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言文课堂焕发活力(共11篇)
让文言文课堂焕发活力 篇1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以《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一课为例
江门一中李月珍
上学期,我在学校省内公开日中上了一节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受到了省内兄弟学校老师的好评:课堂气氛活动,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畅所欲言,展示自我。这节课,给我一个反思的机会,非常赞成这么一句话:“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老师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把课堂还给学生,改变教学方式方法,是足可以让自己的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
一、培养换位意识,精心设计教学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是焕发生命活力的前提条件,是使学生动起来、教学活起来的框架。因此是很重要的一环。
1、目标为学生而设计
由于我们的培养对象是学生,目标主要也应该是针对学生的。而学生是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且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的不同,灵活制定出符合学生特点的目标来。
教师在备课时,不应把精力放在考虑自己怎么上这堂课,而就应当把自己当成学生来想想:如果我是学生,我会遇到什么问题?同样,这些教师在上课时,在沿着自已的教学思路去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教学愿望将学生巧妙地引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去的同时,也要顾及学生自己的钻研、领悟和感受的过程。还要充分估计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同一教学内容会产生什么不同的反映,预想的困难一旦出现将如何克服。这是备课时必须认真考虑、周密设计的。这样就会避免了 “以教”代“学”,用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思维的情况出现。
如《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这节课,我认为基础知识是航天、生物、计算机的成就,这是学生可以自主阅读、归纳、整理知识并通过填充形式完成的,这既摆脱“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又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两弹一星”的背景、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这是学生难理解、分析的,我把它归为难点,要突破。
2、设计开课导言,吸引注意力。
导入语,要新奇、有趣,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才能收到较好效果;导入语平淡、刻板,往往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在《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这节公开课上,我让学生重温“神舟七号飞船升天并首次遨游太空”的视频片段,然后设问:除了“神七”以外,就在这刚刚开始不久的21世纪,我们中国人在航天事业上还取得了许多的骄人的成绩,你知道有哪些吗?航天事业的成就让世界对我们中国刮目相看,我们中国人也为此感到十分的骄傲,告诉大家这只是我们建国以来重大科技成就的一部分,由此导入新课。影视、问题情景的形式揭示本课的学习方向,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启发、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
3、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赞科夫说:“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给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意义,如果教学工作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那么这些解释仍将落空。”创设情境就是形成学生渴求知识、锻炼能力、陶冶情操的“学习场”,达成学生积极愉悦的学习氛围。这节课,针对“两弹一星”的背景,我用了大量了文字资料及图片,把当时的形势让学生充分感受我们发展国防科技的重要性。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登载美国对朝鲜进行大规模军事干涉,并派兵侵占我国领土台湾,直接威胁我国安全的资料;苏军装甲部队参与进攻珍宝岛的图片及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的漫画,并设问:假设在五六十年代你有权参与国防项目的审批,你为什么认为中国要发展两弹一星呢?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
性。在讲袁隆平培育“南优二号”水稻时,用凯文·卡特的摄影作品 《饥饿的女孩》和兰斯·阿斯特罗姆的《垂死的女人》创设情景,让学生各抒己见如何解决饥饿和粮食这一世界性的问题。
4、设置问题,激发思维。
在历史课堂上,问题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学存在。教师借助问题设计教学程序、实施教学过程、达成教学目标可以说是历史教学的常态,因为教师的问题有助于激活学生思维,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的思维疲劳。但教师的问题必须切合书本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反,满堂提问、琐碎提问、幼稚提问,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就不是真问题、好问题。《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这节公开课上,我在学生自主学习各个成就完成填充后,提出两个问题:近代中国科技没取得长足进步,而新中国的科技为什么能够取得重大的成就呢?新中国科技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了怎样的作用?这样就能用最精粹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指向教学重点,形成清晰的课堂教学思路。
5、安排课堂活动,发展学生潜能。
教师如果能借助课文,在课堂给学生提供各种适合自己的实践机会,一展自己的才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能被激发起来。《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我组织两个活动:①学生开展辩论:中国是否需要发展核技术和航天技术?让学生当场猜拳定正反方,活跃了课堂。②到最后有一个升学本课的讨论:科学精神比人文精神更重要?让学生明白科学精神是科技给人以力量而人文精神给人以关怀,两者是并重的。我在课堂教学中常使用激活学生思维的讨论法,使学生在对新问题的讨论中,克服畏难心理,增强自信心,达到培养和提高各种能力的目的。
二、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在师生间建立融洽的情感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将历史教学只看成统一共性的活动,采取统一“知识灌输”的方法,而应激发学生独立、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将学生当作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给每个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机会来提出个人的想法、见解、问题。诚然由于个人能力的差异,同一问题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对学生的任何回答,我们都应细心处理,正确的回答应给予积极肯定;不完整地甚至错误的答案,若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正确结论也要积极肯定;即便是一时答不出来,也应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这时候教师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真诚的交流,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就保护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和自信心,使教与学互相交融,师与生互相尊重,课堂氛围充满浓浓的师生情,就能提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创设和谐课堂气氛。《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开展中国是否需要发展核技术和航天技术辩论活动,学生从各个方面都分析,难免有跑题,但他们能自圆其说,我都充分肯定,然后再分析其观点正确与否。有的同学讲道,这些技术花费了大量的钱财一点都不值得,应该用在改善人民生活、教育方面,语言比较的尖酸。我是先肯定其观点,再引导他认识到国家独立强大是发展的前提,并培养其民族自豪感。
通过这节课,我个人觉得,要让课堂变成生命成长的沃土,焕发生命活力,并不难,关键是教师的精心策划,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让文言文课堂焕发活力 篇2
一、 抓眉目, 精心设计导语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成功导语的设计无疑是最佳办法。魏书生老师也说:“好的导语像磁铁, 一下子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所以, 我常根据教学需要设计新颖别致的导语。如教学冰心的《成功的花》时, 就以一个短片——“一个美国人的人生片段”作为引子。这个美国人21岁生意失败, 22岁角逐议员落选, 23岁生意再度失败, 26岁爱侣去世, 27岁精神崩溃, 34岁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 36岁再度落选, 47岁提名副总统落选, 49岁角逐联邦众议员三度落选。猜猜这个人最终有没有获得成功?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学生说这个人肯定不会成功, 他运气太差了, 也有学生说这个人肯定能成功, 因为他屡败屡战。在学生们的争论中我顺势而导, 牢牢地把学生的注意力牵引进了课堂。在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 我将符合意境的图片做成幻灯片, 让学生一边听名家朗诵, 一边欣赏诗句所呈现出来的画面。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学生沉浸于诗情画意的氛围之中, 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情怀, 还激发起了他们朗诵的兴趣。面对学生的热情, 我临时改变教学策略, 帮他们选了一首肖邦的《小夜曲》, 让他们进行配乐朗诵, 比一比哪个小组做得最好。一堂语文教学课在我的无心插柳之下, 变成了一堂美美的诵读展示课。我想, 如果学生能在读的过程中接受诗歌的熏陶, 爱上诗歌, 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二、 巧激趣, 改变教学方法
以往的语文教学程序较单一。虽然也提倡多样的教学方式, 不过教师的组织、引导、点拨更多的是让学生往教师预设好的圈子里钻。久而久之, 语文课也就有了相对固定的模式。然而, 各种信息工具的普及, 使学生再也不满足于教师的条分缕析, 他们觉得自己拥有了某些学习的能力, 但在课堂中得不到体现, 时间一长, 语文课在他们眼中也就失去了相应的魅力。
有一天下午, 我准备教学古诗, 迈进教室时, 发现学生捧着一本《诗歌赏读》, 有点恹恹欲睡、兴趣缺乏。这时再像往常一样教学, 无疑是一种不智之举。怎样才能唤起学生积极的学习状态呢?看着《诗歌赏读》, 我灵机一动, 既然有相应的资料, 何不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为了真正做到“自主学习, 当堂达标”, 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借助资料撷取有效信息, 了解诗歌内容, 做好批注, 同时对疑难问题做好记录以便向他人寻求帮助, 并告诉学生下课前要对他们所学内容进行提问比赛, 每个小组都要出好题, 准备去考别人。在比赛中, 每个学生的表现既关乎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同时也代表着小组的整体学习水平和荣誉。结果这节课效果出人意料的好。学生们读书专心致志, 讨论积极参与, 发言争先恐后,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热烈。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 获得了知识, 锻炼了能力。
其实,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 又怎能谈及高品质与高效率, 所以我尝试着改变教学方法。我认为语文课不仅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思考, 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更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才是真正的活力课堂。
三、 拓思路, 鼓励百家争鸣
语文课堂应是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甚或是异想天开的场所。语文课堂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有些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 会得到不一样的答案。所以, 我在遇到有争议的话题时, 常常引导学生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争论。比如, 看完《西游记》, 学生对书中人物的看法就很有意思, 他们各执己见, 于是一节阅读课就演变成了一场辩论赛。通过辩论, 学生对人物的认识更深入了, 对阅读的兴趣更浓厚了。
当然, 一节课的时间有限, 要想提高课堂效率, 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 并发自内心地喜欢上语文课, 必须想方设法让语文课“活”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的方法有很多, 多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也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它容量大, 效率高, 五彩的画面、亮丽的色彩、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出其不意的拓展延伸, 都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创新, 使他们以较好的状态进入学习。
让初中文言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篇3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和学生学习实际,为使文言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作了尝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构文言知识体系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文言文语言大多简约、精深,学生读时有涩口感。故教师教学时势必要挖掘教材中新颖、趣味性强的教学内容。笔者在教《岳阳楼记》时,制作了课件。出示一幅幅迷人的洞庭湖、岳阳楼风光图,配以悦耳动听的音乐,再配以精当的解说词,就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来感受此番美景。果不其然,学生热情高涨,迫不及待地问:“老师,这是哪里?真美!”“洞庭湖!”“岳阳楼!”老师再用富有激情的语言鼓励大家:“让我们登上岳阳楼,与范仲淹一起领略这美丽景色吧!”接着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岳阳楼景色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这样的情境,学生觉得很有兴味,从而建构起能灵活运用的有关文言知识,如“际涯”“朝”“夕”“气象万千”。
2.引导学生自主研读,建构相关的文化知识体系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又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和发展的平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个人或小组搜集材料,筛选信息。这个教学过程中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共享探索的成果,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比较全面、正确的了解,最后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如建兰中学孔晓玲老师在教学《公输》时,介绍了有关墨子及墨家的知识。为了让学生更易建构起墨家思想主张以及在春秋战国时地位影响等文学常识,孔老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墨子为什么叫墨子?他有什么长处?我们可由此联想到哪个成语?孔老师让学生去搜集资料,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又补充一些知识如孟子对墨子的评价、墨家以后的发展等。如此,学生就能建构相关的文化知识体系,了解了一段历史,又能了解一个远去的历史人物。
3.理解文本材料,建构起对文本的整体认识和相关的审美能力
学生要主动地参与,处于一种激动、亢奋的状态,然后让自己凭借已有的知识去体悟。如教学《诗经》时,教师要介绍有关《诗经》的常识,如创作年代、手法、地位和影响等,借此来引导学生去热爱这一民族文化遗产。其实,我们也不需介绍很多先秦时代文化灿烂的背景知识,只要围绕《诗经》创作年代即可设置情境,足以震撼学生。让学生把《诗经》与《在水一方》的主题歌歌词进行比照,再让学生查查资料:在《诗经》创作时,世界上其他的民族是否也有了不朽之作?学生通过查资料、作比较,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语文课的民族精神教育,就水到渠成了,同时学生也做好了认知的积极的心理准备。
此外,我们教师还要充分利用文本的美学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李海林先生在《言语教学论》中写道:语文知识的学习是实现语用能力的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语用能力目的的“附带的效果”,文言文教学势必要渗透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本身也是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文言文教学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浅易文言文能力,但它终极目的则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众所周知,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最丰厚的载体。这些文质兼美的作品,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被赋予了美,是美的终结者,富有较强的审美价值。它们或记述作者经历,或歌咏壮美山川,或抒情言志,或阐发哲理,这些都能表达出古人的执著追求。
教学《诗经·蒹葭》时,笔者设计了比较朗读情境,将“蒹葭苍苍……蒹葭萋萋……蒹葭采采……”改成“蒹葭苍……蒹葭萋……蒹葭采……”,然后学生朗读,对比体悟它们的音乐效果和表意效果。当然,学生在反复朗读过程中更爱叠词的朗读节奏美与音律美。又如《爱莲说》,可从品析文章语言入手,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爱的句子,并说说从这些语句中可读出了多少美,悟出了多少美。经过教师的点拨,最后归纳出:语言美、形态美、品质美、情感美。教师在此基础上继续点拨,写花即写人,咏花即咏作者的志。作者通过描绘并赞美莲花的外在形态,赋予莲一种高洁品格。这样的朗读,这样的点拨,会使学生体悟到文本中写的物是美的,而且还会把学生的思想引向更广阔更深远的地方——这里的物仅仅是物吗?作者的意图又是什么呢?
4.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建构文本相关的人文知识体系
整个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利用情境、协作和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展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学习者有效地实现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的建构。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技能,达到能力的迁移和思维的发展的目标。
教学《小石潭记》时,教师会分析小石潭景色,再探究柳宗元的内心世界。这基本上完成了文本内容立意建构。我们可继续提出一研究性问题:文中“潭西南而望”,柳宗元在望的时候会想些什么呢?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会说到前途、理想等。教师再补充有关作者的资料,让学生对作者、文本有个高度的认识:山水走不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教师再出示藏头诗《江雪》,让学生朗读体悟作者心情,再进一步提示学生:《江雪》很好地印证了柳宗元心情——千万孤独。虽山水走不进他的内心世界,可山水接纳了他。美丽的自然风光开阔了柳宗元的心胸,给了他创作灵感。他写出了许多山水游记,其中最著名的是文笔清峻、富有诗情画意的《永州八记》。写山写水,写草写木,都能化工肖物,神妙入微。
教学《〈论语〉十则》,在疏通文意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带领学生掌握语录所包含的思想家、政治家孔子“仁”的思想核心。“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文字的梳理是极易的,关键是看它如何体现儒家思想的“仁”。孔子认为,终身行之的那字是“恕”了,就是说用自己的心去揣度别人,最直接最简单方法便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推己及人,“仁”的体现。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这几则语录走进儒家,走进儒家思想的文化境地,认识它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从而让学生积淀传统文化,逐渐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熏陶。
于漪老师说过:“语文是多情的沃土,盛产宝物,思想的结晶、情感的流溢、文字的精妙,琳琅满目,教师对它要满腔热情满腔爱……引领学生进入宝库觅宝,体味语言文字的奥妙,享受文化睿智的欢乐。”我们语文教师应致力于建构起文化层面的知识,也要建构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浓厚兴趣;我们语文教师要力求兼顾“文”与“言”的交融,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我们语文教师要努力成为一个阅读者,一个践履者,一个思考者,建构一个有效的文言文教学课堂。
让课堂真正焕发生命活力 篇4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新基础教育的灵魂。还什么,——时间、空间;为什么还,无需赘叙;怎样还,却是一个关系课堂生命力质量和效益的关键问题。因为课堂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知识、自主发展的场所。本着尊重学生自主性的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因此课堂就要真正成为一种探究、发现、创新、成功的体验的历程。我就此作了一些试验和尝试。
1.课堂准备:不妨蹲下来
新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学的最佳手段,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去主动认识客体,在认识客体中最终掌握方法去进行再创造。基于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不妨蹲下来,设身自己是学生,改传统的以“教”为核心的教学设计为以“学”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形成教与学的同步推进。教师要做好学习方法的示范,有针对性地设计学法训练;在各个环节上指导学生,并对学生提出相应的方法要求,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作为认识思考的对象,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方法,形成学习方法——掌握运用——强化迁移的链式结构。
2.课堂引导:明目的,教方法
要让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意识,自主思维、自主学习,首要的必须结合学科特点让学生明白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学。这就需要教师在学习程序、学习方法、学习要求上进行指导,要求学生按照既定的学习规程进行训练和实践,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语文的学习,一般 包括预习、赏析、拓展等常规程序。预习时一般按“读——查——思——写”四个步骤进行自学;赏析则要求学生围绕“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三方面理解、欣赏课文内容、手法、构思等技巧,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各抒己见;拓展,则要求学生从拓展的途径、拓展的方式、拓展的最终目的等方面指导学生有意识地丰富知识,提高辨析、比较能力。
3.课堂生活:与生活世界沟通
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篇5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音乐与相关艺术和文化的融合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它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能力。然而,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使教师和学生都成了音乐教材的被动使用者和接受者,这种“唯教材而教材” 的思想观念逐步形成了封闭、狭隘的音乐教学格局,大大降低了教师的创造性劳动,降低了学生的审美积极性,压抑了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失去了音乐的“精神价值”。而现如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崭新的音乐教育理念,给音乐教学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它不仅充分发挥教师的创新潜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使师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使音乐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审美核心” 的活力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构筑音乐课堂教学,通过音乐作品的音乐美和视像美来完成,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情智互补的作用。如:欣赏《春天悄悄来临》时,我抓住了作品音乐美的特征,紧扣音乐主题展开教学,运用听觉感知,视觉感知和情感体验将学生带进音乐作品的意境之中展开想象和联想,进行情感体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那水波荡漾似的分解和弦为背景贯穿全曲,主题充满歌唱性,乐曲旋律抒情柔美,似有春天来临,冰雪融化,万物复苏之感;中间部分,乐曲显得更为明亮,犹如春光明媚,婆婆起舞的柳丝和着春风在唱歌;最后一段,持续的分解和弦犹如春风给人以遐想。我和学生都沉浸在这美的音乐和画面中,流连忘返。学生也在乐曲的感染下说出了热爱音乐、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体验。
二、“和谐互动” 的活力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通过信息的传递和转化,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过程。《音乐课程标准》强调了音乐教学中的师生和谐互动,“和谐”是师生之间互尊互爱,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用美妙的童心和赤诚的爱心,搭建起师生情感的桥梁,使学生以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互动” 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特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音乐教学需要师生共同来塑造、表现、创造音乐美,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在教学双向互动中才会焕发活力。如我参加优质课比赛荣获一等奖的《春雨音乐会》一课,在课堂上我以真挚的感情感染学生,与学生一起围绕创设“春雨音乐会” 的艺术情景开展音乐活动,让他们在音乐活动中大胆表达,善于交流,领略合作的愉快。通过赏春雨、画春雨、唱春雨、奏春雨、舞春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展示了学生的音乐才能,激发了学生对美的追求,达到了师生和谐共振、和谐互动。
三、“实践创造” 的活力
音乐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创造过程。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美。” 同样,音乐实践创造了音乐美。人们通过音乐实践把来自于生活的音乐作品还原成活生生的音乐形象,给人们带来了艺术美。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在活动中创造美,获得审美体验。我在一次课改实验研讨活动中上了一节汇报课──《神奇小乐队》,我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的物品中(如饮料瓶、小药瓶、鞋盒、杯子等)发掘音乐,动手制作各种“小乐器”。学生们通过观察、创造、动手实践,变废为宝。他们的实践创造能力真让我感到惊奇,制作的乐器可谓是“神奇之极”:有“小吉他”“小编钟”“小古筝”“小沙锤”“爵士鼓”等等。在课堂上,他们兴致勃勃地分别介绍了自己的“得意之作”,交流了制作方法、演奏方法、音色,还兴趣盎然地敲出快乐的节奏。学生在实践创造的过程中产生了迫切探求新知的欲望,体验到了创造的成功感。
四、“综合发展” 的活力
综合,是基础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伸展。发展,是《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音乐教育理念,是使学生的人格向完整、和谐的方向发展。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以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如《五十六朵花》一课,综合了艺术之外的地理学科知识,让学生了解了地理环境与民歌特征的关系、风土人情与民歌风格的关系、民族语言与民歌韵味的关系等。这不仅给了学生丰富的人文知识,而且对各民族的民歌有了了解,扩大了音乐视野,丰富了知识,使学生终身受益。同时,充分体现了音乐的价值,促进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结语
刘琦 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篇6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东南中学 刘 琦
一直以来,我们语文课常用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以教材为依据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要做的就是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教材、参考资料以及教师的个人经验是知识来源,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在这种模式下,语文课堂教学便有“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师充分“咀嚼”的内容,到了学生“口中”自然也就变味了。因而,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自主学习是就学习过程的内在品质而言的,它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它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并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主动参与的情境,培养自主学习意识的土壤
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至关重要。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性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学习情绪,营造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相应的条件,让学生全员发动、全程介入、全方位参与;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具有主人翁意识。学生参与和自主学习的活动是课堂教学最根本的,因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做到:
1.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要在课堂上只有老师一个人,我们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充分调动大脑提高能力。因而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少讲、精讲;有些问题稍加点拨,不给出标准答案,多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操作、去思考、去交流,把教师的教学活动转化为学生的主动求知,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2.给学生主动参与质疑的情境。
“疑”使学生在认知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引起深究性反射,产生思维活动。传统教学使学生在无“疑”状态下被动接受,盲从依附,思维就被束缚在教学的圈子里,个性受到压抑。所以在教学中要精心设疑,让学生充分发展主动参与的个性。所以教师不仅要于善于提问,还要教会学生提问,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有所疑,才有所思,才有所得,善问的学生往往思路敏捷,思考问题深刻,在思考中提高能力,在阅读中处于主动地位。
3、创设合作的情境。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的环境下,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
学模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材,学会观察,学会发现。突出强调学生自学课本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观察问题的能力。
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篇7
一、鼓励猜测和争辩, 让奇思与妙想熠熠生辉
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认为, 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缺罐子, 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心理学研究也表明,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奇“思”妙“想”是培养学生探究兴趣, 开发智慧潜能的教学良方。
如, 教学“乘法交换律”, 师生有如下一段对话:
师:加法中有交换律, 同学们猜猜哪些运算中也可能有交换律呢?
生1:减法中可能有。
生2:减法中没有, 比如:3-2=1, 可是2-3就不够减了。
生3:乘法中也可能有。
生4:除法中可能有, 比如:8÷8=8÷8
……
“除法、减法、乘法中有没有交换律”这个探索过程是一个“猜测———举例———验证”的争辩动态过程, 首先让学生猜测除加法中有交换律外, 哪些运算中也有交换律, 当有的学生认为除法、减法中也有交换律, 而且举例“2-2=2-2、4÷4=4÷4”这样的等式成立时, 就引发了争辩。争辩必然激励学生去探讨、去寻找反驳的例子, 于是就出现了“8÷4和4÷8等式不成立”这样的例子。在这样的争辩中, 不但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热情, 而且通过争辩让学生发现:一个规律的得出不能只看一些特殊的例子, 必须看大量、普遍的例子。同时渗透了在使用不完全归纳法时, 只要发现有一个反例, 规律就不能科学存在的公理。
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学生通过猜测与探索、观察与分析、归纳与验证等一系列数学活动, 感受到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并从中认识到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提高了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二、学会沟通和分享, 让互动与合作焕发和谐色彩
教学在本质上是一个交往、互动的过程, 是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分享的过程。
在执教有关周期问题的“找规律” (五年级) 一课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请看一串珠子:
想想第17颗珠子是什么颜色?
(学生独立思考, 汇报交流。)
师:谁愿意大胆地说说自己的判定方法?
师:这个同学画了一些图形, 看明白他的意思了吗?
生:用□表示红珠, 用○表示蓝珠, 第17颗珠子是□, 也就是红珠。
师:用符号表示, 形象直观, 大家一眼就看明白了第17颗珠子是红珠。
生:单数都是红色, 双数都是蓝色。所以第17颗一定是红色。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好孩子。用双数、单数的知识来判断, 有什么好处?由此来判断, 第28颗是什么颜色?第1001颗是什么颜色?就用你的方法考考大家, 说一个大一点的数字。 (略。)
生:还可以通过列算式来解决问题:17÷2=8 (组) ……1 (颗)
师:你能解释一下你的算式吗?比如说算式中每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
[师板书:17÷2=8 (组) ……1 (颗) ]
生:17表示有17颗珠子, 2表示每2颗为一组。就用17÷2, 商8表示一共有8组, 余数是1, 表示还有1颗珠子。
师:那第17颗珠子是第几组的第几个?
生:是第9组的第1个。
师:计算的结果明明是8组, 这里怎么有了第9组?
生:剩下的1颗珠子, 就是第9组的。
师:原来第17颗珠子就在第9组的第1个位置上, 那它是什么颜色呢?
生:是红色。
师:你怎么知道它是红色的?
生:看第一组的第一个珠子是红色。
师:明明是第9组的第1个, 为什么可以看第1组的第1个?
生:每组的第1个珠子都是红色的。
师:哦, 原来同学们发现了这种不断重复的规律, 余1就可以看每一组的第一个……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 研究者, 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围绕“第17颗珠子是什么颜色”这一问题, 课堂呈现一种互动的态势, 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 每一次小小的发现都表达着他们对数学学习个性化的感悟与创造;每一次小小的补充, 都见证着他们数学经验的积累和创造能力的提升。教学活动由此变成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 学生建构的不再是呆板的数学, 而是充满灵性的数学。
三、拥有智慧与真情, 让多彩与感动充盈心灵世界
肖川博士在《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一书中指出:没有智慧, 我们就缺乏透过琐屑和繁杂洞察精深和微妙的能力, 没有智慧, 教育就只是心灵和精神的一种牵累, 没有真情, 生活就是无边荒漠, 教育也就只是一种敷衍和应付……
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在教学“估算”一课时, 选择了学生熟知的教学素材———曹冲称象的故事。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大象和石头一样重, 要知道大象的质量只要称一称石头一共有多重就行了。这时课件出示六次称石头的数据 (单位:千克) 328、346、307、377、398、352, 然后请学生自己尝试估算出这头大象有多重。在交流估算的过程中, 学生还饶有兴趣地给每一种估算法取了个恰当又亲切的名称:小估、大估、中估、凑估、调估等, 却有一位学生坚持要用精算的方法。吴老师当时没有直接给予否定, 而是让学生先体会估算的作用, 再请那位精算的同学说说学习估算的感受。这位学生边点头边说:“这些数相加的确不是很好算, 再说求大象的体重, 没有必要精算。所以对于这个问题, 我觉得还是估算要比精算好。”吴老师深情地说了一句:“你的眼神告诉我, 你真的懂了。”并向学生鞠躬表示感谢。吴老师用她的教育智慧有效触动学生心灵, 课堂盈溢着人文的光彩。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篇8
教育的全部意義在于塑造人,其终极目标就是追求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即主题人格的整体丰富与完善。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关系到人的生命发展的基础学科,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过程中应重视主体参与。自主创新学习是建立在人的独立性上的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享有人的价值和尊严,摆脱对老师的依赖,能独立进行学习活动,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大胆表现自我,发展个性,使学习活动成为他们真正乐意的生活。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制第十册第五单元组的第二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逻辑性很强,语言优美、平白的科学小品文。文章旨在让少年儿童从小懂得环保的重要性,才能善待自然,珍爱地球。这篇说明文,分四部分介绍了有关地球的一些知识,说明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课文在叙述上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很好的体现了“按一定顺序写”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课题《只有一个地球》清晰的点明了课文内容,透露了文章旨意。从高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心理特征出发,我认为: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把过去学到的语文基本功进一步实践和运用,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落到实处。我采用了“以题统文,引珠串线”的方法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实现学习上的自主创新。
一、循题理脉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课题就是文章的刚,抓住题眼,启发思维,就能理清文章的思路。教学一开始,我从课题入手:读了课题,你能体会到什么?这样提问,旨在引导学生根据文章题目推测文章思路结构、大致内容,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审题能力。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能力去实现自主创新学习,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与潜力。但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有的学生看似很认真,下课询问却又不懂。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不强,课堂上只习惯于以听为主的学习方式,被动接受知识,导致学习效果不佳。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法”,以及我国教育工作者总结出来的“尝试教学法”、“自学辅导法”等,尽管方法各具特色,其实质都是以学生自主参与为标志。可见,要实现有意义的自主创新学习,必须要由主体的主动参与。因此,课堂教学中要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参与机会;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动机;尽可能让学生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全方位参与。在导入新课的环节中,我设计了一段录像:在茫茫的宇宙中,地球披着水蓝色的纱衣,是那样的晶莹透亮。学生就像置身在宇宙中看到了美丽壮观的地球,内心一定会充满自豪之情和进一步了解地球的动机,激发出学习的愿望。然后再初读课文,从整体感知,理清课文条理,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完整而鲜明的印象。从而对理解全文起到刚举目张的作用。
课题《只有一个地球》既写出了文章所要说明的内容,也揭示了中心。整篇课文一层一层说下来,最后发出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号召,条分缕析,说服力强。教学中,我采用学习小组互助学习的方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体会。我启发学生联系课文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只在关键处作适当的点拨,这样,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一步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讨论中分辨事物,既可提高认识,较好的揭示课文的中心,又可领悟到如何通过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的方法。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了多向交流,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学得愉快、热烈、主动,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二、扣题知意 诱导学生质疑释难
古语云:“学成于思,思源于疑”,语文教学中就应以“疑”即“思”,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并能通过解疑的过程,创设自主的学习时空,启发学生创造想象能力,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还可以使学生彼此触发,积极推想,激发创造力,训练思维的广阔性,培养创新力。教学中,我紧扣课题,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理解内容,了解说明文的特点。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引导学生主动的去获取知识。
在学生细读课文第一部分时,当他们从课文中体会了人类与地球之间的关系后,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自己的感觉,谈一谈地球到底大不大。这一环节的设计将调动起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而后提出:让我们再来看看课文是怎样说明这个问题的?它的依据是什么?这样,学生读书的方向明确,读书的主动性高。通过阅读,可以发现作者在这一部分中抓住了地球的一些特点,采用了对比、举例、列数据、比喻等说明方法;通过阅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科学性、陈述的条理性、语言的准确性和通俗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于是,教师也就起到了沟通作者思路和学生学路的作用,教给了学生重要的学习方法。
这样,在教学中,教师的启发诱导与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协调运行,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充分发挥主导与主体的潜能。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在教师指导下获得,形成了和谐的“导”与“学”的双边活动。
三、据题延伸 鼓励学生独立实践
教学研究表明:好的教学应该是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通过实践活动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责任感和自信心,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为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场所,教师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这片狭小的天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去感受生活,在实践中领悟,去寻找创新的灵感。教学时,我让学生深入社区进行环境现状、环保意识的调查,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或是进行阅读相关图书资料,用具体例子说一说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并谈一谈怎样精心的保护地球。在课堂的汇报与交流中,同学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扩大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同时使学生体会到了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喜悦。
语文教学心理的研究表明,阅读和写作是两个不同的心理过程,前者是自外而内的意义吸收,后者是由内向外的思想表达,这两个过程之间又是可以互相沟通的。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读写结合,相当益彰,也就是以读为基础,从读中学写,写中促读,读写结合,突出重点。在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课前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我指导学生写出读后感,把自己想对地球妈妈说的话写下来,或是给破坏环境的人们写封信。这样,不仅激起了学生强烈的自觉的环保意识,还实现了由读到写的迁移,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心得体会 篇9
当教师仅仅是个“知识传授者”时,教师的职业是可以被同等学历的人所代替的;而只有当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时,教师的职业才具有了不可替代性。教师的专业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观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支点。教育观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从“新基础教育”的角度看,主要是在认识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其次,教师的专业教养在知识结构上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再次,当今社会赋予教师更多的责任和权利,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教师要具备三种基本的能力,即理解他人及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管理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
具有教育智慧,是未来教师专业教养达到成熟水平的要求。教师的教育智慧集中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即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根据对象实行和面临的情境,及时作出决策及选择,并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具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教师的教育智慧使他的工作进入到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境界,充分展现出其独特的个性;教育对于他而言,不仅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种享受。
“新基础教育”使教师自身变得更加自主、自信、自尊和自豪。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值得我们去学习、探讨、研究与实践。
让生活化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篇10
江苏省江都市小纪中心小学 石玉国 曹小军
邮编 225241 电话 ***
邮箱:syg.js@163.com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语文综合素质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新课程倡导我们进行语文生活化的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把语文教学同生活紧紧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让语文教学生活化。这样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而且也优化了教学过程,还能使语文教学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因此,应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学生在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寻找到乐趣,学得真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切入,构建生活化语文课堂:
1、紧扣文本 体察生活
许多的文本内容是学生比较常见和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学生对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教学时,教师要努力挖掘这些学生熟知却又被遗漏的教学元素,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唤起曾经的生活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如教学《小露珠》一文,小露珠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细心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学时,我们可以提前指导学生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去观察,再让学生留心观察小露珠,通过观察感受到小露珠透明、闪亮的特点,体会到小露珠为植物带来的变化。这样,活生生的小露珠就会透过文本呈现在学生面前。激活了学生的生活文本,学生的学习活动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联系课文,观察课文中所描绘的事物,帮助学生体会文意,更应该向课外拓展,为学生提供一个间接认识社会的机会。积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通过观察,扩大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生活阅历。
如在教学《蒲公英》一课时,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理解,以及对蒲公英实物的仔细观察,知道了蒲公英的花色金黄,成熟后花托上长出洁白的绒球,是那么的可爱,也明白了蒲公英种子是靠风传播的。课后,我又让学生或观察或查阅资料,了解其他一些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学生听了兴趣盎然。经过观察或查阅资料,学生知道了豆类、葡萄、苍耳、椰果等植物的种子的传播方式。在交流的时候,他们争先恐后地介绍自己的收获。可见,由课内向课外拓展,把认识生活与学习课文相联系,引导学生亲近自然留心观察生活,带给学生的收获还真不小了。
2、演示画面 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有的文本内容却是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难度,老师在教学时如果借助于多媒体演示,形象、直观地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场景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唤起学生的生活回忆,激起学习兴趣,学生身临其境,理解文本就水到渠成了。
例如在教学《庐山的云雾》时,学生在生活中虽然也常常看见空中飘浮的云雾,但毕竟没有亲身体验过庐山云雾的那种壮观的景象,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学生的理解体会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一组庐山云雾各种姿态的画面,再配上轻柔的音乐、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将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庐山的云海之中。媒体的演示,使学生对庐山的云雾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再来阅读课文,对庐山云雾的特点的感受也就更深了。课文学完后,再让学生发挥想象,说说庐山的云雾还有哪些美丽的姿态呢?因为有前面画演示的帮助,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有的说:那些漂浮在空中的云雾,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条五彩斑斓的绸带。有的说:那些层层突起的云雾,就像是一座高耸入云的雪山„„ 媒体的演示,让学生学得轻松,想象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教学《葡萄沟》时,为了让学生在研读课文时能进一步体会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老师带几位学生扮演“客人”,请其余学生当老乡。客人说:“我是来自浙江的客人,听说你们这儿的葡萄很有名。”几位“老乡”说:“你好呀,欢迎,欢迎,快坐会儿,来尝尝我们这儿的葡萄吧!”(师做吃状)师说:“哦!吃饱了,谢谢!”老乡说:“再坐会儿吧!这儿还有葡萄带些回去吃吧„„”全班学生都赶着上来尝葡萄,场面相当热闹。毫无疑问,学生结合了实际生活中“招呼客人”与一些课文的相关信息,进行处理,才有了这样的表演。这时教师顺势引导:“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哪些地方能看出老乡热情?”在目睹了实践操练后学生纷纷举手,畅所欲言。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表演,其效果无疑会远胜于教师抽象的讲解,而使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应用。
3、创设情境 体验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作者写文章,胸中有境才能妙笔生花;学生读课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把握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有意识地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由景入情,以情观景,启发想象,步入情境。可以通过音乐的渲染、画面的再现、语言的描述等手段的结合使用,巧妙形象地展现课文中所描绘的客观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起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如入其境,加深内心的体验。
在教学《荷花》一课时,课文描写了荷花的美和“我”看荷花展开的美妙的想象。文章写得很美,但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怎么觉得自己“就是一朵荷花”,而且还和满池的荷花一起随风舞蹈,这种感受是很缺乏的,而且仅靠字面的解释也很难获得。教学时,我们可以积极地创设作者描绘的情境,先运用多媒体出示一幅“一池荷花”随风舞蹈的画面,音乐的渲染,这时老师娓娓道来:此时此刻,我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在眼前、耳边相似的情景的交相作用下,视觉感受“形”的美,听觉感受“声”的美。此情此景,促使学生脑中原有生活积累的相关情境沟通迭加,对文中描写的那种想象中的原来似乎不可捉摸的情境,变得可见可闻了。这种真切的感受必然产生相似的体验,学生融入了创设的情景中,通过自己的感悟,体会到荷花随风飘动的动态的柔美及荷花亭亭玉立的静态的端庄之美。这样学生与作者的心灵就会息息相通。
4、感悟生命 创造生活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学生的自主创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体验成长,享受生命的快乐。”一是利用听觉联想,借助变化多端的声音,激发学生情趣,引导想像,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重构生活画面,产生表达的欲望。把生活中“风声”、“雨声”、“欢呼声”等组合在一起。让学生仔细、放松地倾听,自由自在地展开想像的翅膀,思其所思,想其所想,勾画生活场所。二是利用视觉联想,给学生以视觉感官的直观刺激,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导他们写作。出示的物品应尽可能地贴近儿童生活实际,这样做易于唤醒他们大脑中的储存,写出的习作才能行文流畅、情感真挚。三是情境联想,作文是生活和思想、环境与情感、客体与主体相熔铸的产物,写作思路离不开情境的诱发。学校组织学生踏春活动,迎风摇曳的绿叶,随风起舞的野花,还有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都会使学生心旷神怡。在情境的催生下,学生浮想联翩,思路极为活跃,佳作亦应运而生。让学生在作文中创造生活,让生活因为创造而美丽。
总而言之,语言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让语文教学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回归生活。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成了源源不断的活水,才会像生活一样丰富多彩,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让数学课堂焕发主体活力 篇11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焕发起主体的活力呢?笔者通过实践,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瑞士教育学家皮亚杰也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成才的起点。低年级儿童年龄小、生性好动、好奇、自控能力差,怎样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如有的老师借助现代教学手段,让卡通人物走进课堂,给孩子们创设了一个他们所熟悉的环境,感兴趣的环境,使学生在卡通情境中对数学问题产生现实感和生活感。例如:《认识钟表》一课的设计中,老师用龟兔赛跑的童话故事把学生带入到一个假想的童话世界中(小兔代表分针,乌龟代表时针),小兔跑一圈(即60分),乌龟则走1大格(从上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生动形象的动感画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小朋友们那灿烂的笑脸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时、分有了初步的认识。再看,《有趣的点与间隔》情境引入的设计:屏幕上卡通小猫出现,在绳上依次晾了四块洗过的小手帕,每块手帕有两个小夹子夹住,共用了八个小夹子,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晾四块手帕要用五个小夹子怎么办?想想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边实践操作,边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四块手帕连在一起,一个小夹子夹住两条手帕的一端。如果我们把每一个小夹子看作一个点,那每条手帕就是一个间隔。同学们,你们发现了点与间隔的关系吗?课件形象的演示,使孩子们成功地领悟了点与间隔的关系。
二、联系生活,拓展体验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让学生欣喜的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学生建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学起来是那么的轻松、那么的愉悦。他们体验的空间在生活中更广了、更深入了。如,《快乐的星期天》这一课设计中,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小朋友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星期天,老师和小朋友们去动物园,让学生根据多媒体课件的提了一些贴切的教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人去公园玩?大人比小孩少几人?男的比女的多几人?把一些常见的生活问题转变为数学问题。学生学完《认识钟表》课后,教师出示厦门火车站发往北京、上海、天津时刻表,学生说说厦门到各站几时开?说说自己的一天作息时间,学生体会到学会看钟表就能准时乘火车,也会按时上学,还会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又如,在教学“吨的认识”时,由于吨是较大的重量单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无法亲身感受,所以学生对“吨”这个重量单位的概念也往往是模糊的、抽象的。如果在课前让学生在生活场所中去充分了解重量单位,收集信息,那么课堂上学生对“吨”的认识就不会是一片空白,而是通过自己的了解满载着获取的资料,有了这些准备,当提出问题,“哪些事物可以用吨来作单位”时,学生就不会茫然,知识的获取过程也将变得轻松自如。
数学教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拓展学生体验数学的空间,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学生是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让他们在操作中眼、耳、口、手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往往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释放各自的个性,在教学中要注意活动化、个性化和探索化,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历掌握知识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体验,体现从做中学的新课标理念。例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中,如果直接为学生提供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让学生拼成已学图形再计算面积,看起来似乎也让学生动手操作了,但实际上这样的操作,学生只是做了机械的操作工。我们不妨可以多提供材料给学生——可以有大小不等的三角形,可以有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也可有大小相等但形状不同的三角形,另外还可提供几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到诸多的三角形中只有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能拼成已学过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而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也会选择通过剪、拼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这样的操作、体验过程虽然时间花费较多,但在诸多三角形的选择、拼过程中会对“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印象特别深刻,从而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就会特别深刻,在后续学习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就会显得游刃有余。
【让文言文课堂焕发活力】推荐阅读:
让学生乐学文言文11-02
让学生爱上文言文11-21
怎样让学生学好文言文论文12-18
让文言文真正走入学生心灵深处论文11-20
初中文言文课堂07-08
文言文课堂思考09-25
寻路:名师文言文课堂教学例析09-13
文言课堂中的导入方法06-18
【文言文】15种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07-20
中学文言文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