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应急处置方案

2024-10-13

重大危险源应急处置方案(通用8篇)

重大危险源应急处置方案 篇1

物体打击应急预案

一、现场处理和抢救

1.现场负责人及值班人员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同时向安技部报告。

2.安技部接到报告后通知其他救援小组成员赶往事故现场进行救护,同时安技部向应急小组组长报告事故大致情况后立即赶到事故现场。3.现场技术人员配合安技部检查是否继续存在危险源。4.现场负责人合理安排下一步生产,调整工作程序。5.行政部负责保护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二、处理原则

1.尽快对伤者进行救治,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及时送医院治疗。2.迅速查看是否还有危险源,将之消灭。3.现场技术人员配合安技部查找事故原因。

三、处理方法

1.尽快救护伤者,首先由现场救护人员检查伤情,进行简单绑扎救治,然后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或直接送往最近的医院。2.消灭危险源,避免类似事故发生。3.查找、分析事故原因。

4.相关部门配合工程技术部填写事故报告。

机械伤害应急预案

一、现场处理和抢救

1.现场人员先将运行的机械停止运转;迅速将伤者进行救治,严重者送到医院或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

2.现场负责人向安技部报告事故情况;安技部接到报告后通知其他救援小组赶往事故现场进行救护,同时安技部向应急小组组长报告事故大致情况后立即赶到事故现场。

3.迅速查看是否危险源,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二、处理原则

1.尽快救治伤者,严重者可直接送医院或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2.停止运行机械防止事故扩大。

3.查找、分析事故原因,杜绝类似事故发生。

三、处理方法

1.停止运行的机械设备。2.尽快对伤者进行救治。3.保护好现场。4.查找、分析事故原因。

5.相关部门配合工程技术部填写事故报告。

起重伤害应急预案

一、现场处理和抢救

1.现场人员迅速救治伤者,现场救治与送医院救治方式相结合。2.现场负责人向安技部报告事故情况;安技部接到报告后通知其他救援小组赶往事故现场进行救护,同时安技部向应急小组组长报告事故大致情况后立即赶到事故现场。3.行政部保护好现场。

4.现场负责人配合安技部查找、分析事故原因。5.应急小组检查完毕,处理完以后再进行生产。

二、处理原则

1.尽快救治伤者,严重者可直接送医院或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2.查找事故原因。

3.做出预防措施,防止事态扩大,杜绝类似事故发生。

三、处理方法

1.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对伤者进行抢救并及时送往医院。2.处理事故,找出原因,追究责任。3.事故分析,警示相关人员。

4.相关部门配合工程技术部填写事故报告。

触电应急预案

一、现场处理和抢救

1.发现有人触电现场负责人或值班人员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及时进行现场急救,同时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及时向安技部报告。2.安技部接到报告后通知其他救援小组赶往事故现场进行救护,同时安技部向应急小组组长报告事故大致情况后立即赶到事故现场。3.行政部做好现场保护工作,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4.现场负责人配合安技部查找、分析事故原因。

二、处理原则 1.救治伤者。2.切断电源。3.防止事态恶化。

三、处理方法 1.切断电源。

2.使触电人迅速脱离电源(在解救触电人时,要做好防护,以免使触电人受到二次伤害)。

3.找到现场相关技术人员,查明事故的原因,立即切断危险源。4.相关部门配合工程技术部填写事故报告。

火灾应急预案

一、现场处理和抢救

1.现场发现人员迅速报告行政部,同时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并说明火清的地点及相关情况。

2.行政部接到报告后通知其他救援小组赶往事故现场进行救护,同时安技部向应急小组组长报告事故大致情况后立即赶到事故现场。3.行政部做好接引消防车的准备,并组织有关人员携带灭火器材到现场扑救。

4.行政部做好现场保护工作,同时积极配合上级部门调查事故原因。

二、处理原则

1.解救被困人员和受伤人员,拨打“119”火警电话和“120”急救中心电话。

2.切断危险源,防止事态恶化。3.查明事故的原因。

三、处理方法

1.迅速切断危险源,防止事态恶化。

2.行政部组织人员疏散无关人员,保护好现场。3.查找、分析事故原因。

4.相关部门配合工程技术部填写事故报告。

高空坠落应急预案

一、现场处理和抢救

1.救治伤者,迅速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或直接送往附近医院。2.现场负责人员或值班人员迅速报告安技部,同时安技部向应急小组组长报告事故大致情况后立即赶到事故现场。3.查找事故原因,堵塞漏洞,防止事态恶化。4.安技部配合检查类似部位,防止同类事故的发生。

二、处理原则 1.救治伤者。2.迅速消灭危险源。3.查找事故的原因。

三、处理方法

1.迅速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或直接送往附近医院。2.迅速检查是否还存在危险源,将之消灭。

3.安技部与相关部门查找事故原因,预防同类事件的发生。4.相关部门配合工程技术部填写事故报告。

化学爆炸应急预案

一、现场处理和抢救

1.发生爆炸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和“120”急救中心电话,并报告行政部。

2.行政部接到事故报告后,通知其他救援小组成员赶往事故现场进行救护,同时行政部向应急小组组长报告事故大致情况后立即赶到事故现场。

3.救援小组负责人到达事故现场后应根据事故的情况迅速指挥救援小组成员进行现场抢救。

二、处理原则

1.救治伤者,解救被困人员。2.迅速消灭危险源。

3.查找事故的原因,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三、处理方法

1.迅速拨打“119”火警电话和“120”急救中心电话,伤者可直接送往医院。

2.行政部与相关部门查找事故原因,预防同类事件的发生。3.行政部组织疏散无关人员,保护好现场。4.相关部门配合工程技术部填写事故报告。

坍塌应急预案

一、现场处理和抢救

1.发生坍塌事故后,现场负责人及值班人员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同时向安技部报告。

2.安技部接到事故报告后,通知其他救援小组成员赶往事故现场进行救护,同时安技部向应急小组组长报告事故大致情况后立即赶到事故现场。

3.现场技术人员配合安技部检查是否继续存在危险源。4.现场负责人合理安排下一步生产,调整工作程序。5.行政部负责保护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二、处理原则

1.尽快对伤者进行救治,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及时送医院治疗。2.迅速查看是否还有危险源,将之消灭。3.现场技术人员配合安技部查找事故原因。

三、处理方法

1.尽快救治伤者,首先由现场救护人员检查伤情,进行简单绑扎救治,迅速拨打 “120”急救中心电话或伤者直接将伤者送往医院。2.消灭危险源,避免类似事故发生。3.查找、分析事故原因。

4.相关部门配合工程技术部填写事故报告。

中毒和窒息应急预案

一、现场处理和抢救

1.发生中毒事故后,现场负责人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同时向安技部报告,迅速切断毒源使毒物不在扩散,中毒者送至通风地方人工急救。

2.安技部接到事故报告后,通知其他救援小组成员赶往事故现场进行救护,同时安技部向应急小组组长报告事故大致情况后立即赶到事故现场。

3.现场负责人配合安技部检查是否继续存在危险源,并将其控制。4.找事故原因,堵塞漏洞,防止事态恶化。

二、处理原则

1.迅速切断毒源,使毒物不在扩散。2.尽快使中毒者脱离现场。3.拯救者必须做好个人防护。4.阻止毒物继续进入人体。5.对症急救,及时送医院治疗。

三、处理方法

1.切断毒源,使毒物不在扩散。

2.尽快使中毒者脱离现场。及时送医院治疗。

3.安技部与相关部门查找事故原因,预防同类事件的发生。4.相关部门配合工程技术部填写事故报告。

重大危险源应急处置方案 篇2

1 相关概念

1.1 重大动物疫病

动物疫病是指如不及时治疗和控制就会造成流行和暴发的某些动物的疾病。主要有动物传染病和动物寄生虫病。动物传染病主要由细菌和病毒两大类病原微生物引起。动物寄生虫可以暂时或永久地寄生在宿主的体内或体表。目前已知的200多种动物传染病和150多种动物寄生虫病中, 人兽共患病有250种以上, 其中对人类有严重危害的有89种, 已知在全球许多国家存在并流行的有34种。我国已证实的人兽共患病有90多种, 其中50%以上是新的病毒病。

1.2 重大动物疫情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重大动物疫情, 是指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发病率或者死亡率高的动物疫病突然发生, 迅速传播, 给养殖业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危害, 以及可能对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的情形, 包括特别重大动物疫情。

1.3 重大动物疫情预警

按照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特点, 分析其危害程度、可能的发展趋势, 及时做出相应级别的预警, 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特别严重、严重、较重和一般四个预警级别。有时发出特别严重 (红色) 预警, 而实际发生的可能是较大突发动物疫情 (Ⅲ级) 。预警具有放大的功能, 但疫情分级不能放大。

2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现状

2.1 对重大传染性动物疫病的严重性、危害性认识不足

突发重大动物疫情, 具有发生突然、起因复杂、蔓延迅速、难以把握、危害严重、影响广泛等特点。发生的概率虽然较小, 一旦发生, 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却是难以估量的。因此加强应急管理, 建立完善的预警体系和高效的应急机制, 是我们各级政府与部门重于泰山的责任。

2.2 重大动物疫情应对机制不健全

重大动物疫情时有发生, 但其监测预警机制不健全, 疫情往往扩散到比较大范围, 县级及以上畜牧兽医部门才接到疫情信息, 错过了疫情处理“早、快、严、小”的最佳时机, 很难有效应对突如其来的重大动物疫情。

2.3 疫病预防控制能力不强

总体来看, 功能不强, 素质不高, 设施落后。相当多的机构和人员没有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疫病预防控制上, 主要精力都放在抓项目上, 没有树立抓防疫就是抓生产的观念。特别是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相当薄弱, 大多数乡镇动物防疫条件落后, 缺乏基本疫病防治设备, 从业的动物防疫技术人员中相当一部分业务素质不高, 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而且待遇也低, 缺乏工作积极性, 存在有疫苗不愿意打、不敢打的现象。疫情处理时, 对可疑病畜禽及其同群畜禽封存不到位, 存在封存阶段病死畜禽被偷运, 导致疫情扩散的事件时有发生。

2.4 染疫畜禽及其同群畜禽扑杀不彻底

在应急处置工作中, 由于资金缺乏、养殖户的不配合等因素, 扑杀遇到很大阻力, 一部分工作人员往往只对病畜禽及其同栏畜禽进行扑杀, 而对周围邻近栏圈的假定健康畜禽进行紧急免疫接种。这种扑杀方案存在较大的风险性, 不少情况下, 病畜禽及其同栏畜禽被扑杀后, 周围栏圈畜禽又有新发病例, 为了彻底扑灭疫情, 对周围已紧急免疫过的畜禽又要彻底扑杀。此时, 工作变得更加艰难, 畜禽没有出现发病的户主认为自己已按动物防疫机构要求做好了免疫、隔离等工作, 现在又要扑杀, 实在难以理解, 往往要求政府加倍赔偿其损失, 引起社会不稳定。

2.5 忽视疫源追查和对违法行为的处罚

在应急处置实践中, 往往在扑杀、消毒、设卡和无害化处理等具体应急处置措施到位的同时, 不注重疫源追查和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在应急处置实践中存在随意丢弃、贩卖、加工病死畜禽现象, 特别是农村散养户疫区附近有河流的, 死猪顺流水而下的情况时有发生, 这些是造成疫情传播、扩散的重要原因。只重视应急处置本身而不重视对这种动物防疫违法行为的惩处, 无益于从根本上减少疫情的发生。

3 浅谈如何做好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

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所具有的“突发性”与“隐蔽性”、“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存在着辨证的关系, 我们要有效应对和处置, 就必须搞清楚突发重大动物疫情背后的隐蔽原因, 探索“偶然性”背后的“必然性”。始终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 坚持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 用科学、系统、综合的办法和措施, 灵敏的信息反映和高效科学手段快速处置, 全面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综合能力。

3.1 正确把握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

病原体是生物界组成部分, 发生动物疫情是必然的, 疫病有其固有的规律, 必须做到依法防控、科学防控。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2014年全国春防讲话强调:“动物防疫工作不唯疫情论英雄, 各级农牧部门要卸下思想包袱, 依法依规报告疫情。从某种意义上说, 动物疫情也有自然灾害的一般属性, 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重要的是疫情发生后, 能不能及时发现, 能不能迅速处置, 能不能扑灭在最小的范围内。”当前动物疫病极其复杂, 重大动物疫情随时可能暴发, 对突发疫情的应急管理是每一个政府所要承担的责任和必须具备的能力。由于疫情种类的不同, 对人和社会危害程度不一, 为此, 在处理重大动物疫情时, 如何把握应急管理原则显得尤为重要。国家对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的总原则“预防为主”和“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 及时发现, 快速反应, 严格处理, 减少损失。

3.1.1 快速反应原则

鉴于重大动物疫病的危害性、严重性, 且疫情传播蔓延迅速, 为此, 疫情一旦发生, 时间因素就显得尤为关键。当地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到位并采取一系列应急处置手段, 及时控制疫情事态的发展, 而且越快越好。

3.1.2 操作科学原则

在应急处置中要坚持科学原则, 在处理过程中, 一定要征求有关专家学者意见, 并邀请专家到现场进行专业技术指导, 把疫情所带来的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3.1.3 执行合法性原则

当重大动物疫情暴发时, 政府出于国家政治、经济安全需求, 通过非常体制、程序和权力如启动“重大动物疫情紧急预案”等有关法律, 但管理权力运作的合法性不能误用、滥用, 以免在应急管理中造成不良影响或恶果。

3.1.4 信息透明性原则

政府公开信息不仅有助于化解危机, 而且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政府公信力, 提高政府信誉。有关单位和个人对重大动物疫情不得瞒报、谎报、迟报, 不得授意他人瞒报、谎报、迟报, 不得阻碍他人报告。

3.1.5 公众利益至上原则

坚持公众利益至上原则, 有助于政府赢得公众的信任、支持和合作, 共同致力于疫情的扑灭。针对疫情给畜禽养殖企业和养殖场户造成的损失政府应及时提供政策上的扶持和优惠。

3.2 重大动物疫情处置程序

3.2.1 疫情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疫情要立即报告当地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当地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接到重大动物疫情报告后, 经核查确认疑似疫情后, 要在第一时间报当地政府和上级兽医主管部门;同时由满足相关实验条件的实验室进行采样进行检测诊断, 无条件的可采样送满足相关实验条件的实验室进行诊断。疫情报告内容应包括 (1) 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病动物的种类、年龄、存栏数量、发病时间、发病数量、死亡数量; (2) 临床症状、病理变化; (3) 免疫接种情况及检疫证明; (4) 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源和可能扩散、流行的情况; (5) 采取的主要措施、疫情发生的范围; (6) 疫情报告单位或个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内的动物疫情报告工作;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动物疫情报告工作, 统一公布动物疫情。未经授权, 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公布动物疫情。

3.2.2 疫情处置

一是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疫情确诊后, 所在地县级以上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在2小时内, 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 调查疫区内相关动物存栏数、规模养殖场数、发病数和死亡数。报请本级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 及时在相关卡点设立明显警示标志 (如:“某某疫区”、“消毒”等字样) 。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的划定受威胁区。二是发布封锁令。疫情发生后, 当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请本级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 政府在接到报告后, 应快速做出决定, 决定实行封锁的, 要及时发布封锁令。

3.2.3 解除封锁

疫点、疫区、受威胁区按照相关措施实施后, 达到相关病种一个最长潜伏期, 无新发病例, 同时受威胁区免疫动物免疫时间达到半个月以上。如发生人畜共患病时, 要无人员感染情况发生;疫点、疫区经病原学监测为阴性;疫点、疫区内无相关动物饲养;实施了全面的终末消毒。达到解除封锁条件后, 由当地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写出书面申请, 报上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上级兽医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组成验收组进行验收, 达到要求的, 验收组经严格检查后, 同意解除封锁。

验收意见文书格式:验收依据、验收组组成单位、验收方法、验收具体结果、结论、建议、验收人员签名、验收日期等。

重大危险源应急处置方案 篇3

【关键词】城际;重大危险源;网络协同;应急;经济

在经济全球化及贸易全球化的推动下,城市经济一体化得到不断的发展。应急管理已经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主题,政府部门也对城际间的应急管理协作越发重视。为了提高城际应用资源的利用效率,本文就城际应急网络资源协同共享方面,分析出应急网络协同的经济性,并查找出应急资源有限性与当前应急工作不断增加的资源需求之间的问题,从中突出了协同机制对重大危险源应急网络协同的重要性,为改正与完善城市重大危险源应急系统协同体制提供了解决的策略和方法。

一、当前中国城市应急网络资源存在的问题

第一,由于灾害发生带有一定的突发性和随机性,而中国行政管理体制将城市应急安全归属于某一个政府管理部门,所以在灾害事件发生时这种按照部门创设的应急体制很难发挥真正的应急作用,经常会出现应急救援信息沟通不及时、应急人才缺乏及城市应急救援物质资源缺乏等问题。另外,由于城市公共安全分属部门负责和维护城市公共安全的资源广泛的分散在各个城区,城际之间相互独立又缺乏应急网络协同,故形成了部门各自执政的局面,当灾害发生时单一城市出现应急资源不足的现象。

第二,随着城市重大危险源的不断出现及分布不合理,且我国城市现阶段实行的是单一城市灾害管理模式,导致在发生灾害时城市应急资源愈来愈匮乏。尤其是我国一些中小城市的资源配备局限,在处理简单事故中无法达到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的要求,从而影响了应急救援的效率和效果。

二、我国城际应急资源网络协同的经济性分析

城际应急资源网络协同的经济性主要体现在,建立城际应急资源协同系统能够降低单个城市的经济投入成本、节约了重复建设的资源、有效预防和减少灾害,还能在灾害发生时最大程度上保护了应急资源,降低了灾害损失。在我国的灾害经济学中,对防御灾害的投入是将守住的财富转变为正效益来计算,其经济效益是减少灾害的损失。

在对我国城际应急资源协同管理的研究中发现,我国应急资源管理和城市应急资源协同在防治和减少灾害中主要以经济为主。如以2000年-2005年重大危险源在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理及防治情况的经济投资为例,通过对每年数据进行对比,发现从2000年到2005年地质灾害防治投资呈增长速度,地质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呈下降趋势。而在大量投资应急管理系统之后,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呈上升趋势,灾害中人员伤亡的数量大大减少,其中2005年的灾害伤亡人数比2000年的灾害伤亡率下降了90%。从中可以说明增加针对地质灾害的应急防治投资,能降低灾害给城市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还能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三、城际重大危险源应急网络协同的策略

1.建设城际重大危险源应急法律体系建设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保障在社会间实施的行为规范,也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要实施一切有效性活动,必须以法律为基础,只有在法律法规的保障下,城际之间才能科学、合理的在特殊情况下顺利配置与调动应急资源。因此建设城际重大危险源应急法律体系建设,需要加强法律理念与建设,以来支撑资源共享、柔性化的城际应急管理体系。如何立法、发挥法律的保障作用,首先政府要注重建立且健全不同城市、不同政府部门之间关于协同联动机制的法律和法规制度,在一些政府同类部门要建立常规的沟通合作机制,如各个地区之间的电力、交通和气象等部门。其次,政府部门要建设合作协调机制,以健全政府和发展社会力量,来充分调动跨城市跨地区的社会资源在重大危险源事故中的应用。

2.创造城际重大危险源应急管理信息协同机制

由于城际之间设立的部门较多及相关的信息系统及数据库种类多样化,所以在创造城际重大危险源应急管理信息协同机制时,需要建立统一的基础信息交换平台,将不同城市不同部门之间的应用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结合,形成一个整体性、全面性、覆盖性的应急指挥信息支撑系统。统一的信息平台也能够统一管理城际区域内大量关于重大危险源、应急资源和基础设施的信息,并对应急过程中需要进行协调与决策的问题加以辅助。以此创造信息协同机制的作用,能够快速地进行应急救援,减少自然灾害中的损失。

四、结束语

总之,在信息、互联网、交通和通信等技术不断发展的推动下,政府部门还须加强资源共享的城际之间重大危险源应急网络协同建设、城际重大危险源应急法律体系建设及管理信息协同机制的创造,以此更加有效地提高安全经济效益,实现应急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及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一定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曾宇航,许晓东.基于电子政务平台的应急信息协同机制研究[J].情报杂志,2012(08).

[2]王海燕,张秀珍.基于区域协同的危险品物流事故应急管理[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

重大危险源应急处置方案 篇4

为了预防和控制爆破物爆炸重大事故并采取应急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小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结合保安服务实际情况,制定本应急处置方案:

一、危险品定义及分类

(一)、危险品:易燃、易爆、有强烈腐蚀性的物品的总称。如汽油、炸药、强酸、强碱、苯、萘、有毒气体、过氧化物等。

(二)、分类: 爆炸类、易燃类、毒害性、感染性、腐蚀性、放射性。

二、处置原则

为了确保管理区域员工的人身以及厂区财物不受侵害,对可能发生或已发生的爆炸部位采取切实可行的应急措施,积极防范,迅速消除隐患,做到发生意外爆炸事故时能及时扑救,使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三、爆炸物的辨识及可能放置区域

(一)、如何辨识

在不触动可疑物的前提下:

1、看。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由上到下无一遗漏地观察,识别、判断可疑物品或可疑部位有无暗藏的爆炸装置;

2、听。在寂静的环境中用耳倾听是否有异常声响;

3、嗅。如黑火药含有硫磺,会放出臭鸡蛋(硫化氢)味;自制硝铵炸药的硝酸铵会分解出明显的氨水味等。

(二)、爆炸物可能放置在公共场所什么地方?

1、标志性建筑物或其他附近的建筑物内外;

2、重大活动场合,如大型运动会、检阅、演出、朝拜、展览等场所;

3、人口相对聚集的场所,如体育场馆、影剧院、宾馆、运动员村、商场、超市、车站、机场、码头、学校等;

4、行李、包裹、食品、手提包及各种日用品之中;

5、宾馆、饭店、洗浴中心、歌舞厅及其易于隐蔽且闲杂人员容易进出的地点;

6、各种交通工具上;

7、易于接近且能够实现其爆炸目的的地点。

四、对发现爆炸物等危险物品的处理流程

(一)、保安人员发现或接到有可疑物品时,要立即向主管领导及有关部门报告,并留守现场,阻止任何人再接触可疑物。

(二)、主管领导立即组织人员赶到现场,向有关人员了解情况,如初步确认可疑物品为危险物品时,立即对附近区域的人员进行疏散,根据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并设置临时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

(三)、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报警人要向接警人讲清事故地点、事故类型、事故程度、人员伤亡情况等),并向保安公司领导汇报。

(四)、对附近区域进行全面搜寻,以消除隐患。

(五)、待警察到达现场后,协助警察消除爆炸物危险隐患,并进行调查。

(六)、如果危险已经发生,保安人员要立即赶到现场协助抢救、运转伤员,稳定人员情绪,保护好现场,安置受伤人员。

危险品重大事件现场警戒、疏散演练方案

为了增强各单位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和防范逃生意识,保证各办公单位及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全,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拟进行一次危险品重大事件应急疏散消防演练,方案如下:

一、演习目的:检查应急疏散效果,评价应急组织、人员应急准备状态和能力,提高应急响应水平。

二、演练日期:2015年月号

三、演练地点:公司三楼

四、参加演练人员:

五、演练情景设置

管理部接到电话,公司仓库内发现疑似可疑爆炸物,根据公司应急事件处置演练的要求,本次应急演练模拟可疑爆炸物发现后的预警疏散。

六、方法步骤:

(一)、管理人员在六楼仓库发现疑似爆炸物后发出报警信息,通知演习总指挥,总指挥根据情况启动处置可疑爆炸物应急预案。用对讲机呼叫。

(二)、管理部人员接到报警后立刻打开广播,安全广播系统(背景音乐广播)播出通知应急小组成员迅速就位按预案疏导大楼人员撤

离。

(三)、通知110,报警人要讲清事故地点、事故类型、事故程度、人员伤亡情况等,并向公司领导汇报。

(四)、演练程序:

现场指挥部的紧急工作人员:

指挥员:1人,总指挥:1人,副总指挥:1人 疏散组: 6人

警戒组: 4人 搜寻组: 4人

监督:培训部(负责记录各部人员到场时间、考评演练人员状态等);

1、指挥员向总指挥报告:“公司处置爆炸物应急演练工作准备就绪,是否开始,请您指示?”,总指挥:“可以开始”;

2、总指挥宣布处置可疑爆炸物演习开始,处置组用电话向指挥员报警;

3、指挥员根据情况启动处置可疑爆炸物应急预案,马上用对讲机呼叫集合在位,按预案到达指定岗位,并在楼前设演练现场临时指挥部;

4、接到通知后各部门人员应迅速到达楼前待命;

5、指挥员向总指挥报告,(小会议室发现可疑爆炸物,必须将该物品处置并将人员紧急疏散)。总指挥立即下达工作人员起用消防广播进行语音广播疏散指令

6、疏散组由带领6名人员在三、四、五层的各个安全出口疏导人员;

对疏散人员要讲“请不要惊慌,我们正在处理,为了您的安全请跟我来”,疏散引导员提示客人疏散至距离公司楼下,由 负责清点人数并向指挥员汇报疏散结果。

7、执行疏散程序后,搜寻小组立刻从上至下、从里至外检查各楼层情况,未锁门的公司办公室,随即上锁。已检查过的办公室,做好标识。

8、警戒组于公司楼下大厅入口、宾馆门口、大院门口、西院门口各设置一名人员禁止无关人员入内;

9、疏散、警戒、搜寻组各小组完成任务后在楼前进行集合点名,清查人员,以此向指挥员汇报。

9、指挥员向总指挥报告可疑爆炸物处置完毕并疏散结束;

10、总指挥宣布处置结束;

七、由副总对这次活动进行总结讲评。

八、有关要求:

(一)、各个单位应积极配合,按危险品应急疏散方案,规定路线撤离。

(二)、演练人员要做到集合迅速,岗位职责明确。

重大医疗纠纷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篇5

为维护医院正常医疗工作秩序,保护人民群众的正常就医环境,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置医患纠纷,缓解医患矛盾,根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医患纠纷处置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重大医疗纠纷是指在我院就医过程中,医患双方对疾病治疗效果及其原因的认定存在较大分歧,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工作极不满意,强烈要求追究我院及其医务人员的责任,或者提出较大赔偿损失的医患纠纷。

二、启动预案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启动重大突发医疗纠纷事件应急预案。

1、出现患方在医院内寻衅滋事。

2、故意损坏或抢夺公私财物;侮辱、威胁、恐吓、殴打医务人员。

3、非法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

4、非法占据医院办公、诊疗场所。

5、在医院内外拉横幅、设灵堂、张贴大字报、堵塞交通。

6、抢夺尸体或拒不将尸体移放太平间或殡仪馆,经劝说无效的;抢夺患者或他人医疗文件及与医患纠纷相关的医疗证物(如药品、卫生材料和医疗器械等),经劝说无效的。

7、纠集5人以上扰乱医院正常医疗秩序的医患纠纷事件。

8、患者或其家属有自杀、自残倾向,或危害到其他患者(家属)人身安全。

三、处置原则

(一)依法管理,以人为本。坚持依法管理,保障正常的医疗工作秩序,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院领导的统一领导下,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密切配合,形成联动机制。

(三)快速反应,科学处置。一旦突发医疗纠纷事件,各相关科室要快速反应,采取果断措施,及时处置。

四、应急机制

(一)应急组织体系

成立由院长或院长指派主持工作的院领导任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医务科、护理部、保卫科、院办、党办、门诊、投诉办负责人为成员的重大医疗纠纷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领导小组),负责重大医疗纠纷事件应急指挥、协调、调查和处理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医务科科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总指挥: 总督导: 成员: 下设四个小组

1、医疗救护组 组

长: 组

员:

主要职责:对病例进行会诊同时对医疗纠纷或事故进行初步预判,做出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估。并协调上级医疗救治专家组会诊,提出救治方案,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

2、接待处理组: 组

长:

员:分管副院长、相关科室负责人

主要职责:负责接待患方相关人员,了解患方诉求,介绍和解释处置医疗纠纷的法定程序;对现场的病历、药品等物证进行封存保留;负责事件的调查、取证工作,组织医院专家委员会对医患纠纷的成因进行分析,明确医院在事件中是否存在过错,判断医院责任大小,为下一步处置提供依据。必要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汇报并请求帮助。

3、通讯报道组 组

长: 组

员:

主要职责:负责防治工作情况资料管理,掌握相关信息,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发布、上报。

4、后勤保障组 组

长: 组

员:

主要职责:协调有关部门积极参与配合,保证物资供应,负责药品、疫苗、医疗器械、卫生防护用品等物质的储备和调度。

5、预防控制组 组

长: 成员:

主要职责:做好流行病学调查、检测检验,开展突发事件相关知识专门教育,向群众宣传防治相关知识。

6、安全保卫组 组

长:

成员:柳河县公安局驻县医院警务室巡特警、保卫科全体队员 主要职责:制定并落实医院安全保卫措施、值班制度;负责全院的安全保卫工作,与公安机关保持密切联系,积极预防和打击犯罪活动,同一切扰乱内部治安秩序的行为作斗争,维护好全院的正常工作秩序;积极督促门卫、巡逻、联防等制度的具体落实,加强重点部门和要害部位管理,发现漏洞及时报告,并督促有关科室迅速整改,及时发现排除各种安全隐患。

(二)职责分工

应急领导小组:协调各科室的应急处置工作;及时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事件处置进展情况。

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需要,建议院领导是否启动本应急处置预案,负责院领导交办的具体应急事宜。

五、应急处置预案

1、疑似重大医疗纠纷事件发生后,纠纷当事科室负责人须立即向医务科报告,并提供事件详实情况,不得隐瞒事实真相。

2、医务科根据情况建议应急领导小组是否启动预案。

3、医院院长统筹指挥重大医疗纠纷处理,分管院领导具体安排纠纷处理,协调各科室工作联动。

4、医务科、护理部负责接待患方相关人员,了解患方诉求,介绍和解释处置医疗纠纷的法定程序;对现场的病历、药品等物证进行存留;负责事件的调查、取证工作,组织医院专家委员会对医患纠纷的成因进行分析,明确医院在事件中是否存在过错,判断医院责任大小,为下一步处置提供依据。必要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汇报并请求帮助。

5、党办负责就医患双方言行摄像取证,与新闻媒体沟通,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协调。

6、保卫科在第一时间内到达现场,组织保安布置位置,维护医疗工作秩序;事态难以控制应及时拨打110,必要时请求县公安局出动防暴警力。全力保护院领导、医护人员、其他患者及其家属和医院财产的安全。

7、院感科及时到达现场进行消毒隔离工作,防止发生院内感染。

8、全院各科室工作人员应积极主动行动起来戮力同心、众志成城阻止患方违法行为,保护其他患者不受伤害。

9、为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置医患纠纷,凡涉及医疗纠纷相关信息,必须由本院指定新闻发言人贾操副院长统一向外发布信息,其他任何人员无权提供与医疗纠纷有关的图片、录像、录音信息及相关的一切信息,否则出现的一切后果自负。

六、应急响应终止

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 篇6

一、编制依据

1、国家、行业、地方的法律、法规、标准;

2、公司的相关规定;

3、公司管理体系文件(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要求;

二、目的

抢救生命,降低死亡率;防止病情的继续恶化;减轻病痛,减少意外伤害,降低伤残率,为此急救人员要树立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时,要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与技能,充分发挥在现场对伤病人进行基础急救的作用,为专业急救争取宝贵时间,挽救生命,特制订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建筑施工与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应急事故的准备和紧急情况的响应、处理和预防。

四、职责

(一)应急小组职责

1、执行有关职业安全卫生与环境的法律、法规,落实公司的各项管理文件。

2、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确定项目职业安全卫生与环境管理计划措施。

3、定期检查应急准备措施的落实和执行情况。

4、组织整改职业安全卫生与环境的事故、事件隐患,防止违章行为。

5、负责组织事故、事件的抢救和救护工作,配合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事故、事件调查、分析和上报工作。

6、收集现场职业安全卫生与环境的管理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改进管理水平。

(二)管理人员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地方有关职业安全卫生与环境的法律、法规,落实公司的各项管理文件。组织制定事故、事件的应急预案。

2、履行合同,对项目职业安全卫生与环境管理负全责,行使指挥权。

3、领导组织紧急情况事故、事件的抢救、救护、调查、上报和处理。

4、组织专业管理人员对作业现场进行定期检查

5、定期应急预案的培训,有针对性地组织采取演练。

(三)安全员职责:

1、负责现场职业安全卫生与环境的具体管理和组织实施。

2、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安全卫生与环境管理知识培训。

3、经常性对员工进行宣传教育,定期组织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演习。

4、对项目施工现场进行日常检查,并定期对现场管理的状况进行监测、检查与评估。

5、对应急预案的实施及事故、事件进行抢救、救护、调查和报告。

五、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的识别(一)火灾爆炸

(二)高处坠落

(三)触电

(四)食物中毒;

(五)机械伤害、坍塌、物体打击等;

(六)化学爆炸

六、应急与预防

(一)火灾爆炸

一)现场急救:

1、立即脱离险境,但不能带火奔跑,这样不利于灭火,并加重呼吸道感染。

2、带火者迅速卧倒,就地打滚灭火或用水灭火,也可用棉被,大衣等覆盖灭火。

3、冷却受伤部位,用冷自来水冲洗伤肢冷却烧伤处。

4、脱掉伤处的手表,戒指、衣物。

5、消毒敷料(或清洁毛巾、床单等)覆盖伤处以防感染。

6、勿刺破水泡,伤处勿涂药膏,勿粘贴受伤皮肤。

7、口渴严重时可饮盐水,以减少皮肤渗出,有利于预防休克。

8、发现起火时,首先判明起火的部位和燃烧的物质,组织迅速扑救。如火势较大,应立即用电话等快速方法向消防队报警。报警时应详细说明起火的确切地点、部位和燃烧的物质。火警电话号码是“119”。

9、在消防队没有到达前,现场人员应根据不同的起火物质,采用正确有效的灭火方法,如切开电源、撤离周围的易燃易爆物质,根据现场情况,正确选择灭火用具。

10、灭火现场必须指定专人统一指挥,并保持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行动必须统一、协调、一致,防止现场混乱。

11、灭火时应注意防止发生触电、中毒、窒息、倒塌、坠落伤人等事故。

12、为了便于查明起火原因,认真吸取教训,在灭火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注意观察起火的部位、物质、蔓延方向等特点。在灭火后,要特别注意保护现场的痕迹和遗留的物品,以利查找失火原因。

13、迅速将伤员转送医院救治。

二)灭火的基本方法: 灭火的基本方法,主要是破坏燃烧过程中维持物质燃烧的条件,具体来说有四种:

1、隔离法 将着火点或着火物与其周围的可燃物质二者加以隔离或移开,燃烧就会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

2、窒息法 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烧的物质如气体、干粉、泡沫等物质隔绝或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窒息。

3、冷却法 将灭火剂喷射到燃烧区内,吸收或带走热量,以降低燃烧物的温度和对周围其它可燃物的热辐射强度,达到停止燃烧的目的。

4、化学抑制法 是用含氟、氯、溴的化学灭火剂(如1211等)喷向火焰。让灭火剂参与燃烧反应,并在反应中,使氢游离基与氟、氯、溴离子结合,而中断氢游离基与氧的反应链,抑制燃烧过程,使火迅速熄灭。

三)消防设施布置要求:

1、工程内消防给水管网 工程内临时竖管不应少于两条,宜成环状布置,每根竖管的直径应根据要求的水桩股数,按最上层消火栓出水计算,但不应小于100mm。

2、施工现场灭火器的配备 1)一般临时设施区,每10 m2配备两个10L灭火器,大型临时设施总面积超过1200 m2的,应备有专供消防用的太平桶、积水桶(池)、黄沙池等器材设施;上述设施周围不得堆放物品。2)临时木工场、油漆库等,每25 m2应设置一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油库、危险品仓库应配备足够数量、种类的灭火器。3)仓库或堆料场内,应根据灭火对象的特性分组布置酸碱、泡沫、清水、二氧化碳等灭火器,每组灭火器不应少于四个,每组灭火器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30m。4)使用灭火器喷射灭火剂时,操作者应站在上风侧。室内操作要注意通风,必要时要戴防毒口罩、面具,以防中毒或窒息。5)使用泡沫灭火器时,姿势要正确,头部要偏离筒体和筒底,以防爆炸伤人。四)预防措施:

1、要大力开展防火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对防火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建立健全群众性义务消防组织和防火安全制度,开展经常性的防火灾安全检查,消除火灾隐患,并根据生产场所性质,配备适用和足够的消防器材。

2、认真执行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库房必须符合防火等级要求;生活区、库房之间应有安全距离,并布置消防用水和消防通道。

3、性质不同又能互相作用的物品应分开存放。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库房,要采用局部通风或全面通风,降低易爆气体、蒸汽、粉尘在库房中的浓度。

4、从技术上采取安全措施,消除火源。为了防止雷击,易燃易爆生产场所和库房还要安装避雷设施。此外设备管道要符合防火防爆要求,库房地面要采用不发火地面。

5、加强爆炸危险源的管理,氧气瓶,与乙炔瓶应施置在阴凉通风处,氧气瓶与乙炔瓶距离应分开在5m以上存放,施工操作时,氧气瓶、乙炔瓶距明火不少于10米,必须由具备相应资格的人施工作

6、食堂液化气罐应放置于干燥、阴凉、通风处,远离火源,使用完毕,先关闭液化气罐阀门,再关闭液化气灶阀门,如发生漏气现象,进房抢救,不能拿电灯、使用打火机、使用手机、抽烟、不得穿带铁鞋底的鞋子进入房间,进房打开窗户及门待空气清新,才能进入房间,各种油料易燃品的存放应设置专库,运离火源,禁止在库房抽烟或带火源进入库房。

(二)高处坠落

一)坠落伤救护:

1、发生脊柱骨折,切忌由一人抱胸、一人扶腿搬运,因会加重骨折损伤脊髓神经。运送时只能用硬板担架、简易门板担架,工地上可用跳板制作担架运送。伤员上下担架时应由三四人分别用手托住头、胸、臀和腿,保持动作一致平稳。避免脊柱扭曲加重伤情。

2、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行心肺复苏,首先要清除掉口鼻腔中的泥土,保护呼吸道通畅。迅速转送医院。

3、休克伤员平卧,尽量减少搬动。

4、开放伤要快速清除伤口周围泥土,用敷料或其它洁净物品包扎、止血。

5、四肢骨折选择一切可利用的方法进行妥善固定后迅速转送医院。

二)注意事项:

1、保持冷静,忙而不乱,有效地指挥现场急救。

2、分清轻重缓急,分别对伤员进行救护和转送。

3、怀疑有骨折,尤其对脊柱骨折时,不应让伤员试行行走,以免加重损伤。

4、脊柱骨折伤员一定用木板搬运,不能用帆布等轻担架搬运,防止脊髓损伤加重。

三)高空坠落的预防:

1、施工组织设计中计划的防高空坠落的安全技术措施费用及所用料具,保证落实。

2、高处作业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器设施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后方可投入使用。

3、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并持证上岗。

4、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发现有缺陷或隐患,必须及时解决,存在危及人身安全的现象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5、施工作业场所所有可能坠落的物件,应一律先行拆除或加以固定。高处作业所用的物料,均应堆放平稳,不得妨碍通行和装卸。工具应顺手放入工具袋;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随时清扫干净;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均应及时清理运走,不得随意放置或向下丢弃;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6、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间,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现场冰、霜、雨、雪及时清除。

7、对进行高处作业的建筑物,应实现设置避雷设施,遇有6级以上大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路提那与高空作业,暴风雪及台风、暴雨后,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逐一加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理完善。

8、因作业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过工程负责人同意,并采取可靠措施,作业后应立即修理恢复。

9、防护棚的搭拆以及模板拆除之前,必须申请设置警戒区,并派专人监护,禁止上下同时拆除。

10、施工现场应加强安全作业,要有具体的防坠措施,如安全网、安全带、安全帽、护栏、围挡以防失足。

(三)触电的应急预案

一)现场急救:

1、切断总电源。如电源总开关在附近,则迅速切断电源,否则采取下一步措施。

2、脱离电源。用绝缘物(木质、塑料、橡胶制品、书本、皮带、棉麻、瓷器等)迅速将电线、电器与伤员分离。要防止相继触电。

3、包扎电烧伤伤口。如有伤口出血采取紧急止血措施。

4、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5、转送医院。

二)预防触电:

1、不能用潮湿的手去接触电器开关,电器设备的维修和检查要在切断电源后进行。

2、电视机内部的灰尘,要在切断电源2-3分钟以内,再进行适度擦净。

3、架设的电线断了时,要用干木捧或塑料捧把它挑开。

4、绝对不能通过浸有断电线的水域。

5、在电路以外的场所突然感到有电时,一定是发生了漏电现象,要立即检查电路,以防意外。

(四)食物中毒

一)现场急救: 清除毒物。轻症且未呕吐者可用手指刺激咽喉后壁催吐,催吐后数小时内暂时禁食,如转后进食些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条、粥等。可多饮温开水或淡盐水和糖水,并注意卧床休息。二)预防: 加强饮食、饮水卫生。不吃过期、腐变、不洁的食物,熟食尤其动物性食物要煮熟、煮透再吃;隔餐剩余饭菜在吃之前要充分加热;避免生熟食物交叉污染;注意冰箱清洁,食物存放时间不要太长,鱼、蟹、肉类存放冰箱宜用盐腌,取出食用时要注意卫生消毒。(五)机械伤害、坍塌、物体打击等创伤的急救

一)创伤急救的基本要求:

1、伤急救原则上是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污染。需要送医院救治的,应立即做好保护伤员措施后送医院救治。

2、抢救前先使伤员安静躺平,判断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度,如有无出血、骨折和休克等。

3、外部出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过多而休克。外观无伤,但呈现休克状态,神志不清,或昏迷者,要考虑胸腹部内脏或脑部受伤的可能性。

4、为防止伤口感染:应用清洁布覆盖。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伤口,更不得在伤口内填塞任何东西或随便用药。

5、搬运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腰部束在担架上,防止跌下。平地搬运时伤员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变。

二)预防:

1、对现场施工的搅拌机、混凝土输送泵、木工机械、钢筋机械以及起重机械等加强管理公司现场的机械类设备及车辆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制的三定制度。

2、合理使用:项目部根据任务要求,正确选用配备适当的机械设备,要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效能。按规定和要求,正确使用设备,不许任意超负荷运行。不得带“病”运转,反对只用不修养的错误作法

3、加强“三定”制度,认真实行专人专机,以便操作工更好地熟悉设备性能和运转情况,加强责任心。

4、设备运行前、运行中、停机后都应进行清洁、坚固、调整、润滑和防腐的日常保养工作。

5、根据设备损坏情况,该报废的机械及时报废。合理进行大、中、小修,大、中修后的设备,应由设备科组织有关技术人员作技术鉴定,合格后才可允许项目部使用。

6、在靠近建筑物旁挖掘基坑的时候,应该视挖掘深度,作好必要的安全措施;(挖基坑的时候,要注意村民观看时,做好基坑边临时围档,对村民要做好安全教育,尽量使他们不要到基坑周边)。

7、挖掘土方应该从上而下施工,禁止采用挖空底脚的操作方法,并且应该做好排水措施。

8、挖掘基坑、井坑的时候,应该视土壤性质、湿度和挖掘深度,设置安全边坡或者固壁支架;对于土质疏松或者较宽、较深的沟坑,如果不能使用一般的支撑方法,必须按照特定的设计进行支撑。挖出泥土的堆放处所和在坑边堆放的材料,至少要距离坑边一米,高度不能超过1.5米。对基坑、井坑的边坡或者固壁支架应该随时检查(特别是雨后时期),如果发现边坡有裂缝、疏松或者支撑有折断、走动等危险征兆,应该立即采取措施。

9、按规定设置安全网、安装集料平台,卸料平台限定荷载标牌。护拦高度不低于1.5米,设置密目安全网封严。

10、拆除脚手架或模板时,设警戒线、派人看管,脚手架按设计规定不得超载。

11、出入口、搅拌机棚、搭设规范的防护棚。不得抛、扔等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13、吊运零散物散件未使用吊笼,吊钩设保险装置。

14、楼层卸料平台两侧设计防护栏杆防护严密,楼层物料按规定堆放,平台脚手板搭设严密、牢固。

15、防护门制成定型化和工具化。

16、对现场办公楼塔吊旋转半径内,要做好安全防护通道。

(六)化学爆炸

一、现场处理和抢救 1.发生爆炸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和“120”急救中心电话,并报告行政部。2.行政部接到事故报告后,通知其他救援小组成员赶往事故现场进行救护,同时行政部向应急小组组长报告事故大致情况后立即赶到事故现场。3.救援小组负责人到达事故现场后应根据事故的情况迅速指挥救援小组成员进行现场抢救。

二、处理原则 1.救治伤者,解救被困人员。2.迅速消灭危险源。3.查找事故的原因,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重大危险源应急处置方案 篇7

重大危险源为应急救援工作的重点,一旦失控容易将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和社会影响。如2013年“11. 1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燃爆事故共造成62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7. 5亿元,应急不力是这起事故暴露的突出问题之一。

由于目前的企业应急预案与政府应急预案缺乏有效的衔接与过渡,重大危险源事故时对事故风险研判错误,不能及时封路警戒,也不能及时通知疏散周边的群众,可能会导致事故的进一步扩大,造成更大的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开展城市重大危险源企业与属地政府”一对一”应急预案( 以下简称”一对一”预案) 的编制研究,规范政府重大危险源突发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程序,明确有关部门职责,掌握相关社会应急资源,增强应对和防范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

1重大危险源企业应急预案现状与政府应急中存在的问题

重大危险源企业及属地政府已经编制了各自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但政府与企业预案目前仍缺乏有效衔接与过渡。火灾、爆炸、泄漏等重特大工业事故,极易对周边产生严重影响,而企业的应急工作基本上只能局限在自己的企业内部,上级政府能开展针对企业周边的应急工作但缺乏对企业周边环境具体的动态掌握,基层属地政府可以在人员疏散和社会面控制等关键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但缺乏真正有效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方案和措施。故而城市重大危险源企业与属地政府”一对一”应急预案的编制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2预案编制思路

“一对一”预案作为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的专项预案,属于政府突发事故总体预案的一部分,向下与企业应急预案相衔接,同时纵向与街乡镇的总体应急预案、人员疏散方案相衔接。

企业应急预案主要侧重于事故现场具体的、局部的处置,事故发生后企业在启动企业预案的同时将事故上报给地方政府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机构,地方政府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机构及相应委办局按照“一对一”预案掌握和调配相关社会应急资源,增强应对重大危险源企业突发事故应急救援能力。

“一对一”应急预案主要侧重于重大危险源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进行救援时政府与事故企业的应急联动,特别是发挥属地街乡镇等基层政府在人员疏散、社会面控制等方面的作用,方便政府掌握企业周边环境情况及周边各应急资源调配,通过各委办局的应急联合响应强化政府的应急工作。编制时首先应通过定量风险计算确定企业事故风险,完成应急资源调查和应急能力评估,结合政府各级相关预案以及各企业的应急预案设定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完成疏散责任片区划分,优选疏散路线和避难场所,并编制人员疏散、社会面控制等具体实施方案。

3预案基本框架与重点

“一对一”预案作为地方政府专项应急预案,其结构应符合政府应急预案的普遍要求,同时由于其特别针对重大危险源,因此与一般的政府预案相比, 需要满足特定的要求。参考政府专项应急预案的一般结构,结合重大危险源企业应急救援的一般要求和关键内容,确定预案的总体框架结构如图1,包括总则( 编制目的、依据、适用范围) 、重大危险源企业概况、重大危险源企业风险分析、应急指挥机构和职责,应急救援队伍编成与职责,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扩大应急,应急结束,后期处置,保障措施,预案管理,名词解释,附件等内容。其中,重点是各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应急疏散、社会面控制、应急资源登记。

1) 危险性分析是通过前期资料收集和现场调研,定量分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影响范围。应用相关模型对重大危险源的泄漏扩散、中毒、爆炸、火灾等典型事故进行模拟,并使用QRA方法评估重大危险源周边潜在的个人风险,综合确定需要进行人员紧急疏散的范围。

2) 应急疏散是指确定应急疏散小组组织结构、 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及应急疏散程序,结合企业周边环境分析,预先规定切实可行的最优应急疏散路线、 疏散人员避难场所及安置场所。

3) 社会面控制重点是明确社会面控制力量及职责,避免事故周边可能发生的民事、刑事犯罪行为,消除事故次生、衍生灾害可能给周边群众生活造成的影响,保障事故发生地交通顺畅、受灾群众情绪稳定、重点目标和重要设施安全。

4) 应急资源登记是指对属地内处置重大危险源事故须备有的应急储备物资、应急救援队伍、医疗卫生资源等进行调查并进行归类登记。同时与相邻区县政府有关部门建立联系,掌握相邻属地政府内的医疗卫生机构及医疗物资情况并备案。

5) 针对每个重大危险源各类突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响应的职责、程序、内容、衔接与配合及注意事项等; 其中,主要内容包括信息上报与跟踪、专家咨询与决策、应急队伍和装备的准备与调动、现场救援与督导等。

4某厂液氨重大危险源概况及事故风险分析

本节应用重大危险源区域定量风险评价软件 ( QRA) 针对某厂重大危险源进行事故模拟,重点分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影响距离,评估个人风险,确定需要进行人员紧急疏散的范围。

4.1某厂重大危险源及周边概况

本研究选取某厂作为研究对象,该厂两车车间共有1000kg液氯钢瓶72个,两个氨库共存液氨钢瓶30个,构成重大危险源。液氯钢瓶压力约为0. 7MPa,液氨钢瓶压力约为0. 5MPa,都属于第三类压力容器,可能发生物理及化学性爆炸,因腐蚀、设备失效、操作失误、自然灾害等原因可能发生泄漏扩散中毒等事故,氨属易燃气体可能发生爆炸导致次生衍生事故。

根据现场调查,整个厂区北侧为绿地和高速路, 外有地铁站; 东侧原为绿地,现为在建小区房屋; 西侧为高速公路; 南侧为街道,街对面是小区。厂区周围400m范围内包含7个住宅小区,6家生产经营单位,周围环境比较复杂,若发生事故可能会造成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4.2模拟情景设定

1液氨、液氯钢瓶整体破裂,泄漏全风向扩散, 分别设定泄 漏场景为 风速为1. 2m/s、2. 2m/s, 4. 9m / s,静风,以及大气稳定度为C类、D类、E类。

2液氨、液氯钢瓶钢瓶物理爆炸。

4.3事故后果分析

事故后果分析能够定量地描述某事故情景所造成危害的严重程度,本文采用液体泄漏速率模型、气体泄漏模型[3,4,5,6]、物理爆炸等事故后果模型,基于事故伤害模型和伤害准则,得出超压或毒物浓度等随距离变化的规律,从而预测事故的影响范围。静风时液氯泄漏中毒扩散影响见图2。部分具体危害距离参见表1。

说明: 图中绿色圈内为轻伤区,蓝色圈内为重伤区,红色圈内 。 模拟软件中加载的地图的比例尺为 100 : 1。

由模拟计算结果可知影响范围最大的是液氯整体泄漏。发生氯气泄漏,值班人员,管理人员,附近岗位工作人员,均有生命危险。厂区内的500名员工及厂区北侧道路、南侧小区、东侧单位及地铁站乘客可能受到不同程度伤害,需要安排疏散撤离。另外,如果液氨泄漏点不及时控制,氨遇火源还会导致爆炸,引起人员伤亡,造成机房建筑物、设备设施的破坏。由于氨罐顺序近距放置,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还可能导致相邻钢瓶爆炸,使事故进一步扩大。

4. 3个人风险分析

根据《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采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对某重大 危险源进 行安全评 估,确定个人 风险值[7,8,9,10,11]。在事故情景概率分析、事故情景后果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拟合计算,得到个人风险计算结果, 并生成个人风险等值线如图3所示。

根据个人风险计算结果,可以判断,该厂南侧部分居民楼超过居住类高密度场所的可容许风险标准要求,需要进行紧急疏散,减缓和降低风险。

4. 3人员疏散范围分析

综合考虑最严重的事故后果及个人风险计算结果,液氨、液氨发生泄漏后的约368m范围内的厂区员工、北侧地铁站及道路行人、东侧在建小区及南侧部分居民楼居民都可能受到不同程度伤害,事故初始需要将这些区域的人员进行紧急疏散撤离,按照其周边环境情况,当地街道办事处共划分6个疏散工作片区。如果现场有其他意外事件或还发生更严重的次生、衍生灾害,则疏散范围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4.5临时避难场所的选择

临时避难场所及安置场所按照可能撤离人数的两倍的原则来选择,并尽量选择交通便利、生活设施齐全的大型室内公共设施。设置优先应急备用场所,针对可能发生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泄漏的重大危险源,在不同方向上分别设置安置场所互为备用,根据事故发生的现场气象条件,选择处于危险有毒泄漏点上风处临时避难安置场所。

4.6避灾路线的选择

疏散路线的选择,遵守如下原则: 不得顺风向撤离,应向侧上风方向转移; 禁止进入污染区,以免引起污染; 受到污染的人员要经过洗消后才能离开; 不得在低洼处滞留; 疏散时要考虑南北风向问题,因此避难路线为两定一备三条路线,公安和交警负责维持秩序并建立交通管制点。以B小区居民为例,小区居民可以沿着,小区西门→1号路( 向西) ,小区东门→2号路( 向南) ,→3号路( 向东) ,3条不同的路线进入临时避难场所,即某公园。

5结论与展望

炼钢厂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 篇8

北京首钢第二炼钢厂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

生产中产生危险物质是转炉煤气,主要化学成份是CO;按年产钢500万吨,每吨钢回收煤气50立方米计算,年产转炉煤气34.75万吨;煤气的危险特性主要是中毒及爆炸。

使用中重大危险源的类型是管道输送;

装置及工艺流程描述:

当转炉冶炼中产生烟气时,由一次风机收集,经罩裙→烟道→斜烟道→直烟道→一文收缩段→重力脱水器→二级文氏除尘器→微压差伺服控制站→洗涤塔→湾头脱水器→折雾板分离器→盲板阀→调节门→风机→三通阀→水封逆止阀→V型水封→旁通阀→放散烟囱→煤气柜;

重大危险源的厂区分布及数量:

全厂现有三座210吨转炉,四台一次风机配合生产,其中三台使用,一台备用;编号为1#风机、2#风机、3#风机、4#风机。

易发生煤气事故的部位为风机系统的风机、三通阀、水封逆止阀、V型水封、旁通阀等设备和管道。

三座转炉在CD跨10线----15线;

四台风机在GH跨12线----20线;

二、事故预测

事故诱发及应对措施;

1.爆炸,凡听到异常响声,需立即通知主控室。若处在回收中需立即转放散,并提枪停吹检查。若回收中发生爆炸并造成风机突停煤气会外逸,现场采取防止中毒措施。

2.风机前后软连接爆裂,机前软连接爆裂,将引起机后含氧量突增,若在回收中应立即转放散。机后软连接爆裂,易造成大量气体外逸,应迅速脱离现场用报话机通知主控室立即回收转放散并提枪停吹。

3.防爆破孔开或膜破,当发出爆声和含氧量突然增加或其它异常要立即回收转放散。

4.当回收转放散时,以下三个故障同时发生:三通阀故障,水封逆止阀故障,V型水封故障。

(1)提枪停吹

(2)停一文水

(3)停风机

东莞德信诚经济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3000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4)开旁通阀

(5)通知调度室

(6)通知煤气柜的加压站,要求煤气柜方面紧急切断,亦作煤气含氧分析。

(7)炉口处的整个煤气系统周围人员离开,并监测其煤气含量。

5. 煤气柜方面事故。

接到煤气柜事故的报告后,回收转放散,V型水封紧急注水,必要时提枪停炼。

三、应急救援的组成及职责

〈一〉领导组织

总指挥: 白班 谢同亮; 中夜班: 厂值班领导

电话:88295512

副指挥:姚福顺 调度长

组 员:生产科 机动科 保卫科 供应科 各车间(科)主任

职 责:

1、总指挥:负责组织指挥全厂的应急救援;

2、副指挥:负责协助总指挥做好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3、组 员: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进行工作,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在事故应急救援中的职责是:

(1)生产科: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车调度工作;同时负责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及人员救护工作;

(2)机动科: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工作的现场指挥;

(3)保卫科: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

(4)供应科: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

(5)技术科:负责对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无害化处理及监测工作;

〈二〉救援预案

东莞德信诚经济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3000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1、当发现有重大煤气泄漏时,发现者要立即向厂调报告,同时通知煤气防护站,并采取尽可能的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2、厂调在接到报告后要立即组织对现场中毒人员的撤离和救护工作,协调有关单位人员开展对泄漏点的确认,并向总指挥及有关人员报告。

3、厂调要及时组织疏散处在危险区内及相邻部位的人员,并设立警戒线,防止发生爆炸或火灾。

4、立即组织切断煤气来源的操作,并保护好现场。

5、在煤气防护站人员到达现场并对现场进行检测后,按要求进行工作。

6、如发生煤气爆炸或火灾时,厂调要立即向总调报告,请求指示,同时通知消防人员。

7、清点各相关岗位人数,确认损失、伤亡情况。

四、事故报警与应急通讯

1、事故报警

目前我厂所采取的事故报警装置有两种,一种是固定煤气报警装置,主要用于风机、水封逆止阀和V型水封区域的事故报警,4个风机设置4台,主要是通过现场探头检测煤气含量通过信号线反馈风机值班室,每台设备有不同的编号。另一种是便携式煤气报警仪,主要用于岗位职工在煤气区域从事巡检和作业过程中的事故报警。一旦发生事故报警,首先要确认煤气泄漏的程度和初步位置。

由调度室电话通知指挥及厂值班领导和有关成员

调度室电话通知公司总调及煤气防护站。

2、应急通讯

发生事故报警无论泄漏程度大小,都要及时用对讲机通知值班室和调度室,调度室在接到通知后用电话及时通知煤气防护站及厂值班领导。

五、事故及应急对策

1、当发现有重大煤气泄漏时,发现者要立即向厂调报告,同时通知煤气防护站及有关专业科室,并采取尽可能的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2、为防止事故扩大,应根据煤气泄漏情况设置警戒区域,同时由现场操作人员根据事故大小关闭有关截门。

3、发生泄漏点的下风向40米内禁止有人员及火源;上风向20米内禁止有火源及人员,并设置警示线、牌等明显标志和专人警戒。煤气含量达到160PPM以上时,必须采取个人防护,80PPM以内时,可东莞德信诚经济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3000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工作30分钟。

4、发生有中毒人员或其他伤员时,应及时通知保健站、煤气防护站人员到场。

六、条件保障

1、事故发生后,由厂统一调配各车间的防护设备及仪表,由熟悉使用者指导现场操作人员使用。

2、处理事故时,可依据现场情况使用自然通风、机械通风面具和氧气、空气呼吸器,在高温及有着火的情况下,应使用空气呼吸器。

七、培训与演练

1、对应急人员按组织培训,其中岗位人员日常培训方式可采取集中授课、网上培训等,对不按规定参加培训的人员按月度重点工作予以考核。

2、领导小组定期要对应急计划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职责内容、报警程序、应对措施、通讯方式、防护装备、培训情况等)。

3、每年根据生产情况和工艺变化,组织定期和临时培训及演练。

4、对于在用的固定式和便携式报警仪,每半年标定一次,有问题的要及时报修,对于备用的呼吸器、苏生器由岗位每月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报修。

八、预案的评估和修改

上一篇:浓硫酸优质课课件下一篇: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初步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