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课堂思考

2024-09-25

文言文课堂思考(共6篇)

文言文课堂思考 篇1

文言文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不但思想内容博大精深, 而且表达的方式也是丰富多彩。学习文言文, 不但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 而且还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 让我们初步领悟到中国灿烂辉煌的历史文明, 坚定我们的爱国主义信念, 让我们职业中学的学生对未来的工作学习充满必胜的信心。由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表达方式上存在很大差异, 再加上文言文涵盖的特定历史时期的内容与当代的电子媒体文化相隔久远, 造成了很多中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 对课外古典文学名著的阅读也是兴趣索然。文言文课上, 冷冷清清, 学生木然被动, 缺乏探究与师生互动的激情, 课堂气氛凉, 学习效果较差。因此, 创新文言文教学方式方法, 提高中职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成了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之一。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明确教学目标, 学以致用

从当下中职文言文教学的弊端可以看出, 解决文言文学习“无用论”的关键在于科学定位中职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学以致用。中职教育必须培养与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备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 能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文言文教学作为中职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如何增强学生的文言文应用能力, 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 已成为中职文言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也是解决文言文学习“无用论”的关键。基于这样的目标定位, 中职文言文教学中应注重中职教育特点, 拓展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提高文化素养, 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遗产, 发展创新思维, 提高审美情趣。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仔细分析学生学习文言文不感兴趣的心理, 除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距太远, 难以引起学生共鸣外, 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的教法僵化, 索然无味。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们只有“好之”“乐之”, 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才能以学为乐, 学以致用。中职文言文教学一定要彻底改变以往纯粹灌输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尽量用学生能够接受、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有的故事性较强, 不妨先简述一下故事梗概, 激发学生认真读原文的兴趣, 如《鸿门宴》。有的可撷取其中的一些成语, 指出这些成语就来源于这篇课文, 让学生边阅读、边寻找, 如《劝学》。而在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 则可以运用模拟教学与角色扮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 通过邹忌、齐王、妻、妾、客人等角色的扮演, 使历史故事情景得以再现,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教学效果。

三、降低要求, 增强学习文言文的信心

职高生中大多基础很差, 而一些文言篇目要求学生背诵, 我们在教学中应放低要求, 让学生能“跳一跳, 摘到桃”。可以把要求整篇背诵的课文分段来背, 对个别背诵古文确有困难的学生, 可以允许他在较难的段落中按小层次来背诵, 这样更有利于职高生完成背诵任务。如果死抱着要一步到位的教学目的, 硬是要一次性完成背诵任务, 那么有的学生可能一个星期也背不下来, 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 而且可能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以后干脆不管长篇短篇, 难的、容易的都不肯背了。除了放低背诵要求外, 其他的一些教学要求也可适当放低。职高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极差, 一个最为普遍的原因就是对古汉语知识积累较少, 所以对职高生的文言文教学, 应注重重点字、词、句的理解, 这才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根本所在, 至于对课文中隐含的深意, 只能让他们能理解多少就理解多少。另外,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尽力去发现每个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方面的闪光点, 要善于捕捉到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进步, 哪怕是小得不能再小的进步, 因为职高生并不是笨, 他们缺乏的往往是兴趣和信心。

四、适度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 增强学生现代意识

多媒体教学可以为文言文课的教学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多媒体的声、光、点、形、色、图的神奇配合, 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 使语言文字所描写的抽象内容变成可观可感的形声结合体, 让静态的审美对象动起来, 从而再现或创造文言文教学所需要的情景如人物、场景情境等, 使学生跨越时空界限, 产生一种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 如临其境的真实感觉, 从而拉近了文言文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增进了学生的理解,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比如对重点段落“鸿门宴”一段的讲授, 教师便可以借助图片展示的方式,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人物项羽、刘邦、张良、项伯等人在宴会上的座次排位的意义, 直观感悟课文中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 以及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有条件的话, 还可以通过媒体链接的形式, 导入电影《鸿门宴》中的关键片段, 让学生在专业演员们形象生动的表演中, 熟悉故事情节, 提升学习兴趣。

总之, 在中职文言文教学中, 教师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才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文言文阅读新思考 篇2

他开篇犀利地批评文言文教学的弊端:“多少年来,基本的教学模式始终是老师逐字逐句串讲,加上一点古汉语知识的介绍;学生则忙于记词义、记译文。”钱梦龙先生的总结将文言文阅读教学批评成为毫无生命的“有言无文”的机械授课,给热爱文言文教学的一线教师无疑泼了一盆冷水,当学生读到荆轲易水诀别“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时,会因为他的慷慨与勇敢而动容;读到司马迁的《鸿门宴》中为主公闯帐、在楚霸王面前豪爽“饮卮酒吃生彘肩”的樊哙,会因为他的果敢和忠诚而会心一笑;读到李密的《陈情表》中“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时,也会为他的孝心深深打动……通过这些经典文言文阅读文本,学生在精炼的文言语言中体会到古人的语言智慧与穿越时空的普世价值。而并非“一到语文课上,都只是一组组按刻板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的实词和虚词而已,再也激不起丝毫情感的微澜。”作为热爱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来说,“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又怎会只停留在对文言知识的简单传授层面呢?

但又能因此而忽略对文言基础知识的传授的必要吗?

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科评卷组组长陈少华高考试卷点评会上说到,从评卷情况看,古文阅读翻译题得分情况好于往年,但部分考生对文言文特殊结构把握不好。他指的是考题中的“傅先生天下贤士”一句,这是相对简单的文言文句式之判断句式,更不用说相对复杂的宾语前置句了。文言文是古代书面语,和我们使用的现代汉语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段都有不可能割断的血缘关系,要掌握好文言基础知识,为翻译理解扫清“障碍”,首先需掌握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包括词性、句子成分构成,否则当我们讲到介词,学生会问介词是什么,什么样的词是介词,和连词、副词有什么区别;讲到状语后置句时,学生会问状语是什么,为什么叫后置,而宾语却叫前置。这是高一教师经常会遇到的问题,甚至在高三复习时,有学生仍旧一知半解,所以我认为高中文言教学要让学生提升翻译能力,首先需要熟练掌握现代汉语相关语法,以之作为最牢固的坚石,才能做到“知其所以然”,不管是词类活用还是特殊句式,都会迎刃而解。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看似枯燥的语法基础,没有了这些,就如同空中楼阁,所以我以为文言文教学中的基础教学不仅不能因为众多的批评之声而忽略,而应该放在“打基石”的地位,“基石”打得深打得牢,“大厦”才能建得更高。

此外是对于文言文教学功利化的指责也没停止过,“随着应试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师盲目追求升学率,为了提高教学成绩,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文言文教学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成了一件最索然无味,但为了应考又不得不忍受的苦事。”不可否认,文言文教学在高三备考复习时一套又一套的模拟与真题的练习与讲评替代了高一高二时的经典文本品读,呈现出“为了考试、为了得分而学”的课堂情景,但没有人能为高三教师指出一条更好的文言文复习之道,高三复习备考时间有限,要保证复习效率高,当然是考什么,复习什么,这本无可厚非,“由于长期以来文言文考试也主要考词义和翻译,‘八字真经(指‘字字落实,句句清楚)更被语文教师奉为圭臬。”钱梦龙先生道出了文言文教学存在诸多弊端的根源所在——高考考题的“掌舵”效应。

从2004年到2013年广东文言文阅读考察来看,文言文选段以浅显的人物传记类本文阅读为主,赋分为22分,四个客观选择题占12分,实词、虚词各占3分,对文章信息的筛选占3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占3分,2008年曾一度将文章信息筛选改为对“之”字的考察,综合了宾语前置和“之”字代词用法的考察。而一直赋分为4分的断句题在2012年一度取消后在2013年又以客观选择题的方式考察,直接降低了断句的考察难度。一直以来赋分为6分的文言文句子翻译由2012的10分在2013年回归到7分,将翻译的小题改为3分的简答题,直接考察考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和理解:“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张咏‘惜才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于不变中有创新,不变的对于实词、虚词的词类基础的考察,文言翻译中综合了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句式诸多基础知识点,不难看出一直以来高考对文言文基础知识考察的偏向,追求答案的唯一性、标准化。这种考察方式下,又怎么一味责备一线教师应试化备考呢?

可喜的是2013年的创新题型也透露出命题者的思考,除了考察基础知识,文言文还可以怎样考,以此来引导一线的实践教学,这也值得一线高中语文教师去思索。

首先在文言阅读文本的选择上,命题者一直选取偏重人物形象的人物传记体裁,从未曾选取偏重理性思维的议论性说理文,只是因为这类文章不是考纲中所要求的“浅显文言文”吗?教材中诸如《师说》《劝学》《六国论》《过秦论》《阿房宫赋》等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议论性文章,这些作品千锤百炼的语言,斐然可观的文采,匠心经营的议论手法,足以垂范后世。所以我希望高考命题者再大胆些,在选文上有所变革,让多种体裁的优秀文言文呈现于考卷,以此引导一线的文言文教学不再一味偏重于人物传记,让学生不再有除了人物传记,其他都不重要的学习心理。

此外,在题型、考点的设置上,希望高考命题者能更灵活些,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考察相并重,有考察文言基础,更有对人物形象、作者观点、写作手法、文章结构等方面知识的迁移考察,让学生从平时文言文课堂所学的能学以致用。以“考”促“学”,这样的“功利化”又有何不可呢?

对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篇3

读背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古人读书把读背放在了首要的位置,从学龄开始就要求反复地不断地读,从各种启蒙读物一直读到“四书”、“五经”。白居易、欧阳修从小就背诵了大量的诗文;巴金十二三岁时就能背诵好几部书,其中《古文观止》这部书的两百多篇散文,他背得尤熟。目前教科书里面的文言文大多要求背诵,即使是没有要求背诵的,也明确要求“熟读”。可以说,这是针对中学语文教学现状所作出的一大改革,也是一大进步。

一、读背的作用

1. 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千年古训道出了读背作为语文教学手段之根本真谛。朱熹主张:“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又说:“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些话道出了反复诵读对于理解文章含义所起的重要作用。学生读得多了,久而久之,先前不太懂的地方,就会无师自通,就能达到“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境界。

2. 有助于培养语感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背多了,语感增强了,说话、写文章都容易通顺。”多读多背可以习得语感,语感一旦形成,就可以内化为能力。读背能不断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领悟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诵读,或驱遣想像、联想,感知逼真形象;或情动于中、形之于声,表达喜怒哀乐;或鉴赏玩味、揣摩比较,意会文本主旨。我国的语言文字是最美的文字,它具有音色、音高、音强、音长的变化优势,又有轻重快慢、抑扬顿挫的语言美感,因而通过诵读能传情达意,体会到意境之高妙。如果说,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那么语感教学就要抓读背。

3. 有助于积累语言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这里,突出了学习语文积累语言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揭示了没有语言的积累就不会有深刻的感悟,没有深刻的感悟就不会有正确的运用。因此积累语言是学习语文最基础又最重要的要求。语言的储备需要“读”“背”来实现,朗读、背诵是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都是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名篇,为诵读教学建构了很好的平台。在反复诵读中,字词句段篇就会源源不断地进入大脑仓库,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语言。语言丰富了,也有助于说、写能力的提高。“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说明了这个道理。

二、把读背落到实处

1. 切实转变观念

多读多背一些名篇佳作,既可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又可增强学生的语感,积累语言材料,开阔知识视野。文言文的教读,固然需要作些讲解,但更重要的是读和背。其实,对于古文中的许多疑难问题,教师没必要一一作分析讲解,而应该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自己去感悟、去理解。只有在学生反复读背后仍不能化解疑难的情况下,教师才有必要去作些适当的讲解。如果教师一味地进行课文分析,而没有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熟读,那么这些分析就很难让学生消化、吸收,很难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理解。

2. 激发学生读背的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读背古文的兴趣,首先,教师要给学生多讲名人诵读成才的事例,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读背的重要性。其次,教师要对要求读背的语言材料的重要性、趣味性、规律性,以及美感特征作必要的“点拨”与引导,以唤起学生朗读背诵的欲望、信心和热情。如让学生在听诗词背景故事之后再读背,学生肯定会兴趣盎然。另外,教师还要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诵读,避免单调枯燥,努力使学生感到读背是一种轻松愉快的事情。如根据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在游戏活动中读,听教师示范读,运用多媒体教读,等等。即使是在一堂课内,也要形式多样,如默读、朗读、背诵,全班读、小组读、个人读,老师读、学生读,全文读、部分读,等等。

3. 教给学生读背的方法

读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1)理清层次法。任何一篇文章或一个段落都有其内在的行文思路,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握这个思路。思路把握了,也就从宏观上把握了全文的纲。教师可以把这个“纲”板书出来,学生则根据这个“纲”来背记。(2)感知试背结合法。这种方法就是对要读背的材料,品读上几遍后就尝试回忆,然后品读,品读后再尝试回忆,循环往复,直到把材料回忆起来为止。(3)创设情景法。巧妙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为学生设置生动形象的场景,让学生通过直观画面来背诵。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李白的《望天门山》等都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其内容制成直观形象的画面,让学生根据画面描绘的次序识记背诵。(4)配乐背诵法。对一些抒情性美文,可利用学生喜欢唱歌的天性,鼓励他们打破思维的定势,激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用自己喜欢的乐曲为这类课文配乐。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用歌曲《读书郎》的曲调唱刘禹锡的《陋室铭》;可用歌曲《生日歌》的曲调唱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陆游的《游山西村》等课文。

关于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篇4

文言文,不仅承载着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体现民族文化心理和性格特点,而且担负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历史与现实的重任。文言文教育应该是母语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练达、严谨、言简意赅、笃实敦厚,同时又表现出晦涩、艰深之气。也许正由于这个原因,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新课改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下面谈谈我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1. 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首先,教师的教学观念滞后。大部分老师在文言文教学中,仍采用的是逐字逐句串讲的教学模式,仍然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其次,方法陈旧。如介绍作家作品、时代背景,然后逐字逐句串讲,学生被动地接受。或采用谈话法、启发式教学方式,虽然课堂生动活泼了,但没有明确、实在和深刻的内容。最后,教学重点偏颇。文言文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但一些教师忽视了文言文的特点,尤其忽视了文言文的“文”与“言”的关系。以背诵为主,强调记忆,破坏了古文的美感,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

2. 文言文教学方法初探

2.1重视文言文教学的“读”。

教师在教学每篇文言文时都要坚持范读,目的在于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并以此为手段,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的情感意蕴,增强教学效果。领读也很重要,与现代文相比,文言

(二)纲举目张,用诗歌中相对固定的审美精神世界引领学生学会独立解读诗歌,丰富学生的精神阅历。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古典诗歌中有相对固定的审美精神世界,如对祖国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的热爱,等等。在鉴赏各种主题的审美精神世界的过程中,应引领学生学会独立解读诗歌,使之产生相对稳定的审美情趣,如对孝道的尊重,对礼仪的向往等。教学中的这些审美精神世界逐渐丰富学生的精神阅历,这对构筑新的道德堡垒起了关键作用。

三、“群”:组织拥有共同价值观的和谐群体

“群”指诗歌可以在社会人群中引起思想交流,相互感染,从而保持社会群体的和谐。教学中体现在通过诗歌中思想情感的交流,让学生思想形成碰撞,产生正确的道德审美观,组织拥有共同价值观的和谐群体。其实现途径有:

(一)以诗中的真善美树立道德审美观和人生价值观。

《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要求:“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生意识受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对学生的道德审美观和人生价值观进行人文干预,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只有将优秀诗歌中的真善美展示给学生,才能培养出拥有正确积极的道德审美观的新一代,才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审美教育和人格教育相结合。

诗歌教学能够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文的语调语感相对难把握。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在语言上有两大不同,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词。而现代汉语多音词占多数,一个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组成。因为这个原因,学生读文言文时,依然用现代汉语的思维和朗读,其结果是经常读破句,拗口拗舌。所以学习文言文,首先要使学生读得通,读得顺。此外,还要让学生进行积累性的默读。

2.2古今对照教学法。

古今对照教学法是指在文言文教学中把古今的语言拿来比较,把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字和字、词和词、句和句、篇和篇都可以比较。只有通过比较才能获得深刻的认识。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文体相近或相同,或是同一作者的几篇文章进行比较教学,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3实习作业法。

实习作业法是教师利用课后的时间进行文言文教学的一种有效的形式,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话剧、音乐剧、朗诵、演讲、竞赛等,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造能力进行自由创作,赋予文言文作品中的人和物多样化的情感。这样的教学形式有助于建构富有现代气息的文言文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

2.4拓展、比较、迁移的尝试。

拓展,即不局限于所讲课文本身,选择与之有相似点或相关、相连的文章、文段,以此作为课堂教学内容。拓展的意义在于课内向课外延伸,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阅读面。比较的对象是课文和选文,比较的内容应根据文章本身的特点而定,如结构特点、思想感情、观点倾向、表达技巧、语言特色等。迁移,即利用所学课文的知识要点来解决选文中的一些问题。通过拓操,培养学生的超越品格。本着陶冶情操、塑造高尚健全人格的目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注重发现古人身上的传统美德,并将自身与之进行比照,使之成为今后处世的榜样。

四、“怨”:注重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

“怨”指诗歌可以对不良政治的种种表现表示出否定性的情感态度。教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种种不良现象提出意见和观点,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的个性,并形成更加完善的人格,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一)善挖掘个性,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

功利性的教学,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个主体性的人的特质。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是能形成独特的审美感受的,教学中必须承认并挖掘这种独特性。如李白的《将进酒》,学生在体味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时,既可认识李白淡于富贵、积极用世的思想,又可感受其怀才不遇的愤懑和豪放不羁的情怀,这样有利于学生抒发自己的独到见解,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

(二)为个性引路,让学生学会为人处世,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

积极发掘教材的人格因素,在传授知识、开发智力的同时,以各种形式让学生尽情展示个性。当然,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体验到无尽的美感,心灵得到净化,真正起到寓教于乐、于乐中完善人格的作用。

综上所述,“兴观群怨”是孔子对诗歌功用的高度概括,而当代古典诗歌教学承载着丰富的时代意义。通过上述阐释不难发现,“兴观群怨”在当代诗歌教育中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逐步完善人格的过程。施教者只有遵循这一规律,才能让古典诗歌在当代散发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魅力古诗词

李红英

(柳城县龙美中学,广西柳城

摘要:古诗词是古老的语言艺术,我们应该抓住其在形式、语言、名句、意象意境、思想主题和艺术手法等方面所展现出来的魅力,学会欣赏它,从而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古诗词语言艺术初中语文教学

初中语文新课标对古诗词的学习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在教学古诗词的过程中,应牢牢抓古诗词魅力之所在,进行学习和鉴赏。

一、魅之形式

中国古代诗词是最讲究形式的,在长期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了各种规律、各种体制,或五言或七言,或绝句或律诗。再结合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使得古代诗歌在形式上具有一种音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也有一种建筑美,诗很规整,就像我们现在盖的楼房一样,上上下下都是方方正正的。有部分学生,在抄写或习作古诗词的时候,没有按照诗词的格式书写,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没有真正体会到古诗词形式的建筑美。

二、魅之语言

诗歌体制小,概括力极强,这就要求语言准确精练、形象生动。在教学中,我们要抓住诗的诗眼,即古诗词中的重点字词,而它们往往是诗词中最精彩最传神所在。我们学习的时候,先明确字词在句中的含义,然后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中与之相关的情景,最后理解它的表达作用。如王建《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一个“落”字,是落下的意思。作者借用漫天雨雪落下的情景描绘秋思铺天盖地地袭来,形象生动地写出秋思的多而浓,并在这样一个十五的月夜自然而然占满心胸,抒发作者的思乡之情。

三、魅之名句

诗词中经常有高度凝聚诗人的独特情感,看似平淡但含义深刻,起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我们在学习时,根据课文提示先指出它的艺术手法,再展开联想概括其特点,然后分析它的表达作用。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谱写的千古不朽的壮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作者直抒胸臆:自古展、比较、迁移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 文言文教学中创新与合作意识的培养

3.1培养创新意识的意义和条件。

在文言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彻底地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狭隘、封闭的教学思维模式,要注重语言的发展尤其是文言文发展的规律,始终以引导学生为主,尊重传统与教学创新的统一,充分发挥个性化的文言文教学理念,这样才能使中学的文言文教学与素质教育、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真正地发挥语文在重新建构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家园中的作用。文言文教学中深层次的文化拓展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条件。文言文教学应该重视深层次的文化拓展,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人文环境。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这种导向性的文化反省和思维开拓,这种对文化深层次的追求为培养创新意识提供了更广阔的实践空间。

3.2培养创新意识的手段。

独立自主的学习,是一种研究发现的过程,也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习,认识到主体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教师的创新示范很重要,促使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兴趣和独立的思维习惯。

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安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四、魅之意象、意境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和诗中多个个体意象组合起来所描绘的图景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我们品味古诗词中的意境,可以从三方面着手:1.出现了哪些意象?2.这些意象组合描绘了什么图景?3.这个图景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古诗词是古老的语言艺术,离我们较远,我们在品味意象、意境时,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分类积累,把握意象本身特定的文化内涵,进而把握意象组合所描绘的图景把握诗词的意境。如:景观类:月、流水、斜阳、寒风、冷雨、烟、霜等,多表达离愁别苦、孤独惆怅之绪,渲染悲寂气氛。植物类:杨柳、落花、梧桐、芳草等,多含离别之情;松、菊、梅、竹、兰等多用来表达高洁情操。行为类:登楼、饮酒、凭栏、吹笛、吹箫、吹笙、吹芦管等多含内心孤独、离别之苦、思恋他人之情。需要强调的是,一个意象所表现出来的内涵不是固定、一成不变的,同一意象在不同的诗词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这需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感悟,逐步掌握一些赏析的规律。

五、魅之思想主题

诗人作诗时,往往把自己当时最真、最纯、最美的情感表现出来,凸显在诗眼或名句中。我们学习时,先找出诗眼、名句提炼意境,然后联系作者个人的际遇和理想抱负,即了解作者和当时的创作背景,最后揭示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哲理。如: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要把握诗歌的思想主题,就要抓住“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一句,“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当时诗人辞官离京,心情郁闷,但此时的他仍想做些对社会有益的工作。诗人移此情于物,表达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

六、魅之艺术手法

诗歌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三个方面: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议论等。其中描写、抒情是诗词常用方式。直抒胸臆、借

3.3培养合作意识,讨论有的放矢。

学生自读结合,讨论便能有的放矢。在自读过后,学生总有几个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体验到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也让他们体验到合作的快乐。比如“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侍坐》),这是一个介宾后置句,即“以师旅加之”,直译就是:用别国的军队来加在这个国家之上(有别国的军队来侵略着个国家),而“因之以饥饿馑,“因”,课文下注释是“连着”,“饥馑”指荒年,直译就是“用荒年连着”,如此这句话就翻译不通。这类难题一个人难以解决,但经过讨论,同学们得出结论:“因之以饥馑”应该和“加之以师旅”是相似的句式,所以“因之以饥馑”应为“因加之以饥馑”。这样翻译过来就是“连着用荒年加在这个大国之上”。在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合作讨论之后,答案找到了,激发了合作兴趣,培养了合作意识。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让学生从古代文学作品中汲取古代科学文化的营养,用传统的优秀的民族精神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构建美好的精神家园,应该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高考命题的意义所在,所以,无论是文言文教学还是考试,都应该消除“重言轻文”的倾向,充分挖掘文言文中的人文内涵,让师生在愉快的教、学双边活动中得到德、智、美的全面提高和升华,使文言文教学更有活力,更具趣味。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改的薄弱环节。本文从文言文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文言文教学方法,并阐述文言文教学中创新与合作意识的培养。

文言文翻译教学的思考 篇5

关键词:文言文,翻译,文言字词,想法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有人说,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学生在完成课外文言文练习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不少困难。很多学生面对文言字、词、句如同面对天书一般,实在不知所云,也无从下手。如语文期中试卷的课外文言文曾选用了“程门立雪”这一典故,大多数学生在字词释义上,考试成绩不容乐观。

文言文学习最基础的一步就是翻译,也就是能读懂文意。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生应“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也就是说,对于初中生而言,翻译是文言文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此,用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学好文言文翻译,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对文言文字词翻译的思考

文言文翻译最为精要的一个方法,可以总结为“字字落实”。也就是说,要翻译一个句子先要把重点字词弄清楚。

1. 传统积累法

积累文言字词是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一个方法,犹如我们学英语首先要记单词一样。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一些字词。如在初一时,我们往往会碰到这样一些字词:走(跑)、去(离开)、尝(曾经)、是(这、这样)、既(已经)、期(约定)……除了积累这些单音节词以外,我们还可以积累一些词语或短语。如:与其……孰若……(与其……不如……),于是(这时候、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这个原因),可以(可以用来、足以用来),以……故……(因为……所以……)。当然,在具体落实到一篇文言文时,还必须观照上下文语境,联系平时学习的积累。总之,要提高文言文学习的效率,平时积累这一环节是不可或缺的。

2. 组词法

其实,在文言文教学中,用组词法去释义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即把古代的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如《童趣》中“故时有物外之趣”一句,“时”可以组词为:按时、时常、时间……然后从中挑选一个最为合理的放到句子翻译中去,这样我们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句子翻译。但运用这一方法,需注意的是要选择最适合句意的一个词语,否则将前功尽弃。

3. 词类活用法

我们在翻译文言语句时,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即从表面上看文言词语和现代汉语的意义似乎区别不大,但一旦译成现代汉语,放到句子中就不是很通了。如:“渔人甚异之”中的“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中的“水”“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中的“雨”等。因此,在释这些词语的义时,我们必须要活用。所谓词类活用,就是某些类型的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原来的性质和语法功能,而具有新的语法功能,离开了这种语言环境就失去了这种性质和功能。如“异”原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为“对……感到奇怪”或“以……为异”,“水”原为名词,现活用为动词,意为“游泳”。这些字词活用后再放进原句,句子马上就变得通顺了。所以,在平时的课堂上,我总会有意识地让学生积累这一类词汇,培养学生对该类词汇的敏感性。多想想词类活用,这样或许在翻译时会轻松不少。

二、对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思考

文言文翻译的另一个方法,可以总结为“句句清楚”。一般说来,一个句子中如果已经能够准确无误地释义某几个词语,就可以将整个句子翻译出来。但是,另有以下几点需注意。

1. 连词成句需注意增减

译文必须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为了达到翻译时“达”和“雅”的要求,有时还需要增加或删减一些词语,当然这是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例如,陈寿的《隆中对》中有一句:“先主曰:‘君与俱来。’”在翻译“君与俱来”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应该在原句上加“之”,可以将整句话翻译成:“你和他一起来。”只有增加了这个字,句子翻译起来才完整。

2. 掌握特殊的文言句式

翻译文言文时,还需了解几种特殊的文言句式。比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把字句等。在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关注并了解这些特殊的句子。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文言文里的倒装这一语言现象。这时,就可以用到调整法,即将古代汉语句子中语序按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倒装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状语后置,在文言文里面出现频繁。如在沈复《童趣》一文中出现了好几处状语后置句: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徐喷以烟、又留蚊于素帐中……学生倘若一眼就能看出这一句式,翻译时就能很顺利地将句子翻顺。因此,课堂上对特殊句式的练习仍需进一步强化。

3. 省略成分需适时补充

关于文言文教学策略的思考 篇6

一、激发兴趣,开发潜能

由于文言文离学生生活时代甚远,字词生疏难懂,因此学生大多对文言文的学习缺乏兴趣。而教师以往的文言文教学,较多地停留在字词解释和句意疏通上,即使设计文章内容,也只是在表面徘徊,以致在学生中流传着“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的说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产生无穷的潜能。在初中低年级学生刚接触《论语》时,就培养他们阅读文言文的兴趣,不仅可以减少他们对文言文的恐惧心理,而且对于增强他们的人文底蕴十分有利。

教学中,教师对古人的介绍有时候可以采取灵活的方式。比如教学《论语》时,我借用剧本《圣人孔子》中的一段话作为导入语:“两千多年前的一个早晨,阳光平和、安详。老师和往常一样,到庭院散步。他扶杖仰望参天的松柏,不禁喟叹:‘泰山要崩塌了,梁木要毁坏了,哲人要远去了!’几天以后,这位73岁的老人翻看着亲手整理的典籍,永远地安息了。他的名字叫孔丘,因在家排行老二,又叫孔老二;大家尊敬他,才叫他孔子。”

这段话既通俗易懂,又把孔子的相关情况说得一清二楚,从课的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心弦。但是仅介绍这些内容是不能把孔子复杂的生命历程简要介绍清楚的,于是,我请学生根据孔子自己的语录来介绍孔子。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用这句语录来介绍孔子的一生十分贴切。介绍这些虽然要花一些工夫,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当学生对孔子充满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自主品味,活学厚教

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而要理解和感悟文章内容,首先就要理解好字、词、句,感受古人的语言习惯。语法知识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每一篇文章都逐字逐句翻译,既是对学生理解能力的不信任,更是对学生自学权利的剥夺,使得学生不能从探索学习中体会乐趣,只是被动地接受,容易疲劳,学习效果不理想也就可想而知了。

比如,《论语》第一则中“习”“说”“愠”这三个词的解释书上都有,但学习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而是要真正理解。如“习”字,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来组词,在学生说出“实习、温习、练习、复习、演习”等词语后,请学生思考在句中用哪一个解释。又如“愠”字,这个字在今天不常用,学生比较陌生,教师可以让他们体会它与《论语》第一则中哪一个字是相反的,当学生能找到反义词“说”时,就能体会出“愠”是表明内心郁闷、不愉快,在文中引申为怨恨、生气。

这样教文言文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而且可以把课文教“厚”,即增加课的文化含量。

上一篇:水浒文化下一篇:不良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