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性质》教学反思

2024-09-18

《菱形性质》教学反思(精选11篇)

《菱形性质》教学反思 篇1

菱形性质是八年级下册四边形性质探索这一章很重要的一节课,在本节课中重在经历探索菱形性质的过程。本节课一开始我有点紧张,声音有点变了,时间没有安排好,但学生的讨论还是很好的,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比较理想

本节课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是:

1、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美丽的菱形图案,利用课件演示平行四边形转化为菱形的过程,让学生明确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探究菱形的性质,剪出菱形纸片,猜想菱形的边、角、对角线、对称性有什么特点,课件展示。3课件展示例题,小组讨论

本节课结束后,觉得学生掌握情况不是很好,出现了一些不足。为了今后能更好的开展教学,完成教学任务,以提高今后的教育教学水平。总结一下几点:

亮点一: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菱形的美。

亮点二:通过类比,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亮点三:大部分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

不足与措施:

1、对学生个人估计过高。内容较多,知识点联系复杂。今后应加强对教学知识点分类。

2、合作交流过程中,写已知和求证和证明过程,很浪费时间。今后让学生上台口述。老师少讲一些。

3、对课件制作不够熟练,今后要多学习课件制作并且采用多种形式。单独提问、齐声回答相结合,使每个学生都有紧张感。

以后教学中针对上述问题逐一改进,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得学好数学,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获得提升的机会,每天进步一点点,逐步完善自我。

《菱形性质》教学反思 篇2

遵循注重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的教学理念, 笔者对菱形的概念和性质的教学内容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P103-106) 作进一步加工, 让学生多一些探索的过程.教学设计如下.

一、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

掌握菱形的概念;探索并掌握菱形的性质;会运用菱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般平行四边形和矩形, 复习它们的性质特征.

2.巧妙引入新课

师:若把图1中的ABEF的一边EF向对边AB平行移动至AF上一点D, 使AB=AD, 交BE于点C, 得到图2中的四边形ABCD.观察四边形ABCD, 大家能发现它有什么特征吗? (同时用多媒体演示由图1变化成图2的动画效果)

3.猜想图形的性质

允许学生小组讨论、动手剪纸等方式进行探讨.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可视学生情况利用多媒体演示四边形ABCD沿AC、BD对折的动画效果图, 以帮助学生形成猜想.最后引导他们按边、角、图形的对称性、面积分类, 大胆写出对四边形ABCD的性质猜想.

学生可能的猜想 (不管猜想正确与否, 先对学生给出的结果予以肯定) .

注:边的关系的第 (4) 点为错误猜想, 面积关系的第 (4) 点很少有学生能直接给出这个公式.

4.证明猜想

师:下表是大家对这个四边形ABCD性质的猜想, 那么如何说明它们的正确性呢?

生1:因为四边形ABCD是由ABEF一边EF平行移动得到的, 所以四边形ABCD还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生2:由条件可知△ABD是等腰三角形, O又是BD的中点, 所以AO⊥BD, 且AO平分∠BAD, 即AC⊥BD, ∠5=∠6.其他角同理可证.

生3:由上面可知, AC垂直且平分BD, 四边形ABCD沿AC或BD对折能够完全重合, 所以四边形ABCD是轴对称图形.

生4:由图形的对称性可知, 四边形ABCD被对角线分成的四个小直角三角形面积相等, 所以

师:大家都回答得很好.那么对角线AC与BD是否相等?

生1:看上去应该相等.

生2:不相等.如果相等, 则△ABO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1=45°;因为∠1=∠2, 所以∠ABC=90°, 则有四边形ABCD是矩形.但四边形ABCD是一般的平行四边形.

师:理由非常充分.同学们都明白为什么了吗?

生:明白.

5.引出概念、总结性质

师:通过我们的猜想、证明发现四边形ABCD具有许多一般平行四边形和矩形所没有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称为菱形.

然后和学生一起总结菱形的性质, 分别用文字和数学符号表述出来.

(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并且每

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 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相乘再除于2;

(4) 菱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

(4) 点O是旋转中心, AC、BD是对称轴.

6.应用

例题: (P104-105例3、例4的结合) 如图3, 在菱形ABCD中, ∠BAD=2∠B,

(1) 试求出∠B的度数, 并说明△ABC是等边三角形.

(2) 若AB=2cm, 试求出这个菱形的对角线AC与BD的长, 并求出菱形的面积.

(让学生自行探索, 利用菱形的性质寻找证明和解答过程, 然后教师再给予点评, 对照课本的解答.)

练习:如图4, 四边形ABCD是菱形, CE⊥AB, 交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AB的延长线于E, CF⊥AD, 交AD的延长线于F.请你猜猜CE与CF的大小关系, 并说明理由.

小结、作业:让学生小结所学内容, 并布置作业:P105练习 (2) , P106练习 (1) 、 (2) .

三、教学反思

全日制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基于此, 本节教学设计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利用图片、动画等功能进行信息加工, 使内容变得更加形象、具体, 有助于学生猜想、证明, 建构知识.

菱形性质的运用 篇3

例1 (2008年·宜宾)如图1,菱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BE=DF.求证:AE=AF.

解析:由“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可知AB=AD.由“菱形对角相等”可得∠B=∠D.再由已知BE=DF,运用SAS可判定△ABE≌△ADF.从而可证明AE=AF.

点评:解本题主要运用了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和对角相等的性质,并结合全等三角形来证明线段相等.也可连接AC,由SAS证△AEC≌△AFC.

例2 (2008年·广州)如图2,在菱形ABCD中,∠DAB=60°.过点C作CE⊥AC,且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E.求证:AD=CE.

解析:由于AC为菱形的对角线,可知∠CAB=∠DAC=30°.因为CE⊥AC,所以∠E=60°.由AD∥BC,可知∠CBE=∠DAB=60°=∠E,所以BC=CE.再由AD=BC,从而可得AD=CE.

点评:本题还可连接BD,由BD⊥AC知BD∥CE.易知四边形BDCE为平行四边形.AD=BD=CE.

例3 (2007年·嘉兴)如图3所示,在菱形ABCD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 AC⊥BD

C. △ABD是等边三角形

D. ∠CAB=∠CAD

解析:由菱形的定义,可知菱形也是平行四边形,故选项A是对的.由“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可知选项B是正确的.由“菱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可知选项D也是正确的.由“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可知, △ABD是等腰三角形,但对角线BD与菱形的四条边不一定相等,因此△ABD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只有当BD与菱形的边相等时, △ABD才是等边三角形.因此,选项C不一定成立.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将“文字语言”(定义、性质等)结合具体的图形转化为“几何语言”.

例4 如图4,菱形ABCD的周长为40,点 O是两条对角线AC、BD的交点,且AC∶BD=3∶4.求AC和BD的长.

解析:由“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可知AB=1/4×40=10.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可得∠AOB=90°,OA=1/2AC, OB=1/2BD.因AC∶BD=3∶4,所以有OA∶OB=3∶4.不妨设OA=3x,则OB=4x.在

Rt△OAB中,由勾股定理,可知OA2+OB2=AB2,即(3x)2+(4x)2=102,解得x=2.因此OA=3x=6, OB=4x=8,所以AC=2OA=12,BD=2OB=16.

点评:求菱形的边长或对角线长的问题,都是利用菱形的性质,在由边长和两条对角线的一半组成的直角三角形中,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如30°角所对的边长是斜边长的一半)或勾股定理求解的.

例5 (2008年·大连)如图5,菱形ABCD和菱形QMNP中,∠NMQ =∠ABC,点M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的交点, MN交AD于点F,MQ交AB于点E.试探究ME与 MF有何关系.请说明你的理由.

解析: ME= MF.理由如下.

过点M分别作MH⊥AB于点H,MR⊥AD于点R.如图6.

由“菱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可知点M在∠BAD的平分线上.又因为MH⊥AB, MR⊥AD,可得MH=MR.又∠HME+∠EMR=∠HMR=∠ABC(想想为什么),∠RMF+∠EMR=∠NMQ=∠ABC,所以∠HME=∠RMF.根据ASA可判定△HME≌△RMF,所以ME=MF.

点评:本题是一道结论探究题,运用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等相关知识,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好题.

菱形的性质较多.在解题中,要根据解题的需要, 选用菱形的相关性质.另外,要注意菱形对角线与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紧密联系.

菱形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4

从图形中得到第一个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由于性质的证明比较简单,由学生进行简单的分析,已经说出证明思路。

第二个性质,引导学生对照矩形的性质,从对角线的角度来考虑有什么特殊性。自然就想到了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对于菱形的面积进行了补充,练习二的证明提醒学生可以用面积的思想来证。当告诉我们两条对角线的长时,怎么来求菱形的面积。菱形被对角线分成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菱形面积的四分之一,从而得到了菱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菱形的面积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在选择和填空的时候可以直接拿来当性质来用,但是如果是证明还必须要经过推理。

但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很好地完成这一预想,经反思认为本节课有如下问题应改正:

1、对学生的情况个人估计太高,本节课设计的内容较多,导致预设的内容在本节课没有完成。

2、在教学中自学互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方式太少,整堂课传统因素太浓。

3、课堂练习中题型单一,只是完成了关于菱形的计算的题目,菱形性质中证明题因时间关系没有出现。

4、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地调动起来。部分学生学习被动回答问题时。

5、总结出的规律性的东西没有及时巩固反馈,学生没有掌握,只是了解,当遇到同类问题时学生仍然不能独立解决。

《菱形》教学反思 篇5

一、本节课之前学生学习了菱形的定义和性质,而菱形的定义是菱形判定的方法之一,因此由菱形的定义可以很自然地引到菱形的判定方法。同时本节知识对以后学习正方形判定也深有影响,掌握这些,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二、“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知识激活,形成有自己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如:本节课菱形的判定2、3的探究和应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针对判定2,我制做了教具,通过每个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让他们带着问题,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感受动手实验的乐趣。培养学生猜想的意识,感受直观操作得出猜想的便捷性;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猜想等合情推理能力。针对判定3,我给学生准备好尺规和“画一画”,让学生从直观操作的角度发现问题,使探究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针对判定定理应用,遵照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设计判断题、证明题。让难点逐个击破。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多媒体的运用能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突破教学难点,加大课堂教学的容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空气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6

扎赉特旗音德尔镇中心小学——张志强

本课的教学思路是指导学生通过“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探究环节,通过让学生利用实验对空气的性质以及空气的存在进行观察、研讨、推测、验证,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从而让学生学到探究科学规律的本领。为了能使本课的教学目标得以落实,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还同时综合运用了知识讲授、观察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

从学的方面来说,本课主要采用观察法、探究实验法、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去证实空气的存在并研究它的性质。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动脑、动眼的功能,从而获取新知识,培养技能技巧。

教学中将学生定位于观察者和科学探究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通过实验,让学生能亲眼看到、亲手感觉到空气的存在,以事实证明空气就在我们身边。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空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经历思维分析、动手实践、有序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

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我通过“解答谜语”,多种方法“怎样证明空气的存在”等创设一定的情境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问题入手,让学生亲历了各种活动,了解了空气的性质,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提升到运用科学方法认识物质的层面,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生活中提取实例。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去解决问题或解释现象,让他们学以致用。进一步体会到了人类的聪明和智慧是无处不在的。科学总是在最现实的生活和最直接的实践中被发现和挖掘出来的,科学来源于生活。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7

刘换琴

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后进行学习的,是学生以后学生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

小数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相通的。但因为学生还没有学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所以只能通过直观的教学来说明,使学生真正理解小数的性质。在这堂课中,我设计了三次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操作、讨论、验证、想象,让合作探究性的学习贯穿于活动的始终。首先我从学生比较熟悉的购物题材入手,学生凭借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判断冰激凌的价格2.5元=2.50元,“知其必然”。同时,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能运用多种方法自主验证0.1米=0.10米=0.100米和0.3元=0.30元,“知其所以然”。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导体验,使学生感悟小数末尾添0或去掉0与小数的大小的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例三和例四的学习我交给了全班同学并由小老师引领同学发现问题,结果很令我满意.,每一次小小的发现都表达着他们对数学学习个性化的体悟与创造,每一次小小的补充,都见证着他们数学经验的蕴育和理解能力提升。

为了进一步突破难点并达到拓展提高,练习上我设计了“小包公断案”和 “闯三关”,在这样一个动态过程中,我通过不断创设一个个新的问题情景,不断激起学生一个个新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原有的数学现实不断地被激活,学生不断地体验着发现、创造。

这一节课的教学结束后,我一直在反思自己一贯的教学行为,真得觉得自己在课堂教学的深度上追求不够。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索的过程,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动的地位,要让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必须要有学生熟悉的有趣味的学习素材作为媒介。“当小老师”一个小小的教学环节,就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可交流的平台有多重要。教学中如何为学生铺路搭桥、穿针引线,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载体和学习媒介?

《分数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篇8

首先,在验证、交流环节学生们参与率并不高,好多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普遍是无从下手,在交流时也不主动,很多学生还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

其次,验证的方法也不多。学生们只应用了商不变的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分子与分母的倍数关系,最直观最重要的用线段与实物来验证的同学很少。由于是时间关系,我没有让学生在这方面有过多的停留,显然,验证得还不够透彻,部分同学还有疑虑。以后如果再上这节课,我想在这个环节上作一些处理。就是让每位学生在自己准备的纸上画一画、折一折、或剪一剪,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9

由于等式的性质是解方程的基础和依据,所以我在教学时给予特别重视,活动一、用天平直观图演示的操作,给学生提供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交流自己发现的空间,切实理解等式的性质。活动二、用课件进行演示,在活动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己总结等式的性质。基础训练中,分别安排了在天平上填运算符号和数字,在课堂练习中填数的模拟解方程练习。练习时,让学生看懂题目的要求,特别是第1题中的训练题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也就是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做的,打实基础为下面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做准备。

本课讲完之后,感觉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不错,我认为运用图片加演示进行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提出精炼的思考问题和适当的点拔会增加课堂的教学效率,紧凑的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更加顺畅。尊重学生,给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暴露他们的思维,把思维留给学生是最好的教学方式,注重了学生上课语言表述的规范与准确,书写的工整。

《等式性质二》教学反思 篇10

对方程教学引入了等式的性质并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这一改法是否妥当,专家自有专家的说法,因为他们可以冠以“衔接教材”,还可以为之“精心安排”,这是我们所做不到的,也是无法改变的,我们能做到的至多也就是把实际教学中对教材的`一些感受,拿出来晒晒,一吐为快。

在这一小节的教学中,尴尬难忍的场面让我对教材真的无话可说。

【情境回放】师生共同解决完一个练习题后,考虑到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师向学生抛出了一个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试着用方程做做看。”

问题出现了。交流时一位学生说:“小军跳高成绩是1.45米(刚解答出的结果,学生就用上了),比第二名小明成绩多0.04米(这个数据是学生自己想的)。小明的跳高成绩是多少米?”且学生有了如下的解法(黑板板演)

小军的成绩-小明的成绩=0.04

解:设小明的跳高成绩为X米。

1.45-X=0.04

1.45-X-1.45=0.04-1.45

写到此,学生一愣一愣地望着我,面对学生我只好尴尬地笑笑,便让学生上位。学生编的题目提的问题没错,列的方程也没错,可就是这个等式的性质在这里却用不上了。为了避免纠缠不清的问题,我只好帮助学生另辟蹊径,重新寻找等量关系式:小明的成绩+0.04=小军的成绩。生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X+0.04=1.45 ,很快求出X的值。

〖反思这样的尴尬场面真的让人为难,让人难堪。学生显然没有按照编教材的专家学者的套路去出牌,违反了游戏规则碰壁也就难免了,不过这个规则是大人们定的,对孩子确实有些苛刻了。但如果按以前教材“四则运算互逆关系”来解决此题,这也就不算事了,纵观整个教材,编者确实是“精心编排”,教材中没有出现类似的方程,教材真的是和“四则运算互逆关系”划清界限,师自是不便向学生讲解了。

划清界限也就罢了,继续想教材习题中等量关系的呈现,我想学生的想法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教材中“小军的成绩-小刚的成绩=0.06米”的干扰,于是也出现了类似的等量关系式,如果教材中呈现的是“小军的成绩-0.06米=小刚的成绩”,这位学生又该会怎样去想呢,也许就不会出现这种尴尬的场面。

话又说回来,即便这样尴尬的场面还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一个人的思想你是无法控制的。比如教材练习二第10题:“每平方米阔叶林一天能释放氧气75克,是每平方米草地所释放氧气的5倍。每平方米草地一天能释放氧气多少克?”就有不少学生根据“每平方米阔叶林一天释放氧气÷每平方米草地一天释放氧气=5”,列出方程75÷X=5。越是想回避的就越容易出现,看样“掩耳盗铃”的做法不可取。

尴尬的场面是人为的,面对这样的场面我无语。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11

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后进行学习的,是学生以后学生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

小数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相通的。但因为学生还没有学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所以只能通过直观的教学来说明,使学生真正理解小数的性质。首先我从学生比较熟悉的购物题材入手,一方面学生凭借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判断0.3元=0.30元,“知其必然”。同时,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能运用多种方法自主验证0.3元=0.30元,“知其所以然”。在此基础上通过引读体验,使学生初步感悟小数末尾添0或去掉0与小数的大小的关系。

在“试一试”中,“为什么去掉0.100米末尾的一个0、两个0,小数依然相等?”这是学生思维受阻、理解较为困难的地方。借助直观的直尺和小数计数单位等相关已有经验,学生能发现0.100米、0.10米和0.1米之间的关系,这就为小数合理性的体验提供了另一素材。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了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和小数大小的关系,为总结概括小数的性质作了必要的认知准备。也为应用性质进行化简和改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学生自己制小标签,则是让学生联系了数学与生活,体现了学数学的价值。本课在练习中,通过正误对比,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本节课不仅重视知识教学,重视结论,还要重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

上一篇:班级成长手册心得体会下一篇: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七彩课堂”示范课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