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活化石教案

2024-06-02

33 活化石教案(共4篇)

33 活化石教案 篇1

活化石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字理、猜字谜等方法识记11个生字。

2.通过小组合作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并运用“一片片叶子”等短语说话。3.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字词,认识到活化石的重要性,明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二、教学重点:通过学字理、猜字谜等方法识记11个生字。

三、教学难点:学习并运用“一片片叶子”等短语说话。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课前准备:给学生布置搜集工作,搜集化石图片和相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学字理、猜字谜等方法识记11个生字。

2.通过小组合作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并运用“一片片叶子”等短语说话。3.能通过对“克、化、代”三个字的观察和学习,写好这三个字及写好带勾的笔画。

一、激趣导入

1.孩子们去过博物馆吗?博物馆里有好多珍贵的宝贝呢,!让小奇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吧!2.师:猜猜这是什么?(师:对,这是恐龙,不过这是恐龙的化石)

师:我们继续参观,认识这是什么吗?(师:这是猛犸象的——化石,这是三叶虫的——化石)3.师:孩子们,刚才看到的这些动物,地球上已经没有了,只能通过化石去了解它们。不过也有些动植物它们有顽强的生命力,从几亿年前一直到今天,在地球上还能够看到,我们把它们叫做活化石(出示题目,学生齐读)

4.师:小奇,带我们去看活化石吧!(出示小奇图片)5.快速默读课文,看看文中介绍了哪些活化石?

二、识字、读文。

(一)看图片,理解“活化石”的意思。1.师:猜猜这是什么?学生猜测。师:对,这是银杏叶的化石。再看看这张,绿油油的银杏叶,多漂亮!2.师:猜猜这是什么?学生猜测。

师:不知道吧,看看这张,可爱的熊猫谁见过!(生举手)这是熊猫的化石(出示小奇惊讶的图片)

3.师:猜猜这又是什么?学生猜测。

师:对,这是中华鲟的化石,再看看这张(出示小奇惊讶的图片),尖尖嘴的中华鲟!

(二)学习“博”字

1.孩子们过瘾吗,博物馆里的东西可真多呀!看看这是哪个字你能猜出来吗?学生猜测。师: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生答)

师:看看这个“博”字,十字旁像十字路口,表示“四面八方”,所以“博”字指的是范围大,很多的意思。来读一读“博”字的词语。

(三)读词识字

要想继续参观博物馆,得闯关。第一关,读词语。

1.师:同桌一起读一读这些词语吧!(同桌两人互相认读p p t上的词语)2.师:火车火车哪里开?

生:火车火车这里开。(开火车认读词语,其他同学跟读)

老师根据学生读词的实际情况,对读错或者读得不正准确的词语进行纠正。

3.师:第二列火车即将出发,这次要加大难度,读一个字组一个词,和同桌一起练习一下吧。4.师:火车火车哪里开?

生:火车火车这里开。(开火车读字组词,其他同学跟读)

师:恭喜大家过关了,咦?小奇,你想带我们去哪儿?(点击PPT)汉字化石博物馆?孩子们想去吗?走吧!(注意说话的语气)

(四)学字理,猜字谜,巩固识字。1.“珍”

师:看看这是什么?学生猜测。

师:这是一串玉石,后来演变为斜玉旁,玉石宝贵(出示“珍”字),所以这个字有宝贵的意思,来读一读“珍”字的词语。2.“孙”

师:能看出来这是哪个字吗?学生猜测。师:这是一个小孩,旁边还有一个比小孩还小的东西,这个字慢慢演变为“孙”,意思是比儿子还要小的孩子,那就是——孙子(学生接答),来读一读“孙”字的词语。3.“悉” PPT出示“悉”

师:这个字读什么?生答。

师:把它拆开,你认识上下这两个字吗?生答。

师:下面这个字读“心”没错,不过上面这个字可不是采果子的采,自己看一看,拼一拼,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生答。

师:这个字读“釆”(biàn),有辨别的意思,和心字合在一起,表示在心中仔细辨别事物。来读一读“悉”字的词语。

4.师:汉字博物馆逛累了,我们去猜猜字谜,放松一下吧!

师:这些就是今天刚刚学会的生字,看着谜面抢答你猜出的字?抢答开始。

ppt出示一个个谜面,学生抢答,老师随机鼓励和表扬。结束时,小奇再次出现鼓励大家。师:还有一些字,孩子们下课后也可以试着自己编一编谜语。

(五)合作读文,展示朗读。

师:生字词语读得那么好,课文一定也读得不错。(点击PPT)1.自读课文,把喜欢的活化石段落多读几遍。2.小组合作朗读喜欢的一个自然段。

3.师:哪个小组上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朗读?(小组展示朗读喜欢的一个自然段。)

三、学习运用“一片片叶子”等短语说话。

1.师:课文里有这样一句话,谁来读一读?(指名学生朗读)师:看看这片叶子,真像一把——扇子(生答)

2.师:除了句子里的“一片片叶子和一把把扇子”,这样的短语你还会说吗?试着说给你的同桌听。

师:谁来说一说。(指名学生回答)3.师:说短语难度不大,你们还敢挑战吗? 我读一读(老师点击PPT,学生朗读)

师:这个楼梯可真有意思,一步比一步长呢!孩子们,每个小组有一张这样的过关卡,每个成员先自己思考,然后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合作学习。4.合作学习时老师随机指导.5.哪个小组上台来展示一下你们的合作学习成果? 指明小组展示。

四、看图朗读课文,情感升华。

1.师:孩子们,这些活化石直到今天还与我们同在,是多么的不容易呀!你们喜欢他们吗? 2.师:那就用你们的朗读声表达对它们的喜爱之情吧!(学生齐读课文)

3.师:孩子们,活化石对于我们了解地球是非常重要的资源,看看这些词语,从哪些词语里你能感受到活化石很重要?(指名学生回答)

4.师:在这个地球上还有好多的活化石,你看这是鸭嘴兽,这是大蜥蜴!点击PPT,出示小奇,引导孩子去了解更多关于活化石的知识。

五、写字。

1.师:参观完了博物馆有一个任务。今天我们要将这3个字写得又端正又漂亮。它们是——克、化、代。(学生读)

师:仔细看看这3个字,注意它们的笔画变化,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预设)竖弯钩在发生变化。如果学生说不出来,老师要适当的引导。2.师:我书写。生:我书空。

师:老师有首儿歌要送给孩子们,来跟我读一读: 钩画家族形态多,记住样子别写错!滑梯斜勾很有趣,像只白鹅竖弯钩。3.生描红并书写。4.展示1-2个学生。

33民兵武器装备管理教案 篇2

年 月 日

题目三 民兵武器装备管理

教学提要

题目:民兵武器装备管理

目的:熟悉民兵武器装备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要求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规定、制度。

内容:

1、民兵武器装备管理条例

2、民兵武器装备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制度 方法:理论讲解,阅读有关教材。时间:4课时 地点:教室 要求:

1、集中精力,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保障:(略)

教学进程

教学准备

1、清点人数,整理服装

2、宣布作业提要 教学实施

一、民兵武器装备管理条例

《民兵武器装备管理条例》共7章56条,是1995年6月3日由国务院总理李鹏、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共同签署施行。这是国家颁布的关于新时期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一个重要法规,是我国民兵建设的一件大事。

民兵武器装备是民兵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平时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战时进行人民战争的重要物质基础。人民战争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在现代高技术条件下,一旦外敌入侵,我们仍然要发挥“三结合”武装力量的整体威力,立足现有装备,依靠人民战争打败侵略者。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民兵现有武器装备的管理,充分发挥其效能; 另一方面要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注重民兵武器装备的改善,不断提高民兵遂行任务的能力,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民兵武器装备管理条例》,继承我国民兵工作的优良传统,贯彻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民兵武器装备管理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吸取民兵武器装备管理调整改革的成功经验,明确了民兵武器装备的指导方针、基本任务和各级职责,为新时期民兵武器装备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它的颁布施行,标志着民兵武器装备管理步入了法制建设的轨道。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条例》就是法规的观念,坚持依法管理民兵武器装备,抓好《条例》的贯彻落实。

第一章 总则

本章是《条例》的总纲。总则规定了立法的目的,民兵武器装备的范围,民兵武器装备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方针原则,各级军事机关和地方人民政府及企业事业单位对民兵武器装备管理的职责。总则对其余各章具有指导意义,在运用其它各章具体条款时,都应当遵循总则的基本精神。

本章我们应着重掌握两条:

第四条:民兵武器装备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保证民兵武器装备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防止发生丢失、被盗等事件,确保安全,保障民兵能随时用于执行任务。

第六条:民兵武器装备管理,应当贯彻艰苦奋斗、勤俭建军的方针,实行管理科学化、制度化,管好现有武器装备,立足于民兵使用现有武器装备完成各种任务。

第二章 职责与分工

本章主要规定了有关军事机关和基层人民武装部在民兵武器装备管理工作中的职责,民兵武器装备看管人员、使用人员应当履行的职责,有关军事部门司令部门、装备技术部门对民兵武器装备器材管理工作的职责分工。本章在总结我国民兵武器装备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明确规定了有关单位和人员承担的责任,这是做好民兵武装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和制度保证。

民兵干部和专武干部,应着重掌握以下两条:

第七条:军区、省军区、军分区、县人民武装部、乡人民武装部、企业事业单位人民武装部管理民兵武装装备,履行下列职责:

(一)根据本条令例和上级军事机关有关民兵武器装备管理的规定,制定本地区或者本单位民兵武器装备的规章制度;

(二)组织、督促所属单位和人员执行民兵武器装备管理法规和规章制度,建立和保持良好的管理秩序。

(三)选配和培训武器装备的看管人员和技术人员;

(四)教育民兵武器装备的看管人员和使用人员管好用好武器装备;

(五)做好民兵武器装备的安全和防止事故工作;

(六)掌握民兵武器装备管理情况,及时报告并解决管理中的问题;

(七)完成上级军事机关赋予的与民兵武器装备管理有关的其它工作。第八条:民兵武器装备的看管人员和使用人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遵守民兵武器装备管理法规和规章制度;

(二)熟悉民兵武器装备性能,做到会用、会保管、会检查、会排除一般故障;

(三)保守民兵武器装备秘密;

(四)做好民兵武器装备的安全和防止事故工作;

(五)看管和使用民兵武器装备的其他有关职责。

第三章 配备与补充

本章规定了民兵武器装备配备与补充的基本原则,民兵配属部队执行作战、支前任务所需武器装备的保障办法,民兵武器装备调整和调出民兵系统的审批权限,以及制造、装配、接收、购臵民兵武器装备的审批机关。民兵武器装备的配备与补充,是民兵武器装备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这项工作做好了,对民兵战斗力的生成和提高,保障平时民兵军事训练和战备执勤任务的完成,战时配合部队作战和坚持独立作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章 保管与使用

本章主要明确了保管民兵武器装备的原则、基本条件,使用民兵武器装备应当遵循的原则,以及对民兵武器装备事故的处臵等问题。本章所称的“保管”,是指为使储存、使用的民兵武器装备达到技术、战备、安全的要求所进行的工作。“使用”,是指按照审批权限、操作规程等规定,启封、动用民兵武器装备,遂行民兵战备执勤、军事训练和学生军训等项任务。民兵武器装备保管与使用,是民兵武器装备管理中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搞好民兵武器装备的保管和使用,对于保持民兵武器装备的技术完好,保证武器装备的安全,保障民兵能随时执行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章是学习掌握的重点,主要应掌握如下几条:

第十六条:民兵武器装备的保管,应当符合技术和战备、安全的要求,建立健全值班、交接、登记、检查、保养等制度,做到无丢失、无损坏、无锈蚀、无霉烂变质。

第二十条:民兵武器装备仓库是国家的军事设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军事机关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做好保护工作

第二十一条:掌握武器装备的民兵和民兵武器装备仓库的看管人员,应当由人民武装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审查批准,并报上一级军事机关备案。

第二十七条:民兵武器装备,不得擅自借出。因执勤、训练需要借用配发给民兵或者民兵组织的武器装备的,必须报经县人民武装部批准。借用县以上民兵武器装备仓库保管的民兵武器装备,必须报上一级军事机关批准。

第二十八条:保管与使用民兵武器、弹药的,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准随意射击、投掷;

(二)不准用与武器非配用的弹药射击;

(三)不准持武器、弹药打闹;

(四)不准随意拆卸武器、弹药和改变其性能;

(五)不准擅自借出武器、弹药;

(六)不准擅自动用武器、弹药打猎;

(七)不准擅自携带武器、弹药;

(七)不准动用武器、弹药参加械斗和参与处理民是纠纷。第三十六条:发生民兵武器装备丢失、被盗等事故时,应当立即向当地军事机关和人民政府报告,并迅速处理。军事机关必须及时逐级上报总参谋部。

第五章 修理与报废

本章规定了民兵武器装备修理工作的分工和省军区、军分区修械所的任务,民兵武器装备的分级和转级标准,民兵武器装备报废的批准权限和处理规则,以及维修民兵武器装备有关经费的管理。民兵武器装备的修理与报废,是民兵武器装备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搞好民兵武器装备管理的重要环节。做好这项工作,对于保证民兵武器装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保障民兵战备、执勤、军事训练任务的完成,以及提高民兵武器装备仓库的使用效能和安全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应着重掌握两条:

第四十条:民兵武器装备的报废,应当经过批准。报废的批准和处理权限,由总参谋部规定。民兵武器装备的报废处理规则,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关规定执行。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民兵武器装备,应当妥善保管,不得自行处理。

第四十一条:严禁将民兵武器装备管理维修费、民兵武器装备维修材料或者备件挪作他用。

第六章 奖励与惩处

本章规定了对单位、个人予以奖励与处罚的条件和办法。对在民兵武器装备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激发工作热情;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予以惩处,依靠法律的强制性,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这对于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奖优罚劣,增强责任心,建立良好的民兵武器装备管理秩序,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保证《条例》的贯彻施行,具有重要意义。本章主要内容转录如下:

第四十二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军事机关给予奖励:

(一)同抢劫、盗窃、破坏民兵武器装备以及其他危害民兵武器装备的行为进行斗争。

(二)在危险事故中抢救或者民兵武器装备,或者避免危险事故发生的;

(三)长期要基层从事民兵武器装备管理工作或者在民兵武器维修等项工作中,完成任务出色的;

(四)在民兵武器装备管理工作中从事危险作业,圆满完成任务的;

(五)在民兵武器装备管理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成绩突出的。

第四十三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私藏、盗窃、抢劫民兵武器装备,或者利用民兵武器装备进行违法活动的;

(二)擅自制造、装配、接收、购臵民兵武器装备或者擅自挪用、出租、馈赠、出售、携带、留存、动用、借出民兵武器装备的。

(三)挪用民兵装备管理维修费、武器装备维修材料或者备件的;

(四)玩忽职守,致使民兵武器装备丢失、被盗或者损坏、锈蚀、霉烂变质,影 响使用的;

(五)违反民兵武器装备操作规程和使用规定,造成后果的;

(六)在民兵武器装备受到抢劫、盗窃、破坏时,不采取制止和保护措施,致使武器装备遭受损失的;

(七)对民兵武器装备事故隐瞒不报的;

(八)有违反本条例的其他行为的。

第四十四条:有本条例第四十三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单位,除对主管负责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行政处罚或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应当对该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改正。

第七章 附则

本章规定了民兵通信装备、工作装备、防化装备的管理办法和地方性民兵武器装备管理的具体办法的制定问题,以及本《条例》的生效时间。附则作为一部法规的组成部分,主要对一些放在其他章节都不合适而又需要在法规中予以明确的内容作出规定。附则条文和分则条文一样具有法律效力。

我们将在下一个学习内容中进一步了解《民兵武器装备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二、民兵武器装备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制度

(一)民兵武器装备的配备

民兵武器装备的配备与补充,由总参谋部统一规划。军区、省军区、军分区和县(市、区)人民武装部,根据上级的规划,制定本地区的配备与补充计划,并组织实施。应当根据基干民兵的组建计划和战备、执勤、训练等项任务的需要,做到保障重点,合理布局。其基本原则是:一是有利于战备。配备民兵武器装备,应紧紧围绕战备工作的需要,制定武器装备配备的具体计划,并根据形势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以确保民兵遂行作战任务。二是有利于民兵执行应急任务。根据本地区民兵应急分队组建的规模和担负的任务,按照有关规定,有计划、有重点地对应急分队所需的武器弹药和技术装备器材进行分配,以充分发挥民兵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三是有利于开展军事训练。尤其要重视技术装备的配备,根据民兵专业技术分队的组建计划及开展训练的实际,搞好大口径火炮和通信、兵种等装备维修器材的配备、补充。四是有利于武器装备管理。配备民兵武器装备的根本目的是保障民兵平时和战时使用,这是第一位的。因此,必须紧紧围绕保障使用,搞好武器装备的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特别是对仓库设施简陋或安全达不到要求的,应待改造完善后再予以配备。

(二)民兵武器装备的安全管理

搞好武器装备管理,应实行综合治理,紧紧抓住“一个根本、三个基本要素”,一个根本就是领导要高度重视,三个基本要素就是看管队伍建设、基本设施建设、规章制度建设。

1.领导高度重视

各级领导干部和业务部门必须树立三个意识:一是政治意识。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民兵武器装备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真正把这项工作作为 事关社会稳定的大事来抓,摆到重要位臵,列入议事日程,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认真抓好落实。二是责任意识。各级领导干部和机关要把民兵武器装备安全管理工作想在心上,抓在手上,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发现和解决问题,特别要注意解决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把工作做细,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法规意识。牢固树立依法管装的思想,带头学法、用法、执法,严格按照法规制度办事,切实发挥法规制度的约束力。

2.看管队伍建设

配齐配强看管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各级仓库看管人员编制,并保证在职在位和专职专用。军分区仓库要落实2名现役军人和4名以上职工担任看管任务;县级仓库要落实6名以上职工担负看管任务;基层武器库(室)要落实2名以上看管人员。各级在选配看管人员时,要按照征集新兵的政治、身体条件,优先选拔思想好、身体好、文化高、年纪轻的人员担任。应坚持先审查,后录用的原则,把好人员推荐关、公安和人武部门联合审查关、党委集体审定关,确保选配人员能胜任本职工作,并应严格按审批权限办理。基层民兵武器装备的看管人员,由基层人武部和同级党组织审查,报上级军事机关审批;县(市、区)民兵武器装备仓库看管人员,由县(市、区)人武部党委审查批准,报军分区备案;军分区民兵武器装备仓库的看管人员,由主管业务部门审查,报军分区党委备案审批。

搞好管理教育。一是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思想工作相结合。通过灌输革命道理,提高看管人员的思想觉悟,增强事业心、责任感、法制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开展谈心活动,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及时掌握看管人员的思想情况。二是集中整顿与经常性管理工作相结合。抓住带有倾向性的问题,集中进行思想、作风、纪律整顿。用条令条例和行政手段规范看管人员的行为,从点滴入手,从小事做起,培养看管人员良好的作风和高度的组织纪委性。三是业务部门抓与其他部门配合相结合。看管人员的管理教育是机关共同的责任,必须分工协作,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政治教育工作以宣传部门为主;政治审查工作以保卫部门为主;管理教育工作以司令部为主。

搞好业务培训。采取短期集训、以会代训、函授教育等形式,提高看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应付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通过业务培训,使其做到会识别、会保管、会检查、会收发;熟悉仓库纪律、熟悉仓库制度、熟悉仓库容量、熟悉物质名称、熟悉物资数量、熟悉物资等级、熟悉存放位臵。努力提高质量监控能力、环境监测能力、快速收发能力、技术处理能力。

搞好政治审查。保卫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要采取个别谈话、走访户口所在单位和公安部门等形式,定期对看管人员进行审查,确保看管队伍纯洁。要建立健全看管人员档案,经常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变化和社会交往情况,对有反常现象的要及时采取措施;对政审不合格的人员,要坚决辞退或调离。

关心看管人员的生活。民兵武器装备仓库大都远离城镇,一般生活条 件比较艰苦,看管人员生活上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各级领导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还要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为他们排忧解难,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使他们能够安心做好本职工作。

3.基本设施建设

充分论证,慎重决策,严格标准民兵武器装备仓库建设,要符合战备、安全和技术管理要求。首先,要慎重选址,充分论证。新建仓库的选址,应认真考虑安全管理的需要和地形地貌、交通通信、社会环境、治安条件、安全保卫、生活保障等因素对民兵武器装备安全管理的影响,慎重决策,使之符合战备和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及要求。其次,要合理布局。仓库的生活区、技术区要分开;各类库房和修理间、宿舍、办公用房等应合理配臵,建库面积要适当,一般情况下,军分区仓库为1000至2000平方米;县(市、区)人武部仓库为100至120平方米。重点战备地区的仓库规模应当大些,留有一定的机动量,以适应战略储备的需要。第三,要确保质量。仓库围墙高度、厚度、坚固程度应符合要求;库房应达到“六面坚固”,房顶和地基采用混凝土结构,墙基以上1.5米高的墙体体内应加钢筋网,安装钢制门窗和密码销;第四,安全设施要配套。仓库围墙要安装铁丝网和脉冲电网;仓库的通信、报警等安全设施齐全、配套、灵敏、可靠,饲养2条以上军犬;库区应安装避雷设施,接地电阻不超过10欧姆;库内安装防爆灯,引进库区的各种线路完好,防止高电位引入;库区内应建有消防柜(架),配齐消防器材,性能保持良好,有消防沙、水池,沙、水满池。第五,认真履行报批手续。仓库的新建、搬迁重建和规模较大的改建,均要逐级审批,县(市、区)人武部仓库的新建报省军区审批;军分区仓库的新建报军区审批;省军区仓库的新建报总部审批。第六,搞好规划,落实经费。省军区、军分区和县、乡(镇)武装部民兵武器装备仓库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应纳入地方基本建设计划统筹安排,所需经费由同级人民政府解决。企业事业单位民兵武器装备仓库的修建和改造所需经费,由保管武器装备的企业事业单位自行解决。

搞好改造加固,完善设施配套现有的民兵武器装备仓库基本设施和各项配套设施达不到要求的,应当进行改造加固和完善更新。其重点:一是围墙高度达不到2.5米,厚0.37米,不坚固、没有安装铁丝网和脉冲电网的;二是库房房顶、地基或四面墙不坚固、没有安装钢制门窗和密码锁的;三是通信、报警等安全设施不齐全配套、不灵敏可靠的;四是生活区、技术区没有分开,水、电等基本设施不完善的。仓库改造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改造加固和完善配套计划,把主要精力放在库房坚固可靠和设施配套上,使仓库的基本设施和安全设施达到科学、实用、坚固的标准。

依法做好民兵武器装备仓库的保护工作一要逐级制定地方性法规。各级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和《民兵武器装备管理条例》有关规定,主动协调地方有关部门,共同制定保护民兵武器装备仓库的地方性法规和具体保护措施,并公告施行。要争取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加强对公民的国防教育,提高公民依法保护仓库的意识,严厉打击破坏、危害仓库的行为。二要依法做好军事设施划分工作。原则上大型企事业单位以上的民兵武器装备仓库,应划为军事禁区,基层民兵武器装备仓库,应划为军事管理区,并设立安全警戒和界限标志。三要依法做好仓库的安全保卫工作。对非法进入仓库的人员,或在库区外围安全控制范围内非法进行摄像、录音、勘察、测量、描绘和记述的人员,应予以制止,追回其获取的资料,没收其非法活动工具,并在判明行为动机后,交有关部门处理。当发现有破坏、危害仓库的活动时,要采取果断措施,予以制止;对不听制止的,要采取强制措施;在危及仓库安全或执勤人员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武器。

4.规章制度建设

民兵武器装备管理制度是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反映了民兵武器装备管理的客观规律,是搞好民兵武器装备安全管理的重要保证。主要包括:

警卫值班制度各级民兵武器装备仓库都应建立警卫值班制度,由警卫分队、看管人员轮流担负警卫值班任务。乡(镇)、企事业单位民兵武器装备库(室)必须有专人看管,做到昼夜住库值班。各级仓库的警卫值班要实行双人双岗,昼夜站岗执勤,定时巡逻,并对执勤情况详细登记,认真交接。

干部值班制度县以上民兵武器装备仓库必须有现役干部每天24小时住库值班;重大节假日或遇有特殊情况时,县人武部科以上干部,省军区、军分区有关业务部门的领导干部,应当到本级民兵武器装备仓库带班;乡(镇)、企事业单位民兵武器装备库(室)和武器存放点,平时必须有专武干部住库值班。住库值班干部要全天候坚守岗位,定时查岗查哨。

登记制度各级仓库的值班室和各库房内,均应设臵登记表册,仓库的一切日常活动、人员变化、值班执勤、领导检查、物资出入、数质量状况等,都要由当事人或值班人员进行详细登记,做到有据可查。各种登记要做到及时、准确、完整。各种登记表册要妥善保管,用后及时存档,以便备查。

库房钥匙管理制度库房的双锁钥匙要由仓库干部和保管员分别掌管,并将库房钥匙分格加锁放在仓库值班室保险柜内,保险柜钥匙由当日值班干部掌管。使用钥匙要及时登记,用后及时交回。不得将库房钥匙携带出库,不得放在身边或转交他人。人员调动时,要由有关领导监督钥匙的交接。

联防制度各级仓库都应建立由人武部门牵头,公安、武警、消防和驻军等参加的联防组织,在仓库驻地和附近落实一定数量的民兵应急分队。并根据仓库所处的地理位臵、当地社情等,制定防抢、防盗、防爆炸、防洪、防火等应急方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实兵演练。

安全检查制度省军区每半年、军分区每季度、县(市、区)人武部每月要对本级和下一级仓库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各级检查要有领导带队,实 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通过检查切实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发展。

奖惩制度各级应依据《民兵武器装备管理条例》和军队的有关法规,认真做好奖惩工作。把奖惩与个人的切身利益和单位的政绩挂起钩来,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个人入学、入党、调职、调衔等重要条件,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失职和造成事故的要严肃处理;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加强对训练、执勤等动态武器、弹药的管理,是民兵武器装备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一要严格审批权限。因执勤、训练需要的武器装备,必须报经县(市、区)人武部批准;借用县(市、区)以上仓库保管的民兵武器装备,必须报上一级军事机关批准;动用民兵应急分队携带枪支弹药执行任务,由省委、省政府、省区军批准,并报大军区和总参谋部备案;运用民兵配合公安部门维护社会治安,遇有追捕持枪凶犯等紧急情况必须携带枪支弹药时,由县(市、区)人武部报同级党委、政府批准,同时迅速向上级军事机关报告。动用使用民兵武器弹药应有完善的请示报告和调拨手续,坚持人武部主官、军分区主管领导、省军区部门领导签批制度(民兵应急分队使用动用武器弹药由各级主官签批)。二要严密组织运输。武器装备的运输,要由现役干部带队,实行武装押运。事先应制定周密的运输方案,勘察运输路线,计算时间,确定中途休息地点,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三要严格使用管理。武器弹药在使用期间,要当天使用,当天领取,当天送回。因特殊情况确需存放在临时武器存放点的训练武器、弹药,至少要有专武干部和民兵干部各一名昼夜看管。进行实弹射击、实弹投掷、实爆作业,应由县(市、区)人武干部负责武器、弹药的请领、运送、发放和回收等工作。训练中应严密组织,严格操作规程;训练间隙,武器、弹药应集中看管,严禁个人私自携带枪支、弹药离开训练场;训练结束后,应清点武器、弹药并及时收回到县以上装备仓库保管;保管有民兵武器、弹药的乡(镇)和企事业单位或民兵固定哨所、民兵执勤点,在民兵训练、执勤结束后,也必须及时将武器、弹药收回到本单位民兵武器库(室)保管。训练剩余的弹药必须按规定及时清点收回仓库保管,列入民兵武器装备实力统计。

33 活化石教案 篇3

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使修学者全面了解秦汉文学发展的基本面貌和特点,对秦汉时期重要的文学样式汉赋和史传散文、及其他文学体裁和文学现象、重要的作家和作品有较深入的认识,培养理解、分析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能力。

重点难点:李斯、贾谊、晁错的政论文;枚乘、司马相如、扬雄、班固的大赋;司马迁、班固的史传散文;汉乐府民歌等的文学成就。

目录与课时分配:

第一讲:秦汉文学概述

1课时 第二讲:秦及西汉散文

2课时 第三讲: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6课时 第四讲:司马迁与《史记》

8课时 第五讲:两汉乐府诗 4课时 第六讲:东汉辞赋 4课时 第七讲:《汉书》及东汉散文 4课时 第八讲:东汉文人诗 4课时

教材:

主要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周建忠主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参考教材:《中国文学史》第一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第一讲 秦汉文学概述

教学目标:

1、秦汉文学的基本态势

2、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及分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 教学方法: 讲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一课时

本节主要讲授汉代作家群体的形成、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汉代文学的嬗变与分期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实行了政治、经济、文化的系列改革以适应统一的需要。秦朝文化上统一文字给学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秦末农民起义推翻秦暴政统治,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建立了强盛的大汉王朝,汉初采取了一些与民生息的政策,如制定律令、减轻田赋、宽政省刑等,使国力日益强盛。文化思想上除秦挟书律和訞言诽谤之罪,尊黄老无为之说,对各家学说也采取了宽容并蓄的政策,思想文化比较活跃自由。汉初为了娱乐和制礼作乐的需要,沿承秦制设置了乐府机构。一些楚歌广为传唱。

汉武帝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实行统一货币、均输平准、官营盐铁等经济措施,确保国力富足;北击匈奴、打通西域,扩大了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统治地位。帝国进入了空前强盛的时期。西汉后期土地兼并,各类矛盾日益激烈,王莽篡权改制,更加激化了矛盾,导致绿林、赤眉的起义,西汉王朝随之覆灭。汉光武帝刘秀依靠豪强势力夺取政权,于公元25年建立了东汉王朝。东汉土地财富集中问题仍没解决。统治集团外戚、宦官长期争斗、吏治黑暗、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在黄巾起义和各路豪强割据势力的打击下,终于被魏取而代之。秦汉文学就是从秦始皇统一到三国时期魏代汉,这一时期的文学。

一、汉代作家群体的形成

作家群体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条件,汉代社会为作家群 体的持续生成提供了适宜的气候和土壤。

第一,汉代形成解读辞赋的社会风尚

汉代的官学和私学都以讲授儒家经典--五经为主,其中就有《诗经》这部 文学作品。因此,师生在诵读五经的过程中,自然受到文学方面的熏陶,提高自 身的文学素养。事实上,汉代士人的阅读范围并不限于五经,而是广泛得多,尤 其是解读辞赋的社会风尚,对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起到催化作用。

西汉时期,解读楚辞是一种专门学问。严助向武帝推荐他的同乡硃买臣,“召见,说《春秋》,言楚词,帝甚说之,拜买臣为中大夫,与严助俱侍中。”(《汉书·硃买臣传》)硃买臣同时向汉武帝讲解《春秋》和楚辞,因此得到提拔。武帝还令淮南王刘安 为《离骚》作注解,“初,安入朝,献所作《内篇》,新出,上爱秘之,使为《 离骚》传。”(《汉书·淮南王传》)宣帝修武帝故事,“征能为楚辞九江被公,召见诵读。”汉赋和楚辞有很深的渊源关系,这种新文体确立之后,也和楚辞一 样成为士人贵族的诵读物,汉宣帝时还有过这样的事情:王褒等人用诵读奇文及 自己作品的方法为宣帝的太子、亦即后来的元帝治病解闷,其中的奇文当有楚辞 类作品。这种精神疗法效果明显,不但太子得以康复,而且经他倡导在后宫形成 了诵读王褒赋的风气。(事见《汉书·王褒传》)

到了东汉时期,人们诵读辞赋 的兴趣依然很浓,就连贵族妇女也主动参与,出现了像王逸《楚辞章句》这样的 专门著作。诵读辞赋在汉代是一种高雅的活动,是士人文化素养的标志。虽然诵 读辞赋者并未都成为辞赋作家,但汉代许多人确实是从诵读辞赋开始而顺理成章 地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扬雄少而好学,“顾尝好辞赋”(《汉书·扬雄传》),他诵读屈原的《离骚》、司马相如的赋,并且加以摹拟,他本人也成了汉代重要 的作家。王逸著《楚辞章句》行于世,他还创作诗赋等作品多篇。汉代解读辞赋 的社会风尚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因此,汉代的文人也以辞赋家居多。

第二,以文才取士的用人制度

汉代采用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录用人才,为作家群体的生成提供了许多 机遇。西汉朝廷诏举贤良方正,州郡举孝廉、秀才,东汉又增加敦朴、有道、贤 能、直言、独行、高节、质直、清白等科目,广泛搜罗人才。两汉选拔人才注重 学问品行,也不排斥对有文学创作才能者的录用,许多作家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主要并不是他们经通行修,而是在于他们的文才。尽管以文才录士在两汉用人制 度中并不居于主导地位,而仅是一种补充手段,但它对两汉作家群体的生成却起 到了推动作用。汉代不仅中央朝廷、诸侯王,甚至有些身居要职的外戚都以文才 取士。

第三、诸侯王养士的风气

汉初以招致文士闻名的诸侯王有吴王刘濞、梁孝王刘武、淮南王刘安。“汉 兴,高祖王兄子濞于吴,招致天下之如游子弟,枚乘、邹阳、严夫子之徒兴于文、景之际。”(《汉书·地理志》)投奔吴王刘濞门下的文士有枚乘、邹阳、严忌,他们都擅长辞赋。后来吴王谋反,枚乘、邹阳等人见刘濞不听劝谏,一意孤行,就离开吴地而投奔梁孝王。梁孝王待他们为上宾,司马相如也弃官前往梁国,宾

主相得,过着文酒高会的生活。参加梁园唱和文人还有羊胜、路乔如、公孙诡、韩安国等。“而淮南王安亦都寿春,招宾客著书。”(《汉书·地理志》)流传 下来的《淮南子》就是出自刘安的宾客之手。《汉书·艺文志》著录淮南王赋82篇,淮南王群臣赋44篇。显然,淮南王群臣不但著书立说,而且还是一个从 事辞赋创作的群体。汉初几位诸侯王以文才取士,聚集在他们周围的辞赋家则是 以文会友,他们置酒高会,游赏唱和,汉初作家群体首先在几位诸侯王那里生成。

第四,帝王的爱好与提倡

西汉武、宣、元、成诸帝都是文学爱好者,其中武帝还有诗赋传世。同声相 应,同气相求,他们出于本身的兴趣,大量招揽文士,许多人就是因为有文才而 得以在朝廷任职。因擅长文章辞赋而被录用的著名作家,武帝朝有司马相如、东 方朔、枚皋,宣帝朝有王褒,成帝朝有扬雄等。有些人虽然不是靠文学创作才能 而进入仕途,但是,他们成为朝廷命官之后,在天子的倡导下也加入了辞赋创作 的行列。自武帝起,创作辞赋成为西汉朝廷一大雅事,许多高官显宦都参与其间,由此形成了向天子进献辞赋的制度。东汉光武帝、明帝都不好辞赋,但是,兴起 于西汉的进献辞赋之风依然在东汉延续,基本上保持了它的连贯性,许多文人就 是因文才出众而倍受青睐。

东汉政权长期被外戚把持,那些身居显位的外戚大量招纳宾客,东汉许多著 名作家都当过他们的幕僚。杜笃曾任车骑将军马防的从事中郎,战殁于射姑山; 傅毅任军司马,马防以师友之礼待之。(《后汉书·文苑列传》)马融先后依附 大将军邓骘、梁冀。(《后汉书·马融列传》)在那些显赫的外戚中,窦宪网罗 的文人最多,“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复请毅为主记室,崔骃为主簿。及宪迁大将军,复以毅为司马,班固为中护军。宪府文章之盛,冠于当世。”(《后汉 书·文苑列传》)当时几位著名作家都在窦宪府供职,成为历史上一件盛事。

汉代诸侯王、天子和外戚对文人的招纳任用,对广大士人具有很强的号召力,使他们把文学创作当成博取功名的一种手段,并借助上层贵族的权势而聚集起来。汉代作家群体的持续生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

第五,乐府、东观等设立

两汉某些文化机构的设立,为稳定已经生成的作家群体发挥了积极作用。乐府是西汉长期设置的机关,它的职能是搜集各地的歌谣乐曲,同时也组织文人创 作诗歌,司马相如等几十名作家曾经为乐府写过诗赋。后汉的洛阳东观也是文人 荟萃之处,许多著名作家曾在那里供职。东观是文人向往的地方,“是时学者称 东观以为老氏臧室、道家蓬莱山。”(《后汉书·窦融列传》)东观任职人员的 主要工作是校雠经书,不过,既然众多作家汇集在一起,当然少不了诗文唱和之 类的活动。鸿都门学是灵帝光和元年(178)在洛阳设立的皇家学校,专门学习辞赋书画。学生由州郡选送,一度多达千人。灵帝下诏,为在鸿都门就学的乐 松、江览等32人图像立赞,用以激励学者。这种专门培养文学和艺术人才的学 校,在历史上是首创,是汉代作家群体生成期的一件大事。

第六,游宦风气

汉代时断时续的游宦风气,也为作家群体的生成注入了活力。西汉早期,文 士的游宦活动主要是在诸侯王之间进行的。武帝朝至东汉初期,游宦之风稍衰。东汉中、后期,游宦又成为社会时尚。“自和、安之后,世务游宦,当途者更相 荐引。”(《后汉书·王符列传》)有些文人通过游宦进入仕途,相当一部分成 为侍从文人、幕僚文人。而那些不能入仕的文人则是大量的,绝大多数没有留下 自己的姓名,他们或滞留太学,或穷居野处,和侍从文人、幕僚文人鼎足而立,是汉代作家群体的重要成分。

二、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

第一,以巨丽为美的审美风尚。汉朝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强盛、疆域的扩展,使那个时代的作家充满胜利的 喜悦和豪迈的情怀。反映在文学上,就是古往今来、天上人间的万事万物都要置 于自己的观照之下,加以艺术的再现。司马相如说过:“赋家之心,包括宇宙,总揽人物。”(《西京杂记》卷二)司马迁称,他撰写《史记》的宗旨是“究天 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司马相如和司马迁,一 个是辞赋大家,一个是传记文学巨匠,他们处于文学创作的不同领域,却不约而 同地提出了基本相同的主张,对作品都追求广大的容量、恢宏的气势,欣赏那种 使人产生崇高感的巨丽之美。在大赋中,凡是能够写入作品的东西,都要囊括包 举,细大无遗,无远不届。在史传文学中,天文地理、中土域外、经济文化等面 面俱到,远至黄帝,近至当世,从帝王将相到市井细民,三教九流、诸子百家,各类人物纷至沓来。就是篇幅有限的郊祀歌,也具有兼容并包的性质。汉代文学 的巨丽之美,体现的是对大一统帝国辉煌业绩的充分肯定,它的表现对象、领域 和范围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

第二,文人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汉王朝处于历史的上升期,其中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太平盛世。汉代文人生 活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普遍具有朝气蓬勃的进取精神,怀着强烈的建功立业 的愿望。他们追求人生的不朽,希望能够青史留名。汉代文人贵于名行,为了实 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他们可以忍辱负重,赴汤蹈火,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正因为如此,汉代文学作品中贯穿着一种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保持着激 扬高昂的格调。西汉盛世的作品自不必言,就是到了东汉王朝的衰落期,文人们 念念不忘的依旧是建功立业,扬名后世。虽然从西汉末年开始,谨于去就的思潮 有所抬头,甚至出现一批隐 5 遁之士,并在文学中有所反映,但所占比重不大,不 是主要潮流。“逮桓、灵之间,主荒政缪,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于为伍。故匹 夫抗愤,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婞直之风,于斯行矣。”(《后汉书·党锢列传》)汉代文人积极的入世精神,好高尚 义、轻死重气的品格,在汉末再一次放出异彩,并产生了许多愤世嫉俗、锋芒毕露的作品。

第三,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古代士人的宦达是和君主的权力联系在一起的,汉代文学在表现士人的进取 精神时,把圣主贤臣的结合作为自己的理想,王褒的《圣主得贤臣颂》是这方面 的代表作。士人的命运还和所处的时代、形势密切相关,汉代文学对历史机遇和 个人命运的关系作了形象的展示和精辟的论述,《史记》及许多抒情赋在表现历 史发展必然性和个人命运偶然性两者的关系方面有较大的深度。对于古代士人来 说,在仕途上成功的少,失败的多,成功者固然有成功的喜悦,失败者难免有落 魄的感慨。在抒发人生的失意和抑郁之情时,汉代文学也显示出历史上升期的特 点。这些作品虽然表达了创作主体的幽怨和不满,但罕有悲观失望的没落情调。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汉代文人所感慨的内容也在发生着变化。在西汉昌盛时 期,失意文人感叹生不逢时,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都是以“遇”和“不遇”为主题。而从西汉后期开始,文人的慨叹更多地集中在 命运方面,正如扬雄所说“遇不遇命也”(《汉书·扬雄传》),由西汉昌盛期 的重视外在情势、机遇,转到对自身命运的关注。到了东汉的衰落期,文人们则 由功名未立而嗟叹生命的短促,《古诗十九首》中的一些作品就属于这种类型。

第四,从批判到歌颂再到批判的创作态度。西汉朝廷是在秦朝灭亡之后,经历短暂的楚汉相争而建立起来的。批判秦朝 的暴政,总结秦朝迅速灭亡的教训,对历史进行高屋建瓴的反思,是汉初文学的 重要内容。从贾谊的政论、司马相如的《哀二世赋》,到司马迁的《史记》,都 贯穿着对历史的批判精神。从武帝开始,思想界由对历史的批判转入本朝理论体 系的构筑,与此相应,文学也由对历史的批判转入对现实的关注,歌功颂德、润色鸿业成为西汉盛世文学的主要使命,大赋是这种使命的得力承担者。从东汉开 始,文学界的批判潮流再度涌动。从王充、王符等人的政论,到郦炎、赵壹、蔡邕、祢衡等人的诗赋,批判精神日益强烈。批判的对象包括神学目的论、谶纬、宿命论、鬼神迷信、社会的黑暗腐朽,以及传统的价值观、人生观。汉代文学以 历史的批判发轫,经由昌盛期的歌功颂德,最后又以现实的批判而告终,完成了 一次循环。不过,和前期的历史批判相比,后期对现实的批判更具有深度、广度 和力度。

和汉代文学所走过的批判--赞颂--批判的发展道路相一致,汉代文人的 地位也经历了一个从独立到依附、再到独立的演变过程。汉初的枚乘、庄忌、邹 阳等人游食诸侯间,为大国上宾,他们来去自由,具有独立的人格,兼有文人和 纵横家的品性。从武帝开始,朝廷对文人以倡畜之,侍从文人很大程度上为迎合 天 子的口味而创作。东汉时期被外戚招纳的幕僚文人,有时也要牺牲自己的人格 为主人唱赞歌,他们和宫廷侍从文人一样,都是不自由的。这些依附于天子、外 戚的作家,多数是文人兼学者的类型,王褒、扬雄、刘向父子、班彪父子都是如 此。从西汉末年起,向慕人格独立的精神又在文人队伍中萌生,扬雄、班固、张 衡等人自觉或不自觉地、程度不同地摆脱侍从文人、幕僚文人的依附性,努力按 照自己的理想从事创作。东汉后期的赵壹、祢衡等人,任性使气,耿介孤傲,从 他们身上可以更多地看到党人的影子。从汉初出处从容、高视阔步于诸侯王之间 的枚乘、邹阳等人,到汉末赵壹、祢衡等近乎狂士的文人,汉代文人在经历了一 段屈从、依附之后,又向个性独立回归,并且达到更高的层次。

第五,由浪漫走向现实。汉代文学和先秦时期的楚地文学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所以,汉代文学从一开 始就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西汉时期的文人一方面对现实世界予以充分的肯定,另一方面又幻想到神仙世界去遨游,以分享那里的欢乐,许多作品出现了人神同 游、人神同乐的画面,人间生活因和神灵世界沟通而显得富有生气。进入东汉以后,文学作品的浪漫色彩逐渐减弱,而理性精神日益增强。把司马相如、扬雄的 辞赋和班固、张衡的同类作品相比,把《史记》和《汉书》相比,都可以看到浪 漫和现实的差异。当然,东汉文学的浪漫气息远逊于西汉。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 传入,并没有使东汉文学走向虚幻,相反,它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作品的 现实性得到进一步强化。在辞赋创作中,出现了像班彪的《北征赋》、班昭的《 东征赋》、蔡邕的《述行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等现实性很强的作品。文 人诗歌创作也罕见虚幻成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乐府诗发展到顶峰。至 于像王充《论衡》那类以“疾虚妄”为宗旨的政论,在东汉也问世了。

第六,文人创作与民间创作共同繁荣。汉代文学的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都呈现兴旺的景象,二者相互促进,有力地 推动了汉代文学的发展。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的互渗互动,在汉代诗歌中体现得 尤为明显。两汉时期存在采诗制度,通过采集民间歌谣用以充实乐府的乐章,有 时也用来考察政治上的得失及民风民俗。五言歌谣大量采入乐府,成为乐府歌辞。这种新的诗歌样式对文人有很大的吸引力,他们在自己的创作中有意的加以模仿,于是出现了文人的五言诗,流传下来的乐府诗中也有文人的作品。民间五言诗在 文人五言诗的影响下,又日益走向成熟。除诗歌外,汉代史传文学也留下了民间 创作和文人创作相融汇的痕迹,《史记》、《吴越春秋》都把许多民间传说写入 书中,增加了这两部作品的传奇色彩。

三、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

两汉是经学昌明的时代,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经学博士相继 设立,经学大师层出不穷,宗经成为有汉一代的社会风气。汉代文学和经学有着 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的交流是相互的,经学作用于文学,文学也影响经学,二 者彼此渗透,双向互动,呈现出许多相似的特征。

西汉时期,朝廷置博士官,立太学,郡国置五经率史。汉代经学教育 为的是培养经师和各级官吏,并不期待就学人员成为作家,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人 却具备了从事文学创作的能力。自公孙弘倡导经学教育之后,“公卿大夫士吏彬 彬多文学之士矣”(《汉书·儒林传》)。汉代多数作家都受过经学教育,他们 成为沟通文学和经学的重要媒介,汉代文学和经学的互渗互动,主要是通过他们 得以实现的。

第一,汉代文学以铺张扬厉著称。无论是辞赋、诗歌还是散文,也不管是出自文人 之手还是乐府民歌,都普遍存在这种倾向,从而形成汉代文学的唯美之潮。汉代 文学对现实的一切都怀着极大兴趣去描绘、去表现,而且漫无节制地铺陈扩展。进行罗列时不忌堆砌,不避重复,描写叙述过程中靡丽夸饰、多闳衍之辞,许多 作品因此显得笨拙、呆板。

和汉代文学铺张扬厉风气相映成趣的是汉代经学的繁琐解读习尚,一经说至百余万言,解释经书上的五个字要用二三万字。更有甚者,秦近君解释《尚书·尧典》标题两字之义,竟至十万言。汉代文学和经学在语言 文字的运用上都是不厌其繁,多多益善,铺天盖地而来。这使得某些文学作品篇 幅过长,如同辞典字书,令人不能卒读;经学也因其过于细碎繁琐、牵强附会而 无可挽回地衰落下去。

第二,汉代神秘化的经学为浪漫文学提供素材和动力。汉代文学作品经常出现神仙世界的画面,人和神灵可以自由往来,许多作品 都流露出长生不死的幻想。汉代文学具有浪漫性,汉代经学也带有很大的虚幻性。汉代经学以阴阳灾异解说时事政治,后来又一度兴起谶纬之学,“于是五经为 外学,七纬为内学,遂成一代风气。”五经之义皆以谶决,用图谶来附会人 事。汉代经学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神化,是建立在天人感应基础上的虚妄之学。汉代经学和经学思维机制有相通之处,都以想象沟通天和人,架起现实生活和彼岸 神灵世界的桥梁。刘勰称纬书“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文心雕龙·正纬》),这话有一定道理。汉代神秘化的经学为浪漫文学提供素材和动力,而神秘化的经 学也借鉴了浪漫文学的精神和表现手法。

第三,汉代文学的摹拟风气和经学注重师法家法的习气互为表里。汉代文学重摹拟,缺少创造性,许多文人不但摹拟前代的作品,而且同时代 的文人也相互模仿。这种摹拟有题材方面的,也有文体方面的,甚至具体的谋篇 布局也多有雷同之处。流行于汉代的大赋、骚体赋、七体、九体、设辞等,都留 下了前后蹈袭的痕迹。汉代文人在摹拟他人作品过程中也有创新,但在整体格局 上 8 的因循守旧是显而易见的。汉代经学重承袭,前汉重师法,后汉重家法,都是 强调传授先师之言。不依先师之言而断以己意,就会被视为轻侮道术,受到学界 的谴责。汉代经学的传授方式造成墨守成规、抱残守缺的惰性,使人受到很大束 缚。汉代文学的摹拟风气和经学注重师法家法的习气互为表里,本质是相同的。只有那些在经学上不守章句、不拘师法家法的博通之士,在文学创作上才真正有 所建树;汉代有创造力的文人,确实也都突破了经学传授上陈陈相因的传统。

从总体上看,汉代文学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发展过程。作为大汉天声的辞 赋,从东汉中期起,大赋呈现衰微趋势,代之而起的是抒情小赋。正统的史传文 学作品也出现由繁到简的趋势。把《汉书》和《史记》相比,班固删去了司马迁 许多精彩细致的叙述和描写,篇幅大为减少。从文学样式上看,短小精练的五言 诗从附庸变为大国,最终取代了辞赋的文坛霸主地位。汉代经学的演变和文学类 似,从东汉初期起,经学界悄然兴起删繁就简之风,为的是便于传授。有的是一 删再删,解经文字大幅度精减,是对以往烦琐之风的有力矫正。

第四,汉代文学思潮很大程度上是经学的延伸和具体化。汉代经学对汉代文学思潮也有很深的影响,两汉文学思潮很少超越经学的籓 篱,文学思潮很大程度上是经学的延伸和具体化,许多作家兼有经师和文人的双 重身份。《毛诗序》阐述的基本观点,成为汉代文学思潮的灵魂和主调。《毛诗 序》主张诗歌要“发乎情,止乎礼义”,用儒家的伦理道德来规范情感的表现。它强调诗歌的讽谏教化作用,将其功能归结为“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 化,移风俗”,有很浓的“工具论”色彩。汉代文学批评主要是以《毛诗序》的 上述观点为尺度,对各种文学现象作出判断。汉人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价,对汉 赋的评价,都存在着深刻的分歧,各家的褒贬毁誉不同,但都是从经学的基点上 立论,以经论屈骚,以经论汉赋,在这点上并无根本的差异。即使像王充那样富 有批判精神的思想家,在评论各种文学现象的时候也经常以儒家经典为依据。

汉 代文学思潮还有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侧面,这就是司马迁继承屈原的“发愤以抒情” 而提出的“发愤著书”说,他把文学创作视为抒发抑郁之情的一种方式,是遭受 压抑以后的情怀爆发。但是,在经学风气弥漫的汉代,司马迁的这种文学理论难 以得到发展,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经学思想的超越和冲击。

四、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及分期

(一)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

两汉是文学体裁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许多重要的文学样式都在这个阶段孕 育产生,形成丰富多彩的文学景观。

第一,赋体的兴盛 赋是汉代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可 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汉赋对诸种文体兼收并蓄,形成新的体制。它 借鉴楚辞、战国纵横之文主客问答的形式、铺张恣肆的文风,又吸取先秦史传文 学的叙事手法,并且往往将诗歌融入其中。仅从所采用的诗歌形式来看,既有传 统的四言,又有新兴的五言和七言。

汉赋的文体来源是多方面的,是一种综合型 的文学样式,它巨大的容量和颇强的表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枚乘的《 七发》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司马相如的作品代表新体赋的最高成就。西汉 后期新体赋的主要作家是扬雄。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是东汉 新体赋的两篇力作。同时,张衡的《归田赋》突破旧的传统,开创了抒情小赋的 先河。

楚辞体作品的创作在汉代没有新的发展,许多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意摹拟 屈原的《离骚》、《九章》,有些则只是袭取楚辞体的形式。西汉刘向曾编集屈 原、宋玉的作品和汉人摹拟之作,署名《楚辞》。其中被收录作品的汉代作家有 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严忌、王褒、刘向。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又附 加了自己的《九思》。除此之外,扬雄、冯衍、蔡邕、赵壹等人也有楚辞体作品 传世。汉代盛行解读楚辞的风气,许多文人对屈原一往情深,因此,许多楚辞类 作品都依傍于屈原,和新体赋形成了大体明确的分工:新体赋主要用于正面的赞 颂讽谕,而楚辞类作品重在咏物抒情,而且抒发的多是抑郁之情,格调和《离骚》 相近。在发展过程中,楚辞类作品逐渐与新体赋合流,总称为辞赋,楚辞类作品 称为骚体赋,有时也以赋命名,贾谊的《吊屈原赋》即是其例。

第二,叙事散文有较大发展

两汉叙事散文在文体上有较大发展。司马迁的《史记》以人物为中心来反映 历史,创立了纪传体史书的新样式,也开辟了传记文学的新纪元。《汉书》继承 《史记》的体例,并且使之更加完善。《吴越春秋》则进一步强化史传作品的文 学性,是历史演义小说的滥觞。东汉时期大量出现的碑文,是品核人物风气推动 下走向成熟的新文体。至于马第伯的《封禅仪记》,可视为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 的游记。汉代政论文承先秦诸子散文的余绪,在形式上没有大的突破。以主客问 答形式构制的设辞类作品,在风格上和赋相近,后人往往把它归入赋类。

第三,汉诗的发展

先秦的主要诗歌样式是四言,这种体裁在汉代继续沿用,但已不再居于主导 地位。汉代产生了新的诗歌样式--五言诗。这种诗体西汉时期多见于歌谣和乐 府诗,文人五言诗在东汉开始大量出现,班固、张衡、秦嘉、蔡邕等人对五言诗 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都有这类作品流传下来。东汉的五言诗已经成熟,叙事诗有《孔雀东南飞》这样的长篇钜制,《古诗十九首》则是五言抒情诗的典 范,乐府诗也有许多五言名篇。西汉时期,七言句子大量出现在镜铭、识字课本 等载体中,有的已是标准的七言诗句。汉代辞赋中往往参杂七言诗句或七言段落,有些已可视为首尾完整的七言诗。附属于汉赋的七言诗通常是句句用韵,反映了 早期七言诗的特点,后来曹丕的《燕歌行》采用的就是这种诗体。

(二)汉代文学的分期

汉代文学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自高祖至景帝,是汉代文学的初创期。多种文体基本上沿袭战国文学的余绪,同时又有新的因素萌生,出现了像《七发》那样为汉赋体制奠定基础的作品。汉 初政论受战国说辞和辞赋的影响,大多气势磅礴,感情激切。楚声诗歌广为传播,并且用于宫廷祭祀,成为庙堂之曲。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家是贾谊和枚乘,他们的 辞赋和政论都有较高的成就。

第二时期:从武帝至宣帝,是两汉文学的全盛期。代表汉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新体赋在此 期间定型、成熟,出现了以司马相如为首的一大批辞赋作家。史传文学也发展到 高峰,不朽的传记文学名著《史记》由司马迁撰写完毕。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思想逐渐定于一尊。因此,政论散文也由越世高谈转为本经立义,在风格上 向深广宏富,醇厚典重方面发展。乐府的强化,使大量民歌被采集、记录下来,宫廷文人也竞相创作乐府诗。

第三时期:从元帝到东汉和帝,是两汉文学的中兴期。辞赋创作掀起第二次高潮,相继 涌现出扬雄、班固等著名的辞赋作家。班固的《汉书》在此期间问世,成为继《 史记》之后又一部重要的传记文学作品。由于经学的日益深入人心,文坛的模拟 风气日趋严重。王充的《论衡》却以其“疾虚妄”的批判精神,和当时陈陈相因 的不良倾向形成鲜明的对照。

第四时期:从安帝到灵帝是汉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也是汉代文学的转变期。张衡集中 体现了汉代文学的历史转变,从他开始,抒情短赋陆续出现,京都大赋也发展到 顶点。赵壹、蔡邕、祢衡等人的辞赋更加贴近现实,批判精神很强。五言古诗进 入成熟阶段,《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作家在诗文中对人 的生命、命运及价值的重新发现、思索和追求,诗文的日趋整饬华美,预示着一 个文学自觉时代的即将到来。

【思考与练习】

1、汉代文学如何分期?

2、汉赋的历史发展脉络如何?

【阅读书目】

1、《赋史》,马积高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先秦两汉文学史稿》(两汉卷),聂石樵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第二讲 秦及西汉散文

教学目标:

1、秦散文成就

2、汉初的政论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西汉散文的特点

2、战国策士遗风对秦汉政论文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一课时

本节讲授秦代政论散文的文学成就。

一、《吕氏春秋》

(一)《吕氏春秋》的成书过程、体例与目的

吕不韦,战国末卫国濮阳人,后为秦富商。在赵国遇秦质子子楚(异人),为其入秦活动,使子楚回秦为王,是为庄襄王。吕不韦为相,封文信侯。秦始皇即为,尊不韦为仲父,主政。后被罢官,流放四川,自杀。《史记》卷八十五有传。

《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前235)招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成书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39年左右。

关于《吕氏春秋》的成书过程,据《史记·吕不韦列传》所记,当战国之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都以喜养宾客名闻天下。吕不韦时为秦相,觉得以秦国之强 而自己不如四公子是一种羞耻,就大招门客厚待之,养士至三千人。当时诸侯多 辩士,如荀卿等人著书名闻天下,吕不韦也让他的门客把各自的见识写下来,集 论而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以为可以备论天地古 今万物之理,号曰《吕氏春秋》。全书有严密的体系,全书分十二纪,每纪5篇;八览,每览8篇; 六论,每论6篇。再加一篇序文,共161篇(今存161篇)。全书条分理顺,篇章划分十分整齐,从结构上就把它组合成了一个所谓“法天地”的完整体系。这自然也就把各家不同学说巧妙地纳入了自己的理论框架之中。但是 它与纯粹的儒道阴阳各家学说都有不同,在杂取各家为己所用的过程中,也对各 家学说进行了发展和改造,从而构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这正是《吕氏春秋》一书 的重要创造;同时也预示了在秦汉大一统王朝即将出现之际,诸子百家思想也逐 渐从分到合,朝着为封建大一统建构理论的方向演变。

吕不韦在此书《序意》中也颇有信心地宣称:“凡十二纪 者,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夭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所遁矣。”可见,《吕氏春秋》的写作,是吕不韦为秦的统 一天下而进行理论准备的用意。

(二)《吕氏春秋》的文学成就

第一,文章精练短小,文风平实暢达

《吕氏春秋》是一部产生于战国晚期的理论著作,出于众人之手,风格不完 全统一。但是其中有些文章精练短小,文风平实暢达,用事说理颇为生动,仍然 可以称得上是优秀的文学散文。如《重己》篇讲自己的生命如何重要,先从人不 爱倕之指而爱己之指、人不爱昆山之玉而爱己之玉之说起,层层深入,语言朴 素恳切。《贵公》篇讲“圣人之治天下也,必先公”的道理,先提出论点,再以 荆人遗弓、桓公问管仲等具体事例说明,叙述生动明快。其他如《贵生》、《用 众》、《顺民》、《正名》、《察传》、《似顺》等篇也各有特色。《大乐》篇 讲音乐的产生、本质和功用等,语言简洁流暢,有《老子》的文风,其中有些段 落本身就是声中音律的押韵散文。

第二,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

《吕氏春秋》在文学上的另一个突出成就是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据初步 统计,全书中的寓言故事共有二百多则。这些寓言大都是化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而来,还有些是作者自己的创造,在中国寓言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吕氏春秋》在寓言的创作和运用上很有自己的特色,往往先提出论点,然 后引述一至几个寓言来进行论证。如《当务》篇先提出“辨”、“信”、“勇”、“法”四者不当的危害,然后就连用“盗亦有道”、“楚有直躬者”、“齐人之 勇”和“太史据法”四个寓言来说明道理。《察今》篇为了说明“因时变法”的 主张,后面也连用“荆人涉雍”、“刻舟求剑”和“引婴兒投江”三个寓言。寓言生动简练,中心突出,结尾处往往点明寓意,一语破的。

二、李斯

(一)《谏逐客书》

秦代唯一可以称为作家的人物是李斯(?-前208)。李斯,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人。从荀卿学,入秦为秦相吕不韦舍人。因说秦王并六国,拜为客卿。秦始皇统一六国,李斯为丞相。定郡县制、统一六国文字,下令焚书。始皇死,从赵高谋,杀公子扶苏,立胡亥为帝。后被赵高巫为谋反,腰斩于长安市。《史记》卷八十七有传。

李斯的主要作品是作于秦始皇十年(前237)的《谏逐客书》。

第一,写作背景。李斯是战国末楚国上蔡人,游说秦国 献统一之计,拜为客卿。适值韩国苦于秦国征伐,乃使水工郑国说服秦国开凿水 渠,企图耗费秦国人力而不能攻韩。事被发觉,秦国的宗室大臣认为,那些外来 人大抵都是各诸侯国派来游说和离间秦国的,建议秦王把一切来自外国的客人都 驱逐出境,李斯也在被逐之列,因此他写了这封信上书秦王。

第二,文章结构。的文章先叙述秦自穆 公以来皆以客致强的历史,说明秦若无客的辅助则未必强大的道理;然后列举各 种女乐珠玉虽非秦地所产却被喜爱的事实作比,说明秦王不应该重物而轻人: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 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 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 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这一段,语辞泛滥,意杂诙嘲,语奇字重,兔起鹘落,可谓骈体之祖。末尾作结,指出秦人“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的危害,有极强的理论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

《谏逐客书》,辞采华美,排比铺张,音节流暢,理气充足,挟战国纵横说辞之风,兼 具汉代辞赋之丽,为后世奏疏的楷模。从文体上看,《谏逐客书》属于奏议文,李斯是秦奏议文的代表。除李斯之外,在奏议文章中,还有一篇不太受人注意的制作,这就是秦代名将,万里长城修造总指挥蒙恬(?—前210年)临死前向二世使者的剖白:

今臣将兵三十余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

下面列举周公旦“金滕藏书”的典故,以及夏代关龙逢、殷代王子比干的例子,来剖白自己忠于秦王朝的心迹,读来十分感人。虽然这个剖白和李斯的《狱中上书》一样没有送到秦二世手中,但是却赖史书留传下来,让今人面对千古赤胆忠臣怆然心动。当然,如果读者想起充满血泪的“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这首秦代长城谣,想起孟姜女哭长城的断肠故事,蒙恬这豪气冲天的愚忠,恐怕也要大打折扣。但从文字上看,此文应是秦代散文中的精品之一。史载:“恬尝书狱典文学”;传说,毛笔是蒙恬发明的。可见,无论是史家还是民间,都是把蒙恬认作儒将的。这样,蒙恬出口成章、引经据典,作出震憾人心的美文,便不足为奇了。

(二)、刻石文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曾多次巡游各地并刻石表功。现存刻石共有7篇,它们分别是公元前219年的《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邪刻石》;公元前218年的《之罘刻石》、《东观刻石》;公元前215年的《碣石刻石》和公元前210年的《会稽刻石》。这 些刻石的作者,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秦文》,在刻石文下属名李斯。一般认为这 些刻石大都出自李斯之手。

从总体上看,秦刻石文都写得气魄雄伟,文字典雅,以浑朴为体,然而,各篇铭文又各具特色。如《泰山刻石》的庄严精深、《琅邪刻石》的铺张扬厉、《之罘刻石》的剔透颖锐、《东观刻石》的春海朝阳、《碣石刻石》的太平盛景、《会稽刻石》的翔实浑朴、清峻犀利,都给人以美感享受。而这七篇刻石给人的整体感觉,则是气势宏大、典雅峻峭,非四海一家的大帝国不能为。从语言上看,刻石文继承了《诗经》的四言句式,其中除琅邪台刻石为两句一 韵外,其余峄山刻石等6篇皆三句一韵,文辞整饬简洁,读来朗朗上口,是秦文 学的独创。如《峄山刻石》: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戎臣奉 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廿有六年,上荐高庙,孝道显明。既献泰成,乃降溥 惠,亲巡远方。登于峄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 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世无万数。陁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

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群臣诵略,刻此乐 石,以著经纪。

此为东巡第一篇刻石文,首述秦王嬴政继承王位,继言以始皇为号,最后歌 颂他统一天下的功绩,表达出群臣在抚今追昔中对他产生的敬仰。李斯在很 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颂赞体作品雍容华贵的风格,而贯以法家辞气。秦刻石文堪 称碑铭之祖,汉魏碑铭,莫不被其遗则。

第二课时

本节讲授汉代初年政论文的文学成就

一、贾谊

年轻的思想家贾谊(前200-前168),把汉代政论体散文 的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贾谊为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十八岁才学闻名郡中,二十岁被汉文帝征为博士,后遭元老重臣排挤,悲郁而死。刘向辑贾谊文名为《新书》十卷。《汉书·艺文志》记载贾谊散文共58篇,收录于《新书》。其作品大体可 分为三类,一类是专题政论文,如《过秦论》;一类是就具体问题所写的疏牍文,如《陈政事疏》;还有一些是杂论。

(一)、专题政论文——《过秦论》

《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这是一组见解深刻而 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文章。

上篇先讲秦自孝公以迄始皇逐渐强大的原因:具有地 理的优势、实行变法图强的主张、正确的战争策略、几代人的苦心经营等等。行 文中采用了排比式的句子和铺陈式的描写方法,极尽夸张和渲染,造成一种语言 上的生动气势,恰似秦人以排山倒海之势来统一六国一样不可阻挡。接着笔锋陡 转,运用对比的方法,写秦始皇自以为这个有“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可为子 孙“万世之业”的帝国,竟然会在转眼之间,被陈涉这个“甕牖绳枢之子”,“ 材能不及中人”者,以摧枯拉朽之势轻而易举地灭亡,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从而总结出秦亡的教训:此乃“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中篇重点分析秦 在统一中国之后政策上的失误:在天下百姓归顺于秦、向往和平安定生活之时,始皇和二世非但不能安抚百姓守威定功,反而变本加厉,16 继续推行横征暴敛、严 刑峻法的国策,终于把人民逼反。接着得出“牧民之道,务在安之”的结论,可 为精辟之见。

下篇进一步指陈秦人在危难当头不能挽狂澜于既倒的原因,第一是 子婴的不才;第二,更重要的是秦王的暴政导致君臣离德与士民不附,使子婴处 于“孤立无亲,危弱无辅”的境地,只有束手就擒。从而说明:秦人之亡,非在 外力,而在于自身,“本末并失,故不能长”。

三篇文章,就这样环环相扣地把 秦朝亡国的原因层层剖析下去,思维严谨,说理透辟,见解不凡。文章取名“过 秦”,实则是借此来警告汉朝皇帝不要重蹈亡秦覆辙,故全文取一句野谚结尾: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由此,我们不但能见到作为汉初思想家贾谊关注国 家政治的热情和深刻的思想,还能见出他的才思、智慧和人格风彩。此文虽为说 理,有浓厚的战国纵横家遗风,但是在遣词造句中又处处流露出诗人的气质,词 语讲究,多用修饰,感情充沛,行文流暢,可视为汉初散文的典范之作。

(二)、疏牍文

贾谊另一类有特色的散文是疏牍文,其中的代表作是《论积贮疏》和《陈政 事疏》。《论积贮疏》的主旨是建议汉文帝重视农业生产。文章先讲积贮的重要,接着指出当今天下“背本而趋末”,“公私之积犹可哀痛”的事实,并预言国无 粮食蓄积的可怕后果,最终得出结论,国家应该把“积贮”看作“天下之大命”。文章层次清晰,语言简洁,论述透辟,态度诚恳朴实而又带有真挚的感情,很有 汉代文章的特色。据说此文奏上之后感动了汉文帝,“始开藉田,躬耕以劝百姓”(见《汉书·食货志》)。

《陈政事疏》(一称《治安策》)则是贾谊系统地阐 述自己治国主张的一篇长文。他在文中驳斥了“天下已安已治”的观点,从多个 方面指陈社会现时危机和潜在隐患,表现了他洞察社会矛盾的能力、见微知著的 远见和对国家大事的深切关怀。文章开篇就说:“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一个人为了国家大事而投入如此深厚的感情,其文章的感人自不待言。而作为一个有着深刻见解的思想家,精辟的论述更使文 章增添了说服力的力量。除此之外,贾谊《新书》中还有一些杂论文章,语言或 朴实浅显,或生动形象,叙事说理均有特色。

贾谊是汉初最重要的思想家和最杰出的文人。他的政论散文,全面地阐述了 深刻的政治思想和高瞻远瞩的治国方略,鲜明地体现了汉初知识分子在大一统封 建帝国创始时期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标志着中国散文发 展的一个新阶段,代表汉初政论散文的最高成就。

晁错(前200-前154)是比贾谊稍后的另一个较重要的汉初政论散文 家。《论贵粟疏》与贾谊《论积贮疏》题材相同,但所论更深一层,以为积贮的前提是务农贵粟。文章与述古代圣王治国之法,联系当时农民的生活状况,深刻剖析了农贫商富所形成的社会 危机。虽然文风朴实无华,但以深刻的立论、严密的逻辑、恳切质实的情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历代为世人所推崇。

二、《淮南子》

淮南王刘安(约前179~前122),是汉高祖的孙子,其父刘长是汉文帝刘恒的弟弟。刘安于文帝十六年袭父封地为淮南王,曾作《离骚传》为研究评价屈原作品的开山。刘安“好读书鼓 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流誉天下”,在封国中招致宾客数千,编成十几万字的《淮南鸿烈》。原称《淮南鸿烈》 “鸿”是广大之意,“烈”是光明之意。作者自认为此书包含广大光明的道理。史称该书体例为“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或曰三十三篇),又有中篇八卷。现在 存世的《淮南子》二十一篇,一般认为即该书的“内书”。

《淮南子》全书由《俶真训》、《道应训》、《修务训》等二十“ 训”组成,第二十一篇题 《要略》,内有凡二十训的要旨,并说明作书的本意,应是全书的总序。书中毕集阴阳、道、儒、法、名家之说,而以道家思想为主,这是汉初占统治地位的黄老思想对作者、编者的影响所致。

《淮南子》多用历史、神话、传说、故事来 说理,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如《原道训》开篇即言:“夫道者,覆天载地,廓 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以下就扩展开来,上天下地,多方形容,极力描述“道”之所以为“道”;其间又广引禹、舜、共 工、越王翳、蘧伯玉等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说明这些人何以失道而亡,得道而 昌。再如《览冥训》一篇,前后共引用了“师旷奏白雪之音”、“庶女叫天”、“武王伐纣”、“鲁阳挥戈止日”、“雍门子见孟尝君”、“黄帝治天下”、“女娲补天”、“羿请不死之药”等十几个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来说明览观 幽冥变化的道理,文风新异瑰奇。

刘熙载说:“《淮南子》连类喻义,本诸《易》 与《庄子》,而奇伟宏富,又能自用其才,虽使与先秦诸子同时,亦足成一家之 作。”行文多形容铺张,繁富有序,颇重语言的修饰和整饬。大量排比式的句子,与陆贾、贾谊等人的文章共开后世骈文之先河。如《要略》一篇,在这方面就极 有特色。

三、董仲舒策对

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大儒,一生著述甚丰。其影响最 大者,则为《汉书》本传中所载《贤良对策》三篇。元光元年(前134)五月,汉武帝下诏求贤良文学言治国大要,董仲舒连上三篇对策,从政治上提出了革除 秦弊、德刑并用、重视德治的“更化”主张,从思想上提出了推尊儒术、抑黜百 家的学说和春秋大一统的理论。这三篇文章对中国后世的封建社会政治思想影响 深远。

从文学方面看,《贤良对策》三篇也是优秀的政论散文。此为应答策对之作,要在有限的篇幅 中回答清楚汉武帝提出的重要政治问题,拿出符合帝王要求的治国方略,绝非易 事。而董仲舒因为有多年治《春秋公羊传》的根基和长期的理论思考,所以能够 举重若轻,从容应对,把自己的一系列治国主张用高度精练概括的文字表述出来。其论理宏博而又深刻,有包容天地古今的政治历史眼界;其行文明晰晓暢,理致 细密,全无艰涩滞重之笔;其语言素朴无华,其风格则儒雅雍容。这使它成为中 国古代著名的政论文章。

四、刘向的叙录

刘向(前79-前8),西汉后期一个重要的经学家、目录学家,也是一个很有成就的散文家,一生有著作多种。《说苑》、《新序》等书,杂举前代群书轶闻琐事编录而成,寓以劝戒说教之意。其中许多篇目富有小说的意味,如《齐桓公出游》(《新序 ·杂事四》)、《楚庄王欲伐陈》(《说苑·权谋篇》)等,篇幅虽小,但叙事 生动,上承《韩非子》的《内、外储说》、《说林》之体,下开六朝《世说新语》 类小说之先河。

政论散文中,《极谏用外戚封事》历数前代帝王任用外戚之弊,劝汉成帝不要让王氏擅权,显示出他对刘氏政权旁移的深深关切。《谏营昌陵疏》 以历朝贤君尚俭兴邦、昏君奢侈亡国的生动史事,力劝汉成帝去奢节葬,意蕴深 刻,态度诚恳,说理透辟,是一篇极富教益的好文章。

刘向在中国古代典籍的整理编辑方面曾作出过突出贡献。每校毕一书,他都 编目记录,还为许多书写了书录,这其中有些就是很好的文学散文。如《战国策 书录》,不但详细介绍了该书的编校过程、书名的由来,而且还描述了春秋战国 之际的政治变化,纵横策士游说诸侯局面的形成,以及当时错综复杂的历史。叙 事中杂有议论说理,见解深刻,语言简洁,文笔生动。虽不及贾谊的《过秦论》 雄峻,然从容浑厚,贯以劲气,似无意为文而自能尽意。

西汉是中国古代散文继先秦之后的又一个繁荣期,除上文所述之外,还有许 多著名的作家作品,如司马相如的《难蜀父老》、东方朔的《答客难》、桓宽的 《盐铁论》、扬雄的《解嘲》、《解难》等等。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 六朝文》中,就收有西汉334人的文章,这其中尚不包括那些行世的文集。

五、西汉散文的特点 首先,西汉散文是在先秦诸子散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但是和先秦诸子的文章相比又有明显的不同。由于先秦诸子处在国家分裂和 历史转折时期,为建构新的政治、思想、文化模式各自著书立说并相互攻讦,就 成为先秦诸子散文的一大特点;而汉代散文家由于处在大一统的新政治格局之下,如何巩固新兴政权和建立新时代的思想形态就成为他们所关心的新问题,这使他 们的文章比先秦诸子散文缺少了思想表达的自由度但却显得严谨质实。

其次,西汉散文带有浓厚的先秦遗风。再从西汉 社会发展状况看,由于上承短命的秦王朝,再加上统治者崇尚无为之治,所以汉朝初年在思想文化等方面尚有先秦余绪,他们的散文代表了西汉政论散文的最高成就,在后世也有深远影响。随着帝国政权的稳固和定儒家思想于一尊,武帝以后的政论散文向着深广宏富、醇厚典重方面发展,由越世高谈转为本经立义。

最后,以剖白个人思想心迹为主的书信体散文富有感染力。如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枚乘 的《谏吴王书》、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杨恽的《报孙会宗书》等,或痛陈事 理,或自抒怨愤,或嬉笑怒骂,叙事抒情均富有感染力,成为汉代散文史上一枝 旁逸斜出的奇葩。

【思考与练习】

1、谈谈贾谊散文的艺术成就。

2、汉代政论文与《战国策》的关系?

【阅读书目】

1、《吕氏春秋》,巴蜀书社1989年版;

2、《淮南子》,巴蜀书社1989年版

第三讲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教学目标:

1、枚乘《七发》文学成就

2、司马相如及其大赋创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汉赋的产生、嬗变与分期

2、汉赋的发展、思想倾向及其表现形式上的主要特征 教学方法: 讲授

课时安排:6课时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一课时

本节讲授汉赋的起源与发展

一、赋体文学的起源

赋,《说文》解为“敛也”。但在现存许慎之前的古籍中这个意义并未被直接使用。《尚书·禹贡》中专有一段讲定赋分国的,原则是“底慎财赋”。而开篇记九州山川原泽(即地理概况)、贡物(物产之优者贡中央政府)、贡道即进贡所必经的道路时,还定下了各州土地的丰腴贫瘠程度,以“厥田惟某某(等级),厥赋惟某某(等级)”规定了赋税级别。这里赋纯属上交中央政府、或中央政府限定地方政府收缴的田地税。收取赋税至今被称为聚敛,看来敛是田地税引申来的意义。汉初《毛诗大序》提出的诗之作法,有“六义”,其中有“赋”一法,后代注解以“直陈其事”、“铺陈其事”。而在《周礼》中把赋作为“六诗”之一。故尔,班固《两都赋·序》说:“赋者,古诗之流也”,应当宗法于此。

周代官僚阶层在社交乃至外交场合“赋诗断章”,后代注家多解为“不歌而诵谓之赋”,其实理解偏了,这里赋应当是《说文》中敛的意思,即随手拿(敛)来一首或一段诗应酬答对之义。但这种歪曲理解却歪打正着:因为《诗经》本是配乐的,应酬场合很难保证总有乐队相伴,即使有乐队,也很难配合“断章取义”的需要。所以在答对时顺手“敛”来的诗,只有朗诵而无法也没有必要歌唱配乐。《诗经》之后的屈原、荀卿作品,写来就不配乐(其实《九歌》应配乐),所以《汉书·艺文志》便直接认定他们的作品为赋了。而荀卿,便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赋”为自己作品名篇的第一人。《汉书·艺文志》称:“孙(荀)卿赋十篇”。现在存世荀卿赋五篇,这就是著名的《礼》、《知》、《云》、《蚕》、《箴(针)》。屈原之后的宋玉,其作品多被称作赋,而其《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直接以赋命名的作品名动古今。刘勰《文心雕龙·铨赋》:“秦世不文,颇有杂赋”,盖本于《汉书·艺文志》所录“秦时杂赋九篇”。这说明,在汉赋崛起于文坛之前,作为文体的赋,是经过了充分的准备阶段的。以现在所能见到的汉之前赋篇看,抒情赋、咏物赋、纪游赋、说理赋、述志赋等汉代盛行的赋体,都已经出现,甚至有些已成为咏诵千世的名篇。

二、汉赋兴盛的原因

汉代在文学上被称为大赋巨史的时代,汉赋是赋体文学的高峰。赋体文学大盛于汉,主要是由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促成的:

首先,汉代经济的发展,为赋体文学的兴盛提供了足够的物质条件。秦王朝统一中国后不久,便采取了横征暴敛的政策,“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再经过秦末亡秦起义和五年楚汉之争的兵燹之灾,到汉高祖刘邦定天下时,经济已 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鉴于亡秦的教训,汉初统治者崇尚黄老之学,标榜无为而治,采取与民休息政策,使经济得以发展。到汉武帝时,“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巨百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经济的发展,为文学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从上引文可以看到,村长乡长乃至下层官吏都可以“食粱肉”,从容长养子孙,子孙的受教育自然不成问题。受教育的士子众多为文坛提供了强大的后备队。同时,由于物质条件丰富,游学为文自无衣食之忧,而对于文学消费者,一篇好文章出来,既使出现“洛阳纸贵”的局面,也不影响抢购纸张传抄作品。赋体文学不是打油诗,是要有良好的教育基础作后盾的。汉代恰恰为士子们从事大规模文学创作提供了物质基础。

其次,汉代至武帝之前的政治稳定,为汉赋创作出现高峰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史称:汉初至武帝即位七十年间国家无事,即没有大范围的兵燹水旱等天灾人祸,社会环境比较安定。安定的社会环境,为士子受教育、文人搞创作提供了有利保障,即使武帝即位后发动开边战争,最初也没有破坏“公私仓廪俱丰实”的社会储备,反而鼓舞了文人们的大一统气概。这史无空前的太平盛景和充满豪情的大一统气概,在赋体文学的高峰期充溢在散体大赋里。

再次,对外交往的扩大和宫庭园林的兴建,开阔了汉人的眼界,为赋体文学提供了丰富的表现题材。汉代开通河西走廊,扩大了对外交往,通商范围远达塔什干、布哈尔、撒马尔罕、阿富汗、波斯、印度乃至罗马,而据《西京杂记》和《朝鲜考古图录》记载,汉朝和日本、朝鲜也有通商关系。汉赋中罗列的珍禽异兽、奇珍怪物,大都是人们在当时见所未见的,便赖于对外交往的扩大。如前述,武帝即位时国库丰实,财力充足,所建造的甘泉宫、建章宫、上林苑、通天台、飞帘阁等,使得乃祖刘邦都嫌奢侈的长乐宫、未央宫相形见绌。这些富丽堂皇、豪华宏大的宫廷,和“左苍梧,右西极,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终始灞、浐,出入泾渭,丰、镐、潦、潏,纡余委蛇”(《上林赋》),遍养珍禽异兽的皇帝苑林,共同构成了炎汉一朝的宏丽风景线,两汉文人眼界大开,自然丰富了赋体文学的题材。

最后,西汉初年倡导的、以清静无为简朴素淡为体的黄老之风,在汉武帝即位之后逐渐告退,为“铺采摛文”的汉大赋提供了发展空间;而统治阶级的提倡,又为赋体文学的兴盛准备了巨大的市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很快被奉为经典,文人士子以儒学讨出身,开门授徒的硕儒便在故纸堆中寻求微言大义,经学日益繁缛,经书一字,注解或至万言,这无疑助长了文人铺采摛文、构制鸿篇巨制的风气。比如写“郑女曼姬”,无非是体态婀娜、衣饰华美、飘然若仙,在《子虚赋》中就被司马相如写成这种样子:

于是郑女曼姬,被阿緆,揄紵缟,杂纤罗,垂雾縠,襞积褰绉,郁桡豀 谷。衯衯裶裶,扬袘戌削,蜚襳垂髾。扶舆猗靡,翕呷萃蔡;下靡兰蕙,上拂羽盖;错翡翠之威蕤,缪绕玉绥。眇眇忽忽,若神仙之髣髴。

这还是静态观察,下面还有在蕙圃中追逐游戏、在清池中游泳,更是极尽铺张之能事。

汉朝廷统治者的提倡,也对汉赋的兴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仅西汉武帝之前,见于史书的喜好文学帝、王,著名的就有吴王刘濞、楚王刘戊、淮南王刘安、梁孝王刘武、河间献王刘德等。他们招贤纳士,延揽文人,给他们创造闲适的环境,使得他们朝夕论思、时时间作、日月献纳赋体作品。当时著名的文人枚乘、邹阳、严忌、淮南小山等,都是这些诸侯王的座上宾;特别是大文豪主父偃,遍游齐、燕、赵、中山等诸侯国,皆被奉为贵宾。

汉武帝刘彻本身就是个擅长文学的大才子,他传世的《秋风辞》属诗中上品。据说武帝每逢宴会,必要论及赋体文学的创作。有汉一代,史书上明确记载以赋得官的,起码有司马相如、东方朔、枚乘、王褒、张子侨、扬雄(以上西汉);崔篆、李尤(东汉)等。统治阶级的提倡,无疑刺激了文人作赋的积极性,到班固生活的东汉初年,流行于世的汉赋作品已达九百余篇,知名作者有六十多人(据《汉书·艺文志》)。就这样,在充足的物质条件、安定的社会环境滋养下,在大汉帝国对外开放商路、对内大兴土木改变都市面貌的全新文化氛围中,由于统治阶级上层的大力提倡和社会时尚的刺激,汉代眼界大开并且“有闲”的文人们,适应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创造出了赋体文学的辉煌、形成了赋体文学创作的高峰,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大赋巨史的时代。

第二课时

一、汉赋的发展阶段

炎汉以公元9~25年(期间为王莽新朝及淮阳王刘玄时代)为界,分为西汉、东汉两朝,汉赋的发展,则分为三个阶段。西汉一朝,经历了汉赋的兴起阶段和全盛阶段;东汉则为汉赋的成熟阶段。

第一阶段:汉赋的兴起阶段。时间在汉初至武帝即位之间(前202~前140)的六七十年间。《文心雕龙·诠赋》说:“汉初词人,顺流而作,陆贾扣其端,贾谊振其绪„„”。《汉书·艺文志》录陆贾赋三篇,今具不传。又录贾谊赋七篇、枚乘赋九篇。这三个人物,就是汉赋兴起阶段的代表作家,只可惜陆贾的赋我们今天看不到了。如前述,贾谊是汉初的大才子,廷论口若悬河、动辄一泻千里,文挟战国遗风、势如高山瀑布。而在失意遭贬长沙之后,心境文风判若两人,却为后人提供了另一种美。这就是他贬谪期间写的《吊屈原赋》和《鵩鸟赋》。而 23 这一阶段的殿军,便是写《七发》的枚乘,此人正好在汉武帝即位那一年(前140)去世,我们把枚乘的去世作为汉赋兴起阶段的结束与汉赋进入全盛期的开端。

第二阶段:汉赋的全盛阶段。武帝建元元年(前140)至成帝元延三年(前10)的130年间。这个阶段以一段凄迷的文学史上的佳话开始,而以一则文学史上令人叹惋的自我反省告终:

武帝自为太子闻乘名,及即位,乘年老,乃以安车蒲轮征乘,道死。

——《汉书〃卷五十一》

汉武帝的遗憾自不必说,枚乘若非年老不胜路途劳顿(虽然是安车蒲轮),那继《七发》而起的,一定是“越发”不可收拾。

雄以为赋者,将以风也,……往时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讽,帝反缥缥有陵云之志。由是言之,赋劝而不止明矣;又颇似俳优淳于髡、优孟之徒,非法度所存、贤人君子诗赋之正也。于是,辍不复为。

——《汉书〃卷八十七〃下》

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

——《法言〃吾子》

扬雄的忏悔式自省,虽然本于“文以载道”的传统观念,但从忧国忧民的责任心角度观照,总是要比“年轻时我们不懂爱情”要沉重。扬雄的《长杨赋》作于公元前10年,是汉赋全盛阶段的殿军之作。

汉赋的全盛阶段,以凄迷笼罩的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凄婉美拉开序幕,又以酸风射眸的别有幽愁暗恨生的悲凉美落下帷幕。这两种美的诞生,是汉赋全盛期赋体文学弥世大作之万丈豪光在云层后的喷衍!拨开云层、拉开帷幕,我们可以看到赋体文学卓立当时、巉巘后世的大文豪司马相如,可以看到盛世景象的恢宏壮丽,可以看到奢华生活的铺陈描摹,可以看到荒幻离奇的珍禽异兽盖世宝物;当然,也可以欣赏两千年前中国方块字的繁胜丰富、细腻周到,更可以玩味汪洋恣肆与法度和谐熔于一体的大匠神工笔力。与此同时,尚可以饱览赋体文学在其全盛期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各展妙姿的、各种题材与体裁的蓬勃成长。

班固说:“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竟为侈丽闳衍之词,没其风谕之义。”班固虽然道学,但在评价汉赋全盛阶段时,分期是正确的。刘勰也说:“枚、马同其风,王、扬骋其势。”他们所说的,就是文学史家乐于称道的武昭宣元成时代,即汉赋的全盛期。扬雄辍笔不再写赋之后,政治也黑暗、混乱了约四十年时间,文学上自然没有什么可称道的作品。这期间,刘向、刘歆父子和 扬雄相继谢世。但平帝元始三年即公元3年班彪的降生,则似乎是一道闪电,预示了汉赋又一个发展阶段的到来。

第三阶段:汉赋发展的成熟阶段(25-218)。从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公元25)、22岁的班彪(班固的父亲)作《北征赋》算起;而这一阶段的结束,则应以献帝刘协建安二十二年、建安七子中陈琳、王粲、应瑒、刘桢四人同时死于瘟疫为标志。这一年是公元218年。这一阶段历经将近二百年,近于东汉一朝的时间,赋体文学作家前赴后继,虽然没有再现赋体文学全盛时期的辉煌,但却在千锤百炼中从各个方面完善了赋体文学本身,使得后代称作赋者,总难脱出汉赋的窠臼。

在这一阶段,汉赋全盛时期的各种题材几乎都被梳理了一遍:抒情赋又出现了《北征》、《东征》、《述行》、《髑髅》等赋;写物赋出现了著名的《两京》、《两都》、《登楼》等赋;说理赋又出现了《幽通》、《思玄》诸赋等等。这些汉赋全盛阶段创作的赋体文学品种,在东汉赋家手中显得更加圆融,并在体裁、词句使用、表达语式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创新。同时在这一阶段中,从抒情赋中,派生出了具有市民情调的、反映爱情生活的赋篇,比如《定情赋》、《协合婚》、《神女》等赋;而在汉赋全盛期尚为数不多的咏物赋,在汉赋的成熟阶段却作品迭出,成蔚为大国之势。

建安时代,往往出现同一题目几篇赋篇存在的情况,则大都是文人(比如建安七子与三曹父子等)聚会时的游戏之作,但由于时代关系,也颇有新意在其中。况且,这又是汉赋创作中的一种新形式,在开创后代诗歌唱和之风方面,功不可没。

综观汉赋的三个发展阶段,汉赋自始至终顽强保持了自己的几个基本特征,即长篇韵文(中可换韵)、故设问答、广陈事理、夸张描写、华丽辞藻、排比连类等,因而篇幅虽有长短之分,但一般说体制都较为宏大,特别是汉赋的全盛阶段,长篇大幅特别多,它的余绪是东汉的《两都》、《两京》。正因为这一点,汉赋才和《史记》、《汉书》一起,被称作大赋巨史。

二、汉赋的艺术特征

如前述,汉赋在自己的兴起、兴盛、成熟过程中,不管题材如何变化,始终保持了体式上的一些基本特征。要把握汉赋这些体式上的特征,就必须理清汉赋在体制上,对前代文学样式的借鉴、继承与发展。同时汉赋的某些特征,也受当时的社会心理、时尚、价值取向的制约与影响。扬雄说:“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实任何一种文学样式,离开人间,无以完成。但有汉一代在赋体文学方面所取得的艺术成就,确实让人惊羡它的仙风拂荡。

首先,长篇巨制,是汉大赋最明显的特点。

这固然得益于《诗经》中的颂诗及雅诗中部分史诗,尤其是楚辞构制长篇的艺术润泽。但是,汉帝国的少壮精神与大国气象,无疑是大赋体制宏伟的折射原体。与前代的巨制长篇比,汉赋一扫《诗经》的板滞庄重、《楚辞》的凄怨渺幽,而以雄风鼓荡、恣肆洋洒为体。因而虽为长篇,决无冗遢之累,反给人以痛快淋漓的审美感受。

铺陈排比,是《楚辞》与秦汉政论文的突出特点,而汉赋作家拿来构制巨制宏篇,自然艺尽其用。且不说《子虚》、《上林》、《长杨》、《羽猎》等散体大赋,就是《招隐士》之类的缠绵悱恻之作,也决不逊色于《招魂》、《大招》的东西南北上天入地。润色鸿业的汉皇心理、与大汉国民的自豪之情,是汉赋中大肆铺陈排比的精神支柱。

汉赋在结构布篇时常设主客问答以推衍行文,这无疑是继承了先秦语录文的问答样式以及《楚辞·渔父》、《天问》、《风赋》、《对楚王问》等前代文学体式的成功经验。但汉赋的“述客主以首引,极声貌以穷文”是手段,“假设问对以申其志”为目的,其中充溢了文人主体意识的觉醒,体现了处心积虑的主动创作意识。这一点,是前代文学样式所不及的。

其次,汉赋的节奏韵律,也显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这就是四、六结合,韵散相间。

四言句式是《诗经》的主体、六言句式是《楚辞》的主体,汉赋把四言六言融于一体,创造了四、六结合的文体。前期的骚体赋总于行文中带“兮”字,显露出脱胎于楚辞的痕迹,而后期的咏物、说理、抒情赋,又露出骈四俪六的端倪。纵观汉赋发展的全过程,没有脱离四、六句式的行文方式。在中国文体学上,可以说汉赋是散文向骈文过渡的熔炉。这是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汉赋之所以能完成四、六句式的交融,主要得益于汉赋穷声貌以尽意的创作需要。要极尽风物的姿态,就要进行多角度,起码是正反、对应等两上以上方位的描摹。于是排比对偶句法在汉赋中得以漫延。四六句式是排比对偶句法的最佳元件,自然得以在汉赋中“菡萏溢金塘”,展现其天作之合的无穷魅力。

秦汉之前的散文,如果用韵,便不行散文之法,若有长篇巨制,中间换韵而已。秦汉政论文首创了在散文中夹杂韵文的韵律构建方式。汉赋“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本应是韵文,骚体赋用韵较密,诗骚痕迹较浓。但汉代散体大赋勃兴之后,韵、散疏宕错落,不斤斤于韵脚切换的流荡之风大炽,形成了汉赋自己韵、散疏宕结全的独特风格,所谓“切响浮声,引同协异”,正是汉赋肇其端。

正是四、六为体,散韵结合的全新表现方式,使得汉赋节奏迭宕错落、变化有致,扫荡了前代长篇巨制容易流于板滞的弊端;同时也使汉赋读起来朗朗上口,虽然是“不歌而诵”,却也醒耳明目,让读者在节奏韵律方面,享受无穷美感。

以上两点是汉赋在体裁上的特征。从中可以看出,汉赋在继承、发展前代文学样式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结构体式、节奏韵律,成就了汉赋在中国文学史上伟丈夫的完美形象。但是汉赋的艺术价值,不仅体现在外部结构形式的完美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它的表现手法上。

三、汉赋的表现手法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语汇丰富。汉代经学盛行,为注经解经需要,小学盛行,而有些大辞赋家比如司马相如、扬雄,本人就著有小学类著作。因此汉赋中往往奇辞丽句满眼。这样丰富的语汇出现在一篇作品中,在文学史上竟成为空前绝后的现象。

第二,雄辩夸张。战国纵横家、秦汉政论文以雄辩夸张著称于世;而楚辞的 夸张铺陈又泽及后人,所谓“枚、贾追风以入丽,马、扬沿波而得奇,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汉赋在这方面虽多有继承,但自己表现出来的独创性,又是让人拍案惊奇的。汉赋写苑囿、写宫室,写场面乃至写都市,甚至小到写竹扇、洞箫等具体物象,无不淋漓尽致。雄辩而不失温丽、夸张而不失雅信,成就了汉赋独具的美学价值。刘勰说:要想不向司马相如、王褒请教作文之法,而达到“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的境界,则必须“凭轼以倚《雅》、《颂》,悬辔以驭楚篇”,决非对汉赋作家的溢美之辞!

第三,情理交融。汉赋中说理赋、抒情赋自不必说,就是咏物赋包括咏物赋中的苑林京都大赋,都以情理交融见长。汉赋之前,先秦的说理议论文中带情,是哲人赤血热肠情愫的流露;楚辞中多抒情少说理,但整篇有一两个道理在其中;秦汉政论文虽然表面上看口若悬河似战国纵横之士,然痛心疾首流涕太息情真意切。他们的情与理,是互相依附中的相互显现,而不是作文者有意为之的艺术表现手法。汉赋从骚体赋开始,就把情理交融作为增强表现力的手法,由于作者毕竟有真情在,读来也能感人至深。值得指出的是散体大赋中的“劝百讽一”,由于汉天子宇内独尊喜怒由心,作家在“风”时便需要更加小心地动之以情,然后才敢晓之以理,故尔往往表现得比较隐晦。至于赵壹敢于对“当今”破口大骂以渲泄疾邪之情,那是因为当时天下大乱,“今上”顾不得动口不动手的文人了,是特例。

第四,物象繁富。这是汉赋在表现手法上最重要的特点。骚体赋以联想虚构喻象,让人重温楚辞的天国漫游;散体大赋实物形象美不胜收,还能倒出笔来悬想琼池瑶圃;抒情赋往往藉所见而发感,咏物赋自能连类而取譬,说理赋又时常托之于人们喜闻乐见或望而生厌的物象等等,都反了汉赋这一文体物象丰富的特征。物象的繁富成就了汉赋内容富赡、构想奇丽的艺术品位。

第三课时

本节主要讲授汉初的骚体赋,及其代表作家贾谊和枚乘。

一、贾谊的赋

贾谊以其雄辩的、气势充溢的政论文卓立文坛,同时也以情理深致的赋作独 步一时。

(一)《吊屈原赋》

文帝四年(前176),他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及渡湘水,历屈原放逐 所经之地,对前代这位竭诚尽忠以事其君的诗人的不幸遭遇深致伤悼,遂作《吊 屈原赋》。《吊屈原赋》是汉初文坛的重要作品,是以骚体写成的抒怀之作。在 这篇作品中,作者表现出对屈原的深切同情和尊敬,揭露了造成诗人不幸的社会 现实:

遭世罔极兮,乃陨厥身。呜乎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阘 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蹻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銛。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腾驾罢 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 此咎兮。

作者描写出一个善恶颠倒,是非混淆的黑暗世界,表现出对屈原深深的同情。在作品的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对自己无辜遭贬的愤慨。作品中写道,“彼寻常之 汙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作者看来,节操高尚,才能超凡,而不为社会 所容,这是造成屈原悲剧的根本原因。在这样强烈的倾诉中,又何尝没有作者的 自我伤悼!但他不赞同屈原的以身殉国,认为屈原最终的不幸在于他未能“自引 而远去”。贾谊同情屈原,但他和屈原的价值观、人生观是不同的。

这篇赋对比鲜明,感情激切,堪称汉初赋的代表之作。

(二)《鵩鸟赋》

贾谊的另一篇有影响的作品是《鵩鸟赋》。作者谪居长沙,有鵩鸟入其宅。谊以为不祥,作《鵩鸟赋》,阐明自己对生死、祸福的达观态度,“德人无累 兮知命不忧”。这是一篇文学内涵丰富的赋篇。从思想观念上,作者借鵩鸟之口,宣扬老、庄对待吉凶福祸生死的旷达态度,因而形成全赋缥渺恢宏廖廓的氛围,又不失论理的精辟独到。在表现手法上,上承《诗经》鸟语人言相辉映(比如著名的《鸱鸮》)、《楚辞》的问答交流渲内情(比如著名的《天问》、《风赋》)等艺术手段,结构成我国最早的以四言为主的问答赋,开创了后代写物赋、寓言赋、说理赋的先河。

二、枚乘与《七发》

枚乘(?-前140),字叔,淮阴人,初为吴王刘濞郎中。吴王策划谋反,枚乘上书直谏,吴王不听。去而之梁孝王。后吴王与六国反,枚乘复说吴王,吴王不纳其策。吴王被灭后,乘闻名于世。汉景帝召拜为弘农都尉。枚乘不好做地方官吏,遂以病辞官,复游梁园。梁孝王薨,枚乘回淮阴。武帝即为后,闻乘名,召入京,道死。《汉书》卷五十一有传。

枚乘是梁园文学群体的杰出代表。《汉书·艺文志》载乘赋九篇,其《梁王 菟园赋》、《忘忧馆柳赋》均为前人所称道,然而以《七发》最为著名。

1、解题。《文选·李善注》称:“《七发》者,说七事以起发太子也”,道出了《七发》的写作主旨与结构方式。

2、结构。赋的开篇,以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往探病为开端。吴客指出,太子的病是“久 耽安乐,日夜无极”造成的,是“纵耳目之欲,恣支体之安”的结果。此病虽令 扁鹊、巫咸共同医治,也不可能见效。只有请博闻强识的君子经常启发、诱导,改变其贪恋佚乐的情志,才可以救治。

紧接着,吴客以夸张的语言描绘了太子平素享乐生活的极境:欣赏音乐,便 以特殊的材料制成琴,请最有名的琴师、乐师,唱出“天下至悲”之歌;品尝饮 食,则选最鲜美的肉、菜,令最知味的人作出“天下之至美”的菜肴;驰逐争胜,则乘坚车、驾良马,使最著名的御手和勇士驾车;游乐遣兴,则登台纵目,置酒 高会,既有博辩之士撰文,又有美女侍御。吴客的描绘都属于人间难得的享乐,是太子素日优越生活的极端化的写照。其与太子耽乐其间的生活只有程度的差别,而没有本质的不同。因此,不论吴客如何渲染,还是无法激发太子的兴趣。

吴客所渲染的上述生活都属于“宫居而闺处”的范围。随即,吴客引导太子 越过宫墙,以较有益于健康的贵族生活方式启发太子。他讲述田猎的盛况:“极 犬马之才,困野兽之足”,纵火逐兽,兵车雷运;猎获物的众多,酒宴的丰盛,均为宫苑所罕见。他讲述曲江观涛的恢宏气象:波涛未起时,可以澡溉胸怀;波 涌涛起的不同阶段,鸟不及飞,鱼不及回,以吞噬一切的气势和力量构成“天下 怪异诡观”。对这两方面生活,太子有兴趣,有起色,阳气见于眉宇之间,但却 为身体所限,不能参与。

最后,吴客建议为太子请像前代著名思想家那样的“方术之士有资略者”,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致“天下要言妙道”,太子据几而起,霍然病已。

《七发》中作者的思想观念、审美意趣与价值取向,充分反映在赋前面的总序、即吴客阐述楚太子病因,和这结尾的第七“发”中。作者认为:要全生保性身体健康,决不能沉湎于出舆入辇、洞房清宫、皓齿娥眉、甘脆肥脓的物质享受中。否则,身体损伤,连畋猎、观涛、游观、欣赏音乐的正常活动都无法参加。而对保养身心有利的,则是清心寡欲,注重丰富精神生活,多和“方术之士”中“有资略者”接触,多听他们“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的要言妙道。

3、文学成就

《七发》对先秦文学多有借鉴,同时在继承的过程中又有很大的创造性,表 现出有异于先秦时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取向,昭示出新的文学时代的到来。

第一,《七发》在体制上沿袭《楚辞》和《招魂》和《大招》。都是大肆铺排饮食 之盛,歌舞之乐、女色之美、以及宫室游观鸟兽之事。区别在于,《招魂》和《 大招》的上述铺排对象都是作为正面事物出现,以此诱导游魂的回归; 29 而《七发》 则把上述铺排对象作为否定性因素加以处理,是对贵族公子养尊处优生活方式的 批判。

第二,《七发》突破了宋玉所采用的客观的描写手法,使描写对象充满主观情感。以观潮的描写最为精彩,宋玉《高唐赋》也有对于山洪暴发场 面生动逼真的描写,二者的描写对象相似,而且都铺陈得非常充分。然而,枚乘 成功地突破了宋玉所采用的客观的描写手法,而把潮水写成一支声势显赫的军阵。他从形貌、动态、气势、声威各方面加以比较,多角度展现潮水与军阵之间近乎 神似的相通之处。枚乘对潮水的描写发挥出丰富的想象力,人的主观精神贯注于 自然,使自然的再现闪耀着人的生命的光辉,因而有一种激动人心的力量。

第三,《七发》辞藻繁富,多用比喻和叠字,以叙事写物为主,是一篇完整的新体 赋,标志着汉赋体制的正式确立。如《昭明文选》就曾将《七激》、《七依》、《七辩》、《七启》等单列为一种文体并称之为“七”。自此以后以七段成篇的赋成为一种专门文体,号称“七体”,各朝作家时有摹拟。

第四课时

本节讲授司马相如的生平

一、司马相如的生平

司马相如(约前179-前118)。他雄踞于西汉文坛,创作出具有典范意义的汉赋。

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青少年时期,好读书,又学击剑。他初入仕 途时,以赀为郎,在景帝周围任武骑常侍,时随从天子狩猎。这远不符合相如的 志向,意颇不自得。

梁孝王来朝这一偶然事件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和事业的发展。梁王入朝时,随从游说的文人学子甚众,枚乘等著名赋家亦在其间。相如见后非常羡慕,遂以 有病为由,客游梁,成为梁园文学群体中的一员。这里的文化氛围有利于他在文 学创作方面迅速成长,数年后,相如作《子虚赋》,显示出超群的才华。

梁孝王卒,梁园宾客解体,相如归蜀。相如懂音乐,善鼓琴,以此与临邛富 家女卓文君结为伉俪,度过一段闲散生活。

武帝继位后,大征天下贤良方正文学之士,偶读《子虚赋》,称赏之,曰: “联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恰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于侧,遂曰:“臣邑人司 马相如自言为此赋。”武帝十分惊喜,遂召相如。相如表示,《子虚赋》乃叙诸 侯之事,不足观,请为天子游猎之赋,于是作《上林赋》。二赋假设子虚、乌有 先生、亡是公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苑囿之大和田猎之盛。其卒章归之于节 俭,因以讽谏。武帝大悦,以相如为郎。

后数岁,唐蒙行取夜郎、僰中,发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为发转漕万余人,严法苛责。巴蜀民惊恐万分。武帝遣相如责唐蒙等,且撰《喻巴蜀檄》以安抚巴 蜀百姓。不久,又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通西南少数民族诸部。西南诸部皆向 中央王朝称臣。其后,有人上书言相如出使西南时受贿,因此失官。岁余后,复 召为郎。相如常从武帝至长杨宫射猎,此时武帝方好自击熊、彘,驰逐野兽,相 如谏止。过宜春宫,见秦二世陵,相如作《哀二世赋》,以抒发对秦迅速败亡的 感慨。作者指出,“持身不谨兮,亡国失势;信谗不寤兮,宗庙灭绝。”哀悼之 间,蕴藉深远。相如后又拜为孝文园令。武帝好神仙,相如以为传闻列仙居山泽 间,形容甚癯,不符合帝王好仙之意,遂撰成《大人赋》。作者本意要对武帝崇 尚神仙之事予以针砭,所以在作品中写出仙人“轻举而远游”的经历,而更属意 于“必长生若此而不死兮,虽济万世不足以喜”,“乘虚亡而上遐兮,超无友而 独存”,将长生与孤独连在一起,委婉地表明自己的否定态度。赋奏,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气、游天地之间意。其实,这不过是对《大人赋》中部分内容的误解 而已。

在司马相如的作品中,《长门赋》是受到历代文学称赞的成功之作。作品以 一个受到冷遇的嫔妃口吻写成。君主许诺朝往而暮来,可是天色将晚,还不见幸 临。她独自徘徊,对爱的企盼与失落充满心中。她登上兰台遥望其行踪,唯见浮 云四塞,天日窈冥。雷声震响,她以为是君主的车辇,却只见风卷帷幄。作品将 离宫内外的景物同人物的情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景写情,在赋中已是别创。作品后部尤为感人:

日黄昏而望绝兮,怅独托于空堂。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援雅琴 以变调兮,奏愁思之不可长。案流徵以转兮,声幼妙而复扬。贯历览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左右悲而垂泪兮,涕流离而纵横。舒息悒而增欷兮,徒履起而 彷徨。揄长袂以自翳兮,数昔日之諐殃。无面目之可显兮,遂颓思而就床。抟芬若以为枕兮,席荃兰而茝香。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

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在确信君主不会幸临之后,更加感到孤独。她援雅琴以寄 愁思,闻之者亦悲伤流泪;睡梦中君主在自己身旁,醒来后尤为悲凉。

这篇赋以骚体写成,幽怨深婉,情味隽永,匠心独具,为历代宫怨作品之祖。

此外,相如还有《美人赋》、《难蜀父老》。

相如口吃而善著书,身居仕途,却不慕官爵,未尝肯与公卿交游,同寻常汲 汲于功名利禄者迥别。相如患消渴疾,常称疾避事。晚年以病免官,居茂陵。武 帝元狩五年(前118),终以消渴疾辞世。相如居茂陵,亦时时著书,辄为人 索去。病逝后,朝廷遣人往取其所著书,仅有《封禅文》一篇奏上。

司马相如生活在汉代初期走向鼎盛之时,这个时期的思想、世风也在转变之 中。前代的诸侯王尚在,可是权势已经削弱。以前依附于诸侯王的士人,也无所 用其才智,但是,这个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代文人,仍然兼具纵横家的精神、气质。东方朔的高自称许,是这种精神的表现。司马相如身上的策士遗风更为明显,他 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君主的随时进谏,他事景帝时意不自得便免官他就,表现 出很强的独立精神。他又不同于东方朔、枚皋。他谏说、论事,宗旨严正,具有 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即使在极端铺张的文学创作中,也多贯穿一条鲜明的主线,即要有所讽喻,有所针砭,注重自己作品或言论的社会效果。正是基于这一点,他受到君主的信任,朝廷委以重任。而东方朔、枚皋,虽然自视甚高,天子却只 俳倡畜之,没有让他们承担过严肃的使命。

第五课时

本节讲授司马相如代表作品《子虚赋》、《上林赋》。

一、解题

《子虚赋》、《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也是汉赋中具有开拓意义和 典范作用的成果。这两篇作品不作于一时。《子虚赋》作于相如为梁孝王宾客时,《上林赋》作于武帝召见之际,前后相去十年。两赋内容连属,构思一贯,结体 谨严,实为一篇完整作品的上下章。

二、内容

作品虚构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三人,并通过他们讲述齐、楚和天子畋猎 的状况,他们对此事的态度,结成作品的基本骨架。

《子虚赋》写楚臣子虚使于齐,齐王盛待子虚,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猎。畋 罢,子虚访问乌有先生,遇亡是公在座。子虚讲述齐王畋猎之盛,而自己则在齐 王面前夸耀楚王游猎云梦的盛况。在子虚看来,齐王对他的盛情接待中流露出大 国君主的自豪、自炫,这无异于表明其他诸侯国都不如自己。他作为楚国使臣,感到这是对自己国家和君主的轻慢。使臣的首要任务是不辰君命,于是,他以维 护国家和君主尊严的态度讲述了楚国的辽阔和云梦游猎的盛大规模。

赋的后半部 分是乌有先生对子虚的批评。他指出,子虚“不称楚王之德厚,而盛推云梦以为 高,奢言淫乐而显侈靡”,这种作法是错误的。在他看来,地域的辽远、物产的 繁富和对于物质享乐的追求,同君主的道德修养无法相比,是不值得称道的。“彰君恶”诸语表现出较鲜明的讽喻意图。

《上林赋》紧承上篇乌有先生的言论展开,写出亡是公对子虚、乌有乃至齐、楚诸侯的批评,并通过渲染上林苑游猎之盛及天子对奢侈生活的反省,艺术地展 现了汉代盛世景象,表明作者对游猎活动的态度、对人民的关心。

在《上林赋》中,亡是公以“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一语起势,将全篇 的意蕴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作者极写上林苑囿的广阔,天子 畋猎声势的浩大,离宫别馆声色的淫乐。描写上林苑的文学占据了作品的绝大部 分篇幅,它以浓墨重彩,生动地描绘出庞大帝国统治中心前所未有的富庶、繁荣,气势充溢,信心十足;通过畋猎这一侧面,写出汉帝国中央王朝在享乐生活方面 也独具坚实丰厚的物质基础。

在作者的笔下,居于这个庞大帝国统治中心的天子是个既懂得享乐奢侈、又 勤政爱民、为国家计之久远的英明君主。他在酒足乐酣之时,茫然而思,似若有 失,曰:“嗟乎,此太奢侈!”尽管如此,这位英主认为自己是以勤于政事的闲 暇率众出猎,奢侈而不废政务。他担心后嗣陷于“靡丽”歧途,“往往而不返”,“非所以为继嗣创业垂统也”。他不想对后世产生误导,遂发布了一个同以往设 立上林苑迥然不同的命令:

于是乎乃解酒罢猎,而命有司,曰:“地可垦辟,悉为农郊,以赡萌隶;隤 墙填堑,使山泽之人得至焉;实陂池而勿禁,虚宫馆而勿仞。发仓廪以救贫穷,补不足,恤鳏寡,存孤独。出德号,省弄罚,改制度,易服色,革正朔,与天下 为更始。”

这个命令否定上林的巨丽之美,而代之以天下之治。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尚德崇义,按照儒家理想和经典以治天下。作品描绘出一幅天下大治的盛世景象: “于斯之时,天下大说,向风而听,随流而化。卉然兴道而迁义,刑错而不用。德隆于三皇,而功羡于五帝。”此处所展现的景象同前面所描绘的上林巨丽之美 有着本质的差别。这里不渲染地域的辽阔、物质的饶富、气势的充溢,而是突出 了道德的、政治的潜在力量和功效。于是,天下大治的理想社会又成为对上林巨 丽之美的否定。

在《上林赋》中,作品的宗旨得到进一步升华。亡是公所描绘的盛世景象成 为“猎乃可喜”的前提条件。他不再停止于乌有先生所力主的对道义的追求,而 是从天子对后世子孙的垂范作用,从天子对人民、对社稷所负使命的角度,看待

畋猎之事。他要以自己构想出的盛世蓝图及对畋猎的态度诱导君主,以达到讽谏 的目的。

《子虚赋》、《上林赋》对楚国云梦和天子上林苑的辽阔,两处物产的丰富,特别是对天子畋猎的声势,作了极其夸张的描绘,使之超出事物的现实可能性。这样极度夸张的描写赋予作品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作品具有超乎寻常的巨丽 之美。同时,在司马相如的笔下,夸张描绘的艺术渲染原则和严正的艺术旨趣紧 密地结合在一起,对艺术巨丽之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社会意义即讽谏作用的依归,较好地融为一体。

三、结构

《子虚赋》、《上林赋》的结构,都是篇首几段用散文领起,中间若干段用 韵文铺叙,篇末又用散文结尾。作品气势恢宏,波澜起伏,一转再转,而又气脉 贯通,一泻千里。

四、句法

这两篇作品句法灵活,用了许多排比句,并间杂长短句。在对 各种景物进行描写时,司马相如不是像枚乘那样多用长句,而是大量采用短句,描写山水用四字句,描写游猎主要用三言,音节短促,应接不暇,文采斑驳陆离。

总之,《子虚赋》、《上林赋》在许多方面都度越前人而成为千古绝调,是 汉赋的典范之作,也成为后代赋类作品的楷模。

第六课时

本节讲授西汉其他赋家的创作。

武帝后期及昭帝朝,即以司马相如为代表的一批作家去世后,将近30年的 时间内,赋体文学创作有所低落,见于记载的作家、作品较前期明显减少。至宣 帝、成帝时,文坛重又焕发异彩。这个时期,待诏金马门的文学之士很多,前代文学家特别是司马相如的成就,对西汉中后期文坛具有垂范作用和极大的吸引力。于是,文学之士呼朋引类,竞 相造作,推动了赋体文学的持续兴盛和发展。这 个时期,较为成熟的作家,较成功的作品,比司马相如的时代为多。其中,以赋 名世并成为上述两类倾向的代表而影响后代文坛的当推王褒、扬雄。

一、王褒

王褒(约前88-约前55),生逢宣帝倡导文学之时。益州刺史王襄请褒作《中和》、《乐职》、《宣布》诸诗,选好事者演唱。褒又为诸诗作传,以释其意。经王襄推荐,宣帝 乃征褒。既至,诏褒作《圣主得贤臣颂》。王褒在作品中引述大量历史事实,抒 发了君臣遇合的理想:“圣主必待贤臣而弘功业,俊士亦俟明主以显其德。上下 俱欲,欢然交欣,千载壹合,论说无疑。翼乎如鸿毛过顺风,沛乎如巨鱼纵大壑”,其间也略寓讽喻之意。帝令褒与张子侨等并待诏,每从帝畋猎,所幸宫馆,辄令 褒等创作诗赋,然后品评其高下,分别予以赏赐。

《洞箫赋》是西汉文坛具有“辩丽可喜”、“虞说耳目”特点的代表作,它 以善于描摹物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作品以洞箫演奏时音调的美妙和艺术 感染力为中心,并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展开描写,力求展现这动人的艺术得以形成 的原因。作品从洞箫的前身即竹管的生长环境写起,生动地描写了江南山川对竹 的孕育,天精地气的滋养;竹的周围,孤雌寡鹤,秋蜩玄猿,嘻如悲吟,它们的 感情熔铸了竹的特殊气质,构成了洞箫先天的感情基因。另一方面则是洞箫演奏 者的音乐天分。演奏洞箫的是盲乐师,他们因才能、感情无从发舒,便专注于这 一乐器,专注于音乐。这也构成了洞箫音乐艺术臻于极境的重要条件。这篇赋既表现出作者对洞箫艺术有较深的感受,同时,在 文学创作方面也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成就,它直接启迪了东汉一些以乐器、音乐为 题材的作品的产生,并以穷变于声貌的成就影响了后世赏心悦目作品的发展。

二、扬雄

扬雄(前53-18),是学者而兼赋家的代表,也是继王褒之后在西汉后期文坛取得突出成就 的作家。

扬雄是一个高产作家,一般以为《甘泉》、《河东》、《羽猎》、《长杨》四篇赋是他的代表作,而这四篇赋又集中创作在成帝元延二、三年(前11~10)间。史书载,扬雄仰慕司马相如的作品,“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终于得到“文似相如”的社会评价,被汉成帝召进朝廷。

《甘泉赋》是写甘泉宫的。甘泉宫建于秦代,至汉武帝时,在本以奢丽豪华著称的甘泉宫中又增修了很多宫殿。于是,甘泉宫在当时是皇家气派的象征,当然以现代人观念看,则是穷侈极欲的代表。扬雄待诏未央宫承明殿之后,第一次随皇帝出行,便是去甘泉宫。扬雄作为一个“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的穷文人,第一次亲眼目睹天子宫苑的华侈,心下以为不类上古圣王的制式,但这奢华宫室并非成帝所造,扬雄处在“欲谏则非时,欲默则不能已”的两难心境之中,于是在从甘泉宫回来后,写了《甘泉赋》来讽喻成帝。

但是《甘泉赋》的讽喻作用,比起《子虚》、《上林》来简直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此赋满篇铺写宫苑的奇伟瑰丽,并附以美丽的神话比拟,盛赞甘泉宫“似紫宫之峥嵘”即简直就是上帝的所在。并且在赋的末尾,还以“辉光眩耀,降厥福兮,子子孙孙,长亡极兮”的马屁词来讨好皇帝。班固在评价此赋时无法向自己

信奉的“劝百讽一”交帐,便生拉硬扯:

故遂推而隆之,乃上比于帝室紫宫,若曰此非人力之所能为,党鬼神可也。又是时赵昭仪方大幸,每上甘泉,常法从,在属车间豹尾中。故雄聊盛言车骑之众,参丽之驾,非所以感动天地,逆釐三神。又言‚屏玉女,却宓妃‛,以微戒斋肃之事。

其实赋中“似紫宫之峥嵘”,与前边的“配帝居之悬圃兮,像太一之威神”一个意思,是在夸耀宫苑之美时奉承皇帝,说他就是帝,就是太一。而“屏玉女而却宓妃。玉女无所眺其清庐兮,宓妃曾不得施其蛾眉”,并不是皇帝不近女色或扬雄讽劝皇帝远离女色,而是让皇帝在游观甘泉宫时,遐想“西王母欣然而上寿”。有了神女相伴,就不喜欢仙女了,是鼓励天子喜新厌旧。至于劝喻皇帝,不该在大典斋戒中带宠妃在身边,更是谈不上。因为成帝这次游甘泉宫,是“郊祠甘泉泰畤、汾阴后土,以求继嗣”,所以扬雄在赋中以“子子孙孙,长无极兮”结尾。此时不带女眷,更待何时!

在表现手法上,《甘泉赋》虽属散体大赋,但多用“兮”字,还有骚体赋的影子。

扬雄的《河东赋》、《羽猎赋》(或称《校猎赋》)、《长杨赋》,在讽喻意义的薄弱方面,与《甘泉赋》并无二致。以至于喜好扬雄的文选家,甚至把班固杜撰的《羽猎赋》写作缘起,硬说成是扬雄写的《羽猎赋序》,近期这种现象甚至出现在某些大学文选教材中,是应引起警惕的。

特别应当提出的,是扬雄的《长杨赋》,简直与司马相如唱反调,让人在玩味其铺张飞动、富于想象的文辞之中,略一思索其旨趣,便不免齿冷。

据《汉书·卷八十七下》,扬雄写《长杨赋》的缘起如下:

上将大夸胡人以多禽兽。秋,命右扶风发民入南山,西自褒斜、东至弘农、南敺汉中,张罗网罝罘,捕熊豪猪虎豹狖玃狐兔麇鹿,载以槛车,输长杨‚射熊馆‛。以网为周陆,纵禽兽其中,令胡人手搏之,自取其获,上亲观焉。是时,农民不得收敛。雄从至射熊馆,还,上《长杨赋》,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为主人、子墨为客卿,以风。

我们说扬雄与司马相如唱反调,是因为此赋完全承袭了相如《子虚》、《上林》的手法,只不过人物比子虚、乌有、亡是稍实一点,翰林,笔也;子墨,墨也。《长杨赋》就是翰林和子墨两人的对话辩驳,是一场“笔墨官司”。我们来看看在赋中,扬雄是怎么“风”的。

在《长杨赋》中,子墨的身份是客卿,翰林的身份是主人。赋的开篇,是子墨向主人发问:这次浮夸的狩猎活动,历时近一个月,骚扰农民于秋收季节,影响了农民收获的农时,这是要干什么呀?这“本非人主之急务也,蒙窃或(惑)焉。”谁知翰林听后对子墨嗤之以鼻:“吁,谓之兹邪!若客,所谓知其一未睹其二,见其外不识其内者也。”并且声称自己厌倦教诲笨蛋,懒得跟你细说,随便说几条,你自己琢磨去!于是,翰林主人洋洋洒洒,列举了汉高祖、武帝、今朝(即成帝)的烈烈功业,并盛赞成帝长杨搏兽招待胡人,也是了不起的功业,说是通过扰民,慑服了胡人之心,是天下长治久安,永无边陲之患的大功德,“客徒爱胡人之获我禽兽,曾不知我亦已获其王侯。”这正所谓“盲不见咫尺,而离娄烛千里之隅”,36 若子墨者,不见咫尺的盲者而已!这是典型的友邦惊诧论。但子墨的反应却是:“言未卒,墨客降席再拜稽首曰:‘大哉礼乎!允非小子之所能及也。乃今日发矇,廓然已昭矣’!”那开篇时子墨的“蒙窃或焉”哗然冰释,共同赞叹当今皇上“实在是高”!

扬雄这种“风”,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如果说当时的人(当然包括皇帝)面对扬雄的赋,都能像班固理解的那样,达成“扬雄贯于正话反说”的共识,那么王莽看了《剧秦美新论》就该杀扬雄的头,这不是“剧新美秦”吗?怎能把扬雄由郎提拔为大夫?

扬雄是个学者型的作家,他的赋富于书卷气,又不乏飞扬的文采,在艺术上追求赋的巨丽之美,并用沉郁跌宕、锦簇花拥、飞腾跃动、遐思激扬等纯文学的表现手法达到了巨丽美的境界。在汉大赋的全盛阶段,为赋体文学锦上添花,其在文学史上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至于在汉末新初的昏暗政治环境中,骨头软点,我们也不必过于苛求古人。

扬雄的《蜀都赋》是东汉京都赋的先声;《逐贫赋》是“土不遇”题材苑囿里的奇葩;《太玄赋》是后代说理赋的先声;《酒赋》是滑稽赋的上品;《解嘲》、《解难》、《反离骚》是抒情赋中的佳醪。都值得一读。《汉书·艺文志》录“扬雄赋十二篇”,如今传世的扬雄赋起码有十五篇,这也是文学史上的一件趣事:沧海桑田两千年走一回,扬雄的赋不但没佚失,反而多出一些篇什来。这也反映了后代文人对扬雄才学的认同感。

扬雄的赋驰骋想象,铺排夸饰,表现出汉赋的基本特征,同时又有典丽深湛,词语蕴藉的特点。和司马相如赋的意气风发,词语雄肆相比,呈现出另一种风格。

【思考与练习】

1、汉大赋的结构特点

2、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

3、从《诗经》的“赋法”到汉赋的“赋体”是如何演变的? 【阅读书目】

1、《赋》,袁济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2、《历代辞赋研究史料概述》,马积高著,2001年版

3、《汉赋研究》龚克昌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0

4、《汉赋通论》万光治著,巴蜀书社,1989

5、《汉魏六朝赋选》瞿蜕园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64

第四讲 司马迁与《史记》

教学目标:

1、司马迁生平与《史记》的成书

2、《史记》的传记文学成就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史记》的叙事艺术

2、《史记》的人物刻画 教学方法: 讲授

课时安排:8课时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导言

西汉王朝到武帝时期臻于鼎盛,文学创作也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在政论散 文和辞赋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历史散文也出现了里程碑式的杰作,这就是由司 马迁撰写的《史记》。《史记》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称它是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要》)。司马迁是汉代成就最高的散文家,他那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不朽的人格,以及挥洒自如的神来之笔,令后代文人仰慕不已,千载之下依然可以想见其雄风。

第一课时

本节主要讲授司马迁的生平与《史记》的成书、体例

一、司马迁的生平

1、家学渊源。司马迁(前145~?),字子长,夏阳龙门(今陕西省韩城)人。韩城古称少梁,春秋时先属秦,后属 晋,战国属魏,后又入于秦,屡为秦晋、秦魏战地,不少著名的战役都发生在那 里。司马迁的童年是在家乡度过的,他“耕牧河山之阳”(《史记·太史公自序》),与农夫牧童为伴,在饱览故乡山河名胜的同时,也有机会听到许多相关的历 史传说和故事,乡土文化培育了司马迁的豪迈灵秀之气。

司马迁出生于世代史官的家庭,父亲司马谈做了三十年的太史令。当时的太史令执掌天文历算,兼管皇家典籍等事。故司马谈精通天文地理、史事典籍,且对各家学说兼收并蓄,造诣很深。司马迁早年即在文史职官的家庭氛围的熏陶与学者父亲的指导下悉心学习。据《史记·太史公自序》,司马迁“年十岁则诵古

文”,即是能阅读非汉代通行隶书所记载的籀文古籍,足见早慧与勤奋。他还转益多师,向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向董仲舒学习公羊派《春秋》。这些,不但为他日后创作《史记》奠定深厚的知识积累,也有利融汇取舍各家精华,领悟独出机杼的史识。

2、漫游交友。司马迁入仕之前,曾有过一次相当广泛的漫游。“二十而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嶷),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史记·太史公自序》)这对他认识社会、寻稽史事,增强感性认识极有帮助。嗣后,司马迁担任郎中一职,作为汉武帝的侍从,就有更多的机会随武帝出巡或者奉命出使。他曾经出使西南,远至昆明;东达碣石,观览大海;西至空峒(今甘肃平凉),搜集传说;北登长城,缅怀古迹。他游览名山大川,考察风物古迹,搜求史料逸事,拜访古老遗贤。由此而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识见,辨订了真伪,也累积了他创作的志趣。今从《史记》各篇什中有关自述的稽考中获知,司马迁有着极为广泛的交游,与各色人等,广交朋友,特别与亲历史实和熟悉史事者及其后人多有交往,如樊哙之孙樊他广、冯唐之子冯遂、苏武之父苏建、贾谊之孙贾嘉等,从这些人处获取有价值的史料,加深对传主的理解,从而使司马迁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

3、受命修史。司马谈向有修史之志,他曾对司马迁说过:“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当时泛指的史书)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矣,汝其念哉!”(《史记·太史公自序》)然而天不假年,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司马谈病重,自知不起,乃将他以前整理的一些史料,对司马迁作临终嘱托:“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迁则含泪表示:“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阕。”(《史记·太史公自序》)自此,司马迁继承父亲遗志,下定了修史的决心。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司马迁继任太史令;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参与制订了著名的太初历。就在这一年(太初元年),开始了初名《太史公书》后亦即是《史记》的创作。

4、李陵之祸。正当司马迁潜心创作之时,却遭受了不测横祸。天汉三年(前98年),司马迁友李广孙李陵率孤军深入匈奴境内,而以武帝宠姬李夫人兄李广利为统帅的后续大部队迟迟未至,以致寡不敌众,虽大挫敌人而终陷于败,只得投降匈奴。消息传来,朝廷震惊。武帝焦虑;群臣忧惧,乃肆意攻击李陵。而司马迁以为,若就事论事,则李陵已功过相当;而推想李陵平生作为,以为李陵“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适当时机)而报于汉。”于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之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指朝臣攻击)。”(《报任安书》)谁知武帝以为为李陵游说,即是委罪李广利,视为“诬上”,“卒从吏议”,论为宫刑。而司马迁“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报任安书》)然司马迁因为之献身的《史记》“草创未就„„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忍受了这一奇耻大辱。就情理揆度之,似乎仅仅因为袒护李

陵、指责李广利不至于获此重罪,故刘宋裴骃《太史公自序集解》引卫宏《汉书旧仪注》说:“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后坐举李陵,陵降匈奴,故下迁蚕室(行宫刑处)。”此似较合理,至于其时景帝的本纪先成,亦不是不可能。清人赵铭提出司马迁原定死刑,因《史记》未成,自请就服腐刑。汉时有死刑改腐刑的先例,今细味《报任安书》,亦合情理,可备一说。

5、任中书令。三年以后,司马迁才遇赦出狱,改任中书令,忍辱含垢,继续他《史记》的创作。在《报任安书》(其作时有公元前93年与公元前91年两说)中,有“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凡百三十篇。”可见其时,司马迁之于《史记》,是基本写完了的。

6、自隐而终。司马迁大约死于此时之稍后的公元前87年左右,与汉武帝约略相始终。而其卒年的确切时间,则尚难论定。

二、《史记》的体例

《史记》是通史,“上计轩辕(传说中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下至于兹(司马迁生活的汉武帝时代)”,计三千年。《史记》的体例是全新的,是由司马迁一手创制的。此前的《春秋》、《左传》为编年体,《国语》、《战国策》是国别体;而《史记》则为记述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司马迁根据历史人物对历史所起作用的大小,分为“本纪”十二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三个档次;“表”十篇是按世代年月谱列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作为本纪记事的补充;“书”八篇则是记载天文、地理、政治、经济等典章制度的专篇。全书计凡五十二万余字。其中本纪、世家、列传是全书的主体。十二本纪按帝王 世代顺序记叙各朝兴衰终始,十表排列帝王侯国间大事,八书是有关经济、文化、天文、历法等方面的专门论述,世家主要是贵族之家的历史,列传是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传记。

《史记》这部纪传体通史著作,在体例上冲破了以往历史 散文的局限,能够把更多的内容纳入其中,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总体风 貌。此五种体例,除了表以外,在篇末一般均有以“太史公”领起的一段评赞。这些评赞,有的是补充自己调查得来的史实的说明,有的是用传说异闻加以印证,更多的是发表自己的见解,表示褒贬的评述。

第二课时

本节主要讲授司马迁的史识与《史记》的思想内容。

一、司马迁的史识是欲借《史记》以“立言”

史书的思想内容由史识决定,史识又由复杂的主客观因素决定。《史记》的思想内容极为繁富复杂,这既与通史的客观要求有关,也与私家著述、作者的生平际遇、作者的学养世界观有关。

第一,私家著述。

作为私家著述的《史记》,本拟“藏之名山”,未必即为当代君王作鉴,因此少有官修史书的正统观念,在采取史料、选择传主、臧否评述诸方面可以有相当的主观色彩与自由度。叙事即秉笔直书,评论则不隐善恶。这在传主的选择上,尤其明显。本纪本是帝王君主正传,项羽本是秦末义军中的一支,且为汉代开国皇帝刘邦的对立面,司马迁见到他在推翻暴秦中的作用,于是置于本纪之列。陈涉向被认为“才能不及中人”的“氓隶之人,迁徙之徒”(贾谊《过秦论》),司马迁亦因其推翻暴秦的首功而将其列为与圣人周公孔子、公侯张良萧何并列的世家。“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的吕后亦列为本纪。这里可以看出司马迁不尚虚空的名位,具有以历史作用分类的素朴的唯物主义史学观。由于私家撰述,还可以将正史所鄙弃的小人物如优伶、游侠,不能登上正史殿堂如酷吏、佞幸亦以作传。这里可以看出,在细小方面,已经不再以历史作用作为取舍的标准,而是以“趣味”、审美作用作为取舍的标准。今人读来,具有一定的野史意味。这显然是与私修有着因果关系的。

第二,生平际遇。

司马迁正在写作《史记》而牵累遭受李陵之祸,蒙受奇耻大辱的腐刑,这也对创作动机、目的带来重大影响。从父亲处接受遗志,乃在“今汉兴,海内一统”,为“明主贤君”颂德,为“忠臣义士”歌功,为他们治国作鉴,这也应当是司马迁的初衷。然而他后来顿遭横祸,倍感怨愤,影响着修史的动机。这在他遭受腐刑以后写的《报任安书》中有鲜明的表示: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仆窃不逊……为……凡百三十篇。

因此,司马迁在受腐刑后“终不可用”的情状下,“述往事,思来者”,即写《史记》确实有“发愤”而作以及“思垂空文以自现”的意味。正是这一变故引起的思想转折,使得司马迁把目光更关注悲剧人物,并赋予深切同情,借此表达自己的心中郁愤。

第三,司马迁进步的世界观。

紧接以上引文的,还有有一段著名的话,这就是“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里可以理解为所以修史的夫子自道。“究天人之际”,指的是探求天意与人事、人道的关系,司马迁在叙写“史记”的过程中,虽然免不了采用一些在“天意”、君权神授思想影响下的传说与荒诞故事,而评述史事时,对当时盛行的“天人感应”每持怀疑的态度。在《项羽本纪》的“太史公曰”中,对项羽把失败归为“天之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则以“岂不谬哉”予以否

定。在《伯夷列传》中亦有“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等等,表明着对天意天道的怀疑。所以,“究天人之际”不是已有的结论,而是表示作者探究的“预设目标”,--天人之间是否有感应?假如有,是怎样的关系?抑或并没有关系?“通古今之变”,即是该篇中“稽其成败兴坏之纪(另本为‘纪’为‘理’)”,从朝代兴替的史实中探求某些必然的规律,以达到“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的目的;“成一家之言”,亦即儒家所崇尚的“立功、立德、立言”中最难、最高层次的立言的问题。这里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他创纂的叙史新体制,有他的史识,有他的政见,亦即政治理想,等等。假如概而言之,“成一家之言”,是他希望自己写的《史记》,能犹如孔子写《春秋》一样成为后世为人、处事、治国的宝典。《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道: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人何敢让焉!‛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际,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

这里已把司马迁写《史记》以“立言”的用意说得十分明白,他自许是很高的,把自己看成五百年出一个的、与周公、孔子相仿佛的圣人,能承担撰写如《春秋》一般不朽经典的学者。

二、《史记》的思想内容

从史学的角度说,是客观地再现了我国古代三千年的文明史;从文学的角度说,是形象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本质。

第一、《史记》首先是筚路蓝缕地整理记载了从中华民族的远古始祖黄帝到他那个时代即汉武帝时代的历史。内容涉及朝代兴替、政治军事、天文地理、社会经济、学术文化、少数民族、域外风情,为后人留下了一部让人较为可信的历史,或者可供参核的史料。虽然早期的历史是粗线条勾勒,但弥足珍贵,其保留史料的贡献,功德无量。而战国秦汉时期的历史,则详尽真实,足称信史。

第二、客观再现“英雄”与“奴隶”共同创造历史的真理。此前的史籍,是朝廷史官所修,是统治者的历史,“英雄”的历史。司马迁的《史记》,除了记述帝王将相在更迭政权中的事迹与作用以外,还叙写了贩夫走卒、辩士刺客、医师儒生、优伶术士、屠夫游侠等底层百姓。叙写了他们的智慧机巧,以及在重大事件中不可或缺的功用,客观说明他们也是创造历史的力量。《史记·刘敬叔孙通》中说道:“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信哉!夫高祖起细微,定海内,计谋用兵,可谓尽之矣。然而刘敬脱輓輅一说,建万世之安,智岂可专邪!”这正是司马迁看到下层百姓的智慧及其作用。把佣耕的戍卒陈涉推上世家的地位,当然是更能说明问题的。

第三、《史记》还具有百科全书式的品格,记述与保留了中华民族先祖的文化、文明。《史记·八书》较为集中地记载了先民百科知识以及国家典章制度、42 民间风俗礼仪的变迁。司马迁是太史令,是历法专家,参与制订太初历。在《天官书》里记载了许多星体、星座,并说明它们出现的时间与运行的情况;《平准书》记载了西汉币制的演进;《河渠书》记载了兴修水利及与自然灾害斗争的情况;《礼书》记载了礼仪的变化过程。在《史记》里出现了自然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意识,认识到匈奴民族寻找水草而迁移的习性及其由此而得出匈奴民族擅长攻战本领的原因。《史记》首创的《货殖列传》不但为工商业者列传,还记述了经商交易的情况,乃至商业活动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四、《史记》能以较为客观平等的态度记述当时的少数民族,展示我国古来就是多民族国家这一史实;还鲜明地体现了民族大一统的主张。《史记》中首创民族史传,在七十列传中达六篇之多,即分别是《匈奴列传》、《南越列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西南夷列传》、《大宛列传》。记载了这些民族的风俗民情,记载了他们与汉民族的关系,还表达了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与汉族间不断融合的关系,甚至都是黄帝子孙的意思。例如,《六国年表》有“禹兴于西羌”而后为夏之祖的记载;《秦本纪》中的先祖大费,其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对于非中原地区的列国,如南方的吴国,“中国之虞与荆蛮、勾吴兄弟也”,(《吴太伯世家》)“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越王勾践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楚世家》)“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东越列传》)《史记》的这些记述,显然表明中国本来就是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的意思。

三、《史记》的进步倾向

第一,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入史传者讳;记述君王,不但隐其恶,还当虚其美。这就是《史记》以外的其他史书的共同倾向。但是《史记》却不是如此,司马迁对历史人物所持的褒贬尺度,能以较为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的视角,展示传主的“真人”面貌。平民百姓是如此,帝王将相也是如此;历史上的帝王如此,当代的君王也是如此。司马迁对这些帝王,既写他们的功绩与作为,也写他们的缺失与不足,甚至暴露他们的残忍与暴虐。刘邦在推翻暴秦,统一全国,发展经济,强盛国力是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的。当时封建统治者的御用文人、星相术家大谈阴阳五行之学,把开国君王刘邦渲染成君命天受之人。司马迁则不信这一套,把刘邦当常人写。既写刘邦的深谋远虑、从善如流、坚忍不拔而在夺取政权中所起的关键作用,也写他市井游民甚至歹徒的品性。刘邦起事前,游手好闲,不事产业,曾被父亲责备为不如老二(刘邦行三)勤治家业。取得天下后,修好宫殿,大宴群臣。当众臣之面,翻起老账,责问父亲:“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老二)力。今某业所就,孰与仲多?”叔孙通制定朝仪,引群臣礼拜,竟说“吾今日乃知皇帝之贵也”,这两例体现了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司马迁特别用了它篇“互见”的手法,对刘邦的丑行作了无情揭露。在《项羽本纪》中,记述刘邦在项羽军追逐下,为轻车逃命,几次将自己的儿子孝惠、女儿鲁元往车下推,几次被车夫“收载”。一次项羽被围,军粮断绝。项羽以杀刘邦父亲作要挟,刘邦竟然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也,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这不完全是无赖吗?在《淮阴侯列传》里,借韩信之口,道出了“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士亡”,深刻揭露了最高统治者一旦取得政权,翻脸不认人,残杀功臣的狰狞面目。

司马迁对历史上的帝王不予讳饰,对当代的帝王亦是如此。《太史公自序》中说曾作《今上(指武帝)本纪》,而今见的是《孝武(即武帝)本纪》,可能因触忌太多,已被改写。但是,司马迁还是通过它篇互见的手法,给予巧妙的讽刺与揭露。在《封禅书》里,记述了汉武帝的愚昧昏庸、荒唐滑稽;在《平准书》里记述了横征暴敛、穷兵黩武。而在《酷吏列传》里,通过对酷吏行为的反映出武帝、以及武帝的统治。杜周治狱,“上所挤(打击)之者,因而陷之;上所欲释者,久系待问,而微见(现)其冤状。”(为释狱准备)王温舒任河内太守,大肆捕人,“连坐千余家”,“流血十余里”。按法令,立春后不能用刑,竟遗憾地说:“嗟乎!令冬月益展(延长)一月,足吾事(刑人)矣!”这不是一个草菅人命的刽子手吗?司马迁冷峻地说:“其好杀伐行威不爱人如此!天子闻之,以为能,迁为中尉!”对历史上的暴君如夏桀、商纣、秦始皇的揭露自不待言。项羽的悲剧遭际,引起了作者极大的共鸣,倾注了自己的同情。但是,司马迁并不因此而有所讳饰。还是揭露了他的目光短浅、刚愎自用、妇人之仁。

第二,同情人民的反对强暴的斗争。历来统治者把老百姓的反抗称为“作乱”,把作乱的百姓称为盗贼。但司马迁在《史记》里对历史上的老百姓反抗强暴的斗争持同情歌颂的态度。把陈涉列为“世家”,这从别的封建朝廷的的史官说来,简直匪夷所思。司马迁还说:“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秦失其政而陈胜发迹。”把陈涉已视为与汤武同列。司马迁的反暴政的人民性倾向,使得历史上的反暴政的志士成了《史记》中歌颂的对象。《刺客列传》里的曹沫劫齐桓公、专诸刺吴王僚、豫让刺赵襄子、聂政刺韩相侠累、荆轲刺秦王政等,司马迁都作了热情的歌颂。《史记》还热情歌颂游侠之士铲除暴虐的正义行为。讴歌爱国志士和对历史有重大贡献的人物。司马迁对屈原爱国遭冤、怀石自沉充满同情。《屈原贾生列传》的“太史公曰”写道:“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流泪,想见其为人。”字里行间,充满景仰与同情。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充满激情讴歌了蔺相如的机智勇敢,特别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崇高品质。在《李将军列传》塑造了一个热爱士卒、身先表率、勇敢善战、清廉正直的爱国将领。这些鲜明的倾向充分表明了《史记》的进步性与人民性。

第三课时

本节主要讲授《史记》的叙事艺术。

一、《史记》人物传记的巧妙安排与叙事线索

第一、传主的选择以尊重历史为依据。《史记》一书最有文学价值的是人物传记。司马迁在编排人物传记时显示出 高超的技巧,使它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事脉络。

本纪、世家的传主基本上都是传说或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皇帝侯王,根据政治 地位决定他们入本纪还是入世家。但情况又不尽然,西汉惠帝虽然当了几年天子,实际上有职无权,没起什么作用,所以本纪中没有他的地位。项羽是秦汉之际主

宰天下的人物,吕后是惠帝朝的发号施令者,他们虽然没有天子称号,却被列入 本纪。孔子没有侯爵,陈胜是自立为王;二人都列入世家,因为他们的历史地位 堪与王侯相比。司马迁的上述安排可谓独具慧眼,是对历史事实的充分尊重,也 是合乎逻辑的归纳。

第二,《史记》各层次人物传记的排列基本是以时间为序,但又兼顾各传记之间的 内在联系,遵循着以类相从的原则。如:司马穰苴、孙武、吴起、伍子胥都是军 事家,所以,他们的传记前后相次。苏秦、张仪是战国策士,他们的传记也紧紧 相连。再看西汉人物传记:韩长孺、李广、卫青、霍去病都是抗击匈奴的将领,故韩长孺、李广传记后面插入《匈奴列传》,然后是卫青、霍去病的传记。公孙 弘、主父偃都以伐匈奴,通西南夷为非,曾上书谏止,他们二人传记列在卫青、霍去病之后,接着是《西南夷列传》。司马相如曾奉命出使西南,所以,他的传 记在《西南夷列传》之后,通过叙述西汉中央王朝与周边各民族的交往,使几位 相关人物的传记以类相从,前后相次,发展轮廓非常清晰,司马迁对人物传记次 序的巧妙编排,造成了《史记》一书婉转多变的叙事脉络,在明灭起伏中体现了 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第三,《史记》的人物传记有分传,有合传。分传即人各一传,合传是把几个人的 传记在一起,写成一篇传记。合传都是以类相从,把某些相同类型的人物放在一 起,《游侠列传》、《佞幸列传》、《滑稽列传》、《循吏列传》、《酷吏列传》、《货殖列传》等,都是为专门人物设立的合传。在人物合传中,历史和逻辑的 统一有时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叙事手法非常高超。《廉颇蔺相如列传》首叙廉 颇事迹,很快又引入蔺相如,然后叙述两人的交欢恩怨,中间又插入赵奢、李牧 传记,最后以廉颇事终结。这篇传记叙述的都是赵国将相的事迹,可谓以类相从,是合乎逻辑的归纳;通过叙述这四位将相的事迹,又生动地展现了赵国兴亡的历 程,具有高度的历史真实性。《张丞相列传》是以御史大夫一职联缀诸人,其中 的传主有张苍、周苛、周昌、赵光、任敖、曹窟,他们都曾任御史大夫,最后又 以张苍任御史大夫终结,勾勒出了西汉前期御史大夫任职情况的变迁轨迹,涉及 一系列相关的事件。《酷吏列传》叙酷吏十人,错综联络,总成一篇文字,宁成 传附郅都事,称宁成治效郅都;张汤传附赵禹事,义纵传附宁成事,杨仆传附王 温舒事。各传之间血脉贯通,前后回应,全面地反映了始于景帝而盛于武帝的酷 吏群体。通过叙述某一类型人物的所作所为,描绘出特定领域的总体风貌,人物 合传以这种方式集中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二、《史记》的叙事善于揭示事件的因果关系

第一,《史记》的叙事没有停留于对表面现象的陈述,而追根溯源,揭示出隐藏在深层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司马迁非常重视对事件因果关系的探究,具

有敏锐的 目光和正确的判断力。他批判项羽“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的说法,认为项羽失 败的原因是“自矜功伐,奋其私智”、“欲以力征经营天下”(《项羽本纪》)。在分析造成吴起乱箭穿身悲惨结局的原因时,认为这缘于他的“刻暴少恩”(《孙子吴起列传》。以上见解都是很精辟的。

第二,司马迁在探寻因果关系的时候,往往也误入宿命论的歧途。司马迁对于事件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原始 动因,在叙事时反复加以强调,成为贯穿人物传记的主线。在叙述李广事迹时,突出这位名将的不遇,写他总是遭受意想不到的挫折和失败。而对于大将军卫青,则以“天幸”二字为叙事主宰。讲述卫子夫如何得到武帝宠爱、立为皇后,以及 卫青尚平原公主等事,都突出卫家的幸运。在《留侯世家》一文中,又侧重于所 谓的天意。黄石公授张良兵书是天意,张良称刘邦成功是天授,自己有机会为刘 邦出谋画策也是天授。司马迁对许多历史事件、人物命运因果关系的判 断并不完全正确,但是,他对始因的苦苦思索和在行文中的自觉揭示,使得人物 传记血脉贯通,各篇都有自己的灵魂,有统摄全篇的主导思想。

第三,《史记》叙事有详略之分,《史记》许多篇章的详写与略写,往往和对因果律的展示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司马迁对于事情发展的起因,往往 都详写;而对于这种原因所引发的最终结果,往往是略写。《李斯列传》开头写 了李斯这样一件事:“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 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各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 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这是一件生活琐事,但却集中反 映了李斯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为了摆脱厕鼠的处境而成为仓鼠那样的食利者,于是向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之后前往秦国游说,在和荀子告别时又说道:“故 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这两句话说得非常坦率,和他把厕鼠、仓鼠 进行对比时所发的感慨一脉相承。苦于贫贱而贪恋富贵,是李斯人生观、价值观 的核心,这种思想是他人生之梦得以实现的动力,也是葬送他身家性命的祸根。《史记》人物传记写了许多生活琐事,司马迁之所以对这些生活琐事详加叙述,就在于它们在人物的活动中带有原始动因的性质,是诸多事象得以生成的根源。《史记》各篇都有贯穿始终的主线,和主线相关的事件都是详写的对象。总之,《史记》许多篇章的详写 与略写,往往和对因果律的展示密切相关。

三、《史记》善于处理复杂的场面,显示出很强的驾驭材料的能力 第一,司马迁善于运用多种叙事方式,来处理头 绪众多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错杂的重大场面,条理清晰,有很强的驾驭材料的能力。如《陈涉世家》,把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形势、千头万绪的事件非常 清晰地勾勒出来。西汉前期的重大事件莫过于诸吕之乱和七国之反,这两个事件 分别见于《吕后本纪》、《孝文本纪》、《绛侯周勃世家》、《吴王濞列传》等 篇目。在叙述这两个事

件的原委及经过时,司马迁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对事态 的轻重缓急明于心而应于手,成功地运用了顺叙、倒叙、正叙、侧叙等手法,使 人应接不暇而又无不了然。

第二,《史记》的场面描写也很精彩。写荆轲刺秦王是险象 环生、惊心动魄(《刺客列传》);写鸿门宴是剑拔弩张,一触即发(《项羽本 纪》);写灌夫骂座和东廷辩论则或冷或热,对比鲜明(《魏其武安侯列传》); 写长乐宫诸侯君臣始朝仪,则秩序井然,庄严肃穆(《刘敬叔孙通列传》)。不 同场面有不同的气氛,司马迁采用白描、铺陈、渲染等笔法,传达出了各种宏大 场面的实况及自己的独特感受。《史记》固然时而穿插生活琐事,但司马迁更善 于写复杂事件、重大场面,这也是《史记》一书的厚重之处。

第四课时

本节主要讲授《史记》的人物刻画。

《史记》中的“纪”、“传”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散文,通过展示人物的 活动而再现多彩的历史画面。本纪、世家、列传中的人物来自不同阶层,上自帝 王将相,下至市井细民,诸子百家、三教九流,应有尽有,所涉人物四千多个,重要人物数百名。《史记》在人物形象刻画上取得杰出的成就。

一、善于选择与提炼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与环境,突出表现传主的主导性格。

司马迁在《留侯世家》中说:“(张良)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这就表明司马迁对纷繁的历史事件,是从叙史与传人的角度精心认真选择的。蔺相如的形象是国家利益至上的忠主导下的智、勇、义。而作者选择叙写的“完璧归赵”正反映蔺相如的忠与智,“渑池之会”反映蔺相如的忠与勇,“负荆请罪”反映蔺相如的忠与义。李广以勇武闻名于史,以“数奇”同情于人。司马迁在其“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中”选择了“上郡遭遇战”、“雁门出击战”、“右北平之战”、“随卫青击匈奴”四次叙写。前三次极写其英勇无比,战功卓著而不及封侯,已隐其“数奇”;第四次统帅卫青徇私贪功,不允李广先锋之请,反令李广远饶东道接应,李广迷路,未能及时赶上,致使不能擒获单于。卫青责罪李广,李广不愿受辱而“自颈”,一代名将就此殒命,其“数奇”令人慨叹。在司马迁精心结撰的《项羽本纪》中,着重描写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三桩事件典型而深刻地展示了项羽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三部曲。这些都非常鲜明地体现了司马迁选择典型事件的艺术匠心。而从鸿门宴一节的叙述,又使我们窥知司马迁已经十分纯熟地掌握利用典型环境塑造人物的技巧。从宴前的决定“击破沛公军”,到接受刘邦“臣之不敢倍(背)德”的谢罪;从趁谢罪之 47 机以瓮中捉鳖的决策到被刘邦花言巧语的迷惑导致临机措手的犹豫;从项庄樊哙对舞的剑拔弩张到刘邦如厕“间(趁小路)遁”的烟消云散,仅通过筵席的场景把项羽的既刚愎自用又优柔寡断,既匹夫之忍又妇人之仁刻划得深刻形象。还把刘邦的虚伪狡猾、张良的机智从容、樊哙的粗鲁勇敢、范增的深谋远虑的性格得以展示。又如“荆轲刺秦王”的环境描写对荆轲品格的衬托:在“易水送别”一节,“至易水之上,既祖(祭祀祖先),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通过这一环境烘托,其慷慨悲壮,油然而生。而“秦廷惊变”一节,舞阳色变振恐,秦臣怪而异之,荆轲顾笑解释,已是先声夺人。接着是图穷而匕首现,荆轲左手扯秦王袖,右手持匕首逐之;秦王一边环柱逃走,一边拔剑未出;群臣惊愕,提示秦王负剑再拔;侍医夏无且举药囊击轲,方使秦王拔剑击轲。此等场景,如现目前。荆轲的悲壮舍生,越发感人。

二、渲染细节,雕琢对话,精细刻划人物的个性

这是文学的艺术手段,司马迁运用得炉火纯青。陈涉的佣耕之叹可见其素有大志,张良为圯上老人进履可见隐忍在成大事中的作用,韩信受胯下之辱以见大丈夫能屈能伸,张汤审盗肉之鼠可见其日后审人之残酷。写士兵“乐从李广”,只“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尽见其因;写周亚夫治军,只“已而至细柳军,军士吏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毕现其严。至于对话描写,鸿门宴张良招樊哙,樊哙只“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足见其忠勇拼命。范增怂恿项庄刺刘邦,说“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以明刺刘之重要;及至刘邦逃脱,只作如下改:“吾属今为之虏矣!”其懊丧之情,溢于言表。韩信平齐,欲代齐王,有以下一节:

(韩信)平齐。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复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暂时代理)王以镇之,其势不定。愿为假王便。‛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于荥阳,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蹑其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

韩信贪婪于齐王位,以冠冕堂皇之言要挟刘邦封他,野心可见端倪;刘邦自是洞若观火,故而大骂。张良、陈平权衡利弊,附耳建言。汉王亦悟而速改以“复骂”,表示前骂意在亲昵!短短一段的细节与对话,把韩信的贪婪与机诈,刘邦敏捷与虚伪,良、平的审时度势刻划得活灵活现。

三、同类合传,比照衬托,在比较中显现个性。

在列传的构撰时,司马迁用了专传、合传、类传三种形式。专传是一篇一个传主;合传是两人以上的合一篇传记,如《屈原贾生列传》、《孙子吴起列传》;类传则是同类之人,合为一篇,如《儒林列传》、《滑稽列传》等。合、类两传,每每打破时代界限,其类比的用心十分明显,这还给后人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司马迁在单篇以及相对独立的篇章中也十分自如地运用比较的方法的。诸如秦廷惊变中荆轲与秦舞阳,鸿门宴中的刘邦与项羽、张良与范增、项庄与项梁,《李将军列传》中的李广与程不识等。对比,是人物叙写中最容易显示不同个性以及区别同中之异、异中有同的方法。

四、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个性。

心理描写在《史记》之前的记叙文中是极为罕见的,而在《史记》中却较为常见。他所常用的方法有独白,如《李斯列传》中李斯入仓见鼠时感慨而作的独白;对话,如陈涉与佣耕者的对话;啸歌,如荆轲的《易水歌》、项羽的《垓下歌》等。心理描写能直抒传主胸臆,窥其理想志趣。

五、司马迁在记写史实的时候,还用了“互见法”

“互见法”即一篇中已叙之事,它篇省略。如“鸿门宴”一节叙写刘、项,难分主次;而其事既见于《项羽本纪》,则在《高祖本纪》中略去。这固然出于详略剪裁的需要,有时还在于他褒贬历史人物的角度的选择。在《高祖本纪》里,作为本传,司马迁对刘邦多作正面描写,而凡是贬的方面,大多互见于它篇。如《项羽本纪》写刘邦推儿女下车;项羽以杀刘邦之父要挟刘邦,刘邦说“幸分一杯羹”。《淮阴侯列传》用“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中揭露刘邦杀功臣的卑劣等。

六、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采用多维透视的方法

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采用多维透视的方法,他笔下的人物显露多方面的性 格特征,有血有肉,生动丰满。项羽是司马迁着力最多的一位英雄人物,在他身 上就可以发现多重人格。他喑噁叱咤,又言语呕呕。他爱人礼士,又妒贤嫉能。他是残暴的,焚烧咸阳,坑杀俘虏;他又是仁爱的,鸿门宴有恻隐之心,不杀刘 邦,还时常虑念百姓疾苦。他有时与部下同甘共苦,分衣推食;有时又非常吝啬,已经刻好的官印不肯发给功臣,放在手里反复把玩。至于和虞姬悲歌唱和的场面,则兼有风云气和兒女情。这些相互对立的因素有机地集于项羽一身,使得人物形 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而且非常真实。对于李斯这个人物,司马迁反 复刻画他外似刚愎而内实游移的矛盾状态: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形势下,他想 知难而退,却又贪恋富贵,下不了决心;在赵高废立之际,开始像是要以身殉国,49 经赵高劝之以利害,马上退缩妥协;对于秦二世的无道,本想犯颜直谏,一旦二 世责问,立刻苟合求容。李斯的双重人格表现得非常充分,一个内心分裂的可悲 形象跃然纸上。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一方面能把握他的基本特征,同时对其性 格的次要方面也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多侧面地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第五课时

本节讲授《史记》的风格特征。

《史记》的叙事写人都围绕“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宗旨,司马迁虽 然也从琐碎的生活细事写起,但绝大多数的人物传记最终都在宏伟壮阔的画面中 展开,有一系列历史上的大事穿插其间,他所选择的题材多是重大的。司马迁不 是一般地描述历史进程和人物的生平事迹,而是对历史规律和人物命运进行深刻 的思考,透过表象去发掘本质,通过偶然性去把握必然规律。这就使得《史记》 的人物传记既有宏伟的画面,又有深邃的意蕴,形成了雄深雅健的风格。第一,司马迁善于把笔下的人物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加以表现,在叙述一系列重 大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展示个人命运偶然性中所体现的历史必然性。在《苏秦列 传》和《张仪列传》中,司马迁对于战国诸侯间微妙复杂的利害关系反复和予以 演示,以七国争雄为背景展开了广阔的画面。苏秦、张仪准确地把握了当时形势 的特点,抓住了机遇,相继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成为那个时代的倾危之 士。陈平年轻时就胸怀大志,足智多谋,适逢秦末**和楚汉相争,于是他大显 身手,屡献奇计。他设计离间项羽和范增,使楚霸王失去“亚父”这位谋士。荥 阳被困,他令二千女子夜出东城门迷惑楚军,刘邦得以出西城门脱险。是他暗示 刘邦封韩信为齐王以稳定形势,又是他建议刘邦的伪游云梦泽而借机擒韩信。刘 邦在平城被匈奴围困七日,又是陈平出奇计化险为夷。陈平所献五计,无一不是 关系到刘邦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天下的兴衰安危。陈平这位谋士的形象,也就在 驾驭历史风云的过程中日益丰满。《史记》中的人物形形色色,或卑琐、或伟岸; 有的先荣后辱,有的先辱后荣;有的事业成功,人生幸运,也有的虽然事业成功 却命运悲惨。司马迁既把他们写成重大事件的导演、演员,又把他们写成重大事 件的产兒,通过描写、叙述他们对时势、潮流的顺应与抗拒、对历史机遇的及时 把握与失之交臂,以如椽巨笔勾勒出历史和人生的壮廓画面,点出其中蕴含的哲 理。

33 活化石教案 篇4

11、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各是什么?我国的政体是如何反映我国国体的?

答案:(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2)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准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直接体现,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是由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的。在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其他国家机关是在人民代表大会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所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正是这样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是国家的权力机关,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上一篇:《昼梦》杜甫下一篇:《过小孤山大孤山》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