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肿瘤现状调查(共8篇)
中国肿瘤现状调查 篇1
中国肿瘤现状调查:发病率死亡率双升
今天是世界癌症日。来自世界癌症报告的估计数字令人触目惊心:2012年中国癌症发病人数为306.5万,约占全球发病的五分之一;癌症死亡人数为220.5万,约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
中国肿瘤发病率多年持续上升,已成为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乃至社会问题,中国亟须向肿瘤宣战。
这是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赵丽蓉、罗京、陈晓旭、姚贝娜……这是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世界癌症报告估计,2012年中国癌症发病人数为306.5万,约占全球发病的五分之一;癌症死亡人数为220.5万,约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健康梦是小康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华社记者去年以来在北京、上海、甘肃、浙江等地走访大量肿瘤防治专家和临床医生了解到,伴随着老龄化加剧、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不健康生活方式及食品安全问题凸现,我国肿瘤发病率多年持续上升,已成为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乃至社会问题,中国亟须向肿瘤宣战。
发病率、死亡率双升
知名肿瘤医院一床难求
记者走进河南、浙江等在网络上被称为“癌症村”的几个村庄,村民熟悉而又害怕听到“癌症”二字。其中一个村的医务人员表示,村民患癌有年轻化趋势,四五十岁年龄段的人数在增多。
病人增多,知名肿瘤医院一床难求。北京、上海、浙江、甘肃、河南这些地区的肿瘤医院“专家号一号难求”,病人往往需要排队等手术。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因为床位原因,每周有700人等待入院……浙江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葛明华从事甲状腺癌治疗,他明显感到甲状腺癌上升幅度太快了,“原先甲状腺外科医生地位不高,一年就几个病人,现在很多医院都开设了甲状腺科室”。
从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及东、中、西部医疗专家了解到的情况和部分临床统计看,由于人口老龄化等原因,当前我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呈持续增长趋势。
更为严峻的是,这种势头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国家癌症中心肿瘤流行病学研究员代敏介绍,今后20年,我国癌症的发病数和死亡数还将持续上升:根据国际癌症研究署预测,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我国癌症发病数和死亡数到2020年将上升至400万人和300万人;2030年将上升至500万人和350万人。
发病率与世界水平接近
但死亡率高于世界水平
我国癌症发病率接近世界水平,但死亡率高于世界水平。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说,这首先有人种和癌谱等客观原因。欧美白种人最常见的是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等生存率超过80%以上的癌症,而我们国家常见的是肺癌、肝癌、消化道癌症这些生存率不到30%的癌症。
肿瘤防治专家认为,癌症死亡率居高不下,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国癌症发现较多处于中晚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程书钧说,美国近些年来癌症的发病率有所下降,其5年生存率大约在60%至70%,而我国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大约在30%左右。
“美国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高,因为他们早期癌症患者的比例较多。”程书钧说,我国肿瘤治疗的病人中晚期患者居多,早期病人比例较少,治疗效果当然就差。例如肺癌,北京市确诊的肺癌80%以上都是中晚期,而欧美早期肺癌患者约占一半。
苏州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时玉舫说,我国对肿瘤缺乏快速、特异早诊手段。目前癌症的诊断主要通过实验室免疫学酶学检测、影像学检测等,有些检查费用昂贵,在一般健康体检过程中无法普及。
“穷癌”“富癌”并存
防控难度大
生活条件改善了,为何癌症发病不减反增?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副主任陈万青说,与国外比,我国现在属于癌谱的转型期,发展中国家的“穷癌”依然高发,但逐渐往发达国家的“富癌”谱转变。“我国出现发展中国家癌谱和发达国家癌谱并存的局面。”
所谓“穷癌”,是过去一些贫穷地区的居民由于饮食、生活条件差等原因诱发的癌症,而现在由于高脂蛋白饮食、缺少运动等原因诱发的癌症被称为“富癌”。
第三次全国居民死亡原因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的肿瘤死亡构成正在发生变化,与环境、生活方式有关的肺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膀胱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全国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的是肺癌,其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食管癌;死亡第一位的是肺癌,其次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
癌症高发,增加的不仅仅是患者的伤痛,还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相关资料估计,每年全国因肿瘤造成的门诊和住院花费数百亿元,远高于其他慢性病的医疗费用,是卫生总费用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
“气”出来的肺癌
已成为癌症死亡第一杀手
据了解,肺癌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就成了我国第一位的癌症。现在肺癌死亡率我国是以每年4.45%的速度在上升。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北京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非常注重肺癌的健康知识宣传。他形象地比喻肺癌为被烟气、大气、油气、生气等“气”出来的病。
2006年我国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30年来,乳腺癌死亡率上升了96%,而肺癌死亡率更是狂飙465%。目前肺癌占全部癌症死亡的22.7%,已成为我国癌症死亡第一杀手。
记者到北京胸科医院采访,肿瘤一科123张病床收治的都是肺癌患者。病人中甚至有21岁刚毕业的大学生。北京胸科医院主任医师徐丽艳从事肺癌的诊断和治疗20多年了,她说:“在病房里经常能看得到30多岁到40岁的肺癌患者。”
“肺癌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35岁开始人群肺癌发病率上升加速。”北京市肿瘤防治办公室副主任王宁说,10年间北京市肺癌的发病率约增长了43%。
北京市肿瘤防治办公室统计,2012年北京市共报告肺癌新发病例8220例,占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20.39%,其中男性5043例,发病率为77.94/10万;女性3177例,发病率为49.59/10万;男女比例159:100。(北京日报)
世卫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到2020年前,全球癌症发病率将增加50%,即每年将新增1500万癌症患者。不仅如此,癌症的死亡人数也在全球迅猛上升,2007年全球共有760万人死于癌症,2030年这个数字可能会增至1320万。而且,全球20%的新发癌症病人在中国,24%的癌症死亡病人在中国。
目前我国每死亡5人,即有1人死于癌症;而在0~64岁人口中,每死亡4人,即有1人死于癌症。
癌症不仅严重影响劳动人口的健康,而且往往使癌症患者及其家庭“因癌致贫”。目前癌症治疗动辄几十万元,很多癌症患者受制于昂贵的治疗费用,视经济条件而定治疗方案,很多人在治疗到一半时因为没钱了只能放弃治疗。
2010年入选的登记处共覆盖人群1亿5840余万人,其中城市人口占58.35%,农村人口占41.45%。2010年,全国估计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309万,死亡病例196万。
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35.23/10万(男性268.65/10万,女性200.21/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184.58/10万。城市中标发病率187.53/10万;农村地区中标发病率181.10/10万。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48.81/10万(男性186.37/10万,女性109.42/10万),中标率113.92/10万。城市中标死亡率109.21/10万。农村中标死亡率119.00/10万。
图1我国城市(上图)和农村地区(下图)前十位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构成
肺癌、女性乳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宫颈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女性甲状腺癌呈上升趋势。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女性乳腺癌、胰腺癌是主要的肿瘤死因。
图2全国男性(左图)和女性(右图)排名前十位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外圈)及死亡率(内圈)
图3 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1/105)及构成 注:为中标率
图4 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率(1/105)及构成 注:为中标率
按照平均寿命74岁计算,人一生中患恶性肿瘤的几率是22%,肿瘤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疾病。
从年龄别发病率看,45岁以后发病率上升明显,应在40岁开始重视针对肿瘤的健康体检。
我国城市的肿瘤发病率高于农村,而农村死亡率高,与医疗资源、诊治水平差有关。城市地区应加强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的防治,农村地区应加强上消化道癌症的防治。
东中西部地区相比,整体和男性发病率以东部最低,男性发病率西部最高;女性发病率东部最高(中标率中部最高),西部最低。西部的死亡率高于中部和东部(中东部水平相近)。
(陈万青,张思维,曾红梅,等.中国2010年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中国肿瘤,2014,23(1):1)
[视点]全国肿瘤登记中心2014年最新研究解析
2014年最新研究解析中国肿瘤流行病谱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主任陈万青
2013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了2010年219个登记处恶性肿瘤的登记资料,按照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制定的审核方法和评价标准对上报的登记数据进行评估,对确定符合要求的登记数据收录后进行整理和分析。
将入选的145个登记处上报数据按城乡、地区(东、中、西)、性别分层,计算各层年龄别肿瘤别发病率和死亡率,然后根据全国实际人口,估计全国主要恶性肿瘤以及合计的发病、死亡相关数据,并对其情况进行描述。人口标准化率按照全国2000年人口普查的人口结构(中标率)和世界人口结构为标准计算。
我国目前肿瘤负担严重,应继续加强肿瘤防治工作。建立肿瘤监测体系可获取关于恶性肿瘤新发和死亡病例的高质量资料,既能够描述干预和治疗效果的信息,也能够确定具有肿瘤高危因素和不同转归的人群。在面临更加严峻挑战的将来,如果没有这些监测工作的帮助,减轻肿瘤负担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国肿瘤登记覆盖范围较前明显增加,可以反映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恶性肿瘤负担情况。随着项目的不断深入,覆盖面将逐年增加,在我国肿瘤防治工作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全球癌症报告2014:中国新增和死亡病例世界第一 发病率低于发达国家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3日发表了《全球癌症报告2014》,研究称2012年全球癌症患者和死亡病例都在令人不安地增加,新增癌症病例有近一半出现在亚洲,其中大部分在中国,中国新增癌症病例高居第一位。在肝、食道、胃和肺等4种恶性肿瘤中,中国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均居世界首位。尽管如此,中国并未进入2012年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国家的行列。中国在吸烟率高和空气质量下降的情况下,肺癌比率实际上低于绝大多数欧洲国家。
2012年每10万人中癌症患病人数,北美、欧洲比例最高
全球癌症患者激增 中国首当其冲
最新版的《世界癌症报告》由世卫组织下属的官方癌症机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负责,来自40多个国家的250多位科学家参与编撰,对全球180多个国家的28种癌症的总体情况和流行趋势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和分析,这也是6年来首篇概述全球癌症情况的报告。
报告预测全球癌症病例将呈现迅猛增长态势,由2012年的1400万人,逐年递增至2025年的1900万人,到2035年将达到2400万人。
报告还显示,非洲、亚洲和中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癌症发病形势最为严峻。2012年全世界共新增1400万癌症病例并有820万人死亡。其中,中国新增307万癌症患者并造成约220万人死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21.9%和26.8%。世卫的数据略低于中国自己的统计。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年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增癌症病例约350万,约有250万人因此死亡。
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女士说,癌症的总体影响“无疑”将对发展中国家打击最大。随着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民众的生活水平改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发展中国家民众患癌症的机会大幅增长。
世界男性最高发癌症分布,亚洲男性易发肺癌和肝癌,来源:WHO
乳腺癌在全世界女性中成最高发癌症,来源:WHO
庞大人口基数令中国癌症死亡数第一 虽然总说中国雾霾严重污染严重,但是欧美仍然是癌症率最高的地方。报告中,中国并未进入2012年癌症发病率最高的国家行列,排在前5名的国家分别是丹麦、法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和挪威。中国也不是癌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据统计,排名最靠前的分别是蒙古国、匈牙利、亚美尼亚、塞尔维亚和乌拉圭。
据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报道,发达国家的癌症发病率仍高于发展中国家。北美和欧洲国家的居民最易感染癌症,但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因此成为世界上癌症死亡数最高的国家。
中国在吸烟率高的情况下,肺癌比率实际上低于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那么中国哪种癌症率世界领先?胃癌和肝癌。
不过中国直肠癌率却和日本类似略高,世界第一第二直肠癌是新西兰和美国。另外都说日本吃的比中国健康,但日本胃癌死亡率也是所有癌症第一。
尽管癌症在发展中国家日趋严重,但世界上最易感染的人群仍是美国黑人。全球肺癌最致命
肺癌仍是最普遍和最致命的癌症,2012年约新增180万患者并导致159万人死亡。其中中国约占此类病例的1/3以上。专家表示,吸烟、长期遭受空气污染和职业中接触致癌物,是增大(中国人)患肺癌风险的主要因素。
在其他类型癌症中,中国新增肝癌和食道癌患者约占全球一半,死亡分别占全球的51%和49%。2012年全球新增胃癌病例和相关死亡人数中,中国占比也均已超过40%。
WHO发布《世界癌症报告》 中国与欧洲持平
中国癌症村分部
在2008年发布的全球癌症报告中关于各国预期寿命,小国安道尔排第一。安道尔公国,袖珍国家之一,西南欧的内陆亲王国,位于比利牛斯山脉东南部,毗邻法国和西班牙。安道尔的旅游业相当发达,亦为避税天堂,也是全世界国民预期寿命第四长的国家。其国际代码为AD。
一、预期寿命:
日本,香港,西班牙,瑞士,法国,澳洲,意大利,冰岛,瑞典,加拿大等国都高居前列。
一个很明显的不同是日本在男性寿命排行榜了第四位,平均79岁,而女性寿命排行榜上则高居第二位,达到86岁,可能与传统日本女性家庭主妇较多有关。
WHO发布世界癌症报告
另一方面,冰岛在男性上排第二80,澳门排九78,而在女性排行榜上都降到了第九83岁,和第十五,82岁。
二、多发的癌症
报告中公告了各洲的人口年龄结构,发病率INCIDENCE用黄色表示和死亡率MORTALITY用绿色表示。
从癌症总数来看,中国的发病数和欧洲也差不多,而从东南亚整体来看,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是宫颈癌,其次是乳腺癌。口腔癌,子宫癌,看起来似乎和中国的医学书上一般讲的我国女性的高发癌症不一样,我国女性癌症得得最多的是FEI癌,然后才是乳腺癌。而其它几种东南亚易得的癌据说是在发展中国家才常见。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发达国家的筛查较多,比如说澳洲的已婚女性一般被要求每年做一次宫颈涂片筛查,而未婚女性则被要求接种疫苗。
从65岁以上人口从7%增加到14%所需要的年数来看,法国,瑞典是历史上长寿的国家,其次是英国,澳洲。法国在1865年,瑞典在1890年,英国在1930年,澳洲在1938年就达到了65岁以上人口有7%,当然这个指数并不完全代表长寿,也与出生率有关。
WHO发布世界癌症报告
另外,癌症发病率低也不一定代表先进或环境好,因为非洲或一些战乱国家的癌症发病率就比较低,因为癌症是一种潜伏期长的疾病,这些国家的人很可能等不到发病就已经因其它原因死亡了。
三、一些重要的生活方式上的防癌要点:
最重要不能吸烟。吸烟引起癌症发生率变化有一个滞后效应,大约在吸烟率高峰出现的40年后,像肺癌和肺气肿这类吸烟相关疾病的高发时期才会到来。
1、避免besity(肥胖)
2、适度运动
3、吃多种水果和菜
4、禁酒
5、避免太多阳光照射,太阳大的地方要防晒
6、避免环境或工作中的致癌因素四、一些预防癌症的要点:
25岁以上女性定期检查子宫颈涂片检查Cervical screening。
50岁以上女性定期检查乳腺。
50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要进行肠癌筛查Colorectal screening。
接种疫苗避免乙肝病毒感染(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WHO发布世界癌症报告
五、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
根据中国人口占世界20%左右来看,中国的癌症发病率为20.2%,死亡率为23.8%,澳洲和占世界人口0.5%,但和新西兰加起来癌症发病率却达到1%,死亡率0.7%,其它国家也有类似的现象,可以看出来,在2008年的区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相比,发病率没有明显不同,甚至发达国家的癌症发生率占人口比还要高于发展中国家,但死亡率低一些。
六、在将癌症项目按报告的SITE的发生率从高到低排列
在这里WHO使用的是ASR的统计方式,即年龄标化比率(age-standardized rate),表示为每10万人中发病或致死的比例,使用这种统计方式显示的结果更加证明了之前的结论。
男性里癌症发病率最高的是美国,意大利,法国,澳洲昆士兰,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意大利,法国的多个城市基本上占领了排行榜前几名,女性是澳洲的昆士兰,意大利,美国,新西兰等,在男性中,癌症的发病率在北美(ASR为每10万人中发病个体为334),澳大利亚/新西兰(ASR 为356.8)以及北欧和西欧地区(ASR分别为288.9和335.3)较高。主要原因与这些地区高发的前列腺癌有关(所有地区ASR均超过80)。
与男性相同,在女性中肿瘤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也位于北美(ASR 274.4)、澳大利亚/新西兰(ASR 276.4)以及北欧和西欧地区(ASR分别为257.8和250.5),其原因为这些地区乳腺癌高发(ASR高于75)。男女肿瘤发病率最低的地区分别为:中非、西非以及南亚地区的男性肿瘤发病率最低;而北非地区的女性肿瘤发病率最低,ASR均低于100。
值得一提的是,乳腺癌,在美国的发生率和远高于其它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且具有年轻化的倾向,而发达国家发病率又高于发展中国家针对发达国家癌症发病率远高于发达国家,而死亡率却要低的情况,我个人觉得可能是和筛查有关,发达国家筛查比较健全,发现得早治疗在早期,因此进行了提前治疗。
但在得癌的因素上,似乎发达与不发达没有展现出明显的关系。
如果发达国家能降低男性前列腺癌(目前医学上对这个还没有研究出可预防的方法和研究出致病因),以及女性乳腺癌,发展中国家能降低FEI癌,肝癌、胃癌、食管癌,肠癌等,则患病数和死亡率有机会大幅下降。
中国排名前十肿瘤病种的发病率(按性别)
男性发病率最高的是肺癌,其次为胃癌、肝癌。排名前十病种的发病率占比84.14%。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是乳腺癌,其次为肺癌、结直肠癌。排名前十病种的发病率占比77.57%。
资料来源:智研数据中心整理
肺癌的发病已经有了低龄化和女性化趋势。由于吸烟的群体已经从原来的高龄人群逐渐向低龄化发展,而且生活压力大和女性小资人群增加,女性吸烟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多,所以以吸烟为主要诱因的肺癌,也呈现出低龄化和女性化趋势。陈小姐虽然自己不吸烟,但长期工作在烟雾缭绕的酒店,被动吸烟的危害有时大于主动吸烟。
肺癌目前在世界范围已经上升到第一高发的恶性肿瘤。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超过60万人死于肺癌。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受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共同影响。其中,基因变异是产生疾病的内因和基础,按照目前的医学和生物学进展,这些内因在将来也有可能修复,但目前人们能够避免的还只是环境有害因素,即外因。其实,肺癌是可防可控的。专家表示,生活方式(外因)对肿瘤的影响要占到84%。如果不吸烟、少喝酒、改善居住环境提倡绿色家装、调整饮食结构、增强健康体检等,都可预防肺癌。此外,戒烟最重要。吸烟除了可诱发肺癌外,还会降低手术、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的效果。如目前临床常用的神奇小药丸易瑞沙或特罗凯,需要患者有靶点EGFR,如果吸烟人群,EGFR阳性率大幅下降,如果戒烟三年后,又可以基本恢复正常水平。可见吸烟还妨碍治疗。如果能早期发现肺癌,其治愈率并不低。目前一期肺癌5年生存率大约可达到60%至80%,二期肺癌5年生存率可达40%至50%。专家提醒肺癌患者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这很关键。如同“车要保养”,人也同样要保养。对于家族有肿瘤史,长期抽烟且大于50岁男性,经常有胸痛、声音嘶哑、咳血等症状,或肺肩部有肩痛感、手指麻木、头痛呕吐等,则需尽早筛查,以排除肺癌可能。
恶性肿瘤死亡率
我国近20年来癌症呈现年轻化及发病率和死亡率“三线”走高的趋势。昨天,记者从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获悉,每分钟就有6人确诊为癌症。同时,癌种也呈现地域化特点,如胃癌集中在西北及沿海。
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
这是我国首次发布肿瘤发病情况登记年报,数据来源于24个省的72个监测点,覆盖8500万人。年报显示,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312万例,平均每天8550人,全国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
恶性肿瘤发病率全国35岁至39岁年龄段为87.07/10万,40岁至44岁年龄段几乎翻番,达到154.53/10万;50岁以上人群发病占全部发病的80%以上,60岁以上癌症发病率超过1%,80岁达到高峰。
全国肿瘤死亡率为180.54/10万,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达270万例。我国居民因癌症死亡的几率是13%,即每7至8人中有1人因癌死亡。
肿瘤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为1.68:1。
肺癌居癌症死亡首位
从病种看,居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的是肺癌,其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食管癌,前1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76.39%。居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第一位的仍是肺癌,其次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前1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84.27%。死亡率最高者男女均为肺癌。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副主任陈万青分析指出,全国肿瘤发病率1989年仅为184/10万,但去除老龄化的影响,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不大。我国癌症负担的日益增加主要缘于人口老龄化。
癌症发病地域分布特点
癌症呈地域分布明显
20年数据显示,我国癌症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包括乳腺癌、肺癌、结肠癌、甲状腺癌等发病年龄均低于此前年龄。就地区而言,监测数据显示,城市地区的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速度快。
监测还显示我国癌症发病呈地域分布明显,其中,食管癌高发区主要集中河南、河北等中原地区;胃癌高发区主要集中在西北及沿海各省,如上海、江苏、甘肃、青海等较为突出;肝癌高发区集中在东南沿海及东北吉林等地区。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史安利称,我国对癌症发病原因的调查和研究已进行了20多年,但因其病因复杂,尚未得出权威性的结论,这在卫生技术水平全球领先的美国亦是如此。目前,我国专家只是推测肿瘤的发病原因与当地的饮食风俗、环境气候等有一定关系,但无定论。
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处上升趋势 与老龄化有关
央广网北京4月11日消息(记者庄胜春)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举办的2015“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今天启幕,上午活动举行中国癌症防控高峰访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已经坚持17年举办宣传周的公益活动,一大早门诊楼前面就排起长队。义诊专家分为头颈组、肿瘤组、乳腺组等16个组,百名专家团为咨询者进行分析诊断。
在上午的中国癌症防控高峰访谈上,肿瘤医院的院长赫捷表示,癌症的防控分为三个阶段,宣教、早诊早治和中晚期的治疗,可是他们遗憾的发现大概60%到80%的病人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了,记者从中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副主任陈万青处了解到,根据分布在全国三百多个上报项目点的数据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2014年全国新增的癌症病例337万,比2013年增加了28万,相当于每分钟就有6.4个人得癌。当下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确是处于上升的趋势,但是陈万青也表示,这与我国的人口增长和老龄化有关,而且从国际来看,这也是一个社会发展的趋势。癌症最严重的发病区域是北欧。所以未来一些年我国数字上升的趋势很有可能仍然会持续,这样的数据发布出来可能会有人说让社会产生一些恐慌,但是陈万青表示,有必要通过数据的透明化,来提高全社会的防癌抗癌的意识,对此赫捷也说,目前我国的肿瘤发病率五世纪上在全世界还是的一个中低水平,很遗憾的是治愈率也是中低水平,这里面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发现晚,他表示癌症有三分之一可预防,三分之一可治愈三分之一可缓解,所以民众需要慢慢的转变观念,既不要谈癌色变,也要注意转变生活方式。大多数的恶性肿瘤都有10到15年的潜伏期间来纠正,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现在随着大家意识的增强,也有越来越多流传的防癌节目,或者大家在微信里面会看到一些什么食品防癌什么不防防癌,这个也不可偏信,肿瘤医院副院长王绿化就说,有的节目说吃红薯防癌,但实际上过去在一些地区红薯是主食,会导致大量的胃溃疡等等病例,所以关键是要做到膳食平衡,单吃一种食物防癌治癌都是不科学的。赫捷院长说,现在没有明确研究证明什么食品治癌,但是比如一些腌制时间长的咸菜酸菜里面会出现亚硝胺化合物,与癌症有关的,所以尽量少吃,他也说自己不会吃过夜的白菜,因为其中亚硝胺化合物含量就比较高,所以大家在饮食习惯上面的确有一些要注意。
中国肿瘤现状调查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14 年3 月—2014年9月对某肿瘤专科医院全体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工作年限1年以上, 有执业证的护士;直接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的护士。排除标准:护士长及长期不从事临床工作的护士。调查对象共计565人, 其中副主任护师3 人, 主管护师49 人, 护师217 人, 护士296人;本科169 人, 大专253 人, 中专143 人;汉族384人, 少数民族181人 (维吾尔族98人, 哈族32人, 回族51人) 。
1.2 方法
1.2.1调查工具 (1) 一般资料调查:内容为调查对象的年龄、民族、学历、性别、婚姻、能级、工作年限、职称等基本情况。 (2) 运用付艳芬[5]设计的护理软技能测评量表调查, 由人际关系技能 (8个条目) 、组织管理技能 (13个条目) 、自我管理技能 (11个条目) 、职业情操 (8个条目) 、认知技能 (8个条目) 5个维度组成, 共48个条目, 该表内部一致性的Cronbach’α系数为0.894, 重测信度为0.854~0.760, 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2.2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 自2014年3月起, 由研究者本人向项目组成员详细讲解填写方法和要求, 由项目组成员监督, 每一位调查者如实独立的完成调查问卷, 回答时间为10min, 回答结束, 项目组成员负责回收问卷并对每一份问卷的完整性进行核实, 研究者在进行回收问卷时再次对问卷各项回答进行核实。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599份, 有效问卷565份, 问卷的有效率为94.32%。
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和F检验分析数据, 所有的检验都是用双侧检验, 检验水准为α=0.05,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士软技能总体得分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护士软技能总分为156.98分±20.34分, 人际关系技能得分为29.62 分 ±4.12 分, 组织管理技能得分为21.49分±4.33分, 自我管理技能得分为22.35分±0.71分, 职业情操得分为26.07分±3.96分, 认知技能得分为19.06分±3.68分。
2.2 汉族与少数民族护士护理软技能得分比较按照护士的不同民族, 将汉族护士与少数民族护士进行比较, 护士软技能总分、人际关系技能、组织管理技能、自我管理技能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在职业情操和认知技能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2.3 不同学历护士护理软技能得分比较按照护士不同学历, 对本科、大专、中专护士软技能得分情况进行比较, 总分、人际关系技能、自我管理技能、职业情操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在组织管理技能和认知技能方面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3 讨论
3.1 护士软技能得分总体情况较好传统的观念都认为护士的工作就是机械性的为病人打针、发药等技术操作, 忽略了护士服务的对象是一个整体的人, 近年来病人服务要求的提升, 国家卫生行业政策的调整, 使得护理服务更加注重护士与病人的沟通、观察等综合的能力, 各个医院的护理管理者都开始注重护理软技能的培训, 为的就是提升护士的整体综合素质, 最终提升整体的护理服务质量。根据结果显示, 护士软技能总分为156.98分±20.34分, 得分较高。原因可能是该项目调查医院为肿瘤专科医院, 由于疾病的特殊性, 当护士面对肿瘤病人及家属时, 需要更加注重沟通交流的方式, 对软技能的要求也会更高, 因此该医院可能更加注重护士软技能方面的培养。但是在分项得分中显示, 护士的组织管理技能得分和认知技能得分较低, 分别为21.49分±4.33分和19.06分±3.68分, 因此护理管理者可参考此数据, 加强护士组织管理技能和认知技能的培训。
3.2 汉族与少数民族护士护理软技能存在差异此项目调查地区为少数民族地区, 包括汉族、维吾尔族、哈族、回族等多个民族, 将汉族护士与少数民族护士软技能得分情况对比显示, 汉族护士软技能得分高于少数民族护士, 原因可能是汉语为我国的通用语言, 但是部分少数民族拥有本民族的语言, 因此在语言沟通交流方面、自身学习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同时结果显示在职业情操和认知技能方面比较无差异。
3.3 不同学历护士护理软技能无差异针对不同学历护士进行软技能调查, 发现不同学历护士软技能得分比较无差异。这与杨丹等[6]临床护士职业软技能现状调查分析结果相似。原因可能是虽然毕业时大家学历存在差异, 但是现今医院均不断地加大对护士的在职培训和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 护士工作后均接受相同的岗前培训、在职培训, 软技能知识只有在工作中才能够得以运用, 所以不同学历的护士护理软技能得分对比无差异。
3.4 对策护理改革首先要转变传统护理继续教育中“技术至上”的观念, 客服重“成才”轻“成人”的思想, 要注重提高培养护士护理软技能的思想认识, 通过人文课程教学, 培养护士的道德情操、职业素养、沟通技能等软技能[7]。
3.4.1领导重视有研究显示, 护士职业的倦怠可以改变护士的软技能行为。因此护士的软技能水平与医院的管理是密不可分的。管理者应在提升护士软技能水平的同时, 加强对软技能影响因素的关注。按照医院的规模, 合理的配置护士队伍的数量, 减少因为巨大的工作量带给护士的职业倦怠, 同时关注护士的身心健康, 提升护士的待遇, 促使护士积极面对护理工作。
3.4.2注重培训
3.4.2.1 增加在校生软技能知识授课的内容增加在校护理学生软技能知识的课程内容, 护理学生在校期间多数学习的是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虽然授课内容也涉及软技能方面知识, 但是内容较少, 且学习期间仅是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 缺少实践的机会, 因此在增加护理软技能理论知识授课内容的同时, 增加学生前往医院进行软技能实践的机会, 使得学生一进入工作岗位就具有较好的护理软技能。
3.4.2.2 注重实习学生软技能的培养护理实习期是从一名学生转为护士的过渡期, 多数护士在实习期间均能够掌握护士的基本技术操作, 但是由于身份的转换, 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交流等方面仍没有较大的进步, 加之带教老师也容易忽略学生护理软技能的培训, 因此各个医院应加强护理实习生软技能知识及技能的培养, 将该知识列入实习计划内容中, 多给实习学生提供与病人交流的机会, 并将该内容列入实习期结束的考核中去, 以培养实习生的软技能。
3.4.2.3 加强在岗护士软技能的培养护士是一个终身均需要学习的职业, 医院应在岗前培训、在职培训中有针对性地加入软技能知识的培训。学习并掌握心理学方面知识, 学会在各种情况下调整自己的心态, 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在不断进取中实现自我价值[8]。并将护士软技能知识加入到每年护士的考核中, 将考核结果与护理绩效、职称晋升等挂钩, 以促进护士对护理软技能知识的学习。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一些护理专业知识技能十分优秀的护士, 由于沟通、合作、表达、关注倾听等软技能不足, 并不能很好地胜任护理工作[9]。护理软技能已经成为护士综合素质方面一项重要的内容, 因此, 各个医院应加强对护士软技能知识状况的了解, 尤其是肿瘤专科医院, 病人对护士软技能有着更高的要求, 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干预措施, 来提升护士的软技能, 从而提升护士的整体素质, 提高病人满意度, 最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林珍, 刘萍.护士继续教育中提高护理软技能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 (18) :1653-1655.
[2]Behm CA.People skills:The core of performance improvement[J].Networker, 2003, 22 (7) :1-11.
[3]付艳芬, 郑显兰.护理非专业技术技能测评量表的构建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 (9) :845-847.
[4]Herbert W Marsha, Kit-Tai Haub, Choi-Man Chungb, et al.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es of Chinese Students Evaluations of University Teaching[J].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1998, 5 (2) :143-164.
[5]付艳芬.护理软技能测评工具的构建研究[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 2008:1.
[6]杨丹, 陈瑜.临床护士职业软技能现状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 2013, 10 (2) :85-87.
[7]林珍, 刘萍.护士继续教育中提高护理软技能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 (18) :1653-1655.
[8]夏引芳, 李春华.护理职业环境的调查分析及相关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 27 (5B) :739-741.
中国肿瘤现状调查 篇3
在农村人眼里,癌症就是绝症。
河南、浙江等在网络上被称为“癌症村”的几个村庄,村民熟悉而又害怕听到“癌症”二字。其中一个村的医务人员表示,村民“患癌”有年轻化趋势,四五十岁年龄段的人数在增多。
病人增多,知名肿瘤医院一床难求。北京、上海、浙江、甘肃、河南这些地区的肿瘤医院“专家号一号难求”,病人往往需要排队等手术。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因为床位原因,每周有700人等待入院……
浙江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葛明华从事甲状腺癌治疗,他明显感到甲状腺癌上升幅度太快了,“原先甲状腺外科医生地位不高,一年就几个病人,现在很多医院都开设了甲状腺科室”。
从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及东、中、西部医疗专家了解到的情况和部分临床统计看,由于人口老龄化等原因,当前我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呈持续增长趋势。
更为严峻的是,这种势头并未得到有效的遏制。国家癌症中心肿瘤流行病学研究员代敏介绍,今后20年,我国癌症的发病数和死亡数还将持续上升:根据国际癌症研究署预测,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我国癌症发病数和死亡数到2020年将上升至400万人和300万人;2030年将上升至500万人和350万人。
死亡率高于世界水平
我国癌症发病率接近世界水平,但死亡率高于世界水平。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说,这首先有人种和癌谱等客观原因。欧美白种人最常见的是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等生存率超过80%以上的癌症,而我们国家常见的是肺癌、肝癌、消化道癌症这些生存率不到30%的癌症。
肿瘤防治专家认为,癌症死亡率居高不下,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国癌症发现较多处于中晚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程书钧说,美国近些年来癌症的发病率有所下降,其5年生存率大约在60%-70%,而我国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大约在30%左右。
“美国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高,因为他们早期癌症患者的比例较多。”程书钧说,我国肿瘤治疗的病人中晚期患者居多,早期病人比例较少,治疗效果当然就差。例如肺癌,北京市确诊的肺癌80%以上都是中晚期,预后很不理想,而欧美早期肺癌患者约占一半。
苏州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时玉舫说,我国对肿瘤缺乏快速、特异早诊手段。目前癌症的诊断主要通过实验室免疫学酶学检测、影像学检测等,有些检查费用昂贵,在一般健康体检过程中无法普及。
“穷癌”“富癌”并存
生活条件改善了,为何癌症发病不减反增?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副主任陈万青说,与国外比,我国现在属于癌谱的转型期,发展中国家的“穷癌”依然高发,但逐渐往发达国家的“富癌”谱转变。“我国出现发展中国家癌谱和发达国家癌谱并存的局面。”
所谓“穷癌”,是过去一些贫穷地区的居民由于饮食、生活条件差等原因诱发的癌症,而现在由于高脂蛋白饮食、缺少运动等原因诱发的癌症被称为“富癌”。
第三次全国居民死亡原因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的肿瘤死亡构成正在发生变化,与环境、生活方式有关的肺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膀胱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全国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的是肺癌,其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食管癌;死亡第一位的是肺癌,其次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
癌症高发,增加的不仅仅是患者的伤痛,还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相关资料估计,每年全国因肿瘤造成的门诊和住院花费数百亿元,远高于其他慢性病的医疗费用,是卫生总费用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发的肺癌 被“气”出来的病
2006年我国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30年来,乳腺癌死亡率上升了96%,而肺癌死亡率更是狂飙465%。目前肺癌占全部癌症死亡的22.7%,已成为我国癌症死亡第一杀手。
北京胸科医院,肿瘤一科123张病床收治的都是肺癌患者。病人中甚至有21岁刚毕业的大学生。北京胸科医院主任医师徐丽艳从事肺癌的诊断和治疗20多年了,她说:“在病房里经常能看得到30多岁到40岁的肺癌患者。”
“肺癌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35岁开始人群肺癌发病率上升加速。”北京市肿瘤防治办公室副主任王宁说,10年间北京市肺癌的发病率约增长了43%。
北京市肿瘤防治办公室统计,2012年北京市共报告肺癌新发病例8220例,占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20.39%,其中男性5043例,发病率为77.94/10万;女性3177例,发病率为49.59/10万;男女比例159:100。
杨功焕说,肺癌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就成了我国第一位的癌症。现在肺癌死亡率我国是以每年4.45%的速度在上升。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北京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非常注重肺癌的健康知识宣传。他形象地比喻肺癌为:被烟气、大气、油气、生气等“气”出来的病。
向癌症宣战
40多年前美国向癌症宣战。1971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国家癌症法》,医疗界认为是吹响了向癌症宣战的号角。当前,美国癌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开始下降。
季加孚说,我国对癌“宣战”的时刻到了。
“中国正面临一场应对癌症的战争。”谈及我国癌症现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士陈竺不久前表示。
季加孚、王明荣等建议,癌症防治工作国家应下定决心、加大力度、集中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工作。需要树立“大卫生”观念,群策群力推行癌症綜合防控策略。各级政府应建立政府领导、卫生部门主导、多部门协作和社会广泛参与的癌症预防控制工作体制。
针对“家底不清”的状况,专家建议,应尽快健全肿瘤登记系统,扩大覆盖面,提高数据质量,确保数据的可利用性,为制定与调整预防控制工作策略提供依据。
针对当前癌症患者看病贵问题,肿瘤防控专家建议,将更多抗肿瘤药物纳入医保,与患者共担药品费用;引导慈善机构进入肿瘤防治领域,开展慈善赠药、设立专项救助基金援助困难患者等活动;加强国产药物研发,与进口药开展良性竞争,降低药品价格。
开展早诊早治也是专家们的共同建议。支修益说,在肺癌高发地区锁定肺癌高危人群,定期进行低剂量螺旋胸部CT筛查可以发现许多的早期肺癌患者,而早期肺癌通过微创外科手术可以达到临床治愈。
中国医生临床研究现状调查 篇4
医生在临床研究中的投入究竟为多少?是为了兴趣还是为了晋升评职称?带着这些问题,近日由天津大学药事管理专业发起、广州驭时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协作,开展了“中国医生关于临床研究的实践与态度调查”。该调查显示,中国医生参与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比例为30.5%。过半的医生表示兴趣是做研究的基础,但是最大的困惑是工作太忙,没时间在研究投入更多。
2015年4月,上述机构联合开展了国内第一次关于中国医生临床研究实践与态度的学术调查研究。
此项调查的对象是曾经或者正在参与临床研究的医生,所在医院遍布全国21个省市地区。调查者48.8%来自北京、上海、广州3个一线城市,95.9%为三甲医院,64.5%为大学附属医院,84.8%为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其中,男性占42.9%,40岁以下人数占77.5%,主治医师及住院医师占61.7%,内科医生占到51.2%。被调查医生中,68.2%的人有国家GCP培训证书。调查通过网络匿名方式进行,历时1个月,共回收258份问卷,确认有效问卷217份。研究参与度
调查结果显示,72.4%的医生曾参加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仅有30.5%曾参加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北上广地区和大学附属医院是当前中国临床研究的主体参与。
仅50.2%有中心化随机系统经历,28.1%有相关国际会议或培训经历;北上广地区和大学附属医院在临床研究相关经历、国际会议或培训经历方面明显占优。
关于临床研究相关知识和信息来源,86.6%的被调查医生通过国内培训或者会议获得信息,60.8%通过学术期刊获得,仅有28.1%通过国际会议或者培训获得信息。进一步分析表明,北上广地区的研究者具有国际会议或培训经历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大学附属医院也显著高于非附属医院。
67.8%的被调查医生表示完全了解或者大部分了解赫尔辛基宣言内容,在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中,该比例达到了75%,而在具有国家GCP培训证书的医生中,该比例更达到了80.6%。这表明国家对医生的GCP培训制度还是有显著效果的。研究成果 仅有42.4%的被调查医生参与过3个以上的临床研究,不同地区、不同性质医院的医生之间无显著差异。73.7%的被调查医生在最近参与的临床研究中扮演次要研究者角色,8.3%扮演主要研究者角色,其他扮演临床协调员等角色。
74.2%的被调查医生在参与过的研究中与临床研究协调员合作过,而仅有50.2%的被调查者有中心化随机系统的经历。进一步分析表明,北上广地区的研究者具有以上4项相关经历比例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大学附属医院也显著高于非附属医院。谈知情的时间偏低
56.2%的被调查医生需要15~30分钟来和患者谈知情,合计83.8%的被调查医生谈知情的时间小于30分钟。相较日本和西方的类似调查,中国研究者花在谈知情上的时间是显著偏低的。研究参与的态度
67.3%的医生表示非常有兴趣或有兴趣参与临床研究。进一步研究表明,北上广地区研究者参与临床研究的兴趣要显著低于其他地区研究者,非大学附属医院研究者参与临床研究的兴趣要显著低于大学附属医院研究者。
更多的医生看重的是研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以及能否从中学习收获,而对提高声誉和获取酬劳并不非常看重;医生们认为参与临床研究可以带来许多获益和好处,如:对医学发展的贡献,对疾病理解的加深,学习临床研究方法的机会,以及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手段。另外,研究者对于通过参与临床研究来发表相关论文,也是比较看重的。然而,对于通过参加研究来提高自己声誉,以及获得酬劳,排名在最后,表明相当比例的临床医生并不认可参与临床研究能在这两方面带来很大的获益或好处。
目前影响国内医生参与临床研究的两个最大的障碍是缺少时间和CRC。缺乏足够时间这和中国医生目前工作超负荷,以及临床研究本身操作的繁琐直接相关。
此外,许多医生还担心临床试验保险的不完善。中国的很多临床研究还没有购买专门的保险,或者很不完善,这给临床研究以及研究者带来了很大的风险,特别是在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这个因素在医生参与研究的障碍中排名第三。排名第四的是医院的系统性支持问题。医生的本职工作是医疗,因此医院是否对医生参与临床研究提供了系统性支持,包括工作时间安排,与本职工作的协调,相关政策及培训等方面的支持,对于医生的积极性非常重要。而与伦理委员会、机构、申办方的沟通并不是大问题被调查医生中。
中国教育公平现状调查报告 篇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
社会调查报告
题 目: 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调查报告
姓 名: 张旻君 成 绩:
学 号: 111044232 联系电话: ***
调查对象: 教育参与者等
调查方法:上网,问卷调查,查阅相关资料
调查地点: 中国 调查时间:2012.2 指导教师: 初春华
学 期: 2011-2012学年第二学
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对象及规模
在校大学生、中学生,及在职中学教师,共50人。
二、调查形式
以问卷形式调查。问卷设3组问题,共15道选择题。要求调查对象根据题目要求做出选择,在15分钟内作答完毕。
三、调查结果
1.你认为我国公民目前使用教育资源是否公平?
不好说不公平较公平2很公平001020图13040840
2.你认为阻碍教育公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02213学校录取制度不公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其他015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乱收费
3..您是否觉得中国越来越重视的教育改革会促进教育的更加公平?
图2毫无关系关系不大有很大关系密切相关0421169510图3152025
4.您所在的地区城乡之间的教育设施和方式是否存在差距?
没有差距差距很小有差距但不大有很大的差距010图4203002103840
5.您认为农民工子女在接受教育时是否得到了公平的对待?
32很不公平的对待较公平的对待没什么差别45图5
6.您认为各省市不一致的高考录取名额对考生多、升学压力大的省份公平吗?
40302010010很公平6还算公平图634不公平
7.您认为,国家财政在奖学金、助学金制度方面加大投入,对实现教育公平作用有多大? 30202810120没有作用作用很小图710很有作用
8.您认为享受免费教育的范围是否还应该扩大?
无所谓5最好不要5应该扩大0104020图83040
9.您认为以下的教育公平缺失情况中,哪几种亟待解决?(多选题)
城市低收入子女进好学校难, 20农民工子女上学难,20各省市人才录取选拔不公, 43各地教育投入不公,教育资源分配不公,3601020图9304050
10.您对我国当前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什么建议?(多选题)
A.从基础教育做起改良各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均匀性——36人 B.通过政策平衡各省市间的录取率——48人
C.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教育环境,尤其是边远地区——23人 D.其他(略)
四、问题与建议
最近两三年来,中央十分关注社会公平问题,为解决农村和城市弱势群体的困难采取了很多有力措施,受到群众欢迎,缓解了一些社会矛盾。
目前,教育领域的不公平现象日益突出,形势日趋恶化。主要表现为教育价值有所失衡,教育行为有所失范,教育人文质量有所下降,教育公共投资不足,国民占有教育资源严重不平等,教育的公平性问题已成为普遍性问题,实在令人忧虑。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要求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世纪末达到4%。但这个目标从未达到,1996年还一度跌到2.44%,2003年才占到3.41%,低于世界各国平均水平(5.1%)。这与科教兴国的国策不相适应。
这一较少投入在配臵上又存在不合理。以2002年为例:全年全社会各项教育投资为5800多亿元,而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却只获得其中的23%(引自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课题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即便同在农村,城镇中小学和边远贫困地区中小学以及重点与非重点学校之间的差距也很大。
此外在政策上,录取分数线和录取率不公平问题,本来应该随同每年大学招生人数的调整和增加,逐年着力加以缓解,但力度仍很不够。再加上这些年大学收取的学费增长过快,给贫困地区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也带来困难。
以上这一切,人为地加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并已将激烈的入学竞争和无从禁止的“择校热”,由高等教育阶段下延到义务教育阶段,使全社会公民本应大致公平享受的义务教育权利,在一些地方很大程度上沦为了家长之间权力和金钱的竞争。“卖考分”泛滥使公平竞争的升学考试制度遭到破坏,“钱学交易”、“钱权交易”在一些地方愈演愈烈。
去年,中央电视台揭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人在招生中敛财的报道,引起社会震惊,这并非个别现象,在很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由于在教育领域引入市场经济机制、扩大学校自主权的过程中,对如何维护市场环境中的教育秩序,维护“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维护教育公平的根本价值,均缺乏严格的制约和规范,导致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行为扭曲,集中表现在对公平竞争的升学考试制度的破坏。如相当普遍存在的以钱“买考分”,就进一步加剧了公民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加上教育仍属紧缺资源,学校之间又尚未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致使学校不考虑自身条件盲目扩大招生的自利机会主义行为也得不到市场的制约和惩罚。
教育不公平后果严重,会影响到人的就业不公平,甚至一个人一辈子的不公平;会引起整个社会的不公,甚至会引发社会危机。在欧美一些国家,教育不公平被认为是国家危机。确保教育公平是关系国家战略的大问题,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这一治国理念的需要。
教育不平等造成了公民个人技能和劳动力资源上的不平等,使农村和城市贫困群体子女进入社会高层的门槛大大提高了,贫困和富裕阶层之间,上下流动的障碍增大了,教育这一最有效的扶贫和提高社会公平性的手段减效了。
以上的调查结果反映了当前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突出,最主要体现在区域间教育资源不均衡、基础教育投资与高等教育投资不协调、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不同阶层间受教育的权利不平等。同时,绝大多数的调查者对于目前政府采取的一些维护教育公平的措施信心不足,呈悲观态度。这也反映出政府在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上的措施不力,方法欠妥。
教育不平等造成了公民个人技能和劳动力资源上的不平等,使农村和城市贫困群体子女进入社会高层的门槛大大提高了,贫困和富裕阶层之间,上下流动的障碍增大了,教育这一最有效的扶贫和提高社会公平性的手段减效了。教育不公平后果严重,会影响到人的就业不公平,甚至一个人一辈子的不公平;会引起整个社会的不公,甚至会引发社会危机。确保教育公平是关系国家战略的大问题,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这一治国理念的需要。
因此我们呼吁政府及全社会重视教育问题,群策群力实现教育公平。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主动承担更大的责任,采取更积极的态度,运用更加灵活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建议政府通盘研究和解决各种有违教育公平的做法。对教育工作中的一些失范行为,应当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一件件加以清理,分清缓急加以纠正。我认为目前当务之急是要首先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逐步实行全民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义务教育的好坏和普遍程度是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把基础教育或者说义务教育全部免费,估计需要300亿到400亿的资金,现在农民的教育是一个很大的负担,这已经是个共识了,连柬埔寨、尼泊尔、越南这些人均GDP是中国1/3的国家,他们也在教育上完全免费了,中国现在完全有能力先在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然后逐步向全体国民放开。
义务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义务教育的好坏和普遍程度是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基础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高,投入力度不够大,相反,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资过大,导致我国的教育呈现“头重脚轻”的现状。
二、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完善教育设施,加强师资培训。
三、抓好薄弱中小学校的改造。现在有些地方对重点中学建设还在不断升温,有的还花巨款征地建新校,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而对改造、提高薄弱中小学校的工作,则冷冷清清,进度缓慢。我们应当急基础教育之所急,迅速调整工作重点,制订改造、提高薄弱中小学的规划,并切实付诸实践。上级政府在考察下级政府教育工作时,亦应以薄弱学校的变化为主。
四、招生录取制度应最大限度实行信息的完全公开化。如组织由社会人士、家长等组成的观察团,全程监察录取过程等等,以完全杜绝权力和金钱对招生工作的腐蚀。
五、尽量平衡各省市间的高校录取比例,向经济欠发达以及人口较多的省市投放更多的录取名额。同时,招生录取制度应最大限度实行信息的完全公开化。
六、着力解决好低收入阶层的“上学难”问题,反对教育歧视,打击教育腐败,保证国民有平等的权利使用教育资源。
七、严格限制公办高中收择校费。有些地方公办初中,也以“民办”为名收择校费,更应完全禁止。重点公办中学也一样不能收择校费。对违规校长经举报查实后应严肃处理。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这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关键在于领导的决心和决策,只要能下最大决心杜绝虚夸之风,减少国家财政不合理又非必要的开支就够了。教育乃百年大计,是立国之基,如果能解决好目前教育领域中的负面问题,实为中国之大幸!
中国当代教育公平问题的探索
摘要: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权利意识的觉醒,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强烈关注。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教育的不公平是社会上最大的不公平。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实践表明,现代社会人们受教育程度与其职业、收入、社会地位呈正比例关系,特别是在当今就业竞争越来激烈的背景下,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己成为社会个体的发展前提。因此,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也越来越高。现阶段我国教育公平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资源配臵的均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与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弱势人口与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探讨,提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教育公平社会公平和谐社会
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行为准则,是整体社会公平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公平对于实现教育发展的基本宗旨、对于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地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教育资源分配厚此薄彼、弱势群体的教育权利难以得到保障,教育公平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和突出矛盾之一。2006年,教育部在《中国教育“十五”发展情况和“十一五”工作思路》中提出: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公益性,认真研究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这充分说明,通过研究教育公平问题,准确把握中国教育现状、深入分析其成因并积极构建相应的解困制度与措施,已是十分必要而且紧迫。
教育的不公平发展破坏了社会公平,也有可能危及社会的安定和可持续发展,以致影响社会稳定,阻碍社会的文明进步。因而,如何实现教育公平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及和谐社会的构建。2011年“两会”期间,教育公平问题也成为了代表们热议的“热点”话题之一,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育不公平带来的弊端,党和政府也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深入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教育公平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在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的难题可能会有很多,比如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三农”问题、资源环境问题、贫富差距拉大问题、分配不公问题、失业问题、教育如何优先发展问题等。所有这些问题,都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息息相关。但是,比较而言,教育的优先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更能起到基础性的推动作用。因为不管什么问题,都要靠人来解决,而教育承担的任务正是培养人,培养建设和谐社会的高素质的人才。构建和谐社会内在地要求各种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地分配。而教育公平则为每一位社会成员在社会博弈中提供了实现利益均等的机会。坚持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之一。
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客观上要求教育公平,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现代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有教无类”,即打破身份、地位、民族、性别、年龄、区域等界限,不分对象、不加限制地赋予每个受教育者以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这不仅是宪法、法律所体现出的一种价值理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种基本指导思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稳定、自由、和谐的基础,优先发展公平公正的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大战略选择,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安定和谐之本。我们应该从战略高度认识和促进教育公平。
二、教育公平的含义
对于公平的涵义,研究者的看法基本一致,即“作为一种道德要求和品质,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法律、道德、政策等)、正当的秩序合理地待人处事,是制度、系统、重要活动的重要道德性质”。但是落实到教育公平的具体界定与论述中,研究者的认识角度或侧重却不尽相同,以致论争、质疑从未间断。就所涉文献来看,研究者对教育公平的界定,主要有“规则性界定”、“权利性界定”、“层次性界定”三种方式。
教育公平的规则性界定方式,是从社会制度及其保障角度来看待教育公平的宏观性界定方式。例如,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臵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即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并从两者的辨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臵教育资源。持这种界定方式的研究者强调,教育公平是教育的一种基本价值观念与准则,与一定的社会基本制度,尤其是教育制度相联,并以此为基准,规定着社会成员具体的教育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着教育资源与利益在社会群体之间、在社会成员之间的适当安排和合理分配。在此基础上,还有研究者进一步强调,教育公平是一个含有价值判断的概念,是人们对于利益分配的一种价值认识和价值评价,表现为一种在社会阶层和社会成员之间按比例平等分配利益的理想和制度,以及为实现这种理想和制度所采取的各项保障措施;而且,教育公平作为一种社会理想、社会意识形态,体现出强烈的主体价值和人权思想,应将之确立为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并使其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
教育公平的权利性界定方式,是从个人权利及其保障的角度来论述教育公平的微观性界定方式。例如,教育公平是指公民的受教育权能够通过制度性的保障而公平地得以实现的一种社会权利分配状态,它是社会公平在受教育权方面的具体表现。该方面的研究者强调,教育公平的最终体现是权利主体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因此,有研究者进一步指出,教育公平是指公民受教育权的公平,其权利主体应该仅为受教育者,不包括施与教育者。施与教育者能否公平地代表国家或者教育机构行使教育权力,教师的物质待遇和工作条件是否平等,可以对教育公平起一定的影响作用,是教育公平研究的内容之一,但它并不属于教育公平的内涵;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臵时所依据的规范、原则,也只是影响教育是否公平的因素,并非教育公平本身。教育公平的权利主体仅为受教育者,它的内涵应限定为受教育者之间权利的公平。
教育公平的层次性界定方式,是从结构分析的角度来描述教育公平内涵的解构性界定方式。例如,很多研究者借鉴T〃胡森的教育机会平等论和詹姆斯〃科尔曼的教育机会均等观,针对我国教育中存在的主要不公平现象,认为教育公平的内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①起点公平———不论性别、种族、出身、经济地位、居住条件等,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②过程公平———为受教育者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③结果公平———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利用社会提供的教育机会,取得符合其个性、智力、能力的学业成就。这种对教育公平的界定方式,是从具体的教育阶段入手,把开始进入一个教育阶段时的公平称为起点公平,在该教育阶段学习过程中的公平称为过程公平,在结束该教育阶段学习过程时的公平称为结果公平。其中,起点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前提和基础,涉及到每个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需要由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定;过程公平体现在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是教育公平的进一步要求,须通过相应的制度、政策加以体现和维护;结果公平是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的归宿,是教育公平的最高阶段,是每个受教育者追求的理想。在此基础上,还衍生出其他一些层次性探讨。如:有研究者借鉴詹姆斯〃科尔曼的教育机会均等观,提出了相对应的教育公平的四方面说:入学机会公平,学习过程公平,学习结果公平和学习影响公平。还有研究者针对国际教育改革和教育运动中最让人关心的问题,提出了教育公平的四层次说:教育权利公平、教育机会公平、学业成就公平、教育效果公平。
三、当前我国主要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一)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资源配臵的不均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
现阶段,一些教育不公平现象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教育不公平首先体现在教育投入不足上。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提出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世纪末达到4%,这个目标至今还未达到,2003年才占到3.41%。有限的教育经费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分配又有很大的差异。据统计,2002年全社会各项教育投资的总额为5800多亿元,其中的77%被用于占总人口不到40%的城市,而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得到23%的教育投资,这种情况也加剧了城乡教育的不平衡。其次,教育不公平也体现在对教育资源的配臵上。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资源配臵存在不均衡现象,即便同在农村,城镇和边远贫困地区以及重点与非重点学校之间也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使解决办学困难的任务下放到基层,致使学校竞相在微观上“搞活”,“钱权交易”、“钱学交易”、“乱收费”时有发生,加剧了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再者,教育的不公平还体现在一些不尽合理的政策上。如高考制度的一些问题也给一些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造成阻力,人为地加大了城乡差距。
(二)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与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 教育不公平既有受教育的起点不公平,也有受教育的过程不公平,还有学业成就上的结果不公平。从宏观上来看,一是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城市与农村相比具有政策上的优势,城市不仅在硬件和软件上明显优于农村,而且迄今资金和人才仍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由于城乡之间教师职称结构的差别,重点学校的区域分布,城乡文化环境的差异,以及城乡教学质量的差异,我国城乡学生在分享教育公共资源上的差距相当大。二是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均衡。近年来,东部地区9省(市)全部通过“两基”验收;中部地区13省(区市)中92.4%的县市实现“两基”;而西部地区9省(区市)中实现“两基”的县市仅有71.7%。在我国现行的教育投资体制下,各地区基础教育投入的大部分资金是由本地区财政承担,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导致了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均衡。
(三)弱势人口与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
当前,社会的不同群体拥有不同的教育资源。相对来说,困难群体接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比较少,尤其是农村的儿童、城市的外来民工子女、特殊教育系统的残疾和弱智人群等,在教育上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由于家庭贫困,少数学生还不能实现自己要求读书、改变人生的愿望,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与城市原居民子女享受的教育不一样,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条件没有达到正常儿童的水平等等,而经济优裕家庭的孩子却能享用丰富优质的公共教育资源。
(四)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
近年来,私立学校学杂费标准差距过高;公私立大专院校生均教育经费差距过高;政府对私立学校经费补助偏低等问题,也造成新的教育不公平。
四、解决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措施
(一)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发展求公平
发展是解决教育不公的最佳途径和根本办法。贫困是不和谐因素的根源,也是教育不公的根本所在。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包括教育不公的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发展,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才能形成更完善的分配和社会保障体系,教育公平在地区、民族、性别、阶层间的公平才能真正实现。
当前,我国教育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教育需求与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加快教育发展,扩大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充足的、优质的多元化的受教育机会,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首要任务。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掘和激发一切有利于教育发展的资源和积极性,以发展求公平,把教育公平作为制定教育政策、加快教育发展的基础目标。要在完善公共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的基础上,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对困难地区和困难学校的扶持力度,特别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合理调整教育资源结构,使公共教育资源进一步向基础教育倾斜,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和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从而使教育事业在加快发展中求均衡,在均衡发展中求公平。
(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
如今的社会是法制的社会,法律保障人民的权益。促进教育公平,必须增强法律意识,坚持教育的法治理念,真正做到依法治教,切实保障不同性别、种族、地域的人们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权利。教育公平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以法制建设促进教育公平是一项根本性的措施。从总体上说,我国宪法及有关法律对公民受教育权利的规定体现了公平原则,但是,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演进以及全社会对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传统的公平原则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立法机构通过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从教育实施的各个细节上有效保障了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开始建立起较为独立和完善的教育资源分配体系。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正和谐发展在教育领域的独特延伸,对教育公平的理念追求和制度规整必将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现实发展目标及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公平保障。今后,要尽快修订完善《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教师法》等,还应考虑制定《农村教育法》、《教育投入法》、《学前教育法》、《高中教育法》、《特殊教育法》、《终身教育法》等,以法律作为实现教育公平的坚实保障。
教育法制建设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环节,是维持教育公平已有成果的重要手段。通过立法程序,把国家关于促进教育公平的方针政策、制度措施、实现目标等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比如对贫困地区的教育经费专项使用制度,对贫困学生免费义务教育制度,保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制度等等并且贯彻实施。并且应该把保证公平教育原则,实行义务教育列入考核地方党政领导工作成绩的重要标准,实行问责制。对于教育领域中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要坚决予以制裁和打击,对于教育收费不规范和乱收费的现象要花大力气纠正,以法律作为实现教育公平的坚强保障,树立教育部门的良好形象,维护和促进教育公平,做好让人民真正满意的教育,践行教育公平的法治理念。
(三)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公平的发展。
促进教育公平,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创新教育发展理念、提高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通过制度创新消除阻碍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实现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总之,让每个人能够均等地接受教育特别是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创造尽可能均衡的接受教育的条件,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底线,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有理由相信,我国教育公平的切实推展,将有大益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教育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一个重大而又崭新的课题,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思考和不断探索,并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答卷。
参考文献
中国大妈投资现状调查报告 篇6
不是所有上了年纪的女性都叫“大妈”,是否有闲有钱、有购买力,是区分“大妈”与普通中老年女性的重要标准。
融360《维度》针对45岁至70岁的有投资经历的城镇女性做了最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除银行存款外,有超过半数(55.2%)的大妈投资金额在10万以上,其中投资50万以上的占比22.4%。另有2.63%投资金额超过100万,这部分人最青睐房地产和黄金投资,投资品种覆盖了国债、基金、P2P、外汇等8个领域。
在国债、基金、P2P、线下理财等12种投资产品中,最受大妈欢迎的是股票(51.75%)、基金(50%)和P2P(32.5%)这三种中高风险产品。此外,也有大妈单独给出琥珀等收藏品投资的答案。
融360理财分析师认为,“大妈”一般处于职业生涯收尾阶段或已退休,事业和家庭压力都比较小,掌握家庭财政大权,据融360《维度》另一份调查显示,在家庭中不管财政大权的大妈仅占16%。她们乐于尝试各种理财产品,敢于重仓投资和高风险投机。
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是中国大妈的崛起元年。实际上,大妈的发迹,几乎与祖国经济之崛起同步,要追溯到改革开放期间。
多数“大妈”依靠炒楼发迹
投资房产的中国大妈背后,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借房地产红利崛起的,为特殊时代背景和国家政策所造就的一代土豪。但凡炒楼人,基本都听过“温州太太团”的名号。
然而,中国大妈简单粗暴、几乎没有技术含量的崛起,难掩隐患。融360《维度》调查显示,有37.7%的大妈投资金额占总资产比例超过一半,显示出较强的激进性。融360理财分析师发现,占比4.39%的,将全部资产用于投资的大妈,其投资的多为房地产和现货,这种投资会套牢大量的资产,过于激进冒险,一旦大跌,非常难以脱身。
“大妈”有极强的赌徒心理
大妈身上有众多明显的标签,其中一项就是:赌徒心理严重。初“狙击”华尔街重仓扫金,就是大妈投资行为情绪化的体现。雄厚的资金支撑着极强的赌徒心理,造就了大妈的激进本色。这种激进有时会带给她们丰厚的风险回报,可更多时候,却只是把她们变成了风险的牺牲品。
融360《维度》最新调查显示,在股市大震荡中,有55.84%的大妈赔了钱,其中27.9%损失惨重。另有6.49%资金至今仍套在股市中。
融360《维度》在与20不幸“割韭菜”的大妈们交谈时,发现她们对自己的遭遇各有总结,理由五花八门,涵盖人情、人脉、小道消息,天时、地利、宗教信仰,却唯独无人提及炒股常识和金融知识。
或许,正因她们缺乏扎实的金融功底,面对瞬息万变、涨跌如同过山车的股市时,只能求助于各种周边因素,以及类似玄学的心理力量。
盲从,抱团,贪小便宜
大妈们不愿去研究投资知识,更愿意花精力去挖掘熟人资源,认为只要和精通投资理财的人搞好关系,就等于掌握了一切她们听都没听过的金融本领。如果身边实在没有金融从业人士,大妈们就从公众人物身上找机会。
要么信熟人,要么信权威。亲历过共和国历史上人与人最不能互信的时期的大妈,却比谁都更乐于奉行“以人为本”。
大妈们相信人,更信人多力量大。所以每有投资行动,必呼朋引伴,把个人决策上升至群体行为。酷爱抱团的中国大妈,吃过大锅饭,跳着广场舞,受过“严打私心一闪念”的时代教育,习惯了在群体之中寻找安全感。
在大妈逻辑中,不可思议之处还有很多。譬如大妈一出手能投资几百万,却会纠结几百元的赠品。
融360理财分析师认为:中国大妈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成长起来,却随着时代巨变迅速拥有了大量财富。然而从没有人教过她们,应该怎样打理超出她们认知范围的一大笔钱。所以她们虽然成了土豪,还大多掌握家中财政大权,却对大额投资没有概念,只能求助于他人;相反,勤俭省下的几元钱、被赠送的几袋米、几桶油,则属于她们最熟悉的数额级别,承接了她们对于钱的全部热情。
骗子盯上“大妈”
极强的购买力、极差的财商,综合上述两点的部分中国大妈,成为骗子的.主攻人群、骗局的目标坑害者。
融360《维度》最新调查显示,超七成(71.05%)大妈在投资理财过程中被“坑”过,她们被骗的原因多样,近年来新涌现的P2P、邮币卡、现货投资、线下理财等领域,都有大妈不幸跳坑的身影。其中P2P和现货投资是大妈最易踩坑的两大类产品,占比分别达35.73%和17.4%。
融360理财分析师认为,P2P于近年兴起,曾一度处于蛮荒状态,骗局丛生,大妈对新型理财产品不甚熟悉,难免频频中招。而现货投资的原理和风险情况长期以来都复杂且不够透明,骗子们往往隐藏投资现货的风险,捏造极富吸引力的“利润”,很多大妈都因此受骗。
某比特币网站统计显示,总交易额大于1000万元人民币的贵宾用户中,40%为女性,其中又以中老年为多数,可见中国大妈开始混迹比特币江湖。一叶知秋,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很多连智能手机都不会操作的大妈们,卷入了真真假假的科技金融漩涡之中。骗子针对不少大妈“钱多人傻”的特征,为之量身定制骗局,卷钱无数,留下遍野哀鸿。
结语
中国肿瘤现状调查 篇7
一、文献回顾
21世纪以来, 关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文献大量增多。在众多相关文献中, 有关农村医疗、养老保险的文献最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也逐渐增强, 但相对于价格高昂的药费和医疗服务费, 学者们都注意到了农村居民往往存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在2003年之前, 相当多的学者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各个不同的角度, 论证了在我国农村迫切需要建立医疗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并思考了我国建立农村医疗保险的模式。杨哲等对广东省进行分析后发现, 农村居民医疗保健需求的增长明显滞后于经济及卫生资源的增长速度, 认为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势在必行。[2]有学者认为, 当时中国政府已有能力开展农村医疗保障, 只是要调整政府医疗卫生投入结构, 以农村居民的重大疾病保障为重点。[3]在对苏南农村传统合作医疗进行调查后, 林闽钢也同样认为政府对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的有效介入和积极支持, 是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关键。[4]王兰芳根据我国当时农村的实际情况及其医疗状况呈现的矛盾性, 提出了整改乡村医疗机构、开展社会医疗互助和鼓励商业保险等措施, 以满足农村居民多层次的医疗需求。[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之后, 相关学者更多地把学术注意力放在了新农合的运行效果上, 从不同的角度, 如袁辉从公平与合作视角和刘波、任旭从经济学、精算原理和风险管理理论等角度, [6][7]来研究制度是否达到了满足农村居民医疗需求的目标。
在分析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时, 学者们主要将其置于以下三个大的宏观历史背景之中:一是我国特别是农村地区老龄化背景。[8][9]二是结合本世纪我国政府以来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背景。[10][11]三是我国城乡流动加剧、农村空壳化这个大的前提, 如陈建兰。[12]为了更好地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 有学者还进行国际间的比较分析。陈桂华、毛翠英和张时玲分别对德国、日本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进行了分析;[13][14]余文静从文化差异这个角度分析了欧美和东亚国家队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借鉴意义。[15]更多的学者, 在自己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指出了农村养老存在的严峻问题, 提出了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不同思考。总之, 学者们都强调在加强政府主体作用的同时,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应该多元化、多支柱。
随着上世纪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学者们也关注到原依托于集体经济的农村贫困救济开始逐步陷入困境, 农村中出现的贫困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助。[16]本世纪我国开始试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后, 大量的研究围绕着农村低保的运行绩效、资金来源、公平性、如何更好地完善等展开。为了提高农村居民子女的教育水平, 逐步摆脱农村贫困, 政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和民间一起实施希望工程, 重点资助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居民子女的初级教育问题。本世纪以来, 各级政府加大了资助的力度, 开始逐步推广针对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学学杂费免除政策, 大大减轻了子女上学给家庭带来的负担。
从上述文献分析中, 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有关研究文献中, 除了医疗和养老之外, 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贫困救济和教育救助方面相对涉猎较少, 这不利于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进行全方位的理解。我国幅员辽阔, 各个农村地区差别很大, 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状况也有着较大的差距。在中国政府开始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发展城乡之际, 对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各个内容以及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现状做个比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
二、研究内容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2008年实施的全国综合社会调查。这次调查是一次包括农村居民在内的全国抽样性调查, 主要涉及居民的基本个人信息、家庭生活、经济活动、认同态度等。它采用了全国人口普查抽样框, 使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 最终共获得10151分有效问卷。根据研究的需要, 本文选取了居住在农村社区中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 得到4138份有效样本。其中男性农村居民为2001个, 占总数的48.4%;女性农村居民为2137, 占总数的51.6%, 年龄结构在18岁到69岁之间。
1.中国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整体状况研究
从表1可以看出, 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诸多内容中, 农村社区居民享受比例最多的是医疗保险, 享受的比例近40%。其次分别是养老保险和其子女的教育救助, 在接受调查者中享受到的比例分别为8.3%和5.4%。这就意味着90%以上的老年农村居民只能从家庭中得到一定的保障, 他们的衣食住行只能靠自己或家人供给。那些有子女上学的农村居民, 也基本上都是自己付费。农村社区居民而最低生活保障、贫困救助和救济以及其他福利, 农村居民中能够享受到的比例都很低, 都没有超过3%。当村民因某种原因陷入贫困, 只有非常少的人能从政府得到一定的帮助。
资料来源:本文所有数据均由作者根据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整理而得。下同。
2.不同户口类型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研究
注:***:P<0.001;**:P<0.01;*:P<0.05。下同。
分析表2中的数据, 可以发现, 农村居民的户口类别与他们是否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 经过卡方检验后在统计上最为明显相关。其中, 居住在农村社区中的非农业户口居民享受医疗保险的人数比例要比农业户口居民多得多, 其比例高出17%之多。非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比例也高出农业户口居民7个百分点。差距最为明显的是养老保险方面, 非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享受养老保险的比例远远高出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37%之多。也就是说, 那些拥有非农业户口的老年农村居民比那些没有非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从国家获得养老补助的机会要多得多。
在百分之五这个置信水平上, 农村居民的户口类别和他们子女是否教育补助、他们是否享受其他福利在统计上相关。值得注意的是, 农业户口居民的子女享受教育补助的比例高于那些非农业户口居民的子女。但非农业户口居民要比农业户口农村居民要容易获得其他福利补贴。在贫困补助或救济方面, 两种户口类型的居民中能够享受到的比例都很少, 在统计上没有差别。
3.不同地域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研究
如表3所示, 农村居民所处的区域类型和他们是否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及其子女是否享受教育补助在统计上显著相关。在医疗保险方面, 享受比例最高的是中国东部农村居民, 都分别高出中部或西部农村居民11%。也就是说, 一旦生病, 东部农村居民比西部或中部的农村居民更可能得到医疗补贴。至于养老保险方面, 享受比例按高低排序依次分别为东部农村居民、中部农村居民、西部农村居民。其中, 东部和西部农村居民之间差距最大, 达到了8%。在最低生活保障上, 在整体享受的比例都很低的情况下, 相对来说, 东部农村居民享受的比例仍然最高。西部农村居民一旦生活遇到困难, 能够从政府得到救济的可能性只有百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 在子女享受教育补助的比例上, 其顺序恰好相反, 最高的是西部农村居民, 高出东部农村居民整整一倍。在享受贫困补助或救济和其他福利上, 东、中、西部农村居民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差距, 即他们享受到的机会都差不多。
4.不同社区类型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研究
分析结果 (见表4) 发现, 农村居民所居住的社区类型和他们是否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及其子女是否享受教育补助在统计上显著相关。地处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在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的比例上要高出非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也就是说, 在人数相等的情况下, 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要比非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更多。尤其是在医疗保险上, 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享受的比例高出非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十一百分点。同时, 也该注意到, 山区或高原地区的农村居民, 他们的子女享受教育补助的机会在统计上比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的子女更多。在是否享受贫困救助或救济和其他福利方面, 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和非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差别。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从本次调查结果中, 可以发现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 远远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根本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在农村社区中, 能够享受到一定程度社会保障的居民很少, 就连享受比例最高的医疗保险, 其覆盖面还不到农村居民的40%。而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影响最为深远的养老保险, 能够享受到的农村居民还不到总数的百分之十。至于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其他内容, 农村居民享受到的那就更低了。
长期以来我国通过户口制度, 人为把居民分成两种: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并为此设计了两套完全不同的社会制度, 在社会保障方面尤其如此。很多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都主要是针对拥有城市户口的居民, 而广大的农业户口居民则被游离在制度之外。同样生活在农村社区, 相对来说, 那些拥有城市户口的农村居民在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及其他福利方面都更具有优势。只有在子女教育方面, 农村户口的居民更可能得到国家的照顾。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社会在分配制度。在我国社会保障还没有实现全国统筹之前, 各地经济水平不同。自改革开放以来, 东部地区无论城市还是农村, 凭改革开放政策的先发优势, 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都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这反映在社会保障制度上, 各地也有很大的差距。从上述中可以发现, 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在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方面, 在统计水平上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在子女教育方面, 贫困的中西部地区更容易得到国家的照顾。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同是农村, 但地理环境却差别很大。总的来说, 可以把我国农村社区分为平原地区和非平原地区。平原地区, 由于得到长期的开垦和具有良好的生产条件, 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场所, 因此, 平原地区农村相对山区或高原来说经济、社会条件具有更好的优势。研究也发现, 平原地区在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方面要比山区和高原地区建设得较为完善, 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享受到的可能性更高。和前面一样, 经济条件较差的山区或高原, 农村居民子女上学更容易得到国家的照顾和补贴。
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 中国逐渐形成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国政府逐渐开始统筹城乡发展, 逐步在农村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了解决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现象, 满足农村居民最迫切的需要, 中国政府于2003年在农村开始建设医疗保障体系, 即具有中国特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照有关文件, 中国预计在2010年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到整个农村, 所有农村居民都能享受到一定程度的医疗保险。研究结果发现, 和其他社会保障内容相比, 农村居民享受到的医疗保险比例要高得多。养老保险, 作为影响最为深远、最为重要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尤其是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中国农村, 其重要性尤为突出。在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了二十多年的背景下, 中国农村很多独子女的父母开始面临养老的问题。中国在2009年开始试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逐步把农村居民纳入养老保险体制之内。为了更好地配套农村医疗、养老保障的建设, 中国政府也开始加强了最低生活保障、贫困救济与补助、农村子女教育救助等方面的制度建设。
摘要:本文利用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中关于农村社区部分的调查数据, 分析了中国农村社区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研究表明, 目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医疗保险建设得最好, 但也只有不到40%的人能够享受到。另外, 养老保险、教育救助等内容在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中都存在着较大差异。
中国手机市场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篇8
关键词:移动通信;手机;市场;销售;品牌
1.引言
回顾我国移动电话2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令世人瞩目,中国的移动电话发展史是超常规、成倍数、跳跃式的发展史。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目前发布的报告显示,伴随着2011年第一季度我国再增加了3000万个手机用户,截止到3月底,中国手机用户已达8.89亿。根据该增长率推算,我国的手机用户总数在今年5月将突破9亿大关。我国即将成为世界上首个拥有9亿手机用户的国家。作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中国市场无疑蕴藏着巨大的商机。随着中国手机市场的飞速发展,国内外手机制造商之间的竞争日趋加剧。对这些手机制造商而言,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及时满足消费者需求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如何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以获取可持续性竞争优势。
2.中国手机市场分析
2.1中国手机市场品牌研究
1987年,广东正式开通了蜂窝式移动通信业务,从此我国开始进入移动通信时代,也标志着一个庞大的移动电话市场的开放。“城头变幻大王旗”,随着手机市场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日趋增加,中国手机市场的品牌格局发展至今已经有了极大的变化,从其发展情况来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2.1.1第一阶段:摩托罗拉一支独秀
1994、1995年之前,摩托罗拉借助在中国寻呼机市场的影响力,率先进入中国手机市场,在当时,中国引进的移动通讯设备几乎都是摩托罗拉的设备,这一时期,摩托罗拉在中国市场独领风骚,市场份额高达80%以上。
2.1.2第二阶段:摩托罗拉、爱立信和诺基亚三国演义
1996-2000年之间,手机市场一直是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三个品牌在竞争。爱立信和诺基亚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初,由于当时摩托罗拉占据市场主导,这两个品牌在品牌推广上另辟蹊径,避开了技术方面的竞争。爱立信通过明星代言,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了品牌知名度,甚至在1996-1997年间有一段时间内超过摩托罗拉成为第一品牌。而诺基亚在进入市场之初,品牌影响力不够,产品线不如摩托罗拉丰富,于是在推广中一直都注重塑造时尚有个性的品牌形象,推出的每款机型都为精品,在市场上几乎都可以成为主流机型。如诺基亚5110,在当时就以高档的手机产品、中档的手机价格,创造了一个手机神话,市场份额急剧上升,最终在1998-2000年之间后来居上,成为中国手机市场的大哥大。
2.1.3第三阶段:国外/国产手机群雄并起
从2001年以后,国产手机经过两年的准备,开始发起冲击。面对洋手机经过多年来的市场培育起来的种种壁垒,国产手机采取的策略,归纳起来主要体现为:以整体国产手机形象出发,通过明星代言在短时间内提升知名度,然后再结合自身的特点加以突破。如厦新的精品手机策略,TCL的宝石手机策略,波导的自建通路策略,等等。据市场销售监测,截至到2003年5月底,国产手机的市场销量已经占据50%。而西门子、阿尔卡特、飞利浦、三星、HTC、IPHONE等国际知名品牌也看中中国手机市场的潜力,逐渐加强在中国市场的拓展力度。
2.2中国手机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国手机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手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企业的利润增长点问题,以及供求矛盾问题成为制约中国手机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2.1散件进口激增,上游攻略急待开展
应该说,机型设计、渠道终端和成本低廉是国产手机竞争制胜的关键因素。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国产手机大量依赖进口成套散件组装。在机型设计方面,绝大多数国产手机机型来源于模仿,甚至是直接由日本、韩国等设计公司完成。在散件上依赖进口,在设计上没有开发优势,必然影响到国内手机产业链上游企业的发展,必然影响到国内企业的品牌信誉,必然影响到国产手机产品的质量,最终影响到中国手机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本地化配套率提高以及国内企业上游攻略的开展,成为中国手机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2.2.2售后服务压力过大
CCID调查显示,用户对于手机的维修效果、维修费用和维修方便性的重要度评分分别为94.2分、92.6分和88.8分,而对于这几项指标的满意度评分仅为68.6分、64.7分和64.9分,这意味着用户的需求和手机服务的现状之间存在着蛮大的差距,其根本原因在于手机市场急剧膨胀而售后服务体系发展相对滞后。手机企业尤其是以缺乏核心技术,以散件组装为主的企业为代表,为了提高市场份额,抢夺利润,不得不投入更多的精力开发多样化的产品,开拓多种分销渠道,而减少甚至忽略了售后服务的投入。
2.3国产手机现状及分析
国产品牌手机市场占有率虽然达到过51.3%,然而,国内手机厂商面临的形势却很严峻。产品质量、产业规模和生产技术实力已经很现实地成为摆在国产手机面前最大的难题。而一些专为国际手机品牌大规模代工生产的企业的加入,更使国产手机市场进入一个新的格局。外商投资企业继续加大对低端市场开拓力度,进一步压缩国产品牌手机的市场空间,国产品牌手机生产企业发展举步维艰。另外国内品牌手机生产企业仍面临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供应链不完善、国际市场开拓能力不强等问题,在出口方面还面临国际跨国公司在知识产权上的诉讼等不确定因素。
3.大学生手机市场调查及分析 3.1调查背景 学校是巨大的移动通信消费市场,特别是拥有很大消费自主权的大学生,具有较大的挖掘潜力。一向以时尚,充满活力的移动通信手机更是如此,移动网络供应商都在抢夺这块未来市场的大蛋糕。调查数据显示,高校大学生的移动通信消费市场巨大。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购买手机的越来越多,更换手机的频率也越来越快。因为大学生是对新生事物和新潮流反应最快的一个群体,因此,了解他们对手机的消费倾向及不同的需求和偏好是很有必要的,所以这次调查主要针对某高校在校大学生群体,通过面谈调研、滞留问卷调研、网上问卷调查等方式,针对手机的普及情况、用户消费特征、潜在消费趋势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调查,取得了较为全面的市场信息资料。
3.2调查内容与结果
本次调查按照简单随机抽样原则,实际发放问卷500余份,采访近百人,调查对象涉及各个专业各个年级的大学生,主要针对大学生购买手机的渠道、选择的因素、信息的来源、以及功能需求、价格承受能力等方面。
每月生活费:300元以下占8%,300-500元占42%,500-800元占44%,1000元以上占6%。
现拥有手机的占99%,无的占1%。
未来一年是否更换手机的各占50%。
购买渠道为:网上的为4%,品牌专卖店的为60%,卖场的为36%,超市的为1%。
购买手机所考虑的因素为:品牌为20%,质量为28%,价格为42%,功能为44%,款式为24%,服务为8%,流行因素为10%。
购买手机信息的来源:广告的占24%,亲友介绍的为64%,个人经验的为26%,社会公众传播的为34%,上网查询的为34%。
手机促销方式吸引消费者的情况为:购机赠话费的为28%,现场打折的为24%,赠送相关配件的为34%,抽奖活动的占2%。
消费者所希望的售后服务:半年包换的占24%,全年维修的占42%,旧机换新机的占42%,其他的占14%。
消费者所能接受的价格:1000以下的占24%,1000到1500占46%,1500到2000的占22%,2000以上的占8%。
在手机质量方面,持久耐用的为34%,信号灵敏的为42%,实用省电的为22%,辐射较低的占24%。
除了手机的基本功能外,消费者还希望的手机功能:摄像头的占48%,mp3的占66%,游戏的占44%,上网的占32%,彩信的占34%,即时翻译的占26%,录音的占24%,其他的占12%。
3.3重点分析
3.3.1情感因素对手机营销的影响
当年轻人们谈及手机的选择和使用时,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一个学设计专业的同学跟我们说“我的手机当时觉得挺好看的,现在觉得不好看了”。对于她来说,六个月使她从对手机的钟爱变成已经准备更换。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都渴望新款。一个年青人说他的手机该换了,因为太旧了,而不是因为不能使用了。此外,部分同学谈到选择手机时,主要考虑形状、大小、颜色和外观而不是功能,在这里个性最重要。
所以对手机设备及相关服务的设计者的启示是,应当更关注这一新兴技术的人文因素、年青人的新的身份认同,以及追求娱乐、造型和追求时尚的心理,打造外型设计独特、符合大学生审美情感的手机产品。
3.3.2智能化对手机营销的影响
智能手机的发展速度或许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料。2008年,当手机业受到金融危机冲击时,无论是拍照还是多媒体等种类的手机,都销量不振,只有智能手机在逆势增长,而且售价始终保持最高。市场研究机构GaRner的报告曾显示,2008年全球手机销量下滑4%,然而智能手机的销量却增长了20%以上。可以推断,智能手机的风靡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高端消费的升温,更是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体现。移动和互联网融合的发展趋势,注定了移动搜索将成为智能手机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大学生在习惯了传统PC网络的之后,移动网络无疑将带来颠覆性的革命以及更多的时尚元素和便捷。“无时无刻不网络”这就是网络达人的口号。可以遇见,智能手机将成为更多的大学生的不二选择。
4.策略与建议
避免与知名大品牌同质化竞争,建议目前市场上的二三流品牌可以通过细分群体,把自身品牌建立成为某个细分市场的购买标准,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某细分市场的代名词。如“技术型的”、“价廉物美型的”、“功能实用型的”,甚至如“电池耐用型的”、“接收信号强的”等等。
根据不同的消费者例如大学生的消费特征筛选出适合的机型,加强移动网络的相关技术和配套服务,以绿色环保、无时无刻不网络等特点为卖点,加大促销的力度,引导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促进手机的销量实现企业的利润目标。
进一步提高信息服务、通信服务,根据消费者的需要集成更多的相关功能模块,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多功能的优质服务。
加强手机销售渠道的建设,开通配套的通信服务,保障销售的顺利进行。
完善手机的售后服务,以更完善的服务吸引消费者对于手机的消费信赖。
【中国肿瘤现状调查】推荐阅读:
中国肿瘤现状和趋势08-29
中国农民生活现状调查08-18
中国糖尿病的现状调查05-25
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09-26
中国青年睡眠现状调查报告06-16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06-13
中国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现状调查研究10-16
小肠肿瘤10-14
肿瘤相关10-16
肿瘤成像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