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竞争策略(通用8篇)
医药行业竞争策略 篇1
药品行业(企业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一.医药行业特点的分析
1.医药行业属于防守型行业
从本质上讲,医药行业是与生命科学紧密相关的产业,因此,它不存在成熟期,是一个永远成长和发展的行业。在世界范围内,医药行业的发展速度一般高于其它行业,而且较少受经济危机影响,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从一个国家范围来看,由于医药产品具有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据测算,医疗保健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为137%,即收入每提高100元,医疗消费水平要增长137元),因此,国家经济良好时,个人收入增长将拉动个人药品需求增加;但在相反情况下,由于药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低,因此药品需求并不会有大幅度减少,这在国家经济不景气时表现得尤为明显。国际经验表明,由于医药行业受宏观基本面的影响较小,在国家经济处于不景气周期时,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一般要优于其他行业。2从产品市场角度来看,医药行业有以下特征:
(1)产品特异性强。有道是“对症下药”,大多数药品用途专一,事关健康和生命,丝毫不可混淆,药品种类繁多、各不相同,对药品市场的分析必须十分细致。
(2)需求弹性小,供应弹性大。健康人一般不会因药品价格下降而多吃药,病人一般也不会因药品价格上涨而拒绝消费,尤其是在公费医疗和保险必将普及的情况下,消费者一般不太注意药品的价格变化,但是药品价格对其供应的影响却很大,一般情况下调节着供应量使之与其需求相适应。
(3)独特的购买行为。对于绝大部分药品来说,其购买决定不是由消费者作出,而是由医疗机构作出的,其经销渠道不同于一般商品,一般消费者也不熟悉其所消费的药品。
2.高技术性
中药产业是高科技产业。包括生物技术在内的现代科学和手段已经并将广泛的应用于中药行业。如在药物剂型方面,透皮控释制剂、新复方制剂、释药器具和制剂设备新工艺的专利文献大量涌现,新剂型大大提高了药效;在药物开发方面,化学制药仍占主导地位,但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药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将是90年代制药业的重点;在医疗器械方面,该行业作为跨学科的综合性高技术产业,与计算机科学、图象处理、精密仪器、放射科学和人体科学等密切相关。因此,医药行业是科技含量最高的行业。
3.高收益性
医药行业的高投入、高技术含量的特点决定了其高附加值的特性。一种新药一旦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尽管前期投入巨大,但产生的收益也是巨额的。
据统计,一个成功的新药年销售额可以多达10—40亿美元;世界排名前10位的医药企业利润率都在30%左右;专利产品在专利有效期内由于能垄断该产品市场,因此,在受益期内能获得巨额垄断利润。
二 医药行业的类型
2011年1-9月中国医药行业分经济类型生产统计情况
三.江中药业市场竞争策略的分析
2011年为了巩固江中的市场,加之江中药业的总裁依然看好其市场潜力,力主将江中健胃消食片作为新增长点,承载起江中药业上台阶的艰巨任务。品牌定位
在发现助消化药市场存在巨大的空白后,研究人员立即与江中药业的专家们(销售人员、主力经销商)进行了详细的访谈,主要是从产品、渠道等各方面论证江中健胃消食片能否占据这个空白市场。在一一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成美向江中药业提出江中健胃消食片的品牌定位——“日常助消化用药”。
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江中健胃消食片的现有消费群集中在儿童与中老年,他们购买江中健胃消食片主要是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多发的“胃胀”、“食欲不振”症状。显然,定位在“日常助消化用药”完全吻合这些现有顾客的认识和需求,并能有效巩固江中健胃消食片原有的市场份额。
报告同时指出,鉴于“日常助消化用药”定位的第一步是针对酵母片、乳酶生等产品要市场份额,而这些没有品牌,仅靠低价渗透的产品,除了在省会城市有一定的市场外,二、三线城市才是他们的主要销售来源。加之武汉健民也在二、三线城市对江中药业形成了冲击,因此,江中药业实施的 “渠道扫荡战”的结果,不仅仅对江中健胃消食片即时销售产生影响,还将直接影响这一战略的实施,应务必确保成功 定位广告
确立了“日常助消化用药”的品牌定位,就明确了营销推广的方向,也确立了广告的标准,所有的传播活动就都有了评估的标准,所有的营销努力都将遵循这一标准,从而确保每一次的推广在促进销售的同时,都对品牌价值(定位)进行积累。
由于本身避开了和吗丁啉等竞争,面对的是需求未被满足的空白市场,广告只需反复告知消费者,江中健
胃消食片是什么,它能起什么作用,就能不断吸引消费者尝试和购买,从而开拓这个品类市场。成美为江中健胃消食片制定了广告语“胃胀腹胀,不消化,用江中牌健胃消食片”。传播上尽量凸现江中健胃消食片作为“日常用药、小药”,广告风格则相对轻松、生活化,而不采用药品广告中常用的恐怖或权威认证式的诉求。
在推广力度上,江中药业深知,仅有一个好产品与好定位是不够的,一定要把这个产品所代表的概念或价值构筑在消费者的心智中,才会完成“惊险的一跳”,实现商业价值。而且竞争对手也在寻找利润增长来源,自然不会坐视江中慢慢去开拓独享市场。——万燕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个向市场推出VCD的,然而,最终获利最大、成为行业第一的却是第一个进入消费者心智的爱多和步步高。所以江中健胃消食片需要采用狂风暴雨式推广,迅速进入消费者心智。积极防御
2003年,山东宏济堂的神方小儿消食片尝试走出山东,在中央台投入广告,其广告明显针对江中健胃消食片市场而来,广告主张“孩子不吃饭,儿童要用小儿消食片”——其细分江中健胃消食片市场的企图十分明显。江中药业的监测系统随即发现了这一情况,并立即从央视索福瑞取得了其相关的广告投放数据,由于神方小儿消食片在山东省具备较强实力,是江中药业一直密切关注的品牌之一,在成美的协助下,江中药业迅速制订并实施了反击方案,一方面在其山东大本营、安徽等其已上市的个别省份进行大规模、长时间的江中健胃消食片的“买赠”活动,打压其销量;另一方面在这几个省市加大江中健胃消食片广告(儿童片)推广力度,电视广告投放量增加3倍……未待江中药业全面出击,神方小儿消食片很快便偃旗息鼓了。今日的江中药业,正逐步成为中国日常助消化用药市场的主宰。江中健胃消食片的成功,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在专业公司的帮助下,以定位理论为指导,对助消化药市场进行了全面客观评估,从而彻底厘清了“助消化药”、“胃药”——特别是吗丁啉在消费者心智中的认知,最终确立了与强大竞争对手吗丁啉完全差异化的品牌定位——日常助消化用药,并通过诉求准确的定位广告迅速、大力度传播出去。
由此可见,一个品牌如果要在市场上取得根本性胜利,其关键所在就是其品牌定位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关于这一点,我们再次引用菲利普·科特勒的原话:“解决定位问题能帮助公司解决营销组合的问题。营销组合(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从本质上来讲是定位战略战术运用的结果。”。
医药行业竞争策略 篇2
总体看, 十多年来, 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有较大提升, 但综合竞争力还不强, 同国际知名银行相比, 还有很大差距。1998年我国的金融体系竞争力排名为42位, 反映了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的国际差距, 经过10多年来以注资为主的财务重组、股份制改革、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等一系列改革之后, 现在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有较大提升, 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全球银行1000家排行榜, 我国三家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已经跻身世界前十位, 但不能盲目乐观, 目前驻京开办业务的34家中外银行排名, 前12位均被外资银行占据。外资银行在同业竞争中, 显示出很强的竞争力。
目前, 我国银行业综合竞争力还不强, 与国际知名银行仍有很大差距, 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以来, 与外资银行在国内市场上展开正面交锋的激烈竞争;但是全球金融大变革也给我国银行业进军国际市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我国的银行业如何迎难而上, 迎接挑战, 抓住这次重新洗牌的机会在新的国际金融格局中搏得一席之地,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银行, 培育与经济发展相符合、与经济地位相匹配的金融体系, 是我国银行业努力奋斗, 力争实现的发展目标。
二、我国银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策略
1. 金融服务必须回归实体经济。
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之一是, 一些金融创新脱离了实体经济的轨道。一些金融衍生品变成了追逐高额回报的投机工具。银行背弃了自身的职能定位和责任, 为追逐更多的利润, 向不合适的客户发放了不合适的贷款, 制造出了次贷危机的初级产品, 并转手卖出。在利润的驱使下, 投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对这些产品的包装和多次证券化, 把这些带有天然缺陷的劣质债券销售到世界各地, 使更多的不明机构和个人成为最终持有者。银行不是通过自身的服务, 帮助客户有效识别和管理风险, 而是为了追逐高额利润分散自身的分险, 将不合格的产品用欺诈的方式广泛地卖与众多投资者。
按照金融服务要回归实体经济的原则, 金融机构不应该出售也不应该购买无法了解基础产品的衍生产品。经过多次复杂衍生后, 各级投资者已经看不到基础产品了, 难以确定其风险点。因此, 应该限制金融衍生产品多次衍生, 防止过度投机。
借贷危机的根源是实业和实体经济空心化, 我国经济低成本时代基本结束, 原材料价格上涨, 工人工资大幅度上升, 环境成本上升, 汇率变化, 使实业处在微利和无利状态。许多人不安心做实业, 有的企业搞“短贷长用”, 有的企业从实业上取得的贷款投向“高利润”行业, 如金融 (股市、建担保公司) 、房地产、矿产行业, 困在股市、陷在楼市, 死在“短贷长用”, 产生资金链断裂势在必然。加上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缺失, 企业负责人选择“跑路”, 从而产生借贷风波。
从温州经济困局可以看到, 传统经济模式不堪一击, 低技术含量, 低附加值, 产品处在价值链低端, 生产成本等于或高于企业利润, 成本效应大于利润效应, 企业处在微利或无利甚至亏损状态, 企业困难面高达60%, 企业生存发展出现重大问题。所以, 温州金改实质在于引导民间资本流向实体经济, 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 避免产业空心化, 这是温州金融改革应承担的重要职责。
以中小微企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已经到了瓶颈期, 融资难是绝大多数中小微企业的主要问题, 融资成为当下解决众多问题的症结所在。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有制度因素, 也有企业家自身因素, 应该鼓励放开市场限制, 开放民间金融, 使其阳光化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引导金融业为企业正常运行提供资金, 为企业技术改造, 设备更新、扩大再生产服务。金融只有依托实体经济, 金融与企业才能互相推动, 实现共同发展。金融只有扎根“实业”, 才是最安全最可靠的保障。
2. 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2007年底, 外资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占到2.4%的市场份额, 外资银行从2.4%的高端客户身上已经轻松拿走了国内银行业将近10%的利润份额。这个数字足以震动银行界。这就是经济学的“二八定律”, 即20%的高端客户创造银行业80%的利润, 是外资银行实施的“集中高端客户”的战略结果。外资银行在我国的收入和利润模式与中资银行没有多大区别, 也就是说外资银行在我国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传统业务, 这点与中资银行并无明显差别。在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外资银行有比中资银行更优惠的贷款价格的情况下, 只能推测出另一个原因, 就是外资银行提供的更加快捷、高效和人性化的服务。面对客户的多种选择, 中资银行在国内“非我莫属”的时代已经结束, 现在需要主动开发客户和维护客户;在国际金融市场, 我国银行面对的是享受国际知名银行高品质服务的发达国家的顾客, 他们通过客观地感受和评价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别和优劣, 从而决定自己的选择。所以, 我国的银行业需要切实提升创新能力, 丰富产品品种, 满足顾客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彻底转变服务理念, 提供更高质量的全方位的服务。在国际竞争中, 质量就是品牌, 银行业也不例外。
3. 改革人才选拔、使用、考核、激励机制。
资金、信息与人才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大核心要素, 人才是金融业竞争取胜的根本, 不管是金融产品和金融创新服务, 或是优质高效的柜台服务, 人才就是打响品牌最有力的武器。建立明确的业绩考核和评价体系, 准确衡量决策机构、管理人员以及员工个人对于银行所做的贡献, 在科学、准确衡量业绩的基础上, 改变原有的基数分配、按人员分配以及按级别分配的做法, 推进隐性福利货币化, 根据业绩和贡献进行激励。
借鉴国外银行公司治理的先进经验, 采取多种方式增加银行工作人员的收益。核心人才多为进取型人才, 自我实现愿望强烈, 偏好宽松自由的工作空间, 勇于承担责任, 追求卓越。因此, 对核心人才的激励不能仅施单一的薪酬激励, 要辅以能够体现人才创新精神的绩效激励。
以素质投资为要点, 突出培训激励, 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导向。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更新速度加快, 核心人才要特别注重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良好的教育培训, 既是给人才充电, 也是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本的重要手段。
4. 加强金融监管, 全面防范金融风险。
美国次贷危机的一个重要教训是放松金融监管。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的监管者相信市场参与者的自律能力, 监管当局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的杠杆比率缺乏有效地控制, 导致衍生产品很高标杆比率。美国通常为30倍, 欧洲高达50倍, 特别是监管当局对大型金融机构缺乏有效风险监控, 这是金融危机产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因此, 我国未来的金融发展要建立在严格的金融监管之上, 有效杜绝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王满, 于润.全面开放后中外银行竞争态势的比较分析[J].经济与管理, 2007 (8)
[2].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外资银行在中国【j】.新金融, 2007 (7)
医药行业竞争策略 篇3
[关键词] 竞争态势 发展策略 果汁饮料
一、我国饮料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这些年我国饮料工业增长快速,截至2005年底我国饮料总产量为3380.4万吨,企业总数3332家,资产总额3381.82亿元,销售收入3036.4亿元,利润总额217.3亿元。不难发现,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中国饮料市场呈现持续的繁荣景象。
尽管如此,中国饮料市场的发展状况与国外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世界软饮料人均消费水平为54L/a,而我国仅为22.4 L/a,特别是我国果汁饮料人均消费仅为1.5kg/a,与世界人均消费7kg/a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饮料市场发展空间还很巨大。尤其是履行加入WTO承诺带来的国内市场的全面开放,国内外饮料企业纷纷抢占中国饮料市场。预计今后几年,中国的饮料总产量仍将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长,估计到2010年将到达4000万吨以上。
二、果汁饮料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1.当前中国果汁饮料市场竞争特点
(1)果汁饮料市场呈现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据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到2005年,果汁饮料市场渗透率达36.5%,居饮料行业第四位。同年底,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中心对全国重点大型零售商场果汁饮品销售统计,以市场综合占有率为依据,排名前三的依次为统一、汇源、康师傅。根据波士顿顾问公司提出的“三四律”的规则:在一个稳定的竞争市场中,有影响力的竞争者数量绝不会超过三个。其中,最有实力的竞争者的市场分额又不会超过最小者的四倍。
(2)企业品牌形象建设难度大,广告边际效应递减。随着果汁饮料商家和饮料种类的繁多,广告邊际效应递减,消费逐渐趋于理性。消费者选择范围大,品牌忠诚度较低。企业需要在品牌运作及市场推广上整合丰富的营销手段传播自身品牌价值,提高品牌忠诚度。
2.果汁饮料市场的竞争态势
20世纪80年代,国内就陆续出现过果汁饮料品牌,但大多由于市场培育及自身经营等方面的不足而退出市场,或是局限在某个区域市场内,基本没有力量发动全国的市场攻势。直到2001年统一推出PET包装的“鲜橙多”取得成功后,可口可乐、康师傅、养生堂等国内外品牌纷纷跟进,呈现多家品牌抢占果汁饮料市场的竞争格局。
(1)整体竞争格局分析
①三股竞争力量相互牵制。第一是以“统一”和“康师傅”为代表的台资企业,在包装和口味上创新,配合较长的产品线;第二是汇源、养生堂等国内的知名企业,其优势在于具有地理优势和较高信誉度;第三是诸如从单一业务经营领域走向多元化经营领域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跨国公司。
②细分市场各自为王。果汁饮料市场的竞争体现在不同的细分子市场,第一类是果汁含量仅为5%~10%的低浓度果汁饮料。在这一阵营内,以统一“鲜橙多”、康师傅“鲜的每日C”为代表,这两者在细分市场上占据的份额较高,儿童果汁饮料细分市场则以可口可乐公司出品的“酷儿”为主。另一类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果汁浓度约30%的复合果汁市场,主要代表有屈臣氏的 “果汁先生”和养生堂的“农夫果园”,这类产品以其新颖的产品特征受到追求时尚的年轻人追捧。
(2)细分市场竞争分析
①不同品牌具有不同细分市场结构。由于产品的特点和市场定位不同,各品牌的饮用者各具特色。这说明果汁饮料产品市场跟目标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年龄、产品特征等不同诉求有很大关系。
②消费呈现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果汁饮料消费区域差异性显著,南北方由于地理、口味、消费习惯的差异,各自选择的消费品牌不同。例如,生产基地在深圳的维他果汁饮料的投放比例大都集中在广州和深圳地区。在植物蛋白饮料中,“露露”的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北方,南方更多人喜爱椰树牌椰汁。
三、果汁饮料企业的发展策略分析
针对上述果汁饮料市场竞争态势的分析,笔者认为取得显著成绩的企业竞争优势主要显现在品牌建设、资本运作等发展策略的成功运用上。
1.品牌建设
当今企业的竞争早已从产品的竞争上升到企业形象的竞争,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战略成功的关键。成功品牌的建立是体现企业形象的有力表现,果汁饮料市场中企业的成功不单单是产品的营销,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的体现,以及品牌文化创造和传播的过程。
“统一鲜橙多,多喝多漂亮”成功把目标消费群体定位在追求健康与漂亮心理的年轻时尚女性。除了有效地利用大众媒体进行品牌传播外,更重要是把“鲜橙多”的品牌文化带进目标消费者心中,在品牌建设中强调品牌延伸,紧随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心理,快速推出相关饮品。从长远来看,统一追求的是以自己的一套文化与主张来保持品牌持久的竞争力,并且让消费者认同公司的品牌理念,这是企业成熟发展的一种表现,也是企业打造品牌的核心。
品牌建设的局限性:品牌建设在一个企业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一个成功的品牌可以为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培育无数忠实的消费者。果汁饮料起步较晚,在果汁饮料市场上品牌建设的最大局限性在于市场上没有一个绝对优势品牌。另外目前市场上饮料种类繁多,消费者有更多选择,这也给果汁企业品牌建设造成困难。“两乐”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沉淀发展起来的品牌,然后凭借雄厚的品牌优势走多元化经营路线。而对于统一、康师傅等企业来说果汁饮料只是其一个细分领域,消费者难以在整体上形成一种品牌认知。从事专业化果汁生产的汇源,其品牌建设在国人心中是比较成功的,但其困境在于像百事可乐收购的康纳等国际专业化果汁品牌也悄然进入中国市场,汇源如何巩固、强化自身品牌来抗衡外来企业,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是其值得思考的。
2.资本运作
资本经营是以资本效益为核心的经营活动,为了实现资本经营效应最大化,现代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考虑现实环境的变化以及经营战略的调整,精心选择有效的资本运作方式,运用股票上市、并购、联合、重组、参股控股等方法,促使现代企业资本经营活动步入良性循环。有效的资本运作可以使得企业短时间内做大做强、提高自身国际竞争能力,这些对于当今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2004年1月,朝日啤酒株式会社和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联合宣布与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结成战略联盟。随后2005年,汇源集团分拆其果汁产品业务,统一集团斥资3030万美元,双方共同组建合资公司“中国汇源果汁控股”。业界这两次大的资本运作,传递的信号值得关注,说明了有实力的企业将在果汁饮料市场上进行更深入的市场开拓与发展。
资本运作的局限性:在资本运作过程中,合作双方在技术、信息管理、企业理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与矛盾应该如何调和是众多企业需要思考的。伴随高昂的资金投入、巨大的风险,资本运作可以给企业带来怎样的价值很难界定,如果资本运作操作不当,带给企业则不是价值最大化,而是一场灾难。
四、结语
果汁饮料市场正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为果汁饮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良性的竞争是促进果汁饮料市场持续发展的动力,果汁饮料企业要善于把握机会,在竞争中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以及对市场竞争态势合理分析,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行业经济概况[J].中国经济景气日报,2006,71(02):112~114
[2]汤天曙:中国食品学报2004年的中国饮料工业[J].中国食品学报,2005(增刊):67~71
[3]张金泽文剑曾明等:2008奥运会对我国饮料市场的影响[J].饮料研究,2005,31(5):120
[4]周妮江胜霍美丽:果饮热潮—— NO.4 登陆[J].品牌与营销,2006,(38):27
[5]薛冰:全国重点大型零售商场十二月销售排行榜 果汁饮料[J].质量报告专刊,2006,(03):38
[6]陈凌云:世界上最有效的营销法则[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5,99
医药行业竞争策略 篇4
报告名称:2014-2018年中国建材行业竞争格局与投资策略分析报告报告编号:309514
联系电话:010-62665210 62664210(传真)
Email:service@cninfo360.com
报告链接:客户服务:本报告免费提供后续一年的数据更新服务
温馨提示:如需购买报告英文、日文等版本,请向客服咨询
正文目录
第一章建材的行业界定1
第一节建材的定义1
第二节建材的行业发展历程2
第三节建材的分类3
第四节建材的特性4
第二章2014-2018年中国建材的行业发展环境分析6
第一节2014-2018年中国经济环境分析6
一、宏观经济6
二、工业形势9
三、固定资产投资11
第二节2014-2018年中国建材的行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一、行业政策影响分析13
二、相关行业标准分析15
第三节2014-2018年中国建材的行业发展技术环境分析
一、技术发展概况17
二、技术发展趋势分析19
第四节“十二五”规划相关解读21
第三章2014年中国建材的发展现状分析23
第一节我国建材行业发展现状23
一、建材性能分析23
二、建材应用分析24
第二节中国建材产品技术发展现状27
一、建材工艺发展现状27
二、建材行业技术的更新28
第三节中国建材行业存在的问题31
一、建材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31
二、建材发展的市场空间分析32
第四节行业发展相关政策35
第四章2014年中国建材的行业发展概况37
第一节2014年中国建材的行业发展态势分析37
第二节2014年中国建材的行业发展特点分析38
第三节2014年中国建材的行业市场供需分析39
第五章我国建材行业国家发展规划及产业政策41 13 17
第一节建材产业发展规划41
一、产业规划的目标41
二、产业规划带来的环境效益43
三、产业规划的能源效益44
四、产业规划的社会效益46
第二节国家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政策分析50
第三节国家对建材产业的政策51
第四节我国规划将实施的建材措施及政策52
第六章建材的行业市场竞争策略分析54
第一节行业竞争结构分析54
第二节建材的市场竞争策略分析55
一、建材的市场增长潜力分析55
二、建材的产品竞争策略分析56
三、典型企业产品竞争策略分析58
第三节建材的企业竞争策略分析62
一、2014-2018年我国建材的市场竞争趋势6
2二、2014-2018年建材的行业竞争格局展望6
5三、2014-2018年建材的行业竞争策略分析67
第七章2014年中国建材行业重点企业运营财务数据分析
第一节A公司70
一、企业概况70
二、企业财务情况分析73
三、企业发展能力深度分析75
第二节B公司77
一、企业概况77
二、企业财务情况分析79
三、企业发展能力深度分析80
第三节C公司83
一、企业概况83
二、企业财务情况分析84
三、企业发展能力深度分析86
第四节D公司90
一、企业概况90
二、企业财务情况分析93
三、企业发展能力深度分析95
第五节E公司97
一、企业概况97
二、企业财务情况分析99
三、企业发展能力深度分析100
第八章建材的行业投资与发展前景分析104
第一节2014年建材的行业投资情况分析10
4一、2014年总体投资结构104
二、2014年投资规模情况106
三、2014年投资增速情况109
四、2014年分地区投资分析111 70
内容。第二节建材的行业投资机会分析11
3一、建材的投资项目分析11
3二、可以投资的建材的模式11
5三、2014年建材的投资机会116
四、2014年建材的投资新方向118第三节建材的行业发展前景分析12
2一、殴债危机下建材的市场的发展前景12
2二、2014年建材的市场面临的发展商机125 第九章建材的上游原材料供应状况分析129第一节主要原材料129第二节主要原材料价格及供应情况130第三节2014-2018年主要原材料未来价格及供应情况预测131 第十章2014-2018年中国建材的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133第一节2014-2018年中国建材的行业发展预测分析13
3一、未来建材的发展分析13
3二、未来建材的行业技术开发方向13
5三、总体行业“十二五”整体规划及预测136第二节2014-2018年中国建材的行业市场前景分析139 第十一章2014-2018年建材的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分析141第一节当前建材的存在的问题141第二节建材的未来发展预测分析1
42一、中国建材的发展方向分析1
42二、2014-2018年中国建材的行业发展规模14
5三、2014-2018年中国建材的行业发展趋势预测147第三节2014-2018年中国建材的行业投资风险分析149
一、市场竞争风险149
二、原材料压力风险分析1
51三、技术风险分析1
52四、政策和体制风险1
医药行业竞争策略 篇5
报告名称:2014-2018年中国快捷酒店行业竞争态势研究与营销策略分析报告报告编号:30952
5联系电话:010-62665210 62664210(传真)
Email:service@cninfo360.com
报告链接:客户服务:本报告免费提供后续一年的数据更新服务
温馨提示:如需购买报告英文、日文等版本,请向客服咨询
516
正文目录第一部分经济型酒店行业概述第一章2010-2014年中国经济型酒店行业界定及产业链发展状况2第一节中国经济型酒店行业简介
2一、经济型酒店行业的界定及分类
2二、经济型酒店行业的特征
5三、经济型酒店行业产业链分析7第二节2010-2014年经济型酒店相关政策发展的影响展望9
一、宾馆服务行业相关政策的影响展望9
二、旅游业、居民收入等相关政策的影响展望11第二部分全球经济型酒店行业发展现状第二章2010-2014年世界经济型酒店连锁产业发展现状15第一节2010-2014年全球经济型酒店连锁行业发展过程及特征分析第二节2010-2014年全球经济型酒店连锁行业市场需求趋势分析第三节2010-2014年全球经济型酒店连锁行业竞争格局分析17第四节2010-2014年全球酒店连锁行业竞争集中度分析18第五节2010-2014年全球酒店连锁行业地区竞争格局分析19
一、欧洲19
二、北美20
三、大洋洲2
2四、亚洲25第三部分中国经济型酒店行业运行态势分析 第三章2010-2014年中国经济型酒店连锁产业投资政策环境分析30第一节宏观经济发展对酒店连锁行业的影响30
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居民收入增长较快30
二、中国旅游市场直接刺激了酒店业的发展3
3三、国内外资本纷纷加入酒店连锁业3
5四、经济型酒店迅速成长36
五、经济型酒店连锁发展是必然趋势38第二节产业政策调整对酒店连锁行业的影响
42一、中国酒店业体制现状
42二、两套基本隔离的酒店行业管理体制4
567
117
四、经济型酒店的产权问题48
五、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出台50 第四章2010-2019年中国经济型酒店连锁行业的现状分析55第一节中国酒店连锁产业现状分析-5
5一、2010-2014年经济型酒店连锁产业现状分析5
5二、2010-2014年经济型酒店连锁产业发展模式分析56
三、2015-2019年经济型酒店连锁发展机遇分析58第二节中国酒店连锁市场竞争现状分析6
2一、2010-2014年酒店连锁行业的地区结构6
2二、2010-2014年酒店连锁行业集中度分析6
5三、2015-2019年酒店连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及需求规模预测第四部分经济型酒店行业兼并重组现状及趋势分析 第五章2015-2019年中国经济型酒店连锁行业兼并重组现状分析71第一节中国经济型酒店连锁行业兼并重组背景分析7
1一、行业规模快速扩张7
1二、同质化竞争日益严重72第二节中国经济型酒店连锁行业兼并重组现状分析75第三节中国经济型酒店连锁企业兼并案例分析76第四节中国经济型酒店连锁行业兼并重组趋势分析77 第六章2015-2019年中国经济型酒店连锁行业兼并重组的障碍分析79第一节资金障碍79第二节渠道障碍80第三节整合障碍81第四节政策障碍-82 第七章国外经济型酒店连锁行业兼并重组案例分析84第一节迪拜公司收购英国旅游饭店公司8
4一、兼并重组背景与核心价值分析8
4二、兼并重组过程分析与兼并重组方案分析86
三、整合后发展战略分析89第二节三富豪收购加拿大四季酒店9
2一、兼并重组背景与核心价值分析9
2二、兼并重组过程分析与兼并重组方案分析9
4三、整合后发展战略分析-97第三节凯悦收购连锁酒店AmeriSuites-100
一、兼并重组背景与核心价值分析100
二、兼并重组过程分析与兼并重组方案分析10
2三、整合后发展战略分析105第四节喜达屋并购艾美108
一、兼并重组背景与核心价值分析108
二、兼并重组过程分析与兼并重组方案分析110
三、整合后发展战略分析113 第八章2015-2019年外资经济型酒店连锁企业在中国的兼并重组趋势分析
一、投资特点117
二、投资区域119
三、市场表现120
四、投资产品结构12
2五、投资趋势125第二节速8酒店128
一、速8酒店在中国投资现状分析128
二、速8酒店核心竞争力分析130
三、速8酒店兼并重组趋势与可能性分析133第三节法国雅高集团宜必思酒店136
一、法国雅高集团在中国投资情况136
二、法国雅高集团核心竞争力分析-138
三、法国雅高集团兼并重组趋势与可能性分析141第四节格林豪泰14
4一、格林豪泰在中国投资现状分析14
4二、格林豪泰核心竞争力分析146
三、格林豪泰兼并重组趋势与可能性分析149第五节快捷假日酒店1
52一、快捷假日酒店在中国投资现状分析1
52二、快捷假日酒店核心竞争力分析1
54三、快捷假日酒店兼并重组趋势与可能性分析157第六节新加坡雅诗阁集团160
一、雅诗阁集团在中国投资现状分析160
二、雅诗阁集团核心竞争力分析16
2三、雅诗阁集团兼并重组趋势与可能性分析165第五部分经济型酒店行业优势企业经营及财务分析 第九章中国酒店连锁企业经营及财务分析170第一节如家酒店170
一、酒店基本状况170
二、网络布局-17
3三、酒店核心竞争力分析175第二节锦江之星酒店连锁177
一、酒店基本状况177
二、网络布局179
三、酒店核心竞争力分析180第三节粤海之星18
3一、酒店基本状况18
3二、网络布局18
4三、酒店核心竞争力分析186第四节莫泰168酒店连锁190
一、酒店基本状况190
二、网络布局19
3三、酒店核心竞争力分析195第五节新宇之星酒店连锁197
二、网络布局199
三、酒店核心竞争力分析200第六节南昌永生现代宾馆20
3一、酒店基本状况20
3二、网络布局20
4三、酒店核心竞争力分析206第七节7天酒店连锁210
一、酒店基本状况210
二、网络布局21
3三、酒店核心竞争力分析215第八节河南中州快捷酒店217
一、酒店基本状况217
二、网络布局219
三、酒店核心竞争力分析220
四、发展战略与发展模式22
2五、酒店兼并重组趋势与可能性分析225第九节汉庭酒店228
一、酒店基本状况-228
二、网络布局230
三、酒店核心竞争力分析233第六部分2010-2019年经济型酒店行业投资环境及投资建议 第十章2014-2019年相关行业发展对经济型酒店的影响分析238第一节中国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型酒店的影响分析238
一、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238
二、殴债危机下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展望2
41三、中国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型酒店的影响分析2
43四、商务和公务旅游对经济型酒店的影响24
4五、大众观光、休闲和度假旅游对经济型酒店的影响246第二节中国会展业发展对经济型酒店的影响分析250
一、中国会展业发展状况分析250
二、会展经济及其主要功能2
53三、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25
5四、会展业的发展对经济型酒店的影响256
五、会展与酒店业的互动发展258
六、会展对经济型酒店的促进261第三节餐饮业发展对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影响分析26
4一、2014年中国餐饮业现状分析26
4二、2015-2019年中国餐饮市场预测266
三、餐饮业与经济型酒店的联动269 第十一章2015-2019年经济型酒店投资机会与风险展望273第一节2015-2019年经济型酒店行业投资机会27
3一、2015-2019年经济型酒店需求增长的投资机会27
3二、2015-2019年经济型酒店对各类资本的投资机会27
5三、2015-2019年经济型酒店品牌衍生的投资机会276
内容。第二节2015-2019年经济型酒店行业投资风险展望279
一、其它类型酒店宾馆等的替代风险279
二、利润率较低带来的盈利压力较大的风险280
三、宏观经济波动导致的旅游人数下降产生的传导风险28
2四、定位相同的同类快捷酒店品牌之间的竞争风险28
5五、连锁规模较小的经济型酒店的成本压力风险287
医药行业竞争策略 篇6
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煤炭产业不断进行调整和多方面的重组与变革,中国煤炭行业无论在国家层次、产业层次还是企业层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距离。随着工业的增长,21世纪世界对能源的需求将大幅度提高,世界一次能源的76%仍然来自化石燃料,其中煤炭占23%,煤炭作为世界上最丰富的化石能源,担当了从石油萎缩到即将到来的核能时代的桥梁作用。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煤炭储量国,第一大煤炭生产国,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中,如何广泛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良性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是摆在煤炭产业界的重要问题。因此,对煤炭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煤炭产业竞争力评价的理论依据:
企业的中心问题是对付竞争,而如何对付竞争需要对企业所处的行业进行结构分析。根据波特的理论,特定产业的竞争性质可由如下五种力量决定。各个产业的竞争程度有很大的不同,五种力量共同决定行业的竞争强度和获利能力。
二、中国煤炭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1.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供方主要通过其提高投入要素价格与降低单位价值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产品竞争力。供方力量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所提供给买主的是什么投入要素,当供方所提供的投入
1要素其价值构成了买主产品总成本的较大比例、对买主产品生产过程非常重要、或者严重影响买主产品的质量时,供方对于买主的潜在讨价还价力量就大大增强。一般来说,满足如下条件的供方集团会具有比较强大的讨价还价力量:
-供方行业为一些具有比较稳固市场地位而不受市场剧烈竞争困挠的企业所控制,其产品的买主很多,以致于每一单个买主都不可能成为供方的重要客户。
-供方各企业的产品各具有一定特色,以致于买主难以转换或转换成本太高,或者很难找到可与供方企业产品相竞争的替代品。
-供方能够方便地实行前向联合或一体化,而买主难以进行后向联合或一体化。
2.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购买者主要通过其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说,满足如下条件的购买者可能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力量:
-购买者的总数较少,而每个购买者的购买量较大,占了卖方销售量的很大比例。
-卖方行业由大量相对来说规模较小的企业所组成。
-购买者所购买的基本上是一种标准化产品,同时向多个卖主购买产品在经济上也完全可行。
-购买者有能力实现后向一体化,而卖主不可能前向一体化。3.新
3.进入者的威胁
新进入者在给行业带来新生产能力、新资源的同时,将希望在已被现有企业瓜分完毕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这就有可能会与现有企业发生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的竞争,最终导致行业中现有企业盈利水平降低,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危及这些企业的生存。竞争性进入威胁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这就是进入新领域的障碍大小与预期现有企业对于进入者的反应情况。
进入障碍主要包括规模经济、产品差异、资本需要、转换成本、销售渠道开拓、政府行为与政策(如国家综合平衡统一建设的石化企业)、不受规模支配的成本劣势(如商业秘密、产供销关系、学习与经验曲线效应等)、自然资源(如冶金业对矿产的拥有)、地理环境(如造船厂只能建在海滨城市)等方面,这其中有些障碍是很难借助复制或仿造的方式来突破的。预期现有企业对进入者的反应情况,主要是采取报复行动的可能性大小,则取决于有关厂商的财力情况、报复记录、固定资产规模、行业增长速度等。总之,新企业进入一个行业的可能性大小,取决于进入者主观估计进入所能带来的潜在利益、所需花费的代价与所要承担的风险这三者的相对大小情况。
4.替代品的威胁
两个处于同行业或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可能会由于所生产的产品是互为替代品,从而在它们之间产生相互竞争行为,这种源自于替代品的竞争会以各种形式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首先,现有企业产品售价以及获利潜力的提高,将由于存在着能被用户方便接受的替代品而受到限制;第二,由于替代品生产者的侵入,使得现有企
业必须提高产品质量、或者通过降低成本来降低售价、或者使其产品具有特色,否则其销量与利润增长的目标就有可能受挫;第三,源自替代品生产者的竞争强度,受产品买主转换成本高低的影响。总之,替代品价格越低、质量越好、用户转换成本越低,其所能产生的竞争压力就强;而这种来自替代品生产者的竞争压力的强度,可以具体通过考察替代品销售增长率、替代品厂家生产能力与盈利扩张情况来加以描述。
5.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大部分行业中的企业,相互之间的利益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企业整体战略一部分的各企业竞争战略,其目标都在于使得自己的企业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所以,在实施中就必然会产生冲突与对抗现象,这些冲突与对抗就构成了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常常表现在价格、广告、产品介绍、售后服务等方面,其竞争强度与许多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出现下述情况将意味着行业中现有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这就是:行业进入障碍较低,势均力敌竞争对手较多,竞争参与者范围广泛;市场趋于成熟,产品需求增长缓慢;竞争者企图采用降价等手段促销;竞争者提供几乎相同的产品或服务,用户转换成本很低;一个战略行动如果取得成功,其收入相当可观;行业外部实力强大的公司在接收了行业中实力薄弱企业后,发起进攻性行动,结果使得刚被接收的企业成为市场的主要竞争者;退出障碍较高,即退出竞争要比继续参与竞争代价更高。在这里,退出障碍主要受经济、战略、感情以及社会政治关系等方面考虑的影响,具体包括:资产的专用性、退出的固定费用、战略上的相互牵制、情绪上的难以接受、政府和社会的各种限制等。
行业中的每一个企业或多或少都必须应付以上各种力量构成的威胁,而且客户必面对行业中的每一个竞争者的举动。除非认为正面交锋有必要而且有益处,例如要求得到很大的市场份额,否则客户可以通过设置进入壁垒,包括差异化和转换成本来保护自己。当一个客户确定了其优势和劣势时,客户必须进行定位,以便因势利导,而不是被预料到的环境因素变化所损害,如产品生命周期、行业增长速度等等,然后保护自己并做好准备,以有效地对其它企业的举动做出反应。
三、中国煤炭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措施:
根据上面对于五种竞争力量的讨论,企业可以采取尽可能地将自身的经营与竞争力量隔绝开来、努力从自身利益需要出发影响行业竞争规则、先占领有利的市场地位再发起进攻性竞争行动等手段来对付这五种竞争力量,以增强自己的市场地位与竞争实力。
1.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生产要素水平
煤炭产业劳动效率低、机械化程度不高、开采技术装备总体水平低等生产要素问题是我国煤炭产业竞争力低的重要因素,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煤炭产业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因此,我国煤炭产业必须形成技术创新体系,提高生产率和装备水平,解决技术创新来源和创新人才的问题,改变当前煤炭产业技术创新不足,技术水平落后的状况。
2.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建立煤炭资源的战略储备
以国际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全球经济范围产业结构调整,使得向煤炭产业这些劳动密集和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有转移给发展中国家或不发达国家的趋势。我国煤炭企业应该抓住加入WTO带来的契机,及时设计并实施跨国经营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外向型道路,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走向国际市场。
3.加大相关产业发展的力度吗,为煤炭产业发展提供大力支持 在相关产业方面,需要在煤机、煤炭运输物流和洁净煤等产业上加大发展力度,为煤炭产业发展提供大力的支持。
医药行业竞争策略 篇7
2006年底, 中国银行业依承诺全面开放, 中国的银行业真正迎来了与外资银行正面搏击的时代。2007年3月29日, 汇丰、渣打、花旗和东亚4家转制的外资银行拿到了法人银行营业执照, 从2007年4月1日起全面开办人民币业务。
一方面, 中国银行业综合竞争力还不强, 与国际知名银行仍有很大差距, 却遭遇全面开放, 迎来与外资银行在国内市场上的正面交锋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 全球金融大变革也给中国银行业进军国际市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中国的银行业如何顶住压力, 迎接挑战, 同时抓住这次重新洗牌的机会在新的国际金融格局中搏得一席之地, 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银行, 培育与经济发展相符合、与经济地位相匹配的金融体系, 本文在实证对比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不仅要注重提高“战斗力”, 同时要辅以合理有效的“战术”, 机智应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局面。
一、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为什么要把服务质量放在第一位, 我们先来看下面一组数据。至2007年底, 外资银行在中国占到2.4%的市场份额, 有不少的分析冠上了“只有”的形容, 觉得这区区2.4%的市场份额完全不足以撼动我们庞大的根基, 但再挖掘一层来看就是另一番景象了。根据银行业的“二八原则”, 即20%的高端客户创造银行业80%的利润, 和综合考虑外资银行实施的“集中高端客户”战略, 我们很容易计算得出, 外资银行从抢走的2.4%的高端客户身上已经轻松拿走了国内银行业将近10%的利润份额。这个数字足以撼动我们了。
再看另一组数字, 总体上看, 外资银行目前在我国的收入主要包括利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汇兑收益三块, 2006年三项收入合计占总收入的97.64%;外资银行支出主要集中在利息支出和管理费及业务费支出上, 2006年两项支出占比合计高达94.13% (高勇进, 葛兆强, 2008) 。由此可见,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收入和利润模式与中资银行没有多大区别, 也就是说外资银行在我国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传统业务, 这点与中资银行并无明显差别。
既然如此, 缘何会出现南京爱立信公司突然凑足巨额资金提前还完了南京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的19.9亿元的贷款, 转而再向花旗银行上海分行贷回同样数额款项的惊人之举, 这一事件被称为外资银行在国内争夺高端客户的标志性事件, 引起了国内金融业的激烈震荡。在没有任何研究表明外资银行有比中资银行更优惠的贷款价格的情况下, 只能推测出一个原因, 就是外资银行提供的更加快捷、高效和人性化的服务。
虽然中资银行“冷面判官”和“衙门作风”的形象已经改善很多, 并且也针对高端客户开办了私人银行的业务, 但外资银行“沙发+茶水+微笑”的服务还是略胜一筹。面对客户的多种选择, 中资银行在国内“非我莫属”的时代已经走远了, 现在需要主动开发客户和维护客户;而在国际金融市场, 我们面对的是已经习惯国际知名银行高品质服务的发达国家的顾客, 他们不会用“发展”的眼光去比较你跟“过去”的变化和进步, 他们只会客观地感受和评价你跟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别和优劣, 从而决定自己的选择。所以, 我国的银行业需要切实提升创新能力, 丰富产品种类和品种, 满足顾客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要更彻底地转变服务理念, 提供更高质量、全方位的服务。在国际竞争中, 质量就是品牌, 这条亘古不变的道理在银行业同样适用。
二、大胆革新人才机制
资金、信息与人才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大核心要素, 人力资本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人才对于银行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不管是对复杂的金融衍生品的研发设计, 还是优质高效的柜台服务, 人才就是打响品牌最有力的武器, 可内资银行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从人才引进、培养、转换到输出依然存在很多突出问题。
北京地区的银行招聘很流行这样一段话, “首选是有北京户口的男生, 次选是有北京户口的女生, 再次选是在京外地户口的男生, 末选是在京外地户口的女生”, 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体制和制度让户口和性别一举取代能力和技术成为银行选择员工的新标准, 我们更为关注的是在这样的标准下我们用什么来保证强大丰富的人力支撑去跟有序高效的外资银行比拼。国有商业银行也缺乏完善、清晰、市场化的激励机制, 现有激励机制主要是官本位, 以控制权收益为主;个人收益和业绩联系不紧密, 使得员工, 尤其是高级员工和业务骨干, 缺乏足够的激励。
改革都需要大胆和创新, 我们除了要逐步建立市场导向和业绩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制度以外, 还要敢于在一些关键的岗位上引入国际专才。
首先, 建立明确的业绩考核与评价体系, 准确衡量决策机构、管理人员以及员工个人对于银行所做的贡献。在科学、准确衡量业绩的基础上, 改变原有的基数分配、按人员分配以及按级别分配的做法, 推进隐性福利货币化, 根据业绩和贡献进行激励。
其次, 借鉴国外银行公司治理的先进经验, 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来增加银行工作人员的收益。核心人才多为知识型人才、进取型人才, 自我实现愿望强烈, 希望在企业中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偏好宽松自由的工作空间, 勇于承担责任, 追求卓越。因此, 对核心人才的激励不能仅施以单一的薪酬管理, 要辅以能够更多地体现企业为满足核心员工个性化的主导需求而进行的绩效管理、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
第三, 以素质投资为要点, 突出培训激励。强者愈强是社会法则, 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该鼓励的一种导向, 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折旧速度加快, 核心人才要特别注重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良好的教育培训, 既是给核心人才充电, 进一步开发其人才资本的主要手段, 也是非常有效的激励手段。
三、准确勾画“走出去”战略蓝图
一方面, 纵观国际大银行的发展史, 当母国的金融环境趋于饱和或者已经在母国取得了强大的市场地位后, 向海外拓展是必然的选择;另一方面,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改变我国经济大国、金融小国的不利局面, 我国金融业进入国际金融市场逐力, 在国际金融格局中取得与经济地位相匹配的地位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经过近几年的改革与发展, 与国际知名银行相比, 我国的银行虽在某些方面具有一些明显的比较优势, 比如资本规模, 但在总体实力上还有很大差距, 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突破重围, 脱颖而出, 除了稳扎稳打提升“战斗力”以外, 采用明智有效的“战术”也很关键, “走出去”战略就是这个有效的“战术”。吸取老牌国际大银行成功的经验, 走向全球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区域发展战略, 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国内资本的流向, 我们走出去的初期阶段, 目标可锁定在两个地区, 一是欧美等高度发达的金融中心, 二是中国资本主要流向的东亚、东盟以及中东地区。
1. 选择欧美等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 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大量优秀的高端金融人才, 二是成熟宽松的金融环境。在华尔街风暴甚嚣尘上的时候, 我国招商银行却逆风而行, 在2008年底毅然在华尔街设立分支机构, 网络招揽了一大批“刚好”失业的高端金融人才, 他们都是在华尔街这片滚钱的沃土上摸爬滚打多年的精英, 是我国银行业进军国际市场最紧缺的资源, 难怪招商银行把他们视为设立该分支结构最有价值的投资回报。
现代金融体制和竞争规则在我国还很年轻, 在国内成长起来的金融人才尚不能胜任引领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的重任, 缺乏具有国际化管理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富有创新能力和精通技术的业务开发专才是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的最大障碍。在高度发达的金融中心开拓业务, 一方面可以利用自身的资金优势吸引优秀的国际金融人才加盟, 快速提升自身的国际业务水平, 也有助于实现本土化;另一方面, 国内派出的工作人员置身于成熟的国际环境, 通过与国际高端人才的交流也能快速成长, 通过这样一个人才引进和派出的过程快速实现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的人才储备。
在发达的金融市场设立分支机构, 有利于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先进的经验, 如不良资产处置办法、管理模式和业务处理流程等, 进而提升整体的经营管理水平。这跟我们学英语是一样的, 在母语国家学习就更快更容易。此外, 发达市场丰富的金融产品线和宽松的制度环境也为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同时发达的金融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还是金融创新产品最好的试验田。最后, 在市场环境和法律体系都更加完善的金融中心, 为我国商业银行尝试混业经营, 走向多元化和国际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
2. 根据“客户跟随效应”, 将海外扩张的重点目标放在中国周边的东亚、东盟以及中东等地区, 通过开设分支机构和并购当地银行等多种手段进行扩张, 并逐步将触角延伸至非洲和拉美地区。
之所以采取这样的策略, 首先与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分布有着密切关系。长期以来, 我国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 据商务部发布的《2006对外投资报告》显示, 我国对外投资存量中亚洲地区已经占到了将近70%,
此外, 我国对亚洲的投资, 多属实际扩张中的产业, 它们对跨国银行服务的需求也更大, 是我国银行跨国经营的重要利润增长点和支撑点。同时, 这些地区有着与我国大致相同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 容易沟通, 管理文化易于融合, 能够有效降低扩张成本。
四、结语
银行业是规模优势比较突出的部门, 通过规模的扩张, 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管理资源和现金流量, 降低成本收入率, 提高资产回报率。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也许就是这个原因支撑了如火如荼的银行国际化进程, 虽然华尔街风暴引发了不少学者对银行业盲目扩张的质疑, 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汹涌浪潮中, 银行业国际化始终是大势所趋。在中国银行业改革20年后, 终于迎来了与国际知名银行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展开全面竞争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的银行业也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正式步入国际化快轨。笔者所见只是冰山一角, 需要我国银行业精心备战, 做足准备, 灵活应变才能通过国际化进程的洗礼, 最终建立起现代化、国际化、富于国际竞争力的银行体系。
摘要:2006年底, 我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 外资银行在我国享受国民待遇, 与内资银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了全方位的竞争, 这是一场不见硝烟却异常残酷的战争, 对我国内资银行造成的冲击和影响不言而喻。2008年, 由美国次贷风波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导致众多老牌国际知名银行倒闭, 意外的全球金融大变革也给我国银行业大举进军国际金融市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文章通过对比分析, 提出了在新时期、新环境下我国银行业进入国际金融市场, 开展国际竞争的新策略。
关键词:国际竞争,服务质量,人才,“走出去”战略
参考文献
[1].王松奇.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报告2007 (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2].廖岷.中国银行业的外国直接投资:意义及挑战[J].国际金融研究, 2008 (1)
[3].王满, 于润.全面开放后中外银行竞争态势的比较分析[J].经济与管理, 2007 (8)
[4].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外资银行在中国[J].新金融, 2007 (7)
[5].高勇进, 葛兆强.外资银行进入:效应分析与政策选择[J].上海证券报, 2008.4.23
[6].贾瑛瑛.中国银行业“走出去”:把握机遇防范风险[J].中国金融, 2008 (18)
[7].高静娟.中国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研究.辽宁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5
行业应实现良性竞争 篇8
会议认为,受到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不景气的影响,人造毛皮市场出现了一定的困境,行业发展形势并不乐观。因此,人造毛皮相关企业要加大差异化产品的开发力度,避免低价竞争,同时不要大量囤积原料,降低原料库存,保障企业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环境严峻,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在此背景下,我国人造毛皮市场出现疲软态势,需求增长明显放缓,人造毛皮企业压力骤增。
虽然人造毛皮市场形势非常严峻,但是人造毛皮未来发展仍然具有很大的潜力。有企业认为,目前人造毛皮在产品开发上较以往有很大的提升,很多技术指标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与此同时,当前社会各界都在加大保护动物的力度,并提倡绿色环保理念,因此,人造毛皮将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宁波北纬长毛绒有限公司董事长余万军表示,在未来的发展中,人造毛皮企业首先要提高企业的毛利润,杜绝打价格战。二是要注重差异化产品发展,提升产品档次。三是要不断开发出新的市场和领域,保障企业持续发展。
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会长黄淑媛在会上指出,人造毛皮虽然在整个纺织产业中是一个很小的分支,但是其发展潜力不容小觑。因此,人造毛皮企业一方面要加大转型升级,提升差异化产品发展水平,生产出更多的优质产品;另一方面,则要提高宣传意识,扩大应用领域,共同把人造毛皮产业做得更精更强。
此外,本次会议还增选了吉盟腈纶有限公司为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人造毛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
(欧阳潇)
数据I
1.6%7月CPI
国家统计局8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6%,环比上涨0.3%。业内人士认为,短期来看,CPI同比或继续小幅回升,但不存在通胀压力。
-5.4%7月PPI
国家统计局8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5.4%,环比下降0.7%。业内人士认为,短期来看,PPI同比仍有下降压力,货币政策维持宽松的可能性大。
50.0% 7月制造业PMI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0%,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而更关注于制造业中的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的财新PMI指数则显示,7月份中国制造业PMI终值下降至47.8%,为2007年以来的最低值。
-7.3%前7月外贸增长
海关总署8月8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3.6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3%。其中,出口7.75万亿元,微降0.9%;进口5.88萬亿元,下降14.6%;贸易顺差1.87万亿元,扩大1倍。
13.3%7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
8月11日,央行发布了7月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7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3.3%,增速较上月末提高1.5个百分点。M2增速回升较快,主要因为降准降息政策效应的持续释放、各项贷款同比多增,稳增长政策带动了中长期贷款投放,实体经济投资意愿回暖带动了流动资金贷款需求。
718万人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8月7日发布消息称,上半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718万人,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1.8%。其中二季度城镇新增就业547万人,同比多增9万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中国就业形势仍保持总体稳定。
104.7万亿元上半年社会物流总额
【医药行业竞争策略】推荐阅读:
医药行业市场营销策略08-28
中医药行业07-04
医药行业服务营销11-04
目前医药行业现状05-28
医药行业禁用词语08-12
医药行业涉税问题08-27
医药行业终总结10-28
传统中医药行业10-14
医药行业市场背景05-12
医药经营行业工作小结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