由、个体独立、机会平等、竞争、物质财富和勤奋工作。从以上可以看出, 勤奋工作、崇拜物质、个人自由等是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中很重要的方面。这些价值观代表了美国最核心的文化思想。
三、雅皮士对主流文化的回归
1. 崇尚物质生活。
崇尚物质生活是雅皮士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雅皮士认为整洁着装很重要。所以60年代那些奇异装扮——长而乱的头发、赤脚、脏脸等, 都被抛弃了。锃亮的皮箱或是名牌服装通常是雅皮士的标志。除了外表, 雅皮士给大众留下的最为直接的印象就是他们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时的得体礼仪。在生活中, 雅皮士对物质的需要不会轻易被满足。他们酷爱购买高档名牌, 尤其是最新的高科技产品, 如CD播放机、录像机、立体收音机等。生活在大都市使他们可以得到一份高收入的工作。他们抛弃曾经流行的同吃同住同工作的想法, 变得对生活条件非常挑剔, 会选择带有日常电器的单元或独立住房而不再是公寓。雅皮士对怎样寻求快乐很清楚, 健身房等奢华的公共娱乐场所是他们所喜欢去的地方。
2. 勤奋工作。
对于嬉皮士来说, 婚姻、家庭、空闲时间和娱乐是生活中不能抛却的内容, 但工作可以牺牲。然而, 雅皮士不同。勤奋工作是雅皮士的另一个显著特点。为了过上富裕的物质生活, 雅皮士经常做两份甚至更多的工作, 一天忙碌十多个小时去挣钱。“工作狂”是用来形容雅皮士的一个比较贴切的词语。金钱是追求幸福生活的前提。故而, 为了工作, 他们可以牺牲包括婚姻、家庭乃至休闲时间等诸多其他东西。“谁有时间参加业余活动?我只看见人们眼神疲倦地走进电梯。”雅皮士最大限度利用时间, 有时候忙碌得连坐下来惬意吃顿饭都很奢侈。
3. 追求精神慰藉。
尽管雅皮士表现出对物质的极大喜好, 他们却拒绝被称作纯粹的拜金主义者。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体系是适合物质需要被极大满足的后工业化社会的。较于嬉皮士不同, 雅皮士想要成为真正的行善主义者。他们可能利用不多的空闲时间做志愿活动。环境保护、慈善事业、帮助他人是他们提倡的, 并真正践行。精神追求使雅皮士不是纯粹的物质主义者。精神追求也激励着人们去实现更大的物质成就。有数据显示, 1988年200多家公司要求雇员带薪参加社会服务活动, 这大大激发了雅皮士对公众服务的意识和激起了他们对社会责任的热情。
4. 积极的入世政治态度。
雅皮士比嬉皮士拥有更积极的政治态度。由于雅皮士的支持, 里根在1980年在选举中获胜。对战争、军事、福利和其他激进观点, 雅皮士和其他人有着基本相同的观点。在持保守主义的同时, 雅皮士倾向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雅皮士在死亡、共产主义、税收等问题上比其他阶层美国人有更多的包容。
四、结语
婴儿潮时期的孩子成长为有着高学历和高薪的城市少壮职业人士, 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社会舞台上重要的政治和文化力量。年幼时的富足生活, 良好的教育水平, 职业素养和薪水使这个群体得以追求梦想。《新闻周刊》称1984年为“雅皮士年”。追逐物质成就、勤奋工作等入世态度都标志着他们对美国主流文化的回归。
参考文献
[1]Piesman, M.Hartley M.The Yuppie Handbook:The Stateof–the-Art Manual for Young Urban Professionals[M].New York:Long Shadow Books, 1984:94.
[2]董小川.美国文化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81.
[3]戈云.在自由女神像下[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8:79.
[4]路易斯·哈里斯.美国内幕[M].诗必,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0:54.
[5]宁洪.美国文化阅读教程[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4:13.
[6]王恩铭.当代美国社会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141.
[7]温洋.从“嬉皮士”到“雅皮士”—重返主流社会[J].美国研究参考资料, 1989 (3) .
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 篇7
1 自媒体的传播优势
1.1 传播主体的主动性
对广播、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的新闻运作过程来说,新闻运作模式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维系。在现实社会,能够接近媒介的是社会的精英阶层。随着社会的发展,自媒体的崛起,使草根媒体迅猛发展,其具有平民化、自主化、个性化的特征,秉承平等对话和信息共享的理念,每个人都可以依靠网络进行新闻信息的编辑和发布[1]。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分享信息到网络上并传播出去,这样的模式使新闻制作从特殊走向大众,普通大众成为了新闻生产者。
1.2 传播路径的双向性
谁掌握信息源谁就决定信息传播的方式,自媒体的信息源与传统媒体垄断新闻信息源相比,是属于普通公众的。每一个公众,只要拥有手机或网络都可以将信息传播出去。自媒体的传播过程存在双向互动,“人人皆记者”,普通大众之间也存在有双向互动,自媒体新闻信息人人都可以进行评论、转发,不再受到角色的限制。
1.3 传播价值的同向性
在新闻生产和制作的过程中,传播主体和客体决定了传播的价值。传播主体会参照自身的价值对新闻信息做出取舍,经过选择和过滤后传递到受众的手中,传播客体又会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对新闻信息做出筛选。在自媒体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传受合一变成了同一群体,新闻信息的传播价值具有了同向性。这种同向性更为符合目标受众的喜好,具有更强烈的亲民性[2]。专业的新闻媒介秉承传统的新闻价值生产制作的新闻,价值取向自然无法迎合普通受众,吸引力远远不及自媒体。
1.4 传播过程的高效性
自媒体由于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允许人们在任何时间、地点采集和发布信息,无需层层审批,新闻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被传送到网上,时效性大大增强。尤其是在出现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传统媒体新闻报道活动展开得较慢,进入自媒体时代后,自媒体有效的规避了这一不足。自媒体新闻报道的主体分布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他们身处现场,是事件的亲历者,更容易被受众接受和传播,也有利于事件被广泛关注。
2 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发展机遇
2.1 传播事实真相
新媒体的平台没有对舆论进行有效把关,导致信息无序性和失真性,加上谣言与虚假信息,就会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使不明真相的民众受到蛊惑。主流媒体作为政府相关部门控制下的媒体,通过审查对相关信息进行筛选,抑制“网络暴民”现象的扩散,充分、全面的展现公众关注的信息,扩大网络舆论正向效能,尊重公众的知情权[3]。这就需要主流媒体传播事实真相,提高公众判断能力。
2.2 引导社会舆论
面对多元、多样、多变的舆论场,主流媒体要有着强大的社会责任感,面对突发事件,允许人们根据自己的倾向发表言论,但是需要传统主流媒体发挥舆论的引导功能。面对各类热点、争议性的话题,主流媒体应及时反应,引导舆论走向,维护社会稳定,使人们不再相信网上谣言,开始关注事件本身。
2.3 彰显主流价值观念
自媒体时代的主流媒体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公信力,更为人们所接受,也更容易建立起大众与政府交流互动的平台。自媒体时代的主流媒体要抢占舆论的主动权,彰显主流价值观念,主流媒体必须起到表率的作用,以身作则,成为领域内的舆论领袖,成为社会的引领者。
3 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
3.1 构建“公共话语空间”,实现多元化的社会舆论表达
由于自媒体出现蓬勃兴起之势,人们对公权监督、公民维权、法治公平等社会问题特别关注。主流媒体在此背景下,要帮助社会构建“公共话语空间”,保障公众说话的权力,客观公正[4]。以往我们过多削弱了公民正常表达的权力,在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要更加尊重不同利益群体的表达权,进一步推动民主社会的发展。
3.2 在信息相对过剩时代,加强“信息培育者”的功能
信息传播技术飞速发展,信息越来越呈现出海量的特征。这就需要专业人士进行“信息过滤”,帮助人们获取有用的知识。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主流媒体应肩负起“信息培育者”的重任,对信息进行仔细地鉴别,必须承担起“教育公众”的责任。
3.3 加强主流媒体与自媒体之间的联动
随着媒介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主流媒体只有强化自身的职业意识和专业精神,才能维护权威性。为了让新闻引起公众的注意,主流媒体需要通过多媒体联合作战,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
摘要:自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舆论表达方式,受众可以通过更多渠道获取信息。自媒体具有传播主体的主动性,传播路径的双向性,传播价值的同向性,传播过程的高效性的四个特征。自媒体给当代的主流媒体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这就要求主流媒体要把握机遇,在发展过程中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才能树立自己的权威性。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机遇,责任担当
参考文献
[1]张永伟.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社会担当[J].现代视听,2012(2).
[2]罗永强.自媒体时代地市党报的责任和提高舆论引导力的前瞻思维[J].中国报业,2013(2):40-43.
[3]吴志润.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J].传媒,2014(4):19-20.
[4]彭化义.“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面临的挑战与责任[J].军事记者,2012(10):15-16.
[5]王艳玲.网络时代传统主流媒体的挑战、机遇及其职能转变[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3.
美国主流媒体 篇8
生物学教材是师生实施教与学的主要材料和信息来源。在生物教材中适时呈现生命科学相关的职业信息, 渗透职业教育, 让学生能感受到学习生物学的职业意义, 从而激发其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还可以进步促使那些对生命科学有定兴趣的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意识, 成为未来从事生物学相关职业的缘由。对于未来从事具体生物学相关职业 (如生物教师, 生物科研人员) 的人才来说, 这实质上是种广义的职前教育。中学生在这种教育下形成的职业意识和憧憬更摆脱功利, 久驻人心, 更能有助于未来生物学科人才及相关行业稳定而长足的发展。美国是世界公认的科学教育发达、生物科技先进、生物相关行业发展领先的国家, 早在20世纪, 美国等国家就纷纷把职业教育渗透到基础教育的整个阶段, 并且制定了相应的法案来保障职业教育的顺利实施[3]。
笔者以美国主流的高中生物学教材《生物·生命的动力》[4] (Biology:The Dynamics of Life) 为例, 研究分析其生物学职业教育实施特色, 并与我国高中主流生物教材相关内容做比较, 以期对我国中学生物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有所启示。
一、美国生物教材《生物·生命的动力》及其职业信息简介
《生物·生命的动力》是由美国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公司 (The Mc Graw-Hill) 以《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为依据出版的生物学教材, 供美国9~12年级 (即高中阶段) 的学生使用。该教材共3册, 包括什么是生物学、生态学、微生物、植物、分子与细胞、遗传学、生命的演化等10个单元, 共39章。该教材在美国经面世, 便被许多国家选为教材或是教学参考书, 后经多次修订, 新近出版于2004年, 现已发展为美国高中主流生物教材。
《生物·生命的动力》教材在绝大多数的章节适当位置设“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栏目。该栏目在教材中以独立阴影框的版式存在, 位置显著, 图文并茂。据笔者统计 (见表1“章节”及“职业”栏) , “与生物相关的职业”栏目共涉及18个生命科学相关职业类型, 有美国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职业, 如农场主、伐木工人、护绿员等;有具备定知识和技能的动物饲养员、驯兽师、野外动物摄影师等;还有较高层次专业知识要求的职业, 如生化学家、法医鉴定师、显微外科医生、药剂师等。这些职业未超出中学生知识体系范畴, 层次又多样, 类型也不, 既有传统型职业, 也有新近出现的职业, 便于不同喜好的学生群体进步展个性化的认识了解, 从而利于生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展职业教育。
二、《生物、生命的动力》教材的职业教育程序及特色
《生物、生命的动力》教材以章节镶嵌型的“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栏目为核心, 在相关章节中依照学习认知的逻辑原理, 以教学渗透的方式, 展职业教育———首先进行各章节相关知识的学习, 然后适时进入基本职业信息初步了解, 接着通过与教材配套的网络化职业信息专题资源支持, 供学生课后继续进行深入了解。整个教学程序层次递进, 自然合理, 又各具特色。以下对其职业教育程序和特色做具体分析。
1.全方位相关知识学习
每个“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都是与其所在章节的知识内容相对应的, 正是这些内容构成了相关职业的基本知识体系, 详见表1的“职业相关知识”栏。因此, 对职业信息所在章节知识内容的全面学习则是进入职业教育的前奏。比如, 生命的特征, 研究生物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是自然保护宣传员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农场主则要有定的牲畜微生物疾病治疗与保健知识;护绿员要对不同草和其他绿化植物的生长规律了如指掌, 便于对其进行适时适当的修剪与护理;法医鉴定师要扎实的生物化学、遗传基因等知识以及掌握生化鉴定技术知识;要做好名合格驯兽师则必兽类习性、饲养和动物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储备;等等。这些职业所具备的知识都属于所在章节的知识框架内, 实现生物相关职业信息与知识相对应。
2.设问式职业信息导入
在职业信息所在章节的知识内容学习后, 接着进入“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栏目。怎么导入职业信息才能使得学生不觉得突兀, 易于接受呢?该栏目采取由设问式对话的语进行导入, 如采用“你喜欢……吗”、“你想不想”、“你是否愿意”、“如果你愿意 (愿意) ”、“如果……那么”等诸如此类的句式, 语气平和亲切, 极富感染力。
例如, 第2章“与生物相关的职业”栏介绍的是“科学通讯员”, 篇是这样导入的:科学是否使你着迷?你能用浅显易懂的语来解释复杂的科学术语和观点吗?如果两者都想的话, 那么你就可以考虑成为名科学通讯员;第20章导入“法医鉴定师”时说:你想不想在犯罪调查实验室工作, 帮助警察和侦探们找出谁是罪犯?如果想, 你可以考虑成为名法医鉴定师;等等。学生在这种句式营造的轻松平等的氛围感染下, 很容易对相关职业信息产生兴趣, 顺其自然地进入教材预设的对该职业进一步了解和思考之中去。
3.精炼型职业技能介绍
当学生的注意力成功地转移到职业信息进一步了解后, 接着展该职业的进步介绍顺理成章。职业信息是多方面的, 作为个介入栏目, 长篇大论并不合适。《生物:生命的动力》教材选择用精炼的语着重介绍与章节知识体系对应的职业技能信息, 对从事该职业要的基本专业知识、从业资质、所证书、学历要求及工作范围等进行素描。
比如, 作为“自然保护宣传员”, 必须具有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森林学、环境科学、教育学或相关专业的学位, 同时还具备与人交流的技巧。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帮助重建个州的自然栖息地或保护已存在的自然保护区。另外他们还带领前来观光的游客观景点, 提供视频展示, 并进行特殊地区保护的宣传教育;再如“法医鉴定师”这个职业, 分鉴定技术员 (鉴定指纹) 、犯罪实验室技师 (用显微镜、激光和其他工具来分析组织样本和其他证据) 和法医 (进行尸检判断死亡原因) 。大部分法医鉴定师在国家或地方政府所设立的实验室工作, 技术员要求经过职业培训, 技师要求获得个或多个学士学位 (包括犯罪侦查) , 法医必须获得医学学位。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法医鉴定师还要完成另外14周的训练课程……等等。这些职业技能介绍既以教材所涉生物学知识为背景, 其内涵又远远高出这些知识, 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从而引发学生进步探寻职业相关信息的兴趣。
4.网络化职业信息深入
在给学生进行简短精炼的职业技能介绍后, 学生对深入了解相关职业的兴趣大增。基于此, 教材在该栏目后显目的计算机网络图标及文字提示下, 给出了与教材配套的职业信息专题网址, 英文原版和 中文版本 提供的网 址为 :bdol.glencoe. com/careers。目前, 麦格劳—希尔公司变更了网络地址, 该教材新的网络在线资源主页的万维网地址为:http://www.glencoe.com/sec/science/biology/bio2004/index.html。职业信息就在“ChapterResources”栏目下的子栏目“Careers in Biology”中, 点击即可进入。仍以“法医鉴定师”为例, “Careers in Biology”栏目主页面提供了三个站点链接。这些链接有的直接指向美国法医鉴定师的专业机构———American Academy of Forensic Sciences[5] (美国法医科学研究院) 。读者在该网站可以详尽地阅读到法医鉴定师们的著名案例, 还可以链接访问其学术会议和其他各方面信息, 全方位了解法医鉴定科学的研究发展现状;还有站点专门介绍法医科技人员如何展技术工作的信息[6];另外也有站点专门介绍法医鉴定师行业相关的经典著作、科技期刊杂志中的论文和行业著名人士传记, 还提供了与法医鉴定密切相关下属科学, 如法医昆虫学、法医艺术、法医病理、法医心理学等学科的资源信息[7]。这些与教材配套的网站搜罗详尽而多渠道的职业信息资源, 有效地弥补教材简短文本描述的时空局限, 满足了学生课后更深更广地了解职业信息的个性化求。
三、中美高中主流生物教材中职业教育的比较与启思
1.我国主流高中生物教材中的职业信息
我国现行生物学教材编制原则是“标多本” (个课程标准, 多个教材版本) , 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的主要有人教版、苏教版、河北少儿版、浙江科技版和中图版等五个版本[8]。以我国中学使用普遍的人教版为例[9], 高中生物教材中也有“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栏目, 主要有医院里的检验师、育种工作者、生物技术产业的研发人员、化石标本制作人员、神经外科医生、植保员、林业工程师、景观设计师等8种职业的信息介
绍, 统计信息见“表2”。
2.中美高中主流生物教材中职业教育的异同
根据“表1”和“表2”, 结合两国教材中“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栏目的呈现实际作对比, 可见中美两国高中主流生物教材中的职业教育存在异同。相同之处就是, 两国教材中“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栏目都是以图文并茂的图文框形式在教材特定章节正文中介入, 职业教育模式和程序类似;栏目文本都对相关职业特征、从业资质等方面都有介绍。但是, 我国教材不足之处却更明显。比如, 人教版教材中“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栏目种类偏少, 仅有8处, 远少于美国教材18处;虽图文并茂, 但介入位置都在章节末, 略显突兀;职业信息介绍文本语言略显平淡, 诱导性不强, 导致职教思路不明朗;而且文本格式也不统, 有的是逐条介绍职业信息, 有的则是涉及相关职业的新闻报道, 还有的直接平实介绍, 风格杂乱;显著的差距就是由于我国生物教材普遍缺乏配套网络后台支持, 自然也没有如美国教材中那样有对职业内涵进行专题性的网络纵深触探, 职业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不利于激发中学生对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展进步了解的兴趣。
3.思考与启示
在基础教育中展以“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栏目为载体的职业教育, 不仅使学生的职业专业性增强, 利于学生有目的地选择生物学作为进步深造和选择职业的专业方向, 还促进了生物学科教学的健康发展。在我国, 长期以来由于社会观念陈旧, 生物科技相关产业发展相对落后, 高校生物学及相关的农、林、牧、渔等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不佳等原因, 国民存在着对生物学的认识误区, 高校生物学及相关专业招生状况也不理想, 导致从事生物学教学与研究的人才定程度短缺或质量不高。我国农村中学更是长期存在生物学专业教师配备不足, 生物学教学质量低的现象[10,11]。二十世纪是生命科学与技术大发展的时代, 生物经济日趋蓬勃, 生物学人才求量加巨。在基础教育中展生物学相关的职业教育, 不失为挖掘和培育未来我国更多更高素质生物学人才的条很好的途径。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是值得我国生物学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工作者进步思考的问题。
教材是教学之本, 学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应当从教材的改革入手。我国《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直倡导教材要“有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促进他们主动学习和发展”[12]。笔者以为, 借鉴美国生物教材中职业教育特色, 未来我国高中新课程改革中的生物学教材编写或修订, 可以尝试从增加“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栏目的数量入手, 精心设计版式;结合我国基础教育实际, 紧跟时代发展, 更活跃更深入地介绍与生物学相关职业信息;积极发与教材配套的课程网站, 构建资源丰富的网络支持后台, 利用其辟职业信息的网络专题, 展多层次多角度的生物学相关职业意识教育, 促进学生主动、多元地学习生物学, 终为提高我国中学生物学科教学质量、培育更多未来生物学人才服务。
摘要:在科学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美国高中主流生物学教材———《生物·生命的动力》中职业信息的分析, 主要论述了其职业教育的程序和特色, 并与我国生物学主流教材相关内容做比较, 给我国中学生物学科教育定的思考和启示。
关键词:生物学教材,美国高中,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国际21世纪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 1996.
[2]National Committee on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and Assessment,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EB/OL].http://www.nap.edu/openbook.php?record_id=4962&page=12, 2012-01-10.
[3]周青, 赵永春.美国高中化学教材中的职业生涯教育.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7 (4) .
[4]奥尔顿·比格斯, 等.生物·生命的动力.廖苏梅等,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8.
[5]American Academy of Forensic Sciences.The American Academy of Forensic Sciences[EB/OL].http://www.aafs.org, 2012-02-01.
[6]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Science Technicians[EB/OL].http://www.bls.gov/oco/ocos115.htm, 2012-02-01.
[7]Katherine B.Killoran.Career Resources in the Forensic Sciences: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EB/OL].http://www.lib.jjay.cuny.edu/research/foscbib.html, 2012-02-01.
[8]宋华.高中生物学教材内容结构的比较及调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7.
[9]朱正威, 赵占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 (必修1、2、3)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10]李淑华.农村中学生物教师状况调查.现代教育科学 (中学校长) , 2008 (3) .
[11]张国秀, 郑明顺.关于“农村中学生物教师现状分析与培养模式研究”的探讨 () .牡丹江师范学院报, 2000 (1) .
论印第安文化对美国主流电影影响 篇9
[关键词] 印第安文化 美国大片 《与狼共舞》 《燃情岁月》
当美国大片遭遇古老的印第安文化,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美国主流电影,又称美国大片,素以其成功的商业运作与票房,受到世界范围内的瞩目。但毋庸置疑,其高超的商业化运作,离不开优美的故事情节、紧扣的戏剧冲突以及其蕴含的人文关怀。正是这些因素构成的电影内容。结合成熟的商业运作,使美国电影成为票房与艺术的双赢者。
印第安文化,这块美洲大陆上久远的土著文化,在移民世界的强权下逐渐边缘化,失去其应有的历史地位,但文化不以人为因素为转移,它已经深深渗透入美洲大地肌理与脉络,即使对移民国家——美国文化的形成也有着难以磨灭的影响。当代表美国文化的主流电影,遭遇古老的印第安文化,会擦出怎样的艺术火花呢?本文运用传播学理论,从内容分析角度,结合《与狼共舞》与《燃情岁月》这两部经典的美国大片,揭示蕴含其中的印第安元素,试图探讨印第安文化对美国电影的深层次影响。
一、印第安符号,构成美国大片故事情节,推动故事发展
《与狼共舞》讲述的是一个美国白人邓巴中尉,厌倦了战争,主动申请到原始印第安部族众多的美国边境担任管理员,他接触到苏族印第安部落,从相互戒备、沟通了解到成为朋友的故事。电影出奇不意地采取逆向思维模式,重点讲述“文明”的人类,如何融入“野蛮”“落后”的原始部落,直至最后被同化成“原始人”的过程。在这个边塞,印第安文化处于完全主导地位,白人代表的美国主流文化却沦落为弱势文化,印第安文化深深主导着邓巴中尉的生活。电影里处处用印第安族长、狩猎活动、祭天的舞蹈等情节,来营造特殊时空里的印第安的强势文化氛围,制造现代文明和古老文明的不和谐感。另一部影片《燃情岁月》即以名叫“一刀”的印第安族长讲述开始,缓缓引出故事情节,再现了一个叫特里斯的男人离奇的一生,他经历了弟弟的死亡、妻子的背叛、家人的死去,直至真正成为主宰命运的强者。特里斯虽然是白人,但行为怪异,为正统社会所不能接受,他深受“一刀”的印第安文化影响,骨子里流淌着古老的印第安文化。因为“一刀”效忠于特里斯的父亲,却保持着印第安的文化习俗,并把它们自然而然地渗透到特里斯一家的生活里。
由此,《与狼共舞》讲述的是印第安文化揭开人类种种枷锁。唤醒人类原始冲动的快乐,《燃情岁月》感叹的是被印第安文化异化的美国白人,在寻求其原始冲动与生存空间的不易与艰辛。两部影片,印第安文化的展示虽前者更为纵阔,后者更为收敛,但表现却大同小异——含有共性的印第安符号。
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共性的印第安符号,主要由族长、狩猎、祭祀组成。族长是印第安文化的使者,是执行者和权威,在两部电影里,苏族族长和“一刀”担负着部族的使命,具有绝对的权威。狩猎,《燃情岁月》特里斯一生都在打猎里获得快乐和发泄愤怒。《与狼共舞》苏族找到成群的犀牛,获得食物,是他们整个部族生存和延续的希望。祭祀,这是古老文明里天人合一思想的形式,印第安人尊重自然,畏惧命运,所以每次在重大事件来临时都会通过舞蹈祈求上天的帮助。《与狼共舞》的苏族人在集体狩猎前,燃起火堆,跳起舞蹈,祈求收获;狩猎后同样在火堆旁端起舞步,在狂欢的仪式下感谢上天的赐予。《燃情岁月》里每当复仇之后,会割下对方的头皮,对着天空喃喃起舞,亦是在履行某种人和天的约定。这些符号,通过大众传媒的反复传播,已经成为印第安文化的代表。美国大片但凡涉及到印第安文化的情节,都脱离不了上述符号。
二、通过现代文明和印第安文明的冲突,加剧戏剧冲突,激化戏剧矛盾,从而升华主题
与此相关的西方主流影片,戏剧冲突主要表现在隔阂与生存危机两方面。隔阂的产生,为影片的高潮发展奠定基础。首先,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必然导致排斥现象的普遍存在。现代人类与印第安部落之间,印第安部落与部落之间,都存在着普遍的隔阂。如《与狼共舞》中苏族与帕尼族是天敌,最终导致了一场与食人族的生死对决,使影片高潮迭起。邓巴中尉与苏族初识时亦是相互提防,甚至发生了武器对武器剑拔弩张的场面。其次,对印第安人的不同态度,激发现代人类之间的矛盾,推动影片的发展。影片的主人公们,总是性格不拘一格,同情甚至同化在印第安文化里,颠覆了主流与正统,与“文明”的社会格格不入。《与狼共舞》邓巴中尉由于维护苏族人,拒绝说出他们的动向,甚至成为“罪人”,遭受同种人类的鞭打和虐待。《燃情岁月》中乡间的酒吧拒绝给“一刀”提供啤酒,惹怒特里斯,引起争斗,烘托出紧张的气氛。再者,印第安与现代人类之间的矛盾是最根本的矛盾,是悲剧性、灭亡性的,往往决定着影片主人公的命运。《与狼共舞》影片里,邓巴中尉为了保全苏族的生存,最后迫不得已带着爱人远走他乡;《燃情岁月》特里斯最终放弃现代人自以为是的生活,从原始的肉搏狩猎里获得精神的永生。
影片涉及到印第安文化,多折射在生存危机层面。首先是印第安文明的生存危机。现代人类自大自狂,看不惯印第安人野蛮的生活习惯:印第安人受尽现代人类的凶残、侵略性地对待,亦视人类为野蛮人。这些认识成为偏见,浸入两者的思想之中,迫使更为强势的现代“文明”人担负起征服和改造的使命,悲剧性地造成了印第安文化逐渐消亡的宿命。《燃情岁月》中的“一刀”的整个部族都死掉了,死在了政府军队的手中。《与狼共舞》里的政府军队,为着惩恶扬善,替作恶多端的士兵复仇,展开了对苏族的毁灭性围剿。再者,至关重要的是古老的印第安文化,拯救了现代人类精神家园的危机。现代人类面对挫折的人生,精神充满空虚、困惑、挫折和焦虑感。《与狼共舞》的男主人公,在战斗中充满焦虑和不幸福感,与苏族相处后,封闭的心灵被打开,在粗犷的原始生活中获得幸福。《燃情岁月》特里斯无法接受弟弟塞缪尔战死的事实,在一次次原始的放逐中,与其他古老文化的冲击中,最终学会面对人生。两部影片中,印第安文明的存在由于人类的侵略走向毁灭,但人类却通过印第安文明的救赎,从精神世界里找到真我。现代人很难决论,到底谁才是印第安文化的最大获益者?
三、文明的碰擅,蕴含丰富的人文关怀,成就了美国大片的艺术性
《与狼共舞》采用逆向叙事模式,把印第安人塑造成仁慈、有信仰的绅士,把美国白人塑造成凶残、暴戾、自私的野蛮人。电影里,印第安人被当成健全、有教养的人来看,美国白人代表的现代人类却是缺乏教养和素质的野蛮人。从换位角度引起观众对古老的印第安文明的重新思考,其中闪耀着暖暖的人性关怀。《燃情岁月》再现现代人类生存之间的尔虞我诈与自相残杀,特里斯最终回到印第安文化的狩猎生活里方才获得真正的快乐。两部电影,探索个体的成长和生存过程中与印第安文化的碰撞,带来的生存的哲理与灵感,引导人类自身的人性解放,启发人类获得通往自由心灵的钥匙。
什么是新型主流媒体? 篇10
新型主流媒体的建构现在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在当前传统媒体影响力衰微,话语权受到新兴媒体的巨大冲击的基础上,站在“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诉求上提出来的。在我看来,新型主流媒体可以来自传统媒体阵营,也可以来自新兴媒体阵营,只要能够正确表达国家话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并具有足够影响力的媒体,都应该属于新型主流媒体的范畴。
完善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时代的主题;而传播体系与传播能力现代化则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从这个角度来看,新型主流媒体是在当前传统媒体生存与发展遭遇困境的背景下提出的,是当前传统媒体转型的最高诉求;也代表着传媒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角色与国家对于传媒发展的指向。
新型主流媒体的主要特征是“形态多样”,拥有多种媒介形态。以前的主流媒体都是大众媒体,大部分是综合性的媒体。比如党报,各电视台、电台,中央新闻门户网站等。新型主流媒体应该是形态多样的媒介的聚合体。一个传媒集团旗下拥有报纸、网站、手机报、移动客户端、微博微信、户外大屏等多种媒介终端,传媒集团通过整合旗下所有媒介终端的力量,形成舆论宣传的合力,进行全媒介形态,立体化的传播。以此提高在新形势下的传播能力与竞争能力。
目前,处于多元、各种新兴媒介形态合围中的传统媒体正面临着严峻的内容竞争环境。如果新型主流媒体不思进取,不注重内容和话语体系的创新,报道和评论不能被读者接受和信服,不能影响相当数量的主流读者,还能继续成为“新型主流媒体”么?《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加强内容建设,创新采编流程,优化信息服务,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新型主流媒体构建的核心,仍然是更新报道理念、报道方式。只有当内容可听可用可接受时,媒体所构建的形态多样的平台才能有价值,否则,建再多的新媒体渠道也于事无补。
当然,新型主流媒体还应该是具有强大赢利能力与发展能力的媒体,否则,上述的那些也就没有了经济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在这里,将“具有竞争力”、“拥有强大实力”作为新型主流媒体的重要特征。
但是,在当前这种影响力不能及时变现的新媒介环境下,新型主流媒体的赢利能力已经不能够完全指望媒体的那些传统影响力平台,同时也不能指望媒体运作的新兴媒体形态为“新型主流媒体”提供全部的经济支撑。更应该由国家扶持支持,建立新的赢利平台,以再造赢利能力。否则,“新主流”的影响力与舆论能力都无法实现。
在拙作《报业转型新战略》中,我认为,未来的传媒集团仍然是以媒体作为主业的集团,但是其赢利实现并不主要依靠媒体,而可能是其他的产业。应区分传媒转型的影响力平台和赢利平台。不同平台在传媒集团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有些平台很难赢利,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移动终端等新媒体形态,但其提高集团的影响力和品牌价值,或者为其他平台的影响力服务,为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最终诉求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