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学试卷

2024-10-13

旅游心理学试卷(共8篇)

旅游心理学试卷 篇1

《旅游心理学》考试试卷

(一)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15%

1、旅游知觉2、11.快乐是一种在追求并达到所盼望的目的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对)12.多血质的游客外向活泼,情感丰富,爱说爱笑,喜欢与人交谈。因此对 待他们的提议和要求不必太认真。(错)

13.粘液质的游客习惯于照章办事,不太善于变通,导游人员在旅游过程中,应尽量按照规定程序办事。(对)

14.客人投诉主要是为了求得尊重,因此只要态度好就行了。(错)15.旅游者一般不会为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而去旅游。(错)

三、多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共5 题,每题2 分,共10 分)1.个性倾向性包括(ABCDE)。

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信念 E.世界观 2.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是由(ABC)构成。

A.儿童自我状态 B.成人自我状态 C.父母自我状态 D.本我自我状态 E.超我自我状态

3.情绪情感的两极性主要体现在(ABCDE)方面。

A.肯定的与否定的 B.积极的与消极的 C.紧张的与轻松的 D.激动的与平静的 E.强的与弱的

4.影响旅游者态度改变的自身因素有哪些(ABCD)。

A.需要 B.兴趣 C.旅游目标 D._______人格 E.团队压力 5.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认为人格结构是由(ACD)组成。A.本我 B.真我 C.自我 D.超我 E.乐我

四、简答题(共5 题,1~2 题6 分,3~5 题7 分,共33 分)1.心理的实质是什么?

2.态度的心理结构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因素?答:认知、情感和意向。3.列举社会知觉的几种偏见形式(三种以上)。

4.根据性质分类,有哪几种基本情绪形式?答:喜、怒、哀、乐、惧 5.在旅游服务的初始阶段、中间阶段、终结阶段,客人有哪些心理特征? 如何做好针对性服务?

五、论述题(共2 题,1~2 题2 选1,每题12 分,3~4 题2 选1,每题15 分,共27 分)

1.著名未来学者托夫勒在《未来冲击》一书中写道:“服务经济的下一步是 走向体验经济,商家将靠提供这种体验服务取胜。”旅游者在大多数情况下

旅游心理学试题

(九)(开卷)

一、案例分析题(每题30分 共60分)

案例1 小王在去机场接团以前精心打扮了一番,做了个波浪式发型,戴了一条金项链和一对带钻石的耳环,还带上一条带宝石的手链,服装和手提包也都是名牌。到了机场,小王感觉客人根本没有把她放在眼里。客人个个东张西望,那意思好象是在说:我们的导游呢?直到小王打着旗子走过去问他们是哪个团的,他们才看了她一眼。在小王带客人去停车场的时候,听到客人在议论她的手提包和首饰都很贵。在上车后,发现大多数女客人都是斜着眼看她,好象她欠了她们似的,小王介绍本市的景观,她的介绍很棒,可客人一点掌声也没有,一个个都把眼睛朝外面看。

到了吃饭的时候,该团领队对小王说,小姑娘你打扮的太漂亮了,客人就有点“那个”,明天最好还是把首饰换一换„„

听了领队的话,小王嘴里答应着,心里却不服气,心想穿什么戴什么还要你管吗? 第二天小王换了一套更好的服装和一条更好的项链。可是不管小王说什么,客人还是一声不响。两天的游览结束了,小王送客人去机场,在机场团长对小王说:你的讲解很好,不过你的首饰也是第一的,如果你要充分展示一下,当模特儿不是更好吗?团长的话把小王气的要死,可小王心里真不是滋味。

从机场回来,司机对小王说,要说你的讲解肯定没问题。不过,你确实穿的太漂亮了,服装和首饰都让人觉得不象导游,倒象是个贵妇人。客人和你一比,他们比不过你,所以他们就不愿意和你说话了。

1. 案例中的小王做错了吗?错在哪里?(8分)2. 这体现的是什么心理现象?(12分)

3. 谈谈这一心理现象对于导游工作有什么意义?(10分)

案例2 小钟在桂林遇到小郑就说:“我的命真大,逃过了一劫呀!”小郑问小钟:“出了什么事,说得这么吓人?”

原来,小钟的客人曾对小钟说,到了西安,一定要增加品尝“羊肉泡馍”这道风味,可是到了西安,小钟把这事给忘记了。等到了桂林,客人又提起这件事,小钟吓了一跳,赶紧向客人道歉,并表示要增加其他节目做补偿。小钟担心,客人还是会有意见的。没想到,客人却反而把小钟安慰一番。

小郑听了也觉得有点奇怪:“按道理说,客人肯定会有意见的。你的客人怎么会对你这么好呢?是不是散团以后,还有用得着你的地方?怕和你搞坏了关系,你会难为他们?”

小钟说:“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我能那样吗?” 小郑说:“如果不是客人怕你,那就是客人特别佩服你,连你的失误也包容了。不过。要让客人佩服不是那么容易的。我想你肯定是做了什么事。”

小郑猜得不错,团队入境不久,小钟的确是做了两件让客人非常感动、非常佩服的事。第一件事是在上海外滩游览的时候,一个小偷偷了客人的提包,小钟发现后纵身从高台上往下一跳,截住了小偷的去路。那提包是一对夫妇的,里面除了钱和证件之外,还有去欧洲参加一个会议的机票,散团之后他们就要从香港去欧洲,一天也不能耽搁。这对夫妇自然是对小钟感激不尽,全团的客人也都赞叹不已,说是看见小钟从那个高台上往下跳的时候,都吓呆了。

第二件事是在苏州寒山寺,那天,在运河边上拍照的几个老外中的一位老先生,一不小心掉进河里去了,在场的人一下愣在那里了,小钟的车正好在那边下客。小钟见此情景,把公文包朝地陪一扔,就跳进运河救人,等船工把救生圈扔过来的时候。小钟已经把那位老先生从水里扶起来了。小钟团里的客人都让小钟赶快回酒店,说有地陪在这里就行了,尽管放心。

小郑说:“有这样两件事,客人当然佩服你啦!” 小钟说:“有意思的是,客人到了各地,都主动对地陪说我们这个全陪如何如何好。没想到偏偏是在我身上出了问题!' 小郑听完小钟叙述后说:“要说起来,忘订“羊肉泡馍”可不就是全陪你的失误嘛。不过,客人还要看你是有心的还是无心的。像你这样,在上海就做了一件见义勇为的好事,紧接着在苏州又是一次见义勇为,客人肯定觉得你是一个好人哪!既然是好人,那么失误就肯定不是存心的。我说,不是你‘命大’,是你做的好事感动了客人。”

1. 小钟的失误客人为什么没投诉?(10分)2. 这一案例体现了什么心理现象?(10分)

3. 谈谈这一心理现象对于导游工作有什么意义?(10分)

二、论述题

(每题40分

共40分)

1.论述“态度决定人生”的理论根据是什么?举例说明态度的作用。

旅游心理学试题

(十)(开卷)

一、案例分析题(每题30分

共60分)案例1

丁先生是W市国旅的导游员,2001年开始做导游工作,初出茅庐就遭遇了一场硬仗。那一次。丁导游员带着一个美国旅游团游三峡,这个团共有138名游客.游程是从重庆上船。顺流而下.至武汉上岸。游程很顺利,然而丁导游员却暗暗担心,游客能不能准时到达武汉。按照惯例,游船一般足当日中午1 2点左右到达武汉,游客1点下船,4点30分飞机就要从武汉天河机场起飞,时间非常紧张。一点儿都耽误不碍:万一游船不能准点到达,就会误机,给后面的游程造成很大的麻烦。丁的担心是有道理的。结果,由于游船公司的原因,丁导游员所乘的那条船真的不能正点到达武汉。怎么办? 丁立即与游船公司做了郑重交涉,船方同意让改团于当日早晨8点从岳阳下船,转乘汽车去武汉。D把这一行程的变更通知了自己的地接社——w市国旅,没国领队及全团游客的谅解,对行程改变做了相应的准备。谁知祸不单行,乘车途中赶上天下大雨,路不好走,司机说,照这样前进,即使到武汉不换车,不用餐,4点30分也不一定赶得到天河机场。怎么办? 丁立即和w市国旅进行联络:

一、取消午餐;

二、取消原定到武汉后换乘w市国旅的车再去机场的计划,请w市国旅派人直接把机票送到机场;

三、请w市国旅与航空公司方面协商推迟飞机起飞时间。然后,丁在车上做了安抚游客的工作,并为每一位游客预订了盒饭。同时,丁也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并及时与游船公司的业务代表联系,万一真的误机,由游船公司负责安排全团在武汉的住宿及次日的机票。雨天路滑,司机一路高度专注。可是偏巧行车的这半边路上发生了堵车,眼见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真是急死人。怎么办?这时来了一辆警车,丁立即跳下车,向疏导车流的交通警察说明了这个旅游团的“窘况”。交通警察被他说服了,立即开起警车,引导旅游车逆行而上,绕过了堵车的地段。这样,几经周折,临近下午4点,就在丁导游员和游客的汽车快要到达飞机场、介于赶上与赶不上之间的时候,他的手机响了,w市国旅告知,他们与航空公司交涉成功,那次航班推迟到5点30分起飞。D导游员终于深深地松了一口气。

问题:1.导游员应该具备的能力是什么?(15分)

2.分析文中导游员在应对问题时利用了哪些能力?(15分)

案例2.某旅行社导游员小路带团很少有客人投诉,还常常有表扬信。一位同行跟团观察发现,小路带团的诀窍并不在于景观的导游,而在于她和客人的交往。在一次带团中,有位白发老先生咳嗽了一声,小路赶紧上前去问老先生是不是感冒了,要不要去医院看一看,小路关切的询问使老先生很感激,周围的几位游客也都投来赞赏的目光。不久,旅行社又收到了老先生寄来的表扬信。

1.小路为什么会常常受到表扬信?从心理学上说原因是什么?(15分)2.该案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15分)

二、论述题 每题40分 共40分

1.“优秀的导游最重要的是他的人品和人格。”请你谈谈对一句话的认识。

旅游心理学试卷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病理学试卷407份, 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及各题型得分情况进行了全面地统计分析。

1.2 试卷组成及评分标准:

本试卷满分100分, 由3个部分组成:名词解释题 (10题, 每题3分, 共30分) 、单项选择题 (40题, 每题1分, 共40分) 、简答题 (6题, 每题5分, 共30分) 。阅卷教师提前制定详细的评卷标准, 并提供标准答案。为减少主观题的人为阅卷差异, 要求先集体阅卷再由专人进行复查。

1.3 数据处理方法:

将试卷总分和各类型题目的得分输入计算机,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考察考试成绩分布情况及正态性检验, 统计分析试卷整体和各类型题目的难度、区分度及信度。 (1) 正态分布检验:采用单样本KS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 方法执行“分析-非参数检验-单个样本KS检验, 在检验分布中选择正态分布”。 (2) 难度系数P:主观题, P=X/Y, X (某类题的平均分) , Y (某类题的满分值) ;客观题[3], 先按主观题的计算方法计算P, 再计算矫正难度系数P′= (n×P-1) / (n-1) (n为客观题的选项个数, 本卷为5个选项) 。 (3) 区分度D:整卷区分度[4], D= (TH-TL) /[N× (H-L) ], TH为高分段学生 (考分居前27%, 即109人) 的成绩总分, TL为低分段学生 (考分居后27%, 即109人) 的成绩总分, N为考试总人数的25% (即101人) , H为最高分, L为最低分;主观题区分度[5,6], 方法执行“分析-相关分析-两个变量相关分析, 在相关系数中选择Pearson”;客观题区分度[5,6], 方法同上, 在相关系数中选择Spearman。 (4) 信度α:采用信度分析考察整卷和各类题目的信度[5,6], 方法执行“分析-尺度分析-信度分析, 选择Alpha模型”, 在选项中勾选“尺度如果项目被删”。

2 研究结果

2.1 考试总分及各类型题目的得分情况:

由表1可见, 本次考试最高分97分, 最低分42分, 平均分 (73.33±11.54) ;名词解释题满分30分, 最高分30分, 最低分13分, 平均分 (24.00±3.12) ;单项选择题满分40分, 最高分40分, 最低分16分, 平均分 (30.68±4.63) ;简答题满分30分, 最高分27分, 最低分8分, 平均分 (18.65±4.43) 。

2.2 正态性检验和频数分布:

KS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结果为Z=1.231, P>0.05, 表明407位学生考试成绩符合正态分布。由成绩分布图1可见, 407位学生考试成绩的频数分布为40~44分2人, 45~49分4人, 50~54分20人, 55~59分31人, 60~64分41人, 65~69分51人, 70~74分73人, 75~79分53人, 80~84分60人, 85~89分42人, 90~94分21人, 95~99分9人, 学生成绩的拟合曲线呈现出典型的正态分布。见图1。

2.3 试卷的质量

2.3.1 效度:

按照病理学教学大纲的要求, 授课教师根据上课内容组织命题, 构建完整的病理学试题库, 教学秘书根据知识点的覆盖面从试题库中选择考题。选择题采用单项选择题 (5个选项) , 主观题由教学组共同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并进行复核, 本试卷中每个题目均能反映一个知识点, 该试卷具有很高的效度。

2.3.2 难度P:

由表2可见, 试卷总体难度为0.733, 名词解释题、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的难度系数分别为0.8、0.767 (校正0.709) 和0.622, 名词解释题难度最小, 简答题难度最大。

2.3.3 区分度D:

由表2可见, 试卷总体区分度为0.566, 名词解释题、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区分度分别为0.902、0.970和0.955, 且各题型与试卷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的P值均<0.01, 具有统计学意义。

注:与考试总分之间的相关性, **P<0.01

2.3.4 信度α:

由表2可见, 试卷总体信度为0.927, 名词解释题、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的信度分别为0.866、0.797和0.809。

3 讨论

3.1 试卷的一般情况:

根据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病理学》第8版 (李玉林主编) 制定教学大纲, 授课老师按照授课内容构建病理学试题库, 依据与以往试卷重复率不超过25%的要求从试题库中选题。该试卷注重考核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掌握基础知识情况, 基本涵盖了授课主要内容。考试时间2 h, 学生基本能做到按时交卷, 主要集中在考试结束前30 min内, 考试时间安排合理。

3.2 学生成绩分布:

单样本KS检验是检验实验数据的分布是不是符合一个理论的已知分布, 结果显示, Z=1.231, P=0.096>0.05, 结果表明考试成绩分布服从正态分布。此外, 学生成绩分布图的拟合曲线也表明学生考试成绩呈典型正态分布。

3.3 试卷的质量:

本文从效度、难度、区分度和信度4个方面进行了试卷分析。效度即有效性, 是指考试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 能否有效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本试卷的出题原则和改卷标准均显示其具有很高的效度。难度是试题的难易程度, 是衡量试题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以得分率作为难度系数P, 试题难则P值小, 试题易则P值大, 并以0.6~0.8较合适[3,4]。在本次试卷中, 名词解释题 (P=0.8) 的难度较低, 简答题 (P=0.622) 的难度较大, 所有类型的题目以及试卷总体难度均在0.6~0.8, 符合出卷要求。名词解释题属于记忆性的知识点, 容易得到较高分数;简答题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联系临床、综合解析的能力, 学生在该题型中得分较低, 存在答题不够严密、逻辑性较差、抓不住重点等问题, 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区分度D即题目的鉴别力, 指考试试题能多大程度上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区分开来, 以学生在某题上的得分与考试总分间的相关系数作为该题区分度, 优良的试题区分度一般在0.4~1.0[5]。在本次试卷中, 各题型和整卷的区分度较为优良, 且各题型与试卷整体的相关系数均有显著意义 (P<0.01) , 表明各题型均能很好地区分考生的能力。信度α是指考试试题的可信程度, 表明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对于期末考试来说, α值在0.5以上即符合要求[6,7], 本试卷的各类型题目和整卷的信度均在0.5以上, 表示考试结果稳定、可靠。综上所述,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的难度适中, 区分度较好, 考试结果可信度高, 说明试卷质量较高。

本文从成绩分布和试题质量两方面进行了试卷分析, 结果表明本次病理学的教学过程和考试效果比较成功, 学生对基本概念掌握得较好, 但缺乏综合分析问题和理论联系临床融会贯通的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病理学的教学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我们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更需要从考试方法上进行改革, 进一步提高试题质量, 优化试题库, 使考试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艳春, 刘鲁英, 曹璋, 等.病理学考试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 2011, 13 (4) :314-315.

[2]刘小敏, 梁晓秋, 罗招阳, 等.病理学考试试卷分析与评价[J].西北医学教育, 2007, 15 (5) :917-918.

[3]蒋宁一, 刘生, 梁九根, 等.临床医学本科生核医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6 (6) :66-67, 77.

[4]刘健智.利用SPSS进行试卷分析的模式探析[J].教育测量与评价 (理论版) , 2008 (10) :4-8.

[5]李荣, 蔡莉, 程文明, 等.药学专业天然药物化学考试试卷分析[J].安徽医药, 2013, 17 (7) :1267-1268.

[6]董喆.利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试卷质量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 2009, 23 (15) :100-102.

测试卷35 旅游地理 篇3

1.游客登上泰山之巅,有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是因为( )

①选择了合适的登山路线 ②在特定气象条件下观赏的感受 ③泰山周围是地势低平 ④选择了合适的观赏位置,以情观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欣赏旅游景观要( )

A.把握观赏时机 B.选择观赏位置

C.抓住景观特点 D.移情于景

3.庐山和泰山作为旅游资源,在构造上其共同成因是( )

A.地壳运动形成的断块山

B.火山喷发而成

C.板块挤压形成的褶皱

D.由沉积作用形成

4.北京故宫吸引成千上万游客的原因是( )

A.位于首都北京,交通通达性好

B.历史文化价值高

C.自然、人文景观组合最佳

D.具有非凡性和历史文化价值,便利的交通和一定环境承载量

5.在接待国内游客方面,杭州每年约为2000万人次,而桂林只有600~700万人次。其主要原因是两地有( )

①游览价值差异 ②市场距离差异 ③地区接待能力差异 ④地理位置及其通达度差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 下列岩石中,通常有溶洞发育的是( )

A.石灰岩 B.页岩

C.花岗岩 D.大理岩

7. “我想去旅游,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这形象地说明,一个人要想成为合格的旅游者,应该具备的条件有( )

①较雄厚的经济基础 ②必要的闲暇时间 ③旅游偏好 ④旅游动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主题形象为“千里跃进,将军故乡”的红色旅游区( )

A.湘赣闽红色旅游区B.左右江红色旅游区

C.大别山红色旅游区D.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

有位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后感慨地说:“中国真大啊!短短的十几天内在没有登高的情况下,就让我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结合图,回答9~10题。

9.这位游客来中国旅游的季节可能是( )

A.春季 B.夏季 C.冬季 D.秋季

10.这位游客最有可能的旅游路线是( )

A.甲乙 B.乙丙 C.甲丁 D.丙丁

11.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以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闻名于世,到处是石柱石峰、断崖绝壁、古树名木、云气烟雾、流泉飞瀑、珍禽异兽。这里还居住着土家族、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民族风情十分浓郁。

参考上图,举例说明构成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旅游资源类型。

12.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使我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旅游服务业得到快速的发展。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旅游城市分布图。

请分析苏州与宁波哪一座城市更具有旅游优势?并说明其优势条件。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2008年7月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湾团队旅游以来,截至2011年10月底,大陆居民赴台团队旅游人数累计已达到282万人次。截至2011年3月,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已给台湾创造32.47亿美元收益。

材料二 进入台湾旅游人数排前五位的省份及所占台湾旅游市场份额统计表。

材料三 下图为台湾略图。

(1)简述进入台湾旅游的中国大陆客源地分布特点。

(2)分析台湾旅游资源多样性的原因。

旅游热点问题研究 试卷 篇4

1、旅游体验:就是由个体和外部世界取得暂时性的联系,从而改变其心理水平,并调整心理结构的过程,游体验从内容上包含了对旅游审美愉悦和旅游世俗愉悦。

2、旅游容量:指对某一旅游地而言无害于其可持续性发展的旅游活动量,即指旅游地开发和发展旅游在不影响后代对旅游资源继续利用的前提下,旅游地环境与生态,旅游地社会经济能力,旅游地居民和旅游者心理等方面所能承受的最大游客量。

3、生态旅游:一种以保护环境生态为导向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针,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域元,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所展开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型生态工程和旅行活动。真正的生态旅游要明了保护生态的重要意义并为之做出自己的贡献,是一种具有强烈环境意识的高品位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质量要求很高,同时也非常自觉地、有意识的保护环境。

4、可替代性旅游(Alternative Tourism)也被称为选择性旅游,或非大众旅游,这是相对于传统的大众旅游而提出的概念。可替代性旅游是一种新型的可替代传统大众旅游的旅游模式,这种旅游模式可以保证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社会和自然环境不造成破坏性的影响,能够促进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之间的平等互惠关系,维护当地居民的利益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5、智慧旅游:也称智能旅游,就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建设智慧旅游系统,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终端上网设备,及时发布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便于游客主动感知及时了解这些信息;智慧旅游系统可以根据游客需求系统立即为其量身定做一条在吃喝玩乐的旅游线路,以便游客及时安排和调整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

6、旅游废都:也称旅游后现象,是指一些旅游小镇甚至是一些旅游目的地,在经历了旅游的繁华之后,旅游业被废弃了,当地居民也把这里也废弃了,在这里留下的是废经济、废社会,废文化。这种旅游业退去以后留下了小城镇,还不如发展旅游业带来对目的地的伤害大,这个地方的组织管理的力度摧毁比没有发展旅游业还要可怕。怎么来规避旅游退潮时候的一个城市的萧条,是发展旅游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7、慢旅游:也称慢游(Slow Travel),就是反对乘坐飞机等快速交通工具的旅游,它更重视游的过程,即旅游的过程和旅游的目的地同样重要。慢游不仅意味着采用火车、轮船、自行车乃至步行等环境友好型的方式旅行,更要求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探寻旅游的本真,慢游则鼓励人们进行更加深思熟虑的旅游,进而实现旅游本质的精神回归。“慢游”也是一种深度旅游,是一个文化的浸入过程,主张扎进一个陌生地方沉淀自我,融入当地的生活,充分了解当地文化。对慢游者而言,旅游不再是购买一些纪念品,拍几张照片,而是要带回来一个故事。

二、简述(每题8分,共40分)需展开解释

1、旅游观赏的特征:旅游观赏的目的是获得审美体验,旅游观赏的形式是异地观赏,旅游观赏的对象来源具有多样性,旅游观赏的感官渠道主要是视听感官。

2、述影响旅游经济效应的因素: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旅游漏损,旅游设施的性质及其吸引力,客源地游客对旅游设施的拥有程度,对非本土劳动力的雇佣情况,政府在基础设施的投入,旅游者的类型。

3、述影响旅游业的决定因素:

资源禀赋:①物力禀赋:可定义为由旅游资源和基础设施资源构成的集合,二者是一定

地域空间上所有的旅游业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②人力资源:他在两个方面影响着旅游业的规模和进程。一方面,旅游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支持。另一方面,劳动力的素质状况自然也构成了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比较成本:①产品质量价格比②技术革新与技术进步③成本项目④汇率

旅游需求: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最为关键的因素。

4、述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述旅游伦理的内容

个人伦理、社会伦理、政治伦理、职业伦理、生态伦理

1、简述旅游的行为特征:消费攀高,道德弱化,文化干涉,物质摄取。

2、简述具体旅游产品开发导向:资源导向、市场导向、理性消费导向

3、简述当今的时代特征与旅游产品的特点:体验时代的DIY产品,消费时代的奢华产

品,文化危机时代的精神家园产品,高铁时代的线路产品/区域产品,休闲时代的度假产品等。

4、简述旅游体验的类型:旅游体验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类型,主要有审美体验、娱

乐体验、教育体验、逃避体验和冒险或刺激体验等几种类型。

5、简述旅游期望的特点:总体上的片面性和模糊性,指向上的可转移性或可代替性,并在旅游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外化并成为度量旅游体验的标尺。

三、分析评价(每题10分,共20分)展开论述

1、简论中国传统节庆旅游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传统节庆放假办法与传统文化的回归。

传统节庆文化底蕴的彰显与物化手段

怎样让传统节庆火起来

现代营销手段运用与传统庆祝方式创新

传统的回归与信仰的重构

文化传播与国家民族复兴

2、简评杭州西湖免票模式。

3、试分析旅游体验的真实与虚幻性。

4、简评凤凰古城门票**

四、论述(共1题20分)展开论述

(1)试论我国的旅游转型

第一次转型:宏观旅游管理体制转型,从政治事业到经济产业、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次转型:旅游全面转型,即第二次转型(广义旅游转型),包括

1.旅游消费转型:观光旅游需求到休闲需求与多元化选择到度假需求。

2.旅游产业转型

①旅游产业功能转型②旅游产品结构转型

③旅游产业(或经济)结构转型门票经济-产业经济-区域经济

④旅游产业政策调整⑤旅游增长方式转变

⑥我国旅游(产)业转型还涉及旅游空间布局

3.旅游管理转型:①国家旅游管理体制的市场转轨属于旅游管理的第一次转型。

②面对旅游消费需求与旅游产业供给转型,旅游企业管理逐步从标准化到个性化,粗放化到精细化,小、散、弱、差组织到集团化、网络化、国际化组织方向提升;旅游地管理也逐步从单一行业管理(旅游局)到旅游地综合协调管理(旅游委员会),从行政部门的“圈地、扩权、管制”到“融合、协调、服务”,从政府主导到公私伙伴再到市场主导,从某个旅游地单打独斗到跨区域联合发展。其中政府主要作为战略家、裁判者、协调员, 以及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身份出现, 社会组织辅助提供社会服务, 从而形成“政府搭台, 社会补台, 企业唱戏”的局面。

2、怎么理解旅游的文化迁移过程和旅游培育的“文化孤岛现象”?

答:第一,旅游文化变迁即旅游的文化潜移过程。

(1)两种文化接触后发生传播,在传播过程中相互采借对方的文化,这是文化发展的普遍现象。文化采借大多是相对落后的社会采借发达社会中的先进文化元素,而相反的情况十分少见。选择的标准主要有:使用价值的大小,与本民族文化模式的接近程度,与本民族心理的一致性等。一般的情况是物质文化的采借限于精神文化的财界。精神文化的传播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2)这种不对等的交流还会因旅游者的旅游方式,个人动机和文化特征,旅游者与当

地居民的交流时间与空间等因素的变化呈现极不相同的效果。而文化采借过程本身注定要意味着本土文化的调和,以至于本土文化的丧失。

(3)旅游对文化变迁影响是巨大的。如果把文化变迁至于大尺度的历史空间去考察,这种变迁几乎是必然。这样,旅游起到的是加速了变迁的脚步的作用。由于旅游本质上的规定性,又决定了他又阻挡文化向着商业化变迁的内在动力,由于旅游者的动机在于追求特色文化。

(4)动态的部分所经历的演变过程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结合在一起,企图让她停滞在某个阶段的形态是不现实的,物化的文化是人类的历史遗产,其中有价值的部分是能够也应该加以原样保护。

第二,旅游培育的“文化孤岛现象”。

(1)旅游文化是由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所营造的一种新型文化形态,而本土原始文化仅仅存在于相对封闭的社会或社区生活当中,常常是文化旅游的对象。这是一种渊源于本土原始文化而采借大量外来文化的新型文化形态。在这种旅游文化当中,商业化的文化活动自然成为文化的重要甚至主体成分。

心理学往届试卷 篇5

1、心理学是一门边缘性质的科学,兼具有自然科学和(D)的性质。A.生理科学 B.实验科学 C.人文科学 D.社会科学

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觉其臭”描述的是心理学中的(C)现象。A.感觉迁移 B.感觉对比 C.感觉适应 D.感觉差异性

3、下图反映的是知觉的(A)特征。A.选择性 B.恒常性 C.整体性 D.理解性

4、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听讲的情况;汽车司机在双手操纵方向盘的同时,两眼还要注意道路上的行人、车辆、障碍物和灯光信号等,这些现象都是利用了注意的(C)品质。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5、“一题多解”和“一事多写”是要培养学生的(B)。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6、在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A.社会环境 B.家庭 C.学校 D.职业

7、“人逢喜事精神爽”描述的是哪一种情绪情感状态(B)。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狂喜

8、新版三国中广纳贤才的刘备第一次见到凤雏庞统时,不太相信相貌比较丑陋的他能写出如此好的文章,这是受到(B)的影响。

A.近因效应 B.第一印象 C.光环效应 D.刻板印象

9、一群人一起干活时,精神更好,效率更高,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被称为(B)。A.旁观者效应 B.社会干扰 C.投射效应 D.社会助长

10、心理学家(D)的心理发展观认为人的一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共有八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要面对一个主要冲突或危机。A.弗洛伊德 B.荣格 C.罗杰斯 D.艾里克森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

1、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E)。A.认知与学习B.动机与情绪

C.心理特征 D.社会心理与心理健康 E.心理发展与职业规划

2、情绪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BCD)。A.适应功能 B.动机功能 C.调控功能 D.信号功能

3、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ABCD)。

A.动机的强度需要有一个适宜的水平B.动机过强或过弱都不利于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务

C.对于中等难度的任务来说,中等强度的动机最利于任务表现 D.对于高难度的任务来说,动机过高不利于行为表现

4、关于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中说法不正确的有(BC)。

A.知识与能力都是成功地完成活动的心理因素 B.知识与能力属于相同的范畴

C.知识的掌握与 能力的发展是同步的 D.知识与能力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5、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为(ABC)。

A.能力的类型差异 B.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C. 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D. 能力不存在个人差异

6、以下属于人格测评中投射法的有(CD)。A.测验法 B. 情境测验 C.罗夏克墨渍测验 D.主题统觉测验

7、下列动机中属于社会性动机的有(AC)。AC A.成就动机 B.饥饿 C.亲和动机 D.睡眠

8、社会态度的构成包含以下哪些成分(ABC)?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意向成分 D.行为成分

9、费斯汀格认为不同的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有(BCD)。A.相互一致和不和谐的 B.相互一致和协调的 C.相互冲突和不和谐的 D.无关

10、职业选择的原则有(ABCDE)。

A.现实性原则 B.兴趣原则

C.胜任原则 D.人—职匹原则配 E.发展原则

三、判断题(每小题 1分,共 10 分

1、意识是一种觉知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对)

2、生活中常出现的“舌尖现象”是记忆在提取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对)

3、需要是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诱因是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对)

4、催眠师诱导下的催眠状态是一种睡眠状态。(错)

5、气质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好与坏之分。(错)

6、偏见是对他人或群体的一种敌意或负面的态度。(对)

7、概念内涵的大小与概念外延的大小成正比关系。(错)

8、“压力”在心理学著作中一般被称为“应激”。(对)

9、心理学对心理异常、变态心理的定义,和人们日常的理解是一样的。(错)

10、心理学家提出“中年危机”的概念,认为人到了中年,关注的领域开始从自身转向外界。(错)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共 10分

1、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定义。广义的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乃至死亡的生命全程中所发生的心理上的变化。简言之,即是人的一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狭义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成年早期)所发生的心理变化。

2、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包括改变情绪的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和外在表现三个层面。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小题,共 30 分

1、什么是“遗忘曲线”?联系实际谈谈在学习的过程中怎样才能增强记忆,避免不必要的遗忘。

遗忘曲线:遗忘是时间的函数,记忆的保存量会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遗忘是一个“先快后慢”的过程,这就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著名的遗忘曲线。(3分)增强记忆的方法有:(1)有效的复习

复习要及时、正确分配复习时间、试图回忆、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展开说明!(3分)(2)PQ4R方法

预览、设问、阅读、反思、背诵、回顾 展开说明!(3分)(3)记忆术

利用组块、关键字法、谐音法、位置法、轨迹法 展开说明!(3分)

联系实际举例说明。(3分)

2、联系实际举例论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1、理解问题的方式 展开说明!(2分)

2、定势的作用

展开说明!(2分)

3、功能固着的作用 展开说明!(2分)

4、迁移的作用

展开说明!(2分)

5、知识和经验的作用 展开说明!(2分)

联系实际举例说明。(5分)

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 20 分

1、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以下属于心理过程的是(C)。A.能力 B.气质 C.情绪情感 D.性格

2、瓦特发明蒸汽机是受到开水推动水壶盖原型的启示,鲁班发明锯子是受到锯齿状的植物丝茅草原型的启发,这些现象在心理中被称为(C)。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原型启发 D.表象

3、新版三国中广纳贤才的刘备第一次见到凤雏庞统时,不太相信此人能写出如此好的文章,这是受到(B)的影响。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刻板印象

4、围棋选手在对弈时、外科大夫在做手术时都能长久地集中注意力,一直到任务的完成为止,这突出体现了注意的(B)功能。A.选择 B.保持 C.调节 D.监督

5、绝对感受阈限和绝对感受性在数量上呈(A),绝对感觉阈限越小,绝对感受性()。A.反比,越大 B.反比,越小 C.正比,越大 D.正比,越小

6、记忆一般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把它们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称为(D)。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7、“一题多解”和“一事多写”是要培养学生的(B)。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8、在选择大学时,一所大学是名牌大学,但离家太远;另一所大学离家较近,但知名度小了一些,这样的选择就面临着(突。

A. 接近-接近B.接近-回避 C.回避-回避 D.双重接近-回避

9、以下不属于情绪状态的是(A)。

A.情感 B. 激情 C.应激 D.心境

1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是(A)。A.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B.心理是神秘的、虚无飘渺的

C.心理是脑之外的,不依赖脑而独立存在着的 D.心理具有与生理现象相同的实质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

1、下面关于性格与气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BC)。A.都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B.它们相互深透、彼此制约

C.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 D.具有不同气质类型的人不能形成同样的性格特征

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有(ABCD)。A.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 B.对活动的合理组织

C.培养间接兴趣 D.用坚强的意志同干扰作斗争

3、以下各心理现象中,属于认识过程的有(ABD)。A.知觉 B.记忆 C.意志 D.思维

4、概念由内涵和外延两部分组成,以下属于“笔”外延的有(BCD)。A.书写工具 B.钢笔 C.毛笔 D.圆珠笔

5、以下关于感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BD)。A.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 B.感觉反映的是过去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 C.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D.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

6、心境是人的情绪状态之一,其特点主要有(ACD)。

A.微弱 B.短暂 C.持久 D.具有渲染性

7、下列动机中属于社会性动机的有(AC)。A.成就动机 B.饥饿 C.亲和动机 D.睡眠

8、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关系是(ABC)。A.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注意

B.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实践活动中是紧密联系、互相转化的 C.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协同作用,交替进行,才能使注意持久 D.有时只凭无意注意也能获得系统的知识

9、每一个正常人都具有丰富的表象,表象的特征主要有(ABC)。A. 形象性 B.直观性 C. 概括性 D. 稳定性

10、以下各能力中属于一般能力的有(BC)。

A. 绘画能力 B.观察力 C. 记忆力 D. 音乐能力)冲 D

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手机更换新号码后,人们在记忆新号码时还常常受到原先号码的干扰影响,这是倒摄抑制现象。

1、错误。(2分)这在心理学中属于前摄抑制现象,指先前的学习与记忆对后继学习材料记忆的干扰。(2分)

2、社会性需要受社会生活条件所制约,具有社会历史性。

正确。(2分)社会性需要具有社会历史性,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阶级,不同民族和不同的风俗习惯,人们的社会性需要也会有所不同。(2分)

3、思维与感觉、知觉一样,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错误。(2分)思维虽然与感觉、知觉一样,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感觉、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映。(2分)

4、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正确。(2分)个体社会化过程并不是个体消极被动地接受社会影响的单向过程,而是在接受社会影响的同时,也积极的反作用于社会环境。(2分)

5、无意注意是注意的一种初级表现形式。

5、正确。(2分)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动物也有无意注意。(2分)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共 15分

1、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某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2、瞬时记忆

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是指当刺激物停止作用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保持它的印象,这种存储信息形式便是瞬时记忆。

3、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也称求异思维,是指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活动。

4、接近—接近冲突

接近-接近冲突时指个体同时被两个事物所吸引,两个具有大致相等吸引力的目标同时出现,冲突介于两个目标之间。

5、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指人们习惯性地赋予某物体某种或某些固定的功能,而忽略该物体的其他功能。

五、论述题(1小题,共 15 分

联系实际举例论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理解问题的方式 展开说明!(2分)

2、定势的作用

展开说明!(2分)

3、功能固着的作用 展开说明!(2分)

4、迁移的作用

展开说明!(2分)

5、情绪和动机状态 展开说明!(2分)

旅游市场营销试卷二标准答案 篇6

《旅游营销》试卷二考试试卷标准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5CAABB6-10DDBCC

二、多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CD2、CE3、ABCE4、DE5、AB6、BD7、CD8、AE9、AB10、AE

三、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市场营销管理就是“通过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谋求创造、建立及保持与目标市场之间互相有益的交换和联系,以达到营销组织的目标”。旅游市场营销管理过程,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四个系统组成,即旅游营销信息系统、旅游营销计划系统、旅游营销组织系统和旅游营销控制系统。(完整无误的得4分,表述不是很准确但正确的得3分。表述不完整且过于简单的得1分,表述错误的不得分)

2、招徕定价策略,是指当企业为新的旅游产品进行促销时,通常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产品的价格降至成本以下,并以此为手段予以渲染,吸引顾客前来购买。(完整无误的得4分,表述不是很准确但正确的得3分。表述不完整且过于简单的得1分,表述错误的不得分)

3、营业推广,也称销售促进,它是企业用来刺激早期或强烈的市场反应而采取的各种短期性促销方式的总称,目的在于劝诱同业(中间商)或消费者购买某一特定旅游产品。(完整无误的得4分,表述不是很准确但正确的得3分。表述不完整且过于简单的得1分,表述错误的不得分)

4、四象限评价法是美国波士顿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首创的,亦称波士顿矩阵法(BCG)。它是指根据市场占有率和销售增长率对产品组合进行分析、评价并实现优化的办法。(完整无误的得4分,表述不是很准确但正确的得3分。表述不完整且过于简单的得1分,表述错误的不得分)

5、所谓旅游企业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及旅游企业成员对企业总体的印象和客观的评价。(完整无误的得4分,表述不是很准确但正确的得3分。表述不完整且过于简单的得1分,表述错误的不得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旅游市场细分具有重大的作用。具体来说:(1)有利于旅游企业发现市场机会,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要。(2)有助于旅游企业或旅游目的地更好地制定最佳的营销策略。

(3)有助于小型旅游企业在某一细分市场上确立自己的地位。(4)有助于旅游企业拓展新市场,扩大旅游市场占有率。(一个要点1分,全部完整清晰回答加1分,共5分)

2、西欧式报价术,首先提出留有较大余地的价格,然后根据买卖双方的实力对比和该交易的外部竞争状况,通过给予各种优惠来逐步接近买方的市场和条件,最终达到成交的目的。(此要点3分)

日本式报价术,是将最低价格列在价格表上,以求首先引起买主的兴趣。(此要点2分)

《旅游市场营销试卷二》考卷标准答案

3、旅游企业要创造营销的感知环境,要做好如下三点:(1)建立环境监察制度;(2)评价环境机会与威胁;(3)提出应付环境机会与威胁的对策。(一个要点1.5分,全部完整清晰回答加0.5分,共5分)

4、处理价格异议的技巧:(1)先谈价值,后说价格;(2)强调相对价格;(3)稳定价格,留有余地;(4)攻心为上。(一个要点1分,全部完整清晰回答加1分,共5分)

5、直接销售渠道,也叫零层次销售渠道,是指旅游企业不通过任何一个中间商,直接把旅游产品销售给消费者的销售渠道。其三种模式是:(1)旅游产品生产者→旅游消费者(在生产现场)。这种情况是旅游消费者上门购买。旅游产品生产者扮演零售商角色。

(2)旅游产品生产者→旅游批发商→旅游消费者(在客源地或在消费者家中)。这种情况是消费者通过各种直接预订方式购买。(3)旅游产品生产者→自设销售网点→旅游消费者(在销售点现场)。这种情况是旅游产品生产者在市场区域拥有自设的零售系统。(一个要点1.5分,全部完整清晰回答加0.5分,共5分)

五、案例题(共15分)

(1)网络营销。(此要点3分)

(2)优点:减少中间环节、图文并茂、储存和传递信息的数量和准确度高、针对市场条件迅速调整、节省费用、建立关系。(此要点8分)

(3)缺点:顾客信任度低、网络安全性低。(此要点4分)

旅游心理学试卷 篇7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及试卷命题。我校2009级护理专业开设《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的本科学生114名, 选用郑修霞主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4版教材。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 满分100分, 共56道题。考试由授课教师命题组卷, 试卷根据提前制订的标准答案和评卷标准进行流水方式阅卷。高年资教师进行主观题的阅卷, 其他教师评阅客观题, 最后统一汇总并由专人负责审核以减少人为阅卷差异。

2.方法。将114名考生的成绩输入计算机, 利用Excel2000和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 并进行考试成绩的卡方检验。试卷分析以试卷的难度 (P) 、区分度 (D) 和信度 (rtt) 作为此次评价试题质量的指标。

二、结果

1.试卷难度 (P) 。本试卷难度为0.63, 说明该套试题偏难。本套试卷中偏难题目34个, 占60.71%, 其中多项选择题和病例分析的题目均为偏难题目, 其他题型的偏难题目的比例都接近50%;适中题目6个, 占10.71%;偏易题目16个, 占28.57%。

2.试卷区分度 (D) 。反映试题对考生水平的鉴别能力。该卷总体区分度为0.18, 区分度一般。本套试卷区分度好的题目占16.07%, 一般的占25%, 不好的占58.93%, 区分度不好的题目主要集中在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及简答题。

3.试题信度 (rtt) 。经统计分析得出主、客观题信度分别为0.57和0.41, 平均较低。

4.成绩分布。试卷满分为100分, 最高分95分, 最低分为44分, 平均成绩为62.5分, 60分以下占总人数的34.20%, 仅有1人90分以上, 80~90分0人, 标准差为7.53, 全距为51分。

三、讨论

1.题型的分配。本套试卷有7类题型, 其中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填空题及简答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妇产科护理基本理论和实践内容的识记和理解情况;多项选择题和病例分析题用来检测学生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本试卷中主观题和客观题数量比例为1.0∶2.3, 可以看出, 本试卷题型分配合理。

2.试卷质量分析。 (1) 试卷难度。试题难度指数是反映试题难易程度的指标, 合理的难度分配是一套高质量试题的重要方面。一般认为难度P<0.75为难, P在0.75~0.85为中, P>0.85为易, 一般难题、中等题、易题的比例应为20%、60%、20%。由统计结果可知, 本套试卷偏难试题占60.71%, 各类题型难题比例都较高, 试卷中难题多, 是造成学生成绩整体偏低的原因之一, 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和学习兴趣的提高。 (2) 试卷区分度。区分度是指试题对考生学习成绩的鉴别指数, 反映试题难度与考生能力之间的关系, 是评价试题能把不同水平的学生按程度高低分开的指标。对于医学课程, 一般认为D>0.3, 区分度很好;D>0.15, 试题可用;D≤0.15的试题应该淘汰。由统计结果可知, 区分度不好的题目主要集中在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及简答题。而这三类题型中难题较多, 题目覆盖面广, 学生答对率低, 所以导致考试题目区分度差。试卷缺乏良好的区分度, 不能很好区分高水平和低水平学生, 对成绩好的学生起不到鼓励作用;不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而影响到教学质量。 (3) 试卷信度。信度是反映考试结果稳定性、可靠性的指标, 是对系统的随机误差的控制。在估计测题的信度时采用内在一致性信度。教师自编试题的考试, 其信度系数通常是在0.60~0.80之间, 也可能更低。该试卷信度较低, 可能和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试题库及授课教师随机命题组卷造成随机误差较大有关。

3.成绩分布。本套试卷学生的考试成绩呈正偏态分布, 低分所占比例高, 笔者认为和此次试题难度较大有关, 并不能客观反映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4.失分试题分析。该卷多选题失分率最高, 紧接着是病例分析和简答题。可以看出理解型题和应用型题失分多, 记忆型题得分相对较高。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如下: (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重点、难点不突出或没有完全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命题; (2) 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 对所学知识不重视, 不认真复习, 只是盲目地应付考试; (3) 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较差。

四、对策

1.提高命题质量。笔者认为编制一份科学合理的试卷, 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可将试题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6大类, 并制订各级题目的难度和区分度; (2) 题型尽量多样化, 题量要多, 分值要小, 试卷才有较高的信度; (3) 尽量保留难度适中、区分度良好的试题, 不断完善题库。并做到教考分离, 以保证试卷的质量。

2.改进教学方法。《妇产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课程, 实践性较强, 不易理解。授课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 应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授课, 合理利用多媒体, 图文并茂, 理论联系实际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如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这样既可增强学生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次, 可以在平时授课过程中适当加入练习题和阶段测试, 以督促学生及时复习, 避免盲目应付期末考试,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考试也可以说是一种测量, 而试卷就是进行测量的工具, 要提高测量的精度就需使用恰当的测量工具。所以, 只有及时对试卷质量进行分析, 不断完善试题库, 只有高质量的试卷, 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 形成对教学信息的合理反馈, 为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摘要:目的, 分析期末考试试卷, 评价试卷质量, 完善试题库, 改进教学方法。方法, 利用Excel2000和SPSS17.0软件对114名护理国际班学生的《妇产科护理学》期末试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4名学生的平均成绩为62.5分, 最高分95分, 最低分44分;60分以下占总人数的34.20%;90分以上仅1人, 8090分0人;标准差7.53, 难度为0.63, 区分度0.18, 主、客观题信度分别为0.57和0.41。结论, 本套试卷题型分配合理, 难度偏大, 区分度差的题目较多, 信度偏低, 在命题组卷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关键词:护理本科,妇产科护理学,试卷分析

参考文献

[1]时瑾, 许贵强, 于晓松.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基础医学考试试题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 (4) :73-75.

[2]雷鸣.试题难度指数计算方法的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09, (6) :87, 107.

[3]景会平, 韩春玲, 程金莲.护理本科《急救护理学》试卷质量分析与评价[J].护理研究, 2009, 23 (5) :1399-1400.

[4]王斌, 熊晓美.护理本科妇产科护理学考试试卷分析与评价[J].右江医学, 2007, 35 (1) :52-53.

[5]戴洪萍.高校专业课程考试质量的分析与探讨[J].南通大学学报, 2007, 23 (2) :86-89.

旅游心理学试卷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试卷讲评 教育心理学 教学法

学生进入高中以后,学习压力增大,知识增多,以检验为目的的周测验、月考试、以及中段考等考试形式繁多。特别是进入高三后,学生每周都有一些高考模拟类试题训练。我们不否认:考试既是对学生的学习检查,也是对教师的教学有效评价的手段之一。我们常见:学生在一张试卷上争高低,教师也在一张试卷上分优劣。因而,试卷讲评课也就成了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每位教师关注的教学环节之一。

试卷讲评课是指在测试之后对试卷进行分析、讲解和点评的课型,对学生已学的知识起着矫正、巩固、充实、完善和深化的重要作用。高明的教师,往往通过试卷的评讲,了解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基本情况,并且及时纠正问题,从而达到巩固、内化知识的目的。成功的试卷评讲,不仅能给学生豁然开朗的感觉,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减轻繁重的学习负担,提高复习效率,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但是,一些教师都曾有这样的感触:每次考试后评析试卷,学生经常是启而不发、情绪低落,课堂气氛沉闷。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形式与效果有必然的关系。既然考试不可免,试卷讲评课也就必不可少。要让我们的讲评课有很好的实践指导作用,运用教育心理学对优化讲评效果很有帮助。以下是笔者近几年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践探索。

一、评讲前教育心理学的运用

1.及时反馈是基本原则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指出:“遗忘在学习之后就立即开始了,遗忘的速度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可见,及时讲评、及时反馈,这样效果才显著。讲评的效果好坏还依赖于反馈信息的准确。奥苏贝尔指出:“影响学生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因而,要使讲评解决问题,准确就是基础。

如果测试之后都过了好几天,甚至在学生把试题内容都快忘了的时候教师才讲评,这样不但会降低学生寻求正确答案及失分原因的积极性,而且不利于学生对错误的纠正及知识的查漏补缺。

学生刚考试时,他们在头脑中对试题解答情形的记忆表象还是十分明晰的,此时学生的思维和心理都处于一个非常兴奋的状态,对考试成绩和未知解答有一种强烈的心理渴望。他们渴求老师的评价,特别是肯定他们的进步,指点面临的迷津。教师要抓住这些心理特点,及时进行讲评,就能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同时,学生也会因对讲评材料的关注而集中注意力听课,并容易产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浓厚兴趣,这为教师的讲评取得良好效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一般试卷应在考试的当天或最迟第二天批改完后,趁热打铁及时讲评,才能达到讲评效果最优化。

2.成败归因理论

试卷评讲课上出现学生情绪低落的状况,往往是由于部分学生因成绩不佳心理闭锁引起的。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中,每个学生都有衡量自身成败的标准,但这些标准尚不成熟,学生心理的自我调整能力还不强。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研究了成就动机,提出了成就动机的归因模式,把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四个因素:努力、能力、运气和任务难度。其中,能力和努力是描述个人特征的“内在原因”,是个人可以控制的;难度和运气则是表示环境因素的“外在原因”,是个人较难控制的。一般说来,把行为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会降低个体的行为动机;而把行为结果归结为内部的、可控的因素,会增强个体的行为动机。

当试卷分发给学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成败学会积极归因:把成功主要归因于内部因素,即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学习比较努力,这样会启发学生如果想要进一步取得成功还必须继续努力;把失败主要归因于外部因素,即试题较难、运气不好,也可归因于可控的内部因素,如学习不努力、临场发挥欠佳等,为自己寻找解脱,获得心理平衡。这样的归因虽然有时不完全符合客观实际,但对于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形成自我效能感,正如俗语所说:“艺高人胆大”。但这两个因素属于不可控制的外部因素,也不能过于强调,应该引导学生多关注一些可控制的内部的稳定因素,如努力程度、学习方法、情绪状态等,从而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和要求。

我们不可忽视一个实际现象,一个班上,总免不了明比暗攀的现象存在,他们对成绩分厘必争,对排名尤为重视。考后讲评与其说是知识的重组,不如说是一次心态的洗涤。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往往关注前者的多,关注后者的少。后者的关注是人的本能唤起。有一次,我所在的班级考试下降了一个名次,学生一开始是互相埋怨,进而互相指责,待老师讲评时,一些学生头都不敢抬起来了,等老师责备。遇到这种情况我另找话题,有时以优势比别人弱势,有时用客观指导主观,有时以局部成功突破整体沉闷,有时以个别优秀“以偏概全”,……总之,教师技巧的归因,往往让学生们在困惑的时候看到成绩、看到光明、提高他们的勇气。

3.鼓励性原则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激励和鞭策兼顾是评讲时教师要做的首要工作,成绩优秀者要大胆表扬和正面鼓励,成绩欠佳者要予以鼓励并提出要求。

后进生因为经历了挫折,往往保持着持续的紧张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表现出萎靡不振、焦虑、压抑、回避等反应,由此产生的情绪、行为方式会长时间累积,而产生习得性失助感进而自卑、冷漠、孤独甚至是厌学情绪滋生。因此,我们教师在发放试卷时,对成绩好的同学要提出表扬,激发后面的学生向他们看齐;对有进步的同学也要提出表扬,肯定他们的进步和努力,让他们在不断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从而形成持久的动力源;后进生太渴望成功,表扬后进生比表扬优等生更有必要。对后进学生可从他们试卷的答题步骤、语言表达、创造性的新颖见解抑或书写规范上细心寻找亮点,哪怕是一星闪光点都要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和赏识。卡耐基说:“我成功的秘诀是我对我的梦想不断地重复、想象,并且相信它是真的。”在教师不断的积极暗示中减轻后进生对学习的焦虑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达到最终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这样,通过讲评,充分调动了各类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积极因素,激发了勤奋好学的愿望,促进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讲评中教育心理学的运用

1.主体性教学理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指出:“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他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自学,尤其是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主体性教学理论的核心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作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能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把课堂获得的信息“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系统。

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教师在试卷讲评时最好做到以下几点:①在讲评课前,教师应做好详尽的考试分析,上课前把试卷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纠错;②可把全班学生依据成绩好坏、影响力等因素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使每个组中的学生均有优生辅导,对试卷中的未知解答先在小组内、小组间讨论,通过互帮互学的途径加以解决。若还不能解决,最后由老师和全班学生一起解决;③对于难度大的题目出现的好的作答及规范的表达形式大力予以肯定,并敢于让学生充当“小老师”,让学生评讲;④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讨论问题的机会,允许学生对试题“评价”做出“反评价。

2.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

此理论告诉我们,最近发展区代表着一种学习情况。在该情况下,学生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尽最大学力能够达到的区域内学习。如果超出最近发展区,教师应该进行适当的引导与调整。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越俎代庖;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应提供适当的教学支持。同时,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确立适合自己的最高目标的习惯,即使最后不能完全实现,也会取得比当初的小目标更大的进步。

因此,试卷评讲时,让学生明确哪些是能拿到分数而没有拿到的;哪些是稍稍细心些就能达到要求的;哪些难度偏大,也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博上一把的。以基础知识部分为例:语音题灵活多变,出错率较高;熟语中成语掌握不难,但对于“拔出萝卜带出泥”等这样的俚语,学生一头雾水;6种病句中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语序不当、成分残缺、表意不明能够轻而易举地辨析,而对于介词抢宾语的情况就不明就里了。针对这一部分,可提供如下的解决措施:语音掌握常见的3500个字,进行查漏补缺;俚语文化的掌握并非一日之功,学有余力的同学可在这方面进行广泛搜集记忆,一般的学生可把精力放在能够掌握的知识点上(当然,这是针对高三学生来说的);语病题加强语法学习。

总而言之,试卷评讲既应以学生为主体,应将学生自行讨论分析、自行探究纠错、自行归纳总结、自行解决问题这条主线贯穿在讲评课的始终,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地提出适合的高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一步一步地发展自己,最大限度地完善自己。

3.学习的迁移

学习的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起积极影响的称为正迁移,起消极作用的称为负迁移。

教师要运用好迁移规律,促使正迁移的发生。在试卷评中,教师要针对试题所涉及的有关知识内容、技巧、技能、思想、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地精心编制一些变式练习,使学生从各个角度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以便及时巩固和提高。

语文试卷的语言运用中“句式的变换”这一考点,由于初中学生不学语法,因而这一题型显得难度很大。讲解时先从简单的变换句式入手,如“被动句变换为主动句,长短句变换”等。例如在讲到长句变短句时,明确方法:把长句的联合部分或较长的修饰成分化成若干分句或句子。这一题型掌握后,还需明确其变式题型“短句变长句”的解答方法,通过同一题目比较长句和短句的区别,最后得出解答方法:以一组短句中的一个为主干,把其余的短句变成短语,作并列的修饰成分,整个句子就变成一个长句。讲评课应该具备针对性,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即使只解决了一种题型,讲透了也未为不可。

三、试卷讲评后教育心理学的运用

1.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也称个别差异、个性差异,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绝对的。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在基础知识、智力和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以至于在学习速度、质量、方式上参差不齐,使教师难以顾及到班上的每一位学生,对班级的整体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认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教育部《发展素质教育提要》也指出:“多几把尺子,就可能多一批个性发展的学生。”因此,教师在试卷评讲中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试卷讲评完后及时地对仍存在问题的后进生给予个别辅导,强化讲评效果,使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获。

如选考类的现代文阅读,教师不能根据绝大部分学生的情况而规定全班选择一种文体攻克难关。相反,应该尊重学生对于文学类和实用类的选择,只要有学生做出了选择,教师就应该给与相应的指导。

2.皮格马利翁效应

“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教师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一旦好意知觉学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学生就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状态,他就会被一种积极的光环所笼罩。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期望对于人的行为有巨大影响。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试卷评讲过程中对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肯定与鼓励,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起在学生中的良好印象,从而在自信的基础上取得学业上的进步。

3.知识的系统化理论

知识的系统化指根据分类或因果联系的原则将知识逐步形成一定体系的过程。知识的系统化有助于把多而杂的知识变得少而精,从而完成书本知识由“厚”到“薄”的转化。系统化的知识具有很好的记忆编码,既好记又好用,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很好途径。

在试卷讲评完后,可要求学生对试卷进行归纳、总结,抓住试卷中的难题、关键题、易混淆题,把试卷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提炼,用网络化的图表表示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结构体系。对于一些错题要在订错本上存档,并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为以后复习准备好资料素材。

4.同化学习理论

奥苏伯尔认为,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网络中可以利用的适当观念可以构成三种关系:原有观念是上位的,新的知识是下位的;原有观念是下位的,新知识是上位的;原有观念和新知识是并列的。同化学习理论的核心: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习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导致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因而,试卷评讲后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要求学生对试卷进行归纳、总结。

总而言之,如果在试卷的讲评中能合理地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才可能充分发挥评讲课的作用:激励、纠错、补遗、拓展、提升。

上一篇:发展高端现代服务业下一篇:高二战狼2的观后感作文