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技术

2024-08-30

基因编辑技术(通用8篇)

基因编辑技术 篇1

2018国内基因编辑技术走势

3月30~31日,由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2018基因编辑学术研讨会将在京举行。届时众多一线科研工作者将聚集于此共襄学术盛宴。

2018基因编辑技术期待进展一览

王皓毅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CRISPR-Cas9在动物模型构建、T细胞治疗以及基因表达调控中的应用

高效精确的基因工程技术对于发展基因治疗,建立细胞和动物疾病模型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近年来特异性定点核酸酶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了突破传统基因打靶方法的局限,我们率先通过受精卵注射CRISPR-Cas9一步获得多基因敲除的小鼠。为了取代低通量且技术要求极高的显微注射技术,我们建立了受精卵电击的方法,从而极大简化了动物模型的构建。这一系列工作大大提高了基因修饰小鼠构建效的率和速度,为疾病和发育生物学的体内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同时我们在原代T细胞和表达嵌合性抗原受体的T细胞(CART)中建立了高效的单基因和多基因敲除技术,为细胞免疫治疗研究提供了工具。除了基因编辑,我们也基于CRISPR-Cas9系统建立了新技术,用来调控基因的表达水平和表观遗传修饰状态。

王艳丽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Cas13a 切割RNA的分子机制CRISPR/Cas系统是原核生物抗免疫防御系统,是近年来发现的由小分子RNA介导的免疫系统。CRISPR-Cas系统分为两大类,Cas13a是第二大类VI型系统中的效应蛋白,亦称C2c2,具有RNA介导的RNA酶切活性,是目前第二大类CRISPR-Cas系统发现的唯一能够降解RNA的蛋白,在RNA技术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对开发研究RNA工具,扩展CRISPR系统在基因编辑方面的运用具有重大价值。

为了研究Cas13a如何被激活来切割RNA,我们解析了与crRNA及其靶RNA结合的Leptotrichia buccalis(Lbu)Cas13a的晶体结构,以及LbuCas13a-crRNA复合物的cryo-EM结构。研究结果揭示了crRNA-靶RNA双链体结合在核酸酶(NUC)叶片的带正电的中心通道中,并且Cas13a蛋白和crRNA在靶RNA结合后发生显着的构象变化。指导目标RNA双链体形成触发HEPN1结构域向HEPN2结构域移动,激活Cas13a蛋白的HEPN催化位点,其随后以非特异性方式裂解单链靶标和旁系RNA。研究结果证实targetRNA的结合导致LbuCas13a的两个HEPN结构域发生构象变化,从而激发LbuCas13a非特异性地切割任意单链RNA的酶切活性,该成果为研究Cas13a发挥RNA酶活性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结构生物学基础。该研究的发现为CRISPR-Cas13a系统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可靠的结构基础,对深入理解细菌抵御病毒入侵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并将对病毒引起的疾病的预防、检测、控制与治疗产生重大意义,特别是基于Cas13a高效的RNA酶切活性,对其应用于各类重大疾病的快速检测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吴强 上海交通大学开发DNA大片段编辑技术研究染色质高级结构

源于细菌和古菌的Ⅱ型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系统[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CRISPR-associated nuclease 9(Cas9),CRISPR/Cas9]近年被改造成为基因组定点编辑的新技术。由于它具有设计简单、操作方便、费用低廉等巨大优势,给遗传操作领域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改变。基于CRISPR/Cas9系统的基因组DNA片段靶向编辑技术主要包括DNA片段的删除、反转、重复、插入和易位等,这一有效的DNA片段编辑方法为研究基因功能、调控元件、组织发育和疾病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力手段。我将着重汇报我们在该领域最新的研究CTCF等染色质架构蛋白在三维基因组组装调控的进展,为开展利用基因组DNA片段靶向编辑进行基因调控和功能研究提供参考。

周德敏 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Manipulation of Viral Genome in Conversion of Life-ThreateningViruses as Precision Therapeutics The conversion of life-threatening viruses into live but avirulent vaccinesrepresents a revolution in vaccinology.In a proof-of-principle study, weexpanded the genetic code of the genome of influenza A virus via a transgeniccell line containing orthogonal translation machinery.This generated prematuretermination codon(PTC)–harboring viruses that exerted fullinfectivity but were replication-incompetent in conventional cells.Genome-wideoptimization of the sites for incorporation of multiple PTCs resulted in highlyreproductive and genetically stable progeny viruses in transgenic cells.Inmouse, ferret, and guinea pig models, vaccination with PTC viruses elicitedrobust humoral, mucosal, and T cell–mediated immunityagainst antigenically distinct influenza viruses and even neutralized existinginfecting strains.The methods presented here may become a general approach forgenerating live virus vaccines that can be adapted to almost any virus.王永明 复旦大学建立高效的CRISPR/Cas9编辑技术 CRISPR/Cas9是一项革命性的基因编辑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我们从两个方面着手提高CRISPR/Cas9的编辑效率。我们利用附着体载体表达Cas9和gRNA,称之为epiCRISPR技术。附着体载体不整合到基因组,但是可以随着细胞的分裂而复制,因而可以长期的表达外源基因,实现长期的基因编辑。同时在附着体载体上表达嘌呤霉素抗性基因,可以富集转染成功的细胞。编辑完成后撤除筛选药物,附着体质粒迅速丢失,编辑后的细胞不再表达外源基因。利用附着体技术可以实现高达100%编辑效率,还可以高效的敲除基因组大片段,以及同时敲除多个基因。CRISPR/Cas9编辑效率受gRNA序列影响,不同的gRNA效率差别很大,测试gRNA效率费时费力。我们建立了高通量的测试gRNA活性的方法,得到了5万多条gRNA的活性,覆盖了2万多个人类基因。这些工作将会极大的方便基因编辑工作。

常兴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利用靶向性胞嘧啶脱氨酶进行基因编辑

单核苷酸的多样性是遗传多样性的主要来源,是人类个体差异的重要遗传学基础,同时也是分子进化的动力和很多疾病的直接诱因。然而,在哺乳动物中,仍然缺乏有效诱导单核苷酸的突变的工具,无法通过实验高效和高通量的地研究单核苷酸突变的功能。现有的大部分实验技术只能扰乱基因的功能或者表达,造成基因功能缺失,对诱导新功能的获得无能为力。而利用靶向性胞嘧啶脱氨酶介导的碱基编辑(TargetedAID-mediated mutagenesis ,TAM)技术,可以在sgRNA靶向的基因组DNA上,将胞嘧啶和鸟嘌呤随机地向其它三个碱基转变,因而产生海量的突变体,结合遗传筛选,从而分析单核苷酸突变的功能或诱导蛋白质的体内进化。同时在一种多肽抑制剂(UGI)的辅助下,dCas9-AID可以诱导特定的胞嘧啶向胸腺嘧啶转变,实现单碱基的精确编辑,为治疗单核苷酸突变诱导的遗传病提供方案。利用这项技术,已经在慢性骨髓瘤细胞中,成功筛选出已报道的以及新的imatinib耐药性位点。因此,作为高效的哺乳动物DNA碱基编辑新技术,TAM可以广泛应用于蛋白质工程,分子遗传学研究和基因治疗等领域。

朱洁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CRISPR-Cas9介导的光感受器细胞重编程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

基因治疗已经在多种人类疾病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潜能。然而目前的方法通常只针对单个基因或单个突变,使得对多基因或多点突变的疾病治疗受到极大限制。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临床常见的致盲眼病,极具临床和遗传异质性,是导致人类视力障碍最主要的疾病之一。目前已有超过40个基因和位点被报道与视网膜色素变性有关。这里我们采用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编辑方法,对视网膜色素变性小鼠进行了基因治疗。通过突变视杆细胞中重要的转录因子Nrl或Nr2e3,将视杆细胞重编程为视锥细胞。转化后的视锥样细胞对突变引起的感光细胞退化不敏感,从而使小鼠在发病后期仍能保留一定程度的视力。我们的发现不仅为视网膜色素变性提供了新的不依赖于基因突变的治疗方法,而且证明了基因编辑技术介导的细胞重编程、细胞退化预防以及组织功能保护的巨大可能性。杨辉,中科院上海神经所基因编辑在疾病模型建立及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基因修饰动物是研究在发育和疾病中基因功能的重要工具。CRISPR/Cas9系统有效的应用于构建基因敲除和敲入小鼠。然而,该方法获得的基因修饰动物存在严重的嵌合体现象,即动物个体的一部分细胞被基因编辑,而另一部分则没有。通过交配方法获得纯合的基因敲除小鼠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花费,这在获得多基因敲除小鼠中尤为明显。而由于猴子的生殖周期长(4-5年性成熟,半年怀孕期),生殖能力低(单胎动物),通过交配方法来获得纯合突变的基因修饰猴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和花费。为此,我们通过优化CRISPR/Cas9系统,成功的在第一代就获得了单基因或多基因功能完全敲除的小鼠及猴,可以直接用于表型分析,极大促进了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在脑科学及脑疾病中的研究。同时我们设计了一种同源介导末端接合(HMEJ)策略,可以在分裂和非分裂细胞中均实现精确且高效的基因整合。更重要的是,在小鼠和猴子胚胎或者体内的肝细胞和神经元中,该方法的效率均远高于以HR、NHEJ和MMEJ为基础的策略。因此,这种HMEJ策略可能具有多种运用性,譬如基因编辑来获得动物模型以及靶向基因治疗。通过上述几种方法,我们可以有效的在猴中获得各种基因修饰猴模型。近期,我们目标获得的疾病猴模型包括PD,AD,ALS,DMD,RP,AS等,工具猴模型包括光遗传猴,各种神经元特异的Cre猴等。这些猴模型的建立将极大促进我们对人类疾病的了解和治愈。

此外,我们也致力于各种CRISPR相关工具的开发及优化,包括CRISPR激活系统,CRISPR标记系统,CRISPR介导的成体治疗等等。

马燕琳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基因编辑与生殖健康

基因编辑技术通过插入、缺失或替换的手段对基因组进行定点改造,既能够通过以突变基因代替正常基因来研究基因的功能,也能够以正常基因代替突变基因来进行基因治疗。近年来,有着“基因剪刀”之称的CRISPR/Cas9技术被认为是能够在活细胞中快速、准确地编辑目的基因的有效方法。随着人类在破译基因的遗传密码和基因编辑技术上的不断突破,通过修改基因从根本上治愈和预防疾病成为可能,特别是在单基因疾病的治疗上,基因编辑有着广阔的运用前景。就生殖健康方面而言,卵巢早衰这类由表观遗传引起的疾病目前只能通过替代治疗延缓症状,不能根治。CRISPR/Cas9技术的出现有望对表观遗传的靶点进行遗传编辑,改善生殖健康,也为生殖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此外,利用基因编辑对胚胎特定基因集进行敲除操作,造成相应基因在胚胎中的缺失,可深入研究人类胚胎早期发育中的功能、作用机理,帮助人类了解生物体的基本功能,也可以推动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从根源上清除遗传疾病。张淑君 华中农业大学建立和利用猪全基因组基因敲除CRISPR/Cas9技术筛选鉴定猪流感病毒感染相关的宿主(猪)基因

在猪PK15细胞系中,证实了CRISPR/Cas9系统在猪细胞系中能高效地诱导猪基因敲除。设计和构建了猪全基因组基因敲除CRISPR/Cas9文库,该文库包含了65316个gRNAs、覆盖了13229个基因,其中含有5个gRNAs的基因有11400个基因、含有4个gRNAs的基因有1829个,并且全部的基因都含有至少2个gRNAs(最多不超过5个gRNAs/基因)。利用该猪全基因组基因突变gRNAs文库进行大规模的基因筛选,初步筛选出了140个候选宿主基因,并证实了其中的32个候选基因在病毒复制增殖中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周峰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利用dcas9和超高灵敏度蛋白质谱平台构建位点特异DNA-蛋白质互作网络

随着功能基因组学的飞速发展,对调控基因表达的顺式(cis-)和反式(trans-)作用元件进行系统研究成为当前急需填补的领域空白。利用生物素化的(biotinylated)功能缺失的dcas9系统加上能与我们所感兴趣位点能够形成特定结合的SgRNA,在原位去分离纯化我们感兴趣位点DNA以及与这个位点有特定结合的蛋白质复合物。我们利用该系统去研究在白血病细胞系K562中,与血红蛋白(Hemoglobin)的几个亚型HBB、HBG、HBE1、以及与调控相关的几个重要的增强子HS1、HS2、HS3、HS4和HS5上面所结合的蛋白质复合物。在该实验中,我们利用Streptavidin的免疫特异性树脂球对带有Biotin基团的蛋白质复合物进行纯化。然后进行了iTRAQ的标记,最后,样品由高灵敏度的全蛋白定量平台进行定量的分析。在该实验中,我们能够检测到如GATA1,TAL1,NFE2等与血红蛋白的表达息息相关的已知的转录因子。与此同时,我们也能发现新的蛋白质核孔蛋白NUP98以及NUP153结合在hemoglobin基因的位点上面。然后,我们利用该方法研究了跟疾病关系密切的位点,HBE1到HBD之间的区域。通过蛋白质组学,我们发现与HBD-1K相结合的蛋白质的数量要多于与HBD-1.5K以及HBD-2K的蛋白我们同时也测定了与这些位点有相互作用的DNA区域,我们也同样发现与HBD-1K相结合的DNA的数量要多于与HBD-1.5K以及HBD-2K的DNA数量。综合以上的证据,HBD-1K是一个重要的疾病相关基因,通过CRISPR技术敲除了HBD-1K之后,我们能够发现HBG的基因转录受到了明显的影响,而HBB的转录则大致不变。我们的技术表明了,我们能对特定的DNA区域,即使是对单拷贝的DNA位点能够进行全面深度的蛋白质复合物的解析。这些解析的结果能够帮助我们发现那些对特定基因起着重要调控作用的蛋白质,对研究这些基因的激活与静默机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因编辑技术 篇2

关键词:基因编辑技术,伦理分析,道德调控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基因工程改变了人类几千年的遗传规律, 使人类根据遗传特性筛选并改变基因成为可能。这种基因编辑技术在人类的疾病治疗、药物生产等各方面都显示出其无穷的潜力, 为人类社会的遗传特性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但同时, 基因编辑技术在其研究和发展过程当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许多有关伦理和道德的质疑。

一、基因编辑技术的社会伦理问题

基因编辑技术在人类对于生命的探索道路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未来过去的几十年中, 基因编辑技术逐渐开始改变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式, 它不仅涉及到生命体的改变, 更是关系到人类价值观念的巨大变革[1]。这项技术直接作用于生命体以及人类, 很可能直接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式和方向, 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一) 基因编辑技术的安全性问题

随着研究仪器和设备的不断进步, 医学工作者对于基因的研究也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研究者发现人类的许多疾病是由于基因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而引起的, 于是采用基因方式进行疾病治疗成了进行基因编辑最显而易见的理由。科学家试图通过找出缺陷基因, 并对其进行修饰, 将正常的基因片段取代病变的基因, 抑制或者关闭病变基因的表达方式, 以此达到治疗某些由基因引起的遗传疾病的目的。但是这其中却存在着重要的安全问题, 采用基因的方式治疗疾病需要有一个安全的运载工具, 运载工具承担着运输具有治疗作用的基因的责任。目前, 公认最为安全的工具其中之一就是腺病毒 (AAV) [2]。但最近有新的研究表明, 有部分接受这种治疗方式的患者的癌细胞会发展出异常的染色体, 也就是说, 采用AAV法治疗的患者有更大的可能性出现染色体被分裂的情况, 继而导致癌症的发生。这项研究使得人们重新审视AAV的治疗方式, 它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安全。

(二) 基因编辑技术的选择问题

基因编辑技术目前的研究热点趋势是对生殖细胞或者早期胚胎进行改变, 因为这些细胞能够遗传给下一代。除了上述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进行遗传疾病的治疗, 还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对体细胞和生殖细胞进行增强。医学家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胚胎进行操作, 改变相关个体的基因结构, 并且整合生殖细胞所代代相传的基因, 这些行为将会对人类基因产生持续性的影响, 由此就会改变人类对于后代的选择, 随之也会改变每个人对于自己后代的责任[3,4,5]。第一, 就医学方面来说, 我们无法预测这种增强对于人体的危害。人类一直在探寻者体能的极限, 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一直支撑着运动员们突破自我, 挑战极限。但是无论运动员们怎么努力, 极限始终存在。一旦人类为了更高的身高、发达的肌肉、更好的智商改变我们几千年来进化形成的基因, 突破了这一极限, 所可能引起的后果和风险难以预测, 而责任又由谁来承担呢?第二, 就社会问题来讲, 一旦人们可以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进行基因治疗, 也就会要求利用该技术进行基因增强, 二者界限难以把控。父母是否会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想法随意改变子女的基因?父母是否会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为子女选择更多的“音乐细胞”或“运动细胞”?孩子将来在成年后是否会抱怨父母当面没有将自己设置成“范冰冰”的模样?这种基因编辑技术将会使后一代丧失选择的权利, 后一代人的生存价值与人生的意义又该如何衡量?那么父母是否有这种权利决定胎儿的基因?胎儿有无选择自己基因的权利呢?

(三) 基因编辑技术的隐私问题

基因编辑技术比以往任何一门技术都更直接、更有力地影响着每一个生命体。就人类生命体的基因来说, 不同的人类个体基因中有99.9%的基因是相同的, 而正是最后0.1%的不同基因, 构造了这世界上成千上万具有唯一性的人类个体。可以想象, 在基因技术继续高速发展的将来, 每个人都有可能得到自己的遗传身份信息, 但是这其中因个体差异而可能产生的基因歧视和基因隐私问题也出现在我们面前[6]。在将来, 这些基因信息会不会像当下的肤色、种族问题一样, 给我们的生活、就业、受教育、安全等带来歧视, 我们各种权利会不会由于基因的不同而受到差别对待?作为个人唯一性的标志和信息, 这些遗传信息是否可以被国家、学校、单位、保险公司、医院等机构掌握, 他们是否有权利采集和获得个体的遗传信息?考虑到下一代的优秀基因, 将来人们在进行配偶的选择是是否需要公开自己的遗传信息并且将对方的遗传信息纳入选择的考虑范围之内?

二、基因技术的社会伦理综合分析

基因编辑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它可以为人们的生命的延续带来强大的好处, 也可能危及社会的安全甚至人类的生存, 使社会为了抢夺有利的基因技术和基因编码展开战争。因此, 人们一定要对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进行伦理的分析和判断, 是基因编辑技术朝着对人类整个社会发展有利的方向前进。

(一) 伦理意识分析

人类如何认识基因决定着人们形成何种基因伦理意识, 同时也影响着人类的社会伦理行为。基因决定论认为, 每一个人其相貌、智商、行为、性格、疾病等更多的由其本身所携带的基因决定。基因还原论认为, 人是由23对染色体组成并其决定性作用的, 因此, 在受精卵阶段, 一个人类生命个体就已经出现。但实际上, 众所周知, 除了少数疾病、意外灾害人类无法控制之外, 性格、身体健康程度、智商等都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可以通过锻炼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而吸烟、辐射等会增加个体得癌症的风险。如果认为基因决定一切, 那么不仅人类的疾病取决于基因, 个体的违法犯罪活动是否也可以用异常的基因 (例如“暴力基因”、“性基因”) 来解释?如此一来, 就会牵扯出众多的伦理及法律问题。是犯罪个体该为其行为负责还是其基因该为其行为负责?政府是对这些犯罪个体进行健康、道德教育并关押监狱使其接受惩罚, 还是对其进行基因的纠正?这些理论使人们过渡依赖基因, 认为自己的不幸全部都是由基因造成的, 人类不再拥有意志和选择, 而是将一切的罪名推脱到基因的头上[7,8]。

(二) 伦理价值分析

对于科学是否具有伦理的价值这一问题, 在学术界始终存在争议, 更多的人认为科学的价值是中性的, 科学知识并不代表人类的价值观。有些学者认为科学研究的动机应该仅仅在于科学其本身的发展, 不应当参与个人与社会的价值。还有的人认为, 科学家只负责对科学进行研究, 并不会直接使用并作用于社会, 因此, 也不应该为某一门技术而产生的不良后果承担责任, 这一理论被称为“科学价值中性论”。这一论断在某种意义上是成立的, 它将科学作为一个纯粹的知识体系或者工具, 不带有人类的目的性。但是不可否认, 科学以及科学活动是在人类社会活动中进行的, 科学研究是人类成果的一部分。因此“纯粹”二字其实并不存在, 尤其是越来越经济化的今天, 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团体利用资金支持科学家的活动, 都是希望得到经济利益的汇报, 而其中不乏一些商人采用金钱的诱惑, 只顾眼前利益, 不顾整个社会的道德, 而科学家也极少仅仅为了科学无偿奉献一生。因此, 可以说技术中立性的观念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 “技术”与“利益”二者无法完全区分开来。

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应用, 与其他技术一样显示出伦理道德的二重性。首先, 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深化了人们对于生命的认识, 并且根据人类的需要, 使人类改变基因显现方式、控制疾病成为可能, 极大促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 如果这一技术被滥用或使用不当, 很有可能危及社会的安全以及整个人类的发展, 为地球带来无尽的灾难, 使人们成为基因的奴隶。因此, 基因编辑技术比以往人类历史出现的各种其他科学发明更需要解决伦理的问题。

(三) 伦理责任分析

基因编辑技术使人类拥有更多机会和能力干预人的受孕、出生、身体构造、心灵健康以及寿命等。在科学尚未被承认之前, 人类认为“上帝”或“神”是其生命的主宰, 而通过基因编辑技术, 人类越来越有可能自己主宰自己的生命。但是就其目前的发展技术来看, 科学家仅仅可以就某些简单的基因进行改造, 显然无法按照某种图纸设计出“完美”的生命个体。自然界是极其复杂的, 而人们对于复杂的事物, 也只能通过统计学推测大多数的特性, 却无法精确的掌握每一个人类个体的特性。除了法律所授予我们的受教育权、选举权等后天权利, 每一个个体都应该天生具有主宰自己身体和生命的权利, 这是与生俱来的权利, 不以任何国家意识和法律政策为转移。假如条件允许, 掌握技术的科学家和政府是否有权利决定整个人类的遗传走向?我们当然同意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正疾病的发生, 但是这些技术拥有者是否可能将人类基因按照自己的统治要求进行修改 (例如更具战斗力, 更白的肤色等) , 这种物化人类和生命的行为该受到谁的监控?这一问题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巨大挑战[9]。

三、基因编辑技术的道德调控

人类为了与自然界和谐共处, 就一定需要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但我们的探索不应该是为了改变自然界, 而是为了更好的掌握它的规律, 并且适应它。人类掌握越多的自然界奥秘, 就越能更好的适应它, 反过来, 也能更方便的改变自然界。因此, 人类必须要谨慎地使用其所掌握的每一项技能, 加强对基因编辑技术的道德调控。

(一) 基因编辑技术道德调控的原则

对基因编辑技术的道德调控应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主要原则。第一, 公众利益优先原则。这是所有科学活动一项最基本的准则, 所有的科学活动都应该是以增进人类公共利益和生存环境为出发点, 一切有损可持续环境与后代发展的科学都是不道德的科学。这一条原则应该作为各种行为的最高伦理准则。也就是说, 相关的研究实验室应当以严守此准则, 尽量保证科学研究的纯粹性, 避免过分功利化的倾向, 拒绝任何不法分子对基因编辑技术的滥用。此外, 相关的科学家与医务人员还应当保证其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对所有的操作进行危险性评估, 谨慎处理其尚未通过观察期的试验品, 保证成形的基因片段不会使人类受到伤害。第二, 知情同意原则。每一个人类个体都有其与生俱来的自主性, 在照顾公众利益的同时也应该给予每个人自主选择的权利。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 对待事物的判断标准也不同, 所以每个人做出的选择也不同, 任何明显或隐性的强迫行为都是不道德的行为。科学、医学或者政府等机构不能够以其思想作为道德的统一标准, 而应当尊重每个个体对其遗传材料、信息等所做出的选择。任何基因样本的销毁和复制都应当经过当事人的同意, 而不能对当事人进行任何方式的诱导和欺骗, 也不应该试图将团体的利益强加于个人。

(二) 实施基因编辑技术的道德调控

基因编辑技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当中呈现了伦理上的二重性, 这点主要取决于科学活动的主体, 即研究基因技术的科学家、运用基因编辑技术的医学家, 这些人比其他的普通民众和国家管理者更能够全面地预见技术所能带来的利弊, 这也决定了科学家和医学家对技术的应用和后果负有重要的道德调控责任[10]。科学家应该“求真”, 但同时也应该“至善”, 科学家在全身心投入到科学事业的同时, 也应该担负起一项重要的责任, 即谨慎地评估、预测其所研究的技术所可能带来的负面结果。科学的研究本应该是一项相对独立的活动, 但是现如今对于很多科学家来说, 更多的考虑科研课题是否能够得到资助和奖励, 却忽略了社会价值与研究动机。其次, 科技人员应该积极走出实验室, 参与社会活动。一方面协助政府进行的科学决策, 另一方面为民主普及对于基因编辑技术的认识, 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和社会政策的走向, 避免民众和政府之间因为信息的不对称而产生不必要的冲突和误解。

(三) 基因编辑技术道德调控的政治保证

基因编辑技术的道德调控不仅需要科学家和医学人员严格的自律精神, 还要政府、法律牵头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保障研究人员的权利, 也规定其应履行的义务和责任。这其中, 政府的干预措施直接关系到整个基因编辑技术的未来走向。目前, 各个国家的政府基本承认对基因研究成果的共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牵头成立了“国际生物伦理委员会”, 致力于人类基因研究的伦理研究。由该委员会起草的《人类基因组宣言》中提到, 基因研究的基本原则是“保证每个人类的尊严和平等, 保护科学家的研究自由, 维护人类和谐以及国际合作”。

就第一原则来说, 各个国家的政府与领导人相继发表声明, 呼吁各国科学家公开人类基因技术的研究成果, 认为人类基因图谱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虽然国际上大多数国家普遍认可基因技术是全人类的财产, 应当进行共享, 但是目前还是存在个别的国家或者私人研究团体进行着以私利为目的的研究, 意图控制基因技术的发展。因此, 为了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 保证每个人对自身基因图谱的所有权, 就需要国家相关机构进行法律、法规的制定, 任何机构和个人对于未经本人同意擅自盗用、负责他人的基因信息等行为不仅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 还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国家应该对相关的技术使用范围进行严格的规定。无论基因的优劣, 每个人都是自由而平等的, 个人不应该因为自身基因的优劣, 在生活和工作中受到歧视, 基因也绝对不能草率地决定一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国家的法律、法规应当加强对个人基因权利侵犯行为的惩治力度, 有力地表明政府的立场和态度。

就第二原则来说, 我国政府目前对基因编辑技术的支持有待进一步提高。例如, 上海某医科大学是我国在基因研究上处于前沿的研究单位, 但其因缺乏资金打算放弃部分专利的申请。由于资金的不到位, 许多基因编辑技术无法知识产权化, 长此以往必将导致科技人才的流失, 不利于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我国应当从资金和政策两方面及时采取措施, 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保障科技人员的研究, 同时应给予科技人员足够的资金, 这有助于我国在此研究技术上处于世界前沿的地位。此外, 还应该以基因研究为纽带, 促使产、学、研三者紧密结合, 一方面促进研究的实际应用, 另一方面缓解基金不足的问题, 为科学家的研究提供坚强的后盾。

(四) 基因编辑技术道德调控的法律约束

道德只是人们内心的一种约束, 并靠外部舆论进行监督, 因此道德本身并不具有强制力, 单纯依靠道德的约束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科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 我们在加强道德建设的同时, 也应当进行法律的建设, 两者相互促进, 相互补充, 保证有关人类的基因编辑技术及研究健康发展。

第一, 我国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就将来有可能在就业中出现的基因歧视问题作出严格的规定。直到现代化的今天, 性别、种族、残疾歧视无时无刻不发生在我们身边, 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 基因歧视极有可能成为将来社会当中一种新的不公正现象。由于我国的《劳动法》规定, 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雇患病职工, 或在解雇时给予一定的赔偿。因此, 雇佣单位通常在招聘时对职工进行身体检查。我们可以猜想, 在不久的将来, 用人单位很有可能会从单位的利益出发, 对职工进行基因的检查, 拒绝带有缺陷基因的应聘者。

第二, 针对基因防治也应该建立健全的法律保护。采用基因编辑技术进行疾病的治疗可以促进人类的健康生活, 但同时也可能为人类基因治疗带来不良的结果。法律应当针对此项研究工作制定严格的行业规范和法律约束。例如, 采用一定的技术对被治疗人员进行生理和情感的改变和控制, 或者试图通过改善基因淘汰所谓的“低等民族”, 以及有意制造人兽混合物等非正常物种等行为, 都应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巨大的利益常常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因此我们才需要法律的存在, 最大限度地消除高科技的负面影响, 使这门技术朝着光明的方向不断前进。

四、结语

对于基因编辑技术, 有人赞扬它强大的功能, 也有人恐慌它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不仅仅是科学家、政策的制定者和律师, 越来越多的普通公众也参与到了这场激烈的讨论中来。这样的一门科学, 使得人们对生物体的受孕、出生、身体构造甚至寿命等各方面具有更多的把控能力, 也带来了危险的可能性。因此, 本文从伦理和道德的视角对基因编辑技术进行分析, 希望对这门技术未来能够造福于人类社会, 越早对基因编辑技术进行道德的讨论, 就有越大的机会避免其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然而, 所有伦理的分析与道德的调控只有一个主线, 即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要以人类为本。

参考文献

[1]刘剑康, 李立峰.论基因科技的道德调控[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5, 02:5-8.

[2]薛桂波.基因技术的伦理风险及其社会控制[J].科技管理研究, 2010, 11:246-248+245.

[3]谢志青.基因科技发展的伦理学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 2009, 10:50-53.

[4]卢媛.转基因技术伦理道德问题探析[D].成都理工大学, 2012.

[5]高宏珍.转基因技术的伦理突显与解困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 2014.

[6]钟琳.转基因技术的伦理道德思考[D].成都理工大学, 2007.

[7]朱俊林.转基因技术应用的伦理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 2006.

[8]王婷.转基因技术应用的伦理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 2010.

[9]崔磊.转基因技术引发的科技伦理思考[D].成都理工大学, 2010.

基因编辑技术 篇3

不过,创新的脚步快得惊人。就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被发明后的短短几年内,它就已经开始对整个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产生重大的影响了。该技术能轻松地做到依次“关闭”基因,以便观察每个基因的作用;它还能引导基因特殊的突变,从而找出基因突变致癌和致病的机制;它甚至能通过修补动物和植物的基因,来创造出更加抗旱的玉米、更加强壮的警犬等等。

也许不远的将来,基于CRISPR技术的研究还将为人们开发新型的减肥药物;更加有效的基因疗法和种类丰富的移植器官。就在不久前,英国伦敦大学瓦西姆的团队才刚刚用一种传统基因编辑技术救活了一名身患白血病的婴儿,他感慨道:“CRISPR技术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前进着,我们就快要跟不上了。”

拥有改良基因的超人,或者是拥有定制特征的婴儿,这样的设想不管是在学术期刊还是影视作品中都屡见不鲜,而CRISPR技术则有可能让这些设想变成现实。

鱼类转基因技术综述 篇4

鱼类转基因技术综述

基因转移的研究为鱼类遗传育种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自1985年第1例转基因鱼问世至今已获得20~30种转基因鱼,在促进生长,提高鱼类抗逆性、抗病性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本文主要阐述了转基因鱼的构建机理、方法和检测方法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外源基因的定点整合、稳定表达和遗传仍需要深入研究.构建“全鱼”基因则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 者:吴勇 区又君 WU Yong OU Youjun  作者单位:吴勇,WU Yong(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0;湛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湛江,524088)

区又君,OU Youjun(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0)

刊 名:海洋通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MARINE SCIENCE BULLETIN 年,卷(期): 25(6) 分类号:Q78 关键词:鱼类   基因转移   构建   检测   外源基因  

《转基因技术》语文阅读和答案 篇5

①所谓转基因技术,就是把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基因从一种生物中提取出来,然后转移到受体生物中去,使后者产生遗传改变,并形成新的品种的技术。

②基因的转移过程,在自然界就有。自从人类耕种作物以来,我们的祖先就从未停止过对作物的遗传改良。传统育种技术主要通过有性杂交和自然界产生的突变,通过人工选择培育出新的品种。比如我们现在吃的小麦,就含有燕麦草和黑麦的成分。不过,传统种植技术的目标性不强,基因的转移也只能在物种内进行。转基因技术目标性强,可以实现跨物种之间的特定基因转移,方便简捷。比如,目前我国已经培育成功的抗鳞翅目害虫水稻,水稻是不具有抗鳞翅目害虫特性的,但通过转基因技术,跨物种加入了抗虫的基因片段,它就不怕稻螟了。

③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粮食需求逐年增长,但世界的粮食种植面积是基本恒定的,有时还会减少。转基因技术的发明,为人类改良农作物品种,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途径。目前在国外,大豆、油菜、玉米都广泛使用了转基因技术,转基因大豆,已占世界大豆种植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④转基因技术本身是中性的。看一种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要看转到受体物种上的是什么基因,对受体物种有什么影响:如果转的基因是毒素基因,当然对人类有危害。如果转的.基因是降解植物本身含有的毒素,这个转基因食品就降低了对人类的风险。天天食用打农药的食物,比食用具有抗虫基因的食物,哪一种更安全?如果有一种西红柿含有多种保健物质,你是花费上千元买保健品,还是吃廉价的西红柿?

⑤转基因技术有着很严格的技术规范,安全性是有保证的。培育转基因品种,事先要经过科学的设计,品种培育出来之后,要经过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的监测、评估。每个阶段都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由专业人员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三个阶段完成之后,还要把结果送交农业部审批,由农业部组织各方专家进行综合评估,取得商业化许可证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推广。

⑥对于转基因食品,要由国家相关权威部门对食品成分、食品毒性、过敏反应等进行全方位检测,其全面、严格程度,超过了任何食品。在美国,有90%的玉米、大豆、甜菜都是转基因产品。美国民众认为,转基因作物跟传统作物没有什么不同。在这方面进行知识普及,是治疗基因恐惧症的根本办法。

⑦目前厂商对转基因食品不敢标识,还有意强化非转基因标识,这间接散布了转基因恐惧思想。标识转基因,对消费者、对商家都是有利的。使用转基因技术生产出特殊功能的食品,比如富含维生素A的大米,为糖尿病人、心血管病人等特殊人群开发出的食品,标识出转基因成分及其特殊功效,会便于消费者按需选择,这也是给消费者开具治疗转基因恐惧症的心理药方。

⑧转基因食品管理部门的管理者应多向专家学习,对转基因食品的人体试验结果应公开化,不要保密。当公众认识到转基因食品能够为他们带来巨大福利的那一天,转基因恐惧症就会成为新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有趣的插曲。

1.结合文章,解释什么叫转基因技术?(3分)

2.文中第②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比如,目前我国已经培育成功的抗鳞翅目害虫水稻,水稻是不具有抗鳞翅目害虫特性的,但通过转基因技术,跨物种加入了抗虫的基因片段,它就不怕稻螟了。

3.从第③~⑤段分析,转基因技术有哪些特点?(6分)

4.文中第②段加点词主要能否删掉?为什么?(4分)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自从人类耕种农作物以来,人类一直对作物进行遗传改良。

B.目前世界大豆种植总面积有一半是转基因大豆。

C.对转基因食品的人体试验结果要保密,不应公开化。

D.生产厂商应该标识转基因食品,便于消费者按需选择。

参考答案

1.转基因技术,就是把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基因从一种生物中提取出来,然后转移到受体生物中去,使后者产生遗传改变,并形成新的品种的技术。

2.举例子,更准确清楚的说明了转基因技术目标性强,可以实现跨物种之间的特定基因转移。

3.改良农作物品种,提高生产效率;本身是中性的;有着很严格的技术规范,安全性是有保证的 。

4.不能,主要言外之意是传统育种技术培育出新品种还有其他的方式或途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正方) 篇6

关键词 转基因 伦理问题 生态环境

一、转基因技术的定义及其获得

转基因技术是以重组DNA技术为核心,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性状的可遗传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Transgene technology)。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转基因的获得是取自现有的生物体的 DNA,制内切酶或外酶把 DNA切割成若干小段,然后再把这些小段用连接酶接入载体,并建成载体克隆 把理想基因载体放入大肠杆菌等宿主细胞中扩大 增殖,或采用 PCR 的方法扩增 再对扩增的 DNA片断进行适当修饰,然后进行转移,或将特定的控制序列连接到目的基因的结构序列上,从而创造一个新的重组基因,然后再进行转移。

二、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成熟,推动了各个产业的发展,尤其以农业为代表。2006年, 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以 13%的速度迅猛增长,首次突破了1 亿公顷。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农户数量也迅猛增加,首次超过 l 000 万户。[2] 2008年至少有25个国家使用生物技术,非洲有极大的发展,非洲大陆从一个国家增加到三个,现在有1330万生物技术是农民来使用生物技术,新增了130万个,小规模或者资源贫乏的农民是占90%或者1230万。第一个十亿公顷用了10年,第二个十亿将来计划用三年的时间。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6月的时候曾经说过,要解决粮食问题,我们必须依靠大科技,就是生物技术方面的政治意愿,我们要依靠生物技术措施,依靠生物技术,另外特别依靠基因,数月之后,他又宣布在未来的20年将投入25亿元用于转基因作物的生产。在2006年到2015年,使用生物技术的国家数量加倍,还有非洲国家,在东欧,在拉美,使用这项技术的农民数量,从一千万到一千二百万。这个数字到2015年还可以增长到五千万到六千万

三、转基因技术的优势与主要应用

转基因技术有如下优势:第一,增加产量。在传统作物中植入快速生长基因后,农作物的特性得到了改善,不仅可缩短生长期而且还增加作物产量, 使土地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充分利用,也使人类从此告别缺粮的历史。第二,改良品质。植入不同的基因片段,可使食品的外观、味道、口感甚至营养成分完全改变, 将使人类的食物进入一个随心所欲的新时期。第三, 增强抗逆性。通过基因改变,使传统作物具备了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因此可大大减少农药和杀虫剂的使用, 防止环境污染;通过改良基因,人类能让作物具有耐寒、耐热、耐干旱或耐涝的不同特性,从而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农作物将彻底告别靠天种植的历史。第四, 生产转基因药品。将一种有治疗作用的基因植入某种食品,人们只需吃食物就能预防或治疗疾病。正因为转基因技术有以上的巨大优势, 各国才争相投入大量财力,加紧对转基因技术的研究,打造生物技术经济强国战略计划, 制定并实行更具竞争力的优先发展的基本公共政策。正如美国著名未来学家保罗先生预言: 推动社会经济未来发展的代表方针将由信息科学转为生物科学。[3] 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动物饲养和医药研究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人类生命科学中开发应用

(一)疾病诊断

(二)基因治疗

(三)医药生产 1997年,美国首先应用重组DNA技术,把重组的人生长激素抑制素基 因导人肠杆菌,生产人生长激素抑制素。目前,已通过重组DNA技术生产活性多肤药物。[4] 2.在动物中开发应用

重组DNA技术在动物中的重要应用项目是转基因动物培育和应用。1981年,Gordon和Ruadle成功培育了转基因小鼠,开拓了转基因生物的时代。此后,世界各国相继培育出转基因动物,并应用于各个领域。3.在植物中开发应用

重组DNA技术另一重要应用领域为培育转基因植物,并进行应用开发研究。从1983年报道了第一例经分子杂交验证的转基因烟草后,目前有60余种植物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如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烟草等。

四、转基因技术的弊端及环境与伦理道德问题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具有双面性的,我们在看到转基因技术应用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巨 大利益的同时也应看到转基因技术也可能会给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打破了自然发展的规律,或多或少破坏了生物界领域的和谐。转基因技术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危害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基因飘逸即基因流或基因水平转移到其他近缘物种。如加拿大发现转基因油菜与野生近缘种间发生过交叉杂交,从而形成所谓!超级杂草∀,导致野生等位基因的丢失,从而造成遗传多样性的丧失,影响生态平衡。

第二,转基因植物产生的杀虫毒素可由根部渗入土壤, 某种单一的转基因植物的大量种植可能会对土壤生物及微生物和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因而减少本地区物种的多样性。

第三,转基因产品的毒性, 能引起人的过敏反应。如 1995年发现美国国际先锋公司转巴西坚果基因的大豆能引起人过敏,在转花生基因的作物中也有过过敏现象。

第四,转入植物的标记基因(特别是抗生素基因),有可能通过某种途径扩散到其他微生物中并使其产生新的抗药性,导致超级病原菌的产生。[5] 虽然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转基因技术迄今并未发现真正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数亿人食用 4000多种转基因食品,连续多年也未发现对健康产生任何伤害。但是,转基因作物对大自然的影响目前还无法完全证实。已有教训表明, 任何进入新环境的外来物种,都有可能会在当地引发一场生态浩劫。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过程只经历了不足10年的时间,然而, 转基因生物对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影响可能需要20年、50年甚至是 100年才能被发现。转基因作物一旦进入自然生物链, 其人造的特性和缺陷就会无休止地流传下去,永远无法被控制或被收回,对大自然的这种破坏是不可逆的。此外,基因技术的发展使克隆人、胚胎干细胞克隆、制造非人非兽的怪物、选择优良人种、制造基因武器等等问题成为可能,这些问题会对社会道德、国家和人类安全、社会稳定与文明传承都构成严重的威胁。基因技术成果如果被滥用,那就意味着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包括伦理和法律体系)都会被颠覆毁坏, 人类社会将会倒退。

五、总结

总之,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然而,它的发展总会伴随着各种利弊问题。我们必须以一种谨慎的态度来看待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对人类发展而言前景是广阔的,影响也是深远的。[6]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待转基因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坦然面对在对转基因技术运用过程中带来的是与非,在对转基因技术充分重视的同时加快安全性技术的研究,让转基因技术在促进人类生存和发展中发挥重大作用,带来科技领域和生物界领域的重大飞跃,让转基因技术真正造福于人类。参考文献

基因技术风险成因分析 篇7

基因技术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之一。随着科技不断地发展,人们对科技风险有着越来越深刻的体会。DDT污染、福岛核泄漏等技术带来的危害使人们有理由相信,重塑人们生存方式、价值观念、发展不过几十年的基因技术具有风险性。因而,分析基因技术风险成因,反思基因技术有助于建立对基因技术的理性认识,作好风险防控工作,使基因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

1基因技术及风险释义

1.1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基因技术又称遗传技术或重组DNA技术,是分子遗传学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采用类似工程设计的方法,按照人类的特定需求而将具有遗传信息的基因,在离母体的情况下进行剪切、组合、拼装,然后把这种经过人工重组的基因转入宿主的细胞内进行大量复制,从而使遗传信息在新的宿主细胞或个体中高速繁殖以创造新的生物。作为高新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基因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农业领域,科研人员培育出具有抗虫、抗逆、抗除草剂、高蛋白等优良品质的农作物。在医药领域,利用微生物等作为生物反应器能使生化药物的费用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使更多人获益。基因治疗也为一些基因遗传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基因技术带来了纺织业的绿色革命,比如科学家试图通过修饰棉花基因来生产出带“颜色” 的棉花,减少化学染剂的使用,有利于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

纵然基因技术用途众多,影响甚广,但基因技术的社会化应用带来了诸多伦理争议,如转基因生物、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基因能否作为可专利客体;基因信息泄漏带来的基因歧视;基因检测带来了隐私权、知情同意权的侵犯等伦理问题。

1.2风险及基因技术风险释义

风险一词的来源有众多说法,一种认为是在远古时期,风常会给出海作业的渔民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从而使“风”常和“险”相联系,渐渐演化出“风险” 一词。现今,风险一词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在保险、社会、经济等领域得到广泛地使用。风险不同于危险。危险是明确地表明一旦接触、靠近就会带来不利、 损失。而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不仅仅只和损失联系,风险若控制得当可以获得利润,这也是人们常说的“高风险、高回报”。 现代意义上的风险,在贝克看来“是个指明自然终结和传统终结的概念。或者换句话说: 在自然和传统失去他们的无限效力并依赖于人的决定的地方,才谈得上风险。”即在传统社会,更加强调的是自然环境带给人们的风险。进入现代社会,风险具有显著的“人为”特点。在风险研究者看来,这种“人造”风险的来源可以是制度,也可以是社会文化、主观认知水平、科学技术。技术风险是客观实际与主观认知相作用的产物。对于基因技术这样的高新技术,人们对其风险的认知往往严重偏离客观实际。

基因技术也属于高风险、高回报技术。这主要表现在基因技术研究领域极其耗费资金,研究失败则投资成本打水漂,研究成功申请专利产业化后则能获得利润丰厚的商业回报。基因技术的风险还体现在技术具有不确定性,基因技术在眼下确实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如人口膨胀带来的粮食短缺、农药的过度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城镇化带来的劳动力与耕地的流失、肿瘤治疗、高昂的生化药品等等提供了可行之道,然而人们还是担心基因技术社会化应用的安全性问题,尤其是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这在中国和欧洲国家均引发不小的争议。基因技术应用的不安全性在基因治疗中初见端倪,如“格辛戈事件”“气泡儿童事件”,这些是基因治疗史上的灰暗一页,提示着人们基因技术的风险性。

2基因技术风险成因

2.1主体认知水平的局限性

人们的认识水平、思维能力受到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限制,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知,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从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到沃森、克里克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从一个基因一个酶假说到跳跃基因、 反转录基因、断裂基因的发现,人们对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认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模糊到逐渐清晰的过程。即便如此,由于生命体的复杂性、认知水平的有限性及研究工具、技术方法的局限性,使得目前人们对于基因互作、基因表达、基因功能的认识仍只是冰山一角,基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仍处于不成熟阶段。

2.2科研人员道德失范带来风险

不同于小科学时代,科研人员出于好奇心、求知欲探索自然规律,追求客观知识,偏重基础研究。进入大科学时代,科学的社会功用突出,技术的自然属性高度社会化,社会的科学化,政产学研结合的越来越紧密,科研人员在社会发展中的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贝尔认为当今社会(后工业社会),知识成为新的权力基础,掌握新的智力技术的科学家、数学家、经济学家和工程师将成为统治人物,即技术治国。由基因技术衍生出来的基因武器、基因药品、基因专利、转基因食品等具有巨大的价值,甚至能影响一国的经济。 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生殖增强技术、基因治疗等不断使人们对我是谁、我可以成为谁进行重新认识。科研人员掌握了基因技术是否能任意改变生物的进化过程,任意干涉人类的生老病死。种种迹象表明,当前科研人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受到名利诱惑越来越多,科研人员应担负起相应的道义责任。一旦科研人员道德失范,小至个人,大至国家都有可能蒙受损失。

2.3基因技术风险的经济根源

在基因经济蓬勃发展极具商业价值之际,人们称21世纪是生物技术世纪,基因被誉为“绿色黄金”。然而过度地追求基因技术的经济价值、滥用基因技术则会带来风险。基因的可专利性可能加剧全球经济不平衡发展。当前掌握基因专利的是发达国家,发展中与欠发达国家虽具有丰富的遗传资源,但由于基因技术研究发展起步晚,基础薄弱,导致本国的遗传资源为发达国家盗用,人们把发达国家攫取他国基因资源的行为称为基因海盗行为、“新圈地运动”。生命体内的基因成了可交换的商品,这是对生命尊严的宣战。在资本逻辑的驱使下,“技术的统治不仅把一切存在者设立为生产过程中可制造的东西,而且通过市场把生产的产品提供出来。人之人性和物之物性,都在贯彻意图的制造范围内分化为一个在市场上可计算出的市场价值。”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一个研究组就曾将一条肥胖基因以2000万美元的高价出售。基因技术的不当使用还会造成对隐私权的侵害,引发基因歧视问题,这会对社会秩序带来潜在的危害,冲击已有的伦理观念。如发生在我国的基因歧视第一案,三名考生通过了佛山公务员笔试,面试却因携地中海贫血基因而被拒绝录用。

2.4国家利益至上观的驱使

当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水平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国家的综合实力,各个国家都注重发展科技以增强国际竞争力。基因技术和国家利益息息相关, 不仅有经济价值,也极具军事价值。基因技术在军事领域已得到了重视。然而基因武器的过度开发很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军备竞赛,会给人类社会的和平发展带来风险。基因武器具有精准的杀伤力和高度的针对性。人们担心会有针对某一民族或种群的基因武器, 形成继核威慑之后的基因威慑,威胁着世界和平。

2.5基因技术风险的社会放大

早在1988年克拉克大学与决策研究所的风险研究者们就提出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SARF)理论,该理论认为公众的风险感知与相关风险行为会因风险事件与社会、文化、制度和心理的相互作用而增强或者减弱,并会对社会产生持续、深入、扩大化的影响即涟漪效应或次级效应。当前,转基因技术呈现“污名化”,也是由于人们对于转基因技术风险的主观认知水平远远偏离客观实际,产生基因技术风险的社会放大效应。一些基因技术商业化过程中的问题经由媒体、非政府组织、意见领袖、政府的广泛参与被放大, 如方舟子与崔永元就转基因食品“吃”还是“不吃”的争论、“黄金大米事件”“巴西坚果事件”“金龙鱼事件” 等在公众、政府、专家、企业参与、媒体的推波助澜下不断发酵,继而产生了政府公信力受损、科研人员立场、价值取向的受质疑、转基因食品推广受阻、基因技术“污名化”等次级效应。

3结语

基因技术对“存有”的“去蔽”使人们更进一步认识生命体的奥秘,这也为人类社会更好地发展创造了条件。然而基因技术不能仅仅为工具理性、资本逻辑所驱使,更应具有人文的关怀、伦理规则的引导。当前对于高技术决策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技术精英与政客, 应引入公众广泛参与,进行风险交流。企业、政府、技术专家、公众应有畅通的信息流通、交流渠道。公众应学习和了解相关知识,参与基因技术相关决策,发挥监督作用,使基因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摘要:基因技术自问世以来就引发了广泛的争议。文章认为人们不仅应关注基因技术当下带来的益处与弊端,也应关注基因技术带来的风险。文章简要地从主体认知的局限性、科研人员道德失范、经济、国家利益至上、风险的社会放大效应这几个方面分析了基因技术的风险成因。

基因编辑堪比核弹言过其实 篇8

在近期的美国情报界年度全球威胁评估报告中,基因编辑被列为潜在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一。该报告称:“这种有双向用途的技术分布广泛、成本较低、发展迅速,任何蓄意或无意地误用,都可能引发国家安全问题或严重的经济问题。”

美方情报人员产生这种担忧的主要原因是,生物技术属于一种“双向用途”技术,可以作为正常的科学发展也可以作为武器使用。该报告还指出了一些新的发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找到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人员也变得更加容易。”

存在危害人类的可能性

所谓基因编辑,就是将苷酸序列进行删除和插入等操作,使人们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改写遗传密码。例如,可以通过改变人类胚胎的基因,修复其中的致病部分,并使“优质基因”得以遗传。这样,意味着阿尔茨海默综合征、唐氏综合征等家族遗传疾病存在彻底根除的可能。

长期以来,只能通过物理和化学诱变、同源重组等方式来实现基因编辑。 这些方法要么编辑位置随机,要么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操作,但CRISPR/Cas9技术的出现,使得科技人员能够方便而精确地对DNA和苷酸序列进行编辑,不仅操作更为简单,成本也极低:应用者只需花60美元便可以在网上买到其中最基本的材料。有科学家担心基因编辑技术会被用于研发“杀手蚊子”,或者制造可以大面积摧毁主要农作物的瘟疫,甚至研制可以剪断人体DNA的病毒。

“基因编辑的诞生打破了传统的、天然的、缓慢的遗传及变异和进化的过程。因此,适当利用对人类进步和文明有好处,但不当利用确实存在用来制造危害人类的病毒或病菌的可能。”中华医学会智库专家、免疫学博士钱勇表示。

目前阶段有点“危言耸听”

虽然如此,把基因编辑技术列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清单还是令一些科学家大跌眼镜。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分子生理学实验室主任刘春明说:“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新技术出现时人们总会有很多担心,常常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人们会冷静下来,真正知道它是否具有潜在的破坏性。”

上一篇:企业注销、迁移税务等部门流程下一篇:这里也有乐趣初中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